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

2024-06-28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精选11篇)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 篇1

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

编辑丨子愚

一、国家宪法日

(一)国家宪法日的设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正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决定在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二)国家宪法日的设立目的及意义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国家宪法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加强宪法实施的良好氛围,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

二、宪法宣誓制度

(一)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及意义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该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及实行,具有重要意义。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宪法宣誓仪式是庄严神圣的,宣誓人员通过感受宪法的神圣,铭记自己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宪法。在履行职务时就可以严格按照宪法的授权行使职权,发现违反宪法的行为,就能够坚决地捍卫宪法、维护宪法。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通过宪法宣誓活动,可以强化全体公民对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最高法律权威、最高法律地位的认识,可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主体

根据决定的规定,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有: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全国人大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委员,国务院部长、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组织。

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国家驻外全权代表,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分别组织。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任命机关组织。

地方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三)宪法宣誓誓词内容

根据决定的规定,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四)宪法宣誓形式

根据决定的规定,宪法宣誓应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负责组织宣誓仪式的机关,可以根据决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宣誓的具体事项作出规定。

【以案释法】

污损国旗国法不容

【案情介绍】2013年11月的一天,某地烈士陵园广场梯道中间的国旗被人用黑色黏稠液体投掷污损。这一严重政治案件发生在红色革命烈士陵园,且作案时间临近“11·27”大屠杀纪念日,案件性质十分恶劣,在当地群众中激起了极大愤慨,大家纷纷表示:“这里是革命烈士的安息之处,我们每个人都视这里为最神圣的地方,想不到竟有人胆敢如此嚣张!”

此案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该市市委领导要求尽快组织侦破,消除影响。12月1日下午,公安干警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经审讯,张某交代了制作油漆鸡蛋并到现场投掷污损国旗的作案过程。

【以案释法】国旗是为宪法所规定的国家象征,受到法律保护。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规定,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国旗法第十九条规定,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 篇2

宪法宣誓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别的制度, 其理论渊源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 宗教信仰 (1)

宗教在西方政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政治和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欧洲国家的常态。在中世纪的欧洲, 由于法律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宣誓更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西方法律制度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土壤。后西方国家制度中政教分离, 以神学思想为基础的古代宣誓制度开始了由道德约束向法律约束的转变, 也为现代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二) 契约论思想

契约论的观点认为, 个体将自己的人身与权力全交到一个共同体之中, 受共同体的管理, 这种管理基础是基于公众的信托而存在。根据卢梭社会契约的观点, 作为拥有国家权力的领导者在行使权力之前, 需要对民众表态, 而这种表态就是宣誓。宪法宣誓誓词犹如一份契约, 宣誓者公开宣誓, 便于将其法定职责昭然于世。

(三) 三权分立思想

三权分立要求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分离, 相互制衡。为实现权力制衡, 就要求权力的行使透明、被监督, 在形式上也就是权力主体对自身所享有权力的公开化。这也是宣誓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所呈现的便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宣誓时受到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因此国家公职人员要宣誓受到宪法的约束, 所做的每项职务行为都要有宪法依据, 其违宪的行为更应受到宪法的监督与惩治。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内容

近代以来, 在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确认了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宣誓效忠宪法的制度以后, 这一制度被许多国家的宪法所沿袭下来, 成为各国宪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宪法宣誓制度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其内容大多有以下几点。

第一, 宣誓的主体。受到各国国情的限制, 各国规定的宪法条文有着很大的出入, 法定的宣誓主体有着巨大的差距, 如美国宪法中规定, 除了总统当选后必须宣誓以外, 国会参议员与众议员、各州议员以及国家和各州所有行政和司法官员, 都应当宣誓拥护宪法。但就全球而言, 宣誓者都有共同点, 一般来说, 都是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公职人员, 对于我国来说就是由人大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需要向宪法宣誓。

第二, 宣誓的内容。不管是联邦共和制国家, 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遵守宪法在各国的宣誓制度中都成为了主要内容。比如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誓言“愿以忠诚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 并尽最大的能力去维护、遵守、保卫合众国的宪法。”以及比利时王国宪法第80条规定, “国王就职的誓词为:我愿遵守宪法和国家的法律,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由此可见, 尽管各国政治体制有着千差万别, 但是宪法宣誓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旧是遵守宪法。

第三, 宣誓的程序。宪法宣誓的程序在各国的的细节性规范中不尽相同, 在宣誓的场所上, 按世界多数国家的做法来说, 一般都规定在议会举行宣誓仪式。但在宣誓的对象方面, 世界各国就有了显著的差异。韩国总统向国民宣誓、希腊总统向议会宣誓, 甚至伊朗这种有浓烈宗教色彩的国家可以向古兰经宣誓。尽管多数国家的宪法没有详细规定宪法宣誓制度的程序, 但在实践中均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操作流程。以美国为例, 新任总统通常在国会山举行宣誓典礼, 宣誓仪式一般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 总统手按圣经进行宣誓。

