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农村

2024-07-23

研究新农村(共12篇)

研究新农村 篇1

0 引言

“三农”问题, 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其发展程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在农业发展中, 农村资金运营状况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如何找出并解决农村资金运营体制的不足, 对统筹城乡,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较强的指导意义。

1 我国农村资金运营体制现状分析

1.1 农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政策支农比重大国家历来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 每年在“三农”问题上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2006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计3397亿元, 比上年增加了442亿元, 增幅达13%,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农”建设过程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就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来源来说, 财政支农占了很大的比重, 农民自己创造的收入很少, 同时市场资金主动介入的也不多, 银行出于风险、利益考虑, 也往往不愿意贷款给农民。同时, 农民每年的纯收入的确很少, 只能维持自身基本生活开销和日常支出, 没有多少额外的支出。农民得不到大量的资金支持, 仅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来解决“三农”问题是不现实的。

1.2 财政支农资金运营不合理

1.2.1 国家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总量较多, 但结构不合理

自2001年以来,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逐年增加, 但直接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用于农业科研三项费用的支出较少, “科技兴农”没有资金作为后盾, 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度年鉴)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来看, 支农资金的使用中, 用于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始终很少农业基本建设和支农支出占了很大的比重, 政府通过发放补偿的形式进行直接支农支出, 同时政府也大力致力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 为农村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但在农村建设过程中, 用于农村科技投入的资金却不高, 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要想脱贫致富, 必须依靠科技, 特别是在农林牧渔等副业上, 加大科技投入, 送知识下乡、送科技入户十分重要。

1.2.2 支农投入中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1) 目前,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下放, 仍然是按照传统的层层下放模式, 由于资金转手环节较多, 难免会出现中途被截留、贪污的行为发生, 致使很多资金没有真正落到农民手上。 (2) 在支农资金的使用上, 多数情况是由乡镇政府或事业单位承担。因为没有市场观念, 加上产权不清, 责任不明, 有些部门只争取资金, 而不顾项目建设, 致使财政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一部分资金根本没发生作用。

1.2.3 支农资金使用不够透明, 基层组织会计核算不健全

(1) 在乡镇及以下一级的组织, 由于监督管理的不完善和责任意识的欠缺, 票据管理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会计核算不健全, “白条充公”十分普遍, 这也就为挪用资金提供了便利, 农民受益的权利得不到完全的保障。 (2) 资金使用的渠道非常分散, 一个项目有时由于多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之间又没有及时的沟通, 缺乏统一整合和集中实施, 就使得支农资金分散, 难以集中起来办大事。

1.3 农民资金使用缺乏导向, 误导性投资很多

当前, 农民为了增收, 扩大收入渠道, 往往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投资, 但对于农民来说, 由于其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 对各种投资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判断, 做出的投资决策和引进的一些项目并不完全合理, 这样, 就会出现一些盲目投资的行为, 农民的理财投资没有完全得到回报。东部地区的一些农民, 由于手里资金有剩余, 有时还涉足股票、债券等金融领域, 这就更需要有政府的指导和正确的导向。在中西部农村, 农民往往喜欢引进一些致富的农、副项目, 但这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包括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地理状况) , 政府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引导性的培训, 给农民培训各种实用性的技能。

2 采取积极措施, 增加农村资金使用效率

2.1 把农业开发与资金的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农业企业化就是把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农村资本市场改革结合起来。“使农村面向城市, 走向市场”的理念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 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使得农村大量土地荒芜下来, 无人耕种,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当前的情形下, 笔者以为, 将土地集中起来, 进行集约化经营, 与市场结合, 继续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 不失为解决土地荒废问题的一大策略。

2.2 加快财政支农资金改革步伐, 合理使用支农资金

2.2.1 实行财政拨款以县级单位为主体的直接支付。

农村支农资金层层下拨的过程中, 出现不同程度的截留、甚至贪污的现象, 农村没有完全从中央的政策中得到实惠, 因此, 笔者认为, 以县级单位为主体的直接支付, 有效的避免了下放的中间环节被截留的行为, 减少了下放的程序, 使支农资金能够顺利到达农民的手中, 真正用于农业建设。

2.2.2 加大资金投入, 达到《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投入不得低于经常性的财政增长”的要求。

加大农村资金的投入, 可以从扩展资金来源的广度和数量来进行。第一, 农村资金可以实行招商引资, 发挥农村当地的地理优势, 因地制宜, 实现投资方与农民的双赢。第二, 农民也不能等着“输血”, 因该学会“造血”, 农民因该自己筹集致富资金, 比如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 先奔小康, 再扩大规模, 进一步致富。第三, 国家每年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都很多, 但仍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在目前农村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下, 国家财政支农依然是主要手段, 因此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样十分的必要, 国家仍应大力执行全免农业税和财政大力投入的政策, 切实减轻农民, 早日使农民脱贫致富。

2.2.3 实行严格的会计委派制度, 对财政资金进行严格跟踪审核, 专款专用, 同时加强发票管理, 严防“白条”充公。

会计委派制是监督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资金下放和使用的过程中, 上级委派相应的会计人员, 监督资金的使用, 专款专用,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支农资金被挪作他用。同时也给基层财政官员压力, 是支农资金能真正发挥作用。

2.3 调整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 增加一些对农民中小工程的投资在农村支农资金使用的过程中, 用于农村大型工程建设的比较多, 农民中小工程的支出并不多, 使得一些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工程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比如新农村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支农资金不能完全用于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善的情况下, 加强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卫生所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

