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结构

2024-10-04

城乡产业结构(精选12篇)

城乡产业结构 篇1

摘要: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标志着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和方向,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在论述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社会经济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形成重要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标志着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和方向。因此, 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进行研究, 推动其健康发展, 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通常讲的三次产业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都是产业结构的具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亦称产业结构高度化, 是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 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的变动上。具体讲, 产业结构高级化, 一是指产业的高技术化。即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 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二是指产业的高集约化。即通过竞争、购并、重组等产业组织形式, 逐步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跨国公司等, 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竞争优势;三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即从产品价值构成来看, 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越来越少, 产品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知识、信息、智力等资本报酬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还处于低水平的演变阶段, 国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 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差距明显。只有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才能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对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首先作了经验性总结。克拉克的描述建立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之上, 他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因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 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继配第、克拉克之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又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两个方面, 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将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关于各国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演变趋势, 他认为:第一, 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下降;第二, 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 大体上是上升的, 然而其劳动力比重, 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 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 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极强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同时也就是对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改造, 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是转换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果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化道路, 不仅会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落后, 而且还会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 引发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如果脱离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不仅会使城市工业缺乏农业的要素贡献与市场贡献而难以顺利发展, 而且还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内部,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违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初衷。其实, 我们是有这方面教训的。建国后, 我国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 为实施这一战略,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 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 进行强制工业化积累, 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 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 结果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工农差距加大;其次, 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 严格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 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超前的发展战略和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 加大了我国的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严重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因此, 我们必须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就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 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 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第一,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 从而把传统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

第二,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通过现代化, 也要依靠城市化。所谓城市化, 是指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的发展, 农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 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 城市化过程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优化配置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迁移、要素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 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根本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同时, 要特别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的天然联系, 私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 在市场利润率的诱导下, 私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 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第四, 促进二三产业与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长期以来, 人们片面地把工业化进程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 在发展政策上没有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必须突破这种观念,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 我们还要突破以城乡工业同构化为特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 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促进城乡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 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具体来讲, 大中城市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走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 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第五, 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变原来的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在经济政策、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要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 1999.5.

[2]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 1999.

[3]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城乡产业结构 篇2

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对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释疑

城乡二元结构,就是传统的农村与现代的城市并存的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渡形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和乡村形成两个相对分割的板块,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别,主要包括: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

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现象。目前,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受到限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规划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财政、金融以及各种社会政策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通过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举措,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全国而言,建国以来我们的许多制度和政策措施(例如,粮食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不是有助于消除这种二元体制,恰恰相反,而是强化或固化了这种二元体制,致使城乡之间的差异日趋显著,城乡分割亦日趋表现

为刚性化。与此相对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渐次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亦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表现

改革初期的农村改革使得1978年到1984年间城乡差距出现了暂时性的缩小,但是自从1985年国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城乡差距出现急剧扩大的趋势。“城市建设像欧洲,农村发展像非洲”,这句话既夸张形象而又尖锐地道出中国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为11.3%,而第一产业劳动力仍占就业总人数的40.8%,农村大约有1.8亿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三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民在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社会救助等各方面都和城里人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二、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背后的成因分析

首先,农村人、财、物资源的匮乏是导致城乡差距愈发显著的根本原因。(1)人均耕地太少。如果拿中国全部耕地除以人口总数和美国的耕地除以人口总数相比,中美之间的人均耕地比大约是1∶9。但如果按农民的人均耕地来

算(美国的农业人口大约占美国人口的2%,中国2009年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4%),那么美国农民人均占有土地恐怕就是中国农民的200多倍了。所以,要让农民富,首先要减少农民的人数。这是“物”(耕地)的因素。(2)资金匮乏且流失严重。据统计,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517亿元,其中城镇为3274.4亿元,农村为1242.6亿元,城镇与农村相比为2.64∶1;199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58∶1,2000年为3.91∶1,2005年为5.49∶1,2009年竟高达6.322∶1。与之相对的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流向,主要用于办工业、办非农产业,而非发展农业。(3)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这些年来,我国农村人口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文化的、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大都到城市去务工,来自农村的高校学生毕业后也都选择留在城市,农村以“386199(妇女、儿童、老人)部队”为主,农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急剧下降。

其次,不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城乡差距愈发显著的政策原因。改革后,为了加速经济发展进程,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中央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这种不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国家所有大型交通、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无不紧紧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从而扩大了城乡差距。

再次,工业化道路的惯性发展是造成城乡差距愈发显著的又一重要原因。据测算,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等政策,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大约6000亿—8000亿元农村资金转移给工业和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仅仅是国家通过廉价征用农民土地一项,每年农民损失就达数千亿元,如2001年损失超过8000亿元,超过过去30年(1949—1978年)通过“剪刀差”侵占的农民资金的总和。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对策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艰巨、最繁重的现实任务,也是关键所在。从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是城乡二元的基本公共服务结构。因此,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机构机制,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的对接。下面就促进城乡结构从“二元”走向一体的对策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切入点: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长期以来对城乡劳动力实行差别地位和差别待遇。以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收入、劳动时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为例。据统计,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6元的68.4%;而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6.6小时,比城

市工人多8.7个小时。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城市工人占67.3%;在失业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城市工人占44.5%;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能够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城市工人占66.3%。在承认城乡劳动力存在较大差别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种差别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例如,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对比分析表明,随着传统劳动力市场向现代、规范、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转变,教育、专业技能、职位等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在逐年递增,而身份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在逐年递减并趋于消失。

这说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不仅是社会转型的客观发展要求,而且在现实中已经具备了实施的基础。基于这种考虑,我们选择以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切入点,并建议:(1)逐步打破人力资源市场在城乡、部门之间的分隔状态,取消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地域和身份限制;(2)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清除对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改变有关部门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3)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4)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疫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关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关注点: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收入差距、就业权利,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问题,而社会保障则关涉到人的生存权利问题,这方面存在的不公平,尤其值得关注。目前,急迫的问题是要

