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2024-06-26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共12篇)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篇1

一、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高中历史不同于语文的人文氛围感染, 不同于数学逻辑思维的乐趣, 教学时大量的史实与时间记忆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历史就是一门记忆的学科, 即使平时没有用心听课, 在考试时突击背诵一下相关的考点也能拿到很高的分数。所以, 很多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更加不在意。加之, 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创新, 更谈不上变通, 按章节照本宣科,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其实,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际上可以利用的点非常多。由于历史本身对各类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 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原因都是充满了故事性和具备了现实性。正如“读史可以明志”这句话所说,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得以扩大知识与眼界, 心中积累更多素材与体验。在思考与体验的过程当中, 进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此,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 要立足于历史科目本身的知识基础, 努力挖掘历史事件中引人深思引人反省的点,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思考与体验, 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这一切都在于教师要以艺术化的教学手法去提炼历史知识, 进而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艺术性。

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性的途径

(一)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

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嘴来讲, 因此, 教师的讲解方式和语言特点, 直接决定了历史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语言作为教学过程中关键性工具, 有些教师讲历史课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有些教师的讲解却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同样一本教材, 区别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得当。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 在进行教学时, 单一而枯燥的讲解语气明显是不适合教学的。跟随历史事实而动, 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语言风格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实质就是一个“表演者”, 在讲到一些反面人物时, 如秦桧, 汪精卫此类时, 教师愤慨而直接的语言, 痛快淋漓而直陈事实的讲述能让学生最直观地体会到其卑鄙。而对李大钊、岳飞此类, 教师在讲解时应充满感情, 深刻怀念。为了增加教学语言的吸引力, 在介绍党内领导人时, 教师可以学着模仿他们的语气与腔调, 如教师用毛主席的湖南话来念党的八大纪律等, 即使教师说得并不标准, 但学生依然会给以非常高的关注, 课堂氛围瞬间活跃。

因此, 教师语言的激情与否直接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艺术表现力, 且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是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性的前提。

(二) 高中历史教学故事性

历史是活生生的, 充满血肉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为了实现艺术化教学, 重现历史事实可以有效地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 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历史事实引入当下的现实进行讲解。现在很多电视上都会放映历史剧, 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历史剧与真正的历史现实还有很大差别, 甚至很多都是胡说八道, 篡改历史的。但很多学生却会误把影视剧当成真正的历史事实, 如《后宫甄環传》播出后, 很多女生对于雍正这位皇帝的认识就开始出现偏差, 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这部电视剧, 对比真正的历史事实进行讲解。在比较中学会思考, 在对比中找到差距, 最终达到故事性与教学艺术性相融合的效果。

还有男生非常喜欢看的《三国演义》等, 这些影视剧都表明学生非常爱看历史剧, 教师要看到这一点, 再用故事性的视角, 把历史事实表现出来。如《三国演义》里各位人物的性格就非常鲜明, 刘备善于以柔克刚, 周瑜偏于自满等, 教师讲一千道一万, 不如让学生自己去积累去反思, 由此及己, 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与历史进程。

(三) 高中历史教学现代化

高中历史教学里, 教师还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构建全面的历史立体课堂。

例如, 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时, 教师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各种资料放进来, 包括能找到的此阶段影视资料、当时的图片、见证物的介绍等, 因为图片与视频能直接提高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度, 让学生在生动的历史展现中得以体会到历史教学的创新。相比于传统教学下教师一味地讲解, 音频与视频结合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

当然, 历史是具有人文性的, 很多成语就来自于历史事实。同时, 历史其实就在身边, 如“乐不思蜀”是曾经的后主刘禅庸碌无能的写照, “四面楚歌”是项羽与刘邦间楚汉之争的反映。

因此, 高中历史教学现代化, 不仅在于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艺术表现力, 还在于博古通今, 让学生从身边常常用到的成语联想到过往的历史事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师的语言讲解方式, 在于教师对于历史事实的再现能力, 更在于教师是否能从历史中照进现实, 让学生在历史中看到今天, 进而品味到历史带来的厚重感, 体会到历史这一门学科的人文意义。因此, 教学与艺术, 在于把历史讲“活”, 只有在这一角度上, 高中历史才能摆脱枯燥与乏味, 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知识智库。

摘要:高中历史在很多学生眼里是记忆任务的总和, 一方面说明学生没有完全领会到历史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教学方面没有体现历史的艺术性。因此, 笔者借本文试论高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艺术性,方法

参考文献

[1]尹高兵."鱼与熊掌"的兼得——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22) .

[2]陈明洪.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成功 (教育) , 2010 (5) .

[3]于林.京津冀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在廊坊市召开[J].历史教学, 1991 (7) .

[4]梁仁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差生的转化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 (6) .

[5]黄秀玲.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性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S1) .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篇2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2、()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3、“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4、夏自强是()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5、“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6、“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7、“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8、“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2、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包括()。

A、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B、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

3、课堂教学艺术包括()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4、下面()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E、方言

5、下面属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有()

A、教学课件制作艺术

B、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C、课堂教学教态艺术

D、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

2、夏自强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3、物理学、化学都展示给我们一种自然的规则美与简洁的统一美。对

4、夏自强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

5、教学课件制作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1、“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2、()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3、“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4、“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5、“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6、“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7、夏自强是()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8、“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下面属于不良的教姿教态的有()。

A、站桩式:死板,缺乏激情

B、自话式:自说自话,目中无人

C、盯人式:目光过于集中与某人

D、骚动式:神情紧张,肢体骚动

E、陋习式:习惯性陋习

2、课堂教学艺术包括()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3、GIS的美包括()。

A、融合之美

B、结构之美

C、辩证之美

D、层次之美

E、变幻之美

F、展示之美

4、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5、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A、体系清楚 B、主次分明

C、衔接恰当

D、收散自如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自然地辩证逻辑,是客观世界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任何科学家分析问题的重要的着眼点,这种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具有哲学层面的深邃美与逻辑美。

2、物理学、化学都展示给我们一种自然的规则美与简洁的统一美。

3、在一定的意义上讲,科学研究之旅,往往就是寻美之旅。

4、Josef Strob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

5、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再现生活中的美。

1、“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2、“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3、“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4、“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5、“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6、()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7、夏自强是()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8、“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下面()属于谨防课堂语言病。

A、言不达意

B、喃喃自语

C、脏话

D、打摆子病

E、方言

2、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包括()

A、设题巧妙灵活

B、诱发深入思考

C、顾及课堂进程

D、选择时机恰当

E、照顾全体听众 F、积极鼓励先进

3、GIS的美包括()。

A、融合之美

B、结构之美

C、辩证之美

D、层次之美

E、变幻之美

F、展示之美

4、课堂教学艺术包括()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5、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优美的板书是一种美妙的艺术。

