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共12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1
摘要: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教育领域。在这个新旧教育观念相互碰撞融合的时期,许多教育专家、学者提出并质疑现代教学手段只是哗众取宠,没有优于传统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从教学观、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哪种教学手段更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比较研究
一、教学观念的变化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现代的教学观念截然相反, 导致运用教学手段的方式不同。
1.传 统 教 学 观 念 与传 统 教学 手 段 的 运用
传统的教学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确定学习的本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通过板书把教材的重点内容经过信息加工, 结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收这些信息。在这种教学观念下,教师需要把所教学科的知识理解透彻,通俗易懂地把课程内容讲解出来,并且通过后期的不断强化,使学生遇到相同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公式与方法解决。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只要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老师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就可以打造出一个精彩的课堂。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观、教学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认为教师教授学生的就是知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在向学生传授大量信息, 学生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把对这部分信息的理解转化成有用的东西, 进而消化为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受到教材的限制。二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各不相同,偶尔会出现偏差,导致学生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三是由于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除了从教师、教材、黑板和一些教学器具中获得相关信息外,缺乏知识的拓展,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发展思维受到限制,缺少创造力。
2.现 代 教 学 观 念 与 现 代 教学 手 段 的 运用
现代教学的最新理念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真正成为主动构建知识、加工信息的主体。在现代教学观念中,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成为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根据课程的内容, 利用互联网搜索查找相关资料, 创设生活情境, 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各自搜寻资料, 依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等,把学生带进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之中,让学生主动探索,愿意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实施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手段的运用决定整个教学过程, 包括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策略。
1.传 统 教 学 手 段 与教学 过 程 的实 施
课堂上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教材单一,提高教材质量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大量的板书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枯燥,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粉笔的粉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掌握教材内容, 通过粉笔在黑板上向学生呈现和讲解的内容决定传统教学的整个过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2]。
2.现 代 教 学 手 段 与教学 过 程 的实 施
科技的引入, 现代教学手段已经包含了所有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的技术,使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加先进化。
(1)电子白板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电子白板问世,完全可以替代黑板。“白板教学”,与传统黑板的“一擦即没”相比,电子白板能够实时记录、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随时调用电脑中存储的课堂教学资料,不必再担心板书的内容无法重现;与“电脑+投影仪”相比,电子白板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自如地随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并随时保存更新电子教案。同时,电子白板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互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投影屏幕上只能是“一成不变”的显示内容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除以上优点之外,电子白板更加环保,有效保护了师生的身体健康。
(2)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标志性教学手段的出现,集电视、电影、广播于一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案例、光盘等)相配合。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对于面临的生活的实际问题,可到广阔的互联网中寻找答案,并且把自己的心得或者所习得的知识分享出来, 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及辨别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手段
1.传 统 教 学 手 段 与教学 反思
传统教学手段无非是一支粉笔、一张黑板,运用得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足, 这些资料需要学校购置大量的专业书籍或者教师去书城购买,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财力。由于地区的差异,很多资料教师很难找到或者买到。如果没有大量的参考资料做支撑, 只靠一本教材为学生讲解肯定是不成功的。教学反思参与的人员较少,教师不容易拓展授课思路,消除和改正自己的教学弊端。
2.现 代 教 学 手 段 与教学 反思
计算机互联网集电视、广播、电影于一身,微博和教学互动网站的出现,能让教师的授课过程呈现给广大同行和学生,拓宽教师与同行及学生之间的交流面, 教师之间通过把微博上呈现出来的好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日志记录下来作为借鉴,在这一个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 因为每个人的表现方法和设计思路不一样,应该把好的部分吸取与自己的课程整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每一节课的内容可以与学生分享,体现师生的平等性, 学生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教师打破原有固定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心理的内部需求,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以便使课程和教法越来越成熟。
四、结语
从总的趋势看,现代教学手段肯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兴的教学手段,学习现代教学手段技能,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2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把理论的讲授、实践的训练和师德的培养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善教乐教”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合格师资。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1、合作式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活动小组为主体,以小组互动为形式,以综合发展为目标。
实施过程是:组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即组成由性别、学业、能力等各不同的4—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班级集体授课,即帮助学生对上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复习与回顾,并对新课内容作导入;小组合作交流,即小组成员进行主动参与、共同研究、相互讨论,最后进行整合;小组成果评价,即对小组的活动质量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2、自主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定向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活动,以自主体验为过程,以自主创新为本位。实施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情境,包括智力性学习情境和非智力性学习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自主学习方案,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形成具体研究计划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个体与集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3、研究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中心,以过程为主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施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使学生进入一个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确定探究问题,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沿着教师所提供的基本例证或基本线索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实施研究活动,即教师组织学生对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评价探究成果,即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4、建构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真知深解为目标,以积极建构为过程,以原有经验为引导,以沟通和合作为形式。实施过程是:组建学习共同体,即组建由学生、教师、其他辅导者和有关专家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创设问题情境,即尽可能地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实施建构性互动,即进行交往、对话、交流、讨论,相互共享个体的知识;进行反思性评价,即对建构性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互动与支持性情况等进行反思与评价。这是我们在上教学艺术论一章常采用的方法。
5、教师示范法。无论是“教材分析”、“说课”、还是“试讲”,都先由主讲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而有所感悟。这是“实践课”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练习或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掌握实际教学技能。
6、师生点评法。对于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练习或训练,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对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7、现场观摩法.一是组织学生观摩中学老师的教学,二是组织学生听讲课教师的
经验介绍,并进行对话与交流,以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三是观摩上届优秀学生的教学录像和参加学校学生教学大赛的录像。
“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1)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一个很好的激发。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去感受教师角色。(2)实现了课堂教学各方面的相互“对话”。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按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对话,实现了两者的有机链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技能性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的技能成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
(3)体现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在校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走入中学教学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教师角色。
