历史景观

2024-09-09

历史景观(共11篇)

历史景观 篇1

引言

长沙市望城区自然风光秀美, 经济发展迅速,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城市公园的建设力度。斑马湖处于县城东北的核心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 建成后的斑马湖公园将成为高乔大道、雷锋东路、迎宾大道、西塘东路片区的“绿心”和湘江风光带的核心节点, 是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同时也将带动周边环境, 形成以斑马湖为中心, 南湖- 斑马湖- 东湖三湖为一体的斑马湖生态型城市水景公园体系。

望城具有悠久的历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绕斑马湖又有很多历史素材可以挖掘, 经过综合考量, 我们将利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来构建景观。

1.叙事性景观系统研究

1.1叙事景观及其范畴

所谓“叙事”, 就是讲故事, 是一种人类本能的表达方式, 叙事暗示着一种通过行为和体验的偶然性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1]。《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一书中将叙事的含义推广到景观范畴, 景观叙事这一提法暗示了景观和叙事之间的关系, 场所构成了叙事, 景观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 而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叙事, 场所和事件一起产生故事[2]。书中说到:“一条路可以形成一种空间序列, 同时也提供了各种人和人相遇的可能性。景观中故事往往蕴藏着解读秘密的钥匙, 或者说诱导观者的诠释。人们也经常会以一种故事的框架和风格去理解景观”[3]。

“叙事”包含叙事者、媒介、受体三个层面[4]。叙事者提供叙事素材, 然后通过叙事媒介传递信息, 受体将接受信息, 并进行转化感知。其中媒介是小说、影视剧、广告、建筑、景观等传递体的集合。在景观设计中, 景点设置是叙事媒介的最好体现。叙事景观点通常指能完整体现叙事周期的叙事形态。按题材划分, 它包括场所、人物纪念、故事传说、民俗、经验制度、地方特色等六类。

1.场所:诺伯格·舒尔兹认为,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 是生活发生的地方, 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5]。这里场所主要反映叙事的发生地, 多具有自然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属性;

2.人物纪念:表达人物的一生, 或者展现相关个体的某个事件;

3.故事传说:故事传说向来都是最好的叙事题材, 其自身的天然载体特质是设计者们灵感的重要来源;

4.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 其核心是传承, 包含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内容;

5.经验制度:经验可以看做知识与技能, 制度是在经验基础上诞生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6.特色生物群:探索地方化的生物种群, 对营造景观的地域特色, 增强叙事可靠度是大有裨益的。

1.2 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多面性与开放性

通过实践探索, 文章寻求建立叙事景观自循环体系 (图1) 。该体系包括叙事者和受体两个主体的思维进程, 而媒介在此过程中起串联作用。叙事者思维体系起始于对叙事因子的梳理, 通过对因子的抽象分析, 提取其中蕴含的有利用价值的元素, 进而在叙事表达阶段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叙事者与受体的思维进程通过“传授”衔接, 注意这里的传授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这是因为每个受体在生活背景、知识层面、经历等方面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受体, 其在不同观察时段的瞬时心态也不完全一样, 因此传授呈现多面性。

在第二个阶段, 即受体思维阶段, 受体通过对景观的感知体验, 经思维加工, 在脑海中再现当时的情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叙事景观的主观评价。

以上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授意阶段, 其本质是将事物主题里隐藏的灵魂、个性以及精神, 通过受体用情感加以柔和、创作, 进而产生的充满力量的景观记忆、情感与内涵[6]。“重授意”则是自循环产生的动因, 所谓重授意, 是受体通过记忆加工, 角色向叙事者转换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 叙事要素在传播当中得以升华, 并形成新的、不同以往的叙事因子。如此往复, 即形成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马修·波提格和杰米·普灵顿提出:“设计者无法将观者的联想限定在某种框架当中, 景观的意义及产生在设计者的构思当中, 也产生与观者的解读当中”, 所以该循环体系又具有开放性。

2 叙事情境构成素材的挖掘与提炼

所谓“情”, 是指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即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所谓“境”, 是指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即体型环境[7]。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叙事的构成部分, 但对过去的回忆和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叙事的主体。

城市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过去, 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发展了根本性改变, 留下的往往只有零星的碎片和残存的记忆。因此, 在叙事性素材搜取过程中, 常常需要以基地为核心进行深度挖掘, 并在资料广度方面适当调整, 为景观塑造尽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根据对斑马湖周边的走访调查和叙事题材分类, 我们浓缩了6类共24个叙事性素材。

在实际运用中, 不是所有的叙事性素材都必须在景观设计中体现, 同时景观设计也并不局限于选取叙事性素材, 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加以筛选和提炼。

3 历史情境的叙事表达

历史情境的叙事表达技术路线:首先通过分析筛选叙事要素, 确定叙事景观点, 然后通过顺序、联结和对比来组织叙事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3.1 命名——叙事景观点的建构

从叙事因子中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形成六个相对独立的叙事景观, 分别命名为:机丘残翼、古渡口、郭亮屋场、荷塘月色、茶饮长廊、西子梳妆 (表1) 。

3.2 顺序

顺序指“在无序中寻找有序, 赋予紊乱的片段以位置、层次和意义”, “给人物事物特定形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8]。叙事的顺序包含以下几种。

1.顺序叙事:叙事群体拥有共同的叙事主题, 各“点叙事”串联, 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叙事景观, 这种连续既可以表现在时间维度上, 也可以体现在空间关联层面上;

2. 穿插叙事:与顺序叙事相对应, 穿插叙事具有不连续性, 但有共同主题, 叙事与非叙事景观点相互穿插, 共存共融;

3. 包含叙事:叙事具有层次性, 大的叙事主题中包含较小的叙事主题, 较小的叙事点又包含更小的叙事点, 层层相扣;

4. 点缀叙事:多个互不相关的叙事景观零星点缀于设计中, 这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

3.3 联结

顺序性结构要素将人物事件的位置确定下来后, 必须有联结性结构要素把它们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包含直接的联结, 即“过文”, 强调过渡性的价值, 和间接的联结, 即“伏应”或“呼应”, 强调景观要素的互文性或互动性价值。虽然斑马湖公园每个叙事景观节点都有各自的主题, 但它们都是基于历史考证而来, 秉持了延续历史机理和尊重文脉传承的态度, 因此可以说这些叙事性景观点是通过历史情境来互通有无, 体现叙事联结性的。

3.4 对比

当结构排列为一定的顺序, 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 它的另一个问题是以对比或比例的原则, 加强自身的节奏感、韵律感, 给景观增加富有魅力的生命形式“。内在讲究情调的反差, 外在讲究格局的比例”。

水体:斑马湖公园水域面积240 亩, 水域阡陌纵横。通过保留水域中最大的田埂并加以改造, 将水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三个区域。斑马湖东南部为“荷塘月色”景点, 北部最大的水面除了作为城市景观, 还具有蓄水调洪的作用, 南部水域则是联接斑马湖和南湖的通道, 可利用高差形成跌水。对市民来说, “作品本身能否使大众对多种水元素使用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因此陶醉于当地的历史”[9]是判别水体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光影:园林同样需要注重光影对空间氛围和形体的塑造, 光影的变化不仅勾勒了时空的形态和变化, 还丰富了空间界面的复杂性和文化性, 强化了内外空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10]。不同的光影产生的效果是各异的, 通过光的形态、颜色、明度等因素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共鸣、刺激、启发, 从而体现出光运用的更深层次内涵。

材质:“茶饮长廊”用木材作为建筑物结构构件, 用“茅草”覆盖屋顶, 极富农家气息。“飞机丘”栈道用木质材料, 扶手栏杆用花岗岩材质, 并略显厚重, 营造严肃厚重但又不失游玩乐趣的氛围。

4 结语

景观的叙事性表达是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历史情境则是叙事因子表达的源泉。作为后现代建构性思维, 将叙事空间营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能很好的延续景观历史脉络, 衔接新旧景观记忆, 同时对促进个性化景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 2008 (02) :116-118.

[2].张楠, 刘乃芳, 石国栋.叙事空间设计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9) :12-13.

[4].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 2007 (s2) :90-93.

[5].乔怡青.城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J].城市问题, 2011 (09) :48-51.

[6].刘茜茜.叙事性景观多维传感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05) :20-27.

