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2024-08-13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通用12篇)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

加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我区率快统先的改在试革渝验试东工验南作提“, 供积一示极翼范为”和实全借现市鉴城统。乡筹教城育乡统教筹育发综展合筹一区的总体、思路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实三党个 (的代一十表) 七指”大导重和思要市想思委。想三坚为届持指三以导次邓, 全认小委真平会贯理、彻论区落和委乡重庆二届四次全委会市领, 按照“统筹、优化精神, 、拓展以科学、提升发展观”的工为统教黔江区作提城升镇思教薄路育弱, 质学以量校推为办进突学教破条育口件体, 为制以重改改点革善, 和农深机村化制学城创校乡新和教、育育和谐教育改革, 提, 升教育总体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为, 黔江统筹城乡促进教育公平促委员会发乡展教 (积育二累改) 有革主益与要经发目验展标, 提。为供总少示体数目范民标和族:借地坚鉴区持。统以筹城城带进高主任乡影育、响体整教制体育机推改制进革改, 发革城展创乡的新一各, 着体种力、瓶提科颈高学制农发约村展, 推教, 突进育破教保协峰规划布障水平, 局努、资源配置力缩小城乡、政策制度教育差距、, 水平提升实现教育调加完善区域均衡, 城乡化和、区域教育发城乡一体化。展更加协调教育结构体系, 教更发育高社机, 会职会发业更展教加的育平能特等力色, 显学更著校加增整鲜强体明。到教, 2育教01质育1量服年更务, 加经在提济渝展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示范区东南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建成重庆

具体目标:到2011年,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 每个乡镇建设一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在渝东

南率先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 30%以上的中小学办学特色鲜明, 彻底消除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现象,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效益、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渝东南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70%以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突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 中职和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基本建成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 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达到市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上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年以上, 基本建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益显著、持续发展、协调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

到2020年, 形成区域教育互动协调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率先在渝东南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现双高“普九”, 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标率达95%;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0%以上;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 建成武陵山职业教育高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 毛入学率达5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由坚实的基础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和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建成渝东南教育中心和武陵山教育高地, 成为重庆市教育强区。

(三) 战略重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着力抓好六大重点: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载体,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 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城乡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为主线, 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推进农科教结合,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行业要求、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创办高等教育为突破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拉动城市扩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

——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以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步伐, 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着力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依法规范学校管理。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科研, 着力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

二、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主要任务

(一) 统筹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根据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 通盘考虑全区教育整体规划, 建立城乡一体、各地各校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教育建设发展规划体系, 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主城区集中, 初中向原‘区公所’所在地集中, 中心小学、幼儿园和成人学校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 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盘活存量教育资源, 集中优势规模办学, 整体提高办学效益。推进舟白职教基地建设, 建好区职教中心, 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 修订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结构。

(二) 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经费。

统一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决算, 统一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保证每一所学校公用经费足额按时到位。视轻重缓急情况, 统筹安排城乡学校建设经费, 重点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安排给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优先装备农村学校。

(三) 统筹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 有效解决城镇学校容量不足、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农村学校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更加重视农村学校发展和薄弱学校治理,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硬件设施差距, 有效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力度,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 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到2011年, 全区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均衡。

(四) 统筹提升城乡师资水平。

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置, 实行城乡同一标准并在核定总编制内向农村学校倾斜, 按规定配备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 确保村小教职工配备, 完小及以上学校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必须配备专职教师。全面推行“城乡互动帮扶”工作, 每年组织10%的城镇教师下乡定期交流支教。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特别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 整体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代转公”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加快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 岗位设置、职称评审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凡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城区学校教师, 应有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经历。凡评上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的, 应为所在学校服务5年以上方可流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对终身在农村从教的优秀教师实行奖励。

(五) 统筹抓好城乡教育管理。

探索试点城乡学校“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的管理模式, 实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管理资源共享。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制度, 探索试行城乡中小学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互派挂职制度, 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建立城乡教育管理经验定期交流制度, 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 提高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建立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重点学校支援薄弱学校的对口支教、轮流支教制度, 广泛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活动。建立骨干教师联系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讲课制度和农村学校选派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制度, 定期组织城镇优秀教师“下乡上课”和农村教师“进城进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视体艺、科技和人文教育, 加强科研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行动计划

(一)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行动计划。

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调整城乡学校布局, 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正阳、舟白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按照实际需求规划和建设好普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 到2011年新建2所小学, 改扩建3所中学、6所小学, 迁建2所中学、区职教中心、2所小学, 新增校舍15万平方米, 城区学校办学规模达到7.5万人, 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满足城区入学需求。加快村小布局调整步伐, 对三个班以下的村小在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尽量予以撤并, 村小闲置校产主要用于举办村成人学校和幼儿园。

(二)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

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 到2011年, 把全区25所农村中心校 (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和13所农村中学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 实现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到乡镇中心校住读达到75%以上, 初中学生住读率达到85%以上, 有效解决农村学生特别是边远地区学生的上学问题。着力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加速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 (室) 和音体美科技活动等功能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以及学生活动场地建设。到2011年, 全区中小学办学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家标准, 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环境优美。

(三) 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把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动城市扩容的突破口, 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不断提升我区职业教育影响力。全力加快重庆市渝东南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2011年, 实现“1+1+N”目标, 即建成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一批具有活力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达到2万人以上, 形成“专业设置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社会影响较大”的职业教育学校集群。继续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后勤保障建设。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 实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

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效能为重点, 建成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宽带城域教育网和满足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的计算机教室, 进一步扩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增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 全区5个班以上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 完小以上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 开齐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让全区所有中小学师生能充分共享国家优质教育资源。

(五)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大力倡导“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 建立“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的“四教承诺”制, 严格师德考核,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创办渝东南教师进修学院, 鼓励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2011年, 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 小学专任教师专科率达到80%, 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40%, 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5% (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 。

(六) 实施名校创建行动计划。

以培养“名校长、名教师”为抓手, 创建一批“名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大力实施“154”工程, 即在2011年前培养1名以上国家级教育专家、50名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400名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建立名校创建和名教师引进、培训工作机制, 设立专项经费, 对纳入“154”工程的教师予以岗位补贴。健全名师、名校长奖励制度, 区委、区政府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名校长、名教师;解决好区级以上高中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家属两地分居问题。建立学校管理人员岗位职务补贴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人员责权利的基本统一。

四、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领导小组, 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承升担任组长, 区政府办、区教委、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建委、区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加强对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委, 由区

科、职成教科、督导室、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和教科所等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具体负责全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试验的日常事务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督导评估制度, 对各乡镇、街道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改革工作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对督导评估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并纳入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 完善政策制度。

进一步健全区级部门联席教育会议制、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从政策制度上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和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强化政府教育督政职能, 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教育督导室主任。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进一步强化教育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农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 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农村教育的相应职责, 落实并扩大中心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落实区直各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 推行校长职业化改革试点。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机制, 健全目标责任、督查督办、考核评估、奖惩激励和预警干预等制度, 充分利用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战略平台, 积极策划争取推出一批教育发展项目, 编制完善各项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各司其职, 分工负责, 协同配合, 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三) 保障经费投入。

加大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 到2011年区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4%以上。进一步完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加大教育基本建设投入, 设立中心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学校新建和改扩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经费,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为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项目和资金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 增加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设备维持经费的预算, 新增教育经费的7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积极拓展教育融资渠道, 稳妥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BT、BOT模式, 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学校存量资产,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快形成教育投融资多元化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和高寒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等政策性津补贴, 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完善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机制, 依法落实教师待遇, 实现城乡教师经济待遇大体相当。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为全区教育系统的主管部门,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认为,面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统筹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了提升普通学校的师资水平,促进校际联合与合作,缩小区域内各小学教育的差距,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鼓楼区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了多种措施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使本区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

二、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教育均衡发展之“魂”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软资源强才能恒强、软资源均衡才是真均衡。为了更好的培养更优秀的教师队伍,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使每一个学校都能培养出优秀学生,鼓楼区在教师队伍的打造和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特级教师”请进门

鼓楼区从2004年开始就坚持每学期举办“名师汇聚鼓楼”活动,邀请来自北京、上海、珠海等全国各地的各学科特级教师到鼓楼区给全区教师“传经送宝”。每一次培训活动,台上演绎的是精彩的课堂教学,台下是座无虚席,所有培训的老师们都全神贯注地欣赏着那富有生命力、智慧和激情的教学活动。特级教师们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巧向教师们展示了教学的境界之美,使教师们充分领略了教学艺术无穷的魅力。