解决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毕业大学生和下岗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为此,(1)统一城乡之间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2)优先解决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大病住院保障机制,以及包括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3)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学费补偿(或代偿助学贷款)、社会保险和岗位津贴;(4)在公共卫生(饮用水、厕所、防疫)、基础教育和环境质量方面,保证国民待遇。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方面,拟以我市农村开展四有工程为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切实将社会保障向农村基层延伸、向广大农民拓展,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四年前,作为江苏农业人口第一市的盐城市从解决广大农民最期盼、最现实的直接利益问题着手,把围绕民生作决策、办实事、求实效,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急需的领域着手,在农村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为主线,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实现全市农村581万农民“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为目标的村级农民“四有”工程建设,经过2008年的“十村示范”、2009年的“百村试点”,2010年实施的“千村推广”,2011年实施20家四有示范镇建设的创新探索实践,全市村级“四

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盐城市委、市政府还把社会保障村级“四有”工程建设连续列入为民兴办的实事项目之一,作为提高广大农村百姓幸福指数、建设幸福盐城的重要举措来抓。四年来,全市通过“四有”村平台建设,共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7.72万人,转移率达到了95.2%以上,扶持农民创业4.6万人;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了295.5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总人数达到了528.91万人;共开展技能培训各类人员49.46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了92.5%。截止目前,在全市2108个推广村中,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已经全部建设到位,已实行微机录入并进行动态化管理的村2099个,占推广村总数的99.6%;全市60周岁以上的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已实现应发尽发,全市新农保适龄对象已参保人员达236.90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9.9%,在江苏省面上提前实现省定参保目标,实现了广大农民新农保参保、农村适龄老人基础养老金发放和“四有”村建设全覆盖。今年以来,该市按照“巩固提高示范村、重点突破试点村、整体推进推广村、着力创建四有镇”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去年选择了20个乡镇成功创建“四有”示范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层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平台服务经办功能,以开展全市镇镇“四有”工程建设为目标,从而不断提升全市农民“四有”工程建设水平。

(三)基准点:让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在所有的公平条件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逐步解决农民

工子女在打工地平等、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等,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经费按学生数公平分配;(3)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要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当前还应注重采取各种优待政策,鼓励优秀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

(四)关键点: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目前,除了在对农民工权益、乡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转移支付:(1)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2009年国家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仅占总支出的0.73%,虽比2007年的0.68%有了较大提高,但相对于7.13亿乡村人口来说,投入明显偏低。因此,政府应依据国家财力及其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农业建设的预算内投资,确保对农业建设的投资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方式要按照其规则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运用“绿箱”规则,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动植物保护防疫和无公害生产的投入;利用“黄箱”政策,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水平,据统计,在此方面我国大约有1500亿元的补贴空间可以利用;完善农业制度,提高对农业的金融支持等。

(五)突破点:积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国务院早在2006年前后就组织14个部门的6个调研组分赴全国部分省市就户籍改革工作进行了综合调研,调研组认为,户籍改革的时机基本成熟。那么,如何改革?总结这

些年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的改革措施以及实际效果,认为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户籍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城乡户口性质统一问题,让户口回归本位。(2)应取消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各种经济利益和权益,这是户籍改革的难点和核心。(3)剥离这些附加利益,要着眼于搞好综合配套改革,分清先后顺序、轻重缓急。

最后,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和重大战略。为此,要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力推进包括县镇财政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农村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各项制度改革进程,在逐步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城乡各项体制机制的对接,从而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城乡统筹需产业拉动 篇3

任玉岭:一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要按照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科学化、机械化。要使农业生产通过集约化的管理,以及先进技术、先进装备的武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收益。二是要狠抓农产品的加工和运输,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为农村增加3~10倍的收入,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收。为了使农产品加工等非农产业发展,一些大的县一定要多设几个工业聚集区。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包括物流业、旅游业,都应引起重视。为了发挥非农产业的发展,除了搞好城乡统筹规划,给非农产业留出空间外,还需要有税收政策的扶植,财政金融的支持,尤其是土地使用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朱敏:基于市场逻辑,实现城乡统筹还有什么可行的载体或路径?

任玉岭:还有一点就是,要建立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为促进农村与市场对接,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信息网络,就必须搭建农村的市场平台,完善维护农村运行的载体,这就是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

公司制经济组织是当代市场经济管理的重大创造,也是现代经营的最好模式。公司制经济组织不仅在工业领域得到了普及、推广,而且也在各国的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农民入股的公司制合作组织,不仅可以把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农村,实现三农与市场对接,而且利于开展种、养、加与产、供、销的一条龙,能够把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的效益留给农民,使农民增收。

城乡产业结构 篇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问题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焦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后发现, 相关的代表性研究主要包括: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主要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二是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性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 主要研究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已有的文献为本文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视角, 产业结构变动、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被证实。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或单独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或单独分析了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将产业结构变动和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综合影响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不能很好地解释在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 收入分配格局快速变迁下, 各类因素微观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综合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以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作为切入点, 综合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性, 构建一个更符合当下发展现状的分析框架, 以期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1. 产业结构变动

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周云波对中国1978-2008年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发现城市化的发展在短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但这种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逐渐消失。而工业化的发展在短期内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但从长期看, 工业化的这种负面影响也逐渐减弱, 最终反过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刘叔申、吕凯波提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关系的基本假设:发展第一产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第二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实证结果支持了他们的假说。李小玉、郭文依据泰尔系数测度方法分析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份额的增加会促使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有效促进了农村居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据此, 本文提出:

假设1: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反方向变动, 即第二产业占GDP比值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2. 收入来源结构差异

收入来源结构不同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另一个研究视角。顾海兵、王亚红认为,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乡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差异程度, 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较小。曾国安、胡晶晶从收入来源结构角度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 指出2000年以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经营性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收入的缩小。李颖、王尤贵研究认为, 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其变动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比重及其变化的差异决定的。徐强通过对1985-2009年城乡收入来源的统计剖析认为,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工资收入、经营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的差距程度。黄祖辉、陆建琴、王敏从城乡收入来源结构分析认为, 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在城乡居民间所处的地位不同, 它们各自对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 结合各类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初步观察以及1993-2012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各项收入情况本文依次提出:

假设2: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同方向变动, 即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增大会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假设3:城乡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差异倍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同方向变动, 即家庭经营性收入差异倍数越大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

假设4: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倍数对城乡收入差距无显著影响。

假设5: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同方向变动, 即城乡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二、变量和数据

1. 变量设定与说明

⑴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界定和测量是本文研究的关键,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最主要指标。本文选取城乡基尼系数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采用高霞所提出的修正加权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来测算城乡收入差距 (设为因变量y) , 计算公式如下:

GINIt表示第t年城乡基尼系数, P1t和P2t分别表示第t年农村居民人口比重和城镇居民人口比重, C1t和C2t分别为第t年按相应价格指数平减后的农村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选取GINIt来测度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一方面现有统计数据只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 二者收入的统计口径并不完全一致。李实、罗楚亮指出, 城镇居民在享用社会保障、公用住房以及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从而导致城镇居民所获得的各类隐形收入补贴远高于农村居民, 若运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城乡基尼系数, 会大大低估中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这是本文区别于以往多数研究的创新之处。

⑵产业结构变动解释变量。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始终贯彻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三大产业产值比重次序从一、二、三的农业经济格局逐步走向二、一、三的工业化经济格局。本文采用刘叔申、吕凯波提出的以第二产业占GDP比值衡量产业结构变动, 设为变量x1。刘玫、陈玉光认为, 我国长期实行“兴工抑农”、“兴城抑乡”的不平衡体制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李实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我国现在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

⑶收入来源结构差异解释变量。 (1) 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已有文献大多采用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值来刻画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本文亦选取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来衡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 设为变量x2。 (2) 城乡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差异倍数。为探讨城乡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关系, 本文使用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比值来衡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差距水平, 设为变量x3。 (3)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倍数, 定义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之比, 设为变量x4。 (4) 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 定义为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之比, 设为变量x5。

2. 数据说明

本文以1993-2012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口、年人均收入、年人均消费、各项收入为研究对象, 对1993-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整理计算。各分项收入数据均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基尼系数计算过程中用到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口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额直接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 (附录1) , 而城乡居民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口比重以及人均消费支出, 根据相关指标计算得出 (原始数据为附录2) 。选取这些相关指标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⑴选取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 体现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状况, 是因为中国居民的消费对收入的强烈依赖性已得到众多研究结果的验证, 并结合了凯恩斯消费理论。既消除了城乡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 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城镇居民所实际得到的隐性补贴因素包含在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范围内。

⑵1993年以前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并未分类, 选取1993-2012年数据可以消除以往文献只将收入归结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三个收入来源可能对实证结果造成的偏差。

三、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协整模型揭示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或多个经济变量尽管存在各自的长期趋势, 但如果它们存在协整关系, 则变量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行协整分析首先要求各序列是一阶单整的。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及量纲不同, 对原序列数据做对数化处理。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 在5%的显著水平上, 这6个变量对数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则是平稳的, 所以, 它们都是I (1) 过程。下表为逐步筛选法下产业结构变动、城乡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城乡经营性收入差异倍数、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倍数、城乡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注: (1)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

(2) 括号内为各变量对应的T统计量。

由表看出, 由模型1到模型4方程的拟合系数与调整的拟合系数持续增大, 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城乡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城乡家庭经营收入差异倍数、城乡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均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影响。而模型4到模型5引入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倍数时, 方程的拟合系数以及调整的拟合系数均没有提高, 同时F值变小, 意味着方程整体的显著性降低。因此本文得出在长期内, 产业结构变动、城乡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城乡经营性收入差异倍数以及城乡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为:

协整方程表明:第二产业占GDP比值的回归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负, 即在长期内第二产业占GDP比值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1。可以认为,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主要分布在郊区的第二产业得到了不断发展, 可以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而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 一个国家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倍数越大越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这一假设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 曾国安、胡晶晶提出, 工资性收入差距对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是最大的, 虽然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 在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是上升的, 但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过大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巨大的城乡工资性收入差异系数仍然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城乡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差异倍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 即城乡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差异倍数越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这一结果与假设3的预想相同。随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保大放小”政策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 促进了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同时, 作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性收入 (包括农户家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和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 增长减缓。因此, 城乡家庭经营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倍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是不稳健的。即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倍数不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4。这一结果与赵人伟提出的“在居民的收入构成中劳动收入是主要的, 财产收入是次要的, 因此不必担心贫富差距会扩大”的结论一致。同时王少国指出因为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比重一直很低, 相对于其他三类分项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收入微不足道。

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正, 即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倍数越大, 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5。从附录1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都有所提升, 但城镇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要远大于农村居民,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368元, 农村居民为838元, 不足城镇居民的1/7。由此可见, 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支付和补贴要比城镇居民低得多, 这是因为在二次收入分配中, 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偏向的转移收入分配政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背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结论是:

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短期内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

⑵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3) 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不会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

为此, 本文提出以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首先, 立足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要求, 调整工业发展战略, 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力度, 满足新型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 保障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同步提高。其次, 引导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使更多农村居民获得薪酬收入, 提高农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同时, 在信贷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项目选择等方面给予农村居民适当政策倾斜, 用以提高农村居民自主创业的收益水平。第三, 鉴于目前农村转移性收入占整个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较低的现实,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力度, 建立国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以往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 采集了1993-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 运用协整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收入来源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⑴第二产业占GDP比值长期来看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⑵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差异和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⑶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收入来源结构,城乡收入差距,协整模型

参考文献

[1]周云波.城市化, 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 (季刊) , 2009 (4) :1239-1256.

[2]刘叔申, 吕凯波.财政支出结构, 产业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 2011 (11) :42-45.

[3]李小玉, 郭文.基于面板数据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 2012 (12) :136-141.

[4]顾海兵, 王亚红.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解构分析:1985—2007[J].经济学家, 2009 (6) :77-83.

[5]曾国安, 胡晶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收入来源结构角度的分析[J].财贸经济, 2008 (3) :53-58.

