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提升效应(精选8篇)
创新提升效应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总结了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三个功能效应:锻炼和养成创新性思维、培养和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最后,提出了关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利用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责任,而高校,理所当然的承担着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使命。2011年,教育部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种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进步。学科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教育从业工作者的重视。
一、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又高于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考查学生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推进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种类繁多,涉及到多种学科,而一些综合性的竞赛活动还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以在高校中广受关注、学生参与度较高、对学生锻炼能力较强为统计准则,按照学科门类不同大学生学科竞赛可以划分为综合类学科竞赛、理工科类专业竞赛和文科类专业竞赛。综合类学科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理工科类专业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文科类专业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策划比赛、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等。除了国家级层面组织主办的赛事,省级政府部门、学会、协会组织的大学生竞赛,大多数是作为参加全国竞赛的选拔赛而举办,而各高校则根据专业特色、教学需求、人才培养的需求等目的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所有这些门类的学科竞赛,已成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实践平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衡量指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能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和亟需提升和加强的能力,也能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创新创业能力按照其内涵界定,可以将其分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两大模块。创新能力是基础,创业能力是升华,两种能力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行为。
1、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新方法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潜质的必然结晶,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特点。创新能力按照其内涵和对创新创业实践的促进效应要求,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创新感知能力等。创新能力提升的源泉来自于创新性的思维。创新思维作为思维方式的高级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至关重要,是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创新思维需要在一定的客观条件 (高校教育环境、社会发展趋势等)下,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不断追求,并要坚定而又持续性地参与各种客观支撑活动的协同作用下形成的。高校的各类学科竞赛作为学生认可度高、参与度高、平台壁垒低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养成创新性思维最好的选择。
2、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创业行为的孵化器。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扑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即潜在的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把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三本教育护照’,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同等地位。”基于创业实践的需求,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这六种能力满足了创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应该具有的关键技能、心理条件和隐性知识,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能力要素。
三、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分析
高校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的重要实践平台,不但是理论知识有效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助推器。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学科竞赛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锻炼和养成创新性思维、培养和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1、锻炼和养成创新性思维
学科竞赛的种类很多,但不论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竞赛范畴(大学生建模大赛、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还是综合性的学科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大学生要想参加这些比赛,并且期待取得较好的成绩,具备创新性思维是基本素质和潜在要求。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大学生既要认真了解以前参赛的获奖作品,更重要的是有别于以往的作品,推陈出新,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确定立题方向。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例,工科类的参赛学生以技术性和应用性占有明显优势,这主要是基于其具备技术创新、发明专利等创新性的特点。
2、培养和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和依托,将第一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重新组织、梳理,结合实际和实践需求,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行为的转变。学科竞赛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基础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课堂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自行拓展专业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甚至还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专业以外的知识内容。大学生在完成参加学科竞赛的作品的过程中,学科竞赛对知识内容的潜在要求和完成作品的“使命感”会大大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比如一件创业计划竞赛的作品,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负责技术环节的队员需要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负责财务方面的队员需要了解技术环节方面的知识,而作为团队负责人,则需要了解专业技术、市场营销、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需求,不但强化了大学生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和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学习不同专业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3、培养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的,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作为参赛团队的成员,组建团队之初,可能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专业知识、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均有很大差异。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参赛学生要学会相互沟通,密切合作,每名参赛队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另外,参赛队员除了要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自己作品的完成争取便利条件。可见,学科竞赛对参赛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和手段。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措施
学科竞赛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而举办和参加学科竞赛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手段和实践平台,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学科竞赛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创新创业的教育手段,需要优化形式和结构,提升效果,发挥教育效果的优势作用,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培养和提升提供新的思考和路径。
1、加强专业学科知识教育
