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纪检

2024-07-12

高校纪检(精选12篇)

高校纪检 篇1

近年来, 高校在招生、基本建设、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学术评价和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等方面易发、多发腐败问题, 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中央对腐败的惩治始终保持高压状态, 而处于高校反腐第一线的高校纪检干部, 从事反腐倡廉工作, 工作相对复杂, 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内心活动往往比一般教师、干部更为复杂和丰富, 身心负荷较为繁重, 工作、生活也面临巨大的压力。高校纪检干部的职业压力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职业压力, 也叫工作压力, 是指工作活动带来的或伴随的个人压力状态。过度的压力会导致焦虑、紧张、压抑、郁闷、暴躁、激动等生理和心理疾病, 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消极影响。职业压力源是职业压力问题最核心的内容, 主要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是工作环境中影响员工心理、生理稳定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高校纪检干部的职业压力源来自社会因素、工作性质因素、学校因素和高校纪检干部自身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

一、来自社会的压力

(一) 高校反腐面临的形势使高校纪检干部深感责任重大。

高校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营造清正廉洁的校园环境, 保证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高校对纪检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给高校纪检干部造成不小的压力。

(二) 社会公众的期望使纪检干部感受到压力。

高校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与很多家庭都息息相关, 目前广大师生乃至社会群众对高校存在的现实腐败现状不满意,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校纪检工作和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而对高校纪检干部又寄予厚望。

二、来自纪检工作本身的压力

(一) 纪检工作的特殊性给高校纪检干部带来了心理压力。

纪检工作是监督性的工作, 职业要求纪检干部维护法律法规和学校利益, 而被监督者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维护本身的利益, 这样的工作性质使纪检干部长期处于与被监督者博弈的状态, 部分纪检干部职业上的不适应也会形成心理压力。纪检工作还要经常与活动在法纪边缘的人打交道, 接触的很多是学校的一些违规违纪现象, 还要和违法违纪行为斗争, 长期生活在如此的环境当中, 纪检干部就有可能形成压抑、郁闷的不健康的心理。

(二) 高校纪检工作对专业知识的高要求给纪检干部造成压力。

高校纪检工作涉及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需要运用金融、财务、管理、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但纪检监察工作又有保密要求, 不能过多借助其他部门的专业人员, 而高校纪检干部不可能面面俱到, 掌握各方面的专业能力, 很多时候实际上是行外人员在对行内人员进行监督, 这样的高标准要求使纪检干部产生心理压力。

三、来自高校的压力

(一) 高校纪检人员隶属关系给纪检干部造成一定心理压力。

目前高校纪检部门受同级党政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 但实际上都是同级党政领导为主, 纪检干部的提名、晋升、任免和调动等都掌握在同级党政的手中, 这样的机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有决定往往需要征求学校党政的意见, 限制了纪检部门的监督职能, 这样的现状既限制了纪检干部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也使纪检干部在完成监督工作后造成一定心理压力, 担心晋升发展受到影响。

(二) 高强度的工作给高校纪检干部带来心理压力。

高校纪检部门除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监督、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行政监察等日常工作外, 还要介入很多其他的工作, 参加的领导小组多、会议多、配合的工作多、参与的监督检查多, 涉及的范围包括基建工程、教学科研、招生考试、干部人事、大宗物资采购等许多方面,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般高校纪检部门仅有几个人, 人员调配不开, 每个纪检干部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 经常要加班, 此外, 在工作过程中, 办案手段的选择、沟通的方式都必须经过推敲, 否则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因素使纪检干部承担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带来的心理压力。

高校纪检干部一般长期在学校工作, 学校的同事都比较熟悉, 有各种人情网、关系网。一方面, 纪检干部如果不顾及人情和关系, 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 给纪检监察机关和工作人员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引起误解甚至报复, 导致工作开展、个人发展、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影响;如果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执纪执法过程中有所顾忌, 查办案件力度不够, 腐败现象就会易发多发, 纪检监察工作起不到效果, 师生不满意。

(四) 来自纪检干部自身的压力。

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给高校纪检干部造成的心理压力。作为高校纪检干部, 常常将职务视为衡量自身成就的主要标准, 而有限的职数使部分纪检干部的职位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部分纪检干部因为职位不理想产生事业挫败感;纪检干部对专业技能要求高, 但是专业技能一般不能与收入和待遇挂钩, 难以给纪检干部带来成就感、这些职务、待遇方面的因素导致高校纪检干部产生一定压力。

以上诸多因素是相互联系, 共同作用的, 导致了高校纪检干部职业压力的产生。了解高校纪检干部的压力源, 对不同的压力源要采取不同的减压措施, 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做好减压工作, 从源头把造成压力的刺激减轻甚至消除。高校应当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并重视对纪检干部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优化工作环境, 帮助纪检干部抵御各项因素造成的压力。高校纪检干部自身也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自我人格, 增强抵御各种压力的能力。

摘要: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校纪检干部的职业压力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纪检干部的职业压力源来自多个方面, 其中社会因素、工作性质因素、学校因素和高校纪检干部自身个人因素尤为明显。

关键词:高校,职业压力,纪检干部

高校纪检 篇2

【摘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高校的经济腐败、学术腐败问题的发生,使得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承担着加强监督、遏制腐败职责的高校纪委面临着更为艰巨的 任务。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要使纪检工作在新时期高校科学发展中发挥良好作用,就应当从加强党纪教育宣传、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纪检工作进行完善。

【关键词】高校 纪检监察工作 现状 促进

新时期,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高校纪检机关的首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一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纪检工作的内在联系,才能在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任务落实、是非标准等各个方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作用,才能不断创新,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一、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高校是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创造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辐射先进文化的重任。高校纪检工作就是围绕建设先进文化这个重点来展开的。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通过“两课”等多种有效形式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其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以廉政法规和正反典型为重点内容的教育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再次,要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要根据高校民主党派众多、精英荟萃的实际,加大办案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以良好的党风促进校风,维护学校的圣洁形象。假如高校纪检工作抓得不紧,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发生逆变,众多的民主党派、高级知识分子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就会降低。那么,建设先进文化的任务就会落空,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高校纪检工作与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承担的任务是一致的,它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勤奋好学、求真务实,在学校党员干部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日韩文化的渗透,境外敌对势力虎视眈眈的新形势、新环境下,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防线还存在有欠缺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付出与所得不对等,造成思想落差。在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比较琐碎。比如市场价格的评估,实验设备的验收等,经常不坐班在办公室,奔波的辛苦别人看不见。另外工作性质方面需讲求制度、讲求原则,经常因为处理违纪现象而得罪同事。在待遇方面,由于工作的性质不能量化考核,纪检监察干部的奖金、福利、补贴部分只能按级别拿平均,不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因工作性质的约束,和宽严有别的不同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落差,导致他们思想不稳定。

(2)执纪能力的相对落后,近年来,高校的违纪人员作案手段多样、隐蔽性强,逐步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而高校的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备经常老龄化,非专业化,这就使得纪检监察干部的应对能力大大地降低并缺乏战斗能力。

(3)管理体制与执纪环境不协调。人情关系是中国文化的特质,高校的纪检监察干部与违纪人员同在一个单位,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碍于情面,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致使执纪不够深入,不够到位。

二、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促进

“为了有效地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变异及其腐化,各国都设计了符合本国实际的制度体系”,使权力制约与监督与时俱进,“关键是整合监督资源,理顺监督体制,强化监督效果”。提高纪检监察制度的有效性,不仅要建立和健全制度,更重要的是使现有制度运转起来,真正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改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环境,理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关系,加强高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关键在于领导重视、群众理解、上级部门配合,坚持引导、监督与奖励机制的相结合,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打开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局面。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际上这句话包含了权力分解与制衡的理念。破除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困境,应按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仅应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还要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不会被滥用。为此,一方面应在制度设置中贯彻制衡理念,进一步平衡纪委与党委的权力,通过进一步提升纪委权威来加大纪委对同级党委?O督的力度,尤其是对党委书记的监督力度。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纪检方面的教育,是高校纪检工作带有全局性的重中之重的内容,我们从不敢懈怠。

