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2024-10-14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精选10篇)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根据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养老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有其特定的内涵。本文所指的养老服务是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从而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

一、我区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一)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最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内蒙古人口基本数据显示,2010年内蒙古农村牧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8.20%,城市为7.05%,二者相差1.15个百分点。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农村牧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2.21个百分点。随着我区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同时,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家庭结构朝着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城乡倒置现象突出。根据2014年9月25日《内蒙古晨报》相关报道,我区农村牧区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区老龄人口的60.8%,长期生活在农村牧区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成为解决我区养老难题的关键和紧迫任务。

(二)农村牧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笔者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的资助来生活,其次是新农保和土地收入。在农村养老中,依靠子女居家养老的占大多数,在原居住地上居家养老是农村老人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由于农牧民参保意识不足,参保意愿不强,加上政府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养老金保障水平不高等,导致当前新农保的养老替代率偏低,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产,但由于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把土地流转给子女或他人代耕的现象很普遍,土地收入相对减少。

老人的传统养老观念短期内难以改变。从我国居民的养老特点来看,老年人只要自己能动能吃、手里有一定自己支配的钱、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圈,还是喜欢在自己家养老,绝不会在养老问题上花一分钱。从我国居民的居住特点来看,喜欢儿孙满堂,喜欢群居,喜欢在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中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孩子。从我国居民的传统孝道观念来看,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敬老院养老,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是不孝顺的体现。

(三)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从养老服务政策支持来看,“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民政厅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建立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机构数来看,截至2014年底,内蒙古农村养老福利机构院数达39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7.4%,工作人员1962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27%,床位数达到39442张、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1%,年末收养人数达到25259人、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24%。截至2015年3月底,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达到769所,4.25万户,8.5万张床位。

从彩票公益金用于老年服务来看,2014年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达到了24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67%。同年,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资金达到了39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5%。

从农村牧区养老模式选择来看,自治区民政厅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在“空心村”现象较为突出的乌兰察布市以农村养老为试点,将多项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建设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重点,区域性敬老院和养老服务站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在拥有较多牧业旗县的锡林郭勒盟以牧区养老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进“集中居住、养老育幼、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牧区养老服务模式。

二、我区农村牧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增多,家庭养老模式弊端凸显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土左旗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以机构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家庭和土地,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小型化,加上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大家庭结构逐渐瓦解,家庭养老模式弊端凸显。同时,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以土左旗敕勒川镇忻州营村为例,全村6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的是老人和小孩,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基础养老金偏低,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消息,2015年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人均85元。然而,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为每人每月269元。也就是说,内蒙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不及贫困户低保金的一半。从理论上讲,基本养老金应当高于救助金。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降低农牧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因此,部分农民还是更愿意选择他们认为比较可靠的储蓄养老和家庭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

(三)敬老院入住率不高,床位空置现象突出

以土左旗为例,敬老院集中供养率为11.5%,床位利用率达到23.8%,床位空置现象突出。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敬老院入住率较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五保”老人不愿受敬老院生活约束,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不愿意入住,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恋乡眷土;二是“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各级财政管理经费的投入几乎为零,“五保”对象生活水平较低,吸引力不够;三是“五保”老人的法律监护主体不明确,老人的近亲干预较明显,有的老人因亲属照顾得不错而不愿入住,而有的老人各项生活费用由近亲保管或支配,身不由己。

(四)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异常匮乏

当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有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主要来自子女和配偶方面,但由于子女或家庭成员忙于生活和劳作,他们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往往仅限于饮食起居方面,忽略了与老人沟通与交流。村卫生所医疗设备简陋,村医务人员数量少且学历低,村卫生所的药物配备严重短缺等,致使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老年人大多数患有慢性病,他们亟需“上门诊治”、“定期检查”等医疗服务。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无论从形式、方式,还是从内容上看,都显得异常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多地渴望沟通和得到尊重,越来越努力地寻求精神慰藉。但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和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依靠子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难度越来越大,老年人倍感寂寞。

三、推进农村牧区养老服务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养老服务的本质是照护,尽管老年人需求多样化,但本身机能逐步减退是其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为此要确立养老服务提供照护的宗旨,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是由服务主体、内容、方式以及保障措施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再次,体系的健康运行需要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没有一个完善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一些养老服务制度难以有效运行。最后,体系的高效运行需要相应的管理、协调、监管、服务体制机制。

(二)建立社会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制度

加强资金保障,让老年人有钱享受养老服务。在继续完善新农保的同时,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政府补贴制度。首先,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对于“五保”老人,继续采取集中和分散供养方式,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质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其次,完善高龄津贴发放制度。进一步提高津贴标准,扩大发放范围。最后,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支持低收入且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困难老年人,依据病残和困难程度,发放养老补贴。

(三)不断推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指导性目录,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承接主体、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例如,对“五保”、低保、优抚伤残、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及空巢老人,发放免费或低偿养老服务券,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养老服务;对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引导老人自行购买有偿服务。服务内容和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展和提高。

(四)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原则,通过规划引导、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等多种途径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注重对养老服务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以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重视对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满足农牧民的多种养老服务需求。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2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就机构改革后建设服务型苏木乡镇浅谈

深化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建立城乡统一大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牧民负担反弹,使农牧民与城市居民共享改革文明成果的重要

举措;是调整苏木乡镇布局,增强苏木乡镇承载能力,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能力,确保基层政权有效运转的必由之路。

2005年,根据上级要求,我市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行了机构改革,将原有的108个苏木乡镇合并为50个。同时,适时提出“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若把它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建立服务型和法制政府。

机构改革后,面对“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一重大任务,做为国家设在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呢?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以下几点看法。

我个人认为建设服务型苏木乡镇,需实行四个转变,清醒认识六个职能。

四个转变: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由传统的农牧区思维模式向新农村新牧区经营理论转变。过去是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现在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观念,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将原来的“劳动力转移”、“合作经济组织”、“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农牧业”、“非重点”的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范畴,用非农牧业经济带动农牧业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是在工作方式上,由传统的指挥型向指导型转变。过去是“包办”、“命令”,如今要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引导,扶持培育各类致富典型,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主动帮助寻找和拓宽致富门路,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

三是在工作方法上,由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服务,解民忧、安民心、助民乐、帮民富。

四是在工作手段上,由传统的人治型向法制型转变。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农村牧区各项事务。

六个职能:

