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

2024-05-15

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共9篇)

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 篇1

2018年漳州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时政题目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编考试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时政题目》,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综观事业单位的考试会发现,在各类考试中,政治部分为重中之重,占比高达近36%。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期间结合真题着重讲解,学员也要重点学习。其中,考题以中特、时政为重点,马哲次之,其余马政经和毛概考查相对较少。时政部分属于考试重点内容,延续了考查时事新闻和政策文件的规律。时政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枯燥,需要在掌握文件框架的基础上,梳理知识点。今天重点分析一下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题目。

【经典例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我国五年来所做的工作为: A.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C.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D.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答案】ABCD。解析: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五年来所做的工作为:(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稳中向好。(2)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3)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4)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发展动力不断增强。(5)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6)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9)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故本题答案选ABCD。【经典例题】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______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

A.6% B.6.5% C.7% D.7.5% 【答案】B。解析: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故本题答案为B。

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 篇2

一、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总称。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人居环境、田间道路、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设施;二是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主要指村级图书室、村卫生所和农村健身娱乐设施;三是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主要指人畜饮水设施、农村道路硬化、沼气设施、农村电网以及农村网络入户工程;四是农村创收基础设施。主要指农产品销售站。泸州市的农村普遍存在的困难有:人居住房形式单一、村级图书室大多未建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销售站未成立、农村网络入户工程多数村未启动、农产品加工率低及社会救助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 基础设施可以直接创造财富, 成为国民经济的增加值, 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农村的农民属于密集型居住环境, 基础设施也应该朝密集型方向建设, 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 势必会增加很多的就业岗位, 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比如农村的道路硬化建设、防洪水渠建设、社村运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另一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其他生产要素对农业的平均成本, 间接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快慢。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 国内外研究表明:农村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改变, 可以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改变灌溉系统和交通运输设施, 可以减轻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了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 使剩余的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其他非农行业中。比如农村公路实行村村通以后, 各个乡村互相连接, 可以带动农村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2. 农村现代化的需求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目前, 传统农业正在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 势必会造成各种需求的增加, 农村的建设会向城市建设靠拢, 农民的生活需求也会逐步提高。但目前泸州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还处于严重落后的境地, 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与条件, 可以促进农民的消费, 比如农村电网的改善, 部分农村居民就会用上打米机、玉米粉碎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农用电器和生活电器, 从而扩大了农村的消费需求,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运作速度,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实施农村网络入户工程对农村经济的增长也是有利的。农村居民有了互联网络以后, 可以加强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密度, 有利于信息的畅通性和时效性, 比如每个村的村委会可以建立一个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农民可以在互联网上出售自己家的农产品, 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查看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商品, 这可以拉近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我国农村人口多, 从长远角度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 加大资金的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 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不大,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 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总量明显落后的局面。资料分析显示, 以2001~2003年为例, 全国村镇人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费用为42元、68元、67元, 相比同时期的城市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费用658元、877元、320元, 相差甚远。所以, 财政性建设资金部分要向农村重点倾斜, 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资金有限度,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 而且见效缓慢, 农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和极大的波动性, 很多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要充分依托农村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农作物优势引进企业, 比如泸州市江阳区大桥镇拥有成百亩的柑橘和荔枝, 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企业, 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加工成市场需要的商品出售。网络的建设、文体娱乐设施的配备、公路的修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而拓宽了融资渠道。

2. 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要不断改变“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的局面, 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 切实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当前形势下,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该转向农村, 各个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城乡发展规划, 规划中应该考虑城市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解决后, 会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 农民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 农民素质也会得到提升, 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使农村经济不断地良性发展。

3.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有些地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丝毫不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经济水平和当地乡村文化, 违背农民本意胡乱建设。要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进行建设:一要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应该把经济发展、产业支撑和农民增收这三者之间相互结合起来;三是应该围绕农民“利于生产、生活方便”的原则, 合理布局村民住宅和公共娱乐设施;四是要解决农村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问题;五是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面积保护规划, 坚持合理开发农村生态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证农村本有的田园特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旅游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

4. 加强与农业高校的联系, 提高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在农村中的比重

一方面, 目前农村的村民普遍农业知识欠缺, 这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 农业院校可以加深与当地农村的联系, 既有利于院校的科研能力提升, 又可以服务地方经济。高校可以定期派科技人员到农村实地考察, 了解农村生产状况, 农民也可以从高校科技人员里面吸收新鲜农业知识。另一方面, 和发达国家比起来, 我国农村的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偏低, 且专业能力欠缺。如泸州市江阳区大桥镇仅有2名专职人员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且都没有经过正式的专业学习与培训。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农村与农业高校的沟通纽带, 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教育, 提升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把提升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与水平作为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5. 明确重点和难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

由于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也不可能每个村庄都把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整, 因此要明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急需建设的地方。农民自身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去。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 按照“利于生产、生活方便”的原则, 合理布置居民生活区、生产区和文化娱乐区, 打造山清水秀、城乡结合体、环境优美的特色示范农村区域, 成为工厂企业入驻的优先考虑因素, 这才有利于泸州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温州:公共理财之道 篇3

源于藏富于民、财源于民的民本经济特性,温州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轨变型的过程中,公众监督意识越来越强,对财政支出的知情权诉求、民主法制诉求也增多。为此,温州市财政部门提出“一保吃饭、二保民生、三保建设”的理财思路,全面提高理财能力,为服务温州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为民理财

秉承为民理财理念,我市精心编制部门预算、专项资金计划和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做到有保有压有控,集中财力办大事。

一是保民生。根据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的要求,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我市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领域投入。

