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2024-10-25

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通用6篇)

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篇1

今年以来,银湖街道在富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美丽乡村、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征地拆迁、回迁安置”五大中心工作,凝聚向心力,提振精气神,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1-9月份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13、95亿元,同比增长9、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6%;引进杭内内资6、65亿元,杭外内资5、1亿元,外资504万美元;实现自营出口8872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4、53亿元。

一、20_年工作总结

(一)认真组织,群众路线教育扎实开展。

根据中央、省委、杭州市委和富阳市委的统一部署,银湖街道领导班子、机关党员干部、22个行政村,75个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3525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以三个“微”(即微心愿、微平台、微循环)为载体,组织街村两级297名干部开展基层走亲连心大走访活动,对14002户农户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实现街道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村干部“联系不漏户、党员心贴心”,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持续开展走村访户、征求意见、解决困难活动。深化“组团联村”工作,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第五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银湖街道发扬“认真”精神,按照“始终坚持示范点标准,突出领导带头,突出开门整风,突出分类指导,突出务求实效”的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街道班子成员先行一步,带头开展,以上带下,示范推动,确保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共梳理汇总意见建议470条,其中反映“四风”方面问题的237条,反映工作层面问题的233条,反映具体人和事问题的215条,涉及市级层面的问题3条,均进行了整改和答复,有效地改进了作风,推进了工作,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层次提升。

创新构建街道服务指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三大指数”统一管理体系,以提升干部精气神为目标,完善提高党建工作格局,打造一流队伍。一是抓好街道干部队伍建设,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是要从严管理、教育、监督干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切实围绕“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2月份,街道完成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经过自主报名、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等一系列程序,47个中层岗位都得到了妥善安排,全新的干部队伍正式整编亮相,分工明确,蓄势待发,大大提升了战斗力,为接下来的克难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队伍的自律意识,强化反腐倡廉工作。高度重视村级党组织,特别是新任村干部的履职教育。出台“村主职底线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履职行为,开展培训,加大监督,完善管理。出台村民组长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发挥村民组长的作用。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以党员先锋指数考核为抓手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依托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考评办法,进一步加大日常管理和考评力度,与中心工作推进紧密结合,在项目建设、征地搬迁、政策处理等方面敢于动真格。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严把党员进口关,对长期不起作用的党员进行严肃教育,对38名不合格党员给予组织处理。四是抓好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打造十个两新组织“双强示范点”。以“开展四化服务、打造双强品牌”为要求,深化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和“青春党建”工作,推动服务机制常态化、服务资源区域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项目示范化。

(三)克难攻坚,中心工作强力推进。

1、美丽乡村与五水共治工作。

这两块工作相互交织、联系紧密,因此,街道对这两块内容实行“行动一齐抓,结果分别看”的方式,有效推进两项中心工作“齐步走”。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银湖街道打造成杭州地区整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战略,对我街道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全力描绘“美丽西郊、梦里银湖”新蓝图,在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完成好美丽乡村建设各项“规定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街道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抓个性、创特色、出亮点,做好“自选动作”。以云水湾风情小镇为中心,串点成线,形成“一纵一横”两条轴线。“一纵”,即郜村高效生态农业——勤乐、勤丰风情小镇——唐家坞——坑西、导岭湖笔;“一横”,即野生动物园——东坞山素食——经铜锣湾大道——勤乐、勤丰风情小镇——白龙寺——洪庄——泗洲宋代造纸遗址。通过深入挖掘东坞山东南佛国后院九庵十三寺、泗洲造纸遗址、白龙寺、凤凰山朝阳寺、受降厅、峡岭湖笔和纸伞等历史文化元素,弘扬正华书院、麦家理想谷、何水法抱华楼、亚龙雕塑等名人产业与效应。以东坞山村为主,打造素食文化;以泗洲造纸遗址、导岭纸伞、峡岭湖笔为基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以银湖科技城为载体,发展科技孵化、文化创意等2、5产业;以勤丰、勤乐、银湖村的农家乐以及网球场、自行车道等为基地,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实现“美丽杭州的西郊公园”与西溪、西湖的无缝对接。

从洁美是底色、文化是亮色、节点是重色三个方面突出重点,洁美上抓河道治理、庭院整治、垃圾清理、屋前屋后绿化,今年以来街道对高桥江、新桥江、北渠、1号渠及各村主要河道的白色垃圾和淤积物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同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对每条河道落实了保洁员,每周对河道进行保洁,同时,街道有13各村列入今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文化上抓传承,主要是遗址文化、湖笔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运动文化,遗址文化已启动华宝斋项目征地,红色文化整合提升千人坑和受降厅,10月31日,动工建设浙江省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美食文化云水湾风情小镇农家乐一条街已初步形成。在节点上抓泗洲、勤丰的精品苗木基地,投资700万元;九龙大道二环线的千亩薰衣草基地,投资5000万元;郜村精品梨园、葡萄以及民宿经济。制定出台了《银湖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并对两年行动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出台了清洁乡村、河道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初步在街道、村两级建立起了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人事、考核激励等工作体系,可以说,街道目前方向已定、目标已明、任务已下,通过任务划分、组长竞标、节点控制、过程管理、督查考核等方式,我们力争早出亮点、早出精品,一年上轨道,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实现全域景观化。

