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实施(共10篇)
宪法实施 篇1
摘要:宪法实施, 是指宪法内容在社会生活中被宪法关系主体遵守与履行。宪法实施是一个多方面事物相互影响的过程, 而在我国这片宪法被认为是舶来品的土地上, 宪法意识对宪法实施的影响尤其重要。许多宪法实施的问题光靠制度的构建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宪法意识在背后作支撑, 公民应树立起对宪法的信仰, 而官员们则应培养“宪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宪法意识,宪法实施,淡薄,培养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距今已过去三十余载, 期间宪法经历过四次修正, 不可置否, 其在引导与规制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宪法的生命力来自于宪法的实施。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价值、宪法的效力等等这些方面, 只有在现实的贯彻实施过程中, 才能切实有效地体现出来。”[2]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其研究的对象不应只是静态的法律规范, 而更应该关注社会生活中现象。而宪法作为法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习研究宪法的时候, 不应只流连于宪法规范的合理与否, 缜密与否等, 更应该关注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情况。宪法不应是一个国家表现民主的装饰物, 而如何避免宪法成为装饰门面的花瓶, 我们则应该寄希望于宪法实施。然而宪法实施在实际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等公权力机关置宪法于不顾, 肆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某些党员的言行举止严重违背宪法的要求, 给党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缺乏对宪法的信赖。宪法实施中的问题肯定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 而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宪法意识的薄弱, 宪法实施需要树立与普及正确的宪法意识。
一、宪法实施须有宪法意识的支持
所谓宪法意识, 是指生活在特定文化背景的宪法关系主体对宪法以及宪法实施的认知与评价。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不可或缺的辅助因素, 宪法的顺利有效实施离不开宪法意识的支持。宪法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但如何确保制定出来的规范体系真正运转起来, 一方面与规范体系自身有关, 另一方则与潜藏在规范体系背后的宪法意识有关。我国要追求建设成一个法治国家并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就不能忘记宪法意识的重要性。
宪法意识之于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性表现于三点:第一, 我国与欧美一些传统的民主国家不同, 我国的宪法基础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作为舶来品形成的, 所以宪法意识并没有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宪法意识在美国民族精神中的根植, 既是欧洲尤其是英国母国文化影响的产物, 也是美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3]反观我国的历史发展, 在近代以前我国一直就是封建专制国家, 没有宪法意识形成的土壤。而我国提出要依宪治国, 就需要将宪法意识深深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 只有让宪法意识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宪法才得以更加顺利地实施。第二, 我国宪法中有很多原则性规定, 许多宪法规范还没形成具体的法律规范, 在实际生活中私权利主体的权益因此而受到公权力主体侵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我国这方面的宪法监督做的不够到位的情况下, 培养公权力主体宪法意识不失为一种减少矛盾产生的方式, 而培养私权利主体宪法意识是维护其权益的重要方式。最后, 宪法实施的不能完全依靠制度做保障。换言之, 宪法实施显然更需要依托一种以合法性、信仰、认同、良知为特征的观念意识支持。[4]宪法意识与制度的建设在宪法实施的大框架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宪法意识问题及分析
(一) 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淡薄
首先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相较于三十年前有了长足的增强。三十年前文革时期盛行的法律虚无主义给予我国的法制建设沉重的打击, 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宪法更成了摆设, 连作为国家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荒废已久, 更别谈宪法意识了。1982年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从此宪法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再一次屹立起来。
宪法意识与宪法实施并不是单方面作用的关系, 宪法意识的增强有力与宪法实施的进行, 同时宪法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宪法意识的培养。尽管现行宪法实施在三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5]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归纳中可以看出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仍不强, 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度不高而一些官员也缺少对宪法的敬畏之心。
(二) 如何理解宪法意识淡薄
要探析宪法意识淡薄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公民与官员两个主体分别来看。公民的宪法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宪法信仰的缺失。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6]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公民权益的根本保障, 公民理应对宪法推崇备至, 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宪法信仰并未深入人心有各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 历史因素。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人民都是君主的子民, 在君主面前人民是卑微的, 这就使得“官本位”的思想深入我国民心。宪法作为西方国家的舶来品, 其目的追求便是限制公权, 保护私权。在西方宪法里, 是没有绝对至上的权力, 这与我国传统的君权至上或者说是权力至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宪法意识更多的是提醒民众他们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他们的授权, 政府理应为人民服务, 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 而这与我国长久以来因历史缘由累积起来的意识相冲突。历史缘由可谓是造成我国目前民众的宪法意识不强的根本原因。
第二, 公民的法律素养不高。宪法意识的培养需要宪法素养作依托。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法学教育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民众的法律素养和发达国家民众的法律素养相比仍有很大的落差。比如李某某案和复旦投毒案, 网友们往往不仔细考量案件的经过, 就一直在叫嚣着“死刑”。或许对于普通民众, 我们不应该将法学专业学习者的法律素养标准强加于他们身上, 但是理性地看待事物应是作为一个平常人法律素养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 公权力主体的不作为。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没能滋生出宪法意识的土壤, 宪法意识靠的是西方世界传播而来。在这种情况下, 任凭民众自由发展宪法意识, 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 宪法意识的落后会跟经济发展的落后一样会使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波浪中被吞没。而我国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 在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 带领民众培养其宪法意识。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不是做得很到位, 宪法很多时候只是一纸空文, 并没有落到实处, 无形之中使很多民众对宪法丧失了信心。
公权力主体的宪法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官员身上。我国现阶段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很多就是地方领导宪法意识淡薄, 肆意侵犯人民群众的宪法权益所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 历史因素。前文在阐述公民宪法意识不强的原因中提到了这一点, 官员和公民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 官员也是从普通民众转化而来的, 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第二, 违宪行为缺少相应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施的职权。但在实际生活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未实施好该职权, 并缺少宪法监督的具体程序制度, 使得违反宪法的风险几趋于零, 以致于很多官员不顾违宪风险, 肆意侵犯公民的宪法权益。层出不穷的强拆事件, 公民的言论自由被压制事件, 关押上访人员甚至截访致人死亡事件正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宪法意识淡薄是不争的实施。在不足面前我们应理性地审视自己, 只有真正审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后才能才能使得自己变得更好, 宪法意识也是如此。既然宪法实施的落实与否与宪法意识息息相关, 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宪法意识增强的环境。
三、培养有利于宪法实施的宪法意识
在近三十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律创制活动, 旨在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顺利成长提供系统的法律规则, 所以培养宪法意识刻不容缓, 而如何培养有利于宪法实施的宪法意识?根据前面针对公民与官员的宪法意识薄弱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宪法意识的培养。
首先, 我们需要规制文化借以培养宪法意识。当今社会发展迅速, 传播媒介的发达使得讯息的传播变得方便与迅捷, 但是这也催生出了很多问题, 比如快餐文化。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 民众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顾着接受信息, 而后跟着其他人人云亦云。从社会热点新闻的反应来看, 很多人连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都缺乏的情况下就跟着别人加入了讨伐的队伍。此外,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没有底线地放送一些误导性很强的新闻, 造成民众盲目地仇富、仇官, 引发社会对立, 使得民众价值观混乱, 将宪法视若无物。所以笔者认为若要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进行规制十分有必要,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将其导引至一条传播法治、弘扬依宪治国的道路上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引导与规制文化发展并不能违反宪法的要求, 特别是压制言论自由, 否则非但不能给与宪法意识良好的培养环境, 反而会严重挫伤宪法的权威。
其次, 发展好市场经济。从培养宪法意识的角度拉看发展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培养契约精神。[7]契约意识是一个法治国家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宪法意识, 宪法其实就是公民与公权力主体关于如何限制公权力, 保障私权利所签订的一个契约。契约意识体现了公民的自治意识, 是公民理性客观看待事物, 保持独立人格也必须具备的。没有契约意识, 就没有宪法意识, 没有宪法意识, 宪法也难以得以实施。
再次, 做好普法工作。公民的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是受各方面影像而形成的。其中, 宪法法律的常识是其形成宪法意识的基础, 所以我们务必要做好宪法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但是从以往来看, 普法工作的效果不是特别出彩, 这与普法方式的老套有巨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普法工作应多样化, 借助多个渠道多个方式进行。现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迅速, 我们也可以利用其进行普法活动。比如最高法院在新浪微博开设账号与网民进行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 公权力机关及其官员应做好表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后不止一次地强调宪法的重要性, 这对增强全民对宪法的信仰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此外, 笔者认为相对于普通民众, 官员更需要培养一种“宪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其实与可持续发展是同样的道理。可持续发展讲究的是为了长远的利益, 不过过渡开发利用或破坏当前的资源。同理, 宪法是一个国家存在发展的总章程, 实施宪法追求的是将宪法中的内容、理念深深植根于国家的各方面活动之中, 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民群众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而目前有些官员置宪法于不顾便是在透支着“宪法的可持续发展”。“谁打下的天下谁坐”这种观念还存在于某些宪法意识不强的官员身上, 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国方略,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合法性建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上的扬弃。[8]视宪法于不顾, 就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破坏, 就是对我党对追求政权合法性所做努力的践踏, 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安定。故笔者认为需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入到宪法意识中去, 在公民特别是官员的宪法意识培养中强调宪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巨大作用, 不因眼前的非法利益或是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而透支宪法存在的价值。
四、结语
宪法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单单制度方面的构建是不足以支撑起宪法的实施, 我们还需要宪法意识作为依托。三十年来, 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显著增强, 但仍与法治国家的宪法意识要求有些距离。这其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努力创造有利于宪法意识培养的环境, 为宪法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2]童之伟, 殷啸虎主编.宪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314.