一是引导发展农村牧区经济职能。我国入世后,消除了关税“壁垒”,国外低价高质的农副产品大量涌入,而且由于进口关税极大降低,大大减少了这些农副产品进入我国的成本,其进入我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大大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这必然会造成我国农副产品“卖难”。因此,苏木乡镇政府引导农牧民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已迫在眉睫。这是当前乡镇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是市场培育职能。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形成与外地大市场相衔接的网络,为农牧民增收架设“金桥”,是苏木乡镇政府的首要职能。目前,多数苏木乡镇市场功能还显得很单一,与产业化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今后,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功能,广辟流通渠道,为把农牧民的“物”变成“钱”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鼓励发展以农牧民为主体的农产品销售队伍,清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保证农产品销售畅通无阻,推动产业化健康发展;三要打破地域封闭,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是要大力加强生态植被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牧业抗御灾害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小城镇及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包装整合小城镇建设资源,提升小城镇建设功能。

四是科技服务职能。科技知识是广大农牧民致富的“金钥匙”。苏木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传播科普知识,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组织一批明白人、科技爱好者、回乡知识青年成立农牧民科普协会,健全科普网络,有针对性地举办农牧民培训班,传播实用技术。建成一批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让农牧业科技成为他们致富的“灵丹妙药”。

五是引导发展生产职能。苏木乡镇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因村、因地制宜,调查研究,把脉号诊,帮助各嘎查村出点子、找路子、想法子,引导嘎查村干部转变观念,增强素质,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牧民解除后顾之忧。产前服务主要是给农牧民提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优质农资和水、电、路等必备的条件;产中服务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产后服务主要是市场的引导问题,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买难卖难问题,深度加工问题。

六是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苏木乡镇政府不仅担负着一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且还担负

浅谈农村牧区小学的德育工作 篇3

一、加强自身修养、言传身教

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加强教师几个方面德育业务素质培训学习,掌握和遵循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规律、原则、方法和少年儿童年龄、心理的新特点,科学的,自觉的,创造性的因材施教。教师要在校里校外表里如一,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学生的知心好友,为学生排忧解难,进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言传身教,不仅要言传,更重在“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与无形中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就是学生成长中的路标和航灯,在潜移默化中打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为良好道德和品行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德是航船的指南针,而教师就是航船中的舵手,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构建良好的校园德育教育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课改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做到育人先育德,积极开展校园内德育教育活动。

1.利用晨读让学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接受国学的洗礼,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知礼仪,明廉耻,懂规矩。使学生深层理解为什么“八荣八耻”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行为准责。

2.利用课、队活动,开展勤俭节约、遵守秩序、法律宣传活动,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珍惜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结合本地区的辉煌成果,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个全覆盖”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4.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的影视节目: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节目,让学生懂得如何识别善、恶、美、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5.通过宣传栏、手抄报、校园小广播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加强“三结”合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德育“三结合”问题,针对学校教育的“短期性”弱点,应通过三结合加以强化和巩固。学校每学期最少要组织一次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听取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健康成长夯实基础。做到校园有人教,校外有人管。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常常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巩固成果

因地制宜的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的惠民成果,通过参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目标。从小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4

关键词: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现状,对策

赤峰市有345万农村牧区人口, 占全市人口的76%, 牧区贫困人口78.6万人, 占全市贫困人口的72%。其中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30.3万人, 占全市的73%, 低收入人口48.3万人, 占全市的71%。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小病不治、大病看不起成为农牧区主要的问题, 所以发展农村牧区的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这也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战略任务“2000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而农牧区的居民还相差甚远, 主要与卫生服务的发展缓慢有关。在本次调查中对农村牧区医疗情况进行普查, 对重点地区进行详细调查, 分析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现状, 探讨相应的对策

1 赤峰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现状

1.1 医疗设备落后设施陈旧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些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面积小、设施简陋冬天依靠煤炉取暖, 医疗用具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 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村级诊室最基本的高压灭菌设备不具备, 必要时用开水煮几分钟。只要干净的就认为是“无菌”的。乡镇的设备也很老化, 对于常用的B超及X线机都很落后, 有的甚至根本没有, 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 技术力量业务水平一般化, 缺乏特色专科, 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精益求精, 对有些病出现漏诊与误诊的情况, 延误病情的治疗。

1.2 卫生服务重医疗、轻预防

当今医学发展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的, 而农村牧区只注重身体的生理变化, 而忽略影响身体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因素心理及社会的变化。所以只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治疗, 而不能及时对潜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指导及预防。以药补医, 以医补防成为居民的主要措施。同时缺乏传染病的防治及慢性病的控制工作, 从而使得人畜共患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这也是其中导致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1.3 以药养医、以医养防的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政府对基层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不足, 乡村卫生机构通过医疗服务自筹资金、自负盈亏, 导致出现重治轻防、诱导需求、过度医疗等问题。所以农牧区医疗忽视了对居民健康最重要的初级卫生保健。用药是基层卫生保健主要方法, 也是老百姓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对于老年人、儿童及常见病的预防、保健却忽视, 尤其儿童的预防接种很难按照国家规定的接种。

1.4 医疗支出成为农牧民经济负担

经调查, 在农村牧区有一部分农民是“抗病”, 有病不治;有一部分农牧民是没钱看病;还有一部分是借钱求医, 很多村民到村卫生服务站看病的原因是能够赊账, 由于经济问题耽误了到大医院就诊。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村卫生发展以大病为主, 只给大病病人以补贴, 致使政府补偿大部分流向乡县和县以上医院, 基层卫生更加边缘化了[1,2,3,4]。而在不同级别的医院, 医疗费用相差很大。这也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因。

1.5 卫生人才水平普遍偏低、医疗卫生人才匮乏

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 医生收入过低, 生活待遇差。初级技术职称为卫生院的主要力量, 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 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 医疗质量难以保证, 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 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随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退休、离职等, 加之卫生技术人员补充不及时, 卫生技术人员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医生收入过低、生活待遇差、工作量大、条件又艰苦, 导致技术较好并有职称的乡村医生也大都去大城市医院。而专业医学院毕业生也因待遇问题不愿留在牧区卫生服务站, 最终导致了乡村医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2 发展赤峰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的对策

2.1 切实提高农村牧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及信息化建设

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完善农村牧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以及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要坚持预防为主, 继续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扩大农村牧区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强动态监测, 强化结核病、乙型肝炎、布氏杆菌病及人畜共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病防疫, 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依法保障传染病防治经费, 落实防保人员工资和防保人员补助。重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蒙中医药在农村牧区的防病治病优势。