2、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

3、课堂教学的语言要谨防课堂语言病。

4、教学课件制作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5、张殿坤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应当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1、“美是一切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王之卓

2、“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此话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3、()是奥地利科学院地理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GIS研究与教育专家。

A、张殿坤

B、夏自强

C、Josef Strobl D、苏霍姆林斯基

4、“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内容。”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奥古斯特·罗丹

C、徐霞客

D、彭加勒

E、当代美学家

5、夏自强是()归国华侨,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A、苏联

B、印尼

C、美国

D、奥地利

6、“教学过程不仅是学术基因的传递过程,更是创造过程。”这句话是()说的。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7、“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此话出自()

A、张殿坤

B、Josef Strobl C、夏自强

D、苏霍姆林斯基

8、“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自()。

A、卡尔·马克思

B、洪堡

C、奥古斯特·罗丹

D、陈述彭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包括()

A、设题巧妙灵活

B、诱发深入思考

C、顾及课堂进程

D、选择时机恰当

E、照顾全体听众

F、积极鼓励先进

2、课堂教学艺术包括()方面。

A、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B、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C、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D、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

3、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

A、体系清楚

B、主次分明

C、衔接恰当

D、收散自如

4、下面属于不良的教姿教态的有()。

A、站桩式:死板,缺乏激情

B、自话式:自说自话,目中无人

C、盯人式:目光过于集中与某人

D、骚动式:神情紧张,肢体骚动

E、陋习式:习惯性陋习

5、课堂教学的启思艺术包括()

A、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B、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

C、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

1、GIS的出现,给传统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带给我们有别于传统科学的新潮美。

2、张殿坤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测量与地图教育学家,西北大学原地理系副主任。

3、彭加勒是法国科学家。对

4、夏自强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

5、Josef Strob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家。

关于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的思考 篇3

现今,无论是对于艺术创作还是对于艺术教育,无论是有关艺术作品的创造还是有关艺术人才的培养,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值得思考的主题。把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放在同一个平台来进行研究,把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作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同进行比较论证和思考解析,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意义,将有利于艺术创作的繁荣与艺术教学的规范。

一、关于艺术创作的本体解析

艺术创作是关于各个艺术门类创作的综合称谓。具体说来,又是指具有一切艺术特征和审美精神的艺术门类的本体和客体的创作。因此,艺术创作通指一切具有一定艺术水平和一定审美境界的创造活动,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戏剧等诸多门类。

艺术创作包括艺术的思想观念、艺术的表现技巧、艺术的意境营造和艺术的审美品位几个方面。艺术创作是作者驾驭灵感的创意表现,通过创作欲望的实施过程营造出艺术意境,最终达成艺术作品的最佳效果。

艺术创作在进行过程中,具有诸多本体性的内容和客体性的理念,譬如: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精神、创作情感、创作观念、创作思维、创作意境、创作主题、创作方法、创作技巧、创作工具,以及各自领域的传统继承和开拓创新等,这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和决定了整个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平时大家谈论的有关审美标准的话题,也是艺术创作的决定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艺术的创作者本人,其灵、慧、智的程度,其情感、精神、境界的高度,都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质量。所以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创作者对自然物象和社会事态充分感悟、精心构架、高度提炼和尽情发挥的成功典范。

二、关于艺术教学的本质思考

艺术教学,是一个国家培养艺术人才的主要方式。艺术教学的质量,是艺术人才质量的保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艺术事业能否成功与优势发展的保证。因此,搞好艺术教学就是抓住了艺术教育领域中的主要环节,也是最能体现艺术教育含金量的地方,对于人才成长和国家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对艺术教学的本质进行思考,将有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

艺术教学是指教师讲授艺术知识和学生学习艺术知识同时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师对艺术专业知识进行课堂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和保证学习质量的主要途径。艺术教学作为学校艺术教育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体现出其特有的专业性和规律性;其方式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操作,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艺术人才并顺利实现就业,我们应认真思考最为关键的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对于教学资源的建设程度。这其中包括: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设备、校园环境;还有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包括考核方式的优化、评价体系的公正、艺术教育观念的传承与革新。

二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表现程度。这其中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积极,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否达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理想,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多样;以及教材是否科学,教具是否完备,课程是否合理,课堂是否有序;还有关于教学规律的探索、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特色的形成,教学质量的量化。

三是学生对于艺术教学的接受程度。这其中包括:学生的个人素养,学生的价值取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审美喜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量化考核的意义认知、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目标等方面。

四是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认可程度。这其中包括:学校的品牌效应,教学的质量考评;学生的个人素养,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态,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学生对社会的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检验艺术教学质量和艺术人才水准的重要内容。

在艺术教育领域,只有艺术教学是最能够体现出艺术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功效的。对于艺术教学,除了教学常规具有一般意义的共性,还具有艺术专业独有的特点。如能掌握好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艺术教学,就一定可以实现称之为精彩和浪漫的教育状态。因为在艺术教学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刻贯穿着讲授者和接受者进行艺术审美的各种情愫以及他们抒情达意的多种状态,这其中既具有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认知过程、接受过程、掌握过程和反馈过程,又具有教师把控课堂进度的科学性、规律性、操作性和目的性。所以,艺术教学的过程是知识与思想、真人与物象、情感与思维、精神与价值不断碰撞和衔接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由认知理解到掌握知识、再到知识升华和心灵感悟以至彻底消化和发挥运用的过程。每每如此,不论是美术教学还是音乐教学、不论是电影教学还是戏剧教学的过程,都充满了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投入的情感,都必须以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都必须具备教师“教”的能力与学生“学”的能力,这是保证艺术教学最为重要的和最为宝贵的因素。

三、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的功能

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主要有八个功能:一、艺术审美;二、专业教育;三、普及美育;四、扫除美盲;五、艺术作品市场化;六、艺术教育产业化;七、艺术作品的传播;八、艺术人才的培养。

艺术创作对于作者本人,本身就是一次审美活动,而对于周边的社会生活环境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创作而言,毫无疑问,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展示功能,同时兼具一定的市场效应,日后的审美价值将更为明显。而作为艺术教学,同其他专业一样,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和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也将促成为有利于国家、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教育产业。艺术创作拿出好作品,就已经体现出艺术价值;而艺术教学培养出好的艺术人才,就是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所以,注重美育是国策问题。而培养具有一定审美品位和艺术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当前,重视和改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的现有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扫除国民的美盲。常此以往,可以有效地推动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艺术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高度。

四、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的关系

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艺术教育领域,作为艺术教学的实施者,其中大多数人本身就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亲身实践使得进行艺术教学的教师具有多方面的高素质,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艺术教学的需要。当然,艺术家最好也都去做一回教师,以兼具的身份及时地把自己的创作心得端上艺术教学的课堂,介绍给志同道合的后生学子,从而促进和完善艺术教学。

