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和谐机制论文(共8篇)
课堂和谐机制论文 篇1
高校的教育活动主要反映在课堂上, 学生在校生活也主要反映在课堂上。然而, 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不少:深入到专业教学内容、方法、方式、手段和课程体系不够;教学方式、手段和课程体系改革与新世纪对高校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时代特色不甚明显;教育思想观念有待更新等等。因此,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观, 强化高校“质量立校”意识, 理所当然要致力于优化课堂生态, 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
一、何谓课堂生态和谐
课堂生态的和谐, 表现在师与生、教与学、知与情的协调互动中, 表现在学生处于一种民主、宽松、协调、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兴趣萌生、思维激活、主体性勃发的状态中。简言之, 课堂生态的和谐就是要达到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这包括:第一, 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校园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是衡量学校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互相关爱的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生态和谐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这点, 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教学能力的加强。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做不到这一点, 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只能成为空谈。第二, 学生之间的和谐。没有学生之间的和谐, 就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习氛围。学生之间的和谐也是考验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学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在学生中间建立和谐氛围, 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健康成材。我们要使学生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怎样与同伴建立正常有效的交往, 同时随时纠正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所存在的不当行为。第三, 生态和谐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自主探究, 自主发现, 自主创新,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本身之中去。
为了实现课堂生态和谐,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教育资源, 要求教师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倡导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双主体互动的民主、宽松、协调、愉悦的课堂氛围, 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素质提高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运用, 以使师生在课堂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最终使学生潜能得以开发、素质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发展。
二、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具体策略
1. 优化课堂生态, 构建优教优学模式。
优质教学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 以追求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取向,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 形成优教优学模式, 实现在适度负担的前提下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优质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课堂生态和谐。
首先,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优教, 即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 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努力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促进师与生、教与学、知与情的协调互动, 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和理解, 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 这样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同时, 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优学, 即在教师主导下, 充分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并在与教师的协调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从而开发潜能, 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体现生命价值。
2. 加强学法指导, 增强学生“增值”能力。
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环境中的主要生命体, 其生命价值体现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上。而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摈弃传统的注重背记、单向授受的教学模式, 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对他们加强学法指导, 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增强为日后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自我“增值”能力。因此, 我们应该要求教师既积极研究教法, 又重视研究学法, 帮助学生掌握发现、吸引、选择、整理、归纳、创新知识的方法, 增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 有“成就感”的课堂气氛;要根据教学系统中自身运动、变化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及自我计划、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等;培养学生有个性地认识事物,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 建立校本培训制度,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既是课堂生态中的一个生命体, 又是营造课堂生态和谐的主导者。课堂能否实现生态和谐, 关键在教师。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机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如何正确评价自我, 逐渐与同学间形成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虽然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 为使教师当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的不断学习迫在眉睫。
我们可尝试建立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把从教育理论的研究到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从青年教师的培养到“名师”工程的启动, 从教育科研方法的探索到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等等, 都列入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同时要求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 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深造等等,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藉此推动教师积极探索课堂生态的优化, 使之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效果
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 更是一种团队活动, 强调师生合作和互动, 教学相长, 形成学习共同体, 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不可缺少的要素, 共同介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之中, 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因此, 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机制, 既符合时代的召唤, 也适应教育本身的需求。
可以预见, 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机制之后, 由于注重实现课堂生态和谐及学生自我身心的和谐, 学校将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师关爱学生, 学生亲师信道, 同学友爱相处, 人人珍惜生命、体健心强、自信进取, 这必将大大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上升。
