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2024-10-07

教学文本阅读教学(共12篇)

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篇1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语义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细读”,主要是指一种阅读态度,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主独立的存在,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等。若干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摸索改革创新实践,但是,改革创新不是完全颠覆传统。对于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理当固守、传承,譬如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便是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倘若无此基础,就容易导致肤浅、偏曲、割裂或过度地解释文本,难以有质量、有效率地与学生展开对话。因此,“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细读文本,才能筛选确定出更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在师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显露出其“冰山的一角”的。不经过细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可能会打折扣。教学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时,对句子“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赏析,就有两种不同的切入点。常见的一种是从“秋”字入手,从南宋词人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切入,品味“好个秋”背后的“愁”。

不过,如果从“凉”的释义入手,品读这个句子的情感,探究这种情感的来由,也许要比从“秋”字入手来得自然和有价值,原因如下:一是“凉”字显然更能引起本义(天气之凉)与语境义(内心之凉)的联想;二是无论学生对“凉”怎样解释,都能与“好个秋”形成强烈的冲突。无论是因“凉爽”而赞秋好,或是因“寒凉”而嘲秋“好”,都是因作者不敢言愁而故作洒脱,愁难言表而转移话题,表现了作者愁得深重浓烈而又郁结难言之情。

以上哪一种教学内容更有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于漪老师提倡的“三备法”,其中第一次备课就是指教师要自己独立深入钻研,不借助、不参照任何外在资料,如名家赏析、参考书。有过细读,才能察觉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反之,则可能把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的内容视如珍宝。

二、细读文本,才能选择更为巧妙的角度切入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内容,切入角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从某些角度切入会导致事倍功半,但从某些角度切入却能举重若轻。经典作品如古诗词和古散文,固然字字珠玑,教学时也仍需挑选巧妙角度切入,因为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如果教师挖掘净尽地分析,容易妨碍学生对作品的美好想象。

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主旨紧密相连。教师通过细读文本,明晰了作者的思路,就能引导学生循路识真,理解主旨。教学《醉翁亭记》时,如果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其乐”指什么样的乐,来入手分析作品主旨,会有一以当十、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用。因为作者在前文描述的乐景乐事,都绾结在“其乐”中了:有得赏四时美景,得饱口眼耳福之文人高雅之乐;有自我认定在滁州有政绩,利子民之儒家入世建功之乐;有深得部属之心而安享众星捧月之为尊为长之乐等。从这个角度切入教学,比平均用力、泛泛而谈要更为凝练,更为有效。

三、细读文本,才能拥有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教学优势

在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师与生、教与学始终是不可忽略的两个方面:教师要细读文本,才能拥有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教学优势;学生也要细读文本,才能真正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钱梦龙先生让学生画出“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图形,学生起初没有留意到“两肩”“各”能表示大小拱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因此,画出来的桥形五花八门,错误很多。后来终于明白了桥拱的具体形状,理解了赵州桥泻洪能力强、桥型美观的特点,感受到阅读要仔细才能领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精确。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细读文本,才能把自己对语言的开掘和重建转化为教学优势,从而充分挖掘学生语言感知潜力,更好地理解课文之妙。

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篇2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教学分析

在初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教师缺乏深厚的理论修养,对文本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文本细读实际上是用教师的细读来引导学生进行细读,用教师的阅读体验来带动学生的阅读感受。而教师的理论素养往往达不到进行文本细读的要求,使得文本细读教学不能深入进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文本分析太细,使得文本细读出现异化。很多教师先大量收集泛文本素材,然后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但由于对细读的程度和内容无法作出恰当的界定,对学生的要求被拔高,效果适得其反。最后,初中阅读教学的功利化目的使得文本细读演变为知识积累。由于多数学校考试频繁,很多教师将文本细读理解成了对课文的细致分析和繁琐讲解,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与领悟文本,原本由文本细读带来的美感被一个个的考点和考纲所淹没。

二、文本细读的策略及案例分析

1.以回归文本为指导思想,提升阅读的质量

要使文本细读真正做到回归文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陈旧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教师应敢于摒弃。对于应试教育轻文本、重视条条框框的现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阅读和领悟文本,敢于提问和质疑。其次,教师应该重视文本的审美功能和文学性。对于思想性和文学性较强的文本,教师要重点挖掘,通过深入的讲解来促使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感悟能力得以提高。最后,文本的回归应该回归到学生本身。对文本进行细读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理解为前提,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一切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

2.将挖掘文本作为分析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文本细读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最主要的是对文本进行挖掘。从文本细读的发展历程看,文本细读并不是一种阅读者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批评,而是一种对所阅读的作品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的方法。在分析的过程中,读者可以说是用放大镜在捕捉着每个字的言外之意、联系和暗示等。一般先是了解词义,然后理解文本的语境,最后把握文本的修辞特色,这也从理论层面提醒我们,在文本阅读中挖掘文本应该是主要的分析方法。目前来说文本阅读中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批评学的细读法、符号学的分析法和叙述学的分析法。针对初中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特点,批评学的细读法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多数教师认为在备课中不断对文本进行挖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细读文本,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初中生自身并没有掌握挖掘文本的能力,教师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尽快掌握这一分析方法。

3.以泛文本积累素材,促进阅读教学

将泛文本作为教学累积素材,是因为泛文本和文本间有着互相补充、不对称、共谋和间隙的关系,二者互相敞开、互相补充、互相接纳,不断融合,从而建立起新的理解关系。所以泛文本和文本的重新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泛文本积累的途径主要有:首先,应该积累同主题的泛文本,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长征主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和长征有关的文字资料或者影视资料,促使学生多方位理解文章的主题。其次,应该积累同一作者的泛文本。一般成熟的作者都有各自典型的风格,如苏轼的旷达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引导学生对同作者的泛文本进行积累,就能理解每位作者一贯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文本细读。最后,应该对和文本有关的视听材料进行积累。如教学中所使用的图画、视频、录音等,这种泛文本具有立体性和形象性,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多积累这方面的泛文本,帮助学生细读文本。

4.文本细读教学实例分析

文本细读教学的案例很多,以《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的学习为例。首先,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向学生提出“你心目中的男子汉的样子”的问题,这种提问能与学生的接受特点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结合要学习的文本,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文本,并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可能不认识的生僻字,请学生上台填拼音,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最后,针对文本中较为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如勇敢、智慧、沉着等,这些都能充分体现文本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充分掌握这些词汇和段落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总结文本的主题思想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对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回顾。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篇3

