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2024-08-19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精选11篇)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1

公共物品管理的研究是公共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这不仅因为公共物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 公共部门的自愿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之上, 而且,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公共物品有关, 如政府进行的资源配置, 政府所从事的收入再分配, 政府在稳定经济方面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及其效应等。

1 公共物品的含义

人们对公共物品研究最早源于对公共性问题的讨论。在国外, 最早较为深入关注这一问题的是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 (David Hume) 。他在著作《人性论》中提出:“两个邻人可能达成协议, 共同在一片平地上排水, 但在1000人之间却难以达成同样的协议, 因为每个人都企图坐享其成。”因此他认为, 某些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 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或者由政府参与来完成。休谟的分析包含了公共物品的几个基本内容:①在自利的个人间存在某些共同消费的产品。②这类新产品提供坐享其成心理及其可能性。③这种心理只能由政府参与才能有效克服。这是休谟最初对于公共物品一些基本观点。

比较系统地对公共物品进行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奥意财政学派。1954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 (Paul A.Samuelson) 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首次明确使用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萨缪尔森指出, 在理论上,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私人物品的供给和配置, 但有一类物品的供给和配置市场机制办不到, 而必须从税收中通过预算支出来解决。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布坎南把公共物品界定为“任何由集体或社会集团决定, 为了任何原因, 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萨缪尔森与威廉·D.诺德豪斯 (Will D.Nordhouse) 在他们合著的《经济学》中指出:“与来自纯粹的私有物品的效益不同, 来自公共物品的效益牵涉到对一个以上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消费效果。相比之下, 如果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 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 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的话, 那么, 这种物品就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常常要求集体行动, 而私有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被有效地提供出来。”

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指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 在增加一个人对它的分享时, 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 (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 , 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 (它们是非排他性的) 。”

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公共物品下了更明确的定义:“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 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国外学者提出的有关公共物品的观点各有侧重。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在早期提出的观点属于政治学和论理学的范畴, 没有涉及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因为公共物品和政府、政治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早期的学者对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研究更多倾向于政治领域。后期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对公共物品的研究则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探讨的, 他们在概念中重新对比了公共物品的不同之处。同样斯蒂格利茨也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物品的, 他提出的公共物品的定义与后来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定义是相通的, 都提及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国内对公共物品的研究起步较晚, 大多数理论都是基于国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国内学者陈振明在其著作《公共管理学》中对公共物品的定义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上海行政学院曾峻教授对公共物品所下的定义为:“由公共资金或资源投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这是从公共物品的投入角度来定义的。

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基础, 可得出一个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就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且分割或分开消费不可能或成本太高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

2 公共物品的特性

根据以上所提及的国内外学者对公共物品的研究, 可以总结出公共物品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所谓非竞争性, 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得的效用, 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 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可以完全消费一个物品的全部。如一盏路灯, 一个消费者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使用的效用。

所谓非排他性, 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 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 (不论他们是否付费) , 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所有的消费者都可消费同一个物品。

所谓不可分割性, 是指对于一种物品的消费, 分割或分开消费并收费是不可能的, 或者成本太高。因而私人供给者就不会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也无人愿意去竞争供给。

3 公共物品的分类

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根据国内学者陈振明的划分, 可以把公共物品按照三种方法来划分。

第一种划分方法是将之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就是纯公共物品。国防就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物品, 其消费没有排他性。国防服务被供给, 其消费便是全社会性的。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等也是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则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特征的物品。如道路就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在一定限度内, 一人上路不会影响别人上路, 但一旦超过必要限度, 出现拥挤或堵塞现象时, 多一个人上路就会妨碍别人上路。能源、交通等都属于准公共物品。

第二种划分方法是将公共物品划分为有形的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有形的公共物品是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 如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一些看不见的服务, 如法律、政策和制度等。

第三种划分方法是将公共物品划分为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和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 如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等;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地方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如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性法规等。

另外, 国内学者曹现强和王佃利在其主编的《公共管理学概论》一书中, 把公共物品划分为四类:纯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指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如国防;俱乐部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 但却具有对外排他性或排除追加的消费者的费用很低的公共物品, 如付费用户观看的有线电视;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 但达到一定使用水平后就具有了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如游泳池、桥梁等;混合物品则是指那些既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这样的物品称为混合物品, 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卫生服务。

此外, 也有学者认为准公共物品还可以对其加以分类, 按照公益性可将其分为公益物品和公共事业物品。综合以上学者观点, 笔者总结出一种公共物品的分类方法, 即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这类公共物品不常见, 如国防、灯塔。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 拥挤就会出现。然后准公共物品又可以分为公益物品和公共事业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等属于公益物品;如电力、自来水等则属于公共事业物品, 也称自然垄断产品。

其实, 公共物品的分类虽然方法不一, 但基本的分类原理是相通的, 也各有其科学之处, 并没有所谓最佳的分类方法, 只是在分析问题时根据不同需要而有了不同的角度。我们不需要把视线局限在某一种分类上, 应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大卫.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 译.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2]郑榕.公共产品论的发展历程[J].财务研究资料, 1998, 38 (9) :1-4.

[3]曾峻.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詹姆斯.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与伦理学[M].朱泱,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5]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

[6]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7]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M].蔡秋生,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8]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9]曾峻.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1]曹现强, 王佃利.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2

转载自百度贴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引出了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电子管理、政府内部网、企业网、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化办公等一系列新概念,面对这些新概念,再提OA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迷惑,好象OA这个概念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我们暂且认为这一个阶段为OA发展的新阶段。这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应为互连网技术的普遍使用。办公自动化的内涵和外延

在新的时期,基于多年办公自动化建设经验和互连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办公自动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从网络的性质来看,办公自动化应定位于内部网(Intranet),从办公性质来看,办公自动化应定位于数字化办公,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办公自动化应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本质是提高决策效能为目的的。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的基础是对管理的理解和对信息的积累。技术只是办公自动化的手段。只有对管理及管理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才会使办公自动化有用武之地,只有将办公过程中生成的信息进行有序化积累,沉淀,办公自动化才能发挥作用。

办公自动化的灵魂是软件,硬件只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保障。数字化办公的两个明显特征是授权和开放,通过授权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分层使用,使得数字化办公系统有可以启用的前提,通过开放,使得信息共享成为现实。

办公自动化建设与现阶段政府上网工程之间的关系,政府上网工程一直是近一两年业界炒作和关注的热点之一,政府上网工程是由于互连网的普及,政府部门把一些政务信息发布到Internet上,进而在网上建立与老百姓沟通的渠道,以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行为接受监督的目的。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政府部门只是在网上存放一些静态的政府信息,实质性的工作却非常少。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人将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上网混为一谈。这种现象导致很多部门重上网工程轻办公自动化工程。甚至把上网工程误认为是办公自动化工程。实际上,从网络划分的角度,政府上网工程是外网建设,办公自动化工程是内网建设,办公自动化工程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政府上网工程是政府信息化的对外表现形式,办公自动化工程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远高于政府上网工程。只有办公自动化工程的建设并运转成功,政府上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发布,政府上网才有意义,否则政府上网工程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当然,政府上网工程的宣传对我国信息化建设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数字化办公。所谓数字化办公即几乎所有的办公业务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理论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可能的。从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全面的数字化办公还有一段距离,首先数字化办公必然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现有管理体制发生变革,而管理体制的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另外管理人员原有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法律体系有很强的惯性,短时间内改变尚需时日。尽管如此,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办公的基本框架

实现数字化办公既不同于传统的OA,也不同于MIS的建设,它的结构是Intranet网的结构,它的构建思路是自上而下的,即首先把整个内部网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对象是网上所有用户,它必需有一个基础,我们称这个基础为内网平台,就好象PC必需有一个操作系统为基础一样。内网平台负责所有用户对象的管理、负责所有网络资源(含网络应用)的管理、网络资源的分层授权、网络资源的开放标准和提供常用的网络服务(如邮件、论坛、导航、检索和公告等)。在平台的基础之上,插接各种业务应用(可理解为传统的MIS),这些应用都是网络资源。用户通过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入网,网络根据用户的权限提供相应的信息、功能和服务,使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办公。数字化办公的技术思路

实现数字化办公必需有良好的技术支撑,考虑到数字化办公的授权和开放这两个特点,首选技术应该是互连网技术及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技术。