2.2 突出全科建设, 推广实用技能

旗县医院要确定若干重点科室进行重点建设, 专科医院要加强专业门类建设, 各级卫生服务中心均要优化学科硬件建设。各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现有条件, 加强全科建设, 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等医疗卫生综合服务。积极推广嘎查村卫生技术, 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和康复能力的培训。

2.3 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优化人才结构

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 健全农村牧区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按照国家医改实施方案和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要求, 对苏木、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及护士加强岗位培训, 鼓励参加学历教育, 促进农牧区医生执业规范化, 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结合全科医师、农牧区护士的工作实际, 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制订卫技人员培训规划, 有计划地安排基层卫技人员进修学习。加大定向培养农村牧区卫生人才扶持力度, 缓解农村卫生人才紧缺问题。将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列入农民健康工程加以推进。进一步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 采取选派优秀医师和医学专业大学生到农村牧区、实行定点帮带、免费培训医疗技术骨干等多种形式, 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解决农村牧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2.4 增加资金投入

发展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除了技术支持外更主要的是加大资金投入。包括新近设备的投入和卫生技术人员待遇的提高。应在原有的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拨付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和补贴的力度, 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的财政倾斜;确保各种医疗检查器械质量高、数量齐全、作用先进, 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 使农民健康需求得到保障, 从而减少农民的负担。

3 小结

加强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建立一支理论深、技术精湛的农牧区优秀乡村医生队伍, 强化农牧区卫生室建设, 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 而且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坚持以农村牧区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 将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转向农村牧区, 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卫生事业投入, 强化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最终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的农村牧区卫生改革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红梅.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创新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1.

[2]汪金鹏.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现状及宏观改革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 2006, 9 (2) :59-61.

[3]曲江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07 (6) :39-40.

铺就农村牧区小康路 篇5

——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再掀新高潮 2009年以来,新的交通局领导班子组建后,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共实施公路建设项目40余项,预算总投资20656.4万元, 其中,投资262.71万元完成的土牧尔台镇神州路连接线工程;投资224.69万元完成的杨贵村道路工程;总投资120万元完成的连接贲红镇蔬菜基地、乌兰哈达红格尔图马铃薯区、白科线—千年古榆、208国道—火山道路工程;投入资金697万元新建通村公路69.7公里;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四王柱至袁家房至韩庆坝通乡三级油路60公里中的40公里;投资757万元新建或改建砂石路151.4公里;投资14595万元完成26.03公里的园区道路、市政道路,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又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截止目前,全旗农村牧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82.595公里,农村牧区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3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全旗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通沥青、水泥路达到22%,农村牧区公路通行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的坚强堡垒,有力地促进了全旗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能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公路建设的主管部门———旗交通局有一

个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敢于拼搏、团结战斗、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做表率。新班子组建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理念,使交通工作更加赋予人性化。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组议事制度,做到交通建设、运输管理、资金划拨、基建等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好交通建设中的征地拆迁补偿清查、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等热难点问题,不断强化交通工作爱民、利民、为民的意识。在廉政问题上,加大了源头治腐力度,针对路网项目、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廉政监管相对薄弱的实际,进一步加强项目决策、招标投标、资金使用、建设质量等主要环节的廉政制约机制建设。全系统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层层夯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政风行风测评连续名列全旗前茅。

——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抓落实。察右后旗交通局以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完善和落实了局机关24项制度,用制度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努力树立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交通机关形象。通过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公路文化演讲和依法行政、廉

政知识竞赛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旗文艺汇演、交通秧歌队等系列有影响的大型活动,展现交通职工依法行政、文明管理、廉洁高效、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近年来,在自治区、市交通局的指导带动下,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行业文明建设遍地开花,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乌兰察布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几项荣誉称号。

——严把质量关,修建放心路。察右后旗交通局在通乡公路建设中,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制,邀请上级交通、发改、财政等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招投标的监督,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监理监督制、廉政合同制,严格技术标准,严把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进场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在通村公路建设中,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推行通村公路建设竣工验收制度,与补助资金拨付挂钩,所有项目均须竣工验收,质量达到合格以上,方可拨付补助资金。通过以上措施,重点建设项目优良工程率达100%,农村公路项目质量均达到合格以上。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公路规划上,贴进农民意愿,坚持“六个结合”,即:把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村资源开发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生态保护相结合,与解决农民出行难、增收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根据农民意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力量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在建设标准上,因地制宜,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状况、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科学选用技术指标,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二、快速便捷的农村路网,为察右后旗农牧区经济发展发力。条条新建的农村公路像舞动的飘带盘旋在山地之间,不仅改变了昔日穷山僻壤的落后交通状况,还成了察右后旗农牧民奔小康的“助推器”。

——平坦的乡村公路,为农村经济建设加油。路通了,道平了,运输方便了,农牧区的群众开始搞养殖、跑运输、办加工厂。乌兰察布市号称“中国薯都”,而察右后旗就是乌兰察布市最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地区。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的农民就尝到了农村公路工程带来的甜头。该苏木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因交通的便利得到了扩大,种植的农户多了,形成了更大的产业规模和集群效益。每到秋季,该苏木便客商云集,马铃薯价格不降反升,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了日本、韩国。盛产胡萝卜的当郎忽洞苏木,以前路不好走,外地的客商不愿意来,村民只能把胡萝卜和三轮车拉到外地卖,现在则是大货车排队进村收购。如今,百姓的钱袋子渐

渐鼓了起来,他们种植的劲头也更足了。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通行条件,促进了察右后旗农村牧区种植养殖业和产品精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10多万农牧民受益,通村公路带来的社会效益日益突现。

——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快,走得好。随着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快,农村客运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班车通达深度不断延伸,班车数量明显增加、档次明显提高。在实现了“路修到哪里,班车就通到哪里”的同时,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农村客运站也相继建成。十一五以来,察右后旗交通部门共投入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245余万元,已建成7个农村客运站,实现了全旗乡苏木镇全部建成客运站的目标,使运力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客运网络进一步优化,客运安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下半年,经过历时一年的努力,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二级长途汽车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客运站硬件配套齐全,软件设施先进,周围环境良好,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察右后旗的群众正由“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好”迅速转变。公路的畅通,加速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转,形成了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不但有效改善了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客运网络的发展,较好解决了农民

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而且在激活旗域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中显示了强劲的带动效应。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6