来看这其中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一,搞好艺术创作,就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艺术教学时,可以保证艺术教学的水准,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第二,搞好艺术创作,可以更丰富、更完善艺术教学的课程内容。艺术创作是艺术工作者长期进行的亲历实践,把具体的艺术创作经验直接端到课堂上,以艺术创作的主题直接指导教学,可以使艺术教学的过程更鲜活、更立体。第三,搞好艺术创作,可以到课堂上把创作真“经”在第一时间里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

事实证明,艺术创作能否搞好,会直接影响艺术教学的质量。在艺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艺术创作对艺术教学能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有着可观的积极意义。综上所述,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的相关方面,如艺术情感精神、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构思能力、艺术教学能力等,这其中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不论是造型艺术、视听艺术,还是影像艺术……,都是既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又具有相互关联的作用,这是由于艺术学科的边缘性和教育学科的规律性决定的。而加强关于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的思考,有着指导现实的重要意义。

(王吉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艺术在于鼓励与唤醒 篇4

放长假期间, 我布置学生一篇作文《我的假日生活》。上交后, 我惊喜地发现以往作文只写几十字的谷山泽同学竟写了四页!而且字迹异常端正, 叙事详尽具体。写的是长假期间和同学去温州乐园游玩的事, 尽管语言拖沓, 但这次作业无疑是一次进步, 是一次飞跃!

以往我印发最优秀的习作给学生评讲学习, 这次评讲我改变常规, 印发谷山泽的作文, 给学生学习。谷山泽同学平时在同学中学习威信不是很好, 作文一发下一片惊讶!在暗暗称赞他认真时, 对他的突变表示质疑, 有学生说他作文有重复的句子, 有同学说他罗嗦, 有同学说有个错别字。有很多同学不佩服!

我说:“看来同学对写作很挑剔, 很好!但谷山泽这次做到了比这些更重要的事——认真写作的态度!有好态度, 一切写作技巧都不在话下!谁以后写作态度好表现出来, 我就印谁的习作。下一次作文写一篇关于运动会的事。”此时谷山泽同学得到鼓励满脸笑容。而在之后的作文课上, 又有平时写作不好的同学达到了让我大吃一惊的水平。

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哪呢?仅是学习知识上的指导, 学习技巧上的指导能有如此快的教学效果吗?显然没有。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很大的,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无穷无尽的。一旦发动了学生内驱力, 学生潜力就会神速地发掘出来。做教师的平时发现学生灵光的闪动多么重要啊, 它往往是发动内驱力的突破口!

二.批评的艺术

在学习《核舟记》的课上, 一学生听课走神, 手里拿着一个矿泉水的瓶看着它摆弄来摆弄去。我讲课正在兴致头上, 不想停下课插入批评的话, 可是又担心该生听课的损失。于是我只好提醒该生站立起来说:“看来你学习很认真, 我们在学习《核舟记》雕刻艺术和说明特点的当场, 你就马上观察矿泉水瓶的制造特点, 请你说说这瓶的结构特点。”该生认识到我在婉转地批评他, 脸颊绯红, 又不想丢面子, 就说:“这瓶圆柱体, 约二十多公分高, 周长也二十公分。”“各位同学, 他刚才几句, 拿说明的结构来看, 是属于什么说明?”“总体说明。”“总体说明后该说明那里?”“局部说明。”“是呀, 局部说明很重要, 我们刚才学习核舟的船舱部分是主体部分, 要认真学习啊!不能分心, 请你坐下。”

该生觉醒不小, 坐下后再不敢玩弄瓶子了, 全班学生也都专心学习课文。我想这一招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收到了批评的效果, 也扣住讲课的内容。真觉得满意!

三.智慧的启迪

在上《说屏》前, 我叫一个学生先说说见过的“屏风”, 一学生说自己见过的屏风是有山水画的, 是在酒店里见过的, 它是木头做成的。接着我要求学生讨论刚才该学生回答了几方面的内容。讨论后认为回答了屏风的种类是“木屏”, 屏风的特点是有“山水画”, 是艺术的点缀, 屏风放在酒店的作用是避免路上的人从外直接看到厅室里的客人血盘大口地吃不雅观。种类、特点、作用三方面。接着我启发学生读课文,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屏风的?学生读了课文后回答很活跃, 很轻松地解读了文本。

我这一设计是把学生生活和文本结合起来, 从生活引入文本, 从已知经验引入理性知识, 好懂不深奥, 学生阅读有方向。学生的智慧是要启迪的, 教师仅起到桥梁的作用, 把学生的生活和文本之间搭建起一座桥, 引导学生通过, 让学生智慧闪光, 通过这座桥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 别扶着走, 让他自己迈着步子大步走!

四.高歌的唤醒

《安塞腰鼓》表现的广阔的场面, 豪放的气概, 奔放的气势, 激越的情感, 读来令人鼓舞、振奋, 它反映了大西北人争脱束缚, 渲泄生命能量, 迎接时代西北大开发, 投身建设大西北的的豪情壮志。课堂教学选择“读”的手段来领悟热情澎湃的感情自然是好方法, 大多教师都这么做。但总觉得与丰富多彩的西北文化相比显得单调, 还不能淋漓尽致抒发西北人的高昂、热情、奔放的斗志!为了丰富文本内涵, 渲染课堂气氛, 展现课文意境, 调动学生兴致, 我用一曲《西部放歌》充实、强化了课堂教学艺术, 博得了一阵阵掌声!“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 黄土地的儿女哟, 跟着那太阳走!”那响彻云宵的男高音, 震撼黄土高坡, 和安塞腰鼓齐鸣, 把冲天的豪情演绎得无比高远!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篇5

高要区金渡镇褚国昌中心小学 廖小莉

通过学习汤国安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后,使我感受到,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点有重要地位。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艺术。灵活多变的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必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以一种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教学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 受到教师教学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既能保持清晰流畅,又促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纸上得来总觉浅。我们不是常说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吗?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去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小学声的美术活动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边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风光。才能不断从生活中获得进行美术活动的丰富的创作素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以自己特有的思维形式——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去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要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意有序的美术活动,首先就得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给他们直观而美好的形象。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比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但他们的画画还正处于“涂鸦”阶段,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着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涂鸦成分,缺乏对描绘对象的取舍和画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平铺直叙式的,更缺乏对形的描绘能力。如果要他们画一幅完全由自己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左上角一个红太阳,附近是几朵均匀排列、大小一致、颜色一样的云彩,云彩下面是几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匀的花草和小白兔。不会去描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不用说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了。正应为这样,就去要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地引导。虽然如此,但要知道,美术的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进行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虽然小学美术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但这里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理所当然地包含了画画这一基本技能。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很多时候都是有画面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因为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技法的指导。这就像走路,一个人连路也还不会走,又如何去奢谈跑步。美术创作也是一样。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才能去进行创新(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不指导练习一些基本的形体结构,学生往往觉得不知道从何着手,不知道该怎样去画。因此,只重视创新而忽视基本技法指导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如果知道学生从认识和描绘基本形体结构开始,通过对基本形体结构的描绘,让他们知道原来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物体,都是有长方、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体构成的,画好这些基本形体对以后的画画有这么重要的关系,他们就会比较顺利地去完成作业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对学生的作业没有严格的要求。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持之以恒地、经常有意无意地讲解一些有关基本形体的知识。让学生时刻注意对形体的描绘。并逐渐地有简单到复杂转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一定的最基本的技能知识。如在上《小雨沙沙》、《爸爸妈妈真忙》、《我的老师》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人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头是什么形状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知道人的身体是由圆形和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画人原来也不困难,也就乐意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了。