[3]白雪峰.宪法意识与美国民族精神[J].东岳论丛, 2013 (7) :109.
[4]魏建国.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J].社会科学研究, 2013, 2:58-59.
[5]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6]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7]莫纪宏.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J].求是杂志, 2002 (8) :54.
[8]魏建国.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J].社会科学研究, 2013, 2:60.
宪法实施 篇2
一、单选题
1.()被称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0分)A.1954年宪法 B.1982年宪法 C.1988年宪法 D.1993年宪法 我的答案:A 答对
2.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3.0分)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李大钊
我的答案:B 答对
3.1908年的()拉开了近代中国立宪的序幕。(3.0分)A.《钦定宪法大纲》 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天坛宪法草案》 我的答案:A 答对
4.()是宪政之母。(3.0分)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我的答案:A 答对
5.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又被称为(A.曹锟宪法 B.段祺瑞宪法 C.袁记约法 D.天坛草案 我的答案:C 答对
6.制定1954年宪法的目的是赋予新生革命政权()。(3.0分)
A.合规性 B.合法性 C.合理性 D.合情性
我的答案:B 答对
7.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3.0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天坛宪法草案》 我的答案:A 答对
8.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3.0分)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我的答案:C 答对
9.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被批判是违宪行为,原因在于日本宪法的第九条主张的是()。(3.0分)
A.个人主义原则 B.无政府主义原则 C.超帝国主义原则 D.和平主义原则 我的答案:D 答对
10.我国()是唯一一次全票通过宪法的例子,在新中国制宪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3.0分)
A.1954年宪法 B.1982年宪法 C.1988年宪法 D.1993年宪法 我的答案:A 答对
二、多选题
1.为了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精神,我们应该做到()。(4.0分))
A.将学习宪法修正案与贯彻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重点学习宪法序言和总纲的修改
B.深刻领会此次宪法修改对于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宪法实施
C.深刻领会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自信
D.结合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宪法,防范违宪风险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关于2018年宪法修改和现行宪法之前的四次修改投票结果的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0分))
A.反对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高于2018年修改 B.反对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低于2018年修改 C.弃权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高于2018年修改 D.弃权票方面,之前的四次修改均低于2018年修改 我的答案:AC 答对
3.1999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的序言
B.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C.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农村人民公社 D.把“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我的答案:ABD 答对
4.2018年宪法修正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主要表现为()。(4.0分))A.把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宪法 B.调整了立法体制
C.在总纲里明确规定宪法宣誓制度
D.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为重要的宪法监督机构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5.2018年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进宪法第一条的意义在于()。(4.0分))
A.国体条款的表述更加清晰完整 B.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宪法
C.把党的领导写进宪法第一条不意味着党可以包办一切
D.将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会更加强调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和国家治理体制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6.1993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宪法
B.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进宪法
C.把“国有企业、集体经济自主经营权”写进宪法 D.把县一级人大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7.2018年宪法修改在指导思想方面确立了()的宪法地位。(4.0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的答案:CD 答对
8.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提出:“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的模范。(4.0分)”)
A.尊法 B.学法 C.守法 D.用法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9.1988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改革开放”“富强民主文明”写进宪法 B.国有经济取代国营经济 C.确立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 D.不再禁止出租土地 我的答案:CD 答对
10.2004年宪法修改时提出的内容有()。(4.0分))A.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宪法
B.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把私有财产权条款写进宪法 D.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宪法 我的答案:BCD 答对
三、判断题
1.2018年宪法修改是采取电子投票器的方式通过投票的。(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2.在我国古代,“宪法”就是“法律”的意思。(3.0分)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3.2004年宪法修改时提出扩大国家主席的职权,把“进行国事活动”写进宪法。(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建国纲领。(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次以中央全会的方式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是在2018年进行的宪法修改。(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纠正违宪。(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7.我国在制定1982年宪法时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3.0分)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8.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根基和基础,它为国家治理提供理论性依据。(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9.我国现行宪法进行1993年修改时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全部统一为五年。(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10.美国宪法是西方世界宪法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对很多国家的制宪历程产生了影响。(3.0分)
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 篇3
【关键词】宪法;行政法;宪政;宪法实施路径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所有的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都应该和符合宪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宪法也是我国所有法律中最有约束力的一种法律,但是在当前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宪法应用中的重要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采用行政法的手段对宪法的实施进行加强。
1.宪法与行政法都是公法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在现代法律体系划分中最主要的划分原则就是将其分为公法和私法,我国相关的研究人员对公法和私法划分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在前期很多人对这种观念持否定的态度,但是在后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观念。但是当前对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还有很多不同的砍伐,但是宪法和行政法实际上都是公法的一种,二者也是我国公法体系建设中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宪法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行政法虽然没有宪法的地位高,但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行政法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体现抽宪法的意志,同时还应该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保证维护宪法的这样一个原则,因此宪法和行政法都是我国公法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和行政法都是以政府的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公共权力实际上就是政府为实现自己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一种工具,它的主要来源就是人民,是人们简化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让渡的一个必然结果,宪法中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对政府的权力进行规定和制约,所以说公共法也成为了政府开展行政工作,行使行政权力的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宪法和所有的公共权力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行政法则是公共权力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宪法对行政法的支配和引领
任何一项法律都有其自身关注的某些领域,只有这样,法律才有其真正的价值,行政法在实行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寻找自己应该关注的领域,从而也更好的获得能够支撑自己不断发挥实际作用的精神支柱,这一精神支柱应该在宪法当中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还应该由宪法当中的相关的理念来构成。
当前我国的行政法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保障权利和限制权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通过宪法和法律的相关制度对其进行安排,这样才能保证人民享受的基本权利不受损害,。从而也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和谐型。
2.1人权保障是行政法治的基础
宪法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对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以及人格的尊重和保护,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实现对每个人都充分的尊重,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的产生是一种合意的形式,政府对每一个公民的承诺都是十分有效的。
人权通常就是指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基本的条件,我国宪法当中涉及的内容也非常的多,在对宪法不断修订的过程中,对人权保障方面的内容也不断的健全和完善,但是我国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也不是直接适用的,我国的行政法和宪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其对人权保障也是最为有效的,行政法在行政监督和人权保障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法的重要内容就是保障人权,但是在保障人权的时候,一定要以宪法为基础。
2.2权力制约是行政法治实现的关键
配置公权力并通过公权力的相互制约达到控制权力的目的是宪法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国家公权力一般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现代宪政的实现取决于三权设置的平衡和制约关系。但是,三权中行政权不断扩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代表了国家公权力发展的趋势。由此,在三权中,对于行政权的控制最必要,不仅应该运用立法权和司法权实现对于行政权的控制,还应该通过程序设计完成行政权自身运转的制约与控制。我国现行宪法所设计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政府权力运行体制,是考虑了对于政府行政权行使的监控作用的,人大之下的一府两院按照宪法设定的模式各司其职,各归其位,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于行政权力行使的制约,而行政法中法律至上和法律保留原则的确立,是宪法上的权力制约引领行政法治实现的具体体现。
3.行政法推动宪法实效化发展
3.1我国宪法实施的现状
宪法要有权威,离不开它在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效力。没有实效的宪法只能算是一个政治宣言,而不是法律,更不是根本大法。宪法实效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宪法权威性的确立,还取决于宪法在司法实践中得到适用,宪法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神法,必须走下神坛,和普通法一样成为可以直接用来保护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公权力的武器。
虽然从1954年起我国就已经有了宪法典,但这仅仅是宪法的文本,在实践中,宪法并不具有直接司法适用的功能,宪法的内容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被长期 虚置,没有产生实际的法律效力,从而导致我国宪法从来就没有被司法适用。宪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宪法文本与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存在着脱节,这种脱节现象在宪法权利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当下我国宪法只是对基本权利的确认,明确宪法权利的种类与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只发挥了观念宣示作用,并未生动而贴切地走进公民的社会生活,当宪法权利受到侵害时,目前还不具备宪法救济的功能。
3.2宪法实施与行政法的使命
从宪政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确认宪法效力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各国由于历史传统不同,各自建立了不同的违宪审查制度,有直接由普通法院适用宪法的司法审查,也有专门设立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我国行政法从开始的管理法发展到控权法,最终也是為了保护公民权利的需要。行政的最初使命在于秩序,行政法发扬了行政的使命,并且随着行政领域的拓宽和自由范围的伸展,行政法保障着自由抑或损益着某些场合中的自由。
4.结语
在制定其他法律条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宪法的相关规定,同时我国宪法的有效实施也一定要以其他相关的法律作为重要的基础,尤其是行政法,虽然我国行政法有很多不能直接应用于法律审判,但是它对宪法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光.论对法律的违宪审查[J].北方法学,2007(02).