疫病从来就与人类相伴而行。疾病预防控制是一场持久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硝烟的战争。90年代以来原有已控制的传染病明显出现发病上升的趋势, 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麻疹出现爆发疫情;狂犬病、性传播疾病大幅上升;艾滋病在农牧区感染逐年增多, 乙型肝炎和肠道传染病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前年年初以来甲型HINI流感蔓延至农村牧区;牧区地广人希, 居住分散, 农牧民由于受文化水平, 饮食及卫生习惯影响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 结核病、性病等传染病发病率比内地和城市发病率高, 尤其牧区鼠疫防治工作是一项人力、物力、财力耗资较大的长期性工作。布病、包虫病, 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工作及职业病危害预防任重道远;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老年化的进程加快,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已经成为危害农牧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 疾病预防控制当前面临着传染病、慢性病的双重压力。

2 农牧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与问题

就以笔者所在的青海省海南州为例作以叙述。青海其他牧区州县情况也大体相当。笔者所在贵南县虽人口只有7万余人, 也只有6个乡镇和一个农牧场。但由于是农牧区, 地广人稀、居住分散, 加之农牧区受文化水平、饮食结构、卫生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工作强度及难度较大。况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正式职工只有17人, 其中业务人员16人。由于受编制的限制, 2005年以来没有医学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来这个单位。现有人员几乎都在30岁以上, 年龄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由于人员少,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只设行政管理、妇幼卫生、免疫规划、检验、结核病防治、后勤6个科室, 而地方病、性病爱滋病、健康教育、慢性病、职业病、公共卫生、放射、流行病等工作又分解给上述除行政和后勤以外的几个科室。遇有突发事件或其他临时性工作不得不临时抽调替补。由于工作项目多, 内容繁杂, 且人员短缺, 精力有限, 很难把每项工作按要求做深做细, 往往是顾此失彼, 难以应付;各乡镇卫生院正式医疗卫生人员也只有3-5人, 多数卫生院因业务人员短缺, 不得不临时聘用医技水平较好的乡村医生或未就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诊疗工作。每个乡只有一名兼职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工作配合程度不够一贯, 时好时坏。村级部分年龄较大的老乡村医生习惯于坐堂看病售药,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因繁琐、要求高, 不愿承担, 常处于应付状态, 缺乏工作积极性。除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外, 其他公共卫生工作多数乡村医生没有很好发挥职能作用;地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60多人, 设备条件比较优越, 政府供给的经费比基层充足, 所占比重大。由于该机构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 多不直接从事第一线的具体工作, 此"职能"表现在部分人员不定期的到所辖的5个县督导检查、举办几次培训班、转发文件、索要和汇总基层的工作数据、转发生物制品和药品、陪省级对口部门督导检查、考评等。虚空消耗的财力较大, 设备利用率低, 人浮于事现象突出。笔者认为不同于90年代以前, 县级的基础条件和业务能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地区级整体水平没有多大区别。随着时代的变迁, 地区级实际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实质性的功能早已退化, 此存在的实际价值已经不大。

3 优化公共卫生资源的措施见解

3.1 应当加强县、乡、村第一线的能力建设

农牧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增加人员编制, 笔者所在的单位至少应有30名的专业人员为宜。乡镇卫生院也应该增加和补齐人员编制, 重点加强乡镇级公共卫生工作, 用制度手段强化转变医疗机构重治轻防的观念, 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应该有1-2名名符其实的专职人员;调整和选用培养一批年轻的乡村医生, 在规范管理基础上使乡村医生既要承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 又要切实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公共卫生工作的费用 (主要是报酬) 应有政府承担, 并与公共卫生工作绩效紧密挂钩。

3.2 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

主要是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能力的培训, 重点是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从病因查找、病原确定主要环节上提高县级以下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疫情处置能力。以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民众健康需求的现状。

3.3 应当撤销地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该加强和扩大省级机构的人员编制和规模。地区级目前的"职能"完全可以上交或下移。如督导检查由省级和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县级直接参加省级的培训, 乡村级由县级承担培训工作;疫情信息等资料县级直接可以报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地区级好多文件是重复性质的, 没有必要转发, 完全可以省略;如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交通工具大大改善, 生物制品和药品等一般按季度供应, 且量不象临床药品那样大。全省只有40多个县和地区, 由县级直接到省级领取或由省级负责直接配送到各县反而方便快捷, 没必要重复转运、转发。这样地区级现有的职能完全可以分解。把地区级的专业人员、设备、资金分解到县级以下, 既能缓解基层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又能提高基层的整体水平, 对于基层来说少了一级"婆婆", 可以节约一大笔接待费用负担。既是政府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这样优化调整、组合, 人力、财力、设备会得到最大化利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了地区级"婆婆"式的工作状态, 变虚为实。

3.4 改进和加强督导检查模式, 求真务实, 强化公共卫生工作实效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7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

第一,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供给状况。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实施了以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生态搬迁和农房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以及水、电、路等为主要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2.2平方米。农村、牧区自来水受益村5574个、通汽车村10764个、通电话村10799个,分别占农村、牧区总数的45.48%、87.84%、88.12%。农牧区实施电网改造工程,但电力价格比城镇要高出50%-150%。全区6万多公里农牧区公路中,等级路仅占总里程的43%多,且以四级路为主,没有稳定的养护队伍和养护资金。

第二,农村、牧区基础教育供给状况。内蒙古200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12.64%,比2008年低1.55%,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中对农牧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更少。农牧区办学条件和质量与城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还存在着校舍危房面积大、教育水平低、公共经费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

第三,农村、牧区基础社会保障供给状况。社会保障是一个包含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的制度体系。2009年底,内蒙古农村、牧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救济、传统救济、临时救济的人数为144.14万,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0万,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1202万,老年福利机构590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占农牧区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7.36%,但是支出额仅为13.39亿元,仅占全区医疗卫生总支出的13%。保障能力弱、水平低、覆盖面小是农牧区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第四,农村、牧区基础医疗保障供给状况。内蒙古农牧区基础医疗保障的供给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2009年底,政府约有60%的医疗卫生支出流向了城市地区,仅有40%用于占全区人口总数59%的农牧区。2004年,内蒙古实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可人均筹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补偿水平也较低。大多数农牧区卫生院普遍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牧民看病难、确诊难、治愈难、买药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解决途径探析

第一,拓展筹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体制。需要中央政府、自治区政府、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可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使民间组织等各类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共同参与到基础公共产品供给之中,从而逐步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制度。应明确中央和自治区政府供给主体的供给职责,按比例合理负担农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而且要明确引入民间组织过程中的政府职能,既可减少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还能保证供给效率和质量。

