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共12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1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距。这与我们呆板的教学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把品社课上成了语文课, 按照语文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品社课, 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口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 但是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套。所以, 我们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课堂所习得的道德知识深刻地印在自己的思想中, 并成为他们行为的标尺。下面, 笔者就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诚实不需要理由》一课的教学来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在情境中引发学生对道德冲突的认知
教学片断一:教师出示一段视频, 内容是小明平时考试基本上都是满分, 但是这一次却只考了92分, 他担心回家后会被父母责怪, 所以就让他的好朋友小江告诉他父母, 自己这一次考的还是100分, 并向小江保证, 下次一定争取考满分。小江心中想, 反正小明平时都是考满分的, 所以就帮他瞒一下吧, 这样也不枉好朋友一场。这件事情过去之后, 小明与小江的关系更好了。在播放完这段视频之后, 教师问学生:你们认为小江与小明这样做对不对?结果, 有的学生说对, 有的学生说不对, 并且各有各的理由。
我的思考: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就要让他们辨明新旧道德的冲突。学生只有在冲突中思考, 才会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走进新的学习内容中, 才能够悉心学习和接受新的道德品质。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心理上走入道德冲突。这样, 学生就会以此为基点, 辨明是非, 走进新的道德境界。在营造冲突的情境时, 我们所选择的冲突事件一定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 比如学习上的事、活动中的事, 等等。在学生的思想产生冲突时, 不要过早做出价值的判断, 说哪一种思想是对的, 哪一种思想是错的, 而是应以这个道德冲突为起点, 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自主形成新认识, 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二、在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
教学片断二:教师出示一个交流主题, 让学生进行交流。这个交流主题是“谎言与实话”, 并给出了两个相反的思想观点, 一个是“无论在什么时候, 都要讲实话, 不撒谎”, 另一个是“有时候是不能讲实话, 还要有善意的谎言。”结果在交流时, 有的学生说第一个观点是对的, 并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证明说谎是不对的。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第二个观点是对的, 他们认为讲不讲实话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你说实话, 那也只能使用一个善意的谎言了。并举出了一个例子:李飞的母亲得了癌症, 将不久于人世, 全家都在隐瞒着这件事。后来母亲问李飞, 李飞实话告诉了母亲, 没想到还可以多活几天的母亲当天下午就去世了。为此, 李飞为自己说实话而后悔了很长时间。
在同学们在争论不休的时候, 我出面了, 对学生说:“我认为李飞的事情只是一个个案。因为如果说谎还可以让自己的母亲多活几天, 那么我认为这样的谎应该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说出事情的真像。而如果我们说出了事情的真像, 即使当时对方不理解, 但是时间长了, 也会理解的。你们说呢?”大家纷纷同意我的说法。这时候, 我又把学生引到课前情境的问题中, 让学生再交流一下小明与小江的做法对不对。因为学生在新授课的学习中已经受到了洗礼, 所以都纷纷说他们两个人的做法是不对的。
我的思考: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 分享经验和感受。”所以, 我们让学生通过讨论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再通过交流来纠正不正确的思想, 分享良好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 要为学生营造说真话的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敢说实话, 能说真话。在学生交流之前, 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 让学生独立去分析每一个同学的思想观点, 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的讨论交流更趋于有效, 在平时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技巧。在学生讨论交流时, 教师要看准时机, 适时参与进来, 促进学生的讨论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三、在换位中内化道德品质
教学片断三:在教学时, 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被人欺骗过的事例, 并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然后出示教材第6页的内容, 让学生说一说, 当时自己就是自行车的车主, 看到这个小朋友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自己会怎么想。然后再让学生想象一下, 如果这个小朋友在没人的情况下一下子跑掉了, 自己看到自行车倒在一边, 心里又会怎么想。这样, 通过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 就可以强化他们对“诚实不需要理由”的认识。
我的思考:换位体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为别人着想, 理解别人, 增强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理解与认可, 激发他们内化道德品质的决心。比如教学片断三中, 让学生分别体验一下不同行为带给自己的感受时, 学生就会进一步强化对“即使没有别人知道, 自己犯错误了也要主动承认”的良好品德的认同。所以,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 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 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2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新策略教学思想,我总结出了课堂教学三种做法:
1、走进生活;
2、搞活关系;
3、活动多样。
一、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引领学生走进多彩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一)关注社会,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北京奥运会”和“南方雪灾”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二)贴近学生,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学生贾从发交给我一元钱,说是捡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捡到一元钱的学生了。哪个马大哈撒了一地的一元硬币,还偏偏让我们班这群幸运儿一人一个的捡到了?第二节课,贾从发胃疼,几经询问,果然是将父母给的早餐钱“拾金不昧”了,其它几个,见贾从发“招供”,也跟着“坦白从宽”。这件事刨根究底,应怪我上一课时单纯的表扬拾金不昧的具体例子,忽视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遗症”。我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写下一则通知:“亲爱的孩子们,宋老师一介寒士,不懂经营,没有副业,不买早餐,今天例外,临时客串,请贾从发和其他三位同学下课后到办公室解决吃饭问题。请记住,跟获得表扬相比,永远是你的诚实与健康更为重要。”
(三)活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有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张肖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张肖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张肖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张肖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还是在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讨论后,学生办了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板报,注意自己的健康,因为他们懂得了,自己的健康,就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就是对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无言的支持。
二、教学与师生交流相结合,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如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教学中,我用看、聊、访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看就是看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中活动;聊就是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访就是访问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小学生年幼求知欲望高,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有吸引力的活动,他们很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励兴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学生中去。我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有时我站在一旁看他们玩,听他们议论,注意观察分析,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现在孩子们把我当作他们的大朋友,有了高兴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诉我,有了小烦恼也会第一个向我倾诉。我感受着他们那一颗颗纯净的童心,并积极地回应着,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渐渐地,刚开学时,我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阻隔消失了,有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教师随意怀疑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那么教育就无法奏效,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班有个男孩学习不努力,上课不守纪律,随便说话,做小动作,下课打闹,同学们总告他的状。但他聪明伶俐,特别爱劳动,每天不管是不是的值日生,早上一来,下午放学他都主动拿起笤帚扫地,拿起拖布拖地。有一天课间我和他闲聊,我说:“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又那么聪明,如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爱学习那多好啊!你一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没想到从此以后他劳动更积极了,课堂纪律、学习都有明显的进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调皮学生都有了进步。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应抱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矿”的心态去热心地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法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大胆实践,使这种潜能