发展生态产业 推进城乡一体 篇5

中共郧县城关镇党委书记 郝天斌

2001年郧县乡镇合并,原大堰乡整体并入城关镇,大堰似乎实现了由“乡”到“城”的转变。事实如何呢?用老百姓的话说“换汤不换药”。城与乡的区别并没有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有所改变,反而更加凸显出来,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区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对比中更加显眼:城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业、商业为主,而农村片区地处边、远、山、贫困地区,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区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城区逐渐成为工、商、住、旅的集聚区,农村却因打工经济变成 “386199”(妇女、儿童、老人的代称)部队的驻地;城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以来,城关镇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这种城乡差距却始终存在,而且有加大的迹象。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调水在即,作为核心水源地、国家限制功能开发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已经成为城关镇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于城关镇来说,以大规模的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破解二元经济结构难题走城乡共同繁荣之路显然又是行不通的。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生态保护首当其冲、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行不通等诸多难题,城关镇发展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探索改革创新的锐气,立足镇情,针对性的破解难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难题,关键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发展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项目,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设施等。

要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城关镇的发展必须立足库区实际,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之路,把生态建设与保护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分彰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自然生态的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城关镇为郧县的中心,是十堰市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率先实现城镇化是城关镇的重要职责,也是大势所趋。于是,三个问题在破解中得到了三个关键词:农民增收、生态产业、城镇化。思路越来越清晰。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中国”;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的战略;随着郧县沧浪洲大桥的开工建设,301省道的改造升级,特别是连接城区的沿江大道建设,给城关镇农村片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作为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和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延伸和支持,应运而生。

2012年1月,城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十堰市润景园林有限公司生态园林项目落户城关镇堰河村,投资5000余万元,初步建成生态园林基地。经过初步发展,先后得到郧县、十堰党委政府以及各及有关部门认可,随后决定将子胥湖项目融入“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面积覆盖,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支持,大幅度保障,大步子推进。随后注册成立湖北子胥湖集团,2013年初由郧县县政府在北京与湖北子胥湖集团正式鉴定协议,建设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首期开工涉及生态、民生的十大项目,自此掀起了以城关镇农村片区为主战场的建设新篇章。

子胥湖总体规划面积涉及12个行政村、60平方公里。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试验区,以城乡统筹、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子胥文化、新农庄、宜人宜居六大主题发力,努力打造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全民小康示范区。

试验区在政府主导下,企业投资,政企共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生态环保为统领,借子胥文化发力,全面绿化整治,构筑田园都市;以建设宜人宜居生态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试验区为目标,计划用八年时间打造生态滨江之城、田园森林都市。

在子胥湖城乡统筹项目区域内,实行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业并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农民在生态建设、营运中受益,农村适龄劳动力实现100%就业。城关镇在发展中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主打生态牌。着眼挖掘农耕资源、春秋文化和山水人文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滨水园林湿地景观和田园森林都市为主的园林花卉、观光度假、生态文化、文体娱乐及旅游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生态产业。这里与郧县主城区唇齿相依,与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隔江相望,滨临汉江,依山傍水,交通便捷,山环水绕,环境怡人,各种资源并存。乡村田园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子胥文化悠久而厚重,梨花寨、茶马古道遗迹保留完整,文化底蕴丰厚。因而核心区以旅游、服务等基础建设为主,发展涵盖六个村,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子胥湖环湖路、游客服务中心、游艇码头、风情小镇、养老养生公寓、水上乐园、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山地主题公园、田园森林都市等项目。沿301省道、312省道沿线发展园林、果木、苗木、花卉产业和生态保护、农耕体验、果茶采摘、旅游产业开发,辐射带动沿线九个村。

试验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通过全面绿化整治的举措,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植被覆盖率(草坪、森林)达到100%,无裸露土层,完全改变水土流失的现状,根绝水土流失。

试验区没有工业污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为主,不制造“三废”。准备建设的茶叶加工、茶饮料加工、果脯加工、果饮料加工等农业产业化企业,没有排放;生活污水实行雨污分排,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到城区污水处理站,完全杜绝向汉江直接排放。

在项目区内,只要愿意,所有农户土地、房屋可以流转、出让、出租给公司;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可以在果园、茶园、创意农业园、花卉基地、苗圃基地、公园公司等从事环卫、除草、种植、养殖、加工、物业等各项劳务和管理工作;居民集中安置进小区住高楼,五配套(水、电、路、通讯、健身娱乐)、五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设施统一建设,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城镇化基础设施设施集中规划,农村居民生产方式、收入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发生转变,文明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政企共建、土地流转入股、开放股权引资等方式,农村片区的村民变成股民,村委会变成公司,调动村民全员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与管理,使农民成为实验区的参与者、支持者、建设者、发展者。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实现了农村人口转移,又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为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按照三年显雏形,五年见成效的规划要求,经过五至八年开发,子胥湖将成为鄂西北最大生态园林氧吧、十堰生态滨江旅游胜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汉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

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的文学解读 篇6

一、城市文明从物质层面对乡村文明的反哺

在《白虎寨》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文本传达的一种信息,那就是城市文明从物质层面对乡村文明的反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化,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农村,从传统的文明之根开始被慢慢抛弃,农村文明受到极大地威胁。当城市文明已经成为“全球化”经济、平面化背景、数字化信息的时候,乡村文明仍然被“敲梆岩”隔阻着,与城市文明格格不入。但是,现行的流动人口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源不断向城市流动。这些人,于是成为城市文明的宣传队、运输队,把城市文明带回到农村。农村的固有文明在城市文明的强大冲击下,在物质的层面上可谓不堪一击,于是,城市文明迅速地实现对乡村文明的物质反哺,从而为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逐渐统一步骤。在小说中,这种物质的反哺可谓贯穿始终。尤其受到白虎寨庇佑的老赵书记经历荣华退休后回白虎寨斥巨资修路,就是“反哺”最有力的说明。这种反哺,不仅是物质上的反哺,还是情感上的回馈。当然,现在提出的“一体化”建设,“城镇化”正是对这一矛盾的解决,但是真正实现,尚需时日。小说中白虎寨修公路、通电、使用摩托车、通讯公司建基站、农民使用手机、购置打米机、使用电脑、加工魔芋产品、开展订单农业、网上购销、修建小别墅等都是这种反哺的体现,没有这种反哺,乡村文明发展将极其缓慢。这种反哺,为乡村的发展或者说“城镇化”的推进节约时间,实现提速。小说中,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实现农村寨子的初步脱贫,在约十年的时间完成,这就是反哺的功劳。

