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2024-08-23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精选12篇)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1

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需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建立和谐社会,公共财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依据公共财政理论,建立和谐社会需要从健全财税法律制度,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强化财政宏观调控等方面着手,探索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制度性路径,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一、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和谐一直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解决当前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历史任务。建设和谐社会被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

“社会和谐”被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加以诠释,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制度保障。和谐社会建设,不能依靠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实现,而是要协调和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现存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社会和谐秉承“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法制精神,全面体现制度正义的价值观,以民为本的人权观,监控特权的平等观,政府清廉的义务观,保护弱者的均衡观。

(二)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财政从根源上讲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而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分析工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制度下,财政都是个大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特征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面对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共同组成的混合经济背景,从市场失灵出发,来界定社会公共部门及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和职能的财政运行模式。

公共财政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服务,它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还要进一步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不仅要做好宏观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还要制定科学的收入分配政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协调好各方面和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社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解决社会收入分配问题,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财政与和谐社会之间就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

二、和谐财政:中国公共财政的最新定位

“和”,是我国历代社会所追求的至高目标,“和为贵”、“致中和”、“大同社会”等既是我国历代文化传承下理想社会的特征,又表达了我国社会延续中对“和”的一致赞同。“和谐”历来是我国民众所追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目标的集中体现和简练表达。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和谐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既是实现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有效手段,服从并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要发展,发展要和谐。和谐社会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取决于生产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的协调。以研究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财政学理论与和谐社会在根源上是一脉相承的,即财政基本理论和财政诸范畴的理论在本质属性上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具有一致性。从中国公共财政的最新定位来看,和谐财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和谐财政的主旋律是和谐与发展,其职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l)发挥财政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实现经济增长质与量的高度统一;(2)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职能,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3)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职能,合理配置财政资金,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在保障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财政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和谐财政的理解,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内部政策和谐性。内部政策和谐性是指各项财政收入政策之间具有和谐性,形成科学协调的财政收入体系;各项财政支出政策之间具有和谐性,形成科学协调的财政支出体系;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之间有效协调,实现均衡和和谐一致。(2)外部功效和谐性。外部功效和谐性是指各项财政政策的调控目的是统一协调的,在调控中发挥着配套作用,力避出现功效矛盾甚至相互抵消的情况;同时各项财政政策均应遵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然,和谐财政的内部政策和谐性与外部功效和谐性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内部政策和谐性是和谐财政的内在要求,是外部功效和谐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部和谐的财政政策体系,就不可能实现外部功效的和谐,也就不可能长久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外部功效和谐性是内部政策和谐性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目的。总之,和谐财政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价值取向在财政实践上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

三、构建中国公共财政的制度路径

(一)健全财税基本法律制度,推动和谐社会进程

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的运行模式,要求公共财政建设必须走法制化道路。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资金保障来源,必须建立完善的收入筹集机制和支出控制机制,充分保障公共产品的资金需求。

1. 完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健全公共预算制度

根据公共产品的分层理论,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域性公共产品,不同类别的公共产品受益的范围不同。从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角度分析,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应由不同级次的政府来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效率比较高,地域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更具有效率。

根据公共产品不同层次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是我国分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环保等和百姓生活切身相关的领域进行必要的公共投入,这必然会增强政府间财力的均等化要求。同时,建设和谐社会还需要重点发挥分级预算体制的作用,因为公共财政的法制化主要通过财政预算来实现,而分级预算体制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范围,这就自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条件和前提。

2. 重新定位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间的关系

从国家预算的总体构成看,国家预算包括国家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国家公共预算作为我国政府预算的主体,主要为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由于我国政府拥有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应按照产权的要求由各级政府代理享受资产的收益权,参与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这部分国有资产收益可以用来投资,也可以用于提升社会福利。

但是,自从我国实行税利分流以来,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一直采取单纯税收形式,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收益大量滞留于国企内部,国家垄断行业等国有资产集中的部门的内部收益过高,造成收入分配出现行业间的不平等。规范国家资本预算,合理分配国有资产创造的利润,并用之于公共预算,弥补公共预算资金缺口,这既可以造福普通百姓,也可以规范国家预算制度,均衡社会各界的收入分配。

3.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构造完善的税法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制度在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中,客观上对社会各个行业、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对社会公平和效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个国家(地区)的税收制度都有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的税收制度也不例外,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应该不断调节税收法制促进公平、效率原则的贯彻。

(1)完善个人所得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和综合所得相结合的计税制度,但仅限于个人纳税申报,而不是以家庭综合收入为依据的纳税申报。因此,从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从税收公平的角度考虑,有必要改变个税纳税申报方式,改个人纳税申报为家庭综合纳税申报,即按照家庭必要的养老、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支出,按实际赡养负担扣除生活成本,公平税负,促进个人实际收入水平的均等化。

(2)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经济改革以来,我国拥有巨额财富的人群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一个富人阶层。富人阶层的巨额财富是在国家所提供的强有利的经营环境下取得的,在其传代易主或者捐送转移时国家理应参与适当分配,这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承认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的私有财产的合法性,这就为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提供了民法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具备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各种社会条件,笔者强烈建议尽快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3)开征社会保障税。

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公共财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持续发展,依赖于国家的财力支持。为了弥补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需要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强社会保障筹资的强制性,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形式。

(4)开征环境保护税。

环境污染是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按照常规的生产决策,企业不会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成本。但是,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负担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而治理环境的资金投入,最好采用征收环境保护税的模式来实现。目前,提到税收立法日程的是先行开征排放税,及对终端消费者排放污染物而征税,例如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车主就要为汽车的尾气排放缴纳排放税。

(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化解中央与地方矛盾

1. 和谐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问题

财权与事权密不可分,要理顺财政管理体制,必须严格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权,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认为,地方政府比中央更加接近于所管辖的地区和民众,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财权和事权,更能够发挥其管理作用;但中央政府对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分配的公平性目标是必要的,尤其对于解决分配上的不平等以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摩擦等问题,中央政府的调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哈维·S·罗森认为:分权制可以鼓励政府间竞争,“有证据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财政制度越分权,政府的腐败越少”。因此,发挥中央整体调控职能的基础上,给予地方政府足够大的空间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结合中国国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应设计如下:由全国居民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政府来提供,主要包括国防、外交、外贸管理、全国性的立法、司法、教育、科学技术、宏观经济稳定、调节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分配等;供本地区居民享用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由地方政府提供,包括地区性交通、警察、消防、教育、环保、绿化、城市供水、公园、地方性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等;具有跨地区“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但更多权限放给地方政府去具体决策和管理。

2. 和谐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税权划分问题

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是一种合作的博弈机制。建立适度分权的分税制模式,解决中央与地方、地方间税收竞争造成的不和谐,也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

(1)税权划分是一种分级预算管理模式。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这就是分税制的基本思想。分税制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包括分税、分权、分征、分管等多项内容。分税制的本质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框架确定的一种分级预算的财政管理体制。

(2)通过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来规范税权划分。

针对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特别是地方税收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的现状,应加快立法进程。笔者建议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规范包括税权划分在内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改授权行政机关立法为国家权力机关立法;制定规范税收关系的相关法律,全面贯彻以法治税原则。

(3)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税收立法权在政府层级方面不能过度下放。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税收立法权应该按照下列标准划分:对涉及全局的税种,开征、停征、税目税率调整权继续集中在中央,经全国人大立法,提升其法律层次;地方税中在全国统一实施的影响较大、收入较多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公众切身利益的税种,应由中央统一制定政策,但在税目、税率的设计上可设置一些弹性区间,允许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在弹性区间内确定执行标准;影响范围只在地方本级政府管辖区域内的地方税税种,立法权归中央,由地方决定其税基、税率、减免、开征停征及征收管理等项事宜;对某些地方小税种,如果征收成本高、征收数额小,地方有调整税收政策以及开征、停征的权限。

(三)规范公共财政支出,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财政职能的重要一环,财政支出的方向和数量体现政府的宏观经济意图,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应当是目前必须着手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1.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预算支出结构

解决财政支出的“缺位”和“越位”,明确预算资金的供给范围,建立起“支出合理增长,内部结构协调、支出行为规范”的预算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财政预算的要求。根据当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首先,随着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加,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在不断变化,政府也应根据这种变化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和重点;其次,政府要强化代表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共性开支(如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部门开支),但是要防止政府公共财政对此全包全揽,鼓励社会其他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相应调整财政的投资范围,从一般的竞争性领域退出,转而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基础领域,强化国家对基础研究、科技创新、能源领域的支持力度。

2. 改革预算管理方式,提高支出效率

公共财政职能的实现有赖于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充分发挥财政预算资金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是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经济形势来看,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预算支出SUMMARY/概要的管理:

(1)改革预算项目。

采取新的政府预算的编制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

(2)改革预算的编制依据。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各单位的预算基数,控制各单位的支出膨胀,确定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保证这些重点的财政资金供应。通过克服预算资金的刚性增长,调整各个单位之间的财政资金增长刚性,提高财政资金的总体配置效率。

(3)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

建立政府采购仲裁制度,保证政府采购质量,保证采购资金依法公平、公正的使用。

(四)强化财政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一般认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必需的、直接关系最基本人权的公共服务,应该确保能得到普遍的提供。所谓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政府要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我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通过新增财力的重新配置,优先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提升社会公众的福利水平。如增加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增加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消费设施的投入,改善居民的出行、居住、消费的环境等。同时还应适当向落后地区倾斜,提升其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社会居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2. 促进收入分配改革,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已经呈现出不平等的状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成为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关系,使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共财政可以通过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直接遏制通货膨胀。公共财政还可以限制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规范国有企业和财政之间的分配关系,增加财政对于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支持能力,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 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促进环境保护