时至今日,“名师汇聚鼓楼”系列活动已进行了六届,分别进行了语文、数学、外语专场,还请了本区的部分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们进行同台展示,博采众长,促进了教师们业务的提升。曾经与特级教师同台上课的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琅琊路小学的胡志宏副校长说:“与特级教师同台上课展示,吸收他们的智慧营养,感受他们上课时的人格魅力,受到大家高度关注,既感到荣幸,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好课非一日之功啊。”

(二)校际来结对

每年家长们都会为了让孩子上名校、名园“挤破头”,为了抑制“择校”风,鼓楼区教育局尽量缩小区域内学校的差距,提高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让一些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需要扶持的普通学校与名校“联姻”。如拉萨路小学与紫竹苑小学、宁工小学、镇江路小学、凤凰街小学,琅琊路小学与北京路小学、工人新村小学,力学小学与清凉山小学等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书,结成教研友好学校,校际之间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到教育科研都实现资源共享。如琅琊路小学与工人新村小学共同进行教科研论文交流,工人新村小学老师到琅琊路小学听名、特、优老师上课,琅琊路小学教师将自己教育学生的事,写成“教育故事”与工人新村小学老师交流。工人新村小学吴葆青校长说:“与名校牵手,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互动走访,给教师的触动很大,使教师看到自己的差距,老师们感受到名校的压力与更重的责任。” 再如清凉山小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力学小学结成教研友好学校,送教师到力小上课,说课评课,请力小老师来校听课指导,与力小的教师进行研讨,在老师中开展“岗位大练兵”的活动。通过这些普通学校与名校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

(三)成立“名师工作站”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名、优、特、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鼓楼区专门成立了“名师工作站”,开设“名师课堂”“名师讲座”“名师接待日”等,对特级教师、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如何发挥领衔作用,引领更多的教师更好地发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特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名师从学校所有变为全区共享。同时也要求各校努力形成各门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师骨干梯队。具体措施如下:

“名师课堂”:每学期开学,区内的名、优、特教师们都会自定课题,列出课表,确定固定的开放日,向全区教师进行展示。

“名师接待日”:设立名师专门的接待日,面向广大教师进行教材分析,交流教学方法,让普通教师和骨干教师能与他们零距离地接触,教师们可将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请教特级教师,得到他们手把手的指点。

“组团去送课”:开展名师组团异校送课的活动。名特教师同时走进一所学校,在学校呆一天,上午听三节课,下午对所听的课进行点评,并开设讲座。名师们还调阅学生作业本,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师徒来结对”:2007年10月鼓楼区隆重举行了新一轮“名特教师责任书”签订仪式。21位名特优教师和结对的徒弟签订了《鼓楼区 “名、特教师导师制”责任书》,制定了相互听课、指导的有关细节,以达到共促共进。

(四)菜单式服务

与名校的联手,受到校长及教师的欢迎,他们纷纷要求,扩大这种受益面。鼓楼区又进一步采取了“菜单式服务”,即需要帮扶的学校开出所需支教学科的科目,由教育局将区域内的名、特、优教师进行师资的整合,列出对应的送课的名单,从网上发到学校。列在菜单上的老师的任务,一是要给接受送教的学生上一节课,二是要开设讲座。

如赤壁路小学的语文特级教师储广林送到北京路小学的课是四年级的《说勤奋》,讲座的题目是《有效备课的思考》。本学期点单的学校涉及到14所,学科涵盖语文、数学、外语、音乐、体育、科学、品德与生活八个学科,进入菜单送课的教师有30位,主要是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拉萨路小学的特级教师周婷副校长说:“菜单式服务一方面可以加强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互动、互补,另一方面与不同学校的孩子接触也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宁工小学的牛琳老师说:“名特教师跨校上门送课,他们用我校自己班上的学生上课,亲切、自然、可学,同时也能引起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积极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五)举办教研员实践周

鼓楼区充分发挥区教研员的作用,举办教研员实践周,要求教研员到一所学校蹲点3~5天;在一周内坚持上实践课3~5节;听课3~5节;参与或设计校本教研活动一次;调阅学生一周的作业,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50岁以上的教研员可以不上课,给教师作专题讲座一次,通过教学实践周活动,促进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感情交流。教研员感受到一线教师教学的艰辛,同时扎扎实实为教师作示范、引路子,受到老师的热烈欢迎。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各个学科的教研员还积极引领教师研究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如小学10个学科12位教研员,分别组织了41个骨干教师研究班,定时、定点、定人、定专题进行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细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积极思考并有效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此外,鼓楼区还经常举办专题研讨会,着力对有潜质的教师进行精心的打造,为他们创设发展的平台。

三、学校管理层的“盘活”创新——教育均衡发展之“翼”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与教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校长的根本职责在于创新学校文化,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因此校长自身的提高非常重要。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注重提升校长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采取了学习研讨、交流轮换等措施,来“盘活”学校管理层,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假期学习班

每年暑假,鼓楼区都会举办校长学习班,要求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区教育局的全体工作人员及教研员们都要参加。每一次学习班上,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们与时俱进的讲话,专家们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校长们精彩的课堂展示、经验交流,都给参与学习的学校管理干部们以思想的启迪、理论的提升,有效促进了他们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青年校长沙龙

只有充分发挥名校长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创造条件,才能加速校长的培养教育。鼓楼区教育局举办“青年校长沙龙”,组织青年校长们立足学校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实际,进行交流研讨,并请来专家进行点评,使青年校长成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思想、有理论的校长。迄今为止,这样的沙龙活动已举办了六届。

鼓楼区教育局还邀请名校长们和经验丰富的老校长们走进学校,看学校的管理,为刚上任的一些年轻的新校长们“指点迷津”,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出谋划策。

(三)校长、教师流动制

为了从干部队伍建设上保证教育均衡发展,鼓楼区教育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应政策,对各校的校长、教师进行统筹调配,实行定期轮岗和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弱势学校任教或支教、示教、挂职。鼓楼区教育局规定小学负责人每一届任期4年,正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原则上不超过两届,如确因工作需要留任的,经全面考核可继续留任,但最多不超过3届。例如,琅琊路小学分校与力学小学分校的正校长任职已满两届,就分别被调往鼓楼区最南端和最北端的一所小学任校长。将这些名校的校长们调任相对薄弱的学校,带去名校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缩小学校间的各种差距。这样的举措无论是对促进区域学校的均衡发展还是对校长管理能力的提升都大有益处。

也谈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篇3

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庆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中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也作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就我们巴南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城乡教育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方面,我们有巴县中学、清华中学、鱼洞二小、鱼洞四小、李家沱小学等一批教育教学质量高、师资队伍强、声誉和生源好、有着良好经济效益的一批名校,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确是大量教学设备和设施陈旧落后,师资水平较低,发展严重滞后的广大农村学校。

要真正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和城市学校的统筹发展,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除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加大投入外,学校自身还得不断努力,奋起直追,首先缩短办学理念上的差距,现代的办学理念,必须真正走素质教育之路,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为了一切学生”就是要求学校和教师不能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真正重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需要,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

国家的振兴依靠科技,科技的振兴依靠教育,教育的振兴依靠教师,一支理念先进、素质精良的干部和教师队伍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保证,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师资配备上有较大差距。因为现实生活中两类学校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了优秀教师大量向城市学校流动,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虽做了一些工作,对改变现状却也无能为力。这样一来,留在山区学校的大多都是不思进取混日子或年老体衰即将面临退休的人员,甚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政策原因而形成的农村民办教师也还有一批在工作岗位上,这些教师大多文化功底差,又未经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或培训,几十年来基本上都是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误人子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误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学校的生源数年来持续不断的锐减,而按照国家的编制政策,农村和城市学校的编制倒挂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学校普遍出现了超编现象,一方面,城市学校老师一周只有十来节课,有的甚至几节课,而农村学校的老师普遍超过十五节,许多更是高达二十几节,整天除了备课、改作业外,基本都是在上课,甚至连备课、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这也使得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城市学校的教师在接受培训、自我提高的时间上产生了巨大差距,也就使得落后的更落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目前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规划学校布局,将规模过小的班或校适度撤并,甚至一个镇只留一个小学,规模较大的镇可适度增加到二至三所,初中则坚决最多保留一所。规模过小的镇甚至不设初中,只有这样,适度保证学校规模,学校管理和发展才可能朝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前进。

二是切实按照中央精神,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让离校较远的学生或儿童均在校住读,而且由财政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住宿和生活费用,确保不因学校的撤并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据我了解,各级财政只要真正按照中央政策,每年将GDP收入的4%以上投入教育(相当于财政收入的15%),应该是发展较快的。历年来,太多的教育欠帐,严重滞后了教育的发展。

三是调整现行编制政策,改变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教师编制倒挂现象,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问题。