(2)应注意对现有纪检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面对因高校发展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纪检工作环境,要搞好高校纪检工作队伍的建设,重视适当充实专职纪检工作人员数量是必要的,但更多的是应该重视纪检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这是高校纪检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从对一般性业务检查向执纪监督转变,改变以往“裁判员”、“运动员”一肩挑的做法,专心当好“监督员”,监督“裁判员”是否公正。提高高校纪检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方式是多样的,我们认为,让高校纪检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弄清高校纪检工作的实质,普遍了解纪检工作重点部位的基本运作流程和内在结构,合理规划他们的相关工作任务,将自身有限的人员投入到查办违纪线索和案件中来。

三、结束语

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着力点 篇3

关键词:高等院校;纪检监察;预防体系

高校随着办学自主权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学研结合的拓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多,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社会上已经出现过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高校中也时有发生,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的紧缺与广大学生、家长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具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使得高校不再成为“清水衙门”和“世外桃源”,高校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做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纪检监察工作,制止和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以及不正之风在高校的蔓延,是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一、认清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现在高校有些同志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而平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还有些同志主观意识或多或少的存在求稳怕乱、怕得罪人、家丑不可外扬、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传统观念方面的原因,没有真正把纪检监察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没有得到准确定位和很好落实。

(二)业务素质不适应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也随着高校市场化和大众化进一步深入,高校本身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随之而来也存在了一些腐败风险,这就要求干部综合素质更高。另外,高校纪检队伍建设发展缓慢,在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工作能力、工作创新等方面没有突破传统做法,没有紧贴时代发展需要,不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

(三)规章制度不健全

有的高校的制度建设跟不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过时的制度没有及时修订或退出,应该有的制度没有,应该建的制度没建,形成了制度管理的漏洞,使工作无章可循。还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上不够有力,有章不循的现象相当突出;一些制度束之高阁、形同虚设,个别制度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可操作性,给一些腐败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四)整体监督欠到位

一些高校对党内监督特别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权、钱、事”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和措施,往往停留于事后“亡羊补牢”;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监督管理网络尚未形成;一些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怕得罪人,影响个人前途,不敢监督或放弃监督,致使某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

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着力点

(一)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工作是我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和治本之策。近年来高校发生的许多案件的教训告诉我们:教育不扎实,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放松世界观改造,思想蜕变,是一些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载体和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的形势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广大领导干部提高自身廉洁自律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提供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逐步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是构建反腐败惩防体系的治本之策和根本举措。制度建设要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在执行制度上下功夫,加强考核,实行奖惩,从制度上夯实预防基础。从而要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努力提高建章立制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要注意规章制度的系统配套,使得各项规章制度相互衔接,相互照应。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重点环节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的问题,努力从内部管理、监督制约、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提出具有前瞻性、治本性措施,建立健全内部防范机制。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才可能真正有所依托,并不断扎实推进。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实践证明,权力运行必须受监督和制约,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高校检监察部门必须着力提高有效监督能力。在工作中要加强事前、事中的监督检查,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加大对腐败易发部位和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健全人、财、物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操作规程。对招生考试、职称评定、项目招投标、财务管理、大宗商品物资采购等实行全过程监督监察。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

三、建设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新要求

(一)要有较强的纪检业务知识水平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只有政治敏感性,才能时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只有掌握党的政策,才能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工作敏锐性,才能抓住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注意把握其内在联系,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规律、特点和总体布局,深刻理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科学内涵。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化水平,最后要加强对经济、金融、科技、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不断改进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并坚持学以致用,全面提高理论研究、文字综合、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在实践中总结、锻炼和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

(二)要注意把握组织协调能力

要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其次要把工作思路组织实施好,在工作中涉及到工作措施和手段、工作方式方法,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策略,讲究灵活。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好上下之间的关系,争取上下级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支持,只有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才能打开工作突破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主动了解情况,解决矛盾,学会用和谐的方法解决不和谐的问题,提高服务协作能力。最后在工作中要按程序办事,按程序组织协调,事情就顺畅。否则,就会人为地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甚至引发不应该有的矛盾,同时,也容易陷协调者于两难境地。当然,在讲究程序的同时,还要注意针对新情况,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处理好组织协调中新情况新问题。

(三)要树立强烈的自律意识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要有勤奋工作的态度,要有不怕得罪人的思想,要敢于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同时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模范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切实做到依法办案、依纪办案。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带头保持清政廉洁,做廉政的表率,首先在廉政问题上自身必须过得硬,要做到廉洁自律,要清清白白的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要正确使用好手中的权力,要把权力用于为党的工作上、为群众的服务上、为反腐败的工作上,而决不能以权谋私,在工作中还要讲原则,讲党性,树党的干部公正不阿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家文.试析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 (1).

[2]林忠新.浅谈如何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J]. 科教文汇,2007,(11).

[3]赵华英.新时期加强高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1).

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对策 篇4

但是, 目前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归档意识薄弱,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性, 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欠缺, 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下面, 笔者就如何加强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职责分工

高校应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主管副书记和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共同负责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案件材料归档工作责任, 实行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统一协调、案件承办部门全面负责、学校档案部门配合协助的工作机制, 由纪检监察部门兼职档案员履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归档职责, 档案管理部门专职档案员履行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和保管职责, 初步形成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形成部门和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同时, 要把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工作考核内容, 由学校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纪检监察部门领导要及时听取档案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提出做好档案工作的意见, 尽可能地为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的保管提供良好的条件, 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以确保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档案管理

高校要结合本校纪检监察工作实际, 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本校校情的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制度, 包括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章办事, 规范纪检监察案件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移交工作, 做到有章可循, 规范管理。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案件档案保存管理办法》和福建工程学院的《关于纪检监察案卷归档工作的规定》就对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的整套程序进行了规范, 有效促进了本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工作。

三、制定归档标准, 提高档案质量

高校应根据本校情况, 对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制定一个统一的归档标准, 从而增强可操作性, 确保归档质量。一是明确归档方式。实行案件承办部门立卷制度, 做到谁办案谁立卷, 案结卷成。案件承办人员应从受理办案开始, 就注意收集办案全过程形成的材料, 结案后及时整理。案件材料若有遗漏或缺损, 应附说明。二是明确归档时间。归档的案件材料不论办案时间长短, 均应在结案年度归档。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当年结案后整理完毕的案卷, 在第二年6月底之前移交档案部门。三是确定归档范围。案件材料可分为检查 (调查) 类、审理类和信访类3种类型, 归档时要按性质分类进行。一般来讲, 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应包括办案依据材料、初步核实材料、立案报告、转办的文字材料、办案计划或调查方案、调查报告和证明材料、有关案件处理的决定材料、批复材料、正式文件的印件、签发稿及主要领导修改的重要文稿、审理报告、与当事人见面材料、结案报告、与案件有关的通报、报道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声像材料等一套完整的材料。四是规范整理方法。归档文件以案件为单位, 一案一件, 逐件整理。五是严格质量要求。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整洁有序, 索引性、可利用性强;归档文件应为原件, 如有特殊原因没有原件时, 应在归档的复印件上注明原件的出处 (存放处) ;已在本单位存档的, 应注明索引方式;归档材料禁止使用废纸, 禁止重复归档。

