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和意义

2024-06-08

形式和意义(精选7篇)

形式和意义 篇1

工笔画的历史源远流长, 积淀深厚, 形成了一整套审美范式和难以逾越的高度。发展到当代, 已经不能按传统的表现手法去摹写自然的状物精微了, 因为,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也深刻影响了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存体验, 与传统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工笔画怎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绘画精髓的同时又能承载当代环境下的心灵诉求, 找到传统和当代的契合点, 已是摆在当今工笔画家眼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今, 经过一批工笔画家的不断努力探索, 工笔画的一个新面貌已凸显, 这个新面貌被称之为“新工笔”。

“新工笔”这一名称大约在2005年出现, 后来不断有新的机构组织和一批画家加入新工笔的展览活动中,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是:张见、郑庆余、高茜、徐累、秦艾等。新工笔是相对于传统工笔画而言, 在思想观念、语言技法上一大批年轻的新锐画家形成的一场新潮流, 目前以1970—1990 年出生的画家为主要群体, 这批画家因为接受西方绘画的图像造型观念和色彩观以及当代流行艺术观念比较多, 所以画面处理上更丰富, 想法和尝试更多样, 表达也有很多突破, 不再仅仅关照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的样子, 而是用新的场景内容和图式样式、新的观念和认识重新表达, 毕竟我们当今的生活有太多的改变, 便捷多样的生活方式和选择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每个人身处其中, 感受到的生活既精彩纷繁又有无奈困惑, 它需要被表述, 需要在这些纷扰中提取一些元素来记录, 来娓娓倾诉, 于是这种气氛就暗合了新工笔的气质。因为在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 人的精神需要也显得更为复杂和迫切, 工笔画的精微雅致、幽淡隐忍的阴柔气质像布道者一样安抚现代人疲惫的精神, 也使新工笔在具象和抽象的结合中都显示出探求意义。

新工笔的“新”首先体现在观念上, 观念先行, 这是新工笔的核心, 也是它区别于传统工笔画的主要理论依据, 在新的观念的支配下, 艺术家以独特而活跃的思维挖掘生活, 并寻找新的手法来表现, 因而与传统的工笔画拉开了距离。传统绘画在画面上是对自然物象的现实的仔细观察和传神再现, 讴歌自然的美、生命的美, 画面想要表达的内容一望便知, 画家的意图非常明了。而新工笔则是一种间接隐晦、含蓄多义的表现方式, 在作品中没有固定的解读答案, 观者、作品和画家之间是一种猜测和解读的关系, 可以感受到的是艺术家想要表现的是一种独特的思考和观感, 有新的考量, 这种新的考量以一种有意味的新的图式呈现出来, 作品的背后常常是对当下生存状态的带有一点哲学意味的思索。有对日常生活所见的重新饶有兴致的新的角度发现, 有对经典作品的再解读和感悟, 穿越时空的对话, 对常见题材的解构重组, 等等。在一遍又一遍的渲染制作中, 安置内心的情感。

新工笔在技法表现上还是从传统中来, 传统的以线为手段的塑造形象和三矾九染的方法仍然被传承下来。原来的优雅细腻的传统和精美內省的艺术语言还是被秉承了下来, 传统从来都不会被排斥, 而是具有强大的鲜活的生命力。画家认为维护和传承传统是必须的, 在一个如此纷繁多样化的时代, 维护传统样式之美和它散发出来的气息之美、文化之美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 所以它从传统中汲取了很多营养, 再去演绎, 关联当代, 用传统的表现手法去传达当代的观念, 在画面上有很强的形式感, 并悄悄融入光影和素描因素, 既注重画面传统的平面装饰性, 几个大的色块的关系, 又在细节上进一步用当代元素去丰富, 刻画细致精到, 每一个细节都赋予它存在的意义, 而非无谓的摆设。在色彩上以高级灰为常用手法, 柔和雅致, 线条纤细绵柔, 并常常有意识地淡化传统上以线条立骨的观念, 线条、笔墨不再是一幅画最重要的语言, 更注重大的构成形式的现代感和时代性, 画面的语言质地细腻隐晦, 带着迷幻、典雅、柔和深邃的气息, 这使画面在视觉上有一种冲淡朦胧的美感, 这种新的面貌拉开了和传统工笔画的距离, 显示了自身的实验性探索, 这很有价值。

