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2024-06-02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精选12篇)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1

数学教育技术集数学学习与计算机技术于一身,为数学的教育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而且与21世纪教育发展相吻合,对工科数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应用的日益社会化

数学虽然不研究事物的质,但任何事物必有量和形,所以数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具有内容抽象、应用广泛、推理严谨、结论明确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学科学在当今高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数学的应用不再仅限于传统学科———物理、力学、电磁学,在其他领域也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有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是唯一的,也就是说,除数学外,用任何其他方法、仪器、手段都会一筹莫展。数学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也不可忽视。海湾战争中,由于运用了运筹学和优化技术,美国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大批人员和物资调运到位。这正是数学中扭结理论研究的对象,北京大学姜伯驹教授对此深有研究。比如,生物学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DNA链,它具有一种特别的双螺旋结构,这种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呈扭曲、打结和圈套等形状,CT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数学中的Radon变换。预测在经济和管理中非常重要,是相关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而数学是预测的重要武器。我国数学工作者在天气、台风、地震、病虫害、鱼群、海浪等方面都进行过大量的统计预测。与数学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学科,例如:数学化学、数学生物学、数学地质学等。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相互渗透、数学与其他科学(如控制论)的相互渗透、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正是当代数学的三个新特点。当今社会正日益数学化,这就迫使从事数学教育的人们去思考,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什么样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全面提高工科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这一切必然推动基础学科,包括数学教育的改革。

二、工科数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数学课程尽管经过多次改革,但是它的体系、内容,甚至讲课方式,本质上还是建国初期形成的原苏联模式。那么,我国工科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在教学内容方面,一些课程内容长期没有更新,基本上还是19世纪的内容,20世纪以来的新成果很少进入课堂,知识的老化,认为今天的大学数学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两条:一是要会用计算机,二是能理解计算机给出的答案。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单一的、灌输式的,过于微观、精雕细刻,具体的知识和细节展开讲授,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国外的教学内容容量很大,他们注重介绍方法,不刻意追求理论上的严谨。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调整发展的时代,需要人们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这就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发明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国的技术人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目前工科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单向传授、粉笔黑板式教学模式。科学家钱学森呼吁:“中国的数学家在研究中不能只限于纸加笔,老不用计算机,那恐怕还是19世纪的数学,称不上现代数学科学,更不是21世纪的数学科学。”事实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增加了数学中观察和实践的可能性。它不仅使数学计算变得简单,而且使表达式的处理变为可能。在表达式的处理中,可以直接用符号计算不定积分、行列式、因式分解等,另外,计算机还为数学教育提供了直观的方法,他可以简便地用图像显示函数、解微分方程。

三、数学教育技术在工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我校早在2002年11月就开展了第一次教育技术课题立项工作,距今已经快10个年头了。在这10年里,教育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先后申报了题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导学(网络教学软件)三项课题。目前,均已结题,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效果良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软件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web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方便、适用、快捷的教与学的网络平台。该软件是一组网页,目前已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自由访问。该教学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该教学软件的编排顺序,与教材内容、结构相吻合,涵盖了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基础环节,包括课程要求、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精选习题、在线练习、习题解答、在线测试、留言板等功能。上述内容通过网络链接可以自由转换,供不同层次、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访问,适合学生复习、自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渴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页面设置合理,导航清晰明了,各种链接及返回功能的设置适用、快捷,使用方便,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教学手段的特点与先进性。

这种数学教育技术集数学学习与计算机技术于一身,为数学的教育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而且与21世纪的教育发展相吻合,对工科数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学生走出校门后,这种学习理念、探索兴趣、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将使他们继续坚持自学之路,自动探索、自我创造、自我发展。此外,数学技术的应用是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将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课堂、课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

总之,进入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调整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精神,这就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发明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国的技术人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出一大批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摘要:数学应用的日益社会化, 迫使从事数学教育的人们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 将数学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把因材施教整合到数学教学中, 从而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为数学的教育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而且与21世纪的教育发展相吻合, 对工科数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育技术,个性化学习,网络教学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2

新课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知识,其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有效形式。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作业评价的改革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作业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意义分析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存在较多的教学弊端。新课改的推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一些学生的成绩较好,能力较强,还有学生成绩差、能力差。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时,不应该立即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认清楚错误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补充学生所欠缺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化,作业评价效果较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无法接受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会对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产生质疑,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主题入手,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作业批改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在此之前,将作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分为一类,解题方法错误和格式错误的分为一类,计算内容出错的分为一类。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一组学生负责一类题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作业批改工作。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类别问题的分析,学生会自我反省,总结自己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掌握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计算题目为主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增强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适时性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为教学奠定基础。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疑惑的问题。例如,某一些题目的解答过程本身较为繁琐,学生自己往往会却简略回答,过程会出现问题,但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现象,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教师需要同学生之间多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思路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撑,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主观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善思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仔细划分作业评价环节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速度,很多教师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就认为是正确的,对于一些过程正确结果错误的作业一概否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打击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乐于思考问题的学生往往会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计算错误等原因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对于这一类学生的作业,如果教师不仔细观察,直接否决则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被消磨殆尽。因此,在作业评价中需要仔细划分评价环节,作业评价中考虑四个问题,首先,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合理,其次,解题方式是否正确,再次,解题过程是否简洁,最后,解题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对各个环节解题思路的综合分析,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从而给出合理的评价。通过作业评价环节的仔细划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作业评价的重视程度,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融入新的理念,采用创新的评价方式,才能够让作业评价的效果发挥至最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评价改革不仅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与学生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价改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教师作出适时地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小兰。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5):51-51.

[2]赵雪松。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12):228.

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与推进的意义 篇3

我们要想一边保护自己国家的能源一边在技术经济上领先就要足够重视国民科学启蒙教育,并配以正确的方针策略。以下谈谈个人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基本是沿袭了传统教学模式。整个小学阶段所要教学的知识点广泛且丰富,实验安排量多,每课时的任务过于充实。参看国际上科技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发现,知识点丰富看似优点,其实正是严重的缺点。过早的输入大量繁难知识是违背客观、缺乏策略的做法。培养学生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

以知能为目标的科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对于小学生只是任务,大量实验操作对于几十人一个班的小学生,往往是不顾成功与失败的走过场,有悖于科研精神。即便是现在提倡的 “做中学”,对师生而言,学生就像游客,教师就像导游,真的能印象深刻和得到鼓舞的部分却甚少,着实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和态度的深远影响。

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这种改革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全盘考虑。作为科学课程开设迟的我国,科学教育的设置与改革有考量世界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必要,做到扬长避短。

一、从差距看需要调整的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要以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美国小学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我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美国教育认为,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相差的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

看到我国所有的学习目标都是为了高考,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何等的悲哀。

对问题地感知应源于生活,在思维与现实碰撞出的火花中展开的教学才能展现科学启蒙教育价值。我们的教学往往为了教学而人为地去创设理想的情境,简化事实,为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这正是急需要改变的急功近利的状态,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要从追求知识的数量向追求获得知识的品质转化。

二、从实践看需要调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

基于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应试负担,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更少些,节奏应该更慢些,内容选择应该更深刻些。虽然美国小学生一个月教学一个知识,但获取这一个知识的过程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下面通过苏教版几个实例进行简单分析。

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要充分经历“观察和采集—交流和汇总—比较和发现—分类和拓展”的过程的话,一课时是肯定学不透的,按照现行课时设置和主流教学设计,教学开展只能走马观花,失去了科学教育启蒙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编排内容中,最后环节是让学生出一份保护、防止空气污染的小报,看似仅仅是对科学学习的拓展,但更深意义上就是普及科学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目的所在。但是这样的内容并没有多少落实的可能性,即便赛课,也只设计成课外作业的环节。有些学校将这个环节作为科技环保月的主题活动加以利用,方才体现了科学对社会的意义,只可惜,这种活动的初衷却是迫于校园美化和主题月任务完结的需要,缺乏学生对科学之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感体验,着实是教育的悲哀。

四年级上册《冷热与温度》一课中,在探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时,既要学习认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又要设计实验和展开有效探究,还要汇总数据和查找偏差原因。其中,仅温度计就有种类、外形结构、温度单位、用法及注意点、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教学内容。一节课匆匆忙忙,出现偏差也只能指出不能重做,不符合严谨和求真的科学精神。之后还只是将“继续降温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冷水升温规律”等相关问题作为课后探究任务随口布置一下,学生基本不会真的去课后探究。然而事实上,这种相关问题的探究和类似实验的设计、操作,对实验能力和科研智慧是何等有帮助。