四、转变思想观念, 改善管理手段

要根据新形势下办案工作的需要, 逐步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管理手段, 使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 依据案卷级或文件级目录建立具有高校纪检监察案件档案自身特征的关系型数据库, 达到档案信息检索的高效率, 提高查全率、查准率。在配合查办案件工作中, 努力实现建档、检索的快捷服务,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人员素质

高校要从纪检监察工作的长远需要出发, 重视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要加强对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 专门组织其学习《档案法》、《纪检监察案件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帮助其摆正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在反腐倡廉中的位置的认识, 促进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开展。培训时, 应采取效率高和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传授与学习操作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系统讲解相结合, 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定期举行纪检监察部门与学校档案部门的座谈会、培训会, 开展档案知识讲座, 不断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工作能力和素质。此外, 为使纪检监察案件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还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解决专兼职档案人员的职称和待遇问题, 提高档案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保持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妍.浅谈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案件档案的特点[J].兰台世界, 2008.1

[2].刘燕.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 2011.2

高校纪检 篇5

论文摘要 随着教育领域内的腐败日益加深,高校也成为了职务犯罪,贪腐行为的高发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纪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纪检工作要充分发挥“走基层,转职能,改作风”,将其作为纪检工作的保障。关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本位回归本能的问题,不仅要以党的先进思想作为引领,还要充分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为根本,创新机制改革,灵活运用工作方式,落实工作效果为目标,保证高校纪检检查工作职能本位回归,推进反腐败工作不断发展。

论文关键词 高校纪检 反腐 工作职能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反腐工作,誓要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全国范围内,无论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进行了“打老虎”、“拍苍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做工作部署时,明确职责,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而且强调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要过硬,要廉洁。巡查组也多次深入高校进行调查,作为反腐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纪检机构和工作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能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将高校反腐工作提上新的台阶,使纪检监察工作回归本能,是一项紧迫的研究任务。同时,要站在新的战略高度,看待和履行自身职责,本着不渎职、无愧党、新发展的内涵,得出新的研究结果,不仅服务于高校建设,也要服务于全社会。

一、切实理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和意义

简单上讲,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就是要检查和监督高校的行政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不违法乱纪,做好本职工作。关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我国有明确的条例和法律做出过规定,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检查学校党委和行政遵守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利进行监督,协助高校党委和行政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协调反腐倡廉工作。

根据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其实它是由高校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加强高校组织的监督工作,可以依据职能范围,对违法违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分和处理,在权限范围内充分行使其监督、执法、问责的权力。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对高校的廉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尽管高校属于公共事业单位,但是其从事教学、行政、科研等多种行为,又有相对于其他机关单位较为复杂的机构组织构成,可以说高校中充斥着名利和权利,是一个极为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如果不加以严格管理和监督,不仅不利于高校本身的发展建设,也会极大的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道强有力的屏障,是遏制这些不良现象的有力武器。

二、现阶段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我国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一直以保证教学,致力科研,服务社会的宗旨展开工作。首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增强监督意识,对涉及的各种利益行为都参与监督;其次,在不断工作实践的积累中,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以制约各种权力,防患于未然。但是,随着我国在教育领域不断的加大投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而且学校与社会各种事务紧密相连,情况不断复杂,使得很多事情可以隐蔽进行。再加上金钱名利的诱惑,使得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腐化了自身思想道德,不但自己想方设法谋取利益,还相互勾结,以权压法,使高校的腐败问题治而不绝,一批又一批的人走进了腐败的大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纪检监察工作无法有效发挥

高校都是教育工作者,在成立的纪检监察部门里,工作人员基本都来自于其他部门,例如很多从事纪律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与管理、教务工作的人组成了纪检监察队伍,不仅人员队伍不够专业化,而且也将工作性质混淆,把相近工作或类似工作看成纪检监察工作,这种现象的表现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存在概念不清晰的情况,错误的分配了工作内容。

另外,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被与其他教学工作者同等看待,在高校进行相关工作时,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时候在现场行使监督权力时,还要兼顾从事其他工作,使监察工作在落实上不能专心,从始至终。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落实,还会很大程度上放松警惕,规避掉错误和漏洞,使工作收效甚微。

(二)工作方式缺乏变化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形式通常缺乏创新,不能抓住重点。很多时候,监察工作就是简单地到现场监督检查,之后总结审核。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工作量大时,监督工作不能很好落实或者效果反馈差,使得监察工作流于形式,也就不能从现场发现问题。而审核工作往往很难在汇报的材料上找出瑕疵,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还使得工作没有突破性的成绩。作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思考工作方法的问题,了解常规工作的实质,积极采取灵活多变的监察手段和机制,避免被动,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自身队伍综合素质低

在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很多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都不够高,对职位定位不准确,缺乏职能认识。同时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和法律、审计工作知识,导致了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时很难发现问题。还有的工作人员由于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在工作中打“感情牌”不能尽职尽责,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会助纣为虐,使得监察工作困难重重。

三、关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本位回归路径的讨论

面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所处的境地,如何能让其真正回归本能成了能否有效看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在新形势下,也要与时俱进,首先要对本位职能重新进行清晰准确的认识,以党的先进思想作为思想指导,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回归本源,切实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一)明确职能,落实工作

纪检监察工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理清监督与被监督的角色位置,充分理解被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权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要回归本职,做到监督管理专一,组织纪律严明,对待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平等对待,全面监督,重复检查。在工作的同时,要站住角色立场,分清工作内容,始终保持客观存在,履行程序,划清权限,认真执行,做好监督工作。抓住问题主旨,在履行职责上充分发挥问责权限,不拘泥于形式,能够揪出主要矛盾和问题,抛开不必要的包袱,深入透彻的完成本职工作。

(二)善于抓重点,找关键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校内部工作,不仅能够清楚学校主要的工作范围,还要全面的深入局部工作,充分参与。在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中,要善于从事情的整体进行把握,找重点,找关键环节,既能有效的实施工作,又能以逸待劳,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在对待复杂和繁多的工作中,要善于理清头绪,抓住主线,合理分配人力,能够集中精力。遵循“快、准、稳”的工作原则,守住自己的职责边界,充分的参与事件,又不干扰事件,回归职能本位,对职能部门实现监督的再监督。

(三)创新工作方法,灵活多变开展工作

传统的监督方法经过实践检验,不能很好地将工作落实,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新形势下,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主动创新,改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模式,能够利用有限的精力取得更多的实际效果。从老旧的“点对点”的监督工作方法,向重点突破,术业专攻转变;从定期定点检查向灵活多变的方式转变,要丢掉一劳永逸的思想,能够做到重复检查,多角度审查,多方位监督。在工作中还要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将纪检监察工作做到灵活、务实、有效。

四、不断完善自身队伍建设

(一)健全机构设置

目前,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存在很多乱像,力量薄弱、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整、机构名称不统一、相关制度制定不完善等,都成了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重大阻碍。按照《中国共产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而根据调查,有很多学校甚至都没有设置纪委机构,相关工作由其他部门代理执行,严重暴露了高校在纪检监察工作的滞后,也反映了前文提到的工作职能定位不清晰,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从机制体制上的发展不健全,也不难窥伺纪检监察相关管理制度落后,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差等问题。所以,完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能够行之有效的健全高校机构建设,统一纪检监察部门设立的制度。

(二)提高人员工作素养

我国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普遍存在不够专业,自身工作经验少,工作能力有局限性,更加缺乏全面型人才。没有兵的将军怎么能打仗,所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培养也是一项重点工作。要针对性的招聘专业人员,有系统性的培训多面手,有方向性的训练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另外,要注重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建设,保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办案时能够秉公处理,本着执政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将纪检监察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自律建设

