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环境补偿(通用6篇)
露天煤矿环境补偿 篇1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行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加大开采力度,忽略了资源开采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严重威胁矿区的生态安全。露天开采是煤矿行业开采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例如土地流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使得生态系统退化,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对策解决煤矿开采中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1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简析
露天煤矿开采的基本含义就是剥离覆盖在矿体上的土石结构,将矿体从上向下分为若干梯段,从而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煤矿开采。露天煤矿开采主要涉及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多种环境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过度开采对土地的破坏
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主要包括采掘场造成的土地挖损问题,外排土场和工业场地对土地的占用问题等。露天煤矿开采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穿孔爆破,往往对原始土表的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土地挖损问题指的是由于开采活动对浅层土壤以及地表形态造成破坏,使得该区域的生物种群受到影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建设运煤轨道、选煤场、排土道路、排水管道等,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挖损造成的废弃岩石被堆放外排土场,也占压了很多土地,破坏了地貌功能和地表植被。总之,挖损和占压严重干扰了该区域生态平衡,使得地貌、植被等受到破坏。
1.2 大气环境的污染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表剥离、爆破、装运、卸载、排土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储煤场堆放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由于为露天工程,因此挡风抑尘相关设施的设置不足,在风力的作用下,不仅会产生很多的煤尘,污染大气环境,而且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浪费。露天煤矿开采区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其主要来源为煤矸石的自燃。此外,工业场地的锅炉、热风炉由于没有安装脱硫除尘装置,也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1.3 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污染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坑中的污水、排土场的淋溶水、工业场的生产废水等严重威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首先,矿坑中的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其中很多属于有毒物质,由于矿坑水不经过科学处理被随意排放,对周围的地表水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其次,排土场的煤矸石由于降水生成的淋溶水中含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硫等有害物质,流入地表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同时深入地下水层,也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最后,工业场地排除的生产废水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包括石油类、化学药剂、悬浮物等污染因子,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的土壤及地表植被。
1.4 废弃矿坑对环境的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的露天煤矿,其储藏的煤炭资源基本被开采完成,造成很多的废弃矿坑问题。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坑,受到地表水、地下水的作用,同时地质结构也不断变化,使得这些废弃矿坑出现水土流失、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物周围的工厂以及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不仅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
2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防治对策
2.1 土地的复垦再利用
为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重新规划老矿区,通过分区复垦的方式,实现煤矿产业工人的及时转产,虽然前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但是经过几年的改善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不断扩大复垦规模,形成良性循环;第二,积极建设内部排土场,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问题,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地质破坏,保证矿区的安全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未来的露天煤炭开采方案设计中,必须加强对土地复垦和内部排土建设的规划研究。
2.2 大气环境问题的防治
防治大气环境问题需要从防治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两方面入手。首先,加强矿区周围的绿化,在排土场和运输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并且运输煤矿、砂石、渣土等的车辆要进行顶部遮盖,减少粉尘污染,同时,储煤场要装设防尘抑尘网,避免煤尘的流失;其次,工业场区的锅炉、热风炉等要尽量选用节能环保的型号,并且安装脱硫除尘设施,应用低灰分、低硫分的燃煤,并结合少量多次的添煤原则,减少烟尘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避免大气污染;最后,露天煤矿开采要减少用油设备,增加用电设备,采用连续工艺、倒堆工艺代替单斗电铲一汽车运输的间断工艺,降低原油损耗,减少机械设备产生的尾气污染。
2.3 综合利用矿区水
我国煤矿开采区域存在缺水问题,并且矿区水源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实现矿区水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露天煤矿开采区域的矿坑水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对此,煤矿开采企业要积极制定方案,加强矿区水的综合利用,例如储备一定矿坑水用于露天煤矿内的灭火,也可以用于矿区内的道路洒水降尘。此外,还要建立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对排土场的淋溶水以及工业场产生的废弃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还可以净化周边居民的生活废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2.4 加强废弃矿坑的开发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废弃露天煤矿造成的环境危害,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建工程,促进生态恢复。从废弃矿坑的安全问题进行考虑,可以对其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的发生。此外,还要结合废弃矿坑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利用,对于储存较多矿坑水的废弃矿坑,可以改造成水库,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水,可应用于其他用途,缓解煤矿城市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深度的废弃矿坑可作为填埋垃圾的场所,但要做好防渗措施,避免垃圾淋溶水造成地下水污染问题,同时注意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进行分层填埋或者分类填埋。还可以将废弃矿坑作为旅游观光景点,这需要加强废弃矿坑与排土场的整体开发与综合利用,与当地人文特征相结合,形成独特风景区。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露天煤矿开采是煤炭产业的重要工程,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长期的开发活动已经引起了造成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露天采煤对环境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大面积的表层剥离直接破坏了地面景观和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资源等方面的污染,我们必须从注重分析性思维向分析性、协调性、综合性思维转化,从单项技术、分科发展、常规观测想复合技术、现代信息手段、多学科综合系统发展转化;追求最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露天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此,相关的煤炭企业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文,郭东罡,上官铁梁.浅析山西乡镇煤矿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04:152-156.
[2]郭联合.露天煤矿开采的现场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河南科技,2013,23:202.
[3]陈殿勇,斯庆,杨瑞清.浅谈露天煤矿环境问题及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2010,S1:78-79+82.