摘要:文章试就应当如何推行以课堂生态和谐为标志的优质教学机制作出研究探讨, 优化课堂生态, 构建优教优学模式、加强学法指导, 增强学生“增值”能力、建立培训制度,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等, 是实现课堂生态和谐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绿色教育观,课堂生态和谐,优质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课堂和谐机制论文 篇2
家是百姓安生之源,立身之本,房屋拆迁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在我国当前大举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常因群众利益分配不均导致拆迁工作矛盾不断,因此如何维护各方利益平衡、实现和谐拆迁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重点。近年来,我县一直积极探索并全面推进“阳光拆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着力点,在开展全方位调查充分掌握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及时出台《宁海县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和《宁海县城中村改造暂行规定》等拆迁政策,改进提高动迁工作水平,创新完善动迁各项制度,实施“先建设、再安置、后拆迁”的工作新机制,坚持阳光操作,改变了以往政府努力动员群众拆迁的被动局面,变成现在的“居民要动迁”甚至要求提前动迁的积极局面,确保拆迁工作和城市建设顺利开展。
但我县正处于城市建设上升期,拆迁项目烦多,且各村情况复杂,通过调查部分被拆迁群众及总结以往拆迁经验,在遵循阳光拆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仍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改进:
一、政策宣传形式单一,相关法律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拆迁主体和被拆迁人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存在少数群众未充分理解或误解情况,容易引发群众矛盾;
二、征地拆迁安置保障工作不完备,未充分解决被征地人员的搬迁、生活生产等长远问题,使群众有后顾之忧难以积极配合拆迁工作;同时一些被征地农民不具备掌握较多财产的能力且失去土地后无稳定工作,滋生好逸恶劳习性,盲目消费,痴迷赌博,容易导致失地农民返贫,不利社会稳定;
三、“清零拔钉”工作仍有一定难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新政出台后,行政强迁被取消,个别村少数居民存在侥幸心理,始终对全公开制度表示怀疑,漫天要价、不怕做“钉子户”,延误动迁基地及时清盘交地,影响后续建设发展。上述各种问题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为了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区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提高社会整体幸福指数,应进一步完善加强拆迁安置工作:
一、宣传正确舆论导向,规范征地拆迁行为,实现和谐拆迁。
1、深入拆迁一线,实现沟通零距离。就近设立旧村改造办公室,召开各类座谈会,充分听取拆迁户意见和建议;邀请相关法律专家,现场为拆迁户提供详尽、权威的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做好拆迁政策的释疑解惑工作,化解群众的抵触对抗情绪。
2、加强动迁人员业务素质建设,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及平和为民的工作作风,对拆迁户做到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主动处理,情理结合,引导拆迁户正确认识和掌握安置工作的有关政策,获得群众好感和信任,减少和弱化矛盾发生,为拆迁过程的平稳、顺畅打下良好基础。
3、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以公开透明促公平。加大与新闻媒体沟通力度,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宣传作用,开辟专栏,公布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和房屋估价等热点问题,让群众及时知晓;同时将党员干部列为公开重点对象,带头签订房屋征收协议,经审计后将有关内容予以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用事实对政策进行最好宣传,体现“公开政策与执行政策一致、政策执行前后一致、同等情况补偿一致”的原则,打消部分村名“先拆吃亏、后拆得益”的顾虑。
二、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内容全方位思想,实现亲情拆迁。
1、积极搭建房源服务平台,为社区老年人、双职工家庭提供全面房源信息,设立便民服务热线,解答拆迁户查找房源产生的疑问和顾虑。从租赁过渡房到签订协议,再到搬家腾房,实现全程“保姆式”贴身服务,为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
2、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失地农民后征迁时期矛盾处理,建立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就业培训、文化讲座等活动,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引导失地农民步入社会发展正轨,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实现身份转换;完善多元保障制度,适当补偿被征人养老待遇,避免出现拆迁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
3、重视“农民富了怎么办”的思考,帮助拆迁户打理好拆迁补偿款,避免坐吃山空。引导正确消费观念,杜绝攀比、奢靡之风;加强社区管理,防止赌博盛行;联合金融机构拓展农村市场,推出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实现农民财产增值保值。
三、增强决策科学性,坚持政策一致性,实现依法拆迁。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前期调查工作,逐户调查拆迁人房屋权属、使用情况、户籍和家庭人口结构等情况,注意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意向,对有关资料进行拍照、摄像形成档案,同时拆迁工作小组中增加部分居民代表,充分听取代表意见,深入分析,适时调整补偿方案,确保政府决策全面、完善。
2、严格把握“一把尺子量到位,一个标准算到底”,对于某些拆迁户超出政策范围的要求给予明确答复,不乱开口子,不搞无原则的安抚照顾,维护政策刚性;加强思想工作力度,阐明拆迁工作的原因、目的,意义,同时采用时间倒逼、减少拆迁奖励等方式施以适当压力,争取获得群众理解;
3、完善监管及司法拆拆制度。成立拆迁项目巡视组,跟踪监督项目建设;健全信访制度,设立投诉举报箱,及时答复相关政策规定,满足拆迁户合理要求、制止无理要求;把切实维护拆迁户利益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范围,确保廉政拆迁;同时抓紧研究司法拆迁步骤,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消除阻碍,更好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课堂和谐机制论文 篇3
近年来, 河东区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和河东区委、区政府的直接指挥下, 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领导班子们并没有满足现状, 他们知道,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 和谐社区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同时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所以, 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它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基于这样的想法和思路, 领导班子决定在和谐社区建设方面创新模式,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他们按照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 让大家解放思想, 放开手脚, 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成熟与不成熟的方案都可以拿出来, 放到会上进行讨论。思想解放了, 手脚放开了, 和谐社区建设的创新方案一个个摆在了领导班子面前。在反复研究讨论和遴选后, 他们探索性的建立了以完善“居民自治、群众诉求、矛盾化解、邻里沟通”四个机制为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模式。
从创新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看, “四个机制”告诉我们, 它有利于反应和实现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 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和谐社区建设服务, 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有利于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子。
实践证明, “四个机制”这种模式, 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它不仅有力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使社区呈现出了和谐稳定的崭新局面。
完善居民自治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