[摘 要]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吻醒”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把文本冰冷的文字幻化为丰富的语言、情感、哲理。这样的“吻醒”,是一门艺术,需要慢慢等待。

[关键词]吻醒 阅读 练说 等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6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说白了,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吻醒”文本的过程,就像睡美人,沉睡了千年,被王子轻轻一吻就醒了。每一个文本,其实都是一个睡美人,它需要我们像王子那样,把沉睡的文本吻醒,把文本里沉睡的语言、灵魂、思想一股脑儿地唤醒,与主人公乃至作者对话交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究竟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王子一吻”呢?笔者以《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是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中,学生读的过程恰恰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更是与故事中的人物和作者进行心智交流的过程。课堂上,有效地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便能引导学生轻松破解文字背后的信息。

在教学“九色鹿愤怒斥责调达”这个片段时,笔者这样处理:

师:九色鹿在草地上睡得正香,让我们轻轻地读,不要吵醒它。

全体同学: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学生的声音轻柔而温暖。)

师:可危险即将来临,我们又不得不叫醒它。让我们一起叫醒它吧!(老师快速插进,语气中带着焦急。)

全体同学: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学生的声音里充满了担心、焦急和恐惧。)

师:可一切都来不及了。九色鹿已处在刀枪箭斧之中。(老师引读,遗憾、伤心、难过集于一身。)

全体同学: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之中,无法脱身。(危险之情呼之欲出。)

师:危险让我们捏了一把汗。可一看,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背信弃义。同学们,你们就是九色鹿,请说出你们心中的愤怒吧!(适时加进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生: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学生的愤怒立刻被激发了出来。)

师:是啊,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见利忘义,“是可忍,孰不可忍!”女同学们,你们就是九色鹿,诉出你们心中的愤怒吧!(教师再次渲染。)

女生读。

师:自己救起的人竟然恩将仇报!同学们,你们都是九色鹿,一道喊出心中的愤怒吧!(愈来愈浓的火药味,被老师渲染得淋漓尽致。)

全体读。(学生愤怒到了极点)

……

这段文字,教师没做一个字的讲解,只是用引读的方式,便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一场善与恶的甄别,每个学生都能与主人公有一次真实的遇见,情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学生把课文朗读好了,什么语言呀,情感呀,理解呀,语感呀,表达呀……都有了。”

二、练说是吻

记得一位智者说过:“文章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教师要用这一滴水折射整个汪洋。”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滴珍贵的“水”,润泽、折射、延伸……以求给孩子一个鲜活丰满的故事。

《九色鹿》这篇文章,有许多留白,笔者适时增加说话训练。比如,在讲到九色鹿救起调达,调达感激涕零地起誓时,笔者首先出示了“誓”这个字,通过分析“誓”的结构,引出“誓”的源故事:古人发誓时常常手拿枝条,发完誓后,便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违背诺言,自己的下场将和这枝条一样,粉身碎骨。紧接着,出示问题:你觉得调达会对九色鹿怎样起誓呢?

提示句式:

1.九色鹿,放心吧,即使 我也 。

2.九色鹿,如果我 ,就 。

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句式,一个个慷慨激昂地模拟调达发誓时,教师话锋一转:青山绿水中,调达的誓言是那样的真诚;青天白日下,调达那频频叩头甘愿为奴的请求还那样的清晰,可转眼之间——

出示:

调达看着皇榜,眼睛突然一亮, 。

就这样, 两次截然相反的情境练说,让原本单薄的调达的形象一下子丰满鲜活起来,把原本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学生轻松地走进调达的内心世界,悲从心起:做人不可以这样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三、等待是吻

“如果没有高贵的你,如果没有你真诚的爱与吻,我将沉睡到宇宙的尽头,永不醒来……”睡美人的灵魂独白,也给了我们做教师的一个启示:吻醒沉睡的文本,我们需要足够的智慧、足够的爱,更需要足够的等待,因为等待是教育最朴素的原点。

《九色鹿》学完后,我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地褒奖九色鹿,痛斥调达。我一边肯定学生的回答,一边继续追问:如果你是国王,你打算怎样惩罚调达?

“把他斩首示众!”

“把他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

学生还沉浸在调达见利忘义的愤怒中,大有把调达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绝,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一解他们的心头之恨。在感慨学生善恶分明的同时,我又觉得少了些什么。“还有不同意见吗?”我用期待的眼光巡视着课堂,这时,班内一个内向的男孩子怯怯地举着手。他弱弱地说:“不要惩罚九色鹿……”“啊?”他还没说完,就被大家异口同声的质疑声淹没了,几十双利剑一样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他,一瞬间,大家把对调达的愤怒全都转移给了他。我示意大家安静,让他把话说完。“调达可能是太穷了,想要那笔钱,一时糊涂,才去告密的,现在他一定知道错了,就放了他吧!”他的语速很慢,说了好长时间,才把话说完整。这次大家没有笑,一阵安静过后,我带头给他鼓掌。

“对,就让调达好好跟着九色鹿,学做一个勇敢善良的人!”

“让调达回家吧,他可能还有孩子和父母呢,这次放了他,他一定会好好做人的!”

……

学生的声音柔和了许多!

这或许就是这篇佛教故事的最初目的——宽恕!因为世间最有力量的不是爱,也不是恨,而是宽恕。而这样的情感目标,我用等待轻松抵达了。

课堂文本阅读教学探讨 篇4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培养具有高科技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生呢?我认为主要阵地在课堂上的文本阅读。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堂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深,或游离于文本之上,架空文本;或漠视文本阅读,盲目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环节花样百出,只求新奇,不求实效。课堂文本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对文本的再创造能力。

文本阅读是相对于读者而存在的,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让“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帏秘史”。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它既是连接文本和读者的中介,又是整个阅读理解过程的凭借。任何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在强调文本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应更好地发挥阅读过程中师生互动作用和作为阅读文本的“例子”作用,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

从文化学角度看,阅读就是一种修养。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文本的阅读,任何国家的教育都需要文本的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出现了电子文化、网络文化,但是几乎任何人的成长都摆脱不了课本文化的影响,都离不开阅读。正如余秋雨先生这样评论书籍的功能:“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文本阅读要注重两个实际:一是教材(文本)的实际;二是学生实际。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都不发展。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的评价工具,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2.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语文对话教学课堂评价,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对话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的,形成评价目标多元、手段多样、方同。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和真实水平,引导学生大胆地富有联想地阅读。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区别,放飞想象的翅膀,达成阅读教学的内在和谐。

文本阅读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文本教学时应该如何做呢?