魏家峁露天煤矿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篇2
1.1 自然地理
魏家峁露天矿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境内, 有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特征, 地形非常复杂, 地表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很严重, 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煤田周边最大的地表水体是黄河, 由北向南径流, 流经煤田东缘。本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冬季严寒, 夏季酷热, 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5.3℃~7.6℃, 最大冻土深度1.50m, 年平均降水量408mm。
1.2 地质条件
露天煤矿主要被第四系黄土和风积沙所覆盖, 只有局部的梁顶或冲沟中才有基岩出露。露天煤矿地处准格尔煤田东南部边缘, 地层遭受剥蚀非常严重, 造成部分地层缺失。根据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 矿区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的近代沉积, 第三系上新统, 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 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 奥陶系。
1.3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 (组) 和奥陶系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三个含水层 (组) 。
(1)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零星分布在罐子沟、宝活兔沟, 分布范围很小, 连续性差, 厚度0~3m。因受厚度、分布面积的限制, 富水性差。此外, 补给源为大气降水, 潜水水位变化幅度大, 对矿床充水无影响。
(2) 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 (组) 。绝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或第三系之下, 区内大面积分布, 其特点是裂隙发育弱, 富水性差, 且极不均匀。山西组砂岩承压含水层水位埋深26m~171.68m, 是开采6号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砂岩裂隙承压水水位埋深5.55m, 是开采7、8、9号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3) 奥陶系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层。全区分布且区内无出露, 特点是含水层裂隙岩溶较发育, 富水性不均, 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单位涌水量0.064L/s·m~19.039L/s·m, 水位标高868.4m~872.7m。
1.4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魏家峁露天煤矿勘探报告”, 首采区8个孔岩土如下:黄土即轻亚黏土、红土即轻亚黏土和黏土、砾岩、砂质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砂质黏土岩、泥岩、黏土岩、泥灰岩、炭质泥岩、风化煤、煤[1]。其中黄土和红土具可塑状, 较薄, 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其他岩土组厚度和岩性变化大, 抗压强度低, 工程地质强度较差。
2 魏家峁露天煤矿地质环境现状及预测评价
2.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1) 通过实地调查有8处地下采空区, 由于开采范围小, 土体强度高, 所以不易坍塌;露天矿区崩塌点有36处, 输煤线路区分布有5处, 均为小型崩塌。区内居民少, 大部分为荒地, 造成的损失较小。因此, 现状条件下坍塌危害程度小, 危险性小。
(2) 工业场地正在建设, 仅有行政福利区生活污水排放, 排放量小, 对地下水资源没有影响, 对地表水黄河水质也没有影响;目前内排土场还未形成和启用, 外排土场固体剥离物对地下水水质没有影响。因此, 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水环境影响为较轻。
(3) 首采区进行煤层上覆岩土体的剥离, 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约3.0521km2, 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 其他地区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仍保持原有状态。因此, 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较重。
2.2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2.2.1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露天矿工程在建设、开采过程中, 地表植被受到破坏, 土质外露, 容易产生风蚀沙埋灾害物质;如遇降水或有地表水浸润, 可能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外排土场处在罐子沟的中下游, 如不采取合理的地表水导流系统, 将引发泥石流灾害。
2.2.2 矿山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
露天矿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风蚀沙埋, 对村庄、分散性居民和工程设施都有影响, 所以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中等;区内没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供水水源地, 所以对水资源影响较轻;占用土地资源类型有耕地 (旱地) 、林地、果园、人工和天然牧草地、农村宅基地、裸地等, 所以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都较严重, 造成的损失较大。
综上所述, 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的防治难度较大。
3 魏家峁露天煤矿地质环境防治
3.1 崩塌、滑坡灾害防治
对于潜在的崩塌点, 将高处潜在坍塌土块人为铲落, 彻底消除崩塌隐患。预计铲除土体约600m3;当采掘面存在潜在崩塌、滑坡灾害时, 可以通过清除危险的土体、下面修筑排水沟、上面修筑截水沟、边坡加固、荷载堆压坡脚等工程措施来消除隐患[2]。
3.2 泥石流灾害防治
在东外排土场, 潜在泥石流隐患, 所以在排土场平台建立挡土围堰并在围堰上种植油松, 在挡土围堰外侧修筑排水沟排水导流, 边坡种植坡面灌木新疆杨。
3.3 风蚀沙埋灾害防治。
由于该灾害危害程度较轻, 对其不设计工程治理规划, 仅进行监测。
3.4 含水层破坏防治措施
露天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含水层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矿区污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溶液对地下水环境和矿坑排水对地下水资源两方面的影响。
矿坑排水处理:采用旋流沉砂池和澄清池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悬浮物浓度小于200mg/l, 满足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出水可用于坑内洒水降尘、道路洒水以及绿化灌溉等。
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站, 处理后的水重新利用, 可用于绿化浇水或道路洒水。
固体废弃物:排土时将表土单独堆放, 临时进行种草绿化;锅炉灰渣对其进行综合利用, 可制作混凝土的参合材料、建筑材料、惰性防水材料等, 其余未被利用的运往内排土场掩埋, 在采空区的电厂灰渣集中排放地用纤维土袋建筑隔离堤, 纤维袋内装红色、棕红色第三系黏土 (渗透系数小, 相当于隔水层) 。生活垃圾处理:利用垃圾箱收集后, 有垃圾车统一运输到电厂垃圾填埋场处理, 严禁随意散倒。
3.5 土地复垦和地形地貌景观的治理
对破坏的地形地貌的治理过程其实也就是土地复垦的过程。土地复垦工作贯穿整个矿山开采, 一直到煤层全部开采结束。土地复垦工作分为两部分, 一是土地的恢复 (平整) , 二是土地的利用。土地恢复主要是大量剥离物的堆积填平工作, 包括排土场的平整, 围堰及边坡修筑、排水沟的挖掘等, 剥离岩土摒弃到设计标高后, 用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推平压实, 为防止边坡雨水冲刷, 施工时按不大于1%的坡度形成反坡, 上覆表层土。土地的利用主要通过农业、林业生产或人工种草进行植被恢复。根据土壤情况乔 (灌) 木防护林主要选择新疆杨、柠条, 草类主要选择紫花苜蓿和披碱草。
4 魏家峁露天煤矿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对重点保护区进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分区, 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理。
第一阶段, 近期综合治理, 首采区剥离物实现内排, 对外排土场进行治理恢复, 完成东外排土场和采区外围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第二阶段, 中期综合治理, 完成首采区和外围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第三阶段, 远期综合治理, 完成二、三采区和露天开采后备区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5 结语
评价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 地层岩性和地质结构较复杂, 按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危害范围分为矿山环境影响较重区和一般区。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对水土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 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
摘要:矿区地质条件是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一个重要内容, 决定着矿山的建设规模及矿床的开发利用。正确可靠的评价能给矿产开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
关键词:魏家峁露天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
参考文献
[1]准格尔煤田魏家峁露天煤矿勘探报告[R].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3勘探队, 2005.
[2]魏家峁露天煤矿一期工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R].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0.