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它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师生间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始终 处于教师预定的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画画正处在涂鸦阶段。往往是想到哪里画到哪里、落笔成章,不会再去做进一步的修改了。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讲少讲,让学生有最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勤于巡视,看到能较好地表现作业要求的作品,及时表扬,同时,把他的作业作为范例来讲解,引导学生观察这为学生是怎样来画的,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学习知识技能。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不要怕影响须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让学生看到每一次修改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学生不但不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因看到自己的进步而欣喜若狂,信心倍增,更乐于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篇6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语言艺术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25-02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说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必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才使高质量的课堂语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有的都是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严谨简约,准确规范的语言既能避免学生误解、疑问,也能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观摩课赛时,一位老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在指定区间 内的实根分布问题"一般要等价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 的图象(抛物线)在指定区间 内与 轴交点个数问题,常需要考查不等式组 。在教学中,我将"控制抛物线横向位置的对称轴 、控制抛物线纵向位置的判别式 "统称为"宏观定位" ;将" 的正负"称为"微观调控" 。这可以化抽象为生动,降低了理解上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对此类问题地掌握。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形象有趣,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如求函数 在区间 上的值域时,若在"提取系数、设置辅助角 "这一环节时出现错误,则全盘皆输。因此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来提醒学生此时要慢且准,使学生在笑声中增强了防患意识。再如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另外,恰当的比喻,还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并掌握。如学习函数概念时,我把函数符号 比喻为"加工厂" ,"自变量 "比喻为"原材料" ,"法则 "比喻为"加工的方法","因变量 "比喻为"成品",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法则 与自变量 之间的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法则 的作用,对进一步学习"已知 的解析式,求 的解析式"和"已知 的定义域,求 的定义域"两种问题及其变式铺平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幽默风趣,比喻恰当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使用得当、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可以化解课堂中的不和谐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活跃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四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课堂教学效果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上)》2011年04期

2.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今日中国教研》2007年第7期

3.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叙事艺术与语文教学 篇7

一.视角

“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和状态, 或者说, 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故事, 来理解故事。”[2]人们在阅读叙事作品时, 往往被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 而对于谁在讲这个故事, 他从什么角度叙述则很少注意。根据叙事文中视野的限制程度, 可将视角分为三大类型:非聚焦型, 内聚焦型 (也叫全聚焦型) , 外聚焦型。当然, 解读的视角不同, 学生的思维模式也会不同, 从中受到的启发也会不同。那么, 选择什么样的视角,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浙江湖州中学的羊刚老师在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 要求学生写故事梗概, 并展示了两种不同叙述方式的梗概, 让学生比较哪一个好。比较法是一切理解的基石, 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因此, 采用比较法, 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一是从读者的视角来看:“太学生李甲游教坊司, 偶遇名妓杜十娘, 两人情投意合。十娘久有从良之志, 又见李甲忠厚志诚, 准备托付终身。她让李甲到处借贷为她赎身。……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 十娘便主张泛舟吴越, 徐徐图之。途中, 孙富偶睹十娘美貌, 心生贪慕, 就乘与李甲喝酒之机巧言离间。诱使其以千金之价把十娘卖给了他。在正式交易之际杜十娘当众打开百宝箱, 原来, 箱内珠宝实为十娘风尘数年之私蓄, 价值万两……”

其二是从杜十娘的视角来看:“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 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 往往难以归见父母, 便苦心积攒了一个百宝箱, 收藏在行院中的姐妹那里, 希望将来润色郎君行装, 希望翁姑体谅苦心, 成就她的姻缘。经过长期寻觅, 她选中李甲, 准备托付终身……姐妹听说十娘将随李甲离开行院, 纷纷前来相送, 并以假托相助路资将百宝箱交还十娘。李甲一直不知底细, 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

从读者的视角来看, 可以察见杜十娘的相貌、身份及她与李甲、孙富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并通过杜十娘跳江之际的控诉, 还可知道她有一个百宝箱。文本中一开始并未叙述百宝箱的来历, 读者也难知道杜十娘平常秘密积攒百宝箱的具体情况和心态。这种从外部呈现某一件事, 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 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思维和情感的叙事方式, 是“外聚焦叙述模式”。在运用外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 观察者 (即读者) 是置于人物 (如杜十娘) 之外的, 虽可以审视人物的相貌、装束、表情、动作, 甚至记录人们的谈话, 但不可能一下子准确地把握每个人物的身份, 更没有权利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 这样就让读者觉得情节像谜一样难以捉摸, 可以留下阅读的空白, 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

但从杜十娘的视角来读文本, 就如同读者是杜十娘本人, 把自己的事情叙述给别人听, 读起来一目了然, 这是“全聚焦叙述模式” (也叫“内聚焦叙述模式”) 。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 (主人公或见证人) 的感觉去看、去听, 去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 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 仅凭接触去猜度其思想感情。这种聚焦类型虽然平铺直叙, 但由于是从人物的角度展示其所见所闻, 故能使读者在阅读中缩短自己与人物间的距离, 获得一种亲切感。

二.叙述者

“叙述者是指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的主体’, 或称‘声音或讲话者’, 叙述者不同于真实作者, 真实作者是创造或写作叙事作品的人, 叙述者则是作品中的故事讲述者。”[3]因此, 叙述者是以文本中某一具体的身份出现的, 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当事者的真实处境。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体验文本中当事者的感受, 更好地把握和分析人物形象。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的周晔老师在教学《狼》这篇课文时, 立足于创新的远期效应, 进行了多种思维的训练, 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化身为文本中的屠夫和狼, 分别来再现屠夫和狼当时的心理。我们看看学生是怎样叙述屠夫、狼的心理活动的。

叙述者是屠夫:

“唉, 总算可以回家了。天这么晚了, 快半夜了吧!怎么, 这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真有点阴森森的, 听说这儿常有狼出没, 可别让我碰见了!啊!前面有个黑影子, 不会是狼吧? (语气惊恐) 啊!天哪, 真的是狼!两只!我的妈啊! (大叫) 怎么办?对了, 扔块骨头给它们吧……怎么老跟着我啊?啊, 我的骨头没了!它们跑得真快, 跑过来了……我的脚抖得真厉害。看起来它们要对我前后夹攻, 怎么办?我不能坐以待毙啊!哎, 那儿有个麦场……”

叙述者是狼:

“饿了好几天了, 真是难受啊!今天我们两兄弟出来转转, 看看能不能搞点吃的。”

“你看, 弟弟, 那儿有个人, 不如把他吃了。”

“那人个子真高, 又那么壮, 我有点担心……”

“别怕, 就吃他!”