一、文本阅读具有整体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如果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那么就会从根本上违背文本特质及其阅读规律,无法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比如《我与地坛》节选中如果不从整体看,就看不出“地坛”和“母亲”的关系:“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生命启示,所以,地坛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整体上把握后,可以看出“母亲”和“地坛”的内在联系。

二、文本阅读具有感性性

对文本的认识是一个长期感知和积累的过程。这一个特点就决定了在课堂上要关注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要读者全身心去感受,在二者互动和碰撞中,展现作品的意义。只有把握这一特点,才能从文本深处发掘其思想感情。比如《十八岁和其他》中“两代人的矛盾”部分,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自己和父亲之间是否有过矛盾和冲突,自己又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现在再想想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谈论之后,我明显能感觉到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学生对于文章作者扬子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的建议有了更好的理解。

三、文本阅读具有人文性

文学的熏陶感染是青少年精神的食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文学即人学,人文之学,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例如中国的古典名著,唐诗宋词元曲,现代散文,等等,它们才能培养高尚的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四、文本阅读具有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式灵活、关注对话过程、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应用的评价体系。

3. 传媒式点评,即通过网络、电话、邮件等多种现代传媒进行辅助点评。

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既不敢当面表达意见,又不愿在作业后记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等现代传媒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语文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充满着人文关怀,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有效途径,将会给语文教学注入强劲的活力。

让语文课堂重现生命的色彩

———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

尹玲娜

(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河北遵化

为什么现今的学生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诸多的“挑剔”,认真备好的课吸引不了他们,一上语文课就爱打盹。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我们深感教育教学的体内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重现语文课堂的的生命色彩,吸引学生的眼球,创设高效课堂。以下我谈谈对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导语是成功授课的开始,像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纵观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

比如,在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而且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而且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连串的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朗诵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故都秋景描绘的文段语句,学生的感悟颇深。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

二、教学过程要及时调控,灵活变通,恰当取舍

在有限的45分钟的时间内,教师不可能把一篇课文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统统讲完。然而面面俱到、唯恐遗漏的教学,并非是成功的。语文不在于上没上完,而在于一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在一节课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大纲的要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或有?怎么死的呢?这些文本的“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文本的阅读,就是要驱谴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去填补。

五、文本阅读具有生活性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并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只有把文本的教学融入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当中去,才能真正打动学生。一旦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与文本相印证,那么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显示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中的经验,来领悟生活中的意蕴,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看法、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例如《祝福》,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封建专制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她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制度对于劳动妇女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就和冷酷。教师既要善于把学生

几个问题,不刻意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学生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训练了思维,确有收获,就是一堂好课。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及时调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为目的作好及时的调控。

2.灵活变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和当堂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思维实际的需要,适当变通已设计好而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和过程,可以前后变通,也可以主次变通,也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变通。

3.恰当取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学生当堂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实际甚至超出学生当堂学习承受限度的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预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或内容的全面性。而对那些学生没有掌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增加时间,强化讲授和训练,以求达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优化课堂提问,创设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作出评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育功能,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矛盾处、含蓄处,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比如在上曹禺的话剧《雷雨》时,我预先让学生去读完整的剧本,并且自我提问。学生的问题法反馈上来后,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是否有真情?”“周朴园三十年来到底有没有真正怀念侍萍?”这类的问题有各自的思考和疑问。于是我决定首先从一个问题“周朴园在谈起30年前的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本。

因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让阅读成为学生这一主体的生命需要。一些语文水平好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读得津津有味,一到课堂上却提不起兴趣。阅读应该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为兴趣而读。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解读文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个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情感,注入自己的思想,以独特的生命体验解读出鲜明的个性超越。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篇5

【摘 要】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总是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关键点

“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文本细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

一、“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就字面意义,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文本。

文本细读,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指的是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这一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它最终是为文学批评服务的。

在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文学批评语境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它的目的和旨归应当锁定在阅读教学。在这一语境下,文本细读应当“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具有以下特征:

(一)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细读直接指向言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言语则是家的基石。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三)教师“在场”。它包含两层意思:①

教师细读先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实质是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②教师指导。学生的文本细读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有教师指导和引导的、学生沉入文本言语的此在的细读。这样的细读,其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或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样的细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

二、寻找“文本细读”的关键点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主张以文本为核心,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品味分析,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但是,这种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逐字逐句细读,相反,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那么,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

(一)于矛盾处生疑

文本细读,必然指向言语本身。后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罪恶的漏洞”。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说:“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是无形、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这显然是矛盾的。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不难发现,“„沉淀‟,说明是过去的,不是未来的;是记忆深处的,不是表面的。梦是美好的,充满了诗意的”,而不是一般的,当然更不是闻一多式的“恶梦”。

(二)于逆情悖理处探疑

人物行为有时不合常规,这些不合常规之处也就是细读的关键点。如《守财奴》。当老葛朗台看到欧也妮手中嵌着金子的梳妆匣时,“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纵”一“扑”,如此敏捷的身手显然不符合葛朗台76岁的年龄。但这不合常理的举动,恰恰是作为“看见金子,占有金子”的执着狂对金子的本能反应,由此可见出葛朗台对金子的贪欲。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刚念了《四书》。”而当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则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对于同一个问题,黛玉为何会有前后完全相反的回答,这一

异常处就是一个细读的关键点。循着这个点去追寻原因,发现黛玉的改变只因了贾母对于女孩子读书的态度——“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懂了外祖母的态度,随即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黛玉的聪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黛玉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小心谨慎和敏感多虑。

(三)于无疑处存疑

“于未晓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文本中有些细节,初读觉得并无障碍,但细细品读,却可以读出疑问。比如《雷雨》中有这么一处对白。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鲁侍萍答:“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这一问一答,初读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细究起来,则不禁令人生疑。按周朴圆的问题流向,鲁只须回答“是的”就行了,后半句的回答完全是多余的;那么,把后半句去掉,行吗?另外,她为什么不提别的,而单单提“洋火”?很显然,去掉后半句,剧情就无法发展下去。鲁不提别的生活细节,是因为三十年前有关“洋火”的生活情景在她心中印象特别深刻:①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②周的衬衣被火烧了个窟窿,鲁在灯下为周缝衣服(衬衣上的梅花的来由)。总之 “洋火”,是鲁周二人美好生活的见证,有了它,就能引发二人对往事的回忆,推动剧情发展,并充分展现周朴园对于鲁侍萍的复杂感情,让周朴园这个人物成为“圆形”人物。