2.4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

2.4.1 对农业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

就当前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构成来看, 还是以中老年干部居多, 部分老干部思想趋于老化, 缺乏灵活的头脑和大胆创新、尝试的精神, 更缺乏实用有效的科学知识。因此,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培训, 引进先进的科学知识, 提升基础干部的文化素质, 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2.4.2 送科技“下乡”, 搞经常性的农业科技讲座, 赠送图书等。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资金的支出虽然总量很大, 但真正用于科技投入的比例却不高, 科技兴农是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国家在制定支农政策、确定资金的用途时, 尤其应该重视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 农村要想真正支付, 科技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大科技投入, 除了资金直接支持以外, 还应该通过送知识、送科技下乡的方式进行, 多管齐下, 使得农村在科技的支持下早日致富。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6》.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曹璐.浅析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效率.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

[3]于彩珍.加强财政支农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经济师.2007.4.

[4]向德福.关于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思考.财政支农.2006. (2) .

[5]王琦.探索走出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途径.河北金融.2005.

研究新农村 篇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创新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立为破解“三农”这把锁找到了一把钥匙。农村金融创新是伴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而发展的。尽管农村发展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因此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它与我国经济发展极其不相适应。按着目前的相关政策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金融创新迫在眉睫,更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是新农村合作组织实践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探索实践。面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信息、资金、市场、技术、供销等问题,努力构建以农民合作社生产合作为基础,流通合作为依托,金融合作为支撑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符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农村社会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农村信用合作体系建设,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探索出新的道路。

一、找准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流动”是自由经济下资本的重要特征,这两点决定了资本始终处于一种从低收益向高收益 “集聚”过程,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现状和国有商业银行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服务来看问题很多,也曾出现政策热,落实少,喊的响,服务少。那么尽快培育金融机构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是务实的选择,也符合我国金融资产多元化的发展改革方向。

现代经济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资本与产业和市场的高度融合,也可以说没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与市场就不可能更好地吸引资本,这也是资本的趋利性所决定的,为此,解决农村融资难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通过产业化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融资的规模,通过市场化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做好农业的产业化与市场化两项工作,就会大大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国务院2009(40号)文件《关于供销社系统的改革意见》明确指出,供销合作社要参与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创办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试点和保险合作点。这样就为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为实施“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的有机结合是打开“三农”这把锁的钥匙,也是拉动农村经济的三驾马车,只有三社有机结合“三农”问题才会因刃而解。成立于新中国初期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体系和遍布全国的经营服务网络,成为我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他们能够担当这个重任,能够带领农村崛起。我们也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种力量来参与“三农”建设与发展,为农村的再次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下的金融体系

农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这三大合作社在建国初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农业合作社演变为今天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逐步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降低了农民承受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突出主业,实行农业专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生产,积极开拓农产品储存、加工、销售,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是一种松散型的联合体,加上合作社社员整体素质较低,蕴藏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实和农户一样,贷款难、融资难也一直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解决农村金融为三农服务问题,首先得建立健全三个体系:一是金融服务体系,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大力培育小额贷款组织等;二是农民合作组织信用体系,成立社会公众信用数据库,建立公开的社会信息披露制度和建立社会化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为农民合作社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问题是由谁来承担和参与担当这个责任?作为农村地区的两大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用社和供销社显然责无旁贷。事实上,不少地方的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领域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全系统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规避金融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在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前些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基于利润方面考虑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市场陷入农信社一家独撑的局面,几乎垄断了农村市场。但农信社资金实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这既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信社也因为缺乏竞争而发展缓慢。深化农信社改革,除了应该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发挥政策优势,把政策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外,必须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自身的市场定位上,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够体现自身的优势所在,开展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差异化服务。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农村信用社有着先天的优越性,掌握着大量的真实的客户资料,建立和利用客户资料数据

库能够帮助农村信用社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差别利率等手段,把优化信贷投向作为推行差异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再看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是按合作制原则组织起来立足农村流通的综合性服务组织。供销社的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担当起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推动农村合作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供销社的主要职能是参与组织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构建面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平台,以及指导社有企业和基层供销社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现代服务网络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目前无论是外界还是供销社自身都希望供销社能在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中有所作为。为什么供销社能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作用?首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真正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愿意为农民解决困难和问题。而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抵、质押能力不足,要想从现有的商业银行贷款是非常困难的。而供销社长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与农民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和感情联系,所以由供销社参与兴办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同农民结合到一起。其次,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农贷畅通的重要保证。解决农村的信用问题是解决金融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农村金融环境长期薄弱的症结在哪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农民个人的信用情况,所以不敢轻易放货。其实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更有先天的优势:供销社长期位农民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更离不开农民,了解各家各户的信用,容易开发农民的信用资源;同时供销社可以通过合作社和协会组织来增加信用程度和信用系数;另外供销社和农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服务,并收购加工农产品,这样可以掌握农户的现金流,就容易防范信用风险。供销社在农村基层星罗棋布的网点和供销社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以节省金融企业市场开发方面的费用。所以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需要供销合作社的参与,供销合作社也需要在农村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推进合作金融、扩大生存空间。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对于供销社来说既是一项应尽的社会责任,又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供销社在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比如发挥政策、品牌、组织和网络优势等,避开资金匮乏的劣势,利用供销社的优势联合具有资金、管理等优势的企业和机构,只有将供销社和农民专业社的优势集中到一起才能重新打造新农村合作金融新秩序。供销社应充分利用调整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之机,积极参与组建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世界进入了金融时代,金融对经济的统领和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专业合作社,其生存离不开金融;作为经济组织,就离不开资本市场。所以供销合作社必须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实现这方面的历史性突破。事实上,供销社也已经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浙江台州供销社通过努力,已于2007年率先成立了“农信担保公司”,河北省供销社也先后成立了两家担保公司。

