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2024-06-20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精选12篇)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1

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在城镇化的布局和计划中大家最关心的是怎样把城市变得效益更高,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城镇空间充分利用。在目前情况下,存在很多问题,城市如何规划,利益如何分配,大家对这些问题要引起重视,关系着以后的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展开。

一、城市规划与公共利益概述

1. 城市规划

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城镇规划,城镇规划保证了城市建设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一般而言,在城市化建设工作中,城市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漫长的计划,这种设计是以另类而全面的特点来符合社会发展的的需要,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个性化的,全面的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设计要求之一的方式,是一种有一个全面的,前瞻性和不稳定的规划政策和调控力度。这些举措首先对城市向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是预防在发展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能够控制,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就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就是一个全面性的利益模式,也被人们笼统的称之为工艺。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多数人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肤浅阶段,人为公共利益就是一种价值模式,是一个抽象虚幻的概念,甚至是一个无需我们在工作中去系统深入研究和总结的话题。但是随着城市规划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城市建设矛盾日益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公共利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且要以公共利益作为主要的指导依据和行动指标,这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全面性而言也极为关键。

二、大家的利益在城镇规划中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城镇化进行中,公共利益是不能被忽略的而且要重视起来,与个人利益是比较相对的,并形成一个社会的基本形状模型,这种兴趣方法的应用是一个兴趣缺乏根本利益结构和工作流程。在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公众利益的,虚无的,全面的和现实的理解和研究,逐步实现从抽象的概念,使得与之相关的城市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漫长的计划提供了奉献。

1. 理论基础分析

现实社会中,城镇内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笔很大财产,特别是经济突飞猛进的现在,所以大家都想争夺据为己有,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或者其他投资者在工作中都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他们工作中无论采取任何办法都是想把土地利用价值推到极限。

2. 公共利益的城镇规划表现

所谓的城镇规划工作,实际上它是如何把重点放在利益的问题,城市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漫长的计划作为一种工具,在其工作的形式,是协调不同社会利益是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众兴趣。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在所谓的城市规划工作主要包括什么,以确定如何确保实现公众利益的不要受损害。

三、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

所谓的城市规划工作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围绕利益问题而进行的,城市规划是协调社会中不同利益的一种工具形式,其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首先需要搞清楚所谓的城市规划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哪些内容,从而确定如何去确保实现公共利益不受损害的要求。

1. 倡导社会发展平衡

在土地和空间的发展应用领域,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放入市场来决定土地的利用和空间的发展,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哪些不具备资本优势的使用者将无法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来对城市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哪些低收入的人群基本上都将被人们忽视。由于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建设中都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种不公平现象就极容易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和人民地位的进一步明显。

2. 维护法律和秩序的标准

其中城镇计划范围内,城市规划一直是极其重要的意义,任何人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城镇发展的空间运动和对土地建设利用,每个人都必须要服从城镇计划的要求,规划合法代表城市土地使用和建筑法规作为参考如何进行建设的,什么样的方法来建造建筑和建设形式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是最好的方式来实现法律秩序。

四、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如何实现

城市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从根本上说是政府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展望,预测能力,不稳定性和裁量的广泛性、政策性。这势必造成在判断一项城市规划是否符合,至少是是否完全符合公共利益时,没有一个可得确定的标准,甚至无法运用一般的社会观念来评判。出于行政法学研究的视角,以及城市规划的性质使然,通过实体规则界定公共利益似乎并不现实。

五、结语

城市在进步的阶段中,很多利益冲突会显现出来,如果要把公共利益摆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位置,首先要协调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发展,共同进步,在工作中逐渐找到解决大家利益相矛盾的办法,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很难和谐相处,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以往的方法中寻找精神食量,并给与新的理念,新的意思。

摘要: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化、多子系统的巨型结构体系,在整个社会发展建设中,离不开各类要素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在城市化发展中,这些因素更是发挥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划分和实现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利益,城市化

参考文献

[1]吴飞.关于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中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04).

[2]王肖,戴劲松,何丰伦.城市乱规划的“幕后推手”[J].政府法制,2008(36).

[3]刘杨,曹吴清.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4]韩彬彬.《物权法》语境下的城市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04(S5).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2

【摘要】《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等一些经典理论著作对于设计师理解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三本经典著作的横向比较,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作者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提倡设计师跳出单一的思维模式,学会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了解城市。

【关键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街道的美学、城市公共空间、比较

公共空间是建筑与规划学科的永恒话题,通过设计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是所有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梦想。优秀的设计建立在对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之上,这种理解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观察与分析;另一种则来源于经典理论书籍,借助大师的眼睛去观察、分析、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师观察和理解城市的独特眼光,正是受到这些经典理论或显而易见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后者对于前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这三本书都是城市规划中的经典理论著作,书中均用了很大篇幅论述城市公共空间,然而其研究方法、观察角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有利于我们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城市公共空间,进而指导设计实践。

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看看这三位作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如何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1.作者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方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著者雅各布斯,曾做过记者、自由撰稿人,并非科班出身,然而凭借其著作中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睿智的分析,颠覆了其后美国规划界的规划思路与实践。

在这本书中,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城市公共空间在社会学层面上的意义。在她之前,从没有那一本规划理论著作以如此细腻、富有生活化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城市公共空间,甚至在开篇用了足足三章的篇幅来讲述人行道的用途。没有问卷调查亦或是旁征博引,作者只是列举了她所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作者把人行道上的各种活动比作城市 “芭蕾”。不需要过多的证明推导过程,一切都显而易见,作者以记者所养成的深刻洞察力观察生活、描写生活,从社会生活层面研究城市中种种生活,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交往与空间》的作者扬.盖尔,该书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正值功能主义盛行之时,作者另辟蹊径,从建筑心理学层面解读城市,使该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本书分析人在不同空间条件中的心理感受,研究空间与心理需求的关系。通过展开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多项调查,记录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活动频率、行为模式。作者发现,城市的外在物质形态只有契合了人的心理需求,才能成为“形形色色的户外交往发展的开端和起点”。同时,室外活动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已有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室外活动的发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能够恰当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使人们在其中感觉轻松愉悦,才是它的本质目的。

《街道的美学》作者卢原义信在美国求学,而后多次游历欧洲各国,因此对于西方和日本的城市空间差异有深刻的体会。西方的空间观念中,外部是内部的空间延续,两者同等重要。而日本的空间体系中,内部重要,外部空间的塑造几乎被忽略,因此造成日本城市空间质量较欧洲存在很大的差距。本书主要从美学层面探讨公共空间品质,人在空间中的视觉体验是作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并没有追逐标新立异的美,而是倡导公共空间的朴素美学价值观。通过对比欧洲和日本的城市公共空间,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应该具有自然的、比例恰当的、有秩序的、干净纯粹的外在视觉形态。

2.活动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即什么样的空间能促进人的活动

关于何种城市公共空间能够促进人的活动,每本书都给出若干标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列举。下面分别从书中选出一例,加以比较。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定义的成功街区主要是从社会安全角度出发,公共空间必须有人的存在,有人的监视,使人们身处陌生人之间能够感到人身安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要有清晰的界限。

《交往与空间》则是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判断空间是否吸引人,好的公共空间应该能让人感到方便,轻松自如,在其中不会无聊,给人的各种欲望需求提供合理的出行动机。

《街道的美学》从人的视觉感受角度定义广场空间:明确的边界空间具有强烈的收敛性,人的视线可以找到落脚点;统一协调以及良好比例的建筑界面,则能使观者获得美好的视觉享受。

3.集中与分散对于公共空间产生的影响

三本书的共同点是,作者都赞成集中、反对分散,但是就如何集中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非常明确得反对城市蔓延,赞成提高城市住宅的密度。因为人口密度的增加,能够支持各种文化设施,活跃区域内的商业活动,促进城市多样性的生发,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体系。集中所带来的人口对于公共空间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交往与空间》作者提到“我们要集中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和活动”,通过有克制的确定街道和广场的尺寸、减小每个沿街门面的宽度、采用便捷紧凑的道路系统等方式压缩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感,增强人们接触的可能性。

《街道的美学》中,作者反对分散,但城市蔓延本身并不是作者批判的重点。作者所忧虑的是日本城市观念里中心性的缺失,城市犹如“没有骨骼的软体动物……变形虫般”生长,用地形状不整、划分零碎,由此造成城市难以建立秩序井然的街道和广场空间。

4.对于公共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对于城市尺度的研究,是为了证明小尺度街区更有助于发展城市多样性生活方式,增加街道的使用频率。作者通过几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雅各布斯反对太长的街道,在文中,哥伦布大街联系起来的85街到89街作为反例出现,作者认为“这两条街既不方便也没有什么意义”,她建议增加一条小街穿过这些长长的东西走向的街道,那么将会使这些街道有效串联起来,提高人气,活跃街道气氛,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交往与空间》中关于尺度的研究是在探讨人的感官功能,心理与交流的关系。扬.盖尔引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定义的一系列社会距离,从亲密距离(0-45CM)一直到公共距离(大于3.75M),通过这些尺度界定出社会性视距的精确范围。在更大尺度范围,研究了视觉的作用:20-25米,能看清别人的情绪和表情;30米,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能分辨出来;70米范围,可以看清人的肢体语言;70-100米,可以确认性别、大概年纪以及人的行动。