作为纪检机构,不仅要充分落实对职能部门的监督,还要实现高度的自律工作。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先保证自己是一个可以秉公办事的组织,才能保证所做的工作都是公正的、正确的。

在加强自律建设方面,首先要有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也是组织机构能否健康运作的体现,管理制度不仅是制约工具,更是工作的执行原则和准则,这也保证了工作是按制度办事,而不是个人意愿。

另外,对纪检机构也要实行监督。纪检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工作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他人的监督,一个健康的体系就是能够形成相互制约,既避免了权大于法的弊端,又充分达成了工作目的,提高了纪检监督意识。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在十八大的工作部署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多方面的探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急需回归本位职能,在高校的反腐违纪工作中树立起一道坚固的城墙。然而,现阶段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从机构设置到人员配备,关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全局。唯有提升思想认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强化工作力度和执法效果,在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才能把职能回归本位,正风肃纪,守护高校,净化它的美丽土壤。

参考文献

高校纪检 篇6

关键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建设;对策

一、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建设的重要性

近几年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影响也深入到了高等院校的教育中。[1]很多高校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化教育,而忽视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之很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导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这不仅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作用的发挥。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纪检监察人员需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来逐渐改善这种现象,对高校实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高校纪检监察人员的思想建设,树立纪检监察人员良好的形象,更好的参与到高校的监管工作中。

二、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

现阶段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很多党员干部都没有党内监督的意识,这就导致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对于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来说,队伍内部的工作风气需要得到一定的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除此以外,纪检监察队伍的人员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导致很多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不仅影响着干部队伍的建设,同时也影响了其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甚至在队伍内部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到基建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2.工作任务繁重,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在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中所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这样就不仅增加了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工作的难度。由于工资收入的差异,导致很多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收到严重影响,纪检监察队伍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3.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色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腐败行为主体以及腐败现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腐败分子利用相关政策法规的空白,采用非法的手段谋取私利。这些腐败分子不仅对纪检监察队伍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反调查能力,这就给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现阶段纪检监察队伍的实际工作水平低,所使用的监察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要,很多纪检监察干部都是利用自身的经验来工作。这就导致纪检监察工作效率十分低下,也导致诸多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三、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建设的有效对策

1.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很多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认为高校的纪检工作可有可无,自身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观念需要得到改变。随着高等院校的剬改革和发展,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纪检监察队伍需要发挥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纪检监察干部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心。此外,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向。在党相关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特点来开展各项监察工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纪检监察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在监察工作中要加强人财物的监管。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

2.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感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的,因而作为党委领导需要意识到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在高校中全面了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能。高校纪检监察队伍是对党纪政纪进行管理的主要部门,其工作性质决定着纪检监察干部要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为了有效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需要让纪检监察队伍参与到决策中,高校校党委要逐渐实现监察制度的创新,尽可能的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进行深入的改革,使得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让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到决策中也有助于提升干部的责任感,是他们更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

3.重视高校纪检监察队伍思想建设工作

要不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校纪检监察队伍的思想建设,为纪检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加强队伍的建设,队伍的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作风建设,同时选拔新生力量参与到纪检监察工作中,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使得纪检工作在高校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其次是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队伍人员在工作中要注重思想素质的提高,提高工作的责任感,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定期的对纪检监察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队伍的综合业务水平,鼓励纪检监察人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最后就是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内部监督和考核,纪检监察队伍要接受人们群众的监督,形成良好的队伍形象,对于在监督和考核中出现问题的人员要及时惩处。[4]同时纪检监察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监察能力,让自己逐渐适应于新时期高校纪检工作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忠科;论如何发挥高校纪检监察员作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5(01):23-24

[2]刘学群;综合性大学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7(15):19-20

[3]周亮;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发挥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3(04):14-15

[4]梁政,王长海;新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37-38

作者简介:

高校纪检 篇7

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化浪潮, 作为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核心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纪检监察干部, 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 提升信息素养, 提高履职能力, 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入推进提供组织保证,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2003年9月, 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会议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信息素养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因素, 是一项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不难看出, 信息素养是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必备的一种能力, 同时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具体来说是指他们要有信息技术整合于本工作岗位的理念, 能对信息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 在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基础上, 鉴别吸收有效信息, 将有用信息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使他们成为信息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专家。

纪检监察工作是高校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 也是高校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切实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2012]1号“关于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的通知”中也指出, “加强教育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教育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为维护党的纯洁性提供组织保证。”

行动源于思想, 思想指导行动。面对信息化,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高校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的今天, 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建设, 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履职能力, 无疑对维护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 提高办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现状

1. 信息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信息素养的内涵

以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信息化的强势推进, 表明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 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 也引起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思想、观念、内容、途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必备能力,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信息素养一词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 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不断丰富和扩展, 最初是由图书馆检索技术演变而来的, 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相关技能与知识, 并以此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1974年,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 (Paul Zurkowski) 第一次正式提出信息素养一词, 他定义其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可以看出此时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操作计算机的技术层面上;应该说比较全面的, 常被人引用、较为经典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终结报告中正式给的定义。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进入21世纪, 信息素养进一步被定义为:一个人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运用以及评价的总体水平。它包括对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技术的意识、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养。这一阶段信息素养的概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强调了它的综合性, 但其内涵与外延还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2. 信息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素养的现状

在高校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 培养和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但从我校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调查结果看, 应该说队伍的总体上还可以, 但存在着绝大部分干部的信息素养不是很高, 首先表现在在信息意识薄弱, 信息敏感度低, 部分纪检监察干部排斥信息化, 意识不到信息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表现在信息知识的缺乏, 不了解信息的历史和发展, 不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问题以及信息技术新发展问题等;第三表现在信息技能或者能力的掌握不够, 即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分析技能、信息评价技能和信息输出技能等不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十分有限等。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略见一斑, 不少干部非信息专业毕业, 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信息技术, 导致其在信息能力方面先天不足。第四表现在信息伦理道德弱化,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网络行为失范, 高校只注重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 轻视其信息道德的培养, 导致他们不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信息素养不仅仅是指他们应该具有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 更应该的是他们具有在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强调的是符合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特殊性和工作需要, 更应具有专业的信息素养, 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的新要求, 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提升信息素养, 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的对策

1. 更新理念, 增强纪检监察干部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重要前提。随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社会的到来, 信息技术将作为现代教育的基础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从现在开始, 更新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 主动自觉地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 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 形成全新的信息观念。同时, 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信息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体验活动, 帮助他们切实体会到信息化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促进作用, 了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 高校不妨制定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 鼓励他们掌握信息技能, 使用信息技术, 完成他们对信息技术从认知到应用的过程, 促使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 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2. 强化学习培训, 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基本信息能力

学习培训既是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基本信息能力的“助推器”, 也是提高履职能力的“加油站”。信息能力 (Information Competence)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所下的定义是:“以各种形式发现, 评价, 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图书馆素养、计算机素养、传媒素养、技术素养、伦理学、批判性思维和交流技能的融合或综合。”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工作所必备的基本信息能力应包括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两部分, 其中信息知识是基础, 信息技能是核心。目前已有不少高校把信息能力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选拔、晋升、考核的参考指标, 这就从机制上为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信息素养提供了保障。

履职尽责, 能力是根本和保障, 学习是关键和途径。针对纪检监察干部信息知识的缺乏、信息技能或者能力的掌握不够的现状,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可采取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职进修以及自发研修等多种形式进行, “培训”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的“关键词”。我们清楚地意识到, 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信息素养的最终价值和目的体现在信息的应用上, 也就是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 去解决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 一方面, 高校应当注重引导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确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鼓励纪检监察干部将信息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整合, 使其掌握信息化辅助纪检监察工作基本技能, 使其具备在网络环境下熟练、准确、快捷开展工作的能力, 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 “信息化还可以支持终身教育”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利用信息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善于学习、主动学习, 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既是信息时代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 也是他们提高其履职能力的必然选择。古人说:“立身百行, 以学为基。”英国哲学家、作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演算使人精密, 哲理使人深刻, 伦理使人修养, 逻辑使人善辩”。因此, 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学习理应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是能力之基, 修身之道, 成事之本, 既是一种工作需要和政治责任, 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和事业追求。

