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原则

2024-08-01

防范原则(精选5篇)

防范原则 篇1

一、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原则

自贸区的经济发展,金融行业既是发展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推动自贸区建设的组成内容,关于金融的创新,目的是迎合自贸区现实性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自贸区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其创新的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围绕实体经济目标

金融创新的目的,不能够脱离自贸区实体经济发展而独立存在,即改革创新“不放空”。当前国内自贸区的贸易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投资和融资流程,而贸易需求量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上海等沿海地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最近获批的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的情况也类似。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围绕实体经济进行金融行业内部改革,研讨如何将更多的投资和融资条件,融入到各项贸易活动当中,助力实体经济获得便利的投融资。

(二)紧靠国家金融改革

尽管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具备足够的自主性,但归根到底不能够脱离国家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视角,自贸区仅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因此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要紧靠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确保相关金融创新内容,不相悖于国家的金融改革,否则可能打乱国家整体金融制度改革的计划,其创新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另外,只有紧靠国家金融改革的自贸区金融创新,在当地取得成效后,才能够逐步推广甚至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实施。

(三)以金融机构为主体

当前国内各种类型金融机构迎合市场发展需求,不断地在各大城市涌现,自贸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金融机构的类型更为繁多,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自贸区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的规范性与否,关系到创新的成效。期间应该将各项金融创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制度,在金融市场当中推广实施,作为推动金融创新和约束不正规金融行为的后盾力量,直至真正形成支持自贸区实体经济的金融推动力。

(四)坚持金融风险防范

金融行业蕴含着各种类型的风险,任何一种风险均有可能影响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成败,为此,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应该坚持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不动摇,尤其是先行先试的自贸区,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作为参照蓝本,金融创新更需要将风险防范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端正对金融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提前做好相关风险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二、自贸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对策

自贸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资金外逃风险、汇率风险、资金流通风险、套利风险等,在此秉着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通过扩大金融创新政策、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等措施,以积极的态度防范金融创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一)扩大金融创新支持政策

金融创新支持政策,是由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针对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在陆续推出各种金融创新支持政策之后,譬如央行所颁布的《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自贸区审慎管理细则》等,银监会应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风险评估指导意见,同时以正式发文的方式,授权各家商业银行在自贸区内开办金融业务,以此扩大金融创新的支持政策。笔者认为,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应设立资金账户,作为促进多业务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风险管理相关的账户体系,围绕各项金融创新支持政策,以发挥自贸区企业直接投资的政策优势,为自贸区金融业务效率和成本控制,提供更多的风险防范依据。

(二)完善监督机制

金融监管是保持金融秩序的重要依托,美国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分别采用了分业监管、混业监管、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方式,在整顿金融秩序,以及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颇多成效。自贸区金融创新过程中,同样需要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但针对金融创新的新要求,已经沿用许久的分业监管模式,开始不适应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新形势,甚至会出现结构性的冲击。而规避这些风险的方法,就是深入分析当前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弥补存在的监管漏洞,借助更高机制来缓解监管的矛盾,形成自贸区金融安全网。以跨境金融风险防范为例,相关部门在建设自贸区金融安全网络的同时,协调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等不同金融结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尤其与央行和专业监管结构的合作,加强对主要大户的监管,严格监控大户的账户和信用,将信息共享于工商、税务、海关等,一旦发现资金流动出现异常,就可以即刻启动应急方案,有效确保金融监管满足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需求。

(三)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

金融机构作为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主体,其内部管理的科学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创新的成效。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可参考巴塞尔协议III,设立信息披露制度,譬如针对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资金跨境流动风险,定期向监管部门披露相关信息。除此之外,微观视角的金融内部管理机制,也要进行同步完善,借助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限制资金在岸市场与自贸区内互通的利率、汇率等,避免短期内在岸市场与自贸区资金的大幅度流动,同时也是防止金融套利行为发生的奏效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贸区金融的创新,目的是迎合自贸区现实性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自贸区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秉着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通过扩大金融创新政策、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等措施,以积极的态度防范金融创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及风险防范对策,但考虑到不同自贸区金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以上风险防范对策在自贸区应用时,还需要结合自贸区具体的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摘要:自贸区的经济发展要求在金融管理方面放松管制,并逐步实现金融的自由化,但金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成为自贸区金融发展的全新课题。文章将在明确自贸区金融创新原则的基础上,深入研讨客观存在风险的防范对策,旨在为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自贸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杜金岷,苏李欣.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学术论坛,2014,(7):26-30.