转化为孩子现实的能力,并逐渐增强、扩大„„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在一路的共享欢乐,共渡难关中,老师的心和孩子的心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3、信任学生,给学生坚强的后盾。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信任学生,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如我们班有一位经常不做作业的同学在交作业时说“作业忘在家里了”,同学们都说他没做作业还说谎。这时,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而是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告知同学们,在没有知道事实之前不能胡说,先给那位同学坚强的后盾,同时了解其原因,通过经常接触、交流,鼓励学生,才能激活学生的心灵。我们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加强双向交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彼止的默契。总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交往主体,研究其交往需要、个性差异,用微笑与真诚、鼓励和信任与学生进行交往,形成师生间心理的共鸣与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心灵的彩桥
4、民主参与,建设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同时,民主参与理念还要求学生不再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旁观者,而是实际的参与者,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这就要求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当然,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关系中的教育,必然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三、学习与活动相结合,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于社会》中“行行出状元”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三)反馈信息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
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
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教学策略 篇3
一、创设情境,让活动“趣”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前提,而兴趣主要是借助情境来激发。情境是一种情感培养,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创造一种开放、民主、轻松的情境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有了成功的感觉,就有了自信心,课堂便充满生机。
如在教学《地球——生命的摇篮》这一主题活动时,上课伊始,先放映两段动画片让学生目睹乱扔垃圾、乱砍树木带来的恶果,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使学习变为易事、乐事。之后,再顺水推舟地提问:“看了上面两段动画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保护地球刻不容缓。这样,学生满怀激情地进入学习状态,老师也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回归生活,让活动“实”起来
教学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以活动化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使品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如在教学《保护水?摇?摇?摇节约水》这一主题活动前,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去调查、了解水资源污染浪费的现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交流时,学生的交流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下了浪费水的现象;有的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看到这种现象后的感想;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相机拍下了相关的照片;有的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了浪费水的数据……在 “节水金点子”活动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全班讨论交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创作各种节水的作品。在他们的努力下,班级设计制作了各种形状的节约用水广告,写出了大量充满童真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广告语和儿童歌谣。
三、立足活动,让活动“活”起来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内相机切入活动环节。
如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一主题活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可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围绕“我好心帮助他,他为什么生气”进行讨论和交流。“我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别人,好心办了坏事。解决的方法是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要把自己放到对方的角度去想、去思考、去感受。”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一概而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从换个角度看同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体验。在学生感知了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懂得在生活中要宽容理解他人后,让学生说说你和家人及同学相处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当时是怎么想,而现在又是怎么想的。通过学习这课后,同学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解决自己的烦恼事,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开放时空,促活动“ 高 ”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我们要灵活地延展活动时间,开放课堂,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早做安排,给足时间。课后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家庭、街道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街道服务等,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这一主题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商店、服务行业,了解工人、农民、商人、服务员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体会他们劳动的艰辛,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而激发学生敬佩、爱戴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教师应该从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出发,提供在校内外活动的平台,让活动走进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不断成长。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4
一、找准学情原点, 走近历史
品德历史题材教材编排蕴含着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 同一个主题, 在不同的年级会有不同的要求。同一年级的要求也会因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课外知识等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思想、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个性特点方面, 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 了解了它的全部奥秘以后, 培养个性, 形成人的精神风貌才会成为可能。”因此, 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特点、区位特点、群体特点, 才能精准定位, 为后续教学实施立好标杆。
《圆明园在哭泣》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的第二课, 前有《从四大文明说起》, 后有《悲愤的吼声》, 整个单元都是落实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这节课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由于目标把握不准, 在短短的一节课里, 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史实资料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了解这么多的历史知识是有困难的。重叠的知识, 让学习变得无味且疲倦。为此在第二次教学时, 笔者分析了学生的知识起点, 发现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学生已学过《圆明园的毁灭》, 对圆明园有一定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 笔者通览了整个教材体系, 把握历史单元主题以及同一单元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认真分析、仔细寻找学生已有认知、情感、行为等水平与教材要求之间的差距, 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 思考调整解决差距的策略。改偏重知识学习为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目标, 具体做法是:1.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 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和毁于一旦, 知道圆明园的被毁体现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合作交流, 探究体验, 感受落后就要挨打, 增强民族自尊心,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最终, 较好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因此, 根据学情, 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结合学习主题”,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置学习目标, 让学生能够走近历史。
二、整合资源散点, 走进历史
