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共12篇)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1
新疆霍城县水定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摘要:文章运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高密度电法测量等手段对治理区地质灾害进行勘查,为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地质依据.对塌陷坑、地裂隙、废弃井口进行治理,对矿区隐伏采空区及采空影响带进行了圈定,并对其威害作出了评价.作 者:黄建明 作者单位: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9期 刊:中国西部科技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09(15)分类号:X7关键词:塌陷坑 地裂隙 治理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2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地质灾害,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煤矿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煤矿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而煤矿环境保护、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常伴随着环境破坏以及地质灾难。因此规范煤矿生产活动, 保护煤矿地质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1 煤矿生产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煤矿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煤矿生产活动的不合理规划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三大类。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煤矿生产活动引起煤层、煤矸石等地质体中有害物质的迁移扩散, 造成煤矿周围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振动污染等问题。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采动岩移和矿井抽排水可改变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 造成煤矿区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的严重缺失, 煤层自然以及岩层移动等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损, 土体资源的流失等问题。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地质灾害与井下地质灾害。地表地质灾害主要为采矿岩移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井下地质灾害主要为采动压力可诱发冒顶、矿井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
煤矿生产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 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煤矿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
随着煤矿资源开发加强, 煤矿的地质环境危机日益突出。据统计, 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面积1159km2, 国有煤矿矸石山1500多座, 历年堆积量达30×108t, 占地达5000km2以上。煤炭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5.7%, 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每年73.13×104t/a, 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因二氧化硫污染导致的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1]。
虽然我国的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已初步建立了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切实加强了矿山环境保护的管理, 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力度, 但煤矿地质环境的恶化没得到有效遏制, 造成大的地质灾难时有发生。2010年3月, 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152人被困井下4月, 贵州六盘水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5人下落不明出现煤矿山地质环境恶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 开发秩序混乱, 受经济利益驱动,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大肆开挖矿产资源, 从而造成地质环境破坏。
第二, 开发规模小而散, 开发程度低, 严重制约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 同时也加剧了地质环境的恶化进程。
第三, 煤矿企业结构不合理, 煤矿资源开发工艺落后, 不仅浪费资源, 同时也污染环境, 遗留的环境地质问题较多。
第四, 一些矿业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大肆剥离土层, 破坏植被, 以获取煤碳开发的最大利益, 也是导致煤矿地质环境恶化原因。
3 我国煤矿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煤矿地质环境恶化威胁着企业的生产, 职工和矿区周围居民的生存, 严重影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稳定。因此, 要加强煤矿企业的科学管理, 加大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 减轻煤矿地质环境的恶化质, 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3.1 技术措施
积极开展煤矿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掌握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危害特征。煤矿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对矿区内各种地质灾害, 尤其是采动影响、煤矸石堆放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研究其形成条件、成因、分布规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 并针对性的实施连续监测, 对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和预报[2]。
进行矿区瓦斯地质调查, 调查煤层瓦斯赋存、来源及分布规律, 评价矿井瓦斯的涌出量、涌出特征, 掌握影响瓦斯抽放的各类地质条件及改良方法。
进行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 查清矿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通道, 确定污染水体的扩散途径。进行矿区的水质分析和岩土分析, 查明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与煤炭生产中有害化学成分迁移的规律, 为控制水土资源流失提高地质依据。
建立矿区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 充分利用“3S”技术, 逐步实现矿区环境的动态监测, 开展矿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3]。开展加强各类环境地质调查的同时, 研究运用新型煤矿开采技术, 做好煤炭开采规划, 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政策措施
建立一支技术高, 设备精良, 素质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队伍。建立地方群众性监测网。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首要特色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加大各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积极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全面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 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严格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同时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应该在已有相关的法律条款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该体系应覆盖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形式, 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意见, 尽快研究、制订矿山环境破坏补偿的新办法[5]。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举, 以环境保护为重的原则;落实了地质环境保护应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和坚持谁利用谁保护、谁受益谁出资、谁破坏谁治理恢复的原则。在矿山建设中严格执行矿山建设与环境设施的设计、施工与投产使用统一制度, 完善矿山恢复保障金制度, 矿山恢复与复垦制度,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征收排污制度, 矿山资源开采登记制度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和环境补偿制度等法规和制度。
从目前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来看, 治理煤矿地质环境刻不容缓。为保持煤矿企业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加强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加强对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才能做到煤炭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杰.我国矿山环境破坏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05, (7) :394-396.
[2]杨孟达.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5.
[3]田利锋.我国西部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J].矿业工程, 2009, 6 (7) :42-44.
[4]冯硕颖.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5:14-16.
