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题

2024-08-13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题(通用8篇)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题 篇1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2

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10.“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第1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正确答案为A

第3题正确答案为A

第4题正确答案为D

第5题正确答案为D

第6题正确答案为C

第7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正确答案为D

马哲辨析题 篇2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2.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4.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5.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论述题: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

1.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2.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不能深入的全面的反映事物,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

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4.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认识的来源就是实践.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通过每一次循环,实践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5.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对。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

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6.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真理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7.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规律。检验真理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说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发现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不用说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1.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错。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只是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

2.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正确。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指的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内,比如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内,通过科学技术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生产力可以跨越式地前进,从而缩短时间周期,提高效率。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3.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并非社会意识都是思想上层建筑,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自然科学等不会因人的利益、观念不同而不同。4.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错。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形态,而政治上层建筑指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置。所以可以说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对。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7.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公共基础知识纠错题 篇3

商业银行开办新的理财业务需要_____同意

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

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曾一度成为城市合作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联合重组是城市商业银行今年发展呈现的趋势之一。

2、货币经纪公司是银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3、新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4、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

5、从支出的角度来看,私人购买住房的支出包含在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

6、汇率政策通常包括三个方面: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核心)、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7、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8、银行业协会定的利率为:公定利率

9、汇率升水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贴水则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10.场外交易市场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交易者通过经纪人霍交易商的电话、网络等洽谈成交。

11.个人申请经营贷款一般需要有一个经营实体作为借款条件,经营实体一般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

12.提前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支取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定期存款在存期内如果遇到利率调整,则整个存期内的利息按照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

13.福费廷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远期票据贴现。

14.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外汇牌价是:中间价。

15.直接标价法:USA=N RMB

16.即期收益率=票面利息/购买价格*100%

17.中央银行特定目的贷款: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贷款、支农再贷款、短期流动贷款。

18.资本金规模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风险承受能力。

19.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1天。

20.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还放利率网为我国金融市场提供了1年以内产品的定价基准。

21.银行业监管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个部分,附属资本在总资本构成中所占比率不能超过50%,核心资本要高于50%。核心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长期次级债务(长期次级债务是指远之期限最少在5年以上的次级债务)。

22.巴林银行事件促使银行风险管理朝全面风险管理方向发展。银行风险管理经过的四个阶

段: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四个方面:全新、全面、全程、全员、全球。

23.经济资本&会计资本&监管资本&核心资本

监管资产=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经济资本:用于衡量银行实际承担损失超出预计损失的部分。

24.根据资本充足率的状况把商业银行分为三类: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资本不足的商业银行&资本严重不足的商业银行

25.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的方法:分子对策(提高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比重)分母对策(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以及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减少交易账户能够降低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

26.银行筹集的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的不规则波动是:负债流动性风险。

27.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条件由债务人承担。

28.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30.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31.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汇票。

32.票据转让的主要方法是:背书。

33.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职权设立的时间是: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34.银监会提出的银行业监管的新理念包括:管风险、管内控、管法人、提高透明度。

35.外资银行分行能够在中国经营的业务有:全部外汇业务,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

36.实物资产的损坏属于操作风险。

37.组合投资分散非系统风险,买卖金融资产转移或者接受风险。

38.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主要有:政策性金融债券、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和其他金融债券

39.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单方面转移。

40.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手段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41.开立临时账户的情形有:注册验资、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42.个人信贷业务有: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信用卡透支。

43.对公理财业务:金融资信业务、企业咨询服务、现金管理服务。

44.票据承兑业务中的“审查内容”有:担保情况、交易背景情况、客户的资信情况。

45.承兑、背书一般用于票据业务,承兑是汇票所独有,背书没有票据类别的限制。信用证的开证行一般用于:付款、押汇融资、打包融资。

46.村镇银行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47.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服务对象限于企业集团成员,不允许从集团外吸收存款,为非成员单位提供服务。

48.对于溢价发行的付息债券,其持有其收益率等于实际收益率。平价发行的债券,到期收益率域名已收益率相等。

49.要约可撤销,但是撤销要约的通知需要在受要约人发相处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50.银行业从业人员不得在商业机构兼职,但可以在一些无利益冲突的非营利性机构兼职。

1.监管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属于央行的职责。

2.徽商银行拉开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序幕。

3.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央银行、银行金融机构和自律组织。(投资银行不属于中国银行业

协会)

4.直接融资工具包括: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商业票据、公司股票。

间接融资工具: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

5.货币市场是实现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平衡的重要基础。

6.用来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

7.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发行金融债券必须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意。

8.个人外汇账户分为:外汇结算账户、资本项目账户及外汇储蓄账户(只存)。

单位外汇账户分为:单位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单位资本项目外汇账户。

9.1996年1月,我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

10.在备用信用证的关系中,开证行通常是第二付款人。跟单信用证的银行的第一付款人,商业信用证的银行的最后付款人。

11.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

12.债务人到期无法履行债务,只是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扣押的,子抵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全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13.大额交易: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二十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一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票据解付等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单位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至二十万美元以上的转账;

个人银行之间,以及个人银行账户与单位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累计人民币五

十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十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

交易一方为个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一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

14.洗钱前的疏忽:20W-50W罚款,个人1W-5W

洗钱后的处罚:50W-200W罚款,个人5W-50W

15.可以依法查询、冻结、扣划单位存款的执行机关不包括政府机关。

16.恶意串通的合同,损害了他人利益属于无效合同,因乘人之危设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撤销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

17.判断洗钱行为的直观标准是:客户交易目的。

18.《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解释权归中国银行业协会。

19.银行业协会的职能:服务、协调、自律、维权

20.中国银行业的监督机构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

21.福费廷:

22.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都考虑了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

23.国内保理业务包括:应收帐款的买断、代理和收购。

24.信用证项下是否附有商业单据可分为: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

25.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原则: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和分步达标。

26.实现抵押权获得清偿的方式有:以抵押物折价受偿、以变卖所得价款收场、以拍卖所得价款收场。

27.主债权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28.等额本息还款法:

29.银行业协会的准会员单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银行业协会。

1.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承办原来有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2.1999年,为了管理不良贷款和,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

3.上海银行的第一家跨省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

4.中央银行票据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

5.我国经营存款业务实行特许制。

6.项目贷款坏款:宽限期内不需要支8.付本金和利息。

7.同业拆借业务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

8.留置抵押质押

9.2003年3月1日,《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开始实行。10.2007年1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施行。

陕西省公共基础知识题 篇4

A、唐朝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B、辛弃疾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C、《楚辞》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D、韩愈和柳宗元是我国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中的哪类?( )

A、人身处罚 B、财产处罚 C、行为处罚 D、申诫

3、下列有关地震表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上下跳动之前,会首先感到左右晃动,正是因为地震波是地内向地面传来,横波首先到达的缘故

B、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指标,每次地震只有一个固定的震级

C、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震级,二是强度

D、里氏是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制订的

4、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5、关于公告公布范围的广泛性,不正确的是( )。

A、公告是公布性的文件

B、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向国内外发布

C、不宜或不必向国内外宣布的事项,不宜使用“公告”

D、各级机关,只要事情重大,都可以使用公告

6、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形式的是( )。(多选)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 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D、生物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陕西省公共基础知识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解析:通报批评属于声誉罚,即申诫。

3、【答案】BD。解析: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每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选项正确;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震级,二是烈度。震级衡量的是地震产生的能量,烈度衡量的是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所以C选项错误;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1—10级之间,所以D选项正确。故此题目选BD。

4、【答案】B。解析:如果每个环节都只做到90%,每一次10%的折扣虽然很小,但是经过积累,最终得出的成绩却是不及格,体现量变引起质变,所以这道题选B。ACD均没有体现。

5、【答案】D。解析: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并不是只要事情重大,都可以使用公告。故本题答案选D。

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 篇5

11、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性原则的是: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婚姻法》规定,我国鼓励晚婚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

C、《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D、《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参考答案:B2、张某系精神病患者,在村上不务正业,经常打骂周边群众,使四周不得安宁。某日,张某的母亲及两个哥哥张

二、张三用扁担、木棒将张某打死。此后,三人被捕关押。检察院认为,三个被告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村民认为,张某的母亲和两个哥哥杀死他是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法院最终对此三个被告予以减轻处罚,法院在审理此案的时候适用的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是哪一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

D、并未适用任何原则

参考答案:B3、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出现在:

A、民法法系

B、普通法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伊斯兰法系

参考答案:A4、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实施之日

参考答案:B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这表明法具有:

A、规范性

B、国家性

C、概括性

D、效率性

参考答案:B

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

21、小明与小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小明与小敏法律上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参考答案:B2、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8条规定:“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从结构上看,这一法律规范缺少什么?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行为模式

参考答案:A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5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规范属于。

A、委任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非确定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参考答案:A4、司机田某货物价值2万元,后又交通肇事,将A国留学生马丁撞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田某的这一制裁体现的是?

A、法的政治职能

B、法的经济职能

C、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

D、法的对外职能

参考答案:A5、法律渊源实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

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文件等

参考答案:C

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

31、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

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

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

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

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A2、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

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

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

参考答案:D3、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

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

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参考答案:D4、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

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参考答案:A5、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论述题 篇6

答: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4.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从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创造条件.2.谈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心得体会

答:1.现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体现.2.充分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关键.3.责任到人,落实监督,注重随访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确保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作为社区医务人员,要注重形象,服务态度要好,贴近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接受我们,从而方便我们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5.各项工作必须做实做细,赢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创造社会效益。

3.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答: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影响乐服务质量。

2.人才缺乏,尤其是全科医师不足,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进度。

3.宣传力度不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惠及广大老百姓的惠民工程,但由于宣传欠缺,再加上目前医疗市场混乱,老百姓对医疗广告明显抵触,对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低,对社区医生的医嘱依从性查,导致此项工作进展缓慢,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5.居民健康知识欠缺,依然停留在“有病看病”的层面,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6.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比较被动,由于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决定其对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愿,影响了考核指标的完成。

4.对我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建议

答:1.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投入结构。2.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制定优惠政策,拨付专项经费,大力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包括农村公共卫生实用型人才;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变革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岗位津贴制度等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时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有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增补机制和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加快“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题 篇7

更多信息关注事业单位考试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每小题0.5分,共10分。

51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就是看其能否做到生产公平,分配公平。()参考答案:错

解析: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2公文的定稿和正本具有同等的法定效用。()参考答案:对

解析:定稿是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定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

53我们的所有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参考答案:对

解析:此题为识记题,是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5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三年。()参考答案:错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五年。

