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能力(共9篇)
绿色创新能力 篇1
绿色教育 (education of the green) 是一种摒弃传统教育弊端, 力求减少或杜绝缺失, 又面向未来的、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力求克服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模式、死板僵化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 它吸收了自然教育 (education of the nature) 、创新教育 (education of the creation) 、未来教育 (education of the future) 和积极教育 (education of the positive) 中的合理成分于一身, 强调一切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指向、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意识、揭示创新发明机制、引发创新发明动机和坚定创新发明信心、提升创新智力、提高创新发明个性品质、启发创新活动和增长创新才干的教育, 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自身的不断完善, 重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与非智力、逻辑与直觉、认识与情感意志、科学与艺术等的结合, 实施德、智、体、美、劳和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协调、自由发展的整体性教育。
绿色教育“扬弃”了法国思想家卢梭 (1712~1778) 自然教育的观点, 主张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自然本性, 按照自然指引的道路、自然发展的次序来对待学生, 提倡先要锻炼其身体, 再发展其智力、品质, 提倡热爱、尊重学生兴趣爱好, 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 反对一切无视学生特点和要求, 把学生当作受动者来看待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
在多种教学实践活动中, 学校教育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最佳途径。与国外教育基础教育相比, 我国的基础教育基础扎实, 但是, 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教学效果明显欠佳,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对较低, 追其原因主要是守旧的教学机制、落后的教学手段是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改善这种状况呢?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新的教学机制
通过调查研究及结合西方教育先进成果, 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机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的教学机制要以培养智商、情商统一、提升动手能力为主。传统教育机制的弊端就是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 教学目的就是考高分, 学生只注重分数, 而不及其它, “高分低能”是这一教学机制的结果。研究表明, 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必须把学生智商和情商统一起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并将能力教育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 (2) 新的教学机制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需要新的教学机制, 即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研究,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能力, 思维方式培训, 把学习成绩当作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 而不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求合理的教学原则
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智力提升的终极目的。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并参考发达国家教育的研究成果, 我们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概括为以下四点: (1) 心理依据原则。即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把教学内容的安排同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受教育者个体的充分发展。如若教材的内在体系同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一致, 他们就会对这种“心理化教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积极主动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教材内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心理发展轨迹在各个年龄段是不同的, 只有当学校教学内容、结构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符合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时, 教学才容易被学生接受, 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促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 (2) 智力发展原则。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教师 (教学环节中的主体)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智力、能力培养价值, 再结合学生的情商培养价值, 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 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案, 以促使学生智力的普遍发展。 (3) 优化性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 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产出,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1927-987) , 其思想主要是要求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原则、方式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选择一整套教育方法, 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在学习时间不多, 甚至学习时间缩短的条件下,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4) 不平衡原则。由于个体智力的差异, 心理状态的差异, 基础的差异及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差异, 解决问题的智力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 不同类型的个体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原则。
三、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求合理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学进程。传统观念把教学进程看作是单一的教师“教”的进程, 学生的“学”处于从属地位;而合理的教学进程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 在教学进程中贯穿“教”与“学”双主体的作用。所谓的“教”,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去影响学生, 教师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 其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教”的进程主要包括:明确目标, 了解学生, 分析教材, 设计课程, 进行教学和评估反馈等步骤。“学”的过程主要包括:明确目的, 激发动机, 感知材料, 理解知识, 记忆保持, 获得经验, 迁移运用, 评估反馈等环节, 其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学生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学习的水平, 所以说在“学”的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教学进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要准确把握“双主体”的角色互换, 通过教与学的相互联系、互相交替, 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共同目的。教师要始终重视“教”与“学”的双重进程。当然, 在系统的、整体的教学进程中, 要始终重视“教”与“学”的双重进程, 重视“双主体”的角色互换, 切实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设置系统的课程群
创新思维是以占有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就学生群体而言, 在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谁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 其所产生想象、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专业课的学习往往使学生更善于演绎、推理, 而缺乏直觉的、非逻辑的想象力, 人文课程 (文学、音乐、艺术等) 由于思维特征上的纵观、直觉和想象的特点, 填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尤其是音乐、艺术在培养人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非主干课程能提升人的批判、反思及创新能力, 对大学阶段的学生开设文学、音乐、艺术及思维学、逻辑学、现象学等等非专业课程, 对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此外, 大学阶段开设边缘学科、前沿学科、横断学科的知识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音乐、艺术课程群、数理化、计算机应用课程群、专业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群、文献检索、古诗赏析、科技论文写作、应用文创作课程群、方法论课程群等等都有利于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当然, 在开设课程群的同时, 还应开设一些实践课程群。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 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学森.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J].大自然探索.1985 (7) 43-44
[2]王跃新.创造性思维学.吉林人民出版社[M].2010:8.149-150.
