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制度

2024-09-22

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制度(共10篇)

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制度 篇1

式样参考(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认真实施)2016、2017、2018年**镇(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要分别制定近3年科研管理制度,不得相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素质教育和区、校关于科研兴校、科研立校的要求,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 学校教科处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接受上级教育领导机构和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指导与监督。

第三条 学教科处应遵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立足实践,服务课改”的原则推动和开展本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宗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四条 学校教科处由1—2人组成,设主任和副主任各1名。第五条 学校教科处的工作职责: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推动本校群众性科研工作的开展。

2、组织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阶段审议、结题验收及评奖:具体管理本校课题的研究全过程。

3、吸收、运用、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并尽快将其转化为教育效益。

4、指导本校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为研究工作的良好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5、组织本校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6、组织并管理本校科技教育活动。

7、管理本校图书室。

8、与教务处协调,指导和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深化课程改革。

9、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研究任务,协助市、区级课题在本校的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 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

第六条 制定本校一年一度的科研工作规划。学校教科处应根据市、区教育科研远期、中期规划,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遵循“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规划,使本校科研工作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第七条 搞好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学校科研室参照市、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制定出本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办法。使本校科研课题工作落实,任务明确,保证课题顺利实施。第八条 学校教科处应大力营造学校的科研气氛,在全校教职工中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同时,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四章 学校科研课题的管理 第九条 成立科研课题组

1、课题组设组长1人,课题组成员2—9人,其中“主研”人员不得超过5人。课题组组长必须是主研人员之一。

2、主研人员必备条件:①研究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案或重要创新点的提出者、研制者;②重要科学现象,规律或改革方案的发现、阐明或制定者;③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实验、技术难点的主要解决者。

3、主研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可在课题结题时根据各研究者的实际贡献最后确定。

4、课题组组长职责是:①承担并主持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②协调课题组成员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开展;③加强上下联系;④计划决定研究工作日程,有效使用课题研究的经费。

5、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应是主研者之一。

6、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聘请研究工作顾问或指导者。第十条 课题申报立项:

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处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学校科研室对课题进行初审后提交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即为校级课题。在学校开题会上颁发课题聘请书。

2、区级及以上课题立项:

①由学校教科处向区教育科研部门报送项目申请书,并提交课题方案等相关资料。

②审查通过并开出立项通知书的项目为区级或以上课题,末通过的仍作为校级课题。第十一条 课题开题:

l、课题开题工作是—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处与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如下材料方可开题:

①课题开题通知; ②课题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 ③课题方案; ④课题研究工作计划;⑤前期研究小结。

2、开题过程:

①宣读立项通知;②课题背景介绍;③介绍课题方案;④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⑤前期研究小结;⑥课题咨询与论证;⑦开题会总结。

3、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资料一式两份,由教科处和课题负责人保管。

第五章 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 教育科研课题资料分类与管理要求:

一、教育科研资料的分类

(一)组织管理资料

1.学校教育科研机构资料:(1)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成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称、职务等)及分工(学校填写);(2)教科处人员构成情况(学校填写);(3)教育科研机构工作章程(职责)(见学校科研管理制度)。

2.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或计划(教科处制定)。3.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结(教科处制定)。4.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办法):(1)校级课题的申报评审制度(办法);(2)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制度(办法);(3)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4)课题研究成果的评审及奖励制度(办法);(5)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办法(学校制定)。

5.课题登记表:(1)课题申报一览表;(2)课题研究成果一览表;(3)课题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

(二)教改科研(课题)资料。(以下资料由课题组收集整理归档备查)

1.课题申报立项资料:(1)课题研究方案;(2)课题立项申报表(申请书);(3)课题立项的审批文件。

2.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1)实施计划(工作阶段计划);(2)研究工作的阶段小结;(3)阶段性成果(调查报告、教案、专题论文、经验文章等);(4)研究工作的原始资料(研究工作记录、文献资料摘录、学生作品、研究活动的音像记录等)

3.结题资料:(1)课题研究报告;(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课题研究的测查报告;(4)课题结题评审申请书;(5)课题结题评审意见。

4.课题成果评奖资料:(1)课题成果评奖推荐书;(2)课题成果获奖证书。

(三)重大研究成果资料

在全国、市及区级获奖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教育科研资料的管理

1.分类建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资料按组织管理,科研课题和重大研究成果三类,分别建档,其中教改科研(课题)资料按课题资料目录单独整理存放。2.各项资料应及时收集并分类归档。