[2]陈欢,王曼怡.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3):94-99.

[3]戴小平.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5):18-23.

[4]焦武.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6):9-17.

防范原则 篇2

提及生物的入侵,可能比较陌生,但纵观我们的生活,生物入侵却无处不在,从“食人鱼事件”到“鳄鱼龟放生”再到“小龙虾之谜”等,无不是生物入侵的结果。同时,这些表象下却深藏着巨大的生态危害,那便是生物入侵可能带来的巨大生物多样性破坏。

一、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生物入侵是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加剧出现的一种现象。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对其定义认为,生物入侵是外来生物(非本地、非土著生物)借助自然力或者人类社会力量,从原生区域扩散至新生区域,在新生区域繁殖生长,对新生区域(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的过程。

生物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日益凸显,其具体表现为:

(一)生物入侵对入侵地的生态影响

外来生物在得到人类力量的帮助后落户当地,在逃离人类控制能力后,在当地获得适宜环境后,可成为当地优势物种,并进一步蔓延,形成物种单一。同时可能会因为生物的单一性通过生物链影响相关物种群,威胁当地已经处于濒危的物种,加剧当地生态恶化。另外,生物入侵后极有可能与当地的近亲物种杂交,产生出新的杂交品种,使得其杂交的后代侵略性更强。

(二)生物入侵的文化影响

生物入侵的首要破坏便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历史及地理的原因,每一个生物圈的人类社会文化都是以本地生物多样性为重要元素,在生物对当地环境入侵后,可能会影响生物圈背后的文化元素,使当地的文化遭受间接破坏。

(三)生物入侵的经济影响

生物入侵当前所造成的影响正以数以亿计的成本递增。以美国为例,当前在美国境内有接近4500多种的入侵生物,且每年在以数十种数量在增加。这些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生物入侵(尤其是植物)成为当地有害生物,成为贸易摩擦的`借口;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生物入侵通过生物的改变,影响当地气候、水质等环境因素形成不良影响产生间接经济损失。

二、生物入侵与风险预防原则

(一)风险预防原则

所谓风险预防原则就是指,当前科学有足够证据证实是无害的,否则所有对环境有害的行为都应当被约束。风险预防原则在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后,在实践中被不断完善。传统法学认为,在采取相应行动或措施的基础应当是基于当前可得知识,即对可能的有证据证明的巨大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应是能遇见的,对于不能遇见的不应成为行动的依据。这种科学的确定性为基础的思想长期占据传统法学的脉络。在环境法学被日益重视之后,作为传统法学的科学确定性原则也受到了挑战,科学性的不确定性日益成为当前法律行动的重要基础。所谓科学的不确定性,是指当前对于某一项技术或者现象是否具有环境风险存在争议,科学技术对此风选具有不确定性争论,但同时,如果风险不予以控制则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以《生物多样性公约》而言,在对待科学的不确定问题上,表述为:科学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推迟采取用来避免或者减少生物多样性重大损失的措施的理由。为解决科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之间的矛盾,预防原则顺势出现。

(二)预防原则与生物入侵

预防原则无疑是解决当前生物入侵的有效原则,同时预防原则也被多部国际条约所引用,虽然具体内容有所差异,但从法律条文本身来看都是为避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海洋法公约》第196条规定:“条约缔约国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减少引入的外来生物到特定海洋环境中,因为这些海洋生物可能对当地海洋环境带来有害变化”《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11款中,“缔约成员国应当对那些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的外来生物进行预防、控制以至于根除”《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中规定“水道国家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外来生物到国际水道。”