《街道的美学》关注于公共空间的视觉美学特征,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广场(街道)宽度与周边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对于人在空间中的心理和视觉感受至关重要。在书中采用建筑剖面来表达这种空间比例关系,设街道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则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一种匀称之感,人在其中最舒适。如果想要看清建筑全貌,至少需要D/H=2。若D/H<1,则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一种接近之感,就可以形成亚洲独特的热闹氛围。

结语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这三本书分别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层面、美学层面观察研究城市公共空间,通过严密的推导论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本对于城市规划或者建筑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阅读者提供了一系列观察城市的新角度。

今天,城市尺度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要求我们突破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限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用广阔的视野、多维的视角来体验理解城市。一方面,设计师可以从经典理论中学习多角度观察城市;另一方面,也要尝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理论中尚未发现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

【2】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公共参与 篇3

【关键词】公共参与;规划;设计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城市政治生活兴起了公众参与浪潮,70年代初开始影响城市规划专业实践领域。本文将通过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问题的分析,就上述两个方面,对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城市规划与景观建设的公众参与之路。[1]

1.公众参与的含义

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中队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2]

2.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3.我国的公众参与及主要特征

3.1公众参与处于起步阶段

一方面政府官员片面认为城市建设资金全是上级拨款和自筹的,政府官员如何建设政绩工程向上一级交待是第一位的,各级政府没有必要宣传规划,倡导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在市民的眼里,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形成了既不知也不想知,既不参与也不想参与,再进一步即使参与也是枉然的思想,这种观念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市民对参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利益冲突使公众参与的热情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公众参与开始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界中兴起。[1、4]

3.2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已有一定程度的公众参与

规划设计编制阶段:主要由规划设计机构通过调查表或走访的形式让公众参与,但这种参与是被动参与,范围仅限于被调查的几个问题,带有规划设计者的主观愿望,同时又缺乏广泛性。这些调查往往被一些规划设计机构所采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规划设计审批阶段:送审前的评审阶段,各城市普遍采用的是专家咨詢的方式,专家由各行业推荐,或者由规划主管部门聘请。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需由地方人大审议,由于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市民选举产生的,从理论上讲他们对规划的审批代表公众利益,公众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城市的发展、决策行使参与权力。

规划设计实施阶段:当城市某项建设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产生诸如日照、绿化、交通、噪声等问题,这时公众会借助市民热线、新闻媒体甚至行政诉讼等方式提出这些问题。

3.3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宽度远远不够

许多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多是由政府领导召集政府各部门官员,在听取规划设计人员介绍后“拍板”决定的。参与的宽度是指公众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公众参与的比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市民参与的权力和范围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而市民参与的比例也很小。[5、8]

3.4公众参与的机制不够健全

根据欧美公众参与的经验,公众参与的顺利开展需要法定的程序,强有力的仲裁机构和干练的组织部门,而我国在这三方面都不健全。从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立法现状看,较注重的是对行政行为的授权,而对规划设计行政权力的监督和控制的方法却相当少。[7]

4.公众参与方法探讨

4.1成立多种参与机构

由于市民参与更多的是身边的、日常性的城市规划设计问题,也由于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更难走出去参与。因此,可与居委会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参与机构,可以是18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或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参加。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居民参与的广度,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最广泛地吸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6]

由于居民的参与受年龄、职业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规划设计理解也不同,可鼓励居民形成某一方面的参与组织、学术机构。这种组织虽然独立于行政组织层次,但应受到法律保护与支持。

4.2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规划宣传

规划设计部门可采取咨询或召开情况通报会及通过电视节目、电子邮箱定期向市民通报规划管理的内容、范围、技术指标要求等,给市民提供一个了解规划的机会。同时还可邀请市民参加城市规划设计的展示会、论证座谈会或听证会;聘请市民为城市规划监督员;在报刊上开辟“我心目中的城市”、“怎样建设花园城市”等专栏。

针对高校大学生参与比例很少的情况,可邀请专业人士、学者到各大学讲学,讲授基本的规划设计理论及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脉、风土人情,开展类似“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专题讲座,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应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参与城市规划设计。

4.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引导公众参与

目前我国的公众仍然着眼于物质形态规划设计,我们有必要引导公众参与朝着环境保护、生态和社区的角度,使公众参与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件做起,逐步增强公众的参与愿望和意识。[9]

4.4设计者角色的调整

规划设计师应该为市民服务,而不是为某个政府部门服务。规划设计师应该是市民参与的组织者,在许多情况下,规划设计师应直接负责设计一个公众参与活动,该活动将对形成最终决定起重要作用。规划设计师在鼓励公众参与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可以为规划设计过程的每个部分选择最合适的参与方式,可以协助这类参与为规划设计过程做出有效的贡献,而不是如传统作法那样,仅求助于技术和专业技能。[3]

5.结语

总之,结合国外公众参与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工作者要在城市规划中推动公众参与,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快健全公民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以确保公民有权利、有途径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公众应该积极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建设美好的城市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琼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问题的探讨[J].福建建筑,2002(1).

[2]刘宛.公众参与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4(5).

[3]朱渊.谈城市建设实施中参与人群的角色干预[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1).

[4]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J].城市规划,2000(7).

[5]胡云.论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J].城市问题,2005,(4):74—78.

[6]大卫·马门.规划与公众参与[J].国外城市规划,1995(1).

[7]陈易.公众参与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问题,2002(1).

[8]孙施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国外城市规划,2002(2).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公共管理作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基本职能,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重视, 而公共利益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也倍受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愈来愈大, 对利益的追求也显得更加重要, 各利益群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人们所要应对的公共利益问题也更加复杂和多样, 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公共管理通常涉及到两个层面: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两者都十分关注一个核心的问题, 那就是公共利益。前者是以怎样提供和服务公共利益为目标, 后者是以怎样维护和共享公共利益为焦点。尽管两者的出发点不同, 但都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 正确处理好国家政府部门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公共利益问题, 有利于减少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涵义分析

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人类的各种资源成为人们的共享资源之后才能成为公共利益。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曾经在其《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文中, 把学术界对公共利益的研究归纳为三类:一是把公共利益等同于某些抽象的、重要的、理想化的价值和规范;二是把公共利益看作某个特定的个人、群体、阶级或者多数人的利益;三是把公共利益视作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竞争的结果。我们认为, 公共利益是指涵盖一切正当的利益主体之利益并超越其上的满足社会不确定的多数人所需求的利益, 是社会共同的、整体的、普遍的利益, 维护着公共社会的价值体系, 在许多情况下都与社会福祉有关, 例如国防、文化教育、公用事业、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

公共利益是需要集体行动来获取, 具有普遍性;而公民利益是通过个人自己的意愿取得的, 具有独特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来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公共利益具有普遍的、一般的、共性的属性;公民利益具有特殊的、个别的、个性的属性。公共利益寓于公民利益之中, 公民利益体现公共利益的最终价值取向。二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是用立法的方式使得公共利益表现为公民利益。

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其本质是一致的, 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利益主体更多地呈现为多元化趋势, 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有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 法律是矛盾的调解者和利益的平衡器, 应当坚持法律至上的基本原则, 使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得到同等保护和尊重, 以促进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

三、城市建设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探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快速增长,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其速度之快、力度之强、规模之大, 令世人惊叹。在一个个被画了圆圈的格外引人注目的“拆”字之后, 接踵而至的是连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同时,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力度日趋加强, 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当地政府部门和公民个人之间在房屋拆迁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也经常发生, 有时甚至非常激烈, 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和谐问题, 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

近年来, 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引发的冲突事件屡见不鲜。例如, 南京市被拆迁人翁某, 因拆迁补偿问题未能和拆迁方达成共识,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 引发了其偏激行为, 在玄武区邓府巷拆迁指挥部办公室里, 将汽油洒满全身, 点火自焚, 造成一死七伤的惨剧。曾在网上盛传的一则“重庆最牛钉子户”的报道, 照片上出现的一幢二层的小楼, 孤零零地伫立在一个巨型的10米深坑中央, 周围是一片废墟, 画面十分震撼。这些事例说明,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拆迁户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 必然会以各自的方法进行维权, 此乃弱势方的无奈之举。

上述事件反映出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为: (1) 由于制度上的不规范, 现行的制度在房屋拆迁问题上没有能公平地平衡拆迁各方的利益。由于利益各主体之间意见分歧较大, 出现无法协调的局面。一些法规在执行过程中, 不能得到完全的实施, 导致相关矛盾更加尖锐。 (2) 城市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 有时在一些地方政府那里却变成了某些地方官员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强制执行的“扰民工程”或借以粉饰自己的“政绩工程”, 公共利益被扭曲, 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呈加剧趋势。 (3) 有些地方出现了野蛮拆迁的现象, 粗暴地对待被拆迁户, 官商之间相互勾结, 他们假借拆迁的名义, 乘机剥夺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 使被拆迁人对房屋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4) 由于房屋拆迁的补偿和安置不合理, 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 造成被拆迁人因拆致贫, 日常生计难以维持, 致使社会出现不安定因素。

