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运动

2024-05-25

新农村运动(精选12篇)

新农村运动 篇1

农村群众体育是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 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大力开展新农村农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以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积极宣传新农村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

目前农民对《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知之甚少。显然, 要开展好新农村群众体育运动, 必须宣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宣传群众体育的重要性。新农村群众体育的宣传工作应由村委会牵头, 具体由村负责文化的干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调进行。

有的农民会说:“干活就当是体育活动了”“在农村你当是在城市, 农民还用得着体育锻炼?”……事实上, “干活儿不能代替体育活动, 这是两回事”, 例如:体育锻炼对人的体质、体能、体形塑造都有益处, 而干农活有时反倒会造成肢体弯曲, 带来病痛等等。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很少接触体育活动。因此, 新农村体育宣传工作应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充分发挥宣传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的作用。

二、组建一支群众体育骨干队伍

长期以来, 农村群众体育缺少稳定的组织形式, 只是自发性举办一些比赛,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 迫切需要探索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群众体育的新路子, 加强乡镇群众体育的组织领导工作。

首先, 要成立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组, 具体负责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其成员由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的体育工作组成。其职责主要是宣传、计划、指导、组织、评比等工作。

其次, 要建立一支农村群众体育骨干队伍。要求每个自然组都要培养体育骨干, 使骨干和体育指导员组成必要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以骨干带动群众, 以网络联系群众。

再者, 可以考虑建立新农村群众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的经费主要来源是俱乐部成员交纳的会费、社会赞助。工作人员绝大部分应是兼职的, 不索取报酬的志愿者, 有些工作可由会员轮流担任。一般俱乐部的人数不多, 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 以便于开展活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群众体育活动

体育健身活动广泛走进群众生活, 爱好体育、参与锻炼的人群大幅增长, 体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开展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活动, 举办农民运动会, 广泛开展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 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目前, 农村的群众体育活动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较少、不够经常等问题。可采取各种跨村联赛、友谊赛等, 内容也不仅局限于田径、篮球等, 应增添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一些民间体育游乐活动。开展农村群众体育运动。

同时, 应呼吁全社会来共同关心乡镇体育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村群众提供必要的、合适的体育娱乐场所。在新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上, 应从实际出发, 努力做到规模适当、功能齐全, 便于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四、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增强体育设施建设

体育设施是体育运动的必要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虽然体育设施已在加快建设,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迫切, 还不能满足农民的体育运动需求。政府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一些乡村可提供锻炼的体育设施短缺, 农村体育成为群体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 农民可以就地取材, 变废为宝。大家群策群力自制教具, 如:小凳子、橡皮筋、废扫帚、橡胶管、废旧轮胎等都是可以巧用的体育器材资源。

1. 巧用桌凳做器材。

把家已经坏了的桌凳进行修补, 截成高低不等、大小宽窄不一的器材, 作为山羊、木马、体操凳、杠铃卧推桌和游戏器材等。如:利用凳子做游戏, 单人双臂夹凳、双人协力抬凳接力, 一手托凳比谁走得更稳, 用凳进行组画、组字比赛。也可用凳子做标志, 用凳子间隔摆成跑道, 做直线跑、曲线跑、加速跑等活动。凳子还能放在跑道中间做障碍物进行跳、钻、绕等活动。用桌凳做各种压腿、踢腿和腰腹肌练习。双手撑桌凳, 做高、低姿俯卧撑等。当然木马、山羊等项目按其动作要领照样可以进行。

2. 巧用轮胎做器材。

农家院里大多数都有废弃了的架子车和自行车内胎, 可用来裁制橡皮筋。学习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时, 有些农民在起跑后会过早抬起上体, 为弥补这一不足, 可在起跑线前5米、10米、15米处依次由低到高横置三根橡皮筋, 让练习者从橡皮筋下面跑过。初学跨栏时, 用橡皮筋代替栏板, 能消除初学者的胆怯心理。跳高时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做练习, 能节省拾、搁杆时间, 提高练习密度等。

总之, 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新农村群众的体育活动, 只有亿万农民真正认识到全民健身的必要性, 并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 新农村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局面才能出现。

新农村运动 篇2

摘要:排球运动是一项家喻户晓的体育运动项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五连冠的号角吹响以后,国内排球运动真可谓红红火火。但是近些年来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日渐减少,除了专业队的排球运动之外鲜有排球参与者。因而,排球运动正逐渐脱离大众体育而越来越走向运动项目竞技化。在当前全民健身及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排球运动不仅丰富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也使自身价值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得以施展,在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开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排球运动;新农村建设;全民健身;推广

1前言

排球虽然是中国在世界三大球类运动(足篮排)中最早斩获冠军的运动项目,却在群众体育中普及度较低。我国篮球项目在世界级赛事争战中,虽然不像排球那样极具威慑力,但是群众基础却是在三大球类运动中首屈一指的。故,排球项目若想持续长久地在世界排坛占据一席之地,首要解决的就是后备人才,即群众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最好的基础在人民群众中。营造了良好的排球运动氛围,自然会产生深远的群众基础。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以全民健身策略追求健康的大趋势下,排球运动浑然天成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这两个大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排球运动将自身价值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发展了自己的群众基础,也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做出铺垫,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锻造坚实的体躯。国务院颁布并启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旨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民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健身活动开展的状况对这一计划的实施质量和进程起着不容小觑的影响。[1]因此,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战略下应该真正渗入到人民群众中。

2排球运动在农村开展的现状

2.1排球运动普及范围狭窄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真正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以及贯彻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体育文件,通过宣讲体育运动对健康影响的专题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去了解、认识体育对自己生活的帮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是体育运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由于政府和村委会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运动参与程度不高。[2]加上他们自身体育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主动锻炼的动机。尤其是排球运动一直处于学校普及度高于农村(除海南全省各地排球运动普及程度高以外)的状况。此外,在2000年以前,甘肃省各地市排球运动开展也相对较好,举办形式各异的排球比赛,有良好的排球运动氛围。[3]在农村,参与排球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为青年人和老年人,占到比例的80%以上,这是由于中年人都外出务工或做农活,早出晚归,闲暇时间比较少,即使有闲暇的时间,会因为辛苦,身体劳累选择休息。[4]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以来,安徽省各级政府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与全民健身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全省的群众体育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全民健身的实施也基本适应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在具体运作上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与场地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5]进而可以看出排球运动在各省开展现状仍不理想。

2.2排球运动的参与者少

全国上下很多地方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试点的区域都配备了一定规格的运动区域,又由于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村与村之间互通了水泥路,大部分村落都配有一定的体育设施、简易的健身设备。虽然大家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投篮姿势,但部分农村已经兴建篮球场,使得在三大球类运动当中,篮球的普及度要明显高于足排。农村排球场建设趋乎为零,这就又为正规排球技战术教学的推广增添了一定的难度。难以组织形成有较好排球练习水平的参与群体。

2.3硬件设施不足

排球运动虽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室外),有一块平坦的地面和一个球网两个支撑架即可,但这对于部分农村地区仍属奢侈品,缺少的可能恰巧就是这一副球架与球网。虽然在基层排球运动推广中目的是健身,但硬件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排球运动者的参与热度[6]。

3排球运动的意义与价值

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借助自身配合与团队协作的优势,在集中人民群众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以娱乐健身为出发点,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3.1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排球运动中需要场上的每一位球员同心同德,一传、二传和进攻若有一人失误便不能形成配合且输掉比分,但是排球运动在农村最主要的推广目的并不是竞赛获取比赛名次,而重在培养并形成一定的排球文化氛围,且达到健身娱乐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亦是如此,一意孤行或者脱离组织都会面临出局的可能。新农村建设中,自上而下更需要坚持一心,紧紧把握建设方向,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拒绝做钉子户,从大局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3.2强身健体,打造强健的体魄

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何谈爱护别人。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练习,在娱乐中运动,在运动中强身。在排球运动中,尤其非竞技类排球运动,首要动机还是以娱乐为主,重在娱乐中体验运动,而非刻意的追求运动,为运动而运动。排球比赛不同于篮足运动易发生强烈的身体对抗,作为隔网对抗类项目又不比羽毛球运动个人体能消耗过大,体现了排球运动的全民性,且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在四方平地上即可练习。参与排球运动时,运动者可以结合身体任意部位去击打,再次体现了排球运动参与的较低要求,易于普通群众学习与练习。

3.3玩中取乐,改善农村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正朝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迈进。农业的机械化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农村人民群众闲暇了出来大量空余时间。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日渐增强,属于城市的品质生活早已不为城市人所独有,体育运动已然踏进农村。晨跑和广场舞也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脚步驻扎在了农村,排球运动亦是如此。排球运动的娱乐性极强,防守与进攻于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排球运动并不像竞技排球运动般规则诸多,三次内(不包括拦网)将球垫到对方半场即可,无明显持球和连击之外的规则,这使得更多群众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体味到排球运动的乐趣[7]。只要双方人数均等即可,随时都可以开始,不需要裁判,拉一条网找一片平地即可。排球对场地器材不过高的要求,足以体现它具有极强的普及性。

3.4弥补农村体育的不足,促进排球运动大发展

农村体育始终是我国体育的短板,和城市相比较,缺乏场地,指导员,更主要的是缺乏运动的风气和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体育这块短板,但是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投入量与人口基数不成比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了二十年,依然有许多农村地区不了解体育,由此可见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只能暂时缓解一下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性,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我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主动付诸实践,这样才来的比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知识更实用。因为百姓讲究的就是实用。排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具有地域性,以具体省份为例:海南省总体普及程度较高;江苏省在农村中的普及也不好,虽然江苏省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较好;安徽省群众体育中普及度较江苏更弱一个层次。故,在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中西部地区,我们更应该注重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让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接受它并慢慢的爱上它。