55“议行合一”是一种国家机关工作的决定和执行高度协调一致的政权组织形式。()参考答案:对

解析:“议行合一”是一种国家机关工作的决定和执行弓度协调一致的政权组织形式,有时也被看做一种政权组织原则。

56行政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参考答案:对

解析: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积能是机构设置的前提,职能决定机构。57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参考答案:对

解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咯线。

58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公民具有政治上的行为能力的法定年龄是18周岁。()参考答案:对

解析:根据《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须年满十八周岁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最基本的政治行为能力。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59“鸳鸯蝴蝶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十里洋场”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参考答案:错

解析:“鸳鸯蝴蝶派”是由清末民初言情小说发展而来,20世纪初I叶在上海“十里洋场”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派”小说曾是新文化运动(1919年)前文学界最走俏的通俗读物之一。本题所述时间有误。

60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命副省长,有权接受省长辞职和从副省长中决定省长。()参考答案:错

解析:依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省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决定副省长的任免;在省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有权决定代理省长的人选,但无权茳接从副省长中决定省长。‘且依该法第八条的规定,省长是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

61领导武昌起义的是同盟会。()参考答案:错

解析:领导武昌起义的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这两个革命团体,而不是同盟会。62资本主义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才最终确立起来的。()参考答案:对

解析:资产阶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但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63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其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参考答案:对

解析: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霸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本质是人对外部世界力量的反映,是虚幻和主观的。

64辩证法只承认“亦此亦彼”,不承认“非此即彼”。()参考答案:错

解析:唯物辩证法既承认“亦此亦彼”,又承认“非此即彼”。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联系和发展是它的总特征。它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什么绝对分明和绝对固定不变的界限,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和发展之中,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唯物辩证法承认“亦此亦彼”。唯物辩证法除了承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之外,还承认事物相对静止,有其质的规定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稳定的。每一个事物都有其特殊的矛盾,因而又是相对区别的。因此,辩证法又在一定条件下承认“非此即彼”。65转任是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公务员在不同职位(包括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平级调动。()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参考答案:对

解析: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者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的转换任职。转任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只变更公务员职务关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的变更,但人事管理关系必须转移。公务员转任的相关组织管理活动,从转任原因来讲可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务员转任,二是经公务员个人申请、机关批准同意的转任。

6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掌握知识就必须亲自去实践。()参考答案:错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知识来自于实践。但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大多数知识来源于书本。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否认从书本获得知识,书本上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67科举制度创设于唐朝。()参考答案:错

解析:科举制度创设于隋朝而非唐朝。

68当经济景气时,信贷需求量减少,利率就会下降。()参考答案:对

解析:经济从衰退逐渐景气时,投资一直在增加,唁贷增加,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信贷需求量逐渐下降,信贷下降,利率也就下降。

69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汉方的地位平等。()参考答案:对

解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平等是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所决定,而这一规定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平等。

70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土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参考答案:对

解析: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从我国自己的国情出发,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提供备考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题 篇8

毫无疑问,论述题和时事政治是这段时间最值得去突击的模块,本文就论述题的考题特征和突击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常见题型

纵观近年主观考题,其题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

1.材料论述题;这类题型一般表现为给出一段材料,让你谈谈你的看法。例如,简短介绍“瘦肉精事件后”,让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2.简答型论述题;直接给出一个简单的题目让考生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例如2010年江苏A类论述题“请阐述提升公务员执行力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3.法律案例类;这类试题一般会简单的给出一个小案例,让考生来分析某个主体的行为和定性。属于江苏B类、C类和贵州公基常见试题。

4.公文写作类;应当严格按照公文格式和注意事项写作,建议广大考生阅读参考例文。

二、答题策略分析

(一)整体答案结构

主观论述题一般要求写成三段,其中第一段整体表述观点、解析概念,第二段联系实际分析材料,第三段属于“唱高调”式点题。

(二)各类题型具体方案

1.材料论述题策略;

第一段:根据材料所述内容,在与内容密切相关的诸多知识点中选取自己最擅长的点进行点题,其次将该知识点解释明确即可。例如,“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具有××职能;所谓政府职能即为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功能。”如果字数要求较多,再做适当扩展。

第二段:联系实际,按照第一段所述知识点进行解答即可,实质上就是在原有的材料中加入你所讲的知识点阐述。

第三段:点题,“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开题,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解释题目主题。

2.简答型论述题策略,以“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为例。

第一段:解释概念;政府职能即为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功能。

第二段:解答内容;将所问知识点予以说明,而且层次分明,内容清晰,需用(一)(二)(三)。

第三段:点题;结合所述内容予以点题,相对简单。只是简单地将内容予以简单的说明,无需涉及新知识点。

3.法律案例题;

第一段:行为定性,题目问某人行为属于说明行为,或者属于什么制度。

第二段:结合案例分析制度和行为,即要解释明白为什么是该行为,怎么来的。

第三段:再次明确问题答案,这次可适当的做些扩展。

三、热点题目预测练习

(一)“南京保卫梧桐树”——政府职能之文化职能、生态建设职能;

(二)“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三)“政府行政行为的改变与撤销”——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诚实信用原则;

(四)“有质量、有效益的7%(GDP)绝非易事”——辩证法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绿色GDP;

(五)政府公信力与现阶段我国道德体系建设。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串讲

公共基础知识一直以来都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笔试环节中占有举足新重的作用。但是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难度却让考生大为头疼。现就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给考生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其他知识为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一、法律知识

考情综述:

法律试题涉及的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重点较为突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诉讼以及合同的成立、违约责任、买卖合同等历年来都是重点考查对象。并且多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侧重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难度较大。

重点章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民法

重点知识举例:

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一般认为,在我国,行政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又称为“被授权的组织”)。

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具有法人资格,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的行政单位。行政机关不同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则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或者派出的、一般对外不能以自己名义发布决定和命令的单位,其行为的对外法律后果归属于其所属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授予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

提示:

由于法律试题多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加强理解,切忌死记硬背。另外,适当的做题必不可少,尤其是历年真题。在做题时一定要勤于动手,真正下笔去做,避免眼高手低。对做错的题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情综述:

对哲学基本原理的考查是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考核哲学基本原理的定义、作用、内涵等。有些题目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直接考查考生对哲学原理的记忆能力,而是结合国内时政热点来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重点章节:

唯物辩证法、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重点知识举例: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及其相互关系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规模、大小、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事物的度都有其关节点。所谓关节点指的是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极限。任何事物的度,都有两个关节点,要把握事物的度,必须找到它的关节点。

(2)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同时,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①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②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提示:

对基本哲学原理的理解力求透彻,达到能运用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找寻“生活中的哲学”。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考情综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部分内容,基础理论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同时毛泽东个人的著名作品也是常考点。

重点章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重点知识举例:

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上的。

3.群众路线的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毛泽东)。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江泽民)。

提示: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最好能形成一条以时间为轴的线索,以此带动所有基础知识的记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情综述:

此部分内容多与其它部分内容相结合进行考查。此部分内容往往作为背景知识出现,频率较高。

重点章节:

坚持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重点知识举例: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1)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

提示:

在系统复习这方面知识的同时,应该多看看清华网、人民网上的一些有关的文章,多多积累政治素养,保持政治敏感度。

五、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考情综述:

公务员考试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一般以知识记忆型题目为主,考查概念的居多,复习难度相对较小。

重点章节:

行政职能、行政监督、公共服务

重点知识举例: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①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权和领导权,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②经济职能

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③文化职能

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④社会职能

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的其他必须由政府承担的职能。目前,我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社会福利职能、社会救灾职能、优抚安置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计划生育管理职能。

提示:

虽然这部分内容考查相对简单,但是此部分内容较为专业,复习、熟记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绝不可因为简单而忽视。

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考情综述:

公务员考试对本分知识的考查皆为客观题,考查方式仍然是以知识记忆为主。牢记知识,是应对这部分考试的不二选择。

重点章节: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功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重点知识举例: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1)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2)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3)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4)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提示: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是难点,注意区别记忆。

七、语文基础知识

考情综述:

本部分内容考查比例较小,一般只有1~3道题左右。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知识。

重点章节:

词句表达、修辞格、中国当代文学

重点知识举例: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1)表领属性的、时间或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提示:

不可忽略了文学知识的记忆,某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都有可能成为考试的对象。

八、公文写作

考情综述:

公文写作在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重点掌握。客观题、主观题对公文知识都有所涉及。例文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多看例文多下笔。

重点章节: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行文规定、通报、演讲稿

重点知识举例: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又称文号,是制发机关按顺序编列的公文代号,主要作用是便于统计、查询和引用。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如“浙政〔2002〕14号”,“浙政”是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机关代字,“〔2002〕”是年份,“14号”是序号。除标注签发人的情况外,通常文号应置于眉首红色反线之上居中位置,发文机关标识之下。联合行文时,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编制发文字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机关代字要规范,尽量选用能反映职能特征且与本地区其他机关不相重复的代字,长期固定使用,字数不宜过多;二是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者顺序不可随意更换;三是年份不能省写,六角括号不要写成圆括号或中括号,年份、序号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序号不编虚位(如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如“〔2002〕×经46号”、“×教成广字(02)第055号”都与上述规范要求不相符合。

提示:

熟记公文格式与行文规则,有时间的考生可以多上政府网站,看看真正的公文如何写,如何用。

九、经济知识

考情综述:

对经济知识的考查,主要是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以及国际经济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考查。重复考点时有出现。

重点章节: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重点知识举例: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指的是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由于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国家财

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财政赤字率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按照国际惯例,3%是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

提示:

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是灵活运用的前提。对经济部分的学习不能止步于知识记忆,应多结合实际来理解理论。

十、科技知识

考情综述:

对科技部分的考查,多集中于前沿科技高新科技上。能源问题的考查也日渐突出。

重点章节:

科学技术史、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

重点知识举例: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就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将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断,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分离、剪切、组合、拼接,然后,再把人工重组的基因转入宿主细胞内,进行大量复制,并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高效率表达,从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基因工程的理论依据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只要改变基因结构,就能得到新的生物性状,达到改良生物特性的目的。

提示:

把握时事的动态,新的时事往往会成科技知识考查的切入点。

十一、历史知识

考情综述:

历史知识的考查以中国历史为主,偶有世界史的内容。考查的事件都是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

重点章节: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重点知识举例:

革命派的形成与发展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组成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小团体——兴中会。孙中山为兴中会制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秘密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组织上的初步形成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端。