专业学科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创新不是脱离实际的凭空想象,是以专业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的升华。学科竞赛的内容必须以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围绕专业学科知识特点设计比赛内容,完成参赛作品,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再深入学习和理解。借助学科竞赛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的优势,鼓励学生将专业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思考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这就要求学科竞赛的作品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知识和最新的学术内容展开,既不能脱离学科的范围,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由探索、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和潜能。
2、完善竞赛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目前的高校学科竞赛,一般都是按照不同的专业门类归口到各个专业教育部门,综合类的竞赛大多由学校的团委、学工部门负责组织。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科竞赛的重要地位,高校首先应该成立专门的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指导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制度上有章可循,在具体工作开展上相得益彰,有机结合。其次,应建立激励机制。学科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与大学生在学分修读、综合素质评定、评奖评优等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有机结合,让参赛学生有足够的被认同感和优越感,以影响和引领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创新创业的相关活动。最后,应该有足够的经费做保障。不但要能够保障各类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还要能够给予优秀的参赛作品以奖励,甚至对于参赛作品的后续成果转化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以此来激发组织者、指导教师、参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
3、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在高校学科竞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竞赛的参赛学生往往具备很好的创意,但在具体的创意打磨、具象化、与现实接轨等环节却不能很好的衔接,而指导教师在这些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学科竞赛的现实中,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科竞赛的程度却严重不足,这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多个参赛作品,因精力有限、专业不符等因素,指导的深度不够;另一种是指导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实际参与作品很少,往往对参赛作品仅仅是走马观花,不做深入地指导。因此,高校首先要在制度上重视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指导学科竞赛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有机结合,调动广大专业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信息库,细化参与指导学科竞赛的专业门类,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应积极开展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鼓励他们进行专业研修和专业实训,全面提升实践指导能力,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引领和指导。
4、构建学科竞赛的成果孵化、转化体系
高校学科竞赛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一种创意或者设计理念的体现,是“书面的”、“理想化”的创新创业梦想和意愿。一件很好的学科竞赛作品,往往是参加完竞赛、获了奖,因为没有很好的成果孵化、转化机制的支持而被迫中断和搁置。大部分的学科竞赛都没有成果展示和成果推介的环节设置,少部分综合类的学科竞赛(比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成果推介工作仅仅省级以上组织单位才有能力组织开展,即便举办了类似的成果推介会,往往也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大都流于形式,实际效果甚微。因此,学科竞赛的举办方和高校应把学科竞赛的成果转化作为举办或者组织学科竞赛的最终目的,应建立健全学科竞赛的成果孵化、转化体系。首先,通过设立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创新创业孵化基金等形式,对学科竞赛的成果进行后续的资金支持,让优秀的学科竞赛成果和优秀作品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做下去,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果。其次,设立大学生创业园或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成果进行系统的孵化,并给予政策上、资金上、物资上的支持。另外,高校可以与校外企业开展良性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推介优秀的学科竞赛成果,将其推向市场,让优秀成果的价值得到完全体现。
五、结语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不但对高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只有充分重视学科竞赛,并采取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措施,才能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善用心理效应 提升数学素养 篇2
一、海潮效应:增加引力,激活思维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潮大,引力小则潮小,引力过弱则潮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海潮现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都应熟知学生的学习起步于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它是支撑学习动力的重要支柱。我们始终都在追求理想的课堂效果那便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狂潮,也就是产生“海潮效应”。请看吴正宪老师是如何实现“海潮效应”的。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吴老师是这样做的:在学生明确了“同时”“相对”“相距”“相遇”的含义后,教师出示问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4分钟后两人相遇。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米?这时吴老师说:“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是吴老师详细地讲给你们听呢,还是同学们做完以后自己来讲?”一句话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后,精彩的对话马上开始。师生展开对垒式的讲解:台下的学生负责问,台上的学生负责讲,而教师成了“自由人”。教师一会儿下台“鼓动”大家“刨根问底”,一会儿又走上讲台向讲解者面授技艺。特别是在讲述“(100+50)×4”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对“(100+50)”所表示的意思存在疑义,讲解的两位学生在教师的建议下进行了现场表演,学生分站两边,吴老师每说“一分钟”,二人就向前迈一步,并适时配以讲解,学生们在演示中感悟了思维的方法。接着吴老师就不同的算法组织学生讨论、质疑,一句“你对我的算法有什么问题吗?”让原本寂静的课堂再次掀起高潮。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吴老师又适时地站出来:“老师想助他一臂之力,能给我这次机会吗?”学生们就在吴老师一波又一波的“鼓动”下,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引力大则潮大,引力小则潮小”的真正内涵。在探索新知的过程,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悄然生成,他们从中学到了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二、贝尔效应:搭桥铺路,启发引导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言,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甘当人梯,提出一个个课题,指引别人进行研究,登上一座座科学的顶峰。于是有人把这种甘为人梯的行动称为“人梯效应”,也称作“贝尔效应”。这一效应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有很大启示,教师的教学应该不断地引导、启发、点拨学生进行思考,最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
师:先想一想,如果要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要从哪里考虑?
生:320×54,540×32,430×52,520×43,530×42。
师:不用竖式,你能直接判断并进行排除吗?
生:可以用估算先排除几个(这是教师觉得学生比较困难的方法,但是学生却自己提出来并进行排除),最后通过计算得出430×52最大。
师:请仔细观察数字特征,看是否发现什么,到底什么情况乘积最大?
生:我发现两个最大的数不能在一起。我发现是有规律的,老二和老三要连在一起,老大只能和老四连在一起……
这是一道课后的思考题,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拓展思维的机会,但教师认为这是一道值得充分挖掘的习题,可以分几个思维层次来引领教学。因此就有了学生们先尝试把认为最大的算式写出来,而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进行排除。但是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引领学生仔细观察算式中数字的特征,来寻求构成这个算式的方法,这不仅是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且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当学生们找到这些规律后,那种兴奋溢于言表,尽管已经下课但学生的研究欲望不止。这看似普通的思考题,原本属于优等生,全体学生就这样在教师的“陷阱中”不断地迂回,最终找到学习的方法。看着这更具思维含量的学习过程,我们不得不叹服是“贝尔效应”的作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精彩,同时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们更多的数学素养方面的培养。