3.各类资料应定期整理、编目。课题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整理编目时应将成果资料放在最前面。4.除不重要的、繁琐的原始资料外,其余资料按上交学校教科处,由学校教科处统一保管。第十三条 教育科研课题组理论学习与交流

一、现代科学理论是教育科研的先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理论经验交流是教育科研工作的起点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理论学习与交流工作应当依靠理论水平较高、同时有一定理论学习能力,并能主持理论交流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共同进行。

三、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得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每学期至少开设1次以上的理论专题讲座,每学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以上的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的交流活动。

四、区校级骨干教师应走在理论学习与交流的前列,每学年应有一定的理论学习与交流成果(体会),应将其理论水平纳入骨干示范作用考核评比中。

五、理论学习与交流应做到“四有四用”,“四有”是指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人、有形式;“四用”是指用于教研、用于教学、用于发展、用于创新。

六、理论学习与交流应做到准备充分、资料充足。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理论素养的提高,要及时提供教师理论学习的资料,力争做到教师人人皆有,随时可阅读。教师的优秀论文、发表文章等来自于身边的、可学习借鉴的素材,应做到有目录、有复印件、有个人档案,应广泛宣传学习。

第六章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评比

一、教育科研工作应坚持有始有终、注重过程管理的原则,各项教育科研工作均应有计划地实施;在学期或研究工作阶段结束时,组织总结评比活动。

二、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的宗旨是肯定前期(或前阶段)的工作成绩,分析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总结并继续发扬有益的经验;同时对照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寻找存在不足或失败原因,便于及时改进。

三、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召开会议、测查、个别分析等均可,但应该做到有资料、有事实证据、有标准,有奖惩意见。

四、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和不断完善评价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标准,不断规范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工作。

五、学校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工作原则上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六、学校教科室对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及时宣传、报道并推广,促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更大成果。与此同时,学校教科室帮助责任人员提炼成果、提升理论水准,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七章 科研课题的结题评审

1、课题研究完成后,由课题组提出申请结题,并按要求提交结题验收所需的全部相关资料。

资料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立项通知书、阶段性研究计划、阶段性研究总结、学研究过程记录手册、研究工作 7 报告、研究成果报告、效果检测报告、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调查报告、论文及叙事文章复印件、相关的获奖成果材料等。

2、结题验收由上级相关部门安排,组织人员进行,学校及相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协调,并作出妥善安排。

3、结题验收合格的课题,将依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或奖励。合格课题有权参加各级组织的评审,参加竞赛等。

**学校名称

****年**月**日

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制度 篇2

一、制度制订行政化

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订以校长的意愿为主、以学校行政领导集体商讨通过。教科研制度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种从上而下制订的教科研制度多数教师不太认可,执行的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成为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绊脚石。

诊断: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一线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的制订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要扭转制度建设凭领导的个人意见的片面经验化缺陷,避免制度建设的匆忙实施,要在反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成熟以后再实施。

矫正:以“民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石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制度完善,包括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教科研理论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出台都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目的在于激发全体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激情,充分给教师放权,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在讨论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全体教师对本校的教科研制度一致认可,执行力较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度落实形式化

病例2:不少学校都有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但大都是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纸空文,真正严格按制度管理的很少,执行的效果很差,严重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课题研究的质量。

诊断:现在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当作“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在教科研工作管理上不到位,不作为,对于教师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只要教师能通过结题就行,不管质量如何,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有不少难言之隐,都是功利主义惹的祸。

矫正: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三级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落实,教科室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室主任要制订出学校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科室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学校所有的立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各课题组中开展七个方面的工作:1. 制订好课题申报方案。2.课题立项后及时组织开题论证活动。3.要求课题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活动。4.参加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例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5.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记录表”,及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交阶段性成果。6.上好课题研究课。7.写好论文和结题报告。我们严把“七关”,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建立了检查通报机制,把有效监督作为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教科室主任要准确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对于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批评教育,及时终止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维护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三、课题研究“假、大、空”

病例3:多数学校对课题申报和结题的管理都比较重视,忽视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指导,缺乏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多数教师重课题立项,忽视开题论证;多数教师重课题结题工作,忽视课题过程研究,缺乏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缺乏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提炼。

诊断:现在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研究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假、大、空”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性。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去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或教学的某一真问题。有些课题组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资料,由于研究者不会撰写研究报告,缺乏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提炼能力,不能较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最后造成课题无法结题或勉强结题。

