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关系学练习题(选择和判断题和操作题)

2024-08-12

政府公共关系学练习题(选择和判断题和操作题)(通用2篇)

政府公共关系学练习题(选择和判断题和操作题) 篇1

单选题()是信息传播的首要原因 A 信息管制效应 B 信息管制悖论 C 信息管道效应 D 信息管道悖论 C 2 单选题 “提高政府公信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在()年。A 1995 B 1985 C 2005 D 2006 D 3 单选题 “信息管制悖论”是指()。A 信息管制越强,信息膨胀越快 B信息管制越松,信息膨胀越快C信息管制越强,信息膨胀越慢D信息管制越松,信息膨胀越慢 A 4 单选题 “政府公众危机公关工作的核心是()A 处理危机 B 处置伤害 C 安抚民众 D 政府内部团结 B 5 单选题 敌我矛盾属于危机公关的范围吗?()。A 属于 B 不属于 B 6 单选题 国家社科规划中有关政府公关的成果最早完成于()年 A1980 B1990 C 1998 D2008 C 7 单选题 外交部举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属于()平台的运用。发布展示 B 参观体验 C听证会D新闻发布 B 8 单选题 危机公关是为了化解危机、()而展开的公关活动 A 提高形象 B 重塑形象 C 改善形象 D 塑造形象 B 9 单选题 危机公关是政府为应对()而展开的公关活动。自然灾害 B 突发紧急事件 ##安全事故##卫生安全事故 B 10 单选题 危机沟通的基础是()。A平等B公平C 信任 D诚实 C 11 单选题 信息传播的首要原因是()。A政府命令 B 新闻价值C媒体选择D民众关注 B 12 单选题 信息管制越强,信息膨胀越快属于()。A 信息管制悖论 B信息管制效应C信息管道效应D信息管道悖论 A 13 单选题 一般认为,在中国,政府公关工作引起关注始于()年。A 1988 B 1980 C 1998 D 2008 A 14 单选题 在公众危机中展开冲突调解应该以()为中心。A政府B民众 C 受害者D媒体 C 15 单选题 在国内公众公关中,需要以()出发点 A 公众立场 B 公众性质 C 公众需求 D 公众态度 C 16 单选题 在危机公关中,“速度第一”属于危机应对的()原则之一。A5TB3SC3T D 5S D 17 单选题 在危机公关中媒体一般被定位为()中介者 B 传声筒 C 把关人 D 监督员 C 18 单选题 在现代社会,媒体影响巨大,乃至有人认为媒体是“()”。A第一权力B第二权力C第三权力 D 第四权力 D 19 单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可以认为“政府工作就是()”。A最大的行业B最大的第二产业C最大的消费业 D 最大的服务业 D 20 单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内部公众是指()。A 区内公众B国内民众 C 政府内设机构与人员 D境内公众 C 21 单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网络电视属于()。A 传统媒体 B 旧媒体 C 新媒体 D 新新媒体 C 22 单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作为转危为机的前提,需要将危机从“高关注、低声誉”转向()。A 高关注、高声誉B低关注、低声誉C低关注、高声誉D无关注、无声誉 A 23 单选题 在政府机公关中展开冲突调解,应以()为中心。受害者 B 幸存者 C利益有关者D死难者 B 24 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展开受害者群体分析,应以()为重点 A 利益有关者 B 幸存者及其家属 C 死难者 D 死难者家属 B 25 单选题 在政府媒体危机公关中,需要注意信息的()效应 A 管道 B 渠道 C 通道 D 路径 A 26 单选题 政府公关的主体是()A 公众 B 政府 C 社会 D 国家

