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和谐发展

2024-08-24

人的和谐发展(精选10篇)

人的和谐发展 篇1

审美教育作为提升人的审美素质、美化人生的一门学科愈来愈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 大有成为“显学”之势。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重视审美教育, 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切实可行的美育新举措,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新体系, 探索一条美育的新途径, 更好地拓展美育的功能,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世界发展的需要。美育对人的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发现、感受、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美的能力。

一、美育有利于人的道德完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集人心,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士气,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这是强国之策, 振兴之举, 育人之路。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也是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强调“崇德”、“正德”, 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修养, 把人性规定为道德性。王国维说:“美学上的最终目的, 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把美学和伦理学用之于美育, 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创造美好的世界。

在美育过程中, 首先通过情感的陶冶, 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情操, 读他们的作品, 会使我们养成这样的品格:厌恶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 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 爱一切高尚的东西;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其二, 美育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 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也是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只认识某种道德规范, 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 行为就具有内在动力, 激发人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的能动感受, 使人产生激情, 在得到精神上享受时, 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升华。其三, 强化审美文化和社会和谐的功能, 使崇高、壮美、正义、光明、纯洁、友爱、刚强、温暖等人性美, 在新的时代得到弘扬, 实现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 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 而且是美的。当一个人不计个人的利害, 不畏死亡, 为实现最高的善而奉献一切、牺牲一切时, 这就达到了最高的美的境界, 即崇高的境界。

审美力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人类社会愈朝前发展, 人的审美力应该愈强, 社会的精神文明层次就愈高。而高度的精神文明, 又可大大促进高度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华民族正从事现代化建设, 也就是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 这两个文明的建设的宏伟蓝图是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包括健康的审美力的培养, 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美育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复兴所突现的功能应引为关注。美育, 从增强人的审美力的角度上看, 将成为实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在的情感动力。而从美育特有的形象性和情绪感染性来看, 它又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

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时期, 对美的关切、渴望、追求心理格外强烈。对美的追求, 表现在他们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上。但由于情感易波动, 要求、兴趣的迁移性较大, “饥饿感”较强, 往往吸收不加选择, 缺乏鉴别能力。若任其受外界的影响, 就容易饥不择食, 对美丑是非兼收并蓄, 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那就不免戴着有色的眼镜去观察现实, 看待人生与未来, 以致美丑不分, 或以美为丑, 或以丑为美, 在追求美的同时就已亵渎了美。

当代青年成长的背景与心理特征, 以及美育本身的作用、意义等, 决定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从特殊需要上说,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决定了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青年一代广泛进行审美教育, 学习美学理论知识, 加强美学修养, 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才能使他们明了是非标准, 划清美丑界限, 增强鉴别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以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美育有利于造就崭新的人格

美育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扩大到人类自身, 人类不仅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与生产活动, 而且能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 那么, 人就能得以和谐的发展。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 竞争机制的形成, 生活节奏的加速, 城市化与科技化导致人与人的隔膜等, 人类由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转入快速高效的现代节奏。这固然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力, 同时, 这种巨变与空前的紧张也对人的身心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精神疾患者已成为难以控制的世纪病、时代病。有的专家估计美国大约有1/4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患。中国的精神疾患的数量也在增加。人类应该拯救自身, 特别是拯救自身的心理缺损, 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当然这种解救主要依靠国家立法与制定政策, 努力建立社会的公正、正义, 大力发展心理治疗。此外, 通过美育, 使人类做到审美地对待自身, 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

美育, 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 在于美化人类自身。叔本华说:“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 用一个词来说, 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说到底, 人格也是人的审美的精神特质, 就是如何审美做人的精神素质和思想道德品格。

中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谈如何审美做人时指出, 每个青年应该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人格长城。他认为,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兴衰, 特别是取决于如何审美做人的素质教育。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人格, 就没有伟大的人。”这种伟大的人格, “就是他时时刻刻都为了一个理想而付出他的全部生命, 去争取更高的生命。”

新的时代需要克服由商品社会、应试教育和科技主义所形成的所谓“单向度的人”、“异化的人”, 而造就全新的社会性格。这样的社会性格应该是生理与心理和谐发展、知识与情感和谐统一、外在人格与内在人格协调一致、具有健全人格的新人。这样的新人, 只有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中, 在德智体美各育的和谐协调配合中才能逐步地培养形成。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所要求人才高素质,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育的功能, 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 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的这种独特功能, 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 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要把对美的鉴赏和创造, 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素质, 渗透到创造主体的心智中去, 即杨振宁所说的具有美学或鉴赏力的那种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这种“精神结构”变成人的一种整体素质, 一种能力, 一种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定向。美育的终级关怀, 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 思想得到净化, 品格得到完善, 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自身得到美化, 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样的认识才更符合马克思所说的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真正含义。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育就是要培养能欣赏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善于辨别生活中的美丑, 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和人生。通过美育, 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其终极目的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 在于美化人类自身。