四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莫再让教师工资“空调了”,据说,现在教师的待遇已经从以前的臭老九退后到仅好于农民和下岗工人的臭十好几了。请看一则描写教师现实生活的打油诗,就知道现在农村教师的生活写照了。投身教育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家长投诉负气赔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领导一叫立即到位,双休假期加班受罪。劳动法规通通作废,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庇大的事反复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空涨令人心碎,红白喜事还得破费。晋职考核劳心劳肺,身在其中方知其昧。农村教师哪有地位?全靠疯癫自我陶醉。

五是对农村教师组织大规模培训,为了杜绝现在教师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可以考虑将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轮流派到城市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时间至少半年(最好是一年)以上,而不是仅仅以空洞的理论知识进行说教式培训,同时,也可以将城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轮流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要求他们把城市学校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带到农村学校。甚至,将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进行捆绑式发展。在这方面,可以向南岸区珊瑚小学学习,他们规定学校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工作一年,到沿海学校工作两年。只有一所学校领导和教师素质真正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子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4

根据协议内容, 双方将在推进城乡教育布局结构改革、城乡基础教育改革、城乡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教育帮扶机制改革以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9个方面进行合作。

具体包括, 教育部支持重庆市开展城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试点, 指导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给予重庆市城乡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重大建设项目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支持重庆市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对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支持重庆市建设30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15个三峡库区移民职教培训基地, 10个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职教实训基地。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 对重庆市属高校新增博士授权单位和在渝高校发展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给予支持。支持重庆市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支持重庆市补充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实行定点招生、定点招聘。对重庆市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给予指导和支持, 在普通高等学校各类招生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支持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组织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重庆市三峡库区教育发展, 安排部分部属高校对口支援重庆市属本科院校。支持重庆市探索“挂账停息”等方式尽早解决高校贷款问题, 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对重庆地震受灾学校恢复重建给予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支持等等。

而重庆市也将在教育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努力探索, 并承诺在今后5年, 全市将累计投人500亿元用于协议的合作项目。

7月24日, 教育部和重庆市还签订了继续重点共建重庆大学的协议和共建西南大学的协议。教育部将协调有关部门, 使投人重庆大学的“985工程”三期和“211工程”三期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与往期相比有明显增加;重庆市按照与中央财政专项经费1:1的配套比例。根据国家对西南大学“211工程”建设资金的投人, 我市按1:1比例进行资金配套投人。

签字仪式上,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 直辖10年, 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全国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当前, 重庆在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中, 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 富有远见。教育部将采取有力措施, 支持重庆开展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力争尽快取得实效。

市长王鸿举说, 重庆市始终把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日益成为国内外投资者考虑重庆的首选因素。部市合作协议的签订, 标志着教育部与重庆市政府在新的基础上启动了全方位的合作, 标志着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面展开。市政府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也希望教育部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进一步促进重庆教育事业发展, 为全国提供有益经验。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 市领导黄奇帆、范照兵、陈雅棠、陈万志出席了签字仪式。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5

中共会昌县委会昌县人民政府

‚十一五‛期间,会昌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希望工程来抓。五年县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0.28亿元,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44.4%;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教育项目9个,每年县重点工程都有教育项目;引进师范类优秀大学毕业生1391人。做到了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保障。2010年,我县城镇和农村学生数比例达到7:3,实现了学生向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集聚,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一、大力实施教育园区建设,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加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06年,县委、县政府充分倾听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针对教育资源布局不集中、不均衡、利用率不高,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高起点规划建设教育园区,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培训、‚三馆一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中心)等相关资源要素集中优化组合,实现文、教、体资源集聚共享,做到做大县城教育园区‚龙头‛,带动乡镇中心教育园区‚龙身‛发展。实践证明,建好一个园区,能够有效地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幸福指数。一是形成“合力”,破解用地难。

1教育园区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用地问题。2006年开始,我县把争取教育项目用地指标摆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优先解决教育园区建设用地。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对教育园区建设涉及的文武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同时选择荒山荒坡作为教育园区建设用地,每一个项目用地和规划设计都充分吸收群众的意见,调动群众‚主人翁‛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用地、征地难等制约教育园区建设的‚老大难‛,满足了会昌中学、‚三馆一中心‛、第三中学、新职校、体育中心等建设用地需求。二是争取“外力”,高品位规划设计。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名牌‛单位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增强了园区建设规划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每个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在全国、全省范围选择资质良好、实力雄厚、信誉优等的施工队伍,保证了工程质量。三是充分“发力”,高效优质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每个项目县委、县政府都成立建设指挥部,由2~3名县领导主抓主管,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工作团队,保证了每个项目及时开工、按时竣工。每建成一个项目,都没有给学校留下一分债务。

在抓好县城教育园区建设这个‚龙头‛的同时,我县坚持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中心集镇,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开始,我县对全县教育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计划用5年的时间,调整教学网点73个,实现10万学生4万在县城、5万在乡镇中心学校、1万在农村小学就读。2006年以来,我县投入2500万元、接受

社会捐赠1000余万元,率先在珠兰乡启动乡镇教育园区建设,吸纳了全乡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就读。去年底,结合周田因地陷学校整体搬迁,我们在周田长江规划‚两校一园‛(中学、小学、幼儿园)400亩建设用地,一期工程投资7835万元,打造容纳3000名小学生、2800名初中生、600名学前幼儿的教育新区。‚十二五‛期间,我县继续以强化县城教育园区功能为带动,以做大乡镇寄宿制、片区中心学校为重点,以完善村完小和教学点为补充,形成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协调的办学布局。

二、大力优化教育环境,扎实落实优先战略,高位推动教育跨越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我县教育质量一直低位徘徊;在国家部(委)处室负责人中,没有一个会昌毕业出去的学子;大量优秀生源外流;大部分学校是典型的无图书馆阅览室、无电教实验室、无运动场、无围墙、无校门的‚五无‛学校。老百姓怨言多、反映大。200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下定决心,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强县必先强教‛‚强教必先优教‛的理念,把教育当作‚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来谋划,大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师以从教为荣、民以助教为乐‛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共抓教育的强大力量。

第一,“教育民生”优先落实。县委每年召开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乡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教师节表彰大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县委常委会每季专题研究一次教育

工作,先后制定完善10个教育发展规范性文件;县政府常务会每次都有教育议题,集中办好学校建设用地、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落实安全措施、维护校产安全等实事;5年县委公推公选18名正副校长,建立‚优上、平让、劣汰‛的教师管理和培养使用机制;县财政每年按生均1500元的标准,资助300名边远山区品学双优学生进城就读;5年‚消化‛代课教师678人,妥善解决了一大批长期代课教师的‚出路‛。第二,教育投入优先保障。2006年以来,我县投入39281万元校建资金,改造校舍38.9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6.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8.7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过去学校‚五无‛现象。尤其是新建第三小学、第三中学,县城学校平均成班额由72.5人下降到56人,有效化解了学校‚大班额‛。实施农村学校‚温暖工程‛,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学生用不上热水、喝不上开水的问题。第三,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我县每年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全市师范院校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出台并落实优秀师范本科毕业生来会昌任教取消见习期直接拿定级工资、建设教师公寓、经济适用房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居住、发放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等‚特殊‛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2006年以来,我县共引进新教师1391人,占全县专任教师的33.5%,平均每年引进新教师278人。同时,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教师培训经费100万元,启动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加快教师专业成长。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77.4%、93.8%、91.5%。

三、大力探索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办学新路,实现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如何拓宽一部分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出路?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少数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等问题?我县结合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全国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永海同志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2007年5月创办了一所新型农村教育改革学校——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珠兰示范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165名教职工,形成‚一校五部‛(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职高部、成教部)办学格局,率先在全省实现12年免费教育。学校实践全新的办学理念。学校遵循温家宝总理关于‚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坚持‘农教结合’的办学方向,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的指示精神,形成教育对象不分年龄,让当地农民终身受教育的‚小村庄、大教育‛格局。学校办有农民夜校,建有农民远程教育网站,并把图书、微机、实验室等资源免费为农民开放,实现村校资源共享,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培训。学校推行农村特色素质教育。学校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生态新能源,形成‚猪—沼—果‛产业链。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部和职高部开设社会实践课,组织农技兴趣小组。学生学用结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感情,培

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人才。学校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学校创办了脐橙园、良种母猪场、中药材枳壳基地,建起了日产沼气300立方米的秸杆沼气池和校内现代农业科技实验园等。这些实体,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又是引导当地农民发展新产业的示范基地,同时还是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为学生享受12年免费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

