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范(共10篇)
心理防范 篇1
摘要: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接受高等教育, 是社会发展的希望,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对法制知识本就有一定的了解, 在校期间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群体发生犯罪行为呢?本文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展开讨论, 以供参考。
关键词:犯罪心理,防范措施,法制知识,高等教育
近几年, 许多高校采取扩招政策, 是为了生源也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就读, 但是真正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只占少数, 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无疑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近些年在报纸的头条时常可以看见高校大学生犯罪的新闻, 并且呈增长趋势, 并没有因为一两个事件的发生让学生们感到警醒, 让整个社会哗然。大学生犯罪一般比较多样化、隐蔽化, 并且由于其较高智商使得犯罪形式又呈现智能化, 对社会的危害性也逐渐增高, 一些“学习尖子”成了犯罪人员。这不得不让社会深刻思考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 大学生最先接触新知识新技术, 接受能力强学习快, 使得他们在犯罪时也会运用到这些技术和知识, 犯罪明显具有高技术性和高智能性, 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要高出许多, 并且加上犯罪形式的多样化, 使得其有些犯罪行为相对隐蔽, 这样危害性也就更高。
(二) 大学生犯罪从普通民办高校到重点大学都有记录, 并且深入各个层面, 主体范围在不断扩大
在大学生犯罪记录中我们发现, 许多犯罪行为事先并没有侵害对象, 只是受到突发性事件的某种刺激, 发生犯罪行为, 比如马加爵案就是这样发生的。
(三) 大学生犯罪还具有一定的心理特点
首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 学到的理论知识通常不能和实践很好的结合, 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观点过于片面、偏激, 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时他们的认知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其次, 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快, 不稳定且容易冲动, 遭遇挫折时容易倒向极端, 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打击, 有时通过迁怒他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社会生活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如果这是大学生的情绪没有得到缓解而是持续累积, 就很容易因为情绪的失控、一时冲动去做不计后果的事, 发生犯罪行为, 对他人造成危害的同时也毁了自己。
再有, 大学生的意志力薄弱, 且通常具有两极性, 在消极方向上往往畸形发展, 并且都很自负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 在客服困难方面的意志力不够坚强, 自制力差, 当外界不良因素刺激主体神经时往往控制不住欲望和情绪, 而一旦发生犯罪行为, 他们又会很坚定自己的犯罪行为, 这时表现出来的客服障碍的能力又相对较高, 还有许多犯罪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随着经验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或许会逃过法律的制裁。
二、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好, 经济上的困境常会使他们变得敏感而自卑, 一旦外界因素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他们很有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从家庭环境上来说, 一些家庭父母不合经常吵架, 或者对孩子溺爱过盛, 还有只给孩子物质生活却在感情生活上关心较少的家庭,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的犯罪几率要比正常家庭的高, 这主要是教育方式不正确导致的。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承受能力一般较差, 一旦心理失衡, 极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发生犯罪行为。
(二) 自身原因
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往往会使人的追求方式也发生改变,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事情屡见不鲜, 极容易走上罪恶之路。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极大的膨胀, 一些大学生禁不住外界的诱惑贪慕虚荣, 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享受会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三) 不公平现象
贫富差距的存在, 两极分化严重, 社会分配不公使得许多人生下来就拥有别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 这样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刺激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发生犯罪行为, 这也是引起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
(一) 加强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 还应有具体的法制教育形式, 例如讲座或者模拟性试验等, 有针对性对学生们进行普法教育, 使他们知法、守法, 使他们能够在法律的作用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够正确看待一些社会现象, 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 加强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非常重要,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帮助他们自觉抵抗外界诱惑和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利于控制其自身情绪和陶冶情操。心理教育就是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是预防犯罪行为的关键性措施, 在开展心理教育讲座的同时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让大学生在一些情绪无法开解的时候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疏解, 帮助他们客服心理阴影和障碍, 这也有利于加强他们对自身不良情绪的调控, 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迎接挑战, 也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预防大学生犯罪还要社会的配合
网络传播是现如今最快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加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管理用正确的社会信息引导学生们, 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需要一些执法部门加强对社会不良信息传播分子的打击力度, 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给大学生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 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家庭的关心
大学生最内在的心理是家庭的爱护, 来自父母亲人于心理上的关心是尤为重要的, 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 都会挽回一个即将崩溃的人, 所以预防大学生犯罪还需要家庭的配合。
四、总结
预防大学生犯罪不是个简单的过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 也需要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关心和培养, 本文仅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和防范措施做出浅析, 希望可以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做出参考。
参考文献
[1]陆时莉, 魏月霞.犯罪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心理防范 篇2
宣传中的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或反悖心理,是指在宣传过程中,受众对抗宣传者的心理趋势,逆反心理对于宣传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
在对外宣传尤其是军事宣传中,逆反心理的出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敌国标签的限制。由于国家利
益至上,人们常常会对来自他国的信息产生一种不自觉的防范心理,尤其是当本国与宣传者所属的国家发生冲突时,这时社会各界包括本国的舆论都会给对方贴上“敌国”的标签,而定势心理又告诉人们,敌国的宣传都是居心叵测的,他们所讲的一切东西都是不可信的,再加上“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和从众心理,人们也宁愿不信来自敌国的宣传,尽管有些信息可能是真实的。
2、信息获取渠道的缺乏和受阻。一个国家通常会对外国媒体尤其是非商业性媒体进行许多限制,而当双方国家关系紧张时,这些原本就十分有限的信息获取渠道还会进一步受阻,从而造成传播渠道的不通畅。传播渠道不通畅和信息传播不对称不仅容易滋生流言和谣言,而且还会带来一种不良的长期后果:民众对于来自对方宣传者的信息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尤其是当它们与自己原来所获得的信息相矛盾时,更会如此。
3、国内大量的负面宣传所形成的不良舆论氛围。当国与国之间发生矛盾,尤其是发生战争时,政府及媒体会密集地在国内展开对敌国形象的负面宣传,以便激起国民对“敌国”的强烈反感。这种负面宣传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不良舆论氛围,当来自敌国的宣传进入时,或者是第三方关于敌国的正面信息进入时,会遭到人们的怀疑、否定和拒绝。好范文版权所有
4、历史积怨。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另一民族的成见也是造成该国民众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史上,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进行了侵略,并给他国造成了沉重的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这两个民族之间就会产生怨恨甚至仇视。如果长期以来双方的关系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那么这种积怨就会越来越深,民众也就越容易对来自对方国家的宣传产生逆反心理。
以上都是由宣传主体以外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宣传与受众原有的立场、观念、情感尖锐对立。下面再看宣传主体的原因:
1、宣传方法不当。宣传方法不当包括两方面:其一,语言生硬,宣传、说教味太浓;其二,对宣传对象的心理不甚了解,采用了错误的形式。对于前者现代的宣传者们大都注意到了,但对于后者却很容易被忽视。世界各国的国民性有很大的差异,在对外宣传尤其是对敌宣传中必须了解对方的心理和阅读习惯。池田德真在《宣传战史》中认为英国人是宣传谋略派,他们很善于理解对方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克尔之家’制作的对德宣传传单‘告向西部前线进军的将士’和‘威廉,在二十四小时后站在战场上’,都以德国人为读者对象,所以,议论展开的方法也是唠唠叨叨的,像日本人这样急性子的人,是没有耐心读下去的。但与日本人相反,德国人却很喜欢这样唠唠叨叨的议论。英国人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就写出那样的宣传文章,而是因为德国人喜欢,所以才特意做出德国人喜欢吃的宣传菜来给德国人吃。”珍宝岛事件后,我国一度被国际社会所误解,也是吃了对宣传对象不了解的亏。