教材还将探究过程中的提问、观察和测量、排序和分类、质疑、假设等科学探究具体方法分别独立安排在每册最后。这些技能方法更应该随探究实践融入在教学中,而不是以知识的形式单独教学。

三、从当今科技发展现状看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科学教育首要任务实在儿童时期播下科技梦想,科学梦地形成关键在于科学启蒙教育能否有正确的培养目标。

美国电影文化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学教育的精华,其科幻大片里总是美国人作为地球英雄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拯救地球,其环境危机意识和人类科技梦想在这些科幻影片中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很多现在成为现实的科技新产品都能在早期的科幻电影中找到当初的设计身影,如隐形衣、3D打印技术、飞行车、触摸屏、无人驾驶技术等。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的国民拥有永远不灭的科技幻想,并相信有朝一日的实现。

谁掌握科技谁就掌握世界,谁掌握教育谁才掌握科技。因此,客观地说,要大幅促进国家科技发展进程,就必须从科学启蒙教育抓起。扎实锻炼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的原动力、提早树立领域目标是改变国民素质、强大国家科技、征服世界经济的根本措施。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4

中国动漫产业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核心创意朝阳产业, 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但现有的动漫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 高素质动漫人才严重紧缺正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也推动了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的发展。动漫教育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各大高职院校担负起了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动漫专业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可是, 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教学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的弊端, 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另一方面, 产学研结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结合。各大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1]等理念, 并同多家动漫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建立合作项目和大量的校外实习基地, 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在教学环节中的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

当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教学改革便成为了当今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举办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正好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在各大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为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项目检验衡量学习的效果,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考查动漫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认识论, “人们总是通过具象的事物形成抽象的认识, 又用抽象的认识来指导新的具象的实践。”[2]动漫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适应岗位技能, 这就必须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也就是, 通过做具体的事情学习和形成知识和能力。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实际动手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还推进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最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 实现就业。

2010年由无锡市教育局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得到了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视与关注, 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最终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93班的学生顾宴慈、高克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Flower》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的荣誉奖项。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中, 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82班的学生孙涛、辛叶添、何琳、陈诚、高飞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Catch》获得了团队优秀设计的荣誉奖项。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的比赛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检验来评价学习效果, 只有这样通过运用能力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 才能真正判断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程度和水平, 而传统的授课模式根本无法全面反映这种学习效果。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我们也发现了普遍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 作品不严谨不规范不完整,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弥补。

三、动漫专业教学改革

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下,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技能竞赛, 我们明确了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岗位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 而不是纸上谈兵, 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专业授课模式、课程设置, 并配以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动漫专业的教学方法。

1. 授课模式改革

传统的授课模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 例如: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 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践内容空洞枯燥, 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内容未能与企业的项目充分结合, 学生作品普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当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改革授课模式便成了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2011年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 参与多项企业服务外包的项目。学生通过企业的外包动画项目锻炼, 既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专业实践, 又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这样一来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课程设置改革

我们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发现, 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仍与动漫行业的岗位需求脱节。那么, 如何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成为了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动漫专业人才的成长;相反, 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将会严重影响动漫人才的培养。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我院数字艺术系动漫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主要分三大类:公共课程、岗位群课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 坚持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消除课程设置过细过多, 各种课程之间互不联系等问题, 避免学生学习课程单一、枯燥、适应面窄等弊端。动漫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专业知识, 加大了岗位课程的课时量, 在课程的顺序上严格按照动画制作流程安排。改革后额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对于如何化解知识点的难度, 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为关键。我院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借鉴适合于动漫专业教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相较于原有以讲授、演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 力求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1) 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 盛行于德国, 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3]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了多项企业服务外包项目, 将项目进入到教学中,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 通过项目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专业实践。

(2) 校企合作教学

我院数字艺术系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教学, 于2010年引进江阴市水木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教学, 聘请了韩国资深动画导演崔仁吉吉、朴昶进为外聘教师在校指导学生参与教学, 并合作制作动画片《蔬菜精灵》。校企合作教学避免了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不一致的矛盾, 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四、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两者之间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持, 教学改革的成果也需要职业技能大赛检验。希望今后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动漫产业培养适应岗位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语

动漫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就肩负起了提高动漫专业整体水平的使命与责任。但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 动漫人才教育培养仍处在摸索阶段,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动漫专业教育现状与缺陷, 进而在动漫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出市场急需的高技能动漫人才, 真正使学校与市场达到“无缝对接”, 为我国的动漫职业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在进一步深化动漫专业教学改革,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动漫高素质技能人才, 促进校企间产教结合的大背景下, 各项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无疑,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为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分析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学改革两者, 以及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改革,动漫专业,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 2004.

[2]金岳霖.认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5

“伟大革命”的历史开端。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转发,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冲破了“左”的错误束缚,打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此,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弊端进行革命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真理标准大讨论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扭曲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且始终是引领改革开放、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回顾3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0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实践性是其最鲜明特征。实践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30年的历程证明,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产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30年奋斗,30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方面,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启示一: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只有思想大解放,生产力才能大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就必须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所有束缚。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终点,旧的思想僵化解决了,新的思想僵化还会出现,因而,解放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的解放。可以说,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进步,首先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实践的深化,敢想、敢试、敢冒、敢闯、敢干,勇于冲破思想、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启示二:深刻认识国情,牢牢把握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的共识。这一共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国情,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国情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当今的国情,也要考虑以往的国情和未来的国情;不仅要洞悉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就国内而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力日益强盛,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七大报告做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宏观定位前提下,我们还必须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登高立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三:群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群众的需求是最大的需求,群众是改革的真正主体。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像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绝不是理论家或政治家们主观随意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的两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而是客观社会矛盾运动的外部反映。这场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失党心,失民心,即使一些人手中握有大权,最后还是要被历史淘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社会需求的主体,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基本原则。过去,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今后,我们党要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还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英语教学改革学生能力

1、引言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进一步迅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步入了一个以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形态,这必将引起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尤其是人才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就是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竞争,既然这是一场国际性的以科学技术革新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就需要外国语,而在多种外语中,由于Internet的广泛应用,英语在国际上用途最广泛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因此当代的中国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要高,也就是说时代呼唤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学科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为内容,“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开展“四结合”教改试验。以下是几点体会: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代又一代新的媒体,视听法、情景法、功能法等相继出现的各种方法都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教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媒体只具有单向的被动传输的效果,远不及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材思想性、艺术性充分结合,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大大提高了形象视觉和传递信息的比率。

英语教学既有一般教学规律,又有自己的独特规律。近年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使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的语言教学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操作习惯,而且要发展交际能力,包括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应对能力和解释能力,在这些能力培养方面,多媒体技术会提供逼真的、生动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的环境。从多媒体技术的功能、特点及英语教学的规律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

2.1形式多样,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多媒体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它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较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它可以多方面、多角度以不同形式描述某一事物,能提供直观的教学素材,克服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激发左右大脑半球同时工作,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讲解,学生将得到一个综合的主体形象,从而形成概念,完成记忆。

2.2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外语教学讲究听力和口语训练。由于我国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外语班人数大大超过理想规模,教师工作量大,学生训练机会少。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构成的辅助学习系统,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借助学习系统可实现“一对一”式的教学,学习者只需自主在键盘上输入几个命令,即可得到适合于自己的详细的学习内容。教师只需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回答一些计算机不能回答的问题。同时计算机的测试功能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习惯、特点、智力水平、知识结构,给出建议性的学习计划,帮助教师、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地调整学习进度,确定下一步学习内容。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中得到加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延伸课堂,创设愉悦的语言氛围

在我们学校除了设立英语角,发行英语月刊之外,还开辟了英语BBS论坛。在这个论坛里,我常常给同学们出一些热点主题,如说说西方的节日,谈谈美国的肯德基,介绍你最喜爱的国家等等。每一个主题的确立,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前,学生得有充分的准备,上网搜集资料,或者走进生活,调查渗透在生活中的英语的点点滴滴。在学生准备过程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做出同样的甚至是更多的准备,在这一过程里,充分显示了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同时让师生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以及对英语和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充分准备后,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电脑室里上到学校网站,进入英语BBS,开始侃侃而谈,可以中英文双语并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氛围。在言语、态度等方面教师对学生多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氛围,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在BBS论坛里,学生可以隐姓埋名,取一个自己喜爱的昵称,这一点就犹如古代文人给自己取号,或者现代文人给自己取笔名一样有趣,同时也给学生设置了一层保护色,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很安全的发表言论。如世界风光----介绍你所喜爱的国家这一期的BBS论坛里,就贴满了学生从网上下载的书籍文章报刊片头,以及旅游照片等等。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学生不用担心被训斥、指责、挨骂,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了保障。开开心心地查资料,发表言论的同时,也从“小课堂”到“大课堂”逐步了解了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了说和写英语的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力以及判断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使了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现代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作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学科改革的主要目标。英语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传统教学结构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来创建的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为: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使者。“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能否重新审视网络教学环境下自身的职业角色,将决定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随着网络教学的推广,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扮演不同的新的角色,才能适应网络教学,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正东,1999《外语教育学》;