二是压一般。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突出加强“三公”(公务接待、公务外出学习考察、公务用车)、会议等管理,逐步推行公务卡制度,着力降低公共行政成本,打造“节约型政府”。为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温州市提出2009 年公用经费、项目经费及其它一般性消费性经费预算要“零”增长。

三是重调控。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优化专项资金投向。例如,围绕温州沿海产业带布局,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依法理财

温州市依法编制预算、依法执行预算、依法进行监督,强化预算严肃性和约束力,努力使公共财政支出的每个流程和环节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一是严追加。通过细编精编预算,将预留经费全部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并逐步扩大预算的涵盖面,尽力将能够预计到的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当年部门预算,减少临时追加,加强对追加预算的规范管理。

二是消结余。近年来,我们与有关部门一起加强对结余资金的统筹安排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预算执行中,一些部门优先动用结余资金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经费需求;在预算编制中,一些部门加大了消化使用结余资金力度,主动统筹使用净结余资金。

三是迎监督。根据《预算法》等法律,将预决算报告、部分市级部门预算以及非税收入、绩效评价等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向人大汇报,自觉接受监督,今年还首次向各县(市、区)征求人大预算报告的意见。

科学理财

我市坚持科学理财,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一系列财政管理创新改革,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是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根据财政部、省厅有关文件要求,去年我们制定了《温州市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集中支付会计核算等方面制度,并于12 月份选择建设局等10 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今年11 月又选择7 家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扩面试点工作。计划2010 年1 月所有财政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二是积极推行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在去年成立绩效评价处和部分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继续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规模,对100 万元以上项目都要求申报预期绩效目标,实现了“事先、事中、事后”全过程资金监管。

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我市不断拓宽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并通过开发市级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推行网上政府采购,切实方便了采购人,规范了财政监管,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

四是创新资金、资产和负债管理模式。我市研究制订了财政资金审批程序、专项资金管理、政府债务管理、行事资产管理等多项制度。特别是于今年四月份组建成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并通过建制立制,逐步完善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及产权纠纷调处等全方位的管理。

民主理财

我市坚持民主理财,加快推进“阳光理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社会对实现财政支出公开、透明、民主的呼声很高。

一是开展“树阳光财税,创满意单位”活动。局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分别与“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社区、老干部、企业等7 个层面建立了定期联系与沟通制度,以“阳光财税社区行”、“登门纳谏”、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予以实施。同时,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制度,例如,将收入情况等作为财税重大事项,向社会各界人士进行通报;积极参加我市“阳光行动”集中受理投诉、“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蹲点调研、“行风热线”广播直播等活动,充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增强了财税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推行专家评审制度。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在完善综合预算管理和公用经费定员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改进预算审核的方式和程序。在安排预算时,逐步拓宽预算决策参与者的范围,充分听取人大、审计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同时,制定部门预算专家评审办法,邀请本市一些知名专家及有关部门人员参与评审,并随机抽部分部门进行重点审查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

最后,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始终贯彻各部门与财政密切配合、共同理财的理念,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反复沟通,切实把好预算资金、项目的论证关、审核关。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合理地编制预算,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 篇4

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

它可以是为一般群众服务,也可以是为某一特定读者如儿童、工人、农民等服务的。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

其特征是:

①向所有居民开放,

②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

构建潮州市公共财政体系的思考 篇5

发展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各地如何结合地方的实际,逐步推进地方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是广大财政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该文从潮州市的.经济实力和地方财政状况出发,从收入机制、支出范畴、公共预算和财政监督等四方面入手,探索构建潮州市公共财政的新路子.

作 者:王文颖 陈丽霞 作者单位:王文颖(潮州市财政局)

陈丽霞(韩山师范学院科研处,广东,潮州,521000)

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 篇6

针对以上徐州市公共体育基础场地设施出现的问题,可以实施以下2条对策:1在体育健身场所建设之前,对当地的居民的具体情况和体育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人们的体育需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建设,这不仅可以使物尽其用,而且避免了资源上的浪费;2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体育需求、喜欢不同的体育项目,所以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时要了解这一点,丰富体育器材的形式,增加场所设施的创新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体育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4. 2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

对于各地区不同性别、年龄段的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徐州市城区应该分别设立不同的特色体育项目,让其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在体育活动中,老年人多是以健身为主,并且老年人睡眠时间少,工作少,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在为老年人安排体育活动项目时应考虑到这一点;中年人主要是以休闲、减轻工作压力为主进行的健身活动。

4. 3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法规

苏州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设想 篇7

建设内容

苏州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

苏州市公共卫生平台总体架构, 如图1所示。

基于苏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框架, 建立公共卫生数据交换平台, 采集所辖各区县公共卫生数据, 采集市属医疗机构公卫数据, 实现业务之间的共享和协同。

建立公共卫生数据质量控制平台, 在事前、事中、事后全面把控数据质量。

建立公共卫生数据中心, 形成并公共卫生基础数据库、机构档案库、公共卫生资源库、公共卫生业务库和公共卫生规则库等。

建立应用支撑层, 建立统一的机构、人员、数据字典注册中心, 建立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应用。

公卫标准规范建设

标准规范是公共卫生平台建设的基础, 以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标准规范为基础, 拓展平台相关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

功能规范:涉及各级疾控、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的系统功能、性能、系统流程等;

数据标准:公共卫生相关数据元、代码、指标等标准;

交换标准:包括公共卫生平台与区域卫生平台、基层卫生平台及其它已有平台或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标准。

功能、数据、交换标准等的扩充规范:为了确保整个软件平台可以持续发展, 生命周期尽可能延长, 平台能够强有力的适应医改过程以及医改后的局面, 必须建立良好的平台扩充规范。