实现数字化办公离不开工作流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以邮件系统为基础的工作流技术,或叫群件技术。现在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基于Intranet模式下的工作流软件也越来越多,这种类型的工作流直接使用消息传递中间件做为消息传递手段,不需使用专用的邮件系统做消息平台。这样整个工作流软件负载轻、开放性好、维护方便、并且易于和网上其他业务系统结合。这种技术也和电子商务所使用的技术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基于WEB的工作流软件将在未来的数字化办公领域占主导地位。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策略

根据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应采取如下对策:

在组织实施方面,从传统的工业项目管理体制转向专业化和产品化实施体制,确保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系统持续的升级,走合作与分工并举的道路。由此可造就一批以办公自动化为业务核心的、规模较大的专业软件公司。

在技术选向方面:选择与世界发展潮流吻合的技术。现在还在流行的技术并不能代表未来一定能够流行。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要高,开放程度要好。关键应用主张自主开发,发展民族产业。在技术结构方面,尽快从Client/Server结构体系转Browser/Server结构体系,采用B/S思路,最终用户界面统一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是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升级方便。系统设计方法:考虑到我国办公自动化的现状,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以快速原型法为主。在实施方面遵随统一规范和分布实施的原则。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3

摘 要:足球意识是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对自己身心状态与比赛情况变化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的综合觉察与认识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体能意识、技术意识、战术意识、心理意识和环境意识。良好的足球意识表现为技术的合理性、战术的灵活性、行动的目的性、情形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攻防的协同性、动作的虚实性和配合的默契性。其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足球理论水平;训练要技术意识化;重视战术思维训练;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足球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33-03

On the Content and Extension of Football Consciousness and Its Training

CHEN Xiao-ke, LIANG Dong, XI Shuang-qing,BU Yi-we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Football consciousness is mental activity about sense, aesthesia, memory and so-called comprehensive sense and cognition, which athlete have in match to his state of body and mind and change of match, it include consciousness of physical active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skill and consciousness of tactics and 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consciousness of surroundings. Well Football consciousness have rationality of skill and agility of tactics and intention of activity and forecast of situation and veracity of estimate and cooperation of attack and guard and false or true of action and privity of cooperation. Training football consciousness need to take measure as follow: to improve level of theory about football; to skill training to be

blended consciousness; to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of tactics thinking; to improve keen espial ability; to train strong volition.

Key words: football consciousness; training

现代足球比赛以技术为基础,以战术为手段,以体能为保证,以意识为灵魂。

足球意识虽然建立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但是通过后天培养是可以得到提高的,它在现代足球运动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衡量运动员和球队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凭借良好的足球意识,运动员可以把技战术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够在高速度、强对抗的比赛中掌握主动权。本文主要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足球意识的理论做进一步探讨,以期推动足球运动的科学化训练。

1 意识的涵义

根据《辞海》,意识有三种解释:一是觉察;二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指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三是大乘佛教唯识录中“八识”的第六识“意识”,相当于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

我国心理学家潘菽认为,意识不等于心理,它并不包括心理活动的全部,而只代表“知”的一方面。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意识就是“认识到”或“意识到”,是在任何时候最概括的综合的认识活动。

车文博提出,在本质上,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自觉的整合的认识功能,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随意的体验和活动的功能,是人脑最高级、最主要的反映形式,是人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自觉的认识、体验和意识活动的统一。

张春兴认为,意识是一个包含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含义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身心状态(内在)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综上所述,虽然心理学对意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们都认为意识是与认识相关的心理活动,这是给足球意识做出定义的理论基础。

2 足球意识的涵义与内容

足球意识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对自己身心状态与比赛情况变化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的综合觉察与认识的心理活动。

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双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其发挥、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场地、天气等方面。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这些是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体对抗因素。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则受到场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场地、天气等因素与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共同构成了环境因素(图1)。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应该对影响比赛的这些因素有比较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方能体现出良好的足球意识。因此,足球意识包括体能意识、技术意识、战术意识、心理意识和环境意识。由于足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所以在这些意识当中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又起到了主导作用,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主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最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足球意识能力。

体能意识是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对自己和对手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基本运动能力及其变化的察觉和认识的心理活动。通过体能意识,运动员在防守时,如果对手比自己速度快,为了防止对手快速突破自己,就和对手保持相对稍远的距离,而如果对手的速度比自己慢,就可以距离对手稍近些。

技术意识是运动员对足球比赛中所采用的合理行动和动作方法的察觉和认识的心理活动。运动员对足球技术的理解程度反映了其技术意识的能力,比如接控球,如果仅仅学会动作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做到一次触球到位和后续动作的连贯。

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足球比赛中双方运用的作战方法和原则的觉察与认识的心理活动。它体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具有的战术素养,是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准确观察场上情况后灵活而又迅速正确地决定自己行动方案的能力。赛前制定的战术方案再好也不可能把一切可变因素都准确地估计在内,即使方案比较详尽,如果运动员能力有限,该方案也无法很好地贯彻实施。因而,运动员战术意识能力的强弱就成为根据比赛情况灵活机动地实施预定战术方案的重要条件。

心理意识是运动员对自己在足球比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变化和体验的觉察、认识与控制。比如,在重大比赛时,运动员能够意识到自己过度紧张的情绪,并尽量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以利于比赛;在进球时,运动员又会体验到激动和兴奋的情绪,进而激发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环境意识是运动员对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以及天气等一切影响比赛的环境等因素及其变化的察觉与认识的心理活动。运动员对裁判员的判罚能力、水平和尺度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以控制自己的技术动作幅度,防止不必要的犯规。运动员通过观察边旗的摆动情况后,应该能够意识到风向和风速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传球方法。比如,在逆风时传球的力度要大些,多传地面球;在顺风时传球的力度就小些,多传斜线球。

3 良好足球意识的表现形式

足球意识属于人脑活动的结果,无法直接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表现来间接判断其意识能力的好坏。良好的足球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3.1 技术的合理性 技术是足球运动的基础,有着丰富的内涵。合理地运用技术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地运用技术。同样的技术动作,不同的人运用它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学习技术时要活学活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深入理解每一技术动作,才能达到出神入化、运用自如的效果。

3.2 战术的灵活性 运动员应辩证地理解战术内容,真正领悟每种战术及其变化打法的内涵,对足球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要随机应变,及时变换攻守策略,使行动变化莫测,才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否则,一味地使用一两种打法,不会变通,必然被对手识破,受制于人。

3.3 行动的目的性 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攻守行动都不会脱离开某种具体的战术目的,并在战术活动开始前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其头脑中。一切攻防都应是先有目的, 后有行动。那种漫无目的的个人行动,必然导致攻防良机的丧失,甚至使全队功亏一篑。

3.4 情形的预见性 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洞悉战局和彼我双方的战术意图,对场上情况作出超前的预见,方能提前做出反应,调整战术行动,把握住战机。预见的情形可能不会发生,运动员在做出预见后也不会立即采取行动,但会做出心理准备,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5 判断的准确性 判断和预见不同,预见有一定的提前量,而判断是在瞬间完成的,预见可以是判断的前奏。运动员的行动是在判断的基础上完成的,判断后往往立即采取行动,准确的判断能够有效发挥技战术,而错误的判断往往导致技战术的失败。为了做出准确判断,一要提高观察能力,二要丰富比赛经验。

3.6 攻防的协同性 现代足球的进攻和防守对集体的协作性要求较高,一名队员做出攻防行动,其他队员也要做出相应的协助行动,这样就使球队能够发挥出整体效应,而不是队员的单兵作战。协同作战不好,就如同一盘散沙,攻不能奏效,守则漏洞百出。现代足球比赛要求队员在场上保持良好的队形就是协同性的体现。

3.7 动作的虚实性 兵法中讲究“兵不厌诈”,足球比赛也是如此。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行动要有真有假,虚实结合,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要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和假动作去扰乱、迷惑对手,造成对手判断错误;动作要时快时慢,起动突然,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3.8 配合的默契性 足球比赛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只有队员配合默契,打法才会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队员即使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如果队友彼此心无灵犀,不能有效组织配合,攻防行动就不能连续进行,无法给对手造成威胁。