B 27 单选题 政府公关的客体是()A 公众 B 政府 C 社会 D 国家

A 28 单选题 政府公关的目标是塑造政府(),提高政府()A声誉、形象 B 形象、声誉 C印象、能力D能力、合法性 B 29 单选题 政府公关可以分为()。A 内部公关与外部公关B人际公关与组织公关C全员公关与局部公关D整体公关与个体公关 A 30 单选题 政府公关是通过运用()来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A行政命令手段 B 传播沟通工具C法律法规工具D政策规章手段 B 31 单选题 政府公关中搭建的发布展示类型平台有()。A 公益广告B商业广告C节事活动D听证会 A 32 单选题 政府公关主体可以分为一般公关主体与()。A 专门公关主体 B 特殊公关主体 C 非常设公关主体 D 普通公关主体

A 33 单选题 中国各级政府中最早设立专门公关机构的是()A 北京市 B 深圳市 C 天津市 D 双峰县

D 34 单选题 新闻发布会属于政府公关中搭建的()类型平台 A 发布展示 B 单向推动 C 参与体验 D 双向交流 A 35 单选题 朱镕基总理给焦点访谈的题字是“舆论监督、()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A 政府 B 国家 C 党 D 群众 D 36 政府国际公关中的G2B是指()公关 A 政府对企业 B 政府对公众 C 公众对政府 D 企业对政府 A 37 政府国际公关中的(G2G)是指()公关 A 政府对政府 B 政府对公众 C 公众对政府 D 企业对政府 A 38 政府国际公关中的(G2C)是指()公关 A 政府对企业 B 政府对公众 C 公众对政府 D 企业对政府 B 39 媒体危机公关中信息传播过程中会存在()效应 A 传播迟滞 B 信息失真 C 信息堵塞 D 信息管道 D 40 首创效应属于()。A 受众信息加工 B 媒体信息加工 C 政府信息加工 D 信息自我加工 B 43 多选题 冲突调解的策略包括()。A 以法慑人 B 以利诱人 C 以理服人 D 以情感人 E 以权管人 ABCD 44 多选题 处理危机需要坚持原则,开诚布公,避免()。A 拒不承认B态度暧昧 C 一闹就软D立场僵硬 A C 45 多选题 多维的政府形象包括()。A 政府部门形象 B 国家形象 C 政府官员形象 D 领导与职员形象 ABD 46 多选题 多样的危机沟通模式包括()。A 面对面 B 点对面 C 面对点 D 点对点 ABCD 47 多选题 公众危机公关的保底原则包括()。A 不扩散 B 不陷入 C 不推卸 D 不消极 E 不假设 F 不隐瞒 ABCE 48 多选题 公众危机公关中政府可以采取的沟通方式有()。A 现场沟通 B 新闻公告 C 窗口接待 D 电信联系E E个别会谈 F 调研访谈 ABCDE 49 多选题 公众危机中沟通的关键包括()。A 双赢沟通 B 差异沟通 C 对待沟通 D 互利沟通 ABC 50 多选题 国内社会公关的手段有()。A 情感# B 道理 C 法律 D 利益 ABCD 51 多选题 进行危机处理,实施政府公关的标准包括()。以政府为中心 B 以公益为基础 C 以民众为中心 D 以稳定为导向 BCD 52 多选题 媒介应用要注意的原则有()。A 切实有效 B 迅速及时 C 比例均衡 D 多头并进 E 口径一致 F 双管齐下 G 前后连贯 ABCDE 53 多选题 媒体危机公关中信息工作的四个合适原则,包括合适的()。A 信息内容 B 传递方式 C 传播时间 D 传播对象E传播渠道 ABCD 54 多选题 识别危机时需要确认危机范围,包括确认()。A 危机损害程度 B 危机严重程度 C 危机涉及民众 D 危机涉及部门 AC 55 多选题 实施冲突调解,展开行动救援,需要注意受害者群体的多种需求,包括()A 安全需求 B 利益需求 C 物资需求 D 信息需求 E 情感需求 ACDE 56 多选题 危机根据成因可以包括()。A 事故灾难型 B 自然灾害型 C 公共卫生事件型 D 社会安全事件类型 ABCD 57 多选题 危机公关的3T原则包括()。A/ tell your own sale /B/ tell it fast /C/ tell it all /Dtell it now ABC 58 多选题 危机公关的5S原则包括()。A 诚实守信 B 真诚沟通 C 承担责任 D 系统运行 E 权威证实 F 速度第一 G 言行一致 BCDEF 59 多选题 危机公关机理包括()。A 劝说原理 B 联动原理 C 互动原理 D 引导原理 ABD 60 多选题 危机公关中媒体应对的策略有()。