露天煤矿环境补偿 篇3
关键词:露天煤矿,开采现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 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
1.1 生态环境的破坏
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采场直接剥离、挖掘和外排土场及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和输水管路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各项工程对土地的占用等。这些挖掘和压占等施工活动直接破坏了表层的植被, 导致这一区域原先处于相对稳定的系统受到干扰, 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貌、保水力等生态因子发生巨大了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露天开采平均每万吨煤破坏土地0.24hm2, 其中采场挖损破坏0.08hm2, 外排土场压占0.16hm2, 植被覆盖度破坏90%以上。露天煤矿开采规模越大, 占用的土地面积越大,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严重。
1.2 大气环境的污染
露天矿开采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露天开采过程中表层剥离、爆破、铲装、运输、卸载、排土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另外, 储煤场产生的粉尘;煤、矸石以及灭火区自燃产生的CO、SO2、和NOx等有毒有害气体;工业场地锅炉排放的烟尘和SO2等, 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对多个煤矿的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总悬浮颗粒物 (TSP) , 以及还有极少量的二氧化硫 (SO2) 。研究结果表明:TSP的含量远远超出二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超标原因一方面与气象条件紧密相关, 由于春秋风沙大, 风速远远超过了5m/s,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季节。另一方面, 我国露天矿外排土场大多没有及时的采取工程、植物和管理措施, 造成大面积的裸露地表。
1.3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污染
露天矿开采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有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淋溶水、工业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矿坑涌水。其中, 对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是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淋溶水。由于排土场的煤矸石中富含碱金属、碱土金属和硫等, 大气降水淋溶了煤矸石中的无机盐类, 含无机盐类的淋溶水流入地表水体会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渗入地下含水层, 也会污染地下水体。其次为工业场地的生活污水和矿坑涌水, 其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等, 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 其进入土壤将对土壤及地表植被产生一定影响, 渗入地下或地表河流也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2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2.1 选择合理开采工艺与机械设备
露天开采工艺与设备的选择是露天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露天矿的投资成本, 露天矿的初期建设以及露天矿的经济效益。而电能是清洁、环保、廉价的能源, 并且目前大型的露天煤矿企业都已经与发电企业进行合并, 形成了煤电联合企业, 露天煤矿的一些大型设备, 如电铲、吊斗铲、轮斗挖掘机、胶带、排土机等都是以电作为能源。因此, 在露天煤矿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尽量使用用电设备代替用油设备, 优先考虑采用半连续工艺、连续工艺、倒堆工艺等, 取代单斗电铲—汽车运输的间断工艺, 从而达到降低原油消耗,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减少汽车尾气对矿区空气的影响。
2.2 最大化的回收煤炭资源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如何最大化的回采它是实现高产高效绿色矿山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减少煤炭损失, 提高回采率, 露天煤矿应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对于近水平及缓倾斜煤层, 应采用顶板拉沟向底板推进的开采方式, 并使用倾斜分层, 同时配以辅助设备清扫浮煤。对于倾斜和急倾斜煤层, 除了采用顶板露煤和水平分层外, 还要使用前装机或者推土机回采三角煤, 从而减少煤炭自燃对矿区空气的影响。
2.3 优化露天矿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作为露天矿核心环节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通过露天矿的运输系统可以将采场、排土场、储煤场联系起来。运输系统的优化是将露天矿运输距离合理化、最小化, 从而减少露天矿的运输费用, 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运输过程中对露天矿环境的影响。露天矿运输系统优化应按照矿、岩的流向, 从运输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 合理选择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 综合考虑运距、运输方式、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 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速度和最少的费用组织好矿、岩运输活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资源综合利用
在露天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废弃的物料, 这些废弃的物料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处理, 将严重的影响矿山的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把露天开采工程中伴随产生的废气、污水、煤矸石、煤灰等看作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相关产业, 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循环产业的经济效益, 从而降低露天煤矿开采的成本, 减轻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实现真正的绿色开采, 使矿山产业可持续化、绿色化。
3 结语
露天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灾害的防治是比较复杂的、庞大的和综合的工程。要应用采矿学、工程经济学环境地质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原理和思路研究防治对策。从注重分析性思维向协调性、综合性、分析性思维转化;从分科发展、单项技术、常规观测向复合技术、现代信息手段、多学科综合系统发展转化。追求最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芳, 高优娜.探讨露天煤矿开采酿成的环境问题及防护对策[J].北方环境, 2012 (6) :56-57
[2]孙立勤.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 2007 (11) :146-147
[3]刘宏华, 徐军.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环境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北方环境, 2011 (11) :157-158
露天煤矿环境补偿 篇4
《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 即通过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 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 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根据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增长方式, 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 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煤炭工业的目标。即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煤炭工业。
正是在这一国家政策指引下, 各煤炭企业开始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高潮。
