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2024-07-01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通用11篇)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1

2008年11月, 国家旅游局表示将在适当时机推行“国民休闲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带来的严峻考验。该计划将采取倡导奖励旅游、福利旅游、银发旅游等手段, 以促使更多国民参与到国内旅游活动中, 促进国内旅游市场扩大提升。

对于“国民休闲计划”中提及的奖励旅游与银发旅游, 国内旅游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 奖励旅游和银发旅游在中国也拥有广大的旅游市场。但是关于福利旅游, 国内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造成对福利旅游概念模糊认识, 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关于福利旅游研究文献基础上, 旨在明确福利旅游的概念内涵, 并纠正目前存在于旅游学界和业界关于福利旅游的认识误区, 以期对福利旅游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理论基础, 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制定福利旅游政策时提供理论指南。

一、国内外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内涵的定义

1、国内关于福利旅游的研究

国内关于福利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本文研究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福利旅游”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 (2008年11月30日检索) , 未检索到文章;运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输入“福利旅游”关键词进行检索, 搜索到论文57篇, 其中有33篇文章提及“福利旅游”或“福利旅游基金”一词, 但无论文对福利旅游概念及内涵进行详细论述 (见表1) 。

虽然本文无法考证“福利旅游”一词使用在我国始于何时, 但可以肯定的是, 通过对Google学术搜索得到信息的分析, 本文研究者认为, 我国旅游界对福利旅游一词并不陌生, 一直使用着该词语, 遗憾的是, 由于对福利旅游概念内涵并无详细深入的研究, 造成认识模糊, 概念理解上趋于片面化和简单化, 存在着误区。

来源:Google学术搜索 (2008年11月30日检索)

2、国外关于福利旅游的研究

福利旅游一词的英文为Social Tourism, 也可翻译为社会旅游或社会补贴性旅游, 在韩国和日本被称为福祉观光。

人们普遍认为福利旅游起源于欧洲,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福利旅游的萌芽期。当时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带薪休假制度, 并建立了旨在使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的福利旅游制度, 如瑞士于1939年设立的旅行金库制度 (李长春, 1986;金铉, 2003) 。

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国外众多学者对福利旅游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 (见表2) 。

由此可见, 福利旅游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福利旅游体现着政府必需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公共责任, 认为旅游是国民的基本权利, 为了保障这种权利的实施, 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制订各种支持政策。

而狭义的福利旅游体现着政府对弱势群体的财政援助及服务, 是对那些不接受援助便不能实现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的一种社会政策方面的支持。这里的援助包括旅游费用的直接支付、优惠、设施的借与等经济社会各层面的支持, 提供援助的主体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等。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参考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二、福利旅游概念的界定与特点

1、福利旅游概念的界定

综合上述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福利旅游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将福利旅游概念总结界定如下:

福利旅游是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与服务措施, 通过各级政府、民间团体、企业等在旅游设施及费用上的支持和援助, 为由于经济、身体等原因而不能参与到旅游中的群体提供旅游机会, 使其享受旅游乐趣;福利旅游也是对全体国民的政策措施, 旨在改善国家旅游环境与条件, 为所有旅游者提供便利, 提高国民福祉。

2、福利旅游概念的特点

福利旅游 (Social Tourism) 与大众旅游 (Mass Tourism) 等概念不同。大众旅游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在欧洲自然出现的旅游大众化现象;而福利旅游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强调全体国民均可获得旅游机会的公平权利, 具有人为性、制度性和政策性的属性 (李长春, 金善英, 2003) 。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1) 福利旅游将旅游权利看作是国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国家一定要为国民提供实际的旅游机会。

(2) 福利旅游是一种辅助旅游, 实施主体有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主、工会、俱乐部和其他劳动者所属的机构等。

(3) 福利旅游的概念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 实施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施对象指难以参与到旅游中的社会弱势群体, 广义的对象指全体国民。

(4) 福利旅游是政策性、制度性、人为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政策支持活动。

(5) 福利旅游由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旅游权利, 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以促进国家文化发展, 增进国民团结。

(6) 福利旅游可以解决分配问题, 实现分配正义, 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各国福利旅游制度简介

1、瑞士福利旅游制度

瑞士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好, 很早就开始了福利旅游。上世纪三十年代设立了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旅游机会的瑞士旅行金库 (REKA) 。迄今为止, REKA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开展福利旅游的典范, 其本身也成为福利旅游的实践机构。首先, REKA发行旅行支票, 可大幅降低旅行费用, 并可分期付款, 使低收入群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到旅游中来;其次, REKA可以提供各种旅游信息;第三, REKA在瑞士全国经营着数百家低价住宿设施, 为了鼓励低收入群体的入住, 依使用者的收入水平, 会予以10-15%的折扣优惠;最后, 对于特困家庭, REKA会邀请这些家庭免费利用REKA的各种设施。从总体来看, 瑞士的福利旅游是“政策型”的。

2、日本福利旅游制度

日本是亚洲福利旅游最成熟的地区。日本国民旅游概念包括大众旅游和福利旅游。1955年成立了日本观光审议委员会福利旅游研究会, 建立“国民旅游村”等各种旅游设施, 并对学生的修学旅行经费予以支援。从总体来看, 日本的福利旅游是“设施型”的 (申政湜, 2001) 。

3、法国福利旅游券制度 (check vacances)

法国于1982年实施了旅游券制度 (check vacances) , 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旅行机会。旅游券受惠对象为低收入劳动者及普通市民等。旅游券受惠人以公积金形式将工资的2-20%存入旅游券公积金帐户内, 存期至少为4个月以上。旅游券受惠人可使用的旅游券金额取决于其所交公积金的多少, 同时雇主要负担使用旅游券的20-80%的费用。这种旅游券制度的特点是旅游券受惠人也要负担费用, 同时由于该制度并非由政府直接援助, 企业的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柳韩玉, 2006) 。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学者们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基础上, 对福利旅游概念进行了总结界定, 认为福利旅游与社会旅游、社会补贴性旅游和福祉旅游 (Social Tourism:基于不同翻译) 为同义词, 其概念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 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强调全体国民获得旅游机会的公平权利, 具有人为性、制度性和政策性属性。

鉴于国内对福利旅游研究的缺乏, 有必要在此对国内关于福利旅游认识上的误区作进一步的澄清。

误区一:是商务旅游的一部分

章怡等 (2005) 在其研究中将福利旅游看作是商务旅游的一部分, 认为商务旅游存在两个类别, 即闲暇时间进行的奖励旅游或福利旅游以及在工作时间进行的会展旅游。笔者认为, 暂且不论这种商务旅游的分类正确与否, 作者将福利旅游看作商务旅游的一部分的认识是对福利旅游的完全误读。无论从内涵或外延上来看, 福利旅游概念都比商务旅游概念要大很多, 且两个概念本身就不属于一个层面探究的问题。由此可见, 作者虽然在使用福利旅游的概念, 但对其内涵并不了解。

误区二:是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旅游

卢松 (2003) 等国内很多学者的文章在提及福利旅游时总是将其同企事业单位联系在一起, 政府文件中也是如此, 如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广东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首次明文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将福利旅游看作是企事业单位有组织旅游的认识是片面化和简单化的表现。综合上述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分析, 我们可知, 虽然在实施福利旅游过程中, 企事业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 但福利旅游实施主体应包括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主、工会、俱乐部和其他劳动者所属机构的共同参与, 其中政府的各种援助和支持发挥着主导作用。福利旅游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援助, 强调全体国民获得旅游机会的公平权利, 而并非“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旅游。

误区三:福利旅游是否会变成公款旅游

由于对福利旅游内涵缺乏正确认识, 认为以“福利”形式出现的旅游就是福利旅游, 导致人们普遍担心福利旅游是否会变成公款旅游。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综合上述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分析, 我们可知, 福利旅游与公款旅游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福利旅游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有特定的实施对象。福利旅游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实施对象的界定, 必须明确究竟哪些人是福利旅游的受惠群体, 同时要明确福利旅游的实施主体及福利旅游所需要的社会性补贴来源。

摘要:国内关于福利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缺乏, 造成对福利旅游概念认识模糊。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关于福利旅游研究文献基础上, 明确了福利旅游概念内涵, 并纠正了目前存在于旅游学界和业界关于福利旅游的认识误区。

关键词:福利旅游,社会旅游,社会补贴性旅游,概念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0) .

[2] (韩) 李长春.福祉观光政策论[M].首尔:大旺社, 1986, (85) .

[3] (韩) 金铉.老人福祉观光发展方案[R].韩国文化观光政策研究院, 2003.

[4]Robert W.McIntosh, Tourism: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M], Michigan:GRID.INC, 1972:P47

[5]韩国观光公社, 国民福祉观光发展方案:Social Tourism的现状与课题[R].1992.

[6] (韩) 李长春, 金善英.残疾人福祉观光的实证研究[J]. (韩) 观光政策学研究, Vol.9 No.2, 2003

[7] (韩) 申政湜.韩国福祉观光现状及发展方案[J]. (韩) 福祉行政论丛, Vol.11 No.2, 2001.

[8] (韩) 柳韩玉.利用市场原理, 提高财政效率—以旅游券制度为中心[R].韩国开发研究院, 2006.

[9]章怡等.商务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 2005, (4) .