新工笔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潮流, 还在于它的面貌不仅带给人新的感受, 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观, 并赋予作品更多的观念和价值意义。它的特点, 首先是画面风格新颖细腻精致典雅, 大大拓展了各种材质媒介和技法语言。新工笔在语言表述上运用传统的绘画语言来制作, 解构当今的生活感受, 营造迷幻的图景, 并拓展画面的内在含义。在表现内容上, 它又有更远的发展, 显示出了“当代性”。其次是擅于表达内心的感受或对社会生活的另一种角度的审视和隐喻意义, 使艺术观念更为含蓄多义, 不少作品甚至丧失主题, 不再关心作品的叙说意义, 这种淡化主题的作品无疑留给观者更多的理解空间。现今绘画的语言更为多样, 这也是艺术家自觉自由探索的结果, 是思维方式和社会审美意识变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艺术不再追求描摹自然客观再现, 而是自我感受和主观个性理念的精神表现。在光与色的虚实交融中, 再造一个虚淡的诗意的略带哲学审思味道的意境, 这种柔和朦胧的如轻音乐般恍惚的氛围, 给人带来独特的感受, 也让观者觉得被安慰。

在新工笔中对形式语言的运用都是为阐述其观念而服务的, 并具备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新工笔的艺术家们都重视作品的形式所带来的新的价值, 而艺术家们的艺术观又各具特点, 既呈现出多元性, 又非常主观, 从而使画面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但是有一点是很明显的, 即他们的画面不再以写实描摹为能事, 虽然他们都具有极强的学院写实功力, 其作品虽然根植于自身的生活经验, 但却与生活保持着距离, 画面呈现出一种既似曾熟悉又带着新奇的陌生感的效果, 从而具有新的附加涵义。这种涵义常常又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 也颇具意味。从这点上, 它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某些特征。

目前的新工笔发展正不断扩大, 在全国的各种展览和拍卖会上频频亮相, 越来越多的学院派青年画家、大学生加入这支创作队伍, 创作出大量的面貌独具的新工笔作品, 由于作品和展览活动非常多, 使得有些作品有怪异粗糙、格调不高、庸俗化的毛病出现, 如果一种绘画风格变得非常泛滥, 没有新的发展, 那么它也容易山穷水尽, 成为过去。所以在欣赏和肯定新工笔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新工笔仍然是中国独特文化的载体, 离开了文化底蕴的支撑, 它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难以走远的, 可以说, 中国的文化特性和当代性是新工笔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文化的文脉这一基因下, 新工笔画家们以新的内容和方式寻找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无关政治、重大社会事件、叙事性和教化功能, 只关照内心和抒情性, 如张见作品中借鉴西方和中国古代绘画的元素, 郑庆余作品中对时间的流逝的关注, 画面的冷灰蓝调子带着淡淡的感伤气息, 这些画面中的人物形成有意味的形式。

面对当今巨大的信息量和各种观念的迭出碰撞, 新工笔对改造工笔画这一古老中国文化传统以最现代、最个体的方式, 给当今画坛带来新气息、新面貌, 如何在传统与当代中找到一个恰当的融合方式, 让已有的图式和已生成的观念不断被确定, 又不断被否定, 用新的技法和理解揭示当今生活, 找到日常生活的诗意所在, 并以自己的语言方式游弋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是摆在当今工笔画家面前的一个永远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宋晓霞.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08.

[2]刘娟.徐累、张见工笔画创作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9.

[3]张鹭.从张见工笔人物画看当代工笔人物画“新面貌”[D].扬州:扬州大学, 2007.

[4]顾平.当代“新工笔”的过渡性[J].国画家, 2008 (6) .

形式和意义 篇2

课堂小结,也称教学心得、教学笔记、课后记等,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一种务实的教研行为。它是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多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很多体育教师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较为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是一片空白。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体育教师工作量大,每周要上14~16节课以外,还有早锻炼和运动队的课余训练),主要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课堂的总结和反思作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因此,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学形势下,反思教学应当成为每个体育教师的自觉行动。

课后小结的意义

课堂小结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诊断与把握体育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并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过程。在一节课中,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与教学的预设还有多大差距,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得以重新再现,教师就可以在系统的反馈中及时诊断和把握教学效果,便于以后进一步优化。

课堂小结是促进学生“学”的一种深化体育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与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获得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小结的归纳分析,它既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归纳总结的习惯,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获得哪些运动知识和运动能力,明白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分析合作与竞争的体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系统建构。