下面就以准东露天煤矿工业场地布置为例, 来说明露天煤矿设计中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理念的体现与应用。
2、水环境污染防治
为了防止水环境污染, 保护水资源, 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出发点是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产生量, 对污水进行达标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提高处理后中水回用率, 减少新鲜用水量。
(1) 节约用水
在用水建筑物入口处设置水表, 建筑物内卫生器具选用节水型器具, 并设随时关断阀门, 卫生器具及管道随时检查和防漏。
热水采暖系统为循环系统, 补水采用带稳压的变频给水。供热设备及管道随时检查和防漏。
各泵房内供水设备均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及时自动调节供水量。
(2) 节约用电
工业场地污水处理站在场地布置时, 除有环境保护因素外, 还有节省污水收集费用的考虑, 即沿工业场地地形, 将其布置于工业场地较低处, 工业场地污水可以沿污水收集管道靠重力流汇入污水处理站, 省去了部分污水提升设备及提升所需的电能。
根据工业场地内部布置情况, 结合各用水点对水质、水压的不同要求, 供水系统采用分质、分压供水:生活用水对水质要求较高, 供水水压较低, 而生产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 供水水压较高。
单独设置生活给水系统, 既可以有效防止非饮用水倒流污染生活给水, 又降低了供水压力, 节省电能。
各供水设备采用变频供水设备, 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水泵的运行, 可最大限度地节省电耗。
(3) 污废水回用
a、坑内排水
坑内排水污染物成分简单, 一般只是悬浮物、细菌学指数超标, 经净化消毒处理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要求后, 出水用于露天矿生产用水、降尘洒水、冲洗用水、场区内外绿化、防护林、生态林用水等。
b、选煤废水
为节约用水, 减少选煤厂清水补加量, 本矿选煤厂洗水实现闭路循环:选煤厂生产废水汇集于煤泥水浓缩车间, 经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c、生活生产污水
露天矿在工业场地建污水处理站, 工业场地办公楼、浴室公厕排放的粪便污水, 经化粪池简单处理;食堂、机修车间的排水经隔油池隔油;锅炉排污水经降温池降温, 全部汇集后由室外排水管网排入工业场地的污水处理站。
污水经处理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标准后, 用于生产用水、降尘洒水、冲洗用水、场区内外绿化、防护林、生态林用水等。
3、声环境污染防治
煤矿声污染源主要是:采掘、破碎设备、运输 (胶带机、卡车) 设备噪声、爆破噪声、锅炉房鼓引风机、各类水泵等设备噪声, 车间维修、煤炭筛分、破碎加工等噪声。
a、设计时在技术经济可行的基础上, 尽量采用具有良好声学特征的产品、噪声源较小的生产工艺, 从根本上减轻噪声污染的强度。如:在机修车间尽量采用焊、液压动装置。
b、利用绿化的隔噪、降噪功能, 增加绿化面积, 通过绿化带的隔离、吸收, 使环境噪声达到标准要求。
c、在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室内布置, 振动强烈的固定式设备基础作减振设计。如:鼓风机、引风机布置于隔声室内, 基础作减振处理。
d、个体防护措施:当对某些声源采取上述措施后, 噪声仍未达到规定标准时, 设操作人员隔声值班室 (如:在锅炉房设隔声值班室) , 操作人员可实行轮换工作制, 以减少与噪声的接触时间, 同时给操作人员配发劳保用品, 如耳塞、护耳器等, 以降低噪声对人耳的损伤。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一般情况下, 露天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洗选煤矸石、燃煤灰渣、生活垃圾、水处理污泥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的主要出发点是综合利用、合理处置、加强管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1) 煤矸石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目标:到“十一五”末, 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43%提高到70%。
本露天矿煤矸石为煤矿运营期二采区洗选加工矸石, 工业场地建煤矸石仓。
利用前对矸石成分进行分析, 按《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利用。
(2) 锅炉灰渣
露天矿锅炉灰渣主要是生产期供热锅炉燃燃灰渣。
锅炉设计时, 鼓引风机与锅炉主体配套选择, 保证了炉内燃烧需要的新鲜空气量, 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 减少了锅炉灰渣产生量, 同时也节约了煤炭资源。
本矿对锅炉灰渣提出了综合利用的途径, 如:做铺路平场的材料、混凝土的掺和材料、建筑材料、惰性防水材料等。本煤矿灰渣年产生量约6000t, 开展综合利用项目有可靠的来源。
此外, 用于绿化堆肥、矿区道路边坡维护、土地改良、生态恢复也是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
(3) 生活垃圾
露天矿在工业场地、行政福利区设置垃圾收集箱, 垃圾收集后由垃圾车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生活垃圾绝不允许随便乱倒, 危害人群健康。
垃圾卫生填埋是一种较为有效地控制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
(4) 水处理污泥
水处理污泥主要是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和坑内排水处理污泥。
坑内排水处理污泥主要成分为粒度较细的煤, 这部分污泥回收利用比较容易, 可全部回收。即减少了资源浪费, 又减少了废物产生量, 保护了环境。
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性质相似, 具有成分复杂, 不易回收利用, 易形成二次污染等特点, 但又有别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其有害物质含量较低, 一般可以作为煤矿工业场地绿化、防护林、生态林等肥料使用。
本矿污水处理主要设备选用MBR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 (MBR) 工艺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 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 水力停留时间 (HRT) 和污泥停留时间 (SRT) 可以分别控制, 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该处理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较好, 污泥产生量较少。
5、建筑节能
根据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 以及建设部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 矿区内各建 (构) 筑物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技术措施。主要节能措施如下:
(1) 在建筑物朝向上, 尽量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 围护结构除一小部分为砖混外, 采用新节能材料聚苯保温彩板或陶粒砼砌块。
(3) 屋面均采用了聚苯板保温材料。
(4) 设计中采用了气密性良好的塑钢窗, 其气密性等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Ⅲ级水平。
6、供热系统 (节约煤炭资源)
(3) 各建筑物采暖均采用热水集中供暖, 并能根据室外气温变化自动调节集中供暖温度, 以减少集中供暖系统不必要的热量消耗。
(4) 集中供暖热力管道采用导热率低保温性能好的岩棉材料, 使该系统运行散热能耗降低。
(5) 在管道的选取方面, 无论是室外热力管道还是室内热力管道, 结合具体的使用条件, 使流速在其经济流速范围内, 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相关要求。
(6) 锅炉房内水泵均选择节能型, 并使其在最佳工况点运行 (水泵运行效率:83%) 。
一、露天煤矿项目概况
露天矿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 地势平坦、开阔, 为卡拉麦里西南山前戈壁荒漠地带, 地表植被稀少, 水系不发育。
露天矿区属于大陆干旱荒漠气候区, 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变化很大。5-8月为夏季, 高温炎热, 白天气温常在40℃以上, 绝对最高气温41.2℃;11月-次年2月为冬季, 气候严寒, 绝对最低气温-49.8℃ (1969.1.26) 。年平均降水量106mm, 年蒸发量1202~2382mm。区内常年多风, 风力一般4-5级, 经常有7-8级大风, 最大可达10级, 多为西北风。
露天矿区及附近地区位于卡拉麦里野生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边缘, 区内没有农业、畜牧业, 区内地表植被稀疏, 只有耐旱的红柳、骆驼刺等低矮灌木可以成活。
二、工业场地场址选择
工业场地包括项目构成中的地面生产系统、大型设备组装场地、机修区、仓库区、采暖供热、给排水工程、油品供应、供配电及通信工程、行政福利区 (含单身宿舍) 、区队办公区、地面运输系统。
(1) 工业场地选址原则