珠兰示范学校的有益探索,辐射推动了我县农村学校改革发展。我们在庄埠、晓龙、高排、洞头、中村等农村初中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让一部分无法或不愿升入高中读书的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学到1~2门生产劳动实用技术,让学生毕业后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岗位‛。‚农科教‛结合,激发了农村学生的‚兴奋点‛,让农村学生找到了广阔的‚天地‛,探索了一条农村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创业新路。最近,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对珠兰示范学校的办学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成为我们继续探索农村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并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方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刚刚结束的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长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提出:今后五年,要整体推进和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其中民生教育工程列为八大工程之首。这八个领域共实施40个项目,其中重点解决10个人民群众最关注、社会要求最迫切、经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项目: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廉租房、农民安居、饮水安全、五保户供养、广播电视“村村通”、信息入村、社区服务。这里,职业教育项目位居10大项目之首。我们感到,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到省上《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到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使人感到振奋和鼓舞,更感到这是一个历史的责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倍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就陕西省而言,60.9%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个庞大的群体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们认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在县域,因此加快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就加强县级政府统筹的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加强政府统筹的必要性

1、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性要求加强政府统筹。

我国《职业教育法》第11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2005年10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2006年4月印发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规定:“实行在省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无论从国家法律的规定性来看,还是从政府的规章出发,都对加强政府统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充分说明,加强政府统筹在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政府统筹是县级政府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职责。

加强统筹规划和增加投入是县级政府两项重要职责,在某种意义上讲,政府统筹包含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为主导的办学格局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这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是经过多年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结论。政府办学、政府统筹、政府投资,道理很简单,不容置疑。1997年陕西省横山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下定决心在一块沙土地上建设县职教中心,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目标,创下了陕西职教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这是加强政府统筹的一个成功案例。

3、政府统筹是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

1997年以来的十年间,我省已基本建成县级职教中心95所,县级职教中心在校生人数达到38.2万人,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4.5%,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如此,我们还建成了像眉县、神木、横山、彬县等一批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县级职教中心。这批学校无论在办学规模还是办学实力和水平上,都在全省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这是政府加大统筹的最大成果。因此,没有政府的统筹,就没有县域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政府统筹的主要内容

加强县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责任和统筹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2006年初,我们在总结近些年来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四个统筹”的新思路、新举措,即统筹资源、统筹政策、统筹资金、统筹培训。“四个统筹”针对县级政府提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适用于省、市两级政府。“四个统筹”基本构成了县级政府统筹的主要内容。

1、统筹资源。

就是县级政府通过优化配置,把县域内所有职成教资源进行整合,把分散的职成教资源向优势资源集中,搭建一个新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里所谓优势资源主要指县级职教中心。资源统筹包括内部统筹和外部统筹。所谓内部统筹指教育系统内部,如教研室、进校、电教站等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统筹归并。所谓外部统筹指分散于劳动保障、农业、卫生、科技、人事等有关部门的职成教机构,应最大限度、最大力度地进行统筹整合。2007年初,陕西省洛南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提出了“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并点强校、部门联办”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2、统筹政策。

就是县级政府把中、省、市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与中、省、市涉农政策有机衔接,使职业教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劳务经济以及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等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动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以“为”争“位”。

3、统筹资金。

就是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县级政府把多头分散的职业教育资金集中统一使用,发挥最大效益。把教育、劳动、扶贫、农业等方面项目和培训的资金捆绑使用,形成资金合力。

4、统筹培训。

就是县级政府把教育、农业、扶贫、劳动等有关部门的培训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统一集中到县级职教中心实施培训。县级职教中心重点开展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统筹培训,使各部门的培训集中进行,并取得规模效益,避免造成重复培训、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制订发展规划

规划,就是谋划,是对未来事业的一种筹划和预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统筹规划就是对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全面、系统的计划安排方案。统筹规划既是一个谋划的过程,又是一个实施的过程,是县级政府的最重要职责。制订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应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确保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共同发展,同时,为有利于加强统筹、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

1、制订规划的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原则上以5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规划。要从资源、规模、布局、结构、资金等方面进行总体谋划和考虑,一个时期内应突出发展的重点,以便集中物力、财力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还要拟订出年度推进的计划。

(2)坚持立足县情、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既要考虑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产业发展前景、财政支撑情况,又要考虑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要考虑相关要素,如周边县(区)发展的辐射作用、相关产业及项目的带动作用等等,作出既符合县情又着眼长远的规划。

(3)坚持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原则。规划要体现促进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突出县域特色,如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更多地考虑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需求,更多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2、制订规划的框架。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应包括:①现状分析;②发展目标的设定和发展重点;③财政支撑能力的设计和规划;④制度、机制等保障条件的安排。

(1)现状分析:县级政府及其领导人要在统筹谋划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思路、大目标、大举措之前,首先应摸清底子、吃透县情。如规划期内,初中毕业生人数及变化、升学分流情况及比例、县域及周边学校吸纳能力,还包括县域经济、财政状况,主要产业及布局等。

(2)发展目标:包括办学规模目标,结构、效益目标和社会贡献目标,还包括能体现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具体数量和质量目标。规划期内,一定要明确发展重点。比如,以突现规模发展、能力建设为主,还是以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为重点。

(3)财政支撑能力的安排和规划:政府办学、政府投资,责无旁贷。政府增加对县域职业教育投资,是政府落实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职责,也是体现教育公平、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形式。因此,县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强度大小必须在规划中给予体现。

(4)制度、机制等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除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外,还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机制作保证。比如,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三长”(县长、局长、校长)抓职教的工作机制等等。还有,如提高县域内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扩大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等等,都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规划作为一项制度、规程,一旦按程序确定并发布,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不因领导人的调整变化而变化。但是,规划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和修订是必要的。

制订规划的组织和规划实施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7

“一体化”的意思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 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 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形成协同效力, 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

“学校一体化”, 指学校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 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过程。“学校一体化”既作为一个过程, 即各校消除彼此间的优势差别心理, 缩小资源配置差距, 又作为一种状态, 表示各校彼此间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不平等, 师资共享, 教学资源共用, 共同进步。学校一体化对每个参与学校都是有利的。

“统筹城乡学校一体化”, 是指政府平衡城乡社会经济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学校地位及学校资源配置落差, 解决办学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配套悬殊、师资建设、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学校均衡发展体制, 构建城乡学校均衡化保障体系。

“发展策略”本文指对学校发展的谋略, 对区域内全体学校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探析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 是指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履行教育管理职能, 对城乡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资源、办学过程与办学结果等诸要素进行深度解剖, 针对制约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病因对症下药, 提出促进城乡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理念, 实施整体发展战略, 促成区域城乡学校办学一体化, 构建良性互动的城乡学校发展结构体系。

二、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现状

在国外, 因为城市化水平较高, 很好地解决了城乡学校一体化问题, 对此问题基本上不存在专门研究。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案例从重庆到全国可圈可点, 统筹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的可借鉴案例却不多见。以百度、搜狗网讯方式搜索或文献方式检索, 暂时找不到本词条, 只发现有相关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及诸如学校个体内部统筹学科发展策略研究的咨询, 未发现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的信息, 也无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的两批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中就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的个案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体育部曾维刚教授的研究课题《统筹城乡教育视角下城乡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研究——以成都、重庆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为例》, 仅仅从体育学科对成渝两地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的367所城乡中小学校进行观察, 提出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理念, 并没有解决城乡学校一体化问题。

在全国, 统筹城乡主要关注“三农”问题, 把城乡一体化定位为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互为资源, 互为市场, 互为服务, 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

在重庆市, 有人研究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研究认为, 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 应积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方针, 在统筹发展中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 以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者强调的是结果要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涉及千家万户, 惠及子孙后代, 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 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事业, 随着区域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依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均衡发展,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已成为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基于此, 我们更有责任更有紧迫感抓紧扎实探析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

三、探析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意义与价值

(一) 意义

一方面,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2004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7年, 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强调带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2010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要求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为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 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提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战略, 突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之间存在的矛盾, 更多地体现共富与公平, 不断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万盛作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首批全市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的区 (县) 之一, 有责任开展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探索, 发挥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

另一方面, 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处于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的教育行政部门, 有义务统筹探析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 指导各类中小学深刻领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理清发展思路, 参与一体化发展实践, 将自身发展置身于区域整体发展之中, 形成区域教育命运共同体, 彰显团队优势, 谋求长远发展。

(二) 价值

理论价值:当一个地区正面临区域整合发展的关键时机, 研究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其研究视为助推区域整体发展的引擎, 能更好地发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引领作用。

应用价值:本文从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出发, 立足区域实际, 认真思考区域教育的发展,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 深化城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 可为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探索科学框架, 进一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为助推城市转型奠定文化基础和提供人才支撑。

四、探析统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及框架建构

(一) 制定目标

通过对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研究, 探索符合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和“五个校园”建设试点区的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和督导评估标准, 科学建构新时期城乡学校同步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路径与范式, 丰富和完善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办学要素,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助推城市转型进程。