品德教材编写遵循主线清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原则。历史题材教学点是按照教学内容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 其教学的重点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历史内容的学习, 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和人文感受, 关注生活文化和民族文化, 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要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才能让学生走进历史。《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也指出:“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并以此为基础, 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 学生要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 就需要教师梳理出与本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素材资源为学生所用, 把教材上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 进行一定的拓展, 把原本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 做强质感, 学生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对此, 笔者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 进行了如下探索:散点聚焦。重点让学生深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聚焦“不可估量”。笔者从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入手, 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查找被掠夺的珍贵文物, 选择书上的兽首铜像图片这个点, 深入挖掘。课一开始, 笔者就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晚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 在法国巴黎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一买家通过电话竞拍买走。按照现在人民币兑换欧元大约7∶1的比价, 你算得出这两件宝贝值多少钱吗?如果按你父母的收入, 他们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赚到这个钱?”“这仅仅是我国曾经拥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两样宝贝, 这样的宝贝何止千万, 就连整个辉煌一时的圆明园也不复存在了, 这又是怎样的价值?谁应该对此负责呢?”课堂上, 学生沉默了。一段时间后, 许多学生的正义感瞬间得到爆发, 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悟。此时, 笔者适时补充了2013年4月26日, 法国企业家将向中国捐赠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的相关资料, 并了解其中曲折的回归历程。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由于祖国日益强大, 所以法企会归还我们流失的鼠首与兔兽。这样, 尽可能将历史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 使他们愿说、能说、会说。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十二生肖》电影片断, 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巨大价值。一下课, 学生们围拢在讲台前, 向教师要有关清朝时期政治、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卡,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 学生学习近代这段屈辱的历史的兴趣是浓厚的, 通过课后收集不平等条约等资料, 把学习引向深入, 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既符合五年级学生学情的特点, 又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宏大的历史可以通过关键性历史人物、关键性历史事件以及关键性历史细节来开展教学,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
《品德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 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用好这些图文, 挖掘这些图文, 树立广义的教材观, 重组和整合教学资源, 筛选重点、解决难点, 能让学生顺利地走进历史的殿堂, 享受其中的快乐。
三、借用比较学习, 深入历史
比较学习法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品德历史题材教学引导学生做同期不同地的比较或者同地不同期的比较, 就能习得一种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的好方法。以史为鉴, 比照现实, 还能面向未来, 这样的历史学习才会是刻骨铭心的, 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思考历史、传承历史。
还是以《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为例, 笔者让学生观看今昔对比的两组圆明园的图片, 引发思考:怎么会变成一片废墟的?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迅速地融入课堂。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逐步了解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规模宏大”“景点繁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又如数字的对比, “圆明园中当时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钟表就有441件, 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经查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物件有1197件, 而这只不过是圆明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悬殊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透过数字的背后, 学生了解了当时文物被损坏、掠夺的不计其数。他们自发地提出了:“为什么侵略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和毁坏我国的国宝?”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笔者还通过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文字描述, 让学生想象了当时欧洲宫廷与圆明园的比较, 从一个外国名人的角度进行了印证。这样, 学生通过图片、数据、文字的比较, 强烈地感知了侵略者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肆无忌惮,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对野蛮侵略者的痛恨。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同类的比较、正反的比较, 是研习历史的最佳方法, 在比照中, 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感悟走得更深、更远。
四、巧用现代媒体, 活现历史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世界, 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认知交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 教学要尽可能地克服时间、空间的局限, 用好现代媒体, 可文可图, 可声可视, 能有效缩短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达到以媒入境、以境生情、以情化人的目的, 求得品德教学的鲜活效果。
一百多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 课本中呈现的简约的文字与平面的几幅图无法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丰富的体验, 不足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笔者通过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另外, 笔者还在教学《金字塔下留个影》时, 让学生看“金字塔和巨石”的图片与视频, 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 结合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观看奥运发源地和取圣火过程……
历史题材教学不能光说不看, 空对空地讲解是泛味的。好的教学应学会借用音乐、图片、板书、录像、学习资料卡以及教师本人的情绪等各种力量, 营造具有生命冲击力的学习情境, 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深处, 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 震撼学生的心灵, 诱发学生生命持续长久的感动。
五、倡导自主学习, 走出历史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笔者在教学这类历史题材课时, 会抛给学生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时, 笔者问学生:“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圆明园……但这些大都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发动建造的, 秦始皇下令造长城, 隋炀帝下令挖运河, 清慈禧下令修颐和园, 如果你是皇帝, 你会把国库中的钱用来做什么?”在教学《圆明园的哭泣》时, 笔者问学生:“现在有人大代表提出, 我们应该重修圆明园, 让万园之园重新绽放光彩, 你觉得应不应该重修?”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 笔者问学生:“2008年, 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 是百年的梦想, 是我们中国伟大复兴的标志, 你觉得应该办得风光些还是节俭些?”诸如此类的问题, 让学生越思越深, 越辩越清。
学习这些历史题材的内容, 既要让学生走进历史, 又要走出历史;既不能纠结于过去的耻辱, 也不能狂妄于现实的强大;既不能沉醉于昔日的辉煌, 也不能自卑于现实的弱小。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这才是历史题材教学的真谛。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5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现实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
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温馨一家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
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虽然我们是村级学校,但对社区大多数学生还是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学生是从外地上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社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以前的一个村。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会、卫生院、戏台、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认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和睦相处》《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如四年级下第2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教材“风
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城乡巨变》“风景线”中所举的例子陕西潼关、苏州园林、京杭大运河都离学生很遥远,如果我们照本宣科,那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了。再说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活生生的儿童认知上。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直观具体的教育手法,组织每位学生调查社会、调查家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搜集的资料、听长辈们的叙述或是从民间传说中知道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并用自己的眼睛从具体的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路绿化、居民住宅、旅游胜地等方面观察家乡的一切变化,用自己的心灵真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6