三、简要结论

农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三大主体。三者各有侧重和分工,又有趋于融合之势,关键在于厘清思路,找准定位,加快发展才是硬道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定位在于生产领域,以提高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为己任。它立足当地资源,实行农业专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生产,这是其根本;但它也可以向产业链延伸,开拓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之路,这在某些领域就与供销社职能重叠或融合。

供销合作社的基本定位在于流通服务领域,它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等现代服务网络建设为己任,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是其根本,但它也可以举办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专业合作社融合,或者在参与农村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农信担保公司等方面推进合作金融,与农信社合作甚至成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有益补充。

信用合作社的基本定位在于金融服务领域,它以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解决农村金融为农服务问题为己任,作为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和供销合作社组织流通过程中资金需求不足、融资困难之有力保障。它可以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网络和品牌等优势,共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新天地;它也可以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与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实现双赢。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在開展农村文化活动过程中,要切实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要善于调动蕴含在民间的“乡土艺术家”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的积极性,活动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为广大农民中所喜闻乐见。这样既可以增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效果,又可以培植和丰富农村特色文化,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保证新农村文化的进展,促进农村的文化素质涵养。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总体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通过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通过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镇文化站建设,以及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改善了乡村文化发展条件,维护和规范了乡村秩序,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

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需求强烈与供给不足。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日趋减少,以前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庙会、唱戏等民间优秀文化活动逐渐衰弱,而国家主导的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供给数量和质量与农民需求不一致或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传统文化阵地年久失修,正逐步消失。二是组织管理体制不顺。一方面以婚姻、孝道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呈现微幅衰退,礼貌谦让、诚信善良和勤俭持家等社会道德规范急剧滑坡,另一方面封建迷信开始活跃,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之风禁而不止,邪教传播有一定市场。

三、对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加快推进惠及十几亿人民的 小康社会建设,其中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文化建设是其十分重要的方面。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人员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从分析新农 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入手,提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认为必须构建新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梳理分析各种观点和见解,对进一步推进 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把基层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从整体出发,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进行,文化工作在考核体系里占的比重要在l\4左右。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加大投入,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山东省文化厅[1997]第8号《关于重新修订、印发(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标准>的通知》的规定,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不少于上年财政收入的1%,或按当地人口数额年人均1元列支,重大活动事项单独拨款。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要列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积极争取将重点文化建设工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活动、重点工作所需经费、文化设施维护经费和必要的日常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支出总盘子,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三)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工作原则,发展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和完善乡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第一,在县一级建设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第二,进行基层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按照国家到2 01 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建设好具备书报阅读、广播电影电视播放、信息提供、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性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每个行政村建成有文化活动、图书阅览、文化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农民科普、电影放映等功能的农村文化大院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四)不断稳定和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今后文化工作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仅靠当前一个文化站一名文化站长的局面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结合外地市建制情况,建议在人口过5万的乡镇办事处设文化站长1名,一般工作人员2名;人口少于5万的乡镇办事处设文化站长一名,一般工作人员1名。

(五)在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富有乡土特色、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建立健全并大力宣传诚信守法、尊老爱幼、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村规民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逐步破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使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并深入千家万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四、结语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笔者以上通过本文对其问题为大家进行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国祥,丁建芳.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32(7):133-136.

[2]陈海英,王新文.和谐视阈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3]李赫.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研究新农村 篇4

1.1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特征

1.1.1 土地流转区域不断扩张

流转区域的扩张主要表现在: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扩张, 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张, 且日趋明显。我国正处在农村城镇化的关键阶段,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城镇二、三产业进行转移。因此,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流转形式多样化

从目前看, 转包、转让、互换、租赁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从发展趋势看, 土地入股、抵押以及其他方式发展也较快。究其原因, 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造成的。土地入股既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又使农民通过租金、薪金 (打工收入) 、股金 (入股分红) 等多种形式增加了收入, 越来越受到农民青睐, 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形式。

1.1.3 经营主体多元化

农村土地经营主体正发生着由农户向城乡单位、企业、业主等多种成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拥有资金、管理优势的现代企业, 参与到农村土地经营之中。

1.1.4 流转动机发生变化

免征农业税前, 集体和农户进行土地流转, 主要动机是为了完成税费征收上缴任务, 避免土地撂荒, 因此不少的流转只要接包方承担税费, 转出方基本上不收取流转费;现在的主要动机演变为如何增加收入, 扩大种植规模, 流转费也水涨船高。

1.1.5 流转范围不断拓展经营项目多种多样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范围由耕地、荒地逐渐扩展到水面、渔塘、山坪塘等整个农用地。土地流转后, 一般以经营蔬菜、水果、棉花、蚕桑、药材、茶叶、花卉、畜禽养殖等特色、高效农业项目, 兼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1.2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2.1 流转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无流转合同或合同不规范。绝大部分流转都是通过口头协议达成流转意向, 用“个人诚信”代替流转合同, 没有报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办理登记。流转的主体也不规范, 在一些地方, 业主不是与获得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签订协议, 而是与乡镇政府、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流转协议, 再由乡镇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去做农民的工作, 作法与相关法律、政策相违背。