三、马太效应:树立自信,感受精彩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做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纵观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更偏爱那些回答问题流畅、正确的学生,给予他们的表扬也自然地多。而对一些思考问题较慢,经常答错的学生,或是暂时思考不全面,导致出现问题的学生,则置之不理,或用淡漠的语言让其坐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以上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我们需要正视在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习能力上细微的差别发展成为大的鸿沟,导致在学业上优者愈优,差者愈差的现状。作为教师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偏爱心理,就会产生“马太效应”,导致一些教育的失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马太效应”具有重要的、好的一面:那就是适时的干预可以改变其方向,把一个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所以教师爱的鼓励就尤为重要了。我们在教学课堂上对于回答缺失的学生,不妨让其他学生“给他来个爱的鼓励”,相信只是一个小举措,但会减少学生的那份忐忑,多一些自信,或许原本是很不错的想法就这样一一得到呈现。爱的鼓励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本是教育应该具有的“特色”: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等。让“爱的鼓励”经常在课堂上响起,相信我们一定能在学生身上看到独特的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创新提升效应 篇3
城市价值收益的获得及增长取决于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 决定于城市创新能力。因此, 城市价值收益状况是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
引擎效应的城市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拥有的资源整合、扩张、控制并能转化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 它表现为城市的资源整合能力;从要素作用的方向看, 它表现为扩张能力;从要素作用的过程看, 它表现为控制能力;从要素的最终产出看, 它表现为转化和提高增加值的能力。
引擎效应的城市创新能力是个相对概念, 不仅要看城市的经济增长、出口额增长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指标, 还要深刻把握和理解城市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及要旨只有这样, 才能系统把握城市创新能力的框架 (见下页图1) 。
二、引擎效应分析
城市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引擎系统。从主体要素来看, 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介及金融服务机构等, 其中, 以企业创新主体为核心;从动力要素来看, 主要包括源动力、推动力、传递力和牵引力四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及交叉与兼容的关系。每个子系统分别包含多个影响城市创新的要素, 子系统的正常运转依赖于各创新要素的推动, 城市创新总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统一。
通过揭示滨海新区的超常发展带动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辐射、示范效应, 有助于推动中国城市创新能力问题的深入研究, 丰富和深化创新能力研究的内容, 有助于推动企业、产业和国家创新能力的研究。运用滨海新区数据, 使用VensimPLE (5.4b) 系统动力学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运行时间为2007—2020年, 仿真步长为一年。1
模拟结果显示, 引擎效应对城市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引擎效应下, 曲线开始较平缓, 之后上升, 表示各力呈正相关和正贡献, 由于各力的相互配合, 使得牵引力动力明显 (见下页图2) 。
在引擎效应下, 牵引力三条曲线都呈右上方倾斜, 且第三产业产值曲线在2018年将超过人均GDP, 表明第三产业发展明显, 标志着滨海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会进一步优化, 经济增长的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 要实现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目标, 应选择引擎效应路径战略。引擎效应战略是指城市政府利用引擎具有强烈自发的特性, 通过培育引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和环境, 积极扶持城市引擎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 反过来再通过引擎发展促进各种因素环境的不断增强。同时, 要因地制宜、坚持不懈地培育自己具有城市甚至国际竞争优势的引擎, 进而使引擎扩张, 使城市价值体系不断扩大,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战略框架内容如下:
1. 分析识别引擎效应, 积极完善引擎效应机制
遵循全球化思考、当地化行动的引擎效应战略原则, 围绕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目标, 及时分析和识别正在形成中的城市引擎效应。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机制, 建立国家、城市及其所在功能区多方参加的平台共建机制, 即“政府搭台, 市场运作;国有资产, 企业经营;开放联合, 互利共赢”, 不断探索产业公共研发平台投资与运营新机制,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运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 通过私募设立方式, 筹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 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 满足新兴产业成果产业化阶段的资金需求,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2.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整合各类政府投入, 加强对大平台建设与运营、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的稳定长期支持;优化整合功能区、产业基地、孵化器、科技园等科技计划资源,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优化科技计划经费分配方式, 在现有财政科技资金的研发补贴、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支持方式上, 增加股权管理、购买性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 允许新区研发活动实际发生的扩大支付范围, 实施财政资金的切块化管理;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估、监理、审计、监督等模式, 建立科技投入考核制度、绩效评估评价体系、诚信体系和追踪问效机制;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深度开发机制, 通过成立成果转化基金, 对政府资助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 在大学、科研院所无力推广的前提下, 进行收购, 二次开发后进行商业化推广应用, 所获收益按照一定比例返还基金, 实现良性发展。
3.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引擎效应扩大和辐射
充分认识和利用全球及当地比较优势, 促进引擎效应扩大和辐射。实施人才优先战略, 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适合市场求的人才;围绕城市重点产业引进各类科技领军人才、高端创业团队和研发机构, 全力培育各种专业人才和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营造有利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快京津创新共同体建设步伐, 发挥京津同城效应, 探索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新体制和新机制, 建立环渤海区域经济科技合作互动机制, 促进区域间科技要素流动及合作开发, 从共同需求切入, 积极开展和推动环渤海地区各方的协作与交流, 联合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 增强科技创新对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4. 积极完善科技支撑引擎效应的政策体系
重点围绕创新政策、公共服务、人居条件, 改革和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在城市现有科技政策的基础上, 整合各功能城市已有政策, 在重大原则和重要政策方面进行必要统一的同时, 充分尊重其自主性, 尽快形成和完善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促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整合互动, 加快知识产权资源的流动, 形成与城市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竞争优势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执法力度, 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加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共享共用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完善重点实验室、市级高新区、孵化转化产业化一体化载体、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载体服务体系, 增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5. 扩大对外开放, 实现引擎效应创新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努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发挥特色资源的突破作用。广泛聚集国内外高端技术和人才资源, 用大企业集聚效应, 采取产业链配套招商策略, 实现制造集中化、研发高端化、购销全球化、要素配套化, 形成以专业分工为基础、以产业合作与集群为联盟的密集创新网络环境;引进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技术转移机构, 促进外资企业研发本地化, 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设立研发转化机构和承担科研项目;以创新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生活方式为重点, 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引擎效应城市;按照人性化、智能化和效能化要求, 创新生态城建设管理运营模式,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促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着力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 不断提高融合度,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 (上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邵云飞, 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探析[J].科学学学报, 2006, (4) :1-11
[3]滨海新区科技统计汇编[G].天津: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 2011.
[4]代明.创新型城市的探索之路——从特区转型看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研究与实践[J].特区经济, 2008, (3) :15-17.