三、防范生物入侵实践中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适用

生物入侵防范作为一种长期性的防治工作,在防范生物入侵过程中,法律适用应当着眼于风险本身,有针对性的解决风险所面临的各种因素。就其风险本身而言,可将风险的过程细分为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损失。所谓风险因素,指的是能够引起或者增大风险事故发生幅度的组成要素;所谓风险事件,是指由风险直接导致发生的损害事件;风险损失,指的是由风险事件引起的非可预计、直接因果关系的价值量减少,包括经济的、文化的各种价值。从这些概念来看,不难看出,在这个关系链中,风险因素与风险损失直接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风险事件只是一种表象。在对待生物入侵防范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考虑从本源的角度来充分评估各类风险的因素,减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风险损失:

(一)评估风险因素

外来生物的评估是针对有意识引入外来生物之前,对拟引入的外来生物进入本地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些评估的内容包括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人类健康及引入后的生态系统效应问题等。对于这些内容的评估,应当尽可能的全面,同时在全面的基础上,应做出相应的识别和处理,做出相应决策后应当尽可能降外来生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以发达国家对于风险评估的操作来看,其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加大了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将风险评估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以澳大利亚为例,其已经制定了国家杂草战略,对杂草有相应的评估系统,该种系统能够清楚识别多种杂草,有效解决了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估。

(二)防控风险事件

对于风险事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控。第一,建立完备的检验检疫制度。检验检疫是控制外来生物入国门的重要屏障,应积极建立相应外来生物名录。同时,有重点的针对入侵生物来源地检验,对于美洲这种重点区域应当重点检疫,严格评估其在国内的环境适应性和入侵性。其次,应当建立完整的报批制度。对于外来生物的引入,应当在完整的名录制度及行政许可下进行引入备案。最后,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在外来生物已经在当地形成规模即将造成风险事件,迅速利用一切手段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减少风险损失

目前对于外来生物的清除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旦生物入侵的事件已经发生,对于外来生物的清除可以考虑三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清除效果。同时在清除的过程应当保证尽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减低到最小,使这场环境手术的创伤最小化。

防范原则 篇3

一、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生物入侵是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加剧出现的一种现象。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对其定义认为, 生物入侵是外来生物 (非本地、非土著生物) 借助自然力或者人类社会力量, 从原生区域扩散至新生区域, 在新生区域繁殖生长, 对新生区域 (当地) 环境造成影响的过程。

生物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日益凸显, 其具体表现为:

(一) 生物入侵对入侵地的生态影响

外来生物在得到人类力量的帮助后落户当地, 在逃离人类控制能力后, 在当地获得适宜环境后, 可成为当地优势物种, 并进一步蔓延, 形成物种单一。同时可能会因为生物的单一性通过生物链影响相关物种群, 威胁当地已经处于濒危的物种, 加剧当地生态恶化。另外, 生物入侵后极有可能与当地的近亲物种杂交, 产生出新的杂交品种, 使得其杂交的后代侵略性更强。

(二) 生物入侵的文化影响

生物入侵的首要破坏便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历史及地理的原因, 每一个生物圈的人类社会文化都是以本地生物多样性为重要元素, 在生物对当地环境入侵后, 可能会影响生物圈背后的文化元素, 使当地的文化遭受间接破坏。

(三) 生物入侵的经济影响

生物入侵当前所造成的影响正以数以亿计的成本递增。以美国为例, 当前在美国境内有接近4500多种的入侵生物, 且每年在以数十种数量在增加。这些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生物入侵 (尤其是植物) 成为当地有害生物, 成为贸易摩擦的借口;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生物入侵通过生物的改变, 影响当地气候、水质等环境因素形成不良影响产生间接经济损失。

