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共12篇)
宪法 篇1
摘要:宪法实施, 是指宪法内容在社会生活中被宪法关系主体遵守与履行。宪法实施是一个多方面事物相互影响的过程, 而在我国这片宪法被认为是舶来品的土地上, 宪法意识对宪法实施的影响尤其重要。许多宪法实施的问题光靠制度的构建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宪法意识在背后作支撑, 公民应树立起对宪法的信仰, 而官员们则应培养“宪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宪法意识,宪法实施,淡薄,培养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距今已过去三十余载, 期间宪法经历过四次修正, 不可置否, 其在引导与规制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宪法的生命力来自于宪法的实施。宪法的作用、宪法的价值、宪法的效力等等这些方面, 只有在现实的贯彻实施过程中, 才能切实有效地体现出来。”[2]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其研究的对象不应只是静态的法律规范, 而更应该关注社会生活中现象。而宪法作为法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习研究宪法的时候, 不应只流连于宪法规范的合理与否, 缜密与否等, 更应该关注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情况。宪法不应是一个国家表现民主的装饰物, 而如何避免宪法成为装饰门面的花瓶, 我们则应该寄希望于宪法实施。然而宪法实施在实际生活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等公权力机关置宪法于不顾, 肆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某些党员的言行举止严重违背宪法的要求, 给党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缺乏对宪法的信赖。宪法实施中的问题肯定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 而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宪法意识的薄弱, 宪法实施需要树立与普及正确的宪法意识。
一、宪法实施须有宪法意识的支持
所谓宪法意识, 是指生活在特定文化背景的宪法关系主体对宪法以及宪法实施的认知与评价。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不可或缺的辅助因素, 宪法的顺利有效实施离不开宪法意识的支持。宪法的实施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但如何确保制定出来的规范体系真正运转起来, 一方面与规范体系自身有关, 另一方则与潜藏在规范体系背后的宪法意识有关。我国要追求建设成一个法治国家并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就不能忘记宪法意识的重要性。
宪法意识之于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性表现于三点:第一, 我国与欧美一些传统的民主国家不同, 我国的宪法基础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作为舶来品形成的, 所以宪法意识并没有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宪法意识在美国民族精神中的根植, 既是欧洲尤其是英国母国文化影响的产物, 也是美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3]反观我国的历史发展, 在近代以前我国一直就是封建专制国家, 没有宪法意识形成的土壤。而我国提出要依宪治国, 就需要将宪法意识深深扎根于民族精神之中, 只有让宪法意识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宪法才得以更加顺利地实施。第二, 我国宪法中有很多原则性规定, 许多宪法规范还没形成具体的法律规范, 在实际生活中私权利主体的权益因此而受到公权力主体侵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我国这方面的宪法监督做的不够到位的情况下, 培养公权力主体宪法意识不失为一种减少矛盾产生的方式, 而培养私权利主体宪法意识是维护其权益的重要方式。最后, 宪法实施的不能完全依靠制度做保障。换言之, 宪法实施显然更需要依托一种以合法性、信仰、认同、良知为特征的观念意识支持。[4]宪法意识与制度的建设在宪法实施的大框架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宪法意识问题及分析
(一) 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淡薄
首先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相较于三十年前有了长足的增强。三十年前文革时期盛行的法律虚无主义给予我国的法制建设沉重的打击, 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宪法更成了摆设, 连作为国家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荒废已久, 更别谈宪法意识了。1982年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从此宪法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再一次屹立起来。
宪法意识与宪法实施并不是单方面作用的关系, 宪法意识的增强有力与宪法实施的进行, 同时宪法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宪法意识的培养。尽管现行宪法实施在三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5]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归纳中可以看出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仍不强, 公民对宪法的认知度不高而一些官员也缺少对宪法的敬畏之心。
(二) 如何理解宪法意识淡薄
要探析宪法意识淡薄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公民与官员两个主体分别来看。公民的宪法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宪法信仰的缺失。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6]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公民权益的根本保障, 公民理应对宪法推崇备至, 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宪法信仰并未深入人心有各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 历史因素。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人民都是君主的子民, 在君主面前人民是卑微的, 这就使得“官本位”的思想深入我国民心。宪法作为西方国家的舶来品, 其目的追求便是限制公权, 保护私权。在西方宪法里, 是没有绝对至上的权力, 这与我国传统的君权至上或者说是权力至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宪法意识更多的是提醒民众他们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他们的授权, 政府理应为人民服务, 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 而这与我国长久以来因历史缘由累积起来的意识相冲突。历史缘由可谓是造成我国目前民众的宪法意识不强的根本原因。
第二, 公民的法律素养不高。宪法意识的培养需要宪法素养作依托。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法学教育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民众的法律素养和发达国家民众的法律素养相比仍有很大的落差。比如李某某案和复旦投毒案, 网友们往往不仔细考量案件的经过, 就一直在叫嚣着“死刑”。或许对于普通民众, 我们不应该将法学专业学习者的法律素养标准强加于他们身上, 但是理性地看待事物应是作为一个平常人法律素养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 公权力主体的不作为。我国由于历史原因, 没能滋生出宪法意识的土壤, 宪法意识靠的是西方世界传播而来。在这种情况下, 任凭民众自由发展宪法意识, 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 宪法意识的落后会跟经济发展的落后一样会使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波浪中被吞没。而我国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 在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 带领民众培养其宪法意识。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不是做得很到位, 宪法很多时候只是一纸空文, 并没有落到实处, 无形之中使很多民众对宪法丧失了信心。
公权力主体的宪法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官员身上。我国现阶段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很多就是地方领导宪法意识淡薄, 肆意侵犯人民群众的宪法权益所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 历史因素。前文在阐述公民宪法意识不强的原因中提到了这一点, 官员和公民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 官员也是从普通民众转化而来的, 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第二, 违宪行为缺少相应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施的职权。但在实际生活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未实施好该职权, 并缺少宪法监督的具体程序制度, 使得违反宪法的风险几趋于零, 以致于很多官员不顾违宪风险, 肆意侵犯公民的宪法权益。层出不穷的强拆事件, 公民的言论自由被压制事件, 关押上访人员甚至截访致人死亡事件正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宪法意识淡薄是不争的实施。在不足面前我们应理性地审视自己, 只有真正审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后才能才能使得自己变得更好, 宪法意识也是如此。既然宪法实施的落实与否与宪法意识息息相关, 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宪法意识增强的环境。
三、培养有利于宪法实施的宪法意识
在近三十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律创制活动, 旨在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顺利成长提供系统的法律规则, 所以培养宪法意识刻不容缓, 而如何培养有利于宪法实施的宪法意识?根据前面针对公民与官员的宪法意识薄弱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宪法意识的培养。
首先, 我们需要规制文化借以培养宪法意识。当今社会发展迅速, 传播媒介的发达使得讯息的传播变得方便与迅捷, 但是这也催生出了很多问题, 比如快餐文化。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 民众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顾着接受信息, 而后跟着其他人人云亦云。从社会热点新闻的反应来看, 很多人连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都缺乏的情况下就跟着别人加入了讨伐的队伍。此外,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没有底线地放送一些误导性很强的新闻, 造成民众盲目地仇富、仇官, 引发社会对立, 使得民众价值观混乱, 将宪法视若无物。所以笔者认为若要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进行规制十分有必要, 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要将其导引至一条传播法治、弘扬依宪治国的道路上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引导与规制文化发展并不能违反宪法的要求, 特别是压制言论自由, 否则非但不能给与宪法意识良好的培养环境, 反而会严重挫伤宪法的权威。
其次, 发展好市场经济。从培养宪法意识的角度拉看发展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培养契约精神。[7]契约意识是一个法治国家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宪法意识, 宪法其实就是公民与公权力主体关于如何限制公权力, 保障私权利所签订的一个契约。契约意识体现了公民的自治意识, 是公民理性客观看待事物, 保持独立人格也必须具备的。没有契约意识, 就没有宪法意识, 没有宪法意识, 宪法也难以得以实施。
再次, 做好普法工作。公民的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是受各方面影像而形成的。其中, 宪法法律的常识是其形成宪法意识的基础, 所以我们务必要做好宪法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但是从以往来看, 普法工作的效果不是特别出彩, 这与普法方式的老套有巨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普法工作应多样化, 借助多个渠道多个方式进行。现在新闻媒介的发展迅速, 我们也可以利用其进行普法活动。比如最高法院在新浪微博开设账号与网民进行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 公权力机关及其官员应做好表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后不止一次地强调宪法的重要性, 这对增强全民对宪法的信仰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此外, 笔者认为相对于普通民众, 官员更需要培养一种“宪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其实与可持续发展是同样的道理。可持续发展讲究的是为了长远的利益, 不过过渡开发利用或破坏当前的资源。同理, 宪法是一个国家存在发展的总章程, 实施宪法追求的是将宪法中的内容、理念深深植根于国家的各方面活动之中, 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民群众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而目前有些官员置宪法于不顾便是在透支着“宪法的可持续发展”。“谁打下的天下谁坐”这种观念还存在于某些宪法意识不强的官员身上, 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治国方略,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合法性建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上的扬弃。[8]视宪法于不顾, 就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破坏, 就是对我党对追求政权合法性所做努力的践踏, 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安定。故笔者认为需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入到宪法意识中去, 在公民特别是官员的宪法意识培养中强调宪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巨大作用, 不因眼前的非法利益或是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而透支宪法存在的价值。
四、结语
宪法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单单制度方面的构建是不足以支撑起宪法的实施, 我们还需要宪法意识作为依托。三十年来, 我国公民及官员的宪法意识显著增强, 但仍与法治国家的宪法意识要求有些距离。这其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努力创造有利于宪法意识培养的环境, 为宪法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2]童之伟, 殷啸虎主编.宪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314.