[7].李浈, 雷冬霞, 瞿洁莹.历史情境的传承与再现—朱家角古镇保护探讨[J].规划师, 2007 (03) :54-58.

[8].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12:59-76.

[9].玛丽·帕多瓦.都江堰广场:一个叙事场所明[J].中国园林, 2004 (07) :33-36.

[10].孟令辉.论景观的叙事性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05) :50-51.

历史景观 篇2

本文研究的“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是指在武冈地区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2000余年筑城史,融合了武冈地区特有的都梁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的人文景观。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地方特色型人文景观:武冈古城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改造和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第二,历史名人型人文景观:某些历史名人在该城或周边地区进行的一些重要行为而留下来的具有纪念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一些遗址、文物等。第三,历史事件型人文景观:在该城或周边地区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军事的战争等,保留至今的一些遗址、证据、痕迹等。第四,防御设施型人文景观:作为王城、郡城、和市、县中心而保存下来的一些防御设施和行政建筑如:王城、城墙、护城河等。

2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现状

2.1优势和条件

武冈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历为州、府、路、县治所。2200多年筑城史形成的名胜古迹如珠玑遍地,是邵阳市历史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对武冈古城实施保护性建设和开发,一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规划,另一方面,随着与武冈毗邻的崀山风景名胜区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而形成的“张家界—崀山—桂林”旅游经济圈,也为武冈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2]。

2.2保护的紧迫性

武冈古城是湘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共有173处,类型丰富多彩,有古遗址、古窑址、古街道、古民居、古桥梁、古祠堂、革命史迹、近代革命纪念建筑、古井、古树、古水利设施等。但由于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更有一部分处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文革时期,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寺庙、佛塔等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遭到了无情的摧毁。一些民居、古井也在人们重建、开发的过程中,逐步消失。曾经风光无限,被誉为“武冈城墙甲天下”,令无数枭雄折戟沉沙,扼腕叹息的古城墙,沦为古城人们的“菜地”,并在人们不断的拓宽“菜地”的过程中,遭受几近毁灭性的破坏。

2.3保护的必要性

武冈古城是中国古代人们建筑技术、军事理论、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表现和结晶,既是武冈人们的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能眼看着它遭到破坏而无动于衷,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爱护、保护武冈古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3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建议

3.1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

武冈古城大小尺度适中,城墙、护城河、炮台、王城、街道、文庙等设施一应俱全,且基本保存完整,整个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在保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保护古城周边自然环境,充分尊重古城原有布局结构、街巷格局、传统肌理、历史文化遗产等人工环境:深入挖掘古城的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整体性的把握古城人工、人文、自然环境,绝对不能人为的割裂各种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2保护文物的真实性

武冈古城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已经给该地区留下了足够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文物,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不要随意夸大或曲解其本身涵义。在制定武冈古城保护的规划和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武冈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要把发达城市的“先进理念”、和“主流思想”强加给武冈人们。切实保护好武冈古城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架、街巷、江河系统。不要随意的去拓宽某些道路,在重建过程中故意放大某些建筑,更不能随意编造历史典故,这样做只能是饮鸩止渴,贻害后人。

3.3合理开发利用

强调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并不是要把历史文物、古迹等都打包收藏,武冈古城毕竟是一座城市,我们在保护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座城市的“主人”(武冈市民)的生活习惯和状况。不能因为保护古城、古街、古建,而否认古城市民修建房屋、扩建宅院的基本需求和权利,而应该在合理的规划下,有条不紊的开发古城资源,合理的规划各区用地性质,尽量保持原住民的安定,以保持古城独有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在历史的景观中行走 篇3

道路,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与衣食住行这些生存基本要素密不可分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让人们上下求索而永无穷尽的亘古话题。

在古老的年代,不论是交流与融会,抑或是碰撞与争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与人的面对,物与物的互通。而实现交通的方式,道路又是惟一的选择。社会越发展。国家越强大,经济越繁荣,对道路的需求也就越强烈。有着文明古国之称的华夏大地,悠悠古道,遍布神州万里。

从实际意义上讲,能促使道路开拓并维护道路畅通的,无外乎政治,军事与商业三种需要。因而,道路的分布,终究是以政治,经济的枢纽为中心向四周發散。在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道路,都足以为此印证:出于固国强边需要的秦直道,连接起秦都咸阳与边关九原;兴盛于汉唐的丝绸之路,发端于古都长安,延展向西域广袤的大地;以特需物资转运为主要职能的茶马古道,沟通了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j位于江南的徽杭古道,使两大繁华富庶之地,有了全方位对接的可能。

在历史的进程中,道路如经济的风向标,道路顺通,则国泰民安,百业兴盛:道路是政治的晴雨表,道路阻隔,战火连绵,动乱频仍;道路也是社会的风物志与民族的陈情表,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无不与道路息息相关,因路而繁荣的是城镇、村寨,傍道而林立的是驿站、雕楼、戍堡;沿道路而展现的,是色彩纷呈的物产民情;古住今来的道路上,演义了无数令人回肠荡气,血脉贲张的故事、记述着不同阶层百转千结的万般情感。

古语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就人们对道路的基本需求来说,本质上应是前后相贯,古今相通的。但是,当我们享受着高新科技带来的便利,以历代人们梦寐以求,或是以往人们所无法想像的方式出行时,显然再也无法真切地理解古人对于道与路的认知。似乎只能从“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经典的诗句中揣摩前人对道路通畅的渴盼,对交通便捷的神往与对出行上路的恐惧那种错综复杂的情感。

斗转星移,世变境迁。在时光的打磨中,昔日的古道,早已“面目全非”。然而,蕴藏着历史谜团的人类遗迹,常诱发探秘揽胜的期盼;承载着文明内含的元素,总引领融古鉴今的启迪。当出行可以成为生活,旅行逐渐成为时尚,那遍布天南地北,经历沧桑巨变的古道,带给执著与挚爱于户外的人们的,又岂止是寻幽探秘的新奇,访古怀旧的情愫?

作为军事要途的古道,由于社会格局的转化或自然环境的变迁,往往最先湮没于历史的长河。曾经的金戈铁马,昔日的战地辉煌,让人难抑亲临秘境的向往;戈壁大漠,高山险峰的地理环境,定位了高难度,带有探险性质的路线标准。这正是资质优良,经验丰富的老驴们一显身手的舞台。

集风光秀美和市廛形胜于一身的古道,不仅曾有使臣相望干道、商贾接踵于途的繁华,也彰显了文学精英们的绝代风流。世代传诵的千古名篇,正是人文精神的承续;诗词歌赋贯通的线路,切合了所有体味传统文化的心境。在历史的景观中行走,是号召,也是证明——户外可以成为享受。

在古道各种功能中,物资的转运最为源远流长。流通的物品中,又以价值巨大者如玉石,丝绸,关平国计民生者如茶与盐最为著名。寻访玉石之路,重走茶马古道近年相继成为户外热线,成就了众多由浅入深的户外人群。这其中最接近普通人生存状态,最能拉近古今距离的,莫过于那穿行于崇山峻岭,连接起老街古镇的盐道。不仅见证了沿途社会经济因盐业勃然而兴又戛然而止的过程,也用画栋雕梁的木楼,印着蹄迹的青石板路,定格了珍贵的历史片段与传统的民俗聚落。

历史地段景观保护及提升途径探讨 篇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就使得现代建筑具有了“国际风格”,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建设具有西方化的特点, 从而使得我国许多古城的历史地段中的建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 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在一些历史地段的传统居民大多数是不规则的四合院或者三合院布局的方式, 并且院落的组织是比较灵活的。大多数的传统居民的正房都是坐北朝南的, 在其两侧分布着配房。传统居民的建筑形式比较朴实以及稳重, 并且有一部分居民注重对大门的处理。在使用建筑材料上, 一般选用砖、木、石等传统的材料。

2 我国建筑的现状

2.1 地段中的整体建筑风格的形式比较复杂, 历史风格建筑缺乏完整性以及连续性

在地段中一般有历史文物建筑、近现代的多层建筑、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以及新修建的仿古建筑, 从而使得地段中缺乏统一的色彩, 最终使得这些建筑变得不再具有特色。与此同时, 由于一些建筑楼体比较陈旧, 在墙体充满着色彩、立面以及广告以及外墙材料脱落的比较严重, 从而影响了人的视觉。