二、生物入侵与风险预防原则

(一) 风险预防原则

所谓风险预防原则就是指, 当前科学有足够证据证实是无害的, 否则所有对环境有害的行为都应当被约束。风险预防原则在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后, 在实践中被不断完善。传统法学认为, 在采取相应行动或措施的基础应当是基于当前可得知识, 即对可能的有证据证明的巨大安全隐患, 采取措施应是能遇见的, 对于不能遇见的不应成为行动的依据。这种科学的确定性为基础的思想长期占据传统法学的脉络。在环境法学被日益重视之后, 作为传统法学的科学确定性原则也受到了挑战, 科学性的不确定性日益成为当前法律行动的重要基础。所谓科学的不确定性, 是指当前对于某一项技术或者现象是否具有环境风险存在争议, 科学技术对此风选具有不确定性争论, 但同时, 如果风险不予以控制则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以《生物多样性公约》而言, 在对待科学的不确定问题上, 表述为:科学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推迟采取用来避免或者减少生物多样性重大损失的措施的理由。为解决科学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之间的矛盾, 预防原则顺势出现。

(二) 预防原则与生物入侵

预防原则无疑是解决当前生物入侵的有效原则, 同时预防原则也被多部国际条约所引用, 虽然具体内容有所差异, 但从法律条文本身来看都是为避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海洋法公约》第196条规定:“条约缔约国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减少引入的外来生物到特定海洋环境中, 因为这些海洋生物可能对当地海洋环境带来有害变化。”《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H款中, “缔约成员国应当对那些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的外来生物进行预防、控制以至于根除。”《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中规定“水道国家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外来生物到国际水道。”

三、防范生物入侵实践中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适用

生物入侵防范作为一种长期性的防治工作, 在防范生物入侵过程中, 法律适用应当着眼于风险本身, 有针对性的解决风险所面临的各种因素。就其风险本身而言, 可将风险的过程细分为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损失。所谓风险因素, 指的是能够引起或者增大风险事故发生幅度的组成要素;所谓风险事件, 是指由风险直接导致发生的损害事件;风险损失, 指的是又风险事件引起的非可预计、直接因果关系的价值量减少, 包括经济的、文化的各种价值。从这些概念来看, 不难看出, 在这个关系链中, 风险因素与风险损失直接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而风险事件只是一种表象。在对待生物入侵防范这个问题上, 我们可以考虑从本源的角度来充分评估各类风险的因素, 减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风险损失:

(一) 评估风险因素

外来生物的评估是针对有意识引入外来生物之前, 对拟引入的外来生物进入本地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的内容包括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人类健康及引入后的生态系统效应问题等。对于这些内容的评估, 应当尽可能的全面, 同时在全面的基础上, 应作出相应的识别和处理, 作出相应决策后应当尽可能降外来生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以发达国家对于风险评估的操作来看, 其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加大了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管理, 将风险评估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以澳大利亚为例, 其已经制定了国家杂草战略, 对杂草有相应的评估系统, 该种系统能够清楚识别多种杂草, 有效解决了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估。

(二) 防控风险事件

对于风险事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控。第一, 建立完备的检验检疫制度。检验检疫是控制外来生物入国门的重要屏障, 应积极建立相应外来生物名录。同时, 有重点的针对入侵生物来源地检验, 对于美洲这种重点区域应当重点检疫, 严格评估其在国内的环境适应性和入侵性。其次, 应当建立完整的报批制度。对于外来生物的引入, 应当在完整的名录制度及行政许可下进行引入备案。最后, 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在外来生物已经在当地形成规模即将造成风险事件事件, 迅速利用一切手段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 减少风险损失

目前对于外来生物的清除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旦生物入侵的事件已经发生, 对于外来生物的清除可以考虑三种方法综合使用, 以达到最佳的清除效果。同时在清除的过程应当保证尽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减低到最小, 使这场环境手术的创伤最小化。

在防范生物入侵的过程中, 除适用预防原则外, 还可参照国际合作、责任原则等共同形成防范生物入侵的“预防-清除-控制”三阶段处理方式, 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继的重要基础,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不能离开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已为各国所认同。近几十年来, 生物入侵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损害逐渐凸显, 人类社会有必要对这一生态杀手有所防范。在众多法律规则中, 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当今防范生物入侵的首要原则得到了学界的认可。本文将阐述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预防原则的含义, 重点探讨风险预防原则在生物入侵防范中的法律适用。

关键词:生物入侵,风险预防原则,法律适用

参考文献

[1]李宁.生物安全的法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2009.