3.5提高组织纪律性,形成良性的休闲方式

新农村建设中人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存在着缺乏组织纪律性、缺乏明确指导和规划的现象。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不仅仅是存在于公司企业中,更应该存在于农村。排球运动能体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具体分工到位,责任到人,有利于促进个体形成团结互助、服从指挥的执行者。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麻将室里面围着老老少少,打麻将的风气传承倒是如此良好,这种静坐的方式正在威胁着你的健康,冬天里更应该形成运动的.习惯,促进我们形成良性的休闲方式。

3.6通过排球运动,实现健身的价值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从温饱到小康的发展仅仅需要了三十年。成年强壮的劳动力基本外出工作,农村里剩余群体多半为老弱妇孺,他们的身体就处在亚健康范围内,加上不了解运动,尤其是排球运动,大脑里基本没有排球运动的概念,形成的已知运动促进健康的方式只有散步。他们的概念里仅有的散步并不能满足促进健康的长期需要,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应当在他们的选择中得以涌现。而在这些得以涌现的选择中,排球运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它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参与,运动强度也低于篮球、足球。排球运动对年龄的要求几乎没有,即便腿脚残疾的群体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传垫练习,从本质上符合了农村人们群众的需求。

4结论

1.《全民健身条例》的落实,政府部门是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部门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当好主角,这样进行下去的全民健身事业,才可以得到恒久发展。而排球运动正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首先工具,政府应大力推广排球运动,营造排球运动氛围。

2.排球运动的推广不能仅仅依靠排球运动员或排球爱好者个人,排球运动的推广需大家共同的力量予以实现。加大宣传的力度,上到政府下到百姓,亲自参与,共同体验,广泛传播,共同实现。

3.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真正能为老百姓起到健身的实际效果。依据现有的数据和事实充分体现出排球运动在促进百姓身体的健康方面有显著影响。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软硬件设备需兼顾到位,确保村子里排球运动可以正规开展。

5建议

1.政府应加强在思想上的指导,让人民群众意识到排球运动开展的意义与价值,自发性地了解和接收排球文化。

2.宣传的重要性,真实的宣传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的作用。

3.发挥市场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硬件设施的质量,让偏远山区的农村人民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曾凡莲.建设农村特色体育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6-17.

[2]何远亮.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概况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07-209.

[3]王彤;雷湃.甘肃省排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5):96-97.

[4]廖民玲.关于广西农村气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0):80-81.

[5]李慧萌,汪波.安徽省全民健身政策法规建设与实施现状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2):138-139.

[6]周瑶.对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27-28.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启示 篇3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效和经验

一是消除了农村贫困和实现了农村近代化。新农村运动开展仅仅4年,韩国农村家庭户均收入就超过了城市家庭户均收入。1970年,韩国农村家庭户均收入为25600韩元,城市家庭户均收入为38100韩元;到1974年,农村家庭户均收入为67400韩元,城市家庭户均为64500韩元。到1979年,全国34871个村子全部建成“自立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完成了农村的近代化建设目标,开始向农村现代化目标迈进。

二是为韩国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74年农村家庭收入首次超过城市后,1975年韩国又实现了主要粮食的自给自足,一直到1977年,韩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领先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全国的吃饭问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用于进口粮食的外汇,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大量农业人口向工业、向城市转移,成为产业工人和市民。1970年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到1980年,只占28.9%;到2007年,只占了6.8%。韩国新农村运动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转移了大量劳动力,使韩国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韩国经济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依靠自立精神,小投入产生了大效益。韩国新农村运动,政府的投资非常小,产生的效益却非常巨大。从数字看:1971~1980年,新农村运动投入34251亿韩元,其中政府直接投资占27.8%(中央占14.3%,地方占13.5%),农民自己投入资金、劳务、土地、物资等占49.4%,银行等社会融资占22.8%,这表明政府投资产生了3.6倍的放大效果。从政府直接投入看,1971~1978年,每个村子累计得到2100袋(84吨)水泥、2.6吨钢筋;年平均只有240袋水泥、300公斤钢筋,价值约2000美元;按农户测算,政府每年无偿支持每个农户只有20美元。这样小的投入,能够推进农村短期内实现近代化目标,更主要靠的是韩国人所说的“精神改革”的动力。

四是开启了韩国国民意识和国民运动现代化的先河。韩国人认为,新农村运动的成功主要源于对农民的“精神改革”,他们把新农村运动中提出的以“勤奋、自助、协力”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总结为“新农村精神”,并认为“新农村精神”是韩国发展的原动力,新农村自立运动不仅展示了农民的自觉,即“贫穷的原因是自己努力不够”,同时也展示了农民的自信和意志,即“只要去做就会有成果”和“我能够做好”。通过新农村运动农民也认识到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大成功。因此,韩国政府提出把“新农村精神”渗透到生活细节中,至今在公共机构或街头都还悬挂着新农村运动的旗帜,把“新农村精神”奉为国民精神,把新农村运动推广为国民运动。在城市,新农村运动被推广为以企业、社团为中心的维护秩序三大运动,倡导勤俭节约、遵守秩序、环境净化、邻里互助;在工厂,推广为精神教育、劳工合作、提高生产、提高福利,支援新农村建设;在学校,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志愿者服务等内容。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启示

一是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必须协调发展。“拉美现象”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农村日益凋敝,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或不能够回到农村,于是出现大量城市游民和大量城市贫民窟,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危害。我国目前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危险,大量中西部的农民工转移到了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已开始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一些乡村已面临凋敝,一旦东部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大量农民工就会失业,我们将面临拉美国家遇到的难题。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的经验表明,只要把农村建设好,农民“进”可以入城,“退”可以还乡,就可以避免“拉美现象”中的这一严重问题。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确保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的平衡发展。第一,决不能盲目加快所谓城市化。城市化一旦离开产业的支撑,只剩下房地产,就会制造出一批当前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的所谓“鬼城”。第二,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的重大发展战略,我国西部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纵深,我们决不能只盯着东部。而西部的开发也不仅只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向西部有计划的人口迁移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在做的工作,应当高度重视并坚持下去,而发展建设好西部的农村,发展好西部的农业,将是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

新农村运动 篇4

1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韩国新村运动是一个政治口号, 更是一个发展理念, 其涵义既广泛又抽象。韩国新村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脱贫致富运动, 基本精神是“勤勉、自助与协作”;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新村运动教育全体国民自我革新, 培养、激发他们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向上的精神, 提高整体素质, 发展经济, 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富裕;主要特征是以教育为先导, 全民总动员, 官民结合, 城乡互助的政府主导型民间事业。现有的研究还总结了新村运动社会背景、发展阶段和成就与经验。笔者认为, 以上研究的一个前提就是基于中韩两国涉农发展问题的时空相似性, 从而得出可资借鉴的经验, 如任军利、朱晓锋、强百发等学者都强调了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主导力量、文化背景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相似性。然而, 在强调相似性经验的同时, 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中韩两国“三农”问题的相异性和新村运动的局限性, 得出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道路。

1.1 强人政治推动下的新村运动

新村运动的启动是在粮食不能自给, 乡村中普遍存在季节性饥荒、选举政治、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和高超政治手段推动的基础上的。一是政治强人带来的“政息民乱”。安东尼·唐斯已经证明:在“理性人”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基本假设基础上, “每一个政府寻求最大化政治支持”。韩国新村运动经济上合理, 道义上合法, 但受到最高领导者朴正熙总统的高度关注并很快转化为政策行动, 必须符合具体环境中现实政治的运行逻辑。朴正熙总统领导的民主正义党, 其基本支持票源是乡村中的农民, 而反对党的支持者则在城市。从这一点来看, 新村运动的政治性目的自不待言, 新村运动只是延长其专制统治, 改善其政权合法性的一种工具。新村运动是由朴正熙总统一手领导起来的, 当缺乏了核心人物的支持后, 这项运动就不能很好的发展, 充分说明政府在这场运动过程中的过分参与, 缺乏相应的发展运行机制。二是管理不善导致腐败现象。韩国前总统全斗焕的弟弟就利用其权力, 从新村运动的相关项目中提走大量的款项, 成为韩国著名的腐败案件之一, 损害了新村运动的形象。这说明新村运动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三是新村运动的理论研究与发展滞后于社会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导致新村运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严重的依赖政府指导。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实践, 使得很多内容和发展方向缺乏理论指导下的前瞻性。新村运动开展以来, 农村劳动力后继乏人严重, 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低下, 而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后对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呼声高涨, 而这一运动对这些问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研究和有效对策。80年代很多大学学者参与新村运动, 深入地对政府过度干预进行反思, 恰恰说明了这一运动缺乏长期有效的前期理论研究, 导致在实行过程中对未来发展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韩国农业研究院也将缺乏理论指导作为新村运动的重要教训之一。

1.2 未能克服小农经济和农业继续衰弱的困局

韩国地少人多, 人均耕地资源匮乏, 新村运动只能在初期改变极其落后的农村面貌, 无法摆脱小农经济的困局, 而且运动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负面影响。一是政府操控的农民增收并未阻止农民离乡赴城。政府为实现农民增收, 连年大幅提高稻米价格。但运动中农民增收幅度甚至反超城市居民时, 农民还在大规模流向城市, 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吸引力具有显著优势。二是改善住房的政策使农民负债累累。住房改造是新村运动的主要工作和“政绩工程”, 超越了农民的承受力, 导致农民开始负债经营和生活, 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拉大。随着农村人口的外迁, 不少村子成了所谓的“空壳村”, 只有很少的人居住或没有人居住。三是农业污染。在施用大量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时, 产生农业环境污染, 残留物很难在较短的时期内消除, 影响了国民的身心健康, 而这一问题在运动中未得到重视。实际上, 新村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在农村建设转型后逐渐得以解决。赴韩考察团在韩国农村的见闻, 主要是农村建设转型后的建设成就。

