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

2024-09-24

(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通用10篇)

(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 篇1

围绕构建和谐企业

积极发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作用研究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产品,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企业。和谐企业应是以安全生产、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物质文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和以党的领导、职工群众当家作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文明和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体。

作为纪检监察部门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证。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经济保证。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特别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实际工作中,更要自觉地深入市场经济领域,把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为发展保驾护航。

纪检监察部要强化纪检监察的作用,发挥监督保障职能,促进构建和谐企业工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解决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构筑抵御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政治思想教育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措施。针对我州企业干部队伍的思想实际,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工作会会议精神的学习,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明确前进的方向,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集团“五统一”原则;

二是进行党风党纪教育,坚持从严治党,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要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党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自觉抵制以权谋私的不良风气,努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

三是抓好艰苦奋斗教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兴业”的观念,反对享乐主义,抵制铺张浪费、奢侈腐败之风;

四是抓好法纪教育,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和自律自控能力,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励;以严明的纪律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五是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对监督工作的正确认识。监督工作既是抑制腐败,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必要手段,又是发现腐败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犯错误的干部越走越远,坠入犯罪深渊的预防性措施,因而它是关心爱护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

2、健全法规制度,促进廉政建设法制化

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要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离开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廉政监督将无以为据,处于“因人而治”的无序状态,难以保证廉政监督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稳定性,因而法规制度建设是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制度化建设中,着重应抓好以下几项:

(1)党的民主集中制。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通过集体讨论决定,才能有效地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因个人专权,权力失去控制而必然导致的腐败行为。

实现民主法治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协助党委逐步推进党务分开,使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确保重点对象的权力接受党员群众的有效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原则要成为国有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成为消除腐败维护企业和谐的有力武器。

(2)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内民主监督,洗去身上的“尘埃”,轻装前进。如果领导干部虚怀若谷,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择善而从,将造就民主的氛围,大家都敢于在会议上或当面发表不同意见,并进行争论,一是对领导的正确抉择会有很大帮助,二是有助于领导同志及早发觉自己有什么事做得不对,或自己身上存在什么缺点毛病,早作改进和纠正,避免犯错误。而表面上的随声附和,一团和气,一派升平景象,往往危机就潜伏于其中。

(3)民主测评领导干部制度。民心是杆称,也是一面镜子。坚持民主测评制度,将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使得有腐败意识和行为的干部有所顾忌,及早收手。

(4)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代会依照《企业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赋予的权力,对企业重大事务和决策进行审议,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体现。

实现民主法治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协助党委逐步推进党务分开,使党员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确保重点对象的权力接受党员群众的有效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原则要成为国有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成为消除腐败维护企业和谐的有力武器。要拓宽民主渠道,强化群众监督。要健全和强化企务公开制度,提高企业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坚持并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决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必须及时向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表决。企业的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必须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履行职责的廉洁自律情况,并由职工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5)党风廉政责任制。它是廉政反腐领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责任、目标、监督、考核、追究”为一体,对责任人有一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特别对企业党政“一把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6)领导干部任期交流和重要部门岗位轮换制度。这项制度既有利于干部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也是廉政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

(7)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清理“小金库”。腐败行为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密切相关,严格财务管理,按国家财务制度行事,清理取缔“小金库”,对廉政反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大额资金开支双签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收入、财产申报制度、收受礼品登记制度、接待费用公开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干部廉政档案制度等都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

3、以纠正不正之风、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证。党中央不断加大查处案件的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要通过查办案件,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既要重点查办大案要案,又要着力查处发生在职工群众身边侵害职工群众的案件,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

企业要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要通过加强监督,督促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企业的和谐。

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要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热点、最切身的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查处侵害职工群众的各种腐败案件。当前,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挥霍浪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这些腐败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职工群众利益,纪检监察部门要有的放矢,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违背职工群众的意愿,搞强迫命令。就要善于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畅通职工群众向上反映的渠道,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纪检监察工作尤其要注意体现出企业的公平与正义,消除不和谐因素,理顺群众的情绪,要以职工群众认可和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反腐倡廉成效的最高标准,以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制定反腐倡廉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化解职工之忧,取信于职工群众。