第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政府财政对农牧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首先要保障生存、稳定,要加大对基础公共产品,特别是农牧民急需的基础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一是将《农业法》中“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落到实处,将新增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农牧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增量调整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基础公共产品资金需要。二是整合各种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开发资金,转变财政支农的方式和结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农牧民急需的基础公共产品的供应上。

第三,加强民主建设,建立双向的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和供给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基础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参与基础公共产品的需求渠道。首先,全区各级政府在制定农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时要从注重农牧民自身需求出发,建立完善需求表达机制,提供农牧民真正需要的基础公共产品。其次,要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定期将收支情况公之于众,赋予农牧民对决策者和实施效果的监督权力;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的主人翁意识,要求农牧民要承担对于已建好的基础公共产品维护的义务。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农牧民在全区是庞大的弱势群体,只有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根本上保障农牧民合法权利,才能切实保障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的有序供给。

摘要:长期以来, 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滞后严重地制约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全面发展。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具体分析全区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原因及存在问题, 并根据内蒙古地区实际情况,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公共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著;胡代光等译.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6.

[3].李盟, 孙凯民.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供给状况初步研究[J].区域经济, 2008 (6) .

[4].杨焕玲, 孙志亮.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09 (11) .

[5].哈斯.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管理探析[J].北方经济, 2010 (6) .

[6].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年版[Z].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8

(一) 基本情况

机构建设。目前全区县以上114个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2722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站, 全部对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开放。在全区12127个行政嘎查、村全部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 基本形成了覆盖盟市、旗县、乡镇 (街道) 和村嘎查 (社区) 四级的就业服务网络。

培训人数。2008年自治区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3.89万人。各级农牧业系统“阳光工程”培训农牧民工8.3万人, 培训补贴6000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2940万元, 地方财政3040万元。各级扶贫系统“雨露计划”培训农牧民工5万人, 培训补贴3000万元。

权益保护。截至2008年12月全区通过现场排查和受理投诉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案件共计93件, 共涉及6694名农牧民工工资9714.06万元。2008年农牧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76.6%。积极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3%, 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率为40%。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全国实行全区流动人口免费办理暂住证, 自治区财政列专款, 由自治区公安厅统一印制, 各地公安派出所免费发放, 年内为104万农牧民工免费发放暂住证, 为农牧民工节省开支500多万元。

社会保障。“新农保”试点除国家批准的10个和自治区确定的3个试点旗县外, 还有8个盟市的29个旗县自行开展了试点, 试点旗县 (市区) 达到42个, 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2008年全区参加新农合农牧民为1180.47万人, 参合率达到87.58%, 按常住人口计算参合率达到94.69%。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0.49亿元, 前三季度为农牧民报销医药费5.88亿元, 大病统筹资金使用率54.73%。

(二) 主要措施

1.搭建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为推动就业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目前, 全区12127个行政嘎查、村全部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 落实了工作补贴, 并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和国家统一鉴定, 基本形成了覆盖盟市、旗县、乡镇 (街道) 和村嘎查 (社区) 四级的就业服务网络, 基本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职责、经费、办公场所六到位。同时,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建设, 狠抓就业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重点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职业指导人员、信息网络技术人员及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就业政策、信息化管理等能力培训,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协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57%。

2.建立了区、盟市、旗县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 发挥了公共就业服务的主导作用。盟市、旗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加强, 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大厅, 配备信息化管理服务设施, 提供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与创业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建立村级服务工作站, 选聘村级劳务协理员成为一种机制, 为此, 2009年自治区财政预算1200万元用于村嘎查劳务协理员的补贴, 以此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3.形成了一套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把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作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规划。将“4050”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政策延长到法定退休年龄, 解决其三年补贴期满后再就业更难的问题, 提高了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 从政策制度上确保了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统一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求职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 实现了就业失业登记的网络化管理。启动实施了农村牧区“零转移家庭”专项援助行动, 到2009年全区认定“零转移家庭”5.3万户, 已帮助其中的4万户、4.7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4.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为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覆盖区、盟市、旗县、街道 (苏木、乡镇) 、社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整体实施了劳动就业应用系统 (二版) 上线运行, 实现了自治区级的数据集中及各项就业服务的信息联网。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切实加强了农牧民工统计管理和信息网络建设, 对外出就业务工人员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机构按要求做好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就业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了企业停产、裁员、破产、农牧民工返乡半月报告制度, 对农牧民工返乡回流的情况建立台账, 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 了解农牧民工的愿望和要求, 对有一定技能的农牧民工进行摸底, 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5.就业培训针对性更强, 逐步走向制度化、专业化、长效化。为使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能够尽快转移就业, 全区各地利用现有培训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工作。注重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 采取“五个结合”的培训方式, 即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自行办学与联合办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上门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全区农牧民工技能培训示范班, 推动了劳务输出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 并按照“集中财力、整合资源、挖掘潜能、注重实效、农民受益”的原则, 加快全区农牧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启动六盟市技能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试点工作, 按照方便和贴近农村牧区实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和定向培训, 培训机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确定培训内容, 建立完整的学员培训档案, 加强后续跟踪服务。

6.农牧民工维权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全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 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减免农牧民工当事人的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费和处理费、集体争议案优先处理等措施, 有效地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利益。各地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 监察、建设、工商、财政、劳动保障、银行、房管、审计、法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领导小组, 全面协调有关农牧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工作。制定和推行劳动合同范本,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按照行业特点统一印制了规范性的《劳动合同书》, 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自治区适时地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各盟市也相继出台了《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统筹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牧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特别是在采掘、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全面推行工伤保险, 并积极探索农牧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制度, 做好农牧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全国实行全区流动人口免费办理暂住证。落实城市政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牧民工同住子女入学, 并免除专门加收借读费的政策, 完善农牧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农牧民工子女入学后, 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

7.创新发展思路,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就业培训上, 创新了培训模式;在创业带动就业上, 把SYB+小额贷款运作模式加入了创业实训和后续服务, 开展了创建创业园区活动;在农村牧区开展了“零转移家庭”转移就业专项援助活动, 2009年在3个旗县开展了创建“返乡农牧民工创业园区”试点工作, 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工返乡创业。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和供求不对应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大量的适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与为数众多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并存, 大量技能技术培训资源找不到用武之地与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急需培训并存。