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均是全班学生集体参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理论课”和“实践课”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有: 1.利用电子课件讲授理论知识
我们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电子课件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辅助性教学手段的效果主要有: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也可以增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2.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中最有意义的一种,它能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就一些重点问题和学术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各种问题。3.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训练结果
我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我们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前届学生的实践训练录像,或观看优秀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第二种是学生自己参加实践训练活动时,特别是进行讲课训练和微格教学时,都要为每个人进行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和点评自己的教学录像,以便从中找出差距与问题。
教学改革举措
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说多方面的,除了对其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等进行改革外,还应对其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抛弃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由于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网络技术,才使我们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实行了如前所述的“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说是一个动作较大的改革,它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等。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改革。我们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一张考卷来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如今我们实行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考核的办法。“理论课”的考核又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情况。“实践课”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情况和结果,包括教材分析的情况、说课的情况、试讲的情况、见习的情况、微格教学的情况等,由多方面共同构成学生的成绩,而且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成绩评定。同时尝试师生共同出题建设课程考试题课,并及时更新;开设诚信考场(无教师监考,学生签订并遵守诚信承诺),此项改革很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2006年黄玮琍参加全校优质课比赛中,专家评委都认为黄老师的课程材料丰富,内容非常熟练,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得当,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运用于课堂中,生动活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课件制作精美,技术一流,课堂教学效果好。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教学督导员覃德平教授认为,该课教学“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实用性,教师上课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课教师整体实力强,且不断强化师德修养,有人格的魅力,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活跃,有情有理、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并且听了唐秀玲老师的课说:“唐老师上课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娴熟自如”;广西师范学院前教务处处长罗坚教授、博士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听了秦馨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后这样评价:“她的课广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顺手拈来,非常贴切,而且态度和蔼,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将道理给学生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容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件也做得漂亮,开阔学生眼界,吸引学生注意”。在学校2004年的优质课比赛中,评委在评价黄义英老师的课时都认为,黄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反映出他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唐秀玲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水平和效果受到校外同行的公认。几年来,唐秀玲等教师多次在全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观摩和集体备课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好评。2002年唐秀玲教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005年唐秀玲教授参加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宣讲活动,在区直机关、地市、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理论宣讲和党章知识辅导20多场,作为广西电视台特邀专家参与录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讨论”节目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同类节目各1场。对其讲课内容及效果评价在桂龙新闻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网等相关媒体上均可查询。2005年2月4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给13个区直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讲课中,主持人总结时指出:“唐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共产党员先进形象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教授的报告用事实说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唐秀玲教授还作为广西第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培养对象,参与了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唐秀玲教授现虽调入自治区党校,但仍兼广西师范学院政治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并兼上本科课程,每学期还给学生开设专题专题讲座。
2.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现代教学手段与英语教学整合管见 篇3
一、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分析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教学水平,改善了英语教学效果,尤其在发挥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在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方面体现着其优越性。
1、丰富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记得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诚然,现代教学手段以其自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意义。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得传统英语教学方面的某些因素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传统英语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某些方面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毋庸讳言,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处理听、说、读、写过程时的单一化、程式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素质的绊脚石,而且也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而作为新型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它以其动感而逼真的画面,声与形的结合,醒目的色彩等特征大大提高了学生用英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英语学习欲望,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2、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英语教学实践中,把现代教学手段与英语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可以把新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各种新变化、新要求与英语教学过程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教学情境,学生很难深入其中。因此,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创设较为逼真的教学情境。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利用其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就学生英语学习而言,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感觉到的难点,而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量的掌握又是一个转折点。诚然,英语的词汇量是非常丰富的,学生阅读的困难很大一方面也来自于词汇,而英语语言材料的输入与积累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首要条件。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为英语课堂创设了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过程,我们可以为学生呈现大量的词汇或句型,帮助学生进行比较,记忆,升华学生的记忆品质,这比运用其它教学手段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词汇学习的枯燥感觉。
二、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瑕疵思考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是链接多种教学因素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过程的重点,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否则将会出现一些不利情形。
1、实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有些英语教师片面认为传统模式已经过时,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甚至在条件可能的学校,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课必有多媒体,时时离不开课件,往往不考虑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必要性。我们所知道“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经过长期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某些方面虽然在新形势下显得有些黯淡,但是其中大部分要素凝结着广大英语教师的心血,尽管有一定的缺点,但在很多方面不仅不会过时,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现代教学手段即使有很多优点,但它们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就英语教师而言,其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仍然是其享用一生的财富,只有把传统英语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的特色与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英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事实上,对于平时教学中所使用的有些教学课件,如果其内容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或图片加录音,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使用投影片、录音机来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没有必要使用教学课件,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2、体现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力戒辅助手段成主宰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课堂,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的多通道、多元化,可谓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在课堂上输入或输出英语创设了环境。同时,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能够创设生动的场景,把具体的形象呈现给学习者,并且可以把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安排在同一时段,达到资源共享,保证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但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教师在制作的课件中,几乎将教学过程安排得非常详尽细致,在多媒体辅助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路限制在课件设计的流程上,教学更象是一个学生走马观花的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虽然看似内容丰富,但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无充分的思考余地,客观上形成了以多媒体课件加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实质上不仅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也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结果是课堂上花哨热闹,然而实际效果值得探讨,现代教学手段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因此,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必须在体现教师与学生应有地位的前提下进行,避免现代教学手段一统整个英语教学过程。