(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 篇2

当前, 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而由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引发的矛盾, 给社会造成不和谐的声音, 也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紧迫要求。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实现企业振兴的高度上审视纪检监察工作, 加大纠正和查处损害职工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案件, 消除不和谐因素, 使纪检监察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而抓好发展离不开纪检监察的“保驾护航”。这一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企业来筹划纪检监察工作, 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反腐倡廉措施。要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用制度和纪律规范权力运行, 加快构建安定有序、快速发展的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 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必须搞好自身建设。协助同级党委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廉洁自律、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而实现这一目标, 离不开党风廉政教育及宗旨教育。要通过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与此同时, 在工作中, 还要着力纠正各种侵害职工利益的行为, 严肃查处发生在职工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 切实保护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而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保障。

二、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政治保证

充分发挥反腐倡廉教育职能。要紧密结合实际,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形式,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政纪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 帮助党员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 营造良好廉政文化氛围, 倡导廉洁进取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建设和谐企业营造优良环境。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 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工作程序, 严格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依法办事、秉公执纪, 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在中纪委提出纪检监察干部要着重提高“五种能力”上下功夫, 在廉洁自律上发挥表率作用, 凡是要求大家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把树立良好形象作为永恒主题。把员工满意作为崇高境界, 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真正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队伍。

充分发挥惩处职能。要深入到人、财、物管理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位, 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促进廉洁从政。要针对优化发展环境、重大改造、建设项目、物资采购、招投标和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效能监察, 切实解决一些机关和部门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工作,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要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开展效能监察。积极参加、参与安全生产、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招投标等专项监督和检查, 加大对重、特大事故、案件的查处力度。

充分发挥保护职能。要注意保护广大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更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民主权利。对错误和问题, 在处理上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要坚持实事求是, 对于受到不实举和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 要及时澄清事实, 保护他们工作热情和合法权利,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增强社会活力。要坚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切入点, 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问题。

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是党章赋予纪委的一项重要职责, 要理直气壮地搞好组织协调工作,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要重点协调责任分解和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不正之风和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等方面, 积极开展组织协调。要积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处理好同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既要认真组织协调, 又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要认真总结经验, 制定组织协调的具体规定, 使组织协调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要坚持解放思想, 树立正确理念,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是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 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 积极探索和拓展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领域。二是理清思路, 服务发展。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是工作任务的确定、重点的把握、方法的选择, 还是精力的投放都要围绕促进发展这个大局上来。在履职过程中主动介入、积极解决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 更加主动地服务发展、推动发展和保障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政策界限, 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与盲目蛮干、失职渎职区分开来, 把经济活动中的合理接待与大吃大喝、行贿送礼区分开来, 坚决做到支持保护改革者, 教育帮助失误者, 严肃查处违纪者。三是加强教育, 积极引导。要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 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和价值取向。四是整治作风, 改进风气。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教育和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切实改进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防止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带领广大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群众利益,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是高度关注民生,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突出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重点, 从群众最不满意、阻碍和干扰依法行政、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对上述问题紧抓不放, 逐一解决, 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调动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理直气壮地支持改革者。纪检监察部门要以宣传教育营造改革氛围, 努力形成“敢想、敢干、敢闯、敢负责”的良好氛围, 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开展诫勉谈话、信访谈话等措施, 有效开展教育监督。严格区分违纪与违法、错误与失误的界限, 把握好因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与失职渎职的界限,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干部。三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绩效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对落实科学发展中业绩突出、执行力强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重用, 使他们能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规划》,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保证企业和谐发展

