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4-06-09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12篇)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1

完善生态文明,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不仅引起人们自然观的新变化,也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生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还存在于精神心理方面。许多人除了研究自然生态之外,还研究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而且提出了精神生态的概念。因此,生态文明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正在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迅速转化。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2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种诗中美景,如今就展现在我的家乡安吉西苕溪河岸,上千只白鹭在西苕溪灵芝塔旁的一片竹林里快乐地繁衍生息,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画。

县城离西苕溪灵芝塔约5公里,那里有一片面积50亩的竹林,一条弯弯曲曲的苕溪河从旁边流过,环境非常优美。“这些白鹭冬天飞去南方,每年的三月准时回来。”正在竹林边农田里干活的村民付老伯告诉我,“今年的数量比往年又多了,到了傍晚,出去觅食的白鹭回到竹林,叽叽喳喳很是热闹。”在付老伯的指引下,我走进这片竹林,林子幽深宁静,已是傍晚时分,白鹭开始陆续回来,在林子上空翩翩起舞。除了白鹭,林子里还有布谷、麻雀、八哥、喜鹊等鸟类,在竹林间上下跳跃,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忙着筑巢。使得这片林子变成了鸟的`天堂。然而大群白鹭的到来,也让白鹭村民们欣喜。可曾经却有人将贪婪的手伸向了白鹭窝,使待孵的白鹭蛋变成了某些人餐桌上的美味。一时间,西苕溪河岸常有人去竹林捕捉白鹭、掏鸟窝。致使鸟类受惊,数量也一度减少。这几年,由于政府对自然生态保护加大力度,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强了,村里还要求村民不要砍伐这里的树木、竹林。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家,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我们人类。鸟,也是大自然的成员,它们和我们人一样,因为有了它们,大自然才会这么丰富多彩,它们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它们。它们还有许多本领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呢!如燕子白鹭能预告天气,啄木鸟、喜鹊等能捕捉害虫,猫头鹰能捉田鼠等等。所以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与我们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好像人离不开粮食,鱼离不开水一样,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3

构建和谐规划宏伟蓝图

生态广西建设启动两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和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生态广西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对生态广西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成立了生态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组织编制了《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2025年)》,并经专家论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颁发实施,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实现生态广西建设目标的法制、政策、技术、投入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及强制性、引导性的行政措施。各市、县相应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对重大事项综合决策,统筹组织和协调,形成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开展了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工作。分层次举办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培训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广西建设的内涵、目标任务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建设生态广西的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生态广西建设期为20年,分三个阶段建设。近期(2006-2010年)为全面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中期(2011-2020年)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远期(2020-2025年)为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阶段。生态广西建设包括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的目标,相关目标、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一致。生态广西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六大方面:一是要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这是建设生态广西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型工业、生态效益型农林牧渔业和生态友好型服务业三大领域;工作重点是以生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循环经济理念培育壮大生态型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二是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重要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三是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其工作重点包括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强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确保我区生态安全。四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重点是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优化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五是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其重点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发展生态文化事业,树立和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六是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重点是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加强公共服务等。经论证、筛选,规划提出了八大类重点建设工程共68个项目,静态总投资2751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824.4亿元。

发挥优势培育生态产业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才能真正把循环经济落到实处。

因此,在当前,要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有序发展。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来宾市河西循环经济园区、贵糖国家级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工业园区等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初步成型,起到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为其他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提供范本;在行业领域,重点开展了制糖、建材、有色、冶金行业的生态创建,特别是甘蔗制糖行业的全行业生态建设工作,极大地推进了广西制糖企业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使行业企业丰富了产品线,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企业层面,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通过综合性地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等活动,组织了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初步成效,贵港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河池南方有色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还列入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得到了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以生态为纽带,增加生态环,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不断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促进产品升级;采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示范推广了“猪—沼—鱼—果(菜、茶)—灯”、“果—灯—鸡”、“猪—沼—菌—果(菜)”等优良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多元立体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指导创建了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促进了生态旅游尤其是农村和乡村区域的经济活跃和农民增收。此外,还要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近年来,我们加强了生态示范区、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武鸣、阳朔等十余个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生态县建设实施工作将在生态示范区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推进。