[10]卢松等.西递国内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3) .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2

在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各类旅游形式正竞相发展。这其中以常规旅游为主要形式,而特种旅游亦在悄然兴起,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1)本文试就特种旅游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看法和意见。

一、特种旅游的界定

特种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特种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等。

这里所说的特种旅游,是指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根据特种旅游的开展及实际操作经验的性质判断,它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相比较,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在特质。

1、在旅游消费价值取向上,特种旅游者侧重于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而观光旅游侧重于对外在景观的感知,度假旅游侧重于休闲性和享受性。

2、特种旅游的体验方式强调精神和体魄的因素,旅游者在运动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险或面对全新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本身对行程的组织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特种旅游的手段和途径,是借助人力运作(徒步、狩猎、登山、驼队、自行车旅游)和自驾机动车运作(汽车、摩托车、其它机动运输工具)。

4.特种旅游的路线和区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连续旅游跨度大、时间长,旅游目的地复合化是特种旅游的突出特征。特种旅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旅行经过的地区通常是边(边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迹罕到之处)、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征)、险(高山、峻岭、险地、恶水)、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由此而组成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对旅游者具有新鲜感、刺激感和探险性。

5.参与特种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一般具有冒险精神和耐受艰苦条件的体魄,一般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旅伴。其内部有共同的文化准则。

6.特种旅游的产品内涵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种旅游在开发时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和特点会逐渐显现。其内涵也因各国的条件而不同,如汽车旅游在欧洲相当普遍。

7、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种旅游一般使用非常规的交通旅游形式,有时要经过非开放区,因此在政策上属于需要特别审批的产品。

特种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个类别,它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质是要与旅游者共同参与旅行,并在参与中提供服务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目标。此种旅游活动面大,常常涉及边远、人迹罕见的地域以及旅游活动方式超乎寻常,难度极大。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跨度大、使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赛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热气球、滑翔等体育旅行;到高山、峡谷、沙漠、洞穴、人迹罕至区域的探险旅行,以及短期观赏、踏勘、参观为主要旅游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观科考旅游等均可列入特种旅游的范围。

二、特种旅游的特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阶段,度假旅游产品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特种旅游则刚刚处于早期开发的阶段。从实际操作或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特种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项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探险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

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的独特性,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纯自然原始状态保留得较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人文化模式的异文化;第三,是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特种旅游的第二个特征,是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性、探险性。所谓新奇性,是指项目和线路设计,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的巧妙构思,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即使其它国家或地区有类似的项目或线路,在设计上也要有本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征相对集中的优势,而这一点应该体现在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一个点、每一个节目安排独到、新颖之处上,使旅游者感觉到每天都有自己不曾料到的内容出现。所谓探险性,是指旅游项目和线路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因素。对旅游者来说,他们对物质上的享乐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高,但注重精神或心理上有一种检验自己能力的满足感。探险性的项目和线路,要有较为充分的内容使旅游者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一般来说,特种旅游许多项目和线路,都安排在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交通通讯条件及吃住条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峡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区。这里面有一个人类普遍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即对形式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探险、求异和征服欲,特别是对自然奥秘的探险、对自然界的征服欲表现最为强烈和普遍。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应该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当然,无论是新奇性,还是探险性,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系数,能够保证旅游者最大限度地体验到项目和线路所蕴含的冒险因素,又能在接待、导游和联络等操作上最大可能地保证旅游者的安全,二者必须相统一。

特种旅游的第三个特征是其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所设计的许多项目,应该给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又留有许多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譬如说,在允许的范围内,海外旅游机构根据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对项目或线路提出增加或减少内容的要求;在项目和线路实施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旅游者乐于参与的内容,诸如自备交通工具、自备架拆帐篷、参与餐食准备、组织娱乐活动,甚至参与排除事先安排的“险情”或偶而出现的“危险”局势,以及提出更改某些具体内容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组织者要对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有充分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合理要求。旅游者在参加特种旅游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被动性,使旅游者有一种感觉,即特种旅游是充分发挥他们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在探险中得到体现的欣喜愉悦。 特种旅游的上述三个特征内涵,构成了它区别于常规旅游的基本要素,也决定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于常规旅游的诸多特征。

三、特种旅游的功能

如果说常规旅游产品是旅游超市中的大众商品,那么特种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超市中的专卖商品、新潮商品和精品。正是特种旅游这种专卖商品和精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注重自身价值的开发,旅游者审美层次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特种旅游这种产品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发充分地表现出来。

1.

产品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遵循着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的不断深化开发的产品系列过程,在观光产品大规模发展,度假产品开始占一席之地的基础上,特种旅游的发展就成为必然。特种旅游产品的发展,可满足有特殊偏好的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与常规旅游产品不同,在产品开发系列上,特种旅游属于先导性产品,对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示范和引导的功能。在旅游产业的链条中,旅游产品是连接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媒介,经营者要靠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实现消费愿望,旅游产品是提高旅游产业水平的纽带和桥梁之一。特种旅游所具有的在产业结构中的先导性和牵引力,显示了它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大特种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力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2、经济功能。经营常规旅游虽然轻车熟路,但多属于买方型产品,团队利润较薄,也不利于参与国际大旅游市场的竞争。而特种旅游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它的独占性和内在价值决定了它同样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可以给经营者、开发者以较高的回报。开发特种旅游产品不仅是旅行社参与竞争的有效手段,提高整体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加,刺激国家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对产品的独占程度比常规旅游产品高得多,它将成为特种旅游方兴未艾的原因之一。目前特种旅游的经济功能已为旅游界广泛注视。

3.引导功能。这里指的是在旅游观念上所起的展示和引导作用。特种旅游构成要素多,组织产品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家般的眼光,因此对其它常规旅游产品具有示范性的功能。特种旅游的开展,有益于常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这是因为,一方面,特种旅游消费特征特别强调发挥旅游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参与性,强烈的现场感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属于“消费者主导型”产品,而常规旅游尽管也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但本质上是“生产者主导型”产品。另一方面,特种旅游的消费特征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消费倾向和潜在需求,其组织方式、运作形态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组织常规旅游产品时有借鉴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种旅游对其它旅游活动可以发挥影响,其作用机制与赛车运动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开发更好的汽车技术是相似的。

4、宣传功能。相当部分的特种旅游活动,如跨越欧亚的汽车旅游或攀登高山峻岭的登山旅游,由于其艰巨性、冒险性、刺激性,通常都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关注,社会名流或政要也多参加此类活动的.仪式,因此,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对海外公众来讲是了解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极好机会。特种旅游活动受公众瞩目,是舆论兴奋点,实际上为旅游业作了不花钱的广告。特别是一些特种旅游活动经过边远和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对于边远地区的宣传效益,即展示边远地区的文化,引起各界的关注,提供向当地人民导入旅游文化的机会,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从以上的角度出发,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是仅由其直接经济效益决定的,而是由其对旅游产品的完善功能、催化功能、引导功能、区域旅游形象的宣传功能决定的。在旅游业实现加速发展的战略中,应充分重视特种旅游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先导作用,使旅游业的形象更为丰满,对海内外旅游考更有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四、特种旅游的开发

对特种旅游的开发战略研究,涉及特种旅游的政策与决策、特种旅游资源与市场、特种旅游项目与线路设计、特种旅游实施操作与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问题。在此就特种旅游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讨论。

1.线路的设计。特种旅游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备旅游对象的独特新奇性与旅游方式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首先,在旅游对象的选择上应有较大突破,而不能只局限在传统的模式上,不同地区的特种旅游发展,应该建立在该地区相应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的高山地区、草原地带、湖泊河流、戈壁沙漠、峡谷丛林等,都具有发展特种旅游的潜在资源基础。但是,有资源基础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立即发展特种旅游。重要的是根据这个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把资源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对线路的研究和设计上,包括项目在具体地理与人文环境中的时间或空间内容,对历史、文化、宗教等内容的利用,以及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旅游方式上充分考虑和注意多样性、新奇性。由于特种旅游活动涉及诸因素,因此在推出项目和设计线路时,要动员学术界人士参与论证。同时,一个项目或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那些凡是具有贴近自然、富有挑战特征的旅游方式均有尝试的价值,诸如徒步、登山、潜水、漂流、攀岩、探洞、滑雪、热气球旅行、骑自行车、自驾车船、乘伞滑翔等等。

2、行程的控制。由于特种旅游的特殊性,其旅游的相关环境及有关条件必然不同于常规旅游,因而在操作及旅游的实施控制上比常规旅游要复杂和困难,同时旅游风险性也比常规旅游大。这就要求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二,线路的安全性。由于特种旅游的性质所决定,其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不可搞拒的或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面临种种可能性。因此在设计线路及实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人们能够预料的风险,把风险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第二,控制的严密性。由于特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和旅游对象的奇特性,以及旅游中的配套服务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完善,因此必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特殊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上应把握住各个环节,备有行之有效的各种应急措施和手段,对行程的各个细节严密分析控制,从而使旅游者得到较为满意的服务。

3.规范化管理。特种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若干特殊旅游点、特殊地域单元通过线路组合起来的综合性产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各点之间业务操作的衔接,均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平。为确保特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应逐渐地创造条件,使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逐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为此,第一,特种旅游的管理应以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和国家安全为前提,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特种旅游的管理细则,让从事特种旅游经营的各旅行社有章可循。第二,应为各从事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提供一个接受国家安全机关审批的通道。第三,对已基本具备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必要的考核,并授予特种旅游经营权,在短期内为全国旅行社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规范化作出科学、可行的样板,再推而广之。

4、协调机制。特种旅游业务的开展目前没有大多的实践经验可惜鉴,是以对现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的挖掘和组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复杂性。经营者在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军事、交通、海关、外交、宗教、文化甚至一些特定自然人等等的支持和帮助。怎样才能用制度或政策为经营者打开方便之门,并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形成规范性的运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碍,这单靠经营者的自发性行为是不够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考虑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以指导或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必然会增强经营者对开发特种旅游的信心。