“巨龙腾飞”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个主题单元,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本单元的教学核心。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峡工程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昂首腾飞。本单元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知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属于中国的现代史及当代史;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地理元素分布整个单元。本文笔者即以此单元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史地”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地图,化繁为简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使地图成为其学习地理知识的源泉,将地图编制者蕴含其中的意图提取出来,实现文字和图像的共识。翻阅品德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地图在中高年级的相关课文中多次出现,它们也成了地理题材课文的重要标志。作为品德教师,应该关注地图,挖掘地图中蕴含的知识,并将其有效地利用到教学中来。
在《高峡出平湖》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三峡工程发电能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笔者借助“三峡电力外送覆盖范围示意图”开展了小组活动:(1)找地区:地图中三峡电力输送范围内的省及直辖市;(2)算比例:三峡电站供电范围内的人口为六亿七千多万,占到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几;(3)谈感受:我们就是生活在三峡输电范围内,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4)展未来:随着发电量的不断增加,三峡电站的辐射范围会更大,以三峡大坝为圆心,直线距离1000千米为半径,全国除7省区外,都将在这个输电范围内。地图的出现,让学生一目了然,全面地了解三峡电力供电面积之大,受益人口之多,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
而在《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我国铁路交通的分布:(1)数一数: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2)找一找:每条铁路干线的起点和终点;(3)分一分:南北向、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在数、找、分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与交通地图进行着一次亲密的接触,尝试着看懂简单的交通地图。青藏铁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条铁路,教学中笔者结合“青藏铁路线路图”引导学生感受青藏铁路的伟大,进而萌发对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崇敬之情。
师:从青藏铁路线路图上,你找到了哪些关于这条铁路的世界之最?
生1: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生2:昆仑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生3:唐古拉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
师: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创造了九大世界之最,我们不仅要感谢建设者的倾情奉献,更要为伟大的祖国放声歌唱!
“巨龙腾飞”主题单元中涉及的地图,绝大部分都是用来介绍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版图的频繁出现与运用让本单元的主题更加鲜明。作为“我们的国家”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涉及的地图元素主要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怀揣一颗火热的中国心,感受祖国这条东方巨龙的一次次腾飞。初步学会看交通地图,是本单元让学生达成的一个技能目标,将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更好地生活服务。
二、数据对比,一目了然
不少“史地”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中会呈现许多数据,它们的出现让模糊的概念清晰化,让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每项数据都会向学生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每个数据都在通过科学严谨的表达方式让教学素材多样化。如果只把这些数据作简单的处理,会让其失去应有的价值,如何将这些数据鲜活地引入品德课堂,让学生进行直接的体验,对“史地”题材课文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中,教材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四大牧场”等素材,告诉学生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这里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这为学生重新认识西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西部不再遥远,也并非是资源贫瘠之地,恰恰相反,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西部地区的巨大贡献!本课教学这个内容,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后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素材:西部大开发十年前后的变化!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哪些资源是最有利的证明材料,笔者锁定了一系列的数据,并把十年前后作了逐一对比,课堂上“数字西部”的体验活动开始了。
1.出示表格,直观变化。
2.选择数据,感受变化。
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一起走进“数字西部”。通过这一组组数据的对比,你感受到了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组谈谈你的体会!
生1:学生平均校舍面积增加了1.3平方米,这就意味着多少新校舍在这十年间落成,多少西部的孩子在崭新的教室里学习。
生2:西部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西出阳关无故人”只是古人对西部的描绘,今天西部的壮美与秀丽早已不再神秘!
生3:西部贫困人口直线下降,这是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师:十年西部让每一个中国人信心百倍,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终目标!
如果说单方面的数据能告诉我们变化的结果,那么数据对比则是一个感受变化的过程。通过数据的比较,呈现出的是一种质和量的变化,此刻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学生通过比较产生的内心体验才是真实的,萌生的内心情感更是真切的。对高年级学生来说,理性的判断是对社会现象作出分析的重要方式,一组组饱含深情的数据,带着许许多多的故事与学生进行着心灵深处的碰撞。
三、对接生活,点亮经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生活。如果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剥出来,他们就会失去与学习内容对话的基础。寻找学生生活与教学内容的焦点,对学习“巨龙腾飞”主题单元显得尤为重要。
在《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中,对于生长在祖国东部富裕地区的学生来说,西部确实有点遥远,这遥远不仅仅体现在距离上,更体现在心理上。因为学生平时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不多,因而主动关注的热情也很少,即便是自己有亲戚在西部,或者随家人去西部旅游,那也是走马观花地穿越,根本谈不上了解。“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它承载的是一段中国的当代史,从西部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西部的影子,只是没有特意去发现而已,只要细心注意,教学资源无处不在!课前,笔者布置学生将家里喝过的牛奶包装盒带到课堂上,学生觉得好玩,各大牛奶品牌应有尽有,有袋装的、盒装的,还有灌装的。在欣赏完我国四大牧场优美风光后,笔者让学生拿出牛奶包装盒,细细地找一找生产地和制造商,当学生发现大多数牛奶都产于内蒙古和新疆,一个个都睁大了双眼。此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顺利对接,无须教师作任何解释说明,一切尽在不言中。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缘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品德来源于生活,是“学会生活”的课程。品德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从生活中寻找对接点,产生没有预约的共鸣。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挖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具有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让品德教学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四、移情体验,价值引领
高年级是小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学习做人,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呼唤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具有历史、地理元素的品德课文,如何挖掘情感因素,让学生品尝具有“品德味”的品德课堂显得更为重要。
在《高峡出平湖》一课的教学中,感知长江在治理前,因为洪水等突发情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更能让学生体会三峡工程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回顾灾难:1998年长江洪灾。(2)看了这一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3)长江发生的洪水岂止是这一次,两千多年来,像这样的洪水还发生过多次(补充资料)。(4)看到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听到这一声声撞击心灵的声音,如果你就是长江中下游的老百姓,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学生交流)最后一个问题的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治理长江水患的渴望在学生的异口同声中达成了共识,为学生接下来的情感体验埋下了伏笔。
在《西部大开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寻找的情感体验点是:对今天的东部儿童来说,他们应如何为西部的建设和发展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呢?笔者选定了今天的西部儿童为对象,让学生感受今天西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1)了解一个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之后西部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希望小学拔地而起。(2)关注一个现实:西部农村学生营养摄入严重不足,成为这些孩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在极大反差的心灵撞击后,学生的心与西部儿童紧紧连在了一起,此刻的情感体验水到渠成:我们从小应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关爱西部儿童的健康成长,长大后投入西部的建设中!