2.2 一些现存的历史建筑, 由于长期没人管理,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衰败

现在有一些历史遗址没有准确的地位, 这就使得这些历史遗址不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也没有相关的修复性的规划以及相关的建设措施,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衰败。

2.3 对于历史建筑提升地段中历史文化景观认识不足

在提升地段中的历史文化景观的时候, 由于认识的不足, 这就使得一些重要的景观节点没有被凸显出来。一些历史地段的文化景观由于没有得到提升, 从而使得其处于一个孤立的地位, 最终向着衰败的方向发展下去。目前, 虽然出现了一些仿古的建筑, 但是这些仿古的建筑只是外壳相似, 在内涵上永远达不到历史文化景观的水平。

2.4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较, 建筑高度与体量都得打增加

在地段中, 由于一些违规的现代化建筑, 会使得地段中的历史景观的风貌遭到破坏, 从而不利于地段中的历史景观健康的发展下去。

3 保护及提升历史地段景观的途径

3.1 保护以及提升的理念

在保护以及提升历史地段景观的时候, 要坚持一下几个理念:第一, 对建筑的立面形态进行改造,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的整体特色得到保护;第二, 要对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化,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的整体活力得到增强;第三, 要对建筑的传统特色进行维持,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得到更新。

3.2 保护以及提升的措施

3.2.1 不断加强点、线、面的综合保护, 从而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和谐发展

在保护历史地段景观的时候, 第一, 要不断提升现存历史建筑对这一地段历史文化景观的作用, 并且要将现存历史建筑作为这一历史地段的重要景观节点。在古建筑的周边通过采用环路为岛以及绿化带隔离的相关方法, 从而能够对周边建筑的功能、高度、体量以及颜色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终使得这些历史地段景观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眼球。相关的文化单位要对那些历史地段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第二, 对于那些在历史地段中不存在的历史建筑的来说, 要根据它们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确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对于那些重点的历史遗址并且这些历史遗址具有较为复杂的修复条件, 在修复的时候要符合历史的原状来进行修复工作。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必要修复的历史遗迹应该在其原有的位置设置一些宣传牌, 从而使得该历史地段的历史能够有一个遗迹。

3.2.2 在历史地段中的现代建筑要充分结合历史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从而能够提升该地段的综合性

在历史地段中进行现代建筑的时候, 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历史地段的外表形式, 而且要考虑到这一历史地段的文化内涵。在历史地段中进行现代建筑的时候, 要将历史景观作为其建筑的背景, 从而使得现代建筑能够与历史景观的和谐发展。在现代建筑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色彩、高度以及建筑风格是否与该地段的历史景观保持一致, 最终使得现代建筑对历史景观起到衬托性的作用。在对历史地段景观的建筑物进行规划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居民的建筑以及居民建筑的装饰情况, 从而能够使得居民建筑与历史地段景观融为一体。在历史地段进行现代建筑的时候, 为了能够使得现代建筑的风格与历史地段景观的风格保持一致, 这就要严禁现代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以及不锈钢的现代材料, 从而能够使得现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景观保持一致。

3.2.3 要总体控制现代建筑的高度

在总体控制现代建筑高度的时候, 要按照隐新与旧的原则来使得现代建筑呈现在历史地段景观面前。在历史地段中, 现代建筑要向着地下的空间发展, 并且要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 对于那些超出高度的现代建筑要及时进行改造, 从而避免现代建筑对历史地段景观产生不利的影响。

3.2.4 保护该地段的整体风貌

在保护历史地段景观的时候, 要确保该地段的整体风貌得以完整。在历史地段景观保护的过程中, 要注重该地段的历史遗迹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 这样可以使得该历史地段的整体风貌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从而能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该历史地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3.2.5 不断提升道路景观以及不断美化设施

在提升道路景观以及美化设施的时候, 第一, 要重视交通格局的调整。通过不断改善该地段的交通, 从而使得改造现有部分的道路景观得以提升。第二, 要对城市交通的主干道进行改造, 从而使得历史地段景观具有较为便利的交通。第三, 对该地段的给排水、电力电信以及热力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对该地段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行不断的完善, 这就使得该历史地段景观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从而能够使得历史地段景观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第四, 在该地段中, 要进一步优化植物, 从而能够达到造景的效果, 并且要开展多样性的复层绿化模式, 从而使得该地段的小环境得到改善, 从而不仅使得地段内的文化景观得到提升, 而且使得地段内的绿色景观的质量得以提高。

4 结束语

对历史地段景观进行保护以及改造的时候, 要在结合该地段历史地段景观特色的时候, 不断提高历史地段的整体活从而使得历史地段的有机得到更新, 并且能够使得该地段的文化内涵逐步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邓清明, 朴永吉, 纪东坡.城市历史地段的景观保护及规划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1 (11) :67-68.

[2]杨斌.泰安市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提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论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文脉的传承 篇5

关键词:历史景观;保护;文脉传承

0 引言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每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自身历史文脉融入其中,一座有吸引力的文化名城离不开文脉的延续。每个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都会留下符合这个时期的历史文脉,并作为一定时期标志符号元素,其中包含着过去人类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信仰、民风面貌、传统习俗等。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雷同现象不断发生,同时为了适应城市发展,一些风景旅游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拆除古建筑、历史文化古街并建立时尚化的商业街区,或重新建成不符合原来尺度、色彩、历史风貌的仿古建筑。拆毁了遗留在人们心目中儿时回忆,城市的发展不是静止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都在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的同时保留城市记忆,保留历史文脉并符合现代城市发展变化,值得我们深思。

1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

不同城市有不一样的生命历程,每个城市发展变迁都是历史沉淀过程。也是人们记住这座城市最丰富的资源,加深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并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市民心里。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它是一种方便人们观察、理解、品味城市及其城市组成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烙印,而朱利安·史密斯认为城市历史景观是城市居民的文化景观,在一处有价值的文化景观中,礼制体现了无形的场所经验,人工制品体现了维系礼制所需的物质性构架和实体形态,两者应是对等的。

2 文脉含义及组成要素

2.1 文脉含义

“文脉”一词的出现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后现代建筑出现而出现的,是在特定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文脉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狭义上也可理解为文化的脉络,而美国人類学家艾尔弗内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享指出:文化是包含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借符号而被学到或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而每个城市文脉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每个城市不同的记忆符号,形成各自城市特色以此区别于其他城市。

2.2 文脉的组成要素

城市文脉是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民风面貌等各种信息的综合,而城市持续发展也是延续了这些符号,用某种方式或手段与现代城市发展和谐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的亮点,也是延续历史的表达方式。城市文脉形态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群以及城市的实体与城市的空间。隐性形态包括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心理、生活习俗、传统风貌、技术等。

3 关于国内外古迹遗址文物景观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国内研究现状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据资料显示,重庆抗战遗址767处现仅存395处,大部分都在城市发展扩建过程中被破坏。为打造城市CBD已付出无法复原古貌的惨痛代价,当人们站在新城中时已读不出它原本的历史面貌,而被现代化钢筋水泥土充斥其中并充满着冷漠与无情。北京也是同样情况,北京作为五朝古都有3000多年历史文化,文化古韵极其深厚。北京的文脉蕴藏于现存古建各个角落,如街港胡同、四合院、故宫、名人故居等,他们融合了古人高超精巧的技艺与聪明才智。但是即使作为首都同样避免不了复制现象,为打造国际化都市以标准模式复制其他都市样貌,将北京老胡同、街区、古院落拆除。现在的北京很难找到原汁原味的老胡同,同样起重要作用的规划者没有考虑到花了大量资金投入,却得不到美观适宜效果。正如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认为建筑或者景观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单体而是时刻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具有整体性的属性。

3.2 国外现状分析

重庆、北京等地相反,像上海、天津、南京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较大,传承历史文脉难度也大。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入侵之中保护自身文化底蕴,并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应是每一个市民考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规划者与相关政府的职责。而外国古城有上百年的古老历史如今却依然完整无缺地矗立在城市之中,并以此作为城市独特标志性元素完好地融合于新城中。像德国柏林保留了毁于二战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破壁残骸,钟楼上的时钟也永远停留在被毁的时刻,被称为“记忆教堂”,不仅完整保留历史痕迹更是对世人警示、提醒和平的可贵。无论从建筑哪一个角落观看周围环境,他们总是和谐地融为一体。而日本为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景观专门设立了《景观法》,在城市重新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的街港肌理、古建筑、文物古迹等都有明确详细的法律规章,为保存文物景观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 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景观延续城市文脉