三、美育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从猿发展到现代的人, 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发展到如此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 人越来越美, 社会越来越美, 这都是人的智慧、才能、理想, 通过物质和精神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本身就是人类自身逐渐完善的历史。原始社会中, 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要, 主要造就的是功利素质的人 (其他素质处于萌芽和依附状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造就的是伦理素质的人, 黑格尔说的所谓“英雄时代”就是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前期 (产业革命时期) , 主要造就的是经济素质的人, 会赚钱, 有商业头脑和经济观念, 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 甚至不惜把人也变成“经济动物”。马克思说,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 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征, 指的就是这种类型的人 (与此同时, 普通劳动者则被迫成为机器的“奴隶”)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主要造就的是智力素质的人, 生产的社会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变成智力的较量, 因此不惜用重金聘用或收买人才。到了20世纪20年代, 诞生了由德国“包豪斯”的先驱们开拓的“工业设计”, 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材料的革新成果创造人类所需的各种用品, 强调对传统的扬弃, 追求产品的功能与美的统一。这时,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明显地从“智力型”向“审美型”过渡。今天, 人类所创造的产品对人类审美情感的适应, 使今天的世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美好。

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进入一个从追求“生活水平”到追求“生活质量”, 从追求单一到追求多元化的新时代。“高感情”的文化产业不仅要求具有高知识, 高信息含量, 还要求具有审美价值。新时代的市场经济高度发展, 竞争极其激烈,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商品的审美内涵即是价值内涵。审美力同样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美育就是让人们认识到人与世界的这种价值关系, 从而全面提高自己, 为实现这种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美育作为提升人的审美素质、美化人生的一门学科, 有利于人的道德完善, 有利于造就崭新的人格。确立科学发展观, 就是确立和谐协调的发展观, 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处于一种和谐协调的状态, 要求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和完善人类自身, 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谐协调。

关键词:审美教育,道德完善,人格和谐

参考文献

[1]傅振中, 谢灵.军人审美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3.

人的和谐发展 篇2

重返伊甸园-论文化与人的和谐

人的受自然决定性是第一位的,人的对自然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文化就是自然决定于人的结果的历史积淀,是人的.和谐化,只有人将其存在定位于受自然第一位制约之下,人的文化才是和谐的文化,人的存在才是和谐的存在.

作 者:孙业伟 鞠国堂 SUN Ye-wei JU Guo-tang  作者单位:孙业伟,SUN Ye-wei(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鞠国堂,JU Guo-tang(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曲阜,276826)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6(1) 分类号:G05 关键词:决定作用   文化   和谐  

构筑人的心理和谐 篇3

构筑心理和谐,就要善于引导职工用理性去控制情感。人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不论哪一方面出现失控,都会影响其内在的心理和谐,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从而损坏“外在和谐”。比如,一个人遭遇到某些不公正待遇时,他往往会产生郁闷、愤怒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轻者会乱发脾气、没事找事,重者则有可能骂人吵架,甚至触犯刑律。许多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大多是当事人情感失控、心理不和谐所造成。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导航功能,引导职工群众学会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来制约情感的冲动,把事件发生过程中的那些偏激的情绪、狭窄的心理引导到理性、健康的轨道上来,在未成气候之时就把它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至于酿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尴尬结局。

构筑心理和谐,就要引导人们用宽容去取代狭隘。人们之所以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和谐,固然有各种主客观原因,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心胸狭窄、没有度量,不能宽容别人,总觉得别人都对不起他,认为别人工作没有他干得多,荣誉却比他得到的多;认为别人贡献没有他大,好处却不比他拿得多。如此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必然会无事生非,自寻烦恼。所以,要实现人的心理和谐,企业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做出“样子”,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引导人们能够以“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宽阔胸襟,高兴地看待人家的成绩和荣誉,宽容地看待他人的差距和过失,真心诚意地去理解别人的不同意见。通过有效、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认识到,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胸怀,更是一种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修养了自己,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营造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实现了自身的心理和谐。

构筑人的心理和谐,就要引导人们学会自我心理平衡。平心而论,经过30年来改革开放的变化,与过去相比,企业中干部和职工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那种“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却仍然时有发生。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各种主客观因素,如: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某些政策的不妥或滞后,机遇的不平等、不公正等等,但主要根源还是出在心理上的不平衡,就是在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这些同志往往喜欢从横向进行攀比,与别人比工资、比待遇、比官职、比住房、比汽车、比享受、比荣誉,而且又总是去与那些强势群体相比较,结果往往是越比心里越有气,越比心里越不满意,越比心理越不平衡。他们很少进行纵向比较,没有看到自己这些年来多次长了工资,添了彩电、冰箱、空调,居住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于是,他们中的有些人为了弥补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就搞起了邪门歪道。收入低的就千方百计动脑筋搞“灰色”收入,甚至违法贪污受贿;荣誉少的就在单位里弄虚作假,沽名钓誉,骗取各种“光环”;官职低的就去“密切联系领导”,挖空心思地去跑官、买官。这些人不仅彻底地损坏了自己的心理和谐,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一失足成千古恨,还给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而,构筑职工的心理和谐,就一定要引导职工、尤其是干部淡泊名利,看轻钱财等身外之物,克制那些过分的欲望,不去盲目地攀比;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在利欲问题上学会“糊涂一点”、洒脱一点,使自己的心理经常保持平衡状态;同时,我们还要用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在复杂环境中能够净化自己的灵魂,在心理和谐的基础上享受当今时代的多彩生活。