5、队伍的专业化。从事特种旅游作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完善的经营效益,而且关系到特种旅游产品的寿命。特种

旅游接待不同于常规旅游接待就表现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操作规律和方式更具有专门性,这就需要经营者的产品开发部门与接待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待班子。从事特种旅游的相关人员如外联、计调、导游、司机等,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特种旅游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从事该项业务的旅行社,应培养和拥有一支自然、历史知识丰富,能吃苦耐劳,国家安全意识强,熟悉民俗民风,能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有志于特种旅游的专业队伍。

总之,特种旅游的发展在全世界以及我国尚属初创时期,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确立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开发我国极其丰富的特种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招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推动我国旅游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内涵;形象造型;意象造型;旅游纪念品设计

旅游纪念品属于特色旅游商品,从大的范围来讲,是游客在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一切物品。旅游纪念品市场竞争的实质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竞争的核心则是设计理念中所蕴涵的文化元素的较量。当今社会,随着技术、性能、结构、材料运用等因素日趋成熟与设计的同质化,旅游纪念品所彰显的有关地域文化重要内涵的要求越来越不能够满足旅游人员对纪念品相关多样化以及品位化等要求。因此,面对多样的消费要求和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如何在设计中挖掘纪念品文化层面的潜力,怎样将区域文化内涵和相应的主题结合在一起,设计出适合的纪念品,赢得旅游者的喜欢已经成为了纪念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位置的重要问题。

一、设计具有区域文化内涵旅游纪念品的影响与意义

旅游纪念品的美观是由美丽的外观设计与内在精神的结合。一件纪念品的创意不论是解决哪类问题,都要落实到以某种特有的造型与人接触,完成纪念品与人之间信息传达的使命。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艺术、科技、企业、结构材料、人工等,而且还要考虑到消费者消费理念的不断变化,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社会时尚的变化趋势,人们的消费品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不断的变化。只有兼顾时尚、文化内涵等较为实际性的设计才能够使得旅游消费者能够愉悦的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在设计上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绘画、雕刻技术、色彩调试技术等。

设计出具有区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不仅仅使得旅游景点和旅游纪念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和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更加能够提高旅游纪念品的人文价值,好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必须要有人文价值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竞争力。能确立设计的“原创”依据,使纪念品达到系统设计策略要求。

二、地域文化中形象造型与意象造型的设计形态表达

(一)外观形象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影响

外观形象指的是人们通过简单、自然的形象直接确定纪念品的造型,这种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只要能够明确纪念品地域文化的寓意,根据其本身固有形态设计出其外观形象。在将形象造型融入设计理念中时,首先应考虑到它的纪念性功能,把握住人、设计、文化三者之间相关的联系,将旅游者作为主体,既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又能够将地域纪念品的人文内涵渗透进去,充分发挥纪念品的作用。在设计之前通过一些调查,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再确定设计的方向,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结合文化的内涵以及纪念品本身具有的特色,找到文化内涵的核心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完整的方案对纪念品进行设计。

(二)内在形象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影响

意象指的是将人的感情寄托在某个物象上面,综合其他因素一起构建的、能够让人们产生另一种境界的想象。意象是人情感显现的载体[1]。意象造型即意境造型。是通过事物所变现出来的属性所联想到的意识。不具备直观的形象依据[2]。但是由于人们对意象联想是源于受到物呈现出的具体形状、姿态、结构、材料、纹理、色彩的影响而被创造的。由此可知,固的属性才是意象形象的原始依据。对纪念品的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对外在形象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意象的一种表达。

三、地域文化内涵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在外形上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

外形上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出纪念品的特点,而对于区域文化内涵的表现方式中,我們可以通过对材料,展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纪念品的自身内涵,还能够向消费者们展示本区域中具有传统属性、民族特色等一些特有的文化内涵。当然,这也不能够仅仅通过材料来增加纪念品的内涵,除了材料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使用方式,能够展现出区域地理文化特色的一些东西将纪念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色彩的应用对于纪念品和地域文化内涵的特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色彩的地域文化特色将纪念品和地域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较为多样化的纪念品。

(二)将地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

把传统手工艺的一些品质从最深处提取出来,用现代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向工艺的文化本质的深化和贴近。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慢慢地由舒适型转为文化型消费,设计的旅游纪念品能否适应现如今的市场变化,体现设计主题的多样性成为现如今较为重要的研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将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理念建立在地域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并且要结合现如今经济体系制度的发展,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等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设计出满足消费者要求、适合表现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四、结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着重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强调文化内涵的体现,是设计深入的表现,从文化的发展研究纪念品设计理念,不仅仅能够使得人们的情感得到一定的释放,还能够满足人们对感情的需求,更能够使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白兴易,赵得成,刘刚;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J];中国包装,2012(05):14-17

[2]王园.基于文化基因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05):03-05

黑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研究 篇4

1.1国外黑色旅游的发展

黑色旅游已不是新生事物, 比如基督教徒们早就作为朝圣者去了耶稣殉难处, 古罗马也早就存在了角斗士。1815年, 滑铁卢战役的时候就曾有贵族在安全距离处观看。美国内战最早的战场 (现位于弗吉尼亚的马纳萨斯镇) 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就作为景点出售了。“9·11”事件后, 美国世贸中心废墟也成了许多旅游者行程路线必不可少的部分。2005年, 飓风袭击新奥尔良, 损失惨重。4个月过后, 当地一家旅行社推出了“卡特里娜灾难之旅”, 立刻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也受到美国游客的欢迎。作为对遇难者的怀念, 每位游客所付出的35美元团费当中, 有3美元直接用于灾区的救助。

1.2国内黑色旅游的发展

在国内, 黑色旅游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和敏感性以及中国传统稳健、内敛性格的束缚, 使得黑色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5·12地震发生之前, 国内还没有推出关于黑色旅游的产品, 理论研究也仅仅处于“是什么”的起步阶段, 然而, 四川地震发生后, 都江堰市借助于6月14日世界文化遗产日推出关爱世界遗产、感恩全社会震后特种旅游线路, 每天限量接待游客, 时间定为3个月, 迎来了救援参与者代表与国内外嘉宾、各地游客共4000余人, 他们成为都江堰震后第一批游客。

在理论研究方面, 除胡传东, 罗仕伟以及李经龙, 郑淑婧对黑色旅游进行了开发探索外, 蔡书良, 邹盛贵和许林, 孙祖桐分别对灾害性旅游资源和地震旅游资源等进行了探索。由此可见, 黑色旅游的发展就像旅游业最初的起源一样, 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2黑色旅游资源的审美文化发掘

2.1自然灾害黑色旅游资源审美文化发掘

(1) 自然美。

黑色旅游资源自然美的文化内涵是人类自然审美感受的总结与升华, 自然灾害黑色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是其没有经过雕饰, 在灾难发生后, 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它自发的残缺美, 因而主张保存黑色旅游资源原状, 主张修旧如旧, 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旅游者来说, 这才是最难得的宝贵财富。如5·12地震的发生, 导致四川很多地方成为一片废墟, 美丽的雁塞湖也由一个变成几十个, 由于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原因, 使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这在大多数人看来, 是可怕的灾害, 但正是这些灾害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 因为这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奇迹。因而人们希望亲赴现场, 看都江堰毁到什么程度, 灾区的人们是否度过了难关, 以及抢救的人员都是怎么工作的……

(2) 艺术美。

自然灾害黑色旅游资源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原始性。第一, 这种艺术美是自然力形成的, 没有人工的雕琢, 只有人类感性认识。如天坑地缝、天生三桥、统景温泉、滑坡、泥石流、芙蓉洞、地震湖等。第二、灾害旅游资源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时选择的原始材料。如绘画艺术对断层崖、滑坡体等自然景观的选择等等。自然灾害旅游资源艺术美的情感性是人类对自然灾害旅游资源认识后的主观综合感受, 如对舍身崖、鬼愁涧、金佛山的艺术命名;对天坑、仙人洞的认识。总之, 自然灾害旅游资源艺术美是原始性、统一性和情感性的统一。

(3) 科学美。

自然灾害黑色旅游资源的科学美主要表现是“真”, 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和地理科学成果或形式表现出来的理论美、科学创造美和方法美。创造美指对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防灾减灾的创造性研究。如可持续发展理论、整合开发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科学方法美指对自然灾害黑色旅游资源的考察认识方法、对灾害旅游资源保护的实验方法等。

2.2人文的黑色旅游资源审美文化发掘

(1) 悲壮美。

人文的黑色旅游资源的悲壮美主要体现在人类的精神气概、现场的残忍或悲哀、壮观的氛围上面。如9·11事件发生时, 很多人都是刚刚走在上班的路上, 或者是刚刚抵达办公室, 倒上一杯咖啡, 打算开始一天新的工作。风姿绰约的世贸中心是纽约的一抹亮丽的风景, 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灰飞烟灭, 成为一片废墟, 停留在人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深处。3000多人在没有一丝预兆的情况下就失去了生命, 很多人在这顷刻之间失去了亲人、朋友和家庭。这是一次泯灭人性的恐怖主义袭击, 这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大挑衅。

该事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死亡人数上都是悲壮的, 此事发生后不久, 很多人仍然无法相信, 回顾那种场面, 仍然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而现在, 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此地, 并非是幸灾乐祸, 而是想要亲眼目睹灾难现场, 欲证实该事件确实已发生, 恐怖主义确实就存在于我们周围;亦或是对死者的无声纪念和哀悼, 总之, 作为历史的见证, 它给人以警醒, 它的悲壮美带给世人更多的是教育意义。