1.2.2 土地流转范围小

有些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中介服务机构, 更缺乏土地流转市场, 造成信息不畅, 土地使用权流转仅局限在村内, 不能跨区域流动, 流转范围小, 交易量小, 成交的可能小, 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 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3 中介组织匮乏

目前, 我国农地流转缺乏完整的土地测量评级、土地评估等中介组织以及土地信用、土地融资和土地保险等服务机构, 农村的一切服务工作都由集体经济组织包办, 表面看来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中介机构, 在交易中易于操作, 但是集体经济组织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既是所有权主体, 又是中介服务组织, 免不了干涉一般交易主体的活动, 在土地转让、买卖与抵押过程中, 难免出现一系列不规范现象, 甚至是侵农现象, 从而使这种中介组织失去应有的效率和媒介功能。

1.2.4 带有强制性补偿机制缺失

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违背农民意愿, 随意变更原土地承包关系, 依靠行政命令, 强制进行土地流转, 严重侵犯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有些地方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随意变更甚至撤销农户的承包合同, 集中土地搞对外招商, 强迫承包农户集中流转, 影响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对受损农户的利益也不加重视, 缺少相应的补偿机制。

1.2.5 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

在对待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上, 无论是村社还是农民, 考虑眼前利益的居多, 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不够。流转价格比较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动因素考虑欠缺、流转后地块边界被毁坏等情况大量存在。有的业主成片租赁土地后还擅自改变了土地的农业用途。还有的地方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 农民增收困难, 干部、群众致富心切, 在吸引业主时, 过分强调优惠政策, 忽视了自身权利的保护和合同规范, 为日后发生纠纷埋下了伏笔。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原因分析

2.1 农村土地得以流转的原因分析

2001年12月, 中央又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 指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新出台的《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五节也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物权法》 (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第一百二十八条也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2008年10月,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出台, 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依据。也正是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规范和支持, 农村土地流转才能朝着健康、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2.2 农村土地流转缓慢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在条件缺陷, 二是外在因素影响。

2.2.1 内在条件的缺陷

(1) 土地承包经营长期不变与集体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虽然赋予了农民长期保障, 但未充分考虑随着人口变化 (嫁娶, 生老等) , 必然会出现家庭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最终必然会导致本村小组部分成员不拥有本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 而非本村小组的人却拥有本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情形出现。这就与土地的集体所有形成明显的矛盾。土地未调整的时间越长, 这种矛盾就越突出。

(2) 分散承包机制导致地块细碎化, 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许多地方将集体土地按优、中、劣划为三类, 然后再按农户、人口均分, 农户所承包土地的空间分布零散, 一块几十亩的连片土地可能由十几家或几十家承包。以均田为特征的农地承包制度导致农村土地资源均分与零碎化现象大量存在, 既不利于先进技术及其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不利于土地规模效益的提高, 也不利于大量外界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运作。现实中常有的例子是, 某农业生产经营大户, 或某个试图投资农业的企业, 想租赁连片的土地, 从事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经营时, 只要有一两户不同意流转, 土地就不能成片经营, 这给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带来极大不便。

2.2.2 外在因素

(1) 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现行土地政策赋予了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和经济收益两大功能, 农村土地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可见, 没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

(2) 流转风险大, 增加了流转成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目的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业投资存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使得各种资本缺乏对经营农村土地的利益驱动, 并因此造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需求不足。

(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存在政府服务缺位、干预越位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区县和乡镇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缺乏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管理、引导和服务;另一方面个别乡镇也存在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流转的现象, 有的直接充当土地流转的主体, 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搞“形象工程”, 搞强制性土地流转, 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

3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3.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机制

目前, 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如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 尽快制定和出台实施细则, 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内容和性质, 明确承包土地的财产权, 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法律地位, 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和客体, 明确地方政府在集体土地流转中的地位、职责和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地权收益权交易各级各类市场的相关法律制度。

同时, 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建立客观公正的农地处分权交易机制, 减少寻租行为的发生。加快征地制度改革, 限制国家征用土地范围。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 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土地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 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流转的收益原则上全额返还给原承包农户,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扣除必要的开支, 但最高不过土地流转总收益的10%。

3.2 培育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而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 培育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 政府要出台必要措施确保出让方能够按照出让协议或合同按期收回租赁费和到期承包权。其次, 建立农地收益权交易市场信息平台, 让农民获得完备的农地收益权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农地收益权的收益范围, 促使其利用手中的农地收益权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建农地收益权交易联合会, 弥补农民个体交易能力的不足, 增强农民博弈能力。第三, 实行农民地权收益权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不具备资格的需求者, 不允许其进入农地收益权市场;建立专门机构对农地收益权市场进行监管, 包括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阶段的监管。

3.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针对农村养老保障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 可以探索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 经营权接收方把原来直接交给经营权转让方农户的全部补偿中的一部分 (如10%-20%) , 缴纳给一指定的中间组织 (政府的相关部门或保险公司等) 作为转让经营权农户的养老保障资金。

二是继续推行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 将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 在做到全面覆盖的条件下, 不断提高政府补助标准。

三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彻底破除城乡户籍壁垒, 改革城市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在中小城市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同时将进城农民工作为市民管理, 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住房等方面逐步让他们享受市民待遇。