实现能源利用的节约和能源的合理开发,促进能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能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开发新能源以及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能等。公共财政可以利用对进行新能源生产者的补贴或者实行特殊的价格措施,促进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成熟,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政府鼓励能源消费者增加对新能源的使用,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市场供求两个方面促进可再生新能源的发展。同时,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政府还可以利用税收、补贴等措施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成本,促进消费者能够按政府的调控方向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形成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SUMMARY/概要

没有内部和谐的财政政策体系,就不可能实现外部功效的和谐,也就不可能长久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外部功效和谐性是内部政策和谐性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目的。

注释

1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下的税收契约优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70420475)的阶段性成果。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2

调查人:陈竹羚

当今社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等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责任心、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其

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

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其

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

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面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性行为的做法漠然臵之,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其

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

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无不体现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臵性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在这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二)、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不少学生受同乡、好友感情的驱使,无视学校纪律,参与打架,搞同乡会,甚至代人考试。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三)、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四)责任意识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个人只要权利,不要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89.3%的学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为自己”,在人生奋斗目标上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淡漠已渐成必然,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第一、“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消极,情感萎顿、空虚,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第二、“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第三、“无意义”。有些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阴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严重者则走上出家乃至轻生的道路。

(五)人生价值错位

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调整和变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主体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无私奉献或奉献与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的享受,淡化了社会责任和集体观念。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需要,更有甚者以牺牲集体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更多的大学生表现为关注自身发展和现时利益,如获得奖学金、困难补助、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等,而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大学生中对物质生活和个人需要过分看重,对精神生活和集体事业普遍冷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缺乏远大志向,学习目的功利化,在就业选择时,以单位所在地、经济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条件。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权利强调所得,而忽视责任忽视奉献,他们不再赞赏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视为等价。捞党票,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就业;当学生干部,是为了给自己积聚资本;获得奖学金,只认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愿从社会、集体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体、社会对自己负责,奉行利己主义;而不讲奉献、不愿为他人、群体、社会负责,没有履行自己责任、义务的自觉意识。四是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约有占大学生总人数6.5%的学生暴露出的首先是个体的感情冷漠、极端自私,责任意识淡漠。

(六)道德缺失

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一是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文明的倾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二是表现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七)行为失范

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物、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与异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学术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混文凭、信奉“60分万岁”,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之中;考试舞弊、科研造假、抄袭论文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声誉和发展。三是就业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一切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如少数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在职业选择上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条件艰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成绩单。四是网络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之中,废寝忘食,甚至忘记上课、考试,导致学业荒废。五是竞争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竞争风范甚至无视校纪校规。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缺失,对社会义务和责任存在一种淡漠态度,一方面导致自我评价降低,缺乏信心、勇气,学习自觉性差,不要求上进;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信任度

降低,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质量纷纷提出质疑,纷纷批评大学毕业生在高校没有学会做人,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会合作,欠缺团队精神;缺少学习的动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

二、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爱国主义就是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先,具有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二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值得继承发扬,大学生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将传统优良品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三是要注重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只有铭记历史,记住封闭、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把改革开放视为己任,树立赶超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二)坚持养成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也就是要逐渐培养大学生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是对大学生开展责任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旦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责任习惯,大学生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产生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目前,一些大学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虽不成气候,但却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因此,大学生应加强道德行为习惯训练,提高文明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第一,大学生必须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己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既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犯错时不推诿、不找借口,要敢于承担责任:要讲诚信、重承诺,不能说话不算数;要尊师崇道和关爱身边的人与事物;对人要有礼貌,要文明修身,谦虚谨慎,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积极参与和管理校园的各级各类活动,在承担责任中锻炼自己,养成大处着眼、小事着手的思维方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三,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块煤,要养成“饭菜不剩、钱不乱花”的好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切不可舍“小”求“大”。

(三)深化实践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具有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还应采取措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大学生承担责任的落脚点就是要运用所学所知,即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也是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的重要条件,团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意,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锤炼出敬业、奉献、爱民、亲民的优良品格;也使大学生能进一步树立孝敬、友善、勤劳的传统美德。大学生通过实践教育,还可校正价值观,找到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校正就业、服务理念。

(四)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是人们模仿的对象,榜样教育的效果是通过向榜样学习而实现的,这种学习主要是靠大学生个人对榜样行为的模仿,从而转化为自觉、自愿、自发的自我行为。第一,“感动中国”的人物、道德楷模、抗冰抗洪英雄等等,是青年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先进典型的道德力量和伦理精神,使大学生不仅学到了优良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由人及己,体会

人生真义,发掘自身的道德潜能,自强自立,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第二,家长和教师,是青年大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勤劳善良的家长是青年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不仅在于养,更在于育;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对青年学生起着感化、熏陶和示范的作用。第三,青年学子中的优秀典型,如“三好学生”、“自强之星”等,都是青年学生最熟悉的榜样。这些榜样跟青年大学生生活在一起,年龄相近,经历相同,有共同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可比性,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

(五)突出艰苦奋斗教育

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今天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我们再去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穿草鞋。艰苦奋斗首先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学习上要有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奢靡之风,增强艰苦创业的意识。其次,当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抑奢少费,崇俭守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提倡艰苦奋斗,大兴勤劳节俭之风,人人奋发努力,个个勇于负责,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据调查,湖南某高校学生月消费一般在400---600元之间,月消费在iooo元以上的约占18.2%,消费在3000元左右的竟达4.1%,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自父母的供给,要培养他们的节俭观念,教育他们消费要恰到好处,不能攀比、更不能挥霍、浪费。艰苦奋斗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勇气是不行的。

三、大学生的责任

责任是对承担一定角色的人所应当担负的任务、职责、使命等方面的规定。人所承担的角色不同,责任也就不同,责任总是与人的角色紧密相连。大学生的责任就是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他们行为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起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的一种理论形式。大学生尚未走向社会,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所以大学生的责任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或者说是向未来敞开的责任,因而大学生的责任更多地所表达的就是国家、社会对大学生一种社会使命或历史任务的期许和引导。

公共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3

[关键词] 矫正点 关键点 着力点 瞄准点 和谐社会

一、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的矫正点

1.大背景下的公共文明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公民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我们仰望苍穹,拷问良知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在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公共文明在一些方面丧失了其拥有的活力和热情,可谓:官德失廉、公德失心、业德失范、人德失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给社会带来了五个削弱:削弱了政府的威望和凝聚力,削弱了社会配置资源的效力,削弱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削弱了社会财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削弱了人心向善的亲和力。

2.公共文明下的大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格局可以用两个“化”和两个“安全”来概括。所谓两个“化”,一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明显;二是政治与文化发展多元化。在地球村这个家园里,一元化与多元化并存。所谓两个“安全”,一是传统安全,二是非传统安全。两者相互交织,增大了世界的动荡性和不稳定性。面对两个“化”和两个“安全”以及公共空间的扩大,在走向未来的漫漫征途上,“人类需要探究一些具有当代意义的、由社会发展和公共生活所引发的重大问题。”[1](P001)

我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是四个“化”和四个“深刻”。所谓四个“化”,就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所谓四个“深刻”,就是我们面对的是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关系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2]

3.时代呼唤公共文明

“在以上的社会背景下,新世纪新阶段公民道德面临三个非常深刻的转变:一是从小生产的观念向近代大工业观念的转变;二是从 ‘质而少文’向‘文质彬彬’的转变;三是从自私利己的思想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转变。”[2]

现时期,全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善治的社会,一个有序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诚信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3]现代社会所需的高层次、高质量、高要求的公共生活,呼唤着与时代相适应的理性的文明素养和情怀来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

二、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

1.公共文明的内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以及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4]这就表明:文明是人类摆脱愚昧无知、任意妄为的社会历史进程,是社会自我调控能力增强的表现。公共文明是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最简单、最起码的美德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实质内容的公共文明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为公民的诚信谦恭、礼貌待人、服务大众的思想和意识;其次,它体现为公民的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气吞山河的胸襟和态度;其三,它体现为公民的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甘于奉献的状态和气质;其四,它体现为公民的认真负责、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导向和行为。

2.公共文明的功能

公共文明是公民对公民角色的公共性本质及其责任和价值诉求的体认、理解、认同与把握,是公民对其自身狭隘的超越,是公民个人在智能和情感上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5]公共文明具有广泛性、直接性、现实性的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首先, “窗口”功能。公民是整个社会联系之网中的重要一环。公民对社会的接触和感受,往往首先来源于公共领域,通过公共领域道德状况的直接体会和感染,公民就会了解社会及其机关组织的精神文明的状况。可以说,公共文明是社会精神风貌的显示器,是透视人类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窗口,是文明状况本身的晴雨表。

其次,辐射功能。公共文明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辐射到相当宽泛的社会领域,给人以活的表率,给广大群众以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第三,互动功能。公共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极为紧密,公共文明搞好了,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在时代和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公共文明内涵特质有了深刻的变化,其内容也应相应加以调整,而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加强的地方。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乃阴而抱阳,冲气为和”(《道德经》第42章)。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6]P36这天、地、人三气应相互协调,“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6]P148方能“并力同心,共生万物”。[7]P148这些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并无贵贱之分,具有同等价值;人类不应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对自然妄加作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万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是人类之母,栖身之所,故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为道德的关系。人应尊重自然,关爱自然。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树立整体意识、平安意识、保护意识和节俭意识,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追求“道法自然”,报答大地母亲的养育之恩。