“史地”教学内容与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有些内容比较遥远,有些素材比较抽象,但是它们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更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小学阶段的“史地”教学内容毕竟只是一个浅显的认识和启蒙教育,它们以“散点”的方式跳跃地呈现在相关的学习主题中。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提升专业知识,深入钻研教材,联系学生生活。通过“史地”题材的学习,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浸润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幽幽的品德熏香陪伴学生的一生。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7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区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成功经验,本文重点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取得育人价值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融合三维目标,突出育人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是由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的。这三个维度紧密结合、相互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在制订知识目标时,关注知识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二是在制订方法与能力目标时,重视方法、能力中所体现的育人价值;三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把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重点,以提炼课程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设置“敬礼!五星红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就特别将“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和尊重”,以及“能了解创建新中国的领袖、先烈,并敬仰他们”作为育人价值的核心内容。又如,在制订“黄道婆与徐光启”“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等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将“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上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各地人民的贡献”,以及“学习黄道婆与徐光启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目标作为育人的重点,以实现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国家观念和国情意识教育。在制订“中秋话团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更突出“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祖国和平的向往”等德育内涵。在制订“从小渔村到大上海”等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上海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发展过程,更把“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而自豪”的情感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能突出育人价值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就能比较顺畅地实现育人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中还有不少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安全过马路、正确对待陌生人、预防传染病、安全使用电器和灶具等。在制订这些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坚持把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的同时,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能尊重、关怀和欣赏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此外,在制订“可爱的家”“我的名字”“成长的脚印”“我家的亲戚”等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将体验家庭的可爱、从名字中了解自己生命的由来与父母的期望、了解家族的延续和增强归属感等,作为凸显生命教育的目标。在“去超市购物”“求医问药”“我家的三表”等课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可以把提高学生社会生存能力与培养文明行为、勤俭习惯、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等教育相结合,从而凸显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驾驭教材内容,拓展育人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同时涉及的历史、地理、生活与劳动等相关知识,都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历为基础的。因此,为了实践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在错综复杂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参照下,把握教材内容,拓展育人资源。
1. 把握教材,深挖育人内涵
教材中涉及的社会常识和德育元素往往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地构成体系的,因而在运用教材时,需要教师了解内容体系,理出线索,深入挖掘其育人内涵。小学教材的文字叙述不可能太多,但即便是简单的一句话或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其所蕴含的内容也会是很丰富的,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全面领会,而不能一读而过。同时,在教学新的课文内容时还要注意联系旧知,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如:一年级的“我上学了”,二年级的“小黄帽”,三年级的“楼上楼下”,四年级的“乘坐公交车”,五年级的“走向中学时代”等,这些课文的内容是配合小学生成长的过程设计的,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感受成长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学生就能实实在在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 贴近生活,拓展育人广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通过关注、指导学生的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用好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鲜活性。例如:在教学“奔月的理想”一课时,有教师就综合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在教学“石库门的变迁”一课时,有教师选用了上海人在石库门中的生活习俗等内容;在教学“又是九月九”一课中关于登高的意义时,教师补充了中华儿女不断奋进攀登的事迹……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贴近生活实际。
3. 与时俱进,增强育人活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新事物、新变化每天都在发生,而教材内容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能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的发展,及时把相关的最新信息引入课堂,并与教材原有的教学目标相照应,从而使育人的资源不断更新。如教学“我们走在大路上”一课时,教师就补充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领先于世界的新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要做到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就必须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也要注重运用身边鲜活的、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与社会素材,特别要选择身边的生动的典型事例。这对于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特别有利。
三、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育人实效
在教学中,要实践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还必须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诱导、情景感染、活动体验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感悟、体验、探究,促进知与行的统一,使课程的育人价值内化于学生的心灵,落实于学生的行动。
1. 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体验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习惯,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应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嘴说、用手做,多感官参与,让他们在生活模拟、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游戏娱乐、讨论交流、质疑辨析、实验演示、操作实践、成果展示等教学情景中得到启迪和体验。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学校生活多愉快”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比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沟通、思考,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房子高了,有男老师了,小朋友们戴上了红绿领巾,学校有高高的篮球架,还有奇妙的实验室,等等,从而激发了小学新生对学校的喜爱之情和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在教学“我的名字”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从交流自己名字中了解自己生命的由来以及家长对自己的热切期望;在教学“成长的脚印”一课时,为了落实“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特地让学生带来能见证自己成长的物品。于是,教室里出现了小鞋子与大鞋子、宝宝衫与校服、小奶瓶与大筷子、磁带里的哭闹声和朗朗的读书声、出生证上的小脚印与现在的大脚丫、儿时的玩具与上小学的新书包、妈妈记的“宝宝日记”与自己现在写的“每日一记”等。通过展示,学生真切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并感悟到自己的长大是和长辈的关心分不开的。