3. 积极引导, 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信息伦理道德水平和履职能力

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传播媒体, 这对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少奇指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 无人监督, 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 他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慎独”的特点是高度自觉, 要求一个人独处时也“慎”并非易事, 因此, 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慎独”意识尤为重要, 它是信息伦理道德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信息社会中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者, 首先要养成好的信息行为习惯, 具体是将信息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外化, 注意自律, 抵制信息污染, 遵循信息伦理与道德, 学会正确看待网络, 利用网络, 学会批判性思考, 分析接受媒介信息, 做到“知行合一”;其次是不断提升信息道德认识, 认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认识到虚拟世界也是人类创造并生活着的世界, 也在或隐或显地反映着人类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和价值观。这既是产生“慎独”意识的基础, 也是维持“慎独”行为的动力。

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信息时代给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情况和问题, 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素养和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政治、经济、管理、法律于一体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多学科性的特点, 有较强的政策性、原则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约束性, 如果没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 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作为高校纪检监察人员, 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还应掌握纪检监察工作中需要的各项能力, 尤其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 这既是目前反腐倡廉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又是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科技含量和提升监察人员关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正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特有的功能, 使利用互联网开展干部监督成为了可能, 也成为了必然。

摘要: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力量。面对信息化浪潮,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提升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养是纪检监察干部履职尽责必备能力, 契合目前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形势和要求, 其履职能力关系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信息素养,履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厚生, 袁曦林主编.信息素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9, 1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26.

[3]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贺国强同志在部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EB/OL].[2011-11-1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76/201111/xxgk_127315.html.

[4]王旭卿.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3) :15-17.

高校纪检 篇8

一、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职能本位及其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1.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职能本位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全局部署下的重要环节。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基本职能可概括为监督、执纪、问责。也有观点认为“监督、教育、惩处、保护”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四大职能。自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以来,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回归职能本位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通过聚焦校内监督执纪问责三大主业、回归职能本位为提升工作效能奠定了前提条件。需要强调的是, 监督、执纪、问责之间呈相互作用关系, 只有形成三者之间的闭环和螺旋式上升状态才能真正实现纪检监察效能的提升。此外, “对监督的再监督”“对检查的再检查”, 职能本位回归表面上似乎是收缩工作面, 实质是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症结, 有助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沿着深透方向的转型升级;“对违规违纪人员执纪问责”, 职能本位回归有其理念基础和历史嬗变过程, 且“有权必有责”“失职要问责”“动员千遍, 不如问责一次”等科学论断以及“一岗双责”“一案双查”等制度安排, 已经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2.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总体而言,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升履职效能既是中央、地方纪委的明确要求, 也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要求, 更是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回归本位的必然要求。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升履职效能主要体现为: (1) 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如强化“两个责任”、践行“三转”和“四种形态”对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监督方式, 客观分析职务、岗位风险, 缓解来自工作、心理、人情等诸多方面的压力。 (2) 消除越位、错位、缺位现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1%的调查对象认为纪检监察干部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风险;35.5%的调查对象认为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存在流于形式现象;43.3%的调查对象认为纪检监察部门缺乏严格的责任追究;46.7%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内制度缺少量化标准而难以执行。工作越位、错位、缺位的现实已对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提升形成倒逼。 (3) 防范高校内部各领域的党风廉政风险。在基建、财务、资产、招生、人事等方面的廉政风险具有长期性、客观性、潜隐性等特征, 要求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升履职效能, 最大程度地消除外部环境风险以及来自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廉政风险源。 (4)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上的缺陷是廉政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高校办学体制、运行模式变化, 客观上要求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效能, 促进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以规范权力配置、制衡与监督。

二、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履职困境

1.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履职概况

近年来, 各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遵循“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工作方针, 按上级纪委和学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 学习和实践“两个责任”“三转”“四种形态”, 认真研究和分析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特别是涉及人、财、物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部门, 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 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举以预防和治理腐败,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比如, 江苏某高校纪检监察部门2015年开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督促学校最新制度汇编尽早出台, 推动学校“重点关口”部门细化工作流程, 健全相关制度;继续办好《廉洁文化之窗》和《纪监审园地》宣传橱窗, 积极利用已建好的部门网站和微博, 实时发布反腐倡廉的重要信息。尽管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年度工作要点不可能千篇一律, 但主要工作都涉及“权力制约与监督”“反腐倡廉教育”“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等核心内容, 都试图通过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制度建设等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2.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履职困境

实证调研表明: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基本能满足角色期待, 处于忙碌履职状态, 尚不能全面高效履行其职责, 依然面临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制约, 当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履职困境表现为: (1) 程序性监督难以发挥实质性功用。程序性监督导致高校其他部门视纪检监察部门为“挡箭牌”,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监督制约作用受限。当前, 监督缺位、职能错位、工作越位现象依旧存在甚至并存。监督缺位主要表现为形式上参与监督和时间上的滞后, 且纪检监察人员业务素质与监督工作需要之间有差距;职能错位主要表现为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往往配合甚至替代业务主办部门开展业务监督检查工作,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把监督主体错位为执行主体。工作越位主要表现为直接介入具体琐碎事项, 监督对象选择不当, 忽略了对组织和实施活动的职能部门操作流程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 (2) 现有的制度机制制约了执纪问责。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规定了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问责方式, 问责已成为从严治党利器。但在高校层面, 与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问责权相比, 学校纪委对党委的问责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纪检监察部门独立性、权威性削弱了执纪问责。此外, “求稳怕乱”思想的存在、开展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中的人情困扰, 也导致纪检监察部门出现重制度轻执行、重检查轻结果、重考核轻问责等现象, 难以有效发挥问责利剑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3) 纪检监察队伍状况难以适应纪检监察工作新要求。随着高校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纪检监察工作内涵式发展, 纪检监察专职人员不足、力量薄弱成为共性问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相对滞后, 不同程度地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 思想政治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年轻干部相对较少, 具有法律、审计、会计、管理、计算机、财政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纪检监察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制约了工作效能的提升。有的高校通过聘任党风联络员和特邀监察员拓展监督力量、优化队伍结构, 但有效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主要采取兼任方式, 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且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没有明确界定, 难以充分有效开展工作。

三、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升履职效能的建议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提升履职效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求依据党章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 依赖于监督合力的形成、执纪问责手段的创新、专项治理工作的突破以及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的保障, 最终实现纪检监察工作自身的以为立位。

1. 探索监督合力机制, 提升监督实效

以立体化和常态化监督工作格局形成监督合力是提升监督实效的应有之义。要加强和改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 有效推动办事流程、决策程序和决策依据等重要信息公开, 形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有机结合的立体化监督机制;要建立事前报备审查、事中随机巡查、事后重点检查的常态化监督机制, 整合监督资源并探索建立监督单位联席会议制度, 实现监督方式由“面面俱到”向“务实灵活”转变;要发挥教育和威慑对监督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丰富廉政宣传教育内容、重点及对象, 分层设计、分类构建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从学的“大宣教”格局体系, 注重典型腐败案件的剖析, 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 以身边之事教育身边之人, 达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治本功能。