1.3 运动的强制性具有了破坏性作用

由运动煽动起来的非理性和反理性, 以及随运动而来的是各种机会主义和急于求成、劳民伤财、弄虚作假。一是新村运动的推进机构是拥有强大的警察系统的内务部, 而不是负责农牧渔业发展的农林部。政府干预在运动初期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 但从决定、施行到评价往往比较匆忙, 难免助长长官意志和决策失误, 行政强迫、虚报成绩和“一刀切”的现象屡见不鲜。外观上显眼的政绩多但对农民没有帮助的工程项目也不少, 浪费了人财物。强制动员农民, 显然抑制了农民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二是政府强迫农民种植不受欢迎的水稻品种, 建筑不合民俗的房屋等, 引起了农民的反感。三是“实绩主导”下的政府短期行为在现代化的名义下破坏了环境, 低估甚至破坏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 有很多不可逆的重大损失。

2 韩国新村运动教训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是有限的, 不能任意地扩大或美化, 我们在借鉴韩国经验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

2.1 以制度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以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农村建设, 可以缩短农村现代化所需的时间, 但具有强烈的阶段性和不确定性。一是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通过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试行“资本下乡”, 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等方式, 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二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 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三是通过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等途径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同时,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2.2 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 必须始终坚持“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 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一主线, 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 把以人为本全面体现和落实到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各方面工作中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切实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坚持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围绕农民需求谋划, 根据农民意愿推进, 依靠农民实施, 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文明、过上幸福生活。

2.3 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中解决“三农”问题

把农民固定在农村, 并不会真正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这是新村运动的重大教训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 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镇化创造需求, 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因此, 要跳出“三农”看“三农”, 统筹“四化”促“三农”, 要通过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综上所述, 韩国新村运动的积极成果远大于消极后果。但这并不等于说, 我们应该忽视这种随运动而来的消极作用, 而是要吸取其中的教训避免走弯路。同时, 新村运动的教训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性。必须以农为本,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中解决“三农”问题。

摘要:韩国新村运动在推动韩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的快速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新村运动中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教训, 主要是强人政治的推动最终导致“政息民乱”并伴有一系列未能克服的小农经济和农业继续衰弱的困局。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为本,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中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为本,“四化同步”

参考文献

[1]高秉雄, 陈国申.韩国新村运动的“冷”思考[J].江汉论坛, 2009, (7) :140-143.

[2]华兴顺.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 (3) :17-21.

[3]党国英.韩国新村运动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6, (8) :30-31.

[4][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姚洋, 等,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石磊.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J].社会学研究, 2004, (4) :39-49.

[6]周民良, 赵敏鉴.韩国的新村运动与农村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70) :38-44.

[7]阚磊.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 2007, (8) :1-5.

[8]董向荣.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局限性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 2008, (1-2) :60-62.

[9]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2) :8-13.

新农村运动 篇5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由平教会所发起的平民教育运动,其核心是在乡村推行“四大教育”,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在当时取得的成果有限,但以晏阳初、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志士仁人在这场运动中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在农村所做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是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的。

关键词:平教会平民教育运动 新农村

一、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

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是一场以民为本,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以“改造农村,改造中国”为目的,对广大平民进行教育的运动。以晏阳初、陶行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在农村中推行“四大教育”以解决农村中存在的“愚、穷、弱、私”问题。

1.以民为本,办平民的教育,办人民大众的教育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曾在《平民教育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上说:“今日我国问题,这样的复杂,非从根本上求一个解决法,只顾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终久是治丝愈紊,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因为社会的各种问题,不自发生,自‘人’而生。发生问题的是人,解决问题的也是‘人’,故遇着问题有不能解决的时候,其障碍不在问题的自身,而在惹出此问题的人。所以我中华四万万民众共有的各种问题,欲求根本上解决的方法,还非从四万万民众身上去求不可。”由此可见,平教会认识到了问题的主体—人。进而他们充分认识到了每一个国民尤其是受过相当的教育、有知识的国民在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在《平民教育促进会宣言》中,“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巩固不巩固,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过相当的教育,能够和衷共济,努力为国家负责,国基一定巩固。如果国民全未受过教育,空空挂了一块民国的招牌,是不中用的。他认为平民教育是培养国民元气,改进国民生活,巩固国家的基础的教育。

在平教会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中,其核心也在于“造人”,以民为本。其所提倡的“四大教育”中,为解决农民“愚”的问题,他们把“文艺教育”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解决农民“穷”的“生计教育”问题摆到第一位。认为要解决农民、农村的这些问题,根本的还是要用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素质,以文艺教育为基础,培养他们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为心,培养他们的生产力。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没有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真正病根所在,而将由病根所造成的“愚、穷、弱、私”作为当时社会的病源。因而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实为一种改良运动,但他们在运动中所体现的为民干实事、为民办教育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科学思想。

从他们所办教育的受教育对象来看,这种教育是服务于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服务于广大平民的,服务于广大民众的。晏阳初认为“现在的中国害了三种病。即瞎、聋、哑。造成这三种病的责任完全在教育界,希望同仁们积极地推行平民教育,让每一个平民都受到教育。他说:“既称为同胞,则当视平民如兄弟,他们不识字,我们要引以为可耻。有一未受教育者,即教育者的责任,否则不堪设想。中国有三万万二千万人不算得是国民。美国一万万人,人人都是国民。所以平民教育我们当义不容辞。”

所以说,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关注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其中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其所倡导的平民教育,使每一个国民都能受到教育,包含着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目的是“除文盲,做新民”和“改造农村,改造中国”,让全体国民的素质都得到提高,至今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推行与农民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四大教育”

平教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时中国的生死问题,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农村运动,就是对着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他对于民族的衰老,要培养他的新生命;对于民族的堕落,要振拔他的新人格;对于民族的涣散,要促成他的新团结新组织。所以说中国的农村运动,担负着‘民族再造’的使命。”

要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在平教会看来,最有效力的方法,就是教育。但这种教育既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育,也不同于从外国引进的舶来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平民教育,是一种与农民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教育。他们既注重传授给农民文化知识,也教给他们实际的生产技能,还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陶冶其精神。他们深人河北定县农村做实验,通过社会调查,结合他们的经验,确认中国农民的四大病害就是“愚、穷、弱、私”,以整个农村生活为对象,把文艺、卫生、公民和生计四种教育联锁扣合起来,成为整个的农村建设,这也就是他们在农村所推行的“四大教育”。具体来说,就是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用来发展和培养农民的“四力”: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和团结力。

二、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作任务。如今,正值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合理借鉴平教会在当时所探索出来的有益成果,并对其加以总结和发展,将对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的发展为根本。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农民;环境卫生的改造,需要高素质的农民;道德法制意识的增强,也有赖于高素质的农民。而农民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教育,正如当时平教会在平民教育运动中推行的“文艺教育”救“愚”一样。当时他们的具体做法“从文字及艺术教育人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以为接受一切建设事务的准备”,这对我们现今的新农村建设是有很大的启发借鉴作用的。目前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已迫在眉睫。但农村农民并不是都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中有许多在外地从事非农产业。为了新农村的建设,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尤其要将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教”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三教统筹”,共同完成对农村劳动者的培养培训工作,确实提高农民的素质。

2.新农村建设要以“科教兴农”为指导思想,注重农科教相结合,发展农业生产,壮大农村的经济实力。平教会在平民教育运动中推行的“生计教育”,就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作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尤其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到选种、园艺、畜牧各部分工作,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在农村经济方面,利用合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方式;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这种做法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也是颇有启发意义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新农村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农业的发展上,要以科教兴农为指导思想、以农业科技成果为动力,农科教紧密结合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大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在土地的使用权上,上世纪80年代之后赋予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改革,释放出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加上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大量农民摆脱了绝对贫困。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无视法律,强制农民恢复“集体经济”,搞一刀切,引发不稳定因素。当然,对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合作性组织,要积极保护。在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上,按平教会的做法,就是不仅要重视农业生产,还要发展农民手工业和副业。今天,由于农村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让这些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业,我们在发展农村第一产业的同时,也要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不断壮大新农村的经济实力。

3.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农民的卫生和医疗问题。平教会在其推行的“卫生教育”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建立一整套的医疗保健体系,让每一个农民都有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时下,看病难尤其是农民看病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这是目前农民看病难间题的真实反映。平教会提出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的“卫生教育”,对我们今天的医疗改革,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医疗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放在让每一位农民能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上。同时,要建立农村的医疗站点,以方便每一位农民就医。此外,政府部门、卫生部门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降低医疗费用,确实让每一位农民能看得起病。最后,还要确实对农民进行有关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强身健体的意识,并组织农民进行健身活动。

农村高中排球运动的普及 篇6

1. 有利于高中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发展高中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提高其体能,增进身体健康;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机能状况的改善,使身体得到匀称的发展;使动作灵活,反应迅速,增长弹跳力。

2. 可培养高中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排球运动,可以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及个人行为对集体其他成员的影响等。

3. 可培养高中生灵活的应变能力。

排球运动作为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不仅能培养学生沉着、机智、果断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能通过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来球,培养高中学生的注意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对生活和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高中排球运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排球运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而且日趋冷落。在推广排球运动中,遇到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排球场地设施的稀缺不完备。

制约农村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一个首要因素就是场地、器材的不足。大部分学校都有适合打篮球的场地,但排球的场地基本上没被纳入学校的建设计划。学校没有场地、器材,就无法开展排球教学活动,也就无法为排球运动的普及做出贡献,这是在中学开展排球运动的一大掣肘。

2. 排球运动没引起领导的重视。

学校领导对排球项目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了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学校是否计划修建正规场地,供应充足器材,组织正规的竞赛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3. 农村高中缺乏排球专项教师。

