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目的和意义

2024-08-01

党课目的和意义(精选8篇)

党课目的和意义 篇1

党课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相信通过短暂的培训,同学们得到的不仅仅是这几节党课的内容,收获的更是深刻而长远的人生感悟,那么,党课的意义究竟在何方?为此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

讨论结果如下:

1弥补了对党的认识的空白,更好地服务祖国。

作为现代的年轻人,我们都具有活跃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被这繁华的世界所包围着,而真正了解、关心我们党的人却少之又少。Q Z1 L1等认为通过党课的学习,正好可以弥补我们对党的无知,更深刻地了解党的历史,了解自党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坎坷岁月。同时Y也说:“通过这次党课培训,我们可以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更好地服务国家”。

2认识到大学生党员应具备过硬的理论基础。

L2认为,通过党课学习,掌握并应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大学生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思维,现代意识与创新思维来源于开放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的解放,而这些的取得,势必需要过硬的理论基础,更何况作为大学生党员的一份子。

3提高学习能力,严格要求自己。

Z2和Y相继提到,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继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质的飞跃。Y说:“这意味着党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辜负党组织”。同时Y还说:“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党课则不仅仅让我们学习到了党的知识,更提高了学习能力”。

4认识到党的先进性。

F谈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前进方向”。而我们学员就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保持自身先进性,同时L3也认为:“我们学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了解到党的先进性,进而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5提高党性修养,扩展看待问题的思路。

G认为:“通过党课,我们更加坚定了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同学服务当作了自己基本要求”。W通过‘凡事都具有相通性’认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但永远不变的是真理,而马列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些真理更可以让我们以“拿来主义”来看待、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的棘手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S总结了本次讨论:党课,让我们了解了党在近代中国崛起之路中所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党课,让我们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勤奋、刻苦、好好学习;党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担负着祖国走向繁荣、富强、和谐的伟大使命;党课,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党课目的和意义 篇2

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

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人力”。人力资源配置就是要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好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一定的途径, 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其与物质资源有效结合, 以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 如何使人力资源的配置达到优化, 从而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的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学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资源性, 是就人体本身所蕴含的各种可开发利用的能力及潜能而言。人的潜能是以人身为直接承载体的, 而人的自主意识又对人的潜能的发挥起着直接控制作用。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自主意识能自觉地控制和调动其自身潜能作用的发挥, 为社会经济发展所用, 变成一种社会生产力。人力资源虽然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 但如果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果不能使这种能力发挥出来, 则人力资源便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如果通过合理的配置, 使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有效地结合, 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则此时的人力资源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 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

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人力资源配置是为了达到更充分地利用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和技能, 促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实现更完美的结合, 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社会保持活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他不但可使社会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结构趋向合理。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使每个人的才智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 调整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任何组织内部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往往会对组织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影响。任何组织内部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使员工保持饱满工作热情, 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客观上, 由于组织内部的员工, 在性格、工作方式、工作思路以及利益问题上往往因存在各种差异而容易产生不同意见。在人际关系方面, 员工上下之间、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意见也是经常发生的, 所有这些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 有时可以通过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加以解决, 但有时却是无法解决的。对于那些思想交流解决不了的矛盾, 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人员调解。

一般说来, 在一个组织内部, 员工们的才能、风格、知识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 把能够互补的员工合理地调整在一起, 不仅可以更好地形成有利的群体优势, 提高工作效益, 而且还有利于发展成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对于调整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处理和解决有关矛盾, 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形成组织内部的竞争机制及其对外的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不仅能增强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而且还能带动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人力资源发展的机制。例如, 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调整过程, 是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基础。对于人力资源, 无论是行政配置, 或是市场配置, 都存在着对人的选择问题, 而且这种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组织内部的人员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变化, 这就促使组织必须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不断选择和调整。这种新老交替、优胜劣汰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过程。社会、经济、科技等外部环境因素在发展, 人类自身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人力资源配置也需要不断变化, 由此必然带来就业和岗位的竞争, 这种竞争正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它将使组织显得更加朝气蓬勃, 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 知识的传播将加快。一个组织拥有某项技术, 其他组织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并掌握该项技术。因此, 业内人士认为,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单是技术上的竞争, 而是如何使用技术上的竞争。正因为如此, 企业将十分强调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 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营造自己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 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和难以模仿性, 使得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三) 产生双向激励作用。