三、我国实施宪法宣誓的必要性

(一) 法治建设与依宪治国的需要

2012年12月,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 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 关键是依宪执政。”近几年, 中央曾多次强调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更是对宪法作为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基石地位的肯定。宪法宣誓是对现行宪法的忠诚, 是对其众法之首的扛鼎地位的肯定, 也是强化官员民众宪法意识的重要措施。

(二) 宪法实施的具体体现

宪法作为最高上位法, 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与地位。但现实中不尊重宪法、挑战宪法权威的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失去了敬畏的态度, “用得着的时候就拿起来, 视若武器”, “用不着的时候就扔掉它, 视若草芥”。这是宪法的悲哀, 也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正如韩大元教授所说:公务员, 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论脆弱, 宪法意识淡薄, 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利益问题上, 缺乏宪法自信, 导致宪法权威受损, 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大量存在。 (2) 宪法地位的动摇犹如腐败一样, 会成为国家治理的重大阻碍, 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尊重和敬畏宪法本应当成为一种习惯, 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需要宪法宣誓制度为其添油助力。

四、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虽然中国并未有着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信仰, 也是到了近现代才开始接触契约论和三权分立思想。我国对宪法宣誓制度也有探索。

虽然新中国建立后出台的四次宪法没有明文规定宪法宣誓制度, 但回顾历程, 近些年来国家主席当选时的讲话中都曾提出要遵守宪法, 恪尽职守。比如,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被选举为国家主席后, 讲话开篇就说道“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恪尽职守, 夙夜在公, 为民服务, 为国尽力,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在公开场合向全国各族人民做出表态, 已经具有了宪法宣誓的庄严性和郑重性。我国的一些宪法性法律已经开始直接用了宣誓制度。在香港与澳门行政区《基本法》中, 都明确规定了宣誓制度。

五、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保障 (3)

任何制度的实施都有赖于其他制度和措施的保障, 宪法宣誓制度作为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得到来自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社会大众各层面的配合与支持。具体来说, 为了保障宪法宣誓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制定和完善宪法宣誓的相关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国外宪法宣誓制度多数规定在宪法之中, 但是考虑到我国国情, 目前直接在宪法中写入相关制度不太现实, 因此首先可以由全国人大制定专门的《宣誓法》, 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宪法宣誓的内容、程序、方式等方面加以确定;或者是修改已有的《国务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 将宪法宣誓制度在一些特殊职务上进行试点, 等到试点成功, 条件成熟时, 再将宪法宣誓制度写进宪法。

(二) 明确和落实违反宪法宣誓制度的法律责任

任何法律制度都有赖于实施, 否则法律便会成为一纸空文。若仅有宪法宣誓制度, 而没有任何追责措施, 则往往会流于形式。为了更好的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应该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对于不履行宣誓承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依法予以免职, 将宣誓作为履职的必要条件, 是保障宪法宣誓实施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 应当建立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长效监督机制, 一旦其违反宣誓保障的行为, 则予以重处罚;也应当开放宪法宣誓环节, 让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受到群众的监督。

(三) 普及宪法知识、维护宪法尊严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 应当被全社会所了解。宪法虽然多数规定了国家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 貌似与大众的生活联系较少, 但是其本质上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人权的法律。因此宪法应当走入寻常百姓家, 让宪法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来, 只有这样, 宪法的尊严才得以维护, 也利于社会大众增强对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解和支持, 更有效的监督宪法宣誓的实施。

注释

11 韩永周, 朱战芳.浅析宪法宣誓制度[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院报, 2004 (11) .

22 韩大元.树立宪法权威[J].建设法治中国, 2014.

浅议宪法宣誓制度 篇3

关键词: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宣告着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正式确立了起来。

宪法宣誓制度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当时的《魏玛宪法》首先确立了这一制度并逐渐传承了下来。时至今日,世界上有将近一百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要求公职人员在就职前向宪法宣誓。

2014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拟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如个别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信仰缺失,增长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科学等。宪法宣誓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却对解决当前很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宪法宣誓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了我国宪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提出了“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任务,这些都为宪法宣誓制度的立法提供了条件。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宣誓这种形式,使宪法权威得到保障,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最根本就是依宪治国。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宪法宣誓制度正是依宪治国的必然要求。宪法宣誓制度虽然是一种形式,但是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追求依宪治国内容和实质的一项必要的形式,是对法治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障。作为公职人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法治是维护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需要,是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治国过程,是人民代表大会任命的公职人员必须具备的履职能力。经过宣誓,公职人员没有任何理由规避承担的责任,是向不作为、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说不。经过宪法宣誓程序的领导干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将再没有以不懂法等理由试图逃避党纪国法制裁的机会。