四、解决城市建设中所存问题的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

城市的现代化始终与民主化结合在一起, 而城市化必然促进公共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在拆迁过程中, 应秉持“透明、公正”的原则, 将相关法规, 标准公布于众。“利益表达往往意味着冲突, 因为它包括了为达到争取利益的目标而采取的施加压力的方式。利益表达的需求总是产生于利益失衡或利益冲突的时候, 这时, 如果不开启表达的大门, 利益矛盾不得到解决且会日积月累, 从而酝酿出更严重的危机。”通过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由民主程序达成不同利益群体充分表达而形成的公众意志, 这样才能体现“公共利益”的真实性, 即证明这些涉及到公民法定权利的决策、方案、措施是代表广泛的民意的。衡量的办法便是看他们是否事先广泛地征求和听取了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是否已经通过多种渠道使其意图、过程和结果传递到各相关方, 做到家喻户晓了。例如, 听证会程序、人大会议旁听制度、论证会、座谈会等, 便是我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获得民众真实心声的重要的民主制度, 对保障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民意表达, 拓展公民参政议政的途径, 促使决策制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2. 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关系。

要解决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种种矛盾, 除了首先要从法制上着手,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使拆迁工作规范化、有序化以外, 还必须妥善解决好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两个方面的问题。

拆迁过程中的“公共利益”问题, 关键在于拆迁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公共利益。如果不是公共利益而是商业利益, 那么被拆迁人对自己的房产具有自主权, 可以选择拆, 也可以选择不拆。因为这是属于他个人的财产, 拆迁与否纯属其个人行为, 由被拆迁人自主决定, 无论任何人都不能进行强制拆迁。但如果属于公共利益, 那么被拆迁人在行使对房屋的自主权时, 就受到公共利益的制约, 因为个人权利不能对公共利益的形成进行阻碍。如果这时候需要对房屋进行拆迁, 那么公民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但是这种拆除并不是无条件执行的, 为了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要按相关政策给予补偿。公共利益是以公共为目的的, 房屋拆迁活动的目的, 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还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

3. 坚持公平合理补偿的原则。

我国宪法在第十三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能否对被拆迁人实行公平合理的补偿, 是城市建设拆迁工作中的焦点。拆迁中所遇到的许多矛盾都是因补偿不公平而引发。如果拆迁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那么对于公民所做出的牺牲或贡献就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利益补偿原则。

我国现行的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由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情况起草制定的, 有些地方和政府职能部门, 采用下发通知、文件的方式单方面制定补偿额度, 拆迁补偿价格无视市场经济的规律, 没有利用市场杠杆调节价格, 导致了被拆迁人所获得的补偿金额远远低于同类地区商品房的价格, 造成被拆迁人的经济损失, 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导致矛盾激化。

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 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 切实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补偿金额根据市场上的价格进行调整, 确保补偿金额与市场价格基本一致。补偿金额应该充分考虑房屋的使用面积、使用用途、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 加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评估, 再由双方当事人根据评估报告进行协商, 切实保证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从而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五、结束语

公共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 具有动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共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 通过科学、法治、民主和公正的手段, 正确处理好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这一城市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这样既有助于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 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更加科学、民主, 也有利于公民利益得到协调和平衡, 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3].顾建光.现代公共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王乐夫.公共管理学:原理、体系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 篇5

第1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公共厕所的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使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县、镇独立工矿区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亦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共厕所的单位,应负责贯彻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

第1.0.4条 各级环境卫生部门应对公共厕所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监督指导。

第2章 公共厕所的规划

第2.0.1条 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是为居民和行人提供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卫生设施,在制订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区的详细规划时,城市规划部门应将公共厕所的建设同时列入规划。第2.0.2条 城市中下列范围应设置公共厕所:

1、广场和主要交通干路两侧;

2、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3、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

4、新建住宅区及老居民区。第2.0.3条 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第2.0.4条 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1、新住宅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6~10m2;

2、车站(含站前广场)、码头、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最高聚集人数计)建筑面积指标为15~25m2;

3、居民稠密区(主要指旧城未改造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20~30m2;

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流动人口计)建筑面积指标为5~10m2。

第2.0.5条 公厕的用地范围:距公厕外墙皮3m以内空地为公共厕所用地范围,如确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亦可靠近其它房屋修建。

第2.0.6条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发展附属式公共厕所,并应设置直接通至室外的单独出入口和管理间。

第2.0.7条 公共厕所的建筑标准:根据其位置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三类,见表1。涉外单位可高于一类标准。旱厕可参照三类厕所标准执行。如属急需,并近期有建设规划者,可酌情修建临时性厕所。2 第2.0.8条 选择公厕修建位置要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或便于机械抽运。

第2.0.9条 厕所内面积概算指标:厕所每一蹲位(包括大便蹲(坐)位、小便站位、走道宽度以及其它设备等)建筑面积概算指标为4~9m2。(一类厕所7~9m2,二类厕所为5~7m2,三类厕所为4~6m2)。

第3章 公共厕所的设计

3.1 设计原则

第3.1.1条 公共厕所的设计原则是适用、卫生、经济;在便于排运粪便的前提下,适当注意美观

3.2设计基本规定

第3.2.1条 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男、女蹲(坐)位设置比例以1∶1或3∶2为宜。

第3.2.2条 公共厕所室内净高以3.5~4.0m为宜(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室内地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坪0.15m以上。化粪池建在室内地下的,地坪标高则要以化粪池排水口而定,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保证化粪池污水顺利排出。

第3.2.3条 公共厕所的建筑通风、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比应不小于1∶8,如外墙侧窗采光面积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天窗,南方可增设 地窗。

第3.2.4条 每个大便蹲位尺寸为1.00~1.20m×0.85m~1.20m,每个小便站位尺寸(含小便池)为0.70m(深)×0.65m(宽)。独立小便器间距为0.80m。

第3.2.5条 厕内单排蹲位外开门走道宽度以1.30m为宜;双排蹲位外开门走道宽度以1.50m为宜。蹲位无门走道宽度以1.20~1.50m为宜。第3.2.6条 各类公共厕所蹲位不应暴露于厕所外视线内,蹲位之间应有隔板,隔板高度自台面算起,应不低于0.9m。

第3.2.7条 通槽式水冲厕所槽深不得小于0.40m,槽底宽不得小于0.15m,上宽为0.20~0.25m。

第3.2.8条 一、二类公共厕所的男、女厕应最少各设一个洗手盆,蹲(坐)位数超过10个以上,可酌情增加。公共厕所内每个蹲位应设置坚固、耐腐蚀挂物钩。

第3.2.9条 单层公共厕所窗台距室内地坪最小高度为1.80m;双层公厕窗台距楼地面最小高度为1.50m。

第3.2.10条 男、女厕大便蹲(坐)位分别超过20时,宜设双出入口。第3.2.11条 厕所管理间面积为5~12m2,工具间面积为1~2m2。第3.2.12条 通槽式公共厕所以男、女厕分槽冲洗为宜。如合用冲水槽时,必须由男厕向女厕方向冲洗。

第3.2.13条 男厕所小便器(池)与大便器(槽)分室设置为好。建二层以上公共厕所时,男小便间应设在底层。

第3.2.14条 公共厕所的进出口处,必须设有明显标志,标志包括中 文(一类厕所可加英文)和图像。第3.2.15条 公厕应考虑防蝇、防蚊设施。第3.2.16条 厕所四周应植树种花以美化环境。

第3.2.17条 公厕设计应尽量采用高效、节水型的卫生设备。

3.3 公共厕所构造基本要求

第3.3.1条 为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并便于洗刷厕所,地面、蹲台、小便池及墙裙,均须采用不透水材料做成。地面应有适当坡度(0.01~0.015),并安设水沟或地漏,以排除洗刷废水。第3.3.2条 厕所换气量:每个大便蹲(坐)位不得少于40m3/h,小便位也不得少于20m3/h,旱式厕所应根据其排气情况适当增加其换气量。

第3.3.3条 厕所通风要优先考虑自然通风。换气量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措施:

1、建筑朝向的选择:尽量使厕所纵轴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同时要综合考虑防止太阳辐射以及夏季暴雨的袭击等;

2、增大门窗开启角度,改善厕内的通风效果,见图1。

3、加大挑檐宽度导风入室,见图2;

4、开设天窗时应在天窗外侧加设挡风板,以保证通风效果,挡风板的加设方法如图3和图4。

5、增设引气排风道。

第3.3.4条 寒冷地区厕所应采取保温防寒措施。第3.3.5条 对外围传热异常部位和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

1、窗的保温:应在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下,尽可能减少窗口面积,并改善窗的保温性能。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双层窗甚至三层窗。

2、冷桥部位保温:围护结构中,应在冷桥构件外侧附加保温材料。

第3.3.6条 公共厕所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见表3。

第3.3.7条 设计化粪池(贮粪池)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做成,池盖必须坚固(特别是可能行车的位置)、严密合缝,检查井、吸粪口等要高出地面,以防雨水倾入,井盖应为圆形,以保安全。化粪池(贮粪池)的位置应靠近道路以便清洁车抽吸。