构筑心理和谐,就要引导广大职工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十分丰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以德立人。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之中,在团队的合作之中,才能发现人活在世上的意义所在。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产生的过程。坚持以德立人,用正确的、美的、善的东西去战胜错误的、丑的、恶的东西始终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问迹不问心,问心自古无完人。”可见,完人与常人、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并非在于好人的脑子里有没有假、恶、丑的东西,而是在于他们能够不断通过道德修养和开展自我思想斗争,用真、善、美的因子去战胜假、恶、丑的念头,不让那些不良的痴想付诸于行动。因此,开展经常的、自觉的自我思想斗争,有助于使人们在思想上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始终使正确的、美的境界占上风,从而保持心理和谐,做一个好的、善良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

构筑心理和谐,还要花大力气去营造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中央为了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他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利益格局多样化为条件的一种调控目标;它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为基础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也不可能和谐。但是富裕并不是和谐社会、和谐心理的充分条件,还要看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头头脑脑们的年薪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七八十万元,而一线工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仅拿千把元,工人们的心理怎么能和谐起来呢?因此,构筑人的心理和谐,就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不断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无论社会还是企业,都应当花大力气营造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保证人们享受基本的公平和正义,能够普遍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安居乐业、事业有成、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中实现真正的心理和谐。

构筑心理和谐,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构筑人们的心理和谐也同样如此。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人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始终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我们花了力气去构筑人们的心理和谐,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可能把各种矛盾完全消除掉。再说,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来看,一种旧的矛盾解决了,要不了多久,又会产生一种新的矛盾。因此,构筑人们的心理和谐,更需要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特别要有一个能使人们普遍接受的好的收入分配制度。从这个角度去认识,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该腾出时间来,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关心为本单位作出过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其他功臣的待遇是否上去了?一线工人的待遇是否太低了?人们之间的分配差距是否拉得太大了?最近,笔者听说有一家大集团的董事长准备挤出时间来就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我们必须让广大干部和职工都充分认识到,构筑人的心理和谐非常重要。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心理和谐了,才能保持心态平和,即使遇到某些不公正、不公平的事,也会不急不躁、冷静对待、胸怀宽阔、豁达大度。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只有心理和谐的干部职工多了,企业中才能出现祥和之气、安静之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企业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4

一社会和谐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潜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加以推进。在马克思对社会和谐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社会和谐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 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 而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谐要求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步。

第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在欲望的驱使下, 单方面地向自然环境进行资源的索取, 而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即人不仅仅是向自然的索取, 同时也要进行反馈,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期, 我国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高发阶段, 这危及了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已经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求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机制, 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没有个性层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独立、自由发展的权利。其次就是人的需要应得到充分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前提下来确保个人需要的被满足。再次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受权力、阶层、民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人脱离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生存, 同时团队工作模式的盛行意味着单个人已经很难独自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三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二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 体现如下:

首先, 从价值目的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念, 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达到最高阶段的一个评判标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 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反映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内涵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契合性。从内涵层面来看,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太多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从理论层面来看,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者之间具有同源性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阶段性, 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其中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发展也好, 还是人的发展也好,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飞跃。从内容来看, 和谐社会的发展内容, 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二者之间内涵层面的一致性要求二者的发展应综合考虑。

最后, 从相互作用来看,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全体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发展以后,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反之, 没有个人的全面的发展, 就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前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毕竟每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利社会因素的冲击, 而社会和谐将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辨证地加以看待,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4)

[2]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任巧.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 2008 (2)

[4]宋长春.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1)

也谈“人的全面发展” 篇5

也谈“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理论。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讲的`不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是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不是指消灭造成个人片面发展的旧式分工或资本主义的分工,而是指消灭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作 者:段忠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刊 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5(2)分类号:A81关键词:个人 全面发展 分工

人的和谐发展 篇6

尊重人的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使得人的价值也就非同于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的实现和提高,人的价值不断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就成为社会前进发展中的一种动力源。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和帮助个体认识到自我的主体地位与价值,认识到生命对于社会、他人的积极意义,并促使其走上生命的自我建构之路,这样的建构应当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过程,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尤为重要。

1 心理和谐的内涵

1.1 心理和谐的概念及特点

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人与外界环境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化解内部或外部冲突。其特点表现为,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持续时间上的稳定性。

1.2 心理和谐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心理和谐是一个系统,它由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三个子系统组成。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心理和谐的人,能够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因此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品格,塑造自尊自重自信的自身形象,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2.1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表现