经过各革命团体的酝酿,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被确定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对此加以阐释,第一次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同盟会的成立,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的失败和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发动制造了有利的时机。

提示:

以时间为线索进行记性,再配之以趣味记忆法,往往事半功倍。

十二、时事政治

考情综述:

时政部分的内容一以贯之,几乎在其它部分的内容的考查中都有出现。时政背景,再结合具体知识考查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单纯的时政考查题目仍有出现。

复习内容: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提示:

关注持续性热点,如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等。在知识积累方面,在用教材及时事热点小册子进行系统复习的同时,多多浏览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网站。

1.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①它通过录用、选拔、考核、任用等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保证他们进入国家行政机关。

②人事行政中的升降、轮换等制度,不断调整人及事的结合关系,尽可能使多数人与其所做的事处于最适应的状态。

③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制度更是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护。2.应对人世,我国农业释实施哪五项重大措施? ①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构建农业优势产业带。②实施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把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③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⑤以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为重点,强化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支撑力。1.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制定的依据。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法制的发展取决于民主的发展程度。民主越发展,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越强,法制就越能得到加强。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1)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2)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和体现了对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制约,为人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保证。(3)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实现民主的程序和方法,为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提供了有效措施。(4)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对破坏民主权利行为的制裁措施,为捍卫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强大武器。

2.列举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3.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是: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科学预测,确定目标;科学设计,拟定方案;综合评价,选择方案;实施检验,调整完善。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第一个“代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

第二个“代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第三个“代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什么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有机体,为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和发展而具有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方式。包括两个方面:(1)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2)约束机制。4.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与意义?(1)将会促进干部的分类管理,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2)可以加强政府系统干部人事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3)有利于形成建立起精干、高效和强有力的行政工作系统。1.我国对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执政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与社会组织的监督。

2.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对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哪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 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简述现阶段实行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正确性。(1)这一政策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2)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

(3)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既然劳动者在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别,就应承认他们之间的富裕速度和程度的差别;

(4)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在发展过程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2.简述行政违法、行政侵仅、行政不当的区别。

行政侵权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职务行为,将引起赔偿。行政侵权属行政违法,但并非所有行政违法都侵权。行政不当,或称行政失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虽不在形式上违法,但不合情理。如行政处罚虽在法定幅度内,但亦轻亦重。行政失当多发生在自由裁量行为中,但明显失当的,也视同违法。3.当前我国政府主要从哪几方面转变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1)由原来的微观经济管理、调控转向宏观经济管理、调控,相应地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2)由原来的主要管企业转向管市场;

(3)由原来的人治性计划经济管理转向法治性经济管理;

(4)由原来对经济生活实行全面的干预和高度封闭的管理转向全方位开放,实现与国际经济、国际市场互接互补。

4.简述登记的作用与形式。

登记是指登录反映公文有关数据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1)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2)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依据;

(3)可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有利于分清责任,加强对公文的管理。公文登记的形式有:簿式、卡片式、联单式及电脑登记等。1.如何理解政府职能的涵义。

第一,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政府职能实际上是通过各级政府中的国家公务员的工作来实现的,但国家公务员本身不是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第二,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政府必须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行政权力。第四,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体系。每个政府机构都有自己所承担的职能范围,它们所承担的职能都是政府总体职能的一部分,是政府总体职能的分解和细化,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2.什么是行政强制?它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行政强制与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区别主要有:

(1)适用的主体不同;(2)适用的目的不同;(3)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同;(4)适用的法律 后果不同。

3.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为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使矛盾双方能够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对立和斗争,不仅推动事物的量变,即为事物的质变作好准备,而且推动着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的质变,即使旧矛盾统一体解体和新矛盾统一体产生。总体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

五、辨析题

在我国经济活动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在生产经营性的经济活动中,既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又负责经济的调控,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这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重大弊端。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运动员”;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充当市场经济活动的“裁判员”。政府一般不应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当“运动员”的角色。

(4)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明晰产权关系,改变政府在生产经营性经济活动中的双重身份,是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宏观调控的关键。1.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错误。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工作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领导活动,其根本任务是揭示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领导活动的规律。

2.领导的实质是一个行政组织系统。

错误。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3.党章规定,党内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劝退、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形式。

错误。党章规定了警告、严重警告、撒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党内处分形式。劝退不属于党内的纪律处分,而是取消党员党籍的一种形式。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确。(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始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依据和基本标志,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源泉和内在依据。2.要纪律就不能要自由;要自由就不能要纪律。

错误。这种说法违背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由于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纪律的基础,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没有自由,人们的思想就会僵化,失去创造力;没有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既要纪律又要自由,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这是因为: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2)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

(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4)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5)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只有立足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各种玄奥神秘理论产生的根源,使之得到合理的科学解释,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1.人身权只有公民才有,法人是组织,谈不上什么人身,故无什么人身权。

错误。人身权是与公民、法人自身不能分离并不具有直接的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权利。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法人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这些都属于人身权。2.劳改、劳教人员以及精神病患者没有选举权。

错误。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方法,一般不适用于正被劳教的人员。因此说,劳教人员没有选举权是错误的。另外,劳改人员并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因而仍然有选举权。3.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在于,自然规律是完全客观的,而经济规律则属于社会的,是人们可以创造的。

错误。经济规律的发展变化虽然与自然规律不一样,但都是客观规律,它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而人们改变的只能是经济条件。当然,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1.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错误。(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它能够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并获得真理性认识。

(2)社会发展、变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认识会具有一些局限性,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但它的基本原理永远也不会过时。

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保持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既系统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用其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又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加强学习,努力实践。2.物以稀为贵。

错误。(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价格的高低,主要是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就越低。

(3)商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低于价值;供不应求,价格就会高于价值。但不能因此说价格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说,物以稀为贵的观点是错误的。3.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错误。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变化,无疑,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对社会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政府除了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外,还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都不会重视一个职能而忽视另外一个职能。1.企业破产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错误。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正常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会出现债权债务关系,只要存在这种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破产现象。它不仅不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且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需要。这是因为:(1)实行破产制度后,企业就有了忧患意识,有了破产压力的企业会千方百计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好坏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使企业职工倍加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2)只有实行了破产制度,才能避免以行政手段保护落后的不正常的现象,从而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实行破产制度,可以减少落后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把有限社会资源转移到效益好的企业,从而优化社会资源,提高宏观调控经济效益。

2.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错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在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超出一国范围,形成生产的国际化;商品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分工和交换,有利于克服这一不利因素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但这一不利因素不是我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依据。

3.在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

正确。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互相制约,维持权力均衡。这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而且必须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因而,只能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

我们反对照搬三权分立制度,并不等于反对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事实上,我国立法、行政、司法也有必要的分工,也分设了三种机关各司其职。但它们之间不是三权分立、互相平行的关系。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掌握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最高地位,最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并受它监督。我国的这种政权组织原则既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又符合

现代国家管理的需要。我们反对照搬三权分立的制度,但并不否定对权力结构实行监督和制约。

1.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错误。这句话实质上是只要想得到,就会做得到。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思维可以决定存在,脱离客观实际,再好也是难以做到的。2.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错误。邓小平提出,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影响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可见共同富裕是目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自然条件也多不相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体力与智力的千差万别,每个劳动者面临的条件和机遇也不尽相同。基于这种地区之间、劳动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别,要使全国及每个劳动者在致富的路上齐步走,实现同步富裕,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将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等同起来,混淆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必然重刮“共产风”,回到共同贫困的老路上去。3.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错误。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7.5分,共15分)1.被告人王某(男,43岁,某市公安分局行政拘留所看守人员),2002年8月18日在某市公安局看守所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私自将该所招待修建工人喝的白酒倒出半碗(约3两)自饮,醉倒在值班室的床上,造成关押在该所7号监号内的叶某、余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砸烂窗户后潜逃的严重后果。事件发生后,武装民警和该所干警搜捕时,被告人仍在熟睡,直到市公安局领导闻讯赶到该所才被唤醒。

问: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是玩忽职守罪还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答: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所谓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构成特征是:

(1)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而且主要是指负有监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职责的人员。本案被告人王某身为公安局看守所的看守员,符合本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应该预见自己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行为可能发生在押人员的脱逃,造成严重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本案被告人王某对造成18名在押人员脱逃所持的心理态度即过失,即他不希望造成被押人员脱逃的结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的玩忽职守行为,致使在押人员实际脱逃,造成严重后果。本案被告人在值班时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放弃职守,造成18名在押人员潜逃的严重后果,符合本罪的客观要件。综上所述,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400条第2款所规定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定罪处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同时触犯《刑法》第397条所规定的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但是我们不能对这种犯罪行为再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因为玩忽职守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特别规定,根据刑法第397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被告人王某的行为只能定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2.某印刷厂于1998年3月向某造纸厂购进一吨纸,议定当年12月付清货款。该印刷厂管理混乱,纸张购进后,保管不善,损失严重,货款也未按期偿付。次年年初,原印刷厂厂长因犯罪被判刑劳改。造纸厂多次找印刷厂索要货款,新任的厂长认为,此款是原任厂长所欠,自己没有承担这一债务的责任。于是造纸厂向人民法院起诉。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答:《民法通则》第43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印刷厂的原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所为的行为,并非个人的行为,而是企业的行为。企业应当对之承担民事责任,不能因为法定代表人更换,法人的对外债务就可以不履行。因而新任厂长有责任代表企业承担债务,印刷厂应当如数偿还欠造纸厂的货款,并应赔偿因拖欠货款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1.某居民区共有居民480户,一年中共发生入室盗窃40余起,县公安局决定向每户居民征收治安费100元,由居委会代收。因绝大多数居民不服公安局的决定,居委会便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经复议,市公安局将县公安局的决定改为治安费按每月每人1元的标准收取。之后仍有350户居民不服复议决定,准备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居民认为掏点钱买平安也值得,居委会考虑到和公安局的关系,不再出面。

问:(1)在上述事例中,谁能够充当行政诉讼原告?