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延伸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前提,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挖掘教学中的兴趣资源,但经过一番引趣、激趣、展趣过后,学生的兴趣也就会伴随着课的结束而消失。如果在小结中就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巧妙地安排一些疑问或者悬念,可以引起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起到固趣、延趣的作用。

课堂小结的形式

直叙式这是一种常用的小结方式,教师通过简洁扼要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强调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问题式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中的体验与感受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知识得到内化的同时思维也得到锻炼,这也是师生共同对话、心灵沟通的一种形式。

图表式在教学中,利用图表的直观性把学习内容系统地概括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直观形象地相互对照、比较,发现其本质特征和要点。

示范式如果说图表的直观性具有一定的“静态性”,那么动作示范是最具有“动态性”的总结方式。这里的示范既可以是教师的示范,也可以是学生的示范,但无论是谁的示范,都将是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动态再现,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学习的成功与不足,确定继续努力的方向。而教师把后续的学习内容先进行优美的示范,对延续学生学习兴趣将更有意义。因为小结对于一节课而言,它是终点,但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可能又是起点。

课堂小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注小结方式的综合运用小结的形式很多,以上列举的也只是典型的可供参考的几种,需要提出的是,尽管课堂小结形式很多,但在教学中往往不是独立运用的,更多情况下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要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注意和学生的互动,照顾学生的感情现代教学不是教师“教”的专利,而是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问题的问与答,也是师生心灵上的沟通,情感的共享。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依据个体的认识阐释对学习的理解,并适时给予学生引导与帮助。

关注小结内容的全面性小结的内容要体现内容的多样化,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总结,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总结;既要对学生体育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总结,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意表现进行总结。如在小结中提出“在学习中你掌握了技术了吗?”“你觉得学习中最大的难度是什么?”“在学习中你感觉成功与失败在那些方面?”等问题,尽管话语简单,但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悟出学习中的情感倾向,为下一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奠定基础。

基于构式语法的语言形式和意义 篇3

[关键词] 构式语法;语言形式;语言意义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76-1

一、研究背景

语言是指用声音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表达“意义”,“意义”体现与“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然而,在语言研究中,基于形式的研究更受关注。以形式为主的研究,必然会使对意义的研究边缘化。以美国结构柱义为例,由于受到行为心理学的影响,布龙菲尔德对意义的理解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把语言的意义与科学概念进行等同,因而语言意义能否研究也成了一个悬念。布龙菲尔德在其《语言论》一书中“意义”这一章节的开头这样写道:

我们把某一语言形式的意义定义为说话者说出该语言形式的情景和它在听话者身上所引起的反应。为给某一语言中的每一个形式提供从科学角度很精确的定义,我们应该对说话者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具备精确的科学知识。与此相比,人类知识的实际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关于意义的陈述是语言研究中的薄弱的一环。除非人类知识远远超越现在的水平,这一状况将不可能有什么改观。

(Bloomfield,1933:139-140)

1957年,乔姆斯基发表了《句法结构》,引起了语言学和哲学界的又一场革命。然而,在转化生成语法初期,他也把语义研究排斥在语言研究范围之外。在该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认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关于意义的直觉’在语言形式实际研究过程中有什么作用”。但这样一种极端的观点,不断的遭致了许多语言学家的批评。随着Chomsky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和不断修正,语义解释已成为该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

居于主流的形式语言学边缘化了语法与语义之间关系的研究。然而,随着现代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脱离意义进行的语法研究显示出了其弊端,例如转化生成语法规则说明论元变换句式的关系,却忽视了其细微的语义差异等。因此,力图解释所有语言现象的构式语法开始受到人们重视。

二、构式语法理论

构式语法主要有四个分支,即Fillmore和Kay等人的“构式语法”、Lakoff和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本文主要围绕Goldberg的相关理论展开论述。

构式语法理论是Fillmore、Langacker和Lakoff等学者于20世纪70至80年代在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反驳的过程中形成的。构式语法理论将形式配对体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构式具有独立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Kay&Fillmore论证了习语的非规则性结构具有整体意义,而Goldberg则进一步论证了规则性结构同样具有独立于词汇的构式意义。

三、构式解释:意义和形式的匹配

以Fillmore(1982)的框架语义学、Langacker的认知域理论和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式为基础,形成了与传统语义学相对立的认知语言学的构式理论。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汇具有多义性,并以常规意义为中心,体现为原型范畴模特征,而该词汇的背景框架及具体语境是产生词汇多义性的原因之一。