媒体有大小,区别对待 B 媒体无大小,平等对待 C 善用媒体优势,打好媒体牌 D尽量规避媒体,保守危机信息 BC 61 多选题 危机因对的政府优势可能包括()。A 技术# B 财力 C 软实力 D权力 ABC 62 多选题 信息传播可能被媒体加工,出现()效应。A 轰动B屏蔽C隐瞒 D 首创 AD 63 多选题 信息传播可能被受众加工,出现()效应 轰动 B 屏蔽 C 隐瞒 D首创 BC 64 多选题 在冲突调解过程,综合运用多种技巧,以让公众()。A 知情 B 知法 C 知理 D 知足 E 知度 ABCDE 65 多选题 在危机公关中,灵活选择媒体样式,需要基于()考虑。A 危害程度 B 微机情景 C 危机受众 D 危机性质 BC 66 多选题 在危机公关中,媒体可能扮演双重角色,即()。A 合作方 B 对立面 C中介者D牵线人 AB 67 多选题 在危机公关中,媒体作为对立面的多种表现包括()。A 民众需求 B 新闻价值 C 政府偏好 D 媒体选择 ABCD 68 多选题 在危机公关中需要注意避免混淆危机与()的区别。A 敌我矛盾 B 违法犯罪C丑恶现象D突发事故 AB 69 多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发布展示型平台包括()。A 新闻发布会B商业广告 C 公益广告D听证会 AC 70 多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媒体应用的误区包括()。A 疲劳轰炸 B 低俗宣传 C 媒体管理 D 贪大求多 ABD 71 多选题 在政府公关中,撰写广告词需要注意()。A 善用修辞 B 简明精炼 C 注意压韵 D 情趣高雅 ABCD 72 多选题 政府公关的特点包括()。A 主体的公共权威性 B 目标的社会公益性 C 手段的灵活多样性 D 客体的复杂多样性 ABD 73 多选题 政府公关可以分为常态公关与()。A平时公关B日常公关 C 危机公关 D 非常态公关 CD 74 多选题 政府公关目标定位的原则有()。A 灵活性 B 合理性 C 明确性 D 可行性 ABCD 75 多选题 政府公关评估的主体可以是()。A 政府 B 民众 C 独立机构 ##舆论 ABC 76 多选题 政府公关时机选择要注意()A 敏锐性 B 敏感性 C 周全性 D 合理性 AC 77 多选题 政府公关中,进行冲突调解,关键之一是需要“紧扣两个回归”,是指()。回归冲突 B 回归自我 C 回归本源 D回归民众 BC 78 多选题 政府公关中的常用文书有()。A 展览词 B 演讲稿 C 广告稿 D辩论稿 ABC 79 多选题 政府公关中的公众可以分为()。A 国际公众 B 国内公众 C 区外公众 D 内部公众 ABD 80 多选题 “政府公关中利用的传统媒体包括()。” A 网络 B 电视 C 报纸 D 杂志 BCD 81 多选题 政府公关中利用的新媒体包括()。电台 B 网站 C 博客 D 移动电视 BCD 82 多选题 政府国际公关包括()的公关。A 政府对政府 B 政府对企业 C 政府对公众 D政府对内部公众 ABC 83 多选题 政府及其官员形象定位要注意()。美观性 B 适宜性 C 艺术性 D独立性 BC 84 多选题 政府举行听证会应该坚持的原则包括()。民主 B 公开 C 公正 D平等 BCD 85 多选题 政府理念识别系统包括()。A 法治 B 服务 C 责任 D 廉洁 ABCD 86 多选题 政府形象识别系统由()构成。政策 B 视觉 C 理念 D 行为 BCD 87 多选题 政府形象塑造的原则包括()。A 有效 B 系统 C 持续 D 创新 E 求实 F 全面 ABCDEF 88 多选题 作为转危为机的策略之一的“讲出来”,需要讲出()A 内情 B 实情 C 弱点 D 难处 B##D 89 多选题 撰写新闻报道稿要注意()A 准确性 B 时效性 C 亲民性 D 完整性 A##B 90 多选题 社会公共危机的特点包括()。A 突发性 B 急迫性 C 危害性 D 挑战性 ABCD 91 多选题 转危为机的核心在于“四好”,具体是指()。A 保障好 B 服务好 C 宣传好 D 处置好 E 管理好 F 解释好 ABDE 92 多选题 确认危机沟通的边界,需要确认()A 沟通渠道 B 沟通范围 C 沟通技巧 D 政策底线 BD 96 判断题 “政府公众危机公关既是服务,又是管制”提法是准确的吗? 错 97 判断题 轰动效应和屏蔽效应是输入媒体的信息加工吗? 错 98 判断题 在政府公关中,神秘顾客法是政府公关评估方法吗? 对