公共卫生业务应用建设

1、构建公共卫生业务协同服务

公共卫生业务协同服务是公共卫生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协同, 跨业务的公共卫生业务协同以居民健康档案和机构档案为枢纽, 通过健康档案作为桥梁, 在不同公共卫生业务之间的实现信息交换共享、事件驱动事务, 从而达到跨专业的协同。

完善业务协同标准规范, 建立平台业务协同服务, 提供公共卫生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协同交互服务能力。

逐步开展公卫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

逐步开展公共卫生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

建立卫生与其他委办局之间的信息共享;

与区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 实现信息的双向共享;

2.建设完善疾控业务应用

基于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逐步建设完善疾控业务条线应用, 加强业务协作,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效率和信息管理的水平。

1) 传染病防治

业务内容包括急性传染病、艾滋病、性传播疾病、麻风病、结核病、虫媒传播疾病、寄生虫病等。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传染病诊断、报告、随访。通过医疗机构实时获取数据, 优化业务流程, 将各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前移, 如传染病信息本来在医院防保科由防保医生录入, 现在基于平台开展业务协作, 在医生工作站中增加录入模块, 由医生直接录入, 实时同步至疾控部门, 提早发现控制传染病, 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和处置工作。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监测与管理主要对心脑血管疾病 (卒中) 、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 (病历发现、致死性伤害, 特殊人群伤害, 社区伤害等) 、病人和高危人群管理、实现对慢性病的监测防治。业务活动主要包括慢性病诊断、慢性病报告、慢性病的随访。通过医疗机构实时获取数据, 推送到基层社区进行随访管理, 提高慢性病监测和管理水平。

3) 卫生监测

卫生监测与评估主要是针对各类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放射卫生、食品卫生、营养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

4) 预防接种

接入苏州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 包括:疫苗接种 (登记、接种、预约等) 、监测 (接种监测、疾病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副反应监测等) , 疫苗温湿度监控, 接种门诊视频监控。

5) 实验室样品检验检测

在疾病预防与卫生监测中对相关样品样本进行检验检测, 并根据实验室报告判定病人的发病情况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排除病例) 。

预期成效

一)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协同应用, 规范信息采集, 强化信息整合, 促进跨条线、跨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提高服务效率、规范服务行为。

二) 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管理要求, 提升疾病监测和防控水平。提高症状、疾病监测的实时性、及时性。建立了基于全社会的有关公共卫生数据收集系统。建立环境危害因素与健康状况 (疾病) 的关联性分析系统。

三) 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 面向市民提供网站、APP多种健康服务应用数据支撑, 支持疫苗接种、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家庭医生等服务应用, 提供平台支持和数据质量保障。

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会议、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全局,审时度势,着重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泉州市人事部门作为政府人才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带头解放思想,积极构建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人才人事工作服务品牌,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泉州市自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形成了加快开发人才资源、促进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

从具体举措上看,一是泉州市大力推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机制,积极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开展推荐“泉州市杰出人才奖”、“泉州市优秀人才”、“泉州青年科技奖”等一系列工作。三是市县乡三级联动,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在各县(市、区)及重点乡镇设立人才工作站,努力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四是开通泉州人才热线968826,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受理、业务查询、业务咨询、问卷调查等便民服务。五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做好人事代理、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积极组织举办各类人才市场活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联络员信息的收集,为构建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环境有待完善。一是对引才、留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人事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用人单位不能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满足于本单位尚能在现有环境中勉强立足的现状,特别是泉州市有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面没有进一步优化,原有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掣肘着企业的发展空间,许多非公企业不愿花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还不够浓。二是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泉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船舶修造、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量虽大,但所需专业人才在国内人才市场比较紧缺,客观上形成引进难的局面,且即使引进了,仍有不少人只是把泉州作为向更有发展前途的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中转站。

第二,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薄弱。一是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服务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人才信息的技术分析与处理、薪酬设计与分析、供求预测与调节、人才测评、人才派遣、职业生涯设计、企业人才规划等深层次多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项目亟待开拓和发展。二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面,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人才中介服务发展缓慢。一是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功能还需进一步加强,人才资源基本数据库亟待完善。二是民营人才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全市民营人才中介机构数量偏少,而且运营模式单一,形成不了有效的竞争机制,不能够让市场积累的能量得到有效的释放。三是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新型、长效的管理监督机制。

第四,人事人才工作部门职能转变不够快。必须加快推进人事人才工作部门的职能转变,树立“一个中心,三个转变”的理念,即人才工作为中心,实现由“重人事”向“重人才”的转变、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但目前的问题是还存在职能转变不明显、不够快、不到位的情况,存在重微观轻宏观、重管理轻服务等倾向。此外,人事人才工作部门提供有效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支撑的研究不够,工作作风、工作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构建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服务定位,实现“三个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人事部门要顺时应势,牢固树立“三大观念”: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三是要树立全新的职能观。积极整合公共资源,使人事人才工作主动介入公众服务,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服务,打造有所为、有所成的“有效人事行政”。

2、转变服务方式。一是工作职能转变。要从管理为主,转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上来,主动进入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领域,进而实现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工作重心转变。要从传统人事工作为主,转到建立以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主上来,建立健全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

3、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人事人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人才干部队伍,是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人事人才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断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新水平。一是要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探寻人事人才工作的内在规律,掌握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始终坚持创新,强化“四个支撑”