河东区民政局领导班子认为, 完善和推动居民自治有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社区意识和民主意识, 让社区居民人人都能形成这样的意识, 从而能够很好的增强他们对和谐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由居民被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到主动参与, 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
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每个人的潜能就会被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为了能最好的做到这一点, 他们找准方向, 定好目标, 最终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完善居民自治机制, 另一个是不断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 最后一个是以社区自治推进社区和谐。
在完善居民自治上, 他们首先健全完善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事务协商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社区协调会、社区评议会”五个会议制度。
这五个会议制度的完善, 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推进了居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很好地引导了居民有序地参与自治, 增强自治能力, 并逐步实现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除此之外, 他们特制定了详细的“居民自治机制会议制度规程表”。
完善居务公开这一项工作确保了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样一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 进一步推进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开展“楼门”自治活动, 有楼长动员和组织居民认领楼门宣传员、卫生员、治安员、调解员以及帮扶员和接待员“六大员”岗位, 并层层签订协议书, 即:楼长与居委会主任签订“楼门”自治协议书, 六大员与楼长签订“楼门”服务协议书, 形成了”一长六员”工作格局。
通过完善居民自治机制, 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 逐步使居民自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 河东区民政局领导班子在对二号桥街道新建东里第二社区入户走访时, 积极为居民创建服务型社区。该社区虽然地处城乡接合部, 但随着旧楼区改造和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居民的居住环境, 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
为了建设一个功能齐全, 服务完善的新型社区, 满足居民各种需求, 在工作中他们多方发展共建单位, 挖掘社会资源, 借力加快社区建设, 几年来和电传研究所建立了共驻共建关系, 他们向社区出让3424平方米土地, 建起了环保文化广场, 使中老年健身队、夕阳红合唱团有了活动的场地。
2003年和东丽区潘庄村委会建立了相邻共建关系, 他们无偿提供3间平房, 建起了社区放心早点、中晚餐厅, 既方便了居民生活, 又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在职党员牵线搭桥跨地区和多家企业产权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 在为企业产树木剪枝、打药、和垃圾道改造中都提供了人、财、物力的支持。在二号桥街道新建东里第二社区工作实践中, 他们深深感到,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 不能关起门来过日子, 要凝人心聚人气, 互帮互助, 谋求发展。
在如何做好每个居民的当家人这方面, 他们以召开居民群众座谈会和归纳群众来信来访意见等方式, 调查分析了该社区居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按照轻重缓急逐件进行解决。作为居民的当家人, 他们在了解和掌握了每个居民家庭情况后, 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更是倾注一片真情。
该社区有个双残疾人家庭, 靠低保金生活, 上高中的孩子是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 想放弃高考时, 局领导立即赶到他家, 一边鼓励他增强信心, 一边聘请大学生志愿者为他补习功课, 半年多来局领导天天去看他, 送些营养品, 帮他调整心态, 减压鼓劲, 使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职业大学。为了解决他上学的费用, 局领导又协调区机关党支部和一家民营企业和他结对子, 定期帮扶, 直到大学毕业。
该社区精神残疾人李长鸣因在家吸烟引起火灾身亡, 家里烧得一无所有, 深夜局领导带领民政干部赶到他家时, 死者的智残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趴在他的身上痛哭, 局领导心里非常焦急, 马上组织班子成员一边料理后事, 一边刷浆、买床、购置生活用品, 不能让残疾的母子无家可归。事后他们又多次到李长鸣所在单位恳请领导多补偿一些抚恤金, 厂领导还以为他们是死者家属给他讲政策做工作, 当知道他们是居委会主任和民政干部时, 他们都感动了, 说你们对居民真是负责任, 高标准补贴了抚恤金。
两千多户七千多人的大家庭, 每天都有不同问题的发生, 他们都要记挂在心上, 谁家有病人了要去看望;谁家有纠纷了要去调解;谁家有困难了要去帮扶;谁家有突发事故了无论白天黑夜都要赶到现场, 他们知道, 因为他们是居民的当家人。
完善群众诉求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
在信访工作中, 如何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让群众的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人帮、事有人管, 是他们必须要面对和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怎样做到有针对性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之所在。为此, 领导班子采取了三种有效方法来完善群众诉求机制:
1.建立走访居民制度。在这方面他们努力推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与“分片包户”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按照各自的管片范围, 开展“日进一户”活动, 同时建立了“民情日志”。把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提出的“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要求落到实处。
2.创建群众诉求接待站。建立群众诉求接待站, 要求每天设专人接待社区群众来访, 使用统一印发的“群众诉求接待站工作记录簿”进行登记, 针对群众利益诉求, 限定解决时限, 力争在本级解决, 本级解决不了的, 由下向上逐步转办。这一创新做法收到了很好效果。一年多来, 全区的群众诉求接待站 (岗) 接待有关城市管理、社区治安、居民服务等方面各类群众诉求共计15865件, 已协调解决13961件, 办结率达到88% (一些诉求正在办理解决过程中) 。
3.建立社区网页———社情民意互动平台。河东民政局在建立群众诉求接待站的基础上, 他们在部分社区居委会还建立了社区网页, 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直接与社区联系、沟通。
为了保证联系、沟通的畅通, 他们还健全完善了浏览、回复、追踪回访等三项制度, 使社区群众的诉求能够充分、便利的表达, 快捷、顺畅的传递, 妥善、合理的解决。
仅唐家口街道唐家口新村六段社区, 自2007年4月以来, 接待有关城市管理、社区治安、居民服务等方面的各类群众诉求201件, 其中, 涉及社区环境卫生等方面的95件, 噪声扰民11件, 民间纠纷3件, 邻里之间纠纷35件, 装修工程杂土17件, 拆除违章25件, 城市管理的25件, 社情民意接待站不仅解决了大量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而且在社区维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等重大敏感时期该社区没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在完善群众诉求机制这方面, 他们确实做到了小问题不出社区、一般问题不出街道、较大问题不出区。有效地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完善矛盾化解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平台
我们知道, 和谐社区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如何及时掌握动态, 超前防范, 及时调处, 将各类矛盾不断化解在社区和萌芽状态, 更是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棘手问题。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 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建立排查预警制度开始。于是, 他们把区、街道、社区、楼门分别建立起了信息员队伍, 并建立矛盾纠纷分析和排查备案制度, 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 建立台账, 并积极做好超前预控工作, 防止事态扩大, 真正做到街道不漏社区, 社区不漏门, 楼门不漏户, 户不漏人, 做到早发现, 早预警, 早化解。
其次要建立责任调处制度。在建立责任调处制度时, 他们建立了楼门、社区、街道、区相关四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和调处负责制。该网路的建立, 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 在全区形成了“大调解”的工作模式, 及时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