[2] 万福,于建福,2000《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7

一、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意义

1.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

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以及教育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三方面。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在教育管理者中,我们要强调教育治理者应具有专业的教育管理知识,实现教育家办学。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重点强调治理理念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做到教育治理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多倾听不同利益群体对教育发展的诉求。在教育治理机制的现代化方面则主要强调的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法制化,形成相应机制,防止“人亡政息”。[1]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规范政府管理权益,将权力关进笼子,实现教育管理由人治到法治的现代化转变。

2.推进管办评分离是解决政府管评一肩挑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实现的办学体制是政府既是学校的举办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同时还是学校的评价者,政府在办学体制中决策、执行、监督于一体是长期困扰我国“管办不分”、“管评不分”等两大问题的总因,由此衍生的管理主体、办学主体、评价主体边界的模糊化也为社会各界所长期诟病。同时,在我国未开展管办评分离之前,我国教育督导部门长期附属于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职责不明晰导致的教育督导结果公信力与说服力的缺乏,都使得我国管理体制长期深陷固化之泥藻,导致教育发展越发凋敝[2]。实行管办评分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政府管评一肩挑的难题,明确政府的教育管理权益,而将教育评价权益解放出来,赋予既非教育管理主体的政府又非办学主体的学校的社会组织及团体。

3.推进管办评分离是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监督的重要手段

从2010 年开始一系列政策的颁布落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整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若不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现代化注定要失败。在我国如何真实有效地提高教育体现在如何办好学校,如何让校长充分依据教育规律办学,而不是依靠教育行政命令办学,不必要仰其鼻息,不必重点放在与其搞好关系。管办评分离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表现在实行管办评分离改革之后,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学校办学与政府管理也将接受社会组织的监督与评价,教育评价不在一味地强调升学率,而是转变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多元评价模式。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的由各大教育相关主体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各主体权责范围的清晰界定,并积极委托社会第三方开展评价,是管办评分离改革带来社会各级积极参与办学、监督的典型[3]。

二、“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关系重构

1.改革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关系

政府是教育的宏观管理者,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全社会公共利益对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这种管理是一种外部行政管理,不针对学校内部运作过程和具体环节。管办评分离改革就是要明晰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管理边界,重点在明晰政府作为权力行使主体的权责边界,具体而言权力行使须厘清以下三方面关系:一是目标为公共利益。行政权力带有“公共性”,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有效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公共利益。例如,通过制定法律要求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评估监测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审批学校设置规划优化学校布局、通过倾斜扶持缩小区域教育差距、通过调节招生计划平衡不同群体受教育机会等等。二是强制性特点明显。强制性表现在行使权力主体必须深刻认识到权力是维护国家稳定的有效工具,行使权力主体必须以维护国家基本制度完整,规范社会社会主体行为等为目的。三是遵循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权力的获得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也就是常说的“对政府机关,法无授权即禁止”原则。当前,在处理政府和高校关系问题上,有的地方把“权力清单制度”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清理涉及权力义务各类规范性文件,清单清清楚楚表明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普遍告知,这是处理政府和高校关系的有益探索。管办评分离改革第一点就是要处理好如何管的问题,即要处理好作为行使权力主体的政府与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之间的关系。

2.规范举办者和学校之间的契约关系

这涉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从企业“两权”分离的历史看,所有者既可以自己直接经营实现人和物的结合,也可以将经营权进行委托,由职业经理人实现投资目的。作为学校的设立者、出资者,政府不可能直接从事具体办学活动,须将学校事务交给职业校长。这就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分离也是办学自主权问题产生的一个原因。但是,举办者作为所有者仍然保持一定的控制权,学校具体办学者要尊重举办者的意图,包括举办的初衷、人才培养规格、学校目标定位等,在办学过程中不能将举办者排除在“学校”之外。对公办学校而言,政府同时承担管理者和举办者的“双重角色”。但这两者角色的职能以及由此产生的和学校的关系性质是不同的。一是关系双方范围不同。作为行政管理部门,政府行政权力具有普遍性,对涉及公共事务的个人和组织具有普遍管理权,行政客体具有普遍性。国家教育法律、基本教育政策、基本管理制度,每所学校都要遵照执行。相对而言,作为举办者角色时,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带有“双边”性质。因为,政府设立每一所学校的意图是具体的、不同的,表现在每一所学校服务的地域范围不同、对象也不同,这些决定了每所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定位都不相同。所有这些,举办者都会通过制定学校章程,确定学校的办学性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及规模等事项。二是权力作用方式不同。政府行政权力一般具有强制性,为有效维护公共利益,政府推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行政客体必须接受。例如,对学校的招生行为、收费标准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相对而言,举办者和高校的关系协商色彩浓厚些,举办者主要通过章程监控办学者的办学行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权力限度不同。行政权力主要规范公共事务,属于外部管理,根据规律法规明确学校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管理方式主要是立法、拨款、标准、规划、信息服务等。而学校管理则是深入学校内部的,两者是表里关系,而非统摄、包含关系。

3.厘清上级教育部门和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Rhodes的(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简称IGR模型)政策网络模式中,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关系被视为一种博弈赛局,在赛局中,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参与者努力争取胜出,各自运用其资源,不论是宪政或法律上的、组织的、财政的或信息的资源,藉以最大化对于结果的影响,而极力避免依赖其他的参与者。府际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在管办评分离改革过程中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我国实现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之后,义务教育阶段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为主,同时中央财政予以适当支持,但是在县级与中央之间,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作用被忽视便是例证。在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级教育部门之间的府际关系给予充分重视,充分调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在我国目前教育管理体制下,应深深树立加强省级教育统筹的理念,加强省级教育管理权限,力促在省域内实现教育管理体制优化,管、办、评真实进行分离的局面。

4.界定社会与学校基于利益相关而产生的监督评价关系

管办评分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在社会第三方发挥评价作用的时候,须厘清以下几方面关系:首先,政府与社会第三方评价的关系,管办评分离一时成时尚,许多地方政府争相购买第三方评价,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即在我国现阶段以政府花钱购买的第三方评价如何保障第三方评价的价值中立性,如果政府不购买第三方评价,又如何为社会评价政府提供原始基金,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次,在学校与社会第三方评价中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理性的状态的是引入与此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进行评价,这对于缓解管办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问题依然是谁为评价买单,如若学校买单,这便与政府买单一样,极易使极具公正性的第三方评价成为政绩工程。所以,在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切实探讨如何界定社会第三方与政府、学校的管理,保障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5.保证政府对社会评价的引导规范

社会评价的关键作用就是对一些既定事实进行陈述并对政府、学校发展要求提供相应反馈,所以在社会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学校等利益相关群体对利益无涉的社会第三方进行规范引导,以保障第三方评价的效能最佳。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评价氛围。在我国政府与第三方评价之间的关系惟妙惟肖,主要表现在政府既是第三方评价的主雇户又是第三方评价的监督者,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在“大政府、小社会”的今天,政府依然属于强势地位,为保障社会第三方评价不受政府过多干涉,政府应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法的形式规范彼此行为。

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在根本上就是要重新厘订作为行政权力执行的政府如何管好教育,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如何依据教育规律及自身特色办好教育,作为独立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如何不受利益群体干扰做好科学的、公正的评价。目前,我国尚处在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初期,同时,距离2020 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又仅此4 年时间,管办评分离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小结

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方向是简政放权。为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建议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管理权限,自主核定教职工机构及编制,自主调整绩效工资比例,改革现有教师招聘方式(“先面试后笔试”并提高面试分值);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确保县级有关部门正确行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教师招聘、编制核定等职责。二是建议市、县同级部门厘清职能,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学校自主设定内部职能机构,试点将副校长选拔任用权限下放给校长;扩大学校财务自主权,试点全年经费包干,每年接受审计,及时公开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三是建议公开学校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清理学校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或分担的各项社会工作,凡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环境整治等任务应列入负面清单,原则上一律取消。禁止摊派,尽量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严格控制面向学校的检查评价。

摘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教育要加快综合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管办评分离改革在我国逐渐推广起来,且构成了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基本举措。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对于教育治理体系优化、解决政府管评一肩挑、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都意义重大。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实施带来了教育领域内诸多关系的变化,厘清管办评分离中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管办评分离改革。

关键词:综合改革,管办评分离,教育治理体系,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显鑫.奏响时代强音、助推同步小康:对推进“管办评分离”模式的理性思考[J].贵州教育,2014(10).