大学生具备心理和谐发展,是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的前提,具备心理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正确的看待和处理外部世界的人和事,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大学生个体内部的心理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统一。其表现为:正确认识自我,恰当评价自我;欣然接受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大学生人———事心理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在对待和处理个人生活和学习、择业就业、家庭生活及社会、自然、环境方面的事件及突发事件时的冷静、理智、适度和乐观的态度。大学生人际心理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在个人生活和学习及社会活动中能积极建立人际关系并通过正确方法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

2.2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心理和谐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在培养道德情感方面,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在锻炼道德意志方面,能够自我控制、自我命令;在增强道德信念方面,能够自我监督、自我修养;在完善道德行为方面能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是充分发挥其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融合心理和谐教育有助于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心理和谐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等特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任感,从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配合和参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 尊重人的价值,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尊重人、关心人、解放人和塑造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关心人,就是关心人的人性需求、内心情感,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物质条件;塑造人,就是要树立人的主体性意识,把人塑造成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

3.2 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与需求的尊重和关切,要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通过人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3.3 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未来的探索、对尊重和交往的需要,对理想信念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需要。相对物质需要而言,大学生对精神需求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精神需要的满足对促进其心理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往往最先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与需求,思维活跃,创新进取的思想和积极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应在职业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方面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希望获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理解,因此,应完善学生会以及各类社团组织,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大学生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培育大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

3.4 发展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将其个性潜能挖掘出来,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最全面和最充分的发展。可见,个性化教育也就是要考虑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特点和接受教育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和实际状况,为学生营造出有利于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宽松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科学教育,2005,(4):137.

[2]杜庆华.论合理突出思政教育的个人价值[J].思想教育研,2004(,2):56.

[3]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5):27.

人的和谐发展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内心和谐,和谐社会

一、人的内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和谐社会是一个富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是人们共同期盼的社会。季羡林先生与温家宝总理曾有一次关于“和谐”话题的交谈。季羡林讲:“我们讲和谐, 不仅要人与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 还要人内心和谐。”、“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1]人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人的内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内心和谐是人的一种态度、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质量的一种反应。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现实中往往有失落、不如意、挫折、苦恼、生活拮据等种种问题的困惑, 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个人自身的原因, 也有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这些问题出现时, 往往会打破人内心的平衡, 造成人内心的不和谐, 从而使人满腹牢骚、悲观、冷漠、趋炎附势等。内心不和谐是个人的一种心态, 但人是社会中的人,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 内心不和谐的人其生活经常会乌云密布而不是阳光灿烂, 其家人受到这种不良情绪的辐射最严重, 然后是他的朋友及与其有往来的人。人的内心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 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大多数人满脸绽放微笑的社会, 是一个充满包容的社会, 是一个大多数人内心和谐的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教育蕴涵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是发展, 这是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前提准备。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这个经验要求我们要用发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人民热切呼吁和谐社会的到来, 但随发展而来的贫富差距大、教育不公平、就业问题严峻等不和谐因素的凸显, 打破了人们内心的平衡, 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教育我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仍需在发展中解决, 只有通过发展彻底改变历史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 通过发展实现人均生活水平整体明显改善后, 发展不均、发展不公等问题就会自然消除, 人的内心和谐才得以构建。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理论支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人民的利益至上, 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人们强烈呼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人的精神世界也亟待迈上新台阶。人的内心和谐是人生命的写照, 是人的生活质量的真实反应。内心和谐的构建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 崇高的人生境界。内心和谐的人能善待自己, 包容他人;能知足常乐, 朝气蓬勃;能淡泊名利, 平心静气, 能创造并感知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妙之处。科学发展观教育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必然要推动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 在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有利保障。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的方式方法上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持续等现实提出的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和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式, 有利于打破不公平、有差距、不平衡、不持续等现象, 有利于构建人的内心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视域下人的内心和谐构建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内在地蕴涵着人的内心和谐的构建, 构建人的内心和谐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在科学发展观教育视域下找寻解决和构建人的内心和谐的途径。温家宝总理曾在与季羡林先生关于“和谐”话题的交谈中说到:“人内心和谐, 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可见, 人的内心和谐是多方面的和谐, 要做到内心和谐也需从多方面努力。

全面发展自我。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的方式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要统筹兼顾。实现人的内心和谐也要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马克思关注现实生活, 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终生。全面发展自我, 使人的各方面才能都得以彰显, 人生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人的内心才会感到满足、安宁、快乐。端正人生态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在曲折中发展。人人都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 而发展途中往往有失落、不如意、挫折、苦恼、生活拮据等种种问题的困惑, 势必会造成人的内心失衡, 造成人内心的不和谐。加强自我修养。内心和谐需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应该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不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地完善自我, 尽量地使自己能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

提升思想境界。科学发展观追寻的是一种协调的发展方式, 个人要想内心和谐也需要协调的发展方式,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始终处在一张社会关系的大网里, 内心和谐就需要不断提升思想境界, 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物质利益的引诱下不能唯利是图, 要以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为重, 积极地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国一位环保学家的话:即使明天就会死去, 今天我也要种我的小苹果树。这就是内心和谐, 我们也应怀有这样的心态,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己, 积极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83.