再有, 就是建立法律服务制度。区、街道和社区分别建立了法律工作者人才库及人民调解志愿者队伍, 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法律咨询、信访代理、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等活动, 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完善矛盾化解机制的效应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由于预警信息的准确和到位早, “大调解”高效运行, 处置得当调处到位, 该局杜绝了多次集访现象的发生, 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春华街华庆里社区里有一位无生活来源的老太太患白内障住院, 民政干部们每天都轮流到医院去陪护老太太, 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 细致入微地照顾她。
不仅如此, 他们还为老太太集资, 解决老太太暂时的生活难处。他们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老人, 老太太逢人就讲:“感谢河东民政局干部, 感谢共产党。”
完善邻里沟通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
河东区民政干部们说:一个社区就是社会的一个细胞, 邻里关系就是细胞的润滑剂、营养液, 只有邻里关系和谐了, 社区才能和谐, 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确是需要这样的过程。和谐社区需要搭建一个邻里沟通交流互助的有效平台, 以此增进相互了解, 形成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照、互相帮助的新型邻里关系, 以邻里和谐促进社区和谐。
建立邻里关照网。这种邻里关照网是以楼门为单位, 建立志愿者档案和居民需求服务档案, 摸清底数, 明确需求任务。并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居民的服务需求,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邻里互助活动, 切实达到人尽其才, 各取所需, 使服务与需求网络化, 让需要帮助的人及时得到邻里的关照。
签订邻里互助卡。根据居民需要, 发动社区志愿者与楼内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签订“邻里互助卡”, 开展主题服务活动, 并对互助服务活动进行跟踪记录, 使互助行动有效、持续的进行。在社区的发动下, 社区涌现出了许多志愿者与本社区的独居老人、困难老人签订了“邻里互助卡”, 使他们小事小病不出楼门就能得到解决。
培育“楼门”文化。在楼长的领导下, 他们开展了以“相识、相知、相助, 团结、文明、和谐”为主题的“邻里一家亲”团圆节、邻里厨艺展等活动, 搭建了邻里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 让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习的邻居, 借此机会相识、相聚、了解、理解, 凝聚起亲情、友情、邻里情;让有些隔阂的邻居借此机会化解矛盾, 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
常州道街道常州里第二社区, 为了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他们以楼门、楼院为单位组织居民选出楼门组长、学习员、治安员、卫生员、计生员组成居民自治小组管理楼内日常事务,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把问题解决在楼门。并把创建和谐楼门与创建党建示范楼栋相结合, 以党小组作为创建和谐楼门的主要力量, 在签订“和谐互助卡”中发动楼门的党员、志愿者帮助本楼门的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 使社区居民互相关照、亲如一家。
为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我们把开展楼院文化活动作为创建活动的载体, 组织居民编写和谐用语、歌谣。开展“家庭亲情”、“邻里友情”、“社会真情”“三情”演讲会, 让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习的邻居借此机会相识、相聚, 组织邻里互赠同心结, 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居民们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楼里的好邻居、好楼长, 用现实生活来验证“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在楼院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经过自评申报及楼门联名推荐、居民代表评议投票选举、社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批准, 已评选出10个和谐楼门进行授牌表彰。
“四个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采访河东区民政局“四个机制”时, 记者看到“四个机制”给和谐社区建设带来的明显效果。
它的效应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四个机制”的创新和创建给我们呈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居民的原则。居民既是和谐社区的建设者, 同时也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和谐社区建设才能抓住根本,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个机制建设扩大了群众的参与范围, 反映了群众的诉求意愿, 增强了广大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第二, 促进了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区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 给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恰在这个时候, 四个机制起到了反映群众需求的渠道作用, 并进一步使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群众的需求在社区内不断得到满足。
第三, 逐步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四个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职责, 把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了全社区, 充分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四个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我们想, 不仅仅只是这三个特点, 它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远远超出了这些, 比如这种创新的模式, 就值得我们每位社区民政工作者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
河东区民政局开创的“四个机制”的工作模式已经被上级领导、专家和学者们所认可。为此, 市民政局特别召开和谐社区建设论坛, 邀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交流。
“四个机制”得到了所有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肯定, 专家们说:“以‘四个机制’为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模式, 结合实际, 贴近群众, 务实求真, 便于操作, 值得肯定。”
领导和专家的认可, 实际上就是对河东民政局工作的充分肯定。他们知道, 这种肯定其实也是对他们今后工作的最大激励和鼓舞。
和谐社区建设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四个机制”的创新更不例外。
河东民政局领导班子们说:“‘四个机制’建设的出台和创新离不开市民政局以及河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离不开河东区广大民政干部们的不懈努力。”
我们相信, 河东民政局的广大民政干部们一定会在今后的和谐社区建设中, 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再次谱写出和谐社区建设的新篇章。
后记
2010年2月9日,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天津市河东区着力建立健全帮扶助困机制, 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惠及群众》作出重要批示:“这份简报反映的情况和经验颇具典型意义。天津市河东区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 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改善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 进而建立健全由党内帮扶向社会全员帮扶的长效机制, 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他们的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2010年2月10日, 市委书记张高丽作出重要批示:“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是对天津工作的关心支持,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惠及群众。”习近平和张高丽的重要批示, 既是对河东区委、区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 也是对河东区民政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和谐高校校园建设机制研究 篇4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征
1. 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 是高校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状态;是高校通过深入改革、机制创新,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校有机融合、协同前进的精神风貌;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是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2. 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
(1)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前提。