2、宣传材料失实与失当。在这一点上宣传与新闻有相似之处。宣传内容的失实主要指宣传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尽管在宣传中难免会有虚假成分,但倘若这种失实被宣传对象发现就会造成坏的影响。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失实,会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造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宣传失当一方面指没有把握“度”,话说得太满;另一方面则是对时机的把握不妥,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
受众逆反心理的防范
在对外宣传中,根据逆反心理出现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
1、创造合适的气氛。《宣传战史》中提到“宣传者的第一个工作,是在敌国的国内给宣传创造‘合适的气氛’”。这条原则虽然是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但仍有借鉴意义。所谓创造合适的气氛就是努力营造让宣传对象容易接受宣传的气氛。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紧张时,国民普遍都会有激昂的心情,此时宣传者则必须冷静,他们还需要努力使宣传对象异常的心理恢复到镇静,然后再用情感和道理诱导宣传对象。二战时,英国广播公司C之所以能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原因之一在于它播送新闻的态度非常冷静,并且消除所谓敌我的感情,以中立的态度进行报道。另外他还注意避免纯正英语的英国式发音,使用以外国人为对象的,谁都能听得懂的英语讲话。
2、树立权威性。心理学的无数次实验证明,来自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的信息,更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有时,即使是不真实的信息,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对外宣传中也要尽力树立宣传者的权威性。C广播电台通过一系列措施树立了权威:他们经常采用敌友
我三方报纸的评论对时事进行解说或者驳斥对方,给受众留下公正性的印象;在一个事件发生后,便立即采访原来驻在那个地区的大使等人,力求把发生事件的背景弄清楚;另外,尽量迅速让专家出面讲话,使得报道变得有血有肉。
3、充分了解各国的民俗、国民性以及阅读习惯,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不同民族在国民性以及阅读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对
外宣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最好是任用对宣传对象十分了解的人进行宣传工作。二战期间,德国电台由罗德·赫赫播送的节目曾迷惑了很多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个在纽约布鲁克林出生,在爱尔兰长大的人,其真名叫威廉·乔伊斯,他的英语很地道,能象英国人一样用语简练、速度快,并能熟练地运用英国式的讽刺和幽默跟别人争辩问题,因此听众往往认为这是英国人用英语播送新闻和解说的节目。这个事例也告诉我们,在进行对外宣传的时候,必须根据宣传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好范文版权所有
4、宣传方法的多样化。宣传也是一场战役,必须注意战略战术的运用。宣传方法的简单化和千篇一律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大敌,因此宣传工作者要积极创新,灵活地使用各种宣传方法。
5、减少失实信息。宣传所提供的材料要尽量用事实说话,另外,时机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什么材料在什么时候使用才最合适,宣传者必须有一个清晰而又正确的认识。
6、积极使用新技术,建立尽可能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在对外宣传中我们要注意对新的媒介技术的运用,以减少因信息获取渠道的缺乏和受阻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顺便一提,有时候,利用对方的宣传机构和媒体不露声色地替自己说话,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宣传手法。
心理防范 篇3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从专业侧重上分,目前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那么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应该实施一个多维立体的综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把医学模式、社会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融为一体。以学生为本,以多种方式进行、多个主体参与、多个环节渗透的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其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发掘个人潜能的目的,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学说,代表着考察人类情绪、性格和行为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三种最“核心”的方法。对于学生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这三种理论为指导,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学校可以将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达到预防与矫治的双重目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心理辅导教师的主持或参与下,班级成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根据调查,50%以上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烦恼和困惑。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有效组织团体辅导,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各自的心理困惑。让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安全、温暖的氛围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减少孤独感与无助感,恢复自信。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实际,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具体的干预内容。除了情绪和意志力的训练,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性的培养,加强人际关系训练、职业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少理论多实践,围绕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个别心理咨询
个别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与其他教育活动相区别的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发现和鉴别学生心理问题是个别咨询的首要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写心情日记,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心情日记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进行“邀请咨询”,主动约谈学生,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通过教育干预矫治学生不良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与各学科教师、班主任合作进行教育干预。
3.优化校园环境,创设健康的心理氛围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环境的不适应的结果,因此,创造宽松、优雅、和谐、友爱的学校人文环境,形成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建设洁净、优美、舒适的美丽校园,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校园中可以张贴醒目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激励。利用学生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小报、黑板报、橱窗专栏等,宣传心理卫生知识,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4.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心理剧、歌唱比赛、书画比赛、科技节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御体系”
一级预防——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减少危险
为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要对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优化,将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童年创伤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主要阵地,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每一对父母都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纠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安全、温暖、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对于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予以处理,如学生团体中的欺凌现象、教师团体中的体罚现象、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等。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活动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感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未知事物,遇到心理困惑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首先,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一方面,定期普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要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向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早发现问题,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次,团体咨询与个体咨询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最后,加强全校教师的主人公意识,营造“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三级预防——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儿童发展的环境由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无论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微系统,即学校和家庭,还是学生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宏系统,都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净化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众所周知,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构建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方面还缺乏经验,还需要大量实践和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710062)
心理防范 篇4
一、企业员工培训风险分析