矫正: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组内其他教师一起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学期初就先确定好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围绕教研主题定一个相关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必须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自己身边的教学小问题入手,从小题目开始,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逐渐过渡到小题大做,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学,相得益彰,克服单纯地为科研而科研和低层次的教研倾向,努力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各年级的教研组都要有研究课题,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如我校的市规划课题“利用成果袋高效突破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量”的负责人就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带领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开展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有关数学活动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

四、科研成果推广少

病例4:多数学校比较重视教师论文获奖与课题结题,忽视教科研成果的培育,对于获奖的优秀课题很少有学校组织过成果推广活动。

诊断:学校层面的教科研成果推广这项工作比较难以开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领导对于推广教科研成果的意义认识没有到位,在思想上对于成果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为一线教师创设平台;二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大多是“田野”式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指导,缺少共性和普遍性,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第二次实验验证,不像大学教授、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那样规范、专业,采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推广。

矫正: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

校本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是开展有效研究的保障,课题成果推广工作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成果的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由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在每年课题申报、研究中期和结题后做好课题“三关”管理和指导工作,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好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奖励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淡化“金钱奖励”、追求“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指导思想,对参加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和教科研论文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并载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先进、评职称的条件之一。

学校教科研制度不当现象分析 篇3

一、制度制订行政化

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订以校长的意愿为主、以学校行政领导集体商讨通过。教科研制度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种从上而下制订的教科研制度多数教师不太认可,执行的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成为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绊脚石。

诊断: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一线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的制订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要扭转制度建设凭领导的个人意见的片面经验化缺陷,避免制度建设的匆忙实施,要在反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成熟以后再实施。

矫正:以“民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石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制度完善,包括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教科研理论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出台都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目的在于激发全体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激情,充分给教师放权,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在讨论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全体教师对本校的教科研制度一致认可,执行力较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度落实形式化

病例2:不少学校都有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但大都是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纸空文,真正严格按制度管理的很少,执行的效果很差,严重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课题研究的质量。

诊断:现在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当作“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在教科研工作管理上不到位,不作为,对于教师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只要教师能通过结题就行,不管质量如何,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有不少难言之隐,都是功利主义惹的祸。

矫正: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三级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落实,教科室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室主任要制订出学校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科室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学校所有的立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各课题组中开展七个方面的工作:1.制订好课题申报方案。2.课题立项后及时组织开题论证活动。3.要求课题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活动。4.参加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例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5.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记录表”,及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交阶段性成果。6.上好课题研究课。7.写好论文和结题报告。我们严把“七关”,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建立了检查通报机制,把有效监督作为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教科室主任要准确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对于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批评教育,及时终止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维护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三、课题研究“假、大、空”

病例3:多数学校对课题申报和结题的管理都比较重视,忽视研究过程的管理与指导,缺乏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多数教师重课题立项,忽视开题论证;多数教师重课题结题工作,忽视课题过程研究,缺乏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缺乏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提炼。

诊断:现在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研究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假、大、空”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性。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去研究自己身边的教育或教学的某一真问题。有些课题组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资料,由于研究者不会撰写研究报告,缺乏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提炼能力,不能较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最后造成课题无法结题或勉强结题。

矫正: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组内其他教师一起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学期初就先确定好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围绕教研主题定一个相关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必须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自己身边的教学小问题入手,从小题目开始,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逐渐过渡到小题大做,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学,相得益彰,克服单纯地为科研而科研和低层次的教研倾向,努力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各年级的教研组都要有研究课题,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如我校的市规划课题“利用成果袋高效突破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量”的负责人就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带领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开展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有关数学活动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

四、科研成果推广少

病例4:多数学校比较重视教师论文获奖与课题结题,忽视教科研成果的培育,对于获奖的优秀课题很少有学校组织过成果推广活动。

诊断:学校层面的教科研成果推广这项工作比较难以开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领导对于推广教科研成果的意义认识没有到位,在思想上对于成果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为一线教师创设平台;二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大多是“田野”式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指导,缺少共性和普遍性,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第二次实验验证,不像大学教授、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那样规范、专业,采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推广。

矫正: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

校本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是开展有效研究的保障,课题成果推广工作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成果的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由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在每年课题申报、研究中期和结题后做好课题“三关”管理和指导工作,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好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奖励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淡化“金钱奖励”、追求“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指导思想,对参加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和教科研论文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并载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先进、评职称的条件之一。