排球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排球教材及基本动作,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讲解、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农村高中排球专业的教师很少,而且往往教学手段匮乏。这就大大制约了排球课的教学质量,也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只是掌握了其中的一两项基本技术,对更深层次的技术却无法深入。

4. 农村家庭对排球运动的排斥。

大多数农村家庭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予支持,这也使学生的兴趣被压制,对学校体育运动也就没有兴趣,更不能积极参与进去,这就制约了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

三、农村高中排球运动普及的应对策略

1. 注重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

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这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条件,加快学校排球运动的普及。

2. 注重排球课程的分阶段教学。

排球运动普及和推广,需要一个过程,排球技能的形成要分阶段进行。在高一阶段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基本技能的教学,如传球、垫球。在一些农村学校场地设施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带班试点,然后逐步推广。高二阶段进行技术提高的训练,注重标准和示范,可进行班内分组比赛以提高积极性。高三是形成技能增强爱好展现成果的阶段,可进行更高水平的竞赛,以及校外比赛。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排球竞赛活动。

学校排球竞赛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竞赛的组织应充分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排球项目特点,分层次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要求的竞赛活动,既要注重提高,又不能忽视普及,这样才能使排球运动更扎实、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各校在组织正规化排球竞赛的同时,提倡开展有实效而非正规化的竞赛活动。比如可开展单项技术比赛、多人制比赛、班内小组比赛和三人进攻线内小场地赛等。只有非正规的竞赛蓬勃开展起来,经过一段有意识的引进过程,正规的排球竞赛才有可能更扎实地开展起来,校园排球运动才会欣欣向荣。

4. 加大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学校要对开展排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等给予足够的支持,完善一些硬件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运动,合理安排排球课程,并在经费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定期组织一些竞技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应该组织一些教师外出培训,增加技能的掌握,提高专项水平,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目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转变家长只重智育的陈旧观念。

家长不要光看重分数,只追求智育的发展,忽略其它的教育的发展,而应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面对现代社会的素质教育,所以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更要着重培养。

新农村运动 篇7

韩国推行新村运动的起始时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 (李相茂, 2006) 。这是因为, 韩国开展新村运动的构想, 是由韩国总统朴正熙于1970年4月22日, 在全国地方行政长官参加的抗旱对策会议上提出的, 并由韩国政府于1971年正式发动。韩国农业经济学家、曾任总统经济事务特别助理的朴振焕博士则认为, 新村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顶峰, 然后在80年代开始逐步衰退。当然也有专家认为, 该运动在80年代以后并未衰退, 而是进入了自我调整和发展阶段 (李水山, 2006) 。

韩国当时为什么要推行新村运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魏蔚博士用三句话简要概括了其历史背景:“首先是当时韩国城乡差距扩大, 其次是社会生活伦理缺失, 最后是农民出身的朴正熙试图通过这个政策改善统治, 巩固权力基础。”韩国新村运动的突出贡献在于, 一是使农民收入大增, 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基本持平;二是使农村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全部村庄都能通汽车, 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简易自来水, 头顶水罐成为了历史;三是使农民在新村运动中树立了勤勉、自立和协作的新村精神 (高秉雄, 2009) 。

二、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差异比较

上世纪50年代, 我国曾多次使用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概念。本文所讨论的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开展的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11日,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 其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3月14日,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在《建议》的基础上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再次重申了该项任务, 强调指出:应“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此开始, 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与此同时, 众多学者、政府官员和农村干部开始学习和推广韩国的新村运动, 他们认为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东方文化背景、相当的生产力水平、相似的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和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照搬韩国模式, 是一条捷径。但事实是, 中韩两国存在着较大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制度不同

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推行的是私有制经济。在韩国, 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文精神占主导地位, 在制度革新上以民主、自由、和谐、竞争的理念占上风。新村运动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勤劳致富, 始终以农民为主角的创造与建设运动, 是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实践运动。

中国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 政府在其中的宏观调控能力很强, 更容易在国家各项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劳动密集型到后来提出的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从粗放型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转变, 这些都是在中国政府的规制之下完成的。

2、经济基础不同

首先, 韩国新村运动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正如时任总统秘书室长的金正濂1993年所描述的:250万农户中大约有80%住茅草屋, 20%的农户通电, 5万个自然村中只有60%能通汽车, 1970年农村人均收入只有137美元。“住茅草屋, 点煤油灯”经常被用来描述当时韩国农村贫穷的生活状态。其次, 韩国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农户与城市居户的收入比例从1965年的99.1%降到了1967年的59.6% (尹正云, 1995) 。

中国的农村经济基础要好于当时的韩国, 与韩国新村运动基本完成时的条件相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农民获得了较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收入逐年提高。同时, 大多数农村通了乡村公路, 家家通电话, 户户有电视,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城乡差距远远高于韩国, 为3.33:1 (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0) 。

3、新农村建设目标不同

韩国新村运动的目标相对单一, 其经济因素占主要地位, 即以建设为基本目标, 使农村更宜居住, 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中。由于城乡差距不大, 通过加快农村建设减缓城市压力的目标比较容易达到。

相比之下,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除了经济因素外, 政治因素比重较大。由于城乡差距过大, 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农村社会的基本需要, 以求达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然后才是解决城乡差距等问题。

此外, 中韩农村建设的目标不同还受到两国国情复杂程度的影响。我国的领土面积近百倍于韩国, 相对于韩国新村运动启动时的单一国情, 我国各地发展水平、地理区位条件、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禀赋、政情民情等都有很大差异, 很难为各省、市、自治区设定统一目标 (李继刚等, 2007) 。

4、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不同

韩国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集中布局和规模经济效益, 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初韩国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在空间上的严重失衡, 使得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首尔和釜山。1973年韩国提出了“新村工厂”计划, 通过一系列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 将工业投资吸引到农村地区。

与韩国不同的是,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 农村工业自发地在各地农村中兴起并获得长足发展。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工业布局分散的特点尤为明显, 由此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工业分散布局形成的环境污染和治理的不便, 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鉴于中韩两国的差异, 学习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 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同时, 也应加大对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训和弊端的研究, 使我国新农村建设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1、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韩国新村运动在村一级的建设主体是农民, 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因为只有农民自己才最关心自己的利益。在韩国, 村民大会对于本村新村运动项目的选定与组织实施办法享有决策权 (李继刚等, 2007) , 比如向村民分发水泥的时候, 政府只要求村民决定用这些水泥做什么事情, 而不做其他干预。这样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我国应学习韩国经验, 继续完善既有的村民自治机构, 让农民自主做好自己的事情, 充分挖掘其潜力, 让其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 主要原因就是政府以农户为基础, 以村落为单元, 大力修建房屋、水井、村路等农民直接受益的具体项目。

中国众多贫困地区大都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 有的地区严重缺水, 交通和通讯不便。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韩国经验, 因地制宜, 选准突破口, 从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加大对农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讯等建设的力度, 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道路、用电和燃料方面的困难, 让农民得到实惠, 这样他们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李宁顺, 2009) 。

3、建立商品化农业

韩国农民在新村运动中摸索出一套商品化农业的经验, 如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辣椒村”、“西瓜村”、“养蚕村”等。同时, 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将节省下来的大量劳动力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及贸易等非种植业产业。

中国农村地域广阔, 气候各异, 温带作物、亚热带作物、寒带作物等应有尽有, 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鼓励工业投资农业, 建立符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商品化农业, 利用各地优势,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非种植产业,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4、吸取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训

一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虽然韩国农民在新村运动中成为直接受益者, 但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未因此留在农村, 而是大量流入城市, 导致韩国农业人口由70年代初的46%下降到现在的7%, 以至于韩国农业严重衰退, 农产品供应不足, 超过60%的农产品不得不依靠进口。对此, 我们应高度警惕。

二是农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韩国新村运动虽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解决了一系列经济问题, 但农业自身污染的加剧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 导致了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政府主导的建设模式的弊端明显。例如朴正熙为追求高产, 大力推广“统一稻”, 但因口感差, 导致价格下跌, 农民受损。同时, 部分地方官员由于政绩压力, 不顾农民意愿, 大搞形象工程并强迫农民捐赠土地及劳务 (高秉雄等, 2009) 。对此, 我们也应引以为戒, 制止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政绩工程”和各种劳民伤财的“农民别墅”、“新村庄”建设, 减轻农民负担。

总之, 要正确看待韩国新村运动, 必须注意到中韩两国的新农村建设的差异, 既要学习其先进经验, 更要吸取其教训, 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韩国的新村运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模式。但因两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建设目的、农村工业化道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两国新农村建设的不同国情, 全面吸取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运动 篇8

1.1 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1)韩国山多耕地少,资源贫乏人口密度大。

韩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多山国家,人均耕地仅有0.6亩。(2)韩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薄弱,全国250万农户中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公路。(3)乡村部门的低就业率、低增长率,导致了城乡之间巨大收入差距的存在。农业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是农村发展更加缓慢,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更加后继无人。

1.2 我国西部农村现状(1)我国西部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2个省(区、市)。拥有广袤的土地,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很大。(2)我国西部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大多数地区生产水平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村生产主要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农村受教育水平低,我国文盲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3)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西地区农业结构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业为主,有限的耕地资源主要用来种植经济效益低的粮食产品。

通过韩国新村运动的情况和我国西部农村境况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西部农村现状与韩国新村运动前农村情况有一定相似之处。而我国在西部农村资源分布和人口秘密度都比韩国的条件要好得多,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更有利。

2 韩国新村运动的内容和成效

2.1 以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为主阶段

2.1.1 起步阶段(1970年—1973年):

1970年11月,韩国政府首先拨款20亿美元启动新村运动。1971年初中央政府免费向全国村庄法发放水泥,平均每村335袋,让各村自行决定如何用它们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政府提出了十大建设性项目,但不要求强制执行。地方政府为了利用好这些物质,设计了近20种建设项目,如修建桥梁、公共浴池、洗衣场所、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村级公路等。