2.泛爱万物的人道观

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把对自己父母的亲情之爱,步步推广出去,以至于爱天下人民,达到“泛爱众”的目的。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仁民而爱物”,即不但要爱人,而且还要爱物(物即有生之类,主要是动物)。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3.持续有序的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传统的军事威胁和大规模的核战争危险性进一步下降,但民族宗教冲突、恐怖主义、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匮乏、人口增长过快、金融动荡、粮食安全、传染疾病流行、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上升,传统军事威胁与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安全主体方面,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安全主体,各类组织、个人及人类整体也被纳入安全主体的范围。”[7]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补、平等、协作”,体现了一种相互的安全观。[8]P67—76个人作为安全主体之一,在公共安全领域也应有良好的文明精神气度和行为取向。一要有传统的忠义观,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孔子说:“忠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左传·文公二年》说:“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二要有现代的安全观,安全文明,从我做起。自觉遵守安全道德,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今社会,一个人的行为不仅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而且很可能危及到他人的安危甚至子孙万代的幸福,对人类的整个安全造成伤害。

4.以人为本的善治观

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无所不管的,不可能把社会的方方面面管理得井井有条。任何政府都是“有限的政府”。政府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在一个水平或连结的平台上,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政府间组织等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实行公共治理。法治和善治是公共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治包括两个基本面向:一方面,法治强调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至上性。政府组织和行政人员应当在法定职能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物,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而行,实行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另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关注民众和社会的需要,并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和满足,政府行政管理必须以保障和促进民众利益为依归。这是法治行政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9]P69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10]P8-9

四、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瞄准点

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又是公共文明的客体。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培养具有公共文明品格的人。公共文明具有超越于“私”之上的特质,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自发生成于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公共文明的途径有:

1.外在的道德教育

公共文明是理性化的情操,它的培养更依赖于教育,其方法有:环境熏陶法、言传身教法、因材施教法、音乐感化法、个人示范和典范诱导的方法,以及集体和社会影响的方法等。

2.内在的道德修养

为广大公民提供实践的机会、条件和平台,鼓励公民积极投身于公共生活领域,在社会关系中体验感受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行为范式,从而产生感性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整体意识,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整合和提升为公民公共文明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公共良知,形成为指导公民文明行为取向和生活态度的公共情感、公共意志和公共信念。

参考文献:

[1]江涛.公共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陈瑛.如何看待当今公民道德状况[N].光明日报,2007-09-13.

[3]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龙兴海.大力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2007-08-28.

[6]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肖兴利.国家安全观的重构——可持续安全观[J].云南社会科学,2007(1):15-19.

[8]苏浩.亚太合作安全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9]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和谐社会需要真正的公共艺术 篇4

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建设, 因为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相似的解题思路、建造方式,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相互拷贝, 城市的面貌越来越雷同。为了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进行规划, 把城市划分不同的区域;为了解决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考虑城市成本的节约和合理;为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节约有限的土地, 我们选择让城市越长越高, 并似乎无限的扩张。我们厌恶雷同的城市, 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对城市的要求,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还有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诉求。我们隐约的觉得城市化不应该仅仅是拷贝已有的城市, 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市的建设因该与人的情感维系密切的关联, 成为具有特殊的地域、文脉、人文关怀的建设过程。

当然, 合理的规划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够满足城市基本的功能需要和相对长远的发展空间需要, 但是同时我们如何让一个城市具有品牌形象和独特的魅力?让居住、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的人有深刻的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让外来游览、参观, 短期旅行的人对这座城市有鲜明独特的感受?让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真切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的出现让我们找到了解题的良策。公共艺术以放置于公共空间的个别化的、标识性的、节点化的空间价值标识物以及相应的节目性多样化活动来体现一座城市的价值和独特魅力。

事实上, 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引入我国了, 至今已有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从早期的大规模以城市雕塑和壁画形式为主流的城市美化运动, 到今天部分艺术类院校一开设有相关专业或课程, 有关公共艺术的国际和国内研讨交流也越来越多。然而, 从真正时间的结果来看却是不容乐观, 绝大部分依然仅仅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而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并不等同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公共性”是衡量“公共艺术”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的标准, 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要求和体现。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有其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方面是, 公共艺术实施放置的空间的公共性, 即放置实施于公共空间。从之一点来看, 似乎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艺术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实际上两者却又深刻的差别。真正的公共艺术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市民对于功能性的要求、与整体环境的设计协调统一等诸多因素, 并最大限度的满足或是调和所有人的喜好和需求, 而不仅仅是一种自作主张的带有不透明性和强迫性的美化装饰;另一方面,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着重体现在整个艺术创作从策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公众参与与决策, 而这一点也正是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公共空间的艺术的根本所在。每一个使用公共空间的公众对于从公共艺术实施的资金来源以及它如何运作?选取什么样的艺术家?什么样形式的作品?如何选取?如何决策?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发表见解和合理要求的空间和权利。因为, 公共空间相对于个人空间而言, 对于每个进入并使用它的人体现出开放性和平等性, 而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 (包括艺术的部分) 同时也具有了强迫性, 即不论你喜欢与否, 都必须面对它。因此, 好的公共艺术是充分融合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协调、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充分的大众参与与决策的, 并最终体现了这一区域公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产物。

也正是因为公众的广泛性深入性的参与, 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雕塑和壁画等形式的作品, 它可以是园林小品、公共设施、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甚至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文化庆典……, 总之,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 也不是一种思潮流派和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 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1最终, 它将成为这一区域具有地域性、普适性、前瞻性、场所性和独特性审美的鲜明标识;是这一区域地域文脉传承的标志和象征, 同时也是构成和体现一座城市的特殊魅力的重要节点之一。正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设置, 使得公众公民意识和公民意志得到觉醒和体现, 公共空间变成了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城市才融入了公民生活的血液, 有了灵魂, 有了魅力。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 我们的公共艺术从策划到实施绝大部分因为不具备这样的公民广泛深入的参与与抉择的特性, 因而, 充其量只能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而已, 甚至很多根本就是景观厂家批量生产的所谓景观产品。更重要的是决策到实施的不透明也滋生出各种利益关系和腐败。

在祖国飞速崛起, 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 我们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越来越强烈的呼唤越来越多的、真正的公共艺术作品来丰满我们的生活, 来体现我们是城市的主人, 我们与城市一起生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要求我们的国家应该重新审视和重视公共艺术, 充分考察世界各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实践, 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以公开透明的制度为保障, 明确公共艺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相应的操作机制;其次, 加大各种向公众推广和宣传公共艺术, 切实提高公共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热情;第三, 要求我们具有公众意识的优秀的公共艺术策展人和公共艺术家带领广大公众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公共艺术。至此, 让我们的城市与公众的生活发生关联, 变得与众不同, 充满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公共艺术基本理论》马钦忠.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

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与法律意识 篇5

【摘要】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而和谐家庭的建设又依赖家庭成员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促进和谐家庭都有必须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我们要深入开展公民普法活动,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家庭 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的各种现象的感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是人们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生产与生活以及由此发生的各种社会交往现象,从法律的角度感觉、认知、评价并且用以支配行为方式的意识,是人们将自己置身于法律世界、法律生活和法律秩序中的自觉性。笔者认为,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促进和谐家庭都有必须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

一、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社会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和谐社会构建必须通过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实现法治才能体现和保证,所以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社会。

首先,不和谐因素需要法治调整。当前社会中有不和谐因素,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都需要通过法治来规范和调整。和谐社会首先是崇尚法治的社会,但是要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很不均衡的国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正确理解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分清合法与非法,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程序,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通过法治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和问题等,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次,法治使“小人”无处藏身。“小人”得志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一个“以法治国”的社会里,“法”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一切行为的准则,刚性很强,“法”是强制性的,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遵循“法”这个大原则,否则就要受到“法”的制裁;在法治社会里,“法”是公开的,“法” 1

就象一面镜子,无论在明处的君子还是在暗处的小人,用“法”一照,皆暴露无遗;在法治社会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孤军奋斗的个人,还是拉帮结派的“兵团”,不论你是弱者还是强者,都只用一根尺子衡量;在法治社会里,裁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小人光琢磨人不琢磨事是要吃亏的。[i]第三,法治更具约束力。法的实施与国家强制相关,且是有组织、专门化和程序化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需要这种约束力作为后盾。没有规则的约束,人们的行为表现为随意性,就必然会造成冲突,造成不和谐。

第四,法治体现了人与社会的互动。马克思说过,“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地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历史。实现法治与民主,是人类寻求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迄今人类社会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最安全的社会方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需要人与社会的互动。

第五,法治体现了人民的民主参与。在当代中国,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益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具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其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将社会的强权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因为法治的目标必须在广泛政治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法治的基本旨趣是限制专断的权力和保障个人自由。法治社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法制的完备,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每一个人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谐社会不是靠少数人就能建成的,而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才能建成。法治正是体现了这种和谐社会建设的民主参与。

第六,和谐社会需要公民良好的守法意识的支撑。守法就是要求一切个人和组织都应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法办事,任何行为都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所界定的范围。只有具备良好的守法意识,才能实现严格依法办事;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保证国家和各项工作皆依法进行,依法治国的理想才能成为现实,建设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公民具有守法意识,首要的前提是知法。连法律为何物有什么用处都不清楚的人,即使犯了法也罔不自知,何谈守法意识。因此,开展扎实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广泛普及法律知识,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如果群众不知法懂法,也就不会或者不善于运用法律。