a、工业场地宜靠近首采区或二采区, 并根据采区的服务年限、地面运输及地形条件等因素,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b、工业场地应避开污染源和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开采后工程地质条件变坏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c、工业场地应布置在不受洪水和内涝水患威胁的地段。
d、工业场地布置时, 应尽量避免布置于露天煤矿采掘场、排土场的下风向。
e、尽量利用有利地形, 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f、尽量有利于煤炭外运道路—铁路的选线、建设。
(2) 工业场地场址选择
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因素后, 最终将工业场地场址选择在南、北外排土场之间的开阔地带。此处首先是场地开阔、地形平缓, 便于场地布置, 且土石方量较少, 同时可以满足后续发展场地扩建时的需要;其次是较靠近一、二采区和排土场 (在满足采掘场、排土场安全距离, 且便于生产的前提下, 工业场地应靠近采掘场和排土场布置) , 便于运煤系统线路的布置, 有效缩短采掘场、排土场与工业场地之间的道路, 节约占地, 减少基建期道路、线路建设费用, 减少运营期往返工业场地和排土场、采掘场之间的车辆的油耗, 有利于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最后是将工业场地布置于此可以使工业场与采掘场、排土场基本沿本区主导风向平行布置, 有利于防治采掘场、排土场产生的污染物对工业场地的影响。
(3) 行政福利区 (含单身宿舍)
露天矿工业场地距离采掘场、排土场较近, 易受其粉尘、噪声污染, 另外工业场地内工业设施运行过程中亦产生噪声、粉尘等污染, 不利于在工业场地内部布置环境优美、安静舒适的以办公、生活、休息、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小区, 另外, 本矿区及附近地区属于荒漠区, 植被稀疏, 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一旦遭到破坏, 不利于恢复, 故将行政福利区与工业场地 (主要是指以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场区) 分开布置。
分开布置能明显减少其生产区产生的污染对其的影响, 便于形成一个以办公、生活、休息、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环境友好的功能区,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
三、工业场地布置
根据环境敏感区域尽量避免布置在产生污染严重区域的下风向, 利用不敏感区将高污染区与敏感区分开, 利于生产, 便于平面布置等原则。
另外, 在工业场地周边、各功能分区之间、道路两旁、均营造有防风隔离绿化带, 这样既有利于形成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 又有利于防止某一区域的污染对其他功能区的影响, 还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 改善生态环境。
四、本露天矿其他方面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理念的体现
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1) 锅炉烟气
a、锅炉、除尘器选型
工业场地应按照本煤矿及附近区域产煤煤质、成本, 经济合理地确定所用锅炉类别、型号, 并按锅炉烟气中污染物浓度、地方环境保护要求合理选择除尘、脱硫设备, 以保证锅炉排放污染物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要求。
本矿各煤层煤质均为中-高水分、特低-中灰分、低硫、中高-高挥发分、高热值的不粘煤 (局部为长焰煤) 。据此选择适于于该煤种的锅炉-链条炉 (层燃炉) 。
锅炉烟气中初始污染物浓度均超标, 故选择同时具有脱硫和除尘功能的水浴除尘器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 以满足相应排放标准, 既避免了分别选择脱硫和除尘功能的除尘器对资源的浪费, 又能很好地防治环境污染, 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并重。
b、锅炉烟囱高度
锅炉房烟囱高度按锅炉房装机总容量, 且当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 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的要求, 最终确定烟囱高度为45m。锅炉烟气经除尘器净化处理达标后, 再通过高烟囱进行高空稀释排放, 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会进一步降低。
(2) 粉尘
煤矿粉尘主要来源于煤炭生产、运输、加工、储存、装车等过程产生的粉尘、道路扬尘及外部区域风起扬尘。
在煤炭生产、运输、加工、储存、装车等全过程采取抑尘措施, 主要是采取洒水、通风、绿化、隔离、场地布置等措施。
地面生产系统采用密闭的运输方式, 运输胶带、转载点、输煤栈桥、加工 (破碎) 室内设置除尘装置和喷雾洒水装置, 皮带走廊设通风除尘系统。
为减轻煤尘扬起污染环境, 煤矿工业场地不设露天储煤场, 煤炭储存于圆筒仓、穹顶仓, 同时在仓上、仓内设洒水设施, 提高堆煤表面含水率, 减少扬尘污染。地面生产系统区四周种植防风隔离绿化带, 栽种隔离式乔木、灌木林, 以减少本功能区粉尘对其他区域的污染, 降低场地风速, 减轻风起扬尘污染。
地面生产系统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并经常清扫作业场地地面杂物, 以保持场地清洁, 另外, 为减轻煤尘扬起污染环境, 配置多功能洒水车, 对作业场地进行洒水降尘。
工业场地内部运输道路采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进行硬化, 对运输车辆限速、限载、加盖挡布, 对车流量大的路段要经常清扫减少路面积尘负荷, 并洒水降尘, 以减轻煤尘的飞扬。
(3) 臭气
工业场地臭气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站, 设计中除采用场地合理布置来防治臭气对环境空气和人员的影响外, 还采取了封闭隔离措施:即污水收集管路采用暗管而非明渠, 污水处理设备、构筑物埋入地下, 地表覆土, 然后进行绿化。本矿污水处理站选用MBR型 (膜生物反应器) 处理设备, 整套设备埋地敷设, 覆土厚度为1000mm。
五、建议
露天矿位于新疆地区, 属于大陆干旱荒漠气候区, 夏季高温炎热, 日照时间较长, 为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了先天优势, 因此, 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浴室用热水等,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不仅节约煤炭资源, 而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摘要:文章以神华准东露天煤矿工业场地场址选择、布置, 污染防治措施及部分设备选型、工艺选择为例, 介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理念在露天矿中体现与应用, 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探讨 篇5
关键词: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煤炭资源开采造成了植被、土地及大气等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的相关理论为人们治理修复生态环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我国的相关学者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和分析, 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获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当前的研究都是按照原有的方法对修复责任主体进行划分, 笔者认为, 为了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 还应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展开分析。
1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责任主体
①煤炭生产企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 谁污染, 谁治理”的原则, 煤炭生产企业直接开发利用, 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所以, 煤炭生产企业是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②政府。计划经济时期的生态环境方面遗留了大量问题, 这些问题很难找到责任人, 这些问题的责任应该由政府来负担, 在生态环境恢复方面政府应该成立专项恢复治理小组, 并基于已经报废或者即将报废的煤矿, 提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方案, 并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组织;③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责任主体应是煤炭生产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煤炭消费者以及消费企业等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受益者。
2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对象划分