第一,相关规划者、责任单位落实好自己的工作,领导决策也很重要,要根据地方性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当地政府制定有关法律章程,把保护文物古迹提升到重要议程。

第二,组织好对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教育文物保护工作,并设立奖赏制度,以此鼓励群众的参与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保护文物财产的工作。单靠政府或个体是无法做好保护工作的,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保护古迹,传承历史文脉,建设特色城市。

第三,由单一保护拓展成多样保护,由局部、重点保护延伸到整个历史街区、整个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由点扩大到面,尤其不能忽略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遗留的文物,更应该重点保护,使整个城市的文化遗址都有机联系起来,并做好保护工作。

5 结语

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延续古人的文化、传统习俗、保留城市的记忆,给现代人留下能够读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展现中华文明,彰显城市特色。对古人遗留下来的财产我们不能停留在保护的层面上,更应结合现代社会大背景有效合理发展起来,以“活”的方式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保护古老城市空间形态。延续文脉不仅使城市富有特色,展示城市窗口,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并促进现代城市文脉发展,使城市具有活力与顽强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蒋宇.保留城市的记忆——对当代中国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美学思考[J].西部旅游,2012(8):134-137.

[3]陈占祥,梁思成.梁陈方案与北京[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特点 篇6

关键词:聚落景观,历史特点,保护

1 概述

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看, 对于苗族聚落景观的研究, 各研究者大多以现今存留的苗族聚落为蓝本, 虽有利于分析其空间结构、保护程度和使用状况, 但笔者以为将研究对象仅仅放于现代这个时间点, 是对历史久远的苗族聚落的不甚负责的表现。苗族聚落经历盛时与衰落, 它的每一个属性都带有至少一个世纪之久的时间印记, 在历史里寻求苗族聚落景观特点, 有助于研究其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 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其独有的文化价值。

本文从分析历史文献资料、图绘资料和民间口头资料入手, 研究成果包括古时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样貌、原住苗人理想聚落景观构想、聚落景观历史特点、盛时与衰落时间节点等等, 最后推出本文重要研究成果: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模型复原。

2 资料取证

2.1 文字资料

涉及苗族的古代文字资料, 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类:史志、谱牒、艺文、占卜、科仪。历史上, 苗蛮民族很早已得到关注, 最早可追寻至秦汉典籍, 《史记》《楚辞》等都有关于苗蛮、苗夷、苗疆、楚国的文字描述, 但涉及不广。其中《史记》就有“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 德义不修, 禹灭之”之句。

在元、明、清等朝代的各类著作中, 有关“苗”的记载逐渐增多, “苗族”受到的关注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顶峰, 如清代官修的《钦定平苗述略》《湖南苗防屯政考》《苗疆屯防实录》《苗疆闻见录》《苗俗记》《苗变纪事》等都记载了“苗”的故事。

2.2 图绘资料

《百苗图》是描绘清代贵州各民族人物风情的绘本图册的总称。此类绘本人物画得细腻逼真, 具有民族服饰、习俗介绍, 概括精炼, 对于考究清代苗族风土人情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绘本是由实地考察写生而成, 因此绘图人生动地还原了当时苗族人民的人物举止、服饰、生活生产活动和当地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考证其艺术价值, 而且可以帮助了解当时的建筑构造、庭院空间、植物搭配等问题。就笔者调查得知, 清代出现的各类《苗图》, 名称各异, 不一而足。大体有《苗蛮图》《苗子风俗画记》《苗族图》《土人图志》《苗夷图说》《百苗图》《苗族风土图志》《苗夷生活图》等数十种。《苗图》很多都是图文并茂, 以“图说”文字解明图像, 标于图示旁, 有繁有简, 多少不一, 所以在“苗图”书名前又冠以“图志”“图说”“图考”等。

因为很多《苗图》都为画家亲手描绘, 所以印本较少, 有部分抄本和副本, 但也流传范围有限。现在来看, 大多年代久远, 加之艺术价值非常之高, 每幅作品都惟妙惟肖, 均为珍贵的文物。正因如此, 使得这些真品的持有个人或单位不愿轻易拿出示人, 这给当今的《百苗图》研究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2.3 民间口头文学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文化都是口头传承, 苗族的民间文学实际上是民间口头文学, 题材有散文体的传说故事、韵文体的诗歌、骈文体的《贾》《理词》和说唱体的说唱文学。传说故事是苗族口头文学的基石, 有远古时期的传说故事主、中古时期传说故事、近代的传说故事等。远古神话以拟人化的手法, 通过丰富的想象, 对宇宙的万事万物的起源作了幼稚的回答, 是苗族先民们对大自然朴素的唯物的认识和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臆测和解释。关于天地日月形成的神话有《开天劈地》《打柱撑天》等;关于物种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潭的神话有《枫木的传说》《乖狗上天取粮种》等;关于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神话有《铸造日月》《公鸡请日月》《桑扎射日》《姜央斗雷公》《聪明的哥耶》《看谁最聪明》《老岩打虎》《故王斗恶龙》《当木鼓敲响起来的时候》等等。《苗族古歌》是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 以全体民众为传承载体, 以盘问对唱为媒介的集苗族世界观、社会观、宗教观、伦理观、价值观、法制观、审美观和编年史为一体的大百科全书式的创世纪史诗, 用生动的形象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强烈愿望。《苗族古歌》包括《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四组。

3 黔东南苗族聚落环境空间历史特点

在描述苗族生活的历史文献资料中, 有很多关于苗族聚落如何选址建寨、建造房屋、生活起居、游憩娱乐的资料。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画资料, 可以看出历史中的苗族聚落与现在的苗族聚落有一定区别。但是由于选址、大体布局等因素基本保留了历史特点, 因此在分析此类因素时, 参考了现代遗留下来的聚落特征。分析这些资料中的聚落特点, 可作为还原历史中苗族聚落面貌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探究苗族聚落古老的秘密。

3.1 选址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 在苗族建寨之前、大迁徙之后, 选址建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距今400年左右的时代, 是大部分黔东南苗族聚落选址建寨的时期。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苗族先民需要保护自己。因此, 选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分强调隐蔽性, 充分利用了山地的隐蔽性, 并充分发挥山地的天然优势。这个功能, 显然是为了逃避群体意识投杀、剥削和奴役, 是山区生活的经验, 携手合作, 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的结构。同样在两三百年前, 现今为止保留着的这些苗族聚落, 也是同样的。苗族被继续驱逐野蛮和残酷的杀戮阶段, 是有直接映射关系的。

这似乎形成一个联盟姓氏或姓氏为纽带, 从有不安全的历史的苗族角度来看, 他们具有强烈的汇聚在一起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但缺乏依靠政府的社会活动和相应的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科学认识, 没有结构的轴承系统建设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这也可以看出, 当苗族自治管理, 绘制村级“政治文化”还不够成熟。

黔东南苗族在经历五次迁徙的过程中, 被汉文化所同化, 在选址建寨的时候对于山水地形和构架的认识具有与汉人相近的特点。他们认同“风水学”, 认为向阳、背山、向水的地域是宝地, 适合建造居住建筑, 而山腰、汇聚溪流且潮湿的山凹是“藏风闭气”的宝地, 适合生产劳动 (见图1) 。于是, 很多苗族聚落都出现了半山腰型背山面水的选址特点, 他们认为, 山与水是大自然的产物, 是神, 必须重视尊敬他们。

3.2 布局特点分析

与聚落选址的慎重恰恰相反, 苗寨房屋的布局是灵活自由的。从《百苗图》中可以发现, 聚落房屋形式多样, 而布局也多姿多彩。由于选址多为山地, 苗族房屋布局多为依山而建、顺势向上发展。在新建房屋时, 一般为就近而建, 顺势向山上、聚落两旁发展。这样的发展态势, 导致一定规模的苗族聚落均呈正三角形布局。因其崇拜自然, 聚落附近山林植物不能随意破坏, 所以聚落边界又呈现了一种特殊的与山林相互渗透、与自然镶嵌的特征 (见图2) 。从黔东南苗族聚落现今的形态不难看出, 苗族聚落的布局形式一直是以铜鼓坪为中心、向四面发散的布局形态。这样的形态笔者称之为向心性, 不仅是因为苗族聚落中的原住苗人将铜鼓坪作为其宗教节庆活动的空间中心, 而且还将其视为文化中心, 是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3.3 空间分析