其次,宪法宣誓制度本质上是向人民宣誓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当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本质上就是向人民宣誓,是公职人员对权利来源的清醒认识。习总书记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究其根本,全体公职人员的权利既不是来自于领导的任命,也不是取决于同事的推举,更不是决定于自己的积极。只有通过人民的授权,才可以赋予公职人员权利,行使权利;如果人民没有授权,我们终将失去权利。向宪法宣誓,意味着向人民庄严宣誓:捍卫人民的利益,秉承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有助于消除目前存在的政府信任危机,将公职人员与群众融合在一起,形成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同时也是依法行使人民赋予权利的铿锵誓言。

第三,宪法宣誓制度是强化对权利的敬畏

公职人员手中掌握着权利,用得好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得不好就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心存对权利的敬畏,才能将手中的权利切实用于为人民服务上。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通过宪法宣誓制度,强化公职人员对手中权利的敬畏,才能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要求、廉洁用权。否则,就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我,丧失原则,坠入无底的深渊。事实证明,没有制约的权利必然滋生腐败,没有边界的权利必然导致滥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做到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才能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贯彻依法治国,自觉用程序规范权利、约束权利,做到令行禁止,向宪法宣誓就是在为官之初在心中埋下一颗敬畏权利和严守法律的种子,最终长成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参天大树。

第四,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养成全面法律氛围

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对于一个国家全面崇尚法治、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史证明,官员的行为喜好对于社会氛围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效果。自古以来,官员清正廉洁,社会状态会保持昂扬向上,奋发图强;官员昏庸腐败,社会状态会持续萎靡不振,压抑颓败。公职人员能否守法,不仅关乎着他们自身的政治品质、个人修养,更对整个社会风尚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公职人员对法律的态度,与人民是否具有法治精神和捍卫法律的习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公职人员自身法律素养的养成、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对自己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模范作用;同时,人民群众在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的活动中,不仅对自己进行了法治教育,依法捍卫其自身权益,也承担着监督公职人员公权公用的职责。向宪法宣誓,对于公职人员带头尊法、守法、学法、用法将起到推动作用,进而向整个社会、全体人民辐射,使法制精神、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促进形成全面的法律氛围。

第五,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建立全民法治信仰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追求呈现多元化态势。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重要体现,宪法赋予了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需要在个人的个性之上拥有国家的、民族的共性。当前,我们党和国家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共性。支撑我们全进的,不仅是这些宏伟目标,还需要对宪法的信仰、对法律的敬畏。发展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科学、有序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的总体规划,更需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所有人建立对法律的敬畏,核心就在于对宪法的信仰。公职人员是国家秩序的管理者和人民群众的服务者,这样的一个群体通过宪法宣誓制度确立了对宪法的信仰,必将促进全民对宪法的信仰和法律的敬畏。人们遇到问题将会首先想到依靠法律的途径,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一个现代国家为了维持国家秩序,基本都需要制定一部宪法,但是宪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关键在于在有宪可依的前提下,是否可以真正做到执宪必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必须依靠依宪治国和依宪行政,才能保证其权威性,促使国家前进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宪法宣誓制度是党和国家依法治国决心的缩影和具体措施,必将推动国家法制化进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战略。(作者单位:北京市公安局)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向宪法宣誓坐实法治责任,2014.10.30.

XXX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细则 篇4

一、为了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安徽省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和《淮北市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细则》,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本区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三、宣誓誓词如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四、本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下列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一)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区长、副区长,区人民法院院长;

(二)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镇长、副镇长。

宣誓仪式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组织,区人民代表大会宣誓仪式由大会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

五、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办公室和人

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诵读誓词后,宣誓人应当报出本人姓名。

十六、本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主席团)、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根据本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区人大常委会负责监督落实本实施细则。区人社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和镇人大主席团于每年一月和七月将本实施细则落实情况上报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宪法宣誓 篇5

总书记在对宪法宣誓进行说明时指出,“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一、宣誓誓词如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宪法宣誓的价值绝非形式 篇6

李步云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4日开始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根据草案,中国拟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草案还公布了65个字的誓词,“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193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明确这样规定的已经有177个了。所以,宪法宣誓是一个国家的宪法文化,涉及到我们对宪法、对法治的信仰。法治国家的建设,应该有配套的法治文化,宪法宣誓是重要内容,其目的,是用这种形式来维护宪法的崇高权威,保证宪法、法律得到遵守。

所以在十年以前,我跟一些杂志写稿,讲依法治国、讲宪法的时候,我就曾经提过建议,应该实行国家元首宣誓制度,但是因为当时还没走到这一步,建议被删掉了,因此这个制度实际上是我早就支持的。

宣誓制度的建立,表明党和国家对于维护宪法权威,维护法治权威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依法治国的重视,对于人民利益的重视。因为按照宪法、法治办事,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权力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忠于宪法。如何忠于?就是把它神圣化。

现在有一些错误言论,批评把法治神圣化,我认为把法治神圣化没什么不好。法治是人民的愿望,宪法、法治是党的职责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它集中反应了人民的根本愿望,是根本利益所在,把它神圣化有什么不好?