词汇意义的研究有两种观点:词典语义观和百科知识语义观。词典语义观只将词典定义成分作为语言知识,是语义学研究的对象,例如单词bachelor,依据词典语义观的语义成分分析法,bachelor包含下列语义特征:[+MALE,+ADULT,-MARRIED],所以bachelor的意义就是“unmarried male adult”。百科知识语义观的知识属于非语言知识,存在于语言知识之外。例如在上例中的bachelor所产生的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联想意义,如“快乐、自由、没有家庭责任”等则属于非语言知识。

Pustejovsky(1991)提出了衍生词汇理论,描述了一个多层次的框架生成的词库,包含四个层次:(1)论元结构:词汇所带的论元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其句法实现的方式;(2)事件结构:描写词汇项的事件类型和其内部结构,事件类型包括状态、过程和过度;(3)物性结构:表征词汇项不同的述谓方式,包括构成,形式,功能,施事角色;(4)继承结构:表明一个词汇结构是如何从整体上与词库中其他结构相互关联在一起。以上可看出,Pustejovsky采用了百科知识语义学来分析词汇意义。

四、结语

构式语法打破词汇与句法之间的界限,肯定了构式意义的存在,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构式语法也区分了词汇的构式意义和词义,并指出二者间的互动关系。构式语法对语言现象解释全面,囊括了词汇,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等因素。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Bloomfield, Leonard. 1933. Languag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2]Chomsky, Noam.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The Hague: Mouton.

[3]Fillmore, C.J. 1982. Framework Semantics. In The Linguistics Society of Korea (ed.),

[4]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Seoul: Hanshin. 111-137. Goldberg, A.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Kay,P.&C.J. Fillmore. 1999.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nd linguistic generalizations: the What’s X doing Y Construction. Language 75: 1-33.

[6]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Langacker, R.W. 1987. 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s 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8]Levin, Beth. 1993.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智玉英(1989-),女,汉族,山东菏泽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词汇。

谈谈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篇4

1. need, want, require, demand, bear, deserve, request之后所用的动名词, 必须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相当于不定式的被动式。

My bike needs repairing=My bike needs to be repaired.

我的自行车该修了。

My hair wants cutting=My hair wants to be cut.

我的头发该剪了。

This kind of cloth can't bear washing.

这种布不经洗。

2. 动名词用于be worth之后用主动形式表被动。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这本书值得读。

3. 动名词在past (超过) , for (适合于) , beyond (超过) 等介词后要用主动形式。

This is a room for sleeping in.

这个房间是供休息的。

二、不定式

1.当不定式作定语, 主语又是不定式的动作执行者时, 常用主动形式。

I have several letters to write.

我要写几封信。

2.在there be结构中, 如有不定式作定语, 常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

There is an important meeting to attend.

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3. 当不定式作表语, 主语又是不定式的动作承受者时, 通常用主动形式。常用的形容词有:cheap, amusing, dangerous, difficult, easy, important, nice (令人愉快的) , pleasant.

The book is easy to read=It is easy to read the book.

这本书易读。

The old man is difficult to deal with.

这个老人不易对付。

4. 在be to结构中的不定式常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常用动词有:blame, let (出租) , remain, keep, rent, build.

The building is to let.此楼出租。

Who is to blame for the accident?

谁应该对这次事故负责?

三、动词

1. 动词keep, wash, read, sell, wear, clean, write, translate, break, burn, carry, drive, tear, draw等作谓语, 后接副词或形容词, 表示主语的性质、特征, 常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这类句子的主语通常是表示物的词。

The cloth washes well.这种布易洗。

The book sells well.这种书很畅销。

My pen writes smoothly.

我的笔写起来很流畅。

2. 连系动词表示被动意义。如taste, sound, prove, feel, smell.

Your answer sounds right.

你的回答听起来正确。

This cloth feels much softer than that one.

这块布摸起来比那块柔软得多。

These apples taste nice.

这些苹果味道很好。

3. 动词open, shut, lock, act, move, wear, cut, weigh等与can't (不能够) 或won't (不会) 连接时, 常表示被动的意义。

The door won't shut.这门关不上。

The box can't move.箱子移不动。

四、其他情况

1.在及物动词+宾语 (或双宾语) +修饰宾语的不定式结构中, 用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

Give him some words to read.

让他读几句话。

2. have, make, get作为使役动词时, 如果后面的宾语补足语用过去分词, 则表示被动意义。

I have my bike stolen.我的自行车被偷了。

He got his hair cut yesterday.他昨天理发了。

3. 主语是物, 在日常用语中, 有时用动词进行时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 这类动词有print, cook, do, owe, bake, bind.