加强治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根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点,我区采取技术改造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制糖、造纸和火电、钢铁、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减排工程建设,提升企业治污能力。

近年来,我们多方面、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经统计,全区实施各类节能减排项目299项,总投资约为168亿元,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支持1.8亿元,重点在冶金、有色、电力、制糖、建材、造纸等行业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完成国电永福电厂现役机组烟气脱硫等二氧化硫减排工程项目83项;完成包括50家糖厂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和南宁、桂林等城市5座污水处理厂等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项目200项。各地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电力、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全区共关闭排放二氧化硫的落后工业项目312项,关闭排放化学需氧量的落后企业1028家,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削减二氧化硫12.28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26.30万吨。

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使城乡清洁工程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开展村镇人居环境工程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改善乡村环境的基础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各市和各部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步伐,配套管网,提升环保治理能力,将河池、百色等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列为重大建设项目给予统筹推进,规划项目共65项总投资92.54亿元。2007年10月,南宁市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是对我区人居环境建设成绩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广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初步估算,2007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达12363元,财政收入703.9亿元,增长23.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4.1%,城镇化率36.2%,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8万人次,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总体良好,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2%,市级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5.7%,11个城市达到国家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稳定在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全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2.7%。总体来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4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内含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常就是指人和自然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和上相互尊重, 最终达到共生的状态,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而言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很早就提出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的相处, 同时人口、资源和环境这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 节约型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根据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都能将健康可持续的理念充分的应用其中, 换句话说也就是使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以及资金成本,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 节约型园林的三个目标

2.1 节约资源与能源。

站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角度去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指在建设城市园林的过程中要减少对各种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最终形成一种低耗能的园林绿地建设形式, 具体来说, 就是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养护等过程中, 按照节约资源、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原则进行建设, 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对资源的使用,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同时还能非常有效的降低资金的投入, 从而使其具备非常高的综合效益。

2.2 改善生态与环境。

如果站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上来说, 节约型园林其实就是指其在建设中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园林建设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建设中充分的应用城市园林绿地来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改善城市小生态系统, 将城市园林自身的维持碳平衡和蓄水报税、调节温度、湿度等功能, 这样也就使得城市的园林也成为了一种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2.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站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角度去看, 节约型园林通常就是指在建设中, 尊重自然规律, 运用自然规律去对自然进行改造, 这样才能在顺应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同时, 展示自然自身的魅力, 具体来说, 就是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展示和阐释自然的观念, 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营造一个相对比较适宜的自然空间和场所, 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加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 从而也使得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更强的保护意识, 这样在人类自身发展和大自然自身的进化上也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较为协调的关系。

3 减少资源消耗的“节约型园林”

3.1“挖潜型园林绿化”。

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 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0%的时候, 才能充分的发挥其美化环境的作用, 而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所以城市的绿化覆盖是明显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当前的园林绿地资源予以充分的利用, 这样也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园林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其发展的潜力, 可以种植一定数量的乔木, 结合当前道路和停车场的布置对绿化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将绿化面积控制在最高的水平。

3.2 保土型园林绿化。

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更是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所以我国的土壤质量已经不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在绿化建设和规划的时候, 必须要对土壤的利用问题予以重视,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转变当前的观念,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将保持土地地貌圆形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不能在工作中只是重视园林的美观性, 然后就是要尽量减少对客土的使用, 土方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保持平衡的状态, 此外还要将场地内已经存在的肥沃土壤予以回收, 并合理的利用, 从而也就可以更好的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3.3“节水型园林绿化”。

我国的水资源数量是比较小的, 全国有超过60%的城市都存在缺水的情况, 所以在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 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 同时还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在破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围湖造园, 同时也不能出现完全不考虑资源情况就采取人工挖湖的形式, 重视开源节流工作, 一方面是要对水体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 同时还要使用再生水, 这样也就增加了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 此外还要在植物的选择和景观的建设等方面采取控制消耗的措施。

3.4“节能型园林绿化”。

当前, 资源危机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国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情况下, 建设节约型园林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水电等能源的消耗, 同时还要使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当地的条件去开发新型的能源, 此外, 在建筑周围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也是控制资源消耗总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4 改善生态环境的“节约型园林”