法治神圣化,宪法神圣化,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一个意思,实际上神圣化是对人民利益的神圣化。现在我很高兴,这个初步方案快要出台了。

一个国家的法治文化包括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还有法治礼仪。宣誓制度标志着在依法治国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这不单是形式问题,形式反应实质内容。宣誓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过,我预计宣誓制度实现以后,依法治国会有更大的发展,从观念到实践,会有更大推动和进一步落实,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速度。

具体到宣誓的仪式方面,要隆重一点,在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场合里,对人民宣誓。形式可以借鉴西方的,宣誓人手握宪法。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宣誓,将会是中国特有的法治形式。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篇7

关键词:宪法,监督,复合,制度完善

一、宪法的监督制度

宪法的监督制度, 又称为违宪审查制度, 司法审查制度或司法复核制度, 宪法实施的监督保障制度、宪法诉讼制度等。宪法实施的监督制度, 是指根据宪法规定产生的有权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国家的法律文件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宪性的制度体系。建立该制度的基础在于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各项建设中所具有的和应该起到的作用, 目的在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作为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宪法实施的监督一般应包括三个因素, 即监督主体、客体和内容。

(一) 监督的主体

根据不同国家的实践可以归纳为三种主体:一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在实行议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制的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确立这种制度。二是由司法机关行使监督权, 即司法机关通过审查具体案件, 或以其他方式审查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 美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三是由特定专门机关行使监督权, 这类国家大约有40多个, 且都为大陆法系国家, 这种专门机关被大多数国家称为宪法法院, 个别国家称之为宪法委员会。

(二) 监督的客体和内容

监督的客体即监督谁的问题, 根据法学界对法律监督客体的认识的共同之处, “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 应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公务活动。”监督的内容一般则被总结为三点:一是审查法律法规及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二是审查处理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在议行合一的国家, 国家机关的权限可能由于划分不细致而发生争议和冲突, 冲突双方或是企图扩大各自的权职范围, 或是放弃自己的职权, 这两种情况都是违反宪法精神的, 如果宪法规定或有关部法律的规定不明确的话, 那么就应该采取立法措施来弥补, 否则宪法监督机关必须做出裁决以理顺有关机关之间的关系。三是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三) 监督的主要方式和程序

不同国家的不同监督体制导致监督方式和程序的差异。在此我们进行简要的归纳的描述。一是事先审查, 其表现为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 由特定专门机关对其内容的合宪性进行审查, 如果发现有关内容违宪, 则宣布其无效并不得公布实行。二是事后审查, 这是对业已生效的法律法令展开的审查, 在这种程序中, 必须由机关或特定的个人提起宪法诉讼, 由宪法法院或有关法院审理判决。三是附带性审查和抽象审查。在普通法院审理具体案件时附带性的审查有关法律, 即为附带性违宪审查。而宪法法院并不以发生的具体案件为前提案件。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和人员的请求下, 可以抽象地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四是多审终审和一审终审。在普通法院审查制下, 违宪审查案件实行多审终审制。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规定只有最高法院才有违宪审查权, 但可以从判例推论出下级法院也拥有违宪审查权, 而最高法院握有终审权。在宪法法院审查制下, 宪法法院是唯一的审查机关。因其不具有一般司法权, 实践中其一审就是终审。五是关于判决或裁决的效力。有两种情况, 在普通法院审查制度下, 法院审理的是涉及到某案件的具体法律的合宪性或违宪性。如果法院认为该法律违宪, 法院可以拒绝将其适用于所审理的案件, 但无权撤消或改变该法律。因此, 判决只对当事人有效, 即只有个别效力。在实行普通法院制的国家, 除日本外, 个别效力结合“遵循先例”原则, 使法院的判决具有一般效力或普遍效力了。因而, 这种区分对这类国家的实践来说也是相对。而在实行宪法法院审查制的大陆法国家, 裁决往往具有一般效力, 可以因此撤消某一被认为违宪的法律或法律之一部分。

二、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的是宪法学者1981年以来关注较多的论题之一。为此, 也展开过严肃认真的讨论, 并形成了若干如何完善该制度的理论性建议。