第3.3.8条 化粪池容积可按表4和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213、S214选用。

第3.3.9条 粪便不能通入排水系统的公共厕所,应设贮粪池。

第3.3.10条 旱式厕所和粪便不能通入排水系统的水冲厕所贮粪池容积计算:

第3.3.11条 不能修建和厕所用量相当的化粪池时,可因地制宜修建不同形状和容积的截粪井(见附录一),不要求污泥腐化,根据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清运。

第3.3.12条 化粪池或贮粪池宜设置在公共厕所背面或人们不经常停留、活动之处,并应考虑清运粪便方便,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化粪池壁距其它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如受条件限制时,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

第3.3.13条 公共厕所粪便排出口必须设置直径为150~300mm的耐腐蚀材料存水弯,以防下水道恶臭气进入厕内。

第3.3.14条 凡排水管道为雨污分流制系统的地区,可将公共厕所粪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

第3.3.15条 旱式厕所应在粪便入口两侧设置倒阶梯形防蛆沿(见附录二)。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6

关键词:像素艺术;方块;公共空间

一、 像素艺术的含义

像素是组成电脑数位影像的最小单位。在过去低像素的时代里,一张图片里面的所有元素都是由一个个清晰可见的独立元素组合起来的,可以说像素艺术是一种形式的数码艺术,它的整体文化是复古,它是对简单时代的回归。

二、像素艺术的应用

在微软windowXP操作系统之前,由于受限于当时计算机的性能,桌面的显示图标都是经典的像素图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矢量图标由于出色的质感表现、扩展性、美观程度等优势逐渐代替了像素图标。尽管如此,像素艺术仍然通过自身特殊的表现形式,不断地发展出各种门类,吸引着大众的眼球。这种以像素颗粒矩阵排列组合并保留锯齿边缘的视觉效果,渐渐地演变成一种设计风格,并被广大设计师们喜爱,从中衍生出许多有趣的艺术门类。

三、像素艺术的分类

像素艺术可以分为平面像素艺术和立体像素艺术两大类。

(一)平面像素艺术

像素画是一种通过像素的排列组合来制作的电脑绘图,每一个像素都是图片的基本单位。当你把这种以像素点矩阵组合而拼合的图像一点点地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地看到图片里的小颗粒,即像素颗粒。像素画通过位图的表现形式,从最初电脑的图像表现形式,慢慢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数位艺术创作风格,进而形成了像素艺术这种特殊风格,它重点强调的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拥有明确轮廓、清晰颜色的风格,不受限制的风格。

(二) 立体像素艺术

立体像素艺术相较于平面像素艺术,就是将平面像素艺术空间化,它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实现可供多角度观察的静态或动态特征的立体雕塑造型类艺术。

四、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在我们提起像素时,首先会将其与怀旧联系起来。有人笑称说,像素游戏是80、90后小时候躺在床上梦到的虚拟世界的样子,虽显夸张却也不无道理。是否还记得那个意大利水管工人马里奥蹦起来去追小蘑菇的经典画面;是否还记得红、黄、蓝、绿颜色的鬼面符号在迷宫中穿梭,去寻找一个半合半开的黄色圆圈符号;是否还记得有两个无比强壮的上等兵比尔·雷泽和兰斯·比恩拿着枪支向前射击。这些经典的卡通形象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初识了像素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艺术欣赏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门类的艺术创作正在蓬勃发展,像素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也是如此。艺术创作正慢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生活的空间中充满着随处可见的公共艺术作品,而像素艺术的应用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了艺术设计者的青睐。

(一)平面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Thorildsplan地铁站,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景点。那是瑞典艺术家拉斯·阿雷纽斯(Lars Arrhenius)在2008年以瓷砖拼贴的形式拼贴出的一幅名为《Playtime》的大型壁画作品。艺术家通过像素艺术的形式在地铁站的入口、楼梯以及月台的四周布满了许多经典的红白机游戏中的卡通形象,比如,“吃豆人”“超级玛丽”“太空侵略者”等。

这种复古风格的壁画艺术受到很多有怀旧情怀的人们的喜爱,人们也想将这些经典有趣的卡通形象壁画搬到自己生活的空间。8BITWOOD网站的主创不仅在视频游戏领域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个经典游戏的粉丝。网站所出售的8-bit壁画就是他们以木材作为原料,将其劈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再通过染色、粘贴、封装等步骤将这些游戏形象巧妙地变成可供挂在墙上的壁画。

因为像素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的每个像素颗粒都是清晰可见的独立个体,这就直接地不限制像素艺术表现材料的使用范围,任何可见的物品都可能为像素艺术所使用,比如一本杂志、一份报纸,等等。Paola Bazz这位意大利的艺术家就以废物利用的形式,将回收而来的过期杂志、报纸、目录等废弃纸制品进行再利用。通过各种纸制品的颜色、厚度和排版风格进行逐一分类,再将其制作成各类大小不一的像素模块,最后将其拼贴创作而成一幅巨幅的人像艺术品。

(二)立体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当然,像素艺术不仅仅存在于二维平面作品中,它在三维空间中有更生动的表现。三维空间较之于二维空间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性,它能让人们从多角度去观察艺术作品,更真实地进行感受。比如,在美国的波特兰市有一件像素艺术的装置作品《像素水管》。艺术家Kelly Goeller认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与像素完美地融合起来,她认为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在形态上都可以进行变化。这个《像素水管》通过立体的像素小方块组成了水管中的水流,将现实生活中的水管与像素化的水流进行结合,艺术家的目的就在于更加形象生动地提醒人们要珍惜地球上的水资源。

红白机游戏中的经典卡通形象不仅可以通过像素艺术在二维壁画中得以体现,艺术家们更可以通过三维的表现,使这些形象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加拿大就有位叫做道格拉斯·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的小说家,作为电子游戏的狂热者,道格拉斯在温哥华的会展中心前,创作了一个巨型的雕塑作品《数码逆戟鲸》(Digital Orca)。他通过像素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展现这只巨型的鲸鱼,表达了艺术家对像素的爱。这只像素鲸鱼虽然只在会展中心前亮相了两年,但是它已经成为了如今全球闻名的城市雕塑作品之一。

关于像素艺术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有一位来自美国纽约的艺术家Nathan Swaya就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像素艺术。艺术家利用乐高积木进行创作,给予了一堆简单的几何形态新的生命。因为对乐高的热爱,他毅然辞掉了原本的律师工作,成立了自己的乐高工作室。Nathan Swaya有一件世界纪录里最大的乐高船《Chris-Craft Speedster》,这艘由25万块乐高积木拼接的长达3米的乐高船是艺术家连续10天、每天工作长达18小时完成的。

提到像素艺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当属eBoy团队,这个三人组团队分别由来自柏林的Steffen Sauerteig、Svend Smital和来自温哥华的Kai Vermehr组成。作为现代像素艺术先驱的这三位设计师于1997年在德国柏林成立eBoy。Steffen和Svend两人是在东柏林成长,毕业于柏林设计学院;Vermehr现定居在温哥华,毕业于德国科隆埃森设计学院。因为这三人对于电脑的习惯运用和喜爱,所以他们想创作一些关于电脑元素的作品,恰巧像素正是电脑屏幕中最小的分子。eBoy的创作作品都是通过8位像素风格来表现,虽然看起来十分过时,但是他们向8位像素注入新的活力,创作了一个个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并充满奇妙的狂想风格的电子世界,该团队擅长高密度像素画、公共艺术类创作及周边产品设计。

eBoy认为像素艺术就如同不断更新完善的电脑软件一样,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这就让他们的创作每次都像升级版一样。正是这种不断地不求满足、永远充满激情和坚持的态度一直激励着艺术家,使得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充满创新和想象。eBoy团队曾经先后为Adidas、Coca-Cola、DKNY、Honda、Microsoft、Nike、Paul Smith、Pepsi等大牌的主要图案做像素化设计,涉及范围遍及时装、公共艺术、动画、玩具、科技等,奠定了eBoy在潮流界“像素教父”的地位。

作为德国的像素艺术设计团队,eBoy的作品很意外地也很受亚洲人民的喜爱。在2015年11月底,eBoy团队在泰国曼谷的CentralFestival EastVille商场中心层叠矗立了若干个像素化的大型公仔,奇妙地向人们展示了8-bit像素艺术看似过时老气但融合了极客文化和充满孩子般想象力的特有魅力,这是他们在亚洲的首次大型装置艺术品的跨界展出。

紧接着在2016年1月,eBoy团队又来到中国香港,他们给铜锣湾进行改造,将Fashion Walk打造成了8-bit乐园,这一次该团队以“Pixelrific Year of the Monkey型格猴年新春活动”之名展出了不同的像素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艺术工作者慕名前来观赏,包括猴年主角“吉猩”、大型铜锣湾像素街景画、大型像素福禄寿布置、eBoy的玩具“Blockbob”以及其他城市等一系列Pixelrama像素街景画。