[3]白雪峰.宪法意识与美国民族精神[J].东岳论丛, 2013 (7) :109.
[4]魏建国.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J].社会科学研究, 2013, 2:58-59.
[5]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6]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5.
[7]莫纪宏.全面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J].求是杂志, 2002 (8) :54.
[8]魏建国.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J].社会科学研究, 2013, 2:60.
宪法 篇2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不久前我观看了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法制小故事,很真实,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同学编写的一个毛阿敏偷税漏税的故事,我深受启发,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你们的内心深处法律意识的真实反映。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发生在四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此时,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结果应是: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重伤,首先甲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违法,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下面,我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原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个方面,来给同学们讲一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从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
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
(二)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和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性倾向性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青少年的不良个性倾向在需要方面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物质欲,权力欲,报复欲;在观念体系上,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五观不端正,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利己的价值观;过分追求金钱,享乐,名利,实惠,讲究吃喝的人生观;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倒的道德观;哥们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放荡不羁,崇尚低级感官刺激的性爱观等。正是在这些强烈,畸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重点给同学们讲一下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拿起法律武器,把实际例子讲给父母听,纠正有些父母的不良家庭行为。
家庭是青少年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小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大染缸。这就要求有些同学,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家庭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应是最为重要的。父母代表社会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为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会影响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健康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与其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若父母对家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子女的态度适当,教育、引导得法,自身性格,言行举止良好,家庭的内聚力,亲和力增强,正面影响加大,子女实施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就很小。反之,子女受到的负面影响大,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就大,甚至直接导致犯罪。其中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主要有亲情过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单亲家庭,不轨家庭五种。亲情过剩。目前,在我国城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辈、父辈的百般宠爱,被过度的亲情所包围,在家中俨然是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他们中一些人因而养成了不良性格,形成了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以身试法,以致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因不良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如:自97年上半年以来,佛山的一个少年暴力犯罪团伙共三十多人,最小的仅11岁,最大的17岁,在追求称霸一方,为所欲为的目标下,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吃干吐净为盟,排列座次,三人成伙,五人成群,穿插结合,交替作案,渐渐发展一个犯罪团伙。并于1999年被公安部门依法逮捕。
德国宪法与法国宪法比较法研究 篇3
法国宪法的产生
法国是欧洲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各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它是法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法治原则,其中包括罪行法定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还确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提出主权在民,国家分权的主张。《人权宣言》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在当时起了重要的进步作用。它是法国宪法产生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政治力量、阶级力量的对比,法国也不例外。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现在200多年的时间,政治风云多变,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尖锐复杂,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政治形式多次变更,其间经历了两次封建王朝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了14部宪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793年宪法、1848年宪法和1958年宪法。
1793年宪法又称《雅各宾宪法》,是法国第一部比较完整地体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和工人农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虽未付诸实施,但它所包含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848年宪法是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所控制的立宪会议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而制定的宪法。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具有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的许多特点。
1958年宪法即现行宪法,又称《第五共和国宪法》。此后,1960、1962、1963、1974和1976年先后作了某些修改。这部宪法大大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总统的权力,使法国现行制度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特色。
法国宪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宪法变动频繁,错综复杂,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经验和史料。
德国宪法的产生
德国是一个宪政的国家,在十八世纪,国家成立时就已有成文的宪法。在1949年有了现行宪。但是在成为一个宪政国家之前,经历过的历史有150年。而且民主的宪法,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才有的,1791年的宪法中包括了民主、人权、平等因素,这是一个现代的民主主权国家的开端。
德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848年宪法。产生这部宪法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工业化使得城市贫民和一些来自农村的人生活更加困苦,不得不起来革命;二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宪法虽然公布了,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因革命的失败而被撕毁了。
德国的第二部宪法是1871年的俾斯麦宪法。但是这部宪法,它既没有包含民主,也没有包含人权。虽仅有的选举权,也是一个分等级的选择权,分成了三级。那些有财产的人,他们拥有的权利和票数是普通人的3倍。女性则是没有选择权的。1871年这部宪法的好处是在全德国范围内施行。
德国的第三部宪法是在一战以后,就是1919年的魏玛宪法。德国在1919年以后也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的国家,制定一部帝国的宪法。这部宪法也是一部针对全国的宪法。
德国的第四部宪法是1948-1949年宪法。魏玛共和国后来被纳粹分子推翻了。
法德两国宪法的特点
法国宪法的特点
首先是1958年的戴高乐宪法,其也叫第五共和国宪法,它分序言和15章,共92条。这部宪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总统权力的扩大和议会权力的缩小,以及确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某些特点的被称作半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宪法一方面给予总统强有力的权力。规定总统在法国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中居主导地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不仅享有传统的总统权力,还享有单独采取的非常权力。从此意义上说,法国政治体制具有总统制的特点。
另一方面,宪法在极力削弱议会权力的同时,仍保持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基本原则。因此,法国总统要实现自己制定的政策,还要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受议会的牵制。这又说明了法国宪法又具有议会制的特点。这种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特点的宪法对政权的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法国宪法在序言第2条、第十二章第77-87条中确立了法国和其殖民地的原则以及建立法兰西共同体的形式。法国宪法还专门规定了政党地位,而在英美国家,有关政党的立法都包括在结社自由之内。
德国宪法的特点
尽管将魏玛共和的短命完全归结于魏玛宪法并不客观,但作为一部构建魏玛共和政治秩序的最高规范,魏玛宪法的制度设计必然牵动并相当程度上左右了魏玛共和之实际政治过程以及社会层面之整合方式和方向,因而,检讨魏玛宪法在国家政制设计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对于德国战后国家政制之创建是不可或缺的功课,而德国基本法之所以能成为继美国联邦宪法之后第二部对世界宪政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文宪法,与它站在魏玛宪法肩上、充分汲取魏玛共和时期种种宪政经验教训从而使它构建的政治统一体下的政府权力在保持均衡的同时成为有效地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制度装置关系尤为重要。
在基本法中,权利规范被置于组织规范的前面,而魏玛宪法则相反。基本法将基本权利规范放在首位,象征着与魏玛宪法相比它更关注人民权利,权利规范是它的实质核心内容。基本法还赋予人民诸多具体的基本权利从而使它在實质内容上而不仅仅在形式意义上超越了魏玛宪法。与权利规范的超越相比,基本法在组织规范方面对魏玛宪法的反省与发展就愈益显著。综括而言,现行的基本法较之前的几部宪法尤其是魏玛宪法存在几个方面的不同和特点:
(1)在政府的组成上,基本法通过将 组建内阁的责任主要托付于联邦议会和联邦总理手中,而不是像魏玛宪法那样交给联邦总统。
(2)在总统的宪法地位上,基本法仅仅赋予了由议会团体选举出的联邦总统非常狭小的权限,使总统远离独立地或决定性地参与最高国家领导的权力。
(3)在宪法的守护者问题上,基本法在第九章司法中首先就联邦宪政法院的组成、功能和权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联邦宪政法院的宪法司法的唯一宗旨便是维护宪法。因此,联邦宪法法院所具有的广泛的管辖权在历史上是没有可比的先例的。正是通过这种广泛的宪法司法管辖,联邦宪政法院使基本法排除、 避免了种种的宪法基本权利侵害、宪法破坏或宪法障碍,为人类宪政实践开创了守护宪法的新模式、捍卫宪政的新篇章。
(4)关于政党制度,基本法同样有明文的规范条款,与魏玛宪法忽视政党的作用,让政党游离于宪法之外对比鲜明。基本法赋予了政党确定的功能,并依照其相互间的联系规范出了政党法秩序的基础。
总之,魏玛共和的历史教训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德国基本法今日的构造样貌和内涵实质,从历史的宽视角来看,基本法的宪政成就更多的可能源于它是站在魏玛宪法的肩上。
法德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法国的违宪审查
法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宪法制度的少数国家之一,但法国在历史上对司法机关心存戒备,因此建立了宪法委员会来实施宪法的监督工作。1946年宪法设立宪法委员会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议会的优越地位,而1958年宪法设立宪法委员会的基本出发点则是为了维护总统和行政机关的权力。在后来的实践中,法国宪法委员会又逐步演变为平衡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机关。
法国的宪法监督机构叫做宪法委员会,对于法国宪法委员会的地位,法国政府认为,宪法委员会“尽管具有组织形式,但并不是一个司法审判机构,它是调整公共权力运行的组织,但并未明确指出这种调整是否属于司法性质。
法国的违宪审查是一种事前审查,宪法委员会的一个重大职能就是对法律合宪性的审查。也就是说,法国的违宪审查是在法律颁布之前提出来的,一旦该法律被审查为违宪法律,随即胎死腹中,不会被颁布,换句话说,也就是法国所颁布的法律都是符合宪法的,一经颁布就不会再进行违宪审查。
德国宪法的违宪审查
德国在十九世纪之前是一个松散的联邦, 但是最早的宪法法院却是出现在德国,可见德国一直就有建立宪法法院的传统和基础,德意志第二共和国建立魏玛宪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违宪审查,在1933年被希特勒废止,为德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二战后,德国建立了专门的宪法法院,维护宪法的权威。德国的宪法监督机构叫做宪法法院,德国的宪法法院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质,作为政治上的立宪机构,它的政治作用主要是监督国家机关,包括对法院的监督,对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的监督等。但其主要职能还是司法机关,它最重要的地位在于是联邦范围内的最高司法机构。也是唯一适用联邦基本法的联邦法院,拥有基本法的解释权。