总之,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使我们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了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及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过分夸大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 篇4
一、主要教学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从古至今, 国际国内很多教育工作者们潜心研究, 大胆实践, 归纳总结出了很多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人才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四段教学法、五段教学法、订正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启发速进教学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连环教学法、昆西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与实习教学法等。
四段教学是按照人们所理解知识的心理与规律把教学阶段分为明了、联想、系统与应用这四个阶段, 这种教学方法是20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理论的总结。他认为教学必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了 (清楚) 。传授新教材时, 把教材分解为若干部分, 提示给学生, 使学生清楚新教材, 形成新观念。第二阶段———联想 (联合) 。引导学生把前阶段获得的新的观念与原有的观念联系起来, 在新旧观念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教材。第三阶段———系统。使学生心灵中的所有观念系统化, 形成一定的观念体系, 得出结论、定义和规律。第四阶段———方法 (应用) 。使学生把学到的系统知识运用于实际, 以检查获得知识的正确性和巩固性。后来德国的齐勒尔和赖因把四段教学法扩充为五段教学法, 把教学分为预备、提示、联想、总括与应用五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基础教育与大学基础课程 (如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等) 的教学中。
问题讨论法也称“课题讨论法”。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探索或讨论, 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培养创造性学习态度, 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学者林格伦提出的“讨论法”, 即属“问题讨论法”。他认为, 教师讲课主要是跟学生进行交流, 传统的教学法以讲授为主, 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
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探索法、研究法与现代启发式等。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与原理时, 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独立探究,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 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即在教师的启发下,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与杜威等学者都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W.H·基尔帕特里克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立的一种教学法。1918年, W.H·基尔帕特里克在《设计法》一书中提出设计教学理论。他主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摒弃教科书, 废除班级授课制, 打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在每一单元活动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执行, 学习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启发速进教学法也称为“新教学论”、“启发学”或“暗示法”。代表人物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奥尔基·洛柴诺夫。所以又称“洛柴诺夫教学法”或“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 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 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习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从事一定实际操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巩固已学知识, 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它在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习法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充分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体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的分类与作用
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教学手段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与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 作用于教学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和形态的总和。教学手段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它分为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指“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 (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与基于网络的教学 (如课程教学网站、学习港) 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作用体现在提高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一项心理学的测定与估计, 人们通过视觉与声音从外界获取并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量的分布及人们的接收能力是不同的, 其中视觉包含的信息量65%左右, 人脑三天后记忆的牢固度为40%, 听觉包含的信息量小于20%, 人脑三天后记忆的牢固度为15%, 视觉与听觉同时作用人脑三天后记忆的牢固度为75%。因此, 现代教育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又如, 基于网络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 有利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交互与协作学习, 学生能跨越时空, 模拟真实情境学习, 可以随时开展学习效果检查, 可以通过网络对课程教师、教材情况与教学情况开展网络评价;网络教学也有利于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与整合, 有利于学科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扩充与教材内容深度的扩展。现代教学手段是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反映。
三、教学评价
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 不仅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 而且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 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价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应包括四项主要内容。
一是看是不是量体裁衣, 优选活用。大家知道,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 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 灵活运用。
二是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 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 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价教师教学既看教师能否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又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 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 常教常新, 富有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 解决相关问题, 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是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价教师教学既要评常规教学, 又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活动的发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及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四是看能否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媒介。
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 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像组织与调控等手段, 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 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是简单加法) 与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有创造性、新颖性与灵活性, 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使自己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尹俊华, 庄榕霞, 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
[2]彭兵, 朱云东, 王小东.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教程[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1.
[3]艾明晶, 王丽, 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5.2.
[4]王达光.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3) :42-43.
教学方法与手段 篇5
1基本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模式
化工原理课程涉及到真实复杂的设备结构、操作原理及流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获取更多的知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身,以其多维化的表现形式,为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功能可形象逼真地展现各种单元设备的内部结构、过程原理以及设备的工作情况,使得复杂结构直观化、抽象概念简单化,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种很强的实物感,课堂内容既生动又丰富,因此加深了学生对设备及其原理的认识,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于传统教学中化工设备教学的难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授课信息量,让学生学到 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但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些内容的讲解,适当的板书,可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互动,能有效地控制授课节奏,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习题讲解时,可先用板书逐步分析已知条件及计算思路,再由学生进行部分内容的演算,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完整演示整个计算过程,这样一来,既验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锻炼了其计算能力。因此,采用传统教学与多 媒体教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2主要教学方法介绍