为了更好的修复生态环境, 应该按照单个煤炭开采者是否具备修复生态环境的能力, 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对象进行划分, 将其分为开采者自己可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以及开采者自己难以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两种不同类型。
2.1 开采者自己可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
煤炭开采者自己可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 实际上是指在煤矿区自身的责任范围内, 企业可以对由于生产而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这里所说的生态环境修复主要包括采空区土地和采煤沉陷区土地的复垦和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地表沉陷治理、景观恢复投资以及废弃物占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内容。
2.2 开采者自己难以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
煤炭开采者自己难以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 实际上是指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不能完成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或者企业的治理效益明显小于整体上的治理效益, 同时责任人不明确的环境治理与修复也归于这类。如森林资源的“异地营造坑木林”, 水资源的“引黄入晋”, 区域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沙漠化的治理等。
3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构建
我国学者认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建应该对“谁补偿”、“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补偿”三方面问题进行解决。
3.1 明确生态环境恢复责任主体
当前我们通常按照“新、旧账”的方式进行分治, 划分出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对象的不同类型, 最终确定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责任主体。有关“旧账”主要有两种情况:①受益者明确的废弃矿山, 这种矿区可以按照“谁受益, 谁治理”的原则进行治理;②受益人不明确的废弃矿山, 这类矿区环境主要有政府来治理。而对于新矿山, 则应对其补偿对象类型进行划分, 上文已经提到, 这里不做赘述。
3.2 明确补偿标准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标准的确定, 主要应按照两种方法进行:①损失补偿法, 所谓损失补偿是指以煤炭资源开发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 将其作为确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的主要依据;②重置成本法, 所谓重置成本使之将受到损害的环境质量恢复到没有受到损害之前的环境质量, 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成本, 将其作为恢复和治理环境、进行补偿的重要依据。从理论上来看,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应该将生态损失价值作为主要标准, 因为计算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 最终生态环境补偿标准的确定应该以生态环境重置成本作为主要依据。
3.3 生态环境补偿资金的运作方式
为了进一步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煤炭开采者可以切实履行修复生态环境的义务, 应该引入保证金制度。对企业修复治理工作进行验收, 保证验收合格以后, 将其交纳的保证金以及相应利息返还给企业, 如果企业的修复治理工作不合格, 或者企业逾期没有治理, 则保证金不给予返还。保证金征收主要由政府利用税费征收的形式形成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没有达标企业, 将其交纳的保证金利用招投标的方式, 将基金最优配置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中, 此外, 还要引入修复治理验收制度, 对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
4 有关补偿政策的建议
4.1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国家在政策上对资源省份的倾斜, 特别是对于那些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矿区、老工业基地和一些已经闭坑的老矿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提供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政府直接预算支持和各种专项补贴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 会成为资源型产业得到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4.2 实施区域间、上下游产业生态补偿
①应制定出基于煤炭生产地与消费地的生态补偿政策, 充分利用东部向西部提供财政转移支付或援助资金的方式, 对西部地区进行变相的补偿;②制定出基于煤炭生产企业与消费企业的生态补偿政策, 在煤炭价格中适当增加一部分补偿性费用, 或者针对煤炭消费企业征收有关环境恢复补偿的税费, 并将这些税费纳入到煤炭企业的环境补偿工作中。
4.3 征收生态环境税
对于参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单位及个人, 严格按照污染程度及破坏程度的不同对生态环境税进行征收。可以适当为资源型城市给与税收返还, 返还的税收应应用于资源开采环境治理工作中。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税, 并给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资金之间建立起固定的渠道, 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的问题,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同时还能消除部门重叠收费、交叉收费资金使用效益低的现象。
4.4 积极引入市场经济手段
①引入排污交易制度。当前排污许可制度还没有在我国得到全面实施, 同时排污权交易也还处于试点阶段, 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完善排污交易制度, 充分利用市场规律, 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保护和改善。②引入配额交易制度。配额交易是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展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就是配额交易的一个重要实施途径, CDM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样一来, 发达国家就可以增加等量的排放权, 与此同时为项目所在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工作可以充分借鉴这一机制, 引入配额交易制度, 由发达地区为落后地区提供经济上的补偿。
5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实际上就是对由于煤炭资源开采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一系列破坏、污染等行为, 由于这些破坏和污染造成生态环境功能下降, 对其进行的补偿、恢复及综合治理等活动。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对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活动进行调整, 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该项机制的实施不仅可以为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保障, 与此同时还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对于人口、经济、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型作用, 充分保证了煤炭工业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英, 刘勇.我国东南部煤矿区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4) :111~114+120.
[2]王公为, 贺立.煤炭企业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构建[J].科技与管理, 2010 (5) :83~86.
[3]顾刚, 梁海超, 王爱国, 胡晨成.重庆煤矿区生态补偿核算:以松藻矿区为例[J].中国矿业, 2014 (3) :66~71.
[4]吕雁琴, 马延亮.新疆准东煤田生态补偿费用估算及标准确定[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6) :39~43.