2.解决偏远干旱和贫困落后地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区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调查发现, 越是产业单一、经济落后地区, 越是土地贫瘠或耕地较少地区, 越需要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些地区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点地区, 而正是这些地区劳动力免费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相对落后, 基层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思想意识也相对陈旧, 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也相对薄弱。

3.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规模亟待进一步扩大。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就业稳定性不强。全区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平均不足30%, 赤峰市最高, 但仍不足50%。转移就业人员从事灵活就业的比重偏大, 季节性、临时性务工人员偏多, 不能满足较大用工地或单位的需求。

4.各类培训资源整体效应发挥不佳, 转移就业培训任务十分繁重。各部门培训资源分散, 经费投入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造成培训的规模较小、层次较低, 培训后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 培训质量有待提高。从目前情况看, 一是培训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 加之培训技术含量低或培训的针对性差, 一部分农牧民工不愿参加培训, 农村牧区劳动力受培训的比例还比较小。二是培训补贴标准低。因财力有限, 许多农牧民工只能参加引导性培训, 有机会参加技能培训的寥寥无几, 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创业性培训难以开展。

5.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 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 信息平台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劳务信息不畅, 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村牧区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 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 “马路市场”现象很普遍, 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 加大了就业成本。职业介绍形式和技术手段落后, 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和发布劳动力供求预测信息, 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就业信息沿用传统的人工传递方式。

6.培训基地设施设备落后, 培训方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一是培训基地因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设备更新速度慢、周期长, 实习技术设备简陋, 且多是淘汰产品, 与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现代用工培训要求极不适应, 农牧民工培训所获技能已远远落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就业求职成功率很低。二是缺乏现代化培训教学方法, 仍沿用单一的说教式, 教学手段落后, 严重制约着培训效果, 急需开发适应农牧民工培训的教学软件, 促进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三是教学培训场地受限, 校舍、教室简陋甚至是危房, 与加强转移就业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

7.资金保障乏力, 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积极筹措资金, 但相对于这一庞大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 投入明显不足。部分市县特别是贫困地区经费难以落实, 主要依靠国家和省财政投入, 致使培训基地简陋、教学设施陈旧、培训层次低、师资队伍和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二、加强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 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加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当前就业形势和任务十分严峻, 因此, 各级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应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 切实把自治区党委“富民与强区并重”的要求落实到扩大就业上。要着力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应变克难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统筹协调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推进落实的意识和能力, 并把这“四种意识和能力”体现在组织完成就业工作任务的实践之中。

(二) 适应民生工作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努力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

搞好信息化建设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托, 是改善管理的得力工具, 也是优质服务的有效保障。针对实施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和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职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等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实名制、动态化的电子档案管理, 逐步实现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逐步建成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条件的盟市、旗县应尽快做到“一点登记、多点查询、三级联动”, 逐步实现从自治区到社区和嘎查村五级联网。

(三)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要以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解决新时期农牧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采取切实措施, 把培训工作抓出成效。第一, 要抓培训机构和资金管理。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面向社会招标确认定点培训机构, 建立培训绩效考评机制和培训机构进入、退出机制, 实行动态管理。围绕培训质量, 参考培训标准, 按时支付培训补贴, 特别是对技术性较强、培训要求较高工种要保证培训时间, 保证培训资金。第二, 要抓实训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实训基地布局, 尽快建成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互补的实训基地体系, 每个盟市至少要有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区域辐射能力的实训基地, 每个旗县要有一个能够满足当地用工需求、具有特色的实训基地。第三, 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 要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 转变办学思想, 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 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农牧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 真正达到培训一批、见效一批的实际效果。第四, 逐步实行就业培训向市场化模式转变。使目前由政府包办向由就业部门主导、社会力量按市场化模式广泛参与转变, 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路子。

(四) 降低城市就业准入门槛

让农牧民工享有就业平等权, 必须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 农牧民与市民应一视同仁, 在就业领域、条件和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就业机会平等主要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工种、竞争条件、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的平等。这是农牧民工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和权利, 也是实现农牧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要积极借鉴户籍改革先行地区的经验, 以中 (小) 城市为重点, 研究制定出有利于农牧民工市民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五) 大力开展适应农牧民工特点的就业服务

一是劳动力流出地政府主导, 各类服务组织参与, 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牧民的需求, 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要健全旗县、苏木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渠道, 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劳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的作用, 着力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县、乡、村在推进工作、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提高实效等方面的典型作用。鼓励社会各类服务组织和培训机构与企业建立固定联系, 定向输送劳动力, 并搞好输出后的服务。二是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外地农牧民工开放, 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要降低门槛, 简化手续, 收集适合农牧民工的岗位信息, 开发针对农牧民工的服务项目和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专门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 集中为农牧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逐步建立起全区联动、上下互通、信息共享、统一有序的四级人力资源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三是劳动力流入较多的城市要建设政府监督管理的零工交易场所, 免费为农牧民工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 规范职业中介行为。要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严格收费标准,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堵住不法分子骗钱的门路。

(六) 加强农牧民工工资和用工管理

要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杜绝拖欠农牧民工工资的现象。要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要尽快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同时, 要将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对出现工资发放信用缺失现象的违法企业不仅要降低信用等级, 而且要依法向社会曝光。二是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推动农牧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目前, 许多企业都以实行计件工资作为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借口, 要通过加强专项检查、鼓励投诉等方式堵住这个漏洞。一旦发现劳动者工资扣除加班工资后低于最低工资的, 要责令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三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要制定适用于农牧民工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告知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明确用人单位同农牧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农牧民工集中的地区和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

(七) 积极稳妥地解决农牧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要根据农牧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 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 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牧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牧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 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 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牧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 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 调动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参保的积极性。要强调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 依法将农牧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牧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 要加快推进农牧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 重点解决农牧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农牧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 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牧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 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同时, 要研究解决农牧民工住房保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通过建设“农牧民工公寓”, 提供公共租赁住房, 将农牧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范围, 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镇公办中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等方法, 解决农牧民工后顾之忧。

(八)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激励机制

依据《就业促进法》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逐步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建设经费和项目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尚未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按照职业介绍补贴政策规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开展免费服务。同时, 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服务绩效与资金保障相挂钩的制度, 保证服务机构的效率。

(九) 努力探索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新途径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 扩大吸收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就业容量。把农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农机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增加农牧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容量。要积极鼓励和推进农牧民以创业促进就业。大力推广完善“一人创业带动一批就业”的“1+x”创业促进就业模式;着手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就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和跟踪扶持”与社区、企业、劳动者有机结合的“一条龙”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和小额贷款联动机制。