2.1 选择合适教材,熟悉教学内容
《化工原理》是化工、环境、材料、食品、生物等不同专业门基础必修课程,并且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该课程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教材的选择对保证教学质量非常重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72学时开设《化工原理》的专业,可选择天津大学夏清主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化工原理》,该教材具有章节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分散,例题具有代表性,习题丰富等特点[2],便于教和学。于开设60学时和48学时专业,可选择王志魁编的《化工原理》,经过几年的使用,效果良好。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的教学更不能忽视,讲好一门课要下很大的功夫。本人的体会,要想教好《化工原理》这门课程,以下几点应注意: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系统的把握,明确哪些重点难点,其次要多看参考书,因为不同版本对某些知识讲解方法要求不同。最后要跟随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认真,认真备课,学习讲课技巧,提高教学能力。2.2 运用对比式教学,促进概念理解 在加强事物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对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在《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原理公式多,学习枯燥无味,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可有效地提高 理解和记忆。例如:(1)定律相似性的比较:动量传递中的黏性定律,热量传递中的傅立叶定律,质量传递中费克定这三个定律公式的结构形式一样,所描述的物理意义也相对比分析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2)相似概念的比较:泵单元中的气缚与气蚀现象,传热中的热传导与热对流,流动中压强差与压强降等,概念的表述相似但是定义不同、意同,放在一起相互对比,指出它们的异同,加深学生印象;相似设备的比较:对往复泵、离心泵、通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特性参数、特性曲线、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2.3 结合工程实例,注重知识应用
《化工原理》课程中各个单元基本原理和设备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寻找一些直观的例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第一章流体物性中黏度的概念时,可以比较水和油在手上的感觉,体会二者的黏性大小;观察水房流水管道的连接和布置情况可以明白管路类型;通过水管上开关的大小理解流体的流动类型;对教室暖气片传热的分析知道热量传递的几种方式。生活中生动的实例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2.4引入多媒体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不足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不停地说和写,很多内容学生来不及思考,只能被动地接受上。由于《化工原理》课程的实践性强,每个单元都会涉及设备的结构和操作 过程的计算,紧靠黑板上画图,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不起来清晰的概念,所以感到内容很难,枯燥无味。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时间紧任务重,每一节课基本上是满堂 灌,甚至有时候习题课还要另找时间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部分章节引入多媒体教学显得非常必要。比如,在《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教学中,引入动画 就很容易明白流体在管路和泵中的流动过程,以及泵是如何对流体做功,叶轮是如何旋转,精馏单元操作中两组份在塔内是如何流动和传递的,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5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化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兴趣,除了通过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技能竞赛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外,更重要的是在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抓住各个有利环节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认识该门课程知识的重要性。2.5.1 抓住学生探究心理的第一关,上好关键的绪论课
化工原理的绪论部分,一般要向学生讲述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的范畴以及本课程的特点,这正是展示这门课程魅力的有利时机,因此必须认真上好化工原理课程的绪论课。我们用多媒体课件的素材,把实际生产中某个典型产品的生产流程展示在学生面前,说明一个产品的完成需要哪几种单元操作过程,而化工原理课程正是要讲解这些单元操作的原理,所使用设备的结构及相关的设计计算,以点带面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把学生较为熟悉的设备,如泵、风机、换热器、过滤机、干燥机等以实物影像和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简单介绍它们在工业中的使用,使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学好这门课有着及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学好将受益匪浅,从而诱发学习兴趣。因此,只要我们设计好课程的开端,用形象、生动、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中去。
2.5.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化工原理中每个单元操作都面临着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性强,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些有趣的生活实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每一节新课开始之前,针对本节内容,设置或引用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告诉学生可以利用本节课的新知识点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对上课的内容就产生了兴趣。比如在讲解流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损失时,提出“为什么在自来水从水厂到学校的输送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之后,就需要建一个加压站?”在讲解导热系数时,提出“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坐在铁凳上比坐在木凳上感觉更冰凉些?为什么羽绒服都是蓬松的?”在讲沸腾传热时,提出“为什么烧开水过程中有‘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一现象”;在讲解气体吸收时,提出“为什么打开可乐或汽水的瓶盖,会有气泡冒出?”等等,这些直观实例,学生爱听,易懂,记忆深刻,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2.5.3 实体模型、动画演示设备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把化工单元操作中的设备结构及其操作原理,以实体模型或动画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无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适当使用动画素材,逼真地呈现了泵的运转以及液体在泵内的流动状况,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泵的工作原理。又如在讲换热器的种类和结构时,动画演示其内部结构、冷热流体的流动状况,可以加深学生对换热器构造的认识和传热过程计算的掌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设备的实体模型,如泵、填料塔、筛板塔、换热器等设备,对着实体模型讲述其结构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对具体设备 的结构、工作过程的理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这种直观教学,学生容易看懂、听懂和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印象比较深刻,提高了教学效果。
2.6 采用归纳、总结和对比式的教学法
化工原理各章节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很强的规律性,通过“传递过程原理”和“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两条主线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采用归纳、综合和对比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对化工原理课程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
(1)每教完一章或一个单元操作之后,首先要求学生自己看书归纳总结所学章节的知识点,教师要定时检查学生对每章的总结情况,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再在课堂上采用“联系图”的方式系统讲解,把本章的基本理论、主要关系式及其工程应用清晰地表达出来,即纵向上抓住主干线条,以线带面,把本章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传热这章就可以通过总传热速率方程这条主线把相关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方程联系着四个物理量(热通量、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及传热温差)的定义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传热过程的强化方法以及传热设备等内容。
(2)通过综合对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单元操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化工原理课程各单元之间既有各自的特殊性,从而构成自己的特殊内容,同时,各单元操作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从而构成共同的规律。例如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三种传递过程中,都是研究分子传递和对流传递,分别用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以及菲克扩散定律来描述,比较这三个基本定律就可知道它们的共同点;(1)三个传递通量均等于各自扩散系数与各自浓度梯度乘积的负值;(2)三个传递通量具有相似的物理意义;(3)通量表示式中的负号表示各通量的传递方向与该通量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反;同时采用了相同的工程研究方法(量纲分析法),而且传热和传质得到相应的准数和相似的关联式。传质中各单元操作之间的共性更加明显。各章均以相应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为起点,依次讨论相平衡关系、物料衡算、设备主体计算、过程影响因素分析、操作参数的选择与调节、过程强化等内容,这就显示了相同的规律和相似的研究方法。通过综合对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的知识,使学生感觉到各章节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有联系的,加强了整体感,提高了学习效率。2.7 重视习题课的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多,学生们常反映说上课时基本上听懂了,但课后做题就犯糊涂,大部分学生都是花费了较长时间才把习题解出来的,但解题思路仍然不够清晰,显然效果不佳。而习题课是训练学生计算技能和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每章内容结束后,我们都安排了相应的习题课。而精心设计和选择例题与习题,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择例题时首先应注意加强题目的思想性,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例题应以具体数字形式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观点系统地加以再现和画龙点睛式的详解。其次,应注意 加强题目的真实性,使解题过程成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选定的例题和习题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适度的深度,力求能反映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通过例题的示范和习题的练习使学生能认识到化工原理知识与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应用化工原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习题课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应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解疑,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工艺计算的理解,巩固课程理论知识。2.8 结 语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6
一、现代教学手段下教学情境的创设