德国的违宪审查则是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说明德国的违宪审查既包括类似法国的事前审查制度,同时也包括违宪法律导致具体诉讼发生后的一种事后审查的权利救济。这一方式能够有效的弥补以上所提到的事前审查所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工作量巨大等新的问题。而德国则实行的是抽象审查和具体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具体审查是指具有违宪审查权的机关通过审理具体案件,就所适用的法律是否合宪有效的问题,作出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违宪审查制度。
总之国际流行的划分标准往往把法国和德国的违宪审查模式划为一类,可见其确实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他们作为专门宪法监督机关模式的两大代表也的确各有特点,除了上文说的之外,在违宪审查的制裁方式、权力职能上等都有所不同。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宪法人”在宪法教学中的培养 篇4
一、宪法人的文化内涵
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 虽然呼吁培养宪法人的热潮很高, 但是在宪法研究学界对宪法人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来说, 宪法人应该是指诚心诚意的以宪法的基本精神作为指导思想,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能够时刻按照宪法规定依法办事的人。通俗一点的讲就是社会个体在经过对宪法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后, 能够运用宪法的知识平等公正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 并以宪法为准则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国家的政策管理, 使国家能够更好的发挥依法治国的职能,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从而保证我国各方面的健康稳定发展。从宪法人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出宪法人在我国法制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只有培养出众多的宪法人, 才能够拥护国家和政府的政策, 才能够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能够以宪法为指导思想, 养成使用宪法的良好习惯。
二、宪法教学中培养宪法人的重大意义
(一) 培养宪法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 依法治国, 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这就说明了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要实现依宪治国, 不仅要求国家和政府的各个机关能够深刻的了解宪法的重要内容和精髓, 还要求社会群体大众能够清楚的认识宪法的重要性和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宪法的学习中去, 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使用宪法的良好风气, 通过长期的宪法实践活动, 使人人都能够成为具有宪法意识的宪法人。而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 有责任有义务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增强对宪法的学习和研究, 提高自身的宪法意识, 进而能够在社会上带头拥护宪法, 使用宪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 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宪法的学习中来, 使宪法走进千家万户, 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从而使国家和政府能够更好的依法治国,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说, 在宪法教学中培养宪法人, 是各高校进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 培养宪法人有利于宪政的实现
宪政是以宪法为基础并高于宪法的政治体系, 是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要想做好依法治国, 首先要实现依宪治国, 通俗的说, 建设法治国家也就是建设宪政国家。要想实现宪政, 那么就得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宪法人, 使他们在进行任何社会活动的时候都能够依照宪法的精神, 从而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能够依据宪法进行管理和发展, 形成良好的宪法氛围, 进而逐步的实现宪政治国。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 祖国未来的发展能否繁荣昌盛的巨大任务就落在的他们的肩上, 把他们培养成宪法人, 从而能够用宪法来指导国家相关工作, 使各个环节都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才能够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三) 培养宪法人是促进法学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 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某某律师、检察官、法官因为犯了某某罪而被调查、逮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学教学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宪法教学, 导致他们在踏入社会后, 缺乏宪法意识, 不能够严格按宪法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做出有害社会与人民的事情。另一方面,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部分高校的教师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法律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使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仰, 从而也就不能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是高校法学专业发展的一个弊端, 长期以往, 只会阻碍高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因此, 培养宪法人, 使学生们能够拥有高度的宪法意识, 是促进法学专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 培养宪法人也是宪法教学的重要任务
宪法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 才能够逐步提高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真正的成为一名宪法人。而宪法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宪法的重要内容, 并使他们学会运用宪法的能力, 从而一步步的培养学生的宪法人意识,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宪法习惯, 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能够严格按照宪法的精神来进行。
三、宪法教学中培养宪法人的重要途径
(一) 从事宪法教学的教师理应加强自身的宪法综合素养, 首先成为宪法人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言以身教, 以身作则, 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 促动学生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深入到学习中去。同样, 作为宪法教学的教师更应该首先成为宪法人, 这样才有资格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进而逐步的促进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宪法人。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宪法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宪法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宪法综合素养, 并在教学上做到创新, 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调动学生学习宪法的积极性, 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宪法的重要性。其次,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要时刻按照宪法的相关准则进行一切的社会活动, 这样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始,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 逐步的培养他们使用宪法的良好习惯。最后,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 注重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从而指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应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他们成为合格的宪法人打好基础。
(二) 在宪法教学中注重运用宪法实例, 来提高学生学习宪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我国大部分高校宪法教学情况来看, 许多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宪法知识和理论, 造成课堂教学气氛的枯燥无味, 从而大大降低的学生学习宪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教师在宪法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的使用宪法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表达自己对实例的不同看法, 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也使学生对宪法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在宪法教学中, 运用鲜活的教学实例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宪法意识和参与国家政治建设的意识, 这样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就能够运用课堂学习的宪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长期的宪法经验积累, 逐步培养成合格的宪法人。
(三) 在宪法教学中注重宪法教学重点, 从而使学生具备宪法人意识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由于受根本法的性质影响, 宪法的内容必然会包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政治问题。教师在宪法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宪法教学重点, 并重点讲解, 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宪法内容的精华部分, 从而能够真正的掌握宪法精神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至于相对次要的宪法内容, 教师可以稍微加以点拨, 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加以学习,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宪法教学的重点, 从而能够把主要学习精力放在宪法教学重点上, 使他们真正的掌握宪法的文化内涵, 才能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知道运用什么宪法知识加以解决。
(四) 在宪法教学中, 着重公民基本权利, 塑造宪法人格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是与社会群体大众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 也是社会群体最为关心的内容。纵观世界各国宪法, 其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两大类。因此, 在宪法教学中, 要着重公民的基本权利, 塑造学生的宪法人格。有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经说过, 宪法学本质上是人学, 它的最高价值和核心命题就是人的尊严, 可见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学中的份量。大部分学生在学成毕业以后, 都会进入到社会成为普普通通的社会大众, 那么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权利的完善和保护。而在学校教育中, 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使他们牢牢的掌握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内容, 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宪法习惯, 使他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能够增强公民权利意识, 当自己的权利受到危害时, 能够勇敢的运用宪法武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从而有力的保护自己的公民权利。
(五) 在宪法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宪法应用能力
宪法教学的任务不仅包括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宪法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宪法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想学生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运用现代发达的多媒体教学, 在讲解宪法知识的同时, 多放一些关于宪法内容的影像资料, 例如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等等, 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掌握宪法精神。其次, 教师要多举行一些宪法辩论赛,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提高宪法应用能力。最后,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 如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走访, 让学生们深入群众中去, 了解宪法在群众的使用情况, 并在课堂上形成激烈的讨论, 这样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时间活动中就能够逐步的提高应用宪法知识的能力, 这也是培养宪法人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在宪法教学中注重宪法人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在宪法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使宪法深入学生内心。那么学生在进行实际社会活动时, 就能够时刻以宪法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养成一个合格的宪法人, 为我国的法制社会建设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龚俊.宪法学教学重点重构—以培养具有“宪法素养”的法律人为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 (3) :67-69.
[2]上官丕亮.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 26 (1) :34-36.
[3]张双花.对宪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科教导刊, 2009 (13) :20-23.