围绕“三维目标”构建和谐课堂 篇3

一、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教学

语文知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也是实现另外两个维度目标的依托。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扎实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真正理解、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化,还要具备现代语文读、写、听、说、思考、创造等能力,这是语文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首先必须要重视的方面,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得不好,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重视文本:课本是教学和学习的依据,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它。一些教师在尝试新课程教学方法时将语文课上成了音乐欣赏课或是表演课,适当的音乐、影视、美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却不应该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应当从具体的教学篇目入手,认真落实文中的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等。对于文章中包含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要有选择地让学生扎实掌握,还要充分挖掘文章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适时、适当地引导。

重视积累:感性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头脑中的理论知识是一个补充,使理论知识的框架更血肉丰满,也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储备仓库,实际运用时才能信手拈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记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的音、形、意、用法等,同时积累一定量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也是必要的。通过学生对文章中优美、精彩的句子、片断或是整篇文章进行背诵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重视实践:学習知识是为了运用,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多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扩展,给学生课外练笔的机会,如《鸟的天堂》、《五彩池》、《可爱的草塘》这些文章,在学生充分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试着做一回导游,自编导游词,同时,可将导游词与课前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整合,从而拓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读书、探讨的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也有意识地加强课内外的联系。

二、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自觉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远比授以现成的知识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一般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有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适合于语文学习本身,但在现在的教学中重视得不够,包括精读的方法、略读的方法、浏览的方法,以及将这些方法有机结合等等。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运用精读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划、批注等方法,对优秀的文章要运用熟读与背诵的方法;鼓励学生写随感、读书笔记、评论等来训练他们听、说、读、写、思的结合。另外,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如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将“学”和“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拥有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等等。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三、要充分挖掘语文课文的人文性内涵

(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 篇4

为实现企业和谐发展而不懈努力

李 兴

如果说企业的经济工作是物质,那么企业的党务工作就是企业精神所在。下面我就本人从事党务工作的一些做法谈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在企业党务工作中,选人是关键的一环,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具备思想、业务素质的,往往更多不愿意从事基层党务工作,因为他和从事安全生产岗位的同志比较起来,经济收入上有一定差距,从个人发展的空间上也相对有限。因此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思想上缺乏动力。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就思想政治而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让理想和现实脱节。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实践解决这一问题,作为生产型、重体力劳动企业,我们把生产线上有一定群众基础,热心党务工作,善于抓职工思想沟通的生管人员选拔到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要么党政一肩挑,要么行政优秀的副职兼任党支部书记或从科室工作人员中选拔党支部书记。这样有力地推动了各基层队的工作,也培养和锻炼了基层科、队长的综合素质,历练了一批复合型管理人员,既能实干、又能管理,还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在选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基层班子建设,首先是要选好配强支部班子,做到分工明确,组织、宣传、文体、综合治理样样有人管,个人有专长。同时,为保证各党支部工作的有序开展,除各基层队给予必要的经 1

费支持外,公司党委根据考核发给季度活动经费,各支部工作做到了既有组织保障,又有活动经费支撑,党务干部、行政干部既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找准抓手,建好平台,构建企业党建长效机制

党务工作虽是务虚的工作,我们要做到虚工实做,要变无形为有形。党务干部要具有前瞻性和政治敏锐性,要讲国情,明矿史,知己任。党务工作上还要做到可观、可感、可为,对职工思想要因势利导。职工思想也是一块阵地,若不为积极向上的思想所占领,就会被歪风邪气所左右。在“5.12”地震后,全市上下形成了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的政治氛围,民众灾后重建热情如火如荼。但也有不和谐的音符,几箱方便面把自己搞下课的也有,这是民众的一种情绪。就拿大昌沟来说,我们受灾也很重,地面两层楼以上的建筑,要么严重受损,要么垮塌,井下井巷被淹。我们的干部昼夜巡逻,搭帐篷,抢险、救灾、安民,职工中有因为没有喝到矿泉水发牢骚的,也有因为救灾物资少分了找领导的。还有吃了点低保、救济,你吃了,我没吃,你多了,我少了,闹情绪的时有存在。这些与我们组织的初衷格格不入。怎么疏理这些情绪呢?为此公司党委先后组织职工代表、家属代表、党员干部代表、低保困难户到青川东河口、北川老县城参观,现场感受生命的脆弱,地震的无情,党的大爱无疆。回来后,我们每个人,写出感想,为此我们还结集出刊了《大煤党建》,至今我公司《大煤党建》按季度出刊从未间断。感恩之旅,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我们很多同志在东河口,不仅捐了款,小灾救大灾,也流下了伤心的泪,感恩的泪。感恩祖国,感恩组织,感恩他人之情油然而生。