人的和谐发展 篇8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发展的, 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 有利于健心健体, 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对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是其它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 我们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要培养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就不能不重视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 即美育, 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道德的培养。儒家经典《论语》的核心内容就是“仁”, 讲人的道德修养, 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 他说“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 即是说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 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又说“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即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 不帮助和不赞成同别人做坏事。即美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所讲的“仁”并不是空洞的说教、灌输, 而是寓教于乐, 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 孔子把礼、诗、乐三者并立, 看作是成就仁人君子的重要条件。成于乐就是“通过乐的学习来造就一个完全的人”, [1]肯定乐教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在“乐”的欣赏、体验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诚如贺拉斯在《诗艺》中所言, “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 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现在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强调理性教育, 着重知识的灌输。德育也大多如此。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中华民族之所以饱经沧桑而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是因为我们有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如“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屈原, “穷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的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 这些古往今来的文化精英的动人事迹比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更能影响人、教育人。正如康德所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 通常是一个人的信仰、情操、价值观、态度、习惯、气质的总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知、情、意的统一。美育是一种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 其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素质, 培养和造就健全而高尚的人格。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中, 人的感觉、性情逐渐失去狭窄的维持生存的功利性质, 个人感性、直观的东西, 变成社会的、理性的东西, 人的情感也由肤浅性向稳定性和深刻性发展, 进而丰富高级情感 (社会性情感) , 即理智感、道德感受、美感, 从而使人的自由感受、自由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和塑造, 心理结构得以完善, 潜移默化的进行人格塑造, 近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艺术鉴赏活动中, 更能陶冶情操, 丰富精神生活, 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丰富情感, 开发感性能力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 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它同感觉、知觉、想像、直觉等构成了人的感性方面的能力。情感的因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2]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和真理的过程中, 不畏艰难险阻, 百折不屈, 或最终成功, 或饮恨悲歌, 就是因为有热情在作动力。情感是艺术的重要因素, 凡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包含情感的。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 因而审美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和提高, 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情感作为人类重要的心理现象, 以其一系列独特的功能特征影响教育活动。心理学实践证明, 当个体出现乐观情绪时, 整个智力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如果情感感受者与刺激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 则引起“情感共鸣”, 相互之间必将产生感染作用。“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乃至“物我同一”, 说得都是这种感受。情感的产生起于形象的直觉。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3]它不需要借助概念、判断, 不需要经过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也不需要增加意志的成分, 它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是在对事情进行凝视观照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是自由的、无私的、有无穷的意味, 所以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喜悦和享受。这种“精神的喜悦和享受”, 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审美观照时, 以情感为主, 通过感知、想像、联想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或愉悦、或悲伤的情感。在这种审美愉悦和享受中, 可以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与净化, 心灵更高尚, 精神境界更纯洁、更完美, 也更丰富。审美教育使人在自然、文学、艺术以及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使人的这种审美情感升华, 从而提高感性能力。

三、激发生命活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如需要、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写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但现代文明处处以规范、纪律约束人, 有些呆板的条条则压抑人的个性, 使人的生命力日益枯萎。蔡元培说:“我以为现在的世界, 一天天往科学路上跑, 盲目地崇尚物质, 似乎人活在世上的意义是为了吃面包……物质愈发达, 情感愈衰颓, 人类与人类一天天隔膜起来。”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 市场经济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挂上了钩, 人际关系日益冷漠起来。失业、疾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恐怖活动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人类, 使人的生命活力也日益脆弱。而审美教育则能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从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中我们看到了顽强的生命意识的张扬, 一往无前的气概, 奋斗不息的精神, 一种不屈不挠的人生。通过这幅画的欣赏, 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 不自觉地与作

六艺教育思想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刘敏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六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六艺教育的宗旨是明德, 而不在于是否掌握高深的技术。六艺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思想, 同时也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医术、天文、算数等技术技艺都不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 而是由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世代相传有利益于文化的传承性, 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六艺的教育思想;美术教育;启示

引言

奴隶制时期统治者夏启把歌舞“登天而窃以下用”, 《礼记》是艺术书写成文字变成后世典籍。六艺教育《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资料。六艺教育中乐教也是古代的艺术教育形式, 虽然与美术教育没有直接的紧密联系, 但乐教对艺术的发展, 尤其是对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以及对艺术作品鉴赏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因其对人的审美观和能力有积极影响, 所以对后代的艺术教育, 尤其是对当今的美术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六艺教育概述

六艺之名, 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乡三物”中就包括“六艺”, 它由礼、乐、射、御、书、数组成, 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夏商时代六艺教育内容的雏形就形成了, 但不完备。到了周代, 内容才基本稳定下来。它以礼为首, 蕴含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礼由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而发展成为宗法等级制度, 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的典范, 为的是能够符合封建社会统治的需要, 所以六艺的教育就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的强有力的法宝。