学宪法,讲宪法1 篇5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宪法就是明媚的阳光,保障着我们国家大地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在宪法的阳光照耀下,草才能绿,水才会清,国家大地才能生机勃勃的发展。
是的,宪法之于国家,正如阳光之于生命。没有了阳光,生命将会迅速凋零;没有了宪法,国家也会迅速的消亡。宪法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是人民手中的利剑,是违法乱纪者的噩梦。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宪法的原因。
或许有人觉得,宪法离我们太遥远了。也正像阳光一样,高高在上。但是,同学们,当我们站在阳光下的时候,不要忘了低下头,看看我们的周围啊,阳光撒满了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宪法也是一样,它就在我们周围,保障着我们的基本权利,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社会,尽管法制执行力度非常大,普通法遍布生活得每个角落。但仍然存在着些许行为,触犯了宪法的威严而未受到惩罚。甚至于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性法规,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到什么呢?广东省“孙志刚事件”给了我们提示。当年的公民孙志刚,因为未携带身份证,未及时办理暂住证而被认定为是“三无”人员关押进了收容所,最后惨遭毒打致死。而此悲剧事件与当时当地对于“三无”人口管理的法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缺陷有着紧密联系。事件发生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的三位法学博士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建议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由此导致该《办法》的被废止,新的《城市生活
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才应运而生。而他们提出废除该《办法》所依据的,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有当年轰动全国的“张先著乙肝维权第一案”事件。张先著参加当地公务员考试获得了第一名,但在体检时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因而未被录取。而在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中,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属于身体健康,能否担任公务员并没有明确规定。张先著以歧视乙肝携带者,侵犯公民合法权利为由,将芜湖市人事局告上了法庭。安徽省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确认张先著胜诉。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是的,朋友们,宪法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当我们的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当我们的社会保障缺失时,当我们遭遇到人治代替法治的情况时,当我们面临着立法性的红头文件时,我们不应该只是束手无策。我们更应该想到,在我们的手中,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武器。
当然,我们在享受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而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在过去的时光里,人们对宪法的信仰和遵守曾一度处于淡漠和缺失的状态。而值得庆幸的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确立了国家宪法日和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这些举措,让宪法的光芒重新出现在了民众的视野之中。对于国家,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对于人民,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公民的我们,能够更深层次的去接触宪法,知道什么是宪法,宪法能派上什么用场,同时也能知道遵守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努力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想这也是我们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的主要目的吧。
宪法 篇6
规范宪法学(派)应该和可以有何作为呢?能否真的从我国宪法的被动中调动出主动的元素?即在认为我国宪法没用(既没法规范效力又没法实际效力)的预判情境中,通过模仿德、日这样的宪政国家的宪法裁判技术来盘活宪法。
涉及“宪法是法”的一切显然的和隐然的动力,都可归结到宪法审查或违宪审查的制度冲动。恪守规范法学之以既有法规范为工作起点的法律职业操守,规范宪法学者会依次询问三个问题:一是现有宪法审查制度如何?答案应该是,“八二宪法”设计有违宪审查的框架,可看作违宪审查制度的雏形。此外,还赋予了人民法院在普通司法审判中适用宪法的职权。二是,三十年前就有所设计和安置的宪法制度,为何迄今没有得到启用和发展?答案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启用和发展,只是不够理想。其中有政治因素,但学术界的理论和学说分歧造成的阻力似乎更大,本世纪初宪法司法化的发起和失败的例子就是证明。第三个隐含了答案的问题是:规范宪法学能梳理宪法学的学理混乱并引导风气,从而回归“八二宪法”有关宪法主动性的初始制度设计吗?
宪法审查的核心是立法审查,对违反宪法的法律法规配备纠错机制。“八二宪法”没有直接使用“宪法审查”或“违宪审查”的字样,但立宪者不可能预见不到立法违宪的可能性,更不会对违宪伴随着的政治风险无所顾忌,只是该如何具体设计防范和纠错的手段,需要更为清晰的判断和把握,需要时间,甚至失败的经验。立宪者没有采纳被广泛认可的德奥宪法法院或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机制,而是倾向效仿英法模式,将宪法守护者的角色分配给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它安排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机制,规定全国人大享有“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以及撤销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及规章的职权。此外,《立法法》还通过“批准生效”机制,设计了针对地方立法的事先审查制度。同样无需避讳,事先“批准”和事后“撤销”的对象,表面上都没有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如果执著于相关条款的字面意思,好像可以得出法律不可以进行违宪审查的判断。实则,《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按表面意思做直白的推理,结论是,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不得抵触宪法,则“违反者无效”,而且根据同一条另款做出的“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的规定,违者当承担法律后果。如把宪法看作一个文本系统的话,就能得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在“八二宪法”的“宪法监督权”框架内的结论。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法律不在事先批准和事后撤销的对象之内,该如何监督其是否抵触宪法以及如何追究呢?可能答案是,八二制宪者没有考虑仔细或者没有达成一致从而出现了规范漏洞,需要根据具体法律或宪法问题予以漏洞补白。这是在考验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理论和法律技术水平:面对立法或立宪漏洞或其间的相互矛盾,该如何理解法律和宪法规范的顺位关系,从而给出适用或不适用的判断?这就牵涉到法律解释者的宪政法治理想了。或执著于“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的规定,或执著于法律不属于宪法监督对象的判断,从宪法技术角度来讲,无论哪种偏向均需论证为何排除宪法文本中关于对立面意见的规定,而不能仅仅固执于宪法文本中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条款。这是法学者处理冲突条款的基本要求。遗憾的是,学界的宪法理解并不能统一到法律应该接受宪法监督这一结论上。普遍的一种思路是,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监督者,所以否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监督自己制定的法律。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判断,但也不妨与一般生活经验相类。好比考试交卷前学生应该自检一两遍,虽不及第三者的检查来得有效,但查出一半甚至一大半的错误也是可能的。何必否定聊胜于无的作用呢,在独立检查不可行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取消自我检查的程序呢?这里,日本的宪法经验可为参考:日本百分之九十的法律议案由政府提出,被质疑违宪的情况很少,原因在于草案准备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由政府设立的宪法审核部门对可能的违宪点进行审核,一旦涉嫌违宪便需要从行文和内容上进行修正。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法律草案准备的最后阶段设有类似一道违宪审查防线,可以拦截不少法律的隐患吧。为什么要固守“如果不是绝好便宁可绝滥”的思维定式呢?即便把能否对法律进行违宪审查的问题暂时搁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位阶以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也理应成为宪法学界的基本共识,那样也可以拦截一半的违宪立法吧。然而,学界就是不能形成共识,理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未承担其违宪审查的职责,迄今没有对任何位阶的任何立法做出违宪裁判从而事先不予批准或事后予以撤销。意即最高决策缺乏诚意。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呢,但因此断定我国的代议制审查机制形同虚设,也不公允,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自“五四宪法”起就一直以类似“询问答复”的方式进行着事先审查的工作,且不乏漂亮的宪法解释。比如,“五四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许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审判。”天津市中级法院在审理一件民事案件时对该条的适用拿捏不准,故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解释。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六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做出《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民事纠纷被诉法院可否传唤问题的答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讨论,认为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在于保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便利其执行代表职务。但民事案件并不涉及限制人身自由问题,因而不属于《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范围。毕鸣岐代表因民事纠纷被诉,法院可以依法传唤,无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这是按照立法原意进行的宪法解释:根据“五四宪法”第三十七条的字面理解,民事审理也是属于“审判”的一种,但天津市中级法院遇到的具体案件让人对这种字面解释的结果的妥当性产生了怀疑,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立法原意,即“不影响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将“审判”减缩到限制人身自由的“审判”。这就阻挡了一次司法机关的可能违宪决定。中国特色的宪法审查机制不够理想,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让其活着就有活得更好的可能性,死了就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也许法学界尤其宪法学界沿着这条线索,持续鼓励和支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宪法解释工作,揭示宪法解释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其中的技术性,那么也许,就在“八二宪法”设定的事先批准和事后撤销机制框架下,我国的宪法审查的意识和技术比现在的水平会跨进一步。我们知道,法国的宪法审查很长时间是由专门委员会进行事先违宪审查,在英国真正的违宪审查也是近两年的事,德奥模式和美国模式并非宪政建设的唯一途径。然而,在“普世价值论”和“扬弃技术论”的夹击下,在西化和本土间锻炼平衡术是困难的,加上理想和权欲的张力,即便宪政法治理想的热切追随者,一旦行动起来也难守宪政法治底线。可不是么,九十年代中期的违宪审查制热议到本世纪初便演化出了宪法司法化运用,它可以被看作对“良性违宪”传统的回归:再一次无视“八二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宪法守护者的制度设计,鼓动最高人民法院效仿美国两百多年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勇夺宪法审查权,于二零零一年催生了最高法院的“齐玉苓案批复”,希望用实际运作坐实最高法院可以适用宪法进而可以进行违宪审查的权力配置诉求。国家权力的配置方案需有国家学理论的耙梳和配合,但联系实际则取决于政治权力的利益顾忌,最高法院只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二零零八年最高法院主动撤销“齐玉苓案批复”,司法运动宣告破产。对这一结局,本来可有这么一种理解,即现实至少阻挡了一次违宪能动,但法学界的理性限于被压迫的情绪,没能看到宪法司法化运动本身内含的无视宪法的反法治倾向。更加不幸,宪法司法化运动失败不仅中止了最高法院取得美国式司法审查权的野心,也终止了内置于“八二宪法”文本的各级法院在司法审判中应该适用宪法的制度设计。违宪审查和司法裁判中的宪法适用本是两回事,但多数宪法司法化文献硬把两件事纠合在一起,或有学者指出区别,却仍坚持有其一必有其二,无其一必无其二的判断,以为制止宪法司法化的人想要并且可以从根上遏制法官解释和适用宪法的苗头。这是宪法学者隔膜宪法学技术、随便搬弄法学理论的结果。