4.1 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最近几年, 我国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此外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蕴含着非常高的价值, 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开发商也逐渐在一些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开发建设, 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 过度的开发使得环境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一些公共区域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因为对自然环境没有科学的认识而使得自然环境的质量受到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2 改善退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因为当前很多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不是非常的正确和充分, 所以很多地区在自然生态环境上都受到了一些人为的破坏, 所以很多地区原有的特点已经开始逐渐退化, 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这种大形势下, 建设节约型园林实际上就是要园林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整治融为一体, 在实际的工作中将改善自然环境作为最终的目的, 在建设上要充分的尊重自然规律, 使其自然特性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使得园林绿化可以成为环境改善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而真正的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结束语

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中, 自然少不了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这是因为园林的建设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同时也会使得整个城市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园林建设在提供给人们更好的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意节约能源和资源,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丽文.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07 (9)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 篇5

最近几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春天的沙尘天气少多了。据统计,近年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由2001年的13次下降到~年的6次。生态专家认为,这既得益于“天帮忙”,更是“政策好”、“人努力”的结果。新世纪以来,党中央、xx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把改善沙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防沙治沙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防沙治沙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多管齐下2000年5月5日,是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白春兰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专门来到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沙边子村看望白春兰,高度评价了她的艰苦创业精神,称赞她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也是防沙治沙的功臣,希望她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理沙漠的路子。胡锦涛同志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成为白春兰和乡亲们继续投身防沙治沙事业的巨大动力。五年来,他们在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为毛乌素沙地边缘再添新绿。这个早先叫“一棵树”的地方,现在已经有几千亩林草覆盖。此外,温家宝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心系沙区群众,多次深入沙区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首先得益于党中央、xx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计划。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法律保障、工程实施、科学技术、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防沙治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等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启动,实现了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大发展。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沙化土地,自启动实施到~年底,累计完成治理任务747万亩。一系列有效的防沙治沙政策机制出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近几年来,我国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防沙治沙事业的积极性,全社会参与治沙的局面初步形成。初步遏制沙化扩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景象,近几年在我国主要风沙源地内蒙古地区开始重现。内蒙古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遏制生态恶化,1998年以来,国家先后在这里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几年来内蒙古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土地由过去年扩展3215平方公里扭转为现在年均减少976平方公里。内蒙古只是新世纪里全国土地沙化形势有所好转的27个省(区)之一。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到~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第二次相同监测范围内的沙化土地面积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1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沙区的群众更是从生态状况的好转中尝到了甜头。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2002年,公约组织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颁奖。沙化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紧迫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截止到~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12%,广泛分布于30个省、889个县(旗、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目前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现在的治理速度,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为此,我国防沙治沙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危害有所减轻;到2020年,使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人们期待着,在党中央、xx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沙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艰苦努力,人与自然和谐、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篇6

——环保理念贯彻于企业的管理与经营之中

芬欧汇川集团总部位于芬兰,在世界14个国家拥有生产企业和超过170个销售分部。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纸张、标签材料及木制品。不仅在杂志纸和印刷用纸领域居于世界翘楚地位,芬欧汇川还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以及建筑模板生产商,公司生产的不干胶标签材料和无线射频自动识别系统标签产品在欧洲及世界也同样拥有领先优势。作为连续多年的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和道琼斯STOXX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成分股,芬欧汇川更于2006年度成为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同行业企业之首。获得如此的殊荣完全是与芬欧汇川一直以来切实将环保理念贯彻于集团管理与经营之中,实现持续的环境影响监测并不断提升环境表现所分不开的。这正如芬欧汇川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松宁先生所说:“一个完全依赖自然资源的企业,一定要更加保护自然。”

作为集团管理和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工作被纳入到所有芬欧汇川工厂的管理体系之中,与质量管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并举。从原料的获取,芬欧汇川要求所有的木材原料都必须来自于可持续发展的林地并经由合法且科学的方式进行采伐。纸浆的供应同样必须严格地符合环保的原则,只有经过无元素氯和全无氯工艺漂白的纸浆才可以在芬欧汇川的纸厂使用。凭借由森林认证认可计划或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产销监管链,芬欧汇川已实现了对原料产地的追踪。除原生纤维外,芬欧汇川还是世界第二大再生纤维的使用者,2006年再生纤维的使用量高达300万吨。