论我国宪法的实施及完善 篇4
社会文化对于宪法实施起到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时期, 对于宪法的认知和对于宪法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宪法的实际诉求迥异。宪法的实施, 是我国未来进步发展的中坚节点, 具有统筹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的全局意义。因此, 我们应当认真地看待这个问题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概况。在我国社会文化里, 涵盖了我国国民对法治和宪政理念以及公众对宪法感情。总而言之, 宪法的实施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与国民的感情。故而,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对于宪法的最终实施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转型中, 宪法实施的历史经验丰富。建国初期, 社会文化大背景下, 民众对待法律的意识薄弱, “法盲”众多。从大多数国民对宪法的态度来看, 他们普遍视宪法是权力强化的工具, 而不是反映无产阶级的实际意志。冷静观止,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建国之后,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 在社会文化的领域中国民高度崇尚国家的权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社会中的法律文化方面是异行的, 淡薄的。国民对于法律的偏见认识甚嚣尘上。出现了一系列惨不忍睹的破坏法律的行径。从根本上说, 只要公民对待市场有着依赖行为, 就会对宪法所授有权力和保护的接受。
从宪法实施的方方面面来说, 要进一步促进宪法实施的力度与效度, 应当加强宪法执行力。这就需要对社会文化有着广泛的深度的认识:
(一) 推广“三为先”理念
即党的事业要为先、人民利益要为先、宪法法律要为先的辩证统一在不同的社会时期, 国民对待宪法的认知理解是迥异的。应当努力推行宪法法律的社会文化, 加大公民对宪法的理性认识, 纠正其错误观念, 但不可急于求成, 而是循序渐进中缓慢扩大普遍认知水平。
(二) 社会文化层面上加大对国民的教育
只有让公民体会到宪法实施所带来的实际意义, 就会促使公民主观能动地去进行宪法的更新和认知。只有人们完全了解了宪法的精神, 市民社会的自治才可能实现, 宪法的实施才会有更宽阔的领域。
二、宪法实施与宪法价值
能否实现宪法价值共识, 是宪法的实施程度。我国宪法从颁布施行以来, 宪法的价值在宪法实施中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度。甚至可谓成了一种无用的“摆设”。因此, 从宪法价值共识的角度, 进行对宪法实施的认识, 首先就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对宪法价值的信仰, 促成社会公众普遍“心中有法”的形成。
三、宪法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完善
我国宪法在经历多年完善之后, 形成了一套较为详实、切合实际的根本大法。然而, 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 与他国形成的可操作性强、实践的基础坚实、内容翔实的宪法而言, 我国的宪法仍然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公民对于宪法实施来看, 还是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一) 形成与社会文化切合紧密的宪法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 应当时刻体现出其根本作用。如何进行有效的发挥宪法根本力量, 重中之重就是切合适应社会文化。这是宪法是否可以积极领导根本大法的必要条件, 也是宪法不会沦为空空之谈的重要力量。
(二) 完善宪法监管制度
完善宪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完善宪法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有效地控制宪法在实际实施中坚持正确道路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1. 违宪审查
尽快设立违宪审查机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其行使宪法的监督权拥有充分保障的基础上, 对其行使方式和行使途径上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以此发挥更大的实际作用。因此建立专门机构, 对具体行为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对待群众, 应当处于积极引导学习宪法, 提高全民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待宪法的全民族意识。因为群众部分处于低水平状态中, 故而公民拥有宪法意识和宪法的实际实施要求矛盾突出, 必须努力扭转这种局面。如发现违宪的情况, 便可对其进行相应的纠正, 以保证宪法监督制度完善。
2. 宪法诉讼制度
宪法实施效果与是否拥有健全的相应程序法保障有很大关系。应当建立符合我国宪法以及实际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所谓宪法诉讼是指, 作为公民拥有的宪法权利, 因为受到了不法行为的侵害, 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救济情况下, 作为公民, 有权力提起宪法诉讼, 并且要求国家启动宪法的诉讼程序保护其宪法权利。对待群众, 应当处于积极引导学习宪法, 提高全民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待宪法的全民族意识。因为群众部分处于低水平状态中, 故而公民拥有宪法意识和宪法的实际实施要求矛盾突出, 必须努力扭转这种局面。我国宪法诉讼制度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之处, 所以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 是进行宪法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与关注。
(三) 促进宪法原则要求具体化
要不断完善宪法, 应适时转变其立法的指导思想, 紧扣配套性进行立法, 将适时立法, 超前立法, 经验立法相辅相成, 如经过大量的实践, 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进而以此为基础制定法律, 这就是经验立法。超前立法主要强调是指立法机关是基于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的规律分析和大胆预测, 并且努力将它们转化为明确法律的规范引导, 进而约束国民的行为活动。它是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重要组成。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 其原则要求应当更加精细化, 若要使得宪法所体现的原则精神得以实现, 必须要依赖于其他层级和类型的法律法规, 进而促进宪法的原则要求更加具体化。
(四) 重视宪法的全民性意识
完善宪法, 其目的是为民所用, 所以从根本上说, 不断地完善宪法对于提高宪法全民性认识是不容小觑的意义。也是保证宪法能够实施的所必须拥有的社会思想基础和普遍社会心理条件。这其中包含了干部的宪法意识和群众的宪法意识两点。但两点的努力方向不尽相同。对待干部, 应当积极强化提高。因为干部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全民的宪法意识。对待群众, 应当处于积极引导学习宪法, 提高全民自身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待宪法的全民族意识。因为群众部分处于低水平状态中, 故而公民拥有宪法意识和宪法的实际实施要求矛盾突出, 必须努力扭转这种局面。即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途径, 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把逐步提高民众的宪法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和主导方向, 以此来使大多数民众都将宪法融入生活中方方面面。以此促进全民族的宪法意识, 这对于宪法完善以及进一步实施都是一项难以忽视的先决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宪法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步一步地发展完善是我国宪法的终极目标把逐步提高民众的宪法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和主导方向, 以此来使大多数民众都将宪法融入生活中方方面面。以此促进全民族的宪法意识, 这对于宪法完善以及进一步实施都是一项难以忽视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J].法学评论, 2000 (03) .
[2]上官丕亮.社会管理央地管理的创新及其宪法保障[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5) .
[3]薛小建.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J].中国法学, 2012 (04) .