乐配礼, 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在我国古代, 乐有愉悦的功能, 更有感化教人陶冶情操的功能;射是射箭, 可以作习武和行礼讲;御是驾马车, 在古战争中不会驾驭战车是绝对不行的;书指识字写字;数是指算术。古代人认为书和数是才能和智慧的最基本条件。贵族的子弟是主要的教育对象, 同时有比较完备的

者形成“情感互动”, 增强了他们的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又如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在欣赏其饱满的构图, 强烈而又单纯的色彩, 张扬着的个性的笔触, 感受其勃勃不息的生命力及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外, 更感受到他在现实生活中虽饱尝磨难与打击却从未放弃对生活、对生命的信念和信仰, 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全部意义, 就在于不畏艰难, 奋斗不息。

“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周易》) 审美教育能激活人的生命活力, 使人养成刚健、上进、独立前行的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

美育被公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具成效的途径, 而创新来源于想象。美育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创造力。正是美育的形象性使人易于接受教育, 美育的愉悦性使人乐于接受教育, 这样我们才能使青少年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和情感体验中, 激发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 促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美育还有助于创新潜能的挖掘。科学家认为, 科学的创造发明离不开艺术的情感和艺术思想, 离不开人文主义的关怀。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日子里, 常在书房里用小提琴演奏莫扎特的学校教育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合理有效的方法, 它的影响力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正是因为这样, “六艺”教育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教育内容。

六艺教育内容中与美术联系最多的就属“书”了, “书”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的识读与书写, 由于中国汉字具有象形性和意象性, 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汉字的识读和书写对于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书”的教学对中国的古代美术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当今, 人们对书法的学习和追求更加强烈, 并没有被五彩的视觉文化所淹没, 而是略显出一些淡雅和从容。

二、六艺教育的教育思想

(1) 因材施教

“六艺”教育的思想是古代教育实施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但近些年来, 由于某种原因, “应试教育”成为了主导, 我国的美术教育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例如很少有美术课程, 占用美术课的时间, 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虽说不是有美术课就是素质教育, 但美术课程的设置会对素质教育开展和全面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主导, 并传承着六艺的思想精髓。因材施教是孔子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是指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兴趣的不同而制定的教学方案。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内容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并且平衡了社会各个阶级的利益关系。六艺的教育重视把人培养成为君子, 也重视会国家的安定, 本质就是把国家的繁荣稳定建立在全民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之上, 这非常符合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周代的“六艺”教育就比较完善了, 其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等特点。

古代六艺教育强调教育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以一概全片面地理解教育, 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 有没有兴趣, 听明白听不明白, 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有目的地安排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对色彩特敏感, 有的对形体结构掌握的好, 有的学生有独特的创新能力, 所以美术教育的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偏爱和能力不同而进行设置, 更好地挖掘他们在美术专业

曲子, 工作之余弹奏贝多芬和巴哈的钢琴曲。地质学家李四光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钱学森在谈科学与艺术思维的关系时说, 四十多年来, 他的夫人给他介绍了音乐的艺术, 正是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 才使他能够避免事物的局限性, 避免机械唯物论, 想问题能够更宽更活。钱学森不是艺术家, 而是科学家, 但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 他认为形象思维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缺少它, 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事实证明, 大凡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都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个清泉就是美育, 美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要作用。

摘要: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也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具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丰富情感, 开发感性能力、激发生命活力、培养创造力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情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112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浅谈人的和谐素质提升 篇9

一、和谐素质的涵义

素质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所特有的品质、特征, 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 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 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人的素质是质与量的统一。素质既包含量的规定性:素质的状态、水平、层次;又包含素质的根本性质:即进步或落后、崇高或卑微、优良或恶劣、积极或消极。和谐素质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和谐素质就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 三方面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另一方面, 和谐素质是指人的和谐思想、意识、理念, 它决定支配人的思维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没有人的和谐素质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和谐素质。提升人的和谐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的发展程度不仅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而且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人的全面发展,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和谐素质提升的设想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只有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 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 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最终收益者,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 因此, 人的和谐素质的提升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提升人的和谐素质, 就要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环境中、实践范围里研究, 探索建设人的和谐素质的方式方法和规律。和谐素质的建设的过程是公民知行合一的过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美德的继承、发扬和建设是基础;学校、单位和社会的素质教育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优良素质有重要的榜样作用。温家宝总理说:“国家大事, 唯赏与罚。赏当其劳, 无功者自退, 罚当其罪, 为恶者咸惧。”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机制, 从根本上形成良好的风气, 和谐的素质。

三、和谐素质提升的措施

1. 系统办法是提升人的和谐素质的基本方法。

将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看成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种素质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 只有三种素质协调发展才能有人的整体素质和谐统一。

(1)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和谐素质存在、发展的前提。人而不德、人而无信, 其行不远, 其人可畏。德乃做人之道, 道德是文化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道德素质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与方向, 是人的素质中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