3.4 明确土地产权关系

土地的产权明确是产权交易的前提, 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 相关的物质利益就会成为搭便车的目标, 而且在出现一定的市场风险时, 土地的价值又得不到变现.因此明确土地产权, 就是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主体代表。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通过法律做出规定来统一集体所有权的主体, 取消乡、村以及村民小组三级所有的分化现象。

首先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的主管部门、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涉及的关系人, 作严格的定位和权利划分。其次, 进一步明晰土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 把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决策权界定给农民, 这样农户才能成为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 拥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

3.5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地流转融资渠道

为构建农地流转市场的利率机制, 增加农地流转过程中的投资来源, 必须尽快构建我国的农地流转金融市场,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专门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 进行专门的农地流转资金运作, 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统一机构, 才能保证农地流转市场上金融产品供给, 农地金融市场才可能形成, 市场利率才可能发挥发作用。例如, 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土地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 目的是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并保证流转后土地用途不变。土地银行不改变农民土地的承包权, 接受进城创业或务工农民土地承包权的长期有偿转让, 双方签订转让合约。土地银行运作的原则是高价存入, 平价或者低价贷出。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摘要:研究转型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土地快速、健康流转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正确的引导农村土地实行依法、自愿、有偿的转让, 可以提高土地产出、有效进行资源配置, 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支撑。但我国土地流转存在诸如产权不明确, 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等问题。笔者试提出弥补内在条件缺陷和优化外在因素不足的相关对策, 探究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以期对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1]周学礼, 李桂君.对我省农村提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农村建设, 2008, (04) .

[2]王贵杨,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以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为主要视角[D], 西南政法大学, 2008.

[3]王承武, 蒲春玲.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研究与探索, 2008, (04) .

[4]包宗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 2009, (01) .

[5]赵德起.农民农地产权优化的理论探索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08, (10) .

[6]郁剑波.我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7]胡哲, 王影.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探析[J].党政干部论坛, 2009, (01) .

[8]张美丽.浅谈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01) .

研究新农村 篇5

学院:药学院班级:09制药工程姓名:李培培学号:09313023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目标意义

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农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脆弱。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而为了我国的和平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了当前国情下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与分析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社会地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执政党和农民的关系。在这个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全社会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将会逐步加以切实解决,党和农民的关系必将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

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提法。从目前已经制定的政策蓝图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与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三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帮他们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应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规划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先统筹规划。协调问题:必须“弹好钢琴”,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处理好“工业强省”与“重中之重”的关系;要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

主导”的关系;要处理好外部支持与自主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机制问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凝聚合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把握“四条原则”,努力达到“五新一好”目标。要把握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达到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开展文化、科技、法律知识教育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载体,建设新村貌;以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内容,树立新风尚;以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为核心,健全新机制;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抓手,创建好班子的目标要求。

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工农业关系处理好了,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因此,国家必须更加注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人,认真实施农业补贴,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结束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工程的过程中,在社会学的有关知识思考中,我们要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要 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参考文献]:

研究新农村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 择业新理念

[作者简介]都振兴(1970- ),男,赤峰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邓小平理论。(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53-03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一号召,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性政策,而且从未过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大发展,又被不断地赋予新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对农业经营体制提出了新举措,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新规划,必将对农村的新兴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引起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正在为大学生择业开辟广阔天地,成为职业自主选择的新方向。

一、束缚大学生到农村择业的主要观念

1.“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由于生产力落后和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三农”问题就意味着农业是落后产业,农村是落后环境,农民是落后群体。到农村就业,到农村发展就意味着没出息,无出头之日。大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目的是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注重社会地位、收入、工作环境,追求“三高六点”(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农村依然不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方向。在农村出生的孩子更想在城市里出人头地,以图将来“衣锦还乡”,到行政机关、到国有企业工作仍然是首选目标。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到国有企业的占29.7%,到国家机关的占9.2%,到学校的占19.3%,到农村就业的占1.9%。另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工作截止后,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最后被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77.5万人,录取率仅有1.75%,公务员考试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考试录取率最低、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但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仍然愿意投入到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行列。

2.不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即工作的欲求和动机。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物质利益快速膨胀的社会潮流影响下,很多学生注重追求名利,择业时会优先考虑所选职业的地位和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仍然物质匮乏、保障不利、条件不优,往往不符合这种价值追求。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70.7%,在县城和乡镇就业的学生占27.4%,在农村就业的毕业生占1.9%。由此可见,在大中城市就业仍然是毕业生的主要和重点选择,他们总认为大城市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3.职业规划目标过大。职业选择是人生大计,即将走上职业之路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对自身的知识量、专业特长、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进行正确的评估,客观全面地审视自己,对照行业分工和职业需求,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只追求“成大功,立大业”的高目标,丢失“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往往会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二、影响大学生到农村择业的主要因素

1.我国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三农”落后的固有观念。“三农”就意味着落后,城市的生活环境、收入水平、文化氛围、运输能力、教育程度等到目前都是广大农村无法企及的,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追求和选择高起点是大多数面临生存问题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2.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中对落后地区与重点行业保障措施不能到位。虽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等文件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政策保证,但因为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和一些重点行业急需人才,而地方财政无力承担,造成市场配置毕业生的机制失灵,没有切实的保证措施,就会打消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

3.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就业形成新压力。社会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有深层次的影响,使其过分关注薪水待遇和工作条件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求闻达于社会,亦要扬名于市井,认为农村不可能实现这些心愿。