校本教科研制度的规范建立与有效运行,有效提高了中小学一线教师教科研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有效加强了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课题研究成果的品质。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素质教育和区、校关于科研兴校、科研立校的要求,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

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学校教科处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接受上级教育领导机构和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指导与监督。

第三条 学教科处应遵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立足实践,服务课改”的原则推动和开展本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宗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四条 学校教科处由1—2人组成,设主任和副主任各1名。

第五条 学校教科处的工作职责: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推动本校群众性科研工作的开展。

2、组织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阶段审议、结题验收及评奖:具体管理本校课题的研究全过程。

3、吸收、运用、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并尽快将其转化为教育效益。

4、指导本校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为研究工作的良好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5、组织本校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6、组织并管理本校科技教育活动。

7、管理本校图书室。

8、与教务处协调,指导和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深化课程改革。

9、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研究任务,协助市、区级课题在本校的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 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

第六条 制定本校一年一度的科研工作规划。学校教科处应根据市、区教育科研远期、中期规划,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遵循“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规划,使本校科研工作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克服随意性、盲目性。

第七条 搞好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学校科研室参照市、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制定出本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办法。使本校科研课题工作落实,任务明确,保证课题顺利实施。

第八条 学校教科处应大力营造学校的科研气氛,在全校教职工中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同时,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四章 学校科研课题的管理

第九条 成立科研课题组

1、课题组设组长1人,课题组成员2—9人,其中“主研”人员不得超过5人。课题组组长必须是主研人员之一。

2、主研人员必备条件:①研究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案或重要创新点的提出者、研制者;②重要科学现象,规律或改革方案的发现、阐明或制定者;③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实验、技术难点的主要解决者。

3、主研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可在课题结题时根据各研究者的实际贡献最后确定。

4、课题组组长职责是:①承担并主持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②协调课题组成员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开展;③加强上下联系;④计划决定研究工作日程,有效使用课题研究的经费。

5、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应是主研者之一。

6、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聘请研究工作顾问或指导者。

第十条 课题申报立项:

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处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学校科研室对课题进行初审后提交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即为校级课题。在学校开题会上颁发课题聘请书。

2、区级及以上课题立项:

①由学校教科处向区教育科研部门报送项目申请书,并提交课题方案等相关资料。

②审查通过并开出立项通知书的项目为区级或以上课题,末通过的仍作为校级课题。

第十一条 课题开题:

l、课题开题工作是—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处与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如下材料方可开题:

①课题开题通知; ②课题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 ③课题方案; ④课题研究工作计划;⑤前期研究小结。

2、开题过程:

①宣读立项通知;②课题背景介绍;③介绍课题方案;④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⑤前期研究小结;⑥课题咨询与论证;⑦开题会总结。

3、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资料一式两份,由教科处和课题负责人保管。

第五章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 教育科研课题资料分类与管理要求:

一、教育科研资料的分类

(一)组织管理资料

1.学校教育科研机构资料:(1)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成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称、职务等)及分工(学校填写);(2)教科处人员构成情况(学校填写);(3)教育科研机构工作章程(职责)(见学校科研管理制度)。

2.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或计划(教科处制定)。

3.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结(教科处制定)。

4.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办法):(1)校级课题的申报评审制度(办法);(2)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制度(办法);(3)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4)课题研究成果的评审及奖励制度(办法);(5)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办法(学校制定)。

5.课题登记表:(1)课题申报一览表;(2)课题研究成果一览表;(3)课题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

(二)教改科研(课题)资料。(以下资料由课题组收集整理归档备查)

1.课题申报立项资料:(1)课题研究方案;(2)课题立项申报表(申请书);(3)课题立项的审批文件。

2.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1)实施计划(工作阶段计划);(2)研究工作的阶段小结;(3)阶段性成果(调查报告、教案、专题论文、经验文章等);(4)研究工作的原始资料(研究工作记录、文献资料摘录、学生作品、研究活动的音像记录等)

3.结题资料:(1)课题研究报告;(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课题研究的测查报告;(4)课题结题评审申请书;(5)课题结题评审意见。

4.课题成果评奖资料:(1)课题成果评奖推荐书;(2)课题成果获奖证书。

(三)重大研究成果资料

在全国、市及区级获奖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教育科研资料的管理

1.分类建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资料按组织管理,科研课题和重大研究成果三类,分别建档,其中教改科研(课题)资料按课题资料目录单独整理存放。