1、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撑。一是要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系统的学习培训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互助学习、业务研讨、创意交流等活动,在拓展视野、谋划思路中逐渐养成思维的前瞻性、辩证性和系统性,进而推动政策举措创新。二是要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开展理论研讨,强化调查研究,建立完善重大问题民主讨论和集体决策制度。三是要增强沟通协调能力。人事人才工作部门要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作,充分调动和整合人事人才工作力量,实现全市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协调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2、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功能的支撑。在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实践中,要以一切让人才和服务对象满意为目的,以解决人民群众在人才人事领域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不断增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務工作。一是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统一开放、资源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和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有效配置人才资源。二是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人才中介机构的鼓励引导,鼓励其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面向客户提供高品质个性化服务。

3、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内涵的支撑。突出“人才服务”主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特色活动,既要实现人才服务工作全面开花,提升质量,又要注意创造特色,打造品牌,推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上水平。同时,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对象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企事业单位拓展到非公企业,将流动人才、老年人才、农村人才纳入服务范围,深入开展人才服务进农村、进企业、进项目的活动,真正把服务人才的文章做深、做实、做好。

4、强化人才人事服务效能的支撑。一是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透明化。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严格实施局机关首问负责制,坚持“政策、程序、进展、结果”公开,着力打造“阳光人事”,确保操作規范与服务公正。二是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实效化。通过深入基层和用人单位座谈、访谈,认真听取干部群众对人事人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针对性。三是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人性化。积极推行和实施“免费服务”、“网络服务”、“电话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多种人事人才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能,对上门办事的群众,做到随到随接待。

(三)抓住工作重点,搭建“四个平台”

1、搭建人才引进平台。要紧紧围绕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开展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作为人事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事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泉州市人事人才政策,宣传各单位重视人才的典型事例,宣传各行业施展才智、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人才服务管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三是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人才储备的方式,以建设泉州人才村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设,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国(境)外、省内外各种技术交流和人才招聘活动,帮助用人单位攀名门、找靠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现挂靠,与大中型企业搞好联合,借智生财,借力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交流合作,着力引进泉州市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基地,为泉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搭建人才就业服务平台。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承担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公共服务职能,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起着主渠道作用。要从“搭建平台、加强指导、拓宽渠道”等方面入手,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建立毕业生报到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推荐、档案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他们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完善“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就业援助工作。

3、搭建人才培育平台。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强化人才的培养措施。认真做好“泉州市杰出人才奖”、“泉州市优秀人才”、“泉州青年科技奖”、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和海西创业英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选拔工作,重点强化和造就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需求导向、以提升能力为目的的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进一步开辟地区合作、岗位实践、在职进修和挂职锻炼等培养途径,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层次。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围绕泉州市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大批泉州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亟需的各类实用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4、搭建人才激励保障平台。一是注重投入。要树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理念,要建立人才开发基金、人才培养资助等制度,保障人才的权益,让全市人才充分享受泉州市改革发展的成果。建立健全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新型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提供有力的经费保证。二是注重激励。要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量才标准,组织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优秀人才选拔活动,并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多重奖励。三是注重保障。要不断完善人才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保障,实施人才津贴制度、人才绿色通道,不断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放心大胆地工作,更好地为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要从定准目标、强化能力、提升品质、丰富内涵等方面来加以深化,从而使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温州市公共基础知识 篇9

一、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基本条件

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之滨,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共辖5个县级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7个区(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苏州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000亿元,居全国各类城市第五位。

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代表,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的风景旅游城市。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常熟市),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同里、甪直、木渎、沙溪、千灯、锦溪、沙家浜),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月湾、陆巷),平江路与山塘街入选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苏州市的9处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昆曲等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5个。可以说,苏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在全省全国都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优势。2004年,苏州获评中国十大活力城市,评选委员会的评价是:“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这是对苏州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充分肯定。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苏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最好的时期。呈现出四大亮点:

一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苏州紧紧抓住列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有利时机,着力建立了城乡一体政策体系,基本确立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在全省全国的品牌地位,涌现出了张家港市永联村、常熟市蒋巷村等经济、社会与文化综合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254.55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14平方米,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2009年,苏州市和下辖的1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复检,位居全省首位。

二是打造具有苏州城市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根据中宣部、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依托“江河湖海”兼具的水文化资源和“吴文化”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近年来,成功承办了两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和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农民文艺会演等一大批品牌节庆活动;苏州所辖的各市(县)、区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围绕“江河湖海”形成了诸如“长江文化艺术节”、“江南文化节”、“郑和航海节”、“运河文化节”、“太湖文化论坛”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我市精心举办的每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共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2800余项,参与读者1300余万人次,已成为推动全民阅读、营造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同志专门作了重要批示:“苏州阅读节办得好!是讲文明树新风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志性工作,要认真总结苏州阅读节活动经验并大力推广。” 苏州市委、市政府也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

三是逐步改进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2007年起,在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城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城区基层文化建设各“五件实事”(新农村文化建设“五件实事”是: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3.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广播全覆盖工程;4.健全、完善农村文化市场体系;5.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城区基层文化建设“五件实事”是:1.完善苏州城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3.活跃基层文化活动;4.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5.健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并将两个“五件实事”纳入市政府对市(县)、区政府的考核内容,每年签订责任书,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督察。2010年10月,在“江苏省文化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文化发展、政府投入、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等4大类15项指标)考核中,苏州位列全省第一。

四是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注重制度设计研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积累经验、总结提炼,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和研究成果。2005年在文化部首届创新奖评选中,我市的《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获得唯一的特等奖;而随后的两届创新奖、张家港市的《长江流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吴江市的《区域文化联动》两个项目连续获奖。而苏州的总分馆制以其自主创新式的构建模式,以全国首创“动态资产权”、“孵化式培训”、“扁平结构”等做法和管理机制,被国内图书馆专家教授称为“苏州模式”而受到充分肯定,并荣获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服务奖”。