人力资源配置必然要涉及到人员的工作岗位变动、薪金的增减、工作性质或行业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可能转变成为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 即上行激励和下行激励。

1、上行激励。

追求美好是人类的共同天性, 这是促使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一般人都具有追求个人成长进步、干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对于组织来说, 如果不断地把优秀人员适时地配置到更富有挑战性, 能够承担更多责任, 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劳动回报的岗位上, 必定会产生一种榜样的力量, 从而对优秀人才本身, 以及对统一组织内的周围员工都产生强有力的、持久的激励作用。

2、下行激励。

人力资源存在着层次、类别、素质高低等差异, 人力资源配置必须不断进行择优汰劣。在这过程中, 组织内部将对员工随时调整, 辞退技能过低或表现不好的人员, 这无疑会对周围人的工作、学习造成一定的强制性压力, 从而激励有关人员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更注意遵守规章制度, 更积极地去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避免被组织淘汰。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

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性资源。从一般意义上讲, 人口、人力资源、劳动力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 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社会经济活动运动的角度来看, 人类劳动是群体性劳动, 不同的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劳动集体之中, 从而构成了人力资源社会活动的微观基础。在宏观上, 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使用要处于社会经济的分工体系之中。因此,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过程。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活动意义在于其能够通过一定的劳动而创造出社会财富。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既是人力资源的利用过程, 也是提高人力和物力结合的有效性, 从而更好地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

(一) 社会经济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 因此, 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 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收入、社会地位、工作舒适程度差异就大。人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目标,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力资源的难度。当社会经济进入充分发展阶段, 各种职业的收入、社会地位、工作舒适程度差距就逐渐缩小, 人们在职业选择时比较容易达到个人满意的目标, 人力资源配置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 社会经济因素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对用人单位而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 人力资源的层次参差不齐, 素质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 在选择员工时, 难以选到理想的人员, 相应地使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难度加大。当社会经济进入到充分发展阶段, 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使人力资源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 素质结构也越来越趋向合理, 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容易选到理想的人员, 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人力资源配置是为了达到更充分地利用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力、创造力和技能, 促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实现更完美的结合, 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述国.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韩大勇.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会展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篇3

评估,简言之就是评价和估量,会展评估是对会展活动价值的评价。广义的会展评估是对会展活动作用于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务过程等方面。对会展活动进行系统、深入地考核和评价,是会展活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会展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加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一项投入比较大的活动,企业往往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无论是对举办商或者活动参与者而言,每次会展活动都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和总结。在会展活动期间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评估、总结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将有利于会展举办商改善项目的市场开发和运营管理,及时调整方向和运作方式,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产品和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参展商通过参展成本、效果、成交金额、观众和买家反映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详细的评估,帮助参会者对会议期间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对会展进行性价比,从中选择成本低而效果好的优质会展项目,而且还能把参展和参会与其他营销方式如广告、人员推广等在成本效益上做出比较,为选择市场拓展的最佳展会项目提供依据;此外,会展评估工作也是会展行业管理机构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对会展市场活动加强监督指导和协调管理、扶优汰劣的有效办法。

会展评估的目的

专业会展公司经营会展项目,就是向参展商、观众以及参会者"出租"一种营销"能力",或者说,会展公司是一种"能力要素型"的企业,是围绕独立地会展项目业务这种特殊的"能力要素"所组织的企业。会展企业的"能力要素"必须通过参展企业、观众以及与会者的参与在服务过程中被整合才能真正产生价值。当然也不排除会展公司以会展为依托,整合参展商的"能力要素",形成能够满足特定顾客群体的其他服务业务。

专业会展企业要整合这种营销"能力要素",形成会展产业中的价值链,必须对该"能力要素"与自身其他"能力要素"的匹配程度、性价比、质量等等进行考察,会展评估的基本目的这种"考察"提供依据,也就是为参展商在不同的会展之间、会展与其他营销"能力要素"之间的"选择"提供依据,其派生意义还有"为专业观众选择参观会展"以及会展公司完善会展这种"能力要素"、打造会展品牌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包括:

1.为会展主办单位机构进行会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提供数据依据。

2.对会展项目的整体运做及其相关成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展示会展项目的优势,为项目招商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3.对会展项目历年的相关会展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市场发展趋势及其未来的发展对策。

4.结合国内大型类似的相关会展活动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借鉴其优势项目。

5.为将来会展项目的品牌建设提供支持。

同时,这些数据可以为场馆的出租提供背景资料,为主办商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提供数据依据,为参展商参展提供数据依据,为贸促会和会展馆协会提供协会管理的基础数据。

会展评估的跨学科特征

会展评估的理论框架具有跨学科特征,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有:决策学、管理学、政策学、行为学、经济学、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设计和实施会展评估活动需要跨学科的方法,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理论的综合应用。

会展评估活动的分类

关于会展评估的分类,目前国内外存在各种不同的分类角度和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会展评估活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管理者的角度、评估者的角度和评估行业管理的角度这三种主要类型。

1、管理者的角度

从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管理者在委托评估任务、应用评估结果时,主要考虑"评估对象"、"评估时间"等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分类方法:按评估的对象的性质,可分为政策评估、计划评估、项目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评估、产品评估等;按评估的对象的数量,可分为个体评估、群体评估;按评估的时机,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跟踪评估。

2、评估者的角度

在评估活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评估者除了采用上述管理者的分类方法以外,为了体现评估活动本身的特点,还常常采用以下的分类方法:

——按评估任务的具体特征,可以将会展评估活动分为诊断性评估、回顾性评估、前瞻性评估、复核性的二次评估、筛选性评估、优选性评估等。

——按评估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可以将评估活动分为目标评估、预算评估、执行评估、绩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

——按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可将评估活动分为基于比较分析的评估、基于定量模型的评估、基于规则的评估等。

——按评估报告的形式,可分为专题评估、综合评估等。

3、行业管理的角度

从规范、管理评估活动的需求出发,评估的管理机构或会员机构在制定评估制度、规范时,通常采用以下的分类角度和分类方法:

——按评估者与委托者的关系,可将评估活动分为内部评估(由部门或组织内部的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实施)和外部评估(由部门或组织外部的独立评估机构实施)。

——按评估的服务对象,可将评估活动分为:为政府有关政策制主、公共资源分配提供依据的职能性评估和为市场提供中介的非职能性评估。

——按评估的目的/任务,可将评估活动分为:①评估作为管理决策的环节:为政策制定、实施和修改,为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提供决策依据,例如:会展政策、策划、项目举办的前、中、后和跟踪评估。②评估作为监督的手段:通过评估提供公正、客观的意见,以便公众纳税人了解公共资源的分配,使用及其影响效果的真实情况,对其进行监督。 ③评估为技术的市场交易提供中介服务:在技术的市场交易过程中,会展评估可以提供第三方的判断和意见,作为双方谈判的基础。

会展评估者的职业原则

1、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评估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有违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专业评估人员应理解并掌握评估规范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评估机构有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对于评估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所属评估机构有连带责任。

2、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对于相应的评估业务,评估者应该是与委托者和评估对象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按照评估的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独立地进行评估活动,不受来自外界的任何控制和影响,始终可以自主地表达意见而且无需考虑这意见对自己的利益的影响,保持评估观点、结论、判断和建议的客观公正。评估机构不应有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能,或隶属于被评对象。如果评估者认为其独立性受到损害,可以拒绝进行评估或中止相应的评估活动,或在报告中声明。

3、回避原则

为避免评估者在执行评估业务时不公正或被认为不公正,评估机构有责任制订有关制度和程序,在接受评估任务、委派评估项目主持人和选择咨询专家时坚持回避原则。

4、避免误导原则

避免误导是评估的基本职业原则,评估者应避免任何可能会导致误导的行为。以下行为被认为可能引起误导:

——使用或提供可能会导致误导的评估报告;

——使用、依赖没有事实依据的结论和判断;

——评估中使用片面的数据和信息,在评估报告中不说明数据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方式;