五、 像素艺术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

随着像素游戏玩家的减少,像素艺术在未来的发展遭到了业界人士的怀疑和担忧,他们认为这种较为“老派”的艺术形式可能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5到10年后像素艺术或许就成为过去。从事像素艺术工作的布雷克·雷诺兹(Blake Reynolds)指出,“像素艺术目前的社会地位就如同诗歌、爵士乐或是歌剧一样,无法在商业上获得任何优势”。在像素艺术业界备受称道的马克·法拉利(Mark Ferrari)先生也表达了相同的忧虑,他认为“像素艺术界需要更优秀的艺术家来做一些根本的改变,而当下正是最好的时机”。

像素艺术的发展依靠的不是外界的科学技术,而是艺术家自身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具有生命力的创作才能被人们所喜爱。来自美国的插画家迈克尔·布莱恩(Michael Bryan)表示出了他的自信,“从事像素艺术的工作者能够有能力支撑这种艺术形式继续发展下去。像素艺术是一种更为繁复的表达方式,它始终吸引着一群有怀旧情愫的人,不断开发其潜能”。

作者简介:

城市公共雕塑创作中的文化定制 篇7

约翰·伯查德曾说过, 城市本身具有某种人格化的个性, 个性之美, 是城市文化之美的体现。由此可见, 城市个性的核心就在于城市文化特质的差异。现在大家都公认, 我们千百年形成的城市灵魂正在逐渐丧失, 当今的城市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 而此刻, 公共艺术作为视觉化、物质化、持久性的文化载体, 是可以担当一些非常独特的, 有时甚至是不可取代的作用。一件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离不开它所在城市的文化背景, 只有从城市文化出发, 才可能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市文化是需要用适当的方式来呈现的, 要解决一些历史文脉的传承、地域特色的显现以及城市当下气质的彰显问题, 而城市雕塑恰恰能够较好担负这些使命。但近些年中国城市建设迅猛, 相关部门在急切改变城市面貌的良好愿望与刺激经济增长的现实利益驱动下, 由于缺乏冷静分析与理性规划, 对公共雕塑的组织和创作盲目立项, 仓促设计, 造成公共雕塑只追求可怜的形式感, 缺乏内涵和创意, 没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 俨然成了一种模仿、抄袭的快餐式产品。因为这些问题, 城市雕塑反而给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们都知道, 区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本质差别要看城市所处地域及其城市文化的内涵与差异。一方面, 城市文化是城市雕塑的创意源泉, 城市雕塑应该从属于城市文化。如“撒尿的男孩”雕塑, 根植于布鲁塞尔的历史文化, “自由女神”雕塑, 也代表了美国的自由和民主;另一方面, 城市雕塑的视觉化、物质化、持久性的特征能够更深层体现和凝聚城市文化。城市文化需要通过城市的建筑形态, 历史遗产等物质实体作为载体来体现, 而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文化通过实体物质来表现自己的绝佳代表。所以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城市文化对城市公共雕塑起绝对支撑性的作用, 城市公共雕塑从属于城市文化, 受到城市文化决定性的影响。

二、城市公共雕塑创作中的文化定制——举例说明

城市公共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个性特征, 反映出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针对国内公共雕塑丧失灵魂的“不锈钢恐怖主义”现象, 笔者在创作中坚持城市公共雕塑应当基于地方文化而设计, 应当分析地方文化与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以下用近几年笔者公共雕塑创作实例, 来探讨城市公共雕塑的实施建议。

(1) 为“刘开渠2011中国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定制的公共雕塑作品《长江巨埠——圆》 (见图1) 。该作品地处安徽芜湖, 芜湖是个湿地之邦乃千湖之城, 人杰地灵, 由于面临长江、青弋江, 是长三角下游重要湿地城市, 所以在创作中使用了水的元素。雕塑上端的整片瓦檐, 及灰瓦下面的水幕, 形成了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造型, 当马头墙没有水时候, 不锈钢材质将周围环境充分吸收, 远观雕塑犹如浮在空中的三段瓦檐, 增加了雕塑的神秘感。芜湖是近代最早开埠通商的城市之一, 是中西融合的典范。所以作者的雕塑风格是以传统的元素 (马头墙) 为载体, 使用当代的表现手法及材料 (不锈钢) 。作品结合芜湖的历史文化及特色, 践行刘开渠先生融贯东西方文化的崇高理想, 表现出古典情韵与现代文明在希望之城芜湖中相互交融、熠熠生辉。

(2) 为“大连星海新天地”定制的城市公共雕塑作品《同舟》 (见图2) 。大连建市一百年来, 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文化苦旅, 形成独特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心理。基于大连的历史, 作者的创作思路意在突出大连近些年的剧变。大连是一个有港口带动发展起来的城市, 港口的兴衰关系到城市的发展, 所以作者采用了大连最长见的渔船作为创作素材;大连文化的普及性不够, 是一个移民形成的城市, 没有归属感, 许多不同的亚文化在这里有一个融合的过程。人扎下根, 文化也扎下根, 所以作者也选用了另一个创作元素—树。作品意在把大连塑造成一个独有的, 富有个性特色的, 最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三、结语

希望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 沿着这个城市本身的文化脉络和发展逻辑, 循序渐进地来建设。只有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相协调, 因地制宜创作独特新颖、立意深远、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才能增加城市的艺术魅力, 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品位, 塑造城市的现代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盯[]J.雕塑, 2005 (3) .

[2]王忠.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8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和设计中博弈论的体现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 在很多方面都会体现出博弈论, 并且因为侧重点的不同, 所体现出的博弈理论也不相同。例如, 在城市交通设施中体现出的博弈理论是斗鸡博弈, 城市建筑设施中体现出的则是“非故意”隔离博弈。

1.1 城市交通设施中的斗鸡博弈

城市的交通设施中, 存在很多不同的行人设施, 包括斑马线、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等。本文主要以对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造成一定冲突的地面过街行为为例, 分析城市交通设施中的斗鸡博弈。行人在城市交通设施中实施的过街行为, 从实质说属于一种行人和机动车之间的博弈行为。简化行人和车辆之间的博弈行为, 假设为2人博弈, 行人的策略为“前进”和“等待”, 而机动车的策略为“前进”和“避让”, 而博弈的结局为 (行人为“行”, 机动车为“列”) :

根据表格中行人和车辆的博弈结局, 对其进行赋值分析可得出结果, 如果机动车进行避让, 那么行人就不需要等待, 可直接通过;如果行人和机动车同时前进, 则交通缓慢。对行人和车辆的博弈行为进行同时考虑的时候, 可应用博弈理论中的纳什均衡进行分析。对上述进行总结可知, 行人和机动车辆之间的博弈行为, 存在2个纯策略的纳什均衡, 分别是 (前进, 避让) , (等待, 前进) 。第一个策略主要是指机动车, 第二个策略主要是指行人。另外, 在城市交通设施的博弈中, 还存在一个非退化的混合策略, 主要是让行人和机动车均选择等待, 降低双方的期望收益。

1.2 城市建筑设施中的“非故意”隔离博弈

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 为了体现出城市的和谐性, 应该保证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可以适度并存,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中的多样化特点。但是,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城市规划预期的人口流动与实际的人口流动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改善这一现状, 城市的建筑设施规划和设计过程中, 应该多从居民的行为选择角度进行考虑, 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假设某城市中分别存在A和B两个不同的住区, 主要的居住人群为甲乙两类。如果城市中的A和B两类住区, 都具备承载甲乙两类人群的能力, 并且刚好可以实现有效承载, 并且甲乙两类人群具有相同的数量。如果不同住区的人群比例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保持适度的多样化, 不同人群的建筑使用都会获得比较满意的效用状态。假设某一类人群所在住区中只存在自己一个“另类人群”, 建筑的使用效用就会处于最低化;假设某一住区中所住人群都是同类人, 则会因为同类人群中所具有的共同生活圈、工作和爱好等, 相处比较融洽, 建筑的使用效用也会处于相对满意的状态。

上述城市建筑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中, 同样存在3个纳什均衡。例如, A住区全部居住甲类人口, B住区全部居住乙类人口;A住区全部居住乙类人口, B住区全部居住甲类人口;A和B两个住区分别居住甲乙两类人口各一半。

2 博弈论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从博弈角度来看, 确定了城市公共设施项目环境和属性之后, 使用者可以利用不同的策略对相关的支付函数进行组合, 从而确定公共函数的属性。所以,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 使用者的行为选择十分重要。在城市的公共设施规划和设计过程中, 如果对博弈论进行有效应用,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博弈结构特征, 可以对博弈论中的思维逻辑进行充分应用, 通过对“前向展望, 后向推理”策略, 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全面分析, 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功能, 可以体现出城市建设的“以人为本”理念。