总之,只要教师先行细读文本,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处、逆情悖理处和貌似无疑处设置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就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

三、“文本细读”的课堂操作方略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关键处进行细读的方法很多,但是,归结起来,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诵读

文本细读,“读”为先,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南朝裴松之语)、“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特指“诵读”,是出声地读。一个优秀的教师,总会在课堂上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法,如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表演朗诵、名家配乐朗诵,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让学生沉浸在声音的世界里,直接感受人物(或作家)的爱恨情仇,因为“人的情感能够最细致地表现在声音上。”(丹纳语)。笔者也曾着力设计许多朗读课,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记得,在《声声慢》里,陈甜用如泣如诉的声音诠释着易安居士“点点梧桐雨”的寂寞,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喝彩;还记得,在《项脊轩》里,全班同学在两位女生声情并茂的对白中体验到了亲情之美和失去亲情之痛,课堂里顿时寂然无声……抒情类文本,尤其需要学生不断地诵读,在声音的节奏和起伏中感受作家的情怀。“言为心声”,诵读,就是还原人物心声,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最便捷途径。

(二)比较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的好坏在比较中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更是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一条简捷的通道。笔者在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时,将课文与未定稿进行比较细读,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定稿前为“执手相看泪眼,有千语叮咛”,在比较中,学生马上领悟了语言的优劣。生A:“千叮咛,万嘱咐”,是妈妈嘱咐离家远行的儿子,表现的是母子情深;生B:“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才是恋人的离别情景;生C:情到深处,大爱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比较细读,是任何其他途径都是无法替代的。当然,比较式细读文本的方式很多,如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细读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愚溪诗序》。柳宗元和宁武子同为“愚”,可“愚”得不一样。柳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宁则“邦无道而为愚”。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宁武子是大智若愚的智者,而柳宗元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能坚守自己的人格的“硬”文人。比较式文本细读,不仅让学生真切地感知文本内涵,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还广化、敏化、美化了学生的语感。

(三)评点

评点,即批评或批注,是读者对阅读材料有所思、有所感,用文字或符号将思考的结果或感悟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评点,一般直接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和文本文字旁边,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一种解读文本的重要方式。评点式文本细读主要有两种方式:①直接评点文本语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直接写在书页上。比如杨建华老师运用评点式阅读

法教学老舍散文《想北平》。他在课上让学生评点课文标题“想北平”,结果学生作出了精彩的评点。生1:身在他乡;生2:什么样的北平,竟让作者如此魂牵梦萦?生3:是“想”,而不是“写”。“想”是纯粹个人的感受,饱含着作者对北平的眷恋和思念;生

4、“想北平”,不是“说北平”。说明作者对北平的感情是说不出的……学生在这样的评点式细读中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是任何教师的讲解都无法达到的。②借助前人的评点细读文本语言。许多经典名著名篇都有经典批注,如脂砚斋批注《红楼梦》、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裴松之批注《三国志》等,教师善于利用这些前人的批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文本细读。笔者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利用脂批引导学生细读取得良好的效果。当林黛玉进入东廊三见小正房内,“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脂砚斋有甲戌侧批“三字有神。此处则一色旧的,可知前正室中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则曰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样字眼”。笔者引导学生沿着脂批“此处则一色旧的”寻找原句中的关键词“也”,进而寻找此处别的“半旧的”的物件,学生马上从原文中找出“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和“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然后思考“半旧的”三字“神”在何处。学生讨论后明确“全新是暴发户形象,全旧则是破落户形象,独独半旧显出贾府的富贵之久长,暗示了贾府富贵的渊源,同时暗示了贾府也将走向衰败,因为盛极之后是死亡”。通过这一段侧批还可让学生体会到曹雪芹的语言功力,远远高于“近之小说”家。评点能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贴着语言的丛林直抵文本深处。通过前人的评点细读文本语言,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如鉴赏宋祁的词《玉楼春》时,教师一般都会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此词的评点进行教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教师利用这一评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闹”中品味出春日万物争喧的蓬勃生机;在教学《山居秋暝》时,则常常利用苏轼对王维诗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让学生品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绘画美和意境美。

(四)改写

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尤其是诗歌。这时,进行改写,能够促进学生细读文本,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真切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微妙复杂的情感。如《雨霖铃》,诗人想象“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之美和离情之苦,教师任何言语的传达

都是买椟还珠杀风景的。于是,我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这一诗句所表现的意境。有学生这样描述:江风阵阵,晓寒侵人。诗人睁开迷蒙的双眼,只见一轮残月孤零零地挂在微明的西天;江边,垂柳翩跹,正诉离情苦;江上孤舟,美人不再,独自泪流无人语。在改写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主动走进了文本深处,创造性地建构起文本意义,这样,也就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

有效阅读文本 达成教学目标 篇6

一、有效地朗读——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熟读成诵,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为基础。如教学人教版(下同)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可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自由地读,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全体齐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什么样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很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又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

2口诵心惟

“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唤起他们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从而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可设计两种训练:①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从内容上提,思想上提,写作上提,还可从遣词造句上提,从标点上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也不再肤浅。②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教《鸟的天堂》(四年级上册),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并想想,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出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

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会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一夜的工作》(六年级下册),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就读得投入、动情。这样的设计还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二、有效地感悟——语文课要进行品词赏句

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才能跨越时空,思接千载,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处,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

1对比品析

在比较中品词赏句是一个常见的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句式、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五年级上册),在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赏析诗句时,问他们:“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到、吹、过、来、刮、人、满……”追问:“诗人为什么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呢?”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联系上下文品析

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蕴含于上下文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五年级上册)中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①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②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③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想象中品析

课文本身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

别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中的:“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可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的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地生活。”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拓宽中品析

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如教《一夜的工作》,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可补充课外阅读课文《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后,再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让他们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多么伟大,这时周总理的形象会更加高大起来。

三、有效地提问——语文课要实现思维对接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简单的对话。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击中要害。

如教《一夜的工作》,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的问题,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由“如此而已”想开去,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

四、有效地迁移——语文课要安排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1模仿写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每篇文章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迁移的对象。例如,学完《鸟的天堂》,学生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仿其写法,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想象写

文学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这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浅论 篇7

那么, 如何展开媒体文本的教学, 是我们高职语文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媒体文本阅读教学新理念