二、乡村文明从精神层面对城市文明的浸润

《白虎寨》体现的又一层意思是乡村文明对城市文明有浸润作用。中国大地,自建国到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建设突飞猛进,但是,精神文化上却没有实现很好的匹配。城市文明在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那些带有明显印痕的“城市病”、“外国病”,这些病在浮躁、焦虑、虚荣、虚空的现代城市里得不到很好的治愈,乡村文明在这种时候就对城市文明进行浸润。从某个角度讲,乡村文明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明,这个意义上看就是对现在城市文明进行矫正。在小说中,这种现象时时可见。如白虎寨的村民在接待上级和客人时,舍得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舍得在城市里车流中救护被撞的女孩,舍得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为急需救治的人付药钱、敢于冒着名声被辱的危险救助弃婴、敢于在陌生的城市里见义勇为等等。很大程度上讲,乡村文明代表和传承着友善、坚韧、助人、信义、真诚、正义、报恩、礼貌等中国的传统美德,尤其和城市文明对比,这种坚守更加执着和普遍。这些社会现象正是在近年我们常常见诸报端和网络的,城市里的人已经见怪不怪,而乡村的人却从传统文化、从人性的角度进行维护和坚守,从而完成对城市文明的浸润,使城市文明从喧嚣中回归到宁静的本质和传统的轨迹上,实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配套发展。

三、城乡二元文明碰撞中的取舍与整合

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的空间里,必然会发生二者的碰撞。小说其实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展示,也对如何取舍、整合进行了说明和暗示。城市文明在对乡村文明的反哺中所突显出来的很多问题被作者进行了暗示,例如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打工妹从城市中带回来的“硅胶物品”、卖淫嫖娼行为、城市里黑心商贩用假币换农民工的钱、城里有的不法分子设赌局骗初次进程人员的钱、还有养鸡场的女老板勾引打工仔等等,这都是城市文明中堕落、负面的一面;而乡村文明中“治安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娱乐基本靠手”显然是落后的表现;对政府的决策动辄采取粗暴的干预和抵制也是不法制、不理智的表现;乡镇及村干部的家长作风、欺上瞒下的行为,在村里选举中出现的一些变相贿选行为等等,主要表现为激情与法制、科学与蒙昧的冲突。作品基本上用三条法则完成对城乡二元文明冲突的整合,那就是人性、传统和法制。这是文明延续的法则,也是人类进步和文学的法则。小说告诉大家,即使是在农村发展产业,同样注意生态保护;即使是修公路,也要注意保护天然的旅游资源;即使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但是仍然坚持保留精华、去除糟粕;即使是倡导自由恋爱,但是依然注重保持传统的伦理道德等等,这些都是对二元文明进行的整合。

四、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的文学解读与现实关照

《白虎寨》是现实和记忆中的农村场景描绘,是城乡二元文明结构碰撞、找寻突破口的思维表象,也是对现实的文学关照,是对农村建设与改革的探索性贡献。文中的“白虎寨”,是贫困的化身,既是有着白虎图腾的土家武陵地区的落后农村真实写照,也是在中国大地上广大农村角落中存在的事实;“敲梆岩”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也是喻指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重重阻隔;“幺妹子”也不仅仅是一个土家妹子,而是代指那些热爱家乡、追求幸福生活、有知识、有眼光的农村年轻人,她们才是农村致富的希望和主力;“四眼”等那些关心农村改革发展的年轻人才、企业家、退休领导,他们共同的农村情怀是推进农村进步的外力,是真正的“大爱”,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力量。作品中对农村贫困根源的剖析、对农民所急所需、对基层与上层的关系都进行了深入的表述与解释,在此基础上表达出作者的思考与建议。农村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城市文明的反哺,不论是从物质硬件还是从科学文化软件都需要这种反哺,部门帮扶、消茅工程、产业发展、退耕还林、新建交通、解决人畜饮水等等都表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些行为都是当前农村尤其是恩施农村建设中政府采取的有效方式。小说也告诉了我们,要珍视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小说中描绘的跳丧、划采莲船、吹号、织西兰卡普,都是民间文化的瑰宝,他们会在市场中实现自己重新的定位,焕发出艺术魅力和经济、文化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对产业发展、农村基层建设的剖析与探讨与很多现行行之有效的政策实现吻合,例如“双轮驱动”、例如把农村小学的校长、乡村医生纳入村领导班子,这都是从实际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农村的出路在产业发展,农村的建设方向是城镇化,农村的主要问题是教育问题、是医疗问题,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解决,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打开了通向富裕幸福的“敲梆岩”隧道,才有“白虎寨”的未来,才有所有贫困农村改变面貌的希望!

小说结尾,本来实现了原定脱贫目标的白虎寨,在国家重新划定贫困线后,又要开始脱贫的战斗,耐人寻味。不仅是白虎寨,中国的广大农村,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都要不断奋斗和前进,永远要不断刷新,与时俱进!因为只有奋进才能实现梦想!梦想不灭,奋斗不止。一家,一国,一世界,莫不如此。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是警钟。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州文联)

城乡产业结构 篇7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社会上体现为城乡分治、经济上体现为投资体制上的城市偏斜、政治上体现为城乡居民谁会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由此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等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公平秩序, 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社会政治权利、收入不平等;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不平等和城乡社会发展不平等。

问题的成因在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刚性。所谓结构刚性是指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呈现“凝固化”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业化转移速度慢且严重滞后于产值的结构转化速度, 最终导致城乡差距难以缩减的恶果。其成因主要有:

一是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数据表明, 从1978年至今我国三大产业产值都不断增长, 但涨幅却有明显差距。第一产业的产值贡献翻了39倍, 第二产业翻了107倍, 第三产业翻了198倍。而反观我国当前就业结构, 根据同期统计年鉴数据, 2010年底我国共有就业人口76105万, 其中第一产业占36.7%, 第三产业仅占34.6%。也就是说36.7%的人口从事着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比例的产业。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根据1978年至今第三产业的增加指数变化, 虽然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发展的速度相对于国际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经济一般由三大产业协同带动发展, 而我国还处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低效率模式中。劳动力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业化。

三是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而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呈现出人数基本均等的现状。数据表明1900年全世界的城市化率仅为15%, 到2000年这一比率达到48%。而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6.2%, 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城市规模还不够大, 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无法容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是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阻滞。我国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制度使劳动力流通十分不顺畅, 不能形成完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这是阻碍农业人口非农业化的最重要政策原因。

最后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寻找软化消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方法。想真正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恶性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 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解决措施与建议:

第一, 提升劳动力的自身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劳动力能否顺利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自身的综合素质。国家应加强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 坚持“规范、公平、效率”的原则,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 从根本上提升劳动力的水平。

第二, 重视农业发展。为了实现产业均衡健康发展, 我国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技术改革的根源, 也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技术, 促进我国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良性消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第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针对现存问题, 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推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 达到产业均衡健康发展的效果。