(2) 惊险美。

古罗马的角斗士, 是世人最早见证公众死亡和屠杀的一种活动, 从目前的旅游发展状况来看, 这种旅游形式是不提倡的, 会遭到道义上的禁止。但是, 必须看到, 这种活动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 如惊险刺激。正是由于这种需求的存在, 才会发生滑铁卢战役时大量旅游者亲临战争现场目睹并记录战争全过程的状况, 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除此之外, 我国南京大屠杀期间, 也有许多国内外游客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前往南京, 或是带着好奇、探险, 亦或是追寻刺激的动机, 即使生命受到威胁, 但这种惊险美却不断吸引着游客前往。5·12地震期间, 许多志愿者、记者以及科技赈灾人员在灾区亲自感受到了余震、滑坡还有泥石流带来的恐惧和刺激, 但很多人并未因为这些而放弃旅途, 反而“越战越勇”, 可见黑色旅游的存在同旅游业的发展一样成为必然。

(3) 科教美。

黑色旅游资源是历史的见证, 是人性失败的证据, 它的科学意义、教育意义无不是我们对其开发的最好理由。人文黑色旅游资源的科教美主要体现在英雄事迹、爱国精神、崇尚科学等方面的教育性上, 如战争或死者遗留下来的衣物、器械等的展示, 不仅有纪念意义, 更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又如,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者前往盖力普利 (Gallipoli) , 他们也是参观了一个战场, 但是跟滑铁卢战役不同的是, 这个地方标志着他们国家开始的时间和地点, 因而他们的动机主要是与爱国有关 (Peter Slade, 2003) 。5·12地震发生后一个多月, 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等机构协作赴四川灾区作了考察, 该科技赈灾活动让人们对地震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今后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的预防无疑提供了指导。

同时, 通过黑色旅游, 能让人们从人类的残忍和恶性中醒悟过来, 以及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要从黑色旅游中看到教训, 吸取经验, 把悲剧历史重演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 这是黑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意义。

摘要:黑色旅游指“一种旅游者通过对黑色事件发生地的旅游景点或者模拟构造的黑色旅游情景的游览, 从而获得满足受教育、好奇心和受刺激等目的的旅游体验活动。”关于黑色旅游的文化分析, 目前还未发现有相关文献, 因而只是一个初探性研究, 但鉴于黑色旅游本身的特点以及旅游者需求的变化, 黑色旅游有望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新亮点。介绍了黑色旅游的概念、类型, 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了文化分析, 从而发掘出黑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黑色旅游,文化,开发

参考文献

[1]胡传东, 罗仕伟.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 .

[2]胡传东, 罗仕伟, 齐晓波.论黑色旅游开发[J].旅游经济, 2007.

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引论 篇5

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引论

旨在提出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这个课题,以期引发政界和旅游学界对该课题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之后提出了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与基本原则,最后对公共旅游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作了简要评述.

作 者:马波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年,卷(期):12(2)分类号:F590.3关键词:公共旅游资源 产权 资产化管理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他又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内涵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文化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还可以丰富其理论体系,进而不断推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交互性不断增强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之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新的凝聚力,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动因

(一)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便利。数字化通俗地讲就是通过计算机将我们生活中的信息通过加工转变为0和1来表示,通过二进制数来表示信息,无论是数字、声音、图像还是计算机的指令都转变为二进制代码,这一技术被称之为数字化。数字化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网络媒介的使用,还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以及人类进入太空的技术,都与数字化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我们对数字电话、数字电视、数字图书馆等这些概念也并不陌生。数字化技术使得我们的生活简单化,能够很快地使得我们的信息得以交流和传递。数字化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广度及深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公共艺术发展的瓶颈,为人类文明的演变进程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数字化拓展了人类认识广度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数字化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随着新的传播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多变现为公共艺术形式,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结构呈现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这也是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具变现力的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大,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加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谓是自给自足,单个家庭能够面对所有的生活问题。然而当个人处于城市当中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的产生往往是人们合作的产物,在合作中更能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良性循环,使得人们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迈入数字化时代,创作出一种以公共艺术为形式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公共艺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

(三)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有着诸多不同,其中最普遍的不同就是城市文化集约化程度高、开放性强、互动性明显等,这与文化的创作主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中生活、居住、学习、工作等多数是人们以群体的形式开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化的创作和享用的形式是以公共形式开展的。城市人口流动性相对于乡村人口流动性要大,这就给公共文化带来了一种开放性及互动性的效果,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种公共文化交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形成了一种内容多样的公共文化。公共艺术是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市民精神面貌的体现,公共艺术由市民所创作,同时也为市民创造了休闲娱乐等的活动形式,丰富着市民的精神生活。公共艺术是当代人所创作的,镂刻着当代城市的特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这些公共艺术成为了这个城市独有的记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当代人及其后代也起着重要作用。乡音难改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这些公共艺术也就成为一个城市独有的记忆与标志。

二、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

(一)交互性设计理念

在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的社会发展潮流中,人与人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更加便利了人与人的交流与联系,交互性设计理念就是基于科技发展、人与人联系密切的背景下出现的。交互具有互动的含义,这就说明交互性设计理念着眼于人们这一行为主体的主动参与性,这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艺术与参观者之间是单一的和被动的互动,而交互性是参观者有着主动性的参与,能够形成一种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使得参观者体会到这种艺术的独特之处。交互性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形成切身的感受,还能够加深公共艺术对参观者的影响。关于交互性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理念的差别,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来体现一下:旅游是我们亲身去体现一种独特的风景,旅游可以使得我们能够体会当地的空气,感触那里的景色,观察景色的特点、层理,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旅游,我们只是买本书或者听别人讲某地的风景,那就很难形成一种自身对该事物的独特理解,也很难做出自己的评判。这时旅游就是我们与当地景物的一种交互、互动,这种互动可以带给我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的感受。这种交互性设计理念可以使得参观者体会到公共艺术传达出来的真情实感,通过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还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方式

城市公共艺术是以交互性为设计理念的,对于人与艺术的交互是必不可少的话题。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是需要人为参与其中的,不是公共艺术的孤立存在,也不是参与者的孤立存在,公共艺术与参与者是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的整体状态。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方式就行为模式来说,可以大致分为四种:机械式互动、体验式互动、创作式互动、虚拟式互动。但对于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最具代表性的交互方式是虚拟式互动。在数字化时代里,特别是随着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艺术所受到的限制相对减少。通过虚拟式互动,可以是体验者真正地走进艺术内部,并随着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迸发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当然虚拟式互动是需要数字技术、多媒体、网络等的配合的,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支持,我们是难以真正在虚拟现实中有身临其境之感的。说到虚拟式互动,我们可以联想到3D电影,在观看3D电影的时候,会时不时听到观看者的尖叫声、唏嘘声,这些都是在虚拟现实中真实情感的表露。城市公共艺术在数字化时代里的交互方式带给参观者的是一种内心的震撼,能够真正地通过自己在虚拟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去体验公共艺术的魅力之处。

(三)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实现形式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公共艺术能够达到一种奇妙的效果,但是真正在参与者与公共艺术之间建立起一种交互性的联系,去将这种交互性变为现实,并能够使其得到推广,还需要切实借助一些媒介,不断地使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普及。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对于参观者来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神秘性,如何打消参与者的顾虑,那就是通过体验艺术,进而了解艺术,体味身边艺术的魅力。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艺术,他们会将自己对艺术的个体理解讲给周边的人,以这种形式产生的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人们口耳相传,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这样艺术就不再是艺术家创作的奢侈品,而是我们身边的精神食粮。通过这样体验艺术的实现形式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感悟艺术,还可以通过艺术体验来向体验者征集反馈意见。通过反馈可以让组织者明确自身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不足以及改进方向,使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更符合人民大众所需,促使艺术的不断推广。通过这种反馈形式,还可以使组织者了解参与者可能存在的对于艺术的盲区,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不断推进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四)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就是将数字化虚拟表现形式引入城市公共艺术之内,将城市公共艺术更普遍地推向市民,增强参与者与艺术的互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之一,城市文化更是与社会经济及城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未来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上,首先要使得文化的公共性贯彻得更加深刻,使得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群都能够在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感受艺术带给他们的精神熏陶。再者就是使得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人类的认识水平在不断地提升,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还会有更大的提升,数字化技术也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数字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运用的程度也将进一步加深。最后,城市公共艺术在形式会更加多样化,在内容上也将不断深刻,从而反映出时代的特征。

三、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就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具体分析了当前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动因,并对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交互性设计理念、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方式、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实现形式、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的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对其展开了论述。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城市文化也将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华清.城市公共艺术——深圳海王大厦雕塑[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7).

[2]吕微露,刘斐.城市公共艺术构建和发展的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王峰.新技术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互动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01).