煤矿之井巷工程开采的保护措施 篇3
关键词:煤炭井巷;开采;存在的问题;策略
1 煤矿作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开采设备陈旧 我国煤矿开采工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开采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因为诸如先进设备昂贵等原因,造成开采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许多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使用的仍旧是落后的老旧设备。这些设备因为原本设计上局限性,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加之常年疏于保养维修,在老化和损坏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在开采工作过程中,其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预测的危险源,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2 缺乏专业人才 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煤矿开采业在专业人才的投入力度上还不够,造成了专业的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在实际的管理和操作过程当中,没有较为专业的技术指导,因而引发安全隐患。此外,煤炭企业对内部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也不够,使专业人才匮乏,在实际生产中,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等问题。
1.3 缺乏安全意识 在煤炭开采过程当中,许多的一线操作员工,在上岗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上岗培训,这造成在开采过程中难以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操作。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为了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一线员工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执行的不彻底,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此外,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缺乏,在实际工作的调度过程中,在生产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4 检查工作不到位 在长久的开采生产过程当中,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是保证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煤炭企业安全检查规章制度以及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造成检查方法不科学,检察工作不到位,检查人员责任心欠缺等现象,导致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
1.5 管理工作缺失 在煤炭开采作业中,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开采工作是否可以安全有序进行。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当前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能对开采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6 监督部门职能缺失 在煤炭企业开采生产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职能的发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其职能,对企业进行严格监管。此外,政府部门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投入不够,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资金上,都有所欠缺,从而导致了在相关部门对煤炭企业监管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持续。
2 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1 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煤炭开采作业能够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在煤炭开采过程当中,只有建立一整套与实际生产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合理化的修为和完善,才能保证开采工作按照计划,安全、顺利进行。在生产制度的执行过程当中,对生产工作不断的进行细化,从而可以从面到点、从整体到细节地对煤炭开采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把握。
2.2 落实责任制度 在生产规章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将安全责任细化,落实到点,实行生产安全责任制,全面提高每一个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此外,要建立监督检查机构,来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责任制度的落实。
2.3 规范化生产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规范化的操作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在实际的开采操作过程中,一线操作员工一定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
此外,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提高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方式。员工在上岗之前,一定要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才能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进行规范化操作。
最后,生产操作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而对开采生产工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
2.4 更新生产设备 提高煤炭开采设备的技术含量,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加大对先进开采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努力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生产安全。同时,对老旧落后的开采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彻底消除老旧设备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因素。
2.5 内部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工作进行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意识,然后才能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不折不扣的执行监督管理条例。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对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行记录,并尽快制定解决方案,以防治安全隐患恶化,形成安全事故。
2.6 培养专业人才 煤炭企业在更新生产设备的同时,加大人才资金的投入,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性人才。企业在此项工作当中,对外,加大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并积极提高专业人才的待遇,以引进专业对口人才。同时对内要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生产安全。
2.7 监管部门作用 要保证煤炭企业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除了企业自身的内部监督管理之外,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作用。政府监管部门要不断深化自身改革,提高自身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自身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生产意识都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监督。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炭开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保证煤炭企业的良性发展,全面提高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华伟.关于煤矿生产的井巷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2,20:234.
[2]周晶杰.浅谈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监理[J].河南科技,2014,01:248.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4