(2) 民主法治。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保证。
(3) 关系融洽。关系融洽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内容。
(4) 稳定有序。稳定有序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标志。
(5) 环境和谐。环境和谐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载体, 它包括校园人文环境和校园自然环境2个方面。
(6) 充满活力。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高校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办学理念的和谐。
(1) 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宗旨。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社会进步, 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
(2) 坚持科学发展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基础。要体现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创新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动力之源。
(4) 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高校的精神源泉。
(5)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是创建和谐高校的必由之路。
(6) 勤奋务实是创建和谐高校的法宝。
2. 思想观念的和谐。
和谐校园的构建, 有赖于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种基础和支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治保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高校工作的首位, 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过程;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确保主流思想的和谐贯通和融合。
3. 管理体制的和谐。要从管理体制入手,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民主建设。
(1) 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班务公开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等, 使干群、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
(2) 要不断创新与群众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利用好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代表大学、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群众组织, 支持他们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3)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倾听师生的诉求, 及时解决大家反映的问题。
4. 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增强高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高校兴旺发展的前提, 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关键。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人际关系包括学校管理队伍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队伍与师生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和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5. 学科建设的和谐。
(1) 高校要发挥其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的优势, 统筹规划, 着眼未来, 整合资源, 为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搭建平台。重点学科应带动非重点学科, 新兴学科应带动传统学科, 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整体推进, 使学校的学科建设充满活力与生机。
(2) 高校要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学科教师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克服名利思想和学术浮躁, 组织、综合科研力量围绕某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课题进行集体攻关, 力争多出成果、多出优秀成果, 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学术氛围。
(3) 在学科建设中, 还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应立足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意识, 努力实现双向共赢。
6. 学生个人发展的和谐。学生个人发展的和谐应该成为高
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的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
7. 高校软硬件建设的和谐。
硬件建设是指大学办学的外在条件, 主要包括教学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等等, 是办学的物质基础;软件建设是指大学办学的内在条件, 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风、教学效果等, 是大学办学的精神支撑。在大学教学中, 这2者不可或缺, 应该统筹协调, 合理分配, 以达到最佳组合效果。
8. 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
要制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建立保障机制, 强化领导, 优化管理;运用校园文化载体, 优化育人环境, 完善校园文化制度, 加强德育育人, 重视第2课堂活动, 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9. 校园环境的和谐。
(1) 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 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2) 学校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需要社会各部门各系统共同努力与协作, 高校应主动调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平时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多协商、多沟通, 获得地方政府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特别是新校区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关心与支持。高校应发挥自身知识和人才密集的优势, 为街道、居委会、社区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可以与社区、街道、市民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建立和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提高高校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 确保校园的安定有序, 同时又能使高校长期与地方政府、周边邻里友好地相处。
(3) 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教学因素指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高校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等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4) 树立服务意识, 营造和谐的教育服务环境。要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行政为业务服务、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这是实现校园和谐的重要途径。
浅析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篇5
一、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保留着一些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不仅要面对国内的竞争,也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些,都给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欠缺
有部分企业经营者思想陈腐,顽固守旧,有些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时代,并没有真正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是依然维持在传统的人员调配、录用、任免的模式上,忙于常规性、事务性工作,没有建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化需求的新机制。
2、员工年龄老化