The dinner is cooking.晚饭正在做。

The book is binding.书正在装订。

The bread is baking.正在烤面包。

4. 在be worthy of+名词这种结构中, 名词和句子的主语有被动意义。

A man worthy of support.一个值得支持的人。

5. 在be under+名词这种结构中, 表示某事正在进行中, 用于这种结构的名词有:arrest, repair, discussion, treatment, control, question等。

The road is under construction.

道路正在建设中。

The sick people is under treatment.

病人正在治疗中。

6. 某些不及物动词, 如last, happen, cost, occur常用主动形式。

The book cost him 3 yuan.

这本书他花了3元钱。

This happened in 1979.这事是1979年发生的。

7.一些短语如come up, come out, come into being, come to one's mind, turn out, come about, break out, belong to, add up to, divide into, take place, consist of, come true等本身表示被动, 所以常用主动形式。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Our class divides into six groups.

创新的哲学存在形式及其意义 篇5

创新的哲学存在形式及其意义

本文探讨了创新的哲学存在形式: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二者是分别标志创新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存在形式的哲学范畴,在界定二者科学内涵的同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其意义,实践创新是人类诞生的标志性活动,是使人类不断得以改进和提升的社会活动,是使人类发展的.根本方式,是具体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创新的客观方面的概括和总结;理论创新是对科学创新、知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等主观方面的抽象概括,是社会发展和主体提升自己的巨大精神动力,是科学的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它对知识经济的生成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作 者:王文东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天水,741001刊 名:甘肃理论学刊英文刊名:GANSU THEORY RESEARCH年,卷(期):2003“”(4)分类号:B804.4关键词:创新 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

班会的创新形式及其意义 篇6

摘要:班会的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者完全按照某种规则和特定程序去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班会的形式应该不断创新。我们所提出的班会形式的创新是一个多元化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班会;形式;意义;要求

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学生会议或学生活动,是辅导员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般来讲,班会都是以确定主题的方式来召开的,也就是确定具体讨论话题的主题班会。比如,通过班会来强调学校某一项制度、学习某一个文件精神、号召某一项活动的开展,还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文明礼貌、团日活动、考研考证、职业规划,甚至大学生的感情生活,都可以成为辅导员组织班会的主题和素材。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会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变化。什么样的班会能够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并能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呢?高校辅导员该怎样组织班会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中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呢?

一、高校班会开展的创新形式

班会通常有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班级例会是班级定期举行的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的班会形式,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形式。但是,班会的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者完全按照某种规则和特定程序去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班会形式应该不断创新。我们所提出的班会形式的创新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有主题的设立在班会开展之前是未知的,参与班会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对非专业领域以外的任何问题进行发问,除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常规性问题,还可以包括心理方面的某种特殊形态,对人生、人性的某种哲学思考等。发问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语言表述,也可以是不记名的书面报告。辅导员对内容上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符合学校自身环境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筛选出2~3个最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可解决性的问题指定学生或者由学生代表进行现场解答和评论,经过互动、讨论,最后由组织者进行现场总结。会后,辅导员对筛选后的所有问题逐个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特殊的、比较敏感的、关系到学生个体健康和发展的问题,通过特殊方式与学生进行单独约谈,了解情况,对症下药。辅导员应该有效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最终对筛选后的问题逐个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解答,同时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化和强调,经过加工和整理,形成书面文字并汇编成册发给学生。

二、班会创新形式的意义

1.创新形式班会的开展具有阶梯性、计划性、衔接性的教育功能

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不仅具有共通性,还具有多元性、层次性和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在大学的成长过程中,学生本身就在对一些问题进行体验和学习,不同时期的学生对自我的发问和辅导员应给予指导的层次是不同的。例如:在每一学年或者每一学期都要召开此类形式的班会,由此来体现班会在学生成长中阶梯性和衔接性的教育功能,学生对共通的、普遍的、相近的问题就会具有更加系统和成熟的思考,对自身的问题也会具有更加深刻和理性的认识,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可持续性的指导作用。

2.创新形式班会的开展能够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多数都一直处在一种被说教的环境当中,而这种环境的持久性和局限性作为学生自身是难以超越的。改变和规范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发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为了避免单一的说教,也是为了避免传统师生关系的负面效应。以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不记名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入班会的主题,无形中强调了参与、交流、互动、体验、反思等要素,把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这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熟,发挥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辨别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学生内心,触及学生灵魂。