2. 健全执纪问责机制, 创新执纪问责手段

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层面的实施、基于大学章程的内部治理体制为健全执纪问责机制提供了契机, 信息技术发展为创新执纪问责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撑。要通过大学章程弥补制度缺陷, 消除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问责缺失和监督失范现象, 实现执纪问责的依附性、从属性向独立性、权威性的转变;要保障纪检监察部门对学校机构及人员的调查权、检查权、建议权和处分权, 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完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推进, 迫切需要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纪检监察工作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搭建电子监察平台, 发挥纪检监察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便捷、高效优势, 实现对执纪问责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公开化管理以及对基建工程、招标采购、招生考试、科研经费等关键领域的重点防范和实时监控。

3. 回归职能本位, 突出专项治理工作

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必须遵循“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基建领域、后勤领域、科研管理领域、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应由相应职能部门承担的大量业务监管工作交还给相应职能部门, 纪检监察部门可采取定期抽检、制度控制、流程控制等方式代替过去全程参与的做法;要从工会、组织、日常教学、日常考务等工作中抽离出来, 集中精力, 抓好校内权力内控机制建设, 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互查等形式, 树立制度建设与贯彻实施的典型, 引导学校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和制度执行;要突出专项治理工作, 严把基建工程、设备采购、招生考试、财务管理、干部选用、人事招聘、职称评审和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关口”, 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整改情况检查, 重点推进科研经费自查自纠及专项检查、经济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认真查处群众来信来访, 进一步梳理信访工作流程, 提高纪律审查和依法办案能力。

4.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提高履职能力

队伍建设和履职能力是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提升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扩大、内部管理活动更加复杂的环境下, 高校应坚持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并提升其履职能力, 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保障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充实监督执纪 (办案) 人员数量, 防范纪检监察人员疲于履职、消极履职风险。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建立纪检监察相应分支机构;积极组织纪检监察人员学习经济、金融、法律、教育、科技、管理等综合知识, 提升专题业务培训层次, 培养兼具学理功底和实务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和纪检监察工作骨干力量, 并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情况等为标准作为激励依据;要采取减压措施缓解纪检监察工作压力, 消除打击报复的负面作用, 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精神、从业能力和责任担当, 切实发挥纪检干部带好头、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的作用, 塑造纪检监察干部“违纪必究”“有案必查”良好形象。

摘要:“两个责任”“三转”“四种形态”, 既对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也为完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新方向, 有效地促进了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本文阐述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本位及效能提升必要性, 结合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实际, 总结归纳“四个全面”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履职困境和挑战, 并围绕深化“三转”、突出主业、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效能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纪检监察,监督,执纪,问责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影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5) :102-104.

[2]郭继超, 沈蓓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提升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执纪监督效能研究[J].理论建设, 2015 (06) :28-32.

[3]沈琼.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本位回归的若干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85-87.

高校纪检 篇9

一、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的密切联系迫切需要三者有机结合

纪检全称为纪律检查,高校纪检部门是负责对高校和高校中的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及遵守党的法规和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纪检部门属党纪监督部门。

监察全称为行政监察,高校监察的对象是学校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学校下属教学单位和非教学单位的行政管理干部、教师,学校行政任命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上述人员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决议、规章制度中的情况和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执法监察。监察部门属行政监督部门。

高等学校审计属于专业审计,它是由独立的审计人员,对高等学校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经济法规和制度,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检查,客观公正地评价其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书面审计报告的行为过程。审计部门属经济监督部门。

(一)行政监察部门和党的纪检部门的工作迫切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1. 从审查违纪的对象来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高校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这就使得这部分人员既是行政监察部门的监督的对象,又是纪检部门监督的对象。因此,要求他们既要遵守政纪,又要遵守党纪。

2. 从对违纪人员处理的结果来看,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

作为高校的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在违反政纪的同时,必然也违反了党纪。因此,受到政纪的处罚的同时,也会受到党纪的处理。

3. 从案件的调查过程角度来看二者又存在着不同。

高校的工作人员违反政纪时,不论是不是共产党员,也无论党内职务的高低,都由行政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确实需要用党纪来处理的,可把相关资料转交给纪检部门,由纪检部门单独处理。

4. 从领导部门看二者存在着差异。

高校行政监察部门在校行政及上级监察部门的领导下工作,高校纪检部门受在校党委及上级纪检部门的双重领导。

(二)行政监察部门的监察工作与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工作需要有机结合。

1. 行政监察部门的监察工作与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存在着

联系,在审计部门受理的案件中,对部分审计对象所犯的错误需要予以政纪处分时,应当移交给行政监察部门给予政纪处分。

2. 行政监察部门与审计部门的工作对象不同。

高校监察部门是负责对违反政纪的高校工作人员监督,不负责对经济活动监督。审计部门是负责对高校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三)党的纪检部门工作离不开审计部门的密切配合。

由于纪检监察部门只有出现信访、投诉才能进行查办程序,因而监督范围受到了限制,而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工作则不管有没有发生问题都可以进行,这就使有可能发生违规、产生腐败问题的地方都暴露在监督视野中,因而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力。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高校的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三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三者都承担监督责任,都将高校内部业务工作的管理的再管理作为任务。考虑到这些方面,整合监督资源,将职能类似的部门进行“合并同类项”,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三者之间的差异性也需要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高校内部在开展监察工作时,当涉及到经济和财务范畴时,离不开审计人员的帮助。同样,高校内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当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时,审计部门会将该线索转给纪检、监察部门。这些部门差异的存在也需要三者能够并肩作战,从而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节省冗余的环节,集中了监督力量。

二、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整合的有利因素

(一)有效增强监督效果

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整合,使内部监督工作的效果大大增强。高校的纪检监察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双重监督,各行其责,多少给被监督对象带来了不便。将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在减少麻烦的同时,增强监督的效能。纪检监察部门可以与审计部门强强联合,利用审计部门的工作成果,将审计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出监督的薄弱环节。审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规范其业务行为;另外,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将问题追究到个人,从而使主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规范其思想行为。因此,纪检监察部门震慑力大与审计部门专业性强的优势结合,可谓天赐良缘。审计人员由纪检监察部门做后盾,提高了被监督对象配合工作的主动性,使得审计程序再也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查出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防患于未然,起到事前监督的作用。纪检监察部门有了审计人员的大力配合,以专业性较强的数据作依据,从而找到了问题的源头,针对性较强的去处理相应事务。

(二)有效精简机构

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整合,精简了机构的设置。三者的结合,由原来的三套人马做三件事变成一套人马做三件事,大大缩减了人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使高等学校的机构总量有所减少,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增强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大大理顺了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三)有效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整合,有效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纪检监察部门要求思想素质较高,必须具备坚强的原则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纪检监察干部要“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短短十六字,高度概括和浓缩了党中央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严格要求,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殷切期望。在查处违纪案件时,尤其大案要案,当遇到阻力时,当遇到诱惑时,当遇到威胁时,纪检监察人员需要能够抵制各种干扰,坚持正派的作风,树立监察机关的威信,同时该部门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我国现行的各种政策、规章和制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案情面前把握住大方向,做到对案件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从对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的标准来看,聘用该部门人员更多的是偏重政治品质、管理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而对账务能力方面要求不高。而对于审计人员则具备熟练的财务会计、财政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同时具备敏锐细致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准确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从对审计部门人员的要求来看,选拔该部门人员更大的偏向于业务能力的要求,而对管理及组织协调方面要求并不苛刻。将上述部门合并,如同如虎添翼。不仅使整合后的部门有着极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备极强的财经专业知识。三者的强强联合,使该部门权威性,专业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有效实现高校全方位监督