[2]俞水,易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3-12-05(03).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8

一、土司衙门的基本结构

土司与土官二者有区别, 它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土官一词自古以来就有的词语, 宋朝以来成为统治西南民族地区的官员称呼。土司一词在明代开始出现。指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官府衙门, 土司分为文武土司二个系统, 而后被混同起来。设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机关, 以土司制度为中心, 实施直接的政治体制。土司制度在我国元朝经明清一直到民国末年才彻底结束。土司的设置和废除先后不一。

元代成立土司制度, 而“土司”一词宋元时期相关文献资料没有这个词, 一直到明代嘉靖45年 (1566年) 该词才出现, 因此土司一词在明代中后期才开始使用。

土司要向朝廷进贡, 起初三年一贡, 这种进贡的方式只是一种形式, 可以看出土司是否重视当时的朝廷, 当然土司进贡朝廷有一笔不少的赏赐, 我们通过史料发现不少土司因没有按时进贡而受到严厉处罚。土司管理的地区, 朝廷不给土官发放俸禄, 土官可以在自己的管辖区向土民征收税收, 不需上交中央政府。土司的土官平时要维护和管理辖区的安全, 如果有战争发生必须为朝廷征兵。土司的土官有一部分直接受朝廷册封并掌握极大的权力, 对该辖区土民拥有绝对的统治, 因此西南民族地区百姓受土司和土官双重的管理和压迫, 这就是所谓改土易流和改土为流, 该政策的实施多次受民族地区统治者土司、土官、土目和土民的反抗, 明政府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二、清政府统治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衰败。

清中央集权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地区进行大规模强制性的改土归流, 而且少数土司支持改流, 充分体现了土司制度进入衰败阶段:其一, 明代实行改土为流政策, 其目的削弱土司力量和权力, 进入改流的主观意识比较强烈, 但是明中央集权中后期由于官场腐败, 社会比较动乱导致自身势力衰弱, 而且南方土司地区没有很好的客观基础, 只是少数地区实施改土为流政策, 这是因为大批土司进行叛乱, 反流复土开始, 充分体现土司极力的反对明政府改革政策, 不惜以武力捍卫土司制度。其二, 清政府实施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清政府根据国力的不断发展及中央集权在不断的加强与完善, 采取对土司进行改革, 这种改革的中心思想是解决“国中之国”的问题, 同时土司之间矛盾也不断激发, 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地域, 不惜一切代价用战争方式继续扩展自己所谓的疆域, 因此大土司在地域、人口、政治、经济、军队不断强大, 威胁了清政府中央集权, 这是土司将被改革的核心原因。尽管明代实施改土为流规模较小, 但是为清政府改土为流奠定了基础。清政府建立初期, 国家强盛, 而且民族地区经元、明时期的改革, 经济、文化得到一定发展, 这是为了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提供有力条件。雍正四年 (公元1726年) 开始在全国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清政府大臣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 具体实施改土归流事宜, 他对土司招抚和镇压并用的办法, 一直到雍正九年 (公元1731年) , 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事宜。曾经的土司地区由流官管理, 土司制度名存实亡。其三, 明清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力量强大。这是我国封建政治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他们有能力实行改革铲除土司制度。明初中央集权大力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同时制定《大明律》, 设内阁和特务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 从而使封建政治主义发展到顶峰, 此时的清政府有能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进一步加强和稳固封建统治, 而且可以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其四, 土司制度的存在形成了二元性的政治结构, 因为土司制度建立在封建落后的基础之上, 其落后的奴隶制和农奴制统治剥削的产物, 而我国中原地区封建政权是相对科学的农业经济为主体, 真可谓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样的政治结构和体系, 阻碍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发展, 必须改革实施改土归流, 消灭土司制度势在必行。其五, 儒家思想对封建政治社会的影响:我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 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推崇并接受,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宣扬“大统一”的政治理论基础, 历代统治者作为一种历史使命和责任。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废除, 对我国政治体系和制度及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封建政治思想在我国民族地区得到很好的贯彻。而且羁縻政策在今天仍然得到改进和发展。

三、土司学文化的研究价值

我认为土司管辖区域实际就是一个“土王国”, 它是“国中之国”, 从整体而言, 它有自己的政治结构和体系, 而且还有管理机构及核心, 相当严格和规范, 通俗的讲, 它与当时的中央集权基本一致, 土司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治800余年, 今天我们研究土司作为一门学科,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从土司文化的特点、属性类型等, 决定了它在中国历史文化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土司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土司文化,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土司文化的属性。第一, 具有民族传统性。中华帝国时期土司文化的开端与形成是在土司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传统性就是封建性。土司文化在我国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具有一定的现代性, 因此民族地区土司文化均衡集中, 拥有传统与现代化两种力量的冲突与整合。第二, 土司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土司文化分布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文化的主流, 其包含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土司文化具有民族性。第三, 土司文化具有强烈的乡土性。在土司改革运动中实行改土归流, 土司受到强烈打击, 土司文化呈现下沉态势成为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成为土司文化的基本属性, 导致土司文化的社会具有强烈的乡土性。第四, 土司的政治级别性。土司具有官本位和政治本位意识, 级别讲究礼数。因土司是朝廷命官, 国家的一级政府。土司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方面都有等级性。因此土司文化不是一种社会文化而是政治文化。官本位体现土司文化的政治价值观, 从而使土司文化具有政治特色性。总之, 土司文化是我国多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 他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和家族性特点文化及民族地区土民乡土文化和土司政治文化等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的地方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民族特点文化它决定了土司文化拥有民族原始性, 复杂性、政治性、本土性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特点属性决定了土司文化已被广大民族认同, 民族传统认同, 区域认同、政治认同、旺族认同的广泛性, 充分体现土司文化的本质是多样复杂的伦理思想型政治文化。因此推行西南民族地区自治和村民自治, 具有文化和政治上的统一性。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现象的形成, 它是土司及祖先在某一区域和时代而改造自然, 改造所谓“国家”而循序渐进实现土司自身政治价值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日) 谷口房男著.杨勇.廖国一.《土司制度论》.百色学院学报, 2007年6月.第20卷第3期.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9

在800里奔流不息的皖江两岸, 镶嵌着一串玛瑙般的城市群, 铜陵就位于其间, 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这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等试点城市, 2010年又被列为国家第一个城市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其在铜官山区整体实施的“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实践, 成为传统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的精彩篇章, 为社会所瞩目。考察铜陵社区综合管理改革实践, 跟踪其创新的做法, 对今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铜陵改革实践有以下几个做法值得总结:

1. 撤销街道办、减少管理层级

铜陵改革首先是从铜官山区级行政区域整体进行实验的改革。根据改革涉及, 铜陵根据铜官山区区内城市人口分布、社区功能、交通状况、地缘环境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 将全区原有的14个街道办成建制地全部撤销, 将28个社区工作站重新整合并建为14个新社区。街道办撤销后, 实行区直管社区制, 这样, 原来的一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就改变为一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 原来的区-街道办-社区的城市管理格局就改变为区-社区的两级管理格局, 从而减少了城市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一个层级设置。改革在铜官山区取得成功之后, 向全市推开, 2011年7月15日, 狮子山区正式撤销原有的4个街道办事处, 将原有的10个社区合并成5个大社区。由此, 铜陵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办的地级市, 实现了市-区-社区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的再造。在一个市级行政区划内将城市四级管理体制改革为三级管理层级, 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行政层级的减少, 降低了行政成本, 凝聚了管理资源, 为现代城市基层社区的强化重组奠定了基础。