4 足球意识的培养

足球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渐而又长期的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培养良好的足球意识贯穿于训练的各个环节,而教练员的指导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1 提高足球理论水平 意识从其本质来说是建立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基础上的认识活动,足球意识就是对足球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足球理论则是足球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足球运动规律多年探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通过学习足球理论,能够使运动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足球运动的知识和规律,进而形成足球意识的智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一些有天赋的运动员就可以在训练和比赛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4.2 训练要技术意识化 技术意识化就是在足球技术训练中把意识融入到技术中,增强运动员对技术的理解,提高其在比赛中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运动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还要知道在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境中如何灵活合理地运用技术,创造性地发挥技术,为技术动作注入思想活力。做到技术意识化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 练好技术基本功,这是提高技术意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2) 教练员应总结出每一个技术动作在比赛中不同情况下的运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3) 加强对抗条件下的技术应用训练,直到运用自如、熟能生巧;4) 可采用练习和想象相结合的方法,发挥运动员运用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3 重视战术思维训练 思维是意识的核心要素,教练员在战术训练过程中要引导运动员动脑思考,领会战术实质,明确战术意图,掌握应变策略。训练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向运动员传授战术的规律性知识,讲清所练战术的目的、方法、要点等;2) 运用直观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观看、分析比赛提高战术思维能力;3) 总结出战术模式,采用想练结合的方法;4) 多参加比赛,增加临场战术应用的经验。

4.4 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球场信息的主要来源,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思维进而形成意识。在训练中,教练员可采取各种培养注意力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一是发展“注意的范围”,培养运动员开阔的视野;二是发展“注意的分配”,提高运动员人球兼顾的能力,三是发展“注意的集中”,增加运动员抵抗干扰的能力;四是发展“注意的转移”,提高运动员适应球场变化的能力。这些是提高战术意识的重要心理因素。

4.5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有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这些品质能够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正确地做出决策和行动,是足球意识的必备品质。增强意志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实现。培养坚强意志的方法主要是在训练中多采用对抗性练习和增加训练的难度,鼓励运动员在艰难的情况下完成训练任务,增强必胜的信心。

5 结束语

足球运动属于技术主导类运动项目,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运用战术的活动,而战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意识能力,如果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过低或足球理论知识贫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足球意识水平的发展,进而影响运动员自身的整体足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运动员智力的培养,应该在运动员少年时期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之后即开始培养足球意识,长期坚持不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足球运动相对于世界强队的落后状况。

参考文献:

[1] 霍涌泉.意识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

[2]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6.

[3] 麻雪田,王崇喜.现代足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拓展内涵和外延 篇4

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生产安全,都会对这新入厂(公司)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其目的是使新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以保证其在生产一线工作中的安全。一般来说,第一级(厂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才会到第二级(车间级)、第三级(班组级),全部“过关”了,方可在师傅或老员工的带领或监护下,进入生产现场熟悉设备、作业环境等。但目前一些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存在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等问题,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安排新员工自学,然后划出考试“重点”,考试合格后就算“过关”。这样不仅会使新员工难以达到岗位安全要求,甚至还会使其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新员工的安全教育,让其尽快满足岗位安全要求,笔者认为,除了要做好常规的“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通过拓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新员工的思想观念,激发其工作热情,进而引导其成为企业的“安全卫士”。

第一,对于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应当从深层次去考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们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充满青春活力,有施展才华的愿望。因此,企业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试合格”的档次,更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去开展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正确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同时,把“要我安全”的观念提高到“我要安全”的层次上来。

第二,对于新员工,应尽可能丰富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除了传授其风险辨识、排查隐患的方法以及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措施外,还应注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企业的生产岗位就是他们理想的“用武之地”,从而提高其工作责任心。简而言之,企业应通过使新员工尽快产生“归属感”“成就感”,促使其主动掌握工作岗位的安全技能,提升安全意识,进而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篇5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设计的内涵 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从理论层面表现为静态维度与动态维 度两个方面:从静态维度看,一方面表征为教学系统各基 本构成要素根据各自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而联结起 来的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即教学结构。换言之,就是从共时性角度,把教学看作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注重了解各部 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系统整体出发处理问题。从动态维度看,表征为以整体教学结构为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纵向时间序列形态,即教学程序。换言之,就是从历时性角度,将教学问题看作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小阶段、步骤等组成的过程,注重把握全过程,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阶段的衔接。横向空间分布形态与纵向时间序列形态于三维空间中交会、融合、协同与共振以形成自催化循环回路式运行轨迹,从而促成整体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从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即教学结构)来看,一个教学主题包括主题内容、主题目标、主题形式、主题方法、主题评价、主题行为。(见图1)主题内容源于课程内容又高于课程内容,是教师以既定的课程内容为原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再开发的结果;主题目标也源于课程目标且高于课程目标,是反映共性的一般教学目标与特定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需要相整合的结果;主题形式是学习特定主题内容达成主题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每一主题教学的 需要灵活决定,它可以是班级授课式、小组合作式或个别辅导式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组合;主题方法是完成特定主题内容的学习所选取的教学方法,这也要求根据每一主题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来灵活决定,它可以是讲授法、发现法或自学法,总之,要在以讲授法和自学法为两极的教学方法序列中合理决策;主题评价是围绕主题内容的基本特点及 主题目标开发的评价体系,具体运用哪一种评价手段、评价形式或评价方法均要随当前主题的内容及目标而定;主题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纵 向时间序列形态(即教学过程)来看,一个教学主题的 完成包括七个有序环节,即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 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生活境脉问题化、问题 焦点互动解决化、知识运演结构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这是主题式教学设汁的内在运行机制。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6

关键词:对等翻译  类层级结构理论  外延内涵传承说  隐喻

一、引言

词汇的对等翻译研究是翻译对等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以往的词汇对等翻译研究侧重于研究词汇对等翻译的策略(曹敏祥,1998),词汇对等翻译的检验方法等(李德俊,2009),但是对于词汇对等翻译的理据研究却非常鲜见。两种语言中两个迥然不同的词为什么能够实现对等翻译,其词义连接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一直是语言学界、翻译学界和辞书学界关心的问题。自从Barrier和Popwich(2000)提出“类层级结构”的心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徐盛桓(2009)提出“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理论之后,很多语言学现象被从新的视角加以阐释。徐盛桓(2008a,2008b,2008c,2010)用类层级结构理论的“外延内涵传承说”分别论述了隐喻、转喻和替代的认知机理;廖巧云和涂志成(2009)、吴向花(2011)等运用该理论分析了修辞学中的双关、通感等修辞现象的生成和识解的机制;廖巧云和邱晋(2009)运用该理论分析了特殊话语现象“脑筋急转弯“的运用机理;张秀云(2010)用该理论分析了新闻标题的生成机制。那么,翻译中的两种语言词汇的对等翻译是否也可以通过该理论来进行阐释呢?我们以汉语中的“癌”和英语中的“cancer”为例进行研究。

二、 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内涵外延传承说”概述

“类层级结构“(Barrier,C.& F.Popwich,2000)是心理模型的体现方式之一。该理论告诉我们,人类赖以储存知识的重要形式是类层级结构,单体(entity)在“共同兴趣域”(domain of interest)里进行分类和排列,构建起“相似空间”。具有共同的“上位类”(super-class)的共同特征的单体被归属于同一类的心理模型,同一类的心理模型其实就是许多小型的知识结构。它们又是由许多小知识集合而构成。它们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连通,相似的层级结构构成分类类层级,相邻的层级结构则构成部分—整体类层级。

徐盛桓(2008a,2008b,2008c)在此观点上提出了“外延内涵传承说”。外延和内涵是逻辑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徐盛桓主张人们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主要以分类和分层级的逻辑方式去把握世界。分类和分层级的方式归根结底是人们根据事物的相邻性和相似性来把握事物的。由于外延和内涵之间的传承性,一些语言现象得以产生,比如隐喻、转喻和替代等。下面简要介绍徐盛桓(2008c)的关于隐喻建构的“内涵外延传承”分析框架。

图1:外延内涵传承分析框架(徐盛桓,2008c)