2.1.2 全面发展阶段(1974年—1976年):

这一阶段主要致力于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政府继续强调修建村民会馆、道路及公共浴室等公用设施鼓励新建住房,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政府对新村指导员、国家公务员、社会各界负责人分批进行新村教育;对农村提供贷款和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动员大学和科研院所到农村推广到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文化知识。

2.1.3 充实提高阶段(1977年—198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调整结构,配套完善软件和硬件建设,对民众进行精神启蒙,以此全面提高和巩固运动成果,确保持续发展。随着新村运动的推进,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政府指导新村运动在加强区域合作、密切城乡工农关系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鼓励特色种植和种养并兴建农业和制造业相结合的工业园区,支援农村的文化住宅和农工团地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随着当时韩国国内政局出现动荡,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家村动开始受到批评与责难,政府不断淡化自身与的角色。新农村动运动由政府主导型开始向民间自发型农村现代化运动转变,政府逐步退出主导作用。

2.2 农民自主建设为主导阶段

2.2.1 自发建设阶段(1981—1988年):

在这一阶段,政府调整了有关新村劝的政策与措施,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农村运动民间组织,制订发展规划,做好协调与服务,为新村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物力和技术支持。政府通过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优惠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服务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流通业,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环境,继续提高农民的收人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农民的收人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普遍接近城市罟民生活水平,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2.2.2 自我管理阶段(1988年以后):

198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政府加强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同时,积极推动城乡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早期建立的相关政府机构及其职能继续进一步弱化,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观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人的同步提高,到90年代末期,韩国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相差无几。

3 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新农村的理论和认识,韩国的新村运动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我们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3.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因为只有好的基础设施才能构建发展平台。首先着重解决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其次加强政府投资的引导,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初期,需要倡导、扶持、示范、带动农民,但应在几年内逐步退出,科技教育逐步推进。再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在农村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2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总体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农民看成新农村的主人,重视农民的话语权,尊重民意选择,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因此要以人为本,给农民一个平等的自我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而人口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偏低,因此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体力劳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建立农民资料档案,对农民的家庭情况、特殊技能、文化水平等有个详尽的了解,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

3.3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农村的支柱产业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政策倾斜和专项财政支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政府应采取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积极对农民进行人财物的支持,但不能抑制农民自发、自助、协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注重统筹区域和缄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因此,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统筹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政府还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在我国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是相互分割的,农村人口无法享有城镇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把农村人口逐渐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把农村人口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体系之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难题。因此把农村人口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农村建设之路的必然选择。建立新型的农村互合作助医疗保险,在大病重病的家庭实行财政补贴。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当农民失去劳动能力,因为没有养老保险,只能依靠子女生活,给子女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必由之路。建立失业保险体系,首先应该把最低生活保障引进农村,保障失业农民的基本生活。其次,对特殊的弱势人群如残疾、重病、寡居等进行专项补贴是非能够生活有保障。总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条件。

4 结束语

韩国的新村运动的有益经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推进,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必将步入全新、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国西部农村的发展缓慢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此,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本文力图通过介绍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成绩等方面,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启示。

新农村运动 篇9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世纪70 年代初韩国为了解决工农业比例失调和缓解城乡差距扩大引发的社会矛盾, 实行了旨在缩小城乡、工农、区域差距,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缓和社会矛盾的新村运动。 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 韩国步入到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有目共睹, 这引起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各国纷纷赴韩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我国也不例外, 中国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也纷纷派人前往考察研究, 因为中韩两国在农业和农村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都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工农差距大等问题。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因此, 分析和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的模式和方法, 吸收和借鉴其成熟的经验,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 新村运动发起的历史背景

韩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其国土面积约10 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4500 万左右, 韩国山地丘陵地带多, 受地理环境影响, 其国内可用耕地面积少, 耕地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22%。平均每户只有1 公顷多。 战后伴随国内人口增速逐渐恢复, 人口增长对土地面积有限性的压力日趋增大, 从而导致地皮价格不断上涨, 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这种现象尤以城乡交错带最为显著。 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大的激发建设美丽农村的积极性, “新村运动”由此逐步演变为民众的自发运动。

2 新村运动的发展阶段

新村运动在上世纪70 年代初开始实行, 起初是政府主导推动, 韩国政府在组织实施新村运动的过程中, 规划了阶段性的目标, 为公务员、农民等直接的实践者指明了建设方向。 循序渐进的拓展, 由农村逐步推进到城市, 农村的城市化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进程。 新村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 基本建设阶段 (1973-1971)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 例如, 卫生间、厨房的改善, 房屋建筑外墙, 道路, 水道施设, 村馆的建设, 提高作物栽培技术。 1970 年年初开始, 政府免费提供水泥、不锈钢等材料, 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 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行业, 自助、合作的社会的精神。中央直接指导和组织, 中央国家机关设立的新农村的运动的中央,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国的网络确立, 同时新村体育中心, 培养了大量的新的指导人员的村, 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运动, 通过农村的生活条件的初步的变化引起的农民, 农民的精神的改善, 调动了他们的热情, 回家, 建设的家。

(2) 扩散阶段 (1976-1974)

在这一阶段, 新农村运动蔓延的城市, 并且马上国家现代化建设活动。 村的现有的区别, 村民的收入根据情况改变福祉村。 农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的阶段, 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

(3) 富化和改善阶段 (1980-1977)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逐步缩小, 随着地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 农村的保险的发展。 另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广大农村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 支持住区文化建设和农业和农村发展。 在这一阶段, 政府提出的“建设新的村的运动, 增加收入的全面发展”的计划, 新的村运动开始, 政府主导的“到农村运动”的民间自发集中, 很多的活动的内容, 是发展和社会利益的群众。

3 韩国新村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经过新村运动四十多年的发展, 韩国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和一些“接地气”的做法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国新村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要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韩国新村运动的最突出特征是政府引导下的以农民自发建设美好家园, 在运动中首先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然后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个人的智慧, 激发农民的进取精神, 形成“勤勉”、“自助”和“协作”的基本精神, 进行国民的伦理道德建设。 以往我国只是将农村问题简化为农业问题, 而没看到解决农业问题的重点在于解决农民问题。 因此,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真正做到“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 政府要在财政、政策方面适当的向农村倾斜,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

第二, 政府的坚定支持、大力推动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在四十年的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成就, 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坚定支持和积极推动。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应该像韩国政府那样, 对农村问题的解决大力进行倡导、扶持、示范和带动。 当然为了避免政府“一刀切”, 滋生官僚主义等负面行为。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自我发展道路, 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创造力。

4 结语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相当时期内仍将是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韩国的新村运动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 但参考不等于复制。 我国国情的特殊情况是我们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 统筹规划和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立足于中国国情, 制定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新农村运动 篇10

排球虽然是中国在世界三大球类运动 (足篮排) 中最早斩获冠军的运动项目, 却在群众体育中普及度较低。我国篮球项目在世界级赛事争战中, 虽然不像排球那样极具威慑力, 但是群众基础却是在三大球类运动中首屈一指的。故, 排球项目若想持续长久地在世界排坛占据一席之地, 首要解决的就是后备人才, 即群众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最好的基础在人民群众中。营造了良好的排球运动氛围, 自然会产生深远的群众基础。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 以全民健身策略追求健康的大趋势下, 排球运动浑然天成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这两个大的国家战略背景下, 排球运动将自身价值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仅发展了自己的群众基础, 也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做出铺垫,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锻造坚实的体躯。国务院颁布并启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旨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农民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健身活动开展的状况对这一计划的实施质量和进程起着不容小觑的影响。[1]因此, 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战略下应该真正渗入到人民群众中。

2 排球运动在农村开展的现状

2.1 排球运动普及范围狭窄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真正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以及贯彻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体育文件, 通过宣讲体育运动对健康影响的专题活动, 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去了解、认识体育对自己生活的帮助。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但是体育运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由于政府和村委会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 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运动参与程度不高。[2]加上他们自身体育意识不强, 缺乏积极主动锻炼的动机。尤其是排球运动一直处于学校普及度高于农村 (除海南全省各地排球运动普及程度高以外) 的状况。此外, 在2000年以前, 甘肃省各地市排球运动开展也相对较好, 举办形式各异的排球比赛, 有良好的排球运动氛围。[3]在农村, 参与排球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为青年人和老年人, 占到比例的80%以上, 这是由于中年人都外出务工或做农活, 早出晚归, 闲暇时间比较少, 即使有闲暇的时间, 会因为辛苦, 身体劳累选择休息。[4]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以来, 安徽省各级政府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精神, 制定了一系列与全民健身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 使得全省的群众体育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 全民健身的实施也基本适应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在具体运作上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与场地设施配备不足等问题。[5]进而可以看出排球运动在各省开展现状仍不理想。

2.2 排球运动的参与者少

全国上下很多地方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 试点的区域都配备了一定规格的运动区域, 又由于村村通工程的实施, 村与村之间互通了水泥路, 大部分村落都配有一定的体育设施、简易的健身设备。虽然大家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投篮姿势, 但部分农村已经兴建篮球场, 使得在三大球类运动当中, 篮球的普及度要明显高于足排。农村排球场建设趋乎为零, 这就又为正规排球技战术教学的推广增添了一定的难度。难以组织形成有较好排球练习水平的参与群体。

2.3 硬件设施不足

排球运动虽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室外) , 有一块平坦的地面和一个球网两个支撑架即可, 但这对于部分农村地区仍属奢侈品, 缺少的可能恰巧就是这一副球架与球网。虽然在基层排球运动推广中目的是健身, 但硬件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排球运动者的参与热度[6]。