2. 区分职能职责、推进政社分开

为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实现最大效益, 铜陵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的原则, 调整分流街道办人员, 改革实现了平稳过度, 安全着陆。与此同时, 将科学分解归属政府职能和社会事权作为重点, 进一步重新划分政府与社区的职能职责, 将原街道办事处和社居委、工作站承担的有关社会服务、区内公共管理事权以及管理考核等职能下放到社区, 而将协护税、城管执法、司法行政、拆迁拆违等行政职能收归回区直, 从而理顺了区直行政职能和社区社会事权, 促进了政社分开, 初步实现了政府的归政府, 社会的归社会。为克服改革后, 传统体制惯性以及做好职能职责的衔接, 铜陵创新性地探索建立了区直部门与新社区对接机制、工作议事协商制度, 一方面在社区推进区内公共服务事项“一厅一站式”受理审批, 另一方面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 提高服务意识水平, 这大大改变了政府行政管理方式, 提升了政府形象。简化办事程序, 让社区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好处。

3. 资源重心下沉、强化社区功能

改革的目标不是为了减少层级而减少层级, 而是要通过改革, 发挥资源运用效率, 更好地服务基层民众。因此, 实现工作重心的下沉、强化社区功能, 必须同步实现资源的聚集和下沉。改革根据“财随事走, 费随事转”的原则, 积极探索公共资源和社区财务资产运用、管理新模式:一是依据“统一核算、集中管理”要求, 建立完善社区经费的预决算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二是凝聚原有的街道办房屋等资产归口统一管理, 收益和多余的工作用房则全部用于社区服务;三是合理配置人员, 增强社区队伍, 有效地缓解了社区资源不足, 事务沉疴日重的矛盾。改革后, 社区居民公共活动面积由9400多平方米增加到18000多平方米;社区管理经费由以前的3万元左右增加到30—50万元;而社区工作者也由以前的7-12人增加到22-40人, 从而实实在在地强化了社区力量, 突破了事务下沉, 资源却上聚的体制障碍。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向社区凝聚, 大大增强了社区功能发挥的能量, 为社区治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4. 创新组织建设, 扩大居民自治

铜陵改革是在党委领导下有组织地有序展开的。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新社区创新建设形式, 一是发挥区内退休老党员作用, 组成党员志愿者组织, 参与社区自治;二是对驻区单位党员实行双重管理, 丰富了党的基层组织生活;三是支部建在网格、楼栋、使党建工作实现了新社区全域化。为激发社会活力, 铜陵改革创新了社会组织登记制度, 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务类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居委会直选, 实现了居委会综合事务、民政事务、人口计生、综治维稳信访、市容卫生 (文明创建) 、社会保障和经济服务等专门委员会自治组织体系和社区居民议事组织、机制的相互促进, 协商沟通, 丰富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时代内涵, 从而使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得以焕发。

二、铜陵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

铜陵改革突破传统街居制城市基层管理的障碍, 克服了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矛盾, 也为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明晰了方向。到2013年, 铜陵市又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要求, 将铜陵县纳入社区改革盘子里,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 扩大城乡居民均等化社区服务范围。社区再造为铜陵和谐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应该说, 改革三年实践取得了巨大成效, 改革的经验也得到各地的借鉴, 安徽蚌埠、滁州等地正在推广。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看, 铜陵改革至少取得了以下成效:

1. 满足了居民多样需求

改革以服务为导向, 极大地满足了日益多样化的居民需求。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根, 是城市居民情感的家园。民生所需就是改革所求, 因此铜陵在健全网格化、精细化、责任化管理制度和机制基础上, 不是见物不见人, 而是以人为本, 加速推进社区服务便民化、均等化、细密化、人性化, 推进一站式服务、代理服务、面对面服务全覆盖;“2881890”家政服务平台的开通, 打造了“315”社区生活服务圈, 使, 贴近、贴身、贴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改革以来, 社区开展了20多类170多项服务项目, 社区年均为市民解决服务诉求事项达到1.5万多件/次;特殊群体、空巢独居老人每天都能享受到1小时的义务服务;居民看病就医、文化娱乐、社会治安、就业社保等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

2. 优化了社区工作队伍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 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任务日重, 社区工作队伍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迫切, 铜陵改革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采取多种举措, 优化社区工作者人才结构。改革前, 铜官山区街道办及其所辖社区、居委会共有工作者569人, 改革后经过优化组合, 精简了13.5%, 但人数虽然减少了, 直接为居民服务的人才却增加了, 社区工作者素质得到了提升, 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据统计, 改革后, 铜陵社区工作者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占比53.8%、比改革前提升了12.9%;从区直部门抽调优秀人才充实基层的做法, 更为稳定和优化社区工作队伍起到了示范。

3. 训练了居民自治能力

铜陵市在社区体制改革中, 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积极推进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完善居民自治制度,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法律框架下, 创新居委会组织体系, 探索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居民公约制度、居民和党员代表议事制度、议事协商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 不断完善社区民主自治体制机制;扩大社区居民民主议事协商领域和民主监督范围, 问需于民, 完善民主听证制度机制, 在关系到民生和社区治理的问题上, 积极听取居民意见, 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将以前的“为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 这些在细微中转变的治理机制和活动, 很好地教育了社区民众, 训练了居民自治力。

4. 巩固了党的基层政权

坚持党的领导, 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原则。铜陵改革后, 在社区成立党工委, 党工委直接隶属于区委管理, 主要承担社区范围内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因此, 改革不但没有削弱党的基层领导, 而且巩固了政权, 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网格支部, 楼栋小组, 充分发挥了作用, 通过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创新, 密切了党群联系, 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社区政权的巩固, 为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党的城市建设主张, 夯实了政治基石, 也为实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提供了政治保障。

5. 丰富了协同治理内涵

社区治理, 要在协同;协同之魂, 系于宽容。因此, 尊重社会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强日常沟通, 建立协调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铜陵改革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一是在党工委领导下, 充分给予社区各个主体意见表达空间, 让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上达;二是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让各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三是建立代表工作室, 让两会代表常态化地与居民面对面交流, 及时化解矛盾;四是推进共駐共建, 让驻区单位积极投身社区治理;从而形成了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网格-楼栋-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众议事机构-居民-代表协同治理机制, 丰富了协同治理的内涵。

三、铜陵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追踪铜陵城市社区改革轨迹, 我们发现, 改革缘起于转型社会的多样需求和传统街居制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 因此, 切中了时代发展的大势, 抓住了城市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撤销街道办, 减少管理层级, 把城市社会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基层, 以问题为导向, 以民生服务为牵引, 强化社区功能, 探索把社会矛盾化解在社区的新路, 蕴含了丰富的信息,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为城市管理走出传统街居制体制困局提供了成功个案

传统城市街居制, 具有中国的国情, 自建立以来, 在城市社会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在加速, 社会矛盾也在累积, 越来越多的转移人口、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沉积到城市社区, 这对传统“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考验。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降到社区, 不同居民群体多元需求也集中在社区, 社区不仅是转型城市社会居民的生活场, 也是社会矛盾和舆情民意累积的基层。街居制已难以适应新型基层社会管理的要求, 铜陵改革在全国率先走出街居制体制困境, 对全国各个城市正在进行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是城市管理走出街居制体制困境的成功个案, 具有普遍的参鉴价值。

2. 为城市管理摆脱政社不分的矛盾纠结提供了新的尝试

铜陵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一个鲜亮的地方在于, 探索了城市基层管理政社分开的新路。改革摒弃了街道办体制的局限, 一方面精简了行政层级, 节约了政府资源, 另一方面也理清了政府与社会的区别。将政府职能与社区事权进行重新界定划分, 约束了政府之手, 也为社区腾挪了自治空间;增强服务意识, 改变服务方式, 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行为的转变。增强社区管理民主化, 以扩大社区自治为抓手, 真正实现了城市基层管理“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 从而也促进了城市社区向现代区域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转变, 开了风气之先。这为城市管理难以摆脱政社混同不清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

3. 为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尝试了多元协同的新机制

十七大以来, 中央确立了社会管理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又明确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也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总方向。城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部分, 其现代化的趋势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铜陵改革走出了一条扩大居民自治, 释放社会主体活力, 推进多元协同治理, 建立民主参与的矛盾调处新机制的坦途。其创设的社区事务民主听证制度、居民议事机制、代表沟通机制、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不同组织协商管理等制度机制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治理的内涵, 为转型国家的城市基层治理和民主化决策注释了多元协同的新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

[2]十八大报告.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10

所谓参与式预算改革, 就是要将原来政府在私下和内部进行的预算过程改变成为让公众知道并且进一步的发展, 是要公众参与, 提出不同意见, 进而对预算进行修改, 使政府的财政预算开支能够适合社会全体公众的利益需要。参与是预算改革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

接下来, 本文将从改革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三个方面, 对新河镇参与式预算改革做一简要的探讨。