煤矿已于2月1日下发《关于加强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北魏煤安〔2016〕4)号),布置节日期间安全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春节前,由安全监察科牵头,各职能科室配合开展一次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冬季“四防”、消防管理、安全用电、设备规范摆放等内容),2月2日已经对选煤厂进行检查,2月3日、4日对皮带系统、外包单位留守人员宿舍、采场内各点、采场、排土场边坡等进行检查,查出隐患立即落实整改,确保节前不留隐患。
2.春节期间,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对各作业场所、办公区、生活区进行经常性巡查检查工作,相关值班人员积极参与(检查重点内容为防火、防盗、防触电、防煤气中毒和保暖、各岗位人员值班在岗情况等;重点检查地点为煤流系统、选煤厂、组装厂、机修区等),查出的隐患要派专人负责,对隐患整改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3.春节后,由安全监察科组织,各职能部门配合开展一次节后安全验收检查(重点检查春节期间查出隐患闭环整改情况),确保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进行复工作业。
4.春节期间设备全部贴封条封存,设备封存前全面检查设备状态(包括油位、设备配件缺失情况、灭火器完好情况等),封存期间由使用单位管理并每日巡检(封存设备电瓶拆取后由机修段统一管理),春节过后进行设备验收检查,检查合格即可启封运行。
5.要求外包单位确定值班人员,制定春节期间安全保障措施,并将人员值班表、联系方式报送煤矿调度室。
6.加强春节期间机动车辆安全监管力度,严查各种违章行为。各科段、外包单位在春节放假前做好重点强调,节日期间值班人员做好重点监管,坚决杜绝机动车辆带“病”运行、无证驾驶(驾驶证、矿内准驾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行为,确保交通安全。
7.加大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力度,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定点燃放,避免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火灾事故。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5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思想,贯彻执行河南能源及永煤公司两级公司及顺和煤矿相关文件精神,以实现环保型区队为最终目标,通过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稳步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特制订我队2014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第二条
主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一、每季度开展一次队干集中上岗检查,针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进行全面检查;
二、杜绝井下材料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
三、落实节水、节电、节约材料、资源重复利用等工作。第三条 实施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环境经营理念
推行环境经营的先进理念,从我队的可持续发展大局出发,增强环保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开展清洁生产,控污减排,改善环境,是综采队履行的责任。
把环境经营融入队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环境保护和队部发展融为一体的队部经营活动。我队特制定出环保工作计划,建立环境经营推进体系及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各班组根据区队环保工作目标,按照各自职责,策划、编制环境经营专业领域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把环境经营理念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区队负责人为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环保职责,加强对本单位环保工作的领导,主动分析、查找影响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层层落实责任,积极协调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深化环境行为评价,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开展环境行为评价,既是矿对我队的要求,也是我队自身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区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队将建立、完善环境行为评价管理制度及标准,把环境行为评价作为改善环境绩效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不断加以深化,切实提高我队的环境管理水平。
高度重视环境行为评价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按照我队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责任落实到位,加强日常的环保管理,积极主动开展控污减排,改善环境质量。
三、强化管理,确保实现年度目标指标
我队将进一步加强对废水、废气、噪声、的抑制加大环境违规行为的考核力度。
1.推进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各班组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因素尤其是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疏理相关的管理标准,规范自身的管理,真正将日常环保管理融入体系之中,不断提升体系的运行质量和管理效果。
2.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必须继续加大对扬尘污染以及废水、工业废油和含油机械润滑物不规范收集贮存、处置等现象的管控;要进一步加大矿容矿貌、散装物料运输抛洒、工程施工区域环境污染的督查力度,抑制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行为。3.切实加强环保治理设施管理。要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做好日常点检与维保,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生产设备的同步运行,充分发挥治理设施的减排治污效果。
4.加强污染源排放监测。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加大对固定污染源的监测频次,及时、准确地反映污染物排放及治理设施运行状况,为进一步做好我队污染减排,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
5.杜绝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不得发生人为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被社会公众投诉环境污染属实事件。
6.加强环境风险源管理,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梳理环境风险源分布状况,根据矿井《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区域应急预案。明确各层级控制环境风险 内容,制定周密防范措施,责任到人。普及环境应急知识,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
第四条
加强教育培训,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责任感,教育培训必须先行。我队将通过开展环保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环境风险源辨识及评估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加强环境经营理念、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宣传,广泛普及环境与健康等科普知识;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征文”活动,鼓励员工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努力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
加强环保设施点检维护及操作岗位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确保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进一步引导员工日常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
第五条
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监管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和环境友好化的要求,有效利用、规范处置各类废弃物,实现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加强对危险废物管理,杜绝有毒有害废物的不规范处置。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实施全过程监管,防止遗失、扩散,避免造成环境危害。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制度,确保安全转移处置。
第六条
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削减污染,将环境保护的压力消解在生产全过程。实施清洁生产。
据综采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队内员工进行相应考核,由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进行监督,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小组和个人将严厉批评并按照制度进行处罚。队内各员工不仅要从自 身做起,而且还要主动监督制止浪费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6