在生产环节,芬欧汇川同样对其环境影响状况实现了严密地监控并将此作为长期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加以完善。先进的生产和环保设施不但将生产耗水、耗电量一直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废水、废气均得到了严格地处理,固体废物实现了充分地回收和再利用。此外,芬欧汇川还三管齐下致力于从能源的生产,到获取,再到使用各环节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载。对电力的高度自给自足确保了芬欧汇川可以系统地推进对生物能源等燃料的利用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生成和排放。

——卓越的环保作为成就中国环境友好企业

2005年,芬欧汇川集团在华的全资子公司芬欧汇川(常熟)纸业有限公司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了“环境友好企业”称号。作为拥有年生产能力达80万吨的中国最大全化学木浆胶版纸和复印纸的生产企业,获得这一国家级的环保荣誉确是实至名归。

位于扬子江畔的芬欧汇川(常熟)纸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是芬兰在华的最大单项投资项目。自投产以来,公司就一直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优美的生产环境以及对社会对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向中国公众展示着现代造纸企业的健康形象。采用经第三方认证的进口全化学木浆为原料,并投资近3600万美元由国外引进一整套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噪音防治、固废回收等完善的环保系统,确保了芬欧汇川(常熟)纸业有限公司的废水及废气排放一直显著优于国家的A级最佳标准,固体废料得到了全部的回收。不仅如此,公司的平均吨纸耗水、耗气、耗电量也堪与欧美先进企业媲美,并且在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环保表现还在继续地提升。芬欧汇川(常熟)纸业有限公司已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OHSAS18001职工健康和安全体系认证,并陆续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江苏省环境友好企业”等来自于国家、江苏省和地方政府的多方面肯定。

积极务实的环境观,使芬欧汇川集团在华业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芬欧汇川目前已在江苏省常熟沿江经济开发区正式建立亚洲级生产基地,除纸厂外,还建有标签材料的生产设施以及研发机构,总投资12亿美元。此外,芬欧汇川的销售网络更是覆盖全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芬欧汇川集团并没有将眼光停留于自身,他还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改变对发展与环保的看法,并通过与中国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对包括麦秆、竹子、芦苇本地制浆造纸纤维在现代造纸工业中应用等课题的研究。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7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这种反思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反思[1], 据此形成两种不同的主张:“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由于理论上的巨大缺陷, 已经很大程度上没有了出路, 并被大多数人所抛弃。目前, 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自然中心论”, 并不断为其阐释, 逐渐发展为“生态中心论”。不管是“自然中心论”, 还是“生态中心论”, 其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认为, 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 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普通公民”, 因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否定人是自然界的“主宰”, 从而也排除了人对自然的占有的一面。我们认为,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没有错, 但是因此而否认人对自然的占有却值得商榷。

一、否定人的主体性不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出路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讨论中, 把当前的自然生态危机归咎于人的主体性, 主张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肯定和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回归和确立“自然中心主义”, 等等。在我们看来, 这些主张过于偏激, 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讨论, 而且还会误导公众思路, 干扰问题的解决。

问题很明白,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如果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就无异于把人重新变回到动物, 这显然是一种极不现实的天真幻想。换句话说, 无论谁在理论上说得天花乱坠,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得日子一天天实打实地过, 生存需要和主动探索一刻也不会停。因此, 我们反思人的主体性, 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和意义并不是要消解人的主体性, 使世界重新回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低水平的和谐状态, 而是为了重新认识、评价和规范人的主体性, 把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统一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有机地高水平地和谐发展。应当承认, 人与自然界的冲突、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出现的确与人的主体性有关, 但并不能因此就将主体性全盘否定。