在外延与内涵的传承中,相邻和相似的常规关系确定x, y两类在分类类层级结构中的类属,然后提取y中的某一个特征β,将β(内涵属性中的音或形的特征之一)传递给x, 从而激活x 此前沉睡的β属性,建立以β为特征的新类w,接下来,x和y分别发生类层级结构的格式塔转移,归入新类w;同时x和y分别发生整体-部分层级结构的格式塔转换,新类W的属性被继承下来。这样,x和y成为临时的一类,x和y也就具有了相邻性。由此,x和y的相似性和相邻性都具备了。对于有相邻性和相似性的两个关系体x和y,其中一个的存在总是蕴含着另一个的存在,想到x就会领会到或者想到y,用y对x进行隐喻就成为可能。下面让分析汉语中的“癌”和英语中的“cancer”的比喻实现过程和对等翻译的逻辑实现过程。

三、“以岩喻癌”语词层面的替代分析

傅维康(1995)曾撰文讲解了“癌”字的由来。在中国古代,癌症被称作“岩病”,因为这种病的肿块像岩石一样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自从宋代以后,就用“岩”来表示癌症,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一书记载了以下几种“岩病”:肾岩、舌岩、乳岩等,分别对应阴茎癌、舌癌、乳腺癌等①。在古代,“岩”通“”,随着汉字走向音形结合的阶段,“癌”这个字开始通用。上述分析可见,“岩”和“癌”同义,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我们假设“癌”为疾病A,隐喻的实现过程如下:

Pustejovsky(1996:76)在其“事件结构理论”(Event Structure Thechu ory)中提出了分析概念结构的本质结构(qualia structure),指出事物的本质结构即其内涵结构,一般可用其“组成、形式、功能和施事”来归纳。通过分析“岩”和“疾病A”的内涵特征,我们发现“岩”和“疾病A”的共同内涵特征是其形式“坚硬、表面凹凸不平”。

图2:“岩”和“疾病A”实现隐喻的过程图

在图二中,“岩”的内涵属性有x、x1、x2……xn,“疾病A”的内涵属性有y、y1、y2……yn,其中,x的内涵属性是“坚硬,表面凹入不平”,y的内涵属性也为“坚硬,表面凹入不平”,二者可以归入共同的内涵特征β。疾病A的内涵特征β激活了“岩”的内涵特征β。由于“岩”和“疾病A”有了共同的内涵特征,根据徐盛桓的“外延内涵传承说”,它俩都可归入新一类事物W。x和y也就从具有了相似性变成了兼有相邻性。这样,“疾病A”的存在往往蕴含“岩”的存在,想到“疾病A”往往就会想到“岩”,所以用“岩”来比喻“疾病A”就成为可能。根据束定芳(2000:76)的说法,根据隐喻的新鲜程度和使用的频度,隐喻可分为新鲜隐喻、一般隐喻和死喻。以“岩”喻“疾病A”这个比喻在初创的时候,应该是比较新鲜的,但随着医疗事件的发展,这个比喻渐渐失去了新鲜感,成为中医术语辞典的一部分,被词汇化了,所以可以被成为一个死喻了。这样就可以直接用“岩”这个字来指称“疾病A”了。

四、“以蟹喻癌”的语词层面的替代分析

在西方,“癌症”这个词最早是由希腊的一位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提出的,他被誉为“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和“carcinoma”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的肿瘤。在希腊语中,“carcinos”和“carcinoma”都是指“螃蟹”,之所以用这个词来命名这种病,是因为癌症具有可扩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那钳子向四处张开时的样子。“Carcinoma”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②。假设“癌”为“疾病B”,隐喻的实现过程如下:

通过分析“蟹”和“疾病B”的内涵特征,我们发现“蟹”和“疾病B”的共同内涵特征是其形式“移动迅速,方向不定”。

图3:“蟹”和“疾病B”实现隐喻的过程图

在图3中,“蟹”的内涵属性有x、x1、x2……xn,“疾病B”的内涵属性有y、y1、y2……yn,其中,x、y的内涵属性是“移动迅速,方向不定”,它俩可以归入共同的内涵特征β。“疾病B”的内涵特征β激活了“蟹”的内涵特征β。由于“蟹”和“疾病B”有了共同的内涵特征,根据“外延内涵传承说”,二者都可归入新一类事物W。x和y也就从具有了相似性变成了兼有相邻性。这样,“疾病B”的存在往往蕴含“蟹”的存在,想到“疾病B”往往就会想到“蟹”,所以用“蟹”来比喻“疾病B”就成为可能。

以“蟹”喻“疾病B”刚开始也是个新奇的隐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个比喻的新鲜感也逐渐失去,成为死喻。最后“蟹”也逐渐词汇化,出现了以“蟹”指称“疾病B”的语言现象。

五、“岩”与“蟹”的对等翻译如何成为可能

以“岩”比喻并指称“疾病A”和以“蟹”比喻并指称“疾病B”已经成为可能。下面论证“岩”和“蟹”如何实现对等翻译。

假设“疾病A”的内涵属性分别为“x1、x2、x3……xn”;“疾病B”的内涵属性分别为“y1、y2、y3……yn”。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现x1=y1、x2=y2、x3=y3……;随着对两种疾病认识的增多,人们发现两种疾病的内涵属性重合的范围愈来愈多,人们渐渐地认识到“疾病A”≈“疾病B”。这种等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等同的程度逐渐逼近极限,以致最终人们认识到“疾病A”可以和“疾病B”等量代换。由于“岩”可以指称“疾病A”“蟹”可以指称“疾病B”,所以“岩”和“蟹”可以互相指称。“岩”在汉语中也可称为“癌”,“蟹”在英文也可称为“cancer”(尽管目前很多人已经无法了解“cancer”的词汇来源),这样“癌”和“cancer”的互相指称和对等翻译最终成为可能。

六、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癌”与“cancer”在实现对等翻译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一是类层级结构理论中的“内涵外延传承说”让源语和目的语中的相关词汇首先实现了一次隐喻的过程;二是隐喻从新鲜隐喻逐渐丧失新鲜感,乃至最后成为死隐喻并且词汇化;三是通过隐喻的目标域的等量置换使得源语和目的语的相关词汇实现互相指称。这样,对等翻译最终形成。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成功地为词汇对等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据解释角度。因此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不但可以解释相关的修辞、篇章和特殊话语等语言现象,还可以为翻译提供相应的理据。这是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在其它领域的开拓研究。

本研究的着眼点在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但难免会有以偏概全、管中窥豹之嫌,所以类层级结构理论和“外延内涵传承说”在翻译领域中的研究仍有待开拓和发掘。

(本文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九届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中医术语的认知研究”,项目登记号[201409073];2014年度济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项目编号:14YY05]和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度院级科研基金“‘阴/阳和‘positive/negative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研究”[项目编号:WYKY20140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中医名词术语选释[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426~427.

②名称的由来和远古的癌症[EB/OL].[2006-4-4].http://www.

wd999.com

参考文献:

[1]Barrier,C.& F.Popwich.Expanding the type hierarchy

with non-lexical concepts[A].in H.Hamilton&Q.Yang(ed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Vol,1822,Proceedings of the 13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anadian Society on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Intelligence: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London:Springer-Verlag,2000:131~150.

[2]Pustejovsky,J.The Generative Lexicon[M].Cambridge:MIT

Press,1996.

[3]曹敏祥.谈等值翻译[J].中国翻译,1998,(2):25~27.

[4]傅维康.“癌”“瘤”二字的由来[J].医古文知识,1995,

(1):15.

[5]李德俊.完全对等、零对等的考察与汉英双语词典研编.辞书研

究,2009,(2):55~66.

[6]廖巧云,邱晋.“内涵外延传承”视角下的”脑筋急转弯”[J].

外国语文,2009,(5):13~17.

[7]廖巧云,涂志成.“内涵外延传承”视角下的双关[J].外语研究,

2009,(6):12~16.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吴向花.“外延内涵传承模式下”下的通感语义转换机制[J].新

余学院学报,2011,(4):75~77.

[10]徐盛桓.认知语言学研究论纲[J].外语教学,2007,(3):

1~6.

[11]徐盛桓.转喻为什么可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1):

69~77.

[12]徐盛桓.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2):

93~99.

[13]徐盛桓.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2008,(3):1~7.

[14]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外国语,2009,

(3):2~9.

[15]徐盛桓.”A”是”B”的启示——再论外延内涵传承说[J].中

国外语,2010,(5):22~29.

[16]徐盛桓.2012.替代话语的析解——“外延内涵传承说”认知—

心智载阐释[J].外语教学,2012,(1):2~7.