创新提升效应 篇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纳税主体的同时也肩负起了技术创新的主要责任。作为技术创新的外在驱动力,税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将国内外有关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效应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
国外关于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税收对企业R&D投入、人力资本及企业家行为的影响效应三方面展开。David等认为,知识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R&D支出较低,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直接支付或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企业的研发行为。Hall和Van Reenen研究表明,税收优惠减少了R&D活动的边际成本,并且认为只要R&D投入的真实成本不断增加,就不会对相关产业的R&D支出产生挤出效应。David等认为,税收优惠只会刺激企业R&D投资的短期行为,并不能使企业承担高社会回报、低私人收益的项目,直接的财政支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Ansfied和Switer、Dagenais等对加拿大企业进行研究,得出R&D税收激励对公司R&D产生微小影响,政府的投入产出效率低。Guellec和Van Pottelsberghe对17个OECD国家的数据分析表明,税收激励对于R&D支出有一个负的价格弹性,R&D税收激励促进了社会R&D活动。Trostel认为,一个稳定的所得税率并不能影响受教育的激励。Hedkrran等研究得出,一个累进的所得税率将会挫伤受教育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将来由于受教育所挣额外收入被征税后的现值无法补偿在校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损失,但是任何对于利息课征的税收将会降低个人贴现率,这将导致受教育的增加。Gordon指出,相对于个人所得税率较低的公司所得税率将会鼓励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行为。Gentry和Hubbard也提供了经验研究证据,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将会削弱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利于经济中“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发生。Cullen和Gordon探讨了税收体系对于企业家活动的潜在效应。国内学者有关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效应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一个区域或行业发展有激励作用但是效果并非十分显著(陈晓等;吴秀波;夏长杰等;郑谢彬);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减免、优惠税率、加速折旧、优惠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贴息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均是有效的,但不同的政策所产生的激励成本不一样(胡卫和熊鸿军;朱平芳等;匡小平等;范柏乃等)。卜伟、王稼琼、邓晓兰、唐海燕等学者对不同税种的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效应进行研究,得出所得税优惠对R&D投入有激励效应但是效果不明显。谭光荣、黄慧认为,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激励效应,但从2008年的数据看,激励效应不显著。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看到,国外对税收与企业技术创新必要性和经济学依据的理论研究较多,其理论较为成熟,实证方面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税收政策工具是否有效及有效程度如何等问题上,建立了很多的评价模型,为研究R&D税收政策的激励程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不足之处是,研究的对象多为发达国家,少有发展中国家,而且缺少从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税收激励的关系,对有关企业技术创新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效应的研究则较少,研究尚处在描述讨论的阶段,基本是采用宏观经济数据,少有从企业层面的分析。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利用微观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有所创新。
2 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实证分析
2.1 研究假设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有宏观的政府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微观因素,税收优惠是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中比较有效的宏观手段之一,而企业的规模、资产负债率、投资回报率、盈利能力等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微观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越多,进行技术创造的积极性越高,从而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越多。
假设二: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越雄厚,用于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可能的投入也会就越多。
假设三: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则企业可支配的利润就越多,而有了更丰厚的利润,企业就可能会在研发活动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使R&D投入增强。
2.2 样本数据与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0年江苏省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技术创新比较集中的两大行业———制造业(C)、信息技术行业(G)中披露其R&D投入的公司作为样本,共计55家,其中深市公司家38家,沪市公司17家。按是否经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来分,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4家,非高新技术公司11家。其中,所选样本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在2009至2010年间均享有政府的税收优惠,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在研究的2年内享有任何税收优惠。反映技术创新活动的指标包括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其中,投入指标包括研发参与和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根据数据的可获性,我们以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即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收负担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控制几个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因素,如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等。
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分组检验
表1对2009—2010年样本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均值描述及描述性统计。从资产规模来看,2009年,样本公司平均总资产额为15.03亿元,2010年上升为22.91亿元。从盈利情况来看,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所造成的企业普遍收益下降。从R&D投入强度来看,样本公司的平均R&D投入强度从2009年的3.06%上升至2010年的3.07%,从绝对值上说也从2009年的16.07亿元的规模扩大到2010年的20.48亿元。
将样本按照是否享有税收优惠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公司R&D投入强度(见表2)。税收优惠组样本共44例,R&D投入强度均值为3.56%(2009)、3.52%(2010),中位数为3.28%(2009)、3.46%(2010);无税收优惠组样本共11例,R&D投入强度均值为1.09%(2009)、1.25%(2010),中位数为0.42%(2009)、0.67%(2010)。从这两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享有税收优惠组企业的R&D投入强度的均值高于无税收优惠组的企业,也就是说,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R&D投入。
2.4 实证研究结果
本次多元回归的样本量为55家上司公司。其中,享有税收优惠的企业共44家,占样本总量的80%;未享有税收优惠的企业共11家,占样本总量的20%。统计数据均来自2009—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所披露的信息。
以企业R&D投入强度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根据以上分析将模型设定为:
其中,R&DS为R&D投入强度,β0为常数项,TB为税收负担,Size为企业规模,Proa为盈利能力,μ代表随机扰动项,变量下标i代表不同行业(i=1,…,55),下标t代表不同年份(t=2009,2010)。
通过F检验,在混合回归与个体效应之间选择了个体效应;通过Hausman检验,选择了固定效应。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由以上检验可以得出,税负水平、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及其它综合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均有影响。表达成公式如下:
具体来说,该回归方程的R2(Adjusted R-squared)为94.33%,经过调整后为88.11%,F=15.17,D-W=3.92,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则此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通过回归分析可知,R&D投入强度与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相关系数是-0.26,且关系显著,说明税收负担每增长1%,企业R&D投入强度会降低2.6%。研究结论与假设一致,企业规模与盈利能力也是影响R&D投入强度的因素,但效果不显著。
3 研究结论分析与政策启示
3.1 研究结论分析