3.创新形式班会的开展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性

绝大多数学生都未真正脱离校园,缺少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因此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自我独立的意识都要淡薄得多。辅导员可以借用班会的开展,充分利用自己各方面的体验并结合其他人比较典型的经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答问题。由此,教条化、形式化的因素会减少,问题的解答会更加具有说服力,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习惯,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社会倾向、社会定向问题。创新形式班会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纯粹的辨析、反思、认识问题的环境,能够加深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丰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参与实践和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理论基础。

4.班会的创新形式能够更加体现班会作为“沟通师生思想感情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载体的价值

由于学生性格、成长历程、价值观念的客观差异性,同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答案也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答案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融合和统一需要在交流中产生碰撞与共鸣,从而能够让辅导员真正地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会开展的创新形式不同于传统主题班会的集体辅导形式,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加宽泛的交流平台,这不仅直接带动了学生管理的工作绩效,而且能够从精神层面丰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内涵。

5.班会创新形式的开展是辅导员自身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有效载体

辅导员为学生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绝不仅是单一的付出,而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双边双向、协同互助”的过程。辅导员在整理和解答问题的同时,不仅可以使自己完善、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进一步加强自我对问题理解的深刻性。虽然很多时候辅导员对问题的解答不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满意,但这并不会影响班会开展的意义。作家史铁生曾说,“有终极之问而无终极答案”。答案不在发问的终点,而在发问的过程之中,问就是答,提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收获。创新形式班会的开展,能够呼应并促进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对辅导员职业素养和文学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拓展和提高。

三、创新形式班会的开展对辅导员的要求

班会合理有序地组织,引导学生发问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最终能够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师生学习和交流的互动,高质量地实现德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当然,组织好一次班会,对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

首先,辅导员对班会的指导性要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思想价值体系和政治要求以及高校自身所具备的独特的学生管理制度,是辅导员有效开展创新形式班会的先决条件。

其次,传统形式的工作模式,上传下达式的管理形式,缺乏理论依据的教育方法,对德育思想观念的发展现状和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来说是滞后的。当代大学生更加活跃、更加成熟,尤其热衷于对人性的反思、对社会制度的质疑,以及对生活中的一些边缘问题的寻究,这对辅导员开好班会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这些特殊性问题常常更具有反映人性内心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而很多问题的提出同样也是组织者本人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开展高质量的班会,需要组织者不断地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总之,辅导员开展具有创新形式的主题班会是对自我学习和工作开展的挑战,在整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现成的规律可循,都有现成的经验可用。辅导员要做好让学生受益的解答,开展好让学生满意的班会,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和个人魅力,能够以哲学的高度、文学的方式、艺术的角度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他们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于晓梅.心理辅导理念与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2).

[2]胡山林.文学与人生[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形式和意义 篇7

关键词:のこともの用法意义

1. 前言

在日语语法中,形式名词“の”是由格助词变化而来。像“昨日家に来たのは誰ですか。”(昨天到家里来的是谁?)、“私のは机の上にある。”(我的在桌子上。)这样的句子中,形式名词“の”接在日语活用形的连体形后,与前面的词构成整体,起着语法作用。桥本博士很重视它在文法上的作用,并且把它作为助词的下位分类来处理。与此相比,松下博士认为尽管他很抽象,但是它在文中的某个位置上拥有一定的意思,并把它作为名词的一种来处理。而本文则按照后者的观点把它作为形式名词来论述。

2. 形式名词“の”在文中的用法及其意义

形式名词“の”可以与“こと”和 “もの”互换。其中“こと既有实质名词的意思,又有抽象意义。那么,在文中形式名词“の”到底代用了哪一个呢?它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可以说,根据句子中的谓语成分的内涵不同,其性质和内容就不同。

2.1 含有具体的内包的叙述部分的场合

2.1.1 具体性动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这种动词,其动作作用的对象是某个个别事物或特别现象,要求用实质名词来展示内容。比如说,“聞こえる”(能够听到)就是其中的一个。“聞こえる”的对象可以是“声”也可以是“音”。在文中,作为它的作用和对象不能够被抽象化,而要求是像“声” “音”这样的具体的实质名词来表达的。也就是这种动词的内涵。在日语中,可以把这种动词称作“具体性动词”。