2. 开展师生互动,进行合作探究
例如,在教学“我家的三表”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把家里的水、电、煤的付款单带来,在小组内探究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识别这三张“单子”的?在探究中学生发现:“单子”的左上角有标示图案,有某某公司的字样,还有不同用量的单位名称之类的区别,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问题。对此,教师引导大家一起讨论,自己也作为讨论的一员参与发言。如对“怎样做到既节能又不降低生活质量”这样的问题,教师就用自己的生活事例加以正面引导。这样的教学互动,使学生对节能的意义、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增强了践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3. 创新课堂模式,形成教学特色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不断有新的课堂模式产生,增强了育人的效果。如:
(1)以情染情,构建感动的课堂。
我们说“通情才能达理”,课堂上既要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情感的激励。如,在教学“我的小书包”一课时,学生在讲述“小书包的故事”时,有的说书包是远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买的,每天背起它就会想起爸爸,会记住爸爸的嘱咐;有的说书包是刚考上大学的哥哥买的,表示要为实现心中的目标努力学习;有的说书包是没有上过学的奶奶买的,它寄托了长辈的期望……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有关学习用品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激发了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2)就地取材,构建自信的课堂。
从幼儿园到小学,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有的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对此,教师就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仍以“我的小书包”一课为例,在课堂上有一名学生在讲述小书包的来历时,很自信地告诉大家,他的书包是自己利用暑假帮助家人卖咸菜赚的钱买来的。老师提议大家给予这个有能力、有自信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该生的自信自强也成功地传递给全班的同学。
(3)引导观察,构建发现的课堂。
观察是认识的第一步,有观察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探究和体验,有探究和体验才有认知的收获。如,在教学“学校生活真快乐”一课时,教师设计的“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活动,是在学生进校四周后才提出的。正是基于四周以来对学校环境的观察和体验,学生才能发现“操场大了、大楼高了、有男老师了、看到了红绿领巾、有实验室了、操场上多了高高的篮球架”等新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相互补充,越说越起劲,自然地分享了做小学生的快乐和对未来小学生活的向往。
(4)开展游戏,构建快乐的课堂。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游戏中包含着智慧,也蕴含着丰富的人际关系、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所以,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猜猜我是谁”“让学习用品回到自己的家”“班中少了谁”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增进对班级和同伴的情感,从而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
(5)模拟表演,构建体验的课堂。
不管学什么,亲自动手试一试,模拟做一做,要比光听光看有效得多。如,在教学“成长的脚印”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把装有大米和鸡蛋的袋子背在身上,学做怀孕的妈妈,体验妈妈的辛苦。通过模拟表演,学生真切感受到袋子的沉重和保护袋中鸡蛋任务的艰难,因而更体会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
(6)师生互动,构建拓展的课堂。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教师事先未曾预料的问题,如果能正确引导,也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我的小书包”一课教学时,有学生很好奇地问老师:铅笔上标识的“H B”“2 B”“2 H”是什么意思?这虽不是课文中规定的认知内容,假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将有利于他们学会正确使用不同型号的铅笔。因此,教师组织了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用不同型号的铅笔试着写一写、画一画,让学生通过实际使用,发现不同型号铅笔的不同特点,并给予讲解。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拓展了有关铅笔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发现新问题的兴趣。
(7)鼓励质疑,构建思辨的课堂。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学会发现问题是实现育人价值的重要一环。如在“信得过商店”一课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说谎话不好,那对坏人也一定要讲真话吗?”这一问题一提出,就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课堂上顿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引导,最后形成共识,不但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向深入,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育人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8
品德与社会课活动组织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让他们在活动中敞开心扉, 从而相机引导, 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如教学 《我和小动物做朋友》,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 了解学生爱动物的心理。我带来常见的小动物,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再引导学生去接近动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辩论明理, 锻炼思辨能力的同时, 能真正了解动物, 学会关爱动物。然后让学生亲自喂养小动物, 在喂养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组织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喂养动物, 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从而能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动物做朋友, 爱上小动物, 树立保护小动物的责任心。
2.巧用课件, 体验真实生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重视课件的运用, 通过课件还原真实场景, 创设触动学生心灵的情境, 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课件带领下形成共鸣。如 《我们爱和平》一课, 首先出示课件“300 年、4 万亿、70 亿……”一组数字, 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 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组和战争有关的数字, 触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利用课件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危害, 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激发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包括课件的使用可以较好地创设出情境, 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3.创设情境, 引领全心投入
品德与社会课更是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品德不能靠说教, 品德课堂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 而这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在教学 《父母的难处》 一课时, 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完成“调查了解父母工作生活中的难处”表格。通过家校通和家长取得联系, 全力支持学生的调查。上课时, 我仔细检查学生的调查表格, 发现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 表格填写很详细。在交流调查成果环节, 我先播放几位家长的微信留言, 内容是家长对孩子的调查表达了赞许之情, 认为孩子长大了。学生听到家长的话, 内心感动, 眼含泪花。学生争着发言, 他们都觉得父母也有难处, 认为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理解和帮助。通过课前的充分预热, 课堂上适当地营造气氛, 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引领发现, 感受生活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要用心引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发现不一样的体验, 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设计教学环节, 如此才能让辨析明理导行落到实处。如对 《在爱的阳光里》 一课, 我实施分组教学, 让学生根据“幸福生活”的主题从生活中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学生有的从家里带来外出游玩的照片, 有的带来拍摄的全家幸福游戏的视频, 有的带来自己的新式玩具, 有的展示自己丰富的藏书……通过实实在在, 可触摸的资料, 学生从同伴的现身说法中真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这样的体验感受, 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得来的, 而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引领, 让他们自己参与课堂,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后得来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明理导行, 但要摒弃陈旧的说教模式, 尤其是面对说教意味浓厚的课题时, 更要注意设计恰当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进来, 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发现, 教师再适时介入, 从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行为。 