“有骨头吃了!有骨头吃了!”

“傻瓜, 这点儿哪够呀, 你先吃, 我盯着, 然后我吃你盯着, 轮流盯住他, 非把他吃了不可, 这么大块头, 吃他那才叫美呢!”……

“他没骨头扔了。我们一起追他, 来个前后夹攻, 把他咬死。”

从学生的叙述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屠夫由惧怕妥协到最后急中生智反抗, 感受到狼的贪婪导致它的最终灭亡。这些在文本中是看不到的, 只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 把自己真切地当作屠夫或狼, 结合上下文去设身处地地揣摩, 才体验出了屠夫或狼的真实心理活动。叙述者的转换是叙事作品中常见的现象, 为了作品结构、主题、修辞上的某种需要, 作者常常变换叙述角度以便从容自如地叙述故事。而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叙事艺术转换叙述者, 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 可以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会更为准确。

三.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就是完成故事叙述所依托的文本结构, 主要是指情节发展的结构。结构是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4]叙事理论中的叙事结构分析是在相同的结构体系中寻找不同, 这个不同指的是本质的不同, 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同中求异”。

《林黛玉进贾府》是传统的经典篇目之一。福建省武平二中的石文美老师在教学时, 从叙事结构入手来比较人物出场方式的异同, 分析人物性格, 讲授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其教学步骤大致如下:

首先, 梳理课文情节, 介绍《贾府人物简表》, 以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将要出现的人物。

第二,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描写众多人物出场的, 并分析作者对人物出场的写法为何不同。这些, 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来实现的。如王熙凤的出场:先声夺人, 性格泼辣, 未见其人先听其声。出场后, 从她的服饰看, 透现着贪婪与俗气。从她的容貌看, 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与狡黠。从她及旁人的言行看, 先是贾母的戏谑之言, 更加映衬出了她的泼辣;再见黛玉, 由嘻笑恭维到“用帕拭泪”, 再到“转悲为喜”, 表现了她的察言观色、机变逢迎;最后回王夫人, 表现了她的果断能干, 受宠专权。

第三, 通过课文人物刻划的横向比较 (如贾宝玉, 从出场前的侧面描写来看, 是一个叛逆者;出场后, 从肖像的正面描写来看, 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以肖像描写展现人物特征的写法, 并归纳了“肖像描写”剖析法。

石文美老师这样组织教学, 是十分合理的。我们知道, 在《红楼梦》中, 与贾府这个层面对应的主要是俗世中人与人的关系, 这是各色人等表演的舞台和现实的场景。为了描述这个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的特定环境, 作者先是以“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节交代了贾府的世系和兴衰, 继而以“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节描绘了贾府的风格作派、人情冷暖, 并让主要人物逐一亮相。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自身活动展现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矛盾冲突, 既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象性格, 也展示了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环境。因此, 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着眼于文本的叙事结构, 将视角放在林黛玉身上, 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 以她进贾府的第一天行踪为线索, 分析文本的典型环境和众多人物, 特别是分析小说对人物出场的不相同描写 (尤其是人物肖像描写) , 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这样从始至终围绕人物的出场来展开, 让教学在和谐自然的环境下进行, 让学生很容易看到《红楼梦》写作艺术的奇与妙。

作为名著节选, 特别是像《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家庭, 涉及的人物不少, 按照人物的出场来讲授, 既有利于教师教学, 又有利于学生学习。

总而言之, 教学过程是一种探索与创造, 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取得“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而要取得这样的成效, 让叙事艺术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 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与舞台艺术 篇8

一、表情的运用

表情是情感的外部表现.《心理学》认为:“表情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能加强口头言语的表达, 而且可以表现口头言语所不能表达的一些微妙的情感”.演员常靠丰富的表情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 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学中,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表情的运用, 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数学概念, 理解和运用定理、性质、公式的推理过程.开始上课时, 教师用眼光扫视全场,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用关切热烈的目光给学生以希望, 用和蔼微笑的面容给学生以信心, 更让学生明白要上课了———精彩的“演出”就要开始了, 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在分析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 教师陷入沉思中, 像是挽着学生来到岔路口, 左冲右突, 南弯北折, 看哪条能畅通无阻, 哪条会“此路不通”.遇到思维受阻处, 教师首先也显得无可奈何, 紧皱眉头, 忽而眉梢一动, 喜上心头, 眼前呈现出一派“柳暗花明”之景象, 从而让每名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无穷的乐趣.

二、语言的运用

语言是演员情感交流的一种表达方式, 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数学知识的传递, 学生接受知识的反馈, 都必须依靠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的运用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中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化平淡为神奇,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课堂语言应随内容而变迁.新课引入要用联想、启发、寻觅的语调;新知识的建立, 宜用轻快喜悦的语调;强调重点时, 则铿锵有力, 坚定不移, 落地千钧.课堂语言要简练流畅, 音量要适中, 既要注意严谨的科学性, 又要通俗易懂, 也要风趣幽默, 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风趣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 而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如教学有理数乘方时, 教师设问:将一张中国教育报对折, 不折坏的前提下, 那最多可折多少次?如果能对折50次, 会有多高?对于前一个问题,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不难回答;而后个问题回答比较困难, 注意引导学生猜想.生:“会有几本书高吧?”师:“想高点.”生:“会有几尺高?”师:“再想高一点.”生:“难道有几层楼高吗?”师:“这样的话, 那今晚就可以踏着它去月宫了.”诙谐的语言, 使学生兴趣倍增, 求知欲更强, 并跃跃若试, 教师在一片惊讶、渴求的目光中引入新课.

演员的精彩表演, 是在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中调动起来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做好一个“导演”、“配角”, 还要做个热情的观众, 要善于运用赞美的语言, 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而自信心是建立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之上.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自信.对学习过程中, 学生精彩的表现, 应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赞许.赞美的语言不能单一化, 更要避免重复.如:“好”, “真好”, “太好了”, “好极了”, “漂亮”, “真漂亮”……不同的赞美语, 让人耳目一新, 不同的“刺激”方式更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待学困生, 更不能在言语上“吝啬”.