[2]隋淑光.外来生物入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曾北危.生物入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防范原则 篇4

(一) 集权情况严重

因为历史、体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渠道等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局限性;同时, 陈旧的管理思想导致管理层人员的集权思想浓厚, 很多决策过程多是一言堂, 决策的依据往往是遵从领导的意见, 不能达到群策群力的状态;又因为集权思想的存在, 很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 虽然利于不同岗位的协调, 但是随着事务的繁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很多岗位工作不能兼顾, 也带来了工作效率的降低, 并且集权不利于民主监督, 易滋生腐败。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水平不一, 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层对于相关部门的控制力度不足, 部门自主权力过高。

(二) 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

虽然我国多数企业都依法设立了公司治理结构, 但在实际操作中, 董事长通常都会兼任总经理职务, 造成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弱化。同时, 对企业经营有着重要影响的审计、决策等部门都在“内部人”手中, 不能形成群策群力的效果, 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三) 部门职能部健全

在实际经营中, 一些部门的职能被弱化甚至替代, 不能具体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 造成执行力的缺失, 影响企业决策的执行。例如, 很多企业把财务工作集中到财务部门, 而不是将其具体到企业各部门的公作中, 一方面使得财务部门的财务监督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另一方面, 也造成个别部门的预算费用超支,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内部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企业经营中的风险, 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最根本的结局对策就是建立完善的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 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前的事前评估

为防范企业内部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在制定内部控制体制前, 可以通过“成本——效益”法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建立的可行性展开分析研究, 确定制度的可行性和面临的困难。如果自身实力不足, 不能满足调查需要。可以考虑同高校或社会上的顾问咨询企业合作, 全面调查企业需求, 推算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力、材料及其他成本, 于此同时要预测出控制效益的具体范围, 准确评价该项制度的综合成果。事前评估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基础, 也是制定控制制度的依据, 必须保证准确、科学。

(二) 内控体系建立的事中控制措施

1、依照企业经营的需要,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行业、规模、性质等情况的不同, 须依据具体情况, 选择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环节、控制措施和方法的严密程度同控制效果成正相关的关系。有的内部控制措施不是企业风险防范的重点, 可能会浪费企业的资源;同时, 为了加强对内部风险的控制, 也将花费较多的成本。故而, 企业制度的制定必须从最基本的层面, 企业风险防范的重点做起, 控制住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

2、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人是企业的核心和动力, 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 每位员工的职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因素, 既是环境的构成要素, 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能够推动企业发展, 是一切生产要素的核心。所以,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是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

企业控制环境由很多要素组成, 诸如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哲学、经营风格、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权责机制等要素。我国企业内部风险多是因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足够重视, 企业的组织结构同内部控制体制不符, 造成内部控制形式化, 不能形成效益。所以,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能够在保证成本前提下, 建立富有成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降低企业内部风险, 实现企业效益, 。

3、建立便捷的沟通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利于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 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管理者及时掌握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 利于掌握企业动态, 参考经营状况对企业进行修正,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信息系统所收集的信息包括内部及外部的与内部风险相关的信息, 并进行系统分析。还应根据科技发展及自身特点的转变, 及时改变组织结构, 减少信息传递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三) 内控体系建立的事后审查

内部控制制度的绩效主要体现为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设计目标, 完成风险控制的效果、有效控制企业效益等诸多方面。内部控制体体制的事后审查, 可以检验管理决策正确与否, 对内部控制的职能做出全面、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还可对暴露出来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提高工作效率。

三、成本效益原则指导下的内部风险防范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有的控制成本及效益难以量化, 需要较强的主观判断。所以, 主观判断的错误会导致控制未能如期实施, 造成巨大损失。或因成本超预期, 造成企业收益为负, 得不偿失。所以, 应当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实际操作做出适当的约束, 把握住适当的“度”, 减少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成本效益原则不是企业内部控制应遵守的惟一原则, 所以应与下面的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相互协调。