第四,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二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大的就业容量和居住空间, 才能真正改变现在劳动力“钟摆式”的不稳定流动,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与城市先进的生产要素结合,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是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性制度。改革户籍制度, 消除无形壁垒, 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公平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软化消解此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罗军, 代威.《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2]林刚.《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

城乡产业结构 篇8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亦称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的变动上。国际上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有代表性的是:(1)动态比较费用论。这是由日本学者针对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提出的,其核心是,在重点发展传统的具有相对优势但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的同时,必须扶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主导产业。(2)雁行形态说。该理论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产品循环说。该理论认为,一国产品生产应按照“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与技术出口→进口→开发更新的产品”这个顺序不断循环上升。(4)非平衡增长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应选择好带头的先导产业(也叫战略产业)加以重点发展,以战略产业的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5)相关分析法。产业结构的演进,既是产业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调节,又是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述理论,构成了一个结构理论体系。“动态比较费用说”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雁行形态说”与“产品循环说”,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参加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本途径;“非平衡增长论”与“相关分析法”,则进一步解决了如何带动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的机制问题。在国内,杨治教授较早地将产业结构理论引入中国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周振华对产业结构机理作了系统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孙尚清、魏后凯、郭克莎等人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落后的产业结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极强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也就是对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是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果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化道路,不仅会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落后,而且还会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引发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如果脱离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不仅会使城市工业缺乏农业的要素贡献与市场贡献而难以顺利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内部,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违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初衷。其实,我们是有这方面教训的。建国后,中国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为实施这一战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进行强制工业化积累,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结果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工农差距加大;其次,中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严格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超前的发展战略和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加大了中国的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严重扭曲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从而把传统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

第二,积极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通过现代化,也要依靠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城市化过程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迁移、要素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根本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同时,要特别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的天然联系,私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在市场利润率的诱导下,私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第四,促进二三产业与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把工业化进程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在发展政策上没有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导致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突破这种观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我们还要突破以城乡工业同构化为特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促进城乡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大中城市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走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篇9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认清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顺序和消费支出比例方面存在差异的现状, 从现象中深入分析出本质,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 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 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20世纪九十年代,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转变为食品、衣着、文娱、用品、居住、交通、杂项、医疗, 消费热点从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逐渐转向文娱、住行等领域;农村文娱支出上升到第三位, 是支出结构变化中最明显的部分, 其他各项顺序不变。进入21世纪, 城镇居民文娱、居住支出位次进一步前移, 消费结构序列转变为食品、文娱、衣着、居住、用品、交通、医疗、杂项。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为食品、居住、文娱、衣着、医疗、交通、用品、杂项。

(二) 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

1、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在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用2006年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3, 476.34元) 与1995年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3, 892.90元) 的食品消费进行比较, 农村居民营养性、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远不及城镇居民。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肉、家禽、鲜蛋及制品、水产品的数量分别是同一收入档次下城镇居民的75.5%、76.6%、82.1%和88%。

2、城乡衣着消费比较。

从支出额来看, 城镇低收入户衣着人均消费额为237.80元, 而农村高收入户同期人均支出额为231.71元, 城乡支出额相差悬殊。此外, 衣着消费质量档次上也有显著差别。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以中高档为主;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在向成衣化转变中, 也开始由低档向中档转变, 但总体上仍以中低档为主, 更注重衣着的结实耐用、经济实惠。

3、城乡居住消费比较。

首先, 从居住支出比重看, 农村远高于城镇。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偏低, 而农村住房支出比重有所偏高。这主要受城乡消费观念不同的影响。其次, 从支出额来看,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 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城镇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19.6%。再次, 从居住面积和居住质量来看, 农村居民面积大, 而城镇居住质量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97年的1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25.0平方米, 农村人均从22.5平方米提高到27.9平方米。但是, 城镇居民住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内部装饰考究甚至豪华, 而对于农村居民, 住房建设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尚有近25%的草房、土坯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仅为砖木结构的1/2。

4、城乡居民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和文教娱乐支出都在逐步增加, 尤其是文教娱乐支出在城乡跃居第三位。但是,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以及消费环境的差异, 城镇居民这两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对于家庭设备用品, 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从1997年的4, 186元增加到2004年的7, 18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最高仅达到2, 185元, 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支出方面, 农村居民2004年人均现金支出比例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基本持平。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问题由来已久,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质是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镇居民来说不合理, 他们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如果农民收入较多且增长较快, 那么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上的支出比率就会大大降低, 他们就有实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

(二) 消费观念的差别是造成他们消费结构差异的又一原因。

农民消费观念的不优化是农民进行更高层次消费的思想上的阻碍, 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 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文化素质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 对发展消费的渴望也不如城镇居民高涨。

(三) 消费环境的差异也会造成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城乡居民所处的消费环境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城镇的建设基础好, 交通条件便利, 公共设施发达, 市场体系发育良好, 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 消费条件明显优于农民。农村大多处于地域条件偏僻的地方, 交通不发达, 公共设施建设不力。具体来说, 大多数农村没有自来水和煤气的供应, 电力的供应也不如城镇的及时方便, 而且电价偏高。农村很少有像城镇那样的大商场和超市, 医疗机构也没有城镇的发达, 文化娱乐设施更是离城镇有较大的差距。在目前的现实消费环境条件下, 农民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受环境的制约而造成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三、解决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对策建议

(一)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稳定农民农业收入。

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向农业倾斜,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并逐步增加对农业灾害保险的补贴;二是建立和健全主要农副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和储备调节制度, 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将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是建立农村信贷制度, 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比重, 增加农业投入, 扶助一些市场看好、风险较小、见效较快的产业;四是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国家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落实, 使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低于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

2、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目前, 农村二三产业欠发达, 农业尚有1.2亿余劳动力堆积在日益锐减的耕地上。今后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合理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实行城乡一体化, 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业,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二是认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 使城乡居民在户口管理、就业机会等方面真正平等和公平竞争;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培训机构,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

(二)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改善农民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者教育, 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我国现阶段,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消费者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应该包括有关消费经济理论知识的普及 (如消费知识、信贷知识、法律知识、商品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 , 还应包括农民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农民消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等。