我们对以上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R&D投入。从2009—2010这两年的研究样本数据中可以看出,享有税收优惠组企业的R&D投入强度的均值高于无税收优惠组的企业,说明税收优惠可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2)企业税负率与R&D投入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税负,进而实现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3)企业总资产规模与R&D投入强度呈负相关关系(-0.09)。这一结论与研究假设二的假设背道而驰,可能是企业研发费用的增量小于总资产规模的增量,当企业总资产大幅增加时,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销售能力增强,主营业务收入也大幅增加,而用于研发的支出增长缓慢,则会导致R&D投入强度这一相对指标的变化与资产规模的变化呈现相反方向。换一角度,中小型企业虽然资产规模较小,但很可能成为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技术创新的激励与扶持政策不能忽略中小企业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4)企业盈利能力与R&D投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0.02),且其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比税收优惠与R&D投入强度的相关关系弱。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强,则企业可支配的利润就越多,而有了更丰厚的利润,企业就可能会在研发活动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使R&D投入强度增强。因此,可以通过对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对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开发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予以优惠等政策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之刺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3.2 政策启示
(1)执行与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研究表明,享有税收优惠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投入高于未享有税收优惠的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越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表现得就越积极。我国现行税制有许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但是总体来讲还不够系统和全面。首先,从优惠方式上来看,主要采用定期减免、设定优惠区域、针对企业的税率式优惠等直接优惠方式,费用扣除、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次,从税收优惠政策的税种分布上来看,税收激励的优惠面较狭窄,大多集中在对所得税方面的直接优惠上,间接税方面的优惠很少,而对所得税的优惠又主要与利润相关,只有盈利的企业或投资才能获得税收优惠的好处,对于大多数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急需创新投入来获得竞争力的企业来说,这种税收刺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政府可以结合国情,采用多税种、多环节和不同优惠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适当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扩大税收激励政策惠及范围,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研究表明,拥有较多总资产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力度上未必就比小规模的公司强,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了快速发展与成长,更需要在技术和体制方面不断创新,它们会更加重视研发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国家在利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时,不能一味地针对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虽然资产规模较小,但很可能成为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现行税收激励群体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享有优惠政策较少。因此,我们应制定明确的税收激励目标,税收优惠措施应该针对不同资格的企业,受益对象应是具体的科研项目或开发环节而不是根据具体的企业。相关税收优惠除了针对已形成科技实力或已享受科研成果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应该惠及急需进行科技开发和正在开展研发活动的中小企业,并为其创新成果认定及转化制定合理保障机制。
(3)完善现行税制,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体系
研究表明,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往往表现得越为积极。这一结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可以通过改变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来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企业的盈利及长足发展制造宽松环境,从而刺激企业技术创新。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税前利润—所得税)/所有者权益,可见,税前利润、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但对政府而言,这些因素中只有所得税额是能有效控制的,因此,归根结底,政府还是需要通过对所得税的减免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激励技术创新的落实。同时,技术研发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对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刺激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因此对那些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重大贡献以及被企业授予特别发明创造奖、科技成果奖的个人应加大优惠力度,让其允许享受部分或全部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以增强他们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摘要:选取2009年至2010年55家江苏省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制造业(C)及信息技术业(G)两个行业公司作为样本,就企业技术创新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敏感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激励作用;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提升品牌效应抢占发展先机 篇5
所谓名牌, 是指知名品牌或强势品牌, 我们研究名牌, 正是为了帮助企业创立名牌, 利用名牌, 并希望通过对名牌的研究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名牌的作用, 形成名牌意识。名牌的伟大作用在于它的品牌效应, 名牌亦应以此为基点, 带领着产品、企业、社会进步、发展。
而品牌效应是指由名牌这个无形资产所引发的能够为其所有者或经营者带来新的经济效用的现象。名牌作为企业资产在市场开拓, 资本扩张, 人员内聚等方面都会给企业带来影响, 使企业拥有成功的法宝。
一、强化引导服务, 持续推进企业品牌的创建
品牌靠创建、靠宣传、靠保护、靠扩散。实施品牌战略更应重视发挥品牌效应, 促进资本扩张。可以说, 品牌效应是名牌战略的目标和归宿。品牌创建过程不重视发挥与名牌相关的效应, 则名牌难以形成一定声势和影响, 局限而难扩张。名牌创建后不重视发挥已形成的名牌效应, 名牌不可能持久和远扬, 酒香也不怕巷深。创建名牌为龙头实施资本扩张, 以品牌和资本为纽带, 创建大公司, 大企业集团。必须自始至终把品牌效应最大化作为衡量名牌战略成功度的标准。重视发挥品牌的乘数效应、积累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 正确处理三种效应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实现品牌效应最大化,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 创出一条新路子。
例如, 古称彭城, 史称九州之一的徐州, 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 幅员辽阔, 物产丰富, 交通便捷, 地理位置优越, 处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 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优秀旅游城市、双拥模范城、环保模范城、卫生城市等称号, 这为推动古彭城城市品牌的“名牌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使素有拼搏精神和创新意志的徐州人民充分利用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优势, 选择生产适销对路的民生产品和能源产品, 迅速催生了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建筑、机械、火电等一批批工业园区和城乡市场日益活跃的工业商业带。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 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 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使成本竞争和能源竞争起到了关键的稳定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 徐州市更加注重加强政策引导, 大力实施“质量立市、质量兴市、质量腾飞”的战略, 坚定地走质量起步、ISO上路、品牌开路的发展路子, 并从财政、信贷、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在2004年就开始启动了新城镇建设、新城区建设, 按照“一年打好基础, 两年拉开框架, 三年初具规模”的要求, 力争把新城镇、新城区建成集商业贸易、行政金融、文化娱乐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镇, 把实施品牌带动与项目带动、创新带动与服务带动结合起来, 强化扶持企业发展, 不断优化品牌企业的成长环境;坚持把工作力量压到一线, 压到抓工业经济“大盘”上, 全力打好“保品牌企业、保市场份额、保营销网络”攻坚战。今年1-6月, 我市城乡市场日益活跃, 以淮海食品城为龙头的三环路市场带蓬勃兴起、城区三大商业圈日益繁荣。在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中, 徐州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一, 100多万外来务工、创业人员在徐州实现了稳定就业。新徐州、新形象, 繁荣、文明、和谐的徐州正在古彭大地上迅速崛起!