该居民区的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充当原告。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凡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全体居民和居委会都可以提起诉讼,即可以充当原告。(2)起诉时应以谁为被告? 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护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据此,应以市公安局为被告。

(3)可向何地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向县公安局所在地法院和向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诉均可。

(4)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诉讼中有无第三人,若有,请指出;若无,请说明理由。由于居委会和其他130户居民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所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他们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何解决人数众多给诉讼带来的困难?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因此,若350户居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推选出代表进行诉讼。2.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3: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的论述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1.刘×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判决居住东大街42号5间北房的王×搬走,并确认该房归自己所有。一审法院判决后,刘×不服提出了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此案,经双方同意后,法院进行调解,达成了协议。但在调解书送达时,刘×拒绝签收。又向××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市高级人民法院审查认为调解协议的内容有违反法律的地方,于是决定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书、二审调解协议书,将此案发回××县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县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刘×又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刘×继续向××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问:本案在审理程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本案中审理程序存在以下错误:

(1)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本案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刘拒绝签收调解书,因此这份调解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刘不应对此向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市高级人民法院不应对此再审,而应告知刘此案应由市中院继续审理并依法及时判决。

(2)即使把这份调解书看做是一份生效的调解书,市高级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程序也是不合法的。因为调解书是二审法院做出的,再审时应适用二审程序。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第一审判决书、二审调解协议书,将此案发回县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此案只能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或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审,适用二审程序,再审做出的裁判不能上诉。其次,第一审判决书、二审调解协议书不能以裁定撤销,只能裁定中止原判决书、调解书的执行。经过再审认定原法律文书确有错误,做出新的法律文书,才能撤销原法律文书。2.据报载,1998年南方某省一家只有500人、注册资金不到5000万元的国有控股企业,收购了3家破产的公司,这3家公司有职工5000人,资产达3亿元以上。经过一年企业改造,这几家企业全部扭亏为盈。在企业界,人们称为“蛇吞象”新机制。

请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理和原因。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企业优胜劣汰,“蛇吞象”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的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获利多,发展快;反之,就会亏本甚至破产。(3)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生产力是有利的,同时对企业树立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效益观念也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4)产生“蛇吞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僵化,不适应市场竞争。而新机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将竞争引入企业内部,职工失去“铁饭碗”,分配上没有了“大锅饭”。新机制优越于旧体制,因而出现了“蛇吞象”。

1.孙某经人介绍与田某相识,此后二人经常合作做生意。某日,田某声称有大生意要做,急需用钱,请孙某帮助解决。孙某起初不想借钱给田某,但田某以高息相许,并答应以其在某商场摊位做抵押。后田某如愿以偿,从孙某处借了30万元人民币,田某给孙某写了借据,并将自己的身份证、摊位证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交给孙某,之后田某便不知去向。孙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并附具借据及田某的身份证。经人民法院查证,田某的身份证是假的。人民法院遂要求孙某在3日内将被告的详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否则将裁定不予受理。问:人民法院的这种要求是否合理? 答:起诉是民事、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由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起诉条件可以分为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包括:(1)必须提交起诉状;(2)必须缴纳诉讼费用。

实质要件包括:(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讼人民法院管辖。以上4个条件,原告在起诉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发生起诉的法律效力。就本案而言,由于原告提交的被告的身份证是伪造的,这使得本案成为“无头案”,如果原告未能在指定时间内明确提供被告真实姓名及住所等详细情况,人民法院将认为本诉不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不予受理。

2.1998年1月,宁夏某镍矿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发现矿石中除含有极为丰富的镍金属外,还含有较为丰富的铯、锑、钼等重要金属元素,但是由于该矿在最初设计时,没有考虑综合开发利用的情况,故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只审批了其开采镍元素必须达到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等技术指标。该矿山企业负责人认为,如果重新设计新的综合利用方案,增加新的综合开发设备,不但成本太高,而且周期比较长,严重影响矿石的开采速度和镍的产量。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协商同意后决定,不将该情况上报企业主管部门,企业继续按原来的规模加速开采镍含量最丰富的矿石部分,舍弃镍含量较低的矿石。由于铯、钼、锑等是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上级主管部门得知该矿的这种行为后,立即责令该矿山停止其擅自开采含有铯、钼等矿石的行为,但该矿负责人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一方面继续加速开采,最后造成钼、铯等矿产资源的严重破坏,给国家的矿产资源造成严重损失。

问:(1)该矿山企业的开采行为违反了《矿产资源法》的哪些规定? 答:(1)违反了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开采的规定;违反了合理开采的规定;违反了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统一规划,综合开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的规定。

(2)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决定。(3)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

(2)对其行为可采取哪些行政处罚措施?应当由哪些机关来实施? 《矿产资源法》第39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3)该矿山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该矿山企业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依照《刑法》第343条第1、2款的规定,该矿山企业在已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并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破坏;同时,该企业采富弃贫,对共生和伴生矿未综合开采、综合利用,不按开采回采率、采矿回收率的指标进行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破坏,分别构成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

1.2004年9月,某乡人民政府为解决乡机关干部及附近群众饮用水的困难,作出了《关于筹集资金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乡政府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每家交纳500元,所有工作人员每人交纳50元,乡政府所在地的甲、乙两村每户交纳40元,作为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建设资金。

甲村个体工商户王某到浙江余杭做生意,不知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同年10月24日,王某返回家乡。第二天,乡政府派人送去一份限期在10日交纳40元集资款的书面通知书。王不愿交纳,乡政府说愿意交要交,不愿意交也得交,谁敢违抗乡政府的决定,就将处以罚款。王不服,认为这是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于同年11月27日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撤销乡政府让他交40元集资款的决定。

问:(1)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 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依据其适用范围可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大类。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行政规范的行为,它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具有普遍拘束力,是针对一类事或一类人而不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件作出的;其二,具有往后连续使用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所作的特定处理,其特点在于:其一,它仅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二,它只对所针对的事件有拘束力,对以后发生的同类事件并没有效力。某乡人民政府关于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针对乡政府驻地的单位、工作人员及甲、乙两村村民,尽管人数多达数千人,但对象是特定的,也就是说只对上述人有约束力,对其他人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二,该决定只对上述人一次有效,对以后类似事件没有效力,因而不能反复适用。可见,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抽象行政行为。

(2)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既然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凡是因该决定需要交纳集资款的人,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告王某是受乡政府集资决定约束的村民,有权向法院起诉。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提起的诉讼。乡政府集资安装自来水管虽然是为了公益事业,但它为公民设定了义务。王某认为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向法院起诉,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另外,乡政府根据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向王某发出了限其十日内交纳40元集资款的通知,该通知是乡政府的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为王某设定了义务,因而王某有权提起诉讼。故此,法院应当受理王某的起诉。

2.某全民所有制企业因资不抵债,拟向法院申请破产,聘请律师代理破产中的法律事务。律师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掌握了如下情况:(1)该企业系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工业企业;(2)该企业的债权人之一甲公司因追索150万元贷款而在一个月前起诉该企业,此案尚在审理中;(3)该企业欠当地工商银行贷款1200万元,贷款时曾提供该企业的一套进口成套设备作抵押,该套设备现值800万元;(4)该企业曾为乙公司将在当地建设银行一笔300万元的贷款作为保证人,现乙公司对该笔贷款未予偿还;(5)该企业资不抵债已达3500万元。问:(1)该企业如申请破产,应由哪级人民法院受理? 应由企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2)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时,律师需准备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

应准备提交下列材料:①企业亏损情况说明;②会计报表;③债权债务清册;④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申请破产的意见。

(3)甲公司与该企业尚未审结的追索贷款之诉应如何处理? 应终结诉讼,由债权人甲公司向法院申报债权。(4)工商银行的1200万元贷款应如何处理? 1200万元中的800万元从抵押财产中优先受偿,剩余的400万元可申报债权。(5)建设银行能否参加破产程序,申报破产债权?简要说明理由。

能。破产案件中债务人作保证人的,债权人享有是否将其债权作为破产债权的选择权。(6)应从企业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包括哪些? 包括:①破产财产的管理、分配费用;②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③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1.2003年7月,某乡人民政府为解决乡机关干部及附近群众饮用水的困难,作出了《关于筹集资金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乡政府所在地的每个企事业单位交纳500元,所有工作人员每人交纳50元,乡政府所在地的甲、乙两村每户交纳40元,作为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建设基地。甲村个体工商户张某到浙江温州做生意,不知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同年8月15日,张某返回家乡。第二天,乡政府派人送去一份限期在10日交纳40元集资款的书面通知书。张不愿交纳,乡政府说愿意交要交,不愿意交也得交,谁敢违抗乡政府的决定,就将处以罚款。张不服,认为这是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于同年9月15日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撤销乡政府让他交40元集资款的决定。

问:①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 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依据其适用范围可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大类。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行政规范的行为,它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具有普遍拘束力,是针对一类事或一类人而不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件作出的;其二,具有往后连续使用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所作的特定处理,其特点在于:其一,它仅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二,它只对所针对的事件有拘束力,对以后发生的同类事件并没有效力。某乡人民政府关于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针对乡政府驻地的单位、工作人员及甲、乙两村村民,尽管人数多达数千人,但对象是特定的,也就是说只对上述人有约束力,对其他人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二,该决定只对上述人一次有效,对以后类似事件无效力,因而不能反复适用。可见,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抽象行政行为。

②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既然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凡是因该决定需要交纳集资款的人,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告张某是受乡政府集资决定约束的村民,有权向法院起诉。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提起的诉讼。乡政府集资安装自来水管虽然是为了公益事业,但它为公民设定了义务。张某认为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向法院起诉,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另外,乡政府根据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向张某发出了限其十日内交纳40元集资款的通知,该通知是乡政府的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为张某设定了义务,因而张某有权提起诉讼。故此,法院应当受理张某的起诉。

2.韩某,19岁。出于好奇心,玩弄小口径步枪。当他见距离100米处有两个小孩在边走边玩时,便想起电影中枪弹打泥土时,把泥土打飞起来的镜头,于是想吓唬他们一下,看他们有什么感觉和反应。韩即用枪瞄准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击发,当场击中走在后面的小孩的心脏,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在本案中,韩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并指出是哪种故意或过失?