201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分析苏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将“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三区三城”建设),确定为苏州“十二五”发展的总目标,继续将城市文化建设摆在城市发展的战略位置,对于推动全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苏州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都为在更高起点上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情况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日益完善。

1.市和县(区)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苏州图书馆新馆、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演艺中心、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市文化馆新馆、苏州名人馆、苏州评弹学校新校等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各市(县)、区也相继建成一批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市共有县(区)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均为国家一级馆;10个公共文化馆中有8个是国家一级馆,2个国家二级馆;另建有市及县(区)级博物馆、纪念馆42个,美术馆11个。

2.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全市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设施达标建设覆盖率95%以上,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在我市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

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大力提升了城乡文化队伍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了基层群众从多渠道获取优秀文化信息的能力。至“十一五”末,在全市范围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以及“村村通”的目标。全面建成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电视双入户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部完成,全市数字电视总用户达215万户,居全省各市之首。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逐渐增强。

1.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坚持“三贴近”,不断开拓创作题材领域,涌现了一批体现苏州特色的优秀作品。仅“十一五”期间,就有1台剧目入选文化部建国60年来“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台剧目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1台剧目获“文华大奖”,5部戏剧和文学作品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等,10个作品获得“群星奖”。还有一批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和美术、群文作品获得“星光奖”等全国性奖项。同时,每年面向基层群众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万余件。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满足了我市群众的文化欣赏需求。

2.文化活动的惠民程度不断增强。在打造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的同时,我市统筹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天天有”、市直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和“群星璀璨——城区各广场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四大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受到各层面人群的广泛欢迎和参与。据统计,全市每年开展的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活动3万次,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累计突破5000万人次。年均为基层送书10万余册、送戏3283场次、送电影1.5万场次。全市“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2个、“全国特色文化广场”4个;涌现民间业余文艺团队近4000支,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近1.5万次。坚持市县区联动,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逐步形成了全民参与、具有本地特色的“苏州体育节”。

3.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从2005年起,逐步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总分馆108个(其中,市级图书馆分馆26个;县级图书馆分馆 82个,各县级市建制镇、非建制镇图书馆分馆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拥有图书流动服务车4台,年均基层服务出车600次以上。同时,为实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经济、高效和可持续,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四位一体”(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免费文化圈。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资源服务。市、县两级均自建有地方文化数据库,仅苏州图书馆“文化苏州”网站就建有地方特色数字资源远超过3个,特别是“苏州古籍方志数据库”,就有285部古籍方志和18种民国报纸。

4.公共文化服务的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多项政策加快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基本形成了以文化艺术、出版印刷、广播影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会展广告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一。2010年,多元化市场投入公益性文化的资金达253.2万元。制定并落实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和服务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奖励办法(试行)》。目前苏州现有34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1000余名演职人员,常年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与国有院团和群众文艺团体互为补充,年演出场次在8800场以上,接待观众超过6000万人次,为繁荣苏州文化事业、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日趋健全。

1.政策保障。苏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苏州先后多次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和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2004年6月,市委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提出了“文化立市”理念;20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苏州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苏发〔2007〕13号),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目标。在基层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四级全覆盖基础上,我市近期制定并颁布了《苏州市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评选和命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的“建”、“管”、“用”机制。

2.机制保障。在我市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政府中心工作,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加强对文化部门和基层政府工作的指导,努力把工作深入到基层,逐渐建立起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市规划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紧密协作,编制了苏州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就全市范围的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化、网格化的布局规划,努力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市财政部门对文化事业经费做了精心编制,“十一五”期间年均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市编办、人事和文化主管部门就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编制、培训、资格认证等工作做了会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市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等设施完备,均实行免费开放。各级政府在逐年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在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推进投入方式的多元化、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探索并完善了符合各地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基层文化工作新机制。张家港投入巨资,确定了镇、村全面建成“八个一”的目标;常熟市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也纷纷围绕阵地、队伍、活动内容与方式、文化环境建设,提出了切合各自实际的工作目标,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了工作措施。

3.资金保障。“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公共文化财政呈逐年上涨趋势,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8 %。市级财政专门设立了“公益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公益性文化项目。2007年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立“苏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各市(县)、区也相应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了农村和城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的资金需要。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级和县(区)级重大文化设施资金投入总计42.1亿元;全市基层文化设施资金投入总计4亿元,建筑总面积8.5万平方米;而包括图书馆购书经费、博物馆文物征集经费、文艺创作和生产经费、重点文化艺术活动经费、免费开放补助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经费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总计达9.7亿元。

4.人才保障。一方面,根据《姑苏人才计划》,培养和引进文化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重点人才。另一方面,规范和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对基层文化站(室)的人员编制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制定了以“统一培训、统一考试、持证上岗”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苏州市人事与文化主管部门联合下发了《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制度》和《关于〈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制度〉(试行)的实施意见》,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了两轮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来自各市(县)、区共1570余人(中级职称以下)参加培训,基本实现了基层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在对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试行资格认证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截止“十一五”末,全市96个镇(街道)文化站专兼职工作人员共609人,全市176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现有兼职工作人员1764人。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高于70%,县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近80%。

5.理论保障。苏州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不少典型的研究成果,不仅连续获得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而且在“群星奖”、“江苏省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中获奖。2010年,在文化部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中,苏州市承担江苏省申报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的二级课题――“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不断研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在新的发展基础和起点上,特别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对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主要有:

1.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较大,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增强,特别是一些基层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发挥还比较有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活力不足。

2.我市文艺创作在全国摘金夺银,但相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公共文化产品的总供给量仍显不足,特别是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符合居民自娱自乐需要的优秀原创群文作品的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

3.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崛起,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产业对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及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4.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过不断努力正在逐步改善,但总体上的结构失衡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湖北省黄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一、黄石城市文化积淀丰厚