2、征地拆迁

我街道,特别是原受降片,拆迁五年多了还没有回迁,1400多户在外过渡,至今还有70多户遗留户未拆,可以说留下的全是“钉子中的钉子”,特别是梓树村,项目最多、遗留户最多、历史遗留问题也最多,但是安置小区、永兴学校、天安富春硅谷等重大项目拖不起也慢不得。在街道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各班子成员从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出发主动进行了责任认领,在做好必要的常规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进行拆迁攻坚,主动认领一户重点遗留户的拆迁。7月21日开始,街道新的攻坚团队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再次进驻梓树村开展“拔钉清障”行动,根据重点遗留户的责任认领和分工,基本形成了一个班子带领一名中层骨干负责一户重点遗留户的分工格局,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个人化、个人绩效化”要求,细化分解,点对点、一对一攻坚。截止目前共完成拆迁农户25户,其中大计划6户,永兴学校区块3户;拆迁企业6家;强制腾空并拆除农户20户;已完成征地8宗,完成征地面积617、73亩,其中完成永兴学校项目征地353亩,海正生物征地174亩。尤其是对高桥农居安置小区项目金正仁、梓树安置区块孙凤海、徐炳法、科创园环形路祝匡金、永兴学校区块楼乾龙等进行了强制拆除,借势借力,以“三改一拆”推动遗留户拆迁成效明显。

加快推进各项目的政策处理,完成富春46号地块、银湖5号地块环形路工程、银湖水系工程、赛伯乐区块、神州图骥区块、杭丝联、龙溪南北路区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高泰线等9个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企业拆迁方面:新恒力电机已完成企业房产的评估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评估。我们将积极与开发区联系,尽快明确新恒力电机办公区域的道路出口问题。野生动物园宿舍已完成复评,即将签约;鑫虎铸造厂待新恒力评估结束后马上进场评估;永德、铂泰,目前正在谈判中。上陈大坞化工区块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复评工作,拆迁补偿方案待市政府批复。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天安富春硅谷和永兴学校项目,在加快拆迁的同时,加快永兴学校项目的量地和政策处理。

3、三改一拆

自开展“无违建”创建以来,我街道通过巡查日报制、包村负责制、每月通报制、责任倒逼制等工作机制,在全街道区域内开展全天候无缝隙大巡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违建行为,实施两个结合,即将“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强拆、自拆和帮拆等多种拆违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控制违建行为。截止10月28日,我街道“三改一拆”拆违量已经达到了32万平方米,大大超出了年初确定的20万平方米的目标。目前成片拆除较好的上陈村、郜村、东坞山村三个村拆后利用20余亩已报土地复垦项目,其他各村拆后安排宅基地9000平方米,沿线、沿路、沿河区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增景观绿化5000平方米。目前,我街道“三改一拆”由量向质转变,全力推进“无违建村”创建,从预验收情况看,有11个村情况较好,3个村还需重点整改,8个村情况一般,我们将抓住剩余的一个月时间,继续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尤其是针对沿路、沿线、沿河整治,争取在11月底前完成“无违建”验收。

4、回迁安置

加快推进回迁安置小区建设。梓树花苑多高层住宅部分土建工程均已完成,多高层一期市政绿化工程完成100%,二、三期市政完成总工程量的80%,绿化完成20%,配套公建A区块完成58%,B区块进场开工。银湖花苑多高层住宅部分完工,一期市政绿化工程完成100%,二、三期市政完成总工程量的100%,绿化完成80%,排屋区块一二三标市政完成60%,四、五标市政进场开工,配套公建完成50%。施家园花苑多高层区块基本完工,市政绿化工程一期基本完工、二期一标、三期市政工程完成80%。目前,各个安置小区建设临近尾声,各项工程都将在明年初完工,回迁安置是街道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街道目前的重点工作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回迁安置方案,做好相关的回迁准备工作。在回迁安置方案的制定上,街道结合前期的走访入户工作,充分征求广大拆迁户的意见建议,做到问题早发现、矛盾早解决,力求考虑全面、群众满意。在准备工作上,为配合回迁进度,街道对拆迁户的档案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委托档案公司对三个花苑开工以来的各项批复、文件、施工合同、招投标资料、图纸、联系单等进行全面整理归档。为提升老百姓对安置房品质的满意度,减少分房过程中的矛盾,组织村干部、村质量监督员对完工房屋进行预检,着重检查老百姓关心的裂缝、漏水情况。对检查出来存在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完成三个花苑已完工标段的空气质量检测和房屋面积实测招投标准备工作。带领三个村的驻村团队和村主职干部先后赴新登、场口、闲林等地考察分房方案。