二、构建和谐家庭也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谐家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没有千千万万稳定和谐的家庭,就不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可以说,家庭的和谐幸福,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纬度,失去了这个纬度,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有人认为只有加强道德建设才能建设和谐家庭,而笔者则主张建设和谐家庭应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意识为先,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很难设想,家庭成员法律意识低下而其道德却很高尚。一个家庭成员法律意识都很低的家庭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家庭的。家庭中有三种关系,即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和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基础的人与物的关系。因此,判断家庭和谐就要以这三种关系是否和谐为标准和尺度。和谐的家庭中这三种关系能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健康发展。然而,这三种关系的和谐需要依赖家庭成员法律意识的提高。

第一,从夫妻关系和谐看。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起点。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核心关系,是家庭生活和谐的主导力量与重要支撑。关系和谐的夫妻能够在平等

与尊重的前提下,相互关爱、信任、谅解、支持和慰藉,携手共建温馨的家庭,发挥家庭的积极功能,使每一成员都享受到家庭的和谐之美。这样的和谐之美,首先就要夫妻双方各自尊重对方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意识不高的人不尊重配偶的权利,不让配偶有一点自己的空间,不履行夫妻间的忠实义务,甚至对配偶实施殴打、捆绑、伤害等暴力,那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如果夫妻法律意识提高了,各人都自觉地履行夫妻的义务并尊重配偶的权利,再辅之以处理夫妻关系的艺术,还愁夫妻关系不和谐?

第二,从亲子关系和谐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两代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和谐的家庭中,不同代的人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差异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通过及时沟通得到整合,从而形成融洽的代际关系。父母一代给予子女的是抚养、教育、经济和服务性的支持和帮助,子女给予父母的是赡养和情感慰藉。这些在婚姻法第21至23条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长辈和晚辈都能自觉地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去做,亲子关系就不会出现严重不和谐的现象。

第三,从人与物的关系和谐看。家庭财富是家庭必不可少的要求,也是家庭稳定、和睦、幸福的物质幸福。和谐的人、物关系应当是家庭成员共同劳动致富,勤俭持家,合理支配运用家庭财富,在经济上相互支持帮助,使家庭财富能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成员生存、享受和发展地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家庭的建设和发展。人、物关系的和谐,实质就是人们的财产关系的处理得当。家庭成员在处理财产关系时应当以法律为准绳。只有以法律为准绳处理财产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合理,才能达到人们期望的和谐。

三、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法律意识不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它需要外部的灌输。” 那么,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呢?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法律意识领域的助推性健康因素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具体的群体具体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意识启蒙运动。借助各种媒体和生动的形式将法律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加快法律的社会化步伐。以法律理念的先行带动法律行为,以法律制度的变革激活人们法律意识和行为的变革。

2、推行中心城市先行,城乡共进的法治策略

由于法律意识领域在城乡有着显著的不均衡的差异,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长期持续,市场经济的重点必然也只能落在城市,城市文明的优越使其更具备较乡村成熟的法治环境,因此城市法治要先行,尤其是中心城市更要先行。先行实现法治的城市带动乡村法治,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三农”发展战略将是持久的,这种边缘化了的外嵌式的乡村社会将不断消亡和转化,最终实现整体秩序的整合和升级。

3、端正在消解法律意识领域阻却性因素的心态

从某种角度讲,法治也是一种法律意识的塑造工程。我们不能再忽视这种潜在的因素,法律制度的解决并不必然导致法律意识的提升。观念形态不改变,法治无深化之可能。我们必须整顿法学的研究秩序和体系,变传统的法学教育为大众法学教育和终身法学教育,我们应当变抱怨和容忍的态度为建设性的态度。我们的法治亟须减少的是破坏性的、肤浅的、浮躁浪漫、轻率而片面的臆断和行动。

4、培养和塑造公民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

要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必须把现代法治的精神———公平、民主、正义、效率等内化为公民的法律意识,从而构筑公民守法的内在基础,自觉、自愿服从法律规则,有法必依,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公民积极的参与意识,弘扬社会正义精神。

5、高度重视和发挥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

将社区建设作为把普法渗透于社会基层和家庭的重要支撑。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基层民主的扩大,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政府与市民建立经常性联系和实施基层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则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律文化和社区法治秩序。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不但应着力探讨如何把普法工作渗透于社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且应当认真总结社区建设如何能够为提高市民法律素质提供社会化长效支撑的有益经验。

6、强化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机制

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viii]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特殊作用,将其作为向公众进行法律信息传递和对其予以宣传教育和引导的最为日常化、大众化和常规化的重要普法手段。这是现代社会高度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普法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7、不断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

要进一步消融国家优位理念,逐步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体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努力建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公民社会,使公民在自治中培养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样重要的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市场经济对规则的需求,市场主体对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扩张都为法律意识的成长准备了土壤。从历史上看,正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主体,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塑造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自治体制,促进了适合于市民社会的法律理念和制度的形式。[ix]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也就没有法治,更谈不上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8、多种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

一是要增强依法办企业的意识。特别是公司法,已实施多年并进行了修改,企业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二是要增强按合同办事的意识。由于合同是有法律效率的协议,依合同办事,使双方都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从而保证必备的交易条件和秩序,使交易得以顺利进行。三是增强公平、合法竞争意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自愿;(2)平等;(3)公平;(4)诚实信用;(5)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并且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还规定了经营者的义务。这些为经营者划定了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界限,应当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必备意识。四是增强自觉服从宏观调控的意识。市场的宏观调控就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功能缺陷、避免市场失衡而对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其相关法律很多,企业在自身经营活动中,一定要有服从调控的意识,自觉地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五是增强按涉外法律和国际惯例办事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企业大量业务涉及对

外经济关系,因此必须有相关的意识。此外,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应当在领导斑子中配备一名熟悉法律的人,招聘懂法的人参与管理并聘请法律顾问对一些法律问题把关。六是要在员工中开展法治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采取以下形式:

1、讲座、报告会、座谈会。此类方法具有时间集中、形式正规、气氛严肃等特点,适用于企业管理的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在与会期间可邀请企业管理专家进行企业管理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或涉及企业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管理的领导更加重视依法经营。

2、培训班、研讨班。此类方法具有时间集中、形式正规、受众面大等特点,适用于各级企业工作者。企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集中学习,更系统的理解涉及企业的法律、法规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一般企业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参加企业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班,接受到企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人员的特别指导,做到合格上岗。

3、利用网络。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最便捷的工具以渐渐成为人们索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可以把涉及企业法律、法规的条例、文件附在网上直报的页面上或制成专业网页,使一般企业工作人员都能够随时了解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知识。

4、利用报刊、宣传栏。在各种媒体疯狂涌入的年代,报刊依然是有些地区和个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工作人员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同本地区的报刊发行部门合作,制作依法管理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专刊和在本企业内出依法管理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的专栏。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着手。

【参考文献】

[1].童大焕《人类文明与优胜劣汰》,载《杂文选刊》2002年第6期

[2].转引自耿治《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的前提——读《法律意识论》》

[3].武志国《论我国当前法律意识领域的阻却性因素》《法律图书馆》

[4].孙光妍 毕晓棠《法律意识与法治建设 》人民日报2002年08月13日第十版 学术动态栏

论公共政策设计的和谐社会要求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政策;设计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008-02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后,这一理念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成为当前政府、人民和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社会的和谐程度如何,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协调。政府通过制定、出台并实施公共政策,协调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利益和资源在社会主体之间得到公平、合理、有效地协调和配置。政府需要通过科学的公共政策对全社会进行有效的利益协调,使各利益主体各得其所。因此,科学的公共政策设计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还存在种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还很多,有些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这就需要公共政策进行有效调节,以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把政策设计与制度执行结合起来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平政策价值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可以说,公共政策实际上在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需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具体化。这就需要以科学的公共政策并切实推行作为保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些学者认为好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和谐的保证,社会才能和谐;相反,有些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度的执行和运用上,强调只有脚踏实地,解决面临的一个个妨碍和谐的社会因素和问题,才会让社会和谐起来。其实,这两种行动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失偏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内容完整和运行良好的制度和机制作为前提,同样,强调或注重和谐社会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执行是关键,但偏向一方,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当前,我国社会还处于不和谐或不够和谐的状态,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在不断地传播和碰撞,各种新事物和新问题在不断地出现和演变,其和谐程度就更是令人担忧。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需要从宏观的、制度的层面加以保障和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和机制,社会和谐很难出现。同样,和谐社会构建也需要从策略和政策的层面加以设计和推进,影响和谐的问题不去解决,不选择好的策略和手段消除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也只能流于口号和空谈。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应把政策设计与制度执行这两种行动取向结合起来,两者缺一不可。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以适度竞争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基调