各部室、区队:
为贯彻落实山丹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公司积极响应,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为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整改工作方案,下发给各部室、区队,请高度重视,严格执行,确保本次整治活动的顺利完成。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党委书记
副组长:机电副经理
成员:总工程师 生产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经营副经理
党委副书记 机电动力部长 通风灭火部部长
安全管理部部长 生产技术部部长 党群工作部部长 经营管理部部长 机动部全体人员及相关区队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动力部,机电动力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次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指导思想
—1— 根据环保管理的相关要求,为彻底清查和整治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隐患,有效预防、控制和应对因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不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不健全环境安全风险应急处置措施及制度等原因引发的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公司动员各部门、区队全员统一思想认识,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将开展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到每个员工,提高全员的素质和环境安全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为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开展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使环保工作在全公司范围内覆盖,实现全员保护环境和监督环境保护,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环境事故发生,确保我公司环境安全。
四、整治范围
公司范围内涉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区域、机房、设备设施。
五、排查整治重点
1、锅炉废气排放环境风险防范。
2、矸石堆放滑坡、着火环境风险防范。
3、储煤场扬尘环境风险防范。
4、工业污水涌水量突增环境风险防范。
5、生活区、工业区火灾环境风险防范。
六、时间及任务安排
—2—
(一)自查阶段(2016年4月1日至4月30日)根据山丹县环境保护局下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对我公司存在的环境风险源进行清查,主要对排查整治重点中的各项进行详细检查,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和漏洞及时整改处理。
(二)整改阶段(2016年5月1日至10月15日)
1、环保主管部门对查出的隐患风险、存在问题,逐条逐项按照环保管理相关规定制定整改标准及计划方案。
2、环保主管部门对本次查出的隐患风险、存在问题,建立管理台账,严格按照四定原则督促落实整改,并严格执行销号管理。
3、对需长期执行的要制定长效措施和执行标准,实施单位严格执行。
4、对需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及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风险的项目,主管部门提出计划方案,并提交公司相关会议研究解决。
(三)申请验收阶段(2016年10月16日至11月10日)经过自查和整改阶段后,由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室、区队对查出的隐患及问题的整改处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验收,并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和验收结果进行总结,自检合格后,提出书面申请,邀请上级环保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七、工作要求
1、环保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
—3— 实责任分工,切实将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且要督促监督,确保各履其责。
2、环保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室、区队参加对公司范围内各点存在的环境风险源进行一次彻底大排查。确保做到新建项目“零风险”,已建项目“全防控”。
3、主管部门对排查情况建立环境安全风险排查清单(包括环境安全风险可控项目清单、环境安全风险重点防控项目清单)、问题项目清单,并针对标准给整改单位下发整改通知。
4、主管部门和相关部室对项目建设的环评资料进行清查,主要检查建设项目环评和验收时的资料是否齐全,全面梳理环评文件、环保验收文件和环保监理文件,及时补过,落实整改。
5、环保主管部门对排查出的每条问题制定整改标准及实施方案,并进行逐一督促整改。
6、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监管制度,确保执行有法可依。
7、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和应急队伍建设。
8、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与环保管理部门联系沟通,确保信息的畅通和相关工作上报。
9、环保主管部门督促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措施、应急物资装备;做好相关台账记录、档案管理工作。
10、环保主管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将环境安全存在的安
—4— 全隐患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发生环境事故。
11、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与环保局相关部门联系,定期对废气排放进行检测检验,确保不超标排放。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7
按照企业6k V/10k V供电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 在6k V/l0k V的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分段母线上一般应设置以下保护装置:
(1) 6k V/10k V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6k V/10k V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s~0.7s, 且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 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 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2) 6k V/10k V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 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 VA时, 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 (2) 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 VA, 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 应装设过电流保护, 而当过流保护时限大于O.5s时, 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对于车间内浸没式配电变压器还应装设瓦斯保护; (3) 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800k VA及以上时, 应装设过电流保护, 而当过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 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对于浸没式配电变压器还应装设气体保护;另外尚应装设温度保护。
(3) 6k V/10k V分段母线应配置的继电保护。对于不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 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但仅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投入, 合闸后自动解除;另外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如采用的是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时, 其瞬时动作部分应解除;对于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可不装设保护。