三、找准切入点,与经济工作形成良性互动

曾一度时期,行政领导说:“党务工作你又不给我创造效益”。党务干部说:“我的工作你又不支持”。党政这是一对矛盾体吗?不是,问题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找到两者的切入点。有为才有位,你没有做出成绩来,让我感到你的存在、你的作用,我凭什么支持你呢?作为我们党务工作的同志,怎样才能彰显我们的作用呢?我们不是一直在讲要坚持两手抓,两条腿走路吗?其实党政是互补的,就我们企业而言,去年全国上下,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这是一件大事,我公司党委、工会将2010年定为“班组建设年”。公司下发专文,就如何开展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从队长、班长、组长、岗位该干什么、怎么干提出了具体意见。手指口述,人人过关。党委、工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月月比,季度评。职责上墙,业绩红榜表彰,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各班组形成了你追我赶浓厚的劳动氛围,也出现了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金牌班组采煤八班、采煤十二班,全年未出现轻重伤和伤休天数。公司上下对党委、工会的工作另眼相看。众人拾柴火焰高,你是冲锋的战士,我就是呐喊的号手。如今“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班组”、“争先创优”活动在各个基层连队广泛开展,得到党政一致推崇。

四、两心合一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新时代的产业队伍 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两心合一心,则政通人和。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依靠力量。职工的主人翁作用的体现,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主导着企业的兴衰成败。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传统美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企业对职工素质的要求与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四有”职工队伍呢?在职工教育上我们注重塑造职工强烈的使命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培养职工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注重激励职工保持奋发向上的工作激情和攻坚克难的旺盛斗志;注重提升职工技术水平,增强个人文化素养。由于时代的发展,对煤矿企业机械化要求愈来愈高。我公司党委高度重视职工教育,除平常的安全业务学习外,每年我们除选送职工到专门院校学习外,还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自学考试。毕业后,企业按十年期报销其全部书学费,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目前管理人员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0%以上;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选人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等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企业是我家,兴旺靠大家,领导是这样讲的,职工是这样干的。同时实行矿务公开,住房、招工等民主决定,供应、销售、收入分配等公开透明,企业文化不断提升。目前,公司党政一心,职工向心力强,工资待遇不是最好的,但职工干部精神状态良好,工作爱岗敬业,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新时代“四有”职工队伍正在形成。

五、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职工爱矿、爱岗热情

每逢“五.一”、“七.一”、国庆、元旦、春节都由公司党委牵头,公司工会、团委承办棋类、球类、文艺晚会等活动,自编自演,自寓自乐。不定期开展书法、美术、手工制作比赛,常年开展职工健身舞会,职工书

屋、职工活动室一应俱全。矿山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职工精神生活得到陶冶,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潜移默化地传播。

(纪检论文)围绕构建和谐企业 篇5

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和谐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来引导和调节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也一再强调,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大大丰富和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精神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考虑当前实际,又考虑长远发展;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意义

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企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这个大环境,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企业作为具有很强经济活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细胞,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和谐文化理念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真正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重要使命。

(二)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基于科学发展观建设企业文化,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要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维护员工权益,增加员工福利,做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工作,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既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回报社会型企业。

(三)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向的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

论来源于企业实践,又指导企业实践。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掘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力来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成为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向。

(四)这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处理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创造和谐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搞好企业的信心、决心,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

科学发展规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标准。企业在深刻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融合、辐射、纽带作用,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也正是要求企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