黄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楚文化与吴文化交融包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早在二、三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西周前期的 “鄂王城遗址” 等各类古文化遗址2103处 ;三千年前,先人曾在此大兴炉冶,留下了世界著名的铜录山古矿冶遗址;一百年前,民族工业先驱张之洞在黄石创办了大冶钢铁厂;1907年成立湖北华新水泥公司,曾有过“远东第一”的称号;为这片热土留下了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黄石是革命老区。全市有革命纪念馆2个,烈士陵园5个,龙港革命旧址、红三军团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6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民间文化繁荣。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西塞神舟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其中阳新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还走进央视戏曲春晚;全市现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近百个,长期活跃在广大城乡。企业文化特色鲜明。全国六大铜基地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全国十家特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十大特殊钢厂之一的冶钢集团、全国三大水泥集团之一的华新水泥集团、全国最大西服出口基地和面料生产基地的美尔雅集团等一批大企业不断培育发展和谐奋进、开拓创新、体现人文关怀又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建市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石市始终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歌舞剧院、科技馆、工人文化宫等文化机构先后22次获得国务院及中宣部、文化部、人事部的表彰,27次获得省政府及文化厅、文物局的表彰。

二、黄石文化建设基础扎实。

一是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齐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相继新建了黄石市图书馆、博物馆、黄石大剧院、科技馆、工人文化宫、体育中心、磁湖梦演艺中心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大冶市、阳新县三馆齐全,均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并分别建有专业剧团。市图书馆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市群艺馆、博物馆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群众艺术馆”,大冶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二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扎实。全市31个乡镇已建成综合文化站30个; 729个行政村建成标准文化室和农家书屋539个。四个城区和开发区的20个街道已建成标准街道文化站6个、141个社区已建成标准文化室5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网络健全、结构合理、符合要求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坚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导、业余文艺团队为骨干、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动各种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县两级图书馆、博物馆均已超标准向社会免费开放;市县两级图书馆都建有盲人阅览室,配有盲文电脑和读物;市歌舞剧院、图书馆配有流动演出车和流动图书车,定时定点为群众服务;坚持文化“三下乡”,年送戏下乡超过600场;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图书馆开架借阅,设立自修阅览室;博物馆开办公益讲座,举办文化论坛;群艺馆常年组织广场文艺活动,免费开办多种培训班;广电部门在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报亭,移动电视,创造条件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四是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已经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初步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能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编制的多项标准,市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基本上是无偿划拨;90%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都能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五是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市图书馆、市歌舞剧院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人事制改革,形成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一大批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城乡,市爱乐合唱团、星海潮艺术团等11支骨干民间文艺团体多次出国演出,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六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文化活动的技术装备不断更新,特别是广电设施和信息技术设施更新加快。重视对业余文艺团体的扶持,每年都对市级骨干民间团队分别给予资助。已经把吸引、培养、留住文化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之中;重视现有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实现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乡镇(街道)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的标准。

(三)黄石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具有代表性。黄石市文化建设现状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个、又有湖北县市经济的领头羊大冶市,还有与其他兄弟城市不相上下的4个城区,也有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阳新县,其文化建设现状在湖北及至中部地区有较强的代表性。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结构趋于合理、运行较为正常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且初具规模,总产值占GDP4%以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比较旺盛,业余群众文化活动比较频繁,民间文艺团体众多,具有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先后有31人次、36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的表彰;特别是近年来创作的京剧《闹龙宫》、舞剧《元神祭》、音乐类《岁月欢歌》、女声表演唱《心中的伞》等于22部作品在全国性的比赛中捧回大奖,展现了黄石地区文化生活的活力和文化竞争力。当然,黄石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存在着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人才培养力度不大,基层设施滞后,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有待我们在创建示范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真研究解决。

三、公共文化发展空间广阔

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确定以创建示范区为总抓手的工作思路,将其建设纳入市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未来两年,我们将以创建示范区为总抓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服务、以人为本、均等共享、就近便捷、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软实力提升,到2012年底,建成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省内外有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到位,先进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部创建标准。力争成为湖北的代表、中部的前列、全国的先进。

(一)形成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按照优化结构、均等布局、突出重点、分级配置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优化配置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加强市、县(市)区广播电视台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互动电视、数字信息服务和卫星接收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系统,打造“数字黄石”;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的力度,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建立以区县(市)为中心、乡镇(街道)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网络,形成以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和IP宽带网络为基础的覆盖体系、以农村流动放映队为主体的电影放映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益性文化设施整体水平达到同类城市一流和省内领先。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活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样式,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特别是对农和涉农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探索产业化运作途径,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多方面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三)建设高素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和待遇。改革文化队伍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公共文化管理干部和专业骨干,不断培育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打造面广量大、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富有创造力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

(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与黄石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一批文化名区县(市)、名乡镇(街道)、名村(社区)、名园、名馆和名品,打造一批报刊和广播电视的名栏目、名作品和名主持、名记者,推出具有一定影响的“黄石牌”出版精品,创建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再现一批具有国内影响的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品牌。

(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完善组织、政策、经费、机制等措施,倡导社会力量办文化,资助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活动,支持民间职业剧团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社区居民自办文化,逐步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指导员和农村文化辅导员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各司其责、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六)形成文化发展的社会合力

着力营造更加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文化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指导,发改委、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搞好对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设施的立项、规划、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社科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东部与俄罗斯接壤,有国家一级口岸绥芬河和东宁口岸,又是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辖绥芬河市、宁安市、海林市、穆棱市、林口县、东宁县 6 个市(县)和东安区、西安区、爱民区、阳明区 4 个城区,总面积 4 万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创立千里文化旅游景观带,建设文化宜居幸福城市。区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好、覆盖广、建设快、效果好,具备相关条件和引领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要求,多数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些工作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特申请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基地。