例如:“隣の部屋から赤ん坊の泣いているのが聞こえる。”这句话中,叙述动词“聞こえる”要求它的对象必须是“声” “音”。如果能够把它抽象,作为“もの”可以抽象,但是在文中,如果把他们抽象的话,动词“聞こえる”的具体的内涵就不能与意思相结合了。

因此,在文中的形式名词“の”根据“聞こえる”的具体的内涵的作用,那句话就可以代替“隣の部屋から赤ん坊の泣いている声が聞こえる。”中的“声”,所以,它就拥有了是值得意思。

2.1.2 具体性形容词、形容动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这种形容词、形容动词所评价的对象或者引起感觉感情的要素是某个个别事物或特别的现象,被要求用某个具体的实质名词来表现。比如说,形容词“まぶしい”,引起所谓“まぶしい”这种感觉的条件要素可以是“光线“或”光“等这样的个别事物。因此,这里面就包含了具体的内涵。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词称为“具体性形容词、形容动词”。

例如:“靴がぴかぴかするのが目に眩しい。”“髪の毛が焼けるのが臭い。”这两句中的“眩しい”和“臭い”是有具体的内涵的形容词。它们都要求各自的对象是像“光线”或者“味道”这样的具体实质意义的名词。的确,根据“光线”或者“味道”等情况,作为“もの”能够被抽象,但是能够和句子的谓语部分“眩しい”和“臭い”意思相结合的不能够抽象化。这种情况下,语言主体根据谓语部分的具体的内涵的功能需要用形式名词“の”来代替“靴がぴかぴかする光”中的“光”、 “髪の毛が焼ける匂い”中的“匂い”。

因此,根据具体的内涵的功能形式名词就代用了实质名词,拥有了实质名词的用法和意义。

2.1.3 具体性名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根据这种名词来判断或断定的对象是某个个别的事物或特殊的现象,它需要用某个具体的实质名词来表达。比如说“誰”这个名词。疑问人称代名词“誰”所被问及的对象被要求用“人”这样的具体的实质名词来表达,所以就不能与抽象意义的“こと”“もの”来替换。这种名词里含有具体的内涵,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具体性名词。

例如:“背の高いのは太郎で、頭のいいのは花子である。”“この曲を書いたのは十八世紀である。”这两句话中,谓语部分的名词“太郎”、“ 花子”、“ 十八世紀”,是关于人和时间的指定和判断。人和时间的确是作为“もの”能够被抽象,但是如果要与谓语部分的具体的内涵的意思相结合的话,仍然是不能够被抽象化的。这种情况下,由于谓语部分的具体的功能,“背の高い人”中的“人”、“頭のいい人”中“人”、“この曲を書いた時”中的“時”是可以用形式名词“の”来代替的。这样,文中的“の”就拥有了实质名词“人”和“時”的用法和意义。

2.2 含有“こと”内涵的谓语部分的场合

2.2.1 “こと”性动词在谓语部分出现的场合

这种动词,要求其作为动作、作用的对象用抽象的现象和活动的动词。比如说,动词“締める”。这个动词的对象即可以是“来年選挙に出る”这件事情,也可以是“花子にプロポーズする”这件事情。像这样的并不是对具体的实物产生作用而是对某种抽象的事情发挥作用的动词拥有了“こと”内涵,我们称之为“こと”性动词。

例如:“太郎は花子が自分を嫌がっているのがよくわかった。”“太郎は花子にプロポーズするのに成功した。”句中谓语部分“わかった”“ 成功した”就是“こと”性动词。所以,句中的“の”可以被抽象意义的“こと”所代替。也就是说,语言主体在思考阶段一旦用抽象名词“こと”来替代,就可换成“太郎は花子が自分を嫌がっていることがよくわかった”“太郎は花子にプロポーズすることに成功した”。

因此,句子中的谓语部分有“こと”内涵的情况下,句中的“の”就可以用抽象名词“こと”来代用,那“の”就有了它的用法和意思。所以,在句子中形式名词“の”是能够和抽象名词的“こと”替换。

2.2.2 “こと”性形容词、形容动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日语中的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从活用体系来看,各自作为不同的品词来处理的。因此,考虑到他们中所包含的内涵,可以把他们作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个品词来一起处理。这种形容词、形容动词作为引起评价对象或感觉感情的要素,是要求被抽象化的。人的“嬉しい”的感情发生的条件,一定是其当事人所体验到的某种事情,并受到其刺激。因此,我们把这种有了“こと”内涵的形容词、形容动词称为“こと”性形容词、形容动词。