3 排球运动的意义与价值

排球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借助自身配合与团队协作的优势, 在集中人民群众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以娱乐健身为出发点, 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3.1 团结一致, 众志成城

排球运动中需要场上的每一位球员同心同德, 一传、二传和进攻若有一人失误便不能形成配合且输掉比分, 但是排球运动在农村最主要的推广目的并不是竞赛获取比赛名次, 而重在培养并形成一定的排球文化氛围, 且达到健身娱乐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亦是如此, 一意孤行或者脱离组织都会面临出局的可能。新农村建设中, 自上而下更需要坚持一心, 紧紧把握建设方向, 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 拒绝做钉子户, 从大局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3.2 强身健体, 打造强健的体魄

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何谈爱护别人。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练习, 在娱乐中运动, 在运动中强身。在排球运动中, 尤其非竞技类排球运动, 首要动机还是以娱乐为主, 重在娱乐中体验运动, 而非刻意的追求运动, 为运动而运动。排球比赛不同于篮足运动易发生强烈的身体对抗, 作为隔网对抗类项目又不比羽毛球运动个人体能消耗过大, 体现了排球运动的全民性, 且对场地的要求不高, 在四方平地上即可练习。参与排球运动时, 运动者可以结合身体任意部位去击打, 再次体现了排球运动参与的较低要求, 易于普通群众学习与练习。

3.3 玩中取乐, 改善农村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我们正朝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迈进。农业的机械化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农村人民群众闲暇了出来大量空余时间。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日渐增强, 属于城市的品质生活早已不为城市人所独有, 体育运动已然踏进农村。晨跑和广场舞也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脚步驻扎在了农村, 排球运动亦是如此。排球运动的娱乐性极强, 防守与进攻于一体,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排球运动并不像竞技排球运动般规则诸多, 三次内 (不包括拦网) 将球垫到对方半场即可, 无明显持球和连击之外的规则, 这使得更多群众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 体味到排球运动的乐趣[7]。只要双方人数均等即可, 随时都可以开始, 不需要裁判, 拉一条网找一片平地即可。排球对场地器材不过高的要求, 足以体现它具有极强的普及性。

3.4 弥补农村体育的不足, 促进排球运动大发展

农村体育始终是我国体育的短板, 和城市相比较, 缺乏场地, 指导员, 更主要的是缺乏运动的风气和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体育这块短板, 但是新农村建设中规划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投入量与人口基数不成比例,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了二十年, 依然有许多农村地区不了解体育, 由此可见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 只能暂时缓解一下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 但并不是长久之计。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 主动性, 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自我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主动付诸实践, 这样才来的比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知识更实用。因为百姓讲究的就是实用。排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具有地域性, 以具体省份为例:海南省总体普及程度较高;江苏省在农村中的普及也不好, 虽然江苏省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较好;安徽省群众体育中普及度较江苏更弱一个层次。故, 在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中西部地区, 我们更应该注重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 让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接受它并慢慢的爱上它。

3.5 提高组织纪律性, 形成良性的休闲方式

新农村建设中人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 存在着缺乏组织纪律性、缺乏明确指导和规划的现象。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不仅仅是存在于公司企业中, 更应该存在于农村。排球运动能体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具体分工到位, 责任到人, 有利于促进个体形成团结互助、服从指挥的执行者。尤其是冬天, 天气寒冷, 麻将室里面围着老老少少, 打麻将的风气传承倒是如此良好, 这种静坐的方式正在威胁着你的健康, 冬天里更应该形成运动的习惯, 促进我们形成良性的休闲方式。

3.6 通过排球运动, 实现健身的价值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从温饱到小康的发展仅仅需要了三十年。成年强壮的劳动力基本外出工作, 农村里剩余群体多半为老弱妇孺, 他们的身体就处在亚健康范围内, 加上不了解运动, 尤其是排球运动, 大脑里基本没有排球运动的概念, 形成的已知运动促进健康的方式只有散步。他们的概念里仅有的散步并不能满足促进健康的长期需要, 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应当在他们的选择中得以涌现。而在这些得以涌现的选择中, 排球运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它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参与, 运动强度也低于篮球、足球。排球运动对年龄的要求几乎没有, 即便腿脚残疾的群体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传垫练习, 从本质上符合了农村人们群众的需求。

4 结论

1.《全民健身条例》的落实, 政府部门是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部门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当好主角, 这样进行下去的全民健身事业, 才可以得到恒久发展。而排球运动正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首先工具, 政府应大力推广排球运动, 营造排球运动氛围。

2.排球运动的推广不能仅仅依靠排球运动员或排球爱好者个人, 排球运动的推广需大家共同的力量予以实现。加大宣传的力度, 上到政府下到百姓, 亲自参与, 共同体验, 广泛传播, 共同实现。

3.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真正能为老百姓起到健身的实际效果。依据现有的数据和事实充分体现出排球运动在促进百姓身体的健康方面有显著影响。此外, 在新农村建设中, 软硬件设备需兼顾到位, 确保村子里排球运动可以正规开展。

5 建议

1.政府应加强在思想上的指导, 让人民群众意识到排球运动开展的意义与价值, 自发性地了解和接收排球文化。

2.宣传的重要性, 真实的宣传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的作用。

3.发挥市场的作用, 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硬件设施的质量, 让偏远山区的农村人民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曾凡莲.建设农村特色体育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6.1:16-17.

[2]何远亮.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市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概况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1:207-209.

[3]王彤;雷湃.甘肃省排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96-97.

[4]廖民玲.关于广西农村气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 (20) :80-81.

[5]李慧萌, 汪波.安徽省全民健身政策法规建设与实施现状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 2011, 27 (2) :138-139.

[6]周瑶.对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5) :27-28.

农村规划师的归农运动 篇11

第一年先是适应乡村生活,第二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种稻。比很多想要种地却在租地上四处碰壁的新农夫幸运的是,他从第一个引进日本谷东俱乐部的留日环境法硕士,返乡务农的先锋,也是目前宜兰友善耕作的代言人赖青松那里,一下子拿到了2.5甲(25分)水田。“一个人第一年最多种4分吧”,杨文全决定释出剩下的地,给其他跟他一样想要耕作却租不到地的都市新农夫,并发起草根组织“俩佰甲”。这个有点公社性质的组织,致力在兰阳平原推广友善耕种,以志工为基础,不仅帮新进场的农民找地、租地,还提供技术资源与“心灵陪伴”。“兰阳平原有1万6千甲的水田,如果我可以促成其中200甲用友善耕作的方式,我相信到那时整个兰阳平原就都友善耕作了。”杨文全这样解释。两百甲是一个目标,而“俩佰甲”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做这件事。这个组织降低了第一年进入农村的新农夫的门槛,让想要尝试耕种的人都可以来试试,去年已有6组农夫加入,今年新增加15组,成长速度非常快。

研究学问几十年,到中晚年才开始付出劳力,问杨文全是种地辛苦还是做研究辛苦?“当然是做研究了,虽然是自己很有兴趣做的事情,但太劳心,生活也不健康,要付出很大的身体代价。”杨文全不假思索。那种田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晚八九点休息,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趁着天光下田,工作两小时太阳出来了就回家,舒服得好像做运动。种地的现实感也让杨文全感到幸福和满足,播下种,每天都看到它在生长,120天后有收成,碾出米,自己吃,送亲戚朋友吃,或者卖给别人,收到现金,所有一切都好真实。再加上“俩佰甲”有三四十个伙伴,播种时一起,收割时一起,销售时也互相协助,一起吃喝玩乐,一起工作,“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我以往做农村规划时无法想象的,就像是五十年以前的台湾农村。”

再解决生计,就更没有后顾之忧。杨文全于2013年9月底辞掉在台大城乡基金会宜兰分会做规划设计师的兼职工作。第一年返乡种田,靠的是半农半X的“X”养活自己,来年衣食住行的花费则全靠种田。“到农村要生存下来其实不难,它真正的挑战是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都市的生活,无法完全跳离都市生活。对都市的便利性和物质上的需求每个人都不一样,选择来宜兰的人和选择去花莲的人对都市的需求就很不一样。宜兰离台北一个多小时,花莲离台北两个多小时,且开车比较不方便,依赖都市生活的人会选择住到宜兰,不依赖的就到花莲。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田,可真正敢于去追求的人并不多,这是返乡这件事最大的难处。”

海峡旅游 :台湾近几年这股返乡潮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杨文全:从外部环境来说,台湾的企业在转型,长期以来做各式各样的产业代工,因为大陆崛起,这种工作机会进到大陆,原有的工作环境改变了,简单的劳力加工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到工厂做工。不做这些工作要做什么呢?当然台湾有很多人做文化创意产业、搞研发,甚至出现很多都市服务业,如餐饮、调酒等工作机会。因为政治民主化的关系,“解除戒严”以后社会风气变化很大,快速地开放自由,新一代的选择很多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最近几年上班族的薪资没有调涨,水电原油等各种生活成本反而增加。如果上班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年轻人何不朝向自己的梦想前进?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越来越多人愿意返乡,有人经营民宿,有人耕作,有人经营农产品品牌,只工作不上班。

台湾的农村也跟工厂一样,面临转型。因为加入WTO,农产品的全球化让台湾传统的追求量产的农业,20年来一直走下坡,完全没有竞争力嘛。农村的衰败产生了很多缺口,让新的方式可以进入。有的走休闲农业,带进观光客;有的讲究种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要有独特性。

再者,台湾三十多年来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和观念的传播已经深入民间,非常多的人投入生态保育的运动中,有的到山上,有的到海边,有的到森林,进入农村的这批人采用友善环境的耕作方式,这是一股大潮流。当然最近几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加速了这件事。

海峡旅游 :有都市社会阅历的人返乡对乡村带来怎样的影响?