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其实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 其作用后果也各具特色, 有积极和消极之别, 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键在于认识到该矛盾的可协调性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可避免, 有时甚至还很尖锐, 但其性质说到底还是阶段性、局部性的非对抗性矛盾。人从自然中来, 受自然界恩泽, 其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 是名副其实的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的衣食父母和生存家园,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是人的意识和实践创造力得以表现的深厚基础和宽广平台[2]。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子与母、叶与根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本属一体, 彼此的相通、相近、相同之处远要比相隔、相悖、相异之处多得多, 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正因为如此, 从历史上看, 二者的相融共生始终是大局、主流, 而矛盾则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由于人的行为不当才引发的局部性问题, 并完全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加以解决。这就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也是我们未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应该紧紧抓住的重要契合点。

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政府、国际组织和人民都已认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都在积极地倡导可持续发展观, 并付之以法律法规的强力规范, 不少国家和地区 (例如我国) 还把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科学发展、走环境友好型道路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 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和好转。实践证明, 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 只要人愿意并且努力,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变为现实。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和现实途径

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

恩格斯要求人不要将自己视为是“外在于”自然的、更不是“超自然”的存在, 他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物的”, 恩格斯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一致性”, 要求人们“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恩格斯不仅从自然哲学的理论高度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同一性和相生性, 而且, 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指出人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育、成长的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动物, 人对待自然之所以比动物强在于人“能够正确和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在这里从人能自觉与自然相协调的角度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精湛的阐明。

既重视财富形成中人的作用, 又看到和重视财富形成中自然要素的功能, 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理论的重要贡献[3]。马克思基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对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他提出了社会生产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命题, 他说:“一切财富的源泉, 土地和工人。”他又说:“人在生产中……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 不仅如此, 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的帮助。因此,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将社会财富形成归结为人和自然“两个原始要素”, 他说:“一切财富的源泉, 土地和工人。”可见, 马克思不仅阐明了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因素, 而且科学揭示人的生产劳动要“依靠自然的帮助”, 指出人类劳动生产率中体现有“自然生产力”的功能基于马克思阐述的社会财富形成二因素———人类劳动和自然———理论,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就不仅要珍视劳动, 充分发挥劳动创造力, 讲求劳动耗费的节约, 而且要珍视自然和善待自然, 充分发挥自然生产力, 讲求自然物质耗费的节约。社会财富形成二因素的理论, 也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途径。

人既是自然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 又是化解危机的当事人[4]。人与环境能否和谐、友好, 关键取决于人的观念、态度和努力。

(1) 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俭廉洁为荣、奢侈浪费可耻的消费观念。政府首先需要做出表率, 有效遏制公款消费;企业要加强管理, 注重成本核算, 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上开展技术革新, 实施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地等一系列节能工程。家庭和个人应秉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提倡量力而行, 适度消费。只有全社会人人参与, 我们才有希望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应突出做好唤醒、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人人了解环境、认识环境, 自觉关心、爱护环境。

(2) 建立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的人与自然的交换是一个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人而人较少回馈的不对称的单向过程, 而这种单向物流机制的后果就是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和再生能力的日益下降[5]。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生态危机的现状, 除了以上所述其他的措施之外, 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做到谁受益谁补偿, 多取多补, 少取少补, 索取与补偿大致平衡。

3. 构建全球化的有效约束机制。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人与人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当前影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乃是一些人狭隘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国家或民族利益在作祟,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滥砍滥伐、私挖滥采、超标排放、上游污染下游治理, 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嫁环境污染, 极个别资源消费大国拒签旨在有效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等事例便是明证。这说明, 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首先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 而要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除了必要的宣传教育, 使人人懂得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并不是某个个人、群体或国家的一己私事, 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之外, 建立全球化的强有力的监督处罚体制, 以增加法制的威慑力和强制约束力当是可行之策。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必须直面和切实处理好的重要课题。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 引发和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理念错误和行为失当, 因而要有效地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抽象的议论、消极的逃避或放弃都既无意义亦无可能, 真正科学和可行的态度是直面矛盾、弄清原因、理顺关系、取舍有度, 真正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此才能使矛盾逐渐缓和和化解, 最终达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摘要: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 人类必须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坚持人的主体性, 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可协调性的观点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马恩的相关论述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出发点。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岳.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科园月刊, 2010, (01) :64-65.