二、积极应对危机, 趁势扩大品牌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 我们坚持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引导企业固本培源, 走内涵式发展、差异化竞争的路子。
一是向技术进步要后劲。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力引进技术装备, 实现生产能力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徐工集团去年从德国、法国等地进口多台先进技术设备, 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40%-60%, 也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今年, 我们抓住增值税转型的有利时机, 引导企业加大机器设备更新力度, 新购置机器设备抵扣税款2.66亿元, 折算机器设备价值约18.3亿元。
二是向管理创新要效益。在应付国际金融危机中, 维维集团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取消省级代理商, 发展市、县和乡镇级代理, 在全国发展了3000多家优秀的战略伙伴, 形成了高效的销售网络。徐州矿物集团通过实施企业精细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 经营规模和税后利润增长6倍多。一批企业抓住国内同行重新洗牌, 技术管理人才, 技术工人流动加快的时机, 提出“四舍得” (工资舍得、福利舍得、保险舍得、培训舍得) , 南下北上“招贤纳士”。今年从“长江三角”引进的优秀技工和高级管理人员达到1万多名, 从而使全市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迅速提升。
三是向扩大内贸要市场。在巩固拓展传统外贸市场, 加大自主品牌和机电产品出口的同时, 引导徐州品牌企业选择出口与内销齐头并进的战略。以维维集团为例, 90%的市场在国内, 去年公司销售额比上年增加40%, 剩润增长56%。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共有28万多家品牌店遍布全国, 为企业应对危机, 渡过难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市六县28个交易额超过亿元的专业市场, 办好各种经贸展会活动。
四是向行业协作要空间。鼓励品牌企业利用市场网络营销优势, 使名牌企业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扩张, 同时为配套或加盟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研发与市场开发的资金投入, 实现了双赢。目前, 在徐工、维维、徐矿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周围, 已聚集了成百上千家中小企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同业公会的职能作用, 引导造纸、煤、铁、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等具有国际市场定价权的行业加强价格自律。企业在展销会上统一价格, 取得了整个行业效益的提高。
在应对危机的同时, 要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一些企业开始从做产品向创品牌、搞研发、定标准跨越, 加速了从“徐州制造”向“徐州创造”的转变。全市有5家企业参与制定3项产品国际标准, 63家企业参与制定101项产品国家标准。鼓励品牌企业大力实施资本运营, 扩大品牌规模优势, 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6家, 募集资金近200多亿元。鼓励有条件的品牌企业实行跨国界、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 对被评为世界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目前, 徐工、维维、徐矿集团等一批企业, 开始尝试通过跨国合作、国际品牌并购等方式“借牌出海”, 拓展国外营销网络, 挤进国际高端市场。
三、加强资源整合, 致力推动城市品牌的“名牌效应”
“城市竞争, 名者胜。”世界名城、无论大小、莫不如此。城市品牌的“名牌效应”具体体现为:
附加效应, 著名城市能给本地居民及旅游消费者带来附加价值, 有时这种附加价值甚至超过旅游消费者行为本身的价值。旅游消费者一般按遗憾最小原则消费, 其对最小限度遗憾的关心超过对最大限度满足的关心。选择名牌城市消费则能起到如此效应。到名牌城市消费、定居是消费公众显示自己个性、提升自己地位、显示自己身份的标志。著名城市能吸引名人前来光顾甚至定居, 名人则更能为城市增添名气,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增加城市的文化含量。
光环效应, 名牌是城市为自身营造的光环, 它能有效地影响社会公众对城市自身形象的看法和评价。如何建立城市名牌的光环特征:城市功能要健全稳定;城市建设要独特新颖, 有个性特色:城市品牌的名称要易于认读、识别和记忆;品牌标志要寓意深刻, 引人注目;城市环境要整治, 尤其要提升市民素质, 建设一流的城市软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 可以帮助城市建立“光环”。城市名牌战略策划能把握社会公众这一心理倾向, 对强化名牌意识、全面实施名牌战略有很大裨益。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支配着城市形象竞争, 越是有声誉的城市, 越能获得更多文化名人光顾, 获得更多旅游消费者的青睐, 愈能获得好的收益, 增加城市更多的名声, 而这些好处恰恰又能产生并维持城市获得更大的声誉。相反, 城市形象愈差, 旅游收益就会愈低, 光顾、定居城市的群体也会锐减, 而城市建设的投入就会越少, 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将会一蹶不振。
激励效应, 城市的名牌效应能鼓励市民的士气, 能鼓励城市市民更重视城市自身的环境、文化建设, 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增强城市的内聚力、荣誉感。城市名牌的塑造主要靠全体市民长期不懈的努力, 而著名城市的市民会更珍惜名城的这一荣誉, 会加强自律意识, 会加倍努力塑造城市的形象品牌。
提升品牌推广的边际效应 篇6
伴随着“十二五”的来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行业竞争更激烈,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从分割市场的“增量蛋糕”转向同时相互争夺市场份额,由此产生了各厂商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多元化发展使产品趋于同质化,而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又将促进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以及并购整合的不断出现。所以,有实力的工程机械企业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及品牌知名度,扩大竞争对手与自身品牌的差距。
在消费品广告大行其道且价格昂贵的主流电视媒体中,有不少工程机械品牌的宣传广告。但是,这些品牌宣传投入的实际效果如何却是每个品牌推广经理自己也很难回答出来的问题。
如何提升品牌推广的边际效果
品牌宣传推广的投入要考虑到目标市场及受众的需求及特点,也就是要考虑千人成本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千人成本是指信息送达1 000人的成本,可用于计算任何媒体,任何推广方式,它便于说明不同推广方式相对的成本比较。但是,任何片面的使用千人成本指标去评价推广效果的做法都会使厂商偏离正确的轨道更远。例如,当受众目标发生错位,尽管宽泛的千人成本较低,但针对目标客户的成本反而会较高。而且,品牌推广绝对成本过高,推广方式过于集中,也会使企业处于较高的风险状态。笔者通过各类工程机械营销咨询项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销售人员往往并不认可品牌推广经理的品牌推广组合方案。
那什么又是工程机械用户心目中最好的认知产品与品牌的途径呢?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用户调查结果显示,面对面为主的交流和推广、杂志平面广告的发布、专业网站的介绍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以及提升其品牌认知的主要传播手段,而被工程机械企业普遍应用的路牌广告并不一定有很好的品牌渗透力。
在明确了工程机械品牌推广的主要渠道之后,我们还应该考虑投入多少能获得较高的边际收益。一般而言,品牌推广投资总是可以得到一定的销量回报,但这个回报率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下降,而且投入导致的销量增长有一个上限,这个上限是受到文化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的;同时又存在一个品牌推广的下限,低于此的费用投入对销售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测试手段逐步调整品牌推广费用,以找到相对适当的投入量。具体做法是可以选择区域特点及外部竞争相似的两个区域或者同一大区的两个可比性较强的城市,在产品价格、服务等影响销售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时段,对其中一个地区的品牌推广投入进行加大或减小的测试,以比较对销量及市场份额的影响,这种测试可以分阶段、多次进行,以便使结果更加可靠。当然,在营销实战中,测试的幅度与频率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工程机械企业应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品牌认知的前提是洞悉需求。消费者或客户的需求包括如何产生需求、需求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满足需求等,这些都属于消费者行为的范畴。对消费行为的研究将给品牌推广经理及营销者提供丰富的品牌定位信息,其关键是企业必须真正立足于日常的营销活动、贴近市场进行观察,从而使品牌推广的投入更有效。
其次,由于多数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都是多元化的,所以品牌传播推广的预算要尽量细分到整体形象及每个产品。品牌推广经理应通过与产品销售负责人的有效沟通,确保对每个产品的必要投入,而在实施过程中,则可灵活增加、削减或互借预算。
创新提升效应 篇7
据介绍, 从1982年开始, 国家设立了“两项津贴”政策, 加强对从事农业有毒有害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1997年提高了津贴标准, 达到每天2~3元特殊津贴水平。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农业检测和疫病防控任务日益繁重, 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受损和感染疫病的风险持续加大。而“两项津贴”多年没有调整, 发放标准明显偏低, 津贴政策的倾斜效应难以体现, 对农业科研和防疫工作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农业行业特别是基层干部职工反映强烈。