(四)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兴发弹簧、汽贸城、受降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受降镇小和高桥镇小改扩建工程、高泰线改建工程、受降三个拆迁安置花苑、2座病危桥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浙江省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顺利开工;天野通讯项目、观前村拆迁安置小区项目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中;高桥中心幼儿园杜墓分园项目正在土地报批;富通光纤项目金丰管业拆迁已签约正在进行政策处理;宏途交通项目涉及的养猪场已强制拆除,其余政策处理正在抓紧进行中。另投入144万元用于各校及幼儿暑期维修项目及设施设备添置,改善办学条件。同时,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民生保障方面:做好774户困难家庭的日常救助,开展春节送温暖和“六一”慈善助学活动,向弱势群体和困难学生发放慰问金180余万元。综治维稳方面,及时有效处置了各类纠纷矛盾,特别是配合协调化解银湖村安置房建筑工地多起民工欠薪问题,做好高桥村舒菇洋自然村安置留用地群访事件的处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存在问题

1、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大批企业搬迁、土地制约、环保加压等方面原因,我街道经济发展较缓,各项经济指标要完成全年计划时间非常紧、任务特别重。

2、回迁安置迫在眉睫。安置小区建设由于个别施工单位资金不足等问题,进度较慢,影响整体施工进度,从而影响农户的回迁时间。从前期的走访情况看,关于房屋质量、安置方案、过渡补贴等方面的各类问题与矛盾不少,需要及时化解,否则在回迁中集中爆发的可能性较大,易引起群体性事件。

3、信访维稳压力加大。特别是银湖村安置房建设过程中民工欠薪问题化解难度很大;观前村小长山拆迁区块安置房建设迟迟未动工导致搬迁户情绪激动;怡通通信等企业资金链问题,可能导致破产,职工处置难度大;高桥舒菇洋自然村安置留用地问题,可能引发群体上访。

4、资金保障压力大。两镇合并以来,需要上的项目非常之多,仅在建的教育投资项目就达1亿多,但是资金的严重不足一直是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很多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引发诸多问题,影响了街道全面发展的进程。

5、拆迁攻坚任重道远。受降区块拆迁5年多,还有70余户遗留户未能拆除,反反复复上门数百次,甚至强拆等高压手段都已用尽,但是收效甚微。

三、20_年工作思路

1、抓工业经济不放松,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全力推进天野通信、兴发弹簧以及宏途交通等重点工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街道小微企业培育库,分批确定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名单,帮助理思路、找方向。同时,加快启动沈家坞工业小区规划建设,按照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益设置门槛,将沈家坞工业小区发展为小微企业的孵化园。

2、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描绘梦里银湖新蓝图。积极开展以“治水”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实施以受降溪、高桥江、北渠为重点的溪流治理,同时,以庭院整治为抓手,继续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加快推进唐家坞、东坞山精品村建设项目、云水湾风情小镇建设项目、洪庄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全力做好精品景观苗木、千亩薰衣草、民宿经济、湖笔传承等特色建设。

3、全力以赴抓好征地拆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征迁攻坚专项行动,拿出“不扫尾清零绝不收兵,不把钉子留给后人”的信心和决心,克难攻坚、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打好征迁攻坚战,完成“扫尾清零”目标,确保银湖新区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

4、制定有效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回迁安置。加快安置小区安置房的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安置小区市政和绿化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好档案资料,梳理安置人口,计划再到周边地区进行调研,学习先进做法,吸收先进经验,制定好科学有效的回迁安置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回迁安置。

5、进一步加强对信访维稳工作领导,确保辖区社会稳定。针对严峻的复杂的治安形势,切实落实日受理,周分析,月总结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对梳理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事件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工作责任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篇2

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 是河北省海洋局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 河北省扎实开展了河口综合整治、岸滩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护肾工程”, 为蓝色海洋筑起了一道海岸绿色屏障。

海岸带、海岛治理舍得投入。先后完成了北戴河海滩修复治理示范工程, 实施了石臼坨岛、打网岗岛的岛体修复工程等。北戴河作为著名的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一向以滩宽浪缓、沙软、潮平著称于世。近年来, 由于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游人不断增多, 北戴河海滩岸线后退、坡度变陡、沙质粗化, 侵蚀退化较为严重, 滨海旅游环境质量降低。为保护海滩环境, 真正还原自然沙滩, 河北省在国家支持指导下, 实施了北戴河沙滩治理工程。该项目从2010年4月开始, 总投资2.66亿元, 恢复治理的浴场海岸线全长5.4千米, 新增沙滩面积40.6公顷, 包括289.75万立方米的人工养滩填沙、总长672米的人工浅礁4座、690米的离岸浅堤4座以及养滩工程监测系统等, 目前工程已全部结束。北戴河沙滩的修复治理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显现。

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规范。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北戴河鸟类自然保护区、唐山乐亭石臼坨诸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主要保护对象为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监管力度, 在陆域核心区布设了围栏、围网, 埋设了界桩、界碑, 在海上核心区布设了4个浮标, 通过退养还湖、植被恢复、清理淤泥等措施, 对七里海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2010年以来, 保护区开展了陆域核心区20公顷海滩修复治理工程, 主要进行了海滩垃圾清理、海滩海岸修复治理及后期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多起保护区内挖沙、采药、开发建设等违法违规事件, 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保护措施得到新加强。河北省有南大港、海兴、唐海三个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在海洋湿地保护建设中下了大功夫。南大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000公顷, 为了保护好这一自然资源, 近年来各级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 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 在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 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 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完善保护设施, 在湿地周边建设了20米宽、29千米长的绿色保护林带,