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和谐的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凸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一改过去由教师居高临下,生搬硬套地把语文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的局面,实现了机器教师操作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环境。毋庸讳言,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相对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力并实现一定时间的保持。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教学手段,融声音,形象,色彩于一体,从而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需要所进行的静态和动态的更迭式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精心创设和谐教学环境,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采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实现并保持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
2.互动的人际环境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实践活动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活泼表现更为生动教学环境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以及信息技术学的基本原理,现代教学手段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教材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训练和人的互动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使语文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而言,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诚然,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中,这对于一个课堂学生数多,教学实践量大的语文教学而言,一堂课内,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体现较大的课堂教学容量,只有如此,才能扩大到学生实践的面,增加学生实践的量,使语文课堂的互动气氛变得融洽。现代教学手段辅助下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表明,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提高学生文本理解能力,以及获取和认知较多学习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现代教学手段下教学过程的优化
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其主要出发点在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们可以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为例理解其独有的功效。
1.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辅助阅读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提供阅读情境。我们知道,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素材的基本载体体现,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一味沿袭传统的分析教学法,总是习惯于把原本的阅读材料从字词句进行支离破碎地分解。如此下来,不仅破坏了学生阅读的整体感,而且学生的阅读劲头也无从谈起。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文本语言,口头语言和形象直观的画面结合起来,从而优化了学生的阅读心理,使文本所载信息传递的量和质都产生积极的变化。例如,我们在教学《拉萨的天空》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视频呈现,把举世闻名的“日光城”,把布达拉宫蓝晶晶的天空,把拉萨河畔的草地等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的头脑中,紧紧吸引学生的视线,真正体现这一切使人“久久不忍移开”,有效实现文本中作者所体现的写作目的——让人向往。应该说,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活化教学情景,提供更多的有助于学生扩大认知范畴的信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文本内容,并通过对现代教学手段所提供的信息的理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文本内容。
2.优化写作教学过程
毋庸讳言,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呢?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所采用的写作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写作要么是教师命题学生来写,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写作动力;要么由学生根据文本所提出的要求写作,形成学生无从下手的感觉,诸如此类现象的客观存在,督促着我们教师要探求写作教学方法,优化写作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现代教学手段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其优势就在于它能将学生所学语文知识通过媒介解决简单的写作问题,通过整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学生对语言知识合理地选择、获得、组织和贮存,从而形成入题情境,帮助学生获得写作乐趣。例如,教材编写者认为同学们对动物往往很感兴趣,故请同学们通过写作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对于这样的写作要求即使没有教师过多的提示,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日常所见能够较好地完成写作任务,但是如果我们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生所喜欢的动物通过视频技术展示出来,学生们也许对动物形象的感知将更加深刻,写起来会觉得更加得心应手。
改革政治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篇7
一、加强学习力度,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能力。政治课程不同于其他的科目, 它具有较强的时事性, 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 提高自身能力。首先, 要加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吃透教材,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并能够融会贯通, 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 要备学生, 即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方案。再次, 应时刻注意时事热点, 这也是与政治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的。政治内容相对来说枯燥乏味, 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如果只是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死记硬背, 只会适得其反, 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充分关心时政, 并将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第四, 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借助于教学媒体、工具进行教学的技能, 加强对计算机与网络的学习, 力求做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和资料, 为做好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以,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下自己知识权威者的架子, 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引导下能达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师生间平等对话交流, 让学生自由表达。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巧妙的处理,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通过设疑提问,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在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明辨是非, 提高能力, 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统一。
三、课堂教学的问题要与热点问题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 时刻反映时代的脉搏, 折射时代的走向。所以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 我力求每一节课都把学生带进现实事例中, 与时政紧密结合。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十分紧密, 所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 要经常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 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 带领学生了解生活, 关注国内外事件, 并能够运用所学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现象和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从而能够从现象本身抓住问题的本质, 这样, 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落入空洞的理论传授之中, 才会生动。与实际相联系, 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 才会积极地去思考, 这样整堂课才会有气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引入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 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能接受所学知识, 而且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了兴趣。例如, 在讲“市场经济的缺陷”时可以播放一些假药事件, 通过真实的、惨痛的教训, 首先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 (1) 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我们应该怎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样学生先从时事热点的直观感受中明确问题的缘由,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追问, 探究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
四、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措施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 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 要学好政治, 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 上好一堂政治课,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在内容上大大更新, 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 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 要求更为迫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8
工作任务的设计
德国职业能力开发思想认为:能力产生于受理论引导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是组织学生自觉学习的过程;教学方法是能给学生打开行动空间的授课技术。基于这一思想, 我们首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工作任务, 目的是利用这些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工作任务的设计思路是:首先, 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内容分解为物品入库管理、物品在库管理、物品出库管理、物品配送管理四个教学模块, 确定每个教学模块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然后, 将职业能力目标映射为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 即知识、方法与技能, 再将这些内容 (知识、方法、技能) 组织成一系列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可以是调研任务、规划项目、案例分析、实训项目、技能比赛项目、知识比赛项目、视频观摩等。根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的不同, 工作任务分成基础任务和综合任务两大类。基础任务工作量较小, 易于操作和实现, 一般容纳一个或少量几个知识点 (方法或技能) 。基础任务注重训练学生对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体验性学习。基础任务之间可以存在逻辑上的渐进关系, 以强化学生对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综合任务工作量较大, 可涵盖一个教学模块的所有知识点 (方法或技能) 。综合任务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文将给出工作任务设计实例。
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为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素材和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案例库建设、习题库建设、视频资源库建设、素材库建设、实训指导书建设、校内外实训环境建设、课程标准建设。