宪法的司法适用是宪法主动性的另一个渊源。掌权者的想法无从也无需多加揣测,宪法学者要问的是,宪法如何规定,如何践行之。关于法官能不能适用宪法条款,“八二宪法”态度是明确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第五条第四款)“一切国家机关”当然包括人民法院,法院遵守宪法自指在它的核心工作即司法裁判中遵守宪法。对法学者来说,“遵守”有些语感的别扭,需要被范式转换成“适用宪法”。宪法的司法适用可分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前者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将宪法作为直接的判案依据,通常是在普通法律和宪法抵触时以及普通法律没有规定时,依据宪法的相关规定做出司法裁决。法院可不直接依据宪法,而仅在适用作为裁判依据的法律法规的概念和规则不确定时,先对其做出符合宪法规则、原则和宪法精神的解释后加以适用。此即宪法的间接适用,亦即宪法学界现在热门的所谓合宪性解释。算不上复杂的知识,操作起来也没那么困难,至少不比适用一般部门法更困难。八十年代末,司法机关迫于部门立法及相关法理匮乏或依法裁判后果明显有违司法公正的原因,比如在“一九八八年工伤概不负责案”以及不少的名誉侵权案中,就直接以宪法条款为依据进行了裁判,现在回看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裁判文书,从宪法和司法裁判学理角度挑剔都无可指责。假设八九十年代最高法院基于当时立法滞后而法官无法可依的困难,根据宪法适用的成功经验,指示各级法院在一般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时可适用宪法,司法界和学界的工作重点便会集中到“司法如何适用宪法”的问题上来,人大常委会或者会默许这种行为,而不质疑其违宪。然而当时最高法院适用宪法的动力仅在于妥善处理个案,并无二零零一年制作“齐玉苓案”司法解释时的见识,似乎错失了这一效仿“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历史机会。到了新世纪,我国基本完成建立法律基础框架的立法工作,尤其在民法中已嵌入了用以矫正私法自治缺陷的诚实信用、公序良俗条款,这两个条款弹性之大几近包罗万象,在这种局面下宪法适用才得以做直接适用与间接适用的区分。我们从德、日和台湾地区的文献中见识到关于这种区分的拗口的法理分析和同样拗口的个案裁判经验,开始运用引进或者发明的说法进行辩论,终于,法院可否适用宪法的问题成了争论不休的宪法学问题,在被裹进宪法司法化运动后便走到了否认司法裁判(不论直接还是间接)可以适用宪法的地步,仿佛得到了难得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一致的效果。这当然是错误的。上述分析唯一可能的遗漏是,最高法院一九五五和一九八六年有过两个司法解释,指示各级法院在裁判文书中不要直接引用宪法,这便成了支持司法不能适用宪法的强有力的法理依据。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这两则司法解释主要针对裁判文书的制作技术和撰写风格,而法院制作裁判文书如何“引用法律”和法院裁判如何“适用法律”以及如何进行法律论证完全是两个层面的概念,中国法律文书体例崇尚极少主义风格,虽然司法实践中频繁使用各种法理学说,却从不体现于裁判文书。是否应该这样,可以另作讨论,但至少说明文书中不明示宪法成为裁判依据和论证理由,并不等于法官可以、可能无视宪法存在。此外,如果宪法规定包括法院在内的一切权力机关都要遵守宪法,最高人民法院做出不同指示的资格如何取得?而所谓“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直接和间接适用的区分”或者“合宪性解释”这样的纯粹法学技术主张,完全不能妨碍明显的宪法主张。宪法学想要往发挥宪法主动性方向有效迈前的话,就得纠正关于司法机关能否适用宪法的认识错误。
宪法 篇7
一、“基本权利”、“人权”以及“宪法权力”辨析
从基本概念来看, “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关系极为微妙, 甚至可以说, “基本权利”是在人权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人权”的另一种指向, 它将“人权”具象化了, 通常情况下, 我们在宪法中所涉及的“基本权利”, 其内涵即指“人权”。“人权”指的是人要求维护或者有时候要求阐明的那些应该在法律上受到承认以及保护的权力, 进而使得每个人在其个性、精神追求以及道德信仰等其它方面的独立获得最充分、最自由的发展[1]。
(一) 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权”与“宪法权利”的内涵及其关联
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说“人权”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产物, 那么, 保障“人权”就显得是笼罩在宪法之下的一种庇护, 这就不符合理想主义的自然法意义上的实践体现。但无可厚非, 当现代社会越来越趋近文明理性的社会环境时, 尊重以及保障“人权”是整个时代影响下人们思想深处价值观的反射。相对而言, “宪法权利”则是从宪法的角度所定义的公民权利, 它与“人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简单来说, “宪法权利”中的条文规定仅仅代表人的“基本权利”当中能够被提炼出来的框架, 当然, “宪法权利”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中最重要的权利内容, 主要是为了界定公民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内容。
(二) 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问题实质上是“基本权利”本身的重新归属问题
在时代的发展变革中,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社会体制所呈现出来的每一处细微变化, 因为这些变化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带领我们重新认识到了社会关系和制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尤其是法律机制的构成, 关系到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事实上, “基本权利”是“人权”的本源, 换句话而言, 如若无“基本权利”便无“人权”。从本质上来看, “基本权利”与“人权”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二、透过宪法的“迁徙自由”了解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
现阶段, 在我国社会体制的变化过程当中可以明显看到, 国家法律对广大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逐渐增强,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较以往有所提高, 国家的法律环境将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2]。从整体来看, 国内市场经济格局的形成, 不仅需要我国社会各环节、各产业链条的共同维护, 而且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来支撑。透过宪法的“迁徙自由”了解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遵循。
(一) 关于“迁徙自由”权利性质的辨析
若要想更加深入地研究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 就要从“权利”归属问题来着手, 因其与“权利”本身并未有太大的干系, 而主要在于将“权利”剥离政治化干扰。就以“迁徙自由”为例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以限制人口流动为主要目的的户籍制度,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受到冲击, 社会层面之上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3]。但尽管如此, 从宪法的角度来规制“迁徙自由”并未出现, 人们也都适应当时并不健全的法制环境。在人们的观念中, 法律制度在执行起来是极为严谨的, 而且从社会稳定和谐的角度来看, 法律制度的存在必然是一种人人都要遵守的硬性规范, 绝大多数的社会活动都受制于国家法律之下。市场经济客观上形成的劳动力自由流动, 与外来人口流入城镇后无法与当地居民享受平等待遇, 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和冲突[2]。从本质上来看, 我国宪法所追求的实质公平的内涵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只有满足了这些基础条件, 才能将法律实质正义的价值激发出来, 进而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性。例如:人们的“基本权利”———“生存”、“平等”、“自由”的权利。在这些基本权利受到维护的基础上,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所谓“公平”才可能成立。因此, “迁徙自由”被纳入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中[4]。透过“迁徙自由”的内容来看, “基本权利”、“人权”以及“宪法权利”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脱离任何一个概念都是不现实的, 正因为由于三者的内涵有所差异, 所以就有了从人权跨度到宪法权力这一说法的产生, 以及针对从宪法的视角来看权利性质确定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实际上, 即便我国通过特殊手段来限制“迁徙自由”, 也无法阻挡宪法本身的权威性, 以及对“迁徙自由”这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 因限制的条件是既定的, 这些所谓的限制条件与国家“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国家安全”等内容有关, 这是无法逾越的界限。
(二) 探究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
透过宪法的迁徙自由来看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较为合理, 因其是最能够说明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的实际案例。从某种意义上讲, 长期以来, 无论国内、国外, 如若打着“宪法可以禁止某种权利”的旗号来“治国”都是行不通的, 如若暂时出现了社会法制混乱, 那也是由于极端政治化言论的干扰所导致的, 并未构成实质性的法律规制。从我国宪法体系变革的过程来看, 有关“迁徙自由”等宪法内容的修正可谓是“一波三折”, 由此, 可以看到人们对宪法体制内容的争议确实存在着[5]。我国宪法体系中所规制的“基本权利”与“人权”间关系较为复杂多变, 如若单纯地从国家刑事诉讼的角度来分析, 国家法律主体对于社会公共“权利”的责任较重, 它需要在特定的时刻能够对社会公众负起责任来, 为其提供公平、细化的法律法规标准, 以便于经济各方能够遵照执行[6]。实际上, 要想从根本上厘清“国家宪法”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关联, 显然需要将“迁徙自由”等其它同质权利内容剥离宪法规制以外, 将其归并到其它基本的法律体系当中, 从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如此看来, “迁徙自由”等同质公民基本权利内容的属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 鉴于“基本权利”、“人权”以及“宪法权利”三者间的同系不同质, 进而才有了关于“迁徙自由”等法律规制内容的分歧。从我国的法律环境来看, 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民间事、民商事惯例被纳入实体立法中, 与此同时, 我国宪法内容也日趋完善, “迁徙自由”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找到了最合适的权属位置。由此看来, 我国诉讼法研究的内容实质上更侧重于引入西方宪法规制的理念, 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主体内容中的精髓与我国现阶段法律主体进行互相融合, 借鉴先进经验并发挥其在我国宪法体系构建当中的实际能效, 进而将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厘清。
参考文献
[1]刘涵.宪法取消的权利性质分析——以迁徙自由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3 (03) :103-104.
[2]朱全宝, 吴传毅.城镇化视域下的迁徙自由权检视——基于农民主体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 2013, 06 (06) :159-160.