三、动作的运用

哑剧演员的动作, 能胜过千言万语.数学课上, 教师的一个动作, 一个手势, 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师生间恰当地设置一些动作表演, 既形象生动, 又直观易懂, 更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便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时,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至两人相遇, “时间相等”这个等量关系, 比较隐晦, 教师叫一位坐在后面的同学走向讲台, 同时教师从讲台走向该生, 至相遇时, 得出两人走的时间相等, 这样, 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更有必要运用动作表演来“化解”.如:“4个朋友在一起, 每两人握一次手, 他们一共握了几次?n个朋友在一起呢?”对于这个问题, 开始接触, 很难想象, 可找4名同学到讲台前做动作示范.先让其中的一名同学和其余同学握手, 让学生注意观察握手次数.师:“第一名同学握了几次手?”生:“3次.”师:“为什么是3次?”生:“因为4个人去掉一个还有3个人, 和每个人握一次, 所以握3次.”师继续问:“第二名同学和其余同学握几次?第三名、第四名呢?”生:“他们都和别人握了三次手.”师:“这样的话, 他们之间总共握了多少次手?”生:“3×4=12 (次) .”师:“在刚才的握手当中, 他们每两个人握几次?”生:“两次.”师:“那么, 4个朋友在一起, 每两人握一次手, 一共握了几次手.”生:“3×4÷2=6 (次) .”师:“想一想, 如果有n个人在一起, 每两人握一次手, 他们一共握了几次手?你是怎么想的?”通过前面握手动作的表演, 学生就很容易想出n个人握手的次数.

四、道具的运用

演员摔茶杯, 说明心情不好, 一脚跺裂青石板说明内功深厚.数学教材中,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 一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 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系列的实物、模型、教具等物品作为道具, 通过让学生观察,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要理解的数学对象的特征, 获得对它们的一些具体、直观的感知, 形成正确的表象,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在进行“数轴”的教学时, 可以用温度计来类比数轴, 学生对数轴这一概念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应用数轴解题时, 就能以温度计为参照来思考, 思维可以有具体的情境作为依托, 解题能力大大提高.例如, 比较实数-6与-2的大小时, 学生会根据“温度计上零下6摄氏度比零下2摄氏度温度低”这一事实类比-6小于-2.在讲“弦切角”时, 先在黑板画一个圆, 把圆规两脚分开作为一个角, 顶点放在画好的圆上, 让两边与圆相交成圆周角∠BAC, 当∠BAC的一边AC不动, 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 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 是顶点在圆上, 一边与圆相交, 另一边与圆相切.与圆周角不同之处是其中一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具的演示方法, 生动形象, 容易理解, 印象深刻, 学生容易接受和记忆.在探索“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时, 可利用现成的物品作为道具:一个黑色塑料袋, 三只红粉笔, 七只白粉笔.让每名同学亲自动手摸一摸, 感受一下摸得红粉笔的机会有多大, 全班同学记录摸得的结果.从学生操作活动所流露出的惊喜和失落中, 逐渐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当然, 舞台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 远非上述四点所包罗, 教学中要灵活运用, 因教学内容而恰当选择.笔者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尝试发现:利用舞台艺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在快乐和愉悦的氛围中, 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效果显著.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是教学的舞台.作为一个数学老师, 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这个大舞台, 通过舞台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数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篇9

一、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概述

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是我国新提出来的专业之一,此专业已经在一小部分学校中落实到位,比如,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此专业的发展速度,还开设了关于此专业教学的论坛会,但从论坛探讨中可以发现,因为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每个学术研究的人员想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情况的出现并不意外,因为每一项新事物的出现以及发展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同时,就艺术院校开设此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教学体系以及课程设置等都不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说,从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发展前景是良好的。

二、艺术学校做好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每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必然要经历一段曲折的过程,而且即使度过了曲折的部分,那么在后面的发展若是不能与时俱进同样会被淘汰,这充分体现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句话的含义。所以说,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正常的,只要相关人员能够坚持不懈地研究下去,从其坎坷的发展历程中摸索经验,那么总有成功的一天。本文针对此专业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专业教学目标为基础制订教学计划

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必须要对此专业有所了解,掌握此专业教学开设的目标。国家之所以要开设这一新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音乐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音乐市场中的管理型人才,经过此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胜任音乐项目策划、音乐编辑以及艺术演出经纪管理等岗位工作,所以当教师摸清了此专业的教学目标之后,就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来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教学计划才不会是无的放矢的,而是有根据、有条理的。

(二)构建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艺术院校在开设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之前,先要进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在构建工作中,不能脱离实际,要以当前市场对此方面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岗位人才。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此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分析后可以发现,相关的岗位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音乐艺术鉴赏等能力,同时还要懂得音乐艺术的市场价值,并能对两者价值实现转换。针对这样的岗位要求,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不仅要将音乐基础知识等包含在内,同时还需要设置和管理学有关的课程,比如说音乐产业管理以及音乐社会学等,这些专业课程和音乐学课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进而为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想要将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落实到位,就离不开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作为此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种情况,艺术学校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以此来确保教学效果。艺术学校应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此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自己要开展的教学内容,同时掌握此专业的教学重点、目标等,当教师对此专业教学有了基础的认识之后,应聘请此方面的专家来进行知识讲座,传授更多更实用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应该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平台,让教师能够走出校门更多地了解这一专业的教学。

综上所述,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教学课程,其教学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艺术学校必须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对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专业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落实这一专业的教学,从而实现开展此专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丽娟.谈艺术管理在艺术的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4-135.

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声乐教学 篇10

民歌历史悠久,具有形态特殊、曲调优美以及内容丰富等众多特点,是各个民族不可获缺的珍贵财富,它可以表现爱情、体现生活、戏说故事,拥有丰富的题材,但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使得更多的艺术形态相继而出,因此为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不断更新声乐教学模式,这也使得传统民歌的生存空间发生了转变,民歌不仅仅局限于民间,也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相传,而是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因为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汉语普通话的推行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仅让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也让一些民歌的功能丧失,进而导致附着在这些功能上的文化随之出现萎缩,这使得民歌生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需要加强对民歌艺术发展、传承途径和空间进行探索,而教学课堂则可以成为其传承空间之一。因为在课堂空间中,可以通过声乐教师的传授和学习者的学习来对其进行主动传承,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原生文化空间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经过完善和系统教育的促进下,也能使其具有较为突出的新优势,进而实现民歌的传承和传播。

二、课堂教学延续民歌艺术文化

在民歌中,不仅仅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历史以及精神风貌等记忆,同时也包含着民歌艺术的特有信息,因此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音乐创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民歌具有独特的调式和特色音,但是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和演奏领域中,基本都使用十二平均律的律制,音乐作品中也是以西洋大小调式记谱整理为主,而且在民族记谱中还会有“↑”“↓”符号出现在音符旁边,表示在演唱中该音应该音高偏高或偏低,这样才能与作品的要求相符。但是在当前很多音乐作品中这样的标准符号却被替代为倚音,这是对民歌本身音调特色的曲解。