韩某的行为是过失杀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理由是:①韩某同被害人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并不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且对于死亡结果是没有预见的。②结合本案情况分析,韩某用枪瞄准距离100米处两个小孩中间射击,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是可能击中小孩的结果,由于

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具有过失。

1.黄某,男,19岁,农民。1999年10月经体检、政审合格后,县征兵办公室确定该青年到某军区炮兵师服兵役。但是,黄某突然隐匿,逃避征兵。事情发生后,县征兵办公室找到他的父母,进行说服教育。他父母始终不说出儿子的去向。后经查找,发现黄某藏在其姑母家。县征兵办公室把黄某找回,进行了批评教育。黄某拒不答话。后来了解到他逃避征兵的原因主要是其未婚妻扯他的后腿,就又做他未婚妻的工作,仍未做通。根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某乡人民政府依法强制黄某履行了兵役义务。

请问某乡人民政府根据什么强制黄某履行兵役? 我国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我国兵役法对此作了具体规定。黄某被确定为应征公民,经体检、政审合格,应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依法服兵役,而他却逃避征兵,屡教不改。因而某乡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强制其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某乡政府强制他服兵役是有宪法依据的。

2.美国兰德公司被誉为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决策咨询研究机构之一。在研究苏联公开发表的空间技术文献后,于1946年就写报告给政府,预言苏联将于1957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提出政府当年的战略措施应是加速研制人造卫星。美国政府首脑对此不屑一顾。结果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造卫星真的上天了,美国政府大出意外。查对五角大楼的档案,竟然早已被兰德公司所预见,并且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与兰德公司所推算的时间误差竟不超过一周。7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功中子弹后很得意,兰德公司却指出:他们早在1958年就打报告给国防部,提出应当立即搞中子弹,政府听不进去,以致延误了十年之久。美国政府一查果然如此。试从行政决策咨询角度分析一下这一案例。①在当今社会,像兰德公司这样的决策咨询机构在政府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能从科学的、客观的角度,基于事实、数据和资料,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虽然有时决策建议不一定被政府采纳,但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测是正确的。②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从美国政府多次忽视兰德公司的建议可以看出,政府决策中枢系统和信息系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决策中枢系统往往就是几个领导人,他们的政治眼光、知识和经验、判断力,甚至当时的心理状态,都直接影响着对政府建议的采纳。因此,从观念上重视决策咨询系统的意见至关重要。传统决策方法必须向科学决策转变,否则,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1.受市工商局委托组成的质量监督执法小组在例行的检查中,发现甲厂生产的电器严重不符合标准、足以造成人身伤害,该小组便以工商局的名义对该厂罚款2万元,并责令其停产停业。在处罚过程中,甲厂提起举行听证的要求,遭到拒绝。甲厂不服该行政处罚,遂以质量监督执法小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请问:

(1)法院是否应受理此案?为什么?如果不受理该如何处理?

(1)法院不能受理此案。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须有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所以甲厂不能以执法小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并告知甲厂将被告更为市工商局再行起诉。

(2)如果法院受理本案后,该如何判决?

2.熊某年65岁,老伴已逝,有儿女各一,子熊甲与刘某结婚,生有一子熊丙;女熊乙与张某结婚,生有一子张甲,熊甲1998年因车祸死亡。熊某因病也于两个月后死亡,没有留下遗嘱,留有房屋、有价证券等大量遗产,遗产分割之前,熊乙也突然暴猝。请问:熊某的遗产如何继承?理由是什么? 2.【要点】(1)熊丙可以继承其父熊甲应继承的份额。理由:代位继承。(2)张某和张甲可以继承熊乙应继承份额,理由:转继承。

1.张强因犯故意**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刑满释放后无业谋生,遂纠集李大、李

二、李三组成“自

由帮”经常进行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一日张强与李大、李二商量抢劫生意兴隆的千里马鞋店。李三知道后不想去,张强便骗他说,大家只是挑两双鞋穿罢了,出了事由张强一人顶着。四人在抢劫时被片警和附近老百姓抓获。请问:(1)“自由帮”属于何种性质?为什么?(1)属于犯罪集团。其符合犯罪集团特征:①三人以上;②经常纠集在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犯罪活动;③重要的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④都是有预谋的实施犯罪;⑤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所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2)李三是否具有法定减轻情节?为什么? 李三不具有法定减轻情节。李三不是胁从犯,因为他不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被欺骗参加犯罪的,新刑法规定不属于胁从犯的情形。(3)对张强应如何量刑? 对张强应按照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张强同时构成累犯,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某市工商局和卫生局根据群众举报及调查,以出售变质食品为由,对某餐厅予以罚款1500元的处罚。该店店主王某不服,以工商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1)本案是行政诉讼案件还是民事案件? 本案是行政诉讼案件,因其是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2)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应把卫生局列为共同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该如何处理? 法院只能以工商局为被告进行审理。

(3)如果原告起诉后,工商局和卫生局改为对餐馆罚款800元,并退还了700元罚款,原告表示同意,但未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 原告未申请撤诉的,法院应继续审理,此时被诉讼行为仍为改变前的行为。如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进行审查,确定被告的改变是合法的则裁定准许撤诉,若确认违法则裁定不许撤诉,继续审理,依法判决。

1.被告人肖某,女,27岁。曾于1985年12月到1988年1月先后拐骗少女三人分别卖给某县农民陈某等为妻,获款共4100元。1988年12月,肖某又在西安××旅社以骗术拐卖了一少女杨某到×县卖给农民官×为妻。此案案发后,某县公安局派出人员侦查,侦查终结于1989年6月17日,向某县人民检察院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于1989年7月10日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9月7日某县人民法院以拐卖人口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5年。人民检察院认为县法院量刑过轻提起抗诉,经某地区二审改判肖某拐卖人口罪有期徒刑7年。请问:此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如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 此案办理过程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1)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提起公诉和案件的审查,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三机关在分工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查清案件合理断案。(2)互相制约:三机关的配合是有制约的配合。公安机关执行逮捕要经检察机关批准;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起诉罪行给以判处刑罚或免予刑事处分的结论,实质上是对检察机关工作的制约;同时,检察机关的抗诉也说明检察机关对法院工作的制约。正是在这样的彼此制约中,三机关达到配合查清案件的目的。2.某科研单位张研究员写了一篇论文在研究刊物上发表,作者吴某亦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在另一杂志上发表,该文中75%以上内容与张研究员所写论文相同,但却没有在文章中注明出处。张研究员发现后,向吴某提出,指出是侵权行为。吴某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供张研究员选择:一是在作品上去掉自己的名字,将作者改为张研究员,稿酬也归张研究员;二是保证在该杂志上发表声明,将张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请问:

(1)你认为以上两种解决方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两种方法都不合法。第一种解决方法,因该作品的20%是吴某的智力成果,不是张研究员独立完成的著作,所以不合法。第二种解决方法实际上是按合作作品处理,但该文在创作过程中,张研究员与吴某二人并无共同创作目的,也未形成共同创作权,不构成合作作品。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本案吴某的做法属剽窃他人的作品,构成侵权,应依法公开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1.某部办公厅张副主任接到几份登载任免有关人员的《人事信息》。其中,第一份是国务院任命五位同志为有关部副部长,相应免去有关同志的职务;第二份是某直辖市人大党委会任命一位主管全市农业的副市长,并免去他原任职务,第三份是某市电子办任命一批所辖电视机厂、广播器材厂等车间主任的信息;第四份是某市人民政府任命一名财政局长,并且该局财政局长仍是该市人大大常委委员。

问:张副主任接到的《人事信息》中哪项任免合法?哪项任免不合法?并说明理由。按照国家公务员任免权限的有关规定,《人事信息》第一份登载国务院任命五位同志为有关部副部长的做法是合法的,因为国务院各工作部门非政府组成的人员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由国务院任免;《人事信息》第二份登载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一位主管全市农业副市长的决定也是合法的,因为在市人大闭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副市长的个别任免;《人事信息》第三份登载的做法不合法,市电子办无权直接任命企业内设机构车间主任职务,应由厂长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任命;《人事信息》第四份登载的做法也不合法,因为市政府无权任命政府工作部门首长,作为市政府组成人员的工作部门首长,只能由市长提请市人大党委会决定任命,且一旦任职就不应再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

2.2002年11月,甲、乙兄弟俩到某县百货大楼购买衣服,在挑选衣服时,甲不小心将衣服掉在地上,并脱落了两个衣扣,遭到售货员的责骂,并要求甲、乙赔偿100元,甲、乙兄弟俩气愤不过,与售货人员发生了争吵,这时大楼的服装部经理金某出来,不由分说打了甲一记耳光。甲、乙二人推拉着金某要去找总经理评理,在推拉中将一节柜台挤坏,金某的眼镜也被摔坏,并因此使商店停业一小时,后来县公安局的人员出面才平息了这场争吵。县公安局根据以上情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甲、乙二人处以拘留7天。甲、乙二人仍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县公安局处罚决定的裁决。甲、乙二人不服,在收到复议裁决的第二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公安机关的裁决。问:(1)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甲、乙二人的诉讼?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甲、乙二人的诉讼。甲、乙二人的诉讼符合以上规定,所以人民法院应当受理。(2)该案应由何地人民法院管辖? 应由某县人民法院管辖。(3)谁是本案的被告? 某县公安局为被告。

(4)原告起诉是否有举证的义务? 原告不负举证义务,但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包括原告在内的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不得拒绝。

1.潘某系某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国有)特艺科、包装科业务员。某年某日,某印刷社找潘某,要求调拨纸张给该社。潘提出白版纸、玻璃纸每令分别加收15元和25元“奖金”。印刷社领导研究认为,即便付“奖金”,也比买高价纸张便宜,便同意潘的要求,印刷社先后9次向潘买纸,潘本人从中获款1万多元。另外,潘某还违反规定,先后5次向另一印刷厂低价卖出30多吨白版纸,从中获取好处费1万多元。

问:潘某前后两次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潘某的行为构成了受贿罪。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潘某的职责就是管理纸张的销售,他在销售过程中,订立名目,从中索取“奖金”和接受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完全符合受贿罪的特征。再者新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潘某正好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符合受贿罪的主体特征。所以,被告人潘某构成了受贿罪。

2.陈某,妻子早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参加工作,小儿子刚上小学。陈某因患有严重疾病,故立下录音遗嘱,将财产平均分给两个儿子。1996年5月陈某病发被送进医院,危急之时立下口头

遗嘱将财产全部留给小儿子。经抢救陈某脱离危险回家,有感于大儿子病中照顾,又立下代书遗嘱将财产全部让大儿子继承。三个月后,陈某摔伤致死,整理遗产时发现死前一天所立一份自书遗嘱将财产全部留给小儿子。请问:陈某所立各份遗嘱效力如何?陈某的遗产如何继承?