一、新河改革的意义

新河镇参与式预算改革的意义是十分突出的, 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预算过程本身来看, 公民的参与和人大的有效监督, 能够大大增加预算过程的透明度, 同时更好地促进公众偏好的有效表达和集结, 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

(2) 从公民的角度而言, 参与式预算为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途径。以往, 政府的公共预算过程都是隐蔽的, 公民很难有效表达自己的选择偏好, 更加难以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通过此次改革, 参与者获得了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和信息, 能够从容地表达自身的兴趣, 促进决策朝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

(3)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 参与式预算改革能够有效减少传统预算过程中的腐败问题, 极大地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同时消减地方政府治理中的一系列问题, 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4) 对地方人大而言, 参与式预算改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发挥。在现行的地方治理体制下, 人大一直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虽然宪法规定人大有监督政府的权利和义务,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人大仍难逃“橡皮图章”的定位。参与式预算改革在扩大公民参与之后, 人大的预算约束力实际上也得到了加强, 人大开始真正地来监督政府而不是给政府打“掩护”。人大功能的实际发挥是我国基层民主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新河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 新河镇参与式预算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公众参与不足的问题。陈家刚和陈奕敏在对新河镇进行调研时发现, 新河镇预算参与过程的广泛性明显不足, 大多数的乡村和社区居民没有参与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讨论、对话和交流中来, 而且目前的公民参与多以村干部和企业领导为主。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传统尚未形成, 换言之, 民主意识在我国从来都是比较缺失的。虽然在进行参与式预算改革之前, 新河镇早在1999年就实行了民主恳谈的做法, 但要在民众心目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参与理念, 恐怕短短的七八年时间还远远不够。

其次就是技术层面上的阻碍, 这在预算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在民主恳谈环节, 许多村民由于文化层次不高, 对政策的理解能力不强, 因而被“技术性地”挡在了参与的大门之外;在预算案的讨论、审议过程中, 预算报告和草案的技术性也使得许多人无法有效参与;同样, 由于技术的缺乏, 许多代表提出的预算修正案都无法进入到正式的讨论范围之内。

(2) 改革的持续性问题。这一点也是各方关注者所普遍担忧的。因为在我国, 地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直接动因往往是面临的危机情境, 以及改革者个人力量的推动。例如, 新河改革就是新河镇在面临财政赤字的压力下, 由陈奕敏等地方官员一手筹划的。对地方政府而言, 会不会出现危机消除、改革旋即废止的情况?而对于改革推动者个人而言, “成功则鲜花满地、失败则前途坠地”的残酷现实究竟能否给他们带来持续的动力?再者, “人走茶凉”的情况会不会发生?这些都是未知数。新河改革在2007年一度险些“停摆”, 正是这些担忧的隐现。

三、促进改革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Cupps说:“避免公民参与或没有经过良好设计与规划的公民参与过程, 不仅对公共管理无所裨益, 而且对管理本身形成一定的挑战、对民主目标形成严重的冲击”。[1]单就这句话的评判标准而言, 新河镇的改革无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第二步的步子也才刚刚迈出而已, 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 新河试验要想实现“良好的设计与规划”, 在参考外国模式的基础上, 至少还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寻求创新和改进:

(1) 将公民参与延伸到公共预算的编制阶段。目前, 新河镇的改革明显还是更多地侧重于公共预算的审议阶段, 预算的编制过程基本上还维持着政府单一主体的运行模式。实际上, 如果在预算编制阶段就引入公民的参与, 让预算案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公众的偏好, 那么预算的审议过程也会轻松许多。在这个方面, 巴西阿里格雷港市的做法可以提供很好的参照。[2]

在巴西阿里格雷港市, 公众参与预算编制主要表现为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整合偏好、选择优先项目, 并通过全体会议选举的代表与相关机构对政府预算决策施加影响。在这个过程中, 社区在整合、传递公民偏好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纽带性作用。将这一成功经验运用到新河镇的改革试验中来, 就是要在政府编制预算草案之前, 先举行一次或几次的民主恳谈会, 充分了解公众的需求, 并以此作为编制预算草案的依据。具体的需求整合方法, 也可以参考阿里格雷港的做法, 创新出符合中国乡镇特色的传递模式。

(2) 在预算审议阶段, 前文已经提到新河改革正面临着公众参与不足的问题, 并且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即民主意识不足和技术层面的阻碍。

相较于民主意识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言, “技术鸿沟”的消弥倒是有机会在短时期内实现。例如, 为了解决参与者们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河镇在2006年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先期对代表和村民进行培训,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 为了方便代表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对预算草案进行熟悉, 有专家建议将材料更加提前地送到参与者手里。再如, 对尚处在初级试验阶段的改革而言, 降低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规格或许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另外, 如果能引入一些第三方的专业化组织 (如NGO、媒体等) , 为参与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无疑对改革也是大有裨益的。

(3) 预算执行阶段的有效监督问题。新河镇为了达到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的目, 创造性地增设了“镇人大财经小组”这一机构, 作为人大闭会期间的代理履职机构。而在财经小组成员的产生上, 新河镇目前的做法是:先由人大主席团提名, 再由镇党委审核, 然后提交人代会表决通过。这一程序如果能加以改进, 由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 可能会更合乎民意, 更能增强财经小组的独立性和监督力度。同时, 财经小组成员的工作方式、监督程序尚需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对预算执行的监督问题上, 乌干达的“以结果追溯过程”的模式值得借鉴。[3]具体到操作层面上,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对预算投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抽查, 追溯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

(4) 加强对预算绩效水平的评估。预算绩效评估是一个完整政府预算过程的归止, 它最终决定了一次公共预算的成败。新河改革从目前来看, 还没有触及到这一领域, 这一点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

具体而言, 对预算绩效的评估我们遵循的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由于公共预算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公众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所以公众满意度大致可以作为衡量公共预算绩效水平的主要依据。公众满意度的调查, 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 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最后, 调查统计所得出的结果, 也可以作为下一年度政府预算审查的参考要素之一。

四、余论

新河改革在增加政府公信力的同时, 也提升了民众参与政治的技巧, 更为重要的是, 它让人大这一权力机构真正掌握了人民赋予它的权力。总之, 新河改革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但就其出发点和创新性而言, 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基层民主的希望。

“清歌一曲梁尘起, 腰鼓百面春雷发”。新河试验就是中国基层民主改革进程中的一曲清歌, 一面腰鼓, 我们期待在它的引领下, 中国改革能够奏响新的乐章, 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Cupp s, D.S1977.Emerging p roblem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7, 478-487.

[2]王逸帅, 苟燕楠.国外参与式预算改革的优化模式与制度逻辑.人文杂志, 2009, (3) .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11

电影《可可西里》海报

在“国家—民族”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而在“全球—国家”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则特指与外国电影相对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电影。本文中的“民族电影”,是在前一层面上使用的,即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近年来,我国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宁夏电影制片厂,已经通过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民族电影制片厂而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其“真转实改”,而且要求国家和地方在相关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上给其以切实的扶持。

一、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改革的意义

由于我国民族电影制片厂历史积弊较多、体制惯性巨大、机制惰性严重,其姗姗来迟的转企改制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前途难卜,正所谓“不转制是等死,转制是找死”。近年来,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以小成本电影、艺术电影维持生存。一些民族电影即使在国际和国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也往往在市场上受到冷淡。在商业大片为王、企业巨头当道的当代电影产业,民族电影制片厂仅仅以自身的力量与国内外优势电影企业争夺市场或很快成为现代企业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国并不能简单地将民族电影制片厂向市场一推了之,而是要以切实的扶持深化其改革。这样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绝不是全球文化的同质化,而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世界整体化发展进程。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http://www.mcprc.gov.cn/xxfb/zcfg/flfg/200708/t20070803_42913.html)

就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其现代化的后发性、输入性和被动性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其文化的重构、文化价值的突变、文化主体的焦虑是必然的。这也是民族电影制片厂重点思考和反映的问题。民族电影制片厂特殊的文化身份,决定其先天具有保护多样性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民族电影制片厂根植于民族文化、积蓄于民族情感、出发于民族意识,因而能以多种形式反映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能深层次地挖掘民族艺术、知识、信仰、习俗、道德等内容,进而能起到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作用。基于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发展、繁荣民族电影的创作。这对于整合、保护、传播、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保护民族电影的原创力量