(二) 确定内容

第一, 督导评估多元化策略研究。切实发挥督导评估对学校办学诸要素的指导性作用, 探索完善督导评估体系, 扩宽评价主体, 构建“四维”评价长效机制, 即由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行政部门、辖区镇街社 (街道、乡镇、社区) 、各界代表人士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及师生员工代表) 定期参与学校办学评价, 督促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评价方式由一次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多次过程性评价, 由校内评价转变为校外评价, 由座谈了解民意转变为入户调查民意, 由单纯的一纸问卷评析转变为综合性的多元研判, 逐步增加评价介质, 探索应用多种媒介 (报刊、手机短信、电子信箱、网络、网民) 实名征求对学校办学评级的意见建议, 强化评价的公信度。建立专兼职督学队伍, 吸纳教育战线符合条件的德才兼备的管理人员、一线名师, 以不定期参与片区办学过程督导为主, 定期轮流参与区域学校终结性评估工作, 提高评价的可信度、有效度。

第二, 特色教育区域化策略研究。加大教育督导评估力度, 深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让每一所学校都各有特色。通过特色学校从某一方面特色转向全面办学特色的评价导向, 分类引导学校建立学校章程, 立足“五个校园”建设, 提升办学理念, 由规范化走向标准化、科学化之路, 建构“合格校”—“特色校”—“名校”三级办学模式, 形成特色教育区域化。

第三, 队伍建设互助化策略研究。通过大力推行统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配套改革, 逐步实现区域城乡学校资源均衡配置,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 全面完成农村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高度关注队伍建设, 通过进一步建立区 (县) 管校用人事机制,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机制, 指导学校完善管理、教育、培养、评价、奖励师生员工的规章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协助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完善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送教、“走课”制度, 优秀教师进城市学校访学制度, 实施支教、送教、走课、访学优秀教师评职晋级优惠政策等。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示范点学校引领片区学校发展机制, 化解城区学校内部用人盲点, 激活农村学校用人机制, 试行城区新教师上岗一年分批到农村学校轮岗制度、城乡学校滚动互派学校后备干部、中层干部、名师制度, 储备三级人才信息库, 形成队伍建设互补机制, 打造区域优秀学校团队。

第四, 教学交流平台化策略研究。实现区域城乡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全覆盖, 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和教育主管部门办公平台, 开辟城乡学校教学资源栏目, 结对学校开通链接校园网站, 晒教学明星、优质教案、优秀教学反思, 通报课改信息, 建立名师工作QQ群, 扩大名师跨校“走课”范围, 设立“名师青蓝工程”奖励制度, 让校际之间、教师之间了解彼此教学动态, 互补融合, 协调发展, 共建城乡学校有效课堂研讨与实践的平台。

第五, 教育活动融合化策略研究。共建“德育进社区”工作体系, 增强学校与宣传部门、街道、社区、乡镇的联系力度,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在区域媒体论坛上开通“七彩校园”, 开辟学生优秀作文、书画作品、表演才艺、故事演讲等展台, 探索学校教育活动由校内向校外拓展的途径。思考建设城乡学生“五育”实践基地, 针对城乡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形成城乡学生定期进村进城互动锻炼制度, 因地制宜开展留守儿童 (学生) 结对活动, 组织城区学生进村入户学农, 组织村里娃进城入户参观市容市貌, 共同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红领巾 (共青团) 志愿者文明宣传服务活动, 让学生在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中体验城乡生活不同的乐趣, 融合习惯, 彼此鼓励, 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 小手牵大手共建地区人文生态文明环境。

(三) 假设和拟创新点

1、假设。

探析的问题主要聚焦在统筹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其重点是:针对发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和校园文化建设试点区的引领作用, 思考统筹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如何适应全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 在助推城市转型的新形势下, 科学建构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及框架。

2、拟创新。

如何应用多元化思想构建评估体系, 形成对学校评价的“四维”主体长效机制, 实施责任区专兼职督学考核聘任公示制度, 突破督学面过窄、量偏小、精力弱等难点, 提升督导工作的学术性, 强化片区督导评估工作的指导性。

(四) 思路与方法

第一, 在探析思路上, 让农村学校同步奔发展, 反对重外形帮扶、轻内在合作, 提倡平等交流、同步互补;克服以城区学校为主、农村学校为辅的偏差, 转变工作方法, 研究中心下移, 把握先农村后城区的原则。

第二, 在探析视觉上, 从城乡学校二元发展的角度, 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切入点, 关注农村学校弱势群体, 真正让农村中心校有快捷发展, 同时带领村小齐步发展, 从关注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走向关注其软件建设。

第三, 在探析内容上, 提出建构评价学校的“四维”主体长效机制, 重点诠释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五化” (城乡督导评估多元化、特色教育区域化、队伍建设互助化、教学交流平台化、教育活动融合化) 具体内容, 以“五化”加速“扬峰平谷”的发展态势, 实现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

第四, 在探析方法上, 强调实证法, 遵循教育规律, 循序渐进地开展实验, 由试点校向片区学校辐射, 实现实验全覆盖;应用田野法, 一对一蹲点基层进行跟踪实验, 深入课堂听课、参与班 (队) 教育活动和学校结对联谊, 了解学校及一线教师的具体作法, 及时解决热难点问题;注意文献法, 广泛收集市内外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动态信息, 针对本地区实际, 适时完善实验内容, 调控进程;推广经验总结法, 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 推广好的做法, 为参与实验的学校个体和教师群体积累文本资料, 提供案例样本。

(五) 实施路线

形成自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中小学的研究路线。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挥教育管理职能作用, 用行政手段保障区域城乡学校办学诸要素一体化。

围绕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改革”总试验课题, 拓展基础教育学校布局结构改革试验所积累的经验, 坚持“农村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轴心, 城市学校以扩容扩建为基点, 统筹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化、集约化、效益化、特色化”的办学基本思路, 围绕实现“普职教并重、城乡一体化、办学标准化”的总体目标, 发挥学校硬资源趋于均衡配置的优势, 致力突破软资源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路径与范式, 立足本文主要探析的“五化”内容有序推进。

(六) 实践与研究案例成果

现以笔者近五年参加万盛经开区统筹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课题实验与研究为例。

万盛经开区于1955年建区, 即重庆市南桐矿区, 1996年改名重庆市万盛区, 2011年12月更名为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简称万盛经开区) , 是重庆最大的一个经开区, 也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区, 幅员面积566平方公里, 下辖2街8镇57个行政村, 总人口近27万人, 城乡人口数基本平分秋色, 境内煤电、旅游资源丰富。全区有公办学校44所, 其中, 教师进修校1所, 职业教育中心1所, 高完中2所, 初级中学7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 小学 (含村小) 29所;有学校办幼儿园19所, 民办幼儿园34所。有在职教职工2485人, 退休教职工1382人;中小学在校学生31331人, 在园幼儿近6800人。

近五年, 万盛大力做好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化、集约化、效益化、特色化”四篇文章, 抓住承担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区工作的契机, 以开展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改革项目试点工作为突破口, 全力推动《区域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实验, 实现了区域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做好统筹城乡教育集约化发展文章。即统筹教育管理, 建立教育发展保障机制;统筹发展规划, 同步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速度;统筹师资调配,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统筹教育经费, 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对撤并后闲置的校产, 通过“租赁”、“土地复耕”等办法变“现”投入建设保留学校, 为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积累建设资金。对撤并学校的师资, 采取“教师跟随学生”办法, 充实和加强保留学校的师资, 保证其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 万盛对新分配新调入教师实施“区管校用”政策, 试行新进教师工作一年到农村学校轮教制度, 确保按学科合理配备各类学校师资, 加大力度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第二, 做好打造城乡教育特色化发展文章。一方面, 区域教育特色自成一体。学校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在“全国5A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全国羽毛球大型赛事、广场文化和节日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 学生社会实践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 每年近千名艺体专长学生从万盛跨进全国高等院校。另一方面, “一校一品”学校特色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建成市级特色学校4所, 区级特色校16所。和平小学成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 南桐小学成为“中国剪纸艺术特色学校”, 东林明德小学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学校, 鱼田堡小学成为“重庆市书法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104中学成为“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石林小学成为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样板。

第三, 做好协调城乡教育效益化发展文章。万盛采取“扬峰填谷”的重要举措, 坚持“优者更优, 弱者变强, 整体提高”的工作准则, 纠正“均衡发展=平均发展”的偏差, 克服“削峰填谷”的误区, 统一发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形成城乡学校办学效益最大化机制。“扬”:即以评促发展。评价重点校、示范校不仅看其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提高幅度, 还视其负责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进步幅度;既大力支持创建名校, 提升品牌, 又同步强化援资、援教、援管农村薄弱学校, 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填”:则统筹人财物调配。加大教育投入, 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 彻底扭转“重城市轻农村”倾向, 科学调配教育资源, 使之得到最大极限的合理应用。

第四, 做好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文章。“三个缩小”见证了城乡师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和谐校园生活的美丽风景, 即缩小城乡学校空间距离、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在万盛, 从农村到城区, 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教学设施不断上档升级, 师资队伍素质大幅度提升;在万盛, 城市学生要求到农村学校读书不足为奇, 学生不择校甚是平常, 城乡学生纷纷就近入学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区, 老师们自然流露出在万盛小城安居乐业的幸福感。

如今, 万盛教育已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至2010年, 短短三年, 万盛先后被授予“书香重庆·和谐教育”示范区、首批创建全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五个合格区之一、重庆市“五个校园”建设两个试点区之一。“小区强教育、特色促发展、均衡助和谐”让万盛教育成为经开区助推城市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一剂润滑剂, 万盛无愧是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面旗帜。2012年, 万盛快速步入经济技术开发、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时期, “创建全国5A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针对地区发展特点, 万盛经开区提出了“315” (三区一城五任务) 的总体部署, 着力创建资源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这将为探索破解“十二五”时期重庆乃至全国同一层面相关问题提供更好的研究样本。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38号)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2008年10月7日.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发[2008]94号) .