作者简介: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7

一、辽宁省温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有史料记载:公元598年, 隋文帝东征高句丽时梦游辽阳汤河温泉, 与仙子同浴, 题名仙女湖并梦后题诗, 为辽宁温泉文化的源头。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 温泉功能日趋多样化, 沐浴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度假文化应运而生, 在满足大众对温泉旅游多样化需求的同时, 也赋予了温泉旅游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1.神话、传说众多, 温泉文化源远流长。在辽宁遍布的温泉中, 流传着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辽宁省本溪温泉寺久负盛名,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猎犬染有疥疮, 百医无效, 偶尔跑到温泉寺里“泡痒痒”, 不多日便毛皮一新, 豁然病除, 努尔哈赤大悦, 称此泉为“狗儿汤”;在安波温泉, 有龙王的女儿安波公主偷水瓶解救天下苍生, 因而有了“安波汤”的美丽神话;瓦房店龙门汤温泉, 有高氏家族因广结善缘喜得腾龙送子, 故名“龙门汤”的故事……这些美丽的神话和传说为温泉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赋予了温泉旅游无穷的文化魅力。

2.皇家、名人留史, 温泉文化纵贯古今。自古帝王、名人贤士都和温泉有着不解之缘, 汤岗子温泉、本溪温泉、兴城温泉、弓长岭温泉等都有历史古迹遗存。仅汤岗子温泉, 就有唐太宗李世民、金太宗、乾隆皇帝、溥仪皇帝、张作霖等历史人物的真实记载, 皆为帝王将相, 贯穿了千年的历史。丹东五龙背温泉, 自公元651年左右, 就有人在此野浴浣洗。解放后, 东北军区在此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40医院、辽宁荣军疗养院、丹东温泉宾馆、天池宾馆。朱德、叶剑英、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视察。东汤温泉发现于唐朝,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皇帝曾亲笔御书“圣泉第一”, 当地百姓修筑庙宇“圣泉寺”以示纪念, 众颂“辽东神水”。兴城温泉 (汤泉) 早在辽代即被开发利用。此后, 数代名人侠士曾在此筑亭建院, 留有遗迹“致爽亭”和“汤泉寺”。民国时期, 张作霖又兴建了“温泉别墅”。本溪温泉寺是著名的疗养胜地, 1626年努尔哈赤曾在此疗伤。

3.宣传、节庆, 温泉文化复兴之路。虽然我国是温泉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 5000多年的温泉文化史从未断裂过,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从旅游的角度认识和研究温泉。我国学者最早从旅游的角度对温泉进行研究, 当属郭来喜在1982年对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利用状况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 以温泉为主题的观光度假旅游兴起, 关于温泉旅游开发的学术研究才逐渐引起重视。

2003 年, 天沐温泉作为后起之秀, 提出了天沐沐汤礼仪——九步六法, 使人们开始深刻思考辽宁乃至中国沐浴文化的出路, 温泉行业走上了以文化为标杆的创新之路。2012年6月28日, 辽阳市弓长岭区中国温泉文化博物馆开馆, 是辽宁唯一、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温泉文化主题博物馆, 成为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发展的标志。2013 年11 月29 日“, 2013—2014 年辽宁冰雪温泉季暨丹东天桥沟冰雪文化旅游节”在天桥沟隆重启幕。2014年7月18日, 辽宁锦州凌海花园温泉酒店举办的“九华山温泉文化节”拉开帷幕。

但是, 在这场文化之旅中, 从温泉开发模式到景区建设, 从节庆到相关活动, 都存在着运作雷同、特色不强的问题, 温泉文化内涵发掘不足更是温泉产业发展的短板。文化是旅游的载体, 也是温泉开发的精髓和长远之所在。因此, 深度发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是实现辽宁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发掘策略

《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提出, 用五年时间, 倾力打造辽宁温泉旅游集群品牌, 实现“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基本目标, 重点打造“十区、百泉、千眼、万汤”。

1.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地域文化牌。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宗教民俗、人文历史、风物饮食、地名渊源、生产生活方式等要素。辽宁历史悠久, 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辽宁还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43 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6%。辽宁是满清文化的源头, 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少数民族都在历史上留下过轰轰烈烈的足迹, 铸就了辽宁省个性鲜明的区域文化。

因此, 打好辽宁温泉旅游的地域文化牌, 就要利用好优越的地理环境、多彩的宗教文化、灿烂的饮食文化、特有的满清文化和兼容并蓄的多民族融合文化, 打造个性温泉旅游品牌, 树立鲜明的温泉旅游形象, 以反映辽宁温泉旅游发展脉络、设计理念和文化底蕴, 为旅游者营造一种温泉地自身特有的文化氛围, 形成深层次的社会认知。

如《葫芦岛市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2012-2020年) 中明确提出, 利用全国最大泳装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 结合现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形成以文化融合温泉, 以文化改造温泉, 以文化提升温泉的发展思路, 打造传奇温泉文化名城。营口熊岳天沐温泉度假村养生餐饮——“时”全食美, 识“心”食“意”, 餐厅菜品以粤菜、海鲜、辽菜为主, 辅以滋补养生菜品、野味珍品。一菜一典, 文化蕴含深厚, 引领饮食新文化。

2.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历史文化牌。马波在《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指出“: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 是旅游业的灵魂。”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 一方面是为营造浓郁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打造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形象, 同样在温泉旅游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本着“文旅融合”的思路, 打造温泉旅游历史文化名片。

如汤岗子温泉已有千年史记:早在唐朝贞观十八年 (公元644年) 即被人们发现。相继有唐太宗李世民、金太宗、乾隆皇帝坐汤洗浴的记载。1921年, 张作霖建起“龙泉别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人在这里修建了“玉泉馆”, 后来又有“满州国”皇帝溥仪修起了“龙宫温泉”。傅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他曾在汤岗子“对翠阁”楼上住过一周时间。但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更多了解的是汤岗子温泉的理疗康复价值和其“老字号”, 对其千年的历史文化鲜有关注。因此, 打好历史文化牌, 打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汤岗子温泉还大有文章可做。

3.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文学艺术牌。山水借文章以显, 文章凭山水以传, 诗人墨客的名篇是温泉文化内涵最直接的表述。《长恨歌》840个字, 让人铭记的不仅是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更让人记住了千古名泉华清池。

“万古温泉水, 百年几度游, 炎流从地发, 暖气欲天浮。风过亭台爽, 山还景物幽, 自怜多病害, 不是濯孆帱。”这是明朝诗人徐景崇写的一首赞美兴城温泉的诗。明代诗人唐皋也曾赋诗赞曰“:泉如烂手羹初复, 地不燃薪汽自腾。”前人也同样留下了赞美安波温泉的诗句“:天开汤谷千秋暖, 人到灵溪万虑清。”

文学作品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 反映特定时期的精神风貌, 具有鼓舞、教育、引导、娱乐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能够启人心智、愉悦情感、丰富知识、升华主题, 也最能引发心理共鸣, 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因此, 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文学艺术牌, 在引导旅游者享受生命活动和各种精神产品的同时, 给旅游者更深刻的文化体验。

4.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科学养生牌。在古代, 辽宁人就用兴城的五股泉给妇女喝, 喝了能通经生乳, 活血缓痛。

由于温度不同, 矿化度不同, 所含各种化学离子、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数量不同, 温泉的养生作用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温泉地气候和泡浴方式也会影响其功效。《水经注》对古人善于利用温泉做了记载“:春日洗浴、升阳固脱。夏日浴泉, 暑温可祛。秋日泡泉, 肺润肠蠕。冬日洗池, 丹田温灼。”

汤岗子温泉疗养院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 有“亚洲第一泥”的美誉。大连天沐温泉以“三高” (水温高、水量高、矿物质含量高) 而闻名“, 美人四润汤”是天沐温泉结合现代温泉功效研制的特色专利产品。安波温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 1985年经联合国地热专家考察认定, 水质为亚洲之最。弓长岭汤河热泉源于30多米深灰岩裂隙, 温度高达40℃-45℃, 仅次于法国维西温泉。丹东五龙背温泉自古就有“神水”之称,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已久负盛名, 已载入《中国名词词典》。在深刻挖掘、利用和宣传温泉医疗保健功能的同时, 还应结合泡泉者的健康状况, 制定适宜的温泉养生方案。

目前, 除了汤岗子温泉已经形成比较浓厚的理疗保健文化之外, 辽宁省其他大部分温泉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或特色不明显, 知名度仅限于区域范围内。要想具备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就必须向“差异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结合温泉养生特点, 做出自己的特色。

5.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生态文化牌。生态文化是世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 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文化是抽象的, 必须用一种直观、可感的形式展现出来, 即文化的外显和物化。

辽宁省鞍山绿中海温泉, 拥有东北三省最美的室外温泉造景和最大的室内温泉汤池, 以天然温泉取胜。大型露天温泉成“一池三岛”分布, 形成姿态各异的苏州园林般的温泉理疗区。三个湖心岛简约而古朴, 东方园林式设计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韵味。锦州九华山温泉是锦州第一座大型温泉水城, 以“动感、奇妙、梦幻”为核心, 开创了充满魔幻和惊险的、辽西最大的温泉水世界。大连成园温泉山庄地处国家4A级风景区西郊森林公园之内, 依山傍水, 植被繁茂, 空气清新, 景色宜人, 是山水疗养的绝佳之所, 荣获十一项世界纪录, 是辽宁省著名商标。因此,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下, 温泉的设计、布局应充分渗透传统山水文化和现代科学设计理念, 使之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6.挖掘辽宁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打好主题形象牌。主题形象是人们对事物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 是对事物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与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温泉主题形象定位应当从现有的影响因素出发, 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而确立的一种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综合定位, 成为区别于其他温泉的根本性标志, 从而在游客心目中占据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温泉的主题形象定位应当具有鲜明的识别性, 即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应当具有深刻的沟通性, 即获得目标市场的深刻认同;应当具有广泛的链接性, 包括现实与历史的链接、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链接、与周边资源的横向链接等。