为推动“两项津贴”标准明显偏低问题的解决, 2013年以来, 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专门调研组深入多个省份开展调研,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积极与人社部和财政部沟通协调, 认真研究津贴标准调整方案, 最终实现了津贴标准大幅提高的政策突破。2015年底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 将“两项津贴”标准提高到原来的8倍左右, 一类津贴为每人每月450元, 二类津贴为每人每月350元, 三类津贴为每人每月260元, 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列支。同时, 还明确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严格执行政策, 加强监督管理, 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企业集群效应与竞争优势提升 篇8
企业集群效应, 是指建立在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的基础上, 所产生的在效率、效益和韧性等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优越性, 它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激励和规制, 是远距离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一种潜在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
企业集群效应的竞争优势
1. 低成本优势
(1) 生产成本低。企业集群往往是原材料供应商的主要客户, 占据供应商很大的市场份额, 集群内企业集中采购, 可提高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可享受到更多的折扣。同时, 随着企业集群的扩大, 还可扩大本地人员就业和吸引外地技工, 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区域性劳动市场的形成可使企业在雇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时, 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 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
(2) 信息成本低。集群内大量的相关企业和相关人员的信息交流, 可使企业及时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资金信息、人才信息和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形成信息集聚流, 从而减少单个企业独立搜寻信息的费用和难度, 也便利了需要信息的机构和企业。
(3) 配套成本降低。企业集群一般具有专业化的性质, 一种最终产品的出现, 分别由集群内不同的企业共同完成,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中间产品的生产, 最终到产品的组装、包装、分配、储运和销售, 都由不同的企业来配套完成, 而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紧临, 无疑能节约中间产品的采购、运输、库存等配套费用。
(4) 公共设施的低成本运用。大量的关联企业在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 可减少各种额外的投资,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 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
2.创造需求优势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贸易的两个重要环节。企业集群能够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市场上的有效供给和需求。
(1) 通过市场资源共享, 增加产品有效需求。市场资源如企业形象、产品销售渠道等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 企业聚集使系统内企业能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如果集群内某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著名品牌, 它必然会扩大该产业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 产生无形资源的外溢而使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受益。
(2) 供给的互补性扩大了有效需求。由于在一个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品种类较齐全, 买主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 这样在市场销售上就比单个分散厂商更具吸引力。而且买主有众多的供应商可供他们选择, 增加了买主议价的力量。另外, 产品价格也更有可比性, 他们会觉得购买的风险降低了、受骗上当的机率减少了。
(3) 进退壁垒的降低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和新商机的形成。集群内由于有完善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体系、技术熟练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新建企业所需求的基本条件, 所以降低了企业的进入壁垒。新企业的创办便于抓住新的商机, 使集群内各个成员都受益。而且由于集群内产权交易或企业购并较活跃, 企业退出产业的风险也会降低。这样一来, 企业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也就完善了。
3.产品差异化优势
产品差异化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水平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同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同, 在很大程度上靠产品的精心设计获得。集群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 同行业相互比较, 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 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 绩效差或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 形成激励和压力并存。这种现象只有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 才能满足集群内有经验的、“挑剔”的顾客们的要求。而垂直方向的差异化是基于产品在品种、规格、款式、造型、品牌等方面的不同或多样化。国际贸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集群内拥有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 面临的竞争压力会使企业通过创造差异化产品来超越其它企业。由于集群中创新的外部性和信息的流动, 集群内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极易为集群企业所获悉, 特别是关于产品品种的规格、花色、造型和款式等方面的信息。一旦拥有这些信息,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进, 产品的差异化就形成了, 这种优势远非集群外的企业可比。已形成产品差异化的集群企业会获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可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4.合作创新优势
集群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之源。企业彼此接近, 了解周围的情况, 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 这种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由于集群多为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 受资金、资源的限制, 单个企业很难实现创新能力的完全内部化, 很难独立承担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频繁地面对面交流, 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各企业在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基础上各自完成本环节或某零部件的创新, 从而使最终产品的创新得以实现。这种群体创新在降低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同时, 也由于特殊的地理集聚, 使得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外溢到周围的其它企业, 从而使集群整体的效率得以提高。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困境
1.集群发育的外部环境尚不成熟
国内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 使各类生产要素难以充分流动、合理配置, 制约了企业集群的发展。实践证明, 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 企业集群的特征较明显;凡是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 企业集群现象不突出, 即使资源依赖型的企业也是这样。还有对外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 也使许多集群产品在拓展国际市场中受到了制约, 不利于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 政府认识有待提高