(2) 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和谐素质的重要基础, 是人生成才, 创造完美人生, 奉贤社会的资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 实现人类理想离不开科学。无知的人即使想行善, 也是没有能力的, 或反而把事情做错。才是德之资, 思想道德必须借助于科学文化素质即人的智力和能力因素方能存在。没有道德的人, 其行不远, 有德而无才, 便失去了飞翔的翅膀。

(3) 健康素质是人的和谐素质的根本和载体。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 健康素质是发展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其他素质的有效载体, 是人进行正常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失去存在的条件, 健康正常的身体素质条件是各种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前提。

2. 教育是培育人的和谐素质的重要方式。

人们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素质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从思想到行为, 最后成为人内在的素质, 必须历经内化修养。开发人才资源要优先发展教育。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 关键是人, 关键在人, 没有人的素质和谐就没有和谐社会, 因此和谐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通过素质教育, 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优秀的人文精神, 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

3. 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是人的和谐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风尚。文明的社会风尚,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 也是人的和谐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积极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就要求建设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在发展中促进和谐, 靠改革推动和谐, 依公平求得和谐, 凭稳定保证和谐, 用真爱感染和谐, 都离不开人的和谐素质。没有人的和谐素质就没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人的和谐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而且通过发展完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保障,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素质,提升,措施

参考文献

[1]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 7 (3) :8~10

和谐语言视阈下新闻人的语言特点 篇10

“和谐”词语的运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也是语言创新的体现。“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生活愿景。“和谐”一词也登上了流行语排行榜。2007年的“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在常规的“综合类、国内时政类、国际时政类、经济类、教育类、科技类、社会生活类、文化娱乐类”外, 新增了“奥运专题、金融专题、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民生专题”, 凸显了2007年的生活主题和特色。 (1) 语言交流中的和谐程度是衡量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标志。和谐语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而新闻人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语言传播的重要窗口。因此从和谐语言的角度探讨新闻人的语言特点具有现实意义。

理论基础

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 在它的住处住着人。”不同的礼貌是语言不同发展阶段在空间的体现。我们在研究中主要依据的语言理论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Grice的合作原则。把人们的交际行为系统地归纳为规律的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哲学教授格莱斯 (H.P.Grice) , 他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座《逻辑与会话》中论述了“合作原则”。其部分内容以“logic&conversation”和“further conversation”为题, 先后发表于1975年和1978年。他认为, 人们正常的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之话语的组合, 说话人是相互合作的。格莱斯在1967年的讲座中提出了会话含义说的大概框架, 认为对话双方或者多方为了实现交流的目的, 共同遵守一个原则, 使自己的话语符合各方目的, 他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称这一原则为“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共有4条准则 (maxims) :

1.量准则 (Maxim of Quantity) :a.所说之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之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准则 (Maxim of Quality) :努力说真话。a.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b.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

3.关系准则 (Maxim of Relation) :要有关联, 即要切题。

4.方式准则 (Maxim of Manner) :要明白清楚。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明扼要;d.井井有条。

格莱斯所说的“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依靠的不是对语法规则的熟练掌握, 而是对各种语境 (context) 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推理能力的合理应用。正如Fauconnie (1997) 指出的那样:“语言表达形式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确切地说, 它有一种意义潜能, 只有在完整的话语和情境中意义音、词法、语法等角度) 出发去研究人们的交流, 而是从语言之外, 即从语言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实际运用中去进行分析。

格莱斯在阐释合作原则内涵时指出:“遵守合作原则和准则在以下意义上是理智的 (reasonable) , 对于任何关切会话/交流之核心目标 (如提供和接收信息, 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 的人, 在给定环境下, 人们必然期待他有兴趣参与话语交换 (talk exchange) 。而这种交换只有被认定符合合作原则和准则时才是有益的。” (2) 语用学者把礼貌看做是格莱斯会话含义的一个方面。有效的语言交流需要双方有礼貌地合作。

Leech的礼貌原则。为了弥补和拯救合作原则的不足, Leech (1983) 提出了礼貌原则, 解释了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人们表达意图是语言的间接性。具体如下:1.得体准则 (tact maxim) :尽量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3.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4.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 :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赞誉别人。5.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双方一致。6.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人们在语言交流中自然要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以有利于实现交际效果。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给《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5) 》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出要“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的理念, 他说:“如果将与语言相关的各种活动称为‘语言生活’的话, 语言的学习与教育、语言在各种场合各个领域的开发应用等, 便都可以归入语言生活的范畴。语言生活的质量, 决定着个人的生活质量, 语言生活的和谐, 关乎社会的和谐, 甚至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礼貌与合作是和谐发展的前提。

新闻人的语言特点

老师语言特点。李宇明曾问白岩松, 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白岩松说应该像老师吧。李宇明认同此观点:“是的, 社会从不把教育部当衙门, 把教育官员当做教师看, 期待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有点‘夫子气’, 有文化涵养, 没有官腔。”也许正是这样, 在称呼中经常有新闻人也被称作“老师”。