媒体文本形式多样, 文化多元, 能使高职学生满足多重的精神需求。媒体文本的阅读教学, 我们应该有教学新理念的支撑, 即在文本、学生、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之间积极建立对话, 建构新的阅读意义。由于媒体文本的特殊性, 该文本阅读的对话, 在以下两方面更具有优势:

(一) 对话的开放性。

承载媒体文本的多种媒体具有选择能动性, 如果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 恢复其创生媒体资源, 学生、教师的阅读主体感觉就会全方位敞开。媒体文本表达方式的更多自由也会唤起学生、教师接纳途径的充分完善。媒体文本的上述特点使师生的精神、意识和智慧成为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 以更自愿的、自由的对话方式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阅读对话更为开放。

(二) 对话的沉浸感。

承载媒体文本的多种媒体用动画、影音等三维甚至多维的表现元素穿越艺术界面, 如果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 恢复其创生媒体资源, 阅读对话容易进入模拟的真实生活, 达成深刻的沉浸体验。

二.媒体文本课堂阅读的教学目标

(一) 媒体文本满足学生阅读休闲娱乐体验

媒体文本是在信息丰富、大众互动的环境下存在的, 是否具有前瞻的视角、是否能解除大众的心理困惑, 是其获得大众反响甚至是长远生命力的关注点。文本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奇特融合, 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 具有创新化、个性化的特点。

尤其是媒体文本在原来的多媒体上呈现时, 会显示出多层面的意义, 更直观、更形象。比如在网络视频阅读中, 你可以一边听音乐, 一边看动画或者真实流动的画面, 随着缓慢显示的屏幕上的文字, 跟随着名家的朗诵体验阅读的愉悦。电视散文节目, 让多种媒体自由组合, 风景图像诗意流动, 音乐优雅舒缓, 朗诵抑扬顿挫。同时你能实现同一文本不同媒体呈现的自由切换, 读者真正成为了控制多媒体文本的自由阅读者。

阅读媒体文本的时候, 读者面前没有权威的理论诠释, 没有既有知识思维规律的预设, 没有建构的理论体系, 没有批评标准的定位, 没有寻求指向终极意义的目标, 所以提供了阅读轻松自由氛围的可能性。

(二) 培养学生阳光、乐观、融入时代的个性素养

媒体文本传达的理念时代化, 媒体无论是传播传统文化还是时尚文化, 幕后的文本写作者表达的往往是从现代的眼光关注的内容, 所以谁拥有最符合现代人心理和意愿的理念, 谁就能在一个快速运行的时代获得与大众沟通融合的条件和资本, 媒体文本就获得了生成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乐于阅读媒体文本的学生, 往往是乐于融入时代, 融入生活的人。不管它是出于追求时尚还是追求大众化。时尚是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随从和追求的特定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 如果是出于追求时尚, 那么他会将这些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积极内化, 作为自己行为的模型或标本。如果是出于从众的心理, 那么他是喜欢在现实时代环境中寻求心理平衡与安全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类基本上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趋势, 即被大家所公认的, 个人也就乐于接受。这是避免乖僻、孤独等不和谐发展性格的有效调节方式。

三.媒体文本在高职院校的阅读教学

如何展开媒体文本的教学, 我认为, 结合高职阅读教学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具体环境, 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比较合适。

(一) 媒体文本授课网络平台的搭建

在课堂教学中, 比较理想的是为媒体文本的授课搭建一个辅助教学平台, 在校园网上建立媒体文本阅读教学小型网站或网页。在这一辅助教学平台上, 实现阅读教学有以下优势:

第一, 媒体文本视频资源的引入。

由于媒体视频资源可以通过声、光、电, 使阅读者在十分放松的状态下跟随兴趣阅读浏览, 如影视剧善于透过镜头来展现人生百态, 反映社会现实, 同时又蕴涵一定的人生道理。大量的视觉感观刺激, 加以丰富的故事性、娱乐性, 让学生在轻松、便捷的方式下获取审美愉悦, 让学生懒于费力阅读的经典作品, 获得审美意义。

第二, 媒体文本资源动态模式的集成。

时效性是媒体文本的一大特征, 优秀媒体文本更新速度是很快的, 网站上传选入教材的基本媒体文本之外, 教师及时上传新的优秀的媒体文本, 学生也参与优秀的媒体文本的上传, 那么网站上的媒体文本资源会更鲜活。

第三, 媒体文本论坛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的开设。

如果课堂上媒体文本的教学, 仅以纸媒体和课堂师生当面对话, 存在时间短促、互动频率低等不足, 那么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体文本论坛的建立, 就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现交流的公开性、交互性和可追溯性。

(二)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借助这一辅助教学平台,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心情、特长点播媒体文本, 自我调适, 自愿评论, 自我创造, 真正实现阅读的自由, 体验主体的能动性。

借助媒体文本视频资源, 能实现媒体文本意义生成的直观化。如优秀访谈、人物小传、影视剧本、网络文学、流行歌曲歌词, 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 调入声音、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色彩、光线、电子感应等表现手法, 使文本内部所蕴含的言语意义变得直观、形象、真实。

借助媒体文本论坛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 能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文本意义交流互动生成。

(三) 采用合适的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形式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

从媒体文本与高职专业结合的角度来思考。高职院校各专业, 尤其是理工科专业, 往往鼓励学生举办一些建立在本专业基础之上的富有人文气息的综合素质活动。比如某院校计算机系的同学就曾经组织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普通话比赛, 他们利用本专业技术优势设计了整个比赛的流程, 在其中一个环节上, 插入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媒体文本表演环节, 当时他们安排在大专院校流行的经典影视片段对白模仿, 选择的片断有《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等, 整场比赛技术元素前沿, 承载内容丰厚, 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我院通信工程系联合经管系的同学, 互补专业资源优势, 通信工程系的同学发挥技术优势, 经管系的同学发挥文字编纂优势, 集体创作以本校奥运火炬助跑手为采访对象的DV作品, 参加市内DV作品大赛, 该活动可以说是对媒体文本的创造性运用。我想,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 可以从这些角度延展, 让学生通过媒体文本与专业素质的结合开展活动比赛, 将成果在教学辅助平台上开设的专门栏目展出, 作为评价的依据。