清理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同时, 在湿地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 实行全封闭管理, 使这一宝贵的湿地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管理和保护。

着力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 河北省海洋局针对当前海洋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力度, 初步实现了监视监测常态化、预警预报规范化、应急监测及时化、基础研究前沿化。

监视监测常态化。建立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沿海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和设备不断完善。优化了监测站位布局和监测内容, 监测站位总数增加到近400个, 监测项目扩展到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水入侵与盐渍化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区监测、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海平面变化影响监测等27个专项, 监测范围基本覆盖全省海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 形成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制度, 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预警预报规范化。建立了国家、海区、省与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等重点观测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 完善了省、市两级海洋信息日报制度和月报制度, 与海区建立了海上溢油信息通报制度, 开通了海洋预警报手机短信服务业务等, 保证重大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准确公布, 及时为各级政府、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海洋信息服务。制定了《河北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赤潮灾害应急执行预案》《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执行预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应急执行预案》等, 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 在预防海洋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监测及时化。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应急监测和预报工作。2010年1月, 河北省遭遇了30年一遇的罕见冰情, 省海洋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海冰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提出了6项措施要求, 组织海冰应急监测队伍, 出动2000多人次、行程近3万千米, 获取海冰现场监测数据162份, 发布海冰灾害冰情简报54期。2011年6月,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 全省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积极应对, 共派出执法船艇270艘次、航时891小时、航程16800海里, 加大了对全省近岸海域尤其是北戴河海域的巡视频次和频率, 及时通报取样鉴定情况和事件发展趋势, 为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础研究前沿化。先后完成了河北省海洋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总量控制、河北省海水入侵灾害调查评价、河北省海岸侵蚀灾害监测评价、河北省沿海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风暴潮预警报系统应用技术能力建设、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脆弱性评价、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海洋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秦皇岛海域养殖经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多项研究, 保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研究基础之上。

坚持海洋开发与保护并举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河北省充分利用沿海有利条件, 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集中力量加大沿海开发力度, 积极开展秦皇岛、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建设, 海洋经济快速崛起。为了妥善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积极探索“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有效途径,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规划论证阶段及时提出环保要求。近几年, 河北省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 建设了一批沿海工业项目, 每个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 省、市海洋部门都坚持提前介入, 积极协调和指导, 依法进行项目影响评价, 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在规划设计时, 先后邀请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设计、勘测、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进行项目论证评审, 明确提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搞好雨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建立健全严格的船舶停泊管理制度、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风暴潮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和巨浪海冰预警预报体系等具体要求, 同时明确了固废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认证、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标准, 力争将工业区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项目实施阶段集中搞好综合治理。唐山乐亭“三岛”是河北省重要的海岛资源富集区, 2009年开始进行旅游区开发建设。为有效解决内海淤积、岛岸侵蚀、沙滩萎缩、生态退化、植被破坏等明显削弱岛屿属性的生态退化问题, 唐山市专门成立了旅游岛管理委员会, 提出了“先整治后开发, 不整治不开发”的工作思路。委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调查、数模物模分析、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沙滩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前期技术工作, 在引入项目之前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的环保措施。仅2011年就投资3000万元, 对“三岛”中的石臼砣岛岛体、岸线进行修复整治, 加强对岛上多样的天然海岛生境的保护。同时启动诸多长期性生态环境监测项目, 全面掌握已有项目对唐山湾“三岛”及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

经营运行阶段不断改进环保措施。京唐港是河北省的重要港口, 其建成运营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有效解决粉尘污染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抑尘措施, 2010年修建了港区挡风抑尘墙, 码头装船卸船采用了封闭式皮带通廊方式, 对港区粉状物料存储场所全部安装固定喷淋和流动洒水设施, 煤炭和矿石存储场所还配置了吸尘车, 对落地散落物料及时回收, 港区粉尘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陆海统筹联动保护机制

为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 河北省海洋局按照“陆海统筹、河海统筹”的原则, 建立完善了全省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明确任务, 实行目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河北省海洋局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陆海统筹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意见》, 在每年召开的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 环保部门都要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 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沿海各设区市, 作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提出了硬性要求, 确定到2015年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口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60%以上, 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 重点监控区赤潮灾害发现率达到100%, 港口作业区、海上油气区等重点海洋功能区监控率达到90%。

协调联动, 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了由海洋、环保、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 对各部门在陆海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海上污染控制, 按照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强化海洋环境分级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沿海地区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管理,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水产、交通部门分别负责水产养殖、港口船舶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 防止污染事故发生;旅游、林业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沿海防护林和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清洁种植,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实际工作中, 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行其职, 协调联动, 真正形成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合力。

突破难点, 加大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旅游区污染治理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 工厂临海而建, 过去由于厂区地标太低, 不能并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公司厂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海;2009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 所有生活污水和车间冲洗废水并入生活污水管网, 统一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用于办公设施卫生用水、道路洒水降尘和绿化用水, 做到清污分流, 废水处理标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为了做好旅游区污染治理工作, 多年来河北省海洋局坚持“暑期无小事”的原则, 每年都要成立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各旅游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 有效保障了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的安全。