2 煤矿6k V/10k V系统中继保装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 一般的工业企业高压供电系统中均为6k V/10k V系统。除早期建设的6k V/10k V系统, 较多采用的是直流操作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外, 近些年来飞速建设的电网上一般均采用了环网或手车式高压开关柜, 继电保护方式多为交流操作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很多重要企业为双路6k V/10k V电源、高压母线分段但不联络或虽能联络但不能自动投入。在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故障响应的灵敏性、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切除故障的快速性以及运行方式的灵活性、运行人员的熟练性上都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煤矿供电系统一般为单侧电源辐射状电网, 其阶段式电流保护原则为:从电源端至负荷端动作电流应从大至小逐级递减, 动作时间亦应从长到短逐级递减;本级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下一级线路首端的最大短路电流。
如图1所示为一条简化的煤矿供电系统保护配置图。现行的整定原则为:地面6k V处设两段式保护, I段速断按保护本条线路电缆的50%进行整定, II段过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进行整定, 动作时限为0.9s;中央变和采区变出线处I段按上一级速断保护的0.9倍整定, II段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中央变进线处只设速断保护, 按上一级速断保护的0.9倍进行整定;采区变进线处设两段式保护, I段按上级速断的0.9倍进行整定, II段按上级II段定值进行整定。
由图中定值与时限的配合, 结合煤矿井下供电的特殊性, 可以看出煤矿供电系统线路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是一个单侧电源辐射状电网, 由于采区变电所距电源较远, 中间经过的开关级数较多, 需要较长的时限和较大的定值配合。
(2) 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级数多, 井下供电大都采用铜芯电缆且距离短, 阻抗较小, 故中央变以下各级短路电流值相差很小, 不利于保护的整定。
(3) 目前煤矿采区变电所的整定原则是确定最远端的负荷性质和大小, 根据计算结果整定供此处负荷的开关定值, 然后逐级向采区变电所计算, 根据所供负荷中功率最大者确定过流保护定值, 以最远端的短路电流整定速断保护。依次向上逐级配合, 速断保护和过载保护的定值和时限从采区变电所向下逐级降低。由于目前速断保护整定值过小, 一旦出现短路故障, 必然是所有速断保护同时动作, 使得继电保护没有选择性, 出现越级跳闸, 扩大了停电故障影响范围。
(4) 瞬时速断的整定原则是先确定地面6k V处定值, 依次向下按0.9倍整定。这种原则有明显的缺陷:由于整定值过小, 并且逐级减小, 一旦出现短路故障, 必然是所有速断保护同时动作, 使得保护的选择性差, 出现越级跳闸, 从而扩大停电故障的影响范围。
(5) 采区变电所进线开关定值与上一级定值配合, 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护的可靠性, 但大大降低了选择性, 不符合供电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并且采区变电所保护一般采用反时限过流保护, 一直以来没有进行很好的定值配合计算, 采区变电所出线故障时, 保护没有选择性。
3 解决方法。
对于其它几个问题, 可通过改进线路保护每段的整定原则和各级之间时限的配合两个方面对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优化, 以最大限度满足煤矿供电特殊情况的要求。 (1) 考虑到地面6k V出线开关的重要性, 设置为三段式保护, 瞬时速断动作电流按躲过下井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来整定,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时, 至少具有线路全长约20%的保护范围, 剩下的80%由限时速断来解决。
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的出线开关, 瞬时速断用常规的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的整定原则代替原有的按上级速断保护的0.9倍进行整定的原则。虽然由于电缆线路太短,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保护区很短, 但由于Ⅱ段的限时速断保护灵敏度较高, 并具有短延时,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切除故障, 因此不需要I段有很高的灵敏度。
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的进线开关, 考虑到优先保证保护的选择性, 不设瞬时速断。
(2) 根据煤矿井下电网的特殊情况, 各母线间短路电流的差距很小, 虽在地面6k V至中央变之间增设电抗器, 中央变之后多级保护之间动作电流的差距仍不能保证系统纵向的选择性。为解决这个问题, 改变传统的II段时限与相邻线路I段时限配合的整定原则, 在各出线处II段时限按与相邻线路出线处II段时限配合的原则进行整定;进线保护II段亦与相邻线路出线处II段进行配合。此原则降低了越级跳闸的可能性。
(3) 一般定时限过流保护均按能躲过正常最大工作电流整定, 但考虑煤矿特点是没有自启动现象, 故按躲过被保护线路的尖峰电流来整定, 或用尖峰电流来代替正常最大工作电流。线路尖峰电流的概念是:该线路其它设备正在以半小时最大负荷运行, 而线路中一台最大容量的电动机正在启动时, 在线路中产生的短时最大工作电流。启动电流倍数根据井下防爆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可取5~6倍。定时过流要求能保护全长, 故应用线路末端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来校验其灵敏度, 应不小于1.5。
根据前面分析, 考虑到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 以及井下电缆网络发生短路故障的几率远高于地面6k V架空线路等, 总体的线路保护系统优化方案, 既要限制井下发生短路时大电流对上级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冲击, 又要兼顾井上、井下保护动作值的配合, 还要考虑全线电压损失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选择性等要求。
采区变电所出线保护保持原有两段式保护不变, I段的动作电流突破常规方法按保护线路全长处理, 但应躲过定时过流的动作电流:Ⅱ段延时改为为0.2s。有利于快速切除故障, 并能在时限上更好的与上级保护配合。
中央变出线开关设置瞬时速断和具有短阶梯时限的限时速断和定时过流三段式保护, 采区变电所进线保护Ⅱ段时限与出线Ⅱ段配合, 动作时限整定为0.4s。由于从下井线路到采区变电所线路上没有负荷, 同一条线路的出线和进线可以整定为同一时限。每段母线的进线和出线的Ⅱ段保护时限级差为0.2s。从-270变和十采变进线直到6k V出线, Ⅱ段保护时限按阶梯时限整定, 级差为0.2s。
在地面6k V出线开关上设置三段式电流保护, 定时过流时限与变压器过流保护配合, 整定为0.9s;本级限时速断整定为0.6s, 动作电流应保护下井线路的全长 (包括电抗器) , 本级瞬时速断按常规主要保护下井线路的前段线路。限时速断动作电流因有电抗器的存在也可以拉开一定的数值, 以使纵向的选择性更为可靠。
从地面6k V母线直至采区变, 因全部线路均为6k V电缆组成, 而且最大长度应该非常短, 故短路电流相差很小, 所以限时速断的动作电流也相差很小, 但其纵向的选择性可以由短阶梯时限来保证。考虑到瞬时速断的选择性较差, 一般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25%, 各级保护以限时速断为主保护, 而由本级定时过流作为近后备保护, 同时, 上一级的保护均可作为本级保护的远后备保护, 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摘要:煤矿供电系统是整个煤矿生产的动力来源, 而继电保护系统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它可以保证煤矿电网及负荷安全稳定地运行, 几乎涉及范围较大的大型系统事故都与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分析了目前煤矿供电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供电统统,继电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网
参考文献
[1]刘国良.继电保护基础管理的几点探讨.《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8
关键词:煤矿 综采工作面 回采效率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080-01
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上煤炭回采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煤矿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同时也是评估和衡量煤矿企业煤炭综合开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为实现煤炭矿产资源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高煤矿企业在煤炭开发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很多煤炭企业在结合各自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通过改进综采工作面上得开采方式、优化采矿方法工艺等技术手段,努力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的煤炭开采回采率,使矿山中有限的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规范经济的开发利用[1]。
1 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煤炭主要损失量分析
从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可知,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的主要煤炭损失包括开采过程中的初采和末采煤炭损失、综放工作面两端头煤炭损失、以及放煤工艺煤炭损失3个方面。
1.1 初采和末采煤炭损失