以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作为基础, 全面思考规划和设计人员在使用博弈论中所体现出的博弈行为, 分析过程主要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共设施建造和运营———规划和设计人员使用的博弈理论———博弈的均衡状态。处于设计规划阶段的城市公共设施, 需要对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并且投入运营之后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且, 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人员必须在特定的公共设施中, 根据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 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博弈的均衡状态。城市公共设施在博弈的均衡状态下, 从另一种角度说, 可看作是使用者行为博弈的一种环境变量。假设城市公共设施的功能属性是不合理的, 使用者的博弈均衡就会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效率, 则表明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是不合理的。通常情况下, 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 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如果在初始阶段可以实现对博弈特征的有效应用, 就可以避免产生的大量浪费, 有效的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所以, 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 不仅需要用到“前向展望”, 还必须做到“后向推理”。后向推理主要是以前向展望作为基础, 分析并且模拟设施相关使用者行为的博弈性特点, 如果均衡结果效率较低, 可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调整, 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对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参数的优化指标值进行准确的确定, 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 以最大化的发挥城市公共设施的项目功能。

3 总结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 需要对城市的公共设施功能进行不断的完善, 利用博弈论实现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作用, 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的科学性, 促进城市的发展。

摘要: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对公共设施的设计和规划工作都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一些相关的使用地方, 通常在利益和偏好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体现出了明显的博弈特征。因此,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规划过程中, 应用博弈论是一项有效的方法, 可以对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优化, 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博弈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设施规划

参考文献

[1]Hisham Said, Khaled E1-Rayes.Optimizing the planning of construction site security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0, 19:221—23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篇9

一、装置艺术概述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 将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 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 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 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具有独立性、互动性、开放性、可变性、综合性的特征, 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间的环境。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它创造的环境, 可促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变成主动感受, 这种感受包括观众的思维和肢体的介入。公众通过肢体语言与作品进行接触交流, 从而将多感官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甚至味觉) 体验并置到作品中, 使人的意识产生转化, 并改变人们以往单向的思维方式, 激发参与者体验与思考。装置艺术也是可变的艺术, 艺术家既可以在展览期间改变组合, 也可在异地展览时, 增减或重新组合。其可变性与不确定性所构筑的空间环境不断冲击着人的视觉与思维习惯, 并吸引着观众进行体验与感受。

二、装置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原因

(一) 传统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城市雕塑造型主要以静止的方式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单向的、静止的传递过程, 人们的接触方式仅限于观赏或触摸, 所以作品与公众之间仅仅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 缺乏情感的交流。但科技的发展会带动观念的更新。互动装置艺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展示空间的局限, 创造了作品与公众双向的体验形式。

(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今, 视频装置、影像媒介、灯光媒介、声音媒介等开始综合运用在装置艺术作品中。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的不断融入更使互动的模式和表现的内容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也使装置艺术中新媒介的运用更加广泛。技术的普及以及创意产业在使用现代化工具处理复杂的设计安装时的简便性, 使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慢慢发生了转移。艺术作品从室内走向室外,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

(三) 大众审美的提高

人类对美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 当今这个以消费和科技为主导的时代, 传统审美观念在艺术中的传统地位逐渐被撼动, 艺术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创作内容, 传统的艺术审美己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眼光, 新的艺术审美内容己经渐渐渗透到公众的意识中。社会结构的转换也逐渐改变了公众的审美标准, 公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更多趋向于个人的主观情感, 而装置艺术要做的就是发掘原本属于民众的审美意识与精神渴望, 它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正是公众审美标准提高的体现。

(四) 人文精神的诉求

人文精神表现为人类对幸福、尊严、自由、真理以及对生活意义的超越性追求和向往。它显示的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以及对人类生存状况及发展的关注。装置艺术显示出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解读与表达方式。设计者会充分考虑诸多因素, 细心体察公众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 让人的尊严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装置艺术来展现对人类主题、人性主题、和平主题与环境主题的思考, 这是人文主义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因此, 装置艺术能够契合人文精神的诉求, 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三、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装置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和人类生活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活力的中介, 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带给大众不同的空间亲历体验和多元的生活感受。例如, 由Phu Hoang Office与Rachely Rotem Studio共同设计的“呼吸亭” (如图一) , 为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博览会提供了一个公众艺术场地。设计师对迈阿密海滩上约2300m2的场地进行了临时改造, 以11000多米的吊绳组成“呼吸亭”, 打破了传统的对空间的静态分隔, 其形状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形成了一个开放、灵活、富于动感的空间。“呼吸亭”使用两种类型的绳索, 创造出多元互动的环境, 一种能反光, 另一种能发出磷光。两种类型的绳索在夜里会形成一个闪闪发光的华盖, 当风力达到特定的速度时, 就会立即启动预设的计算机照明程序, 而漂浮的绳索中的互动式装置则由另一种风速传感器来激活。这些传感器安装在人们能够碰触到的高度, 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此外, 在由随风摇摆的绳索组成的华盖下方还安装了吊床, 供公众休息。“呼吸亭”捕捉风的无形, 并将其转化为一件富于动感的互动式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为公众与环境的互动创造了一种新形式。

再如, 由Daniel Lyman设计的、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摇摆棍”装置 (如图二) 。每根棍的间隔为0.76m, 形成方格状。这些棍用二硫化钼的尼龙制成, 长度超过3m, 形成一个边界清晰却又开放的空间。每根棍的直径只有2.54cm, 很细但其韧性非常强。棍的底部接合混泥土,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场地的干扰。白天, 强烈的阳光在碎石地面上投下重重的阴影;夜晚, 戏院墙上的强光灯和人行道上的街灯点亮了这个装置。人人都可以在此找到乐趣, 有人可能会在其中迷失;有人可能会很享受被摇摆棍全面包围的感觉。成人可以在其中漫步, 小孩可以在其中奔跑。人们可以随意压弯这些棍, 然后看着它们上下摆动, 直到动能小到复归原位。尽管每根棍都按各自的节奏摇摆, 但整体上的和谐如大自然演奏的一曲交响乐。

装置艺术是人们对空间的定位与认同, 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文化形态构筑, 是城市意象的营造与解构, 是针对社会面临的问题以艺术的方式的揭示与回应。例如, 由Atmos Studio设计的可栖居的公共艺术装置“移动果园”是一种最大限度为人类量身订做的结构, 它带来了一座复杂的迷宫和诱人的空间。“移动果园”以一块雕塑木材为中心 (如图三) , 其形状涵盖了座椅、遮盖物、阶梯等, 可兼作各种街道设施, 波浪状的根基为休息提供了有利地形。弯曲折叠的铝网格从积压胶合板粒展开, 支撑起一张张激光切割的叶片, 每块叶片被切割成当地伦敦一个区的版图形状。树干里装有微型处理器, 照亮了树皮和鲜艳的木质部, 其蜿蜒的纹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树木几何结构的片段, 每一段都以一个发光的LED光点结尾 (如图四) 。该装置在形式上是自然的, 但其关注的是人和城市的互动。“移动果园”提供了一个背景, 意图激发公众参与, 鼓励他们相互探究和互动。

再如, 位于法国巴黎旺多姆广场的环形镜子装置 (如图五) , 从城市空间网格的韵律、流向、组织和空间层次出发, 通过光学作用, 将互动元素连接, 创造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该作品通过简单重复的镜子, 划分出圆柱体的内部和外部空间, 使旺多姆广场的环境被过滤、转义。它反射着周围的环境和光, 解构着周围的建筑、天空 (如图六) , 使周围的建筑出现在镜子中或是镜子之间的空隙中。这个空间时而是透明的, 时而又是镜子, 能让观者产生困惑, 从而改变观者对于空间的感受。这样一个全新的空间颠覆了人们对于场地的认知, 改变了人与空间的关系, 打破了常规, 更进一步让人们看到了无数个与城市的细节相碰撞的自己,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是对空间的重新发现。

装置艺术呼吁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不仅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 其空间与形式也要能够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例如, 位于里昂Hotel de Ville酒店大院中的“光”装置 (如图七) , 该装置是为该市一年一度的灯光节所设计。设计师结合自己对纸张的性质和形态的兴趣, 将光融入该装置, 把光看作是一个平面的又可以任人扭曲的物体, 具有可触性和可塑性, 而不再局限于玻璃灯泡或霓虹灯管中。它长达25m, 最高达15m, 200张A3尺寸的纸由电致发光材料制成。这些发光的纸如同从这栋古建筑的办公室和档案室中突然飘走的文件, 欢快地在寒冷的夜空中飞舞。人们由此可联想到纸质媒体的未来, 特别是纸质媒体的物质载体的新形势发展, 如用纤薄、柔韧的纸片来下载报纸、杂志、甚至电视节目和电影。该装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 更是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装置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 可以用扩大的艺术手段结合城市景观介入公共空间并在传承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开放的对话状态。例如, 位于中国香港的“金色月亮”是一个临时性的建筑结构装置 (如图八) , 它创造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迷人的公共活动空间。“金色月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灯笼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 两者都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灯笼位于水池中, 在晚上向公众开放, 分别从内部、外部展示声与光的壮景。其体量巨大, 可容纳150人同时沉浸在声光体验中 (如图九) 。该装置展示了如何结合先进的数字设计技术和传统的技艺, 并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造价和最简单的方法, 建造复杂的几何结构。它以充满活力的空间、结构、色彩、质感和灯光, 为公众带来了一次非凡的感官体验。