4.家庭对学子择业观念影响很大。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迫切,对子女寄予厚望,并对其未来做出理想化的设计;另一方面,许多家长的择业观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对大众化的择业方式和就业形势及子女自身的情况缺乏客观的分析,还看不到到农村就业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已是大众化的现实,从而影响子女准确定位,主动就业。

5.对人生价值观的片面认识是大学生不愿到农村择业的自身因素。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观,当代大学生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冲击,选择职业时就事论事多、长远设计少,过多地考虑待遇、地区、行业,较少考虑国家需要,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片面地认为农村就意味着艰苦和难以创业。

6.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中和大学生自身发展中都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既缺乏客观的认知,也缺乏科学的预测,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

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选择新方向

1.农村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才。《决定》提出:“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①这向“三农”建设提出了组织程度强、社会化步伐快、现代化水平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本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载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着巨大优势,符合国情,但同时,也存在着分散有余、统一不足,单干为主、合作欠缺的问题。因此,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必然,相关管理人才也成为必需,大学生亦应将眼光从企业高管、行政管理等位置移向农业经营管理等位置。

2.农村需要农业经营人才。《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②这意味着,土地资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可以多种流转形式建立多类经营实体,农业经营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职业空间将进一步扩展,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农村需要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③“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④这就使得农业经营职业空间将极大扩展,即使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仍然非常缺乏,依然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

4.政策性支农将需要大量人才。《决定》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⑤“增强高校为农业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⑦高等院校无疑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起了为农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产学研、农科教的结合将人才直接汇聚到农业发展领域,为学生就业直接形成了一体化的渠道。随着“志愿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村官工程”的启动与实践,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深入到基层和农村乡镇,又开辟了政策性的就业渠道。

四、投身新农村建设是择业新理念

1.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新价值观、择业观下的理性选择,反映出一种社会进步。高学历的大学生为了面子,宁愿在家待业或混迹于大城市,也不愿“委屈自己”到艰苦地方、困难部门、个私企业或农村工作,对自己进行了过高的定位,是受陈旧观念束缚所致,是非理性的选择。实际上当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不如当一个农民实惠,不如当一个农村实干家有价值,这才是良好的动机。这种价值观和择业观才更加切合实际,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进步。当代大学生太钟情于城市,如果让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创业,可能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大学生回农村是为长远计,建议大学生转变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相信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能发挥更有意义的作用。

2.“非转农”不仅能解决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使大学生更有用武之地。有这样一则消息:浙江台州市近几年出现一种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2006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这被称做“新知青下乡”。虽然这种大学生“非转农”问题折射出就业形势的严峻、城市生存的艰难,但是也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新理念,对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件好事。新农村建设天地广阔,知识青年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走向农村,能从客观上带动农村建设,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尽快转化为建设“三农”的生产力,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

3.农村大学生从农村走出来再回到农村,将会在实践中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可以优化农村人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学生把新知识、新风气带到了农村,一定能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速度,农民致富渠道也更为广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有利于展示才华,这是择业的明智之举。中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国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所以,那些想回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他们一样能出人头地,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4.立足农村,办好“非转农”是一种正常的利益诉求。1995年以来,大中专生已不再享受包分配政策,外界压力使他们成了城市边缘人。回乡也许是无奈的选择,混在城里的大学生往往说“城市生活压得我透不过气”,这折射了“新知青”面临的诸多无奈,高房价、高房租、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窘境,使很多大学生的城市梦变得遥不可及。而农村却能给他们土地,土地可以成为事业发展的资本和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成为生活的最后一份保障。这样,大学生“非转农”满足了他们直接参与利益分配的正常的利益诉求。

5.投身新农村建设更能实现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实现是由现实创造的业绩和自身的成就感来衡量的。在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基本趋势并且迅速推进的今天,因生活成本高昂带来的城市贫困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隐忧,不仅是城市自身和谐的隐忧,也是整个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隐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到2007年已突破500万人。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08年以后,高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这样,一方面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机制也日趋市场化;另一方面,高校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毕业生资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机会,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在选人时对文凭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将所谓的低学历,如相对于本科的专科或高职、相对于研究生的本科挡在了门外。还有,许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明确不接受应届毕业生,对应届毕业生无疑是一个打击。在这多方面压力下,大学生仍想拥挤在城市就业,是不现实的。在城市创造业绩十分艰难,难有成就感。这必将使大学生就业不仅大众化,而且会自然分流到农村,或许“走向农村”将成为相当数量学生的唯一选择。(2)大学生在农村可以实现的价值更具特色。毛泽东当年将起义部队拉向井冈山时说:我们要当红色山大王。今天,大学生照样当上农场主、牧场主、产粮大王、种瓜大王;当上红色地主、红色山大王;照样可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可招募大学生建立新兴企业,走出一条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农业、创新产业的成功之路。有了成功之路和对农村的贡献,就会树立威信,在民主的程序下,大学生当村官不仅已是现实,而且已是党的政策扶持的倾向。这样,不仅实现了理想,也实现了人生价值。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街头,一名大学生可能会“淹没”在人群中,可是在农村,他们却像一滴油倒在水里,泾渭分明。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最佳时期,各行各业都缺乏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正在实施大开发战略的西部,那里人才缺乏,政策优惠,各级政府都在那里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一个优秀的人才在那里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充满信心地到农村去,到新农村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注释]

山西新农村建设研究 篇7

一、三年来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与经验

三年来, 山西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规范操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使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成就喜人。