(三)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

重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篇10

1 消费结构倾向及结构变化的规律性

利用消费函数计算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倾向, 即建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及杂项等各项人均消费支出 (Y) 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X) 的函数关系。以2000年至2007年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 (数据如表1, 2) 为计算基础, 得出居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重庆市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中, 食品和娱乐教育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0.1, 其为0.451, 占总边际消费倾向的52.9% 。总边际消费倾向是0.853, 即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 用于生活消费的总支出就增加0.853元。而食品和娱乐教育服务所占的比例说明二者是城市居民消费的重点。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38, 即收入每增加1元, 总支出增加0.738元, 低于城镇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0.853元。其中, 食品一项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398, 占总边际消费倾向的53.9% , 其次分别是娱乐教育和居住, 二者各占总消费倾向的10.2%和12.1% 。这说明与城镇相同, 尽管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食品消费仍是农村乃至全重庆市居民消费的重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必然逐步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以上对消费结构构成与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 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正符合这一规律。

管理学将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生理化需求”阶段。由于人们收入水平较低, 在生活消费支出中占主要部分的是用于食品和衣着, 即解决温饱问题。如在2000年消费构成中, 城镇居民的52.34% 用于衣食, 而2007年为49.1% , 下降了几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 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逐步增加, 即生活消费构成中交通通讯和居住的快速增长阶段。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 重庆市在21世纪初年代初经历了一个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高潮。数据显示2000年, 农村居民在居住的支出占整个生活费支出的12.1% , 成为最高, 以后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阶段, 追求时尚和个性的阶段。人们的消费出现多样性、多变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当人们的收入超过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即第一层次的需要而有一定节余时, 第二层次的消费支出比重随之增加。当收入较大幅度提高, 在满足第二层次后尚有较大节余后, 消费支出的重心开始向第三层次转移。重庆市目前总体处于由第二层次向第三层次转变的进程中。

总之, 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结构转变, 由雷同的、单一的消费结构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

2 城乡居民消费的共性

采用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因子分析法, 针对八项消费性支出指标食品x1、衣着x2、家庭设备及服务x3、医疗保健x4、交通通讯x5、娱乐教育文化服务x6、居住x7、杂项商品与服务x8。分别对城乡居民近年消费性支出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利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各项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变量统计方法, 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 从研究相关距阵内部的关系出发, 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统计上一般当这几个公共因子 (或综合因子) 的累计方差和 (即贡献率) 达到80%以上时, 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 分析结果如表5、表6。

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公因子分析, 得出累计贡献率为94.426%, 因此说明在八项消费性支出指标中, 对城镇居民提取的3个公因子已足以解释其消费共性的94.426%的信息。由表中的共同度看出, 提取的三个公因子对消费性支出的贡献均较大, 并且用这三个公因子表达消费性支出指标的有效性均大于88%。公因子Fl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居住、交通与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上;F2集中在衣着和食品上;F3为家庭设备及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消费因子。

表6对农村居民消费公因子的分析, 其累计贡献率是95.232%, 提取了3个公因子, 足以解释农村居民消费共性的95.232%的信息。三个公因子对消费性支出指标的解释有效性除了杂项商品与服务一项稍低, 为86.6%, 其余的均高于93%。F1主要集中在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上, F2集中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 F3只集中在食品上。

3 结论

通过以上对城镇及农村居民消费公因子负荷距阵的分析, 总结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重点也发生变化。城镇居民消费重点依次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衣着和交通通讯, 尤以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为最。农村居民则以居住、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与通讯为消费重点, 其中对居住的消费支出尤重。近年来, 无论城乡居民都特别重视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投入, 这说明应将此项消费作为目前的一个消费热点予以重视。

摘要:以重庆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 采用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因子分析法对2000--2007年的重庆市城乡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情况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此定量分析重庆城乡居民当前消费结构的具体特点。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于秀林, 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2]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08.

[3]陈德, 向东梅.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96-98.

[4]袁小平, 梁劲, 石红.重庆市居民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探讨[J];企业经济, 2006 (8) :125-127.

结构调整须破城乡二元体制 篇11

2009年12月17日,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撰文说,当前,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下滑风险依然存在。在此情况下,“应把‘调结构’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的重要抓手,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机制’,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各种政策指向都表明,“调结构”即便不会取代“保增长”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唯一的中心任務,也会成为中心任务之一。

谁来调

2009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十几个产业振兴规划。自然,政府将在2010年继续落实这些规划。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并不看好这些由政府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划。

“我们过去一直在调结构,一会儿说钢铁过剩了,一会说钢铁又不够了。经济结构调整本身要由市场决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在调整产业结构问题上,要注意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和基础商品(水、电、油等)价格的调整。

有一种舆论认为,在这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分产业其实在借结构调整之名行“国进民退”之实。汤敏认为,“国进民退”不是由政府的政策决定的,而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流向决定的。针对这个问题,“核心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行业。”

“如果东西卖不掉,企业怎么可能生产呢?难道企业家都是傻子吗?”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甚至认为“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一方面,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有好处,这样就可以通过竞争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剩余就竞争不起来;另一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谈产能过剩,再大的产能除以13亿人口都是小数。”因此,刘福垣认为,“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是如何刺激消费的问题。”

如何调

如何刺激消费?刘福垣说,因为分配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所以调整产业结构要从调分配结构着手。“分配结构调整好了,产业结构自动就调到位了。国内消费为什么刺激不起来?就是因为分配结构没有调整好,老百姓不敢消费。”

他认为,结构调整包括方方面面,但要抓住主要矛盾——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转变农民工的身份,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政策赶紧出台,不利的赶紧改。”

刘福垣说,现在最不利于城市化的就是农民工的医疗、教育、社保问题,应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化不是你硬把农民拉进城里来,你只要不挡他,把医疗、教育、社保解决了,他自然就敢消费了。你想,如果每年能有1%的农民工留在城里,那就是2800万人,光为这些人盖住房就得盖700万套,还有医院、学校,这可以用掉多少吨钢铁、水泥,增加多少就业!”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篇12

关键词:消费结构,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比较研究

一、引言

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动力;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经济增速趋于放缓,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显著下降, 消费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至关重要。城乡居民消费作为消费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结构的优化程度及变化方向, 不仅关系到消费本身的发展, 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比较探寻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内在规律, 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二、消费结构的文献回顾