卡耐基管理模式的创始人安德努·卡耐基很早就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由此可见,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正体现了这一点。这就要求企业要尊重员工的各项权利,重视员工的发展需求,做到年资、岗位与人员的相互适应和彼此促进,把员工满意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鼓励员工干事业、支持员工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激发与凝聚员工的热情和智慧,从而实现员工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中除了企业内部员工外,客户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客户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模式、营销模式及竞争策略。“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是企业的根本宗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实现企业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企业迫切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确立以客户的需要为核心的理念,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忠诚。

(二)要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哲学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其强调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企业与社区、企业内部发展与对外协调等的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其强调保持人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为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持。而企业哲学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对世界事物的最一般的看法,主导和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就是要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哲学,成为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文化支撑。这就要求企业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和眼前的利益,又着眼长远,重视远期利益,要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正确协调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牟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争取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企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企业全面发展包括企业的体制、机制、产品、技术、营销、供应、协作、公关、人事、财务、文化、信息等都得到全面发展。如片面追求生产规模发展、片面追求营销发展、片面追求赢利水平发展,这些倾向都有悖于全面发展要求,都不利于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企业协调发展要求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生产单元都能围

绕企业奋斗目标自觉履行职责,不扯皮推诿,不拖后腿,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消除,各方面发展保持平衡状态。对外,企业要与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顾客、社区、政府、竞争对象及自然环境都能友好相处,协调发展。

3.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四)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是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单元。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企业在创造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及资源等。这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既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的和谐发展,又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是相一致的。

何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包含着很强的社会责任。客户与企业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矛盾。如果企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势必会做出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事情。因此,树立、落实和强化企业的社会

责任意识,是引领企业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力量。企业只有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深入人心,建立讲责任、求和谐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文化,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环境问题,企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真正做到依法诚信经营,关心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热心公益事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和影响社会文化的改良和提升。

四、结语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打造和谐企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既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充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把培育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44.html.2007-10-25.[2]侯贵松.企业文化怎样落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金思宇.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EB/OL].http://article.sinoec.net/reason/culture/Article_32086.html,2008-6-7.[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在“中外企业文化2007太原峰会”上的讲话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篇6

建设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保持蓬勃活力,创造最

佳效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涌现的社会财富作支撑,而社会财富的涌现是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更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运行质量,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进步都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经营、促管理,努力成为充满生机活力、不断创造最佳效益的企业,才能为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关广大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对煤炭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和谐企业也就无从谈起。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筑牢安全“长城”,打造安全型企业。应把安全生产作为职工的根本利益、最大幸福,认真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安全工作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人本管理与科技保障“双轮”驱动,实现刚性制度约束和柔性管理的融合,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推进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利益。职工群众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把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长期、公开的信息交流通道,收集职工的意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职工生活,推进送温暖工程,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扎扎实实地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实现企业盈利长期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建设学习型企业,发挥人才作用。培养人才、人尽其才,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动力源”。因此,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力。应坚持管理创新,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读书求知氛围,开展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职业技术复合型职工。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撑。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应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育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理论武装广大职工,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特别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广大职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激发他们旺盛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尽心尽力。

企业和谐财务观构建研究 篇7

一、企业和谐财务观构建

(一) 企业和谐财务观的理念

和谐理财的理念, 在具体财务运作中, 在处理不同领域财务利益关系时有不同的具体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财务利益关系时, 其表现为“多赢理财”理念, 即强调企业在价值增长中应充分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财务利益关系时表现为“绿色理财”理念, 即要求考虑自然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促进环境保护, 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到责任;而在处理人与精神之间利益关系时, 则表现为“人本理财”理念, 即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育、配置和使用, 要求把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 要理解人、尊重人,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企业和谐财务观的目标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都只是从数量技术层面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 从总体上看, 属于价值管理的范畴, 都没有或很少从财务的社会属性出发, 涉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契约关系的研究和管理, 忽视或不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冲突及其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 企业财务目标也必须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即企业应以可持续创造价值最大化为其目标。它是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的, 是满足全方位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的, 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基础的。综上所述, 企业可持续创造价值目标的实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 是现代企业总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它协调了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各利益团体的关系, 考虑了企业的社会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内外财务关系人的利益, 并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 企业和谐财务观的内容