例如:“あの人に負けたのは悔しい”“あの声とあの表情では大概の男がまいるのは当たり前だ”。句中谓语部分“悔しい”“ 当たり前だ”是有“こと”内涵的。这种情况下,语言主体思考阶段,把“あの人に負けた”“大概の男がまいる”作为各自的事情而抽象,是可以用抽象名词“こと”来取代的。在表达时,可以根据谓语的内涵功能用形式名词来代替。根据谓语部分的“こと”内涵,句中的形式名词“の”可以代替抽象名词“こと”来使用。

2.2.3 “こと”性名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与断定助动词一起构成谓语部分的名词和其他品词一样,拥有各种各样的性质。既有把语言主体所断定的内容抽象化、用作抽象名词加入断定的情况,又有把断定的内容具体化、用作实质名词加入断定的场合。这时,经常用“XはYことである”的这种形式。

例如,“困るのは欠席者の多いである”这个句中的“の”就可以用“こと”来代替。“他人の考えを尊重するのは大切なことである”中,谓语“大切なこと”根据抽象名词“こと”,就拥有了“こと”内涵。这种情况下,在表达场合可以用形式名词“の”来代替“こと”使用。

因此,文中的形式名词“の”就拥有了抽象名词“こと”的用法和意义。那么两者也就可以互换使用。

2.3 含有“もの”内涵的谓语部分的场合

2.3.1 “もの”性动词在谓语部分出现的场合

这种动词,要求动作、作用的对象是具体的实物。比如说,动词“食べる”。 “食べる”这个动作、作用的对象肯定是像“食べ物”“料理”等这种实际存在的实物,作为“もの”能够被抽象。我们把这种动词称作“もの”性动词。

例如,以在蔬果店里的对话来为例。

客人:“すみませんが、リンゴをください。”

店员:“甘いものとすっぱいもの二種類ありますが。”

客人:“甘いのをください。”

在上面这段话中,店员以客人想要苹果为既知的条件,使用了抽象名词“もの”来代替苹果。并且,客人用“の”来代替抽象名词“もの”。

根据以上信息,“もの”性动词的谓语部分的形式名词“の”有了抽象名词“もの”的用法和意思,所以可以互换。

2.3.2 “もの”性形容词、形容动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这种品词,要求引起所属的评价对象或感情的东西是实物或自然现象。比如说,形容词“大きい”。这个形容词,评价的对象是像苹果或建筑物,可以作为“もの”而抽象。

例如:“太郎の持っているのは大きいが、花子の持っているのは小さい”“棚の上にあるあの赤いのがほしい。”句中的“大きい”“小さい”“ほしい”这写词中含有“もの”的内涵。句中的形式名词“の”根据其内涵可以代替思考阶段的“もの”。两者可以交换使用。

2.3.3 “もの”性名词出现在谓语部分的场合

这种名词和“もの”性名词一样,需要把语言主体所断定的内容作为“もの”来抽象化把握。经常用的形式为“XはYものである”。名词谓语句“Yものである”根据句中抽象名词“もの”而有了“もの”内涵。

例如,“昨日、読んだのは太郎が描いたもので、花子が描いたものではない”。这句中,谓语部分的“描いたもの”里很清楚地包含了“もの”内涵,形式名词“の”可以代用抽象名词“もの”。“昨日、読んだ小説”在这里作为“もの”能够抽象。并且,根据谓语部分的内涵功能是可以用形式名词“の”来代替抽象名词“もの”来使用的。

3. 结语

形式名词“の”在句中的用法和意思是根据谓语部分中所包含的言外之意而有所限定的。在含有“こと”内涵的句子中,形式名词“の”代用了抽象名词“こと”,所以有了抽象名词“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在含有“もの”内涵的句子中,形式名词“の”代用了抽象名词“もの”,所以有了抽象名词“もの”的用法和意义。另外,在谓语部分中含有具体的内涵的情况下,形式名词“の”可以代用实质名词,所以就拥有了实质名词的用法和意思。

注:

① 桥本进吉.《助詞、助動詞の研究》.岩波书店.1969年版:第66页.

② 松下大三郎.《改選標準日本文法》.紀元社.1928年版:第241页.

参考文献:

[1]李西岩,王星.现代日语语法精讲精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刘金钊.现代日语实用语法[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朱林.有属文的构成与形式名词“コト”和“ノ”[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3(2):70-73.

上一篇:中学德育教育的正能量下一篇:弱者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