企业员工培训是指通过学习和训导, 达到员工个人素质和工作需求的匹配, 提高员工业绩的一种投资行为, 是一种明晰的经济活动, 是投资行为便必然存在风险, 风险出现究其原因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分离。员工行为与培训风险紧密相连, 据此将企业培训风险分为人为风险和非人为风险两类, 本文是从心理契约角度探讨如何防范培训风险, 所以分析企业员工培训风险重点在于人为风险即被投资者人为风险。
人为风险是由于投资对象的主观行为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人为风险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激励风险。培训是一种投资行为, 在人力资本形成后, 构成激励的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效能的发挥, 要实现培训收益, 作为培训主体的企业要与受训员工合作。詹姆斯对人力资本能动性研究可知, 没有激励, 员工能力的发挥只在20%—30%, 而一定的激励可以在80%—90%范围, 而两种程度的发挥达到的效果是有巨大差异的;其次企业培训成果转化需要时间, 而员工在这个时间可能离开企业, 那么将带走企业的人力资本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人力资本与所有者不可分离特性是流失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 员工流失还存在间接风险, 即出走员工进入对手企业, 不仅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 还给本企业造成巨大竞争压力。两种风险都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心理契约对企业培训风险的作用机制
现代企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是满足员工心理契约, 改变其行为和态度, 也是企业管理的新方法。心理契约是双方之间隐含的期望, 在工作环境中, 员工更渴望建立心理依赖关系, 将企业作为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平台, 经济再优厚, 员工对组织感到失望和充满信心两种心态带来的绩效是有很大差别的。企业想要降低培训风险提高企业收益就应该从员工的需求出发, 将员工需求与企业目标相联系, 满足其心理契约。当前, 组织与员工双方的付出和回报属于心理契约范畴的满意度变量, 而满意度存在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发展, 两个方面都不可忽视。
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是员工的理想心理契约, 感知到的责任是员工体验到的组织实践。在此基础上, 员工的满意度受员工的理想心理契约和体验到的组织实践的影响。当企业内部沟通不畅通将导致双方对承诺理解出现偏差, 影响员工满意度;当企业有意违约或者无力兑现承诺即企业缺乏诚信时, 员工便会感到心理契约违背, 届时满意度是负向的;在相同环境中, 不同知识文化素养的员工感受的满意度是有差异的, 文化素养高的员工敏感性越强, 能感到自身心理契约遭到了违背, 文化素养低的员工却发现不了。最终, 企业内部环境和个人文化素养差异也影响员工体验到的组织实践。理想心理契约和员工体验到的组织实践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个人文化素养影响, 并进一步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
三、心里契约视角下培训风险防范的对策和建议
1. 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
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而对员工进行培训, 但员工也有自己的需求和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在为培训活动准备时必然少不了这些方面。如果企业只在乎公司利益而不关心员工期望, 可能会产生负向满意度, 此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将发生极大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带来的结果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效应。所以只有把企业目标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才能达到双赢。
2. 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是为了使员工能更好地与岗位相匹配, 那么, 培训后, 员工的期望和组织的目标能否一致, 这就需要考虑培训后运用到实际中的平台。提供广阔平台让员工施展, 使员工感知到成就感和责任感,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心理认同, 提供上升通道并让他们看到发展机会。只有双方心理契约达到一致, 员工才会与组织建立长期的正向心理契约, 而组织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3. 注意宣传、维护好员工的利益以及加强沟通。
心理契约的破坏将导致员工相应地改变其行为和态度, 进而影响工作绩效, 最终影响企业绩效。那么组织要采取措施阻止这种情况发:第一, 组织要时刻注意宣传, 使员工知道组织为了培训活动的努力, 随时关注并及时化解员工不良情绪;第二, 在培训活动中, 组织要时刻关注员工以及维护员工的应得权益, 要实现组织对员工的承诺, 提高员工满意度;最后, 组织与员工要经常沟通, 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这样员工可以及时反馈培训前后的意见, 而组织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防止心理契约违背。
4.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心理防范 篇5
关键词: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1.主体内在因素
主体的内在因素是行为人自身存在的因素。对于青少年激情犯罪人而言,这类人大多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或人格不健全,思想偏激,盲目冲动,好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情感以及没有恰当有效的方式疏解心中的抑郁与愤恨等不良情绪,或者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愤恨、不满的心理状态下,一旦消极激情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处于激情状态,立即产生犯罪动机,引发青少年激情犯罪,表现出突发性、盲目性、无预先预谋性和暴力性等行为。
2.外部社会因素
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社会因素主要是外界一定情境下的不良刺激。外界不良刺激是青少年激情犯罪行为发生的客观条件,主体内在的缺陷在发生青少年激情犯罪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第一位的作用,但外界环境对青少年激情犯罪人所施加的不良刺激对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发生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倘若没有足够的外界不良环境刺激和诱发作用,青少年激情犯罪就不会发生。
二、影响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内在心理缺陷形成的相关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家庭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堂课,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接触社会之前的摇篮。家庭环境通过对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给予影响,如果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中出现消极因素并发生作用,会使个体形成不良人格,成为犯罪产生的主观因素之一。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畸形家庭、消极的家庭榜样和不正常的家庭氛围等。
2.学校教育因素
通常来说,正常的学校教育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犯罪心理和犯罪倾向,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阻滞学生不轨行为向犯罪心理的转化。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难免对学校产生消极影响,使教育中出现某些不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与社会中其他不良现象共同对学生发生着影响。其中包括学校的教育内容失衡、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态度和方法错误等,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形成自卑感和对立情绪,学校管理混乱,缺乏良好的校风致使纪律松弛、秩序混乱、不正之风盛行。这种学校环境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无故逃学、结伙成群、互相传染恶习,从而发展到滋生犯罪心理,产生犯罪动机。
3.居住环境因素
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证明,很多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其所居住的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十分不开的,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居住环境中一些不良的事物和现象,比如所居住环境的邻里关系恶化、经常出现打架斗殴、赌博成风、走私涉毒等现象,为青少年提供了消极的榜样,这些消极因素乃至犯罪活动会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是居住环境的治安状况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生活的环境如果监管不力,管理混乱,治安状况差,就会为犯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促使其产生犯罪心理。
三、青少年激情犯罪心理预防对策
1.注重个体的心理素质教育,加深自身道理理性修养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激情犯罪的主要动因。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往往情感素质较差,易冲动,当欲求不满时易爆发激情,产生攻击行为。加之个人涵养偏低,情绪可燃点低,常常为小事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即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缺乏修养。倘若个体有较高的素养和良好的个性,遇事便不会惊,更不会怒,心情平静,泰然处之。有了这种心态就可有效地避免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发生。
2.加强心理疏导,抑制犯罪转化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而青少年激情犯罪属于由各种矛盾问题所引发的情绪体验型的犯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把握情境中的主客观条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恰当的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而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人,则常常用消极、冷漠甚至用阴暗的心态去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形成不良心理,甚至产生过激行为。青少年激情犯罪大多具有一定的引发原因或具体情境,因此会导致个体情绪认知失当、紧张、焦虑和心理失衡,进而采用不正当甚至犯罪的方法缓解内心压力,以取得心理平衡。这时,如果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心里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3.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观念,让人们懂法的同时学会守法