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

为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河北省海洋局注重不断完善海洋管理的法规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 有效促进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河北省海洋局关于划分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限的意见》《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并印发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指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签发指南》等技术规范, 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切实搞好规划引导。注重发挥规划的控制约束功能, 引导沿海地区自觉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 重点实施海洋污染控制、滨海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提升等3大类15小类61项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6个, 续建污水处理厂10个, 新建污水处理厂62个,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2.9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2个, 处理规模456吨/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221.7千米;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12个, 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43万吨/日。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 将初步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和海洋环境监管体系, 基本恢复近岸海域和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功能, 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思考 篇3

一、我国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现科学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现实的环境状况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如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应在1074万吨以下,而2006年全国的排放总量为1428万吨。平均而言,几乎所有企业(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不能达二级标准。

另外,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荒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与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低的矛盾日益突出

实现小康社会,环境质量也应达到一定的目标,通俗一点讲,小康社会的环境质量至少是人民群众喝的水是干净的,呼吸的空气是清洁的,吃的食物是安全的,生产生活的环境是良好的。但现实是1/3的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2/5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也就是大气环境对身体健康有损坏作用的),土壤污染不断加大,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噪声扰民现象十分普遍。全国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目前,每年都将发生几百起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纪委已将环境污染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之一,各地、有关部门也已将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重点工作之一,充分说明了环境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履行国际公约与国内环境压力增大矛盾日益突出

履行国际公约,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臭氧层保护、持久有机污染物控制、核安全等。但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居世界第二,与第一名的美国差距很小。虽没有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但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不断扩大,湿地面积越来越小,核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所有这些增大了履行国际公约的难度。

(五)环境形势愈来愈严峻与环境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管理上存在严重的不适应,一是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十分突出;二是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低下,监管能力薄弱,而且监管错位、越位;三是对污染防治的规律性缺乏深入研究,污染治理效果差,如淮河、太湖、滇池治了这么多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污染仍很严重,而且局部有加重的趋势;四是缺乏预警、应急机制,太湖、松花江等特重大事件充分暴露了上述问题。

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依靠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污染治理,提高效率。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

1. 将环境保护摆在重要战略位置。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2. 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同样要靠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强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

3.协调发展。发展必须是协调、科学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严重失调必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先污染后治理”。国外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宝贵财富,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是前提,治理是关键,综合措施是保障。

2.预防。就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空间布局上,根据资源环境状况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在优化开发区内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重点开发区内充实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限制开发区内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在禁止开发区内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3.综合治理。一方面要以工程措施带动污染治理,根据“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一大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目前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设施及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减排目标;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并确保污染治理的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

1. 饮用水安全。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2.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加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十五”期间没有完成二氧化硫减排10%的目标,“十一五”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实现减排目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否则,无法向老百姓交代。二是加大城市汽车尾气、颗粒物的污染防治。

3. 有毒有害污染物处理处置。加快有毒有害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和处置场所建设,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吸取“非典”经验,加快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快汞、砷、铬、镉等有毒污染物治理进程。

4. 防治土壤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保证农产品安全。

(四)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1. 法律、法规、标准要切合实际。过高不利于经济发展,过低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要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2. 监管要到位,不错位。各部门必须各负其责,做好本职工作。环境保护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监管职能,当好“裁判”,彻底解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环保部门绝不能参与企业的污染治理,组织实施、安排污染治理项目,指定企业污染治理的技术工艺路线和设备。

3. 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首先是各级政府的投入要保证;第二是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力度,要建立环保政策性贷款;第三是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

4. 经济政策,主要是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和收费政策。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对市场调节的价格也要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指导和监管。使环境保护成本内部化,如电厂烟气脱硫成本能在电价中有所反映那样,其它污染治理成本都应在产品价格中有所体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设环境税、生态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征收消费税等。对综合利用废弃物的企业、产品要给予税收优惠。收费政策要有利于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应考虑累积制,或指数递增方式收费。改革排污收费目的,进一步研究零起点收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 采用市场机制治理污染。将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由专业化治污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五)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推进环境保护

政府:搞好管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企业:首先要守法经营,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公布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争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公众:要提高环境意识,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事业。

三、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一)强化环境管理

1. 严格标准。标准的确定要与目标相一致,不能脱离实际。

2. 把好环评关。控制新的污染物产生,今天的老污染,就是昨天的新项目。如果环评把不好关,今天的新项目,就是明天的老污染,也就不可能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现状。

3. 总量控制。科学合理地分配总量指标并及时调整,及时有效地监控完成情况。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企业,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4.目标考核。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将“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质量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实行年终“一小考”,三年“一中考”,五年到期“一大考”,并将考核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布。

5.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问责的重要依据,完不成环境目标的不得提拔、重用,并要承担相关责任。

(二)加大执法监督

1. 监测、预警。对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要加强监测、预警,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2.执法监督。加强日常的执法监督,对污染物超标排放企业必须采取停产整顿、限期治理措施。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检查,要采取高科技、无线远程监控方式监控企业的排污情况。彻底改变目前污染治理设施“晒太阳”的现状,发挥投资和环保效益。