[3]秦强.立法机关的人权立法义务研究——以人权条款入宪为背景[J].北方法学, 2012, 05 (05) :49-51.
[4]常安.改革、修宪与宪法理论论争——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之际的一个学术史回溯[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2012, 06 (06) :59-61.
[5]涂四益.五四宪法之公民权利义务规范的特点——兼论与苏联1936年相关宪法规范的区别[J].法学评论, 2011, 04 (04) :18-20.
浅议宪法 篇8
关键词:宪法,民主,历史发展
一、宪法的历史发展
西方的宪法发展要远早于东方国家,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国家的宪法。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起始于英国1215 年的《自由大宪章》, 虽说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 但其对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明确了法律至上这一重要的宪法原则。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期, 英国加大了完善宪法体制的力度, 并在2005年通过《宪法改革法》, 2009 年10 月正式成立英国最高法院来取代上议院成为英国的最高终审司法机构。
美国是成文宪法的先行者, 在宪法领域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美国。1775 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爆发了反对宗主国的独立战争, 并于次年7 月4 日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1787 年5 月, 制宪会议的召开使得美国宪法终于在9 月获得通过,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的成文宪法。自1791 年以来, 美国宪法已有27 条修正案, 其中1791 年通过的前10条修正案被称为《权利法案》。
德国虽然1870 年才成为统一的国家, 但其宪法从统一前就开始出现了。德国在普鲁士王国时期制定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日本和我国清政府的立宪有着重要的影响。德国宪法的特殊地位主要是由《德意志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确立的, [2]前者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宪法的开端, 在整体上是比较先进的, 对德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其不足导致了后来法西斯的盛行, 后者是德国统一后受多数德国人民尊重和接受的基本法。
宪法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国要切实做好宪法方面的相关工作。我国宪法开启于清末, 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质以及清王朝的“不作为”, 清末立宪并不尽如人意, 但是它开创了中国立宪的先河, 是有历史地位和贡献的。从清末至今, 我国立宪已走过一百多个年头, 在这期间我国的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宪法的变动也相当频繁。纵观古今中外, 我们必须要推进宪法的发展, 大力弘扬宪法的精神, 形成全社会遵守、信仰、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二、宪法的特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就当代中国而言, 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 是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 通常被称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它具有其他法律所难以比拟的广泛性。
宪法具有广泛性, 但不是事无巨细都可以写入宪法, 宪法所规定的是个人、社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事项, 这就揭示了宪法的根本性。宪法作为集中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 当仁不让地成为国家的根本法。权威是社会和平有序的重要保证, 社会的文明进步要求在公共生活中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飞跃, 宪法就具有其他法律所无法比拟的权威性。
三、宪法与公民的生活
在很多人眼中, 宪法是遥不可及的, 但是事实上宪法与公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是与我们的生活分不开的。
平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上的平等权的具体表述是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比如2005 年海南省高考状元李某无缘读一本的事件就引起了不少人对平等权的质疑与反思。就我国现在而言, 尤其应重视平等权, 保障平等权的实现。无论是贫富悬殊还是城乡差距的解决都不能缺少平等的思想。当然,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也体现了实质平等观的要求。可以说, 平等与自由是社会和谐的支柱, 两者相辅相成。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宣布了实行义务制教育, 这一举措不仅深入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内容, 既有利于落实宪法中的国家教育政策又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一政策? 那是因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是个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这三种权利通常简称为社会权。[3]我国宪法中规定了许多社会权, 比如: 劳动权、受教育权、文化活动权等。这些权利的规定,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和保障。我国历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并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确立了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 文化活动权是人们在公民生活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也体现出文化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 宪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条例给了人们指引, 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从宪法推行实施的结果看来并不令人满意, 所以今后我们要将宪法生活化、大众化, 使其能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它赋予了国家机关权力, 让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更切实际的发挥宪法的作用, 寻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强.宪法的本质与宪法规范的价值定位[J].兰州学刊, 2007 (4) :89.
[2]李占荣.宪法反映的两种世界观及其可能的发展路向[J].河北法学, 2009 (9) :8.
论宪法的概念 篇9
当今世界, 宪法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宪法这种最高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规定人民基本权利义务, 规范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成为各国实现法治的重要途径。可是对于到底宪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由于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和背景意识形态的不同, 各国学者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观点。其实, 对宪法的概念问题的研究是宪法学最基础的理论性问题。德国学者克纳德认为, 对实定宪法理解是以宪法概念的理解为前提的, 只有以宪法的概念的理解为基础, 我们才能分析各种宪法问题,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 宪法的概念问题是宪法学研究中的元问题。具体来说宪法的概念问题之所以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宪法的概念关系到宪法的实质与作用, 对于概念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宪法学科的体系和研究宪法的方法。 (2)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是社会秩序得以存在的基础, 是法治得以存续发展的支撑。而宪法概念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矛盾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3) 宪法的概念中包含了许多国际上通行的概念, 研究宪法的概念, 也是法治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由于宪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同, 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标准来看宪法概念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此笔者试从概念的界定出发, 探讨对宪法概念的界定。
2 什么是宪法的概念
众多的宪法书籍对宪法概念的分析大都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一是从内容上, 二是从本质上, 三是从特征上。多数宪法学者也只是从宪法概念有哪些, 宪法该怎样去定义的角度进行研究, 这些路径都往往忽略宪法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因此, 笔者首先把宪法的概念当做一个整体来看, 也就是说,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宪法的概念。要弄清楚宪法的概念是什么这个问题, 就要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概念。
2.1 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们用来描述认识对象特性的逻辑形式。正是通过概念这种逻辑形式, 人们才会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纳入自身的认识体系,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必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 以及使用概念的目的不尽相同, 所以, 在不同的语言表达环境下, 同一概念可能会指向不同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 为人们所使用的概念这种逻辑形式也存在一个统一内涵和外延的问题, 不然, 不同的人群使用同一概念就无法达到交流思想和情感的目的。保证人们在交往活动中所使用的概念的同一性, 一般应当遵守三个原则:一是要正确的划分概念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 注意概念所具有的文化特性, 二是明确界定概念所指向的认识对象的范围, 防止人民因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同一概念而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不必要的认识分歧, 三是在使用概念的目的上达成基本共识, 突出强调概念的逻辑功能和作为人们认识工具的局限性。
2.2 什么是宪法的概念
学界所认为的宪法概念常常有三种状态:一是从宪法的辞源学说上来谈宪法的概念, 即古今中外文献中最初创设宪法这个词语是用它来表达什么含义。二是从法学上来将宪法与法的概念进行比较来理解宪法是什么。三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 从法律形式上来理解作为法律的宪法的概念。笔者认为, 从辞源学上和法律形式上都无法清楚和完整的界定宪法的概念, 应把宪法作为一种法来看, 即把宪法作为法学概念的法来看, 因为它不仅具体的指作为一种形式的规范, 而且还包括了创制、监督等具体运作的制度, 同时也包括宪政思想等各种意识形态。
既然概念是人们用来描述认识对象特性的逻辑形式, 那么宪法的概念就是人们对宪法的特性进行描述的逻辑形式。人们对宪法的特性的描述不同, 也导致了人们对宪法概念的不同界定。然而宪法概念的界定, 关系到人们对宪法实质和功能的认定,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宪法学范畴体系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因而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2.3 对宪法概念的界定
经典意义的宪法理论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或者“宪法是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根本大法”。这种观点认为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的根本问题,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依据。宪法的根本大法的性质是宪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关键所在, 也是宪法所特有的属性。但是这种定义的缺陷在于它只适应于来理解中国的宪法是什么而不能对其他国家的宪法做一个统一的界定。一个宪法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为每一部宪法所具备, 至少是在已知的宪法中没有相反的情况存在而使概念所揭示的事物属性发生内部的矛盾。经典意义的宪法概念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或缺陷。
(1) 宪法作用的角度考察宪法的概念。
刘茂林老师认为, 宪法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的规则、以及由该规则构建的社会秩序。从宪法作用的角度界定宪法的概念一方面很好的揭示了宪法具体的一面, 可以很好的反驳宪法无用论者的论调, 使宪法在作为其他部门法母法的同时, 具备了自身的规则性, 即是一种政治共同体的规则。以往宪法研究者往往关注宪法的根本大法属性而忽略宪法自身的规则性, 往往称宪法为弱制裁性, 认为宪法只是宣言性的法律, 这样的观念之下对任何宪法问题的研究都会陷入形式上的窠臼。因此, 应当肯定从宪法作用的角度来考察宪法的概念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这一思路也有其不足之处, 将宪法定义为一种规则以及由这种规则构建的社会秩序, 不能凸显宪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殊属性, 作为定义, 首先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将宪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不同之处画龙点睛式的指出来。
(2) 权利与权力的角度考察宪法的概念。
尹德龙老师认为, 宪法是规定国家权力和公民的权利分配、行使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俞德鹏老师认为, 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童之伟老师认为, 宪法是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从权利与权力的角度考察宪法的概念是对传统经典意义的宪法概念的一种挑战。这种新思路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因为纵观宪法的发展的历程, 实际上就是人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相互平衡、斗争的过程, 因此, 从权利与权力的角度对宪法概念作出合理的界定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国宪法学的研究, 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土意义上的研究, 应该顺应国际潮流, 借鉴其他国家宪政的成功经验, 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界定宪法的概念上迈出国际化的一步。
(3) “三位一体”式的宪法概念。
中国的许多宪法学者通常持这种主张。这种主张认为, 一个完整的宪法概念应包括三层意思:法律特征上, 宪法是国家定的根本大法;政治内容上, 宪法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阶级本质上, 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体现和反映。这种定义的方式继续全面考察了宪法的法律特征、政治内容、阶级本质, 对宪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这是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正是由于其面面俱到反而不能突出宪法的根本属性、本质特征所在。
3 总结
不同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对宪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笔者认为, 在宪法概念问题上不应强求各学者的理解统一, 也不应强求各派观点都能准确回答宪法是什么的问题, 只要能够用科学的世界观给宪法的概念进行界定, 就是值得肯定的。宪法的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其新的内容, 所以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宪法概念界定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莫纪宏, 李忠.宪法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童之伟.法权与宪政[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260.