(1)录音遗嘱和自书遗嘱有效。口头遗嘱无效,因为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其他形式立遗嘱时,所立口头遗嘱无效。代书遗嘱无效,因为剥夺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份额。(2)按自书遗嘱继承遗产,因为后立遗嘱优先。

1.1997年12月8日,李某因殴打他人受到县公安局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并被裁决赔偿受害人医疗费504元。李某在接到县公安局送达的行政处罚裁决后,既未申请复议,也不履行裁决义务。基于此,县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6条规定,于1998年1月5日以李某拒不执行处罚裁决为由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治安处罚。李某未交保证金,亦未提供担保人,县公安局于1998年l月10日对李某执行拘留。李某当即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认为是公安局对他作出的第一次行政处罚过重,第二次拘留程序不合法,要求复议机关改变第一次处罚,减少罚款数额;撤销第二次拘留处罚。请问:(1)市公安局对李某的复议请求(即改变第一次处罚,减少罚款数额)应否受理?李某能否就第一次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市公安局对李某的第一项复议请求不应受理,因为李某已丧失对县公安局行政罚款的复议申请权。根据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内提出。本案中李某在1997年12月8日接到县公安局对他作出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后,到1999年1月10日才提出复议请求,显然已经超过复议申请期限,因此市公安局不应再受理他的第一项复议请求。同时,李某也丧失了对该处罚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2)县公安局对李某又处以行政拘留是否合法?市公安局应做出何种复议决定? 县公安局对李某又处以行政拘留是合法的,市公安局应做出维持的复议决定。

2.某甲与某乙(女)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某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某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

根据《继承法》第26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此,本案中,甲的遗产为9000元。根据《继承法》关于胎儿的有关规定和继承顺序的规定,乙与丙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同时应为胎儿保留第一继承权的份额,这样9000元分为三份,每份3000元。丙、乙各继承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死体,为其保留的3000元由乙和丙平分。如果胎儿出生时为活体,但后死之,为其保留的3000元,由乙继承。

1.某商店售出一批皮大衣,其中几件有质量问题,属生产厂的责任,商店负责给消费者退换后,即向生产厂追偿。生产厂厂长称,在订立该批货物的购销合同中,已明确规定由生产厂多付15%的货物,生产厂不再承担产品瑕疵担保责任。问:生产厂的理由是否合法,为什么? 生产厂的理由是正确的、合法的。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售出的商品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销售者依法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后,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追偿。对于修理、更换等问题,如果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产品购销合同中有不同约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合同约定执行。

本案中,商店给予消费者退换产品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向生产厂家追偿也是正确的,只是忽略了事先在购销合同中已对产品质量承担赔偿责任的约定。因此,生产厂家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2.受市工商局委托组成的质量监督执法小组在例行的检查中,发现甲厂生产的电器严重不符合标准、足以造成人身伤害,该小组便以工商局的名义对该厂罚款2万元,并责令其停产停业。在处罚过程中,甲厂提起举行听证的要求,遭到拒绝。甲厂不服该行政处罚,遂以质量监督执法小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问:(1)法院是否应受理此案?为什么?如果不受理该如何处理? 法院不能受理此案。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须有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所以甲厂不能以执法小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应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并告知甲厂将被告变更为市工商局再行起诉。(2)如果法院受理本案后,该如何判决?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所以在本案当中,甲厂依法享有听证的权利,工商局及其委托的执法机构无权剥夺。据此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违反了法定程序。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原处罚决定(在本案当中理应撤销原处罚决定),并可责令被告(市工商局)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甲电子配件厂与乙电脑公司签订了一份电脑芯片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合同总价款100万元。乙公司先支付15%的货款即15万元,甲厂送货后1个月内,乙公司付清全部货款。乙公司先支付了15万元,甲厂送货后,由于乙公司经营状况不好,遂与甲厂协商,由丙公司承担债务,甲厂同意。

问:丙公司处于什么地位?其加入债务人,如果没有甲厂的同意,而只是通知甲厂,能否发生效力。丙公司在本案中处于并存的债务人的地位。其加入债务人的行为是并存的债务负担。在并存的债务负担中,由于原债务人没有脱离债的关系,对债权人的利益不会发生影响,因而,只需通知债权人即可发生效力。

2.某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每年春节前后,因为放假和过节的关系,给公交运输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2006年12月8日,某省物价局主持举行2007年春节期间公交价格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邀请听证会到会的人员。此外,还邀请了64名社会人士。听证会在民主的基础上听取了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春运前、中、后3个不同阶段价格上浮的比例的情况说明。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角度,说明公交价格上浮制定的原因并简要分析。

①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春节期间公交运输平均成本增加,乘客剧增,造成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②国家运用宏观调控对国家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此次听证运用国家价格杠杆调节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利益。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听证会以及价格上浮的制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起促进作用,它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此次听证会,根据某省的实际,实行票价上浮,分散旅客,避免集中。

②矛盾有其特殊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次听证会,根据春节前、中、后客运量的大小,确定了不同阶段上浮的比例,有效地分流客源。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不断地深化发展,根据现实的实践的变化发展,认识也必然发展。(3)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中哪些知识? ①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此次听证会邀请各方面人士,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真实反映了我国民主制度化、科学化不断完善。

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此次听证会,在民主的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价格上浮的指导价。

③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次听证会,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协调、社会管理等有关职能。

④此次听证会体现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⑤此次听证会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公民甲一日外出,遇车祸身亡。甲的弟弟乙和母亲丙闻讯后,立即前往出事地点。乙见其兄甲已亡故,遂整理甲散落一地的物品。其中有甲刚刚领取的工资2 000元,乙发现后将其交给丙,丙遂将该钱揣人怀中。在乙为其兄料理后事的过程中,共支付丧葬费1 000元,丧事处理完后,甲妻丁得知有2000元工资被丙拿走,遂以丙为被告,诉讼到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该2000元为自己的单方财产。

问:(1)丁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由于丙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且甲与丁之间对夫妻财产的归属并无约足,适用于一般规定,即归夫妻共同所有而不是丁一方的财产,因此丁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2)设甲仅遗有现金2 000元,乙支付的丧葬费应如何处理? 乙支付的丧葬费1000元应由甲的遗产予以偿还。

(3)在上问的情况下,甲的2000元工资在当事人之间应如何分配? 甲的工资2 000元是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先分割一半即1000元给丁,其余一半作为甲的遗产偿还乙支付的丧葬费。

2.2006年7月21日晚11时许,原告章某因住在其楼上的邹某家喧闹,影响其妻手术后休息,便上楼拉了邹家的电保险闸。为此,邹某和其妻夏某与原告章某及其妻发生争吵,进而厮打起来,在众邻居的极力劝阻下才平息了事态。后来经法医鉴定,原告章某及其妻、邹某之妻夏某均为轻微伤。2006年8月13日,被告区公安分局以原告章某殴打他人为由,作出第950543号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决定对章某处以15天行政拘留。原告不服,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复议维持原处罚决定。原告对该复议裁决仍不服,遂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问:本案中公安分局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其对章某的处罚是否合理? 本案中公安分局的行为称为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领导行政工作,管理公共事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序为标准可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本案中公安分局对章某处以15天行政拘留的处罚行为,既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又是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但公安分局在作出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时存在显失公正的问题。原告章某因故意挑起事端,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微伤害,被告区公安分局据此给予了原告最重的行政处罚——拘留15天;原告的邻居邹某及其妻夏某对原告挑起事端的态度是“针尖对麦芒”,在相互殴打中,造成原告章某及其妻二人轻微伤害,而被告对此却不作任何处罚。被告所做的处罚显然畸轻畸重,属对同类违法行为给予一重一轻的处理。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呢?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章某挑起事端,并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微伤害,应受治安管理处罚。原告邻居邹某及其妻夏某在相互殴打过程中亦造成原告及其妻轻微伤害,亦应受治安管理处罚,但被告对他们二人却未作任何处罚。故被告对原告章某的处罚显失公正,应当依法予以变更。

1.甲发现一头牛在自家田里吃麦苗,便将此牛牵回进行喂养,过了10天,乙发现自家走失的牛在甲家牛圈,向甲要牛。甲让乙将牛牵回,但提出了一些要求,双方为此发生纠纷。请问:甲可以提出什么要求?乙是否应该满足甲的要求?为什么? 答:甲可以要求乙支付麦苗损失费、饲料费和误工损失费。

乙应该满足甲的要求。《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甲乙之间构成无因管理之债,乙应当承担甲的损失的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2条规定:“管理人或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的实际损失。”可见,甲的要求完全是合法的,乙应满足甲的要求。

2.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

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该事件是意外事件。田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而不是被林某打了几拳。主观方面,林某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预见自己打田某几拳就能将其打死,林某对田某的死亡结果不具有故意或过失,田某的死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刑法规定,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构成犯罪。因此林某不是故意伤害。

1.1997年12月8日,李某因殴打他人受到县公局罚款100元的行政处罚,并被裁决赔偿受害人医疗费504元。李某在接到县公安局送达的行政处罚裁决后,既未申请复议,又不履行决义务。为此,县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6条规定,于1998年1月5日以李某拒不执行处罚裁决为由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治安处罚。李某未交保证金,亦未提供担保人,县公安局于1998年1月10日对李某执行拘留。李某当即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认为是公安局对他作出的第一次行政处罚过重,第二次拘留程序不合法,要求复议机关改变第一次处罚,减少罚款数额;撤销第二次拘留处罚。问:

1)市公安局对李某的复议请求(即改变第一次处罚,减少罚款数额)应否受理?李某能否就第一次行政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市公安局对李某的第一项复议请求不应受理,因为李某已丧失对县公安局行政罚款的复议申请权。根据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内提出。本案中李某在1997年12月8日接到县公安局对他作出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后,到1999年1月10日才提出复议请求,显然已经超过复议申请期限,因此市公安局不应再受理他的第一项复议请求。同时,李某也丧失了对该处罚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2)县公安局对李某又处以行政拘留是否合法?市公安局应做出何种复议决定? 县公安局对李某又处以行政拘留是合法的,市公安局应做出维持的复议决定。

2.刘某系河南省洛阳市某区人,1992年到广州市白云区打工,1994年刘某因有嫖妓行为被广州市越秀区公安分局行政拘留5天。在拘留过程中,刘某因心脏病突发死亡。刘某的父亲对此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问:,1)本案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案受案范围?为什么? 本案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因为行政诉讼法规定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本案属于拘留行为。2)刘的父亲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吗?为什么? 刘父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因为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3)如果刘的父亲能提起行政诉讼,他可以向哪个法院提起? 刘父可以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以及洛阳市某区人民法院中的任一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广西甲果品公司委托推销员乙带三万斤香蕉到北京销售,乙到京后,不幸遇车祸住院,为防止香蕉腐烂,乙自行决定转托北京丙代为销售,丙同意以稍低于市场价格代销,乙同时电告了甲,甲回电表明异议时,丙已将三万余斤香蕉全部售完。甲起诉,请求赔偿,你认为甲的请求是否可以支持? 此案中甲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此案中,甲与乙之间属于委托代理关系,甲是被代理人,乙是代理人,法律规定,代理人的合理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但是,此案中,乙并没有直接代理甲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而是在紧急情况下,将甲委托给自己的事物,转托给丙,并及时通知了甲,法律规定,代理人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将代理事务转托他人履行。被代理人应当对复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负责。此案中,乙是为了防止香蕉腐烂而请丙代销。因此,甲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2.1986年2月初,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人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个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该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个乡、镇长进行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县政府并未引起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又向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县委亦未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的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会上人大常委会委员们一致认为该任免文件不符合法律规定,故通过了将其撤销的决定。试问: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县人大常委会撤销县政府的任免文件是正确的、合法的。