从媒体文本与校园文化结合的角度来思考。在偏重应用性技术的高职院校, 学校是重视并提倡开设人文素质活动以建设校园文化的。现代大专院校学生社团无不希望自己开展的一列活动具有品位和魅力, 使校园文化氛围底蕴深厚、活泼阳光、时尚现代。目前, 媒体文本随着技术的发展, 它承载的人文信息越来越丰富, 形式新鲜活泼, 正好吻合了我们的需求。比如影视作品现在越来越关注诗意的启迪、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用再现和表现的形式通过形象传递其中的一段情节、一段对话或者是整部影片, 让人久久惦念回味。陈凯歌和张艺谋努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黄土地》、《霸王别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千里走单骑》等, 时代语言冲击力强烈, 滑稽搞笑、时空错乱、随意拼贴和粗俗怪诞等现代元素密集的《大话西游》、《赌圣》、《唐伯虎点秋香》、《家有喜事》等, 就在大中专学生视野中无形渗透着或者模仿表演着;又如“电视散文”、“鲁豫有约”和“赢在中国”等节目中的辩论, 就在学生的朗诵、辩论赛中张扬着活力;《青花瓷》《北京欢迎你》等流行歌词, 就在学生的歌手大赛中显出其耐读的文化气息。如果学生善于从媒体文本中汲取人文精神, 那么校园文化会充满灵性和活力。如果我们能将媒体文本通过富有创意的校园活动表现, 那么其成果也是可以作为该文本阅读考核的作业递交的, 同样可以展示在教学辅助平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上, 作为评价的依据。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考核形式, 可以尝试以学生素质考核的形式体现在辅助教学平台的学生成果上。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从教学理念入手, 设定教学目标, 精选教学内容, 匹配教学方法及策略, 建立教学评价手段, 深入构建严谨的教学程序, 应该是有利于实现媒体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的高效和优化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 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

[2]、王根顺, 王成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4年11月。

[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l999年l0月。

深度解读文本,优化阅读教学 篇8

一、阅读文本解读现状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一线教师对教材的抱怨,如篇章难、词汇量大、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等。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文本没有进行深度的解读,从而导致以下状况出现:

1.只重语言知识的讲解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讲解,把阅读课上成了词汇教学课,耗费大量时间扫清词汇障碍;或把阅读课上成语法分析课,逐句逐段分析语法,从而压缩了阅读、理解文本的时间,忽略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从而导致在相当一部份阅读课中,学生只了解了文本大意,对文本的内涵没有深入的理解。

2.轻视文本的深层挖掘。

有些教师虽然关注到了文章结构、细节信息及简单的推理分析,但缺乏对文本特点的分析和把握,所以对文本的解读也只停留在对课文表层信息的简单处理上,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二、深度解读文本,优化阅读教学策略

1.挖掘题眼和插图,预测文本内容

文章的标题是课文的眼睛,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而文章的插图则生动、形象、直观。因此从标题和插图入手,不仅能初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本内容和大致框架,为深入阅读确定正确的方向,为深层次的解读打下基础。

(1)挖题眼

文章的标题是文本内容最精炼的概括,反映了文章主题,所以教师要懂得借题发挥,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问题,帮助学生预测文本,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行文思路,感知文本。以人教版八上Unit 8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能从标题上做文章,激发学生脑存信息,预测文本内容,学生就会很快投入到阅读环节中。教师可设计如下表格:

(2)挖插图

首先,从文本图片入手。文本插图往往包含了很多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信息,它是对文章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教师应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通过图片描述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和预测文本背景和内容。以七下Unit 5阅读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设计有效问题,正确预测文本背景知识和内容。

通过对图片的描述与追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结合已有知识积极思考。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标题,图文结合,正确预测文本背景和内容。

其次,从文本外的图片入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图片,如泰国大象、泰国国旗、象牙制品等,以及讲述各种世界濒危动物的视频。然后教师向全班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elephants in Thailand?”以此问题让学生预测文本主要内容。通过核心答案,呈现文本的主体信息,为正文的深入阅读确定正确的方向。

2.关注文本结构,分析文本主线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脉络,抓住了文章结构,也就实现了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而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课堂显得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主线教学促进阅读教学的整体化,强调文本、课堂及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以及强调语篇结构和语意的完整性。主线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整体阅读。通过解读文本结构,理清文章框架,挖掘主线,帮助学生理解篇章知识,感悟文本内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篇章类型,借助思维导图、表格、树形等形式勾勒篇章的结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下Unit 5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Reading版块时,教师可设计表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线:

这四个核心问题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问题链。理清了文本的框架,挖出了文章主线,学生也就全方位地感知了文本的各个要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把握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的Reading版块时,由于语篇讲述的是小镇上出现奇怪的噪音而引发人们各自猜测的故事,那么在解读文本时,如果能从整体上处理篇章结构,以“strange happenings”为主线,以“neighbors’thoughts”为线索,那么教师就能够流畅地、游刃有余地展开阅读教学活动了。

3.聚焦文本情感,感悟文本意图。

每篇文学作品的背后,都体现着作者特有的道德关怀与情感诉求。在《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其中的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信息时,要聚焦文本情感,灵活处理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正面引导学生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文本的道德典范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更领悟到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上Unit 10的阅读文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获知文本信息:

1.Worries and problems are normal.

2.Laura’s opinions about worries and problems.

3.The advice that the expert gives to teenagers.

在对文本进行简单的分析后,教师可以抓住Laura对问题的前后两种情感,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态度:

学生从文本语言中推断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使得学生的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文本情感得到升华。通过对文本情感的剖析,学生懂得如何处理问题,也领悟到了作者的文本写作意图,即“Parents are al⁃ways there to help you.”学生明白了父母亲情的可贵,从而学会了感恩。

4.结合单元主题,把握文本地位

就人教版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在解读阅读文本时还要关注整个单元的所有材料,要充分解读单元语言目标,因为它对整个单元话题起了引领作用,为文本的阅读指明了方向。

三、结束语

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篇9

一、紧扣文本创设情境, 提高文本品读水平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 巧设情境, 以境激趣,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联想等方式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训练语感, 培养语感, 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标。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时,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对“申奥”知情度不够的实际, 采用“快乐朗读法”进行教学。教师先简要介绍北京第一次“申奥”遇挫的背景, 然后以激动兴奋的语调和充满自豪的情感范读课文, 让学生初步感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情景, 接着以课件演示了“申奥”成功那一刻人们欢呼雀跃, 举国欢腾的动人场面, 以此“激活”课文插图来开发文本中的信息资源, 使学生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随着录像中人们一声高过一声的“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的欢呼声, “申奥”成功所带来的那种兴奋、激动、自豪情愫很快占据了学生的心灵, 激起了情感的共鸣。这位教师趁热打铁, 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同时抓住重点句段反复诵读, 从而提高了对“成功”“欢乐”“激动”“爱祖国”等词句的感受力。通过品读来开发文本资源, 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 积累词语, 发展语言, 丰富情感体验。