3.公众监督。企业要向社会公布环境状况,接受公众监督。重大项目、重大开发计划要听取公众的意见,建立健全鼓励公众举报环境问题的机制。

(三)健全管理体制

1.建立国家监察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

2.完善地方监管体制。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要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监管体制和机制。落实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和问责制。上一级政府要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明确执法地位,规范执法行为。

3.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制。按照ISO14000标准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以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环境法律、政策落到实处。

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篇4

(2011年7月15日)

刚才,洪斌部长就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应该说切中实际。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分析形势中找准差距,提升认识

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到目前已经搞了30多年了。从中央到省、到市,直到县,历来对计划生育工作是极为重视的,这充分表明了各级贯彻落实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心。

十几年来,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人口出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逐步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做为村级基层组织,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面临的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从实际工作看,一些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孕检普查不到位、出生人口虚报、漏报、瞒报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从县情看,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县域经济不是很发达,基本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不稳固;从人口形势看,由于生育惯性的影响,全县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生育高峰,20-29岁生育期育龄妇女持续增加,人口出生率将因结构性和政策性因素逐步回升,仅说近几年,出生人口始终保持在五千人以上;从目前的社会环境看,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生育政策之间仍有差距,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加上政策外生育的屡禁不止,稍有懈怠,工作就会滑坡。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全县村街形势的发展,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计划生育工作都分别不同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省市对优秀村街计划生育考核越来越重视,问题逐步显现,就我们上报市“七一”表彰的村街看,就有相当一些村因计划生育被刷了下来。年初评定的星级村街,计划生育合格的仅有28个。所以,当前村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绝不可小视。

1、有的村领导基本不管。一些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对亲自抓、负总责认识模糊,认为计划生育是乡镇的事儿,不用亲自抓,只是走走形式而已;部分村班子软弱,管不起来,很少俯下身去抓重点解难题;另有一些村支书、村主任有个人副业,无暇顾及,加之约束乏力,某种程度上成了抓自己,不负责。

2、有的村干部管不过来。有的村干部能力有限,对乡镇布臵的基础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有的乡镇报酬低,不足以成为个人主要收入,导致村干部被动维持、应付。

3、村级基层组织不健全。个别村没有村级计生组织,或者只是徒有虚名,专干不专,育龄妇女小组长不会管,加之待遇偏低,这部分人只能跑腿儿,送信儿,己远远不能满足育龄群众的服务需求,不能适应当前计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4、怕得罪人。计划生育工作直接涉及到个人的利益,由于过来积累的问题较多,诸如超生不处理或耐于人情处理不到位,上环、结扎手术不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过程中把关不严或标准不统一,导致了群众有意见,对群众的超生行为不闻不问,怕问题复杂化,不敢下手抓,怕得罪人,畏首畏尾,没有刚性。

5、多年以来,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农村,而且难点也在农村,究其原因就在于广大农民群众在生育观念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旧观念依然存在,可以说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任重道远,计划生育工作在当前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

上述严峻的工作形势和问题如不认真解决,不仅会妨碍全县的各项工作,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长期的负面影响,所以说计划生育绝不是到处莺歌燕舞,仍是第一难,绝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必须充分认识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计生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自我加压,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把措施落实下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全力抓好“第一难事”的对策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认为要强化优秀村街的计划生育上档升级,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做为农村党支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带头学习和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积极动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同时定期组织本村育龄妇女参加各级举办的计生知识学习,宣传品及时发放到户,确保育龄妇女都要知晓计生知识、政策法规。广泛宣传和普及优生优育、节育避孕知识,对育龄群众进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指导,按时发放避孕药具。

2、深入群众,关心育龄妇女,主动为育龄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生育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加强政策的引导,做到奖励、处罚并重,逐步提高群众服从管理的习惯。

3、协助乡镇做好日常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乡镇的经常性工作一刻也离不开村级组织,育龄妇女孕检、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生殖健康服务等等工作,都需要村级组织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计生工作中来,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4、强化计划生育重点清理工作。严格地讲,村支部一般人对自己村街的计划生育底数的清楚的,关键是敢抓不敢抓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整体工作进位的关键性问题。

一是清理超生人员。要根据村街区划,按划片分组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信息网络,重点清理出生、孕情及流动人口等信息,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把近十年来的出生人口底数兜清,社会抚养费征收清,该手术的落实清。二是舍得投入,强化“两室一校”硬件设施建设。做到村室、人口学校有牌子,各种制度规范上墙,使深化优质服务有阵地,宣传生育文明有战场。

三是强化村级计生专干素质建设。计生工作的好坏离不开村级计生专干,而村街计生专干的选配在于村支书,这个人必须即有经济头脑,又善于管理、忠于计划生育事业、懂得计划生育业务。所以在村专干、小组长的选配上,各位书记必须认真对待。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村街计生专干、小组长队伍已经迫在眉睫。

四是强化村级政务公开制度。要定期公开村街计划生育情况,把村级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作为是加强村街和广大育龄群众的沟通的桥梁,增强计划生育信息透明度,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的公信力,形成人人了解计生,人人参与计生的良好氛围。