(一) 宪法监督的历史发展

1954年宪法作了如此规定:全国人民大行使宪法实施的监督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决议。这种规定过于简单, 同时也没有因此而确立监督的具体程序。后来, 极“左”思想盛行, 宪法原由遭到了践踏, 违宪行为也未得到制止和纠正, 甚至连宪法本身也被抛弃在一边了。

1975年宪法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干脆只字未提。“文革”期间, 由“四人帮”炮制的“公安六条”甚至凌驾于宪法之上, 把中央机关的权力集中于“文革小组”, 把地方机关的权力一律归之于“革命委员会”。一切无所谓违宪合宪, 公民的宪法权力遭到肆意践踏, 人权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

1978年宪法恢复了由全国人大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省、自治区, 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的决议, 由于该宪法本身不尽完善, 况且也没有具体制度来落实有关条文, 要求全国人大经常性地履行监督权, 这不切实际, 也没法办到。所以, 这种规定形同虚设。不久, 该宪法为1982年宪法所取代。

(二) 现行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制度

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 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同时,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权利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方面应形成的监督机制, 以保证权力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等内容受到严格的合宪法性审查控制, 以保证不与宪法相抵触。

根据宪法, 宪法监督制度内容和运行机制表现如下:

第一, 宪法序言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确认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 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 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此外, 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有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必须予以追究”。以上规定共同确立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最高地位, 确立了宪法不可侵犯的原则, 为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奠定了基础。

第二, 宪法第62条第2款规定, 全国人大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第67条第1款又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由此, 宪法确立了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在监督宪法实施方面的主导地位。

第三, 宪法进一步明确, 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消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 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有权撤消省, 自治区, 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 (即人民代表大会) 指定的同宪法, 法律和行政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而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37条的规定, 全国人大设立的各专门委员会分别审查相关领域的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相对于前几部宪法来说, 这无疑是迈向法律监督专门化的重要一步, 也具体落实了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对宪法行使监督权的行使。

第四, 宪法第99条规定, 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具体而言,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消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第104条又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撤消下一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和第39条对此作了更详细规定。

第五, 法律文件的“备案”和“报批”制度也是宪法实施监督的重要一环。宪法第100条规定, 省、直辖市的人大和它们的常委会,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而第116条另外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改革完善现行宪法实施监督制度

现行宪法实施已二十余年, 宪法监督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 宪法学者们对中国应采用何种类型的宪法监督制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主要表现为如下主张:

第一, 如下过渡性办法, 即在最高权力机关内设专门机构监督宪法, 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设立宪法监督机构。

第二, 在目前国家政治体制内建立有效的宪法诉讼制度。在此, 在现有的体制内是指在最高人民法院内设立宪法审判庭, 或另行组建宪法权力保护法院。

第三, 建立一元多轨的宪法监督体制, 即:在加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的同时,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专门宪法监督委员会或宪法法院, 并适当确立对违宪的普通司法审查。具体可参照前罗马尼亚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以及前南斯拉夫和波兰的宪法法院。

第四, 建立德国式的宪法法院。该宪法法院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并仅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但法院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不作为全国人大的构成环节。

第五, 在坚持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体制的前提下, 设立隶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门机构。第五种意见为宪法学界的多数意见, 但在该专门机构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上, 学者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要最大限度地吸收以上方案的积极因素并避免其消极因素, 必须把宪法监督权分为最终决定权和强制性建议权, 分别由立法机关和专门机关行使, 这两个机关构成宪法监督主体 (复合宪法监督主体) , 其中立法机关行使最终决定权, 专门机关行使强制性建议权。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共同行使宪法监督权的复合体制符合宪法监督机构专门化的趋势。宪法监督机关的专门化, 就是由专门机关负责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因为从技术层面上讲, 专门机关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宪法诉讼案件, 能够适应宪法问题专业性, 技术性强的特点, 也可以准确及时地为权利受害人提供有效的救济和保证裁决的相对独立性, 公正性, 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平衡国家机关之间关系的实体。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相结合复合宪法监督体制不仅具有以上优点, 而且复合宪法监督体制下立法机关与专门机关的制衡关系还避免了专门机关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中专门机关的强制性建议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建议性权力, 在这一权力形式之下, 专门机关提交的建议案, 立法机关必须无条件地列入立法机关的议程并付诸表决, 如果立法机关不能以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普通法律通过时只需二分之一以上多数) 否决建议案, 建议案将自动生效。一般来说, 强制性建议权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建议性。专门机关向立法机关提交的建议案并不立即发生效力, 该项建议案是否则生效有待于立法机关的认定。其次, 强制性。专门机关提交至立法机关的建议案, 立法机关必须列入议事日程, 并交付表决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比例否决该建议案, 该建议案就自动生效。再次, 强制性建议权的适用对象是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基于篇幅的限制, 关于复合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模式的基本内容如宪法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标准、程序、效力等在次, 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胡锦江.宪法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比较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4.