贯彻实施宪法 推动宪政建设 篇5
贯彻实施宪法 推动宪政建设
洪碧华
内容摘要:文章简述了宪法、宪政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并提出了贯彻实施宪法、推动宪政建设的六点措施。
一、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帮的总章程。我国古代虽然也有“宪”和“宪法”的词汇,但那是泛指典章制度或法令的颁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1]。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宪政也称“民主宪政”或“立宪政体”。宪政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是指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状态或政治过程[2]。宪政有三个特征:①实施宪法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②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③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宪法就成了一纸空文。近代中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是徒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政之实”[3]。清末以来的百年立宪历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旧中国有过八部宪法,由于外国列强入侵加上国内军阀混战,立宪活动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实施;新中国有过一个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四部宪法,虽然都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人民大众意志,但很粗糙,内容过于“特色”化,极不完善,条文中包含许多不稳定的东西,大都是一些纲领性、政策性和口号式的规定,政治
色彩很浓,缺乏可操作性的内容,与其说是一部宪法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纲领性文件。除了现行宪法外,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二、推动宪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国核心是依宪治国,只有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贯彻实施宪法,才能够推动宪政建设。宪政是一种完整的价值理念,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是宪政的目标[4]。推进宪政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首先要具备几个条件:有极好的经济基础,有一部真实、科学的宪法,有相应的宪法文化,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健全的宪法实施机制。这就需要各系统、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甚至是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宪政意识。“12.4”是现行宪法颁布的日期,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们要继续实施国家“四五”普法规划,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学法用法,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学习跟本人工作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2004年的普法重点主要是《宪法修正案》和《行政许可法》。通过学习,使人人关心国家大事,使人人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树立宪法意识,维护法律尊严,推崇宪法至上。
(二)、贯彻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各行各业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宪法并且不断修改完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宪法,再好的法律不去实施也无异于一堆废纸,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体系,并狠抓落实[5];其次要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切实做到“四个一切”:一切
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用党内处分或行政处分代替国家的法律制裁。
(三)、完善最高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体制。宪法监督制度最早源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件[6]。我国现行宪法也有规定宪法监督制度,由宪法自身规定: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宪法第5条中规定了“四个一切”,并在第62条、第67条中赋予了最高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但目前的这种宪法监督(违宪审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起不到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宪法权威的应有作用,影响着人们对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些不同程度的违宪现象仍然存在。要抓紧研究和健全宪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宪法监督程序,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能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权力机关应当肩负起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依法行使立法监督权,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机构,名称可以定为“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它是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负责的与最高法院平行并列的专门机构。它拥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方面监督权。一方面,通过备案或者批准程序对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合宪性审查,研究和处理有关宪法监督的具体事宜,包括解释宪法,有权改变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对违反《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有权直接宣布为无效并加以撤消;另一方面,加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可以把审查监督权交给人民群众,鼓励单位和个人提出审查建议,尤其是对个案的监督,以制止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如孙志刚案件发生后,“三博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收容遣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后,国务院很快就废止了该条例,颁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条例》[7]。呼吁早日出台《人大监督法》,确保宪法的实施。
(四)、落实“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宪法原则。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带头遵守宪法,为其他团体组织和全国人民树立一个良好的“守法者”和“护宪者”的形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要依法领导依法执政,实现党和国家关系、党和社会关系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关键是党要怎样领导和执政,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拥戴,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最近出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是党依法领导、依法执政的良好表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尤其是要约束好县处级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坚决惩治腐败案件,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这样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五)、要建立有限和有效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不是万能或全能的,其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8]。政府要有一定的工作效率,有效政府是指政府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护,决策正确、措施有力。3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我国未来十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政府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保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真正民主的国家是权力受到限制的国家,法治社会既不允许有权力无限或权利无限的组织或个人,也不允许有不受宪法规范的权力或权利,任何一部宪法都是限制权力的宪法,政府的公共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公权不能侵犯私权,如果政府的权力被滥用,公民的合法权益就没有保障,政府的权力受到制约就相当于人民的权利得到保护和确认[9]。要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公民权利至上是现代宪政以及行政法律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现代法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公民权利,应“打破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传统关系的格局,要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克制其成为治人者的强烈欲望”。对人民群众来讲,“法律不禁止的就是自由”,对政府机关来讲,“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就是禁止”[10]。
(六)、深化司法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独立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司法权独立,即司法权在国家的诸权力的关系中保持独立性,不受其它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党委政法委、人大和检察院可以进行监督,领导和监督不是干涉)。二是法官独立,即法官独立处理自己承办的案件,不受法院以外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也不受法院其他法官或上级法院的干涉。法官在本级法院内部对包括院长和庭长在内的其他法官独立,消除现有的上下级关系,院长是首席法官。法官办案只服从法律,不必向上“请示”,也不必接受指示,拒绝办理“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当然,法官要有独立行使职权的能力和资格,人民法院在人事上、财政上要获得独立行使审判权所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司法是否独立与公正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问题,近年来的司法改革力度很大,体制不断在完善,2004年又要修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进一步理顺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理顺法院审判与人大监督的关系;理顺上下级法院的关系;赋予法官独立办案的权力,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法官、检察官的任免制度,为其提供职务保障,防止专断性的开除和调动工作,使法官、检察官能够顶住压力、秉公执法,以确保司法公正。
参考书目:
[1]许崇德《宪法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3月.[2]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编审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卷。
[3]同[1].[4]李步云《宪政中国》[J].参见《宪法比较研究文集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
[5]蔡定剑:《中国宪政之路——百年回眸与未来之路》载于刘海年主编《人权与宪政》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6]同[1]。
[7]许安标《立法法对立法监督的制度创新》[J].《法学杂志》,2004年1月15日第25卷.[8],[9]徐升权《论宪政与有限政府》。
人民的宪法,还是法官的宪法 篇6
关键字:宪政;宪政国家;人民宪政主义;司法宪政主义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1-01
世界是由人组成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正因为不同人的欲望,这个世界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和辉煌。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休斯(Hughes)曾有名言说:“我们的确生活在一部宪法之下,但宪法就是法官所说的。”而人的欲望在根本上是相通的,近些年来,公民法权意识的勃兴,合宪性审查之吁求的澎湃奔涌,现行规范违宪违法审查制之阙如,在特定政治体内,在公共议题上,谁适合或应该拥有最高权?是“人民的宪法”,还是“法官的宪法”?
宪政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实行宪政,就如人权、民主一样。民主政治是国家公共权力机构最重要的要求,它是对人民负责,在现行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法官与人民之间就存在一个悖论。众所周知,宪法是关于主权之构成和运作的真实规则,其概念的含义并非亘古不变。自18世纪以来(而不是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politeia翻译为宪法:“一部宪法就是对一个城邦政府机构的安排,特别对最高政府机构的安排。”这一定义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在其宪政著作中提出的,宪法是一项实质性的法律,而不仅是形式上的标准。再经由古代中国历史的考察中,有学者指出,我国宪法是以宪法概念为主,将其作为一种改革的纲领和我国的宪政经验,从体系到法制化的转变,是我国确立了宪政制度实施的基本要素。在这一大历史背景下,对法规的合宪性与合法性的控制,被有些学者称为“人民宪政主义”,也可称作政治宪政主义,即是为确保人民宪政平和的展开,确保人民宪政的自我巩固,在常规状态下,应通过公议程序来引导和规范的方式。人民宪政主义,是通过人民的、政治的、公议的、民主的渠道,限制权力的滥用,遏制邪恶的特权利益,强化政治责任和回应性,维护和扩大平等的自由,塑造对共同的制度框架和文化的认同,推动政治改良和宪政转型。人民宪政主义是以人权保障为旨义的宪政主义,拥有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普世性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宪政主义是对西方自由主义宪政的革新与超越。