根据我国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乡、镇长应该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人民政府无权任免。因此,在县委向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个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后,县人民政府可以就建议名单进行讨论、考察,并可以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意见,但无权任免。

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撤消本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县人民政府未经乡、镇人大通过的乡、镇任免决定,是不符合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的。县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对县政府的“任免文件”进行审查,并撤消了这一不符合地方组织法的决定,故是正确、合法的。

1.某非民族乡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前夕,群众议论乡长选举问题。甲村民说,王××这次当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王××是本乡人,本乡人不能当乡长。乙村民说,那不一定,王××工作踏实,政绩突出,在群众中有很大威信,他当选的可能性最大。请你分析王××当选乡长的可能性。王××不可能当选为乡长。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12章“回避”的规定,“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公务员除外。”因此,王××不是民族乡的公务员,按回避原则,不得在本乡担任乡长。所以他不可能当选乡长。

2.1991年8月10日,靠山县县长与临海市市长开会时相遇于某市宾馆,二人一见如故,马上结成经济协作伙伴。靠山县县长早闻临海市生产的香烟全国闻名,而靠山县则盛产优质烟叶,当即提议:请临海市香烟制造厂为靠山县提供制造香烟的设备、工艺、生产销售香烟的粗细包装和商标;并负责派技术人员到靠山县帮助建烟厂和培训工人等等。靠山县将从新建烟厂所获利润中提40%给临海市烟厂,临海市市长当即答应了靠山县县长的全部要求,在尚未签订经济合同的情况下,返市后三个月内完成了全部协作事项。但在分配利润时,靠山县只愿拿出30%的利润给临海市烟厂。为此,临海市市长诉至靠山县人民法院,诉称靠山县违反经济合同。该法院作出如下判决:将靠山县新建烟厂的全部所得收缴国库。你认为此判决正确吗?为什么? 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理由:该合同是无效经济合同。因此双方只是口头协议,又不是即时清结,依据经济合同法关于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外,必须用书面形式之规定,该合同的形式不合法。且合同的内容不合法,一则不符合国家关于香烟生产、销售的有关规定,二则靠山县的行为带有欺骗性。依据经济合同法规定和无效经济合同自订立时起就无效的规定,该合同自始无效。1.今年(1997年),北京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的支持下,面向社会招考副司局高级公务员。此项举措引起社会轰动,应考者不绝。而且许多是中央政府机关干部和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应考者。试问:北京市采取的是何种方式的干部录用制度?有何优点? 北京市是采用考任制方式,面向社会进行招考而产生的行政领导者。考任制,即由用人单位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它的长处在于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可以广开才源、拓宽视野,同时有效防止任人惟亲。因此,凡符合条件的均可报告,通过公开录用程序,使行政领导者的产生能在竞争的基础上择优录取,也保证了考任制的公正性。2.1992年2月8日,S市A区个体户张三将500公斤鸡蛋运往郊外某县出售,途中被该市B区公安分局所设检查站(B区公安分局的派出机构)扣留。检查站认定张三的行为违反 S市人民政府关于

不准本市鸡蛋外销的规定,属于投机倒把行为,作出了以每公斤低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强制收购张三500公斤鸡蛋的行政处罚决定。张三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原处罚决定,张三仍不服,准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试析: ①张三应向何地何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张三应向S市B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即B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第一审行政案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均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级别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仍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地域管辖)。

②该案的被告应该是谁?为什么? 该案的被告应是S市B区公安局。因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原告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派出的机构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③检查站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人民法院对该案应作出怎样的判决? 检查站的处罚决定是不合法的。因为对投机倒把行为进行处罚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权,公安机关作出该处罚决定是超越职权的。对此,人民法院应撤销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并建议公安机关将案件移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

1.1987年5月,某县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发出免去一位同志的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担位该职务的通知。在县人大常委会还没有讨论这两位同志的任免事项时,县政府就发出了任命拟免去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同志为县农委委员的通知,县委一位负责同志也找拟任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同志谈话,让他离职就任。对于这种不按法定程序任命干部的做法,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县委提出了意见。县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随后,县委与县政府分别撤销了原来发出的通知。

问: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哪些有关规定? 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对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任免,应由县人大常委会履行法定手续进行任免。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上述宪法规定,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任免,应予撤销。

2.某省甲族自治州境内有汉、甲、乙三个民族聚居。召开某届人民代表大会前,因丁族人口太少,因而在选举中没有分给代表名额。大会选举出的州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均为汉族公民;副州长二人,均为甲族公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人,分别为汉族公民和乙族公民。会后,该省人民政府向甲族自治州下达一项执行决议。经该州政府研究后认为该决定在本辖区内不宜执行,只因为是上级命令而不得不予以执行。

问:上述选举、开会和决策的过程中,有几处违法行为?分别是什么?(1)共有4处违法行为。(2)分述如下:

①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明文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即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而不论其人口多少,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②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所以,自治州的州长应该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即自治州的州长应该是甲族公民,而不能是汉族公民。③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所以,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即应当有甲族公民,而现在没有。

④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对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而不能认为是上级命令,必须执行。

六、论述题(共10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历史的基础和起点,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

(3)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条件。(4)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新的理论贡献?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贡献:

(1)提出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

(2)提出“两个转变”的思想,强调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3)提出“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提出“两个纲领相统一”的思想,强调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5)提出“两个基础”的思想,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6)提出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强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从严治党为根本方针,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进一步解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试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波浪式前进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表现在经过两次否定,事物自身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主要表现在事物的发展有自己的周期性,是一个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如果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的统一,就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有必胜的信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因此,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2)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例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更是曲折和艰难的,为此,我们必须有冷静的头脑,敢于走曲折的路,善于走曲折的路,防止盲目乐观。

(3)应该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既要反对只见曲折,不见前进这个大趋势的盲目悲观的循环论,又要反对只见前进,不见曲折性的盲目乐观的直线论。

为什么说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苦的任务?

我国是人口大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都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一个重大问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劳动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与社会各方面和企业及广大劳动者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把就业问题解决好。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首先要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五年发行6600亿元国债,带动3万亿元社会资金,用于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1998~2001年四年中,仅国债项目投资就分别带动经济增长1.5、2、1.7和1.8个百分点,国债投资直接创造了5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这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扩大就业的根本性举措。

(2)统筹处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拓展就业渠道。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并使之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既要分流企业冗员,减员增效,又要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又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既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扶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非国有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

(3)鼓励支持创业,广辟就业门路。扩大劳动就业是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由政府统包统揽,必须靠全民共同努力。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的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当前要特别扶持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发展。我国各类中小企业超过800万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9%,提供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要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创办审批程序,扩大融资渠道,减轻税费负担。社会有关方面应积极为企业提供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对外合作、法律咨询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社会都要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组织起来再就业。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务市场建设,依法管理劳动用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劳动者尽快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一是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重点由基本生活保障转为就业保障,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人员进行创办企业培训。二是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培养技术工人,对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革新创造和转业能力。三是面向城乡初高中毕业生普遍开展职业培训,加强职业指导,提高青年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四是广泛利用现代通讯技术,面向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开展远程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五是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与企业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5)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目前存在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集中在资源枯竭矿区和老工业基地,以及一些难以找到工作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长期失业,家庭生活将陷入困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和关心这些处于困境的行业和企业,在保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积极帮助城镇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给困难群众提供特殊就业照顾和就业援助,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增强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扶危济困活动,使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怎样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答:(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以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于解放思想,不迷信以前的理论,严格地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类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于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毛泽东思想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正是由于敢于解放思想、打破了对城市暴动论的迷信,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中国国情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方针,才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4)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传统,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大胆地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教条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当代国际形势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才正确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武器。

(5)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把与时俱进纳入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之中,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紧密联系的整体,看做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这样,就把毛泽东倡导的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邓小平概括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

答: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但是,市场却不是万能的、天然和谐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1)市场功能的缺陷。

企业的市场活动不可能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由此产生的矛盾靠市场的作用无法自行解决。(2)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但竞争会产生垄断。垄断会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其后果是束缚市场功能的发挥,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3)市场在公共的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

市场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引发社会矛盾。(4)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因而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不利于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稳定增长。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主题?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开拓奋进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既是大会的主题,也是面向未来党和国家整个事业和工作的主题。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这一主题。

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继续解放思想”,是十七大主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全党在思想路线、精神状态方面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七大主题对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十七大的主题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新形势下的两大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十七大的主题对全党发出号召:“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要总揽全局,照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缓解。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1.2008年7月1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认为,2007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但目前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特别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仍然过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实现五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相当艰巨。

2.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审议并原则通过《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草案)》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

一、为什么要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系列活动?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2.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环境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

3.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为了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为了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行动。

4.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它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人民利益,这也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

二、应该怎样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1.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创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坚持依法治国。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执法力度,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严惩浪费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的行为。

3.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关、停、并、转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那些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恶劣现象;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和奖惩制度。

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另一方面,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有利于确保未成年人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只有把教育事业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3.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当今世界,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全面实施城乡免费

义务教育,是我们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公平。社会公平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所有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平等的教育。这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更好地保证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江泽民同志的此段讲话,论述“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而人民又是创造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三个代表”中居于基础地位。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的决定作用,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从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看,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必然也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这二者是紧密联系着的。从先进生产力与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看,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能得到满足,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一句空话。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三个代表”中地位同样重要。先进文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集中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是推动历史进步还是阻碍社会发展,关键要看它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文化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必然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但同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惟一宗旨。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区分一个政党是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又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也必然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同时,只有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体,体现了党的建设中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发展创新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保持自身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统一,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统一。“三个代表”既是规律概括又是明确要求,既是经验总结又是深刻警示。只要全党能够切实做到深刻理解与把握“三个代表”的内在统一,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自觉性,我们就会更加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各方面的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答:(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以股份制作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 形式。