二、依托文本调动感官, 提高文本感悟能力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形象向抽象过渡, 并有了一定的书面表达基础, 教材的选文也开始有了一定深度, 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含义、体验语言情感、获得语言美感。一位教师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 先播放一段《西沙, 我可爱的家乡》的歌曲, 不仅以声激趣, 而且用音乐造境, 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 再借助课件演示, 了解西沙群岛在祖国版图的位置, 撷取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画面, 从视觉形象中去细细地品味,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那里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一最能承载学生驶向课文中心深处的句子, 进行教学设计, 把它作为本节阅读课文本教学资源开发的切入点和主线, 段段紧扣, 贯穿全程。通过生词教学, 扫除阅读障碍;结合朗读课文, 着重感悟“富饶”与“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与“美丽”等重点词其内涵及外延的不同, 进行思维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围绕“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进行课堂讨论活动, 从“风景”与“物产”两方面的“美”进行文本资源的挖掘、开发, 感悟西沙群岛不仅景美、物美, 而且前景会更美。这节阅读课, 以读为主线, 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此同时, 执教者辅之以视听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不同段落的课文学习和不同的语言情境体验中披文入情, 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感, 在思想情感的螺旋上升中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阅读课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眼耳口鼻诸多感觉器官, 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 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以便更好地去感悟文本。

三、凭借文本联想拓展, 提高文本活用能力

1. 延续拓展法。

即根据事物的时空特性进行适当延伸, 以事物发展的结果来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如前所举教例《我们成功了》, 可以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盛况, 通过制作奥运比赛、奥运歌曲等课件, 对“2008年, 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进行拓展、开发、生成,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提高对文字的感受力。

想象拓展法。即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或作者表达的简约处作合理的想象、拓展, 以训练思维和升华感情。如学习了《穷人》一课内容后, 我让学生围绕“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这一话题组织讨论, 展开想象, 让学生潜心会文, 以引导学生向“最近发展区”拓展, 寻求不偏离教材意图的独到感悟。

2. 对比拓展法。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先插入《海上日出》中对“日出”描写的段落, 让学生通过朗读以感受巴金朴实无华、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特色, 为学生搭架学习新课的支撑点, 有利于学生对《鸟的天堂》的理解。通过对不同作家相同主题的内容拓展以及对比学习, 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如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可以将它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对比学习, 在朗读中体味陆游《咏梅》的“沉郁”与“孤芳自赏”愁绪, 感受毛泽东《咏梅》那种“谦逊”与“坚强乐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阅读教学文本拓展策略初探 篇10

一、文本拓展的时机应着眼于“准”

对文本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和延伸, 这决定了拓展教学只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辅助环节”。它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服务于文本的解读。这就要求教者在进行文本拓展时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找准能进行拓展的时机。基于此, 教师可选择如下时机进行拓展: (1) 为解读文本作课前拓展。为了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及与学习文本相关的铺垫性知识, 为学生学习文本储备能量,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拟采用课前拓展。 (2) 为理解文本作课中拓展。阅读教学进程中, 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 这恰恰是进行拓展的良好时机, 如释疑拓展、扩充拓展等。 (3) 为深化文本作课后拓展。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 学完了文本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当学生在学完文本正意犹未尽、悬而未决时, 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 使阅读向课后延伸, 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 这样,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 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并不断开阔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的内容选定应着手于“活”

这里的“活”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教师在选定文本拓展的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拓展要回归语文本质。文本解读, 是老师带领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 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 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语文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 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 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文本拓展作为语文课堂里一个重要环节, 理所当然也应该是以这个为基点, 要回归语文本质。坚守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既是课堂拓展的起点, 也是终点。

其次, 拓展要把握好“度”。语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学过程, 进行文本拓展需要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形成迁移的能力, 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两个“度”: 一是限度。文本拓展应建立在深入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对文本拓展的中心、拓展的数量进行限制, 防止无限制的拓展取代课堂的语文训练。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语文学习效率, 提高语文素养。二是适度。文本拓展不是流于形式、越多越好, 不能只追求课堂的轰动效应, 切不可不着边际, 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 要适当合理, 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到头来让语文课处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正如于漪所言, 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无疑就会打水漂。因此应该把握好拓展的适度。

三、拓展的实施过程应体现于“实”

文本拓展要有实效, 必须因学生、因教材精心设计, 精致操作。 可尝试以下步骤。

一是感知文本, 深入探究。在整体感知教学内容熟知教材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读文本, 努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选出体现主旨特色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关键问题, 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深入探究文本中典型的或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点。二是感悟情感, 拓展创新。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和联想想象, 使教学内容向课外拓展。如可以针对文章的某一要点或知识点, 选取拓展阅读中的优美诗文片断, 与文本进行比较对照;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鉴赏比较和品味揣摩;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及读书的体验、感悟和认识, 进行课内课外、 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想象、类比或描绘, 使文本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三是梳理归纳, 学以致用。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方法以及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篇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个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浏览而使读者获取相应的情感和信息的过程,语文知识的传递、写作技法的把握、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发展都可以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因此,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承上启下,承接着小学阅读和高中阅读的过渡阶段,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知识的基础上,多层次、多方面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一、立足文本,透彻解读教材内涵

新课标倡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教材为本,緊紧围绕教材内容作为重点而展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掌握和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率,如果教师没有对课文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全面掌握,势必会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自己领悟透文本精髓,深入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风格特征、篇章结构、写作手法、行文脉络以及词句意思等,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见解,并做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利用影音图像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展示文本内容,也把自身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形象、直接的看到课文内的人物设定、情节特征、结构脉络、环境描写和情绪变化等。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童年》这首歌曲,欢快的旋律勾起了学生对童年很多的美好回忆。接着我说,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都有什么?利用多媒体又播放了鲁迅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让学生带着对鲁迅的整体认识去通读课文,由其人及其事,发现并提出问题,对文中有不解的地方自由组成小组讨论交流见解和看法,在此过程中,我会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清晰脉络,对在阅读过程遇到的普遍问题及时给予解惑,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