判断题 “在危机公关中,媒体既可以是合作方,也可以是对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对

判断题 在政府国际公关对象中,是否包括国内公众? 对

判断题 在政府公关中,节事活动是否属于发布展示型平台? 错

二.情景分析与操作题(36分,每题12分)1、2010年6月的一天,浙江某高校实验楼内的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8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名伤势严重。家长情绪激动,媒体也纷纷上门要求了解实情给于报道、经校方初查,爆炸系该校实验员徐某实验操作不当引起。如果你是校长,面对学校面临的危机,结合危机公关理论,你认为学校应采取哪些危机管理的措施以控制危机。

参考答案:

1.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对受伤学生的治疗安抚,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对事件信息的及时发布

2.以最快的速度把已经掌握的事实信息向媒体、家长和公众发布,这些信息包括学生目前的伤势情况、发生爆炸的实验室的情况、此次事故的原因等

3.尽快制定出学校对于受伤学生的补偿安抚计划、对事故造成者的处理方略,以及对其他实验室的检查计划,已安抚受伤学生的家长,并减少其他学生家长的紧张情绪

4.设立关于此事件的专门信息中心,及时将各方面信息告知媒体大众,并及时接待来自公众和媒介的询问 5.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设置专门部门负责接待家长并与之协商谈判各种赔偿问题,要时刻传达出学校的人性关怀和极强的责任感

6.在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参与人员具备一定的公关素养切记:不能说“无可奉告”,不要发布不准确的消息,及时纠正错误信息,避免使用行话,了解事故的真实原因后才能对外发布信息

2、某市将举行年度例行的生活品质趋势发布,今年的年度主题是“绿色低碳——让我们生活更美好”,发布会拟邀请省内外相关媒体参加。请你根据新闻发布会流程的具体要求,策划一个比较详尽的新闻发布会具体操作方案。

参考答案:(1).确定主题:绿色低碳——让我们生活更美好(2).确定邀请对象:省内外相关媒体,一定要注重被邀请者的均衡性:电视、报社、广播、网络记者都要有;名记者、一般记者也要一视同仁;媒体的知名度要考虑到,但也不可以厚此薄彼,轻视小媒体,邀请与主题关联度密切的媒体(3).会前准备:收集整理本市该年度生活品质趋势的一切材料;对于任何可能提到的问题都准备好回应方案,做好一切备忘录;确保会场各类设施的齐全、有效;被邀请对象的邀请函提前一周发出,便要提前做好电话联络,确保发布会中所有参与者的及时到场;新闻发言人要做好个人形象、信息发布、问题应对等一切准备;做好对邀请者的服务工作、签到、资料及礼品等的准备和发放等;安排好会议的时间进程,会后的服务安排工作等(4).主持会议:主持人和新闻发言人要做好充足的个人准备,主动传递本组织信息,真较诚坦率地提供情况,时刻维护本组织和新闻媒介的良好信誉。会议时间控制适可而止(5).收集反馈信息:指定专人负责,密切同新闻界人士的联系,及时和媒介做好沟通交流。对于不正确的和有所误会的信息都要通过媒体及时更正;对于取得的良好反响,也要注意通过媒体进行进一步宣传。对于整个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以及收集的一切反馈信息,都要及时总结,争取下一次的改进和完善