(2)公有制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国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指公有经济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所以,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两种基本存在形式并不矛盾。

(3)企业的所有制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股份制企业体现的是资本组织形式,是企业的法律形式,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决定股份制企业的社会性质的是谁拥有控股权。

(4)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私”资本和资产的对立,把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企业内部找到微观的具体实现形式,深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程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公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公有制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公有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促进公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公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提高公有制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也可以使公有经济通过控股、参股扩大控制力和影响力。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尊重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正是建立在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也正是要回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问题。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应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物质文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精

神文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提供有利的思想保证。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试述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使命。197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上,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对早日实现中国的统一将产生深远影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与前提。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台湾独立”,这是中国一贯的原则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于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染指台湾,充分显示中华民族为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通过和平谈判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但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预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绝不容改变。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统一以后,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台湾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区,拥有立法和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情等系统都由自己管理等等。有理由相信,只要两岸人民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坚持统一,反对分裂,两岸关系一定能够不断发展,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试述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

我国过去长期商品短缺的状况已基本改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面对出现的阶段性、结构性剩余和国内市场潜力远未发挥出来的矛盾,面对大量商品市场需求不足和一些产品特别是关键技术设备大量依靠进口的矛盾,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但发展必须是讲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再也不能像过去多次反复出现的那样,盲目地大干快上,盲目地扩大生产、搞重复建设。

深入研究和加紧解决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个任务,如果不抓紧完成,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陷于被动。结构调整要统筹规划。调整的重点主要是:调整过去重复建设造成的不合理结构;调整已经落后和过于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能力已经过剩、没有销路的产业、产品结构;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使之逐步成为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式装备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发展;不失时机地有选择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以利于既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妥善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在调整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切忌回到计划经济的老方式、老模式上。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要积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强基础性、关键性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加速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应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

点,同时,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加强和改善全社会管理,形成各方面的严格科学管理制度和机制。

我们已经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格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有了很大克服。但分配上还存在和新产生的诸如收入向个人过分倾斜、工资标准实际执行中的不规范、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不力、个别人用非法手段获得高额收入等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要求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方面,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上的过分悬殊,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始终注意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继续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稳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要按照中央的决定,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小城镇,保证金融稳健运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切实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既是加快结构调整、深化经济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努力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要充分认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利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迎接挑战,赢得胜利。

“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文明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动和腐朽的东西。”(选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请回答,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的否定观。

(1)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绝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是“扬弃”。

(2)辩证的否定原理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克服什么和保留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3)对外开放政策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有益的东西,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则必须进行批判。

(4)我们既要反对盲目排外、闭关自守,也要反对照搬照抄外国的一切,反对崇洋媚外。我们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时,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请运用邓小平理论有关原理,分析、论述下列材料所说明的问题。

某县近几年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重大突破。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1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并影响到社会治安。

1.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某县改革开放中经济工作搞上去了,但出现了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这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抓得不力。只要按照邓小平同志两手抓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取得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该县县委多次召开会议深入研究,决定采取坚决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2.请结合下列情况,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985年以来,某省大力发展水泥工业,小水泥厂遍地开花,至1994年底达300多家,大部分为年产5000吨以下的立窑水泥厂,产品好多为425号以下,全年水泥产量1700万吨,但还达不到年生产能力4500万吨的40%。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疲软,水泥需求量骤减,落后的立窑法生产的水泥价格由几年前的每吨400多元回落到去年的每吨

200元左右。这些小水泥厂,大多数面临亏损停产的困难局面,必须进行结构调整。

宏观调查控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是配套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必须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某省小水泥厂遍地开花造成的危害,就充分说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论述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一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也乘虚而入。如果片面地抓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就会泛滥起来,阻碍甚至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甚至会使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付诸东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它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给物质文明建设,给我们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为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因此,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在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一硬一软。2.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但是,市场却不是万能的、天然和谐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

(1)市场功能的缺陷。企业的市场活动不可能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由此产生的矛盾靠市场的作用无法自行解决。

(2)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但竞争会产生垄断。垄断会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其后果是束缚市场功能的发挥,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3)市场在公共的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市场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引发社会矛盾。

(4)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因而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不利于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稳定增长。

简要论述一下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分类 事业单位的分类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事业单位的性质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它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

企业单位就是以盈利为目的公司等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所谓“自负盈亏”意即:自己承担亏损与盈利的后果,有一定的自主权。企业单位分为国企和私企。国企就是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私企就是属个人所有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宗旨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六、综合分析题(本题15分)怎样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执行?(1)理论依据:一方面,这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炼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

发展为思想主体的。另一方面,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2)客观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

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庇佑之路,是世界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

(3)如何贯彻执行:第一,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遥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和社会的全

面发展。第三,深化改革。第四,全心全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1.2008年7月18日,以“感知宁夏50年和谐辉煌”为主题的“2008网媒宁夏行”采访活动在银川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进一步加大宁夏的对外宣传力度,让全国网络媒体感知宁夏50年的发展辉煌,充分展示宁夏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崭新面貌,展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取得的伟大成功。

2.2008年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新起点上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

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怎样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二、5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充分享有管理本民族地区内部事务权利的根本保证。

2.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3.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4.必须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行扶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5.必须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实现民族繁荣需要各民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充分依靠少数民族本地区人民辛勤劳动的同时,鼓励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下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材料:

【材料1】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十多 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四倍多。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十倍以上。

【材料2】即使今后十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每年仍将净增人口1000万。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

【材料3】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5%,而且在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大部分城市缺水。人均耕地0.1公顷,人均森林资源面积O.12公顷,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和20 %。

【材料4】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0年比1990年增长30%,而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我国已成为化学品生产、进出口和消费大国,目前有1万家企业,生产4万余种化学品,年产值达4500多亿元,生产和使用化学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事故和隐患不容忽视。同时,由于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产垃圾不断增加,城市空气污染以及酸雨、沙尘暴等危害日益突出。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1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了7个。全国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以上材料说明:第一,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仍然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不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人口问题庞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人口问题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第四,我国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些材料表明,在新世纪,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和强大的压力,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第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三,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第四,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第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第六,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下面是关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材料:

【材料1】 千百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发掘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物质资源的直接占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能力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力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2001年5月15日)【材料2】从世界科技发展看,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进步不断突破人类认识的已有境界,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产生了众多新的跨学科领域。科学发现正在为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可以说,谁把握了这些新特点新趋势,紧紧抓住追赶和跨越的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了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步伐。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 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5日)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说明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实际分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必要性及重大举措。

科教兴国,就是要把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教育优先的确立依据是:

①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③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竞争。具体措施:

①要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②把科教兴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③加大政府的投入; ④推动社会的教育投资;

⑤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实行救助制度,把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结合起来。(2)我国当前如何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力资源 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七、写作题(50分)。

1.以××局团委会的名义向××柿×县委办公室发函,请其协助联系一个企业,以便组织××局团委的团员青年前去参观学习,并希望尽快复函。(4分)

(1)格式正确、完整,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成文日期等。(2)联系事项交代得清楚、具体,如参观人数、日期、内容、目的等。(3)用语谦和、通顺。2.根据下列素材撰写一份会议通知。发文机关:××银行教育司 收文机关:行属各院校

××银行定于199×年×月×日在××会议中心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会期四天,要求各院校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参加。(6分)××银行教育司文件 ××字【199×】××号

关于召开××工作会议的通知 行属各院校:

根据全国××工作会议精神,为传达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定于199×年×月×日在××会议中心召开××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与会人员:各院校党委书记及宣传部长。

二、报到时间与地点:199×年×月×日上午9:00,在××会议中心118房间报到(乘××路车到××站下车)。

三、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经费自备,由所在单位报销。

四、联系人:张××,电话××××,×××× 请准时出席会议,特此通知。××银行教育司(盖章)一九九×年×月×日

1.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1)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

(2)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3)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2.简述人的最本质特征是人的社会性。

答: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仅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且还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就是说,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品性,从根本上说,不取决于人的机体状况,而取决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考察人及人的本事决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就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显示的,具体的“人”。3.怎样理解商品的价值是在物的外壳掩饰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答:(1)商品是以物为媒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虽然是以自己的自然属性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但它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因为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关系。

(2)价值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一,价值反映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同一生产部门内不同生产者同一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但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价值这一概念,把同一生产部门不同生产者的差别平均化。同一部门不同生产者之间,通过价值发生了经济联系。第二,价值也反映了不同生产部门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生产部门生产不同种商品,他们的具体劳动各不相同,劳动负责程度也各不相同。他们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通过价值关系,把不同的具体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可见,价值这一观念,又把不同生产部门生产者的劳动差别统一化,从而使不同部门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经济联系。4.简述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本点。

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党理论,其基本点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内部矛盾;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培养党的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尤为重视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他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接受党内党外的双重监督;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这一政策 答:(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巨大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繁荣的重要条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由于劳动者之间的差别,各地经济条件的差别,必然造成富裕程度的不同。(2)“先富”和“共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部分人先富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即 “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手段和途径。只有贯彻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因此,这个政策可以推动各地区扬长避短,努力发展商品经济;推动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企业活力;可以激发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目的的手段。而且,部分人先富起来要受共同富裕的制约和指导。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又是以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基础,途径和前提的。一部分人生活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二

1.简述联合国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答:(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和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等。(2)联合国遵循的基本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者武力威胁来侵略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参与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物,等等。2.简述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答: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概况了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全部内容。人类世界即“属人世界”,是指人类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体。“自在世界”又称天人自然界,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得自然界,它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世界不能脱离自在世界。二者既分化又统一,实践是他们分化统一的基础。就共性而言,无论是人类世界还是自然世界都具有客观性。就区别而言,人类世界又不是自然世界。

3.如何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性质。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他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是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因此,他的劳动又是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虽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只有当他的私人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交换的时候,他的产品被社会接受了,他的私人劳动才算是真正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其根源在于私人劳动在社会劳动的矛盾,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简述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答:(1)要懂得党内斗争是一件最严重最复杂的事,绝不可以草率了事。必须站在大无私的立场上进行。

(2)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3)对任何问题应采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

(4)要正确地运用组织和纪律手段。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时候,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可以采取对抗的斗争方式和组织手段。

(5)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

(6)分清党内斗争与党外斗争的明确界限和适当联系,做到内外有别。

(7)禁止党内一切无原则的纠纷,允许犯错误的同志进行申辩,并给他们以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时间,欢迎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1具有一下几个显著特点;

上一篇:秋天的早晨散文下一篇: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学习有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