总结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就是几句话,在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上要突破,还清老账,不欠新账;在孕检普查上要突破,必须组织好育龄妇女的按时孕检,减少政策外生育;在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上要突破,不搞人情,不徇私情,严肃政策;在投入上要突破,我们生态文明村搞的不错,但在计划生育的投入上少之甚少,要舍得花钱规范、包装;在关心群众生活上要突破,现在,各级都制定了对计划生育户的优惠政策,关键是用足用好,使群众真正体会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实惠和好处。目前,距离计划生育考核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从10月1日起将记入09年的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各位要对本村的人口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各自的工作现状要有严格清醒的认识,要冷静地、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查摆问题、找差距,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

三、正确摆布计生工作与“经济强县”的关系 经济工作是中心,要坚定不移;计划生育是国策,要常抓不懈。

从经济角度讲,计划生育属经济发展的范畴,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计划生育工作搞的好。这是为什么,就是那里的主要领导即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坚持了抓计划生育工作不放松。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了,为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基础;计划生育搞好了,又为发展经济腾出了精力。这两件事要求我们主观努力的程度最高,哪一项搞不好都无法向上向下交代。所以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切不要丢了抓经济,在抓经济的过程中切不要忘了抓计划生育。作为一个村街一把手,工作是全面的,责任也是全面的。关键是在调动上下左右的工作方法上运用的如何。比如你那里专干的责任心和能力如何?你那里的小组长发挥作用如何?你对他们怎么管理?仅从这方面讲,有部分村街做的不够。平常的监督不够,对计生工作抓得不经常,当甩手掌柜,因而也淡化和削弱了村街专干和小组长的作用,造成工作成效不显著。所以,从工作方法上讲,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力度,同样是加大经济工作力度。

要认识到,“既要抓紧又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党中央确定的计划生育指导方针,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方向。村街党支部书记必须集中精力,把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抓在手上,抓住不放,抓出成效。绝不能一手抓、一手放,一手硬、一手软。要认识到,计划生育与经济工作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从人均角度讲,抓计生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尤其是经济增长缓慢的地方,控制住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对增加人均占有量、提高综合实力更为重要。人口数量控制不住,必然对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抵消作用,即使经济发展了,人均水平还是上不去,最终会影响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工作方法上讲,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关键是要加大对计生工作的管理力度,归结到一点,就是看你有没有事业心。一蹴而就绝不可能,只有坚持标准,一碗水端平,让群众心服口服,开展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才能促进工作,确保稳定,稳定搞好了,计生工作上去了,才能实现经济工作的超常规快速发展,希望村街书记在这个方面多动脑子,多做文章。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篇5

随着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 城市型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和削减, 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环境保护一直是薄弱环节, 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 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 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2006年,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农村环境保护列为环境保护七项重点工作之一;2008年, 全国农村环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 中央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 设立了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开展可一系列农村环境整治措施[1];2010年, 针对“以奖促治”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央转变整治方式, 着力开展村庄连片整治;2013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被列为环保部“三大行动计划”之一, 投资近万亿元。经过多年的努力,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1.1 农村环保重点领域全面推进

组织部分省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近年来, 治理了约300个严重损害群众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村”, 问题村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明显。督促指导各地科学划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 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 切实加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部分省市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路子, 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生活污水和垃圾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2]。各地通过强化环境准入、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式, 有效削减畜禽养殖污染排放,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组织开展了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研究、土壤环境监管和修复试点等工作, 使得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了进展。开展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专项督查, 农村地区工矿污染监管日益强化。印发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 (试行) 》和《国家级生态村建设 (试行) 》, 使农村生态建设示范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1.2 农村环保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环境保护部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目标责任考核规定 (试行) 》, 在部分省市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 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奠定了基础。随着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 农村环保工作的责任划分更加明确[3]。通过印发《关于深化“以奖促治”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稳步推进“以奖促治”的制度化建设工作。选取部分省作为示范点, 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投、融资机制建设工作。

1.3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升

部分省市环境保护部门增设了农村环境管理处室, 增加了乡镇一级环保机构管理人员的编制, 使农村环保机构与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 环保部陆续发布了《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等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 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 选取村庄开展了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 进一步强化了农村环境监测和科技支撑。环保部组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培训, 部分省市广泛开展“以奖促治”成效宣传工作, 普及农村环保知识, 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

2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2.1 农村环境污染较重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由于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 且利用率不高, 致使农业源中的主要污染物总氮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而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67.3%和43.7%。农膜使用量增长迅速, 虽然拥有很高的回收效率, 但缺乏相应的农业膜降解能力[4]。积杆露天焚烧现象依然普遍。垃圾围村现象普遍。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无序排放。

2.2 农村污染治理水平极低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绝大多数乡镇村庄极度缺乏, 甚至没有必要的环保基础设施。由于环保设施缺位或运行效率低下的情况普遍存在, 造成许多乡镇企业大量污染物被随意随处随时排放到环境中, 造成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 极大地挤占了农村环境容量, 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5]。

2.3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仍然不足, 环保制度不完善

农村环保机构的缺乏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且急需解决的难题。由于县级环境保护部门编制偏少, 工作能力较为薄弱, 其下一级的乡镇环保工作就更加无序和薄弱, 无法有效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6]。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 主要是针对城市、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制定的, 有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环境保护虽有原则性规定, 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相关排放标准还存在空白。