人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衡量事件的利弊平衡问题,不知道触犯法律将会受到严重惩处的人,才会不惜以身试法。青少年激情犯罪人往往法制观念淡薄,在发生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而是盲目冲动,意气用事,一旦激情爆发,往往置法律于不顾,以致丧失理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通过加强社会法制宣传和教育,可以极大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意识,使得公民掌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因为法律的普及与实施,人们才会知法守法,善于用法,人们才能因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严厉性而做到三思而是否可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遇到矛盾争端,能够想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非采用暴力等消极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大华、马皑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2]陈和华主编:《刑事心理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心理防范 篇6
1 心理压力来源
1.1 感染和损伤的危险
急诊工作中, 急诊科护士处于抢救工作的第一线,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 急救设备繁杂, 有创监护和护理操作频繁, 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针头、刀片等。尤其在紧急为患者气管插管、吸痰、洗胃、包扎止血、静脉穿刺等操作过程中, 护士如不能有效地防护, 就会增加锐器损伤和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另外, 急诊科流动人员多, 病种复杂, 特别是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季节, 也增加了急诊科护士感染各种疾病的几率。
1.2 精神心理压力
由于急诊科是医院的综合窗口, 急危重患者多, 突发事件多, 患者发病急骤, 来势凶险, 病情变化快, 来诊时间、人数、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 抢救设备和抢救技术操作难度大。急诊护士每天不仅要面对急诊抢救、生离死别, 拥挤的工作空间, 嘈杂的工作环境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还得面对悲伤、恐惧的患者家属, 造成急诊科护士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惫;急诊患者配合差, 医患沟通难度大, 急诊护士既要独立完成抢救工作, 又要确保无差错事故。患者到急诊科后, 都认为自己病情最重, 期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并积极进行治疗护理, 如果这时护理人员不能对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作出反应并给予充分的理解, 就容易造成护患矛盾, 引起医疗纠纷, 这些都导致急诊护士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
1.3 睡眠障碍
急诊护士夜班频繁, 工作量大, 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 加之女性特有的周期性生理变化, 还有大部分已婚护士下班后还要照顾家庭、子女, 这些超负荷运转, 使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体力、脑力消耗都非常大, 极易造成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疲劳。
1.4 晋升、待遇的压力
现在的社会充满竞争, 护士的职称与工资奖金是挂钩的, 所以护士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接受考核。而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是非常繁忙的, 更何况大多数的护士还有家庭, 需要照顾老人、小孩, 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 直接影响到职称的晋升, 导致实际工作中, 急诊护士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2 防范措施
2.1 感染和损伤危害的防范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小心谨慎, 防止被各种锐器损伤, 尤其是带血迹的废弃针头、输血和输液器具等应严格按要求销毁处理, 不得乱丢乱放, 以免刺伤自己或他人。自身有皮肤破损, 应有必要的防护, 如戴口罩、手套, 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 一旦污染, 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做到早期防护。带血迹的污物和患者的体液排泄物应进行分类集中处理, 严格浸泡、消毒、焚烧, 对病房、抢救室要定期通风和空气消毒。各种抢救器械, 定期维护保养, 确保正常运行及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2.2 心理压力的防范措施
急诊科护士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掌握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 应教会护士经常检测自己是否有紧张症状, 比如个人心情和与人交往方式的改变, 如易受刺激、脾气暴躁、过度紧张、焦虑及感情脆弱;相应的生理变化包括:头痛、紧张、疲劳感、睡眠障碍、不能放松等。有以上症状出现, 需积极采取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可向有类似经历的人或关心自己的亲属、朋友倾诉, 使自己的苦恼通过谈话得到宣泄[1]。护士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 还应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 及时安抚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 避免使用刺激性和冲突性的语言, 不使用肯定或绝对性的语言, 万一抢救不成功, 也能取得家属的理解。遇到个别蛮横无理和具有攻击倾向的患者和家属, 尽量避免矛盾激化, 必要时及时寻求社会支持, 如找医院保安、打电话报警等[2]。工作中得不到的快乐可通过业余时间来补偿, 如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健身活动, 提高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 放松心情。下班后改变自己的装束或发型, 也能消除不愉快的心情。
2.3 睡眠障碍的防范
医院各级部门应合理安排班次, 调整工作强度, 在护理人员相对充足的情况下, 设置双班, 增加夜班、双休日、节假日, 护士的人员配备, 各小组定期轮换, 当护士感到身体不适或压力过重时, 给予休假或轮换。另外, 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可以帮助护士建立工作的最佳身心状态, 使护士的心理得到调节, 疲惫的身体得到恢复。
2.4 学习晋升、待遇压力的防范
对于学习晋升的压力, 要改善学习方法, 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 利用各种学习机会, 不断提高自己, 争取更高的职称, 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晋升。医院领导要重视急诊科工作, 因为急诊护理是一项高风险职业, 充满压力和挑战, 应激性强, 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护理水平, 急诊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所以要改善急诊科护士的待遇, 做到同工同酬, 这是对她们所做的贡献包括她们的绩效和付出最好的肯定和回报。
3 结论
急诊工作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是所有综合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它为患者提供了优质良好的救治服务,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急诊护士心理影响日益突出, 所以应引起职能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普及健康卫生知识, 提供正确有效的预防知识。另外, 急诊科护士也应加强学习, 提高对应激事件的处理能力, 转变观念, 减轻心理压力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掌握护患沟通技巧, 融洽护患关系, 防范各种护患纠纷的发生,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 李国慧.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及应对[J].医学期刊, 2008, 12 (4) :47-48.
心理防范 篇7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心理动机理论,社会影响理论,替代性攻击,偏见的消除
近几年,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其中, 很大一部分事件由于其参与群体的大规模性、使用手法的非理智性, 引起了极其恶劣的、不可逆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因此对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性研究以及群体事件心理的研究, 迫在眉睫。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分类
2004年11月8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明确使用了“群体性事件”概念, 并将群体性事件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 即“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 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1]。
研究群体性事件的著名学者于建嵘认为, 群体性事件是指有一定人数参加的、通过没有法定依据的行为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这一定义, 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其一, 事件参与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二, 这些事件所进行的行为在程序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有的甚至是法律和法规明文禁止的。其三, 这些聚集起来的人群, 并不一定有共同的目的, 但有基本的行为取向。其四, 这些事件对社会生产秩序、社会生活秩序、社会管治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分类, 被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是分为维权抗争事件、社会泄愤事件、社会骚乱事件和其他类型的群体性事件 (如有组织犯罪、社会纠纷等) 。在这种分类中, 研究者普遍认为:一般来说, 维权抗争事件是因直接利益关系引发的, 社会泄愤事件是无直接利益关系的, 社会骚乱事件是针对无关者的。
一般说来, 人们不会无端挑起事端, 维权抗争事件, 社会泄愤事件的开端都是有一个具体的、有争议、有矛盾的核心事件作为导火索。而社会骚乱事件与其他类型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则复杂得多。因此笔者认为, 前两者在政府层面以及群体心理层面的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和可研究性相比后两者都要强。本文将在下文着重研究维权抗争事件、社会泄愤事件的参与群体的心理。
引发此类群体性事件的核心事件往往具有两种特殊的性质中的一种:一种是该核心事件侵害了一个数量较为庞大的群体的利益 (如:2007年的“厦门PX事件”, 侵害的是所有厦门市民的利益) ;另一种是该核心事件的核心矛盾具有典型性, 是百姓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之间的某种潜在矛盾的外显性事件, 这样的事件往往易于激发埋藏在群众内心的愤怒, 是矛盾泛化、扩大化, 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因此, 笔者认为, 群体性事件从参与者的性质角度出发, 可以分为“大部分参与者与核心事件有直接关联”的群体事件, 以及“大部分参与者与核心事件没有直接关联”的群体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中的心理分析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没有直接关联群众是受到怎样的心理机制的作用决定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群众在参与事件之后, 为何一反平时遵纪守法的常态, 突然变得暴力凶悍?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里, 群众如何选择目标作为攻击和发泄的对象?