为了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相关立法机关已经多次修改《劳动法》,并配套改革了相应的劳动用工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部分企业存在执行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这也导致了企业需要的人才难以进入,即使进来了也很难委以重任;企业不需要的人退不出,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结构老化。具有高学历的企业员工偏少,这也导致了企业缺乏新鲜血液,缺乏活力。这一现象在研发、技术等部门表现最为严重,很多老员工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顽固守旧,思想保守;企业没有新想法,没有创新,造成了企业竞争力的下降。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员工结构不合理
在专业结构上,我国很多企业存在“重视工程技术人员,轻视财务管理人员”的错误做法,一些优秀的企业管理经营者、项目主管、项目经理等在薪资待遇方面得不到保障,造成人才流失严重,这也影响了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升入,懂技术、懂管理、具有丰富国际商务经验以及外语能力的人才更是非常稀缺,这也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主要因素。
4、人才流失严重
有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错误思想还广泛存在,没有做到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不注意提高员工待遇,在员工保险、福利等方面也不完善,这就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严重。很多员工纷纷转向工资待遇相对较好的外资企业,这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调度上捉襟见肘,限制了企业规模上的扩大,并将最终导致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
5、外部环境的冲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我国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很多企业也正在从培养自身劳务队伍的传统观念向雇佣相对廉价的、能吃苦、服从指挥的传统外部劳务队伍进行转变,这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员工的下岗或转业,成为企业转型期的一个巨大负担。
二、构建企业和谐人力管理机制的措施
1、创新思维,确立人本管理观念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观念就是指“以人为本”,这也是当今和谐人力资源管理所大力倡导的。要把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来管理,相关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要有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把企业绩效管理、政策的出台与员工生涯规划、员工待遇等统一结合起来,做到科学地利用人才,精心地培养人才,广泛地聚拢人才。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正确看待人才的市场价值,建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破除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打破企业内部论资排辈的格局,真正引导各门内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工作机会。
2、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企业应该从大局出发,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到战略的高度,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实际需要,结合国家、行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规划,要有战略眼光,要对企业内部可能的人事进退活动预先有所安排,采取一系列,一连串的措施,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广泛吸纳各门类的专业人才,认真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学习欧美先进,坚持中国特色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步晚、发展慢、手段简单。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在承认客观差距的同时,必须要认清现实,迎头赶上,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学习国外的科学的管理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缩小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另外,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异同,一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实施员工奖励机制
企业在保证日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分配员工的工作时间,在企业内部实施轮休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另外,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先进个人”、“文明标兵”、“技术能手”等评选活动,对于优秀员工可以组织外出疗养、带薪休假等奖励措施,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在各个方面激励员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强其集体荣誉感,一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5、加强员工培训
企业员工业务素质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也决定了企业的在激烈竞争中的存亡。因此,企业应该从大局出发,积极组织员工培训,各部门应该按照计划确定培训员工名单,采取军事化、封闭式的管理,以爱岗敬业、专业技能培训为主,利用内培外训、以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经验交流等多重手段,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提升员工的道德水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6、竞争上岗,强化危机意识
在企业内部要实施竞争上岗制度,以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打造企业内部的复合型员工队伍,实施动态考核,末位淘汰制度,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管理模式。对于未争取到岗位或是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员工,应采取留岗学习、降低待遇、待岗不离岗等措施,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对于申请离岗创业的员工,应给予鼓励,在政策上给予相应优惠条件,在员工离岗期间,企业应该保留其员工身份,并发放基本生活补助津贴。员工离岗创业期满后,可以回原单位参与竞争上岗,也可以申请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按照效应标准对这部分员工给予相应补偿。
7、加强员工互动
要在企业内部废除领导干部的岗位、待遇终身制,努力拓宽渠道,让各类专业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晋升机会,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另外,还需加强企业内部城区员工与偏远基层员工的互动关系:对于业绩考核中表现良好的偏远基层员工,通过竞争上岗可以调整到城区单位工作;对于在单位竞争中落榜的城区员工,则可以适当安排到农村或基层偏远单位加强锻炼。企业领导要不怕得罪人,不做老好人,要确保各部门每年人员流动的比例,督促员工的思想转变,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
摘要:随着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实际需要, 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构建和谐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相应措施,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谐
参考文献
[1]段兴民.企业集团人力资本管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机制 篇6
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并不是用人单位或者政府相关部门单独依靠自己力量能够解决的, 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机制, 在用人单位、员工、政府、工会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发挥作用。
建立用人单位企业文化氛围
要依法建立劳动关系, 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使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就自身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得以实现。
美国《幸福》杂志曾发表了人们最愿意在其中工作的100家美国公司名单, 人们之所以愿意在这100家公司工作是因为:
1.员工能够获得平等的尊重, 经理人员和员工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 同事之间也是一种友好的协作关系:2.员工能够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 具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条件, 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成就感:3.员工能得到许多预想不到的福利:4.员工努力工作能得到丰厚的报酬。