(十) 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 营造全社会关注农牧民就业、支持就业、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9

一、农村牧区创新支付需求巨大

人们对于创新支付的固定思维是:推广应用在都市,目标客户是白领。然而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移动支付应用越慢。肯尼亚、印尼和菲律宾移动支付则应用广泛。国际成功模式和实用经验表明,移动支付能够成为乡村居民小额汇款转账的主要手段,成为弥补金融基础设施不足、替代传统网点式物理服务空间的重要方式。内蒙古经济处于非发达地区,银联手机支付存在巨大价值和潜力。

(一)农村牧区金融网点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平均每个乡镇只有2.13个金融网点,平均1个营业网点服务近2万人。内蒙古人均土地面积是全国的6.4倍,地广人稀,乡村人口占42%,农村牧区居住较为分散。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5亿元,增长11.8%。其中,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银行卡支付,尤其是银联手机支付向其渗透存在较大空间。

由于受理终端单机投放成本高,商业银行网点、ATM机具、POS机具、现金投放、助农金融服务点投入成本较大,而用于手机支付的SD卡仅需75元,远远低于其他渠道成本。

(二)市场创新支付需求巨大

一是人民银行解决现金净投放难题需要银联创新支付产品。由于收购旺季现金净投放较大,农村牧区抢劫、诈骗和假钞案件时有发生。而使用银联创新支付产品,可以在收购环节减少现金,甚至实现现金的“零”投放。

二是涉农(牧)金融机构利益驱动需要银联创新支付产品。借助银联创新支付渠道、产品和服务,可以弥补其在农村牧区网点稀少、手机银行缺乏和网银功能简单的诸多不足。目前,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近80%,而涉农(牧)金融机构要远远低于此水平。经测算,电子银行渠道办理业务平均成本每笔0.49元,柜台办理业务平均成本每笔3.06元,后者是前者6倍多。因此,涉农(牧)金融机构更需要通过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

同时,创新支付渠道可以实现支付“零”现金流通,减少或避免银行资金流出;利用银联手机SD卡客户端实时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和商旅预订等,能够对客户吸新留存,提升揽存能力。

三是收购经纪人和种养植大户从切身利益出发需要银联创新支付产品。依托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支付,具有高效、低成本、简单易用的特点,对于具有一定流动生活习惯的农牧民而言,可以满足其小额转账、汇款、取现和补贴发放等需求。尤其是粮食、畜产品和农副产品收购经纪人,以及种养植大户,有着将结算风险降到零的强烈需求,从而成为农村牧区银联手机支付的终端需求者。

二、内蒙古银联手机支付业务在农村牧区的探索

(一)结合需求找准合作机构

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创新优势,但在农村牧区网点匮乏。其中涉农(牧)金融机构,如农行、邮储银行在苏木乡镇网点较少。农村信用社具备在农村牧区点多、面广的贴近优势,具备对接银联创新产品和综合支付平台的天然条件,成为内蒙古银联首选的合作对象。体现在:一是内蒙古银联与农村信用社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截至2014年5月底,农村信用社使用银联标准卡达1930万张,占全区近四分之一,在过去连续23个月稳居第一;全国省级农村信用社第一家直联银联系统,超过2.1万个终端接入银联网络;农村信用社联合银联商务铺设“助农金融服务点”,县域以下网点开通了农民工特色服务业务。二是农村信用社创新步伐与市场需求不同步,银联创新支付有了被“借台唱戏”的基础。农村信用社有93家法人单位有自主创新权限,推动其在农村牧区开展银联手机支付的时机十分成熟。

(二)锁定农信社的目标客户实现“六步走”

找准合作机构之后,内蒙古银联开始积极展开手机支付业务的探索和推广。

1.探索阶段:给都市白领提供支付增值服务。2012年8月,人民银行启动农村移动支付试点工作。其后,内蒙古银联走访金融机构进行调研,金融机构初步分析认为,创新支付产品的推广市场基本在都市,客户基本是白领。2012年10月,内蒙古银联尝试在首府呼和浩特市推广银联手机支付SD卡客户端业务,选择的合作机构是农村信用的金谷银行,目标客户是银行的VIP客户,为其提供增值服务。

2.试点阶段:给收购经纪人和种养殖大户提供的必选支付产品。2013年9月开始,内蒙古银联进一步分析后,集中走访农副产品产地巴彦淖尔市的河套、陕坝农商行,以及盛产羊肉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信联社等3家机构,掌握到农村牧区金融网点匮乏,移动、低成本的支付终端的确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内蒙古银联以改善农村牧区金融支付环境建设为主题,在金谷银行试点基础上,将手机支付业务推广到上述三家机构,方便收购经纪人和种养植大户,用于农副产品、畜产品收购。

3.模式确立阶段:建设非现金支付商圈,创建“助农惠牧支付模式”。围绕粮食、畜产品和农副产品收购商圈,通过“助农金融服务点”或传统银行网点,“云”POS或便民支付终端,以及银联手机支付带动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内蒙古银联将单纯的条线渠道、产品和服务串联起来,构建“三位一体”的支付体系,即“助农惠牧支付模式”。首先,农牧民将粮食、畜产品和农副产品交给经纪人,经纪人和种养植大户将粮食、畜产品和农副产品交给粮库、畜产品加工厂和农副产品收购站。其次,粮库、畜产品加工厂和农副产品收购站,通过“云”POS或便民支付终端,将销售款转给经纪人和种养植大户的银联卡账户,经纪人通过银联手机支付SD卡客户端,将收购款转给农牧民的银联卡,农牧民需要少量现金时就近通过“助农金融服务点”或传统银行网点取现,基本形成农村牧区收购的“零现金”支付。

4.扩大试点阶段:加快走访(当)面推(广)节奏,扩大应用的覆盖面。分析表明,内蒙古牛羊存栏呈现纯牧区减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增加的趋势,银行卡支付,尤其是银联手机支付产生了新的市场空间。内蒙古银联加快向半农半牧地区赤峰市的红山、松山和元宝山农信联社,巴彦淖尔市五原农商行推介,用于农副产品和畜产品收购。向粮食、黄牛及红干椒产地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和开鲁县农村信用联社推介,用于粮食和农副产品收购,向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煤田和准格尔旗农村信用联社、呼和浩特市郊区和林格尔农村信用联社推介,用于农副产品收购。