[3]吴家麟.宪法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2:46.
[4]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J].中国法学, 2002, (6) :23.
[5]尹德龙.试论宪法的概念[J].法学探索, 1996, (3) :13.
[6]俞德鹏.立政关系法:宪法概念的新定义[J].政治与法律, 1998, (6) :39.
浅议宪法原则 篇10
民主是一种历史逻辑, 它是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民主的概念经过历史的变迁已成为多样化的概念, 其内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既要尊重多数人的意志, 又要保障少数人利益是现代民主的基本价值体系, 其中少数人利益的保护又是民主原理的更为核心的概念。
在宪法体系中民主原则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一是, 在宪法体系中民主主义是提供国家权力正当性的基础, 即创设国家权力, 使国家权力的运作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基础。二是, 民主原则为宪法体系中政治过程的合理化提供规则与途径。三是, 民主原则在宪法体系中起到限制国家权力的功能。四是, 民主原则在宪法体系中获得自我矫正的机会与途径, 使民主的价值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宪法体系中多数决获得正当性的根据主要在:一是多数的数的优位或事实势力的优位成为多数决正当性或效力的根据;二是在一般情况下, 多数人作出合理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三是从经济民主主义观点看, 利益的极大化成为正当性的基础;四是从自由的观点看, 自由价值有可能提供正当性基础;五是从现实生活看, 多数决能够极大限度地保障政治的平等与和平。从这种意义上讲, 民主一方面为宪法的发展提供事实和价值层面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在宪法体系中获得矫正其弊端的制度保障。
各国宪法在其制度的设计和运作过程中, 以民主价值的维护作为基础和出发点, 通过不同的形式规定了民主的意义。作为政治原理的民主主义在宪法体系中的具体运用表现在不同的领域, 主要有:宪法普遍规定国民主权原则, 确立国家权力的来源与基础;社会成员直接参与政治过程的途径与机制, 规定直接与间接参与形式;国家统治正当化的基础与少数人利益的宪法保障机制;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多数决原则与具体运用规则;宪法与政党制度的相互关系;选举制度的原则与运用等。
二、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和概括出的治国原理, 是一种法的统治形式, 已构成现代文明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法治国家原理在宪法体系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体现宪政理念的宪法秩序。宪法体系上的法治国家规定了法治秩序的原则和具体程序, 形成了政治统一体价值, 以保障国家权力运作的有序化。在宪法体系中法治国家的原理具体通过法治主义的实质要素与法治主义的形式要素得到体现。
法治主义实质要素包括:1、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保障。根据宪政的一般原理, 人的尊严的维护是宪法存在的最高价值, 而且也是优越于其他宪法规范的重要体现。保障人的尊严是一切国家权力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 它构成了人权的核心内容。各国宪法无论是否在宪法典上规定人的尊严问题, 其基本精神是相同的。因此保障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建立宪法体系的价值和制度基础。2、自由价值。法治国家的自由价值通过宪法规定的精神自由、人身自由、经济自由等自由价值得到具体化。从本质上讲, 自由是宪法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自由价值的维护既是法治国家的实质要素, 同时也是宪法体系的核心价值。3、平等价值。在宪法体系中平等是人的基本要求和存在方式, 体现了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实际上, 宪法体系是在平衡自由与平等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 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自由的牺牲可以保障平等价值。作为在宪法体系中生活的人们, 应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享有平等权, 这种平等既包括形式意义的平等, 也包括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平等权作为权利和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 对所有的国家权力产生约束力。总之, 人的尊严、自由与平等价值的维护是法治主义实质内容的基本要素, 同时构成宪法体系的价值基础。
法治主义形式 (制度性) 要素包括:
1.法的最高性价值。德国学者克纳德认为, 从一般意义上讲, 宪法通过法治国家秩序, 赋予国家及其功能以统一的标准与形式。法治国家各种要素中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法的最高性 (Primat des Rechts) 。他在解释法的最高性时提出, 法的最高性并不意味着通过法律规定所有的社会领域, 即使在法治国家中也存在不必通过法律调整的领域, 但一旦对某些领域以法律作出规定后, 应保持其优位的地位, 使法律具有正当性与稳定性。在宪法体系中, 法的最高性一般分为宪法优位与法律优位两种形式。宪法优位要求一切国家行为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国家的立法行为、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都受宪法的约束, 不得侵犯宪法规则。即使以宪法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时也不得限制基本权利的本质内容。法律优位是指以立法的形式进行的国家行为应优先于其他国家行为,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一切国家权力受法律的约束。
2.人权保障价值。法治国家出发点和目标是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保障, 整个宪法体系也要遵循人权保障的基本价值。在宪法体系中人权价值是作为法治的核心价值而得到体现的, 并不独立构成宪法原则。如果把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作为相互独立原则加以界定, 有可能在论述与逻辑上遇到相互重复或不一致的现象。人权的宪法保障既包括宪法体系内的基本权利, 同时也包括宪法上没有列举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
3.权力分立价值。为了保障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法治国家要求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和合理的分工, 使不同国家权力之间建立相互均衡和制约机制。现代宪法体系中的权力分立的功能并不仅仅消极地限制国家权力, 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国家权力职能进行分工, 明确其职责范围和程序。
三、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的关系
民主与法治原则反映了现代宪法基本的价值体系和目标, 构成了现代宪法的基本精神。在理解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时, 我们需要从历史、规则与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两者的一致性、冲突与解决冲突的途径。
(一) 民主与法治原则在基本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形态上是相一致的。
民主原则排除了统治权被少数人或集团垄断的可能性, 以国民主权与社会成员权利与自由的保障为目标, 建立了国家统治原理。法治原则是实现自由、平等与正义为目标的国家功能形态, 是依法实行统治的原理。两者功能相互联系, 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民主原则体现的国民主权、自由、平等等基本价值只能在法治国家体系内才能获得实效性。同时, 属于实质法治国家要素的自由、平等、正义价值的实现需要保障平等参与的自由的政治秩序。如果没有民主的程序和环境, 法治目标的实现就缺乏基础和必要的程序。
(二) 民主与法治原则之间存在冲突与矛盾。
民主与法治原则之间存在的价值一致性并不意味着两者不存在冲突, 实际上两者是在价值的紧张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在以多数决为基础的民主理论看来, 多数人的意志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效力, 对其重新进行正当性评价的法治主义是没有必要的。当我们把民主理解为多数决原则时, 法治国家原理则要求对其合理性与理性进行判断, 消除民主理念中不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非理性部分, 使民主与法治之间建立原理与功能上的联系。实际上, 民主的自我修正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而法治又是在民主的自我修正中得到发展的。民主与法治的冲突源于两者具有的各自的缺陷, 只有在两者的相互结合中才能弥补各自的缺陷, 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
(三) 在宪法体系框架内寻求解决民主与法治冲突的途径。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在民主价值与法治价值的统一中得到实现的, 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消除影响其统一形态的各种因素, 克服两者的缺陷。违宪审查制度是现代社会解决两者冲突的基本形式, 各国普遍通过不同形式的违宪审查制度解决民主与法治的冲突与矛盾。违宪审查机关审查范围通常包括法律法规的违宪审查、机关之间权限争议、政党解散的审判、宪法诉愿等。对依照多数人意志制定的法律合宪性进行审查表明了法治原则对民主缺陷的克服, 实际上反映了保护少数人利益的现代民主主义价值。及时地消除民主与法治的矛盾, 有助于维护宪法体系, 实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
四、结语
由上面的分析, 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是一致又冲突的矛盾统一体, 民主原则排除了统治权被少数人或集团垄断的可能性, 以国民主权与社会成员权利与自由的保障为目标, 建立了国家统治原理。法治原则是实现自由、平等与正义为目标的国家功能形态, 是依法实行统治的原理。两者功能相互联系, 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而当我们把民主理解为多数决原则时, 法治国家原理则要求对其合理性与理性进行判断, 消除民主理念中不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非理性部分, 使民主与法治之间建立原理与功能上的联系, 这样两者又是相互冲突的。因此,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在民主价值与法治价值的统一中得到实现的, 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消除影响其统一形态的各种因素, 克服两者的缺陷。
摘要:宪法原则是构成宪法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是宪法制度与程序中的价值和理念。宪法原则由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组成, 本文分别介绍了民主原则、法治原则, 最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宪法原则,民主原则,法治原则
参考文献
[1]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著:《宪法学》,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第128页。
[2]莫纪宏:《论宪法原则》, 《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第71页。
新宪法一周年 篇11
横沙岛是闻名遐迩的长寿圣地,风景优美,三面环江,一面向海。小岛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5万。这里隶属上海宝山区,不过即便是乘坐快艇,也需要1个小时的航程。 在这个多少有些偏僻的海岛之上,“老百姓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横沙乡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曹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前办什么事情,大家都觉得作一些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有了很大不同。”
曹明特别强调了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影响,“具体来说,宪法修正案好像并没有和某件事情发生关系,由于岛小,相对独立,类似拆迁等发生纠纷的事晴并不多,但是老百姓都知道,宪法修正案增加了维护他们权利的内容。”