2.各项资料应及时收集并分类归档。

3.各类资料应定期整理、编目。课题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整理编目时应将成果资料放在最前面。

4.除不重要的、繁琐的原始资料外,其余资料按上交学校教科处,由学校教科处统一保管。

第十三条 教育科研课题组理论学习与交流

一、现代科学理论是教育科研的先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理论经验交流是教育科研工作的起点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理论学习与交流工作应当依靠理论水平较高、同时有一定理论学习能力,并能主持理论交流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共同进行。

三、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得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每学期至少开设1次以上的理论专题讲座,每学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以上的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的交流活动。

四、区校级骨干教师应走在理论学习与交流的前列,每学年应有一定的理论学习与交流成果(体会),应将其理论水平纳入骨干示范作用考核评比中。

五、理论学习与交流应做到“四有四用”,“四有”是指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人、有形式;“四用”是指用于教研、用于教学、用于发展、用于创新。

六、理论学习与交流应做到准备充分、资料充足。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理论素养的提高,要及时提供教师理论学习的资料,力争做到教师人人皆有,随时可阅读。

教师的优秀论文、发表文章等来自于身边的、可学习借鉴的素材,应做到有目录、有复印件、有个人档案,应广泛宣传学习。

第六章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评比

一、教育科研工作应坚持有始有终、注重过程管理的原则,各项教育科研工作均应有计划地实施;在学期或研究工作阶段结束时,组织总结评比活动。

二、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的宗旨是肯定前期(或前阶段)的工作成绩,分析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总结并继续发扬有益的经验;同时对照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寻找存在不足或失败原因,便于及时改进。

三、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召开会议、测查、个别分析等均可,但应该做到有资料、有事实证据、有标准,有奖惩意见。

四、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和不断完善评价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标准,不断规范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工作。

五、学校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工作原则上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六、学校教科室对教育科研阶段总结评比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及时宣传、报道并推广,促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更大成果。与此同时,学校教科室帮助责任人员提炼成果、提升理论水准,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七章 科研课题的结题评审

1、课题研究完成后,由课题组提出申请结题,并按要求提交结题验收所需的全部相关资料。

资料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立项通知书、阶段性研究计划、阶段性研究总结、学研究过程记录手册、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成果报告、效果检测报告、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调查报告、论文及叙事文章复印件、相关的获奖成果材料等。

2、结题验收由上级相关部门安排,组织人员进行,学校及相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协调,并作出妥善安排。

教育科研课题定期检查制度 篇5

为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与管理,保证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进度与质量,以发现、总结、调整改进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学校教科室在每学期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1)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阶段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进度、阶段成果、课题材料档案袋、课题研究中的主要困难与存在的问题等。

(2)检查的方式是由教科室定期组织召开课题进展情况通报会。

(3)课题组组长要定期填写《科研课题活动表》,并上报教科室。

小学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篇6

为促进教育科研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使教育科研档案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我校教育科研档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立卷归档学校、区、市、省、全国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均要立卷归档。各级的立项课题结题二个月后由学校教科室负责人将所有材料(立项文件、课题申报表、实施方案、实验报告或结题论文,以及调查材料等)立为一卷。

二、装订成册档案按文件内容进行分类并装订成册,标题简明确切,书写整齐,编好明码。

三、分类存放按明码顺序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存放处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霉、防鼠等设施。

四、保管期限省、国家级立项课题保管期限为永久,区、市级立项课题保管期限为长期,学校立项课题保管期限为短期。

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制度 篇7

一、课题始于问题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搞好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我校通过把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变成科研课题,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问题变课题”的科研模式。

2002年9月, 我校初中二年级的各个班级中都出现了几个学业成绩较差、行为习惯较差的被称为“双差生”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面临将要流失的问题。针对这个让老师和家长们都头痛的难题, 我们不回避问题, 进行科研论证, 探索解决途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 我校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一个特色班, 并命名为“潜能生”班, 研究挖掘蕴藏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潜能, 开始进行了问题变课题的实践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 学校总结了挖掘“潜能生”潜能的四个途径:即在情感关注上——“多信任, 勤沟通”;在学科教学中——“小步子, 低起点”;在行为养成上——“反复抓, 抓反复”;在活动教育中——“重参与, 轻评价”。总结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规律:即人的智能结构普遍存在个体差异,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学习、进步、发展的潜能。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激励每个学生的潜能, 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 健康、全面地成长。[1] 2004年中考, “潜能生”班28名学生, 26人考上高中, 2人考上中专, 学生的行为习惯获得普遍的好评。中央电视台连续3年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实话实说》、《当代教育》等栏目做专题报道, 对我校的科研工作给予高度认可, 我校前期课题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功。