辽宁省各温泉地和温泉企业都在积极打造温泉旅游品牌。如思拉堡温泉的主题定位是“福溪洞天·琴海八泉”。鞍山汤岗子温泉以疗养为主题, 以“高标准打造高生态、高绿化、低密度的温泉城, 使其成为辽宁温泉旅游的示范区和国际温泉康复疗养基地”为亮点, 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葫芦岛市依托具有传奇色彩的唐朝历史和明代文化, 充分利用历史古迹, 深入挖掘历史, 打造古色温泉旅游。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8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由此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不可避免, 资源浪费问题也逐渐加剧, 低碳发展的理念在此背景下诞生。

1. 低碳旅游的概念及内涵分析

1.1低碳旅游的概念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 旅游业已被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在经济发展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世界推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旅游业也进行改革, 大力推行低碳旅游模式。

低碳旅游, 顾名思义是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减少碳的排放量, 是一种以减少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模式。在旅游的过程当中, 大力倡导减少碳的足迹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利用相关的节能减排的手段, 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 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最大程度上的收益。

1.2低碳旅游的内涵分析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当中, 首先要对旅游中的碳排放来源进行合理的分析。旅游中的碳排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交通工具的排放、住宿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排放。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以低碳旅游的内涵为发展目标, 达到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低碳旅游的内涵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节能减排及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发展低碳旅游, 即通过发展低碳交通、低碳住宿、低碳活动的方式减少旅游过程当中的碳的排放量。以不产生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代替汽车, 是低碳交通主要的方式, 也是人们能够以自身行动遵循低碳旅游模式的最直接的形式。二、通过技术改革以及观念的改变来推动低碳旅游模式的发展。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在低碳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技术的不断发展, 减少碳的排放量, 转化已排放的碳, 减少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从根本上减轻生态问题。转变观念, 将相关旅游业的管理者的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转变为以生态利益为重, 在本行业中处处体现生态保护理念。转变游客的旅游观念, 从过去以娱乐为重的“奢华游”转变为娱乐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生态游”, 减少旅游过程当中的碳排放。三、采取减少污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一直以来都是生态环境的最大的威胁, 因此在低碳旅游模式中一定要将两个减少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

2. 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及原则

2.1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

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规划。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其发展目标为:在保持原有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将减少碳排放的相关技术以及两年贯彻落实到先前的旅游业中去。国家要将强对低碳旅游的落实, 并制定相关政策限制碳的排放量, 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低碳旅游模式来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 也能够减少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 提高我国相关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

2.2低碳旅游的发展原则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地域有着不尽相同的生态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落实低碳旅游模式时应注意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当地的方式方法。另外,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一项需要长时间进行的任务, 因此在发展过程当中, 难免需要对各种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所以低碳旅游模式的发展还需要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同时还有以环保为重的原则以及各方面相协调的原则。

3. 低碳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可持续发展策略

可持续发展, 是指在能够满足当前国民生活的基础上又能够为后代提供足够的省存必需的一种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加, 但毕竟资源是有限的, 过量的使用只会导致资源的枯竭, 同时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是意味着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 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益, 做到人口、资源及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3.2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可以帮助低碳旅游模式快速落实, 可以提高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进程, 有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科学的低碳旅游发展策略主要应从旅游企业、目的地、旅游者几个方面入手, 多方面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低碳旅游模式中的落实。

旅游企业主要由公司、酒店、旅行社等部分组成, 其应从建设和管理方面入手, 使用环保材料, 严格控制企业的碳排放量, 对企业员工实行责任制, 将减少碳排放的任务分配到每个员工的身上, 并采取奖惩制度, 鼓励员工减少碳排放。对于游客来说, 为落实低碳旅游,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应首先考虑低碳环保因素, 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 在旅行过程当中尽量自备必须的生活用品, 减少对酒店中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主动选择低碳环保的活动项目,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旅游目的地应按照国家的规定, 主动对景区内的设施以及各种活动进行规范, 加强景区内的碳管理, 建立碳的中和系统, 从各方面减少景区内的碳的排放量。

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就是应该从这几个部分入手, 从多方面减少碳的排放量, 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 实现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

总结

本文通过对于低碳旅游概念以及内涵的分析, 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低碳旅游模式。通过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了解了低碳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的深层的联系。希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低碳经济下的低碳旅游模式能够进一步发展, 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近年来, 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 国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旅游俨然已成为调节生活的重要方式。在通过旅游调节生活的同时, 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国家倡导低碳旅游。本文我们将主要介绍低碳旅游的内涵, 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低碳旅游,内涵,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 2011, 05:862-867.

[2]李亚男.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17:190.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9

关键词:“一体化”,公共体育,特征,内涵

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课程;自进入到改革发展的新路途以来, 就以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来实现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教学目标。但从现有体育教学的进程来看, 课堂内教学虽然对指导学生认知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课堂内有限的教学时间还不足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技能。因此, 积极拓展课堂外教学就成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课内外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思想

公共体育教学的“课内外一体化”, 就是在开展常规课堂体育教学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活动。[1]它是将公共体育教学以外的体育运动、娱乐休闲、健身锻炼等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之中,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使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 更成为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培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全新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的体魄、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内外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教学, 促使传统的体育教学学科结构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体力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方向转移, 扩展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 学习终身体育方法的过程。它突出体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机衔接, 以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拓展, 将有限的体育资源整合并加以有效利用。[2]让不同体质状况、不同体育爱好、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自主完善运动技能、发展终身体育所必须的习惯与兴趣, 从而创造出学生主体作用和学校主导作用的得以充分发挥的体育锻炼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

二、构建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下的公共体育教育, 是适应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遵循教育人道化和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发展改革趋势而应运而生的。它以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基础, 通过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人性化的教育改革思路构建高等院校新型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它注重公共体育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具体性、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课程资源的拓展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等问题;在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际进行理性思考、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强、符合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特点, 并能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在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学生自主型”、“开放型”教学模式的转化的同时, 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与个性发展需要的协调与统一, 为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1. 扩展课程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兴体育项目层出不穷, 以攀岩、走扁带、定向运动、合气道、极限轮滑、酷跳运动等风靡世界。这些新兴的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素质, 还具有丰富的趣味性, 能满足不同层次健身者的需求。因此, 将这些新兴的体育运动引入到公共体育教学中, 可以完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过于竞技化、过于单调和枯燥的不足, 增加体育运动趣味的比重, 以此实现公共体育教学课内外的衔接, 让大学生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促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形成连贯的练习轨迹, 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自信心, 最终达到增强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的高等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其树立终身锻炼理念, 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就是要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将体质、健康、思想道德修养、运动技能水平、体育能力、体育文化素养、享受体育乐趣、终身体育观念等要素全部纳入体育教学目标之中。而这种高等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必须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因此, “课内外一体化”公共体育教学必须利用当代教学的最新成果,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通过教师在课堂内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形式,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练习,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获得身心发展。同时在教学引导过程中, 教师还注重学生在技能学习及练习的指导, 让学生在指导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将教师指导学生的单边教学变成教师与学生双边的互动教学,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外教学中教师应主动采取巡回指导的教育方式, 通过课余时、赛场上、活动中的指导, 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科学的体育运动技能练习方式与方法, 形成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技能的运动过程。

3. 创新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目标的主线, 是在“课内外教学中”让大学生掌握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并将相关体育知识目标穿插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之中。但从运动技能学习与掌握的规律来看, 大学生运动技能的获得是由不同阶段所构成的;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不适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 还可能影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终身运动习惯的形成。因此, 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 也进一步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对现代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指导。但从目前来看, 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教授前就已经初步掌握了某一项目的基本技能, 学生在教学中实际的需要是如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学会自主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借鉴现代科学技术, 以数字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不同信息融合后并通过同一终端展示出来, 让学生了解运动技术的诀窍、认知创新发展的特点, 以科技的力量把握、提升运动技能, 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4]

4.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课内外一体化”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 是将课内教学成果、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相关体育活动情况纳入学生体育成绩的综合测评之中。[5]其课程评价的内容在评价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状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 又兼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表现。在对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进行阶段化评定的同时, 以多角度、动态化的对学生课外锻炼进行评定。把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 广泛考核学生在教学各个环节上的现实表现, 形成结构制考试办法, 以充分体现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检查、评价和指导作用。通过课内、课外定量与定性的评价分析, 关注学生体质健康, 将学生体育技能学习基础、课余提高和自觉锻炼的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以正确、客观的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评价学生体育锻炼的结果, 不断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终身体育运动中去。

公共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开展, 是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之路的创新尝试。它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懂得体育的价值, 激发兴趣、形成意识、培养能力, 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终身体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从而真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天霞, 等.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1 (3) :98-101.

[2]夏贵霞, 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 2010, 17 (2) :73-77.

[3]陈海啸, 陈壮荔, 邱少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 (12) :108-111.

[4]高俊, 黄滨, 周江勇.数字融合视角下的体育文化创新[J].体育学刊, 2013, 20 (2) :15-18.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10

行政的意涵大概有几种:第一, 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看, 行政是相对于立法和司法而言的独立领域;第二, 从政治—行政二分的角度来看,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制定, 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第三,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 行政则是涵盖管理学理论、方法与相应技术性思考的内容。结合以上三种观点, 行政的涵义应该是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组织, 为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而对公共事务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合。

那么, 公共是指什么呢?