[4]《关于印发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通知》 (发改东北[2009]588号) .

[5]《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会审议通过) , 华龙网—重庆日报, 2011年07月22日.

[6]《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文献综述》重庆教研网, 2011年9月22日.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要求子女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与我们的教育提供不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矛盾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推动我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 结合我区实际, 现把我对《教育规划纲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粗浅解读和建议和各位商榷。

一、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由于历史机遇等方面的原因, 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名校里, 大力拓展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无疑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好办法。

二、利用闲置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量市级学校被合并或新建, 原先位于市内的老校区大量闲置。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 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 于2008年春季, 将闲置的达州市电大和达州市财贸校位于市内的老校区分别分配给区七小和区二小, 这不仅走出了成功化解大班额的新路, 还使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优化了学校布局。

三、注重学校硬软件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通过政府投资和学校自筹资金, 努力抓好学校的硬软件建设, 从而改善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城乡学校尤其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配备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 这样既改善了办学条件, 又可以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以“创建”为契机, 整合名校教育资源

各校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去争创各级、各类示范校。因为创建活动的开展, 可以有力地推动学校抓管理, 树品牌。通过压担子, 明责任, 定目标, 勇争一流, 不仅使现有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更使创建学校主动借助外地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理念促进各自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质。

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纲要》中强调大力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调配交流、培训培养、考核奖惩等制度, 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 严格教师编制管理, 师范院校毕业生按照“凡进必考”原则。所以, 我们要坚持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大力弘扬师德先进, 激励广大教师模范从教、廉洁从教, 并在教职工绩效考核、晋职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进一步规范教师言行, 全面提高了师德建设整体水平。

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均衡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的管理水平, 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此,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推进区域内校长的交流, 无疑是均衡学校管理水平的良策。此举不仅有力地调动了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还为推进教育资源特别是干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均衡学校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领导基础。

七、采取托管、联动措施,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通过以强扶弱, 示范带动的名校托管弱校工程, 为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校际间差距积累了新经验。在托管的基础上, 再深入实施区域联动研训计划, 充分发挥名校在学校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师资优化配置、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方面已有的优势和经验, 加强对一般学校的统一管理和科学指导,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八、逐年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逐年提高教师福利, 尤其向城乡学校的教师倾斜, 是均衡城乡学校师资的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对农村教师发放特殊津补贴, 确保农村教师“派得去, 留得住”。今年, 当绩效工资发放到教师手中时, 教师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我们相信, 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全区人民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通过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摘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这次《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 并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 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加快薄弱学校改造,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均衡,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9

2007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再次被推到了内陆地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统筹城乡发展, 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如何破解“三农”问题,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全面现代化。重庆要成为中国西部的高地, 必须率先攻克西部地区共同的短板, 即广大农村地区的贫穷落后现状。

目前说统筹, 多强调增加农民收入, 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途径, 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力推基础设施投资当作手段。这些思路固然不错。然而城乡差别实质是城乡之间人的差别。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 发展生产力根本上是增强人的生产能力。所谓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实现地区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这“四化”的核心基础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其战略突破口就是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型、技能转型, 这才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长久之计。否则简单为城镇化而搞农转非, 必然造成城市出现不可承受的海量失业人口, 大规模产生印度式、拉美式贫民窟。

科技和教育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瓶颈障碍。而重庆科教、劳动力素质现状与东部地区尤其同为直辖市的京津沪存在巨大差距。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认为投资教育不如投在有形物质生产领域收效明显, 吝于把公共财政向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项目注入。由于各种主客观历史因素造成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欠账太多, 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成为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软肋”;另一方面经费划拨向城市倾斜, 导致农村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结果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差, 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 课程设置脱离农村实际, 使得农村居民的现代劳动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人口中低学历劳动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 知识技能的巨大差距成为最主要、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在这一领域资源配置的极端不平衡, 进一步拉大了教育不公的程度。这就更加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使得农村子弟通过学得一技之长来改善自身境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重庆决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产业结构就必须在西部地区先行优化升级, 进而必然要求各级各类岗位人才素质技能的提升, 这是重庆加快全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统计显示, 目前重庆六成以上招聘企业用工需求集中在熟练工和技术工, 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明显加大。伴随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 低端蓝领工人需求会逐渐减少, 高端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会大量增加。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 但技能型农民工供不应求。农转非需要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知识结构实现农转非, 缺少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实难承担“三农”现代化的重任。教育是开发人类潜能的最基本手段, 这就势在必行地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转型培训。也是对历史上教育欠账累积的无技能劳动力进行补偿式再教育。只有大规模地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掌握现代知识与技术的新型农民, 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三农”问题才能最终得到破解。这是决定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基础环节。

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 后发国家利用教育为抓手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历史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明治维新时期的“村无不学之户, 户无不学之人”奠定了日本赶超西方国家的坚实基础。美国在世界上率先普及国民教育制度, 是其创新活力不绝的源泉。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更是斐声世界。目前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信息化时代, 无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社会赶超发达国家的需要。

对策建议:1、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负责干部需尽快创新发展思路, 强有力地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到位, 主导提倡宣传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由常规性的重视普通国民素质教育转向侧重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利用职教培训缩小城乡差别, 将重庆大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2、加大政府财政对农转非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应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逐步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差距;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技能培训服务的职责, 保证财政性职教技能培训经费增长明显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通过法制规范政府在职教培训方面的财政支出, 确保相关教育经费稳定增长。3、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领先于中西部探索实践, 经验丰富、成效显著。应更加积极地向职教先进地区取经学习, 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 引进东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专家人才。4、利用现有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完善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常态职业培训体制, 鼓励院校专业学科建设也朝着这一方向倾斜。甚至大规模培养面向“三农”的本科层次高级职业技术人才。5、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城乡差别问题, 可以激发所有社会正能量帮扶解困, 鼓励社会捐资助学。

以人为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宣讲。如若在政府主导下能有效解决“三农”的核心困难即农村劳动力素质亟需大幅提升的问题, 则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愿景必将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中国社会学网.2009-2-6

[2]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我国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中的“马前卒”, 重庆社会科学院.2008年12月18日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10

一、云南省城乡统筹发展对职业提出的客观要求

1. 培养各级各类实用人才, 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既需要发展城市, 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能力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又需要农村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城市的发展, 还是农村的村庄改造, 农村城镇化建设, 或是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或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传统农业的升级, 农业科技的应用, 农业工业化发展, 都需要成千上万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2. 培育培训新型农民, 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农村发展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他们的素质决定了新技术能否被很快的接受并得以推广, 决定了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和民主管理程度。云南是农业大省, 全省7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 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 2007年末, 全省人口为4 514万人, 农村人口3 087.4万, 其中, 农村劳动适龄人口 (男16~64岁, 女16~64岁, 下同) 为2 031.5万人, 占农村人口的65.8%, 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在云南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3.8%, 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85.7%, 只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绝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 存在隐性失业问题。[1]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是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 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职业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系使得职业教育最有能力承担新型农民培育之历史重任。

3.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人多地少是云南农村的普遍问题,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 外出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主要转移方式。外出务工者中, 没有技能的打工者一般从事城市社会中最简单、最底层的工作, 报酬相对较少, 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笔者在云南大理、丽江农村的调研显示, 许多打工者外出一年半载就返回家乡, 只要家乡还能混口饭吃就不愿外出。

据测算, 2007年, 云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 比2000年增加了40万人。云南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年龄结构中, 20~39岁的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最大, 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 表明年轻劳动力仍然占人力资源的大部分。15~20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远远超过50~64岁的数量。云南各州市的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年轻化, 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也能保持人力资源数量上升趋势, 属于潜力型人力资源结构, [2]这既为云南职业教育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机遇, 也对其提出了挑战。