案例资源库建设是采集企业案例资料并进行适于教学的处理。对案例的教学化处理主要是提高案例的编写质量, 控制案例的长度, 加强案例的针对性, 一个案例应重点说明一个问题, 根据案例用途给出引导性问题。习题库中的习题主要是以平时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巩固知识与技能。习题库的题型要多样化, 应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启发性, 以便学生通过少量的习题掌握较多的知识和能力, 做到举一反三。
视频资源库建设主要是积累大型仓储与配送企业的实际录像, 包括作业流程展示、设施设备展示、拣货作业展示、配送作业展示等内容。毕竟校内外实训环境所能展示的设施设备、作业流程是有限的, 视频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弥补校内外实训环境的缺陷,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素材库建设主要包括物流企业的现场管理照片、货物堆码图片、技能比赛所需要的素材。素材库中的照片和图片可以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 辅助课堂教学。
实训指导书建设是提高实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训指导书给出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实训目的与要求、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步骤提示、实训问题和考核方法。
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应注意避免选择“表单填写式”的模拟软件, 尽量选择能够支持项目驱动、体验式实训教学的环境。实训指导教师要深入研究实训环境中模拟软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精心设计实训指导方案, 运用有效的实训过程监控手段, 以保证实训教学质量。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物流企业的类型、管理规范程度、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等, 要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建设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 给出实践活动建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等。
多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 基本思路
设计好工作任务、建设好教学资源库后, 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了。基本思路是: (1) 对于一些软性的教学内容, 比如“基础知识”、“管理方法”、“配送模式”等, 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2) 对于作业流程、作业方法、立体仓库、设施设备等内容, 采用实训项目、调研任务、视频观摩、企业参观等来驱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主要运用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 (3) 对于出入库操作技能训练、库内保管技能训练、配送操作技能训练等内容, 采用实训项目、技能比赛项目等驱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主要运用示范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
(二) 多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例
启发式教学就是运用调研任务、案例分析、视频观摩来驱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通过提问、答辩、师生互动交流、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知识、总结方法, 达到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例如, 在讲授“仓库类型”时, 设计一个调研任务, 要求学生到物流企业调研或通过互联网搜集案例资料, 分析仓库的管理者是谁, 服务对象是谁, 建筑形式是什么样的, 存储什么物品, 保管条件有什么要求。然后, 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仓库的管理者、服务对象、建筑形式、存储物品性质和保管条件, 归纳出仓库的类型, 并用PPT进行讲解和答辩。
在讲授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自动搬运系统等内容时, 组织学生观看现代化大型物流中心货物自动分拣录像、自动分拣与条形码应用录像、工厂物料搬运系统集锦等, 要求学生记录所看到的设备, 然后说出这些设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立体仓库, 进一步体会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的运用。然后组织课堂讨论, 总结设施设备的类型和选择使用方法。
在讲授配送中心拣货作业方法时, 让学生观看某物流中心化妆品发货作业演示录像、汽车行业物流中心拣货作业演示录像, 通过观察企业拣货作业过程, 分析企业使用的拣货作业方法。在讲授“仓库消防安全管理”时, 让学生分析实际火灾案例, 组织课堂讨论, 总结引发火灾的原因、灭火方法和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示范教学是利用图片、视频、教师或企业专家的示范性操作、企业现场教学或规范的企业制度范例来传授知识或示范操作方法。例如, 在讲授“货物堆码”时, 通过多媒体和图片来演示典型的货物码放方式和码放要求, 由教师或企业专家演示货物堆码过程。然后组织“货物堆码”比赛, 通过“货物堆码”比赛, 促使学生掌握货物堆码方法。在讲授配送作业流程和作业方法时, 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现场教学, 结合企业的医药配送作业过程, 讲解进货、分拣、贴标签、配货、分堆、制单、发运作业方法。在讲授“特种仓库安全管理”时, 组织学生学习某企业危险品仓库的管理要求和管理制度范例, 然后为某企业制定一份危险品货物的存储规定, 或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货物的规定。
模拟教学是利用规划项目、实训项目驱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为学生创造模拟情境, 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讲授“仓库货位的分配, 库内货物存放方式”时, 设计一个规划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为某仓储型家居超市做一份物品储存规划方案, 家居用品分为厨房设备与用品、卧室家具与用品、餐厅家具与用品、客厅家具与用品四大类。要求根据这些家居用品的体积、重量和顾客选用这些家居用品的频次, 规划存储区位、选择存储货架类型、确定货物存放方式, 提交设计报告, 并做成PPT进行答辩, 由设计者介绍规划方案的思路和依据, 说出设计体现了哪些库内布局规则和货位管理要求, 然后由同学进行提问点评,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在讲授“入库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时, 设计若干出入库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覆盖了配送中心电子标签区、RFID区、托盘区和立体仓库的出入库作业。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有明确的出入库物品的数量、性质和储存期。教师分阶段布置具体的入库任务、出库任务、货物调拨任务。学生拿到任务后, 以客服文员角色建立收货订单, 然后以收货员的角色模拟仓储接货, 进行入库货物确认, 建立入库单, 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储存期来分配存储区和货位。通过实训, 使学生加深对出入库作业流程的理解, 掌握客服文员、收货员、仓管员、发货员、调拨员、叉车司机、装卸搬运员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要领。
在课程后期, 利用物流沙盘模拟推演“仓储与配送运营全过程”。物流沙盘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物流网络中。学生可根据公司状况制定服务费率, 根据分期发布的市场需求信息、竞标订单和交货期做备货决策、库存决策、运输与配送决策等。通过模拟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训练学生的订单处理能力、库存管理能力、运输与配送路线优化能力、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改进能力, 强化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多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工作任务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工作任务用来驱动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多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素材和平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调动工作任务和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学习, 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方法体系 (如图1所示) 。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吴全全, 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荻.项目驱动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6) .
[3]王德林.以项目教学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 (6)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9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1.注重理论, 侧重应用性知识点的讲授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属于应用性学科, 有着多学科交叉覆盖的特点, 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宜的。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 “应用”应该是本课程教学的中心。强调理论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重点, 但是与此同时, 也需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 关键路径、停车场管理等) , 通过调整讨论课和实验课的比重, 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有效整合网络资源,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以教学设计为前提, 系统网络为支撑, 学生学习为中心,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依托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在任课教师上完课之后, 把相关的教学资源 (课件、教案、复习题、练习题等资料) 上传到专用的服务器上, 供学生下载。学生根据应该给定的网络地址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 在课余的时间自行复习巩固。
3.辅导答疑方式多样化, 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采用课下答疑、平时辅导和期末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使学生能够及时、扎实的掌握课程内容。
课下答疑:即学生在听课期间有问题或疑问, 可以利用下课的时间现场提问、答疑, 以便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平时辅导:充分利用周一到周五某个学生没有课的时段或者周末空闲时间, 在办公室为学生答疑, 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每周可以安排一次或者两次。
期末答疑:临近期末, 专门安排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 全天候为学生答疑, 解决学生复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4.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方式全是笔试, 学生需要背诵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 在实际动手较弱。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对考核方式做了调整。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建立了形成性+终结性的多样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达到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结果实施有效的监控, 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学生每学期的成绩由平时 (课堂) 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 实行结构化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及词汇测试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二、教学手段改革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 本课程灵活地采用了以下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与实验法相结合。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 针对以往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讲授法与实验法的结合运用,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践教学, 实践与理论步步紧随。
2、问题法。根据教学要求, 教师创设问题, 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和教学软件的制作。运用传统教学法的同时,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 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增强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题组教师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应用软件, 内容丰富, 动画交互性强, 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为一体,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成果