[3]刘庆生.谈谈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J].中国科学基金.1999 (2) 109-110.
绿色创新能力 篇2
1、把绿色带入校园。
2、我很怕羞,请别碰我!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4、心中有情,脚下留情。
5、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6、校园整洁,大家开心。
7、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8、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9、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10、请让我们的腰杆永远挺直!
11、为了校园更美,请勿摘花。
12、学校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13、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
14、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
15、茵茵绿草地,脚下请留情。
16、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17、爱花、爱草、爱树、爱校园。
18、美好校园需要我们共同建设。
19、当你不要我时,请把我送回家。
20、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21、请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绿色。
22、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
23、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24、花草是我的朋友,请多一份爱护!
25、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6、种一棵树,就像给校园一份礼物。
27、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28、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29、鲜花还需绿叶扶,学校更需同学护!
30、你珍惜我的生命,我还你一片绿荫。
31、保护环境系各人,美化校园靠大家。
32、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心是纯粹的。
33、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让一让。
34、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35、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36、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37、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
38、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
39、有了您的真心呵护,学校才会更加美丽!
绿色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制浆造纸,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前言
现阶段, 造纸业正面临着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双重考验, 我国制浆造纸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 就一定要遵循环境保护、循环发展、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 将自身打造成清洁生产、装备优良、持续增长、节约环保的现代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 科学准确的对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有利于我国制浆造纸企业提升综合实力, 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
1 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构
制浆造纸企业想要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就需要重视绿色技术创新, 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让技术创新的主体实现多元化, 从而使成果研究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涵盖很多方面, 而能力结构是组合多方面能力要素的基本链条, 想要构建起一套健全合理的指标体系, 确立能力结构是最基本的[1]。简单讲, 制浆造纸企业绿色创新过程如下:
绿色技术创新概念产生→绿色技术获取→技术创新实施→创新绩效输出
2 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与指标
对于制浆造纸企业来说, 能够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造成制约的因素有很多, 想要保证最终的评价结果科学客观, 就需要遵循可操作性、代表性、引导性与系统性四方面的评价原则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2]。从能力结构的角度看, 制浆造纸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可以划分成三大部分:
其一:目标层, 主要指的是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表达为 (U) 。
其二:能力结构, 主要分为六大要素, 即:企业对绿色创新技术的投入能力 (U1) 、企业对绿色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U2) 、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生产能力与制造能力 (U3) 、企业对已经研发出来的绿色技术的相关管理能力 (U4) 、企业所研发出来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能力 (U5) 、企业针对绿色技术所能够负荷的最大产出能力 (U6) 。
其三:各项能力结构的类属指标, U1中含U11-U15;U2中含U21-U24;U3中含U31-U35;U4中含U41-U46;U5中含U51-U54;U6中含U61-U66。
3 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大体评价方法
将能力要素的相关特点与评价目标结合起来, 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 便可以对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还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权重确定下来, 大体步骤如下所示:
3.1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根据前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可以由三十个基本评价要素组成, 以其属性与特征进行分类便如上文评价标准中第三部分所述, 再将三十个基本评价因素归类, 便成为评价的总目标, 得出公式:U={U1, U2, U3, U4, U5, U6}。
3.2 评价语级V的设定
本文中所示别的评价体系将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大体上分为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3]。每个能力等级之间有一定的区分标准。文章将制浆造纸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时运用的评价语级设定为:V= (V1, V2, V3, V4, V5) 。很差等级为V1, 较差等级为V2, 一般等级为V3, 较好等级为V4, 很好等级为V5。
3.3 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
指标权重向量的确定主要运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在主准则层中的权重向量由W来表示, 也就是二级指标在评价目标基础上所产生的权重向量;W1, W2, W3, W4, W5, W6, 分别表示每个分准则层的权重向量, 也就是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基础上所产生的权重向量。
3.4 导出评价向量与评定结果
想要得到目标层次中的评价向量, 便需要由底层向上层的逐级推导。对于U1来说, 其包含公式为U1={U11, U12, U13, U14, U15}, 以上文所述的评价体系为依托, 对其相应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相对评价语级为V= (V1, V2, V3, V4, V5) , 通过隶属度的方式进行计算, 能够得出每一个底层指标所产生的评价向量[4]。