(一) 整个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三年来, 整个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表现之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7.24元, 与2005年的2890.66元相比, 增长41.79%, 年均递增12.3%。高于“十五”时期年均递增速度2.1个百分点, 高于“九五”时期年均递增速度7.1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之所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大抓劳动力转移, 使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二是大力发展家庭经营, 使家庭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大大提高。特别是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使第一产业的收入占到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74.6%。山西从2004年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以来, 至2008年底, 补贴资金累计达到21亿元, 其中粮食直补27241万元, 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表现之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速度高于改革开放30年。2008年, 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2.8×108kg, 比2005年的97.8×108kg增加5.1%,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8%, 高于改革开放30年0.46个百分点。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打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业结构, 不仅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而且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也顺应市场规律更趋效益化和多元化, 如随着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扬, 玉米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18.40×104hm2 (1776万亩) , 增加到2008年的137.87×104hm2 (2068万亩) 。三年之内增加了19.47×104hm2 (292万亩) 。与此同时, 玉米总产量由2005年61.6×108kg增加到2008年的68.3×108kg, 增长了10.9%。

表现之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2008年, 全省机耕地面积达到2179.93×103hm2 (千公顷) , 比2005年的2042.27×103hm2 (千公顷) 增长6.7%;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765.23×103hm2 (千公顷) 、745.96×103hm2 (千公顷) , 分别比2005年增长16.3%、14.9%。2008年全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 社会力量发展农机化资金明显增多, 多元化投入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全省共争取到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农机化资金达到1.28亿元, 是历史上农机化投入最多、增长幅度最快的一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底, 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05.52×103hm2 (千公顷) , 其中喷灌面积144.27×103hm2 (千公顷) , 低压管灌面积458.23×103hm2 (千公顷) , 分别比2005年增长7.4%、12.4%、14.5%。2007年以来, 全省共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32.08亿元, 完成工程量7.2×108m3, 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14×103hm2 (千公顷) , 改造中低产田58.67×108m3 (千公顷) ,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93×103hm2 (千公顷)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84km2, 加高加固堤防1122km, 修复水毁工程2002处。

表现之四是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山西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全省上下十分重视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

截至2008年底,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总数达到3836家, 与2005年相比增长43.8%, 年均递增12.9%;资产总规模达到439亿元, 与2005年相比增长46.3%, 年均递增13.5%;销售收入398亿元, 与2005年相比增长39.6%, 年均递增11.8%;利润总额达到23亿元, 与2005年相比增长66%, 年均递增13.8亿元;销售收入上亿元、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化经营企业达到60家, 与2005年相比增长60.9%, 年均增长17.1%;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2772家, 增长148%, 年均递增73.8%;带动农户138万户, 与2005年相比增长4.3倍;占总农户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5.1%提高到2008年的21%, 提高了15.9个百分点;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5175元, 与2005年相比增长72.5%, 年均递增19.9%。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收入一般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0%。

(二) 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有了显著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和面子工程。没有基础设施的改善, 农民生活水平就难以有质的改变;没有村容村貌及居住条件的显著变化, 就难以说是新农村。三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及街道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8年底, 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67.3亿元, 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 (含巷道) 86892km。88%的建制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 93%的建制村通了公交客运班车, 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0个和5个百分点。9000多个村庄的街巷主干道硬化, 实现了“户户通”, 比2005年增加了5800个村。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村道路的硬化十分热情, 一些没有列入试点村的村庄, 村民集资大搞道路硬化和街巷整治, 他们的口号是要想富, 先修路;道路通, 路路通;道路兴, 百业兴。二是农村电讯业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8年底, 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 村村通电和电话率达到100%, 农民信息化程度达到53.6%, 许多农村电脑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家用电器。农民经纪人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信息, 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三是通过改水改厕改厨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舒适化程度。三年累计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71%。四是通过大力发展沼气, 不仅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 而且极大地发展了生态农业。如右玉县威远镇威东村搞了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所谓四位一体是指人 (住宅) 、植物 (菜) 、动物 (猪) 、微生物 (沼气) 一体化经营。房子建在地头, 沼气建在大棚里, 极大地方便了生产与生活。长治市在改厨改厕中则通过发展集中供气的办法, 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据统计, 截至目前, 全省有60万户农户使用上了沼气。五是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示范带动效应凸显。2006年全省确定的1098个试点村全部完成了村庄规划, “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2007年和2008年确定4000个重点推进村, 3978个村完成规划编制, 3819个村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 3790个村整村绿化率达到35%以上, 3909个村完成路灯亮化任务, 3834个村实现垃圾统一处理, 饮用水达标村数达到3805个, 2614个村完成农村沼气建设和“四改”任务。各地在巩固提高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成果的同时, 注重整体推进、示范带动和连片建设的作用, 共辐射带动11000多个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六是小洋楼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一直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但在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年代里, 这种美好的理想只能是“海市蜃楼”。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和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村建起了规划有序、漂亮整洁的“小洋楼”, 这些“小洋楼”面积大多在200~300m2之间, 不仅外观漂亮, 而且内部结构合理有序, 成为山西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官”。比较著名的“小洋楼”村有:阳城县皇城村、左云县上张家坟村、平鲁西易村、长治县的永丰村、永济市的田营村等。