二、研究基于实践

学校注重引领教师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努力提升问题意识、研究能力, 倡导源于实践的研究, 形成了基于实践的课题实施模式。

打造常态化的学习组织,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是进步最大的动力, 读书是生命最佳的状态, 培训是教师最好的福利”。基于这样的学习理念, 学校建立了系统的学习制度, 如:校长学习报告会制度;A级教师研究发表制;骨干教师示范制度;外出学习人员汇报制度;全员读书报告制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训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化考试制度。在各项制度的保障下, 学习成为教师生命的必需和常态, 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便捷教师参与课题。学校形成了以校领导为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主管副校长统一计划、科研主任具体落实、年级组具体实施的课题管理机构。教师从实践出发, 围绕总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开展子课题研究。学校涌现出一批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子课题小组, 针对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合作式研究。

三、评价在于激励

激励是学校领导针对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 通过外部诱因的刺激, 使之转化为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激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因素, 是实行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学校借助评价契机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确立了以课题为载体、以激励为评价手段的管理机制。

1.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 满足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

创建学习型组织, 改进科研管理制度, 增强制度执行力, 引进科研管理软件, 完善教师科研档案管理, 通过网络、校刊、校报等平台总结宣传推广教师研究成果, 将教师的科研业绩与职称评聘、评先选优挂钩。定期组织科研骨干教师开展学术交流, 努力建设一支爱学校、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型教师团队。

2.完善科研管理动力机制, 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校内职级制》是我校制定并实行的晋级制度, 它将校内绩效工资分为ABC三级六等, 教师可参照自身条件进行申报, 经考评小组审核确定教师等级, 不同等级实行不同工资。为鼓励教师主动地参与科研, 在各级评定标准中, 均有科研成果的要求。例如, 中学A1级教师评定标准中第八、九条规定该级别教师必须“近三年来在国家正规教育期刊上发表过学术性、经验性论文”,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 科研课题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 或正在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

3.健全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满足教师自我超越的需要

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是对教育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工作精神。为体现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 激励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主动参与课题、认真撰写教育叙事、踊跃发表论文的教师, 促进广大教师在学校教育科研领域奋勇争先, 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成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校管理者决定在每届的校长专项奖中, 单独设立“科研专项奖”, 该奖项成为校内科研工作的最高荣誉。2010年, 在学校第五届校长专项奖颁奖典礼上, 我校16位教师获此殊荣。

四、发展源于特色

在“潜能生”研究成功的基础上, 我们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学校的各个年级, 形成我校《潜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并申请立项研究。该课题扩大了潜能教育的内涵, 把研究视野由关注部分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由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到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旨在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挖掘人的潜能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让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 使其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学校形成了特有的潜能教育理念, 即“关注个性、开发潜能、科学施教、全面育人”。[2] 教师形成了“善于观察发现潜质、关注个性因材施教、宽厚包容平等待人、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涵养品德以身作则、正确反思修正自己”的六种能力。[3] 2005年, 该项课题结题并获得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潜能教育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教育特色,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以及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由原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跻身于省内、乃至国内的名校行列。

教育是有规律的, 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 任何一个教育领域内的重大创新与突破都会经历一个长期、缓慢而复杂的积累和发展过程。我校借助潜能教育课题的研究, 不断深化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充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 创造一切条件在尊重教育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挖掘学生潜能, 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在正确认识科研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了科研发展趋势的同时, 学校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将继续不断前行。

摘要: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 学校日益形成了“基于问题, 立足校本”的科研文化, 营造了“问题即课题, 实践即研究, 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氛围;创设了基于实践的研究模式, 即“打造常态化的学习组织、营造常规化的研究氛围、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学校借助评价契机创新了满足教师各方面需要的特色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引导下的潜能教育实践探索, 为学校发展开辟了一条意义深远、特色鲜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实现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研管理,学校特色发展,潜能教育,科研兴校

参考文献

[1]胡久红.点亮智慧, 放飞梦想——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实施潜能教育侧记[J].人民教育, 2009 (12) :58.

[2]宋戈.潜能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实践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5.