举例来说, U11, 即总技术投入比例中绿色技术创新费用的投入比例, 便可以运用隶属度进行计算, U11的评价向量可以表示为R11= (r11, r12, r13, r14, r15) , 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将U12, U13, U14以及U15的评价向量表示出来, 表示为R12, R13, R14, R15, 由此便能够得出二级指标中U1的中间评价矩阵, 表示为
同样的方法, 可以将U2, U3, U4, U5, U6, 这些二级指标的中间评价矩阵表达出来, 分别表达为R2, R3, R4, R5, R6。
与上述结果相结合, 能够确定下来的权重向量为:P1=W1·R1、P2=W2·R2、P3=W3·R3、P4=W4·R4、P5=W5·R5、P6=W6·R6, 运用归一化的方式将P1, P2, P3, P4, P5, P6以上的向量加以处理, 能够得到每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所蕴含的评价向量, 可以将其表示为P'1, P'2, P'3, P'4, P'5, P'6。
将评价标准中的第一部分, 即目标层在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中的评价向量表示为B, 便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通过归一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之后, 遵循隶属度最大的基本原则, 整个向量表达中的最大值所体现出来的评价语级, 就是该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大体评价结果。
4 结束语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能够对我国制浆造纸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大体上的评价, 能够为我国的制浆造纸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估提供大体上的定量评价依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会有更加完整与科学的体系问世, 我国的制浆造纸企业也会凭借高水平的绿色技术创造能力立足于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戴永务, 余建辉, 刘燕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J].中华纸业, 2012, 12 (11) :247-248.
[2]石德金, 余建辉, 李劲松.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机制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 2014, 11 (16) :155-156.
[3]刘中文, 姜小冉, 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16 (25) :102-10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学习心得 篇4
全会明确: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以预期,创新发展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成为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更是必不可少,它可以让我们从上到下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至于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且以大量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更是显现出了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回应民意的直接体现。
在“开放”理念的指导下,未来五年中国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公报明确提出的这个共享发展的理念,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贯彻到底。
绿色创新能力 篇5
中国商业已驶入绿色商业年代,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快速发展, 倡导应用和销售节能绿色商品, 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当前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及实现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面临的关键及迫切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商业联合会将于201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将围绕“走绿色创新之路、发展商业新机遇”为主题, 邀请国家领导、专家学者、国内外商业企业高层权威人士与会演讲交流, 具体包括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战略及热点问题高层研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研讨、商业节能减排专题研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产品推介会、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及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实地考察及企业个性化商务对接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为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经验及成就, 进一步提升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品牌形象, 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楷模, 促进商业企业绿色品牌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 大会同期举办“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表彰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及绿色产品, 在大会期间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推介原则, 通过建立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 倾力打造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权威荣誉平台, 向全行业及全社会广泛推广, 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绿色商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绿色创新能力 篇6
[15]姜望琪:从《语用学手册》看语用学的最新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2) :1~7
[16]况新华谢华:国内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 :6~8
[17]李广凤:浅谈外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11) :63~64
[18]廖定中蒋澄生:于细微处听“弦音”——略谈语用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界, 2001, (2) :60~63
[19]林俐杨晶雷聪:论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语用学教学改革及语用能力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 2008, (4) :123~125
[20]刘根辉李德华:中国语用学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J].现代外语, 2005, (1) :72~81
[21]刘建达:语用能力测试研究:现状、问题与启示[J].外语研究, 2008, (4) :52~58
[22]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4) :259~265
[23]刘芹戴炜华:语用测试及其在英语口语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4, (1) :61~66
[24]刘润清刘思: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和影响因素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218~225
[25]刘小珊:跨文化交际中褒奖行为的比较及语用失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40~43
[26]蒲婧新:语用失误现象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 (3) :104~106