以上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运用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 在相同题目的期末考试中,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这几个指标上面, 明显高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不及格率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偏低。
摘要:《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重点探讨了该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余艳, 刘燕丽.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 (09)
高职会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篇10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要学生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 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而如果你想学生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 而且有想像力, 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长期以来, 在教学方法上, 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单纯强调知识传授, 进行单向填鸭式知识灌输;学生则是单纯强调获取知识, 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这使得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方法呆板, 学生缺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缺乏培养其专业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场合和机会, 教师缺乏“引导”和“激发”学生关注自身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艺术, 其结果是知识传授代替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了使高职学生成为《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高职会计教学急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1、全面推行启发式教学。
目前, “复习—新课—作业”这种注入式教学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讲, 学生在下面记, 不但费时、费力, 而且知识输出量少,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毕业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以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为此, 在教学活动中, 要将“复习—新课—作业”的注入式教学改为“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性教学。教师从单纯地注重“教”向突出“导”转化, 即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 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 全面推行启发式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 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 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备课, 灵活教学, 切忌固守一式, 固守一方, 生搬硬套。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要合理设置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践表明:有部分学生懒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对待问题满足于一知半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上述情况, 有目的地设“障”立“疑”, 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问题, 每个大问题里再设计许多小问题, 小问题里面又设计更小的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开动脑筋, 努力思考, 通过分析解决问题, 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课堂上, 教师不断地提问题, 学生不断的思考、回答,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一改教师一言堂的沉闷气氛。一堂课下来, 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高了能力。
2、积极实施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在自学之后对自学成果进行检验, 使每个学生都在发表见解中得到锻炼。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计教学中应积极实施。上课时,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 精心设计讨论主题, 围绕课堂上涉及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展开讨论。例如, 在开始上《基础会计》课程时, 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会计是什么样的, 在企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学生讨论过后, 教师及时总结, 引导学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不做假账, 为企业理好财。
3、适当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案例教学, 可使学生通过对来自实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 增进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在会计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各门专业课程中贯穿案例教学, 即结合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 设计若干案例, 穿插在有关章节中讲授。
4、应用图示法教学。
图示是用文字和各种符号组成的, 它是表达科学概念、认识复杂问题时的一种辅助认识工具。人们通常所用的图示法是:运用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图形 (箭头) 等有机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 展示“事物”的结构、层次、过程、结果以及展现“思维”的起点、脉络、走向等。可分为三类: (线框) 图示、图表、图画 (含简笔画) 。将图示法按教材的内容来设计, 并用之于课堂教学, 就是图示教学法。它具有直观性、易懂性、趣味性等特点, 图示教学法有利于概括问题、牢固记忆、增强兴趣、培养能力, 是提高预算会计教学质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图示教学法用于讲授新课, 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使学生很快掌握这些知识。学生们在图示教学法下学习新课时, 伴随着“视脑”反馈, 不断使思维层层走向深入, 引导“思维”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地”, 使“图式”起到“方向标”等作用, 使抽象思维步步走向深入, 左脑“分析”, 右脑“图示”, 左右脑协同作战 (尤其是右脑的形象化思维能力) , 帮助学生探究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 即使有外界干扰或中途打断, 当再次接着思考时, 顺着“方向标”等又能迅速接上思路, 继续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 是一种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图示教学法用于复习课, 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图示教学法形象、直观,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数据表明, 人脑接收的外界信息, 90%以上来自眼睛;看一遍比听一遍的信息接受量要多1.66倍。由此可见, 学生接受和感知信息时, 看比听更重要。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来加强的。学生通过图示进行形象记忆, 记得更牢、更准确。
二、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目前, 高职会计教学还存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擦”的状况, 必须尽快改变,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进行多媒体教学。
会计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技能。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 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 展示少量的实物 (如账、证、表等) , 示范简单的操作, 教学效果不佳, 通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甚至失去兴趣, 而教师则口干舌燥、疲惫不堪, 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 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会计理论如会计报表、会计要素等表现得生动有趣, 会计课程的基本理论可以通过声音、图形和文字显示等功能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 并通过操作练习、对话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则可由计算机模拟来实现。通过动画、音乐、图像等手段的使用, 打破传统课堂的压抑气氛,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师生在教学中有了更好的协作空间, 形成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 同时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 提高教学效率。条件许可的高职院校可以配备多媒体硬件设备, 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 如摄像机、录像机、图像扫描与处理设备, 以及大屏幕投影设备、音响设备等。将财会模拟室的一台台单个计算机连接成局域网, 实现小范围内信息共享和传递;将会计实验室局域网与校园网络连接, 通过网络将教学资料发送给学生, 学生将作业发送给教师, 教师和学生共享网络环境中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软件, 实现全院范围内信息共享和传输。
2、强化模拟会计实践效果。
目前, 绝大多数院校均建立了会计实验室 (或中心) , 在实验室里, 学生在模拟的会计环境中, 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 模拟处理各种会计事项, 编制会计报表。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是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一种新模式, 收到了一定的实习效果。但在会计实验中心内, 由于缺乏真实的会计环境, 所有学生使用的都是同一实验数据, 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完全相同的。而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 人们往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 况且, 会计上还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问题。因此, 应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实际案例, 供学生在实验室模拟, 使学生在实验室实习具有较为实际的模拟环境。
3、建立毕业实习基地。
目前, 各院校由于实习经费匮乏、实习单位难找、实习间与求职时间冲突等原因, 学生的毕业实习只得采取由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使得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实习效果欠佳。为尽快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状况, 各院校应拓宽与各类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机构等单位的联系, 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由这些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由学校为这些单位提供财务咨询和人员培训, 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现实的财务环境中, 去接触、感受和从事会计工作,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国正逐步迈入信息时代, 高职的会计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探索, 深化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立新.财务会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职教论谈, 2004.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1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会计电算化》是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课程中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要求,传统会计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该课程的教学要求。笔者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积极摸索各种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目的。
一、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教学(演示教学法)