[17]张秀云.新闻标题的内涵外延传承生成机制[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41~44.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7

通常认可的形式逻辑学著作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描述是: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人们常常称之为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人们常常称之为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外延可以是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

内涵是概念质的方面,它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样的;外延是概念量的方面,它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有哪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确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涵义和适用范围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或混淆不清。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的涵义、适用范围是可以变化的。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否认确定性,会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否定灵活性,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下面举例来说明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课堂上,假如教师向学生提问“力”的概念,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是也很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回答:“像重力、弹力、摩擦力这样的就是力。”这里面,通常我们所认为的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实质上只是力这个概念的内涵,而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是力这个概念的外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再举一例:“机械运动”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其外延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等所有的机械运动具体形式。

通常教师要学生背诵概念,主要是希望学生指出概念的内涵而并非外延。在少数情况下,学生背诵的是概念的外延,如关于“机械能”的定义在高中阶段一般认为是:“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像这样的定义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叫做“描述性定义”(关于“定义”的具体问题将在后文详述)。其实,在高中教学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诸如“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样的说法说的是概念的“内涵”,我们讲的描述性定义说的是概念的“外延”。

但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关注于概念的内涵,而忽略了概念的外延也是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将概念等同于概念的内涵,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其对概念的教学就会是不全面的。比如,如果上例中的教师单纯地判定“像重力、弹力、摩擦力这样的就是力”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割裂开来。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概念的。恰当的做法是在概念教学中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教给学生关于概念的完整知识。

关于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和灵活性,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形式逻辑只研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灵活性是辩证逻辑所研究的问题。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一般只涉及到概念外延的灵活性。其中,最典型例子就是“质点”这个概念。因为是否把一个物体看成质点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所以“质点”的外延到底包括哪些物体也就不能够确定了。这就是概念外延的灵活性。

二、相关教学策略

1. 在概念教学中讲授内涵和外延的知识,并让学生加以练习。

正如刚才的例子所说,大家都能够认同例子中的教师问学生的问题必然是请学生说出“力”这个概念的内涵。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学生发现这样的错误,则恰好就是向学生渗透“内涵和外延”知识的大好时机。教师甚至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的概念分别说出其内涵和外延。这样做的好处有四点。

(1)能够使学生从内涵和外延两个侧面去全面地认识所学之概念,加深对所学之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则学生往往觉得太原则、太抽象,即使从字面上理解了,但心里总不踏实,颇有不可捉摸、囫囵吞枣之感。反之,如果学生只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记住了不少物理事例,却抓不住实质,就颇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所以,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对概念进行思考和学习,显然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去理解和认识概念。

(2)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逻辑思维在物理学中的作用,从概念知识中学到逻辑思维方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思维方法是逻辑学中典型思维方法之一,而且其理解上的难度不高,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够理解。学生学会这个逻辑学思维方法后,就可以亲身体验到逻辑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慢慢习惯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去思考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这显然是新课程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3)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认可描述性定义。学生对描述性定义并不容易接受,认为其缺乏科学性、“不讲理”。但是如果学生知道了概念的外延也是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之后,就会发觉描述性定义也是具有逻辑性的,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描述性定义了。这对学生认同教材内容的合理性是有帮助的,正如前面所说的,教科书编写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感到物理是‘说理’的”,而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各种说法的逻辑性恰恰可以达到教材编写者的这一要求。

(4)客观上还可能提高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逻辑学”是很新鲜和有趣的,如果让他们在学习中接触一些逻辑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物理学的学习之中,就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学的兴趣。事实上,接触逻辑学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2. 在适当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知识。

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介绍上述逻辑学思想,但是这样做并不是希望学生掌握这个逻辑学知识,而是希望借此来培养学生这样一种价值观,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即使物理概念也是如此。但是也不能否认物理概念的确定性。广义地讲,任何事物都有其确定性和灵活性,“否认确定性,会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否定灵活性,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也就是说,在遇到相应的物理学知识时,适时向学生渗透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与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要求相吻合。

参考文献

[1]闫金铎, 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第2版.

[2]叶春放.逻辑学与物理教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3.

[3]蒋丽艳.形式逻辑在中学物理教材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 2006.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8

与国际法的渊源一样,国际刑法的渊源也是国际法学界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国际刑法是在国际法和刑法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这两个法律体系的影响,但是它的法律渊源又不能简单地归于上述两种法律体系渊源相加的总和。国际刑法从性质上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因此,国际法的渊源也是国际刑法的渊源。虽然国际刑法的许多规则、制度与国内刑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一般来讲,国内法本身并不是国际刑法的渊源。这是因为国际刑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只能由国际社会确定,而不可能仅由一个国家的国内法确定。国际刑法是适应国际社会的需要形成的,又是国际社会通过一定的方式确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察国际刑法的渊源就是考察国际社会通过何种方式确立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刑法规则。考察国际刑法渊源目的主要在于:使法律规则得到认定并使法律规则与其他规则包括“应有法”规则区别开来,进而尊重、遵守和适用国际刑法。从这种“功能性”目的出发,国际刑法的渊源可理解为:国际刑法的原则和规则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同时,使得国际刑法的规范具有“合法性”的法律形式。

二、国际刑法渊源的外延

国际刑法的渊源有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国际组织决议、国际强行法等。其中,国际刑法公约在国际刑法渊源中居于首要地位。从逻辑学的周延性考虑,我们可以将国际刑法渊源划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一)国际刑法的正式渊源

1.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是具有缔约能力的国际法主体间以国际法为准而缔结的确立其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书面协议。[2]对于国际刑法来说,条约不仅是主要渊源,还是首要渊源。条约在国际刑法的渊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刑法是一个新的国际法律部门,不像国际法的某些传统部门有漫长的不成文法发展的历史,国际刑法的绝大部分规则是国际社会为适应控制国际犯罪的需要,在20世纪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制定出来的。另一方面,由于条约是一种书面协议,具有文字性、精确性的特点,这正好适应国际刑法控制国际犯罪和调整国际刑事关系的需要。

2. 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是国际刑法的又一渊源。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际习惯法曾经是国际刑法最重要的渊源,许多重要的国际刑法规范都起源于国际习惯。例如关于管辖和惩治海盗罪的规则,关于引渡的规则,关于战争罪的一些规则,最初都是以国际习惯法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国际习惯与条约不同,如果说条约是国际社会以明示协议的方式确立国际刑法规则,那么国际习惯则是以默示协议的方式确立国际刑法规则。由于国际习惯是以国家的行为,而不是以法律文本的形式来表现国际刑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所以通常称之为“不成文法”。

3. 一般法律原则

关于一般法律原则能否作为国际法的渊源,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国际法院规约》之所以将一般法律原则列为国际法院在裁判案件时所适用的法律,这表明了规约的缔约国明确承认仅靠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来审判案件是不够的,因为可能存在着既没有条约又没有习惯可循的“空白”状态,这时就需要一般法律原则来弥补,尽管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但在实践中国际法院就的确碰到过这种情况,在有关案件也曾适用过一般法律原则。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规定,作为国际刑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可理解为世界各法系的国内法中通行的一般法律原则。与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相比,一般法律原则只是补充渊源,是在没有条约和习惯的情况下所适用的法律。

(二)国际刑法的非正式渊源

1. 国际司法裁判

国际法院规约第59条明确规定,法院之裁判对于当事国及本案外,无拘束力。也就是说,国际法院没有采取在一些普通法系国家国内法所适用的“判例法”原则。因此,国际法院的判决不能作为法律适用于以后的裁判,国际法院判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但可以作为确定国际法原则、规则的辅助性资料。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采取与《国际法院规约》不同的态度。《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21条明确规定:本法院可以适用其以前的裁判所阐释的法律原则和规则。这是否意味着国际刑事法院认可“判例法”原则,还有待法院的实践发展予以说明。笔者认为,国际司法裁判应该成为国际刑法渊源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际司法现实的需要,只有将国际司法裁判视为国际刑法渊源之一,东京审判、纽伦堡审判等一系列司法判例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2. 国际组织的决议