而司法宪政主义也是由历史生成的,是以观念和制度的演化为轴,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所谓普适性的关于宪政制度的框架构造及其相关的理论,是以英美特别是美国为代表的司法至上的宪政主义,是在“高级法和根本法”的观念及同为制衡的三权分立要求下形成的。笔者认为司法宪政是推动和探索宪政建设的司法途径,是推动司法改革中的宪政运动前行,推动司法改革的宪政改革万山,从而更好地引入司法上的合理性,在宪政建设中,进行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的宪政建设。
具体的说宪法原理上,司法宪政主义包含两个基本假设:现代公民的法律标准可以在公共问题的定义上理智的达成共识,这些共识是宪法民主的基本规律;司法程序在寻求民主共识的进程里,比民主过程更可靠。但这两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的政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普遍且合理地不同看法:一方面的在经验上,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因果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对公民的福利和价值规范识别也存在分歧。在公共组织的标准上存在分歧的问题,如果是通常且合理的,普通的法官可以在他们的解释或决定建立“正确的”的基本权利上;如果不能认为,对于围绕人权和平等的差异,比民主本身更全面、合理的是在司法过程中的判断。
相比与司法宪政主义,笔者更主张“人民宪政主义”,它不仅更正当,而且在中国特定的制约条件下,也是更现实可行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深有同感,那就是我国三十年的法制改革是伴随着原先的党政一体化或党和国家一体化的政治改革同步进行的,这个改革目前并没有完成。四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作为宪法的绝对权力仍然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因此,依法管理国家的背后存在着强有力的政治色彩。在这种政治色彩的主导作用下,对于我们思考宪政主义,尤其是所谓的司法宪政主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倡导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看法,加之法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体系,对抗和争议等,都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笔者认为实体决定的正当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转化为在决策过程中的合法性问题。当处理分歧和必须采取行动时,它可以按照平等无私的关怀和尊重的原则,反复斟酌不同意见并作出决策;这将可能反映了更具包容的“公共理性”,更能促进立法本身来实现理想的自由;还可以促进公民的意识整合,从而形成监督他人恣意妄为的有效机制。
作者简介:徐若尘,1990年9月,汉族,安徽马鞍山,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依宪治国与宪法的实施和监督 篇7
一、依宪治国: 法治的根本要义
依宪治国就是以宪法治理国家, 将国家与社会生活纳入到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范畴, 把宪法落实到政治生活的实处, 使宪法对规范国家与社会生活发挥有效作用, 通过实施宪法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化、法律化保障。宪法至上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全面实施宪法, 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义。
( 一) 法治精神的主旨是宪法至上
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 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规定了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体系、职责权限和运行机制, 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治上的最高体现。根据宪法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是法治精神、宪法原则和宪法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是全体公民必须统一遵行的行为规范。因此, 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的是宪法至上。
( 二) 法治思维的核心是宪法思维
法治思维的基本逻辑是“法律主治”, 即国家、人民和社会均受法律的支配, 并且只受法律的支配。而宪法最大的作用和价值就是把所有社会主体、社会关系都纳入法律监控的范围, 从而使国家民主政治生活法律化。我国宪法从宏观制度层面上界定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活动范围; 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责任和义务, 对国家机关的产生和设置、对国家权力的范围、分配和运行, 对公民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等有关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 从而将政治问题置换成了法律问题, 使政治获得了理性化、法律化的形式。它意味着无论是政府的权力运作, 还是公民个人的权利行使, 都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并表征出来:公民有民主的权利, 但也有服从的义务, 政府拥有治国理政的权力, 但也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正如张友渔所说的:政府和人民都在宪法规定之下享受应享受的权利, 负担应负担的义务, 谁都不得违反和超越这些宪法规定而自由行动。[2]这实质上就是宪法思维方式, 即任何社会主体和政治主体均根据宪法的原则、规则和精神, 理解、分析并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的方法与习惯。这也正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强调的, 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 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1]以捍卫宪法权威和促进宪法价值的实现为行动指南, 是法治思维的基本逻辑, 也是宪法思维的根本要求。
( 三) 法治发展的基础是宪法政治
法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对权利的关注, 建设法治国家的本真目的并不是统治人民, 而是保障人的权利和尊严。因为, 人的权利和尊严是构成公正和良序社会的核心渊源, 因而也是法治最具时代性的特征和最具根本性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价值, 必须限制公权力。因此, 法治强调政府权力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 政府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并依照宪法和法律指定的轨道有效运行。而规范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宪法结构中的主体内容和核心要义。每一良善的宪法都明确规定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宪法政治就是通过对国家权力及其运行的明确规定, 来规范、限制和制约国家权力, 以使其保护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不受侵犯。保障权利和限制权力、“治官”而非“治民”是宪法政治的实质, 也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八二宪法实施30 多年来, 经历四次修改, 有效回应了我国经济政治改革和民主法治发展的深切呼唤, 基本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推动了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进程, 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进步成果的真实写照和法治中国理想的明确昭示, 宪法及其实施宣示了约束权力、打破垄断、追求民主、崇尚自由、注重平等、尊重人权、保护权利等价值追求, 具有非常丰富的法治内涵, 直接昭示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梦想。
二、依宪治国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 依宪治国存在的问题
依宪治国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需要一部良善的宪法, 这是依宪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宪法必须得到贯彻和实施。客观地说, 我国已经制定了蕴含着保障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先进价值理念的宪法, 这是一部反映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具有正当性实体内容的良善之法。因此, 依宪治国已经解决了“有 ( 宪) 法可依”的问题,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宪法实施不畅因而影响到宪法的权威和人们的法治信念。从我国现行宪法实施30 多年的状况来看,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 宪法虚无主义。无视或撇开宪法, 实行人治, 以领导人的指示、批示和政策取代宪法。第二, 宪法工具主义。把宪法作为专政的工具, 用来统治、镇压、管制民众, 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公正等现代宪法理念薄弱。第三, 宪法未得到认真对待和普遍尊重。不认真对待宪法文本, 不按照宪法办事, 缺乏宪法思维和宪法自信, 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第四, 宪法未有效地约束公权力, 保障私权利。近年来查处的100 多只大老虎和无数的小苍蝇, 无一例外, 都是公权力的滥用者; 与此同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救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特别典型的是死刑冤假错案的出现, 是对人的权利极其严重和可怕的侵犯。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宪法约束公权力, 保障私权利的法治目的没有达到。第五, 违宪现象未得到纠正。存在的大量的违宪行为和违宪的法规没有得到审查、修改和纠正。这表明, 我国宪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 二) 依宪治国存在问题的原因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而宪法的实施需要监督。我国宪法实施不畅、宪法权威难以树立的直接原因就在对宪法实施监督不力,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权处于虚置状态。具体来说, 是因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缺乏宪法监督的具体体制和程序。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缺乏宪法监督的组织建制。宪法监督作为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其运行需要专门的组织载体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但是, 人大却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从人大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来看, 已设立有民族、法律、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外事、华侨、内务司法、环境保护、农业与农村9 个专门委员会。这些委员会虽然可以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但是, 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是立法的组织载体, 主要职责是研究、审议和拟定相关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之所以长期未能履行其宪法监督的职权,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缺乏专任、常设的宪法监督机构”, [3]导致监督无“门”。人大组织结构性短缺, 是造成人大宪法监督权虚化的根源。
2. 人大监督程序短缺。人大会议一年召开一次, 会期短, 在人大开会期间提出宪法监督议案几乎没有可能。那么, 提案的合理时间应该是在人大闭会期间。但是在人大闭会期间怎样提起宪法监督议案, 如何使用宪法监督权力却没有任何法律规定, 比如由谁提起, 向什么机构提起, 审查的步骤、期限、结果等等程序问题, 法律均无规定。
三、建立健全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的措施
实施宪法、监督宪法, 维护宪法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 必须建立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只有建立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和程序, 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得到追究和纠正, 才能真正推进依法治国, 顺利实现法治中国的理想。
( 一) 建立专门的宪法实施机构和制度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实行宪法司法化。公民个人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害公民个人宪法基本权利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法院提出诉讼的权利, 法院应依据宪法受理案件, 作出裁定, 提供最终救济。
( 二) 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目前世界设立的宪法实施和监督机构有四种情形: 一是由司法机关即最高法院承担司法审查, 如美国和日本; 二是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 如德国、奥地利; 三是设立宪法委员会, 如法国; 四是由立法机关承担宪法监督职责, 如英国。当然, 我国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而是应根据中国国情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学术界普遍主张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设立一个宪法监督委员会, 负责监督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宪法监督职权, 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其主要职权有四项, 一是具有宪法解释权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权。二是对现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中央一级国家机关的重大政策和决策等具有违宪审查权; 三是对中央一级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以及全国人大选举的中央一级国家机关的领导人的罢免案具有审查、处理并提出意见权, [4]四是对具体的违宪行为具有审查权。
( 三) 建立宪法监督程序
应该把宪法监督机构的每一项监督权比如对违宪行为的监督权、对职权管辖范围内政府的罢免权、对违宪的法律法规的审查权等, 必须逐一逐项地细化, 为每项监督权的行使制定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比如启动的条件、启动主体、时间、步骤、环节、结果及其宣布等都必须做出明确细致周全的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4-10-29.
[2]张友渔.张友渔文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55.
[3]范进学.我国宪法监督程序制度之审思与变造[J].法学, 2012 (10) .