[2]、许崇德, 胡锦光.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若干建议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汤唯, 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M].北大出版社, 2001.

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篇8

这是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法治国要从依宪治国开始。

看吧,当这一天来到之时,

各方人员都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人大代表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人大要担起立法机关的天职。

要坚持科学立法的原则,

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让各项活动有法可依,

让各个组织都依宪法行事。

党政领导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要坚持法治不搞人治。

决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

保证在法律范围内行事。

做尊重法律的带头人,

在全社会形成法律至上的共识。

法官检察官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把公正司法作为头等大事。

坚决杜绝冤假错案,

每次判案都依据法律,尊重事实。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绝不让法律屈服于权势。

公安民警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一定要当好执法护法的卫士。

严格执法一丝不苟。

决不徇私舞弊乱开口子。

文明执法尊重人权,

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

企业老板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依法经商是共同的意志。

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诚实经营不走歪路子。

杜绝假冒伪劣欺诈行为,

把资本关进法律的笼子。

校长老师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把依法治校作为办校的宗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子。

精心培育祖国的未来,

推进义务教育的高效优质。

我们小学生也手捧宪法庄严宣誓:

从小就树立法治意識。

学法、懂法、用法、尊法,

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准备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献出自己的忠诚和才智!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 篇9

各位入员检察官、同志们: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计入员额检察官宪法宣誓仪式。首先,我代表院党组和全院干警,向参加见证宣誓的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县委组织部、政法委领导,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计入员额检察官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XX名入额检察官面对庄严的国旗,带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对检察事业的执着,表达了入额检察官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听从组织安排、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郑重承诺。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检察队伍,更需要培养一群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优秀检察官。

争创“四强”、“四优”检察官,发挥“表率”、“示范”作用,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给予我们的热切盼望和殷切期望。

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几点要求,也作为我与大家一起奋斗、一起努力、一起不断前行的共勉。

一要忠诚无悔,坦荡从检,做党的忠诚卫士。

忠诚无悔,坦荡从检,做党的忠诚卫士,来自于我们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忠于检察事业的政治坚守和政治定力;来自于我们听从党的安排、服从党的分工,坚持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适应新常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来自于我们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认真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作风。我们要主动争取县委、政法委的领导,自觉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依法行使检察权力;把党纪党规挺在前面,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有关规定。

二要服务无限、为民从检,做人民的优秀公仆。

服务无限、为民从检,做人民的公仆使者,来自于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为民情怀;来自于我们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奉献精神;来自于我们真正把心思、精力放在为民服务上,把履职和担当体现在为民服务上的工作作风。我们要主动履职,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积极营造风正气清、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切实做好检察服务站建设等群众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困难的问题,真正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想清楚、弄明白,把“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我们永远不变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

三要公正无私,铁面从检,做法律的守护神。

公正无私,铁面从检,做法律的守护神,来自于我们勇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坚决态度;来自于我们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全方位监督的科学方法;来自于我们监督有力、监督有序、监督有效的工作成效。我们要切实遵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办案理念,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的法律监督,理性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压力;平和处理监督过程中的人和事,规范执行司法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文明有序开展诉讼监督工作,真正像包公一样铁面无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像愚公一样锲而不舍、坚守信念、始终不渝。

四要清廉无污,干净从检,做社会的廉洁标兵。

清廉无污,干净从检,做干警的廉洁标兵,来自于我们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一切从我做起,一切从小做起,一切从现在做起;来自于我们常以“三个高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廉洁制度执行得严一些,政治纪律规矩遵守得好一些;来自于我们把党组作风建设“十项承诺”、队伍建设“三珍惜”、“三维护”的要求记在脑中、放在心上、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不忘组织的忠告、不忘违法违纪人员的教训,不忘检察官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以清正、廉政、勤政的实际行动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称心的优秀的检察官。

今天,我们在这里宣誓,就是要向全社会庄严承诺: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我们将以赤胆忠诚和责任担当,始终忠于宪法,依法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弘扬宪法精神,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让全社会洒满阳光与正义!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 篇10

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及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以上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给材料和思考小栏目,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并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说明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和我国法律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的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做法律的自觉遵守者和维护者,维护法律的尊严。

(2)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本框的重点之一,也是本框的难点。

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我国经济相关内容的基础因此将它作为本框和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过于抽象了些,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部分内容较新,还是新生事物,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也会有难度。因此,将它也作为本框难点。教学中,应该用对具体事例分析来突破这个难点。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是本课及本框的重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教法建议