评估中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在评估报告中不说明这些假设和前提条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不是以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身份执行评估(与被评对象有经济利益关联或个人关系),但在接受委托评估任务时不进行声明,或在评估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说明;

——在公开新闻媒介直接或间接地刊登或播放自我夸张、内容虚假或容易引起公众误解的广告,或通过同样的渠道诋毁同行。

5、保密原则

金工实习目的和意义 篇4

本次实习时间仅有短短的两周,然而训练的任务不少,有钳工、焊接和机械加工三类。这对我们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异常宝贵。我们不是真正来学习手艺的,一是获得机械制造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二来是体验工人生活及锻炼动手能力,即接触真正的生产实际,这两点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根本理念。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资源向产品或零件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将大量设备、材料、人力和加工过程等有序结合的一个大的生产系统。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然而都懂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不以为然,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就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报告网

相关阅读推荐:

大学生毕业实训的目的

医学毕业实习目的

大学毕业生实习目的

服装厂实习目的

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和意义 篇5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05年的寒假,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业实习。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找出差距,看应如何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不扎实的地方,找出需要重新巩固的知识,学会了和同事沟通,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事。

实习的内容:

先了解公司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公司的规模、经济类型、人员数量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忙清理卫生,做一些后勤工作;再了解公司的文化历史,认识了一些同事,公司给安排了一个特定的指导人;然后在财政部看财务人员工作,看会计人员如何做,看了一下公司的总帐以及各明细帐、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和上期的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后安排我跟着公司的出纳学习;最后是跟着会计实习,看会计如何处理业务。

实习心得体会:

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公司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公司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先对公司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知道公司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

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纳工作自己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理业务。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实际操作过,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做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给自己一个机会会比她们做的更熟练、更出色。

对于如何签发支票,作废的收据、填错的支票怎样处理又回顾了一下,有些细节上的东西以前学时没太注意,等到实际操作上就要犯错误了,签发支票、收据等都要特别信心,要有耐心,不能浮躁,会计其实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看我们如何对待了,我本人比较喜欢计算,喜欢数字,喜欢把一堆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我对会计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喜欢做会计。

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告诉我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该公司以冶金设计等为主,需要遵守好多国家的政策法规,该公司比较正规。刚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不是很高兴我去实习,可能是怕我添乱吧,帮不上她的忙,还要弄乱东西,后来由于我的耐心等待,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会计态度缓和了,让我看她处理业务,还给我看了公司的凭证,原始单据,以及明细帐和总帐等,让我总结了出纳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以及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理论知识不是很牢固,有好多地方都很模糊,不知具体该如何做,还需要翻看以前所学的,要把它深入扎根不是很容易啊,还得靠以后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上去把它扎在心里。会计教给我如何和人们沟通,好多时候都要自己去判断,去决定该如何做,在社会上只能依赖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点什么,要看看你能帮别人做什么。

有一点遗憾的就是实习期间没有涉及到有关报税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了,应该能学到好多知识,毕竟以前的会计岗位角色模拟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有关税的问题,而在公司中,对会计而言,税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实习期间还是学了不少社会知识,要多感谢实习指导人、公司出纳、会计的关照和帮助以及实习指导老师的细心教导,耐心讲解。

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在此次会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习工作中,确实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让我们对这两年半的会计学习有个总结,当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出纳看似简单的工作若不细心还是不能胜任的。出纳的工作不难,但有些步骤是必须要遵守的,有时出纳为了省事就省略几步,在工作中这也是很常见的,看是否会影响责任分担以及业务处理是否顺利,若无影响的话,那样做还能提高效率的,若有影响,则需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操作。跟随会计实习,需要提出一点,公司员工也代表公司的形象,以人为本,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紧张而温馨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才会比较愉快,效率才会有所提高。还要给实习生以及外界人员留一个好印象,对公司的顺利发展应该会很有利的(考试吧)。

我们还未步入社会,好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具体处理过,不知会不会做好,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要足够了解,要有深层次的认识,有的工作可以直接说我可以做到、可以做好,但有的工作心里不是很有底时就要好好客观衡量自己,看能否完成,不可夸下海口也不可低估自己的能力,埋没自己。