为了防止煤矿老顶突然出现冒落等不利现象对煤矿矿井中的综采工作面带来威胁,很多煤矿矿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综采工作面在直接顶初次垮落前不放顶煤或尽量少放顶煤等采煤工艺,这样在综采工作面从开采安全角度出发造成的损失就称为煤炭初采损失。当煤炭综采工作面快要到规定停采线时,为了保证矿井巷道内部支架回撤时的矿井顶板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在距离停采线一定距离就停止煤炭的放煤操作,这样从综采工作面末端的开采矿井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角度出发造成的损失就称为煤炭末采损失。
1.2 综采工作面两端头煤炭损失
为了保证煤矿矿井综采工作面两端头的结构完整性、稳定性,有效提高矿井煤炭开采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在综采工作面两端头的过渡支架和端头支架处采取不放顶煤的开采工艺,这样造成的损失就称为综采工作面两端头煤炭损失。
1.3 放煤工艺中煤炭损失
放煤工艺煤炭损失是指在狂踩回采过程中,由于放顶煤工艺自身限制因素、矿井结构完整性、安全性等引起的放煤工艺顶煤损失。放煤工艺中煤炭损失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脊背煤损失、矸石混入量过多等引起原有煤炭含量成分被破坏而失去其应有的采出意义、大块煤矸石直接卡住工艺中正常放煤口等造成的煤炭损失。影响放煤工艺中煤炭损失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煤层硬度、采放比、顶煤层结构发育程度、综采工作面的仰府角度、以及在放煤过程中选用机械设备、架型、放煤工艺等因素。
2 影响矿山地下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因素探讨
2.1 煤层赋存自身条件
煤层赋存的煤层厚度、煤层结构、埋藏深度、煤层倾角、煤层稳定性等自身条件因素会大大影响煤矿地下开采矿山的回采效率。国家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可持续经济开发水平,明确规定了薄煤层的回采率应达到97%以上;中煤层应达到95%以上;厚煤层应达到93%以上。因此,在实际矿井综采工作面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必须选用与煤层厚度相适应的采煤方法、工艺、以及机械设备。从大量实践煤炭开采经验可知,当煤炭煤层厚度越大时,要提高煤炭综采工作面的回收效率其难度较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回采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煤炭采取前,应该结合煤层勘探相关数据信息,选取合理的综采技术、机械设备、以及放煤工艺,从而确保煤矿矿井综采工作面具有较高的回收效率,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回采利用效率。
2.2 开采综合技能水平
在煤矿地下矿井煤炭资源自身赋存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煤炭开采技术、放煤工艺水平等得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回采率的高低。因此,在矿井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合理选用高效经济的开采技术和放煤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矿井综采工作面的煤炭资源回采效率。
2.3 矿山开采生产规模
大型煤矿地下矿井其范围大、结构较为稳定,不仅减少了井田综采工作面上的边界支撑安全稳定的煤柱数量,同时还大大减少了煤炭开采工业场地和井筒煤柱的数量。煤炭矿区永久性煤柱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损失量也相对较少。同时大型煤炭矿井综采工作面其机械化程度较高,其综采工作面采区的尺寸也相对较大,这样极大减少了综采工作面上煤柱、以及采区隔离煤柱等各种安全稳定保护煤柱的数量,综采工作面上采煤工艺中的煤炭损失量相对减少,其回采率也相对较高。对于小型煤矿矿井而言,由于其开采围较小,每个井田间均需留设相应的隔离安全支撑煤柱,永久煤柱量大大增加,其综采工作面上得回采率通常较低。
2.4 实际生产管理水平
在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防止煤层自身条件造成的煤炭资源损失,加强建筑物、水体、以及铁路等“三下”煤层资源采煤工艺技术等研究,充分开采利用煤矿矿井中有限的煤炭资源,是提高矿井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效率的重要研究方向。
3 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措施研究
3.1 优化综采区布置设计,减少工作面上煤炭损失
通过优化综采去合理的煤炭开采布置设计,可以加大工作面的走向长度,从而减小矿井综采工作面上的初末采损失。对于一些边界不太规范造成采煤工作面难以布置等问题,可以结合矿井中井田的实际布置情况,通过交换井田间储量等技术措施,使矿井中井田布置更加规范合理,有效提高矿井中工作面走向长度,降低综采工作面上的初末采煤炭损失量,有利于提高矿井综采工作面上的煤炭资源综合回采效率[2]。
3.2 合理选用放顶煤工艺,减少放煤工艺中的煤炭损失
煤炭资源开采前,应针对矿井的实际情况通过综放试验选取合理的放顶煤工艺。从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可知,放顶煤工艺通常包括单轮顺序放煤、单轮间隔放煤、多轮顺序放煤、以及多轮间隔放煤等多种放煤工艺,在实验阶段可以通过不同放煤方式所取得的回采率的综合比较,合理选用适合的放顶煤工艺,从而有效减少放煤工艺中的煤炭资源损失量,保证综采工作面上具有较高顶煤回收率。
3.3 加强资源回收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煤炭损失
鼓励煤矿企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淘汰落后的开采方法和工艺。通过优化煤礦综采工作面上设计布置和放顶煤技术工艺,并加强综采工作面上煤炭资源的回收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矿井综放工作面上得煤炭资源采出效率,减少综采工作面上的煤炭资源浪费,提高回采效率。
4 结语
在煤炭开采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生产地质勘探工作力度,通过详细实时同步准确的地质勘探可以有效掌握矿体产状、形态、以及具体分布规律,进一步构筑完善的开采工艺方法,有效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煤炭资源回采效率,在不增加矿井经济投入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开滦复杂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35-38.
[2]安福来.浅谈提高综采工作面单产的有效途径[J].矿业快报,2008(10):89-90.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9
2013年我队在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会”精神和三个“一号文”工作安排,细化安全指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实现了安全生产。
上半年我队紧紧围绕安全目标,职工队伍稳定,以安全教育为切入点,质量标准化为突破口,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管理,狠抓各级人员责任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运输生产任务,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得到了巩固。
我们坚持生产必须安全,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坚持抓好基础工作,把安全中心工作放在班组管理上,狠抓现场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认真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生产的技能,保证了前半年安全生产顺利实现。
为进一步搞好我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将下半年年安全生产计划及保障措施做一简要汇报:
一、指导思想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10
一、认真制定复产验收工作方案,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各地、州、市安全监管局都根据气候特点和本地区非煤矿山企业恢复生产的实际,针对非煤矿山企业的类型,认真制定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复产验收工作方案。重点指导督促企业在复产前进行全面的自检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进行复产验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二、加强领导,严格复产验收标准。由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程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表》进行逐矿验收,
坚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复产一个”的原则,对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依法责令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力和存在重大隐患的非煤矿山企业,一律禁止复产。
三、继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的检查力度,重点对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的提升、通风、供配电、采空区,露天开采非煤矿山企业的边坡和排土场、尾矿库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11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人性化管理
国有煤矿企业是建国伊始即创立并发展至今的传统国有能源企业,其思政工作经历了早期计划经济时代,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进行变化,至当前信息时代又面临着国企转型升级等更多的考验。国有煤企作为建国时的支柱型企业曾经有过相当的辉煌时期,而在开发新能源的当下,其在生产经营、应对市场竞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如此,企业的转型也为人力资源的变革提出了要求,这也对国有煤企思政工作顺应时代潮流、开展人性化管理提出了新需要。