如在《新闻发言人的语言问题: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有五次选用“李老师”, 两次称呼“李司长”。这也许是新闻人青睐于用“老师”称呼自己。“老师”称呼赋予了新闻人更多的角色任务和责任, 同时赋予了新闻人的老师语言特征。

又如2011年1月15日晚上10:00, 安徽卫视, 《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嘉宾宋世雄接受主持人鲁豫采访) ……

宋世雄:我这一生和体育战线有缘, 第二有一个好老伴, 第三有一个好老师, 正是这样, 我今天才能和鲁豫老师并坐。

该例中把主持人称为老师。其依据可能是说话者认为称呼“老师”比官衔与职业称谓显得更礼貌, 更显尊重、尊敬, 更加抬高听话者的身份。也许因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 无论你地位多高、权势多大, 都曾经受过老师的熏陶, 所以有时用“老师”意味着赋予新闻人语言传递的榜样性特征, 也赋予新闻人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言传身教的责任。李宇明在2010年接受访谈时指出了传媒的两大责任, 一是为社会提供语言样板, 因为传媒语言是社会榜样;二是大众传媒在创造新的语体, 在创造语言的新规范。老师是榜样语言和规范语言的传播者, 所以新闻人具有老师的语言特点也在情理之中。

礼貌语言特点。遵守礼貌原则是实现交际成果的基本条件, 而礼貌语言是人们和谐相处、成功交流的桥梁。礼貌语言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遵守礼貌原则是新闻人的言语准则。下面一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蔡:新闻发言人 (4) 回答记者挑衅性的问题时或反驳时, 该怎么把握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李:还是要坚持礼貌原则, “有理不在声高”。即使在记者挑衅的时候, 也要不失风度, 不能学老太太骂街。新闻发言人不管什么场合, 遇到什么情况, 都要坚持礼貌原则, 坚持合作原则, 其具体表现应该仔细研究。比如, 怎么打招呼, 怎样评定新闻发布的信息量和信息的真实性…… (《新闻发言人的语言问题———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访谈录》)

新闻发言人要坚持礼貌原则, 新闻人如记者、主持人在语言交际中也一样要遵守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顾平 (2008) 提出和谐语言六原则 (尊重原则、平等原则、无伤原则、礼貌原则、得体原则、合作原则) 中的一个原则。

普通话语言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 国家语委制定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提出“八五”期间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 并且要求“必须大力推行, 积极普及, 逐步提高, 在深度和广度上要上一个新台阶”。1994年国家教委和语委制定颁发了《师范院校普通话工作评估指导标准》和《城镇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评估指导标准》, 这标志着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开始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阶段, 要求我们统筹好普通话和方言, 规范汉字和繁体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 统筹兼顾。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包括促进普通话和方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外语之间的和谐。主要就是建设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 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推普宣传周活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通过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多种途径, 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冯广艺在《语言和谐论》中指出,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方言是共同语的社会地域变体。在营造多语共存的建和谐语言生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并确定为第十届“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新闻媒体肩负宣传和推广普通话的重任时刻不能放松。

蔡:您觉得语言在新闻发言人工作上的地位如何?

李:相当重要。新闻发言人这个职业应当属于语言职业, 其职责就是把部门的思想用语言表达给大众。……因为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言, 而且用母语发布新闻, 有很多优势。使用母语时, 主要思考的是内容, 而使用其他语言, 哪怕是很熟悉的语言, 都需要考虑语言本身的问题, 这就分散注意力, 影响新闻发布的质量。

普通话是新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从1998年起, 每年9月都会有普通话推广周, 2010年9月已举办了十三届普通话推广周活动。在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老师和新闻人起到了重要的榜样作用。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和”文化:和睦、和善、和解、和为贵、和平发展、和气生财。“和”是建立在不同和多样化的基础上的, “君子和而不同”。在和谐语言观指导下考察新闻人语言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语言建设中研究新闻人的语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李宇明在回答访谈时指出“对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研究相当不够, 应该大量采集新闻发布会的语料, 考察新闻发言人语言运用情况, 怎么用词, 有什么样的风格, 遵从了哪些语言使用原则等”。从不同角度关注新闻语言工作者是我们每个新闻人和语言研究者共同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语言和谐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工作简报》, 第19期 (总第404期) , 2009年6月8日。

[3].李宇明:《不断完善语言文字规范体系》,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中国教育报》, 2007年11月22日。

[4].李宇明:《当前语言生活的问题与对策:在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5].刘全花:《礼貌原则与跨文化教学》, 《中州大学学报》, 2010 (1) 。

[6].刘全花:《刍议赵本山小品语言》, 《新闻爱好者》, 2010 (8) 。

[7].刘全花:《营造高校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中国校外教育》, 2010 (3) 。

[8].顾平:《构建和谐语言的伦理原则》,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4) 。

[9].戚雨村:《语用学说略》, 《外国语》, 1988 (4) 。

[10].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上一篇:处方能力下一篇: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