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的企业才能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企业。
要成为一个具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的企业, 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是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氛围。互相尊重是指企业主管与员工之间的自重和尊他。二是营造一个加强沟通的氛围。企业内部上下级的沟通、同级间应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沟通制度。三是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氛围。众多的跨国公司都把总部设在环境舒适、环保、健康的绿化生态区内,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建立各级政府监管机制
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 依法行政, 通过提出立法建议和出台行政规章, 促进和扩大劳动就业, 制定劳动标准,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职工群众的劳动安全卫生, 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体的扶持力度, 建立三方 (政府、企业、工会) 协商机制, 完善畅通劳动争议诉求渠道,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行政部门要督察劳动关系。劳动行政部门既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也是代表政府主管劳动工作的机构, 可通过三方协商机制, 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履行督察的职责, 发挥主管的作用。同时还应依法对本区域内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规的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对违规违法问题提出纠正意见或采取处罚措施, 以达到规范、调整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目的。
健全各级工会组织的参与机制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真把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基本任务, 坚持和完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制度与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工会宏观参与机制、基层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工会劳动争议预警和处理机制、帮扶机制;通过基层工会吸纳职工入会、扩大工会覆盖面;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落实职代会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等渠道和方法, 以改制企业和非公企业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 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权利、精神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
强化员工法律维权意识
员工既是企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又是劳动关系双方中的弱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 因此, 应该加强法律维权意识, 善于维护劳动关系。员工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表现获得权益。要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努力完成劳动生产任务, 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实现人生价值;二是依法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要通过正当途径据理力争, 必要时应拿起法律武器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三是依法组建工会。通过工会组织诉求自己的合法权益, 变个人维权为组织、集体维权, 以降低维权成本, 增加胜诉几率。
综上所述, 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是一项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关键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推动建立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用人单位也应密切结合本单位实际, 积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探索劳动关系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建立和维护稳定的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更正启示
课堂和谐机制论文 篇7
关键词:班级建设,考评制度,管理创新,和谐德育观
在学校办学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理念, 因其顺应社会需求、适应学校实际、符合学生现状而具确立意义, 并成为学校教育文化的价值性积淀。班级考评制度是学校组织开展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管理制度。近年来, 我校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全体、全面、全程、全员的原则, 其根本特征是以生为本的和谐德育。遵此, 我们就班级考评制度的内涵及在其运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贯彻和谐德育理念、发挥德育功能, 对现行班级考评制度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认为建立和谐班级的“一基两分N项”建设制度, 更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对先进班级“四化共评”考评模式的运作反思
我校之前执行的班级考评制度是在2002年改进和修订的, 其基本机制是“四化共评”模式, 内涵为:统一量化考评标准;客观细化考评内容;系统体化考评对象;规范序化考评过程;构建齐抓共评的管理网络。随着学生德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与转变, 从以学生健康发展的大德育观来分析, 这一模式中的统一量化考评标准、系统体化考评对象、规范序化考评过程, 特别是前2个机制, 相对说来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德育与班级建设的实际了。其考核项目的一体性和推选比例上的限制性, 缺乏对班级特征、班级优势的体现, 缺乏开展灵活项目和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教育的空间;其考核结果的归结性和功利色彩, 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和良好班风的形成;其在具体的评比过程中, 对具体班级来讲显得较被动, 目标较模糊, 从而使班集体的自主建设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不可控制, 缺乏补救和改进措施。这种制度最终的操控层面在学生管理部门, 而对班级、学生会干部的锻炼、培养效果不明显;虽然有齐抓共评的管理网络, 但因上述原因, 无论从标准还是内容上, 对师生的准确把握、客观评价不易体现, 师生的参与面相对较窄, 积极性也不高;该制度与校园文化、各类教育活动的结合不具体, 使班级在建设中带给学生的再教育和价值感不强烈。
“四化共评”模式, 虽然在当时对班级管理颇有效果, 但在四年多的实践中, 我们渐渐感到这种模式较刻板和强硬, 在当前的生源素质状况和学生实际需求面前, 显得较苍白无力。我们感受特别深刻的是, 这种考评机制只是将争取成为先进班级作为全班学生的目标, 而没有从班集体建设的高度和宽度上去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以生为本的成长氛围。
2“一基两分N项”建设机制中和谐德育观的体现
进行班级考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最终为全体学生营造和谐、宽松、以生为本的成长氛围。“一基两分N项”的建设机制, 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客观、动态发展、全员参与的原则确立的。
“一基两分N项”建设, 亦称为和谐班级创建。其内涵是:“一个基础”, 即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基础;“两个区分”, 即是将各项目单元与年级、专业、班级特点相结合予以分段, 并与班级特色相结合, 进行针对性分层;“N个项目”, 即是融入班级管理和上述概念要求所确立的具体项目, 亦即班级考评项目。班级考评项目包括:出勤“三无”班;卫生达标班;尊师敬教班;团结互助班;仪表达标班;安全事故零记录班;学生操行“百分百”班;美化示范班;特长拓展优胜班;专业学优班等, 前述为基本项目, “N”项为延展项目。
理念提升点: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基础, 是在观念上较以往制度的一次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生赖以健康成长的土壤, 包含了全体学生共同的成长愿景和基本的成长诉求。将此作为考评的基础, 既体现了学校德育的基本旨意, 又符合各个班级自身建设的真正诉求。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中, 自觉接受班级集体主义观念的内化, 懂得班级考评的真正意义, 少一点功利、浮夸, 多一些平和、踏实。