(一)着力文化规划建设,建成代表城市形象和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设施的规划、投入和建设,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了25个市、县(区)级大型文化设施(其中已建成项目19个,在建项目6个),其中在市中心区和江南开发区新建或改建了图书馆、新华影院、群众艺术馆、艺术中心、大剧院(中俄文化交流中心)等新八大文化设施,并正在建设占地30万米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市级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一级群众艺术馆、国家三级朝鲜族艺术馆、全国唯一的朝鲜民族图书馆,县级拥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三级文化馆2个,二级图书馆1个,三级图书馆5个,各类博物馆、展馆37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支中心1个,分支中心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服务端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部5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80%,建设情况得到省和国家考评组高度赞扬,并评定为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全省首家试点单位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年放映10644场,全面超额完成每村每月放映电影一场目标,观众年均420余万人(次),并获中宣部颁发的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二)着力打造本土文化品牌,确保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文化活动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我们注意根据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城市文化资源特点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策划、设计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同时有意识地将其培育和打造成本土文化品牌,通过品牌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这些品牌包括公益文化大讲堂、欢乐牡丹江金色田野、城市之光、社区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群星奖评选和以朝鲜民族文化节、冰雪旅游文化节、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秧歌灯节、红罗女爱乐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以及春节晚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演出文艺品牌。同时,我们塑造出了浓缩我市历史文化的大型乐舞诗画《镜泊华章》、以全国典型的人民好法官为题材的评剧《金桂兰》、全国组织战线的楷模王彦生为原型的话剧《山生》等大批文艺产品。我们还通过承办《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大家唱》、《大江大湖唱大歌》群星演唱会等大型演出,形成了我市高水平的晚会品牌,成为全市人民每年企盼的文艺活动。十一五期间,社会各界以冠名赞助、捐献等形式为大型晚会、公共文化设施捐款捐物累计1000多万元。到目前,全市有各类民间文化团体13个,市清福社区和西牡丹社区先后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穆棱市兴源镇等四个乡镇被国家命名为“文化之乡”,横道镇、渤海镇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市文广新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组织先进单位,有六个县(市)区也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组织先进单位。

(三)着力构建服务平台,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组织支撑。多年来,我市先后成立市文化艺术委员会、文化企业家协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等各类社会组织32个,在政府和社会之间架构了文化服务、交流、参与的桥梁。以“三下乡”机制为推动,不断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力度,仅去年一年即为农村义务演出278场次,送书、送戏、送设备等折合人民币280多万元。提供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用地,将改建市博物馆、新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动漫学院、木制工艺品创意加工展销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和基地。去年我市注册了红罗女文化类商标,成立了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红罗女文化传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此文化品牌为平台,我们重点吸纳了红罗女爱乐乐团、民族乐团、远东舞蹈学校、和音乐器、靺鞨绣公司等民间团体和企业,将分散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了整合,既便民惠民,又提高了整体服务能力。今年开始,我市艺术中心将和红罗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事业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双轨制”运行模式,体制机制改革将迈出重大步伐。

(四)着力强化领导,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人才和技术落实到位。历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均被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严格落实“五纳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专项听取一到两次文化工作汇报,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在每年市政府“十件利民实事”中都安排文化建设的内容,并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如我市大剧院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和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培训,在我市各级党政一把手和主要领导的关注和协调下,都得到了有效解决。近三年来财政累计投放 17321万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

(五)着力探索实践,努力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市已建立起比较先进、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指导意见和评估制度,不仅涉及文化领域,同时延伸到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级行政单位和党群管理领域,形成了党政群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委、市政府正在出台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意见,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具体探索中,我市是全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首家建组试点单位,运营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也具备较好的省内或国家示范作用。2007年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中将原有话剧团、评剧团、京剧团和艺术学校整合为市文化艺术中心,整合后的实际运行情况效果好、影响大,国家和省内媒体都给予了大量报道,原文化局局长获得了全国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2009年也获得了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在我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中,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注重实现人的文化利益,努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普及文化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让广大市民和外来建设者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二是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如果说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公共财政在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将部分转向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把公共财政的优势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为市民和外来建设者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服务。三是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决定政府应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包办一切。要注重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努力搭建平台,吸引和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去年在举办大江大湖唱大歌明星演唱会时,我们即通过招标、政府采购等形式委托金鼎大酒店等民间企业、远东舞蹈学校等民间文艺团体承办,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效率,仅一项活动就吸引了60余家民间组织参与。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下步,我市将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全力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主要思路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和谐幸福社会的进程相适应,认真贯彻落实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334”重点工作为牵动(“334”即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三大工程,精心打造三个共享平台,落实四项政策保障措施),全面完成示范区创建各项任务,形成更加完备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争先发展先行一步,努力为全省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发展发挥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三大工程。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一是以大项目为抓手,继续加大投入,着手开工改建市地志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续建市大剧院暨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和新华影剧院,引进横店集团等,新建两到三处五星级电影院,为公共文化服务增添新设施。二是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十百千”项目,即建设10个标准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100个文化活动室,1000个农村文化大院。三是健全四城区文化馆功能,开展城区文化活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全市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88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二)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工程。一是以特色文艺演出活动为依托,实施文化艺术创作“十百千”项目。即推出10个精品剧节目,打造100个文艺活动群体,组织创作生产演出1000个文艺节目,力争“十二五”期间在省“文化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奖”或“文华奖”、“群星奖”等省、国家级重要奖项中取得好成绩,力争打造1至3件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品。二是以广场、节庆品牌、赛事品牌、基层、民族民俗文化五大活动品牌为核心,市、县(市、区)业余艺术团、各行业、社区、村文艺团队为骨干,普通市民为主体,全面开展城乡互动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阵地作用,繁荣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三是继续做精做好镜泊湖旅游文化节活动以及其它民间艺术活动、经贸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区域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三)公共文化服务利民工程。一是广泛深入开展各类文化下基层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四送”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地域文化浓郁的“欢乐牡丹江•金色阳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二是组织二个专业艺术馆即市群众艺术馆和朝鲜民族艺术馆突出公益性,全力扶助乡镇、村屯、社区、企业,确保55个乡镇每个乡镇扶持1个品牌节目,扶持文化村屯、社区、企业分别达到30个、15个、10家。三是加快体制机制转换步伐,年底前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面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四是切实保障特殊和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以开展开展“全民读书”、“书香满城”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推荐优秀图书、动员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关注和努力满足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读者的需求。