(一) 合法性原则。

企业所指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须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一致, 必须将合法性原则至于首位, 对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在合法性原则基础上, 不能以成本效益原则作借口做出违背法律的行为。

(二) 相互牵制原则。

为保证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必须保证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和职权的合理分工与设置, 即使企业组织机构精简、员工数量少, 仍需职务间的分离, 保证岗位、人员间权责的分明, 相互间的牵制、监督。个别单位为压缩运营成本, 只有少数人员负责行政工作、资产保管和会计核算, 通常每人身兼数职, 岗位间分工不明确, 对相互监督的职务不能严格区分, 容易形成贪污、腐败、盗窃、公款挪用等违法行为, 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 重要性原则。

企业资源一定时, 应采取重点控制, 将成本用在对企业经济效益及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的工作上, 如此方能保证内部控制效果。在实践中, 个别企业的内部控制片面强调严密性、完整性, 照搬现成体制, 设置繁杂的控制制度, 不能抓住工作重点, 造成成本的增加。这种思路及做法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企业的实际情况, 不能在企业运营中有效地执行, 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的工作效率。

(四) 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必须约束企业的全体员工, 任何人不得超越制度的规定。企业内部风险防范的效果取决于管理层的重视及执行程度。一些工作氛围不良的企业, 集权现象特别严重, 特别是一言堂的工作方式很容易导致任人惟亲情况的发生个别员工凭借特殊的身份严重践踏企业的制度。领导也很容易越权管理, 视企业制度于无物, 给内部控制的执行带来巨大的困难, 影响企业人员对企业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所以, 若保证成本的前提下, 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并遵守公司制度能有效的提升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

(五) 时效性原则。

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很多情况下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 需要从企业的全局利益角度去全面考虑。宏观经济、经营业务、企业规模、供求状况等环境的变化, 会造成企业内部风险重心的转移。所以, 权衡企业成本和效益的过程是动态过程, 必须根据企业环境变化进行完善和调整, 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四、结论

针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须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创造企业自身价值。而防范风险的能力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制是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的主要选择。我们须清楚的看到, 经营效益与内部风险的防范在不同的经营阶段会体现不同的侧重点, 必须依据阶段的不同, 综合考察、评估企业内部风险。企业内部风险防范体系不是一天建立的, 需要长期的资金、技术投入。故而, 应在企业内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及实施过程中, 始终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同时,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会面临诸多的经营风险。怎样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特别是内部风险,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命题之一。本文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着手, 阐述依据成本效益原则下, 对企业内部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成本效益原则,内部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先蓉.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我国企业信息公开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 2008 (5)

[2]彭爱新.浅谈小企业内部控制效益原则[J].硅谷, 2008 (4)

防范原则 篇5

通过分析已建好的住宅, 可以发现很多不利安全防范的缺陷, 就算是近期杂志上刊登出来的一些优秀住宅, 同样可以找出将近百分之三十的不利安全防范因素。总结归纳之后, 罗列了一下容易产生缺陷的主要部位: (1) 采用强制、非强制的方式从户门入户; (2) 较低的台阶、雨篷、窗户, 在竖向上形成连续垂直的通道, 易于攀爬; (3) 挑檐和雨篷贯穿底层住宅的一层与二层之间, 以形成了各单元之间室外水平的通道; (4) 通过相邻的人家, 直接翻越互相连接的阳台, 入户; (5) 先从楼内楼梯休息的平台窗户上到雨篷, 再通过和雨篷相邻的窗台、阳台, 入户; (6) 利用雨水管的垂直通道进入相邻的阳台或者窗户; (7) 利用装在屋顶墙上的防雷栏杆以及露出屋面的排气管, 使其作为一个强索的固定点, 从屋面下降, 入户; (8) 钢结构的住宅所配备的材料不够完善。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应有相对复杂的技术体系, 其涉及到屋面材料、厨卫系统、墙体材料、管线系统等等一整套的配套体系。其中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一大问题就是外墙结构体系, 原有的传统墙面做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对于钢结构住宅所具有的整体装配要求。适当的发展与钢结构住宅相匹配的墙体材料已是当务之急。