一年前,宪法修正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舆论一片叫好声,认为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次修改不仅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还包括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写入宪法。当修宪涉及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时人们才发现,宪法其实并不遥远。
修宪一年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宪法正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北京有个拿着宪法不搬的老头”
“如果放到现在,我的遭遇或许不会这么惨了。”钱国量是华东某市一名出租车司机,看得出来,他并不是特别爱讲话的人,不过,当提到拆迁问题时,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
钱先生家位于该市的黄金地段。2002年的时候,他所住的地方要拆迁,钱先生家约18千方米的地方,当时给了12万多的拆迁款。
这点钱去哪里买房呢?钱先生不愿意搬走,结果,他在一天晚上被拆迁公司雇来的民工暴打了一顿,“足足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无奈之下,他被迫搬走,如今只能在郊区亲戚家临时借住。
令钱先生感到现在比过去好的事例就是“北京有个拿着宪法不搬的老头”。 2004年4月1日上午,当强制搬迁的人员来到63岁的北京老人黄振法家时,老黄拿出一本宪法单行本进行抵制,其中一页被特意折起一角,蓝色圆珠笔划出一句“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靠着这件“武器”,老黄使他的那座建于清朝的院落暂时保留下来。这正是18天前宪法修改案新增的一个重要内容。
无独有偶,2004年4月30日起,沈阳公民董国明被拆迁公司困在了自己家中。在一片废墟中,董国明把宪法贴在窗口,他坚守了27个日夜,董国明称自己是在“捍卫私权”。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并非只是谈谈而已。
在北京比安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傅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对于新宪法一年来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经常能够在媒体上看到国家领导人关心普通百姓的新闻,这些事情虽然有时仅是针对一户矿工、一家农产,却能体现国家领导对于人民的重视,表明去年写入宪法的人权条款等事关民生的条款并非只是文字。
“越来越多公民的宪法意识已被唤醒的时候,政府在行使职权时就要慎重考虑了。”他说。事实上,新宪法实施以来,有关政府部门加强依法行政的报道,也更多地见诸报端。
钱花得理直气壮了
2月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会议上表示,这次评选把私营企业主也纳入了推荐评选范围,这是首次把私企纳入评选范围。
这与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完全一致。新修改的宪法明确提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事实上,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就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山西是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不过,近些年,这里出现的富人并不少,山西人在北京大肆买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怕露富也是许多人心中解不开的结。亢友计是山西一家规模颇大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前是怕穷,所以拼命去赚钱,有了钱之后,却又害怕招惹是非,所以一直非常低调,有钱也不敢花。
宪法修正案的颁布给了他不少勇气,至少让他心里安定不少。2004年,他终于让儿子去北京上新东方的英语辅导班,准备送儿子去加拿大读大学。而他自己,也开始关注起上海等地的房价,探求异地炒房的可能性。
他说,“这些是几年前,我只能想想的事情。”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是多家公司的董事,他平时与许多企业家都有交往,其中不乏民营企业家。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新宪法颁布后,他在和这些企业家的聊天中,能够感到他们确实比以前更加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安全感增强了。
感到轻松的并非只是富人。无论财产多少,只要是合法渠道获得,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虽然我的私人财产并不多,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不过,这种财产受到保护的感觉很好,让我感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受到了尊重。”作为上海的一名普通的公务员,陈涛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穷人的屋子,风进得,雨进得,国王却不能进。”这种理想中的情况或许目前还无法真正实现,但是至少,距离又缩短了一步。
呼唤配套法规的完善
修宪一年来,虽然出现了诸如黄振活、董国明等手持宪法据理力争的热点事件,不过,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虽具有最大的和普遍的约束力,但它的影响是无形中施加的。
“宪法毕竟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界定的是根本原则。”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世信认为,从表面上来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距离是完全正常,如果宪法距离日常生活太仔细,反而违背了宪法的性质。
张晖明教授则强调,当前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如何保证与宪法配套的相关法规的完善和实施。
可以确定的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经过一年的检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这构成了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宪法概念的研究 篇12
在宪法史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概念是在17世纪中叶, 当时使用的“立宪君主政”是一种接近宪法理念的最初概念, 在君主立宪政体下, 君主的权利受到宪法性文件或规则的限制, 这种意义上的国家一般被称为“宪法国家”。
在我国古籍中宪法一词也早就出现了, 如《国语·晋语》就有“赏善罚奸, 国之宪法也”的论述, 这里的宪法不具有近代意义上宪法的含义, 而是代表一般的法律, 尤其指刑律。
2 不同的宪法观和宪法概念
2.1 中西方不同的宪法观
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的宪法观, 对宪法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大宪法观点:实证主义宪法观、决断主义宪法观与整合主义宪法观。
(1) 实证主义宪法观认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机关, 确立其组成方法、相互关系及权限, 调整国家权力与个人基本地位的规范。实证主义宪法学家对宪法概念的表述虽各自不同, 但都把宪法概念理解为“国家法的基本秩序”, 追求规范主义的宪法理想。如德国学者叶林涅克认为“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 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职权, 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加拿大法学家柯里认为:宪法规定和决定最高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国家机关之间和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决断主义宪法观认为宪法具有效力的根据并不在于规范的结构, 而在于对国民共同体的政治生活方式的一种“政治的决断”, 宪法实际上是一种力, 是政治的决断直接影响宪法概念的存在与发展。休莫特认为, 宪法概念有四种形式:绝对的宪法概念、相对的宪法概念、实定的宪法概念与宪法理想的概念。为了说明实定的宪法概念, 休莫特区分了宪法与宪法律的概念, 对与国家生存有关的根本性问题做出决断的规则表现为宪法, 而其他决断的规则表现为宪法律。
(3) 整合主义宪法观的理论价值在于要求人们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宪法概念, 改变了只从宪法角度观察社会的传统的思考方式。整合主义宪法观的代表人物施米特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法秩序, 是生活的法秩序, 即国家整合过程中的秩序。在形成国家整体的生活秩序的过程中, 宪法起着把整合过程法律化的功能, 换言之, 国家与宪法的目的是为共同体的存在提供依据”。
对宪法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存在的问题, 根源于宪法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 当今世界各国, 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法律制度的内容归属于不同的法系, 再加上各自独特的国情与传统, 反映到宪法上来, 自然导致了各国法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 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样化, 对宪法概念不能从单一角度来界定。
2.2 中西方不同的宪法概念
西方通常的宪法概念有三种情况:第一, 国家具体的存在状态, 第二, 指“规定国家政治制度法的整体”, 三是, 凡规定了关于国家基本统治构造和立宪制度的法规, 其中不仅包括成文的也包括不成文的。
2.2.1 欧美学者的定义
德国学者叶林涅克认为“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 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职权, 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加拿大法学家柯里认为:宪法规定和决定最高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国家机关之间和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2.2.2 我国学者的定义
由于我国大陆宪法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宪法观, 因此很多学者多立足于宪法的阶级本质定义宪法。如许崇德教授指出:“宪法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 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一般法的本质特征, 同时又不同于普通法的实质上的特点和形式上的特征。”何辉华教授认为:“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
目前还有些学者对宪法进行全面的概括, 如龚祥瑞先生则认为:“宪法就其性质而言, 是根本法, 这是由它所规定的内容决定的;宪法就其范围而言, 是社会的总章程;宪法就其效力而言, 是最高法;宪法就其作用而言, 是国家法, 或称政治法。”
3 总结
综上, 笔者认为, 对宪法进行了这么多不同的解释, 我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定义, 都无法给宪法下一个全世界都可以通用的概念, 因为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都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比较赞同龚祥瑞先生对宪法概念的一个全面定义, 不光从特征还有内容等方面进行, 我认为, 在成文宪法的国家, 不论它们规定的内容如何, 它都是母法, 都是“根本法”, 在不成文宪法国家, 我想借用西方学者的观点就是“限制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
参考文献
[1]韩大元, 等.宪法学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韩大元.宪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杨海坤.宪法学基本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4]韩大元.比较宪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秦前红, 等.比较宪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宪法】推荐阅读: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06-28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09-12
学宪法将宪法作文10-27
班级学宪法讲宪法总结11-26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心得06-02
讲宪法学宪法活动总结06-16
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结08-31
金屯小学学宪法讲宪法10-12
宪法测试题宪法专题考试答案05-25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