大多数的苗族聚落, 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地理上彼此分离, 一般坐落在山坡上的一个聚落中, 生活空间往往是更完整的聚落空间。例如, 在控拜苗寨以及西江千户苗寨中, 占据聚落绝大部分空间的是“家族”活动空间, 也就是生活空间。毫无疑问, 在“家族”活动空间之外也有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家族外”活动空间。研究者们通常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黔东南苗族地区聚落居住建筑———吊脚楼上, 并认为这是“家族”活动区域, 但更为重要的是, “家族外”活动区域的空间结构本身就是非常具有秩序感和空间感的文化表象。对于苗族聚落空间布局充分的解释是:一部分是聚落;一部分是田园;一部分用来建造房屋;一部分用于种植水稻。而苗族聚落的特点导致了建筑仅仅停留在“家族式”建筑, 这是导致生活空间成为更加完整的聚落空间的原因。

4 希冀和展望

历史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历史文化受到现代化大潮很大的冲击。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愈发变得有难度, 这种时代背景下, 研究如何将历史文化创新性的再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戴代新在《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中, 对历史文化景观的时空物化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廖嵘博士在《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中探寻了针对非物质文化旅游规划的理论指导。本文将在这些理论基础上, 以林海雪原夹皮沟景区规划设计为例, 继续探讨历史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

历史文化景观包括两个部分: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投射结果, 集中典型的反映了地域文化, 比如建筑, 除去物质层面的自然属性, 人们往往通过某一时期的建筑能透视到当时的科学、艺术、宗教等文化。物质文化景观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 而在于它们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内容。对物质文化景观的设计的过程, 就是将它们所承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内容适应性再现的过程。由此可见, 历史文化景观的设计归根结底是对非物质文化的设计, 设计过程可以表达为:文化解读—物化加载—展现设计—意境营造。因此, 历史文化景观的设计重点是处理好四个层次上的问题:第一, 如何对物质文化景观进行文化解读, 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抽象出来。第二,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内容在最适宜的载体上得到最好的表达。第三, 通过什么方式将载体展现给人。第四, 如何使人从展示的景观中感受到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1 文化解读

在经济发展第一位的今天, 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了一种“碎片化”保护状态, 历史文化也因此变得支离破碎。历史文化的解读,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 然后从中找出最能代表和体现历史文化的符号。

1.1 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

文化元素是可以界定一种文化类别的最小单位。文化是由无数个文化元素组成, 比如东北年文化由冰雪、二人转、放鞭炮、贴春联、腊八粥、吃饺子、扫房子、糖瓜粘、祭灶、做豆腐、煮肉等无数个文化元素构成。文化元素并不是简单的表象, 其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容, 在保护和再现历史文化的时候, 要防止文化元素“碎片化”。以东北林区木构建筑为例, 都知道“木刻楞”是东北林区建筑的文化象征, 然而, 我们却忽视了其背后林区人民极为精巧的榫卯搭接技术。

1.2 历史文化符号化

文化之间是相互交融的, 一个景观蕴含的不止是一种文化, 也就意味着一个景观可能包含很多个文化元素, 但这些文化元素必然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我们不能将每个文化元素同等的表现出来, 而且那样是没有意义的, 这时就需要寻找一个或几个最能体现某个历史文化的符号。以东北林区年文化为例, 它是东北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冰雪、二人转、放鞭炮、贴春联、腊八粥、吃饺子、扫房子、糖瓜粘、祭灶、做豆腐、煮肉等都是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由于二人转对人们深远的影响, 和冰雪、吃饺子这种可以体验的纪念方式将东北年文化较好的传承, 二人转、冰雪、吃饺子自然就成为东北年文化最好的文化符号。而从生活中慢慢淡化的扫房子、糖瓜粘、祭灶、做豆腐、煮肉等变得越来越无力提携东北年文化, 也就自然不能作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这里需要提出的是, 将二人转、冰雪、吃饺子定为东北年文化的文化符号, 并不意味我们就忽视了其他的文化元素。

2 物化加载

历史文化景观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社会, 不能直接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只能通过物化加载的过程将历史文化加载到物质载体上来展现, 这一过程是历史文化景观设计最关键的环节。

文化元素依附于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一个物质载体可以承载多个文化元素;生物性状依附于生物表现出来, 一个生物可以呈现多个生物性状。前者之间的关系和后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于是笔者在这里尝试提出一种基于生物遗传学的物化加载法。

我们选择两个性状:性状a、性状b, 并选择两个同种生物个体:个体A、个体B。个体A可以表现性状a或性状b, 也可以同时表现出a和b两个性状。同样, 个体B可以表现性状a或性状b, 也可以同时表现出a和b两个性状。最后生成不同形态特征的个体有:Aa, Ab, Aab, Ba, Bb, Bab。

类比生物遗传学, 我们同样也选择两个文化元素:文化元素a、文化元素b, 以及两个载体:载体A、载体B。载体A可以承载文化元素a或b, 也可以同时承载a和b两个文化元素。文化元素依附于载体表达出来, 最后形成的表达形态有:Aa, Ab, Aab, Ba, Bb, Bab。

我们在这些表达形态里筛选出最适宜的表达形态。什么是最适宜的表达形态, 它一定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地域性。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等各种现实环境的影响, 符合当地的环境特征。

2) 创新性。结合当前的时势进行文化价值的转化和创生, 避免文化传承单一化。

3) 整体性。文化元素要整体性再现, 防止文化元素的“断章取义”和“碎片化”。

如果选择三个文化元素和三个载体的话, 最后形成的表达形态可达21种。所以在进行物化加载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三个以上的文化元素和载体。一方面防止筛选过程变得过于复杂;另一方面防止载体承载过多的文化元素而缺少主题性。

3 展现设计

载体主要分为三种:人, 一般物质实体, 符号。根据载体的不同性质特点, 展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教育传媒展示

我国的历史文化大都通过教育传媒的方式传承。教育传媒既可以给人以抽象的感受 (例如口头传授和书本、报纸等) , 也可以给人以具象的直观体验 (例如影视等) 。后者的展现效果更加突出, 通过这种媒介能够从听觉和视觉上多方位的体验某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宗教、制度、民俗等文化。

3.2 景观环境展示

人们无时无刻不容身在景观环境中, 景观环境是展示设计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展示形式。景观环境展示不是简单的将历史中的环境原型再现, 而是结合当时当地适应性的再现。其主要方法有空间结构的变换、尺度比例的变换、物质载体的优化。

空间结构的变换。景观的空间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 景观空间结构的空间要素概念地分为点、线、面三部分。结合一定的基地环境、人文背景, 以原型为基础, 从内容或形式上 (如:数量、位置、方位、间隔、质感、颜色等等) , 改变原型中点状、线状或面状要素, 可以使抽取出的原型得到“还原”, 形成具有新生命的景观[1]。

尺度比例的变换。比例尺度的变换是人们在景观设计中很早就掌握和运用的方法。以林海雪原夹皮沟景区规划设计为例, 我们可以在历史博物馆里将当时的城市面貌和智取威虎山情境以尺度和比例微缩变化的方式再现出来。

物质载体的优化。以东北林区作业文化浮雕墙为例, 浮雕墙作为载体承载着东北林区作业文化, 但墙体本身包括造型、色彩、材料等很多要素, 这些都是可以变更的实体要素。

3.3 生活展示

生活展示的内容是以人作为载体的民俗、宗教等等非物质文化。生活展示的主要方式是建立民俗村和宗教场所。建立民俗村, 人们可以和当地居民一起居住、交流, 切实的感受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宗教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它的展示不能通过陈列或者表演的方式, 只能通过真正的宗教场所、信徒以及其行为来展现。

4 意境营造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景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要让人们更高层次的体验到非物质文化景观, 就要在体验过程中适时适地的安排情绪诱发点, 营造出适宜的体验主题与情境。具体来说意境的营造方法包括:组合拼凑法、时空重构法。