公共政策活动是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作为取向的,政策行动主体作为现代公共政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握和谐社会建设中整个社会公共问题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中国古代的圣贤们期盼的那种带有等级制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都相当落后条件下的所谓“小国寡民式的”、“世外桃源式”的和谐社会;也不是因地缘之利而避开了历次战乱,又凭借优厚的资源之便而偏安于一方的北欧式和谐社会;也不是作为人类伟大理想境界的人与自然完全一致、人与人完全一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和谐社会。[2]目前我国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和谐社会,这种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立足于现在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状况。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层次结构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人们的现实利益也出现明显的分化,这两个分化导致了人们社会活动中竞争因素的强化。竞争产生于差异,没有差别、差异,完全平均化,不可能有竞争,没有竞争的社会必然是丧失活力的社会,也必然是没有进步的社会。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绝对平均主义,给人们带来的只能是普遍的贫穷。一旦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行富裕,从而在平均主义的平台上拉开差距,有了差异,竞争因素就被激活了。竞争也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竞争是市场体制的内在动力。因此,分析现实公共政策活动的状况,必须肯定现实社会中存在竞争这一事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允许的竞争是以全社会普遍富裕为终极目的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不能是无限度、垄断性的,而且还要将竞争所产生出来的效率与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联系起来。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倡导的竞争是适度竞争。从社会主义提倡和坚持的人本民主的政治观来看,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民主权和共和的基础之上。社会的竞争是作为主人的人民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建立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因而也是适度竞争。正是在这两种意义上,和谐社会建设所规定和实行的是适度竞争。如果把竞争因素扩大化、绝对化,竞争必然就会转化为斗争,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以适度竞争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政策设计的基调,才是正确把握公共政策问题的背景和情境的智慧之道。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以合作共享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共政策应当有一个总体的价值导向,这种总体的价值导向应当与和谐社会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致。当前,阻碍社会和谐构建的重大问题是急剧的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分化和断裂,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让社会成员共享。我国社会中存在大量的重大问题,如部分官员腐败、日趋拉大的贫富差距、很多人下岗失业、待业等,所有这些都属于上述的社会断裂和成果未能共享导致的。因此,致力于解决这些和谐社会建设中最为急迫的公共社会问题的公共政策,必须将合作共享作为基本的价值导向。当然,在社会原有的结构消解、重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断裂。政府的任务就是让社会重新得到凝聚和整合。另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适度竞争也需要寻找合作的基础。只有合作,才能让已经出现的某些断裂弥合起来,只有立足于合作,竞争这种激发活力的因素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合作又必须和共享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民物质、精神和政治需求的极大提高和满足为基础的。离开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离开了物质利益的充分提高,离开了民富国强,所有的和谐、合作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目前我国还有很多穷困人口,还有很多弱势群体,原因是我们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没有能惠及到所有的人。在构件和谐社会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将合作共享作为最为重要的价值导向,中国才能逐渐变得和谐起来。

四、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以民主协商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有效机制

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缺乏民主协商这一环节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基本原因之一。政府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程序,即议程设定和政策规划、政策决策程序、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这些环节和程序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些环节和程序中,适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则是民主协商的有效机制,要把民主协商的有效机制贯彻到公共政策设计的过程中去。当前,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已经成为公认的现象,社会的不和谐在利益格局中的表现就是不同利益之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协调。要让多元利益主体将利益要求阐述出来,并在相互平等和尊重中实现协商、协调,就需要有一种机制和平台,让他们充分对话、交谈、论辩和协商。西方公共政策研究在多元民主理论导向下,许多政策学者概括发展出一套尊重公民权的政策辩论模型,他们称之为“政策过程中的审慎思辨”的政策过程机制。[3]这种政策过程中的政策民主机制是为了防止强势集团操纵和控制政治过程而设计出来的。一些西方政策学者也提出了通过对谈、对话、论辩来打破传统的环式民主,从而推进政策过程真正走向民主化的程序设计。[4]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治发展过程中,不乏对话和协商机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路线,就集中体现着让普通公众发表见解,阐述利益要求的民主因素。另外,政治协商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宝贵政治传统。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自觉地传承我国已有的民主传统,将民主协商机制结合运用起来,并将其完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民主协商,包括政策行动主体间的对话、对谈、听证、辩论等形式在内的民主机制,要使这一机制发挥作用,就需要将参与到政策过程中来的个体、群体、团体和组织视为是平等的,特别要把政策行动主体中的执政党组织的政策代理人和政府部门政策代理人与参与到政策过程中来的普通的社会公众视为平等的政策参与者。要让公共政策真正发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除了要提倡平等的对话、论辩外,还需要平等友好地协商。以诚信友好的愿望和态度加以协商,相互间有包容、有退让、有妥协,不同的利益要求才能找到平衡。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以政策设计与制度执行相互结合、以适度竞争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基调、以合作共享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价值导向、以民主协商作为公共政策设计的有效机制等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和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 人民日报.2006-10-11.

[2]严强.国家治理与政策变迁: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政治学[M].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5.

[3]海伦·英国兰姆,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 下的公共政策[M].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54-58.

[4]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 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1-102.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7

和谐社会包括两个方面的和谐,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是人类社会的和谐。本文主要从如何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即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一、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首先, 公共财政建设的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其突出特点是公共性。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活动范围界定在市场失效领域。资源配置的高效, 收入分配的公平, 经济运行的稳定是公共财政的本身所追求的目标, 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一致。公共财政能够通过财政收支手段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向国民提供医疗卫生、教育, 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及服务, 实现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公共财政所追求实现的是社会整体、全面的发展, 公共财政运行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谋求公共利益, 实现和谐社会。其次, 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需要具备有效的资源利用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的矛盾疏导机制, 有关公共财政的制度安排, 既是上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促进相关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又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历史责任。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制度是基础和保障,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已经将和谐社会从理念层面上升到了制度层面。为了促进社会和谐, 在未来一段时期, 我们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

1、完善税制,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

第一, 完善个人所得税。首先, 将现行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改为综合分类相结合, 待征管条件成熟后再逐步过渡到综合所得税制。其次, 将现行个人所得税改为对家庭课税, 以家庭为单位, 将夫妻及未婚子女的所得综合起来联合申报纳税。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更符合现代社会个人所得来源广泛的特点。再次, 要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建立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专门档案, 实行重点监控管理。完善申报收入制度, 建立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编码制度, 强化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第二, 是要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对主要由高收入者消费的高档商品如高档住房、豪华小汽车, 以及娱乐业等课征特别消费税;第三, 要尽快开征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将税收收入划入地方财政, 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同时, 增加地方政府收入, 为维护社会公平提供财力保障。

2、建立有效的财政对医院的补偿制度

健全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 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加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的同时改革财政补偿方式, 提高财政补助的效率。关键是要建立财政补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方面激励、引导医院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实现公益性目标。另一方面控制医院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首先, 改革补偿方式,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 逐步实现对公立医院以财政补偿为主的补偿机制。财政补助应与医院的工作量、工作绩效挂钩。对服务质量髙、工作绩效评价好的医院在财政补助上给予奖励。反之则缩减补助规模, 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财政补偿新机制。其次, 实行医院药品政府集中采购和配送, 公立医院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并严格执行。实行医药分开核算,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和资金监管, 提高医疗机构经营财务状况的透明度。最后, 建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包括工作量 (门诊人次、住院实际占用床日、入院人数) 、医药费用、医疗质量等内容的评价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来评价医院是否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是否提供符合社会要求的医疗服务, 患者的治病成本是否合理等等, 从而对医院的工作绩效作出综合评价, 为财政预算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促使医院提高服务水平, 满足患者需要。

3、建立教育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

首先,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专门的教育财政投入法规, 这些法规对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 对税收、免税和教育投入的核拨, 乃至校舍和土地的使用等等都有规定, 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的管理, 从宏观到微观, 一般都有法可依, 这些教育财政投入法规都值得我国立法借鉴。其次, 加强对教育财政投人执法监管的同时, 要启用强有力的奖惩机制, 坚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并举。确保教育财政投人的经费的及时到位, 防止拖欠和挪用。最后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和教育支出责任, 形成各级政府合理的投入分担机制,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入比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教育资金的性质、管理方式、可控性不同, 可考虑采用分地区、按比例、分项目的方法确定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职责, 从而形成中央、省、市、县对教育财政投资的合理分担机制。通过调整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分担比例, 从财力上形成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

4、建立社会保障投入的财政保障机制

首先, 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确定各级政府财政职责应坚持财政责任与保障职能和事务对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之间, 财政责任分担的轻重, 应当取决于承担社会保障职能和事务的多少。根据改革的目标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应当定位于省级统筹, 于是, 社会保险财政的财源责任应当主要集中于省级财政。由于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 中央财政负有平衡全国社会保障水平的重任, 这就要求社会保障财政责任适当集中于中央财政。其次,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纳入国家预算管理, 全面反映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情况, 强化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法制管理和监督, 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约束机制, 规范社会保障金收支及各项基金结余投资营运活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建立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

(1) 改革土地批租制度。不合理的土地批租制度是导致目前房价过高等诸多问题的根源。政府向房地产开发商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 开发商必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将几十年的地租一次性转嫁给消费者, 从而造成房价过高的局面。将原来的土地批租制改为土地年租制, 由一次性收取几十年土地出让金改为每年收取一次土地年租金 (土地使用费) , 可以大大降低地价所占比重, 从而降低商品房的价格, 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 (2) 进行房地产税制改革, 尽快开征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税,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通过税收对房地产商过高的利润进行调节, 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 严格限制房产投机行为。 (3)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政府通过提供适量的经济适用房、廉价出租房, 一方面保障普通百姓的利益, 另一方面对房地产市场价格能进行有效调节, 住房保障制度是目前合理的制度选择, 也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需要强调的是, 该制度能否有效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使该制度的顺利实施, 应将经济适用房和廉价出租房的提供相关指标纳入政府行政绩效考核体系, 从而督促地方政府重视住房保障投入, 将政策落到实处。使该制度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6、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中国, 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产品大部分都由地方政府提供, 导致地方财力压力很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落后地区政府的财政能力要远远弱于经济发达地区。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现有的政府间财政转移体系设计欠合理, 难以支持关键性社会服务所需要的资金, 使得各地财政的不均衡状况不断加剧, 进而又扩大了各地的收入差距这与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 (比如缓解收入差距问题, 保护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等) 是悖道而驰的, 其效果也是逆向的:在相对贫困的地区,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较少, 服务质量较低, 而且把较大比例的成本转嫁给当地人口"[1]所以, 改革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完善现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具体包括:尽快出台《转移支付法》, 通过立法对转移支付的目标、原则、模式、监督、管理做出具体规定, 为转移支付提供法律依据, 规范转移支付的管理。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 摒弃基数法, 借鉴西方的因素法来科学计算政府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将税收返还逐步纳入到规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当中, 使其真正具有均等化的功能。对于专项转移支付, 应降低贫困地区配套资金标准, 向贫困地区倾斜。

三、公共财政制度有效运行的社会条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公共财政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但有了制度并不意味着和谐社会就能够实现。制度必须在有效运行时, 才能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而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制度设计本身, 更需要有利的制度环境或外部条件。财政从根本上说是政府行为, 因此公共财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受政府职能的转变、法治化的进程及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制约。

参考文献

[1]汪毅林, 关晓光.现有财政支出制度难以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M].决策论坛, 2005, (08) .