2 建筑设计中防范措施

2.1 采用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99年颁布并且实施的规定中有几条是关于对住宅的安全措施:首先, 对于底层的外窗以及阳台门和下沿距离地面小于两米并且紧邻走廊或者共用上人屋面门和窗, 就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卫措施加以保护。其次, 住宅户门都应该采取安全的防卫门。针对从住宅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就应该根据住宅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形式, 对建筑的细部节点仔细推敲, 促进因设计疏漏而产生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减少, 以增加住宅的安全感, 更为住户提供更好的更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高层住宅应该以底层防范为主, 以屋顶防范为辅, 将室外向上攀爬和一层与二层之间的通道切断,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止窃贼入户。至于别墅类的住宅, 考虑其体形变化较大, 具有较多的不平面和外露构件, 所以高层住宅比较容易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设计时应十分重视门窗、台阶、露台、雨篷等方面。

2.2 与时俱进的燃气设计

随着天然气和市场化机制引入的快速发展, 还有住宅设计的不断变化, 用户对于小康生活追求的促使, 燃气部门就必须抛弃旧的设计观念, 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重新重视建筑设计的标准要求和发展方向, 尤其是对于小康住宅的要求, 在符合国家规范和保证足够安全的前提下, 选择以及创造新的设计思路和人性化设计。首先, 设计师应该更加重视首创精神, 主管诉求, 尽可能的研究设计的可能性, 从细微处体现关怀并注重用户的细节设计;其次, 一定要坚持实地观察, 多与业主交流, 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特点, 做出多个方案, 以便选择最佳;最后设计师一定要十分重视燃气应用设计并且更好的延伸设计, 根据住宅本身具有的特点, 合理的布置表后管、热水器、用户灶具等,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作为建设部, 应该大力的提倡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对于燃气设计, 要积极作好新的尝试和应用的准备。比如管道暗埋、室外挂表、高层设计以及安全设计等工作, 并且要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

3 建筑设计中的注意点

(1) 最常发生的作案方式就是户门入室作案, 因此, 对于安全而又可靠的优质防盗门的采用是十分切实可行的。一些高档单元式多层住宅和一些塔式高层住宅, 都可以采用楼宇对讲系统, 在单元入口通过设置电子对讲防盗门或者可视对讲防盗门, 让住户来控制来访者的数量;一些板状通廊式的住宅单元间会有连廊, 作为水平通道, 因此设置同样的单元电子对讲防盗门是有些难度的, 可将单元楼梯防火室的门换成防火防盗门, 使同一单元的几户人家独立存在;至于别墅主户门, 应该在其玻璃门内侧安装铁艺, 不仅可以点缀环境, 还可以防止不法分子破门而入。

(2) 住宅产业化的精髓在于住宅质量, 设计便是住宅的灵魂, 因此在强调住宅质量之前, 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设计。例如, 一个省会城市, 拥有的一幢十八楼的西南角按一定的速度沉降, 并且像比萨斜塔一般倾斜, 结果决定炸掉。出现此类事故的原因不仅仅是施工方面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设计。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住宅设计在安全度上就应该适当加大, 尽可能与国际水平接轨, 将结构安全度的动态调整性与相对稳定性充分考虑在内。住宅设计出现问题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是设计市场的行业不规范;二是设计方案不合理, 没有科学的进行比较与优选;三是规范执行不严格等等。

4 总结

设计师应该尽量将规划、园林、建筑、设备智能化等等一系列学科全面综合, 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出市场需要的精品、完美的住宅。设计要尽量追随市场, 与此同时也要追随现代社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参与设计的人员具备经营的头脑, 及时了解中国现代的住宅设计潮流方向。国外的设计院要求的是个人对社会负责, 中国拥有较大的住宅设计市场, 对于国外设计公司的不断进入, 设计院就应该及时改变经营方式, 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只有考虑到以上所有的问题, 并作出正确的举措, 中国的住宅设计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威.城市住宅设计中的安全防范问题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8) .

上一篇:企业如何进行培训评估下一篇:创新提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