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和意义 篇6

(1)对于劳动者来说,集体合同制度是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一种合法而有效的手段。集体合同里规定了企业全体职工应该享受的一些基本的权益或者福利,企业既然通过协商同意了职工的这些权益和福利,就必须去执行,如果企业无法执行合同,就构成了违约行为,企业所有的劳动者都会抗议。对于单独的一个劳动者的抗议,企业或许不放在心上,但是企业所有的劳动者都进行抗议,那么企业就要慎重考虑了。(2)对于政府来说,集体合同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认可了劳资双方自主解决劳资纠纷的惯例,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有助于保持劳资双方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3)对于资方或用人单位而言,集体合同制度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管理的成本。很多企业不愿意成立职工工会,认为工会代表职工的利益,会和企业对抗。但实际上,工会的存在并不会对企业的利益构成威胁。集体合同的意义

第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单个劳动者处于弱势而不足以同用人单位相抗衡,因而难以争取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条件。由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同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就可以规定集体劳动条件,集体劳动条件是本单位内的最低个人劳动条件。因此,集体合同能够纠正和防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的过分不公平,使之比较公平合理,也使劳资双方在实力取得基本的平衡。

第二、许多在劳动合同中难以涉及的职工整体利益问题,可通过集体合同进行约定,如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劳动条件的改善、集体福利的提高等。根据工资方面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支付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

第三、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形势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可以通过集体合同调整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应当征求全体职工意见。因此,在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将经济性裁员规范化,有利社会的稳定。

第四、劳动关系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事无巨细均由劳动合同规定,那么每份劳动合同都将成为一本具有相当篇幅的小册子,订立一份劳动合同将成为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通过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定之后,劳动合同只需就单个劳动者的特殊情况作出规定即可,这样就会大大简化劳动合同的内容,也会大大降低签订劳动合同的成本。由于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具有上述作用,集体合同被认为是劳动合同的“母合同”。

第五,实行集体合同制度,有利于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更好地保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实现我国《劳动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立法宗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第七,实行集体合同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工会在稳定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使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职能发挥得更直接、更生动、更有效,使工会的“维权”职能实现法制化。

第八,实行集体合同制度,有利于缓和和解决劳动争议和劳动矛盾,有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减少和处理,有利于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良好秩序,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第九,实行集体合同,有利于政府从救火队到裁决者的角色转变。当前很多劳动纠纷,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比如矿难问题,社会把予头都指向政府,认为政府没有尽到责任。但是平心而论,政府在这方面是花了很多功夫,发了很多的文件,三令五申,却没有收到实效。纠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而该管的事却没有管。如果国家有健全的集体合同法律制度,如果在用人单位实行集体合同,劳动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权力,政府居中裁决,就不会发生这么多悲剧,政府的压力也将大大减速轻。篇三:集体合同情况汇报

柳江县集体合同情况汇报

一、集体合同的签订情况

柳江县现有各类企业4302家,其中国有企业10家,集体企业42家,私营企业42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以上企业中建立有工会组织的有280家,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共有212家,集体合同签订率为75.7%。

二、存在问题

(一)业主与员工对集体合同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认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有必要,而签订集体合同没有多大必要;一些职工对集体合同制度认识不深,认为个人已经和单位签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是工会和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签不签无所谓;还有一些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技术的职工,担心签订劳动合同后限制其择业自由,不愿和企业签订合同。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使得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缺乏一种内在动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二)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不规范。一是平等协商难实现。目前一部分企业对平等协商制度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同,集体合同制度执行中重签约、轻协商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是“一次协商管几年”。工会代表广大职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从法律上讲是平等的,但从实际运行看,往往考虑单位困难多一些,考虑职工利益少一些。二是没有严格执行审查备案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必须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备案,才能生效。而我县虽然有212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但按规定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审查只有2家,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按规定备案审查。

三、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既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志,又是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工会以及劳动者自身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和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把企业法人和职工作为重点对象,使他们对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目的、意义、性质及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

谈钢琴考级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篇7

从历年钢琴考级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 不少家长和考生及一部分教师对考级的目的和意义还存在模糊认识, 如不及时引导, 则考级活动的社会效益必将受到影响。