教育科研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篇8

“十二五”课题以来,我校通过课题研究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工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展教科研实践,注重研究材料的积累、课题研究的总结,研究问题的提升,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校先后获得吉林省义务教育标准学校、吉林省自主发展3A级学校、吉林省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装备达标校、吉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长春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市一类一级学校、朝阳区名校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有省级各类学科骨干教师9人、市级各类学科骨干19人、区级各类学科骨干25人;我校在十二五课题研究基础上,又有40位教师申报了国家级个人小课题,并已获立项批准;在教学成绩上,我校语数外等多个学科的三率都排在全区的二三名。

在今后一段时期,为了把我校打造成国家级科研示范校,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发扬已有的研究作风,借鉴已成型的经验和模式;另一方面在管理、过程、成果、策略等果方面继续常抓不放,力争研究有成品、出精品。为此,在打造国家级科研示范校的过程中,我校仍继续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打造学科精品课题

一要抓好名优教师领衔的各项课题研究。目前,我校拥有5个由名师主持的课题,课题内容涉及教学、心理、管理、师培、电教五个方面。学校要求在名师的引领下打造精品课堂,从而带动我校科研工作的高品位运行。二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基地作用。每次教研活动要着力解决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有目标、有吸引力。

二、培植学校龙头课题

当前,随着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因此,以龙头课题带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一要抓好课题整合。我校有35个国家级个人小课题和5个子课题,如果课题之间各自为战,很难取得理想成效,所以我校要努力寻找课题之间的联系点,从中确立一个或整合出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主导课题作为龙头,其他课题都是这个课题的支撑。二要着眼文化传承。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寻根之旅、扎根之旅、活根之旅、壮根之旅。讲究传承,千方不能对学校传统文化视而不见,另起炉灶,重立门户。过分标新立异,往往会造成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水土不服。三要不断丰富内涵。学校的发展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要不断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要对龙头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精当的、准确的、丰富的界定,要找准教育的本质诉求与学校文化的切合点,使学校文化建设充满活力。四要坚持人人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校长、也不是少部分“材料高手”写文章写出来的,关键在于实践,在于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实践。学校文化建设,纸上谈兵是大忌。

三、瞄准教育热点课题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学校层面教育科研极其重要的任务。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矛盾和问题总会不断出现。这既给教育科研带来难度,也为教育科研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很多,研究时切入口要小,可以瞄准其中一点,待这一点问题解决后,再扩大研究领域,以小见大。贪大求全,超出了自身研究范畴和能力,课题就会空洞无物、中途夭折。二要且行且思,不死搬教条。教育的热点课题,要边研究、边调整研究方案。死搬教条,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深入研究往往寸步难行。三要以人为本,不因噎废食。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解决问题促进人的发展,热点课题的研究,目中一定要有人,要有老师和学生。不能因某些状况而废止正常的实践活动。四要不断总结,转化成果。对于研究的成果要进行推广应用,不能束之高阁,否则课题研究就失去了应有之义。

临港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篇9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依据“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基本方向,有效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制定本条例。以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地开展。

第2条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遵循“立足于实践,服务于教学”的原则推动和开展校本教育科研工作。以“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出成果,有利于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师资素质的大提高,有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建立”为宗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3条

区教育局设立教科室,有两名以上教育科研专职工作人员,有独立办公室; 区属各类学校规模在24个班以上,单独设教科室,有专人负责,有两名以上专职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办学规模在24个班以上的乡镇学校设立教科室,至少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规模在24个班以下的乡镇学校教科室设在教导处,可有教务副主任兼职教科室主任。

第4条

区教体局教科室的工作内容:

1、在教体局领导下,负责本区教育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2、根据县教体局意见,对本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组织研究队伍,开展专题研究。

3、负责区级课题的规划、过程、成果管理,促进优秀成果的产生。组织国家和省级、市级课题的申报、规划立项课题的管理。

4、指导本区教育系统的教科研工作,负责指导各学校教科室的科研工作,推动基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5、收集、整理、研究本区的各种信息资料,为各级教育领导决策和教育科研人员提供咨询。

6、加强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加强教育科研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在学校领导、教师中普及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知识,建设一支有质量和数量的教育科学骨干队伍。

7、坚持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办学整体效益服务的基本方针。积极开展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发挥教科研兴教的作用。

第三章 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

第5条 成立课题组

1、校级课题负责人1名,区级课题负责人不超过2名,研究成员若干名。

2、课题组负责人的职责是:

①承担并主持课题的研究任务;②协调课题成员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开展;③加强上下联系;④计划决定研究工作日程,有效使用课题研究的经费。⑤负责课题开题结题的有关工作;⑥课题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⑦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期计划实施及评估的准备工作;⑧成果的申报及其它工作;

3、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聘请研究工作顾问或指导者。

第6条

课题申报

1、课题分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级别。

2、课题申报立项: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室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学校教科室对课题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取得学校批准后再由教科室组织向区教育科研部门报送项目申请书,并提交课题方案。

3、申报区级以上级别的课题,学校审查没有通过的项目,完善计划后可酌情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4、课题申报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动因、理论依据、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思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阶段、课题研究的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课题研究的原则、子课题项目等

第7条

课题开题

1、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会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与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组负责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开题报告及相关材料方可开题。

2、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由教科室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开题会,并在现场进行答辩,过程要有书面记录,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

第8条

课题研究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或心得或活动案例,需学生写论文的课题,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至少应组织学生完成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小论文十篇以上。

2、课题组每学期要有进展情况汇报,并至少开出一堂课题展示课。每位成员完成的课题课例至少三节以上。

3、每个课题要有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后期评估。

4、课题的各阶段评估由课题组准备材料,学校教科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

专家评估、论证。

5、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变更课题内容的,由课题组长书面申请变更内容提交学校教科室,学校教科室审核后同意变更的,由学校教科室出具变更后材料并由学校教科室备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6、学校教科室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对各级课题实施滚动管理,对课题组不按规定上报有关材料的提出警告和整改意见,课题组不服从管理的,经校长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取消课题组研究计划,对一年内无任何研究业绩的课题组成员,予以取消研究资格。

7、学校每年应对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课题研究所需的专项经费,保证各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9条 课题结题

1、课题应该按计划结题。课题组应及时向学校教科室提交结题申请报告。若不能如期结题的,应书面申请延期结题。由学校教科室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延期结题时间,并由学校教科室备案。

2、课题结题条件:每学期能完成必须上缴教科室的材料,并基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具备结题所需的相关材料。

3、课题结题需要准备的材料:

①课题立项批复书;

②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③课题研究方案;④课题开题报告;⑤课题研究阶段计划和总结;⑥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⑦课题研究报告;⑧课题研究的其它相关材料,如课例、论文获奖或发表等。

第四章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

第10条 课题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1、课题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①计划选题阶段。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 手续,工作计划等。

②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材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变更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及各种表册阶段报告等。

③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记录、鉴定结论证书)等。

2、课题档案要建立电子档案。

3、教师个人教育科研档案。包括参加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竞赛、课题成果获奖、论文撰写和获奖、参加培训学习等有关教育科研的各方面情况。

4、学校教科室的各种资料和文件。

第五章 物资及经费保证

第11条

学校教科室在每学期初,根据各个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汇总后,向学

校行政提出教育科研工作所需的器材、设备、资料的购置计划,学校教科室、图 书室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理论书籍、杂志,供组织教师学习或教师选学,以保证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12条

学校每年应对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课题研究所需的专项经费,保

证各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六章 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

第13条

全校教师每人每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教育科研论文,并在学校教 科室组织下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学校为教师发表论文提供帮助和支持,并表 彰奖励。

第14条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所需的费用,学校予以报销。

第15条 区教体局教科室不定期或定期对学校的教科研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成绩计入学校年底评估之中,对搞得教好的学校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16条

学校每年对参加由学校教科室组织的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获奖的教

师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如下表:(按照学校结构工资方案执行)

第17条 学校每年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教师进行奖励。

第18条 学校对参加由学校教科室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评优 课、教案评比、课件制作获奖者予以奖励。

第19条 学校对各级各类课题经学校教科室组织专家组鉴定结题后的课题组成员给予奖励。

李场镇小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篇10

1.坚持每学月一次课题工作专题会,及时了解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按照方案有序开展教育科研。

2.教师课题研究成绩,作为对教师的考评依据之一,并与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挂钩。

3.自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围绕课题研究做好信息摘抄,教导处进行定时和不定时检查。

4.每学年请上级领导或专家学者到学校作教育科研专题讲座至少一次。创建一切条件派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提高,并以不同方式汇报学习所得。

5.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期上交与课题有关的优秀教案或说课稿等相关资料。

6.每个课题每学年有阶段性总结。

7.教师认真梳理提炼,积极撰写论文,对在各级评比中获奖论文或发表论文,学校给予专项教育科研成果奖。

上一篇:逛庙会的作文下一篇:第二届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