根据1986年《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约》的解释,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是指按照国际组织的组成文书通过的决定和决议。笔者认为,此处国际组织的决议应作狭义理解,即将其仅仅限定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没有提到国际组织的决定和决议。但在国际刑法实践中,国际社会通常或利用“国际组织决议”这种形式直接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或利用“国际组织决议”作为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规则的证据和解释资料。因此,我们认为国际组织决议也可作为国际刑法的渊源。从目前来看,国际组织的决议作为独立的国际刑法的渊源,仅是在一些特定有限的情况下出现。因为国际刑法的原则、规则主要是通过国际条约形成的。但国际组织的决议对于其他渊源,例如对于国际习惯法、国际条约的形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国际组织决议作为确立国际刑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辅助性资料,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3. 国际强行法

强行法(jus cogens)是指某些国际犯罪达到的法律程度,而对一切人的义务是指某种国际犯罪具有强行法的特征而产生的法律适用。多数情况下,国际公法和私法的条文均属于软法,因为,国家主权至上,导致国际法即使是条约缔结国也不具有真正的强行性。但是,某些犯罪行为已经超越了国家主权,必须在全球进行强行约束,最典型的就是反人类罪、战争罪等,即使不是缔约国或联合国的成员也必须遵守。因此,这种类型的国际强行法应该成为国际刑法的渊源。国际强行法对国际刑法渊源的作用还表现为国际犯罪构成要件的界定以及国际刑罚的适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国际刑法渊源的国际司法裁判、国际组织决议和国际强行法在成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标准适用之前,必须得到充分的论证。

三、结论

“犯罪已不再是区域性的(local),甚至是一个国家内的(national)现象,而是一种国际(international)现象。”从学科角度分析,国际刑法作为国际公法中的第二大分支,已成为公法研究领域的显学。国际刑法渊源是国际刑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学习和研究国际刑法的切入点之一。无论是现存的、公认的国际刑法渊源,还是具有前瞻性的、笔者所认同或他人所认可的国际刑法渊源,都具有一个共识——不同的立场、观点丰富了国际刑法的理论,促进国际刑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壮大。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势,也是作为国际法研究者共同的期待,用不断走向成熟的国际刑法理论和法律规范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发挥其在维持良好国际秩序方面的作用,能够用真正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法律天平去赢得全世界的尊重与敬仰!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430.

[2].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第一版):8.

[3].[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奥本海国际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修订版):310.

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 篇9

关键词:医院文化,内涵,外延

1 医院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1.1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精神和灵魂,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医

院在长期的工作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医院文化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廉政文化。

1.2 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之"基"。

医院制度文化是指医院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加强管理而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方法来规范行为的措施总和。医院制度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开创性。我院自建院伊始, 就十分注意建章立制工作。近年来, 紧扣时代步伐, 制订和完善了《医德医风教育与政治学习制度》和《医德医风满意度调查、精神查房制度》等一系列行而有效的规章制度, 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行为文化是医院文化之"形"。

医院行为文化是指医院长期以来的医疗活动和服务行为在社会中形成的信誉度。医院行为文化对应的最直接的社会结果就是医院的社会形象。我院十分重视医院形象的塑造工作。一是树立正派、团结、务实、开拓、创新、高效的领导班子形象;二是树立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员工队伍;三是树立技术上乘、真诚可信的服务形象;四是树立花园式的环境形象。良好的医院形象, 吸引了区内外慕名而来的就诊患者, 我院在群众中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1.4 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之"魂"。

"魂"是指医院精神。归纳起来, 应该具备"五性", 即先进性、群体性、职业性、稳定性和独特性。其中, 独特性是关键, 医院精神的制定要有自已的特色。医院精神是贯穿在整个医院文化建设过程的纲领, 是医院文化的灵魂。为此, 我院把能反映自身特点, 能够发挥导向、激励、凝聚、陶冶等功能的医院精神作为培育医院文化建设的主线。提出了内涵丰富的"仁爱、敬业、精诚、创新"的院训, 设计了彰显人文关怀的院微, 谱写了催人奋进的《圣洁之苑》的院歌。赢得了全体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许。保证了我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一直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生存力和无限的发展力。

1.5 廉政文化是医院文化之"本"。

离开了廉政文化, 医院文化建设根本无法谈起。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先进的医院文化的重要内容。把廉政内涵用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形成一种先进的医院文化环境, 对于进一步丰富医院文化内涵, 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 提倡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 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 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有计划地播放清正廉洁及反腐惩贪的影片, 不断充实调整医院网站的廉政内容, 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员工参与度。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 倡议领导家属成员共同进行廉政文化建设, 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医院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2.1 医院文化建设可分外部建设和内部建设两大方面。

医院文化的外部建设, 其目的和作用就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议从四方面入手:

2.1.1 网络宣教。

把医院文化的主要内容以网站、电子屏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 吸引员工的眼光, 使员工随处可见, 在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1.2 开展活动。

深入细致地开展职工思想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进行院史教育、院训教育, 弘扬医院精神,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经常开展各种为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在活动中自始至中体现医院精神, 如举办院歌比赛和征文、演讲比赛, 使员工在参与医院活动的同时, 感受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医院文化精神。

2.1.3 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医院文化的宣传与发扬可以依靠先进典礼的培育与树立。例如:一个学科带头人或一个学科, 无论是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还是行医规范、服务态度等方面都受到病人的肯定, 所创造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高于另外的学科, 那就可以树为典型和榜样。我院眼科的李敏主任, 因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优质的服务态度、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而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等六部委颁发的"第二批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连续当选全国第十, 十一届人大代表, 在全国人大第十次会议上受到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全体员工为此倍受鼓舞。她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医院精神, 不仅各种媒体为我院做免费的宣传, 而且我们也可以面向全社会广为宣传, 提高其知名度, 并号召全体员工向其学习, 在宣传榜样的同时, 也使医院文化得到了宣传。

2.1.4 媒体宣传。

对外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在宣传医院形象时, 巧妙地把医院文化融入其中;对内利用院报、院内信息网站等多种形式, 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报导, 使员工同大众一样在接触媒体宣传时接受医院精神的教化, 将医院精神铭刻在脑海里, 落实在行动中。

2.2 医院文化的内部建设, 其目的和作用就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从而提升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医院文化的内部建设, 对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院文化内部建设方面, 要注意理顺和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2.2.1 处理好以人为本和建章立制的关系。

建章立制的目的, 是让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 有制可遵, 违规了有罚可依。因此, 在建立规章制度的同时, 要从医院管理的各方面贯彻医院文化的要求, 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约束人们的行为, 使员工加速完成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2.2.2 处理好全员参与和领导带头的关系。

医院文化需要医院从上到下, 从管理者到员工的全员参与。医院的领导班子必须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不断地创造和管理医院文化, 并应具备影响医院文化的能力和创造医院文化的能力。我院领导班子把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一号工程, 列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医院文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做到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我院院长张法灿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医院党委书记梁惠娟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党委副书记李荣祝荣获"医院文化建设先进个人"。他们在工作中率先垂范, 自觉实践医院精神。医院的员工, 作为医院的主人翁, 也要处处事事体现医院文化的要求, 真正把医院文化落实到自已的日常工作中去, 只有上下同心, 医院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3 近年来, 由于我院十分重视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从而为医院健康

浅谈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 篇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程质量和规模都得到了一个较大提升, 但是我们的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传统工程管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 常常会引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工程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工程的管理, 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1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指的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 信息化是一种基于智能工具的生产力技术, 智能技术是它的核心工具, 所以信息化技术不能独立存在, 它是一种规模比较大、有组织的网络体系, 信息化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和工作的方式, 为人们带来更加便利和周到的服务[1]。

2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2.1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企业非常重要。根据工程运行情况来看, 工程运营管理包括两大块:一个是运营系统, 一个是管理系统。运营系统主要是确保工程日常的运营。通过计算机系统, 工程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对工程进行远程监控、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 从而实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工程企业一般具有多个运营系统, 各个运营系统虽然情况不一样, 但是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有效地提高运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2]。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人力、物力、财务和市场等部门的有效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能够有效地收集、存储和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还能辅助工程决策者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决策, 最终实现对工程目标的控制。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投资预算、工程进度、合同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子系统。通过工程信息管理的各个系统, 施工单位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进度、资金的使用情况, 能够更好地规划工程建设, 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协同合作