[2]楼继伟.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 2006, (04) .

[3]贾康.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共财政[J].中国发展观察, 2006, (04) .

[4]石吉吉, 王辉.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对策[J].经济师, 2006, (01) .

[5]王东生, 马剑锋.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山西财税, 2005, (10) .

[6]熊毅, 徐雅梅.我国财政政策主要目标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 2006, (07) .

[7]夏杰长, 任子频.向民生倾斜:和谐社会视角下财政政策的新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49) .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危机,管理

近年来, 我国应对各种公共危机所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危机事件如脱缰之马呈现高频次、多领域发生的态势。怎样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政府预防公共危机的能力

危机预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平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消除危机的隐患, 从而避免危机发生;二是通过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制度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为 (未来可能发生的) 危机的爆发设置层层“屏障”, 建立各种“防火墙”, 提高整个社会抵抗危机的“免疫力”, 一旦危机爆发, 就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从容应对, 从而避免危机扩大, 防止危机升级和失控, 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政府公共危机预警和预控的能力

危机预控和危机预警的关系。从相同之处来看, 它们都是发现危机征兆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危机管理措施。从时间顺序来看, 危机预警在前, 危机预控在后, 因为必须首先发现有关危机的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传递、分析、确认, 然后才可能采取预控措施。可见, 危机预警是前提, 是基础, 而危机预控是对危机预警的理性反应, 是危机预警的必然延续。危机预控对危机预警有很大的依赖性, 没有危机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危机信息, 危机预控就不可能实施, 更谈不上效果。因为, 如果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危机信息, 或者对危机信息判断错误, 认为不会引发危机, 自然就不会采取预控措施, 就会造成危机突然爆发, 或者危机迅速扩大, 这时, 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危机预控的最佳机会, 危机管理职能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相反, 没有危机预控, 危机预警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 因为危机预控是危机预警的一个主要目的, 危机预警的很多措施, 就是为了尽早、尽快发现危机信息, 以便给危机预控留下更大的空间, 就是为了使危机在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有效控制, 从而避免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可见,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无论是印度博帕尔邦的毒气泄漏事件, 还是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 都是由于预警机制和预控机制的缺失, 造成危机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大规模爆发, 进而演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

三、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 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 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 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 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 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 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一) 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 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 便会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 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 惟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 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二) 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

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 这种意识是指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一种敏感性, 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好时机。危机发生时, 政府应立即投入到危机的处理中,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 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

(三) 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中枢系统和强大的应急救援队伍

公共危机种类很多, 危机的应急处理千变万化, 没有一个高效的、统一的应急指挥中枢系统和强大的、多元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就很难战胜突如其来的危机。

(四) 政府要发挥其行为的规范导向功能

社会学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 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容易受最先行为者的带头作用的影响, 从而形成“紧急规范”, “紧急规范”一旦产生, 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

(五) 建立一套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

在危机的应急处理阶段, 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识别, 以及信息发布等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危机爆发时, 信息量就会猛增, 各种信息都会按照各自的渠道迅速传递, 而且应急处理时间紧迫, 任何错误的决策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 并建立一整套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识别、信息汇报和信息发布的制度, 使政府和公众对信息的了解和把握既快速, 又准确, 既丰富, 又有序。

四、加强政府公共危机评估、恢复和救济的能力

(一) 吸取经验教训应该制度化

从人类历史来看, 危机总是存在的, 旧的危机战胜了, 新的危机又会不断出现, 要一劳永逸地消灭公共危机, 那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的任务, 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更好地战胜危机。综观世界, 凡是兴旺发达的国家, 都是善于战胜危机的国家,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凡是发展较快的时期, 就是战胜危机较好的时期。而要战胜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危机, 关键是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我们的危机管理体系。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不能客观评价危机, 总结经验教训可有可无的不良倾向, 使吸取经验教训的工作制度化。

(二) 危机后的救济应该更加人性化

在非常状态下, 为了应对危机, 往往会对一部分人的财产、健康、甚至生命造成损失或者伤害。危机过后, 政府或造成危机的责任者应该对受害者进行补偿或赔偿。危机后的救济应该更加人性化。这样, 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而且适当加大危机的成本, 还有助于引起大家对危机的重视, 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防止危机反复发作, 愈演愈烈。

(三) 恢复常态必须法治化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管理改革 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管理,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改革

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它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善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和谐社会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重大考验[1]。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形成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切实加强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种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执政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

1 当前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及社会关系都在调整和重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地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但在这个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多发期和敏感期,很多问题都会在这个时期出现,政府的公共能力将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政府和国民尚未形成。中国在经历2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社会的复杂性、开放性、矛盾性已经很突出。国家处于转犁时期所表现的种种问题在遇突发事件面前暴露得很清晰。尤其是有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类似工人下岗、城市改造中拆迁居民广安置、计划生育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办事迟缓。甚至暴躁不安、蛮横无理:一些国民由于自身素质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出现盲动心态。这都说明,无论从社会层面、绎济层面还是从政治层面上都暴中露出我们的社会、政府和国民的现代性还未成熟[2]。

(2) 社会分配不公,社会差距继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越来越突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三农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人和阶层都在享有公平,因此而产生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困问题日益明显。

(3) 具有现代管理社会能力的条件尚不完善。加入WTO以来,政府职能加大了由经济政府向公共政府迈进的步伐。但政府基本思路还是以“GDP”为中心,忽视社会均衡发展。另外,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某些人通过不正当行为攫取社会不正当的财富,由此形成了难以令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富豪群体与贫困群体;再者,我国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价值观在某些方面变形为市场规则之上,以至于几乎一切都具有可以量化的交换价值,都可以用来交换。

(4) 就业压力增大,且教育、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的问题矛盾重重。我国是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人口仍然在继续增长,当整体素质偏低。城镇失业率偏高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我国的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都存在稀缺问题而且分配极不均衡。医疗、卫生资源不仅缺乏而且普遍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覆盖低,安全事故频发。

(5) 具有法制化国家的政府任重而道远。随着中国法制化的加快,行政命令的作用由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正在减弱,“法治”代替“人治”正在发挥作用,但还没有成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主要框架。

2 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改革

和谐社会的建设任务繁重,目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有些是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引起的,和谐的基础是公平和正义,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需要政府积极、努力地去创造,公共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建设。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从“万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以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亚模式”证明。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初期,能够有一个明智、高效、有力的现代化领导集团的主控,政府的市场功能可以产生某种亲和力,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至高速发展。这种主导型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是比较现实的政策选择,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角色和职能的政府。我们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公共管理的思想和经验。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发挥市场调节的功能[3]。

(2) 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公共管理的根本职能在于为人民服务,如何提供令人民满意的质量高、数量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时衡量一个政府成功的重要指标。就目前来看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仍然较少,质量仍然不高,经济调节力度不够,市场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积极有效地去发挥作用,把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当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以实施,真正落实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当中去。

(3) 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要求政府进行法治和服务管理。法治是一个保护个人自由和社会和平的司法性、宪法性概念,其核心问题是:“人们和政府应当受到法律约束并服从法律;政府被置于法律之下;法律是普适性的等。”市场经济师以规则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需要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法制环境。中国历来崇尚“人治”、排斥“法治”,这种传统对政府职能转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建立完善的行政听证制度、公共制度等,加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从而提高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和透明性,减少政府“寻租”现象,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及时、公正的司法服务。

(4) 提高应对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近年来国内国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社会中各阶层利益冲突错综复杂,而政府在传统的官僚模式下表现出的一些应对能力低下、按部就班、反应迟缓等状况,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极为不协调和不适应。公共管理应对的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对政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认真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快科学决策的能力和处理事件的应变、协调能力,真正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薛澜.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J].管理世界.2002 (2) :43-56

[2]丁文丽.政府与政府职能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思想战线.2003, (5) :14-17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10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重要任务。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依据这一基本特征和要求, 在当前形势下, 公民意识的广泛确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讲, 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 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 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 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

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 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

公民是国家的个体基石, 公民素质、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精神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公民意识的确立, 有助于“各尽所能”