露天煤矿环境补偿 篇6
党的十七大制定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补偿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以及对环境资源由于现在的使用而放弃的未来价值进行补偿。生态环境补偿的手段包括:要求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支付信用基金, 缴纳意外收益、生态资源和排污等税费;由政府出面实施环境项目支持、生态保护工程;发展新兴替代产业等。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学科, 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实务中许多问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来逐步解决。我国目前对环境补偿会计事项尚未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定, 更谈不上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笔者基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从煤矿企业的角度, 对企业会计实务中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生态补偿负债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的有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意在探究一种规范的会计实务处理办法。
一、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 截至2004年12月31日,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已非常严峻,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空塌陷。目前, 我国重点煤矿的平均采空塌陷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1/10, 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公顷, 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公顷。全国煤炭矿区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公顷, 其中已遭破坏土地约157万公顷, 且损坏土地每年仍以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500亿元。
2.地下水位下降, 矿区供水紧张, 水污染严重。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 缺水矿区占71%, 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 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被排出, 这些矿井水严重污染, 被净化利用的不足20%, 从而对矿区的周边环境造成了新的污染。我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
3.开采产生的废气危害大气环境。我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亿~90亿立方米, 矿区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出大量含SO2、CO2、CO等有毒有害气体, 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并损害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按理开采矿产资源应该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然而目前我国对因开采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进行环境补偿尚无明文规定。
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及生态补偿会计理论的重要性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建立生态补偿会计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有助于利用经济激励和社会宏观管理手段, 促使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一般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 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对全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节, 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生态功能的恢复进行系统管理的目的;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助于从生产源头上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改变企业无偿使用生态资源的习惯, 促使企业在进行商品生产时就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损耗, 为减少生态的损耗, 必须采取措施制止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污染和损害, 确保生态系统对当代和后代人的支持能力不会由于现在的经济发展而受到削弱和破坏。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谁破坏, 谁赔偿;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目前, 我国政策上虽然规定了生态补偿会计实务核算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核算, 但实际上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 会计实务很不规范, 因此, 建立生态补偿会计理论、构建生态补偿会计核算体系、规范生态补偿会计核算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生态补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 生态补偿会计事项的确认
会计确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有计量观会计确认和信息观会计确认之分。狭义的会计确认只包括是否与何时以及应当记录和报告的问题。广义的会计确认包括了会计记录、计量和在财务报告上披露这三个过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 (SFAC5) 中从计量观的角度定义会计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记入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表达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FASB在SFAC5中规定, 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而且要记录其随后的变动, 包括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上予以剔除的变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从信息观的角度定义会计确认是把一个经济事项正式记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并建立了确认的四个标准: (1) 可定义; (2) 可计量; (3) 相关性; (4) 可靠性。IASC还规定了收益确认的两个条件:一是实现或者可以实现时;二是赚取时。
我国会计准则中, 没有会计确认的专门定义, 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9项具体准则所体现的理念表明, 我国会计确认倾向于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方面。笔者认为, 会计确认是运用特定的会计方法, 以文字和数字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 使其反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告中的会计程序, 包括会计要素归属、计量与价值构成、初始与后续时间。
1. 环境补偿成本的核算。
环境补偿成本按成本功能可分为: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维护环境现状不至于环境恶化的支出;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按照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可以将环境补偿成本分为:对过去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关于环境成本的核算, 其核心问题是确认环境补偿成本时如何资本化和费用化。IASC提出资本化的环境成本包括:对现有机器设备进行环境改造和购置污染治理设备的支出;环境污染清理支出中能够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的支出。IASC提出费用化的环境成本包括:防止环境污染的支出;资产的环境检修支出;环境违规罚款支出。FASB提出, 符合下列条件的环境成本应予以资本化:延长企业拥有资产的寿命、改造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率的成本;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国内学者大多认为, 如果环境成本有助于延长企业资产的使用年限或者改进了资产的安全性、或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发生、或为了销售企业正准备销售的产品等, 其发生的成本应当予以资本化, 否则应予以费用化。环境补偿成本有必要纳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并单独设置成本项目进行核算。环境补偿成本总的会计处理原则是追踪与分配。我国目前对环境成本补偿的会计处理办法还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 所依据的环境法规和会计法规还处在探索阶段, 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只能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已有的规定、规范和凭借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进行处理。笔者从分析我国煤矿企业环境补偿会计事项入手, 尝试探究一种规范的会计实务处理办法。
(1)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是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 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发[2005]28号) 规定, 各地方政府相应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主要精神是, 凡在地方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采矿权人, 必须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义务, 并交存保证金。保证金的收取标准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登记的面积、有效期、矿种、开采方式以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 采矿权人可按年度平均缴存。遵循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符合信息质量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实质上已属于正常的环境维护成本, 是直接与产品生产有关的环境支出, 是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 发生时应追踪计入生产产品的成本, 增设“环境补偿支出”科目, 支付时, 借记“生产成本———某产品 (环境补偿支出) ”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建立会计台账, 登记和备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情况”, 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 环境恢复治理达到国家标准退回的一定的保证金, 应作为直接利得记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科目。
(2) 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 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根据《矿产资源法》制定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其他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 应当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自行加工的, 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计算销售收入, 国家没有规定价格的, 按照征收时矿产品的当地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销售收入;采矿权人向境外销售矿产品的, 按照国际市场销售价格计算销售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由采矿权人缴纳, 是用于维护环境现状不至于环境恶化的支出和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 是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为了准确地核算和反映企业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缴纳情况, 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企业, 应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置“矿产资源补偿费”明细科目;同时, 为了如实地反映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结算情况, 企业还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3) 资源税费。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 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目前我国资源税征税项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我国现行资源税采取的是以量计征的方法, 对课征对象分别以吨或立方米为单位, 征收固定的税额, 征收办法采用“从价等率”, 这是税收改革的趋势。征收的资源税是用于维护环境现状不至于环境恶化的支出和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 是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企业对外销售应税矿产品, 在按资源税条例规定计算出应纳资源税税额时, 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企业自产自用应税矿产品, 视同销售按资源税条例规定计算出应纳资源税税额时, 借记“生产成本———某产品 (环境补偿成本) ”科目, 作为职工非货币性用途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