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外大片的冲击,以及由于电影管理体制、机制等原因,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日趋萎缩。尽管近年来的民族电影仍维持一定的产量,但拂去其泡沫的表层,就会发现其深处的巨大扭曲和苍白单调。例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的创作定位已经发生偏移,工业标准化、伪时尚化、伪个性化成为创作趋向,满足外界猎奇与想象、提供民族文化奇观或符号成为创作要旨,一部分创作者已放弃了精英立场,陷入了漠视现实与消费历史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一些商业化的民族电影,表面上华丽眩目或票房上佳,但由于民族现实关怀的缺失、民族历史认识的浅薄乃至悖谬,更由于迎合市场的潜在动机,其实质仅是对中国民族电影一次次饮鸩止渴般的拯救。

为实现民族电影的良性发展,国家和地方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壮大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超越“为生存而为”的阶段,才能走出华丽影像和浅陋思想相伴的怪圈,才能到达自由探索、自主创造并提供更大价值的层次,进而建立以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核心的电影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同时,民族电影制片厂自身也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尊重艺术,重视人才,努力调动其积极性,特别是要培养、扶持青年创作者,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3.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民族文化

文化是由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组成。物质文化包括可感知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人文景观等;行为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活动;观念文化包括意识形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民族电影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每一部民族电影都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只揭示到表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深入到了中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则能够全面反映民族文化。这主要取决于电影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表达水平。

发展民族电影制片厂,有利于发挥其创作群体和电影素材的本土优势,进而在其影片创作中更能接近如下目标:深层次挖掘民族特性,真切关注民族个体及其内心世界,最大程度地避免民族风情的表面化、民俗文化的展览化、人物塑造的模式化等不足。《美丽家园》、《索密娅的抉择》、《吐鲁番情歌》、《花腰新娘》、《可可西里》、《诺玛的十七岁》、《尼玛家的女人们》、《图雅的婚事》等影片,虽然多数叫好不叫座,但其文化价值远大于票房价值。从更大视域来看,这些影片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族群及个人问题,它还折射、关乎到国家乃至全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完整性和深刻性。

4.有利于更真实地反映民族文化

面对同一个民族题材,不同的电影单位和人员会因创作视角不同、创作动机不同、文化情怀不同,使作品呈现出来的“真实性”不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民族电影制片厂及其创作人员扎根于民族地区,生活于特定民族群体中,对其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所以能以特定民族“代言人”的身份真实反映其文化。反过来,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本土性和不易转移性,也决定了只有民族电影制片厂才能最充分地发掘其文化价值,才能最鲜活、最真实地体现民族审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才能赋予其丰富的美学内涵和较强的表现力。这不但提升了民族电影的文化品位,还有助于实现民族心理的透视和民族文化的建构,并为其它文艺创作乃至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文艺学、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电影《图雅的婚事》海报

如果说特定民族性格的刻画还能够在符合事物普遍逻辑的基础上生成可信度的话,那么,民族风俗的真实性是只能“生活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中挖掘创作资源。而这种资源,又必须是通过真实可信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正如李树榕所言:“只有当主创人员抛开他者心态、抛开猎奇心理、抛开俯瞰视角,让自己真正沉入民族的生活并被其所感动,进而爱其所爱、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同时还能够深入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当中,抓住人性的基本特点,才可能廓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才可能对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给予真实表现。”(李树榕:《以“真实”推动民族电影进步》,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3日)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电影制片厂仍然是最有资格触及和表达“民族真实”的创作单位。为使民族电影从“难以真实、难以深刻”的尴尬中走出来,扶持、引导民族电影制片厂应该是最为有效的外围手段。

5.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已成为少数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其表现包括:现代对传统的否定,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断裂;强势文化的霸权和扩张,造成了文化秩序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失衡;人对物的依赖和极端个人主义,带来了社会与人的普遍物化和扭曲。中华民族要把全球化引导到一个更加安全、合理的方向上来,就必须依靠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而民族电影制片厂就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一社会功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理想和追求的集中表述,能为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既包括民族内的文化认同,又包括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确认。前者是各民族文化个性的保持,是由共同的思想、价值、情感、规范、目标产生的向心力和亲和力,后者是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凝聚和整合。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化解文化冲突和文化危机,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突破,是时代赋予民族电影制片厂的重任。

6.有利于平衡电影生态

我国缺乏层次丰富、布局合理的电影市场,民族电影被迫和娱乐大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行政力量的介入,也较少偏向于处于弱势的民族电影,而是偏向于已经处于优势的娱乐大片。于是,大片的成本和票房节节升高,电影资本高度集中,文化价值观空前统一,大型电影企业对公共资源的占领也更为彻底,而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创作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不可否认,大片和大型电影企业的兴盛刺激了电影市场的活跃,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思想的垄断、文化的单一和对民族电影制片厂的“挤出”效应。

发展民族电影制片厂,是构建一个在全球话语与地方知识之间交流互动、在社会公益与文化市场之间达成平衡的电影生态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在这样的电影生态中,民族电影制片厂才能更好地履行以下使命:反映各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在混乱和失衡的商业文化中寻找人类的精神信仰,在各民族面临的现代化困境中寻找问题根源和解决方案,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体制机制弊端,启发民众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民族电影的发展与改革路径,等等。尽管民族电影制片厂在目前问题颇多,但作为维系中国电影生态平衡的重要成分,它们潜在具有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国家和地方只要对其生产能力予以保障,对其发展方向予以引导,其责任和价值就不会弱化、异化。

二、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改革的对策

1.优化政策环境

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的政策环境,主要是由政策内容(制度性规定、规范、规划、计划、原则、意见、要求、措施等)、政策主体(主要是政策研究、制订、传播和执行者)和政策行为构成。其中,政策内容是政策环境的首要组成部分,它在国家层面上主要有两个类别:文化产业政策和电影行业政策。与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一般具有综合、宏观、概括的特征,而相关的电影行业政策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

优化政策环境的最佳路径之一,就是出台财政税收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具有利益性、间接性、诱导性等特点(岳树民:《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载《税务研究》2009年1期,39-45页),它在支持民族电影创制、推进民族电影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民族电影市场繁荣、建设民族电影产业项目等方面绩效初显。尤其是,财政税收政策使民族电影市场环境在以下几个结构层面上逐步得以优化:在组织结构层面,一批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民族电影企业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中小电影机构步入良性发展之路,电影资源得以整合,不同规模、不同环节、不同所有制、不同定位的电影组织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在资本结构层面,随着财政税收扶持力度的加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各类资本大量涌入,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多元整合开始出现;在区域结构层面,电影二级市场前景广阔,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成为新的增长点。此外,政府还应出台影院投资政策,引导、扶持地方部门和投资方尽快建设民族电影院线或艺术电影院线,并对民族电影在投资、税收、专项资金上给予优惠;而民族电影制片厂也应努力打造民族电影品牌,并运用现代商业包装和市场营销实现其市场价值。

2.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民族电影制片厂在改革中明显处于劣势,而且,其资源实力不如大型国有制片厂和电影集团,其市场运作不如民营影视企业。近年来,在制作主体的整合方面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电影行业外的具有国营、民营多种所有制形式组合的大型媒介企业,加快了产业合并的步伐,按照现代媒介集团的规律进行集团整合,形成远远超过原来中国电影行业中的大多国营企业的实力。加上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快了上市步伐,为下一步完成产业整合奠定了基础。从企业生产到品牌建设,从独立环节到产业链整合,从单一渠道到跨媒介渠道,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粗放运营到规模经营,中国电影产业的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已经开始。(尹鸿、梁君健:《从解放生产力走向提升竞争力——产业化改革十年来的中国电影制片业》,载《当代电影》2012年7期,4-10页)

在此情况下,民族电影制片厂的未来发展空间堪忧,这就需要以体制和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首先,要尽快将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模式依法转化为企业公司制模式,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企业组织形式;其次,通过行业整合,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有效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再次,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企业逐步改制为多元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促进不同资本之间的收购、兼并、重组,鼓励相互参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企业产权多元化,构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第四,在民族电影制片厂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特别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都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规范产权交易,维护法制秩序,保障改制的规范、有序、健康、正常进行。

3.加强民族电影产业研究

民族电影以往仅仅是具有精神与文化价值的研究样本,其市场、制片、发行、放映、营销、衍生品开发、消费等产业性质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或淡化;即便在当今中国注重电影产业发展的话语体系中,对民族电影的认知和探讨,仍主要集中于几部具有某种代表或经典意义的影片的精神与文化价值上。