四、结语

装置艺术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产物和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状态, 展现了科学技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完美融合, 反映了人类社会本质的需求, 也满足了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装置艺术不受尺寸、规则和功能的限制, 却以自由的形式表达别具创意的目的。它们使用不同寻常的材料和技术来探索极限, 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语言模式与创作空间, 也无可取代地推动并更新了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系。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它将会引导人类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 其智能化、趣味化、人性化的优势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带给我们更多新颖的生活理念和体验。

摘要:装置艺术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产物和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状态, 展现了科学技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完美融合, 反映了人类社会本质的需求, 也满足了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装置艺术不受尺寸、规则和功能的限制, 却以自由的形式表达别具创意的目的。它们使用不同寻常的材料和技术来探索极限, 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语言模式与创作空间, 也无可取代地推动并更新了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系。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它将会引导人类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 其智能化、趣味化、人性化的优势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带给我们更多新颖的生活理念和体验。

关键词:装置艺术,互动性,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凤凰空间·华南编辑部.景观装置艺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10

1 交互设计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

1.1 交互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交互设计的定义, 并把交互设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交互设计即“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 它强调的是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这两者之间的共存, 关注的是交互空间以及场所的构建。交互设计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工程学、视觉设计、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等诸多学科, 其交叉性强, 目的在于实现用户对产品的具体需求。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 目的在于满足城市环境、公共设施与使用这三者间的信息传递、交流体验的反馈需求, 确保城市公共设施能够发挥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和服务市民的作用。

1.2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国家政府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一类设施, 其具有服务性与公共性等特征。从广义上而言, 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有:学校、博物馆、体育馆、公路、影剧院、医院等。但从狭义上而言,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即“城市家具”, 包括了信息设施, 卫生设施, 娱乐服务, 交通设施, 照明安全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其中信息设施包括了指路标志、电话亭、导游图、邮箱等。卫生设施包括了公测、饮水器以及垃圾箱等。娱乐服务设施包括了坐具、售货亭、游乐器械以及桌子等。艺术景观设施包括了艺术小品、雕塑等。交通设施包括了车棚、巴士站等。

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城市的稳步发展, 使得城市公共设施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作为整个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城市环境和公众之间起着纽带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以及各种数字平台、计算机二维码产品等逐渐被开发出来, 使得感应式灯具、LED大屏幕、智能公交车站以及智能导游查询机等城市公共设施的出现。

2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

2.1 交互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额过程中, 要求从用户角度出发, 在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中, 建立从市民到公共设施的双向信息反馈系统, 为整个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体验平台。现阶段, 在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中, 多点接触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感应技术等应用较为成功。

2.2 和附近环境的结合

城市公共设施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 要求充分注意到附近的环境因素, 将地域特色符号和城市的文化符号融入到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

2.3 为市民的使用提供方便

城市公共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市民的生活服务的, 使用公共设施的便利性作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首要问题, 对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存在意义以及使用频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融入交互设计理念, 满足市民对设施的使用需求, 完善信息双向传导。

2.4 从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媒介材料上分析

城市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城市公共设施作为载体, 展示的是城市的文明建设和市民素质。目前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媒介材料包括了现代媒介材料以及传统媒介材料。其中现代媒介材料包括了:感应装置、LED大屏幕等, 是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沟通、交流的纽带, 也是传达公共设施功能的基本材料。而科技的发展, 使得新型媒介材料被应用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 为实现交互设计创造了条件。例如:城市交通导向、滚动宣传栏、车位信息以及城市景观灯等。石材、水泥、木材、不锈钢以及玻璃钢等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等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传统材料, 在市民的使用和体验过程中, 并不能引起双向信息反馈。

2.5 从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类型上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功能可以划分为信息传达设施、公共生理服务设施、艺术服务设施这三大类。从交互设计构成要素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的二次分类而言, 信息传达设施较早融合了交互设计理念。信息传达设施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信息传达设施的交互设计的优势较多, 更容易完成交互设计目的。目前, 艺术服务设施正朝着互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交互设计理念逐渐实现, 这也使得国外的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趋于成熟。如:美国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就已经构建了交互系统, 为公众创造了良好的交互交流平台。

结语

交互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产品的具体需求。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涉及到的领域逐渐扩大。此外, 随着市民对于信息传递与体验交流的需求在提高, 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唐亚捷.以“文化之光泽”为主题的交互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探究[J].艺术科技, 2014, 12 (15) :330-331.

[2]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9 (20) :304-305.

[3]马涛.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模型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 2013, 09 (15) :110-112.

[4]张中华, 张沛, 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 2010, 04 (15) :120-121.

论中小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 篇11

摘 要: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崛起,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得其在突飞猛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设计匮乏、制作粗劣、质量不高、造成视觉污染等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者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缺少联系;公共艺术精神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如下:公共艺术应与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协调统一;研究、开发和保护城市优秀文化资源,丰富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力;积极推广城市公共艺术,让公共艺术融入大众生活。这样有利于解决了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千城一面”的问题,有利于塑造个性化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4YSQ03)阶段成果。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在大城市的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已日益清晰,而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却有待加强和改善。目前,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该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市民生活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物质属性和文化向度上如何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已成为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以及艺术创作者们所要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一、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是指,存在于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反映该城市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观念,供市民共享的艺术综合体。公共艺术主要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壁饰、景观、园林绿化、建筑装饰、广告以及在公共场所具有实用性的公共艺术设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不再仅仅是用来装点城市环境,其建设的目的还要使城市成为人们乐居的理想场所,让人们能够在生存环境中体味到作为市民所应有的职责、荣耀和尊严,感受到作为市民所应有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义务和能力。

二、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建设使许多新兴中小城市崛起,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公共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如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观念意识的偏差或对城市文化的误读使公共艺术在建设中出现了有悖于艺术公共精神的现象,而设计的匮乏、粗劣的制作也使公共艺术日益成为视觉污染。这些问题导致中小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思想观念上的误区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中小城市为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开始加大对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建设。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管理者的决策,可以说管理者的决策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存在误区,则会影响公共艺术作品设计的成败。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本身的特殊定位,塑造一座城市的形象不是去模仿,而是应该从城市本身条件出发来定位城市的形象,公共艺术才能鲜明的表现城市主题。因此,一座城市的管理者必须要实事求是,走出思想意识上的误区,针对城市自身现有条件来明确城市的发展和定位城市的形象,从而塑造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设计出与城市主题一致的公共艺术作品,彰显城市的魅力。

(二)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缺少联系

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城市整体规划之间的不协调影响了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使得作品质量不高。建设中的中小城市虽然都规划了城市的整体发展,但在城市整体形象的发展上似乎缺少长远规划目标。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和长久有效性,盲目的拆建使一些建设发展中的城市成为了改造工地,而局部零星实现的公共艺术项目与城市形象总体规划目标是否相一致,好像一些城市并没有相应地约束和规定。这就导致有相当数量的公共艺术作品只是随意地放置在公共环境中,与城市整体环境不协调,不能引起公众与广大市民的关注与认同。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文化氛围、人文景观、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应当把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融入进去,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面貌。

(三)公共艺术精神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

现代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在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内涵上的缺失也是导致公共艺术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现代公共艺术是思想的艺术,它既要反映社会文化,还要表现如何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所以,现代公共艺术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以及显著的精神内涵。而目前,中小城市建设的过快发展,导致公共艺术作品缺乏深度,流于形式,设计制作粗糙。

首先,在艺术含量上公共艺术作品表现为形式雷同、题材单一、艺术性缺失。艺术表现力的弱化使得公共艺术作品缺乏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而缺乏艺术精神的城市公共艺术也无法成为城市形象标志。其次,公共艺术作品文化含量上表现为注重形式,文化内涵缺乏深度,公众参与意识淡漠。没有文化支撑的作品表现的更多是空虚符号,它们既没有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也没有展现城市市民精神面貌,如有的公共艺术作品只是刻意展现历史人物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和文化精髓则没有进行更深刻地挖掘和表现,这样的公共艺术作品脱离了公众的现实生活,与公众达不到更深层次的沟通,也无法与公众互动。再次,公共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单调,主要是一些雕塑、壁画,而且在制作上也比较粗劣。

三、提高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质量的建议

(一)公共艺术应与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协调统一

首先,公共艺术要与城市建设规划一致。城市的存在是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关联性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小城市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中必须将公共艺术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以此来建立起一座让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艺术家能够更好合作的桥梁,实现艺术创作与城市设计的体系化。其次,公共艺术要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公共艺术要依附于特定的环境空间或场所, 而特定的环境、场所能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反映着人们的习俗和文化特征。城市公共艺术身处城市空间环境之中,城市空间环境是与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的重要对象。每个城市在产生和发展中都会形成自身的特色,如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等。而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地域特色紧密联系,还需要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创作要与城市的实际空间环境相配合。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创作要从城市自身出发,真正了解处于这一特定城市空间及场所中人群的文化、阶层、年龄结构以及教育背景等因素, 如此,公共艺术才能反映出这一特定城市的特征、人们的精神追求或生活状态,从而塑造出个性化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二)研究、开发和保护城市优秀文化资源,丰富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形式与内容是艺术作品中的构成部分,如果形式被看作皮囊,内容则是骨架,没有皮囊骨架无法升华,而没有骨架则无法撑住皮囊,两者相互依存,优秀的艺术作品要充分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应该做到形式表现与精神传达的统一。对于公共艺术作品来说,形式表现体现为作品所运用的语言形式,如造型方式,而精神传达体现的是与公众之间的一个不可见的沟通过程。被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是要向公众传达某种信息、观念,或是要向公众展示某些东西,如果仅从形式上来表现,作品会显得空虚,缺乏深度,无法与公众达到深层次沟通,因此,还要从内容上来丰富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当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时,艺术作品才能有血有肉,才能从情感上与公众产生共鸣,而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内容则体现为城市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最终动力。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公共艺术应与城市的文化精神相一致,汲取了地域特性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精神而创作的公共艺术,有助于唤起市民的共识与情感共鸣,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增强城市形象的文化个性。所以,在研究、开发和保护城市优秀文化资源中,一要成立专门的开发、研究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二要从这些文化资源中提取其精髓,使之与现代精神接轨。三要将这些文化精髓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公共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让公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城市建设的新气象。