一是与环境的和谐。这是本文强调的重点。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员, 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 保护环境。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避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使用, 保护好环境, 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与经营者的和谐。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者, 是股东的代理人。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要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将两者的利益统一在企业可持续创造价值上。三是与投资人的和谐。投资者是企业的股东, 是资本的所有者。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与回报的关系。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一定要维护投资人的利益和权利, 保护其投资目标。四是与债权人的和谐。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合作, 建立与债权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确保企业资金来源的稳定, 实现利益共享。五是与政府的和谐。从经济方面看,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调解不同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基于和谐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必须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取得政府的有效支持, 以谋取更好的发展。六是与内部员工的和谐。一个企业, 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关系, 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才能保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力。因此, 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 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及相关福利,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符合企业的自身利益, 也符合员工的根本利益。七是与客户的和谐。客户是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公司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选择。和谐财务观要求企业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 实现和创造客户价值;要求重视信誉, 注重企业的良好形象塑造与培养;要求企业关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关注并研究公共需求的趋势, 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二、建构企业和谐财务观的有效实施对策

(一) 建立优势财务文化

此措施从企业整体意识上保证了和谐财务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财务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来缓解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并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而言: (1) 企业财务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 把所有的员工都引导到企业既定的和谐财务目标上来, 从而把全体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和理想而奋力拼搏、开拓进取。 (2) 企业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来强化企业的财务冲突管理。在硬约束上, 通过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地落实, 来惩处违反规章制度的人或事。在软约束上, 则强化企业所有员工对企业的伦理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遵守, 形成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

(二)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在经营层、管理层、技术层与技能层所拥有的各种创新型人才与知识的总和,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既要拥有高水平的机器设备和创新型的技术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又要拥有各层次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因此, 一方面, 企业应制定人力资本发展战略规划:既要作好当前的定岗定员工作, 配备好高质量的人才, 又要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 分期分批培训、招聘与储备将来需要的人才, 不断使人力资本得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 企业必须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高管人员一定不能短视和注重短期行为, 而要制订企业长远发展规划, 加强环保与节能降耗项目的投资与研究, 使企业成为生产技术型、知识创新型与环境友好型相统一的现代化企业。

(三) 调整财务管理结构

在构建和谐财务观中, 传统的股东单边财务治理结构显然已不再适宜, 需要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所取代。财务共同治理结构是一种旨在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的财务治理结构。其内容主要包括: (1) 构建共同治理的内部组织机构模式。此模式可分为五个层次:外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层次、经营者财务治理层次、职能部门财务治理层次、分部财务治理层次、员工财务治理层次等。其中, 经营者财务治理层次处于核心地位。 (2) 设立财务激励机制。为实现剩余价值索取权和剩余价值控制权的有效匹配, 促使企业管理者目标能够与股东目标趋同, 企业可通过采取年薪制、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方案等措施, 调动人力资本主体的积极性, 促进财务效率的提高。 (3) 建立财务控制权相机配置机制。又称作财务控制权状态依存, 是指企业的财务控制权随企业效益和财务状况的不同而在契约中的利益相关者各方转换。这种机制有效地均衡了各方利益, 而最终保证了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创造。

(四) 推行内部治理审计制度

此措施从企业内部制度层面促进和谐财务的切实执行。内部治理审计通过参予公司治理和改进风险管理过程帮助企业合理定位, 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因此内部治理审计制度是构建和谐财务观的推动器。此制度具体由战略管理审计和业务管理审计组成。战略管理审计是通过扩大视角、提前介入及适时关注, 将审计工作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 使战略的规划、设计、执行、管理及动态实施的控制、审查和评价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外部环境、内在价值链相衔接, 保证价值创造, 实现组织增值。业务管理审计目的在于帮助和促进最高管理层全面有效地履行受托管理责任, 主要内容是对组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估, 以确定公司最高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长江、温作民:《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博弈与公司财务和谐治理》, 《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9期。