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对其作品内在形式方面的特征进行过多的考虑,也就是基本表现方法的当面的差异,在汉族民歌中,主要分为小调、山歌和号子。因为其体裁不同,民歌音乐的表现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特点都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思想以及地域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风格的形成也受地域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作为地方文化的结晶,民歌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方言烙印,甚至是对民歌身份加以表明的符号。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和演唱的时候,首先要求对民歌所述民族和地域信息进行辨识,其次再进行所涉及特性方言字词的表明,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将方言的韵律与音乐旋律紧密配合在一起,使得演唱与本土的演唱效果更为接近。而且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声乐的标准要以大众审美和接受度为准,但是教师水平和教学的不同,以及学生条件的不同,使得声乐演唱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运用方言进行演唱,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民族的独特性加以体现,进而展现出民歌的特点。而且在教学中,将民族代表的地域、人文和语言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习者更专业、更全面恰当的诠释民歌作品。

而且声乐教育配备有专业的师资资源以及完善的课程设置方案,个别课程还能更集中的对民歌艺术进行教学,在这样传承的环境氛围中,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民歌演唱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特定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质进行系统、专业的了解并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实现民歌的学与唱,这样不仅仅是对民歌艺术的传承,也是让学习者的情感更加丰富,扩展其视野,并体验到民歌的多元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歌是我国各民族珍贵的艺术文化资源,在当前这个新的时空维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承,而民歌与声乐教学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也让声乐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声音技术,同时也对各地域的文化特质进行全面、立体、深层的诠释,进而使得民歌艺术得到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歌都是以口头的形式流传于世,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民歌的加工、改造和提炼也未有停歇。民歌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是对最朴实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因此在民歌教学中会涉及到民歌艺术的传承,并且民歌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对于声乐教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声乐教学和民歌的结合,对民歌艺术的特质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英语教学与布白艺术 篇11

【关键词】 布白 艺术 功能 策略 英语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都是搞“教学垄断”一讲到底,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从不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布白艺术,对于完善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起重要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英语教学布白艺术及其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就其功能、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布白艺术的产生

1.“布白”一词来源

“布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是处理空间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指艺术创作中,为了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留出“空白”,目的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2.教学布白艺术的心理学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在等待某种不完善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下意识地产生一种改变现状并使之完善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知觉、经验到完善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在此过程中,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美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故教学中运用布白,能启迪学生,使之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从而使教学完善,成为一个整体。

3.英语教学布白艺术内涵及功能

英语教学布白艺术是指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布白的手法,即如同作家作画,画点空白,供欣赏者遥思;如同文人写文章,讲究含蓄,让读者从有限的文字中体观无限之意一样,留一点思考余地,让学生从所布之“白”中引起联想和想象,生出“实”来,从而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能够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善的欲望,由“空白”造成的裂缝要靠学生的“主体性”去焊接。

(2)控制课堂节奏,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瑞士的艾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学应通过突破时空限制的布白,在有限中寻求无限,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干什么、想什么、如何表达、如何运用,关键在于引导,调控教学节奏,营造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地。英语教学布白可以使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群体,强化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思维角度的转化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陶冶师生情操,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完美

英语教学布白能有效地淡化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始终贯穿着紧张、活跃而又愉快的智力活动。使师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无形启迪和陶冶,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完美统一。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的策略

布白艺术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丰富多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从语言、思维、想象、情感和行为上进行布白;从课堂结构看,有导课、授课、板书、结课中的布白;从课堂教学的要素看,有教学时间上、教学空间上、教学内容上的布白等等。这些布白方法,相互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交叉,应综合运用,设置布白要恰当,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富有一定启发性和思考性,太多使整堂课都成为空白,使学生茫然,不能充分发挥布白的作用。

策略一:利用知识上的“空白”,上好英语序言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头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会有宏伟的大厦。每接一届新生,应精心设计序言课,我认为此时学生还站在外语知识的门槛之外,他们的英语知识还处于“空白”期,恰恰这个“空白”可以利用。在上序言课时,应以正确的语音、语调,用英语作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谈为什么我们要开设英语课,同时还告诉学生英语已成为国际性语言,它是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必备的工具。学好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是知识创新的能力储备,是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如果我们缺乏外语技能,今后的教育选择以及从事的职业都将受到限制。那么,我们如何学好英语呢?当听完老师一番精彩的演说后,此时每个学生心中都会荡起涟漪,利用这种“空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挥英语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坎上”。

策略二:保留教学内容,创造知识上的“空白”

(1)巧借布白导课,激趣益智

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教学整体结构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借助布白导课,从一开始便设置悬念,紧紧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开启思维,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要注意讲授新课时导语的运用,巧妙设置悬念,问而不答,留下空白,激起学生的兴趣、参与意识及强烈的破疑愿望,使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思维“活”起来。

(2)在授课时巧布时间和语言上的空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性

艺术化的课堂教学应是张与弛的完美结合,有动有静,开合有度,富有节奏感。授课时可人为地“垒坝筑堤”,造成暂时的“断流”以期“蓄势”后造成“汹涌澎湃”之效。在教学“时间”要素上给学生布些空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虚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优秀的教学语言应体现其旋律美和节奏美,随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形成不同的旋律美,语调或高昂、或低沉、或舒缓;节奏时重时轻、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学生的优势中心随着语言的变化不断得到转换和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停顿这种暂时性的语言空白,激发难以表达的情感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境,设置语言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特别在突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时,“空白”就尤为重要了。

(3)借助布白结课,意犹未尽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不仅有引人入胜的导入,环环相扣的演示、操练,还应有坚强有力、发人深省的结尾。结课结得好,能使人有“课已尽,趣犹存”的感觉,乃至余音绕梁,耐人寻味。因此,在接近英语课堂尾声处时,教师应捕捉“节骨眼”,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期待。在JEFC Book 3 Lesson 37结课时,我对本课进行总结:Mr Green wanted to see Jims headmaster as soon as possible.接着以“Why was Mr Green eager to see the headmaster? Why was he so worried these days? 这些问题设置了小悬念,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有了种种猜测,此时又接着说:“Its not hard. Youll know the answers next class.”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且促使他们带着探索奥秘的好奇心急切地等着下一节课,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在第二天教学Lesson 38 的结尾处时,又以“Mr Green was worried about his sons Chinese,so he went to see the headmaster. After the conversation, he was happy again. Do you know the reason?”作为结束语,这样与前一节课设置的悬念相呼应,又以新悬念再次吊学生胃口,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用英语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整个单元的内容浑然一体,从而既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又为下一节课创造出探索知识的最佳境地。

策略三:运用所学知识,消除知识间的“空白”