二、精心打造三大共享平台

1、信息平台。创建办好中国牡丹江红罗女文化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捷、自由互动、资源强大等优势,以示范区政策宣传、信息互递、资源展示、产品展示等为主要职能,吸纳党委和政府其他部门以及各群众团体的资源,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上水平、提层次。

2、品牌平台。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红罗女文化品牌为牵动,以红罗女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市优势文化资源,大力进行品牌包装,扶持支持国有和民营文化单位大发展。

3、园区平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先安排文化创意、影视、动漫游戏、木业工艺和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研发等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以产业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发展。

三、落实四项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牡丹江市文化发展委员会,负责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党委宣传部门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建立科学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的文化工作考核指标。加大对各级文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由政府牵头,建立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文化工作责任制考核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示范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投入。继续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费占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比照教育、农业、科技的做法,将财政对文化事业经常性的投入和执行情况,纳入向市人大专题报告的范围。继续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吸纳民间资金,改善文化设施投资环境。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三)深化改革。按照中央、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广泛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力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牡丹江市文化艺术中心和红罗女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双轨制发展模式,在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市场化产业运行手段助推文化事业发展。

(四)完善人才培养和奖励制度。建立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牡丹江市文化艺术精英人才培养资金,促进高素质精英团队的建设。全市奖励扶持10个以上文化艺术品创作生产基地,对政策研究和原创的影视、演艺、文学艺术等作品获得国家、国际重要奖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创作以反映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本土题材影视精品,政府优先予以奖励。

贵州省遵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一、近年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初步形成网络。“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新建了遵义市图书馆、遵义市杂技艺术中心、遵义市博物馆、正在建设中的遵义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等一大批大型文化设施,在县(区、市)新建了21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新建18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42个“农家书屋”、70个数字化“农家书屋”,已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一个、县级支中心12个、乡镇点144个、村级点1603个。此外,还建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行业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延伸至镇村,初步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雏形。

2、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效应明显。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市博物馆、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仁怀市博物馆、黎庶昌故居陈列室等免费开放。着力打造了“百姓剧场·舞台精品剧目展演”、“激情广场·遵义纪念广场红歌会”、“魅力遵义·欢乐乡村”、“名城大讲堂·名家学者做客市图书馆、博物馆讲座”4大文化品牌,先后举办了11个革命老区参加的“红色中国行·魅力遵义”革命老区红歌会,“魅力遵义·欢乐乡村”遵义市首届农村歌手大奖赛暨“家乡美”演唱会、“四季情韵”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遵义暨“百姓剧场”开幕演出等一系列惠民赛事和演出。农村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每年送文化下乡450场次以上、送图书资料2万余册,文体活动覆盖率达100%,掀起了一股倡导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的热潮。

3、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规范,保障有力。遵义市及所辖十四个县(市、区),都有完善的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等一应俱全。全市228个乡镇,15个街道办事处,都设立了综合文化站,配备了文化专干。遵义市杂技团、遵义市川剧团在全国晓有名气。14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建有二十多人的文工团。长年活跃着十多支合唱团,在全国合唱大赛上频频获奖。一批民营的音响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正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成果斐然。争创了4个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4个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1个全国城镇标准文化站、3个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创作了《红色遵义》、《神奇遵义》、《娄山关月》、《山情水韵仡佬风》、《红色之舞·1935》等大型歌舞等剧目。创作选送的《女子柔术》获全国第五届青少年杂技大赛中国政府“文华奖”金奖;音乐组曲《赤水情》成为反映遵义优美自然山川的音乐代表作;由遵义奇利动画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的《苗王传》屡获国际大将。遵义市杂技团足迹遍及66个国家和地区,获奖牌110枚,遵义市川剧团的现代剧《红军魂》在全国巡演700多场。

主要的做法和经验

1、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思路,开展文企联姻、公益文化项目推介等活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加强领导和考核工作。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09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划拔五百万元,专项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多年来,将文化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县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同步发展。

3、坚持走特色建设之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较好的文化活动场和条件;大力促进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全方位、多样性、不间断的特点,特别是以“学在农家、乐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抓重点和抓特色相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独树一帜,被誉为“遵义模式”。

三、相关的政策及保障措施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国土、发改、规划、编制、人事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市、县(市、区)建立公共文化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和基金,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和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的投入。在保证政府投入不少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政策,拓宽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

3、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制订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城市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制度改革,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和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规范文化阵地管理与服务。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措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

贵州省遵义市

首页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各地动态 示范区创建名单 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展示平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文化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创建工作对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整合、集成“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好地研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联系电话:010-59881740

信息报送 综合宣传

联系电话:010-64294608

上一篇:横栏中心小学2013-2014十佳学生评选下一篇:管理学通论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