1、本框篇目不长,知识点不太多,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多下些功夫,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设问引导法,调查引入法,事先拟定的一个个调查题目交给学生,内容是学生可能听过、看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如:企业盗用知名品牌生产假冒商品,怎么办?买东西遇到伪劣商品,你怎么办?等等,公布调查结果,引出第三课课标题及框标题。此方法由于学生亲自参加或涉及到学生自己或所熟悉的同学及身边发生的事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欢迎。

2、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本框的知识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发动学生从分析某一知名企业(可以是国内知名企业,也可以是本地知名企业)入手用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比如:在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教师可以用此方法。

3、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采取社会调查(课下进行调查)结果汇报、讨论会、辩论会、知识讲座(由学生课下以本框的知识为基础以某一知识点作为出发点去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的探究活动。

4、在讲“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时,可以请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录像的片断,辅助教学。电影:“生死抉择”;电视剧:“黑洞”;录像:“湛江走私案”,“成克杰受贿案”,“胡长清受贿案”等。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难点: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请问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什么?

归纳:经济建设。

反问:(2)法律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法律的关系如何呢?第三课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由此引出课标题:

第三课 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板书)

提问:那位同学能举例说明法律与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调查)

点评、归纳:(点评略)(如果学生不能举例,教师可以举例,最好是一正一反两个案例)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因为如果没有法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难以有序、持久、顺利地进行。也正因如此,我国加快了经济立法的步伐,制定并颁布了一百五十多部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的法律、法规,力争使各种经济活动都能够有法可依。

设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呢?

首先,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引出:

一、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板书)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板书)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板书)

这里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宪法第六条规定,也可以展示宪法原文,加强直观性。引出:

(1)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板书)

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公有制经济新旧涵义的对比,突出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因为这是我国在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教师可以深入浅出地讲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通过控股、参股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股、集体股部分仍然属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可以利用本地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具体实例来进行讲解。

接下来,在讲述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涵义及其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教师最好利用一些具体数据(自己查找或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查找)来进行对比说明。或者利用参观或调查本地区的典型企业(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所得到的具体数字进行讲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比只从理论上抽象阐述更好些。另外,在这里教师在课前,还可以在学生中进行调查,课上再针对学生的疑问或不同观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作为突破本框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最后讲:

(4)国家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板书)

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还是应该利用具体数据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对繁荣我国的经济市场、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这部分数据,教师课参考本框后面扩展资料中的文字资料)

二、我国法律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 篇11

[关键词]宪法精神;检察职能;救助制度

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因他人犯罪行为遭受重大损害,且无法及时得到赔偿和其他社会救助,导致生活、医疗救治等陷入严重困境的被害人,在经济、心理等方面给予临时性、救急性帮助的工作制度。

一、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是宪法精神赋予的要求

(一)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贯彻我国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从宪法诞生那天起,就成为宪法的灵魂。使之深入人心,是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如何履行检察职能实现宪法中的平等权是检察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除了践行程序公正和实体正义外,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也应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确保因犯罪导致生活困难而无法从犯罪人处得到赔偿的被害人在检察阶段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各个诉讼环节中得到救助,而不因此无法参与诉讼。被害人救助为特困被害人搭起了一座能够享有平等的诉讼权、获得公平审判的天桥,实现了被害人和犯罪人之间的权利平衡。

(二)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在司法中的实践

我国宪法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但是司法实践的配套机制还未及时跟进。

1.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弥补对被害人人权保障的部分缺失

在当今刑事司法领域,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益上,新《律师法》颁布后,对于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又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与之相比,被害人实际权益的保障却仍显滞后。突出表现在不少被害人因受犯罪所害,经济上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有的甚至出于绝望转而对犯罪人及其亲属乃至社会进行泄愤报复,酿成新的违法犯罪。有些案件中,尽管犯罪人被绳之以法,但由于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困难无人过问,因此司法机关表面促成的正义其实在被害人一方并没有得到切实肯定,被害人往往受到得不到赔偿的二次伤害。因此,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因犯罪侵害而陷入生活绝境的被害人及其家庭的关怀,又是一种来自国家的心灵抚慰,弥补了我们在执行宪法过程中的制度空白。

2.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我国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公开提出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弱势群体不仅是就经济地位而言,在司法地位方面,受犯罪行为所害而面临生活困境的被害人同样是弱势群体。尽管我国从1994年起已提出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的设想,并在《刑事诉讼法》(第34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9条)等条文里提供了具体的权利救济手段,但除了通过援助保护诉讼权利以外,弱势人群需要通过救助以维持生活必需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200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两高也在全国范围内加紧探索全面推出司法救助的新举措。肖扬指出,“如果没有对困难群众、困难群体特殊的制度保护,法庭就容易变成诉讼技巧的竞技场,强者和弱者在形式正义面前会很难获得实质正义的平衡,这绝对有违我们的初衷,我们要提倡更耐心一点地倾听弱势一方的声音。”