我国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 篇8
我国早在1982就开始设立宪法委员会来对宪法的实施问题进行争论, 通过对宪法的实施能够将文本转换成理论和制度等方面, 能够对宪法是如何实施的进行反映。宪法的实施有多种多样, 但是通过对实施途径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的话, 能够发现其问题所在, 从而对宪法实施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我国宪法实施的状况及问题
我国在进行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只对国家权利进行组织, 不能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法制统一的维护方面进行作用的发挥, 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尽人意。我国宪法在规范性上与社会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 宪法只是确认了基本权利和权利的种类范围, 但是没有充分的应用到公民中去, 具有十分有限的作用, 不能对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宪法实施的问题主要有四种, 分别是实施主体、方法、程序以及诉讼方面的问题。在实施主体上, 国家制定的规范和做出的行为都会对宪法的权利产生损害, 主要表现为和宪法的冲突或者是不适当。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分析, 我国宪法权利在进行救济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渠道还是主体都较多, 多种渠道固然是好的, 但是在实施主体上却出现了不同方面的问题。首先宪法权利在实施职责的时候会因为实施主体的多元性导致模糊不清, 最高权力机关因为种种原因来作为宪法权利救济实施的主体会存在不适宜性, 国务院、地方国家权力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违宪审查权, 但是在宪法权利实施救济等方面不能很好的发挥。在实施方法, 我国在监督宪法实施的方法通常会采用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两种, 但是这种方法在宪法权利实施救济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实施程序的问题, 我国在对宪法权利实施的违宪审查程序上不能保证其严密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在宪法权利的诉讼问题, 主要分为是否能够以宪法的名义进行判决和是否能够以宪法的名义进行起诉。
三、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宪法具有规范的原则性, 这就造成了宪法不能直接的实施, 而是需要借助其他法律,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行政法, 这与两个法律都能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并保护公民权利的目的一致性是分不开的。行政法实施的意义是国家行政权力受到法律约束, 这一意义对宪法实施的目的进行充分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宪法能够在行政法实现自身使命的过程中来发挥自身的作用, 通过行政法的实施能够促进宪法的实施。
在进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宪法权利的实现引起了对行政法的挑战, 而行政权力的监督也对宪法实施发起了挑战。前者主要表现为人们加大了对宪法权利实施的关注, 但是宪法与行政法规范存在一定冲突, 如果想要以行政法的实施来改善宪法实施状态, 具有一定的挑战;而后者主要表现在行政法存在众多的权利保护条例, 但是实际实施权利条款少, 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规范, 对此需要利用宪法实施来对这些违宪的行政行为进行纠正。
同样宪法实施会因为转型期较多的行政法案例而具有了一定的机遇, 当前社会下人们对公民权利的意识增加, 通过维权行为的实施来实现自身的合法利益。宪法中对公民的权利有着很多方面的保证, 人们开始利用宪法来对自身的权利进行维护, 宪法权利的实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我国宪法在行政法实践层面得到了一定的实施, 但是在宪法实施机制中需要对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四、完善行政诉讼机制实施宪法
(一) 将宪法权利的行政争议纳入行政诉讼范围
通过对有效权利救济机制, 能够对诉讼进行保障, 使得宪政法治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扩大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范围, 需要将违宪的所有争议进行行政诉讼的归纳, 从而能够保证更广大公民的权利。但是并不是每一项宪法权利的实施是需要有宪法直接进行的, 只有当公民的宪法权利没有进行具体化的法律或者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对违宪行为进行诉讼, 主要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以及住宅权等等。
(二) 在行政诉讼中直接适用宪法权力规范
我国在立法监督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法院在进行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不能适用宪法, 然而, 宪法不但是法律意义存在的需要, 还能保证对实施宪法权利漏洞的弥补立法, 另外还能够满足宪法作为最高法以及宪法权利存在意义等方面的需要, 证明了宪法需要具有司法直接适用的效力。
五、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总结, 发现通过行政诉讼能够保证宪法的实施, 通过行政法能够对宪法规范和现实生活进行连接, 利用向政法的实施来加强宪法对广大公民权利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魏建新.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J].河北法学, 2010, 04:38-44.
[2]苏蒲霞, 杨晓娟.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及其实施路径[J].人民论坛, 2014, 14:110-112.
[3]魏建新.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 2009, 04:17-21.
宪法实施 篇9
自21世纪初以来, 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均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确立规范的核心素养框架, 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 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 即“4C’”[1]。有关研究者结合目前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同时立足于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立德树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提出我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2]无论以哪种方式界定, “核心素养”都是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转变,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要求教育目标从基本技能3R—读写算向核心素养4C转变。
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求跨学科、跨教育阶段, 但并不否定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应为融合与发展。历史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太多科学与理性的束缚, 但有其更为独特的学科特点。薛佳龙先生将其归纳为史政性、史趣性、史忆性、史证性、史变性、史鉴性六大特质[3]。鉴于此, 对于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也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对此, 赵亚夫认为历史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应该别与其他学科分为:陈述性知识;规范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4]以及判断能力, 理解能力, 反思能力[5]。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互交融, 共同实现于教学方法和过程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人文情感上的升华。
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 可以公式“知识+实践=素养”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并表示[6]。打破原有教学中的碎片化教学及灌输式教学,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把教材当做问题情境的资料, 与之对话, 与老师一同以专家的身份结合个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表达知识, 运用知识, 感悟知识, 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真实性学习和愉快式学习。
本文尝试利用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 实现问题情境搭建的同时把握课标基础知识, 结合课程环节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关于问题教学法, 自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式设问起, 一直没有标准的定义,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将问题教学法格式化, 模式化[7]。其运用于教学之中, 笔者认为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 再由老师或学生解决问题, 从而获取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有以下几点认识: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主题, 搭建课程框架, 避免被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所误导而脱离教学大纲, 并结合主题教学法共同实施。
2.构建历史问题情境, 利用多种工具和资料搭建,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在问题中学习知识, 表达知识, 运用知识。老师作为知识构建的“促进者”[2]。
3.完善提问语言与方式, 问题与活动相结合, 但不流于“活动主义”。
二、课程设计
本文以人民版中学历史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 介绍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问题一:面对如此复杂的政体世界, 美国如何选择?
过程:播放视频, 18世纪末各国的政治体制及发展情况介绍。构建情境, 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子问题:
为何不仿照英国君主立宪, 成为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呢?
过程:构建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得出:国家的国情 (国体) 影响政体。连接有关多媒体, 介绍当时美国国情。
第二环节:为“自由”而来。
问题一:美国式资产阶级民主起源何处?
过程:用史料构建五月花号事件以及《五月花条约》。情境介绍:五月花号是一群逃避宗教迫害的人不远千里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同时设问:“这群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老师启发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引导学生了解北美大陆人民的最初理想———自由民主。
第三环节:为“自由”而战。
问题一:最初的理想———当时当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是否得以实现?
过程:史料构建问题情境, 介绍印花税———“自由”受限。并设置子问题:
(1) 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过程: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 老师列出历史事件时间轴, 得出“独立战争, 以及《独立宣言》———自由民主的呼唤”的答案。
(2) 如何实现这份来之不易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呢?
过程:展示史料《邦联条例》———自由民主的实现方式。
第四环节:为“自由”而困。
问题一:什么是邦联?
过程:以时间为主线, 播放《大国崛起》相关视频, 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松散联盟。
问题二:邦联制的美国为什么是一场灾难 (视频原话) ?
过程:结合视频和课文, 学生两两合作共同完成, 根据课文知识得出结论, 邦联政府无权导致及贸易问题, 债务问题, 安全问题。再提子问题:
(1) 问题出现的原因?
思考:邦联政府无权。
(2) 如何解决?
结论: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课本语言) , 板书总结为当时
要求一: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3) 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提供案例, “华盛顿被建议为君主的史料”, 构建历史情境。
(4) 华盛顿为什么拒绝专制, 坚持“民主”?
过程:留给学生时间思考, 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 回归教学主题———北美殖民地人民自由民主的理想。板书总结为美国当时的第二要求坚持“民主”。
第五环节:为“自由”而议。
问题一:制宪会议在争论什么?
过程:展示美国制宪会议的激烈争论的相关史料, 创建问题情境。学生分析史料, 自我总结知识。板书总结美国当时的第三个要求———解决制宪会议中的三大争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
第六环节:为“自由”而定。
问题一: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美国当时环境下的要求以及解决制宪会议过程中的争端?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板书问题框架, 结合课本和学习资料, 小组合作分工解决问题。然后, 小组代表分别表述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以上要求,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子问题:
(1) 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制定联邦制原则, 同时分析中央与地方争端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争端的方法———
妥协, 展现美国式民主政治的智慧。
(2) 如何坚持“民主”?
过程:实行三权分立, 权力分散维持平衡。
(3) 中央三者权力如何防止专权?
过程:权力之间实现制约, 达到平衡。
(4) 什么样的形状是最能实现平衡的?———三角形。
(5) 怎样体现美国中央权力的三角形形态?”