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的整合,有效实现高校全方位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任务是防止和纠正行政行为的违法或者不当;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地贯彻和实施;促进高校工作人员为政清廉;监督、纠举、惩戒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违反政纪的行为;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纪检监察部门更多的强调的是事前监督,事前教育,事前预防,将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审计部门是依法对高校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以评价和确定其是否履行经济责任。其目的在于严肃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控制和管理,在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中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所以,审计部门更多注重事中监督,事后监督,通过已有的财务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上所述,将三者有机结合,能够使监督的力度、宽度和深度明显加强。

三、高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合署办公的状况

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1999年大连医科大学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调整,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进行了合署办公,实现了纪检监察和审计机构的有机整合。这种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减少了沟通环节,增强了监督力度。构成了监督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大连医科大学以质量立校求生存;以教学改革求发展;以科学管理求高效;以争先进位创校牌。同时秉承瞄准一流大学的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内涵;加强教师及学生的学习和管理;结合大连医科大学实际,进行特色办学,使其适应市场化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把学校建设成国内先进的医科大学。因此,大连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是与加强监督管理是分不开的。这就必然离不开纪检监察与审计的监督。三者的有机结合,大力配合,为学校的有效监督提供了保障,充分发挥了纪检监察与审计的监督效能。

大连医科大学将行政效能监督提上日程,拟成立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学校监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纪检监察审计处、校务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校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审计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执行上级和学校有关规定、贯彻落实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履行工作职责等方面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分析原因,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做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目的是推动学校内设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高效、尽职尽责地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解决工作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强化问责追责,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依法行政,深化勤政廉政建设,从而保证学校的政令畅通。

近年来,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实行党务公开、推进民主治校、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紧抓“八个结合”稳步推进我校的党务公开工作》等文件,使党务公开是权力实施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方法;签订了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惩防体系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提供有力保证。运用审计手段进行运行成本分析,为学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特别是对学校房屋资产使用效率和大型贵重设备使用效率的监察,减少资源浪费的行为,对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当、效能低下等原因形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对上级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学校重大策略和决策落实情况监察。加强对招生和办学行为的监察。强化审计监督,加强财务预决算、基建工程项目、科研经费、专项学科经费和校办企业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工作,建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和公告制度。对于一般性质的违规,一方面,由审计人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并提出整改意见和解决办法;另一方面,由纪检监察人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使其发现自身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由事后惩戒变为事前教育。对于重大违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对其进行追究,情节较重者给予政纪处分,增强该部门的震慑力。

在工作中,我们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惩防体系建设。维护了正常工作秩序,促进了纪检监察审计处不断改善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取得了领导肯定、部门支持及教师员工满意的效果。

高校纪检 篇10

一、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 由于中央的高位推动,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在编制、机构、经费以及办公条件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硬件”改进的同时, 在思想认识、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也还有亟待解决的地方。

首先, 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够。 当前, 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在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高校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是在思想认识上面临的问题同样十分突出, 如对于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纪检监察部门的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思想认识滞后, 在查办案件中畏难情绪明显。

其次, 专职纪检监察人员编制偏少。 当前高校贪腐案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将要承担更多工作任务, 监督领域更加拓宽, 案件情况更加复杂。 但由于高校岗位配置的限制, 导致不少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干部员额编制紧缺, 造成了高校专职纪检监察人员的短缺, 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三, 兼职纪检监察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 当前, 不少高校设置了兼职纪委委员。 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由于兼职的纪委委员通常在校内担任其他的领导职务且都有自身业务, 不可能在纪检监察工作上配置较多的时间精力。 同时, 兼职纪检委员对案件的查处一般不介入, 使得兼职纪检监察干部职能作用难以发挥。

第四,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职业能力不够专业。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专业性和复杂性。 根据近年来查处的高校违纪案件显示, 高校贪腐涉案领域已广泛分布于学校教学、管理、基建、设备、后勤、科研等各个层面。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部分高校的纪检监察人员由于缺乏法律、财会、审计、科研管理、工程建设等相关的知识背景, 加上有针对性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也相对匮乏, 造成了高校纪检监察人员理论水平和工作手段的滞后, 直接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

制度和权责明晰后,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显得更为重要。 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纪律检查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是政治可靠, 坚定使命。 纪检监察部门是维护党的纪律, 履行党内监督, 促进政令畅通的重要机构。 高校虽然与其他机构有不同之处, 但在党的纪律建设与反腐倡廉的要求上一致的, 标准上是一样的。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 提高党性修养, 强化“做党的忠诚卫士”的岗位意识。坚决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加强党的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维护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服务学校改革发展事业。

二是精通业务, 恪尽职守。 这就是要求纪律检查干部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自己的职业理想, 有神圣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要系统学习纪检监察专业知识, 领会工作所需专门技能, 切实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要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上比普通党员干部多提个标准、 多加个压力, 胸怀大局、扎实工作, 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秉公执纪, 坚守原则。 党校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做到坚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法律为准绳, 实事求是。 要始终坚持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一切依法依规办事。 要切实从实际出发, 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 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工作中和稀泥, 当老好人, 甚至拿原则作交易。

四是廉洁清正, 率先示范。 纪律检查工作的性质要求纪律检查干部率先要做到廉洁清正, 杜绝贪赃枉法, 以权谋私。纪律检查干部要以身作则, 行为示范, 自觉接受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 要时刻牢记并切实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 切实维护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遵纪守法的模范形象。

五是勤奋工作, 甘于奉献。 纪检监察干部要讲党性、顾大局、讲奉献,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师生的贴心人。 在高校这个重要而特殊的阵线上, 牢记宗旨, 做到“耐得住清苦、顶得住歪理、扛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为办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奉献。

三、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守党之责,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率先垂范“三严三实”, 认真执行党的纪律, 履行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责。

首先, 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纪检监察干部要强化学习意识, 以钻研态度认真领会贯彻上级党委、纪委和学校党委、纪委的精神, 加强对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学习。 要通过强化理论学习, 给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补水”“充电”, 确保思想意识、政策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中纪委及上级党委、纪委保持一致。

其次, 要不断强化技能训练。 要加强知识技能培训。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要有计划地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外出考察学习, 适时选派纪检专职干部参加上级纪检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班的学习。 加强相关业务技能的训练, 提高纪检干部全面履行职责的能力。

第三, 要不断强化作风建设。 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从工作需要出发, 深入党员干部和师生群体中, 切实在思想上尊重师生、在感情上贴近师生, 带着责任与感情坚决纠正损害师生正当利益的歪风邪气;要坚持改革创新, 善于发现并总结党风廉政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办法;要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认真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规定, 带头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 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群众的监督。

第四, 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高校党委和行政要支持纪检监察干部依法依纪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碍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 对诬陷、打击报复纪检监察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 要坚决予以查处, 切实保护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的权利。 要切实保证纪检监察工作所需的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 配齐配足办公基本设备,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 纪检监察办案工作具有特殊性, 应切实保证办案经费和落实办案所需要的交通、通讯等工具。

参考文献

[1]刘学群.综合性大学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1, (15) .

[2]宁季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J].中国监察, 2008, (24) .