4. 提供知识与技术服务, 服务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作为支撑。直接为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之一。职业院校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走地方化办学道路, 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应尽之社会职责。城乡统筹建设中, 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其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的优势, 主动出击,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以技术入股方式参与各种项目建设, 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在地方的推广和应用。

二、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办学方向与理念错位

办学方向与理念错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突出实用性, 盲目与普教攀比。二是在办学方向上没有着眼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题组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绝大部分地处农业县的职业院校单纯把职业教育当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没有统筹好劳动力的输出与本地需要的关系。

2. 教育结构不合理

当前, 云南职业教育结构上的问题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和师资结构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性已明显影响了职业教育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在专业设置上, 全省职业教育, 不论城乡, 都存在着贪大求全, 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 如计算机专业,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在课程安排上, “重学轻术”, 很多职校与普通中学区别不大, 培养的人才缺乏实用性;在师资结构上,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从普通高校毕业, 仅熟悉基础理论教育, 缺乏实践经验。

3. 封闭型办学模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城乡统筹发展中, 无论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还是对留守农民的培训, 需要的都是非学历教育。一般农民和城镇居民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2—3年的封闭式全日制在校学习。云南职校都存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分割, 注重学历教育而忽略职业培训的问题。

三、云南省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明确办学方向

职业教育应着眼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所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确立办学模式。云南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有一定差异, 因而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各职业院校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立自身的办学方向, 不可盲目攀比。

2. 优化教育结构

职业学校要敏锐地捕捉到本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改造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大胆地调整那些教学内容过时, 不适应地方人才需求的专业。对于地处农业县的职业院校, 要充分考虑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 围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经济体系, 建立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有时代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专业。做好两条腿走路, 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与发达地区职校、大型企业合作办学, 转移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可加强与本地龙头、优势企业的合作, 为本地农村向小城镇转化培养各行各业的后备军。在办学层次上, 笔者认为, 鉴于云南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仅为小学文化水平, 全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3.54个百分点, 126个农业县市中仍有73个国家扶持工作重点县等实际情况以及从云南农村产业结构特点来看, 对于地处农村的职业院校应以中职为主, 地处城市的职业院校可以高职为主。

3. 转变办学模式

转变办学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开放办学, 办学机构“重心下移”, 主动出击、主动适应, 拓展自身的教育服务功能, 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职业院校要拓宽办学渠道,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特别是把企业、协会、基金会的力量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事业中来, 如委托联合、协作联合、挂靠联合、校企联合、城乡联合等等, 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当前, 城乡统筹, 发展三农为校乡联合办学带来了契机。以云南昭通乐居乡与昭通农校的联合办学为例:为了把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给当地农民, 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2009年5月, 乐居乡政府与昭通农校联合办学。昭通市政府出资, 乐居乡政府提供场地, 组织学员, 农校负责提供教材、教师, 负责教学。全乡通过考试选拔学员, 农校组考, 凡具有初中毕业文凭的本乡农民均可参加考试, 考试分普通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两门, 最后按成绩挑选了127名农民作为第一批学员, 分两个班。学习期限为三年, 每学期为农闲时的2个月, 每天5小时, 前两年重在理论学习, 第三年实践学习。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 三年后合格发中专毕业证书。课程内容主要为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紧密联系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储存、营销、农业生产中需要用的数学常识等。学员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培训方和受训方都对这种联合表示满意。

4.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要发挥职业教育的功效, 既需要职教本身的转变与革新, 也需要政府的外部扶持。事实上, 云南省职教发展的一些客观条件是不容乐观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云南玉溪为例:玉溪是云南除昆明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自2000年至今, 玉溪职业院校校舍面积在增加, 但是生均校舍面积却在减少, 师生比呈上升发展趋势。因此, 政府要做到政策与资金保障到位,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各级财政安排好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的职业教育。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就云南省而言, 职业教育需明确办学方向, 优化教育结构, 转变办学模式, 为云南省城乡统筹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实用人才, 培育培训新型农民,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从而充分发挥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功效。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解决金经,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模式分析[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8-02-21.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11

1.着眼全局性,不断提出广东教育发展新战略

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全省教育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先后提出实施一系列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全面提升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199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把建设教育强省作为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1998年,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力争进入教育强省的行列。200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教育人才大会,明确提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率先基本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2008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打造人力资源强省,增强软实力必须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人的教育水平为重点。2010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目标。201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新时期广东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战略出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强决心。

2.强化系统性,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教育创强争先整体部署

自2010年提出“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目标以来,广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纳入教育创强争先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和规划,进一步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方法、时间表和线路图,形成了规范、科学的政策措施与行动体系。在总体思路上,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教育创强争先体系,明确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是教育创强争先的基础;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创强争先的前提;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以质图强是教育创强争先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和关键。在路径设计上,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创强、教育现代化,依次递进、前后相继的工作逻辑。在工作重点上,强调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坚持兜底原则,补齐短板,加强薄弱环节等。在考评方式上,制定《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和评估方案》,并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有关指标纳入创强争先的督导评估指标之中。具体规定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督导评估是教育强县、强市的申报条件和必达指标,同时也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教育强县可以实行“两评合一”。在工作推进上,2012-2016年分批实施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确立了完成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全覆盖的实施步骤。

3.注重连续性,打造广东特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普及和均衡是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普及是均衡的前提和基础,均衡是普及之后的必由之路。为落实教育强省战略,从1994年起,广东运用逐个突破、从局部到整体的策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之后,广东积极巩固提升“普九”成果,谋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4年,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首次提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按照轻重缓急、由点到面的原则,先后实施了教师住房建设、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老区山区小学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等一系列工程,分阶段破解城乡薄弱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难题。在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2007年,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决策,并于2011年提前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2008年,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资源配置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等倾斜支持政策,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广东教育发展处于从规模扩张为主到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转型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先后在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201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对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以教育创强争先为抓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突出协调性,统筹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工作

学校教育统筹式发展 篇12

江苏省高校数达137所,在校大学生数近185万人,全省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1]。截至2016年1月,江苏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85所,高职院校数在全国位居第一,江苏高职教育“高原”态势已形成。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2012年,江苏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首次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有71个试点项目;2013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15项;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422项;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509项。

开展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2012年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计划招生12000人,安排在普通民办高校,面向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二年级、三年级在籍学生。2013年,高职“专转本”报考院校增加了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并增加了高校自主选拔试点。当年招生计划为14175人,其中安排在普通民办高校的计划为10635人,普通公办高校计划3540人。南京晓庄学院、苏州科技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5所公办普通高校,面向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招生,开展自主选拔试点,计划招生350人。2014年“专转本”选拔考试只面向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专转本”计划共12000人,安排在普通本科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5所公办普通高校,继续开展自主招生。2015年高职 “专转本”计划招生13000人,安排在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其中自主招生计划700人。2016年,“专转本”选拔总计划为15000人,并在原有5所公办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常熟理工学院,开展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计划招生920人。

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2012 年,为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职院校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江苏省在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试点高职单独招生。2013 年,参与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增至26所,2014年为34所,2015年为37所,2016年增加到45所。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和多样,由试点走向常态化和制度化。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通过高职与应用本科联合培养、高职与本科“3+2”、中职与普通本科“3+4”、五年制高职与本科“5+2”、中高职衔接“3+3”以及中职与开放本专科分段培养,打通中职与高职之间的通道,构建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此外,通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对口单招,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为中高职衔接拓宽道路;开展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贯通,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

(二)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从举办主体看,江苏高职院校已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从隶属关系看,省属高职23所,市县属22所,其他厅局所属17 所,民办23 所,中外合作办学1所;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高职院校的设置数量分布与全省、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数量基本匹配,全省13个地级市至少设立2所以上高职院校,其中南京市18所、无锡市10所、徐州市5所、常州市7所、苏州市16 所、南通市6所、连云港市3所、淮安市5所、盐城市3所、扬州市5所、镇江市3所、泰州市2所、宿迁市2所[2];从示范院校建设看,江苏省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1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8所,省级示范高职园区1个,初步形成了“国家示范校示范引领、国家骨干校骨干带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支撑发展”的高职教育办学格局,有力促进了全省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全面提高。

(三)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深入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全国首家职业教育集团诞生于1992年北京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教育集团。至2014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成立职业教育集团1048个。2003年12月,江苏诞生了第一个以高职院校牵头的行业性职教集团———江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拉开了江苏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由江苏高职院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已达22个,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已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取得了较好成效。