钢琴考级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评价、规范社会教学, 促进我国业余钢琴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重视音乐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 面对着数以万计的琴童和钢琴爱好者, 我们的钢琴师资队伍远远跟不上需要, 一些不具备任教条件者也加入到钢琴师资队伍中来;部分专业教师未对业余钢琴教学给予重视, 未能按要求把握教学质量。这些因素使得业余钢琴教学很不规范, 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普遍不重视基本功训练, 不讲究弹奏方法, 不恪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不懂音乐的分句和语气, 不理解音乐的性质, 不会表达音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钢琴考级的内容包括基本练习, 练习曲、复调作品及中、外乐曲四个部分, 并大致按普通学生经过一年的正常学习可晋升一级的原则, 将这四部分有机的结合, 循级而上。这就要求每位考生在平时练习中必须练习这些内容, 缺一不可。通过考级来规范社会音乐艺术教育, 提高社会音乐教育水平。

考级活动有利于加强对社会音乐教育的管理, 提高教师的社

回去收藏、留念。

(4) 组织适合各类观众的定时讲解, 以讲解员热情、细致的解说, 使观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藏品。

(5) 通过博物馆的网站搜索、图书资料的查阅, 为观众提供查询资料的途径,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的内容、欣赏展品, 培养和引导观众学习、研究的兴趣。

五、讲解员应通过高质量的讲解引领观众了解博物馆, 享受博物馆

(1) 免费开放以后, 观众数量大大增加, 他们来自社会不同的领域, 面对复杂的受众群体, 讲解员应“以人为本”尊重观众、理解观众、爱护观众, 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地为观众服务。

(2) 观众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参观目的等各不相同, 讲解员必须因人施讲, 才能达到最好的讲解效果。比如, 给少年儿童讲解时, 讲解员要用浅显的语言讲解, 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给青少年学生讲解时, 要注意与教科书结合, 启发学生的思考;给外地游客讲解时, 不仅要介绍陈列展览, 还要适当地说说本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只有针对性的讲解, 才能得到观众的满意。

(3) 每个博物馆讲解员都应形成自己的讲解风格、确定自己深入研究的领域, 不能千篇一律, 这样才能给常来的观众更多不同的感受和启发。

六、做好观众的协调和引导工作

(1) 面对有可能出现的观众人数过多的情况, 博物馆应在保安、引导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合理地调配各个时段的人流量, 可以建立预约制度, 请需要前来参观的个人和团体提前预约时间。

(2) 观众参观博物馆是一个学习知识、享受艺术的过程, 会责任感和教学水平。目前, 从事钢琴业余教学者难以统计, 对社会上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钢琴教师如何管理是一个难题。过去, 广大学琴者往往只能靠自己的教师评价判别自身学习的优劣和演奏水平。遇到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 可能得到符合实际的评价;如果教师的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 则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评价就可能相差甚远, 因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通过考级, 由一个较具权威的专家班子对考生进行客观地评估, 检验教师教学水平, 鉴定孩子的学习成果, 使考生 (及家长) 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让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能及时了解问题的症结。作为教师也将在考级中经受检验, 并通过考生成绩的反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以对社会、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从事钢琴教学工作。

考级活动还将激发少年儿童学习钢琴的热情,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钢琴是件很难学习的乐器, 不下一番苦功是难以掌握的。而当今在学的少年儿童在繁重的功课压力下, 又确实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因此, 要让孩子在钢琴上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极不容易的。如果不能激发其应有的兴趣, 仅靠家长的压力, 练琴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考级活动引导琴童循序渐进, 激励他们努力达到阶段性的学习目标, 这对于广大有进取心的少年儿童来说, 无疑是个鞭策。然而, 作为琴童的家长, 却不可将考级当作迫使孩子练琴的一种手段, 更不能在考级活动中对孩子施加各种精神压力, 否则, 效果将适得其反。

需要一个安静、优美、文明的环境, 面对观众在博物馆内不恰当的行为, 博物馆要通过美好环境的营造、工作人员以身作责的榜样、礼貌地提示、适当的导览等方式, 引导观众约束自己的行为, 融入到展厅的氛围中, 从展览和活动中找到乐趣。