[2]张娜.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科园月刊, 2010, (4) :12-12.

[3]刘诗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 2010, (4) :3-10.

[4]何建华.略论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4) :13-17.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8

一、高技术产业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 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 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 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增值性、高活力性、高渗透性、低消耗性等特点, 在落实“五个统筹”中居于先导地位, 尤其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产业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国际上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全球公平、持续、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 它提出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 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优化;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统一, 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人类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确保全球性、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才能促进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 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在未来, 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 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模式, 从而导致区域的和世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以人口为中心做出战略性思考, 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智力水平, 才能使得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所构成的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 始终要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强力约束, 打破此约束的动力和潜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 应该成为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世界整体发展态势看,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 在中国, 依靠科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依靠科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 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人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看, 中国虽为资源大国, 但按人口平均后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和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生态失衡日渐突出, 工业化水平不高, 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应沿袭欧、美、日等国工业化的传统道路, 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必须放弃追求物质资源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 直接导向知识信息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要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 可使消耗减少, 污染降低。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得到清洁的、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等等。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 解决粮食问题, 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三、高技术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自然日益恶化的现象与自然的矛盾, 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不仅如人口激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物种锐减等问题日益尖锐, 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污染。如电子垃圾基因污染电磁辐射等。

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中国每年报废的传统旧家电, 手机、电脑、打印机等其他新兴电子产品的报废率也在逐年提升。国家环保局的有关专家警告称, 如果这些电子垃圾得不到妥善的专业处理, 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金属和无法降解的化学元素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因污染现在也不容忽视, 美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传统农作物受到了基因污染的威胁, 这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国科学院的沈孝宙教授提醒中国的基因工程研究者注意基因污染。他说, 基因污染将是21世纪最严重的污染之一, 因为它威胁到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生物基因库。

电磁污染更是无处不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 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 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 有35万为缺陷儿, 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 有专家认为, 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高技术产业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污染问题, 否则将成为环境的罪魁祸首, 而且将严重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任务, 是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高技术产业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 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 给科技经济, 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 使消耗减少, 污染得以治理。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一旦完善起来, 人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 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技术, 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粮食问题, 可以减少对消耗土地和污染剧增的压力。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保持生物圈动态平衡为出发点, 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 一方面通过生态论证, 停止或限制使用那些破坏生物圈功能的技术。另一方面建立诸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等科研体系, 使科学技术生态化。

解决人类的困境, 科学技术是关键, 它不仅渗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通过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组合, 引起劳动方式的变化。

显而易见,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摘要: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 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环境报, 2004-04-06.

[2]、解振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J].环境工作通讯, 2001 (11)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9

(一)

自然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认识不足, 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 盲目地发展,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造成了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人所共知,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一切要素, 如土地、矿藏、海洋、生物、水利等等。它们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应当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 但是近年来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超常规的利用却大大地破坏了这种平衡。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类一定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 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当今中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问题日趋严重, 把生态与人、经济与自然推向了严重对立的状态, 拯救自然、拯救环境、拯救人类自己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无法回避而又亟待研究的课题。从具体情况来看, 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 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次, 草场退化,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草原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

再次, 森林资源危机。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

最后, 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

(二)

那么, 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 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张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罪魁祸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突飞猛进, 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是对自然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过程, 从我们东营的情况看, 东营是胜利油田主产区, 是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在地。从60年代勘探开发至今, 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但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看, 却完全是一种资源高消耗的速度型经济。由于长期以来年均输出原油2000万吨以上, 未能建成与石油工业规模相适应的下游产业群, 区域经济自立能力差, 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单一, 科技投入不足, 产业结构低度化。如果一旦石油资源枯竭,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 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是造成经济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帮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 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毒有害物质, 扬尘污染大气, 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堆存无污染农田, 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总之, 我们多年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 忽视了自然资产的损失, 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

面对以上情况, 应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和对策呢?