过程:学生完成三权制约平衡三角图, 老师归纳总结, 并板书实施民主的原则———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第七环节:为“自由”而变。
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过程:展示板书, 小组讨论美国宪法的进步性和落后性, 并说明理由,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展示马丁·路德金的史料, 最后总结美国宪法的落后性———种族歧视。
问题二: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发展?
问题设置:展示1787年宪法关于可制定修正案和《权利法案》, 1865年废除奴隶制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为当时的特殊国情, 之后美国宪法随时代的变化而面临其它问题。
三、结语
本课教学设计以问题和主题教学法为主, 以时间为主要线索, 美国式自由民主道路发展为主题, 促使学生认清其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鉴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 主要互动方式在于教师提问, 学生没有主动提问,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深度不够。同时, 对于核心素养理解的层面局限于搭建历史问题框架, 而引导学生表达和运用知识不够深入。今后, 在教学和研究中应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摘要:本文试图借《美国1787年宪法》为课程改革实验对象, 以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计, 希望对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美国1787年宪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 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 2016 (1) :3-24.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 :10-23.
[3]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 2016 (1) :19-25.
[4]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5) :14-18.
[5]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6) :17-22.
[6]李子建, 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4) :44-51.
宪法实施 篇10
英国宪政传统中确实强调“自由”,但它一方面强调“贵族的自由”,另一方面强调传统文明秩序中形成的自由,由此“自由”的伦理基础乃是“高贵”(nobility)。这显然属于保守主义的自由观,伯克是其捍卫者,洛克、孟德斯鸠和托克维尔都是其支持者或同情者,都强调“商业”、“德性”与“自由”之间的内在相关。而美国的“自由”则是《独立宣言》所主张的“人人平等”之下的自由,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国传统,而非英国传统。美国宪法与英国宪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待法国大革命的不同立场。柏克在《法国大革命随想录》中就从英国宪法出发攻击法国大革命,而作为《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潘恩在其《人权论》中则站在法国宪法的基础上,彻底批驳了柏克捍卫的英国宪法,宣称“人为的高贵(artificial noble)在自然的高贵(Noble of Nature)面前相形见绌”。在潘恩看来,英国宪法与法国宪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英国人的自由、专制时代的贵族自由和历史传统中人为塑造的自由,而后者强调公民自由、民主时代的平等自由和自然状态下上帝创设的自由。这两种自由理念无疑有天壤之别,而美国独立革命就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宪法传统。方纳教授在其名著《美国自由的故事》中生动地讲述了“自由”概念如何从英国人的“特权”(privilege)在美国变成推动不同种族、阶层的人以“自由”的名义追求人人平等。
至于“普通法宪政主义”这个说法,若强调普通法所保护的自由,则需要区分上述两种自由,若强调司法权与统治权的关系,则不能不面对司法审查问题。通常认为,普通法对美国宪政的最大贡献莫过于马歇尔在马伯里案中将普通法中“法院的职责就是告诉人们法律是什么”的司法判断原则篡改为“告诉人们宪法是什么”,并因此宣布立法无效的司法审查原则。尽管美国人倾向于将司法审查的起源诉诸英国大法官柯克(Coke),可由法官宣布议会主权的命令因为违宪或违反自然法而无效,对柯克乃至后来的英国宪法学家们来说显然是陌生的。以至于前些年,英国因欧盟人权公约而引入美式司法审查制度,在英国司法界和法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显然与“英美宪政”无关,而属于后冷战时期“全球宪政美国化”导致的“世界宪政主义”(world constitutionalism)的一部分。
其实,“英美宪政”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建构是为了在“冷战”背景下显示自由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家继承的欧陆革命传统的区别,从而在政治哲学中构造一种“反革命”的政治理念(即如何用宪法来终结革命)。然而,这个概念过分强烈的政治性及其意识形态的党派色彩不仅把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比如潘恩、联邦党人或反联邦党人,降格为目光短浅的“反革命分子”,看不到他们为全人类探索良好政治秩序所承担的使命,更妨碍我们认识美国宪法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的革命性贡献,即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宪法概念。一如潘恩所言,“宪法不是仅仅在名字上存在,而是在事实上存在。它不仅是理想,而且是一种事实的存在。宪法是先于政府而存在的东西,政府只是宪法的造物”。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constitution这个频繁出现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政治思想家们著作中的古典“政制”概念变成了一个现代的“宪法”概念,前者强调“政制”乃风俗民情(mores)的自然产物,而后者强调“宪法”乃是人为创造的产物。由此,美国“宪法”绝非历史传统中成长起来的“普通法”,而是启蒙思想家根据自然权利学说人为创造的“律法”(Law)。正如世界和万物是上帝的创造物,那么国家则是由人的宪法构造,霍布斯所理解的“利维坦”这样的人造国家,并没有在英国实现,而是在美国实现了。不同于欧洲十六世纪以来主权国家的兴起以王朝世系或民族为基础,美国的建国基础既不是某个民族,也不是某种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宗教信仰以及这种信仰下产生的宪法。正因为如此,美国例外论者往往在“创世记”的意义上来理解美国,美国宪法也真正获得了类似于“圣经”的地位。恰如考文教授所言:“宗教改革以天经地义的《圣经》取代了一贯正确的教皇;而美国革命用一纸文件的统治取代了国王的统治。”(《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序,考文著,强世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九六年版)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解释与自由解释(或德沃金的《道德阅读》)对美国宪法的不同理解类似于基督教中的旧约与新约。
由此,美国宪法实际上是哈耶克所批评的“唯理主义”的欧陆传统的产物,美国宪法与英国宪法实际上反映了两种完全对立的宪法观。“其一是其根本法下的人民的自觉设计的新概念,新的宪法定义;其二是古老的传统观点,其中,‘宪法’这个词仅仅适用于从某民族的现实制度和它们的发展中推演出来的实在原则。”(麦基文,2页)美国宪法的这种唯理主义特征就体现在美国宪法是一部人为设计的“成文宪法”(written constitution),马歇尔在创立司法审查学说时就特别借重于“成文宪法”思想。如果以美国宪法的标准看,英国根本就没有宪法。在潘恩对英国宪法的众多批评中,一个概括性的批评就是英国人对“宪法”一词喋喋不休恰恰证明英国根本就没有宪法。潘恩的批评固然是为美国独立革命张本,可连对英国政体充满向往的托克维尔也认为英国宪法并非“真实的存在”。
在整个启蒙时代,英国人的自由曾经令欧洲人神往,而英国宪法也被看做是继承了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混合宪法”(mixed constitution)思想的衣钵,成为启蒙思想家探索良好政体的范本。而美国宪法的出现使得“成文宪法”的现代性特征成为宪法的标准模式,以至于任何新成立的国家都必须制定成文宪法。十九世纪以来,英国宪法缺乏成文宪法典的形式和英国人的自由一样越来越遭到了质疑,英国不仅承受着边沁等推动的成文法改革的压力,自然也承受“成文宪法”的压力,因为按照美国宪法的标准,“英格兰却成了例外。……英格兰,也许是现代欧洲国家中最具宪法精神的国家,但却是唯一没有将其宪法诉诸正式文件的国家”(麦基文,11页)。为此,英国宪法学家们不得不面对“成文宪法”难题,解答“英国是否有宪法”的问题。这种问题意识差不多构成了英国宪法学中隐秘的传统。
梅特兰的《英格兰宪法史》就可以看做是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应。这部著作通过历史研究来挖掘和整理英国的宪法实践及其宪法传统。梅特兰在书中实际上区分了:constitution与constitutional law这两个概念,后者类似美国宪法那样作为法律而存在,而前者则具有更广泛的古典内容。梅特兰所撰写的著作属于constitutional history, 其中大量的内容是关于土地法、财产权、刑法、行政法等,而直接标明“宪法”(constitutional law)的只是一小部分内容。在他看来,要真正了解英国的constitution,就必须了解英国的土地法,因为英国议会的发展差不多依附于不动产法。同样,要理解十七世纪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宪法斗争,就必须理解当时的刑法和刑事程序法,比如令状和人身保护令。而除了这些法律,还包括“宪法道德或宪法实践的规则,宪法习惯,宪法惯例或宪法默契”。