七、博物馆应主动积极地进行宣传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 通过广告、访谈、专题片、举办活动等手段, 让公众了解博物馆。例如:加拿大的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从英国大都会博物馆租借藏品, 举办了一个关于埃及文物的展览, 他们通过电视、报纸大力宣传, 围绕展览举办夏令营、讲座, 展出埃及书法, 每周五晚都有埃及之星文娱活动, 展示埃及人的日常生活。该展览的展期为140天, 观众人数达到47万人。活动共投资440万加元, 其中借展费180万美元, 宣传费100万加元, 其余为制作等费用, 最终获得利润140万加元。对于这个成功的展览运作, 该博物馆花费在宣传上的经费和精力是相当大的。由此可见, 宣传对于博物馆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总之, 免费开放并不是博物馆不收费了, 等着观众自己上门, 而是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 转变公众对博物馆的态度, 让人们真正找到博物馆在生活中的位置, 逐渐养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 将对博物馆的好奇转变为对博物馆的喜爱与支持。

参考书目:

(1) 《抓机遇解难题促发展——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回顾与展望》, 《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27日, 第13期, 第5版

(2) 《来自枫叶之国的思考——加拿大博物馆考察纪行》, 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

党课目的和意义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中;创新教学;意义和目的

一、注重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意义

中小学英语教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上。到了初中后,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新教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1.教师应认真研读小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分析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模式。在熟悉小学英语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中学英语教师可重新确定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增加供学生复习用的听读材料,但语言难点及教学内容不要太多,最好能對学生在小学已感知的语言点做必要的归纳复习,适当补充教授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相脱节的知识。

2.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第一关,没有正确的语音、语调就无法进行交流,所以应该教会学生正确、规范的发音、辨音、拼音的能力,掌握读音规则,进而识记大量单词,达到中学教学要求。尽管有些小学教材编排有音标教学,但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没能够掌握,以至于他们的语音、语调很混乱,读不准更记不住单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

二、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目的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机械记忆力、模仿力都很强,加之初次接触英语的好奇感,很快便能适应其英语老师及其教学方法。只要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勤奋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难达到大纲要求。而初中学生则不同,他们正处在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逐渐转化时期,而对初中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的转变、中学与小学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学习科目的增多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再靠机械记忆、单纯模仿、无意识学习已无法适应,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每课书学习之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借助于生词表,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课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等,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另外,新课的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轻松,更大的收益是使学生养成了勤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其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英语课上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脑并用的听课习惯,充分理解并熟练运用学到的英语语言材料,高效地掌握每节课上所学内容,要求学生眼观教师手势,耳听教师表达,脑子理解、记忆教师所表达的内容,要求学生张口读、脑子记、手写重难点单词,要求学生背诵本堂课所学内容,在背诵时,脑子里要呈现一幅图,背完之后可用简笔画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反过来还可以看着图画把所学内容复述或背诵出来。

3.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好英语仅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应相辅相承,因此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多说、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搜集,活学,活用,多说。指导学生积极创造语言学习环境。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好条件是置身于, , 英语环境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课堂上的语言环境是必需的,但也是有限的,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在课外坚持用英语会话、讨论、打电话、交流思想等。拓宽视野,多读。基于课内学生可接触的英语知识太狭窄,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阅读适宜的英语读物,使他们养成在课外多读的习惯。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方式和模式

学生主要通过英语教材和英语课堂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就不强。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抓好复习。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仔细研究了小学英语一至六册的内容。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了系统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让学生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

2.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学生学习凭兴趣、靠督促,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以简单日常对话为主,读和写的训练量都很小,语法知识几乎空白。针对学生的问题,我采取了分阶段侧重解决、各个击破的措施。在批改书面作业时,采用书写评分和内容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以求达到书写规范;用单词听写和竞赛的方式,以减少拼写错误;采用英汉互译和故事改写的方式,发现典型错误,让大家都来改,并配以单项练习,解决语法问题。 四、注重师生情感的影响和表达。

上一篇:世界粮食日优秀活动总结下一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招生教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