一、国有煤企思政工作之组成及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国有煤企思政工作组成内容
思政工作是面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政工作主要是指对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即是指以思想政治为平台进行的教育工作。在国有煤企中,思政工作首先体现在政治组织和行政组织方面。即,思政工作需要让企业员工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有关“三个代表”的思想教育,同时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政工作还包括企业向员工及时宣贯党的系列方针、政策;而国家在经济发展、民主民生等方面的策略也是思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此外,思政工作的关键内容还包括对员工进行法治教育等。
其次,国有煤企思政工作还包括更加具体的内容。比如维持国有煤企生产经营正常开展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讲解;企业制定的经营政策;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内容;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的思想问题;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等。
(二)国有煤企思政工作人性化管理重要性
所谓国有煤企思政工作人性化管理即是其思政管理工作的“以人为本”,这是当今国际国内最为流行的管理工作信条之一。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政管理以提升和统一职工“三观”为先导,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职工开展教育,使职工队伍形成相对统一的身心力、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由此大力提升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促进职工提高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共同增长。
二、国有煤企思政工作常见问题
形式主义严重是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信息时代中国有煤企固守着计划经济时代思政工作的习惯性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与方式的思政工作难以为当下的职工理解和接受。“口头+笔头”式的工作手段无法真正走进职工的思想和精神深入,思政工作仿佛与企业现实经营、职工真实需要相脱节,成为了摆设。
此外,长期以来国有煤企职工队伍中有相当比重的合同式农民工,这些职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素质差,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往往只将企业作为谋生的渠道之一。这样的职工队伍不仅稳定性不高,而且面对思政工作时,其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也较其他职工更低。
三、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与时俱进做实事
新时期下国有煤企思政工作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让人性化的思政工作为企业提高职工思想认识、稳定职工队伍工作状态的根本举措之一在于让思政工作模式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更新工作手段与内容,同时做到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
所谓与时俱进更新工作手段和内容就是指不能满足、固守于相对陈旧的管理形式,而应深入挖掘信息时代、网络社会中更能为当下职工乐于接受的管理方法。若干年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中,思政工作被简化到了“手册、文件、黑板报”等形式主义上,那时的职工身处政治氛围浓郁的时代大背景中,不管是否真切地理解了思政工作的要旨,也至少会在表面上显示出一派深受教育的样貌来。于是彼时的思政工作虽然在具体管理形式上显得简单粗暴,却仿佛卓有成效。然而,改革开放乃至进入信息时代后,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让绝大多数人们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高度敏感,甚至于一听到“思政”二字就感觉已经脱离时代、近乎于“老土”。由此,新时期开展思政工作时若一味沿用老方法,势必招致职工嗤之以鼻甚至反感。故而,信息时代下开展思政工作须紧跟时代潮流,比如将企业的经营方略、政策条文等从旧的“黑板报”模式转移到当下最流行的微信、微博,以及建设企业的主页、网站,开通企业思政工作BBS等。
另一方面,无论哪个时代中,思政工作要想真正为职工所接受、欢迎,前提条件是为职工办实事。比如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向思政干部反映问题后,思政干部应当第一时间、竭尽所能地帮助职工解决问题。即使问题不属于思政工作范畴内,思政干部也应当积极与相关部门或端口联系,至少给职工一个渠道和途径,让职工看到思政干部的诚意。作为面对人的工作,真情实意比虚情假意更能够为职工理解和接受。
(二)改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
国有煤矿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从解放初期开始建设并发展至今,曾经的计划式经济时期,思政工作也如同每日生产任务一般订好了计划,再按部就班地实施下去,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让这种侧重于事后处理的思政工作成了一种惯例。然而,新时期下,开展人性化的思政管理工作绝不能再和过去一样,等到矛盾出现、问题产生后再想办法补救。事实上,改革开放后的多数企业中,职工已经与企业形成了极其明确的雇佣关系,曾经在国企中营造的“职工当家作主人”式的良好氛围已经日渐消散。不可否认,当前国有煤矿企业中的普通职工群体内,能够视企业为家的人员早已是凤毛麟角,多数职工更习惯于将企业视作最现实的谋生之地,而非职业生涯发展之处。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当职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矛盾或问题时,若思政工作满足于事后补救,则职工非但不容易接受思政干部的“好意”,反而易将思政工作当作企业为了平息员工怨气的说客,而非为职工着想的“娘家人”。因此,新经济环境下的煤矿企业思政工作应当尽快转变为事前预防型模式,即防患于未然。国有煤企在转型重组、升级换代的变革中难免会在生产经营策略、人力资源安排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新方针,出台若干新方案等。企业的思政干部应当在这些方针、方案刚刚出台时,就及时以多种形式、渠道向职工作好解释工作,尤其应当采用职工易于理解、接受的措辞、形式,从企业和职工双方的角度详尽说明。要让职工认识到企业的变革是为了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进步,让国有煤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开创出实现企业与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
(三)为职工创造更多发展与提高的机会
国有煤矿企业作为老牌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职工队伍组成上具有两方面特点,其一是职工普遍具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等优秀品质,但另一方面也普遍具有职工队伍素质相对低下,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的问题。这样的人员素质特点决定了国有煤企思政工作同样需要有两方面的针对性,其一是开展思政工作应当“接地气”,即符合职工受教育程度所能达到的理解范围,多说“大实话”,少一些言不及意的拽文。但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应当尽量为职工创造更多发展与提高的机会,比如各种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与再教育等。这样既能够帮助职工提高职业素养,为企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潜在的储备人才,又能够增加职工在未来职场上的竞争实力,避免在行业发生较大变动时丧失再就业的机遇。有了这样的提高机会,职工一方面能够培养起拓展晋升渠道的信心,另一方面更能感受到企业和思政干部对自身的关心。同时,提高了职业素养的职工也能进一步提高对思政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使思政工作的开展得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四、结束语
国有煤企是当前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重点行业企业,不仅承担着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稳定性差等各种问题。在如此严峻现实的考验中,企业思政工作在激发职工主观能动能力、以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方面面临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提高国有煤企思政工作的人性化管理水平不仅仅涉及单一的思政工作成效问题,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政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进而以人的潜力促进企业成功进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后法,刘景勇.关于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140-141.