首先, 必须强化环境意识。自然环境意识在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为此, 必须实施生态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 一是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良知;二是使全球意识或"地球家庭意识"深入人心;三是使人们形成有关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自律精神;四是使人们改变不当的环境资源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尤其是高厂商企业和政府决策者的环境意识,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其次, 寻求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它特别强调环境资源的长期承载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 承认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 遵循生态环境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此外, 我们还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当代人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还涉及与后代人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经济发展中, 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追求经济的数量扩张, 而要把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

再次,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调整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和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 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 努力将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用消耗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来代替和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促使整个工业布局向资源节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移。二是建设生态农业。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中国必须按照生态学的原理, 根据各地区特点和农业的主要任务, 应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技术方法, 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同时, 要加快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中国农业建设为现代化的高效生态农业。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10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司法适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立法背景

就环境本身而言, 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在一定的限度内, 当它超出它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环境问题会愈演愈烈。从2005年的“松花江水难”、2008年的福建省铜酸水渗漏事故, 到2010年的大连新港原油泄漏事故、2013年的北京雾霾, 再到今年安徽巢湖出现大片蓝藻等事件, 无一不在向社会警示着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就环境立法而言, 有着良好的立法背景和条件。从时代背景来看, 2014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开始实施, 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范围。所以目前我国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写入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在司法中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 (以下简称《建议稿》) 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是这一原则的完美呈现。我国从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到确立相关制度, 经过了较长的时间,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和去年施行的《环境保护法》, 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突破了“无利益即无诉权的诉讼”理念。①完善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及范围的规定, 它使得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有了明确的区域, 同时也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体的资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定, 而且明确指出人民法院不得拒绝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司法适用

民法基本原则是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基础和来源②, 它的司法适用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实务届探讨的热点话题, 即使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不能涵盖社会的万千现象。由于自然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特点, 所以在司法实务中, 会遇到没有可以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则, 或者法律规则之间相矛盾, 亦或者虽然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 但如果适用却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情况, 王泽鉴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作“关于某一个法律问题, 法律依其内在目的及规范计划, 应有规定, 而未设规定”。③而人与自然的关系, 极大部分是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 有关环境立法体系我国已经初具雏形, 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当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上述的情形, 此时, 能否适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由于我国民法总则中并没有规定这一基本原则, 只是在《建议稿》中被提出, 所以司法实践没有先例。但我们可以参考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 如山东莒县酒厂诉文登酿酒厂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二审法院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做出判决;又如“泸州遗赠案”, 一审、二审法院不以《继承法》为依据, 而以《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民事活动应当遵重社会公德”为据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本文认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司法适用应结合自然的特殊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 法理上认为, 法律基本原则的适用要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顺序限制、目的限制和说理限制。顺序限制就是穷尽法律规则方能适用法律原则;目的限制是是为了实现个案的公正;说理限制是指除没有更强理由, 不得适用法律原则。以上说明法律基本原则的适用法律原则实际上是修复了法律漏洞或者弥补了法律的盲区。其次, 制定更严格的程序。自然资源, 是公共利益的一种, 相比较私人利益来说, 更关乎社会整体。现在的司法实践中, 注重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并重原则, 当自然资源作为公共利益时, 理应制定更严格的程序。再次,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受到规制。法律基本原则的适用其实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但是这个价值判断, 并不是法官私人的感性认识, 它要具备足够的公众说服力和法律权威性。尤其是当涉及到公共利益自然资源,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更要受到规制。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司法适用时, 法官在处理有关自然资源的案件时, 需要根据已有的法律法规和案件具体的情况来查清案件事实, 要准确, 全面的适用法律, 依据法律原则对案件进行价值判断, 具备充分强烈的说理依据, 并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基于此, 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纳入民法的基本原则, 不仅是我国司法的需要, 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治.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 2007.05.

[2]林来梵, 张卓明.论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从规范法学方法论角度的一个分析[J].中国法学, 2006.02.