笔者认为, 无论是“大部分参与者与核心事件有直接关联”的维权抗争性群体事件, 或是“大部分参与者与核心事件没有直接关联”的社会泄愤性群体事件, 影响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心理因素均出现在事件的两个分支的四个节点上 (如图1所示) :
分支一, 根据黄金24小时理论, 如果在事发的24小时以内, 有关部门作出积极正确的手段进行紧急处理, 赶在小道消息频传、谣言四起之前, 对遏制群体事件或者是更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支二, 如果事件没有及时被遏制, 将依事件顺序发生以下过程:
第一步,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事件当中, 形成群体事件规模逐渐变大。在这个过程中值得研究的心理现象是:为什么人们会自发地参与到与自身无直接关联的事件当中?这里便涉及到个体参与事件的心理动机研究。
第二步, 当人们选择加入群体性事件之后, 我们发现, 人们的行为与平日迥异, 变得判若两人。是怎样的心理使得人们行为变得“非正常”?这里涉及到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心理。
第三步, 在群体性事件爆发的过程里, 群体会做出各种暴力或过激的攻击和发泄行为, 这些攻击和发泄行为的潜在对象是什么?潜在的准则又是什么?这里涉及到群体攻击发泄的行为心理。
在下文中, 笔者对分支二的三个节点中群众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理论解读和分析。
(一) 个体参与事件的心理动机——心理动机理论与相对剥夺感
研究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动机和原因, 关注核心事件的性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当大部分参与者与核心事件没有直接联系时;核心事件具有怎样的典型性?暴露了百姓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之间的一种怎样的矛盾, 反映了群众怎样的社会心理?它们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对更好地解决和预防群体性事件具有指导性作用。
心理动机理论认为, 偏见引起群体间竞争。其基本假设是, 社会有多个群体组成, 群体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权利、财富是不均等。优势群体希望保持自己的地位, 并具有优越感;而弱势群体则渴望减少这样的不平等。这种竞争导致群体间的冲突, 从而能导致了偏见的产生。关于现实群体冲突理论 (re alis tic group conflict the ory) 认为, 群体间偏见的形成是群体争夺资源或者权利的必然结果。在群体间利益竞争会使弱势群体产生于他人相比感到自己被剥夺的感觉。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经济状况得到较快发展, 而此时, 经济改善慢的个体或者群体, 就会经历“相对剥夺” (re lative de privation) , 他们看到别人具备了自己无法企及的经济能力, 这种负面感觉容易导致他们对优势群体的敌视[3]。
这就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近几年来, 所谓的对“富二代”的偏见、“仇富”、“仇权”等不健康的社会心理, 在社会群众中广泛蔓延;同时, 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各种事实存在的体制漏洞也强化了群众对于“权”、“贵”等优势群体的不满于偏见。然而这些不健康的社会心理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携带这种心理的民众在无形之中, 把社会划分成了几个群体, 并形成刻板印象。
在突发事件中, 刻板印象一经启动, 就会变得异常清晰, 从而对个体的思维过程施加更多的影响。在2004年的重庆“万州事件”中, 重庆市万州区的搬运工余某不慎撞了一名曾姓妇女, 随后发生争执, 曾某的丈夫胡某上前殴打, 并自称是公务员, 出了什么事花钱可以摆平 (事后查明胡某是水果批发市场临时工) , 事件当即引起群众的公愤, 近万群众集结于政府大楼, 要求政府出面公平处理民工被打事件, 群众放火焚烧警车及消防车, 砸碎政府玻璃大门, 冲进楼内抢夺财物。
就是胡某一句话, 使在场民众的刻板印象的偏见瞬间启动, “仇权”心理即刻爆发, 引来了之后的惨剧。此后人们砸烧警车、消防车, 打烂政府大楼, 倾抢财物等, 都是表达自己对于权力不公的一种愤怒, 是典型的发泄性行为。
(二)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心理——社会影响理论与去个性化
在群体性事件中, 当人们一旦选择对某个与自己相关或者无关的核心事件做出反应的时候, 他们便把自己归于这个临时组建的群体, 他们生活中的个体差异在这个群体形成的那一刻开始变得不再明显和清晰, 他们失去理智、变得暴戾而暴力, 也不再遵守平日遵守的道德以及法律规范。
社会影响理论认为:有时, 人们在人群中会失去自我, 表现得和单独时不同。19世纪法国心理学家Gustave Le Bon认为, 在一群暴徒中, 一个人的情绪会扩散到整个群体。当某个人做一件平常不被人接受的事情时, 群体中的其他人也会去做同样的事情。勒庞 (1986) 把这种现象称作社会传染:暴徒的行为时有传染性的, 就像感冒在一个班级的同学中传染一样。勒庞认为社会传染的产生式由于正常机制的破坏。我们的行为通常是受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规范, 以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规范制约的。在群体环境下, 我们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感觉。我们的控制系统被削弱, 而攻击和性的冲动被自由地释放出来。结果可能导致暴力和不道德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Posymes&Spears (1998) 把这种现象, 称为去个性化 (deindividuation) [4]。在去个性化的研究中, 研究者认为一致认为, 当个体的身份被隐藏, 并且当所在的群体越大时, 去个性化程度就越大。或许群体性事件中的无关成员在平日的生活中是有教养的绅士, “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 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 残暴而狂热, 也表现出原始人的热情和英雄主义。” (勒庞Le Bon, 1986) [5]。当个体一旦进入群体, 就会产生去个性化的反应, 当他越是得知在群体中自己是隐藏而匿名的, 他越容易做出出位而违背日常道德准则的行为。
(三) 群体攻击发泄的行为心理——替代性攻击
在心理学家对攻击的研究中, 当由于某种原因, 攻击感不能直接战队引起愤怒的对象时, 或者你根本就不清楚引起你愤怒的对象是什么时, 人们会通过别的方式表达攻击, 叫做替代性攻击 (displaced aggression) [6]。
在群体性事件中, 很多时候非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众引起愤怒的原因并不是核心事件本身, 而是那种他们长期潜在的不满和偏见。2006年的浙江瑞安事件:死亡的女教师戴某生前所在校的师生均认为其死因一定与其亿万富豪的夫家谋害所致, 而公安机关则鉴定为自杀, 这便引起不满, 一方面全校师生数百人在奔走呼号, 另一方面, 各种关于公安人员被买通的短信和网络信息在当地传播;最终, 群众聚集起来, 到政府部门门前示威, 并到女教师夫家的工厂打砸。
在此事件中, 群众将自己对官商勾结的愤恨借由该事件激发, 并将这种对此种社会现象的痛恨发泄在了当地派出所和戴某的夫家身上;砸烧警车、打砸工厂等行为就是对这种愤怒的替代性发泄。当民众积怨越深, 爆发地越为强烈。在社会中相对弱势的人民大众, 往往把时代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和不公平感, 归咎为更为具象的个人和组织, 比如政府官员、政府部门或企业家和企业实体, 将它们视为愤怒和焦虑的替代性来源。然而, 一般来讲, 替代性攻击大多倾向于指向更弱小和没有风险的对象, 因此, 在群体性事件中, 人们对政府部门与企业实体的攻击大多体现在具有他们标志的替代品上, 比如警车、消防车、政府大门、企业大门、厂房等, 而不是与政府成员和企业成员的正面冲突。
三、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前一部分中, 我们已经讨论了个体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机, 是由于群体间竞争而产生的群体间冲突, 和一部分社会成员由于飞速的社会发展而产生了“相对剥夺感”。这些不良的情绪, 在弱势群体中产生对优势群体的敌对和偏见, 形成刻板印象, 一旦特殊的核心事件突发, 偏见形成的刻板印象就会爆发, 挑起愤怒, 开始去个性化过程, 形成群体性事件。
于是, 想要从根本上减少群体事件的发生, 首先要做的是减轻或消除偏见, 以缓和群体间冲突、减少相对剥夺感, 弱化刻板印象。如图2:
(一) 改变早期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偏见的习得, 最初就是个体通过幼儿至成年过程中的社会化过程习得的。因此, 减轻或是消除社会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早期的社会化过程 (如图2) 。早期的社会化过程可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家庭感染, 一种是学校教育。
Patricia De vine提出这样的观点:每个人在自己早年生活中都习得了传统的群体刻板印象会储存在记忆力, 成年后自动唤起[7]。这里所谓的家庭感染也包括生活中接触到的媒体信息流露的群体偏见, 这些偏见潜移默化地被个体接受和内化。消除家庭偏见, 并且联合媒介的努力, 对于消除群体偏见具有一定效果。
对学校教育进行干预会对偏见的减轻起到作用。“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 偏见程度越低” (Schuman et al, 1997) [8]。学历高的人更善于用综合各方意见和观点来看待问题。但是, 学校教育的风险在于, 我们无法消除偏见对已经受过教育的人的影响。