(三)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是宪法“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要求

司法主要是通过个案裁判解决矛盾冲突的活动,在消解社会冲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司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维护国家、社会稳定这个系统工程中,和谐的司法环境无疑是重要基石。救助制度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展现国家对被害人的人文关怀,使失衡的天平重新平衡,缺失的公正重新找回,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

二、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依据

(一)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决定了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是检察机关的职责

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一项探索性工作,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争议观点,有观点认为,目前尚无法律规定刑事被害人救助是检察机关的职责,因而再好也不能做。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并非于法无据,虽然至今没有具体的下位法确定,但是是符合宪法精神的,有宪法依据,同时也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

1.宪法决定了检察机关的国家性。《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明确了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检察权也来自于统一的国家权力,同时又与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并列,受立法权制约,向最高权力机构负责,是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是代表国家通过起诉、检察侦查、诉讼检察等方式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合法性的法律监督的权力。

2.检察机关是宪法精神的贯彻和执行者。《宪法》第十三条明确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上述职权,贯彻和执行宪法的精神。并在宪法精神的指引下,开展和丰富检察工作的实践。所以,检察机关在行使职权中应充分担负起宪法赋予的维护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尊重和保障人权、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等职责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伤害,在人民生命财产受损时,依职能打击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检察机关依职能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存在合理的依据,是符合宪法精神的。

(二)检察具体职权决定了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的可行性

1.在履行具体检察职能的过程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定位也决定了对被害人实施救助是检察机关的职能要求。检察机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被害人的利益代言人,而两者也可能因诉讼地位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差异。国家公诉制度意味着检察机关替代被害人成为刑事诉讼中的公诉人,承担起主要的追究和控诉职责。“公诉中被害人与控诉机关在执行控诉职能上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的”,被害人通过对控诉机关的配合来行使自己的控诉职能。综上,可以这么说,被害人救助是正义的换位理解,价值上与追求正义的检察职能高度一致。

2.检察职能与被害人的程序联系定位,决定对被害人实施救助的可行性。被害人的生活困境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有些还将持续并随诉讼的推进而变化。检察工作贯穿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刑事诉讼环节,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其他司法机关只涉及诉前或诉后某一环节,不能涵盖诉讼全过程。由检察机关开展救助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害人的最低生活需要。

3.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确保被害人顺利参加诉讼,也是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检察职能能够正确履行的关键。被害人由于犯罪导致生活陷入巨大困境,生存都无法保障,如何能够依法作证,指控犯罪。检察机关通过加大对被害人的保护力度,也是增强被害人与检察官的合作(在英美法中,被害人就是检察官的“控方证人”,是检察官要慎重对待和重点保护的对象),提高检察工作的公信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性。正因如此,刑事司法救助制度的创制、推进就非常有意义。

三、宪法定位及检察职权决定检察机关开展被害人救助的特性

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要符合宪法赋予的检察权限,不能提前或越位。因此,我们开展的救助制度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一)阶段性、关联性

检察工作贯穿侦查、批捕、起诉等各个刑事诉讼环节,但无论是哪个环节,都必须与刑事诉讼有关,所以我们救助的对象首先必须是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提起公诉之前的被害人。其次是要与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关,再次救助的对象必须是因犯罪导致生活困难的。

(二)救助的紧急性原则、有限性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享有批捕、起诉等检察权,但不能作最后的判决,所以无法确定被害人是否能从犯罪嫌疑人处获得最终赔偿。所以检察机关对被害人的救助是有限的救助,在经济救助上仅限补助紧急的医药费、丧葬费及诉讼阶段的最低生活保障费,在法院判决后可获得犯罪嫌疑人的补偿,或可由法院开展相关的补偿制度。

这也是我们开展的救助制度与补偿制度的最大区别。国家补偿制度指的是被害人在无法得到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或者赔偿不足时,有权要求国家对其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权利,具有事后性、补偿性。所以国家补偿适合由法院判决之后开展实施。这里我用两个法律的描述,来阐述我理解的补偿制度和我们的救助制度:古老的《汉穆拉比法典》中提到的“如果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确有失物,则盗窃发生地点或者周围之公社长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这就是最初的国家补偿制度,其立意在于被害人损失无法得到弥补时,国家有责任负责补偿被害人的损失,而补偿的内容就是损失的利益。

联合国大会《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中提到,要对在诉讼中的被害人实施援助。笔者认为这就是今天我们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本意,在诉讼阶段中的被害人实施援助经济、心理各方面紧急的、有限的救助,解决其生活的燃眉之急,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参与诉讼,保证其实际的诉讼权益,直至其能够走到诉讼终结,得到法院公正判决或其他补偿。

上一篇:国土分局下一篇:推介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