二、领悟作品意蕴,重视文本精神层面的阅读

语文教材里都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从谋篇布局、作品意蕴、作品形象及遣词造句都值得学生认真咀嚼欣赏,为了领悟作品意蕴、把握文本精髓,必需重视文本精神层面的阅读。首先,要处理好文本的教学设计、定位解读目标,即通过这一篇文章,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让他们领悟到什么。对文本的解读设计可以主要着眼于培养能力和培养情感这两点,并根据这两个主要定位来筛选教材中的文本,符合这两个定位的就进行重点解读设计,确立心灵视线的解读角度。其次,在定位好解读目标的前提下,要组织收集能够有效帮助解读文本,达成解读目标的相关情节内容。再次,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有效情节,不同的学生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式和想法,因此,教师要适时根据有效情节提出一个或几个能统领学习全过程的引导性问题,能够贯穿于整个文本之中,成为学生进行阅读思考的清晰脉络。

以《小橘灯》的教学为例,我根据文本特点以及学生提出的思路和看法,把解读主题定位在“人在特定环境中的作为”上,让学生从中体验小姑娘在特定的家庭与社会的环境下,如何乐观坚强,直面困难,从容应对生活挑战的勇敢作为。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到了文本的精髓,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情绪上的调动和精神上的充实。

三、交互式教学,营造合作交流和积极氛围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是一堂阅读课成功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确立目标、汇报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方法可营造出动态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讨论和交流中传达知识和见解,共同进步,在相互融合的教学环境中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例如,在教学《雪》时,我首先将学生合理分组,确保每个组中都有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然后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思想感情确定阅读的方式,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出本小组所共同得出的见解和认知。有的小组采用分类型的阅读方式,有的通过表演来展现阅读的成果,在合作中,学生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值得赞赏。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积极交流,组与组之间共同汇报阅读,吸取精华,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梯度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的阅读内容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读者是不同的学生,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到认读和解读这两个环节,并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其中,认读虽然简单,但也会受到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教师要及时归纳引导,把学生常见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至于解读,必需要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以及主要内容。就像平时写作一样,需要提前构思,确立主题,阅读也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以及对主题的明确。这个思路要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

例如,认读到鉴赏、评价与创新,应设计不同的梯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可能多的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善于思考的学生就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观察的就多谈下自己的观察所得,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表演的就鼓励他用多种方式表现自我,善于辩论的就要让他畅所欲言,等等。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尽显所能,激发奋发向上的情绪,培养自信心,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规划课后阅读,丰富阅读积累和知识范围

教材里的知识再精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教师不但要精心策划课堂教学,还要规划好学生课后的阅读,以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增加知识范围,巩固阅读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并指导学生要科学合理安排课后阅读计划,长期不断的吸取课内外知识,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质量。

例如,我让每个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把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需要阅读的书籍明确做好总体计划,并写读书笔记,我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并鼓励学生要坚持不懈的进行。同时,我也会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和国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著等。并定期在班级内举办读书角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最近阅读的书籍,谈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和深思的书或故事,交流思想。

六、小结

南宋教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博览群书,从各式各样的文本中,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发散思维,感受丰富的文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03).

亲近文本,提高名著阅读教学效率 篇12

一百二十卷的《红楼梦》, 不少理科生大多只读过两个半回, 一是“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一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还有就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欧也妮·葛朗台》学生也只读过片段;考查《水浒传》时考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智取生辰纲”的片段时答题正确率倒是异乎寻常的高, 原因很简单:这些是课文, 大大小小的考试都要考到。其他的名著篇章怎么处理呢?老师和学生围着考试转, 本来有趣的文章, 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毫无趣味。名著阅读教学也开始演绎题海战术, 越做越多的题目取代了文本阅读, 老师和学生们无休无止地进行训练。

于是我们的学生开始谈“名著”色变, 丰富多彩的人物精彩的情节在他们眼中沦为一个又一个的考点, 成为紧箍咒深深地套在脑门上, 试问:老鼠怎会爱上猫?

叛逆的韩寒曾经直言自己上学的时候根本不听老师讲课, 多半时间是在阅读课外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说:“回忆学习的过程, 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是试卷故意刁难老师、学生以及家长还是我们的教育让我们不再浪漫,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又不和现实的教学产生矛盾冲突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今年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中, 学校安排了重读课程标准的专项学习, 细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我关注到了这样的条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学现状告诉我们:只有抓住文本阅读, 我们的名著阅读教学才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助名著阅读, 鼓励学生运用名著的构思进行习作

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写作, 无疑可以给学生一个高的平台, 久而久之就会对写作意境的创设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学生可以从《孙子兵法》中得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计谋的启示;从《岳阳楼记》中得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从《红楼梦》中得到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压抑这一启示;读《老人与海》, 我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 仍然要坚强不屈, 勇往直前, 甚至视死如归, 尽管失败, 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有着胜利者的风度;读《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让人领悟到:“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 就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业”等美学主题。学生一旦模仿名著的思维进行写作, 就会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艺术效果。

二.在教学中, 不妨借鉴鲁迅的《故事新编》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名著部分章节的仿写或者整体缩写也是检查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效果的一个手段。若仅仅笼统地要求学生阅读, 不采取相应的控制评价系统, 就等于放任自流。适当的仿写和缩写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开放性的创作思维, 这不仅使学生视野开阔, 更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当年, 张爱玲的《摩登红楼》让多少女子再捧《红楼梦》, 一篇《赤兔之死》让千万语文教师和学生饱含激情地重读《三国演义》, 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拓展延伸?

三.鼓励个性化解读, 让学生敢想敢写

老师的阅读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文本阅读, 近几年新课程中考名著阅读命题的变化告诉我们, 了解掌握名著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并对其个性化点评已经成为趋势。高度的人文性和现实性的融合是所有名著的一个共性特点, 中考命题对此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和阅读数量的限制, 他们在对人文特质内涵的把握上, 除了照本宣科进行一些生硬的复述外, 尚不能把名著中所渗透的作者的人文思想很好地表述出来, 只能是一种“生吞活剥”。这时候触类旁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找一些让与名著相关的篇目让学生拓展阅读。例如指导阅读《三国演义》时, 我给学生找来了《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部分和《三国志》等相关作品, 以研究性学习的视野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三国, 既增加了阅读的厚度, 也使学生能站在历史的本源用较为客观的方法去分析看待历史人物, 并赋予其现代的影响意义。

上一篇:考试评定下一篇:小场地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