许多学生就单个英语知识点来说,学得并不差,但一旦综合起来运用就觉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学时从知识点的某一共性入手,让学生在联想中展开知识,在展开中比较知识,在比较中归纳知识,在归纳中深化知识体系。如:在初三总复习各种时态的用法时,学生常混淆不清,在教学时不妨先通过比较、操练各种时态句式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用时间射线来更直观、形象地对各种时态的构成和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类似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从而强化这一重点,突出分化难点,求同存异,使学生对知识有更系统、完整、深入的了解,找出各种时态特点,使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得以提高,知识的掌握力度得以升华。同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回顾旧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在归纳中比较知识的一体化,从而使零散、杂乱的知识融为一体,以消除知识点间的“空白”。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增加布白艺术,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新活力,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朝.中国国画艺术与技巧.广西美术出版社,1986

[2]上官学宜.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英语辅导报(教师版),2003(16-17)

[3]叶长文.再论教学布白艺术.中国教育学刊(网络摘录)

浅谈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 篇12

声乐艺术的表现需要人控制自身的“乐器”如声带、横膈膜、头腔、口腔、咽腔等, 这些腔体和器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从教学和训练上也难以形成直观和系统的理论。作为声乐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演唱能力, 没有适合学生、不断更新的教学方法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教学的需要的。这些都要求声乐教师要具备相当深厚的专业实力即艺术实践能力。声乐教师的舞台魅力起着示范教学的作用, 对学生良好的艺术感觉的形成也有着导向作用。教师的舞台实践将直接给学生带来益处, 让学生学会在舞台上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外形和内心来演唱。声乐教师较好的演唱实力是声乐教学必备的专业条件, 声乐教师的艺术实践能力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检查的重要方面, 是通过自我声乐技术的展示, 直接产生教学效果的一种声乐教育形式。声乐教师演唱能力的高低, 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并不是说声乐教师必须有出类拔萃的成绩, 但他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嗓音控制自如, 能够用声音示范、用声音说明问题。尤其是在教学中不论教师怎样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声乐的科学理论和进行正确和科学的技能训练, 学生对正确声音概念的形成、声音位置的感觉、歌唱动作的体验, 总要借助模仿来体会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作大量的示范。声乐是一种使人愉悦的艺术, 需要歌者投入地、放松地 (指歌唱情绪) 、富有激情地歌唱, 而紧张、严肃的气氛很难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情绪, 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而要做到这些, 就要求声乐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 并具有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会影响和带动学生, 也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永不落伍和不断充实。声乐教师应遵循艺术教学的规律性, 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 注重运用讲授、问答、讨论、演示、练习、实践等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声乐课堂教学是艺术实践活动的准备前提

声乐艺术实践需要演唱者在尊重歌曲原作的基础上, 运用自己掌握的声乐技能技巧, 通过演唱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 并通过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力传达给观众, 成为展示音乐艺术魅力的重要中介, 因此声乐艺术必须重视技术的磨砺和艺术的创造。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略地要将基本技能、必用技巧悉心相传, 而学生具备了演唱能力后达到的水平如何、表现的程度怎样、掌握有何遗漏欠缺、舞台表现效果或忧或劣等不确定因素都可以依靠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加上舞台这个特定的场所, 声乐表演专业的每个学生是否都适应, 是否都具备舞台表演的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展示能力, 能否将平时所学专业知识外化为实际应用时的完美高超的舞台表演, 为自己成功、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开展不同主题的艺术实践活动就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教学过程、教学水平的广阔空间, 搭建了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学习提高的艺术平台。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平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细致稳妥的言传身教和学生虚心求学、扎扎实实的学习历程, 舞台艺术效果的达成就难完美。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就要求学生上台前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艺术实践给学生带来了发挥和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大舞台。通过多次的反复实践, 学生往往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专业技巧上问题, 有的是舞台经验问题、有的则是舞台心理素质的问题。技巧上的问题应该说是比较好解决的, 熟能生巧, 勤学苦练即可以很快地得到解决, 关键是舞台经验和舞台心理素质的问题必须通过多次舞台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得以解决, 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教学———再实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才能够逐渐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基本素质, 提高表演水平, 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培养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 艺术实践是声乐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证, 是一门不可缺的必修课, 严格, 、规范、系统、科学的课堂教学是艺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准备前提。

3 艺术实践活动反馈声乐课堂教学水平

教学活动是以课堂专业知识学习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完成的, 它们实际是相互协作配合的整体。学生通过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艺术实践活动的个人或综合展示, 达到一个自我锻炼、自我肯定、自我修正、自我反省的境界。不仅如此, 教师的教学、演唱水平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实际反映, 并通过这种形式的检验得到改进和提高。同时, 整体教学相关的各专业课程配置、教学安排、教师教学的现状和效果同样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实事求是的、开放性的展示, 并通过向社会开放性的展示与反馈, 来不断验证改进其教学计划, 根据其社会需求, 调整、修正其培养目标, 使其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有效。以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参加综合音乐会演出, 不管是独唱、还是重唱、合唱, 尽管个人先天条件对能力发挥有影响, 但平时的学习状态以及在选曲目、排练、登台演出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既从个人的表现也与其他同学的横向比较、整体配合中显出不同来, 差异可能只是有大小之别而已, 但它们无疑是自己平时学习的一面镜子, 这种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显现的差异, 无疑给师生带来有益的思考, 为师生教学相长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 并促使其在检验中发展、提高, 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目的, 为教师的教学与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按教学目标早日成材, 铺就了一条便捷有利的必经之路。

4 艺术实践的策划和把关是声乐教学走向舞台的关键

艺术实践的合理策划与有效组织以及对艺术质量的严格把关是课堂教学走向舞台完美表演至关重要的一步。把声乐课堂教学成果、专业技能、艺术水平通过舞台演出展现给观众, 要合理有效的组织与策划, 并按照音乐会的艺术质量要求严格把关, 审定曲目、组合演出形式, 制定排练计划、定期检查, 周密组织、认真准备, 在演出前的排练、走台、彩排过程中, 对每个演唱者从作品风格到舞台表演均要提出合理性建议, 使其能够表现出更高的艺术水准, 加上演出曲目规范、科学的顺序安排。通过这些演出前的准备, 及舞台上下的反复磨练, 为其正式演出的成功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舞台演出的经验积累又会促使课堂教学的提升。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能促使学生有目的的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在通过学校正规组织、精心安排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示自我、交流技艺、迅速走向成熟。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反复地进行技能、技法的训练, 提高艺术表现力, 通过舞台表演形式来检验, 艺术实践成为学生成功、成才需求的直接体现途径, 是完成由学生到人才的成长之路的桥梁。一些学生除了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还能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和国家级别的各种比赛并获奖。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加速了其全面发展的进度。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促进了艺术实践活动品位和层次的提升, 这样就使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学校培养人才的教学实质最终得以体现。艺术实践活动是艺术院校经常开展的有主题、有形式的正规活动, 作为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更为密切的服务教学, 帮助教学, 为培养优秀的歌唱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征信风险下一篇:供电所的电力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