5.全面推广阶段:农村牧区普惠金融战略合作。2014年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内蒙古银联联合开展金融便民服务“春雷行动”计划,双方签订了“农村牧区普惠金融”战略协议。其中,农村信用社定制开发“农信社手机银行·银联版”,作为主要电子银行产品向辖内机构统一推广。

6.客户回访阶段:锁定核心目标客户。2012年内蒙古银联首先在首府推广银联手机支付业务,试点一年后在农村牧区推广。2014年银联组织回访农村牧区客户,通过与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和陕坝、河套、五原农商行的联合分析,认为农村牧区支付市场是一个“长尾市场”,目标客户是分散和个性化的普通农牧民,核心目标客户是经纪人和种养植大户,银联手机支付SD卡客户端作为核心产品,最终会促成“长尾效应”,也将使包括涉农(牧)金融机构在内的参与各方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银联手机支付效果评估

(一)交易金额迅速增长

开展银联手机支付业务以来,银联交易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交易金额迅速增长。从交易额来看,位于农村牧区的陕坝、河套、五原农商行月均交易,分别是位于首府的金谷银行的20.9倍、3.1倍、1倍。从交易强度来看,陕坝、河套、五原农商行在册卡月均交易分别是金谷银行的61.6倍、18.7倍、5.1倍。

(二)破解农村牧区收购高峰期现金净投放难题

创新支付技术,破解人民银行长期关注的粮食、畜产品和农副产品收购高峰期出现现金净投放难题,实现现金“零”投放,服务“农牧业”。人民银行研究表明每100元的交易,使用银行卡比现金节约社会成本1.09元。初步测算,内蒙古收购高峰现金净投放达80亿元,若使用银行卡支付比现金支付每年节约成本8720万元,每年可帮助14%脱贫目标中的2.9万人脱贫。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交易和输出基地,内蒙古资金流通需求明显,银联手机支付有效减少了农村牧区收购季节的现金流通量。

(三)银联手机支付对收购经纪人和种养植大户形成刚性需求

银联手机支付SD卡客户端,在首府城市,它是柜面、网银、ATM和POS机之外的补充渠道,对于客户形成弹性需求,就是说“我可用可不用”;在农村牧区无金融网点地区,它是必选渠道,对于农牧民形成刚性需求,换句话说“我不用就没有”。

(四)低成本扩张金融服务半径,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

创新应用产品,满足了涉农(牧)金融机构低成本扩张服务半径的迫切需要,推广银联手机支付SD卡客户端提高了内蒙古涉农(牧)金融机构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

(五)提升农村牧区应用银联创新产品的认知度

通过推广银联手机支付等创新产品,农村牧区对创新产品认知度明显提升。陕坝、河套农商行,正蓝旗农村信用联社采取SD卡建设三大商圈,服务农牧民支付,成效显著。

农村牧区公共服务 篇10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受到侵害的几种主要类型

1.个别地方的农村妇女一旦同外村人结婚, 无论其是否能够从夫家所在村获得土地, 其承包地都会被村集体收回, 同时失去其承包土地的一切经济收益。

2.个别离婚妇女的承包土地被丈夫强行剥夺或被村集体“合法”收回, 而不论离婚妇女是否能够从娘家或再婚夫家所在村获得土地。

3.个别入赘丈夫及妇女本身不能获得承包土地, 或获得少量耕地, 同时, 没有资格享受村集体分红或得到不公平对待, 其子女也不按本村村民待遇。

4.有的村的村干部优亲厚友, 自己的亲属、亲戚即使不符合条件也可以把户口落在本村, 享受村民待遇, 反之则不能。

5.有的结婚、离婚、再婚及丧偶的妇女及其子女的土地权利受村集体歧视, 他们的其他权利也难以实现。

6.有的妇女离婚后, 回到娘家村子, 村里只给本人上户口及发放承包地, 但不给由其抚养的子女上户口及发放承包地。

7.剥夺外来妇女村民承包权益。引进人才, 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承诺给予平等的村民待遇, 数年之后又以各种借口, 无端取消外来女性的合法权益。

二、侵害农村女性土地权益的危害

1.妇女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侵害妇女土地权利将影响“三农”持续稳定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 男性劳动力更多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 而女性则成为农村的“留守大军”。在“农业女性化”趋势凸现的今天, 关心妇女土地问题, 事实上已超出了妇女自身的利益, 成为影响家庭经营效益、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妇女的地位直接影响家庭经济收益和财富的积累。妇女主要承担无收益或收益不明显的劳动, 她们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是隐性的, 这就使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都低估了妇女的贡献。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 培养她们的责任心、见识、胆略和决断能力对于家庭经营和财富积累、社区经济发展都将有重大影响。

3.农村妇女丧失土地将会使婚姻权益成为一句空话。由于离婚与丧偶异地再婚的妇女土地问题难以解决, 将会出现:一是婚姻自由大打折扣;二是离婚妇女子女监护权难以实现。

4.因土地问题造成的妇女上访案件呈上升趋势, 势必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国农村妇女土地问题的实质是:法律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 起点公平而过程不公平。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而是资源贫乏型社会如何公平分配土地等财产资源的经济权益问题。

1.一些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得不到保护, 与人们对村民自治的模糊认识有很大关系。一些农村剥夺出嫁女、离婚妇女及入赘男子土地承包及收益权, 所依仗就是村民自治制度所赋予的一些权力, 其实这是对村民自治权力的滥用。任何形式的社区自治都不能同国家的依法行政相违抗, 任何形式的自治章程都不能同国家的法律相抵触, 任何形式的社区民主决定都不能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 那些同国家法律、政府法规相抵触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民主决定都是自然无效的。

2.用社会性别视角看农村妇女土地承包。许多政策从表面看是中性的, 没有歧视妇女权利, 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性别利益关系, 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给妇女带来不利。比如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 却忽视了妇女个体土地权益, 将女性权利埋没在婚姻关系中。所以土地承包书上应是夫妻双方的名字以及所有家庭成员的名字, 像结婚证一样, 各持一份, 夫妻二人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将个人权利从家庭中剥离出来, 将个人权利从婚姻中剥离出来。

3.提高农村基层政权中女干部配备比例。任何一个群体的代表在决策中达到30%以上的比例, 才能对政策制定产生实际影响力。在农村基层政权中配备女干部并逐步提高比例直至50%。让家庭妇女重新走向社会, 给妇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参与机会, 不仅对于保护妇女土地权利, 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文明和进步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长8油藏下一篇: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