(三)积极推广城市公共艺术,让公共艺术融入大众生活

当前,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让人们享有艺术化的乐居空间,这就意味着城市公共艺术必将成为城市空间的精神载体,具有引导认识审美的精神功能、美育功能和符号作用,因而要积极推广并使其融入大众生活。

人们为了充实自我,往往需要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而在视觉美感的需求方面也同样是如此。城市公共艺术是要面向大众的,社会公众对视觉美感上的追求同样适用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对于正在建设中的中小城市,在对公共艺术的推广中要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公共艺术管理制度,确保公众能够真正参与管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事务,使公共艺术项目在具体实施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成立城市公共艺术管理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公共艺术设计专家、建筑家、社会文化人士、社区市民代表组成,负责具体管理实施公共艺术项目;三要对公共艺术相关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大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结语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实用工程,它具有直接的实用功能,它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结构,也是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值得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设计者关注和思考。对于建设中的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需要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和公众共同来完成。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应将城市地域文化融入到公共艺术中,这不仅传承、弘扬了地域文化,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解决了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千城一面”的问题,也有利于塑造个性化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章晴方.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赵瑜.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曾天一.城市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构建[J].求索,2004,(05):118-119

[6]翁剑青.转型与流变——当代公共艺术的市民文化趋向[J].雕塑,2003,(04):27-29.

作者简介:

万 彤,硕士,井冈山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篇12

城市从形成发展至今, 经历了五千余年, 人类对城市的认识亦逐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后,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城市所蕴涵的生命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建筑无疑是城市生命的一个重要载体, 而公共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 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公共设施在城市生命中的价值开始被人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一、城市、城市生命、公共设施的概念

(一) 城市

城市, 作为一种新事物, 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在事物发展进化过程中, 一种新因素的介入, 不仅会使原有物质的数量有所增加, 而且会导致一场全面的变革, 导致一次新的组合, 从而使原有实体的性质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它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 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城市”的提法本身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 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 即商品交换的场所。《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卫民。”人类早前的城市也曾具有“国”的意味。

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曾作如下论述:“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介质。城市不仅仅是居住生息、工作、购物的地方, 它更是文化容器, 更是新文明的孕育所。”

(二) 城市生命

城市发展至今, 具有两大主要职能:一是城市本身机能的正常运转;二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也就是“城市生命”的意义所在, 即生理机能和文化延续。这里之所以谈论“城市生命”, 是因为我们把城市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 它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不断地重构、整合, 表现出了自身的生命力。虽然有的时候它貌似不堪一击 (如战争、天灾等) , 其形体甚至已不复存在, 但其所孕育的精神, 其生命力依然为我们所留恋和纪念。我国古代西域的楼兰古城, 罗马的庞贝古城, 玛雅时期的帕伦克、蒂卡尔古城等都为此做了充分的见证。

(三)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一词, 从字面上是由“公共”和“设施”两词组合而成的。“公共”指明了其外延具有公共性, 可共同参与使用;“设施”指陈列、设置的物件, 基本属性是其功能, 具有可用性。公共设施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于一体, 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设备或物件, 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 它还延展了人们的生活时间和空间, 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

二、公共设施与城市的关系

公共设施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 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 犹如城市的家具, 对城市具有美化和完善的功能。公共设施能够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 方便人们的活动,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 它不但具有满足人的需求、改善城市环境的实用功能, 同时还是城市文明的载体, 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体现城市生命力, 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达国家, 公共设施与城市建设是同步发展, 并配套成体系的, 相关的法规政策制定也比较完善。在我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关的公共设施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 对城市和公共设施进行的规划和执行更趋于合理, 人们使用公共设施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好的公共设施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 还可以使人们进行交流, 得到体验的乐趣。这包括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 与自然环境的交流, 进而达到与城市的亲密对话, 并从中进一步发现城市的生命价值, 发觉城市的文化内涵, 体验城市的文明和其所孕育的精神。

三、公共设施设计在城市中的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 城市生命的延续主要体现在生理机能的延续和精神文化的延续两个方面。那么, 如何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公共设施的价值在延续城市生命力上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认为, 公共设施的设计, 要能促使城市经久不衰地发展下去, 使城市这个有机体正常运转, 且不断传承自身的文化内涵,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有利于促进城市公共安全

安全性是公共设施设计应首要保证的基本条件。这里不仅包括公共设施设计本身符合安全规格, 使人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而不会有后顾之忧, 还包括公共设施设计对整个城市的安全、文明秩序所产生的影响。

这首先包括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应该如何规划, 公共设施设计如何满足开放性与便利性要求。如商铺、电话亭等与街道和社区的距离;公园的休息设施、活动设施与街道和商铺的对应关系;地下通道与照明设施、商铺的分布关系等诸多方面。在设计时要系统规划, 在保证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的同时, 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能够在不经意间就能受到其他人的监护, 如商店人员、社区人员、街道上的行人等, 以避免犯罪事件的发生。现在一些公共活动中心被设置在公园的幽深隐蔽之处, 貌似曲径通幽, 创造了意境, 其实却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活动中心应与街道保持紧密的关联, 保持高度的公共开放性, 保证活动人群的安全和便利。当然, 整个城市的安全和谐与居民素质有很大关系, 但所处环境的优劣对居民素质更有直接的影响。

毫无疑问, 维护城市公共区域的安全是治安管理人员的责任, 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治安管理人员。因为一个城市的公共区域主要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 这是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 由人们自行产生, 也由其无形中强制执行, 而这个网络的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就是公共设施的分布。

(二) 协调城市风格统一

一个城市, 由于区域的不同, 人群的不同, 可能会呈现很多不同的特色。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也就是城市的定位, 是很难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在统一中谋求变化, 而不是不顾应彼此的关系, 各自盲目追求特色。盲目追求所谓“特色”, 只能让城市产生整体的混乱。这样的城市也就会失去基本的秩序感。

现如今, 城市公共设施与大众的生活已越来越密切, 在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基础上, 已与建筑一同构成城市的特色和风采。无论是本地人口还是外来人员, 城市公共设施与人们进行直接对话的频率已越来越高, 俨然已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 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的印象, 公共设施的风格特征也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设施风格的协调统一, 可以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根据城市的风格特色和地域的文化内涵进行设计, 同时可采用色彩标识的途径来进行表现。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 一般都有一个能够反映其生命特征的色彩标识。如罗马的橙灰色, 巴黎的蔚蓝色, 或者是阿姆斯特丹的铸铁护栏所表现的那种凝重古朴, 都很注重自身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对公共设施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时候, 要考虑诸多方面因素, 如所处地域环境、周围建筑特征、当地人文习俗等。只有把这些全都协调起来, 才能在保证城市公共设施协调统一的同时, 保证整个城市风格的协调一致, 保证城市机制有序的运行, 增强其生命力。

(三) 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国际著名设计师及理论家、美国的沙里宁 (E e r o Saarinen) 曾说过:“让我看着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是从其建城之时就开始形成的, 甚至在它之前就已经存在,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其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也会越来越突出, 直至成为该城市的文化特征、生命特征。

随着公共设施在城市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 公共设施对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亦越来越明显, 其中对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与人的交流方面。人们在参与、使用公共设施时, 对其是有体验的, 而正是这种体验使人们不仅体会到便利有效的功能性, 更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公共设施要想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传承城市文化精神, 设计时必须考虑几个因素的融合, 即融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进行设计, 结合当地人文风俗进行设计, 协调周围环境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对材料的选择、色彩的应用、形态的考量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也就是要确定该公共设施的主题思想。如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公共设施的设计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设施设计, 都利用设计大赛的形式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案, 这说明我国现在对公共设施设计已经高度重视了。当然, 这种重视可能是伴随着这两个“大事件”发生的, 但是最起码我们应该看到, 公共设施在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

四、结语

一个城市要想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需要诸多方面的支持。而这其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完善, 公共设施在其中所体现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其所发挥的作用亦更加不可忽视。这就要求在城市整体规划之际认真地对待公共设施设计, 不能把其单独割裂开来。这样, 公共设施在城市生命的体现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 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电网无功补偿的选择下一篇:单气囊小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