[2] 李芳.关于煤炭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24):129.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篇12
关键词:露天煤矿,开采现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 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
1.1 生态环境的破坏
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采场直接剥离、挖掘和外排土场及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和输水管路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各项工程对土地的占用等。这些挖掘和压占等施工活动直接破坏了表层的植被, 导致这一区域原先处于相对稳定的系统受到干扰, 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貌、保水力等生态因子发生巨大了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露天开采平均每万吨煤破坏土地0.24hm2, 其中采场挖损破坏0.08hm2, 外排土场压占0.16hm2, 植被覆盖度破坏90%以上。露天煤矿开采规模越大, 占用的土地面积越大,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严重。
1.2 大气环境的污染
露天矿开采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露天开采过程中表层剥离、爆破、铲装、运输、卸载、排土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另外, 储煤场产生的粉尘;煤、矸石以及灭火区自燃产生的CO、SO2、和NOx等有毒有害气体;工业场地锅炉排放的烟尘和SO2等, 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对多个煤矿的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总悬浮颗粒物 (TSP) , 以及还有极少量的二氧化硫 (SO2) 。研究结果表明:TSP的含量远远超出二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超标原因一方面与气象条件紧密相关, 由于春秋风沙大, 风速远远超过了5m/s,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季节。另一方面, 我国露天矿外排土场大多没有及时的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措施, 造成大面积的裸露地表。
1.3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污染
露天矿开采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有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淋溶水、工业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矿坑涌水。其中, 对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是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淋溶水。由于排土场的煤矸石中富含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硫等, 大气降水淋溶了煤矸石中的无机盐类, 含无机盐类的淋溶水流入地表水体会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渗入地下含水层, 也会污染地下水体。其次为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和矿坑涌水, 其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等, 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 其进入土壤将对土壤及地表植被产生一定影响, 渗入地下或地表河流也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2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2.1 选择合理开采工艺与机械设备
露天开采工艺与设备的选择是露天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露天矿的投资成本, 露天矿的初期建设以及露天矿的经济效益。而电能是清洁、环保、廉价的能源, 并且目前大型的露天煤矿企业都已经与发电企业进行合并, 形成了煤电联合企业, 露天煤矿的一些大型设备, 如电铲、吊斗铲、轮斗挖掘机、胶带、排土机等都是以电作为能源。因此, 在露天煤矿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尽量使用用电设备代替用油设备, 优先考虑采用半连续工艺、连续工艺、倒堆工艺等, 取代单斗电铲—汽车运输的间断工艺, 从而达到降低原油消耗,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减少汽车尾气对矿区空气的影响。
2.2 最大化的回收煤炭资源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如何最大化的回采它是实现高产高效绿色矿山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煤炭损失, 提高回采率, 露天煤矿应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对于近水平及缓倾斜煤层, 应采用顶板拉沟向底板推进的开采方式, 并使用倾斜分层, 同时配以辅助设备清扫浮煤。对于倾斜和急倾斜煤层, 除了采用顶板露煤和水平分层外, 还要使用前装机或者推土机回采三角煤, 从而减少煤炭自燃对矿区空气的影响。
2.3 优化露天矿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作为露天矿核心环节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通过露天矿的运输系统可以将采场、排土场、储煤场联系起来。运输系统的优化是将露天矿运输距离合理化、最小化, 从而减少露天矿的运输费用, 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运输过程中对露天矿环境的影响。露天矿运输系统优化应按照矿、岩的流向, 从运输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 合理选择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 综合考虑运距、运输方式、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 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速度和最少的费用组织好矿、岩运输活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资源综合利用
在露天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废弃的物料, 这些废弃的物料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处理, 将严重的影响矿山的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把露天开采工程中伴随产生的废气、污水、煤矸石、煤灰等看作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相关产业, 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循环产业的经济效益, 从而降低露天煤矿开采的成本, 减轻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实现真正的绿色开采, 使矿山产业可持续化、绿色化。
3 结语
露天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灾害的防治是比较复杂的、庞大的和综合的工程。要应用采矿学、工程经济学环境地质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原理和思路研究防治对策。从注重分析性思维向协调性、综合性、分析性思维转化;从分科发展、单项技术、常规观测向复合技术、现代信息手段、多学科综合系统发展转化。追求最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芳, 高优娜.探讨露天煤矿开采酿成的环境问题及防护对策[J].北方环境, 2012 (6) :56-57
[2]孙立勤.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 2007 (11) :146-147
[3]刘宏华, 徐军.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环境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北方环境, 2011 (11) :157-158
【煤矿环境保护工作措施】推荐阅读:
煤矿环境12-29
露天煤矿环境补偿07-25
煤矿掘进施工环境保护条例06-06
煤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10-07
露天煤矿环境管理制度11-25
探讨煤矿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对策01-04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11-14
岩溶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对策12-14
煤矸石填充煤矿采空区的环境影响试验研究06-10
七项措施推进煤矿安全体检工作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