一般来说, 彻底消除偏见的最好办法, 就是重新分配就业、收入、住房等引起群体竞争的资源。不过, 这必须以牺牲另一个群体为代价, 也会遭来敌对情绪;同时,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中国, 短时间内这种愿景也只能是一个愿景。在我国近几年的群体性事件中, 人们持有的偏见往往带有很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时代烙印, 在未来的短时间内, 面对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是每一个国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必须经历和面对的,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媒介的帮助减轻社会偏见, 但期望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减轻社会偏见的可能性并不乐观。
(二) 群体接触与沟通
在群体性事件中, 事件的双方一般为民众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实体。在2004年的“重庆万州事件”中, 人们“仇权”心理非常典型, 是民众对政府部门徇私枉法的刻板印象激起民愤。然而, 平日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误会和隔阂正是在不断地猜疑和以讹传讹中越来越深, 导致最终积怨成“疾”, 最后酿成闹剧。只有通过群体间的接触与沟通, 才能缓解和减轻群体偏见。
沟通和接触能否非常有效的减轻偏见和成见呢?Gordon Allport在他的经典接触理论 (contact the ory) (1954) 中指出, 以群体接触的方式来减少偏见, 需要具备四个充分条件[9] (如图2) :
1. 基于共同的目标、合作性相互信赖 (coope rative inte r-de pe nde nce) 。
这是接触理论的核心部分。接触理论认为, 想要减少群体间偏见, 两个群体需要在一个目标的号召下协同工作, 这时, 实现目标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不再为稀缺资源相互竞争和排挤。
在民众与政府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 只有本着朝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的共同目标努力, 并相互信任、共同协作, 才能减少偏见。同时, 由于政府与民众的特殊关系, 政府有为什么服务的天职, 因此更应该对民众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建立并赢得信任。
2. 平等的地位。
群体之间应该以平等的地位进行接触, 不改变传统的地位观念, 偏见是很难消除的。在政府或者企业在于民众沟通接触的过程中, 应该本着谦恭、平等的心态, 与民众至少在形式上淡化界限、多小距离, 这样才能使民众在心理上放下戒备, 使交流接触的产生正面效果, 有助于偏见的减轻和消除。
3. 相互熟悉的可能性。
相互熟悉的可能性指:接触应有足够高的频率、足够长的时间、足够近的距离三项指标。简单地来说, 过于官方的、短暂、浅表的接触对于群体间的相互了解意义并不大, 更别提减轻偏见了。同样, 只有在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高频地、长时间的、近距离地接触民众, 他们才能显示出足够的诚意去了解民众, 并且让民众直接地了解自己。只有这样的交流, 才能有机会使双方深入了解, 减轻偏见。
4. 制度支持。
制度支持可以使双方相互沟通和接触的努力更加合理合法化, 并带有权利和义务层面的意义。这样的沟通会更加顺利, 同时也更加有效力。当然, 这个需要长期的社会建设来完成, 在这里, 笔者只是提出自己良好的愿景。
在祖国经济腾飞的今天, 每一位国人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经济生活时, 也应该承受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阵痛。但是, 如何让群众的痛苦降到最低, 如何在维护群众基本利益的同时保证社会稳定和安全?笔者相信, 通过众多学者对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研究, 有效控制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几率都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魏新文, 高峰.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 2007 (1) :90-94.[1]魏新文, 高峰.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 2007 (1) :90-94.
[2]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6) :114-120.[2]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6) :114-120.
心理防范 篇8
乱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书架上的藏书被拉得零乱倒置。二是不按既定的排列序号放书, 随意乱插乱放, 甚至在书后的空隙中。
如果仔细分析读者的行为, 则会看出造成图书乱架的几种读者心态, 从而找到解决方案:
1、茫然心理
一些读者初到开架借书处, 对开架制度不了解。乱拿乱放, 有时倒置图书, 对这部分读者应在其进库时向其说明开架的制度和方法, 必要时要亲力亲为进行现场指导, 使读者消除茫然心理的同时做到了人性化服务。
2、占有心理
有的学生进库后, 发现有几本较为适合自己的好书, 而按图书馆的借阅规定也只能借其中的1、2本书。在此情况下, 有些学生就将不能借阅的几本好书插入不引人注意的书架上, 或置于书后的平疑中、底和顶处, 为防别人借走, 为自己下次借阅做好准备。对此情况, 应加强巡库检查和整理, 宣传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为主导。
3、垄断心理
个别学生在书库发现某本图书, 出于个人的目的, 认为其内容和价值不能让人分享, 就将图书藏于平缝, 让其他人看不到它的书名, 自己也不准备以后借, 致使一些崭新的图书落满灰尘, 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搁置下去。对于此类情况, 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检查开架书库的各个死角, 使极端自私者的欲望不能得逞。同时, 如发现这类“知识垄断”行为, 应予以立即制止并采取适当措施。
4、便己心理
由于开架后学生自由选择图书, 学生往往选好一本书后, 又在别的书架上看到更适合自己的书, 于是将原来选取的书随便放置, 这是造成图书乱插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且也是图书馆开架中最常见的现象。为此, 可以要求读者将无法准确放回原架的图书, 留在还书架上, 再由工作人员上架,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色标法进行处理。
5、逆反心理
就是采取“对着干”的心理状态。图书开架与闭架管理相比, 对学生的借阅和自觉性等要求较多, 由于部分学生对此感到不习惯而产生了抵触情绪, 还有一些读者因违反制度, 遭到批评或处罚时, 产生了一种报复心理, 有意捣乱甚至拉倒图书, 乱插书袋卡。为此, 工作人员和学生之间应互相理解和支持, 虽然要对违反开架制度的读者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处理, 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 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又要以说服教育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为最终目的, 切不可粗暴的解决问题, 导致犯错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 最终将事情扩大化。
6、侥幸心理
当书库学生多, 而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 学生趁拥挤之时乱拉乱放图书, 开架书库只要读者超多一定数量, 就很有可能出现乱架现象。为此, 应根据库内面积限制学生入库人数, 避免出现混乱现象, 或者根据学生借阅高峰期加强工作人员的巡视或服务人员的数量。
7、焦躁心理
开架借书时很多学生不利用或不会利用图书目录, 而是直接入库找书。但学生往往并不知道所需图书的具体位置, 寻找良久而毫无所得, 有时因为工作人员办理手续时间长等现象也会使学生产生焦躁不耐烦的心理, 由此把怒气发泄在图书上, 致使乱拉乱放, 毫无章法摆放图书的现象产生。对此, 在应加强工作人员工作的熟练性, 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的同时还有必要在书库内及书架上设置类目显著标识——色标, 即色标排架法。
所谓色标排架法, 即利用颜色作为分类排架的补助文字标识, 来组织图书排架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要确定所用色标的颜色, 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如:红、绿、棕、蓝、橙、紫、黄、紫、浅红、浅绿、浅棕、浅蓝、浅橙、浅紫、浅黄。印制这些颜色的条形色标, 选取适当的色标用于某一类图书管的书脊上。这14种颜色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 也可以将某两条组配使用, 这样就能在105种变化中选择, 具体使用时可以按其排列顺序使用, 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两色。如:A类用红色, B类用绿色, C类用棕色……。总之, 在配色过程中可以自由掌握、任意搭配, 利用颜色的深浅、单双搭配来加以区别。原则是一定要醒目, 使相邻两类图书所用条表的颜色反差尽可能大, 以便有明显区别, 易于分辨、区分。如果再加上所贴在书脊上的部位不同, 即上部或中部或下部, 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