由于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不够精通,且自学的能力不强,所以在学习初始阶段演示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可以将教师的电脑操作屏幕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学生。例如,在开始建立账套时,教师可以在操作演示完后停止屏幕广播,让学生立即操作,然后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分类解决,个性问题个别回答,共性问题集中广播教学。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既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又符合电脑教学轻松、互动的自身特点。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优越性。它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飞跃。
二、“先主干,后枝节,再综合”的教学方法(先主后次再综合教学法)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缺乏耐性的特点,如果教师完全按照课本的先后顺序来授课,势必会让学生感觉知识的冗长和繁琐,有“学半个学期,出不了一张报表”的感觉,进而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为避免这种现象,应让学生尽快发现会计电算化效率远高于手工会计工作效率,进而激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笔者围绕财政部门组织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的要求,采用“先主干,后枝节”的教学方法,把主要操作流程(主干)先讲,让学生在短短的10节课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操作流程,并要求学生加强课后练习,以达到按照财政部关于组织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时间(60分钟)要求。并组织参加当地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考试内容,以取得《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合格证》。让学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高效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增强学生会计岗位工作执业能力和信心。
为适应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的会计资料具体性和复杂性,以及手工工作中的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进一步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必要的,会计电算化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继续围绕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操作流程进行枝节细化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即围绕会计电算化教材顺序讲授各章节、各模块的相关知识,带动学生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模块),激发学生学习的挑战性。
在学生系统掌握各模块和各模块细节的前提下,进行最后的综合实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数据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练习手工会计向电算化会计的转换。通过综合训练,学生分组分岗位上机实验,发挥学生各自特点和专长,使学生在准工作化环境中,领会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中使用过的企业实际案例数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水平,改编成一套适合某个具体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推动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设置分组,将学生按模块按岗位划分角色,分配权限,每人承担不同岗位,便于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与思考方法,完成后可交换岗位进行训练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可发挥学生各自特点和专长,也可学生在准工作化环境中得到锻炼;既巩固旧知识,又探索新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扬弃,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所讲授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汲取和探索知识,发挥学生的好奇和好强的心理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合喜,王吾.会计电算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林世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
3.许长华,张立国.会计单项模拟实习.会计综合模拟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现代电子手段与声乐教学 篇12
关键词:声乐教学手段,录音、录像,分析评价及时客观
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特点, 是教师通过使用课堂讲授声乐理论知识, 以及进行多种发声技巧训练和歌曲情感表演训练等方法, 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发声方法, 能以科学的方法演唱所学大纲规定曲目。由于这种训练具有实时性、现场性, 既看不见, 也摸不着, 教师往往凭自己的经验要学生领会符合要求的技术要领。而在这个过程中, 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示范准确、表达明白, 还要具有灵敏的听觉能力和准确的分析能力, 并且及时地示范与纠正。一个教学有经验的教师, 教学语言规范、表达贴切、示范准确, 学生就很容易接受, 而示范经验或表达能力相对比较缺乏的教师, 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一些抽象或模棱两可的概念, 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学生, 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教学效果不佳。
所以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辅助教学, 弥补传统声乐教学的不足,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声训练和演唱进行实时的录音、录像, 直观而形象地将上课的情况通过音频或视频再现出来, 对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点评和指导, 通过有关声乐理论和声乐鉴赏等内容, 帮助学生领会声乐中较难理解的一些抽象概念, 及时使学生完善地掌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既提高演唱水平又锻炼演唱状态和心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观学习声乐理论知识和抽象的专业术语
声乐学习的第一步基础是使学生能具体地了解人体发声原理和发声结构, 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的抽象讲解课本图例, 而学生对于自己本身的歌唱器官没有一个形象, 直观的了解。由于课时较少, 许多教师就将很多知识一带而过或忽略不讲, 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空洞的图例讲解, 不能清楚明了地解决专业术语, 因此, 利用电脑等电子设备制作课件, 用图例动画的手段去解决这些抽象的术语并能得到具体的讲解和示范。
其具体做法如:我们可以将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解剖图利用电脑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 然后对学生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或是利用一些歌唱家具体的表演视频, 来讲解歌唱者应具备的表演形态和舞台形象及情感表现, 这样会更准确、生动、具体。
二、针对课堂表现实时进行声音状态的对比分析
现在师范院校的声乐课大都采用音乐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 声乐教学中教师是主体, 靠言传身教, 学生直接模仿来进行, 如: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对于声音的概念, 往往是来源于教师口述的所谓“圆润”“明亮”“靠前”或“靠后”等, 比较抽象的一些概念。特别是起初学习的一段时间, 学生的听觉经常会遇到一个“怪事”:自己觉得圆润、明亮的声音总是被教师指为是刺耳、暗闷。这便是自己听到的声音即主观的声音 (通过骨质传播的声音) , 与教师听到的声音即客观的声音 (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 不同的缘故。利用电脑C a k e W a l k中的录音功能, 学生不仅可以亲耳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 还可以亲眼看到自己声音的波形、同步的五线谱......同样也可以听到看到其他同学的声音状况。教师可以将学生每次练声练唱都录下来, 再挑出典型的声音进行波形比较, 讲解, 分析。指出其毛病所在之处, 再教给其正确的方法, 以帮助他发出真正科学好听的声音后, 再将正确的波形显示及声音效果放给他看, 这样, 学生对正确的声音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依次类推, 正确或错误的声音效果及波形显示在学生头脑中一目了然, 他们对于声音自然就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三、解放教师多角色身份使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更专业
在一堂声乐课上, 教师通过反复的发声练习, 力求使学生达到一种教师要求的声乐标准。然而, 面对部分声乐条件较差、理解和领悟水平较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单靠传统的练声环节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这种单一而枯燥的练声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感到枯燥;在歌唱处理的环节中, 教师往往一边指导, 一边又充当着钢琴伴奏的角色, 很难从更准确更专业的角度集中精力指导歌唱。所以就以上的教学环节, 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的辅助作用来完成一些, 比如, 就传统教学来说, 练声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电子设备的录音功能, 可以把已往的发声练习录下来, 一方面, 教师可以随时调出学生历时的练声和歌唱音像资料, 对其进行点评和指导;另一方面, 也可播放学生的实录练声曲, 让学生同步跟随练声, 节省了教师的钢琴伴奏环节, 从而, 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指导学生的练声或歌唱。
四、学生的歌唱机能和状态和心理得到锻炼, 演唱更具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生由于还在学习阶段, 自身的水平有限, 外出演出的机会不多。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的伴奏功能和录象功能, 在某些声乐大课上制造演出机会:电脑伴奏是一个高水准的乐队, 教师和其他同学则是现成的“挑剔的”观众。摄像头将实况摄录下来后, 大家再一起来观看、分析, 肯定正确处, 指出不足处。学生在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演出实况, 接受“观众”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后, 对自己的不足更清楚, 改正起来速度也快, 针对性更强。这样多次“演出”然后多次观看“演出”再多次纠正, 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 形成良好的演唱状态。既提高了演唱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形象和演出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教学的积累整理, 将声乐教材里的一些歌曲及歌唱家的演唱资料搜集在电脑中, 便于课堂及时使用, 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歌唱方法和歌曲内容, 这样也可提高学生的声乐鉴赏力和审美意识。
总之, 电脑与声乐教学的结合, 是声乐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随着电脑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开始接受, 希望有关声乐教学的软件将来会出现, 给教师上课带来方便。当然, 声乐教学毕竟有它的特点。这些特点, 主要是声音的塑造方面, 涵盖着很多“隐形”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 往往要靠教师的丰富经验来指导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电脑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 在一个课时中应占据一小部分时间, 多数时间要靠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要熟悉电脑的基本功能, 使其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晖.高师“声乐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艺海, 2008年03月.
[2]余静.浅谈多媒体技术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J].艺术教育, 2010, (08) .
[3]郭俪雅.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音乐, 2005, (02) .
[4]杜金菊, 刘海潮.多媒体声乐教学模式建构刍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05-12
教学方法手段总结06-19
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09-29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合06-08
训练方法与手段06-07
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06-26
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09-12
教学与管理方法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