集群的发展虽然不能完全由行政的外生力量主导, 但是单靠地方经济的发展自发形成集群, 任其自生自灭也是不行的。在我国, 至今国家竞争力仍集中在国家一级的政策和产业层面上, 而且以大企业为对象进行管制或扶持。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化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主体一般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 因此用传统的产业政策指导企业集群发展在这里很难奏效。虽然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地方政府在企业集群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对企业集群的机制没有认识, 或知之甚少, 通常表现在对一些正在成长的, 或对刚刚出现的企业集群重视不够, 难以使之发挥活力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则陷入盲目搞开发区的误区, 认为把企业“堆”在一起, 就是企业集群了。虽然也有些成功的企业集群是行政推动形成的, 但绝大多数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 有其独特的产生土壤和壮大内因。“堆”企业, 稍有不慎就会“拔苗助长”或“弄巧成拙”。
3. 中介服务机构欠缺
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成本较低, 但是交易成本却很高, 除了制度不健全、规则不透明、诚信状况差等原因之外, 企业集群内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也是一个原因。中介组织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的, 以便降低交易成本, 特别是信息成本。如果中介组织能得以迅速发展, 并能提供一种高智力的服务, 它的活动就会有助于提高集群的效率, 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中介组织对企业集群形成结构竞争力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 我国企业集群内如金融和保险机构、专业律师和会计事务所、创业咨询、专业人才培训等中介组织严重不足, 对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企业集群内部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企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 对于集群中的企业也不例外。集群作为企业及其相关机构的集合体, 其创新优势在于能通过长期的交易营造一种共同的文化, 建立互信机制, 形成在集群内能有效传递的显性化共享知识。但是, 企业制度的不规范及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集群内部信任的缺失, 企业之间往往更注重一次博弈中的得失, 而很难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形成共赢的创新机制。具体表现在:“产学研”合作较少, 忽视产品的研发, 许多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不高, 在市场竞争中依赖于价格优势, 产业进入能力低, 技术和管理水平差。
集群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
企业集群是一个地域性的综合体组织, 它要求相关部门共同调整、制定经济政策, 以促进其发展。
(1)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包括商品流通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建立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反对不正当竞争, 取消对少数地区或高新技术企业区等实行的优惠政策, 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性政策, 实行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同等待遇, 保护公平竞争和平等竞争,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建立开放和统一的大市场, 严禁各地区和部门对要素流动的种种人为限制, 打破地区封锁, 加速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 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
(2)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 企业之间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连接的, 相互间的关系较松散, 主要依靠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互信和承诺等人文因素和非正式契约来维持长期交易关系。因此, 基于互信和承诺, 营造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是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 是保证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集群持续升级的重要条件, 是使其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竞争优势的源泉。
2.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
企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企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 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强化自身的职能角色。一是从中央政府层面看, 应制定界定产权和规范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法律, 同时建立对市场交易的规范的法律法规, 来解决诸如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委托—代理等问题。并且特别要规范各种市场中介组织, 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制止产品压价竞争和因之诱发的新一轮假冒伪劣产品浪潮, 从而形成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涉及国际纠纷时, 帮助企业进行国际谈判, 适当的时候可动用国家力量, 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措施进行贸易报复, 以对其施加压力。二是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应增进厂商之间的互信, 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 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 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 促进企业之间的各种交流与合作。
3.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要在整体上提升集群企业的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 就要建立企业集群的支持服务体系, 如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 它们在集群授权下, 行使对整个集群的协调、监督、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为集群内部的技术沟通提供重要机会, 规范市场交易规则, 承担起协调与集群外部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信息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在企业集群内成立专业化机构中心, 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人才开发、市场拓展、咨询信息等服务, 这是集群企业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 获得外部经济支持, 保证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稳定发展的辅助条件。总之, 集群服务机构要在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中起桥梁作用。
4. 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在一个企业集群形成初期, 大多数企业往往靠仿制产品起家。但是当企业集群初成规模的时候, 如果集群内部的企业自身不能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集群的前途就岌岌可危。因此, 创新是一个企业集群形成的前提, 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也是集群发展的基础。培育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要做到:
(1) 首先要形成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网络。要帮助集群企业加强与区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合作和联系,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成立自己的研究所。
(2) 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公用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 也包括全民普及的基础教育、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等无形的服务。创新基础设施有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接触创新思想的知识、信息, 为知识、技术在集群中的传递、交流、扩散创造条件, 有利于集群创新集成效应的发挥。
(3) 尽快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培养、引进和促进人才资源的流动, 通过期权、股权、住房等方式鼓励人才创新, 这是创新系统构建的关键环节。
(4) 注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内部升级, 不断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集群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 才能在发展中保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长期优势。
5. 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