3 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目前已开展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要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首先就必须做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目前, 我国相继开展了“十五”菜篮子和有机食品基地土壤调查、“十一五”全国土壤污染状况专项调查、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试点工作、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和农村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等一系列专项监测工作。通过这些专项监测工作, 编制了农村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年度报告, 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使农村环境监测技术和科研能力持续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3.2 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因为开展时间短, 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已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短板。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评价体系, 农村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有待完善;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等严重不足, 农村环境监测保障能力亟需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基础科研工作能力极其薄弱。

3.3 推进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建议

(1) 以现有环境监测能力为基础, 结合环境监管, 开展综合型监测工作。依靠现有的农村环境监管力量, 开展污染源调查, 摸清农村污染或影响环境质量的类型。根据此调查结果, 合理调配现有监测力量, 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监测工作。而有条件的地区可在重点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监测。

(2) 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农村面积广阔, 可分类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可依据分区原则,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 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根据自然气候条件, 分为南方和北方;可参照地形地貌因素, 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湿地。可根据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因素将农村分为工矿型 (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矿、采石和石油开采等) ;种植型 (包括规模化种植、自然种植等) ;养殖型 (包括规模化养殖、农村散养等) ;农村观光型 (包括旅游村、度假村和农家乐等) ;工业聚集区周边的村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村庄;原生态自然型。

(3) 应充分考虑农村环境管理需求, 用常规因子与特征因子相结合地方式来筛选农村环境监测指标。可结合国家生态镇、生态村建设要求;结合“以奖促治、以减促治、以考促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需求, 结合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源调查工作的需求;结合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等工作的需求来筛选监测因子。根据村庄所属类型及污染源调查, 筛选环境污染特征因子, 优先布设和适当增加特征因子监测点位, 将特征因子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结合一般性的常规监测因子, 开展农村最需要的监测工作。

(4) 尽快出台农村环境监测技术评价规范。为科学、全面、有针对性地评价农村环境质量, 国家环保部门可综合考虑各环境要素, 针对农村特有的环境问题, 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 发布农村环境监测技术评价规范。

(5) 强化农村环境监测保障措施。加大政策配套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力度,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联动机制, 健全农村环境“县-乡-村”三级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4 结语

总体来说,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繁杂、分散、十分薄弱。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当前大好机遇, 加强规划指导和完善农村环保法规、政策、标准;开展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环境宣传“三下乡”;增强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作用, 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爱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与思考[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张金鑫, 彭克明.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13 (5) .

[3]王敏玲, 王晓军.环境保护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来自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J].环境教育, 2013 (12) .

[4]荀彦平, 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J].农村环境与发展, 2013 (4) .

[5]周丽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 2012 (01) .

村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篇6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201-01

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事关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环境保护适应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环保工作中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1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境保护的法律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各项政策建议也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的局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一些现有的法律虽然有一定的约束效应,但是不够与时俱进。还有些法律中一些条款只是制定了基本原则,却不具备实施条件。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尚有空白,立法的缺失,使人身健康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1.2 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在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大体是这样:我国的地方环保是由各级政府负责,因而基层环保的人事权和财务全都只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而环保总局对基层的环保部门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这样使得基层环保部门在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利益冲突时不能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在环保队伍建设上,目前各地基层环保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3 环境保护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从国外环保工作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缺陷就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虽然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措施,但是一些关键技术在世界环保领域还处于劣势。

1.4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公众的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遥不可及的。从我国环保部门公布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公众环保关注度虽然很高,但是真正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2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2.1 完善环保立法,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基层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地方的一些环保政策法规要以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基础,对基层的环保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增强相关环保规章的刚性,全力提高环境执法权威。强化执法责任,建立健全环境执法机制,转变执法指导思想,树立全新环境执法理念,夯实执法基础,有效提升环境执法水平。明确和规范相关责任,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经济政策。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2.2 健全完善的环境保护体制,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需要国家环保总局给予技术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放宽对基层环保部门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涉,使得基层环保部门能够冲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建立科学合理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此外,为了确保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不断增强环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大干部管理和培训力度,增强他们对环保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具体可以通过省、市定期开办业务培训班和上挂学习等形式展开,建设一支精通环保法律,通晓环保业务的环保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2.3 加强科学技术和环保产业的支撑能力,开发研究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1)依靠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要立足于自主创新,同时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经验,集中主要力量攻克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难关。当前首先要加强对环保战略、标准、环境与健康等研究,鼓励对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固体废物、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饮水安全、核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2)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境保护。要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强发展环保服务业,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 和市场监管,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环保产业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支柱产业。

2.4 全面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工作虽然有了法律、制度和技术的支持,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力。

1)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眾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才能够守法,才能把环保参与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2)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的舆论监督,使得环保政策法规能够全面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另外尤其重要的是要正确引导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节能环保的社会氛围。

3 结束语

总之,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还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与各级政府、各部门一道,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新的适应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林,郑薇.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王鑫,刘铁军,赵国华.论我国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4,02.

[3]李杏果,郑治伟.我国环境执法组织体制的反思与重构[J].商业时代,2010,01.

[4]李东.农村环境保护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党史博采(理论),2011,10.

上一篇:城乡建设发展历史下一篇:医学会换届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