杨文全:新加入农村的这些新住民(在别的城市居住的人,因为喜欢某个地方就搬到那里生活)虽然都喜欢田园生活,可是他们对于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农村所具有的。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生活上的需求会慢慢变成现实,比如现在开始出现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村的庙会的艺文表演,像我自己也去参加社区里的阵头演习,台湾的八家将我也有去表演。农村因为这些人进来而有了新的活力,传统的民俗也注入了新的可能性,这在台湾各地都看得到。应该说现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这种影响会更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一直认为这批人是为农村的第二代第三代打前锋的。传统农村的劳动力年纪都大了,第二代也都在都市,现在这批返乡人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带到了农村,为农村带来新的产销方式。当新的方式有越来越多人做,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传统农村在都市里的第二代、第三代就会看到,他们本来就有田,比我们有优势,他们也具有都市人所有的人脉、专业技能。所以现在是都市人返乡当新住民,下一波可能就是真正的农村第二代第三代返乡,或许五年十年后就会引发这样的潮流。

海峡旅游 :这一行动会赋予农村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吗?

杨文全:应该会,可是现在并不明显。老一辈的人都还在,现在进入农村的人大部分三十几岁,说实话,这些人对农村发展并没有实质的影响力。再过十年,这些人都四五十岁了,到那时,农村里就剩下这样一批人,自然就会变,只是会变成什么样,不知道。像我们这样进入农村的人现在都在想,庙要怎么办,文化活动会是什么样的,可是真的很难预期,也很难描写。不过我相信,当定居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会绘画,有的人是建筑师,当这些人进入乡村生活,一定会对那里的建筑风貌,庙宇的绘画产生影响。

我们也举办市集,所卖的东西和传统市场里的很不一样,有很多有机蔬菜,手染的布,自家做的面包,面包可能是某位法国留学回来的人,把中式的米汤加入法式糕点的做法里,有很多创新的东西。农村传统市场里卖的东西已经很少这样由手工制作,大部分都是工厂加工产品的贩售。

海峡旅游 :被这种市集吸引的都是哪些人?

杨文全:台北来的都市人。地方上的人,就是附近的村民都不会来这种市集,因为文化的特性很不一样,他们并不习惯这样的文化。

海峡旅游 :会不会变成都市回去的人带回对农村的改化,但吸引的是都市人,传统的农人还是做自己的,两拨人各玩各的?

杨文全:我们当然不希望只是这样,因为有机会我们总想改变农村,可是传统农村的惯性太强。这些使用农药的老农夫,当年可是新农夫呢,他们用农药、机械、化学肥料,为台湾人口快速成长确保了稳定的粮食供应,贡献很大,现在要他们改变,有点像否定他们的一辈子。我想也不需要他们做出改变,新的农村运动当然要年轻人来,他们只要交出田就好了。

明年有一位老农夫要跟我们一起用友善耕作的方式种水稻,他有两甲地,我们的一个伙伴和他一起耕作他的地,成果一人分一半,我们再帮他卖他那一半的米。当农村里我们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老农夫们会好奇起来,比较开放的农夫就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方式尝试我们的,可是这样的农夫毕竟是少数,不过即便只有一两个也很重要,那是改变的开始。透过和他们的合作,我们也比较知道怎么慢慢进入传统农村。必须更多地参与到传统农村里,才有办法进一步为它注入新的生命。

海峡旅游 :返乡的人,大部分是抱着改变农村的想法,还是只是希望过田园生活?

杨文全:应该说有两批人,一批是很有意识地想要改变农村,一批是很单纯地追求自己的农村生活。前一批大概是十年前就进到农村,那时没有返乡的环境和潮流,从理念、从意识形态上认为农村要改变的人才会进到农村,也才进得去,他们带的运动性更强,对于公共政策有更多的期待,十年前返乡的赖青松算是其中一个。后一批是跟着潮流实现自己的农村梦,这个时候只要心里有梦想就会产生行动,想要种田的人就可以返乡。

“俩佰甲”的伙伴比较多是追求田园生活的,三四十岁的成员占八成。这个年龄的人大部分有小孩,因为希望为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选择来宜兰的慈心华德福就读。这些人在社会历练了十来年,为孩子做这个决定,或者说为自己做这个决定,有比较成熟的考虑,非常稳定。

可是即使是单纯地想追求自己农村生活的人,当他们进入农村,也已经在影响农村了。有一群人到农村,用不是传统的农民习惯看到的方法做事,会让他们产生好奇,那就是影响的开始,特别是我们卖的米价钱比他们高,又卖得很不错,这种影响力我不知道怎么估计。

海峡旅游 :您前面提到的新农村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

杨文全:传统农村原本使用农药、化学肥料出产量的生产方式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新的农村运动是对传统形式的超越。超越到底指的是什么?有人在过去十年发展休闲农业,带领观光客认识农村、农业,甚至体验;有人从事友善耕作,生产出友善土地的农产品。我们当然期望新的农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文化素质更加提升,生活水准也更高的美好田园。可是具体会是什么样子?要看进来的人怎么努力把它改造成那个样子,并不是说谁可以决定这件事。

传统农业经历了五六十年,目前的产业转型也才十年,我想新的农业周期大概也要一个甲子吧。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不过是第二个十年的开始,未来十年应该非常精彩,赖青松这批人已经做了十年,他们证明了友善耕作是可能的,现阶段加入的人,也在为后面来的人证明是可以活下来的。

海峡旅游 :政府对台湾乡村的改变做了哪些事情?

新农村运动 篇12

一、韩国“新村运动”及其经验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韩国在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愈发突出。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韩国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新村运动”。1962—1971年,韩国政府实施了第一、二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重点扶持和发展出口加工工业。韩国出口加工贸易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其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一日千里。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国的农村经济却裹足不前。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62年农户年平均收入是城市居民的71%,到1970年则下降到61%。而当时在全国农村人口中,经营不足1公顷耕地的农户占67%,他们的年平均收入还不到城市居民的50%。这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普遍存在,并呈不断扩大之势。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迫使大批农村人口尤其青壮年劳动力离土离乡,涌入城市。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流往城市后,农村健壮劳动力已所剩无几。据韩国开发研究院统计,到1978年,韩国农村中妇女劳动力占45%,而50岁以上的劳动力高达30%[2]。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弱质化,农业生产后继乏人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等,致使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几乎陷于崩溃的边缘。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渔民的生活环境恶劣、发展意识差且信心不足以及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落后。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政府于1970年发起了全国性乡村建设活动———“新村运动”[3]。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下达了这样的指示:通过农渔民、关系单位、指导者之间的合作,寻找让农村自助、自立、振作的方案。本着“摆脱贫穷是我们的责任”和“辛勤汗水能致富”的信念,决定对农村进行全面扶持、改造,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农渔村经济的革新开发计划”,被称为“新村运动”。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历程及内容

新村运动就是从乡村实际出发,开展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运动,不仅是指摆脱贫穷,而且还包含精神改革以及要营造现在和未来美好生活环境的含义。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农渔民树立“勤勉、自助、合作”精神[3],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渔民的生活水平。新村运动的基本内容涵盖精神启蒙、环境改善、增加收入和经济开发等诸多方面。70年代的“绿色革命”,完成了粮食的自给自足;80年代的“白色革命”,使在塑料温室中培育四季农作物成为现实;而在90年代,通过加强各种农副产品的竞争力,韩国已经做好了向着21世纪生命科学农业进军的准备。时至今日,韩国“新村运动”已开展30多年,大体可化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13]。

1. 奠基起步阶段(1970—1973)

1970年4月22日,在“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的口号下,新村运动拉开了序幕。1970年10月起,韩国政府为全国每村免费提供335袋水泥,要求必须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大大提高了农渔民参与新村运动的积极性。如果按户计算,每户可得到4袋水泥[4]。按当时价格折算,相当于政府拨给每个农户4 000韩元左右的资助。这项示范工程以整治江河支流和小水库、修理公共水井、整修落后的房屋、桥梁涵洞、河堤马道、村级公路等“十大建设项目为中心”,参加者达720万人,完成385 000个项目,不仅名副其实地激发了农渔民和农渔村“只要行动就会成功”的信心和“必须去干”的积极性,而且也使政府大受鼓舞,产生了“能做到”的决心。除此以外,韩国政府还组建了“新村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各道、郡、邑都设有相应的协议会,实行垂直领导、管理和指挥,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此外,中央政府还批准组建了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以培养大批新村指导员,由他们组织带领村民进行村里各项建设活动。每项工程在经过全体村民的充分讨论协商后开办。在推进“新村运动”的过程中,政府根据各村的资集水平、劳动效率、村民相互配合能力以及工业产品开发能力等进行综合评比和考量,把全国34 656个村划分为基础村、自助村、自立村三种类型。村民参与程度最低的村属于基础村;参与程度最高的村叫自立村。政府根据不同类型村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各不相同的开发计划。到1973年,韩国农村中的自立村有2 307个,自助村约13 834个,基础村为18 415个[5]。通过这一时期的改善环境运动,韩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农民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

2. 自发拓展阶段(1974—1976)

新村运动在农村取得成功之后,从1974年起逐步扩散到各大城市,成为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活动。改革重点从改善农村环境与农民居住条件转变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了增加农民非农收入,1972—1976年韩国政府又推出了“第二次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事业”,又称“建设新村运动增加收入事业”。主要开发禽类、养牛、水产养殖、香菇等林产品21个品种。以郡(县)为单位,在全国137个地区开展,参加农户75万多个[4]。政府从财政、技术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广开生产经营门路。如平原地区,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等;山区则发展牧业、林业,开发经济作物等。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村就地建厂,对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大米自给,1972年韩国开始在农村推广普及高产水稻新品种“统一稻”的种植。政府从科学育苗、栽培、管理等诸多方面给予技术上的大力支持。粮食增产、粮价上升、经济作物的种植等使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1974韩国农民的收入已基本达到城市工人的收入水平。1967—1976年间,韩国农民家庭收入由12 456韩元增加到96 355韩元,增幅达774%。这期间韩国城市工人收入从20 720韩元仅增加95 980韩元,增幅为463%[2]。农业生产连年喜获丰收,广大农民的收入普遍得到大幅度提升,是这一阶段“新村运动”的主要成果。