[2]刘菊、赵伟峰:《基于和谐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篇8

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首先就要成为一个和谐企业。所谓“和谐企业”,就是要符合企业和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与员工是休戚与共、荣辱相连的共同体,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良好关系,才能使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从而从能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我们要着力培育员工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

所谓“归属感”,就是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对企业充满感情,表现为团队意识、个人能动性体现,从而达到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自觉把企业这个平台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成长感”表现在自身努力和团队协作下,实现个人与团队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奋斗得到持续成长,实现个人与团队的不断进步。

“成就感”体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向激励。通过及时激励,充分发挥员工潜能,使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业绩、体现价值、赢得尊重。

“自豪感”就是要让全体员工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而自豪,要让全体员工为我们企业的宏伟蓝图而自豪。

“责任感”就是企业和员工要履行各自的义务。要求企业和每个员工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责任感使员工能够主动、自觉承担更多责任,从而增加工作激情、动力、压力和价值。

和谐企业要求企业要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找准切入点,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并把“让企业文化理念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并自觉自愿遵从”作为最终目标,从而以企业文化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 篇9

康德曾经说过:“在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深深震撼着我,一是星顶的星空,二是崇尚的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党的宗旨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坚持党的宗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以来,和谐之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而构建和谐企业也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要选择。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崇尚有道德有素养的人,一个企业将如何发展?将会有好多选择,而以德树人是必然选择吧!

我想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既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又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既见物又见人,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运用。科学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德才兼备,促进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摒弃过去的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做法,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用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作为鲜活的教材,引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社会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要着力解决影响全局的主要工

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当前各项工作,既见物又见人,坚持以人为本,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工夫,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民生,打造群众满意工程,共享发展成果,使活动始终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

社会的建设,关乎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企业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建设的速度及取得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如何构建和谐企业,已成为当今诸多企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前进道路上的一块金砖,树立好的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样构建和谐企业也要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各单位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从人的思想来看,当今社会的人不仅要求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而且要求能够充分接受良好教育,能够具有足够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社会的生活空间,能够自我实现价值。人的发展的这种特征,意味着要注重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和运用,并把人的能力作为基本价值。

作为企业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体现对人的解放和开发,如果仅把人看作是成本,就容易把劳动者当做物,而不是当做人,就是不尊重人,漠视人的基本需求、合法权利和基本人格,社会是现实的不是空想主义者的社会,所以人是需要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劳动者在付出的同时还会需要得到,在企业员工对工资的要求就是他们劳有所得的最基本体现,当企业不把当做人对待是,就容易降低劳动

者的工资,就不会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而当企业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了员工的活力和激情,为员工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与平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是人尽其所能。那么,作为劳动者的他们感受到了平等和关爱,他们的人格的到了尊重,他们还有事么理由不去努力,他们将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为企业付出自己的所有。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一个企业也不能没有文化,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企业就是一盘散沙。而在企业中以德树人是至关重要的,而德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和谐”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项管理准则,这就要求企业以“和谐管理”为指导思想,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不但是企业实现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和保障。

总而言之,对社会而言,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对企业来说,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

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篇10

关键词:构建,和谐企业,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和谐企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 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 一定要加速构建和谐企业, 努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什么是和谐企业

“和”者, 和睦也, 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 相合也, 有协调顺和之意。“和谐企业”, 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它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 公平协调、团结有序, 诚信合作、安全效益, 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 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 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为什么要构建和谐企业

(一)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因此,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从构建这些“和谐细胞”入手。构建和谐企业, 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二)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 一些企业内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现象, 比如企业之中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职工之间彼此猜忌, 团队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与社会效益;漠视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 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等等。这些不和谐因素, 不但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切身利益, 而且还严重危害了企业的自身形象, 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 消除这些“不和谐”现象,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企业员工的共同心愿。

三、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构建和谐企业, 同样要着眼于企业基层, 要立足于职工工作生活, 要着力培育和谐的企业“细胞”。