[27]钱冠连:语用学: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国内外语用学选题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 2001, (4) :7~16
[28]钱冠连:语用学在中国:起步与展望[J].现代外语, 1990, (2) :
[29]冉永平:外语学习的语用学综览与管见[J].外语研究, 2006,
[30]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1) :
[31]孙亚戴凌: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
[32]魏玉燕:2001, 语用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109~113
[33]文旭:中国语用学20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34]吴亚欣于国栋:《语言教学中的语用问题》评介[J].现代外语, 2003, (3) :326~330
[35]许国璋:语言学译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36]杨维秀宋云霞:语用测试与复合式听写评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5) :172~173
[37]叶邵宁滕巧云: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38]张巨文: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 :52.1~82.1
[39]庄冬文:语用失误与英语口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
近年来, 全球性的能源及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能源利用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根本措施。当前, “绿色”作为—个国际化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大力发展绿色商业已经成为21世纪商业发展的主流, 成为我国“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时代要求。
中国商业已驶入绿色商业年代,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快速发展, 倡导应用和销售节能绿色商品, 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当前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及实现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面临的关键及迫切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商业联合会将于201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将围绕“走绿色创新之路、发展商业新机遇”为主题, 邀请国家领导、专家学者、国内外商业企业高层权威人士与会演讲交流, 具体包括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战略及热点问题高层研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研讨、商业节能减排专题研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产品推介会、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及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实地考察及企业个性化商务对接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为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经验及成就, 进一步提升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品牌形象, 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楷模, 促进商业企业绿色品牌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 大会同期举办“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表彰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及绿色产品, 在大会期间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推介原则, 通过建立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 倾力打造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权威荣誉平台, 向全行业及全社会广泛推广, 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楷模, 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绿色商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及“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无论是从规格水平还是权威效应方面都将成为观察和了解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窗口, 也是展示和弘扬我国绿色商业优秀企业风采和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炫色舞台。截止目前, 大会已引起各级政府商业主管部门、各商业企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全国已有200多家媒体对大会进行了宣传报道, 已有国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业与组委会商谈参会事宜。“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成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和强劲引擎。
天能:创新发展绿色之路 篇7
天能集团是一家现代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86年, 经过20余年的努力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企业, 产销量连续十年居行业首位。公司拥有17家全资子公司, 现已形成以电动车高能环保型蓄电池制造为主, 集电动车用电子电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及工业车辆用牵引电池等绿色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同时集团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级研发中心”,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6月, 天能集团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正式进军国际资本市场。这也是中国蓄电池行业为实施“国际化”、“大能源”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 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天能集团江苏基地是天能集团在江苏省沭阳县投资建设的全资子公司, 位于沭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期项目投资15亿元, 占地1000亩, 是国内最大的电动车专用铅酸蓄电池研发和生产基地。作为天能集团支柱公司, 江苏基地主要研发、生产天能系列电动自行车、电动叉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观光车、电动汽车等动力电池, 以及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池系列新能源产品。二期项目已被列入五年规划中, 沭阳项目全部建成后, 将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全、规格系列最多的蓄电池研发和生产基地。
天能以新能源铅酸动力电池为主导产品, 同时不断加大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电信和电力系统用备用电源、新型管式牵引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力度, 以再生铅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等新能源的研发为产业储备的技术研发路线。2008年底, 集团在江苏基地投资了牵引电池项目, 天能进军牵引电池领域这一举措带动和促进了我国牵引电池乃至电动车行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对于全面提高牵引电池及电动叉车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牵引电池产品系列是天能在2012Ce Mat Asia展会上的主推产品。天能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 每年都会投入一定量的研发经费。2010年, 天能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引进全球先进的工艺和生产线, 进行牵引电池系列产品的生产, 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和性价比。牵引电池和锂电池等产品一起, 被列为天能的“明星产品”, 一旦遇到国家大力推广政策的春风, 进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这些产品一定能够蓬勃生长、开花结果, 成为天能的主导产品。