梅特兰的研究建立在一个独特的法理学思想之上,它不满于边沁、奥斯汀在欧陆传统上发展起来的“普遍法理学”(general jurisprudence)“从一些理性的和逻辑的设计出发”来研究宪法问题,“将法律看做是由许多独立的部门组成,给这个标上宪法,那个标上行政法,这个标上刑法,那个标上财产法”。在他看来,“法律就像一个身体,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每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相联系,并相互依存”。这种法理学思想以及按照这种法理学思想对英国宪制史的扎实研究,事实上已经回应了“成文宪法难题”,因为美国宪法无疑是这种“普遍法理学”的产物。为此,梅特兰在书的最后特地用很少几页的篇幅来处理“宪法”的定义。在他看来,究竟什么是“宪法”,并不存在一个权威答案,而“完全是出于方便的考虑,因为我们的宪法并没有特殊的神圣性”(536页)。英国宪法属于普通的成文法,没有成文宪法典(constitutional code),自然不需要诉诸成文宪法这个权威。梅特兰针对的是成文宪法问题,但对美国宪法却只字未提。
梅特兰有资格对美国宪法视而不见,因为他的研究表明英国不仅有漫长的宪法史,而且英国宪法的含义远比美国宪法的含义要丰富,至于成文宪法问题,“对专断统治的限制已经深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至于英格兰并不存在对国民幸福的严重威胁,从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采用正式法典”(麦基文,11—12页)。梅特兰从宪法史的角度对英国宪法的辩护无疑是成功的,但这种辩护依然需要在法理学意义上解决“什么是宪法”问题。不少英国宪法学家就此做出了不懈努力,比如布赖斯就提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用来区别美国宪法和英国宪法。在这方面最成功的宪法学家当属戴雪。
戴雪在其名著《英宪精义》中第一次从法律科学的意义上全面厘定了英国宪法的内涵,并从英国政治实践中提炼出英国宪法的三个主导性原则:议会主权、法治原则和宪法惯例。为此,戴雪全面阐述了隐含在梅特兰著作中的“宪法惯例”学说,认为宪法包括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国家主权权力的分配或行使的所有规则(rule)”,它由两套在特征上完全不同的原则(principles)或准则(maxims)构成:
其中一套规则是严格意义上的“律法”,因为这些规则是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无论这些规则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也无论这些规则是以成文法形式颁布的或源于一大堆习惯、传统或以普通法而著称的法官创造的准据)。这些规则所构成的宪法(constitutional law)才真正符合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被统称为“宪法律”(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另一套规则是由惯例(conventions)、默契(understandings)、习惯(habits)或常例(practices )构成的。这些规则尽管也规制着行使主权权力的几个成员、大臣和其他官员的行为,但它们在事实上根本不是律法,因为它们无法由法院强制实施。由于这个原因,这部分宪法可以称之为“宪法惯例”(conven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或宪法道德(constitutional morality)。(英文版23—24页)
戴雪对宪法的理解意味着宪法并非必然是美国式的法典化的成文宪法。尽管戴雪本人并没有直接使用“不成文宪法”概念,但宪法学说中依然把戴雪看做是确立“不成文宪法”(unwritten constitution)概念的重要倡导者,后来詹宁斯在《法与宪法》中就直接使用“不成文宪法”这个概念来概括英国宪法与美国宪法的区别。不同于梅特兰,戴雪在著作中用了一些篇幅专门讨论美国宪法,他根据其对宪法的分类,主张美国成文宪法仅仅属于“宪法律”,从而进一步强调美国存在着大量的宪法惯例。不过,对这个问题戴雪也只是一笔带过,他更关心的是英国宪法惯例,而非美国宪法惯例。
戴雪的贡献在于第一次在法理学意义上将英国宪法置于与美国宪法同等的地位上,从而有力地回答了“英国是不是有宪法”的问题。不过,仔细看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然是以美国宪法为标准,英国宪法不过是一个例外而已。英国宪法学家显然不满足于此,当代宪法学家惠尔彻底颠覆了美国宪法与英国宪法在法理学中的不同含义。
惠尔显然不满足于梅特兰以来英国宪法学家们强调英国宪法的古代宪法特征,而直接面对美国提出的“现代宪法”问题。不同于梅特兰、戴雪、詹宁斯的著作,惠尔在薄薄一册《现代宪法》中,完全按照“理性或逻辑设计”来研究宪法问题:宪法是什么,宪法怎样分类,宪法应当包括什么,宪法能主张什么权威,宪法怎样变化,宪法政府的前途等等。在第一章中,他直接批评了宪法学说中流行的“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分类似乎将二者对立起来。而在他看来,真正的宪法就是不成文宪法。为此,他进一步发挥了戴雪提出的“规则”学说,主张“政府体制都是由这种法律规则和非法律规则混合而成,这种规则的集合体就可以叫‘宪法’”。而“法律规则”与“非法律规则”的区别就类似于戴雪提出“宪法律”与“宪法惯例”的区别。
既然所有宪法都是由这两种“规则”构成的,那么,所谓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所有国家,不只是英国,法律和非法律规则、成文和不成文规则,是混杂在一起而构成政府体制的……把宪法分为成文和不成文的做法是应该抛弃的。较好的区分是:有成文宪法的国家和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或者更简单些,遵循本书采纳的宪法定义,此即有宪法典的国家和没有宪法典的国家。”(14页)惠尔对“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概念的重构,实质上奠定了“不成文宪法”的正当性基础。如果按照我们目前对“不成文宪法”的定义,那么所有国家的宪法都属于“不成文宪法”,所谓“成文宪法”不过是“不成文宪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宪法规则”的汪洋大海中,成文宪法典不过是一座孤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宪法,那么英国宪法才真正应当成为宪法的标准,而美国宪法反而是一个例外。
从梅特兰、戴雪再到惠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宪法学家们构筑的宪法学传统。这一学术传统的形成,首先来自于应对“成文宪法难题”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无一例外地捍卫英国宪法传统,但这种捍卫不是一种简单的“爱国主义”,而是带着一份英国人惯有的自信和高傲。正如惠尔在《现代宪法》中借助一个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对话解释了英国人对“成文宪法”的态度。这个英国人认为英国宪法是上帝对英国人的恩宠,但法国人则提出两个难题:第一,上帝的恩赐怎么会只局限于英国;第二,怎么看其他国家的宪法?对于第一个问题,英国人的回答更多基于一种信念,认为只有在英格兰,“谦逊、独立、责任和安详等诸种高贵品质才奇妙地融合为一体……这些,都无法在世上的其他民族中找到”。至于第二个问题,英国人的回答很干脆:“对不起,我只能说,他们做他们想做的。”这意味着英国人打心眼里就不关心美国人的成文宪法。其实,正是英国人的这份淡定、从容、孤傲和自我期许,才成就了英国人那种“高贵的自由”。
然而,英国宪法学传统的形成更依赖于一种法学方法。既然法律是一门经验科学,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宪政实践中凝结起来的、发挥宪政作用的制度和规则,而不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中存在的宪法条文。继梅特兰关注活的宪法实践,戴雪坚决反对从布莱克斯顿到边沁和奥斯汀的“普遍法理学”所代表的“名教癖”和“形式癖”,以及由此形成的对英国宪法的虚构或批判,认为这种方法无力揭示英国宪法的“真理”。在此基础上,惠尔坚持“宪法说什么是一回事,实践中发生什么完全是另一回事”。为此,他考察的不是被人们称之为“宪法”的法典或法律文本,而是考察政府的体制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如果我们换一对宪法概念来说,英国宪法学的传统就在于研究“实效宪法”(effective constitution),而非“规范宪法”(normative constitution)。
塑造英国宪法学传统的这种法学方法,与英国宪法学家同时作为法律人和学者的个人伦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法律人,他们对规则带着特殊的偏爱,关心并挖掘生活秩序中的真实规则,而作为学者他们对知识和真理怀着敬仰和谦逊,竭力涤除可能的傲慢和偏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宪法学排斥政治哲学或“普遍法理学”,而在于坚持学术与政治、学者与政治活动家、哲学真理与流行俗见的区分。而抵制政治的党派诱惑与卑俗的流行意见的最好方法就是坚守法律人的本分和学者的尊严,这种个人伦理品质不仅使自己能真正向哲学敞开,而且能为自己赢得一份真正的自由。正是英国宪法、英国宪法学的思想传统与英国宪法学家的个人伦理之间的这种内在关联,构成了英国的constitution,塑造了英国人独特的生活风格和精神气质,也为英国人在人类文明史上赢得了高贵与尊严。而中国宪法学人要在今天的世界上赢得高贵和尊严,无疑要以英国宪法学家们为榜样。
【宪法实施】推荐阅读:
新修订宪法的实施方案08-29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06-28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09-12
学宪法将宪法作文10-27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心得06-02
讲宪法学宪法活动总结06-16
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结08-31
金屯小学学宪法讲宪法10-12
宪法测试题宪法专题考试答案05-25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