《在爱的阳光里》 一课的教与学说明, 只有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熟悉的生活, 让他们成为发现生活的主人, 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9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教师的教学情况。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评价之中, 教师的教学情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判断的, 其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在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手段 (例如, 运用情景教学的手段) 。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 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这些反映在学生身上的状态来判断教师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创造出发展的机会, 引领学生往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这种判断方式所重视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技巧, 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地做到促进教育的发展, 使教师的“教”能够带动学生的“学”。
2. 关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门倾向于实践的课程, 它主要是以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基础, 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实际的情景体会,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由此可见,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对其是否与生活之间存在联系进行判断。对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学习品德和社会的基础, 是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喜好, 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出判断。关注教师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引导, 使学生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真正意义。
3.课堂是否存在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的品德和社会课的评价标准通常是根据教师是否忠于教材内容而定的, 其重视教师教案的完成, 忽略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具体来说, 就是忽略了教师对教材的建设能力、对资源的使用与开发能力、对课堂内容及教学教案的调整能力, 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生成新问题的能力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关注。由于品德和社会课的内容与生活关联较大, 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刻板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4.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掌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就是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在判断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 要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在这项课程之中, 学生需要确立价值、能力与知识三个学习目标, 教师也要将其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等。除了知识的学习, 树立学生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等等一系列实践问题也是尤为重要的。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要做到促进了教师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5.重视课外延伸和个性化教学。由于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 其也重视一定的教学延伸, 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 并且在生活之中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不间断地将品德和社会课程延伸出去。一方面从课堂之中学到基础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的实践来获取经验, 从而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并且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 课堂的延伸也是尤为重要的。
此外, 也要注意课堂的个性化。教师要体现自身的创造能力,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背景, 挣脱教案的桎梏,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情况, 进而改变教学的情景模式。对教材内的缺失进行及时的补充, 增强教材的适应能力。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1.确定评价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意义。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包含着许多的要素。具体的划分可以分为:教师的行为、学生的状态、教学的特色。教师的行为主要就是对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是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是否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课堂的内容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和评价;学生的状态主要是指学生是否对课堂内容感兴趣, 课堂学习中是否积极主动, 学生是否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等, 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良好;特色教学主要观察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没有一定的创新、教学是否个性鲜明等等。由于我们无法对每一点都做出判断和考察, 所以在选择判断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要将评价机制民主化。为了加强评价的真实性以及评价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 我们可以以教师自评的方式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 让学校的师生、校长都参与到评价之中。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倡两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尤其是鼓励学生对评价的参与。除此之外, 也可以为家长安排特定的时间来参与教师教学的评价, 为教师提供不同角度的建议, 促进教师的改进与创新, 让教师对自己的授课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对整体教学评价系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 提高民主性是十分重要的。
3.降低评价方法的操作难度。现有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例如, 评价的标准难以把握, 许多评价人群无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多方位全面的了解, 所以做出的评价较为片面。所以要对评价者做出评价指导, 为评价者和教学者提供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 根据这个价值观念的指导, 评价者可以完成一个总体教学印象的打分。也就是说,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必根据固定的目标进行评价, 而是进行总体性的评价。使评价者不受到评价内容的局限, 并且有基本的参照标准。
4.采用人性化的评价过程。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性化的体现, 对教师的工作内容有所理解, 并对教师自身充满人文关怀。要懂得倾听教师的问题, 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不仅要给教师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还要对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 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价。以平等的态度来促进评价者与教师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以此来提升评价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从而使教师对评价内容更加信服, 并且对评价持有积极的心态。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加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结语: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想要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率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评价的价值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和一套具体全面的评价策略, 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使教师在得到教学评价之后能够虚心地接受, 并且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改进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左梦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2]程振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转变的五个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06) .
[3]吴镇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3) .
[4]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03) .