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 团队协作是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工程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必须与其他的工种项目一起施工。特别是建筑行业, 安装工程与建筑工程息息相关。比如, 建筑工程施工时, 要给安装工程安装给排水系统、管网等预埋孔洞。为了保证安装效果, 做好预留工作。建筑安装工程可以利用三维技术, 仿照建筑模型建立装修模型图。然后双方就模型参数进行探索, 不断调整数据, 优化设计模型, 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安装的时候, 破坏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 不同的施工阶段, 所需要的材料或者资源大多大同小异, 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将工程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定期分享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和机械设备, 管理人员根据各个部门施工的进度合理调度设备,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利用率[3]。

2.3 服务社会大众

虽然工程的性质不同, 但是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工程竣工以后, 为了提升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该建立与健全服务平台, 便于工程管理人员与社会大众更好地互动。特别是当下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利用网络能够快速了解民众的想法, 建筑开发商在建设的时候可以广泛听取民意, 根据民众的意愿设计和规划工程。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能够将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完全公开透明, 便于老百姓监督, 还能有效地防止工程的腐败现象。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 通过信息平台服务平台加强与电商的联系, 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4 集成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单一的技术和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技术上, 将单一的技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从而产生出新的产品, 这都是建立在集成思想上的。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可能需要和其他工种配合施工。在配合过程中, 可以借鉴其他项目的施工经验或者技术, 也可以从失败的项目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相互的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工程的施工技术。通过资源共享, 提升工程管理的实效性, 带给企业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享的过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是当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集成创新则对未来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外延

3.1 从固定的阶段施工管理到全阶段管理转变

项目工程的管理应该贯穿整个工程建设中, 从工程的立项、招投标、设计规划和施工等各个环节。但是传统的工程管理往往只针对某一个施工阶段, 或者只针对工程施工的管理, 工程的设计规划、招投标管理意识比较单薄。这些环节很容易出现管理的漏洞, 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工程管理中, 能够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专业化的指导, 形成科学与有效的管理体系。特别是管理中一些比较容易忽略的环节, 通过信息化管理, 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案, 便于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

3.2 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管理放向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往单一的管理平台也逐渐向多元化、多维度的管理方向转变。以城市图书馆为例, 过去图书借阅一般由图书管理人员登记借阅、归还信息, 如果读者想要到图书馆找一本书, 需要自己逐层逐层的去找。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用户通过网络图书馆系统, 输入想要借阅的书籍, 网上图书借阅系统就能够将信息显示出来, 省去了读者往返图书馆的时间。如今,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很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完成。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这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信息化年代,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 利用信息化技术,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 工程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工程管理起步晚, 管理经验还不够成熟。因此可以借鉴西方优秀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吸收的过程中, 不能实行拿来主义, 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 这样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应该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结合中国具体国情, 具体工程具体分析, 并不断总结经验,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4 结语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 效率低, 而且极其耗费人力成本, 利用信息化技术, 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的企业要重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摘要:主要介绍了工程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工程管理信息化从固定阶段施工管理到全阶段的施工管理、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多维度的管理方向转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模式转变, 对企业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内涵,外延

参考文献

[1]汪有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5 (27) :2 559-2 560.

[2]周启碧.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外延探究[J].科技与创新, 2015 (9) :49-50.

全译求化策略之等化的内涵和外延 篇11

字比句次的翻译现象, 即使在亲属语言之间更易于转换的西方译界, 也是褒贬不一。如古罗马学者西塞罗和贺拉斯所创造的“词对词翻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是一种必须严格忠实于原文措辞的翻译方法, 曾被有些学者看做是字面翻译 (literal translation, 即“直译”) 的同义词, 但如今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字面翻译的极端形式, 因为每一个原语单词被译语单词替换而不考虑语序等句法因素 (Shuttleworth&Cowie, 2004:197-198) 。卡特福德 (Catford, 1965:25) 从语言学的角度将词对词翻译界定为“主要是在词汇级阶上进行的级阶受限翻译 (Rank-bound Translation) , 也包括某些词素和词素的对等, 并认为直译可以始于词对词翻译, 二者都有在词汇上保持逐词翻译的趋势。费奥多罗夫 (Фёдоров, 1983:123) 将逐词翻译 (буквальныйперевод) 当作形式主义批评:“翻译之形式主义指字面上准确地逐字逐句地传达原作, 要么破坏原意, 要么破坏译语的正确性, 或者兼而有之。”

国内随着直译、意译之争, 开始有人诟病“直译”, 鉴于此, 茅盾 (1984:343-344) 区分了直译和死译, 认为看不懂的文字是“死译”;周建人 (1984:651-653) 也认为:直译既不是“字典译法”, 也不是死译、硬译。冯世则 (1984:889-896) 一方面指出“逐字译绝不是直译, 甚至根本不是翻译”, “因为它完成不了原文的汉化”, 另一方面却认为“以逐字译为直译, 是反映了历史上和当代的某些现实情况的”, 并举例证明“少数单个的句子有时倒真是可以逐字译出”, 但“个别少数的逐字译之无甚意义也就明显”, 可见其对逐字译的认识是左右摇摆的。时至今日, 将逐字/词译简单地斥为死译、硬译者不乏其人, 有时真是连直译与死译、硬译的界限也模糊不清。由此引发一些思考:直译的确不是简单的“字典译法”, 但“字典译法”是翻译吗?如何定性、归类?逐字/词译究竟是否存在于翻译实践之中?真的“无甚意义”?表达方式悬殊、属于不同语系的汉外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对等?有多大程度的对等?我们可否将“等化”确立为一种全译求化策略?如何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2 等化的内涵

许渊冲 (2006:11-13) 基于钱钟书的“化境说”, 提出中诗英译的“三化论”——等化、浅化、深化, 并以自己丰富的译事经验作为完美的注脚, 推动了中诗英译实践的提高和理论的探讨。但遗憾的是, 他只指出“等化”既指一般意义上的对等, 如形似的对等、意似的动态对等, 又包括各种转换技巧, 如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说反说、主宾互换、主动被动互换、典故移植 (即形象转换) 等, 还涉及词的译法, 如同词异译、异词同译等。他认为:“等化包括对等、等值、等效” (许渊冲, 2005) 。已有译界学者开始涉及等化, 如:张智中 (2005) 认为等化是介于归化和异化之间的“第三种翻译策略”, 应该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何红斌 (2005) 认为应着眼中西医思维认知的一般共性, 尽量采用已有的西医概念对译中医概念, 中医翻译策略中的等化即归化;杨雪 (2007) 认为张爱玲进行等化翻译时, “将原作中的女性形象和遭遇在译文中复现, 使译作读者能得到与原作读者类似的感受”。许氏“等化”的内涵并不确定, 外延过大, 似乎只有“形似的对等”和“意似的动态对等”与西人倡导的“对等论”有某种相似之处, 而其他研究者也未对等化做严格定义, 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等化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借鉴邢福义 (1996:440-462) “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角度来探讨等化策略。

2.1 语表形式上, 等化追求译文和原文对应

全译中的语表形式是原文和译文都具备的外在形式, 有时据论述需要简称“语表”或“表”。汉语属于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 有不尽相同的构词、造句、谋篇方式, 互译时语表形式很难完全相同, 但可形成对应, 即原文的语表形式可在译文中得到保留或移植, 形成双语基本单位 (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 的一一对应, 语序一致;同时, 译文还必须符合译语规范。例1中汉译A跟英语原文在词汇层面形成对应, 如“快乐的”对happy、“生日”对birthday、“祝”对to、“你”对you, 但在句子层面并不对应, 因为“快乐的生日祝你”只是词语的简单、机械排列, 并不具备小句成型的条件;汉译B具备小句成型和成话的条件, 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其中的每个词都可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物, 但由于跟原文语序错位, 构成小句的短语类型不同:原文是名词短语, 译文是动词短语, 二者在整体上并不对等。因此, 汉译A、B和原文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语表对应。

(1) 英语:Happy birthday to you!

汉译A:快乐的生日祝你!

汉译B:祝你生日快乐!