4.1 组合拼凑法

所谓组合拼凑法就是从已有的客观事物中, 选取一些代表性的意象点 (能够诱发产生联想的事物) , 在形式上简单地组合拼凑在一起来构筑意象图画的手法。以东北民居为例, 院落中的玉米、灯笼、雪蘑菇、木栅栏和屋内的火炕、皮袄皮帽、摇篮在格调上是和谐统一的。将它们拼贴在一起, 构成一幅乡野、朴素的意象图画, 引发观赏者对东北人民和谐安定的生活无限的遐想, 从而营造出一种清淡、高雅的意境。

4.2 时空重构法

时空重构法就是选择处于不同时间与空间上的意象事物来构图, 使意象画图成为横跨中外、纵贯古今的立体时空情境, 打破理性思维的单一时空格局[2]。以东北林区夹皮沟景区为例, 空间上聚集了剿匪遗址、座山雕地窨子遗址、威虎厅遗址、夹皮沟满洲林业株式会社遗址等意象点;时间纵深上, 从杨子荣勇过景阳岗、献礼先遣图、舌战小炉匠到会师百鸡宴、智取座山雕。这些历史故事通过时空重构, 将智取威虎山的情景原汁原味的再现出来, 使人们能够置身于广阔的意境空间感受强烈的情感。

5 结语

历史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展, 目前已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笔者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分析总结提出了“四步设计法”, 即文化解读—物化加载—展现设计—意境营造。历史文化的解读, 就是提取历史文化元素, 然后从中找出最能代表和体现历史文化的符号。历史文化的物化加载是最关键的环节, 就是运用基于生物遗传学的物化加载方法将文化内容加载到某一具体载体之上。根据载体的不同性质特点, 展现方式主要有教育传媒展示、景观环境展示、生活展示三种。意境营造是让人们更高层次的体验到非物质文化, 营造方法主要有组合拼凑法和时空重构法。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11-14.

[2]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161-187.

[3]戴代新.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80-82.

[4]章宇贲.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北京:清华大学, 2012.

[5]邹阳, 陈飞虎.价值的转化与创生——非物质文化景观再现途径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 2012 (5) :136-139.

[6]邹阳.梅山地区历史文化景观适应性再现[D].长沙:湖南大学, 2012.

历史景观 篇8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在扩建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留存下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区域。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脉络,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城市街巷的演变历程、城市人文景观风貌的变迁。可以说, 在城市地域景观的体现中, 历史文化街区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随着各个城市的进一步扩张,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没落为城市中心的钉子户、棚户区, 因此,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在面对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重建, 若盲目地追寻建筑样式、建筑格局的复制, 会造成城市在地域文化景观方面的断层, 也会造成地域景观的人文生态的缺失。面对我国的众多城市历史街区, 在建立较为健全的法律机制的同时, 还应针对其所在的具体城市、具体位置, 进行相应的风貌重建。根据其不同的周边限定环境, 在原有街区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产业模式的建立, 同时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 根据不同的产业模式, 重塑不同的地域景观风貌, 进而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 使得城市中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的恢复[1]。进而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思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探究。

1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中保留下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完整且集中地体现城市历史风貌与发展格局的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02年公布的文物保护法, 其中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即一个法定保护的区域[2], 在这片区域中, 保护的不仅仅是具有地域特点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 还有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要组成部分, 即街道、河流、树木等, 除了这些物质存在因素, 一些非物质的因素, 如活态文化、民俗传承等也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部分[3]。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多样且复杂, 在现今的城市发展背景下,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多体现在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教化价值5个方面[4]。这5个方面相互渗透, 共同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义的价值体系。

2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

景观风貌重建是历史文化街区价值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过程。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是其价值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院落文化、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硬质景观上[3], 而场所精神、活态文化的延续更多地体现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结构形态以及不同的产业模式中。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硬质风貌景观的重建, 主要体现在对于原有建筑的修复、重点建筑保护以及某一特定使其街巷的重新扩建。而活态文化、场所精神的建立, 则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树木、河流、街道等具有人文生态气息的空间构建中。这两种不同层面的景观风貌的重建均是对于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重建, 可以使原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处于边缘化的历史街区再度焕发活力, 使得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化价值在新的城市结构中有所体现, 同时,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也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热点。

3 结合实例浅谈历史街区的景观重建

3.1 上海新天地

提起上海新天地,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海老石库门弄堂和海派文化的完美结合。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路, 东临南坡南路, 南临自忠路, 西临马当路, 北临太仓路[5]。上海新天地的前身是具有上海中西复合文化特色的“石库门民居”, 在高峰时高达9000多处, 占整个上海市全部住宅面积的6成以上[6]。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发展、人口增多, 原先的里弄已经渐渐不适宜居住, 不少危房旧房遭到拆除, 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适应城市发展的高楼大厦。人们意识到具有海派文化街巷的消失, 因而在1997年提出对于上海石库门, 也就是新天地的前身进行景观风貌的开发与保护。

上海新天地的开发, 很大程度地尊重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周边环境。为了适应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 在改造时保留石库门建筑原有的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特色, 改变建筑的居住功能, 赋予其新的商业经营价值, 将古老的石库门打造成一片新天地[5]。上海新天地的改造, 并没有在原有街巷的肌理上对其进行复制与延续, 而是顺应新的发展需求, 在一些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掏空”, 同时有重点地对可以代表上海海派文化的建筑进行保留[5]。在景观风貌重建中, 新天地遵循了居住空间向公共空间转换的原则, 增加了具有代表性的开阔空间, 且在对于原有建筑保留的细节中, 也尊重了石库门原有的景观风貌。

在具体的上海新天地景观风貌重建中, 中共一大会址的保留, 加重了上海新天地的文化氛围;在石库门的重塑上,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库门原有的风貌, 参照法国建筑师的设计图纸, 对面目全非的石库门进行了修缮;在材料的运用上, 继续延续了石库门里弄的清水砖墙, 配以现代的防潮科技, 对原建筑上的砖瓦进行保护与修复;街巷内原有里弄肌理, 植物的分布均做了最大程度保留, 减少挖掘机进入里弄施工。在改造理念以及重建细节上, 上海新天地基于功能转换模式的景观风貌重建无疑是成功的, 它较为成功地保留了上海石库门建筑群的肌理及建筑特色, 同时对海派文化的历史承接性进行了保留。上海新天地已然成为一种新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代名词。

3.2 武汉昙华林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 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南麓之间, 早期是由于该地段内的小型庭院多植有昙花而得名。1946年, 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 统称为昙华林[7]。现如今, 昙华林东起中山路, 西至得盛桥, 全长1200m[7]。昙华林浓厚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武昌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 时至今日, 昙华林已成为中西文化杂糅, 民居商铺混合, 兼具街巷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古城文化共存的商业街区[7]。昙华林的改造保护工作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 与上海新天地相似的是, 它们均代表了所在城市曾经的历史风貌以及独特的中西杂糅的文化阶段。但不同的是, 武汉昙华林在保护修复时, 仍旧保留了公共建筑的属性, 转变的仅仅是内部的商业构成模式。由原先的故居、医院、教堂等, 转变为以这些优秀历史建筑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

昙华林的景观风貌修复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模式的塑造, 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经规划分为3个地段:西段的历史文化风情街, 中段的文化休闲街区, 东段的文化产业街区[8]。昙华林的保留与修复是在原有街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充分尊重周边居民的需求。在改造时, 着重选取重点建筑进行重新的功能定位, 对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 改造时并没有盲目地迁出或拆除, 而是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对其进行了保留。可以说, 昙华林在某些方面做到了尊重历史文化景观, 很好地填补了现代城市文明与历史文化中的断层。这种不突兀、自然顺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留改造理念值得借鉴。

3.3 济南宽厚里

2015年10月1日, 济南的宽厚所街更名为宽厚里, 在一片争议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宽厚所街与司里街、所里街、后营坊街并称为城南四大名街[9]。全长400m, 以住宅为主, 是数百年来济南市民生活的舞台。新建成的宽厚里, 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商业街, 伫立在一片高楼大厦的中间, 打着老济南街巷的旗号, 用一些别扭的商业元素努力着延续着宽厚所街的原有的神韵。宽厚里在某些街巷的处理上, 还原了宽厚所街“横竖十八街”的意境, 收和开放的空间、宽窄不一的小巷、青灰色的砖瓦体现了老济南城区的街巷特点。