[5]何飞娜.初中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02) .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10
一、着力呈现历史事件
教学时应以教材为参照, 着力呈现历史事件, 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体验探究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世界出发去感悟与体验, 最终再落实到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上。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从面到点最后再回到面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先从整体面入手, 讲清楚面的内容, 让学生明白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细化到点 (这个点可以是一件事或一个人) , 让学生明白这个点在整个面上起的作用,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再回到面上, 让学生产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教师要把思考和选择的权力归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创造。具体操作是:
(1) 还原历史用事实说话。整体历史面的讲述, 在我们看来, 注重利用权威档案, 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背景, 追寻“历史背后的故事”真相, 是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历史的手段, 学生在学习之后, 会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体的感悟和体验。做出他们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见解, 教师要把思考和选择的权力归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创造, 为他们最终形成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服务。
(2) 用细节来感动人。进行历史题材的教学, 光靠教材里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不论教师如何发挥, 都无法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况且教材编写者本身也不是让教师仅仅利用教科书进行授课。因此, 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要有充足的课前准备, 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历史故事, 从学生周边的人、事、生活出发, 结合教材呈现的内容, 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 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课本上呈现的是面向学生的历史细节, 我们教师要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更翔实的历史细节。教师只有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 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 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才能真正让学生明史。
(3) 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教师要以教材为中介展开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对话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注意运用语言、行为、情感与之产生共鸣。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可以开展类似于“对话—讨论—感受”的模式来组织对话,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使之对后继学习产生期待。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学生与“历史人”真实地进行对话, 不知不觉中走进历史, 感同身受, 与“历史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二、客观分析历史事件
(1) 历史事件是客观的。通过理解客观的历史事件去掌握复杂灵活的历史知识, 这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也是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态度, 是获得对历史真理认识的基本方法。这样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 还原为学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现实生活, 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促使他们做出价值的判断。因为只有这样, 用历史客观事实去揭开笼罩客观事件的迷雾, 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和观点, 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 此时的历史教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体现学生情感的N曲线波动 (也就是实现两次情感的抑扬) 。从教学事件的陈述上和学生进行对话, 使学生从对历史事件了解的缺乏到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上达到一定的共鸣, 实现学生第一次情感抑扬。再对历史事件进行冷静的分析, 让学生产生的共鸣的情感变成他们理性的思考, 师生共同对发生的历史事件再进行细致的分析, 最后明确作为小学生应该有那些历史责任, 使学生的情感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实现学生二次情感抑扬。
只有用心用情去感受历史, 才能真正融入历史、理解历史。我们在历史题材的常态教学中要始终围绕情感价值观目标, 用热情的语言感化学生, 用震撼的画面感动学生, 用真实的数据感染学生。让我们在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 用情感铺路, 和孩子们一起, 打造通往历史的直通车。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11
一、以道德认识的提高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产生依赖于道德认识的内心体验,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的提高又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应以道德认识的提高为基础,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观念的同时,唤起其道德情感的强化与生活,促使情理交融,达到知识的内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进而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
教师应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与内涵,利用教材内容与自身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丰富的联想,同时用真挚的情感去带动学习,使之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激发其道德情感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对道德的认识,深化其对道德情感的理解,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
二、善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特定的环境与氛围同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我爱爸爸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依恋”为基础,在引入新课时加入歌曲《我的好妈妈》,让学生在温馨的气氛回想父母疼爱、照顾自己的场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父母爱你们么?你们爱自己的父母吗?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叙述的同时,强烈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尊重父母、爱父母的道德情感教学也得到潜移默化的进行。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录音、视频等技术,或者用角色扮演、辩论赛等不同的方式,对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进行还原,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实现道德情感体验与教育。
三、教师可以包含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针对小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可采用生动、形象、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教师就可以热情奔放、满怀豪情的语言介绍“建设祖国,人人有责”的主题内容,详细介绍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老一辈为建设祖国所做的无私奉献和付出的艰辛努力;用饱满的情感语言将其转移给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思想,让其倍受鼓舞,并立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还可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录音,让其以低沉、悲痛的语调对十里长街的悲壮场面和首都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哀悼进行描述,营造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中,产生对周总理无比崇敬的情感体验,深刻记住周总理的伟大形象。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深化道德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并判断具体的行为,让学生在树立正确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
如以“不可丢掉的传家宝”为主题,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节约与浪费的现象,并判断哪些是浪费行为、哪些是节俭的行为?怎样看待吃剩的饭菜打包等现象?自己平时哪些地方做得好或不好?通过生活中这些具体的行为实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节俭与浪费意识,并从行为升华至认识、再升华到情感,最后回归到行动;而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相悖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对周边的人形成感染,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教师也应多收集其他学科的情感教育资源,通过多学科情感教育资源同品德课的整合,多方面的渗透道德情感教育,形成情感教育网。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具有教育性与情感性的课程,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更应良好地渗透道德情感的培养,加强德情感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将其转化为动力,做到知行统一,实现品德教育的高效性,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好公民。
才能取得品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鲁垛镇中心小学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12
一、营造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1.交往环境要和谐。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多向选择形式, 营造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 促进个性充分发展, 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资源环境要开放。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 鼓励学生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内容时, 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 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 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 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
3.思维环境要民主。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在教学实践中, 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路, 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 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二、创设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 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 贴近生活。
(一) 创建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如“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演讲比赛”“故事会”等各种活动和教学情境, 放开对学生的束缚,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去探讨、去表演、去体验,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我在讲授《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一课时, 就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仿市场上顾客,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哪些是文明、哪些是不文明的现象。教学《自我保护》这一课,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自我保护经验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身边的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在活动中, 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 并将他们进行分类, 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自我保护的各种经验, 使学生真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 开放课程,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真理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 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和认识。教学, 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 细腻起来。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共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看看人们的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 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06-15
品德与社会教学12-10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06-21
品德与社会教学后记09-01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09-1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11-02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10-10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10-21
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7-01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六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