2.2 语里意义上, 等化追求译文和原文相符

全译中的语里意义是双语中各种语表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有时根据论述需要简称“语里”或“里”。语里意义包括:实词的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和虚词的语法意义, 小句的结构关系 (如主谓、动宾、偏正等) 、施受关系 (如施事、受事、用事等) 和意向关系 (即句法结构反映在表意指向类型上的语义关系) , 复句和句群的逻辑-语法关系 (邢福义, 1996:440-441) 。语里意义相符体现在译文中的词义、短语义、句义必须跟原文相吻合, 其语义单位也须一一对应, 包括:义项 (词素、词和固定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 、义丛 (自由短语含非独立小句表示的语义单位) 、表述 (独立小句和复句表示的语义单位) 、义段 (句群表示的语义单位) (黄忠廉, 2008:147) 。例2中汉译A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跟原文在语表形式上一一对应, 二者的语义单位也形成对应, 如词汇层面的“在……之后”、“挣扎”、“长达 (介词, 用于表达时间的长短) ”、“一”、“年”、“我”、“看到了”、“那”、“灯光”、“并且”、“返回”、“到”、“学校”与after, struggling, a, year, later, I saw, the, light and, went back, to, school的概念意义或语法意义等同, 短语层面的“在挣扎了长达一年之后”、“看到了那灯光”、“返回到了学校”与after struggling a year, saw the light, went back to school字面意思也完全吻合, 但see the light作为习语, 真正含义是realize suddenly (突然明白、醒悟过来) , 与“看到了那灯光”并不相符, 而且“看到了那灯光”跟“返回到学校”组配之后表达的意义并不清楚, 未能准确传达原文语义。该译文跟原文只是“表”等“里”不符, 貌似而神离。汉译B跟原文“表”“里”如一,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等化。

(2) 英语:After struggling for a year, I saw the light and went back to school.

汉译A:在挣扎了长达一年之后, 我看到了那灯光并返回到了学校。

汉译B:在挣扎了长达一年之后, 我突然明白了并返回到了学校。

2.3 语用价值上, 等化追求译文和原文趋同

全译中的语用价值是原文和译文特定的语表形式所产生的特定效果, 包括修辞值 (因修辞手段的运用而产生的特定修辞效果) 、语境值 (语言单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隐含意义或会话含义) 和文化值 (语言单位所承载的特定文化内涵) 。语用价值趋同是指译文在传达原文语义的同时, 还必须保留其语言表达效果, 再现译文预期的交际价值, 实现功能对等。例3中英译和汉语原文在语表形式上一一对应, 语里意义上完全相符, 但had better句式在表达劝告或建议时通常含有命令语气, 含有you have an obligation or duty to do something之意, 常用于对晚辈或下属, 若是用于答复陌生人的问路, 则给人居高临下之感, 显得不够礼貌, 未能达到交际意图。因此, 二者虽然“表”等、“里”等, 但“值”不等, 终究是“等”而不“化”!

(3) 汉语:你最好搭一辆的士。

英译:You’d better take a taxi.

例4中汉译和英语原文在语表形式的四个层面即词、短语、小句、复句一一对应, 甚至连标点符号也照搬不误, 语义传递不差分毫, 原文中may not表达的较小可能性跟have got to表达的强烈肯定性和语气坚决性形成呼应, 译文中“可能不”与“不得不”也同样形成鲜明对照, 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实现语用上的等值, 译文几乎是原文的等量等值代换、投胎转世, 这才是真正的等而化之!

(4) 英语:You may not like him, but you have got to admire his persistence.

汉译:你可能不喜欢他, 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

由此可将等化的内涵界定为:等化, 即对等而且入化, 是译者为寻求译文与原文语表形式对应、达到语里意义相符并实现语用价值趋同而采取的全译求化策略。其中, 语表形式对应是外在前提, 语里意义相符是内在基础, 语用价值趋同是核心和关键。

3 等化的外延

3.1 等化不同于等值、等效

等化与等值、等效是属于不同层面的概念。等值、等效作为翻译理论, 关注的是翻译的本体论或价值论, 解决的是翻译的本质或标准等理论问题, 如费道罗夫提出“翻译等值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蔡毅、段京华, 1999:29) ;巴尔胡达罗夫 (1985: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 Catford (1965:20)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 (原语) 中的文本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译语) 中等值的文本材料”;Nida&Taber (2004:25) :“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 等等, 都是从亲缘关系相近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共性中演绎推导出来的。等值论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本间的等值, 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对等;等效论从文学价值的角度, 强调读者的反映, 不再关注双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 而追求文本之间的效果对等。等化作为一种形而下的全译求化策略, 关注的是全译的方法论, 解决的是实践层面的操作问题, 是直接从汉外全译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策略或手段。全译等化追求双语在表、里、值三个角度的对等, 既追求“等值”, 要求语表形式对应和语里意义相符, 又强调“等效”, 要求语用价值趋同, 对语言形式、内容和效果对等的要求更高, 一方面可直接、直观地揭示语言共性, 另一方面可验证等值论、等效论的实践操作性, 同时推动这些“等X”理论的深入探讨。

3.2 等化不同于直译

语表形式上, 等化不仅要求译文和原文在整体上对等, 也要求在局部上形成一一对应, 即译文的每一句子都有“原型”, 每一字词都有“来历”, 因而对形式对等的要求比传统意义上的直译更加严格。“直译是既传达原文意义又照顾形式且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全译策略” (黄忠廉等, 2009:37) , 但“照顾形式”有时只是整体上的, 可能因表意需要而变换词类或根据译语的表达习惯而调整语序 (如定语、状语的前置或后置) , 不一定总能保证双语语表的局部对应, 因此这种直译不属于等化策略。如例5:Google网站给出的俄译是直译, 也是等化 (译文跟原文语表对应, 语里吻合) ;汉译B总体上照顾了原文形式, 但将形容词loyal译成动词“忠诚” (转化策略) , 并省译了member (简化策略) , 是典型直译, 不能算作等化;汉译C与原文局部对应, 整体上也形成对应, 只将of his party稍微后移 (因of的表意需要) , 而且传意准确、完整, 此种直译属于等化。因此, 并非所有直译都是等化;换言之, 等化是严格意义上的直译。

(5) 英语:My father was a loyal member of his party and always voted the straight ticket.

俄译:Мойотецбыллояльнымчленомпартииивсегдаголосовалипрямойбилет.

汉译A:我爸爸是他政党的忠诚党员, 而且总是直接投票。

汉译B:我爸爸忠于他的政党, 而且总是投票给本党提名的候选人。

汉译C:我父亲曾是其党派的一名忠实成员, 而且总是投票给本党候选人。

像例1译文A只译“字/词”而不译“句”的死译, 以及众多的欧化汉语和中式英语都不在等化之列;像例2译文A、例5译文A那样“表”“里”不一的硬译, 也不属于等化;像例1译文B、例5汉译B那样的直译, 或因改变语序和词类功能, 或因转换词类, 或因删减语言单位, 最终导致双语语表在整体或局部上不对等, 也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等化, 因此许氏所主张的词性转换、句型转换等手段也不在等化之列, 因而等化的外延很小。

3.3 等化更有别于死译、硬译

作为全译求化策略, 等化跟死译、硬译更不可同日而语。等化与死译的区别在于:等化译文跟原文从整体到局部都一一对应, 语表可接受, 符合译语表达规范和语言习惯, 语义可理解, 且跟原文相符;死译则是机械照搬原文的语表形式而导致译文有时根本无法成句, 或因缺少可成句的构件语法单位即能够独立反映一个意旨的词或短语而不能成型, 或因成分残缺、成分搭配不当或语法手段错误而不能成活, 如例1译文A作为译句不能成型、成活, 语表上跟原文只是局部对应而非整体对应, 根本无法达意, 更不用说跟原文语里相符, 因而不符合等化所要求的外在前提和内在基础。等化与硬译的区别在于:等化译文不仅成型成活, 听读自然, 顺口顺耳, 而且跟原文语表对应, 语里相符, “表”、“里”对等;硬译则是指译者一味追求忠实于原文的语表形式而使译文虽具备成句条件但生硬拖沓, 读不顺口, 听不顺耳, 有时因照搬双语词典释义或只理解字面含义而导致译文无法准确传达语义, 即译文和原文“表”等“里”不等, 如例2汉译A、例5汉译A属于“等”而不“化”的硬译。当然, 硬译比死译更具可听读性和可接受性, 或许随着岁月的流逝, 某一特定译者 (如鲁迅) 在某一特定时期 (如1930年代) 的硬译会成为众多译者甚至大众接受的共时的直译, 最终走向译文等化。

4 结论

上一篇:中药换药下一篇:金融后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