“各尽所能”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各个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 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要建立健全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多元化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这些都需要以健全的法制和明确的权利责任意识等作保证。良好而广泛公民意识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适宜的外部环境, 使市场主体能够平等竞争, 从而更好地营造一个“各尽所能”的社会环境。

(二) 公民意识的确立, 有助于“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是要使社会各个主体能够享有自己应该得到的权利和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各社会主体的权益和利益关系也日益复杂化、差距呈扩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建立一个文明的社会,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 就能形成普遍的“法治”观念, 使得民主法制切实可行。公民能够熟练运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对腐败现象、违法乱纪等不正之风予以打击, 从而扶正祛邪、伸张正义, 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维护社会稳定, 确保社会成员的利益受到保护。

(三) 公民意识的确立, 有利于“和谐相处”

“和谐相处”是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形成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社会各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 不能去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 或者说不能以损害其他主体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良好的公民意识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 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关爱他人, 有利于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形成清新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及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 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一个人道德知识不论有多么渊博, 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 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 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 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 不付诸行动, 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因此, 我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 我国是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度, 曾是典型的等级社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深植入民众之心, 在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里, 自然也就无法奢求民众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 他们有的只能是特权思想;同时, 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中, 家族是最基本的、无所不能的社会组织, 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全凭家族伦理道德, 各种活动以家族为核心, 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系相对松散。因而, 社会道德只是在家族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人们对于公共生活领域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极为陌生, 对国民或人类缺乏责任意识。这些是历史原因。而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 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同时, 还有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主观原因等。除此以外,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弊端也是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有所欠缺的重要因素。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国家人民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 公民意识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民意识的形成。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 而我国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却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

1.非专门性。当前我国大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中小教育中“应试”现象较为突出, 而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造成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大学里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课, “两课”成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然而“两课”不能系统全面地覆盖到公民意识的全部内容。公民意识教育的不系统性、不专门性, 不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2.灌输性。在我国大学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 而实践环节薄弱, “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 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 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 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3.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 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 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三、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 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国家的基础, 对于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必备的条件。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理性, 更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促使人类和谐与全面进步。教育机构尤其是高校, 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信息源和思想库, 在观念变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可以试图从如下方面进行加强。

1.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来增强公民意识。系统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要制定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 统一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不同特征设计公民教育的内容, 全面地、科学地进行总体安排。不同阶段的公民教育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如果说中小学阶段侧重于知识的介绍, 那么大学阶段则应侧重于角色的扮演与具体行为的操作。从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来说, 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要突出强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如何遵纪守法与维护公德、如何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结合起来、如何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等。

2.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公民意识。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教育而言, 实践锻炼活动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 使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而且更能得到学生的接受和喜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 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做到“知”、“行”的统一, 解决了知识和实际相脱离的矛盾。课外的公民教育可以形式多样,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公民知识竞赛或进行社会道德相关问题的辩论赛;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等等, 从多方面渗透公民意识, 加强公民教育。

3.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 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 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 甚至适得其反。因此, 良好的环境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民意识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及教育的现状, 解剖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 提出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意识,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荣开明.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6) .

[2].黄正福.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和谐责任意识的培养[J], 浙江大学学报, 2007, (01) .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11

【关键词】公共卫生;建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17-02

和諧社会主义的构建,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中和谐社会主义构建的重要指标便是人民健康,同时也是其必备条件之一,公共卫生作为人民健康保证的重要因素,其构建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维护与人们健康保障、国家安全重要的保证;公共卫生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社会体系中公共卫生的角色

公共卫生以社会作为对象,法规监督、行政管理、宣传教学作为手段,应用宏观调控对社会力量进行协调,对社会卫生的状况给予改善,并将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卫生是对社会责任进行履行,为人民健康维护提供条件,主要包括:生活、生产环境、医疗卫生服务与生活行为方式。禽流感、非典与猪链球菌等疾病的频繁发生不断对公众进行告诫,使其对公共卫生的供给进行高度的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端其未然,谓之防…防为止,控次之,戒为下”。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群健康依靠着公共卫生的维系,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深刻。公共卫生是效益与成本最好的公共产品,需优先的选择发展。公共卫生的构建不仅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同时还关系到群众们切身的利益所在。保护人民的健康对奔向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公共卫生的建设事关振兴我国经济、保护生产力,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提高全民素养拥有巨大意义。

2构建公共卫生对社会和谐的作用

2.1维护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的健康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是前提条件,即让影响生产效率与人口聚集因素充分发挥其正面的效应。其中公共卫生的构建便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它对生产效率与人口聚集规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历年来因公共卫生构建匮乏造成人口增长遭受阻碍,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停滞的案例多不胜数,如历史上曾发生的鼠疫,仅仅在6世纪发生首次鼠疫便导致上亿人死亡。疾病造成人民死亡,对生产力也产生了重创,如艾滋病患者,大部份为15~49岁青壮年人群,这些人群本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人,但患上艾滋病,则会变成其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因此只有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便能对其经济发展发挥正面效应起着保障,拥有健康的人民,社会的生产力才会得到提高。

2.2对重大流行与传染疾病蔓延进行预防,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

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均是依靠社会生产力而完成的。高素质、健康的劳动人民是社会生产的十分重要的资源,公共卫生的构建则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重要的保障所在。健康权作为基本的人权,使全民均享有公共卫生,是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公平基本的要求。社会公共卫生,可对伤残、疾病、伤害进行控制与预防,维护与创造健康环境,保障人群健康,使得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我国在2002年,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波及了266个区县,累计死亡约349人,病例5327例;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正是这场疾病使全世界对公共卫生重要性的意识明显提高了,认识到公共卫生构建在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构建公共卫生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进行高效地运行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为人民提供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使人民在无病的情况下能够及早的预防,疾病能够得到治疗。公共卫生构建中突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可为和谐社会主义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2.3应用低成本效益最好公共产品

我国卫生资源有限性与公众卫生需求无限性十分矛盾;所以需要对公共卫生的重点合理的进行选择,使有限卫生资源获得尽量多产出。在卫生的实践与统计规律中证明,医疗卫生的干预中,疾病预防与控制当成核心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效益最好,需优先进行选择。在1997年时我国人民应脊髓灰质炎麻痹造成残疾的人群达到183万左右,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并加重了其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我国在1988年时确定了脊髓灰质炎消灭目标后,进行了连续强化免疫与常规免疫接种,在1994年后我国均无此病例发生。我国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也成为了成本效应最好公共产品的典型示范案例;对构建公共卫生的加强,是需要社会、政府、民众与团体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加强公共卫生的构建不仅可节约成本与资源,还能更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和谐社会连续性与长期性的保障。

2.4健康卫生文化形成

健康教育与促进作为公共卫生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讲座、宣传、咨询等方式使人群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人民生活的环境,使卫生意识与观念得到提高,改变生活方式与不良生活习惯,从而使得疾病发生减少;从而形成人人行动、参与卫生文化。流言止于“知”者,非典谣言四起、民众对疫情十分的恐慌,因卫生知识的缺乏,从而造成了抢购风,但随着疫情的公开,防非抗非相关知识的宣传,虽患病的人数还在增长,但社会基本在平稳的状态;这不仅反映了人民对健康知识迫切想要了解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卫生知识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因此健康卫生文化的形成对和谐社会建设十分必要。

3小结

通过不断的努力建设,我国公共卫生构建已经取得较好的成就,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还较远,因此还需各级政府、社会与团体进行共同的努力,一起构建适合国情同时可持续性发展的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洪萍,潘丽莎.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卫生服务的构建[J].中国病案,2011,12(3):58-59.

[2]吴苏明.发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中的独特作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75-76.

[3]宋梅,刘静,魏明哲等.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整体思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25-128.

[4]解亚红.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内涵、问题及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99-102.

和谐社会公共意识 篇12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政府,和谐社会,启示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及其如何构建的问题成了我国各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可以为我们批判地借鉴,例如代表西方行政学发展趋势的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是伴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的管理危机和市场与等级制的调节机制发生的危机而产生的,是建立在国家与社会权力重新调整与划分的基础上力图寻求能克服“政府失败”和“市场失败”的第三种理论。公共治理的基础在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备、公民社会的成熟以及公民精神的培育。而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己经逐步完善,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地成熟,政府也正处于向以人为本为服务理念的服务型政府角色的转型期,党和政府也正举全国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因此,研究公共治理理论无疑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试图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去探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与治理概念的基本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治理”是对英文governance一词的汉译,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一直与governmen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20世纪90年代后,公共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变,社会关系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范围日益扩展,“政府、工商界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1]。“作为治理的公共管理,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处理网络状,即相互依存的环境”[2]。而公共治理理论就是描述当前公共管理环境变迁及其最新发展的理论,这里的“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它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对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划桨到掌舵的变化;对非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参与的变化。由上可以看出:公共治理理论是公民社会不断发育和众多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非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除此之外,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私人部门等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他)们在市场经济与公共部门间的“社会经济”领域内活动积极,并且依靠自身资源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在某些领域,甚至比政府拥有更大的优势。[3]政府则将大量职权下放、转移给志愿团体、社区互助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公共行动者。同时,现实中的地方、中央和国际层面的政府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不同部门构成了多层级、多中心的决策体制,众多权威交叠共存。分层治理表明了纵向分权的观念,多元主体治理则体现了横向分权的观念。在多元主体为特征的公共治理范式中,有限政府是其最突出的特征,政府的作用范围大为缩小,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的“全能型政府”。