(一)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 对企业这个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主体来说, 更是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要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也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 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二)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人是和谐之本, 企业的和谐必须做到:一是以群众路线揽人。管理者的产生要加大群众公选的范围和力度, 要本着既对企业负责, 又对员工负责的态度, 建立起互信互利的上下级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二是以不拘一格选人。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突破论资排辈等传统用人观的束缚, 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三是以德才兼备用人。英雄莫问出处, 企业要大胆启用能力强、品德高的人才, 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

(三)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依法办企业为方向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公正公平, 和谐企业也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公正公平需要法律, 法律不仅规范了投资者、劳动者双方的行为和义务, 也保护了投资者、劳动者双方的利益和权利。构建和谐企业, 就是要依法治企、依法管理, 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企业氛围, 促进企业实现公平和正义。同时要努力推动企业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推行企务公开, 使广大职工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和谐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催化剂

先进的企业文化反映着企业精神, 代表着企业发展方向, 体现着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确保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 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可以在企业员工中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 进而形成与和谐企业要求相吻合的企业运行体制和企业人际关系。构建和谐企业, 就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从而为促进企业基业长青提供精神的源泉和动力。

(五)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营造融洽的劳动关系为根本

构建和谐企业, 至关重要的是营造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企业职工从“单位人”向“契约人”的转变, 对转型期的企业来说, 它要面对比过去更多、更复杂的群体。这是因为劳动关系是当代中国基本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在企业中, 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显得更直接、更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尊重劳动者、保护劳动者、善待劳动者。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切实保障员工上岗和收入, 使广大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和谐发展的成果, 争当劳动受益性企业;二是改善劳动条件, 加强劳动保护和重视职工健康。我们要倡导“关心一线员工、尊重一线员工、服务一线员工”, 积极营造兄弟姐妹般的和谐企业氛围, 并把“以人为本, 关爱员工”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实处。

(六)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抓好企业稳定和安全生产为关键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 同时也是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保持企业的平稳、安定、有序。保稳定抓安全必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两个“一把手”负全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 真正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发挥维护稳定网络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 及时收集、报告、研究基层的情况, 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立足于防范、疏通、教育,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建立可靠的预警机制。企业提供完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通过人本管理与科技保障“双轮”驱动, 实现刚性制度约束和柔性管理约束的融合, 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七)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奉献社会、协调社会关系为原则

构建企业和谐的外部环境, 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生存与回报的关系、企业与对手之间竞争共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紧扣企业战略转型和年度生产经营任务, 聚焦新业务推进和新城区、新农村的发展, 推动信息化建设。尽可能争取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 从而全面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二是强化信用观念和职业道德, 不断完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守法经营、诚信纳税, 规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大力推进“阳光”经营。切实对股东、员工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履行应有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对外高举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旗帜, 以全力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作贡献为切入点, 不断创造有利企业发展的条件和商机。要把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争做优秀的“社会公民”, 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和谐。

(八) 构建和谐企业, 必须坚持以抓好廉政建设为重要保障

和谐企业会使职工有一种安全的感觉和平衡的心态。这就需要企业依法经营, 经营管理者廉洁自律。这就要求企业注重体制、机制、制度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党纪政纪教育,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纪、政纪、党纪意识, 增强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 自觉地依法行政, 合法经营, 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 规范权力运行并加强制约和监督, 加大对关键岗位和敏感部门人员的管理与交流力度, 抓好审计与监督,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 增强职工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构建和谐企业, 推动企业发展。

总之, 构建和谐企业, 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战略重点, 自觉把构建和谐企业融入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中, 贯穿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准确定位、发挥优势、锐意进取, 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2]、徐文荣.关于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理论前沿, 2005, (15) .

[3]、王一江, 孔繁敏著.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4]、王保树, 崔勤之著.企业法论.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年版.

[5]、刘秋霞.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构建和谐企业.领导科学, 2008, (15) .

[6]、郭庆松编著.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上一篇:产假请假制度下一篇:银行资金证明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