观念转变点:“两个区分”的最大特点是将以生为本的、动态发展的观念引入了班级考评制度。转变了过去“一个尺子一条线, 一个竿子量到底”的思路和做法, 做到了针对性分段、分类。因为, 作为促进班级管理的考评机制, 在对待被考核个体上, 我们认为在不违背基本管理与考评制度的前提下, 其是符合学生实际、适合班级特点的, 而能促进班级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手段就是最好的手段。对此, 按照班级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 将班级建设的考核项目划分为养成、目标、延展3个部分, 即以习惯养成为基础部分;以创设目标为递升部分;以“N”项为发展部分。具体讲, 如出勤“三无”班、卫生达标班、尊师敬教班等是习惯养成部分;美化示范班、特长拓展优胜班、专业学优班等是创设目标部分;“N”项则为发展部分。在实施中, 一年级学生主要申报习惯养成、创设目标部分, 二年级学生则在习惯养成的基础上, 申报创设目标部分, 每个年级的班级又都可以申报同层次的延展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将先进班级的评比内容以单元项目单列出来进行创建评比, 但对各单元项目的考核标准是一致的。
创新实践点:主要是评比奖励与“N”项设立这2个方面的机制性创新。
一是继续保留年度先进班级表彰奖励的基本机制, 但其前提是将评比内容中的各个项目设为一个独立的建设与考核单元, 单元考核达标即有达标奖励。单元项目的建设和考评, 是各班级按学校的“两分”原则完成习惯养成部分确立的必报项目后,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申报其他项目。同时, 按照年级设下限, 即习惯养成项目;而上限相对不封顶, 但实行阶段性总结公示、动态性考核管理, 对建设项目的考评实行一票否定制, 以体现建设的真实与公平。在考评奖励中, 各单元项目达标即予以奖励, 先进班级的产生则是在单元项目达标考评成绩的累加基础上, 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定的。这种考评机制在态度上比较包容, 在方法上比较灵活, 实际上是把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权交到班级、学生自己的手里, 让考评能够激励与鞭策班集体的建设。
二是“N”项延展项目的加入, 如同给了班级一缕属于他们自己的阳光, 在这缕阳光下, 他们会变得主动、自信、投入、负责;同时, “N”项延展项目的加入等于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机会, 也给学校德育以无限的创新期待。所以, “N”项延展项目的意义在于, 既充分给予学生、班级自主成长的空间与时间, 又不断扩充、提升了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内涵。当然, 针对学生的群体素质特点, 必要的引导、负责任的评估和有目的的控制手段也不能忽略。因此, 在具体创设中, 一种情况是由学校针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增加项目, 如书香班级;一种情况是各班根据本班的特点和优势, 自行确立并申报学校评估批准的建设活动项目。新的延展项目必须有成熟、可行的建设和考核标准。
3 班级考评新机制与其他班级建设活动相互促进
和谐班级的考评机制能否切实发挥其德育功效, 既需要以班级建设的基本内容作保障, 又必须以促进班集体建设和其他德育活动为目的, 如班级文化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
(1) 班徽、班训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以班徽、班训创设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是一个班集体走向成熟的标志。成熟的班集体是创建和谐班级的保证,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需要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当自然班级建立后, 建设成熟的班级文化就需要用符合本班特点的考量标准来进行促进和鞭策。因此, 按分段原则, 一般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 在申报和谐班级项目时, 必须完成以班徽、班训创设为中心的班级文化建设。而这一建设活动反过来又引导和带动了和谐班级的创建。
(2) 班级考评新机制也催生了“十佳”班委创建与评选活动。团队的凝聚力是班级在评选中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班风向上的班级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而这种力量的集结点和发散点主要来自于班委。好的班委是建设和谐班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自然班级建立后, 进入班委会所有成员的基本岗位职责, 就是要熟悉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班级的考评机制、和谐班级的建设目标以及掌握本班级各阶段的特点。为此, 同步开展的“十佳”班委创建与评选活动, 就是为和谐班级的顺利创建所确立的运行管理机制。反过来, 和谐班级的“N”项建设活动, 又为学生干部的自身成长提供了锤炼的舞台。
课堂和谐机制论文 篇8
一、正确定位学校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学校文化的打造非一日之功,它是学校历史的见证,是学校在成功与挫折中历练出来的永不消失的“遗传密码”。这个“密码”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或是否实施“绩效工资”等具体措施而动摇。一个学校,校长可以换了一个又一个,教师可以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是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是学校文化这个“根”却能根深蒂固,愈来愈让人感受到它强大的魅力和深远的感召力。
如何正确定位学校文化,让这种文化在师生心中扎根?这是学校领导需要回答的问题。一所学校,不论地处在城区还是乡村,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不论师生人数的多寡,也不论综合实力的大小,都应该能在学校历史中寻求到一种独树一帜的精神气质,一种永不磨灭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的独特学校文化。所以,正确定位学校文化,让这种文化在师生的心中扎根,就需要学校领导以科学衡量的方式,用睿智的眼光挖掘出学校历史中最能体现学校文化传统的灵魂———科学进取、成人成事、和谐统一的智慧之魂。这“魂”,正是学校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魂”。
二、树立全员教育理想,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理想是伟大与平庸的分野,理想使人与众不同。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色彩斑斓。不错,教育是一个需要执著地追求理想、不断地超越自我的事业。同样,学校文化也是一个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内的全体人员树立教育理想,并将在为达到这个教育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工作和学习中凝结出巨大的力量,提升起学校文化的卓越品位。
要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学校就应该树立起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教育目标,通过现代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推动素质教育和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宏伟教育理想,构建起学校文化的基本品位。也就是说,全员教育理想当是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教育实情,科学分析,精确判断,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律,探寻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树立起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追求,使学校文化的品位得以提升,形成一种高瞻远瞩又不脱离实际的文化氛围,并以此铸就学校的品牌优势,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学校文化。
三、坚持独特办学思想,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
独特的办学思想一直是优秀学校和卓越学校领导追求的目标。一个学校的特色往往通过学校分析利弊、大胆探索,寻求最佳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展现出来。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坚持独特的办学思想日益受到学校及领导的重视,也成为家长和学生择校的依据,并业已成为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改中对课程管理的放权,给学校创造了机会,也为学校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创造了条件。
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的学校:生源没有国家级重点中学优越,教师教学水平也达不到省级重点中学的水准,连学校规模还达不到地区级重点中学的要求,但就是这样的学校却找准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想———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身体素质好;教师先天素质不够理想,但积极肯干,进取心强;学校规模不大,但设施齐全。基于此,学校立足农村,努力打造学校文化。通过努力,将艺体类,特别是体育类人才托举得很高很高,走出了一条让人羡慕的艺体特色之路。所以,强调独特的办学思想,就是要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用别具一格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的发展,打造出和谐的学校文化,而不受其他因素(包括绩效工资的实施等)的影响。
四、大胆追求勇于超越,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文化滋养着一代代师生,也推进着学校乃至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都要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或许只是一句学校的标语,但是它饱含着育人的深情;或许只是一个老师的眼神,但是它有着无比的温存;或许只是学生一言一行,但是它是那样的自然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