(二)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

传统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的权力和责任都在于政府。而公共治理理论认为,现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间存在着一种权力依赖关系,即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组织,很难独立拥有解决一切问题所需要的资源:它们必须相互合作,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目的。由于这种权力依赖关系的存在,公共管理过程便成了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政府与其他社会公共机构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主导者与职能单位之间的关系;二是组织之间的谈判协商关系;三是系统的协作关系,这也是伙伴关系的最高层次。

(三)公共管理语境下的公共治理是是多元化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与传统管理等级制的协调方式和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调节的市场机制不同,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主体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及其协商、谈判和交易机制,必然会推动公共管理朝着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这种网络化公共管理系统中,参与治理的各个主体为了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就必须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利。对于非政府组织或个人来说,它(他)们放弃的可能是自己的部分经济自主权,而对政府而言,它放弃的则是自己的部分行政强制权。这些管理主体依靠各自的优势和资源,通过协商、对话等形式以增进理解与信任,树立共同公共管理目标,进行合作,共担风险,最终建立一种公共治理联合体。

(四)公共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公共治理理论在关注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演变的同时,十分重视对政府的“元治理”角色的定位。所谓的政府的“元治理”,它是西方学者为解决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失灵所寻求的一个词汇,为突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网络中重要功能的一种表述。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在社会公共管理网络中,虽然政府不具有最高的绝对权威,但是它却承担着指导社会组织行为为主体的作用方向和建立社会组织行为准则的重任,它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特别是在那些“基础性工作”中,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二、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可借鉴性分析

从公共治理理论基本内容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治理理论不仅更新了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拓宽了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而且也延展了公共管理的职能范围,充实了公共管理的方式手段。虽然是一种非本土理论,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剪贴不同制度下的治理形态,但是,作为当代西方行政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一种新兴的公共管理理论范式,公共治理理论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治理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并必将对人类社会的集体决策和公共管理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值得借鉴的理论资源和政策参考的价值。同时,我国也具备了该理论可实践的土壤。

第一,公共治理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点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这种公共治理理论的根本精神是契约观念,这种精神蕴藏在以平等、自由权利为核心的公民文化之中。在个体层面,它要求自由精神、平等观念、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互利互惠的精神。在公民尚缺乏这种精神时,不切实际地照搬西方式的治理模式将会遇到挫折。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法治与民主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平等自由的契约精神逐渐为人们广泛的接受,平等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个人独立自由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我国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公共治理理论有选择、有鉴别地吸取其合理之处。

第二,公共治理作为国家失效与市场失灵的一种补充机制,是在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相互合作达成共识的一种状态,它要求各个主体性力量的成长与自主,特别是要求公民社会的出现。公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的产生。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总体性的社会层级结构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浪潮所打破,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引起社会政治、文化、生活领域的活动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等的分化或者出现,国家与社会逐步分离,国家逐渐从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退出,人们的社会自主空间迅速扩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中,我国处在了社会结构转型的轨道上,一方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责明确的独立的企业法人成为市场的主体,市场领域逐步成熟,2002年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各国正式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另一方面出现了相对于国家、市场而言具有自我独立性的非盈利、公益性、组织性、民间性的第三领域,这表明我国的公民社会已经开始发展。2008年初的雨雪冰灾以及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共同见证了我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成果: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责任、政府的迅速成长、责任企业的成长以及责任民众和民间组织的成长。普通民众和民间组织这次对汶川救灾的积极参与,真正实践了公民的责任精神。而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民间力量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正是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标志。尽管一个自主的、健全的,与国家形成适度平衡的互动合作的公民社会的完全确立,还尚须时日,但是,至少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借鉴公共管理理论所推崇的治理模式的土壤——公民社会。

三、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结合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公共治理理论给予我们以下的启示:

(一)转变单中心治理服务模式,打造多元化的管理主体

依据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即政府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方式,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政府应该从大量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引进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提供的公共服务。引发公共治理范式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公共部门有效性的质疑,因而公共治理变革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私营部门管理的模式,打造多元化的管理主体,改善公共管理机制和手段,以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和效率。其中,核心性的问题是哪些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哪些可以转移给社会和市场去承担,这点可以应用西方经济学来指导。根据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领域并不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公共服务这种公共物品谁来提供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学将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种,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由市场来提供。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可能出现搭公车现象,造成无人提供的局面,所以,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来供给。但是现实中,很大一部分物品很难准确地界定为公共物品,如:高等教育、铁路运输等公共物品,就需要使用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经济学进一步把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国防、外交、警察等)和准公共物品(铁路运输、高等教育、通讯等)。在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准公共物品可以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提供。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结合我国实际,首先,政府可以借助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优势与能力,采取与生产组织订立标准、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的契约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补贴、税收政策等调控手段,然后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方式进行运作,如合同承包或出租、公开竞标、公私合作或竞争等方式,来生产公共物品,激发民营企业或社会公益组织生产公共物品的积极性,促进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其次,通过公共服务社会化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如垃圾处理、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等)交给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去提供。同时,还权于民,将本来由社会自身能够管理好或通过政策扶持能够管理好的社会事务,让渡给社会自行管理;最后,有效划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治理主体之间及其相关机构的公共责任和权责关系,并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对公共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法律化,保障非政府组织可以独立地行使职权,不受政府的干涉,同时又要保障政府和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行为进行合法的监督,形成公共治理多元主体之间合作互动的基础,以及公共治理基本的激励机制和策略空间的构成基础。

(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挥市场机M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国家、社会二元分化的催化剂以及公民社会产生的基础,能为公民社会的萌发提供原动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机构中变以往的政府与市场的两极关系向社会与政府、市场的“三足鼎立”的关系的转变,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形成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基础。市场经济确立了社会的契约精神和自律精神,培养了具有独立人格、平等竞争观念以及自负责任的个人主体:公民社会的建立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动力循环。因此,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的基础上,需要重点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政府可以从哪些领域淡出,由私人和市场介入;二是政府职能如何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行;三是政府如何对市场进行调节、监管和服务。通过上述第一点多元化主体的打造,我们解决了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结合我国改革实践,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构建规范、公平、公正、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并实实在在地加以落实执行,为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创建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和健全的法治基础,这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建立产权清晰、独立决策、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的理性运行提供自由独立的主体。最后,理顺政企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把市场能够做的事情交给市场,把生产经营的权力交给企业,稳定经济局势和社会环境,建立高绩效与强能力的有限政府,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

(三)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社会自治能力

作为社会行政中坚力量的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近年来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倡导互助友爱、疏缓就业压力、反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贸易纠纷、促进科教兴国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实践证明,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重视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发挥其作用,提高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民主政治、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公共治理理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并不取决于政府自身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自身所拥有的自主管理的条件和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社会力量,社会就不能承担起政府交还的权力,政府就不能很好地“卸载”大量的公共服务。对社会自治力量的培育而言,不仅要社会自身努力地去发展,而且我国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导型的改革,所以更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应从以下几个着力点上培育民间组织的发展:一是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的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作用明显的发展体系。二是从法律法规上加以规范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分类、登记、职能范围、责任义务等加以规范,提高规范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的层次,并辅之以配套措施,确保它们在政府权力下放后获得真正独立的主体资格与能力,成为社会职能的巨大承载主体。三是从管理服务上加以引导。目前民间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管理,外部又缺乏理想的发展环境,政府应在管理上、技术上、资金和人才上对它们的成长发育加以适当扶持和帮助。

(四)扮好“元治理”角色,促进各管理主体的和谐运转

政府在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的重要角色,掌舵而非划桨,既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方向,又要在多元化的管理中,以“长者”身份协调好各个管理主体间的关系,使之能够和谐地运转。公共治理各主体之间的和谐合作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和谐社会的最终达成的智慧和力量之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虽然政府会在诸多传统领域退出,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但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建设的重任更需政府强有力地去应对和负责。政府在公共治理中不仅肩负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任,还要协调好公共治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各个管理主体能够和谐地、有机地运作下去。首先,政府应从完善自身的治理机制入手,以全心全意服务为宗旨,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勇于负责为支撑,最终达成建设责任政府、高效政府的目标。纵向权力配置上,改革传统的科层式机构,实行分散式、扁平化的管理,并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横向上,对政府各个部门进行重组,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的能力,推进“大部制”改革,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与冲突,降低协调成本,强化政府的整体功能。另外,积极促进各个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使政府成为公共治理中的楷模,政府以自身造就的显著绩效和良好的公共精神风貌促成全社会持续健康和谐的公共治理氛围。其次,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创新有利于各治理主体和谐运作的体制机制和规则制度,更好地扮演公共治理各主体理性运作的监督者和公共治理秩序的维护者,确保公共治理各主体和谐关系的达成和和谐运作的井然有序。再次,政府公务员应该从根本思想上扭转官本主义思想,重视、尊重和利用社会资本来配合法律规章等正式制度的运作。最后,通过在公共治理网络中凝聚社会资本,实现自组织内部的协调。通过确立行政参与,民营化或商业化,通过政府生产性和服务性功能的转移,通过社会责任的共负,通过契约化和委外体制等多种方式,整合民间不同领域的力量,将民间资源导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行列,形成国家建设的协作网络,以达到国家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聂平平.公共治理:背景、理念及其理论边界[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0(4).

[3]廖申白.形成中的公民社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4).

[4]程寿.公共治理理论的演进以及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党政干部论坛,2004.(1).

[5]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杨占平.也谈“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J].北华大学学报,2005. (5).

上一篇:同步运动控制下一篇:智慧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