公共 (public) 相对的是私人 (privat e) 。公共行政不同于私人行政, 主要体现在:公共行政基于公权力的保障, 在全社会中享有普遍的权威, 而私人行政的权力仅与私人契约和约定有关;公共行政向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而私人行政提供的是私人产品;私人行政以效率最大化为目的和评价标准, 而公共行政还要兼顾公平性、代表性、透明性等;公共行政的经济基础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支持, 而私人行政则依靠私人资本投资;公共行政是“法不授权不可为”, 而私人行政则是“法不禁止皆可为”;公共行政接受来自公民和社会的广泛的监督, 形成“金鱼缸效应”, 而私人行政出于商业机密的保护, 透明性较低。

同时, 公共行政也不同于政府行政。公共行政主要是公共权力的行驶, 其载体可能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 非营利性组织等其他具有普遍权威的主体。戴维·马修斯说:“公共与政府的不同之处在于, 公共之间的政治关系是横向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而在政府, 这种政治关系则通常是一种垂直关系 (从权威到下级的关系) 。”

公共到底是指什么呢?笔者认为, 公共意味着:

第一,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公共部门或机构, 包括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等, 而不是私人组织。公共部门或机构可以简单界定为具有普遍成员资格的非营利性机构。

第二, 公共行政的执行者须胸怀“共同的善”。公共行政的执行者是人民受托者, 他们的合法性并不来源于个人的价值体系, 而应来源于人民的同意。换句话说, 公共行政的执行者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承担着特殊的伦理责任。

第三, 公共行政意味着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公共理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判断并试图放大自己的利益。但是为了在公共社会中生存, 则必须试图寻找自己利益的边界。在这种利益的权衡下最终形成公共理性。

第四, 公共行政呼吁公民精神。公民精神对公共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公共行政伦理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公共行政的精神》中指出:“当我们在公共行政中寻找公共的意涵的时候, 便会发现公共与公民的角色密不可分”。在弗雷德里克森与芬纳之争中,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公民的构成庞大且充满差异性, 所以说公民的意志是模糊不清的;然而芬纳则认为公民是睿智的, 他们由各种有识之士构成。同时,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公民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他们在决定是否参与公共事务前, 会先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考量。而由于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和外部性等特征, 公民在面对公共事务时, 往往会选择保持一种“理性的无知”。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威尔逊曾在《行政学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提到关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他认为历史比较法是进行行政学研究的最佳方法。而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界限, 也使得这种比较研究更加可靠。“如果我看到一个杀气腾腾的人在敏捷地磨着一把刀子, 我可以借用他磨刀的方法, 而用不着借用他可能用刀子犯谋杀罪的动机”, 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法国人或德国人的行政实践时, 没必要关注其政治和宪法方面的问题。最后, 威尔逊说, 这种比较研究将使行政管理“有资格进入政治研究的最高级和最有成果的重大分支学科的行列之中”。

除此之外, 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1916-2001, ) 是探索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光辉典范。在西蒙在其代表作《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 (1947) 中指出, 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方法只能得到“行政谚语”, 而不能得出行政原则, 因为这些所谓的原则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须寻求新的途径。

西蒙的行政学理论尤其是决策理论建立在现代哲学即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西蒙在对德怀特·沃尔多《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的回应中指出, 仅仅研究政治理论是不行的甚至是危险的, 逻辑实证主义对于研究公共行政学来说十分重要。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绝不是民主行政进程中的绊脚石。实证主义由孔德提出, 根源于对柏拉图观念论的批判, 以及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实证主义在本体论上主张朴素实在论, 在认识论上则主张主客观二元对立, 在方法论上采取实证的实验法以证实假设。而后, 实证主义逐渐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 施利克提出了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 即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形式真理 (逻辑实证) 仅仅是形式上的推理演绎过程, 事实上是一种符号关系上的同义反复;经验真理 (经验实证) 则是以经验为判断, 以事实语言为基础, 关注命题是否与事实一致。也就是说, 逻辑实证主义是通过事物找到本质, 是用符号和法则串联起来的概念体系。西蒙正是秉承了这种方法论的精髓, 主张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科学。

参考文献

[1]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颜昌武, 马骏:《公共行政学百年争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研究 篇11

新型交通信息服务依赖于无线传感与通信技术,致力于建立1种人、车、路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服务生态圈。随着这种运输建管模式被广泛地部署在日常交通生活中,为复杂交通环境下车辆行驶安全、路网运行效率、优质乘车提供保障,人类便能够真正享受“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出行生活。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进行车联网环境下交通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并将其作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手段[1]。我国也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了未来交通领域的发展思路,即以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为核心,以公路智能与车载智能的协调合作为基础,促进人车路的一体化、协同化和网络化发展[2]。

当交通信息服务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和生活中1种广泛存在,但又不完全可控的智能主体时,我们也面临着1个问题:如何判断1个服务是否“可信”。由于系统出现的任何错误或失效都有可能给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对系统的服务可信性进行定位与分析,明确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有效发展可信的车联网软件系统[3]。欧洲多元文化现象造成了错综复杂的洲际道路网络和较高的汽车密度,人们在寻求安全驾驶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路况等实时交通信息的发布,以及位置相关的增值服务SAFESPOT[4]。我国交通信息服务发展经历了以政府主导到消费者需求引导的发展之路。2010年交通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这促使乘用车安全运营服务的发展。海格GBOS系统[5]是客车信息化的里程碑式软件系统,提供客车运营周期内的安全管理服务。在私家车市场,消费者对车联网软件在服务方面的消费需求已经从简单的消费,发展到突出个性化、人性化的消费。拥有动态交通信息发布、位置服务和驾驶环境远程控制等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功能的信息服务系统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于可信尺度下的安全性问题,包括对陌生实体的认证和访问[6,7],实体间信任建模[8]以及对可信服务的发现和选择[9]等。这些研究通过探讨对陌生人及设备的可信判定来建立动态的信任关系,进而实现在传统计算环境中用户认证、访问控制及用户隐私保护。大多从定性的角度讨论传统服务的可用性、无干扰性、可行性和接受度等问题,较少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因此对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需求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度量,这也是智能交通研究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2年7月发布的《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 (2012-2020年)》指出,未来系统 将“根据出行者需求及时间、费用、舒适、低碳等不同的价值取向,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可以预见,提供用户可信赖的优质信息服务,营造“以人为本”的可信赖服务环境将成为智能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笔者将社会学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扩展至对交通领域下人与服务信任关系的探究过程中,对服务可信性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其受到用户状态、系统性能以及交通环境状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的信任模型与评价方法,为构建可信车联网软件系统提供支持。

1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定义

智能交通信息化环境是1个动态多变,单个区域内可能资源贫乏的空间。它主张让微小系统形成的自组织网络围绕着交通参与者运转[10],即人、车和道路设施在智能交通空间中可以自然地、自发地“交互”,而这一目标则要求交通信息服务具备对车体内外上下文的感知能力,并对变化的信息做出有效的,基于用户需求的行为。因此,上下文感知是新型交通信息服务区别于传统服务的特性。

针对此特性,笔者给出了服务可信的定义,即车联网软件系统在特定的环境上下文中,所提供的交通信息服务能为特定用户所信赖的程度。它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用户状态、系统性能以及交通环境状况。由于对系统性能的评价体系涉及到安全管理、访问控制和容错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在交通环境下人与服务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上下文敏感的,在不同的时间、交通环境状况和驾驶人行为的影响下,信任程度是不相同的。通过对相关上下文及其约束作用的准确刻画,笔者提出了信任关系的形式化定义。

定义1。设x1,x2,…,xn为特定交通环境下存在的n个主体,U = {x1,x2,…,xn}为主体域。U×U = {(xi,xj)|xi,xj ∈U}为U上的二元关系集合。以n个主体作为坐标轴所组成的n维空间称为向量空间,用V表示。若(xi,xj)具有如下性质。

1),c表示信任关系的传递条件;

3)存在迹。m =0,1,…,其中在V中初始时刻t0的迹(xi,xj,t0)为初始信任。

则称 (xi,xj)为xi对xj的信任关系,表示为xitrustscμxjvalueR(xi,xj),R(xi,xj)表征了主体xj在上下文条件c下的可信任度(信任向量)。μ为R(xi,xj)对不同信 任度集合 (比如“完全 信任”,“很信任”,“不信任”等)的隶属度。

设R(xi,xj)的度量有Q个决策属性F1(xi,xj),F2(xi,xj),…,FQ(xi,xj)。其中:Fm(xi,xj)(m=1,2,…,Q)属性的K个特征集表示为QoS={QoS1,QoS2,…,QoSK}。wm表示第m个决策属性相对于其他属性的重要程度。相应地,σs表示属性的第s个特征相对于其他 特征的重 要程度,并且wm,σs满足:

则称wm为Fm(xi,xj)的属性权 重;σs为QoSs(s=1,2,…,K)的特征权重。

2基于本体的交通信息服务信任模型

为了准确地刻画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特征,有必要采用信任模型对其进行建模,并为可信度的评估提供支持。为此,笔者首先提出了信任模型的定义。

定义2。信任模型是主体间信任关系到信任值的映射,表示为

式中:r0为初始信任值,它评估了2个主体初次交互的信任关系;c为信任关系的建立条件,比如,时间和观测到的证据上下文;rule定义了计算信任值的运算规则;QoS = {QoS1,QoS2,…,QoSm}定义了影响信任关系的决策属性的特征向量。

为了明确信任关系中的多个概念,比如信任双方、多维属性等,以及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本文在定义2的基础上,采用本体理论,紧紧围绕前文对交通信息服务及其在交通环境下与用户信任关系的特征,建立基于本体的信任模型,以及相应的OWL-based语言描述,见图1、图2。

根据第2节提出的“在交通环境下人与服务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上下文敏感”的服务可信性特征,本信任模型具有5个本体类,即实体、属性、上下文、信任关系、以及信任度。这些本体概念囊括了信任关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关系建立、关系评估、关系进化和更新。