为了形成民族电影研究的生态平衡,研究者应更多地关注民族电影的资金、市场运作以及品牌、市场效应,从民族影片的技术创新、娱乐效果、营销策划与文化品格、美学形式、叙事话语、类型分析、精神价值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构,从文化资源、媒介传播、文化生态、功能诉求、全球视野等方面解析民族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规律,从电影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维度形成多元包容开放的思想交汇。

4.开拓民族电影市场

虽然一级市场是电影消费能力最大的市场,但其中的竞争也最为激烈。鉴于自身的特点,民族电影制片厂在进取一级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开拓二级市场。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城市为666个,其中特大城市32个,大城市43个,中等城市192个,中小城市400个左右。另外有2万个建制镇,其中1800多个是重点镇,主要分布在南方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按照影院建设对集中人口和人均GDP的要求,目前我国有600个左右的中小城市和1800个重点镇是适合进行二级市场终端影院建设的目标地区,另外在60多个城市的社区也需要建设社区影厅,大学也需要建设数字影厅,这些都为民族电影制片厂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民族电影制片厂要开拓市场,建立院线也是捷径之一。国内各大电影院线基本上都主攻一级市场,所以民族电影厂可以根据自身资金条件,选择在二级市场建立自己的电影院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村电影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族电影厂要利用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第三级市场,建立农村牧区放映队,为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农村电影观众、开拓农村电影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民族电影厂要及时地了解农村观众的需求,播放农民喜欢看的电影。为此,民族电影制片厂要逐步在农村和牧区设立服务站。

5.注重电影营销

民族电影制片厂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电影策划阶段,应采取为影片建立网站、与各大网站建立链接、对影片进行评论、开通影片视频专区、出版影片电子杂志、举办网络互动等策略;在电影制作阶段,应策划一系列新闻热点事件和公关活动;在电影发行放映阶段,应以增加票房收入为目的,调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营销,包括上映前期的预告片、花絮、拍摄现场追踪、明星动态报道、主创人员访谈,以及影片上映期间的深度访谈、电视节目录制、综艺类节目“软广告”等;在后电影阶段,如果电影具有品牌效应,就可推出相关衍生产品。

为了扩大电影的传播范围,拓宽电影的发行渠道,增加电影的播映平台,转换电影的表达形式,创造电影的延伸价值,民族电影制片厂应充分利用综合、视频、社交、音乐、游戏、文学等类型网站以及个人空间(博客、微博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信、公共交通、户外广告、音像出版等方面的资源,以整合营销、事件营销、品牌营销、资讯营销、消费者互动营销等模式,提升电影在各发行渠道和播映平台的传播效果。

6.提供动力和保障

与商业电影相比,民族电影受众较少;与国有大型电影集团、民营电影企业以及境外电影公司相较,民族电影制片厂具有市场狭窄的劣势。这就是说,如果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民族电影制片厂的生存尚属不易,其发展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民族电影制片厂的转企改制和深化改革,不是国家、地方政府“甩包袱”,而是要为其提供动力和保障。

教学方法意义与改革 篇12

过去,教师大多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堂上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 笔者认为,这样教学,一些问题虽然交待清楚了,但由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仅仅是一听了之,容易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养成依赖性,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及对学生探求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地学习,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先预习教材,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边议、边讲、边练习的做法,目的是指导学生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笔者在复数几何意义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叙述如下.

一、复数的几何表示

( 一) 用复平面内的点来表示复数

( 1) 复数Z = a + bi与复平面内的点() 对应? 复平面内的点( a,b) 对应复数Z = ?

( 2) 什么叫做复平面? 复平面与原来所学的直角坐标平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 3) 复数能用复平面内的点来表示的依据是什么? 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有什么关系?

( 二) 用复平面内的向量来表示复数

( 1) 什么叫做向量? 如何表示? 什么叫做零向量? 它有无确定方向?

( 2) 两向量具备什么条件就相等? 相等的两向量与向量的起点有无关系?

( 3) 相等的两向量对应的两复数有何关系?

( 4) 什么叫做复数的模? 如何计算? 复数的模是实数还是虚数? 能否比较大小?

( 5) 图1中Z1与Z2表示的复数有何关系?

( 6) 如何用几何方法求图2中所表示的复数?

二、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复数加、减的几何意义应该以加法的几何意义为基础,因为加法的几何意义弄清楚了,减法的几何意义也就容易解决了. 同时,学生在应用几何意义解决几何问题时又特别容易混淆复数的和( 差) 与复数和( 差) 的模的概念. 所以,在学生对复数加( 减) 法的几何定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再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强化:

( 1) 图3中的OZ对应什么? | OZ |对应什么?

( 2) 已知复数Z1= 5 + 3i,Z2= - 2 +4i对应向量OZ1、OZ2,那么Z1Z2和Z2Z1表示的复数各是什么? | Z1Z2|和| Z2Z1| 有何关系?

三、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

( 一) 复数的三角形式

( 1) 复数的三角形式是什么? 式中r、θ表示什么? 什么叫做复数的模、幅角、幅角的主值?

( 2) 复数的三角形式与代数形式的互化公式是什么?

( 3) 两个复数相等的模与幅角有什么关系?

( 4) 1 r( cosθ - isinθ) ; 2 - r( cosθ + isinθ) ; 3r( sinθ +icosθ)

123是不是复数的三角形式? 若不是,你会把它们化成复数的三角形式吗?

( 二) 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

( 1) 利用数的三角形式进行乘法、除法运算的法则是什么乘法、除法的几何定义是什么?

( 2) 计算2( cos60° + isin60°) ( cos90° + isin90°) ,并说明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 3) 图3中OZ在其模不变的情况下,绕O点逆时针( 顺时针) 旋转θ角,到达OZ1,OZ1对应的复数Z1与OZ对应的复数Z有何关系?

( 4) 图4中MZ1绕M点逆( 顺) 时针旋转θ角到达MZ2,那么MZ2对应的复数与MZ1对应的复数有何关系?

上述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确一个向量MZ1绕着起点M旋转θ角得到MZ2,不论起点是不是原点,MZ2对应的复数与MZ1对应的复数有以下关系: 若MZ1绕M点逆( 顺) 时针旋转θ角到达MZ2,则MZ2对应的复数应为MZ1对应的复数乘( 除) 以一个模为1的复数cosθ + isinθ.

上述问题学完后,为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引进“荒岛探宝”这个典型题目,作为复数加、减、乘、除几何意义的综合练习. 有个名叫皮克的青年,在他曾祖父的遗物中,发现了—张羊皮纸,上面记载了关于宝藏的话: 乘船至北纬×× ,西经×× ,即可找到一座荒岛. 岛的北岸有一大片草地,草地上有一棵松树. 从松树P向左前方走一段路,你会遇到一块红石头A,并记住走了多少步;从红石头处向左拐个直角,再走同样长的一段路,到达荒岛上一点,在这里打下第一根桩A'; 然后回到松树P,再向右前方走一段路,你会遇到一块白石头B,记住从P到B走了多少步; 到了白石头向右拐个直角,再走同样长的一段路,到达一点B',在这里立下第二根桩B'; 只要在两根木桩A'和B'正中挖下去,就能找到那个藏有奇珍异宝的宝库. 因为,宝库的位置写得很明确,于是,这个青年就乘船来到那个荒岛上,找到了白石头和红石头,遗憾的是那棵松树却不见了. 因此,他只好狂乱地在草地上挖起来. 由于荒岛太大,一切都是白费力气,他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去了,你能帮助他找到那个宝库吗?

我们可以这样来求解: 建立复平面,以过A、B的直线作实轴,过AB的中点O作垂直于AB的直线作虚轴( 见图5) .

设 A( - 1,0) ,B( 1,0) ,P( a,b) ,则 OA = - 1,OB = 1,OP = a + bi.

由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知: AP = ( a + bi) + 1,BP = ( a + bi)- 1.

由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知: AA' = AP× ( - i) = ( a + 1 + bi)× ( - i) = b - ( a + 1) i,BB' = BP×i = ( a - 1 + bi) i = - b + ( a 1) i.

由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知: OA' = OA + AA' = - 1 + b - ( a +1) i = ( b - 1) - ( a + 1) i,OB' = OB + BB' = 1 + [- b + ( a - 1) i]= ( 1 - b) + ( a - 1) i.

即 A'( b - 1,- a - 1) ,B'( 1 - b,a - 1) ,M( 0,- 1) .

若P在红、白石头的另一边,M( 0,- 1) .

即不管松树位置如何,宝藏的位置是一定的.

上一篇:江西景德镇下一篇:核主成分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