[3]王夏昊.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J].学习语言探索, 2007.0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11

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尤其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公路污染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一系列问题。当前,对公路的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交通发展速度问题。只有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推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而公路的环境问题是指在公路建设和使用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期、营运期表现的更为突出。具体分析产生的原因有:道路选线不当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道路使用、防护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公路设计不当,道路在带状延伸中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营运期间,车辆行使对沿线造成的各种污染等。

要解决公路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该进行公路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然后进行公路环境的保护工作。

一、公路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

(一)要确定评价范围

我国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要确定评价期限

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三)要确定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在对大气、噪声环境评价时,可以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在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时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

(四)要确定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五)要确定环境评价的界定尺度

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二、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1)噪声防治措施: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调,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当施工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米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2)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米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米),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3)水污染防治措施: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4)施工防治措施: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堆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3)水污染防治措施: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措施: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在公路两侧30米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综上所述,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严格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公路各组成部分实现的环保功能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防护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12

一、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关系

由于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位置, 使得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对立统一。在人类活动中, 自然地理环境随着变化, 或者在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中, 又改变自身, 即引起人本身的变化。

(一)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重性

所谓两重性是指:“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 人又是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力量;人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依赖自然地理环境而生存;人在变革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又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生存;人在控制自然条件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在支配自然力的同时受自然力的约束。”这样,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是在冲突中的和谐发展。

(二)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形态的改变。

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把地表的物质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或从低处到高处。这些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原有状态, 造成人为的一系列景观。

2. 人类活动对于物质循环的改变。

在人类改变物质循环的作用, 有很多方面, 其中对水的控制, 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为了改变地表水的分布, 经过努力, 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种是通过用储水排灌的方法, 来改变一个流域内的水平衡。第二种是通过采取大型调水工程, 来改变一个或一个以上大的水文网在水方面的平衡[2]。

3. 人类活动对于能量的改变。

对于区域的热量的收支, 往往受到的影响是其下垫面的状态。由于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状态, 也改变了地表面的反射率, 从而, 改变了区域的热量平衡。

4.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改变。

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而变化。在有人类的地方, 就有人类的活动。由于人类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不平衡, 以新的平衡来进步。在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基础上, 得到了一定的产品数量、质量及品种。

5.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过程速率的改变。

由于人类经常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 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就被破坏了, 随着自然地理过程的不断发展, 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也随着变化。而人类活动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加速地球表面物质的进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导致和加速自然生态的无序化过程, 再一方面、人类活动加速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加速了地球的物质进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制造和使用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二、人类技术参与自然生命的过程,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生物进化。如上所述, 自然地理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 无论从哪一方面, 都能触动自然, 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与发展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

1. 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得到提供。

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 从自然地理环境得到, 其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生存条件。从自然地理环境中, 可以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可以生产谷物, 从而, 发生了经济活动。

2.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被消纳和同化。

通过生产活动, 人类把物质、能量进行转化, 提供给人类所需的产品, 同时没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而人类通过新陈代谢, 也产生了各种废弃物, 也给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而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化”反应, 即环境能够自净。

3. 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自然地理环境除了能为人类提供资源, 还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工、农业生产需要空气和水, 而人们的生活也需求他。在美的环境里, 有利于人体素质的提高, 从而, 工作更加有力, 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二) 自然地理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质量, 是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两个方面:

1. 全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2.土地、水、人类居住区环境等。我们保护自然地理环境为了促进社会经济, 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在自然地理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发展基础上, 人类的生存得到发展。

三、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发展

由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这个关系表现出来了。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工程中, 只有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转是平衡状态, 那么其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矛盾得到转化。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3]。

(一) 正确把握人类自身的位置

人类应该正确把握自身的位置, 从以下几个点: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2)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没有了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3) 现在的人类发展极快, 特别是人口数量的极增, 人类能够改变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二) 改善自然地理环境质量,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一个核心,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消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废弃物。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有限, 而自然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补给、再生和增殖, 所以, 环境与发展分不开, 只有环境得到保护, 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三) 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 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基础上, 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 人类要建立与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促进自然地理环境好的循环, 要提倡的是清洁的生产、高效的利用资源、消费有节制, 利用绿色能源, 发展绿色科技, 依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 建设自然地理环境, 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成人类美好的家园。

摘要:我们的地理环境在人类生存和活动中, 是一个必须的场所, 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 在自然地理环境为一个客体时,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 或者人决定自然地理环境,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类,活动,地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峰.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 2011 (04) .

上一篇:微探究下一篇:信息系统工程方法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