马克思很早就指出:离开了消费就没有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动力。在一定程度上, 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围绕着消费, 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 消费决定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同时,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之中, 消费对于生产的拉动是最根本的, 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以及消费本身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体现, 吸引了大批学者对消费结构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广泛考察。

1、关于消费结构的理论考察

对于消费结构的理论考察, 一是对其理论内涵的分析。林松 (2006) 指出, 消费结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类似的, 周金环 (2006) 、李娅玲 (2007) 等研究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就需要消费各种各样的资料, 这些资料的数量或者价值的比例就是消费结构。二是对消费结构的重要意义的研究。苏筠等 (2002) 研究了消费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认为消费结构的优化对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意义。袁志刚等 (2009) 指出, 居民消费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结构是否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发展, 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陈海波 (2012) 指出, 消费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促使技术升级。

2、关于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是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的考察, 常静娟 (2006) 研究发现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科技进步和居民消费偏好。石瑶 (2007) 认为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较大。蒋云飞 (2008) 研究发现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情况对消费结构有重要影响。俞剑、方福前 (2015) 考察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二是对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策略的探讨, 龙志和 (2001) 认为完善消费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郑浩杰 (2008) 建议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快信贷步伐和稳定房价等四个方面提升消费能力, 优化消费结构。赵跃杰 (2010) 、张红伟、吴瑾 (2011) 、李静 (2012) 等研究认为消费结构优化的重点是需要全面提高收入, 合理控制收入差距, 调整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即期消费和促进信贷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居民消费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8个方面;消费结构就是上述8个方面各自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为了实证考察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 本文借助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收集整理得到主要年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表1、表2) ) 。

由表1和表2知, 在所考察的典型年份里,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表现出一系列的变动特点和发展规律。

(1) 食品支出占比即恩格尔系数比较。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小。在1990年时, 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4.25和58.80, 农村高出4个百分点。到2000时, 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44和49.13, 差距达到约10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这表明, 在我国城镇居民在2000年迈入富裕阶段时, 农村刚刚勉强进入到小康层次;此10年间, 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由1990年的4个百分点的差距, 扩大到2000年的10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此后, 到2010年, 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67和41.09。二者差距趋于缩小, 但城镇已经基本达到中等富裕水平, 农村依然处于小康阶段。到2014年, 城乡恩格尔系数再次分别缩小到30.05和33.57, 农村迎头赶上, 跨入基本富裕的阶段, 城乡经济差距显著缩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居住方面支出的城乡比较。在居住方面的支出占比, 城乡均基本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城镇上升速度远为突出。在1990时, 城乡居住支出占比分别为6.98和17.34, 农村远为高。到2010年, 这一比重分别上升至9.89和19.0, 农村依然远远高于城镇;而到2014年, 短短4年时间里, 城镇居民的居住支出占比迅速攀升至22.48, 一跃而超过同一时期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占比21.03。这一阶段, 农村居民的居住支出的温和上升, 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城镇居民的居住支出的迅猛增长, 短短4年时间支出占比由9.89上升到22.48, 占比翻了1番有多, 再结合支出绝对量的上升, 意味着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上涨了数倍。这一发展结果显然与这一时期城镇房地产的过度扩张密切相关。

(3) 文教娱乐支出方面的比较。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占比,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现出不规则状态。在1990年时, 比重分别为1.20和5.37, 农村为高。在2010时, 城镇为14.73, 农村为8.37, 城镇高于农村6个百分点。但在2014年, 城乡在文娱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 城镇下降为10.73, 而农村上升为10.25。文教娱乐是居民消费的较高层次内容, 其数值大小反映了居民消费层次的高低。综合看, 我国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偏小, 消费层次相对较低;特别是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占比, 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适应——尽管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对于精神和更高层次的消费支出比重偏小, 发展较为不足。

(4) 其他各项消费支出的占比, 包括衣着、家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等, 城乡之间的差异不甚明显, 且相对稳定, 未见有明显变动趋势。

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策略

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动力转变;此前30年时间里, 由于各项基础设施落后, 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代表的投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成效显著, 从而执掌了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进入新常态后,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渐趋下降;而另一方面, 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意味着提升消费水平和质量, 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确保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是以深化改革为保障, 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不断深化与居民消费意愿具有密切关系的各项改革, 重点是推进住房、医疗、养老、教育、保险等各项改革, 使各项支出趋于合理。特别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稳定住房价格, 倡导理性住房消费理念, 重构住宅市场价值体系, 确立科学合理的市场结构, 实现住房消费多元化的新格局。同时,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切实保障人们的各项生活需要, 切实实现消费结构优化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步发展。

二是以增加收入为基础,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的优化, 需要以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为基础, 其最根本的要求在于努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特别是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加大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 不断扩大中产阶级规模, 有效培育和扩大中产阶级消费。另一方面, 需要通过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缩小收入差距, 形成居民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大力增强消费意愿降低谨慎预防性储蓄, 促进即期消费增长, 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三是以宣传引导为依托, 培养合理消费意识。加强宣传导向作用, 倡导科学消费。一方面, 需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穷奢极欲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反对腐化享乐的消费主义。另一方面, 积极促成居民传统消费观念的转变, 由于传统上崇尚节俭, 使得多数居民习惯于省吃俭用, 不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使得消费需求长期偏低, 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正向的宣传引导, 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引导居民适当合理的消费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以重点发展为抓手, 优化升级消费层次。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层次整体上偏低, 在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小, 特别是对于城镇居民而言, 则尤其突出, 意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并没有与经济发展而同步进步。而教育竞争力正是区域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和源泉, 因此要大力激励教育消费需求, 通过重点发展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 提高人均教育文化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 积极鼓励居民合理而科学地进行精神文化消费, 提升居民的消费档次, 促进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五是以生态消费为模式, 倡导新型消费文明。生态消费以消费增长与生态保护相适应为出发点, 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在经济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 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 大力发展生态消费、科学构筑生态消费机制, 倡导生态型消费文明, 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促进二者协调双赢发展的关键, 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龙志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1, (2) .

[2]袁志刚、夏林锋、樊潇彦.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成因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 2009, (4) .

[3]赵跃杰.基于面板模型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10, (2) .

[4]张红伟、吴瑾.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 .

[5]温涛、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 2012, (7) .

上一篇:习得无助下一篇:培养模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