3. 自发主导阶段(1977—1980)

1977年是韩国第4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政府把这一阶段农民收入目标定为140万韩元,又把“建设新村运动,增加收入事业”扩大为“建设新村运动,增加收入综合开发事业”。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扩大生产,政府将原来以家族式的小农经营的单一产品扩大到以县、邑为单位的生产基地,形成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经营。农村工业多数为出口加工厂,如农产品或水产品加工厂等[6]。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民非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原来预定1981年达到的农村自立目标,提前4年于1977年就已实现。全国34 656个村有98%成为自立村,基本消灭了基础村。1978年农村企业达到384个,1980年增加到790个。

4. 自发建设阶段(1981—1988)

这一阶段,韩国政府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广大农民在政府引导下自发地开展农村现代化建设。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村运动民间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做好协调与服务工作,为新村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物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新村运动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转交民间组织承担,鼓励农民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村金融和市场流通的效率和农民收入,以此引导农民自发地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一阶段,尽管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所弱化,但农民自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并未减退,农民的生活水准开始普遍接近城市居民生活水准。

5. 自主管理阶段(1988—)

1988年以后,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进入一个农民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阶段。此时的“新村运动”也带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的特征。这一阶段,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教育广大农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加强国民道德伦理建设,培养村民的共同体意识,强化农村的民主与法制教育等。在这个过程中,“新村运动”初期为启动农村经济和文化活动而建立的相关政府机构及其职能逐步弱化,而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组织、农村教育机构、农协、物资的流通、农村综合开发、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应运而生,为传承和彰显新村运动的价值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经验

韩国的新村运动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这种农业现代化运动,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途径,又快速缩短了城乡差别,实现了农村的繁荣和稳定。纵观整个运动,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1. 以精神启蒙为先导

精神启蒙是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精神启蒙主要是指农民教育及通过机制的建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韩国农民缺乏个性和开创精神,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为此,韩国政府通过一些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而不是政治宣传口号,使国民长期受抑制而潜在的良好社会伦理道德迸发出来,释放出了无穷无尽的效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新村培训院,其主要职责就是培训“新村领袖”。其培训方法和内容主要是:强调“精神”培养、请成功者介绍经验、政府官员进行政策说明、实地考察、研究讨论、制定计划等。另外,他们把参与相关工作的公务员也派到研修院,与“新村领袖”同吃、同住、同培训。培训院是新村运动中一个成绩非常突出的机构。

2. 长远着眼,小处入手

上马的都是切实可行的小项目,如修路、修井、修塘、拉电网。从1973年始,政府的投资全部转向遍布全国农村的细小项目,见效快、动员群众广泛。而且,项目的上马并不依靠领导人主观决断,都由专家设计,是现代科学和理性决策的产物。并且在实施中,能及时对方案进行修正。

3. 政府的主导作用

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靠分散的决策方式来发展经济与社会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极有可能丧失发展时机,因而必须依靠政府主导的纲领性决策模式。整个运动过程中,韩国政府在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推进的组织领导、资金的筹措与安排、技术的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7]。

4. 以农民为主体

韩国在开展新村运动中,始终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始终激发国民的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来实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目标。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实现村民自主自治。从渔村内部出发,以农渔村民为主体掀起自律运动,以人为主体的相生运动,通过人与人的网络,将邻里与邻里、村庄与村庄联系在一起;把农渔村到城市、农渔村问题到城市问题联系在一起。

5. 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

韩国根据当地农村发展要求、农业生产条件,把农民摆脱贫穷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进行新农村建设。比如,春川市北山面富贵里通过开发樟脑、土产蜂蜜等当地特产,使其成为固定高收入品种;原州市好楮面梅湖里采用无公害农村养鸭法,并且修建绿色农村体验馆;洪川郡瑞石面检山二里用灵芝带动“山林复合型经营新模式”;另外还有山菜村、鲜花新月村、豆花村、高寒区白菜村、桃园洞村、山葡萄村、土雇米村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态村[5]。充分分析当地情况,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是开发特色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的有力途径。

6.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韩国新村运动采取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稻新品种、通过财政补贴保护水稻新品种的价格、鼓励部分农户种植经济作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政府大量投资扶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等多种措施,效果明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逐步向农村地区扩散,农户收入中的非农收入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到2004年,非农收入所占比重从1994年的35%增加到50%。与此同时,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新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培育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融为一体,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8]。

二、韩国、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比较

(一)青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起始于1970年,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于2005年正式提出。但事实上,在中国,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几年前便开始实质性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青岛市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二园一城”建设,通过建设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推进农业工业化建设;通过建设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2004年的“七个互动”文件切实从城乡要素、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化、财政收入等方面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2005年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青岛市提出了“深化七个互动”文件,以此建设较为完善的农村建设体系。2006年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进“十八件实事”,2007年抓好“四百工程”,同时对全市农村加强基础建设,“五化”工程效果显著。2008年,青岛市重点扶持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0个“一镇一业”示范镇,财政支持三农资金达20.4亿元[1]。对青岛和韩国新农村建设进行客观的比较,有利于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更好的推进青岛市的新农村建设。在建设内容、目标、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韩国、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相似之处

1. 建设初期的思路基本相似

1970年4月韩国政府号召开展以“勤劳、自助、合作”为主导精神的乡村建设运动,主旨表明了农民是主体,运动作用的对象也是村民,运动是否成功也要看村民。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建设思路与韩国基本相同。中韩两国的农村改革都特别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实现两个积极性的有机结合。尽管在农村改革的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其实质内容却都是赋予广大农民更多的自主权,目的都是更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民的生产潜力调动和发挥出来。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提高农民收入,但是如何使农民增收,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却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韩国新村运动初期,以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切入点,激发农民参与新村运动的积极性。与韩国相类似,2008年青岛市提出了以实施“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建设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每年扶持1 000个中等收入以下的村实施以村庄道路硬化为重点的“五化”建设,到2010年使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五化”目标[1]。与此同时,推广清洁能源,继续扶持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逐步扩大农村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建设。

2. 农村内部问题基本相似

青岛市当前农村面临许多宏观问题,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也同样存在。比如: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规模化经营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1970年韩国新农村运动开始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5%,人均耕地0.071公顷。据2005年统计,青岛市农村人口占青岛市总人口的52.3%[9],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城乡发展失衡基本相似

青岛市被形象的誉为小城市大农村,强工业弱农业。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与青岛目前的状况类似,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阶段,在城市与农村、农业与非农业、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1970年韩国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75%,而2006年青岛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3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546元,仅为城市居民收入的42.7%[9]。

(三)韩国、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差异

1.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韩国新村运动起始于1970年,当时韩国处于工业化兴起阶段,而青岛市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说明经济基础比韩国更为成熟。因此,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主要矛盾也不同。韩国当年要解决农民基本生活问题,而青岛市现阶段要在解决农民基本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以及农民收入问题。

2. 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联系机制不同

韩国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联系机制是农村社区,例如,在包括劳动力和其他物质资料在内的各项投资总额中,以上的投资来自村庄及村民个人。青岛市甚至中国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联系机制则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除了土地属于国有且由农民承租使用、使用权一定年不变以及大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由国家投资建设外,其他所有生产经营性投人均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户承担。

3. 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径不同

在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径上,韩国是由集中到分散,而青岛市则是由分散到集中。韩国工业化初期阶段,过于强调工业的集中布局和规模经济效益,导致1970年代初韩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在空间上的严重失衡,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首尔和釜山都市区。1973年韩国提出了“新村工厂”计划,通过一系列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工业投资到农村地区。该计划一方面旨在通过农村工业化来提高农村非农业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该计划达到促进工业重新布局,将首尔、釜山都市区的部分工厂扩散到农村去的目的。与韩国的制造业集中布局于大都市不同的是,青岛市的农村工业自发地在各区农村中兴起并得以长足发展。但是,工业布局过于分散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工业分散布局形成的环境污染和治理的不便,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2000年提出“二园一城”,以此引导乡村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三、韩国“新村运动”对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以思想启蒙为先导,培养内动力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改造相结合,三位一体,相互促进。朴正熙政权意识到,不改造农民、振奋其奋发向上的精神就无法改善农民生活;而农民生活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农民信心的恢复。“新村运动”把思想启蒙、精神改造作为起点,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农村开发政策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中去。这种追求“软利益”的做法可能最值得中国学习。

(二)以“输血”为主、“造血”为辅,拓展资金源

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在“新村运动”过程中,韩国政府把国外财政借款中的大部分用于农村建设,并为之匹配了完整的金融政策。因此,必须以政府投入为“催化剂”,有效激活社会各方的资金来源。

(三)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统筹规划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进行合理的设计,有序安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村庄建设为着力点,以国家财力为基础,注重实效,重点突出,循序渐进进行建设。在现阶段,可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韩国的“新村运动”的起点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清理高利贷、复兴国民运动。从1970年正式开始延续至今,历时30多年。无论从政策目标的设计、实施的组织领导来看,都表现了计划性、连续性、稳定性的特征,避免了跳跃和动荡,为运动成功做出了保证。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推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惠及基层、惠及农村和农民。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11];二是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三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提高玉米、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及秸秆还田,扎实搞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四是加快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选择有条件的镇村,进行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完善土地流转奖励补助办法,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五)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韩国新村运动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模式只有与乡村的人文环境、经济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上一篇:对话让阅读教学更精彩下一篇: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