(4) 煤矿维简费。为进一步规范煤矿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费用 (简称“维简费”) , 完善煤矿维持简单再生产投入机制, 在我国境内所有煤矿生产企业, 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 专项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煤矿维简费由煤炭企业按规定标准提取, 主要用于煤矿生产正常连续的开拓延深、技术改造等, 具体用于:矿井 (露天) 开拓延深工程;矿井 (露天) 技术改造;煤矿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固定资产零星购置;矿区生产补充勘探;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支出;大型煤矿一次拆迁民房50户以上的费用和中小型煤矿开采范围的搬迁赔偿;矿井新技术的推广;小型矿井的改造联合工程。对于煤矿企业维简费的核算, 国家目前尚无统一的制度规定, 根据维简费形成及权益归属的特点, 其具有或有事项的属性, 形成的负债有专用性。它是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 是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 计提时应追踪记入生产产品成本的“环境补偿支出”科目。
按规定提取维简费应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贷记“专项应付款———矿山维简费”科目。用于矿井 (露天) 开拓延深工程、矿井 (露天) 技术改造、煤矿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固定资产零星购置、矿井新技术的推广、小型矿井的改造联合工程等形成的固定资产,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照规定提取维简费的固定资产, 不得提取折旧”。河北、山西、安徽等省财税部门已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煤炭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做法制定了相应政策:企业在提取维简费后, 矿井建筑物不再提取折旧, 对煤炭、矿山等采掘业井下机器设备计提的折旧, 准予在税前扣除。
煤矿维简费用于矿区生产补充勘探、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支出, 大型煤矿一次拆迁民房50户以上的费用和中小型煤矿开采范围的搬迁赔偿等支出应作为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为避免企业成本费用重复列支, 月末应将已使用的维简费支出于月末结转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同时冲减“专项应付款”。
(5) 煤矿安全费。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设施长效投入机制, 我国境内所有煤矿生产企业依法提取煤炭安全生产费用。该费用由企业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 专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设施投入的资金。安全费用具体使用范围是: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 (提升) 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对于煤矿企业安全费用的核算, 国家目前尚没有做出统一的会计核算规定, 缺乏可操作性。根据安全费用形成及权益归属的特点, 其具有或有事项的属性, 形成的负债具有专用性和长期性。安全费用是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 是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 计提时应追踪记入生产产品成本的“环境补偿支出”科目。
提取安全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贷记“专项应付款———安全费用”科目。用于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火灭火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及安全防护设施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 (提升) 系统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等, 形成固定资产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并按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发生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用于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时, 借记“专项应付款———安全费用”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为避免企业成本费用重复列支, 月末应将形成固定资产的安全支出结转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借记“专项应付款———安全费用”科目,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6)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了规范和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根据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5]918号) , 各地方政府制定各地方的实施细则, 要求所有煤矿企业, 包括集团公司、总公司、矿务局、煤矿等应按照规定的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 将资金存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代理银行开设的风险抵押金专户。煤矿企业风险抵押金存储金额, 按照煤矿企业核定的生产能力和安全评价等级核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600万元时不再追加储存金额。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属于可能发生的责任成本, 包括违规罚金、处置和恢复成本、人员伤害、日常和意外的环境关注带来的财产损失。风险抵押金的有关会计核算问题, 应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处理。风险抵押金实际支出时, 计入煤矿企业成本, 借记“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本存款”科目。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时, 借记“银行存款———风险抵押”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基本存款”科目。
(7) 培训费。培训费属于隐蔽的规则成本, 是遵守政府和法规而带来的成本, 是报告、监控、测试、训练人员等支出。由于这些成本难以预测, 且潜在量大, 目前要做到合理归类分配成本还很困难, 因此可将这部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按职工教育经费进行会计核算。每期按照职工工资薪金总额提取2.5%的职工教育经费时, 应借记“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教育经费”科目。实际支付职工培训费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教育经费”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 环境负债的核算。
环境负债具有不同于一般负债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可追溯性、连带性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可追溯性是指即使企业导致环境问题的行为在当时是合法的或者在当时有关的环境法律尚无明确界定, 企业也对其环境问题负有责任;连带性是指企业对环境问题其他责任方的环境恢复成本负有连带责任;不确定性是源于环境事项的特殊性质和会计人员对其他相关信息的缺乏, 主要表现在环境负债总额不确定、导致环境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发生的概率不确定和环境负债发生的时间不确定这三方面。相当一部分环境负债具有或有负债性质。企业在确认环境负债时, 存在弥补损失或结算债务的现时义务, 只是发生额或发生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应定期按现有条件和法律法规测算环境 (或有) 负债并及时进行调整。从对环境补偿成本的规范性分析中可以看出, 环境补偿负债基本上是确定的现时义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是环境复原负债,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 可将其直接计入补偿成本, 不形成负债。至于提取的安全费用、维简费, 因其具有专用性和长期性, 是或有会计事项, 应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应缴资源税费和矿山资源补偿费具有税收的特性, 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对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需专户存储, 视为资金移库处理。
(二) 生态补偿会计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上述环境补偿会计事项计量满足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条件, 经济事项能可靠计量, 应采用实际价值 (历史成本) 估计与计量, 其估计的环境补偿会计事项与实际发生不一致的, 应按实际进行调整。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义务, 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公约, 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所确定的支出, 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者矿井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三) 生态补偿会计事项的报告与披露
发达国家对环境会计研究得比较早, 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于1996年10月提出了一份关于“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的讨论文件, 详细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或有环境负债、资产损害复原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其规范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学者对环境报告的一致看法是将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 并认为当前应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关于环境报告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耿建新提出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 其中, 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基于上述对生态补偿会计事项的规范性分析, 可以这样认为, 可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生态补偿成本与生态补偿负债相关项目, 通过“会计报表附注”突出披露生态补偿成本事项与生态补偿负债事项。
四、几点建议
1.纠正重复列支成本。对于或有事项的“维简费”或“安全费用”, 存在费用重复列支的事实, 提取时已计入“生产成本”, 发生时不论是形成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方式重复列支成本, 还是使用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损失以致重复列支, 应于期末时将重复列支的成本费用转入“资本公积”科目。
2.注意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要采用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体现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不高估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 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的所得, 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中要单独核算环境保护和节水减排的所得, 争取所得税优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属于永久性差异, 其收益、费用的计算口径, 在会计制度与税法上的规定有所不同, 但不影响资产、负债的确认, 只是调节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费用, 其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 暂时性差异为零, 进行账务处理时:借记“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科目, 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企业用于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 其发生额的10%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抵免, 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年内各纳税年度结转抵免。这项税收优惠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3.规范会计报表附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重点披露生态补偿成本事项与生态补偿负债事项内容、性质、金额, 生态补偿会计事项的计量属性、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的缴纳使用情况、弃置费用的核算方法等。
摘要:生态环境补偿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或不良影响进行补偿, 以及对环境资源由于现在的使用而放弃的未来价值进行补偿。本文基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对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生态补偿负债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的会计规范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企业,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露天煤矿环境补偿】推荐阅读:
露天煤矿资源07-04
露天煤矿岗位考核制度09-29
露天煤矿岗位责任制度07-06
鄂尔多斯市煤矿露天开采工程08-22
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调研报告06-02
露天学校07-30
露天煤业10-05
露天边坡10-13
露天开采工艺05-23
露天播种育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