色标排架法使用灵活, 与分类排架法配合使用, 既不打乱原有的排架系统, 又可以弥补其局限性。只需根据本室开架图书的范围、数量、种类、位置, 事先规定将哪部分图书用什么样的色标, 依次加工即可。此方法还可以灵活的解决分类排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推荐图书的问题, 可考虑选用某一色标, 贴于书脊的某一特定部位, 就可以单独放置而不至于混乱, 一旦需要归还原类别时, 只需换一下书标就行, 简便易行。
目前, 在我国部分学校图书馆的开架书库已开始使用色标排架法进行分类摆放图书, 确实达到醒目、易于识别的目的。图书馆利用这种方法组织排架, 一架架、一排排, 类目清楚, 整齐美观, 不仅能加快上架、下架, 查乱、整架的速度, 提高工作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 而且对视力不佳的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辅助服务。即使对图书分类及排架知识了解甚少的读者, 也易于识别, 不至于归错架、乱架也极易发现调整, 学生也感到方便。
采用色标排架法, 掌握图书乱架的读者心理, 是减少错架乱架的一个行之有效地方法。
摘要:文章分析归纳了造成图书馆乱架的7中读者心理, 并提出采用色标排架法解决图书乱架的方案。
关键词:图书乱架,读者心理,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俊芳:《浅谈图书馆开架借阅工作的管理》,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
[2]王培林:《图书馆开架借阅的问题》,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 (1) 。
心理防范 篇9
关键词:运动员,比赛,急躁心理
1、前言
现代体育比赛是一种高技能、高素质的竞赛。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应具有健壮的体魄、积极的态度、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外, 还应有良好的、稳定的竞赛心理状态, 积极的竞赛情绪, 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反之, 消极的情绪如厌烦、恐惧、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参与比赛, 会使得技术动作的一致性、准确性、协调性在某个技术环节上遭到破坏, 甚至会改变原有正确技术的一部分, 影响比赛成绩。因此, 我们应在不断实践中, 根据运动员心理活动现象, 探索、研究、掌握运动员心理运动的本质规律, 利用心理的动力, 调动心理的积极因素, 促进运动员技战术、身体素质水平的正常发挥, 对提高比赛成绩具有现实的意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运动员急躁的心理原因。
2.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运动员赛中急躁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析和阐述。
3、结果与分析
3.1、急躁的概述
“急躁”一词最早见于元代学者吴莱《狙赋》:“急躁袭取, 智虑毕输。”其原意是“冒失、莽撞”。急躁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 指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就马上激动不安, 或想马上达到目的, 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急躁具有动机的作用, 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 一个人无论在何种情景中都预先具有一种以特殊的情绪反应方式和程度来对待事物的倾向。
3.2、运动员赛中急躁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
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 心理和思想变化是很复杂的, 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 即便是同一个队, 有的队员沉着而有信心, 不仅个人技术发挥得好, 而且为本队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而有的运动员就容易“怯场”, 表现为精神涣散缺乏信心和勇气, 消极或过分激动, 情绪不稳定或比赛中出现起伏不稳定状况, 手忙脚乱等, 造成技术发挥失常, 发挥不出自己的原有水平, 造成心理着急而忙中出错的现象。
3.2.1、引起运动员急躁心理情绪出现的主观因素
在比赛中, 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水平接近, 有时到了难分难解的地步, 这给夺取冠军带来了很大困难, 如果疏忽大意或出现不应有的失常, 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这种失常现象下将造成被动, 甚至导致失败, 造成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而运动员的急躁情绪作为心理因素的影响因素之一,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 1、运动员会保持一定的有关成功的希望和梦想。
技能水平高的运动员都有一个成功的历史, 基于他们过去的努力, 期望在今后的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这些期望就是急躁的一个源泉, 过去成绩形成对将来成绩的期望。
3.2.1. 2、一些应对策略的使用或不使用。
如对裁判的解释过多, 只会增加急躁心理情绪。而一些运动员自身不能控制的因素也会增加急躁情绪。
3.2.1. 3、完美主义者很少对其表现满意并且预期失败, 他们倾向于急躁心理。
1991年, Frost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过于关心错误”维度上得分高, 则会产生急躁和自信心降低。遗憾的是, 完美主义者倾向于不把竞赛作为愉快的来源。
3.2.1. 4、有时, 运动员以前失败的经历会引起急躁的心理情绪。
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相似的可能喜爱失败而不是成功, 以避免社会结果。责任和成功可能会带来对未来的期望。相反, 许多运动员害怕失败, 伴随害怕受伤和担心不能实现重要的他人的期望 (如教练、父母、观众等) 是急躁的普遍来源。
急躁情绪还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有关,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急躁可以看作是个体的一种气质表现。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最先的气质学说起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内四种液体 (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 配合的比例不同, 就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其中, 胆汁质的人具有易兴奋、易激怒的特征, 是最容易表现出急躁的气质类型。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会在无意识间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 但气质只是与急躁情绪可能相关的成分, 并不是说气质就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一个胆汁质类型的人也不见得就会时时急躁, 只是倾向性较强。
3.2.2、引起运动员急躁心理情绪出现的客观因素
3.2.2. 1、通常, 参加越大规模的比赛, 对于运动员来说就越重要, 所引起的运动员急躁心理概率也就会越高。
此外, 比赛规模的大小、比赛等级的高低、参赛队伍的范围和数量、同场竞技运动选手的多寡、主场与客场、预赛和决赛、积分和排名、观众的多少及支持度等, 也都直接和间接影响着运动员对比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也就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急躁心理情绪的出现。
3.2.2. 2、从胜负的角度来看, 竞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既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其主要魅力之所在。
然而, 面对这种不可预测的结果, 人们往往束手无策。例如, 按照抽签结果两个实力相当的队必须进行一场殊死搏斗, 这种对于比赛结果不可预测的进程谁都无法改变。为此, 双方队员都有可能陷入过高唤醒水平, 也就是急躁心里情绪的出现。所以, 不可预测的比赛结果是产生急躁心理情绪出现的次要客观因素。
3.2.2. 3、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 成绩好的重要性的增加会产生压力, 而压力也是使运动员在赛中出现急躁心理情绪的原因之一。
3.3、对运动员急躁心理情绪的防范
运动员在参与比赛的实践过程中所完成的各种技术动作, 都是在高度紧张, 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 势必和运动员极度紧张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丰富多彩、鲜明强烈和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稳定的情绪状态。因此, 要想防范在体育比赛中出现的急躁心理情绪, 做到以下几点:
3.3.1、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自觉地进行自我灌输:
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参赛;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和体能状况足以使自己超水平发挥;自己将采用何种技战术手段战胜对手;不管发生何种情况, 都不会受干扰思想。
3.3.2、自我暗示:
平时帮助运动员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语。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急躁情绪时, 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如“我必须沉着、镇静”“我感觉很好”“这个动作我能完成好”等默念的方式暗示自己, 稳定情绪, 来抑制自己的急躁情绪。
3.3.3、转移注意:
当观众、对手和裁判的劣性刺激引发自己产生激情和急躁的不良心理情绪时, 应立即使自己的意识脱离这些劣性刺激物, 把注意力主动转移到自己新一轮的技术动作上去。
3.3.4、呼吸放松法:
教练员培养运动员一些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来放松自己, 如呼吸法, 来对抗急躁情绪的产生。
3.3.5、加强思想修养, 提高内在素养:
有素养的人心中经常想到别人, 尊重别人的利益和需要, 不会轻易的产生愤恨和不满, 遇到问题时不是鲁莽的去解决问题, 而是冷静思考问题。所以即使真的遭到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 也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和风细雨地解决矛盾。即使在比赛中遇到事情时也会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有效控制急躁情绪。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现代体育比赛正朝着高水平强竞争的方向发展, 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相当交错, 运动员的情绪也变化万千, 为此, 全面重视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它不仅影响比赛的结果, 而且反映着教练员智慧才干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能够针对赛中出现的急躁心理因素做出合理调整, 使之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赢得比赛。
4.2、建议
4.2.1、在训练中应该从小注重培养运动员的情绪训练方法。
4.2.2、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促进运动员自信心得提高。
4.2.3、端正运动员参赛动机, 建立正确胜负观。
4.2.4、赛前多模拟正规比赛形式, 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秦小鹏.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辩证关系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1]秦小鹏.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辩证关系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2]晁继周, 韩敬体等.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638.[2]晁继周, 韩敬体等.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638.
心理防范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自制力
现如今大学校园各类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剖析起来主要与大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薄弱、心理健康知识欠缺、情绪管理及自制自律能力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致使很多大学生不能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 管控自己的学业与处理人际关系, 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恶性事件。
将二级学院心理危机防范与大学生情绪管理及自制力培养机制与学校现有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互补与对接, 形成多层次心理危机防范体系, 希望实现危机干预与能力提升一体化的工作愿景。
图1 所示为二级学院心理危机防范与自制力培养机制的主要思路。心理工作的基础是构建二级学院多层次排查机制。寝室长、心理委员掌握学生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报送学院心协。心协干事将四个年级的问题归类汇总, 报送学院心理专干老师与辅导员。心理专干老师与辅导员通过初步访谈、询问, 将问题不为严重的划到图中三种教育模式分类教育, 将问题较为严重的上报学院副书记转介学校心理中心进行干预。
进行了上述排查工作后, 应结合多种教育模式将危机干预与自制能力提升一体化。教育方式主要分为教师管理式教育、学生求知式教育与师生互动式教育。教师管理式教育是现在工作中较为成熟的模式, 而开展学生求知式教育与师生互动式教育是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
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为:
一、完善教师管理式教育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包含辅导员的查课、查寝、晚归人数的统计等等。通过个别寝室的小范围试点, 制定合理可行的寝室自制公约, 形成了作息规律、学习成绩良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寝室卫生好, 寝室关系融洽的模范寝室。后将这些模范寝室在全年级进行推广, 在同学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大多数寝室都积极的参与到了寝室公约的制定中来。寝室公约的建立能够使辅导员对学生生活园区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把控, 可以很好的融合晚点名、晚熄灯、倡导参加积极的活动与锻炼等日常工作, 也形成了寝室成员、寝室长、学区管理员、辅导员的多层次管理渠道。
寝室的管理对心理危机的防范和自制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种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1]。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单纯管理模式下公约的制定很多学生难以坚持, 不能起到长久的效果2、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生活有问题的同学, 也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3、95 后的学生对管理模式已经不那么认可, 应该采取新的手段来改变他们。综上, 本文将教师管理式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继续开展, 并发展出以下两种新型教育方式。
二、开创学生求知式教育模式
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 学生也渐渐意识到自我情绪的把握、心理的管理、自制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大多数希望从根本上提升自我, 也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的渴求。根据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渴求, 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心理危机防范及自制力知识的普及, 分别为情绪管理讲座、自制力培养课堂与心理知识新媒体的传送。情绪管理讲座以心理学情绪管理有关知识为依托, 加入大量的真实例证, 帮助同学们认识到不良情绪的恶果。自制力课堂是针对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能规律作息、按时上课完成学业、寝室卫生差, 人际关系混乱等自制力不足的现象, 依托于现有的专业教材, 将改善自制力的好习惯带到学生中去。利用新媒体的手段传送心理学知识是大学生们比较乐于接受的, 在学院的微信、微博平台定期的推送相关知识、电影及书籍, 补充传统方式心理版块传播的局限, 也带动了学生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三、升华师生互动式教育模式
互动式教育模式也是前两种教育模式的升华, 前两种教育模式应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的互动。互动方式分为活动与咨询, 在活动方面, 应增加更多具有时效性、趣味性的心理健康活动, 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 不仅调动了更多同学的积极性, 也能够使教师工作重心下移, 使寝室长、心理委员成为心理工作的中坚骨干力量。
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归纳如下: 1、构建了多层次、更全面的危机防范系统, 促进了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 也提升了学生的整体面貌与精神素质。2、完善补充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危机预防体制单一, 自制自律制度难以推进的困难, 将工作的中心从管理转为改化。通过结合不同的教育方式, 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情感调控。3、通过课程及讲座的开设, 让辅导员走向了课堂, 提高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也加强了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交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