纪检组长下乡记 篇11

近几年,宝鸡市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一手抓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一手抓财政资金整合,稳步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把新增教育经费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把钱花在刀刃上,重点解决各类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先后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义务教育提升工程”“中小学生活设施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四大工程,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一点不夸张地说,现在,全市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全市设施最完备的学校,在农村;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都实现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全部使用电子白板教学。

那么,这些硬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了吗?财政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到位吗?资金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吗?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再一次收拾行李,踏上了下乡的路,开展对全市教育专项资金的绩效监督,这一去,陆陆续续就是一个多月。

亲力亲为访学校

与以往检查蛋奶工程、学费减免、贫困生资助、校园建设等情况时看到的情形一样,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配备齐全的设施设备以及一张张稚嫩的笑脸,让人沉闷的心情一瞬间豁然开朗。

还未走进教学楼,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已经不绝于耳。教室里暖意融融,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涌动着无限的感慨,既踏实,又安逸。

电教室的设备,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通过政府采购统一订购的品牌电脑,清一色的液晶显示器,随便拉一个孩子过来,一点都不胆怯,上手就来,打字、绘图、制表,都是像模像样。

2009年开始陆续装备到各校的电子图书管理制度很严格,使用率也很高。随手翻阅一下,可以看出图书选材比较广泛,可读性很强,清晰度也高,与纸质图书区别不是很大。笔者认为,随着财力的充盈,应该在电子图书馆建设方面继续着力,及时更新系统,扩充库容。

几乎每所学校的学生宿舍笔者都亲自探访以确保管理规范、干净整洁。床铺上的被褥也不能小视,厚实的被褥让孩子们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随着检查的深入,笔者随即想到了学校浴室的建设。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建有浴室,可是开放时间仅限于周末,孩子们运动量比较大,如果能保证每天都能洗澡,就更好。显然,在这方面还得进一步加大投入。

欣慰背后的不足

每所学校都有令人欣慰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差强人意的一面,而这些正是此次检查的重点,其中特别要提的是学校的财务管理。学校的账目,笔者以前没有亲自查看过。这一次,当亲手打开一份份报表,翻阅一本本账簿和凭证时,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

专款,确实是拨付到位了。可是,钱花在什么地方了,如果不去深入剖析数据,就会一头雾水。中央、省、市三级的教育专款,与教育部门拨付的正常工作经费,还有部队、慈善机构、企业、爱心人士的捐款,三四个口袋进来的钱,在个别学校基本是一个口袋往外支,名目也是五花八门,基建款、设备购置款、公杂开支、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电费水费等等,几乎是混列混支。

部分学校的财务人员为非财会专业的兼职教师,他们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了解甚少,对哪个科目应该列支什么内容似是而非,对年终账目结转和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不甚了解,对应收应付款项及其债权债务关系更是不明就里。

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管理,多数学校都记有台账,却很少将其记入资产账,到报废期限的固定资产也未能按程序核减。

当然,令人欣慰的是,这些问题仅仅留于技术层面,没有一个学校存在贪污腐败等严重违纪违法现象。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整个检查期间,笔者与各县区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各校负责同志、校财务人员,都做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苦口婆心地细数了财政收入的来源,谈到了各级财政、税务及执收部门、单位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的艰辛,说到了财政资金整合的现状和难点,也谈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对教育工作者扎根农村、倾心教育事业的赤诚奉献精神给予了大力褒扬,对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则毫不留情地给予了严肃批评。

大胆谏言抓整改

关于整改,笔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意见,要求县区教育、财政部门协同,对所有学校的财务管理来一次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堵塞漏洞,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求县区教育、财政部门协同,慎重选聘会计理论扎实、会计实务精湛的专业人员集中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时要注重实务,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演练,让会计人员集中起来现场动手做手工分录、登记账凭证、记账、填制报表,同时开展电子账务系统操作竞赛,并要严格组织考试,对考试不过关的,要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要求有条件的县区尝试对学校财务以区域或隶属关系划分片区集中纳管;要求县区财政部门将财政、各部门、学校、社会的资金,进行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支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师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学校负责同志高度重视财务工作,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配备和保持其队伍的相对稳定,有条件的县区学校要尽量多配备专业会计人员;要求学校负责同志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既要让设施设备发挥作用,又要把设施设备管好。

离开最后一个学校时,已是灯火阑珊,望着绿树掩映下灯火通明的教室,笔者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教育,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优先提供财力保障,是财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这条路很长,也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财政工作者的激情与梦想,但更多的,则需要实际行动。

尽管这条路会很劳累,但劳累中却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

尽管这条路会很艰辛,但笔者心中却装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高校纪检 篇12

一、在招投标监督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当前存在的角色误区

(一) 角色缺位

只在“现场”监督。在招投标监督中, 纪检监察部门并无实际权力, 往往只是在开评标现场才受邀介入监督。而招投标活动的事前环节, 如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投标信息、抽选评标专家等以及事后环节, 如签订合同、项目验收等通常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全权负责。纪检监察部门在招投标工作的一些关键环节上介入不深, 沦为摆设, 监督权有名无实, 正是这些监督“盲区”为违规、违纪甚至腐败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

(二) 角色越位

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纪检监察部门在招投标监督过程中应当扮演的是“裁判员”角色, 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全方位监督制度机制健全与否、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等。而在实际操作中, 监督人员往往不自觉地承担起“运动员”角色, 如直接参与招标谈判, 代表学校一方讨价还价, 和评标专家一起进行资格认定、物资验收、技术性审核等, 插手财务、审计部门负责的事宜, 甚至收取“专家费”、“辛苦费”等, 导致监督工作失之过宽、失之过软, 本末倒置, 失去了原本的效力。

(三) 角色错位

充当“牵头人”和“挡箭牌”。招投标活动的牵头人本应是高校中的相关职能部门, 督促配合才是纪检监察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纪检监察部门却有大包大揽的倾向, 事事都做牵头人。更有甚者, 试图借助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和矛盾, 事事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与, 将其作为“保护伞”、“挡箭牌”, 借此给被监督事项披上权威、合法的外衣。这些做法混淆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关系, 使纪检监察部门融监督、决策、执行于一身, 监督职能虚化。

二、在招投标工作全过程中履行好“监督员”职责

招投标工作具有复杂性、经常性等特点, 是高校发生腐败问题的高风险区, 成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监督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以公证人员的身份监督招投标工作, 不可撒手不管, 也不可越俎代庖。而且监督工作不能局限在事中环节, 应向事前和事后延伸, 即对招投标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问题进行监督, 履行好“监督员”的职责。

(一) 事前监督

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 前移监督关口, 纪检监察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与各职能部门加强信息沟通, 将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建立起来, 做好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工作。具体到招投标工作方面, 应督促职能部门将招投标制度建立完善, 纪检监察部门自身则要细化监督程序, 使监督工作有章可循, 提高监督效力。要将责任追究机制落实到位, 畅通投标人反应问题的渠道, 出现问题找相关责任人切实加以解决。

(二) 事中监督

高校纪检监督部门首先要搞清监督对象, 即招投标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监督人员要围绕监督对象展开监督活动。事中监督包括对招投标准备过程和开、评标现场的监督, 为了提高监督效果, 监督人员应把握好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如对招标文件的公平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 防止其存在倾向性;对招标项目的立项审批文件、招标文件、招标公告、中标候选单位以及合同书等重要资料进行备案, 并及时发布中标公告、监督部门的联系方式等, 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开透明;监督招标工作人员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对评标专家名单要做到严格保密, 且评标专家中不能包含使用部门或项目承办部门的工作人员, 他们可以在招标会上列席, 但无表决权。

(三) 事后监督

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工作随中标候选单位的选出而终止的情况屡见不鲜, 忽略了中标后的环节。实际上, 从中标候选单位选出到最终签订合同之前仍有发生幕后交易的可能, 所以监督人员仍要做好监督工作, 遇情况特殊选择第二或第三候选单位作为中标单位时, 必须理由充分。在合同签订阶段, 要留一份合同备案, 防止招投标双方再签订与合同实质性内容相背离的协议。此外, 在项目验收环节要与项目用户、评标专家等一起对项目进行验收, 防止劣质产品或劣质工程的出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林伟.浅议提高高校纪委监察在招投标中的监督能力.高校后勤研究, 2009 (6) .

[2]张林波, 李霞.高校招投标监督问题探讨——从纪检监察的角度来谈高校招投标监督.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22) .

上一篇:正规的学前教育下一篇:交通罚款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