我国牵引电池行业的市场环境尚待规范, 天能集团上马这一项目, 可谓在行业的低谷之时显示出作为一个民族工业代表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天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过硬的技术实力带领整个行业向规范化的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 牢牢抓住传统行业的新的发展契机, 使整个行业重新成为备受瞩目的朝阳行业。
目前不少国内客户都倾向选用进口电池, 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 进口电池似乎更耐用, 使用寿命更长, 其实作为民族优秀品牌的天能同样具备这些优点。天能人在国外多次学习考察, 看到采用全自动生产线来减少人工差错率是国外电池品质得以保障的重要因素。
现在, 天能集团江苏生产基地同样拥有这些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 而作为民族优秀品牌的天能电池的优质品质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的认可与好评。时至今日, 江苏基地在董事长张天任“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引下, 仍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完善产品品质、持续创新, 不断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为了保持天能电池的行业领导地位, 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天能集团确定了“树百年品牌、创百年企业”的发展战略, 矢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环保动力能源供应商, 为国家节能环保作出更大的贡献, 而天能集团江苏基地也将继续引领行业朝着规模化、规范化方向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天能人深刻意识到, 产品性能只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才能使企业拥有足够的信心去开拓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保持产品品质先进性是最好的市场战略。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能集团江苏基地靠着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和一流的研发团队在市场前线不断发起冲锋, 同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方坚固的防线和保障, 未来计划在5年内将人均效益提高3倍, 在2015年将江苏基地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园。
根据国家的“十二五”规划, 董事长张天任运筹帷幄,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天能集团江苏基地将继续坚持优化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 发挥天能集团江苏基地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用。今后, 天能集团也将加快产品、技术、人才储备, 按照国际化公司的管理要求实施规模化整体运营, 继续保持天能集团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世博“绿色”基站创新关键 篇8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石磊
预计3月底, 世博园将建设完成12个基站, 最后的一个基站及目前具备移动接入条件的场馆室内覆盖等, 也计划于4月15日前完成。而这一系列基站的建设, 在节能措施应用、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规划是“生态网络”基石
上海世博申办时有这样一句口号:“自然中的城市, 城市中的自然”。
上海世博会以“绿色世博”为基本理念,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即以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节能三位一体成功推进了绿色信息世博生态网络。在世博园内, 可以看到, 诸多建筑一体化的绿色节能措施——垂直轴风能发电机与太阳能光伏板组成的风、光、市电互补系统;智控围护结构自然冷源自然通风或间接换热系统;利用塔身烟囱效应的拔风降温系统;热管排热器等, 在上海冬暖夏热的气候条件下, 这些超低能耗基站, 确保了累计节能30%以上的预期。
世博13个宏基站的建设, 均为上海移动、上海电信、上海联通等单位的共建共享基站。上海移动作为主建方, 主动协调世博规划, 做到了建站的“规划先行”原则。世博宏基站的规划方案规划了移动网络的覆盖, 同时也满足城市建筑规划的要求, 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大规划, 运筹帷幄, 是“生态网络”的基石!
把基站当成“小品”
单体基站的建设, 因时、因地制宜非常关键。以上海世博白莲泾公园共建共享节能通信基站建设为例, 该站周边环境优美, 基站的建筑方案就“应景而生”, 在强调功能的前提下, 使建筑与环境, 塔体结构的探索, 节能理念的追求, 有机地整合并一体化。
建筑架空了底层的大部分空间, 还地与绿化, 通透了视线, 并可能是第一次基站建筑为行人或游客安排了座凳, 在设计上, 把通信基站作为公园中的一个“小品”来对待。
在建筑设计的引导下, 结构探索了把大桥上的“索”运用于通信塔的可能性。我院通过科研立项, 在索上加设了索力传感仪, 无论是高温, 还是台风, 要了解索力及塔的受力情况, 都可做到实时。这也是设计人员第一次通过传感仪而不是通过计算, 去了解塔的“向日葵效应”!
节能“因地制宜”
节能, 在设计之初, 就已被重视及安排。建筑围护结构及中庭的设计, 为利用自然通风降温提供了前提。经过2009夏季的测试, 室内在高温季节, 比室外温度可低3℃。在设计过程中, 上海移动提出, 想进一步在机房内加强节能措施。
当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考察了现有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后, 发现并没有合适的。很多产品, 在上海地区并不节能 (特别是在夏季, 是耗能的) 。于是我院又一次科研立项, 开发了基于基站节能监控系统平台和基于CFD模拟的基础上编制的具有特殊算法和管理措施的软件系统, 在此平台下, 整合了保温板门、空调、各类传感仪等, 使机房能根据机房的内外温度及环境条件, 自动选取多达12种的运行工况, 达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以自然通风方式降温的节能目的, 同时, 也通过软硬件平台及已有的环监平台, 详尽记录运行状况, 为用数据说话, 提供了可能。
是世博, 是移动, 也是设计人员, 促成了上述技术研究及运用。此站的意义在于, 通过解剖“麻雀”, 改变了以前基于经验的产品设计及管理策略, 能指导日后去更合理、更科学地去设计、运用节能技术, 在现实的大量建设中, 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生态网络”离不开每一个基站的科学设计。
创新商业运输展现绿色未来 篇9
今年恰逢沃尔沃在华发展二十周年, 作为商用运输领域的翘楚, 沃尔沃集团在北京车展将近800平米的户外展区内, 以产品展示、操作体验及多媒体应用等手段, 为观众描绘全方位可触式商业运输世界, 将“品质、安全、环保”的发展理念实务具象化。
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客车和建筑设备制造商。面对不断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和日益紧缺的石油形势, 沃尔沃集团利用全球有利资源, 专注加大核心研发能力。在统一平台上进行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技术、二氧化碳零排放、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并广泛应用到其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领域。
沃尔沃集团扎根中国市场, 至今所有业务领域及服务都已入驻中国。在过去的20年中, 沃尔沃集团持续扩大投入, 深化合作。2011年沃尔沃集团销售额2647亿瑞典克朗 (约为407亿美元) , 较2009年增长21%。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集团全球销售总额的7.4%, 已经跃居成为沃尔沃集团全球第三大独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