结合本文在定义1中给出的信任关系概念,它具有约束方和作用方。因此在信任模型中,实体与信任关系的语义联系为“拥有”和“作用于”,即“has”和“on”。同时,由于在交通环境下,信任关系的动态更新源自时间和实体行为等上下文的状态变化,为此在信任模型中,信任关系与上下文本体的语义 联系为“受 制于”,即“hasChanged By”。

此外,定义1表明信任关系的度量由多个决策属性决定,因此,在信任模型中,信任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具有其相关的多维决策属性,比如用户满意度、设备可靠性等。

3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质评估体系

定义1给出了信任关系的形式化表示。定义2重点分析了如何实施信任度的评估工作,即需要分析映射M的执行约 束条件 {r0,c,rule,QoS}。结合图1所示的信任模型,本文创新性地结合用户体验与模糊语义知识,提出了对动静态信任关系进行度量的解决方案。

3.1静态信任关系的评价方法

在交通环境下,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评价可通过获取用户对其使用体验的意向判断。它的获取存在2种方式:1直接交互反馈。它获取用户体验的评价,并将其映射为相应的属性,进而使用信任关系的评估规则来计算信任度。2间接推荐知识。它通过获取具有同一目标的用户体验评价,来计算信任度。由于篇幅问题,本文重点对第1种方式进行讨论。由于意向判断是与使用者的物理和行为差异有关,因此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这种信任关系难以采用“是”或“否”来描述,而是需要考虑“亦此亦彼”的模糊关系。

定义3。假设M)为非空信任关系集U×U上的多个模糊子集合,它表示具有不同信任度的信任关系集合。用户对服务S的信任度可以表示为服务S对信任关系集中元素Tj的隶属度μj,即信任向量RS= {u1,u2,…,uM}。

针对现有方法对主观评价信息的描述不完备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模糊集合理论对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赖程度进行图示化描述。图3(a)是采用未考虑模糊化的信任度描述,它表征归一处理后的信任度仅属于1个信任集合,即当信任度接近0.15h,其用户对服务不信赖。而根据图3(b)的模糊化描述,该服务有0.6的概率为不可信,而有0.4的概率为一般可信(T={不可信,一般信任,很信任,完全信任})。

笔者首次结合人机交互领域知识,以用户体验的组成要素来指导分析服务信任度的决策属性。它分别从目标层、行为层和体验层来描述用户体验产生的逻辑结构[11]。用户在目标层上确定的评估目的和在行为层上完成的若干个“输入执行-输出”交互单元,构成了用户产生主观感受的原因,而体验层则是多个主观感受的驻留层。因此,笔者通过分析目标层和行为层,获取用户的主观感受,并映射为相应的属性特征,进而实现对信任度的度量。

1)在目标层,用户往往需要执行若干个阶段性的任务来实现特定目标。因此笔者采取量化任务属性特征的方法来表征用户在目标层的体验感受。

定义4。设任务Task = {t1,t2,…,tN}是实现目标G的1个执行序列,服务S提供了完成任务Task的功能序 列FC= {f1,f2,…,fN},则F1(Task,FC)是功能对任务的匹配函数,可作为评估定义3中Rs的决策属性。

笔者从功能对任务的支持方面,选取“使用频率”“易用性”“响应 时间”和“反馈 准确率”作为F1(Task,FC)决策属性的QoS特征。其中:响应时间描述了功能给予用户信息的效率,反馈准确率是指功能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设F1(Task,FC)的特征集 为QoS = {QoS1,QoS2,QoS3,QoS4},评价集D = {d1,d2,…,dM}描述了对QoSi(i=1,…,4)的等级评价,矩阵E =(eij)4×M为从属性特征QoSi到评价dj(j=1,…,M)的模糊关系。则F1为F1(Task,FC)的属性向量

式中:“。”为模糊变换;σi为QoSi的特征权重。

2)在行为层上,用户完成 与服务的 交互任务,它由若干个基于触发—反馈的基本单元组成,包括信息的输入、用户的操作和信息的输出。由于信息是功能的执行结果,因此本文仅关注用户操作,即通过量化用户动作的属性特征来表征用户在行为层的主观体验。

定义5。设信息Info为功能fi(i=1,2,…,N)的执行结果,则F2(Info,Action,Info)描述了用户动作与功能提供信息之间的反馈过程,它可作为评估定义3中Rs的决策属性。

笔者选取“以可理解性”“操作简易性”和“信息可接受度”作为F2(Info,Action,Info)的评价指标。可理解性描述了用户对实施动作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都清楚了解的程度。操作简易性可划分为动作的执行步骤和执行时间。复杂步骤和花费较长时间都会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信息可接受度刻画了用户对1次交互后得到信息的满意程度。可得到F2(Info,Action,Info)的属性向量

结合定义1,设矩阵H = (hij)2×M为属性向量F1 和F2与Tj(j=1,2,…,M)的模糊信任关系。若ak(0≤k≤M +1)为T的取值边界,使得

则定义3中用户对服务S的信任向量可计算为

式中:的属性权重;∨和∧为Zadeh算子,分别表示max和min运算。综上,该方法给出了评价用户与交通信息服务之间静态信任关系的解决方案。

3.2上下文敏感的信任关系评价方法

考虑到在不同的时间、交通环境状况和驾驶人行为的影响下,信任程度是不相同的。笔者引入时间与服务历史行为上下文来确定服务可信度的奖罚机制,建立上下文敏感的可信性评价方法。

设c= {t,action}为条件集合,

式中:为第(t-1)个时间戳的信任度,代表了历史信任为信任度隶属于Tj集合(Tj:完全可信)的概率;i为用户与服务交互的次数;Ri为根据交互结果产生的新的信任度。在每次交互发生之前,︱Ri︱均为0。Δ和Φ分别表示当隶属度μj到达和未到达一定阈值ε(初始设定为0.5)时,采取的鼓励因子和惩罚因子。它描述了信任关系的更新机制。

式中:为在历史Z次交互小于ε的次数;α,β是正常量,它控制着因子趋向于1的速度。这样根据上下文的动态变化便可以实现信任度的动态更新。在每次交互后,通过调整Δ和Φ,来更新对应用的信任值。如果1个交互是满意的,调整Δ可以提高“完全可信”的概率,降低“完全不可信”的概率,进而提高总体信任度。相反,微调Φ会令总体信任值降低。

本节提出的可信度评价体系首次从人的认知角度,描述了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度评估。同时它也能够刻画服务的可信度随时间和上下文的动态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与交通信息服务的特征吻合。

4实例验证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对停车场诱导服务的可信性评价实例进行描述及方法验证。在这个诱导过程中,根据车辆的移动路径,驾驶人将实时接收到对附近停车场及空余车位的提示说明。当驾驶人获得主观感受后,他便能够对停车诱导服务的功能可行性和可用性提出评估判断。为了使其能够准确地描述其对服务的信赖程度,笔者从功能对任务的支持、动作操作难度和他人信息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考察。由于存在主观模糊性,笔者采用模糊概念“认可”“中立”和“否定”3个级别来描述用户的评价信息,其模糊化描述见图4。相应的隶属度函数见式(5)。式中:x为来自用户的评分。

实验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5位驾驶人的使用体验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为了体现直接与间接评价2种方式,将其中8位参与人员平均划分为2个组GroupA和GroupB,并被要求根据“功能对任务的支持”与“动作操作难度”2个指标给出个人直接评估体验。而其余参与人员被要求选择其信赖的群组,并根据他们的推荐做出受他人影响的间接评估。具体问题及结果见表1,相应的参数见定义1。

采用第4节提出的方法处理问卷调查数据。令ω和σ分别表示对应项的权重。首先模糊化处理直观评估结果,得到评分矩阵

根据式(1)和(2)计算得到每个决策指标的属性向量为

令信任关系集合T={不可信,一般信任,完全信任},根据其相应的隶属度函数(见式(6)),可以得到属性向量F与T之间的关系矩阵H。其中y=|F|。

在使用熵的方法来计算权重后,由关系矩阵为]可根据式(3)得来自用户的综合信任向量

结合信任关系的更新机制,由于经5次交互测试实验,最终主观信任度由式(4)计算得到

为了更清楚地确定停车诱导服务 综合可信度,对其进行向量求模操作,得到的服务的综合可信度为0.619(0.619>δ=0.5),即对于驾驶人来说,此服务是可信的。

5结束语

针对如何判断1个交通信息服务是否“可信”的问题,分析了服务可信性的特征,对可信性进行描述与建模,提出面向用户的服务可信性评价方案。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对停车诱导服务进行实例说明,验证了该方法可通过对用户体验的量化表示,来识别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程度。

目前主要针对用户个体来分析服 务的可用性。在考虑到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评价1个服务,深化服务评价体系,是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此外,下一步的工作也将对评价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摘要:文中对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针对交通信息服务缺乏可信性内涵分析与验证方法的问题,提出1种服务的可信性质计算方法。采用本体理论构建存在于人与服务之间信任关系的语义知识,并基于模糊矩阵将多层次用户主观评价转化为对一维可信值的规约计算。应用该方法对停车诱导服务进行可信性评价,采用“认可”“中立”和“否定”3个评价指标对测试人员的主观信任度进行量化,可得出该服务综合可信度为0.619。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为交通信息服务的可信性进行量化表示及评价,这将为构建优质的交通信息服务,营造“以人为本”的可信赖服务环境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上一篇:《一个推销员之死》下一篇:营销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