宽厚里的景观风貌重建, 在景观外形的处理上体现了对于曾经的宽厚所街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尊重。但相比较上海新天地与武汉昙华林, 济南宽厚里还有很多不足。首先, 宽厚里的景观风貌重建方式不值得推崇, 它是将原有的街巷肌理全部打破, 进行重新的仿古建设。这样的重建模式容易造成原有街巷肌理神韵的缺失, 同时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造成不可磨灭的断层;再次, 宽厚里所营造的产业模式过于单一。宽厚里是一个单纯的商业模式下的街巷重建, 浓厚的商业模式冲淡了原有的历史街道应有的文化感, 这使得人们无法长时间在内部驻足, 且脱离一定居住模式的商业模式, 过于单薄与冰冷, 缺乏商业步行街应有的氛围;其次, 宽厚里中所保留的济南金家大院以及浙闽会馆被一片新建仿古建筑掩盖, 重点建筑虽然得到了保留, 但未能很好地作为街巷中心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

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 不是单纯的重新建造, 而是应当在顺应城市发展的需求的同时, 利用一定的规划理念与景观设计方法, 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生活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整合, 与顺应城市发展的新的历史文化街区融为一体, 为城市的发展开发新的活力聚集点。

4 结语

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仍旧处于初期阶段, 各个城市对于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水平参差不齐。通过案例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旧存在偏差。目前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重建, 其修复观念均有由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向城市景观规划层面进行扩展, 并且开始注重从规划以及人文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 历史街区改造的整体性与地域性逐渐增强;但功能的复合多样性在历史文化街区中体现较弱, 新旧建筑之间的景观连接性仍有待加强。相信随着理论经验的不断总结以及案例的不断实践, 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的体系会更加完善, 景观风貌的延续性也会更加完整。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完整地体现城市历史风貌区域。对构成历史风貌的建筑外观与街巷塑造进行景观风貌的重建, 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点之一, 也是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风貌与民俗文化价值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武汉昙华林、济南宽厚里景观风貌重建的分析与评价, 讨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风貌重建中所产生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重建中的经验教训, 从而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风貌重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重建

参考文献

[1]王云才, 石忆邵, 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与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0 (1) :18-24

[2]曹昌智.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8) :36-40.

[3]周雨莲.史继术.历史街区景观风貌更新[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0) :5497-5499

[4]张大玉, 王苗.重试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3 (2) :1-6

[5]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 2001 (4) :91-96

[6]华赟杰.上海石库门里弄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2.

[7]梅芸.反思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3 (12) :158-160

[8]杨洋.浅论武汉近代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以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片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5 (9) :178-181

[9]徐北文.济南史话[M].济南出版社, 2010 (05)

历史景观 篇9

本文研究的“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是指在武冈地区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2000余年筑城史,融合了武冈地区特有的都梁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的人文景观。

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地方特色型人文景观:武冈古城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改造和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第二,历史名人型人文景观:某些历史名人在该城或周边地区进行的一些重要行为而留下来的具有纪念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一些遗址、文物等。

第三,历史事件型人文景观:在该城或周边地区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军事战争等,保留至今的一些遗址、证据、痕迹等。

第四,防御设施型人文景观:作为王城、郡城、和市、县中心而保存下来的一些防御设施和行政建筑如:王城、城墙、护城河等。

2 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现状

2.1 优势和条件

武冈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历为州、府、路、县治所。2200多年筑城史形成的名胜古迹如珠玑遍地,是邵阳市历史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

对武冈古城实施保护性建设和开发,一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规划,另一方面,随着与武冈毗邻的崀山风景名胜区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而形成的“张家界—崀山—桂林”旅游经济圈,也为武冈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2]。

2.2 保护的紧迫性

武冈古城是湘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共有173处,类型丰富多彩,有古遗址、古窑址、古街道、古民居、古桥梁、古祠堂、革命史迹、近代革命纪念建筑、古井、古树、古水利设施等。但由于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更有一部分处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文革时期,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寺庙、佛塔等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遭到了无情的摧毁。一些民居、古井也在人们重建、开发的过程中,逐步消失。曾经风光无限,被誉为“武冈城墙甲天下”,令无数枭雄折戟沉沙,扼腕叹息的古城墙,沦为古城人们的“菜地”,并在人们不断的拓宽“菜地”的过程中,遭受几近毁灭性的破坏。

2.3 保护的必要性

武冈古城是中国古代人们建筑技术、军事理论、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表现和结晶,既是武冈人们的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能眼看着它遭到破坏而无动于衷,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爱护、保护武冈古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3 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建议

3.1 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

武冈古城大小尺度适中,城墙、护城河、炮台、王城、街道、文庙等设施一应俱全,且基本保存完整,整个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在保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保护古城周边自然环境,充分尊重古城原有布局结构、街巷格局、传统肌理、历史文化遗产等人工环境:深入挖掘古城的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整体性的把握古城人工、人文、自然环境,绝对不能人为的割裂各种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2 保护文物的真实性

武冈古城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已经给该地区留下了足够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文物,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不要随意夸大或曲解其本身涵义。在制定武冈古城保护的规划和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武冈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要把发达城市的“先进理念”、和“主流思想”强加给武冈人们。切实保护好武冈古城的山水格局、空间构架、街巷、江河系统。不要随意的去拓宽某些道路,在重建过程中故意放大某些建筑,更不能随意编造历史典故,这样做只能是饮鸩止渴,贻害后人。

3.3 合理开发利用

强调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并不是要把历史文物、古迹等都打包收藏,武冈古城毕竟是一座城市,我们在保护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座城市的“主人”(武冈市民)的生活习惯和状况。不能因为保护古城、古街、古建,而否认古城市民修建房屋、扩建宅院的基本需求和权利,而应该在合理的规划下,有条不紊的开发古城资源,合理的规划各区用地性质,尽量保持原住民的安定,以保持古城独有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另外,合理的开发古城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爱武冈古城,加入到保护古城的行列中来,这才是古城保护的最佳途径。

摘要:武冈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2200年前西汉文景之际置县,后封候立郡起,设府置州,历为湘西南地区军事重镇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期间产生和保留了大量极具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素材。本文对武冈古城的历史人文景观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就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武冈古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湖南省武冈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R].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2010年11月,

[2]武冈县志编纂委员.武冈县志[M].北京市:中华书局,1997

历史景观 篇10

关键词:街道景观;景观感知;语意差异法

0 引言

于全球掀起历史保存风潮的当下,台湾亦受到历史保存风潮的影响,进行了一连串的保存运动。但是,现今,台湾“由上而下”的历史保存机制,容易造成信息混乱,并且伴随着大陆游客的日趋增多,也亟须得到更多的看法与感受。

因此,本研究尝试从街道景观的角度切入,利用语意差异法,探讨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艋舺地区历史街道景观设计感知的程度。并选择台北市历史最悠久的地区——“艋舺地区”为实证对象,来探讨语意差异法应用于了解街道景观设计感知的可行性,以及对于历史保存与环境规划的贡献性,期作为未来艋舺地区的历史保存或环境设计的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历史街道景观设计的感受。因此,本研究的母体设定为大陆游客及台湾居民,并于2015年11月25日~12月8日展开问卷调查。

1.2 研究工具

(1)受测者的基本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艋舺地区历史街道景观设计的感受评价。本研究设定的三项基本资料内容,包含性别、居住地区以及教育背景。

(2)历史街道的取样。本研究将针对艋舺街道进行筛选,最后总共选取8条街道进行实证调查,分别为番薯市街、直兴街、草店尾街、水仙宫口街、新店街、厦新街、龙山寺街与剥皮寮。

(3)评价量尺之设定。针对研究性质与目的,选择适宜的形容词序对作为景观评价的语意。因此,本研究针对环境描述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搜集,经由分析剔除相同的形容词后,剩余17组语意序对。

1.3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艋舺地区街道景观的感知程度。因此,通过S.D.分析法进行调查,依据研究目的与性质进行实证操作。具体叙述如下:

(1)研究主题设定。本研究针对艋舺地区街道景观设计进行感知比较的探讨,并依据研究目的进行操作方法与相关资料的搜集与设计。

(2)问卷设计。依据上述文献搜集与分析的结果,进行问卷的设计。

(3)实证调查。实证调查的测验对象设定为大陆游客及台湾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4)调查结果与分析。依据实证调查的结果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了解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艋舺地区街道景观设计的感知程度。

2 研究结果

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以SPSS为分析工具,主要针对受测者的居住地区进行区分,分析比较街道景观设计的感知,了解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街道景观的感知程度。

表3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陆游客方面,17组景观设计感知的语意序对中,平均值大多在4~5之间。台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居民方面,景观设计的感知与大陆游客呈现相同倾向,但是在平均值趋于平缓且多数介于4的上下,显示台湾居民对艋舺地区的景观感知程度位于中等。在标准偏差的分析中,显示相对平均的状态,也可以说,两者的相差不大。在显著水平这一栏中,14组景观感知的语意序对皆达到显著的影响,且在“居住地区”方面,显示有明显差异。而这些变项亦可作为未来环境规划或历史保存的考量项目。

但检测过程中,“性别”与“教育背景”对景观感知程度却未达显著的水平(P<.05)。故,在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艋舺地区历史街道景观感知程度的比较中,“居住地区”对景观感知的影响较大,而“性别”与“教育背景”对景观感知的影响较小。

3 结语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藉由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了解艋舺地区历史街道景观设计的感知,并尝试透过语意差异法,进行艋舺地区的调查,找寻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街道景观设计感知程度的异同。因此,本研究建议可针对艋舺地区其余的历史街道,持续推进关于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对历史街道景观设计感知的调查与分析。这样才能全面性地了解其对艋舺地区历史街道景观设计的感知程度,以作为未来进行艋舺地区环境规划与历史保存计划的拟定,以及上位者了解大陆游客与台湾居民感知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世孟.基地规划导论[M].台北:建筑学会,1995.

[2] 黄富瑜,林晏州.淡水捷运线使用者对沿线景观知觉与偏好之探讨[J].中国园艺,1999,45(1):101-116.

[3] 李素馨.都巿视觉景观偏好之研究[J].都市与计划,1999,26(1):19-40.

历史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篇11

我国传统的园林文化, 多以诗情画意的构思, 和追求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而闻名于世。在当代园林规划设计中, 人们在利用园林改善和创造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更加追求园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先进的理念和良好的构思, 来指导和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其中, 在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如能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巧妙的融入到公园景观的建设中, 将创造出独具韵味特色的精品园林。

1 资料的收集与设计元素的提取

1.1 资料的收集

首先, 需要奖景观设计所需的资料整理分析, 将正确的信息设计成备用素材。景观设计中, 存在诸多比如古建筑、民俗、传说、信仰等多种历史文脉资料。根据我国《地方志》可以快速的收集和整理, 除此之外, 可以充分的整合地方的地域环境、气候特征以及风俗等。要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加以融合, 使得历史文脉得以了解, 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1.2 设计元素的提取

根据文献资料, 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在此基础上, 提取游泳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对资料进一步分析, 将文字素材图片化, 使其能够直接加以应用在对设计元素进行提取的同时, 要以本地的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进行。关于元素形态的提取我们主要从形式、色彩、材质、典故 (人物、事件) 、寓意等五方面出发, 进行归纳、招理和提炼出来最后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去。

2 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

2.1 元素形态符号化

我们需要传递符号的内容, 其形式是我们感官所能感知的符号外在表现。文化元素符号化是设计师传递信息的表达形式, 是文化原色经过处理后的物化形。在完成提取设计元素的基础上, 要将元素心态符号化, 整个设计过程, 这一步骤最为重要。历史元素的视觉符号化需要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支持, 更要融入现代化元素。这样才能继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同时也能体现与现代社会的相适应性。根据经验, 一般有三种方法, 如借代、改造、创新。但是在表达过程中, 要将文脉元素的特殊加以强化。

2.1.1 借代

借代是符号创造中的最常用的方法, 景观元素的形式和它所含有的意义有着特定的联系。它的形式只要改变一点点就会影响到符号的意义, 因此, 可以采用“借代”手法, 表达主体的普遍性、持久性、共同性, 将传统的景观元素符号运用到设计中。整体的借代一般会是代表名族的历史和文明, 或者代表名族的图腾之类的, 将它运用到现代景观的设计中会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局部的借代是指传统元素符号形式的局部借代。这种局部必须具有代表性, 使人在看到局部之后可以很容易的联想到整体。如果传统文化以实体的形式出现时, 我们可以引用它其中的一个立面, 引用的这个立面必须是在整个实体中占主要的位置, 而且要正对人们的视线。“借代”的符号是传统历史文化的再现, 但是它也存在很多弊端, 符号的借用是的历史文脉能够还原, 但是也有可能与今天的社会背景无法相适应。所以, 我们要对历史文化的符号注入新的元素, 利用新的素材凸显传统符号的历史文化特性。

2.1.2 改造

社会的不断发展, 致使人们对传统的习以为常的景观逐渐失去了兴趣, 因此产生了新的景观。所以我们需要添加一些符号, 通过变现或分裂来表现传统文化, 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符号不仅继承了传统, 同时又和现代社会相联系, 设计具有历史文脉的符号需要融入现代的设计思想。通过将形体简单化、抽象化, 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整体概念和意象。夸张变形也是改成传统符号的方法, 通过艺术的手法将传统景观的符号加以变形和夸张, 使其产生震撼性的视觉效果。重组是一些不同的景观符号, 按照需求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随机的组合, 从而形成了新的体系, 具有了新的含义。

2.1.3 创新

创新是指我们在设计符号时, 需要奖不同的文化符号相结合, 要以新的形式设计新的符号, 在景观设计中, 就要将传统的景观元素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其历史文脉表达出来, 使之成为具体的景观符号。现在景观设计中, 引入传统景观元素不仅使得传统的历史文化得以继承, 同时也发展了传统的景观。历史文脉可以以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出现, 都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的。也能以它们的组合的形式出现。在一般将情况下这四个要素所以景观设计中文脉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景观建筑形式上, 可以应用在景观平面规划上还可以景观雕塑的形式上等, 的方式来表现。

2.1.4 文脉元素的特色强化

景观设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地域文化特色的保留以及对传统元素的演变和发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应该对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风俗、信仰等历史文脉进行强调。突出历史独特的地域特色与内涵。通过适当的艺术手法, 恰当的将景观融入进去, 使得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成为一体。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应该更加注重人类的和谐发展, 要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所以, 我们在设计景观元素的时候, 要在继承古人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社会的背景、生活方式, 要将现代景观设计素材加以结合, 体现出时代感。如果对传统盲目的搬用就不会有进步, 历史文脉也不会有发展, 不同的时代应该留下不同的符号。

2.2 需要注意的问题

2.2.1 历史文脉的应用尺度

目前, 我国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 怎样突出城市特色, 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终历史文脉, 合理御用历史文脉, 掌握合理的尺度, 综合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来设计城市景观, 同时要以人为本, 站在人类行为方式和心理感受的角度来考虑, 不仅要将古人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 还要符合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文化背景。要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地域特色, 就要运用现代的景观设计的元素结合传统的文化思想。目前,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国家发展处于转型期时, 我们要正确看待历史文化的传承问题, 继承并发展历史文脉。

2.2.2 景观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 传统景观设计也将这个理念运用其中, 虽然我国古代园林景观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思想枷锁, 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 传统的园林设计理论很难与当前的社会相适应。在景观设计中, “传统”并非是效仿、重复, 而是意识、文化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风格、韵律的凝聚。现在主义风格是冲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 他是根植于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土壤中, 因此, 吸收传统文化风格特别有利于现代景观设计风格的改变与发展。我国景观设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吸取西方的艺术文化、艺术手法, 将中国的古典美学特征与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相结合。但是如果只是硬生生额将中国古典形式美与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相结合, 而不加融汇贯通, 这就难以达到发展中国现代艺术景观设计的目的, 这绝对是不可取的。目前, 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上的设计, 盲目的效仿西方或重复中国古典, 照搬照用, 导致现在的城市景观模式统一, 缺乏特色。

参考文献

[1]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下一篇:票据集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