政府公共关系学练习题(选择和判断题和操作题) 篇2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0~1 2题。

文学理当追求有效的公共使命陆天明①文学到底是否具有公共性?该不该具备公共性?这个论题实质上是有争议的。有些朋友甚至羞于把文学创作和公共领域相联系,更别说让文学肩负某种必需的公共使命了。

②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作,它必须呈现作家的个人特色,烙上明确的个性印记。现在需进一步探讨的是,作家自我中的“我”,究竟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它当然代表着它居在体的主人。这种代表的呈现在文学创作中越充分越独特,越会被人们认为具有“文学性”

或“艺术性”。但这是否表明作家的这个“我”可以仅代表居在体这个主人,也就是所谓“小我”就够了?可以漠视或拒斥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③作家个体劳动成果要以“作品”形式面世。因此,归根结底它是一种社会存在。这

决定了文学创作和文学家生命历程中本有的公共性。作家自我意识中不能缺少公众意识。他

语文试题  第4页(共10页)

内在的那个“我”须是一种“大我”。只要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他总是以代言人的身份在

场。宏大的如“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细微的如“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不因为它们深切的忧天下情怀和对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真诚关爱、生动呈现而打动无数人的心,成为千古绝唱。

④更应看到,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而这巨变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造就新型的现代化的中国人。而要造就一代新型中国人,关键是促成灵魂深处的变革,这就需要文化的引导。而文学可以也应该承载这种引导功能。俄罗斯人永世难忘普希金和果戈里,中国人心里总存着杜甫和鲁迅,不正因为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理念民族性格的成型和成长吗?只有拥有这种公共性才使得文学成为真正的文学,获取旺盛的生命力也使作家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作家”。

⑤当然,我们也应警惕对文学公共性的庸俗化呈现的倾向,警惕它被“皮囊化”。当下

文学的绝对私人化趋势在市场鞭策下似有所转向,应声而起的是在产业化过程中取媚于大众

的所谓“公共效应”,追求极端的娱乐消遣争点击率收视率挣票房,只剩一张“皮囊”就自

诩为“文学”。

⑥一千多年前,杜甫曾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下者已逝,来者无

穷。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现状,也是文学的希望。让文学这头雄狮奔腾起来,为了文学,也为

了我们这个中国。

(摘编自8月11日《光明日报》)

10.下列对文章中关于“文学的公共使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创作虽呈现作家的个人特色,但必须和公共领域相联系,担当必需的公共使命。

B.作家自我中的“我”不仅包括代表居在体的“小我”,还包括具有公众意识的“我”。

C.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正是文学具有公共性的.具体表现。

D.只要是拥有公共性的文学便是真正的文学,具备文学生命力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

11.文章第③段划线部分两处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2.文章第④⑤段分别如何论述“文学理当追求有效的公共使命”?请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

三、(24 分)

10.(3分)D ( “只要是拥有公共性的文学便是真正的文学”说法有误,原文中的“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11.(2分)从宏大和细微两个层面论述作家的作品所抒写的总与天下百姓休戚相关,从而论证了“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生命历程本身具有公共性”的观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上一篇:骨干培训开班讲话稿下一篇:中考语文满分作文“观点角度妙”亮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