江苏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从“粗放经营”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集约化”转变的创新之举。江苏由高职院校牵头成立的22个职业教育集团中,其中3个是国字头的、全国性的,这充分显示了江苏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这些高职教育集团行业特色都比较明显,覆盖了江苏重点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高端产业以及重点行业,创出了一条“政府统筹、行业引导、校企融合、校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新路,显示了集团化办学强大的生命力。多年来,江苏高职教育集团以牵头院校高职院校建设内涵发展为契机,以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有效管理为突破口,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和科学发展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强化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集聚效应、整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区域性、行业性、多元化、立体化、多层次的职业教育联合发展共同体,创新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动态适应区域经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新需求,抢占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制高点”,打造“职教航母”,有效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3]。

(四)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断增强

江苏省高职院校现有专业数474个,专业布点数2757个,其中农科类专业点198 个,占7.2%;工科类专业点919个,占33.3%;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点1640个,占59%,专业结构与布局与江苏省产业结构分布高度一致。2015 年,江苏建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5.1个,占全国的19%;有国家级实训基地98个,省级实训基地153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8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66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2个;2014 年,江苏省高职院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30项,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七连冠;就业率连续9 年保持在92%以上,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达6.4亿元,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85%以上[4]。

二、江苏高职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

江苏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新阶段,经济社会具备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传统动力减弱,企业发展分化。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的驱动下,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利好政策”的引领下,高职教育发展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艰巨的挑战。

(一)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提升高职社会服务能力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依赖向科技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的契合度、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长期以来,江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近期,江苏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等,表明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正在加速。2010 年以来,江苏规模工业总量一直领跑全国,八大主要行业长期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机械、电子、石化、轻工、纺织、冶金6个行业产值过万亿元,但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任务依然艰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迫切要求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制造强国建设中找准了江苏的坐标点,与之相适应,江苏高职也应加快高职教育自身的转型升级,尽快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二)高考生源逐年下降,需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2010年至2015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据省教育考试院数据,2015 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9.29万人,比上年减少3.28万人,降幅为7.71%,为近6 年新低。据统计,2010 年至2015年,我省高考人数累计减少15.3万余人[5]。江苏高考人数“6连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生人口减少导致适龄入学人口下降。2000年出生的人口不到1990年出生人口的一半,这批人口将于2015-2018年间初、高中毕业,“生源荒”将越来越严重。财政投入、招生批次、学历认同、就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无疑将会首先面临淘汰压力,高职院校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因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源危机,高职院校在苦练内功、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可尝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建高职教育联盟,“抱团取暖”,“联合出击”。

(三)高职教育社会吸引力不强,需要进一步释放活力

在传统的高考招录体制下,高等职业教育沦落为“落榜生的收容所”,成为“二流教育”甚至是“不入流的教育”,只有考不上本科的学生才选择读高职院校,学生上高职还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先天不足、后天畸形”,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不突出,资源优化整合程度低,创新发展后劲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吸引力还不高,高职教育发展环境亟待优化。面对江苏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高职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发力,释放新需求,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高职教育如何跨界融合、整合产业链,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实现自身发展的动力转型,促进高职发展从同质化向精品化的转变,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四)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不尽合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尽管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不突出,结构层次“残缺不全”、职业教育体系“链条断裂”。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职、高职专科、本科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职业教育、博士研究生职业教育,而现有的政策将高职教育局限于专科范围之内,本科职业教育“呼之不出”。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由于长期以来,本科高校与职业教育因办学理念和类型定位不同而形同陌路,转型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步伐异常缓慢,导致“政府热、高校冷”,大多本科高校踌躇不前。原有的高等专科学校已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甚至民办建制的高职院校已打通了层次上升的通道,唯独现有的专科高职院校在“升格”上不可越雷池半步。更为可悲的是,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顶层设计规划时未考虑到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优势,目前仅限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进程不断推进,但江苏省进入本专科院校就读的中职毕业生比例仅占30%,更多的中职毕业生选择就业。再加上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传统学术维度向职业维度转型发展的冲击,高职院校生存空间、发展空间以及上升空间受到挤压和封杀,这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江苏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江苏经济结构改革的攻坚时期,是江苏实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关键时期,是江苏教育实现总体现代化的决胜时期。当前,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处在重要转型期: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提升”、发展路径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学校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教育教学从“功利主义”走向“人本主义”、教学内容从“权威传授”走向“启发研讨”、教学手段从“黑板讲台”走向“慕课微课”[6]。江苏高职教育发展要高举“技术主义”旗帜,树立“大职教”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以“正能量”,努力建设世界水准、中国特色的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积极探索省级政府统筹高等职业教育,加强政策调控引导

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高等院校划归为公益二类,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人社部的官员表态高等院校或将不纳入编制管理,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15 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就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由此可见,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是大势所趋。江苏高职教育发展需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加大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适当“瘦身”放权,推进政府向法治型和服务型转变,建立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立法、财政拨款和政策文件对高职进行有效宏观调控、全面部署、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经费保障、基本标准制定、考核监管、政策引导与执法监督。省政府及时搭建高端平台,建立省级政府、企业、高职院校、行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定期沟通、会商机制;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引导高职院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克服“千校一面”“同质化”的趋向;以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为突破口,培养高职创新发展“增长极”,打造江苏高职“高峰”,提升江苏高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创新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已不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纯公益事业,而是一种知识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高职院校资源配置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调动和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以国有资产撬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2015年,山东省确定山东海事职业技术学院9个项目探索高职院校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江苏省应进一步对“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进行梳理和界定,制定吸引社会力量兴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方式,已显得格外重要了。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实质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来吸引企业参与、撬动社会资金、激发办学活力,为高职院校发展开辟新空间。江苏省政府应尽快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明确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明确相关利益者的权益保障等内容,专设管理校企合作的职能部门来管理和规范校企合作、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鼓励企业举办职业院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落实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宽松有序的融资环境等。

(三)积极探索“高职本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5年12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审批,已成为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破冰之举”。2016年1月,国内仅存的9 所职业大学也“抱团”喊“升本”。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高,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较为明显,在规划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时,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政策,让本科高校转型和高职院校升格“两驾马车”齐头并进、“并驾齐驱”,既激活优质存量,又培育提升增量。高职发展应借助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破除阻碍性的体制机制,为高职“升本”提供破冰点;应鼓励办学质量高、实力强、社会信誉好的高职院校,通过评估认可其举办高职本科的资格或明确其举办本科专业的资质,为高职院校拓展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加大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力度,在原有高职“3+2”升本科的基础上,探索“4+2+1”研究生模式,采取“知识+技能”的方式,逐步打通高职、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升学渠道,进一步提升江苏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能力,积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以学制改革为重点,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上下延伸、左右拓展,搭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探索整合和重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途径,以高职教育园区为载体,整体组团、捆绑打包,联合申报“职业教育本科”,进一步构建适应江苏现代产业和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发挥高职院校资源集聚效应

2015年6月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指出,5年内计划建设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这标志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经发展到从自发实践探索到国家层面积极推广和布局的阶段。江苏在集团化办学方面起步早、发展快,但目前由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22个职教集团,很少在民政部门进行法人注册,集团缺少独立性,没有独立的行为权利和能力,集团法律地位缺失,集团治理机构不完善,集团内企业参与度不高,集团内中高职衔接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亟须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支持以及在财政投入得到重点倾斜。省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专门制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规划,建立有效的政府引导机制;重点支持政府、行业组织、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和覆盖行业的企业牵头举办行业型、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教集团注册法人,实现职教集团运营的实体化、市场化,依托集团内资源,成立教育培训中心,面向社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面向集团内企业提供岗前培训、学历进修、技能鉴定;探索集团内纵横贯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试点中高职之间贯通联合办学,形成高职院校的固定生源基地;探索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新模式;探索省级示范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成员单位,发挥合作和联合优势,在更高的平台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共同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提升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打造一批省级示范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五)积极探索“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贡献度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全面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描绘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开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7]。江苏率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亟须不断强化改革发展的条件保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江苏省政府应加快出台政策,着力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难以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引擎的困局。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财政资金方面要对高职院校给予支持和倾斜,如省级或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对高职院校进行适度扶持。在高新技术转移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科技园等各种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对高职院校支持力度。同时启动江苏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立足江苏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骨干行业的需求及职业岗位的需要,做强高职教育、做优职业培训。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立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围绕调结构促发展的主线,把高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同时要建立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联动会商机制,协同破解重大难题,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充分释放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EB/OL].http://www.jsenews.com/news/tt/201512/t2563794.shtml.

[2]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3/10/10/art_4560_55516.html.

[3]薛茂云,王兵,赵惠莉.打造职教“航母”助推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5-12-31(8).

[4]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5]江苏高考人数6年减少15万民办高职生源雪上加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6/29/c_127961637.htm.

[6]丁晓昌,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案例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上一篇:文教措施下一篇:文章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