(三)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基层民主法制深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民主政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年来, 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全面加强,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并为贫困地区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度加快, 农村医务教育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7.4年提高到2008年的7.5年。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 补助标准不断提高, 目前所有农业县 (市、区) 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2090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覆盖90%以上的农村人口, 全省87%的乡镇建起了标准化卫生院, 79%的村建起了标准化卫生所, 农民可以享受就近便捷的就医服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保障范围从20.4万人增加到98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推进, 参保人数从2005年的120万人增加至2008年的159.6万人。村通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文体事业扎实推进, 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随着整个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的提高, 政治文明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三年来, 全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选好配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 并不断培训提高其能力和素质。随着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75.1%的村实现了支书、主任“一肩挑”, 一大批素质高、干劲大、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了村委班子。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 村务公开满意度达到85%以上的村数由2005年的69%提高到2008年的83.6%。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加强了农村社区建设, 政府的公共管理延伸到了农村。深入开展了农村普法教育、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培训和文明和谐创建等多种活动, 农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形成了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四)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三年来, 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做好“三个坚持”, 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利用经济增长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有利时机,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切实加大支农惠农的力度。三年来, 省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分别达到51.57亿元、61.46亿元、99.43亿元, 分别增长41.15%、16.09%和38.19%, 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运城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 对每个重点推进村配套补助7万元。二是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 在“资金整合”上下工夫, “各炒一盘菜, 共坐一桌席”。石楼县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点倾斜的办法, 集中捆绑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 切实提高了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三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 积极促进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 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阳泉市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实际出发, 出台了《关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 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 一体化布局、分阶段推进,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左权县和朔州市平鲁区从本地实际出发, 提出以扩张县城为核心, 整合资源, 重点建设中心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五) 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实施了“千村试点, 万村推进”工程。新农村建设以来, 全省按照“试点起步、重点突破、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 重点部署实施了“千村试点、万村推进”工程。2006年全省选择了产业上有代表性、类型上有典型性、干群有积极性的1098个村作为试点村, 要求“一年起步、两年完善, 三年取得明显示范效应”。从2007起, 全省每年确定2000个重点推进村, 通过集中财力、整合资源的方式, 加快建设发展。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树立了示范典型, 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 各地注重整体规划, 开展连片建设, 提升规模效应。临汾市从2007年起共规划了51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区, 按照不同类型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 辐射带动了405个行政村, 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目前, 全省形成了640多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发展区。在抓点的基础上, 省委省政府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于2007在晋城召开全省以县规划、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 对整体推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要求29个经济发展强县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相结合, 与发展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相结合, 与摆布和实施重大项目相结合, 率先编制县域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拉开了全省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六) 发挥优势、村企共建、积极开展资源型企业和农村结对帮建工作。三年多来, 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 因势利导,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 组织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坚持从省情出发, 注重发挥省内工矿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数量多、实力强、发展快的特色和优势, 引导和鼓励工矿企业按照一企帮一村、一矿扶一村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 逐步摸索出一条机关帮扶、企业帮建、社会支持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成为我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创举, 一大亮点。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及时出台了《关于组织工矿商贸企业结对帮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帮建的原则、任务和要求。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11月在中阳县召开了全省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认真总结了柳林、乡宁、高平等县 (市) 结对帮建的典型经验, 探索交流了村企一体型、资源置换型、回报帮建型、项目带动型、基金统筹型、结对帮建型等多种帮建模式和类型, 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帮建新农村工作的积极开展。为了切实解决结对帮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吕梁市制定了“一冠名、二减免、三优先、四鼓励、五扶持”的优惠激励政策, 为全市企业积极参与帮建新农村打开了“绿色通道”。全省各地还充分发挥在外工作人员优势, 广泛发动、积极引导能人志士回乡创业、捐资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 全省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村达10242个, 帮建单位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其中企业帮建投入40.3亿元, 社会帮建新农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帮建内容越来越丰富, 帮见效果越来越明显。

(七) 部门联动、合力协作, 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三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有关部门尽职履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推进新格局。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三年来召开数次领导组会议, 就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补助资金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落实;每年对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行量化分解, 并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办法, 年底严格考核, 兑现奖惩, 不断强化重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政策导向。组织部门积极推进人才储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对县乡干部的培训, 选派两万多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 抽调省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各县指导帮助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部门在加强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舆论氛围的同时, 组织1000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帮建1000个新农村;纪检部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 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管, 杜绝加重农民负担现象的发生;农、林、中小企业等部门突出生产发展,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发改委、财政及有关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积极调整投资结构, 加强农村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教育、文化、卫生及社会保障等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省国资委、经委、煤炭工业局等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力量;省电力、移动、网通等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供电和信息化建设。

(八)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充分发挥了农民与基层干部的主体作用和带头作用。新农村建设以来, 全省各地十分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征求农民意见、维护农民利益, 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真正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各地通过集中办班讲课、专家入户指导等各种形式, 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种养技术等各类培训, 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运城市在进行村镇规划时, 加强农民的规划意识教育和知识培训, 吸收村民代表充分参与规划的设计和决策, 提高了农民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 提高了执行规划的自觉性。

农村基层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年来, 全省各级党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 推进“人才储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 不断加大对县、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 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坚定信心, 增强执政能力, 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省新农办每年对全省2000个重点推进村的支书、主任和会计进行新农村建设培训, 统一教材, 集中授课。从2006年起, 全省连续三年选聘近2万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全部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目标。太原市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 开展选派新农村建设特别助理工作, 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同市开展以争做市场经济领路人、科技推广带头人、文化教育热心人、生态建设创业人和树立新时期农村干部和党员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争一树”活动, 一大批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有魅力、能带头致富、带群众致富的基层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排头兵。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农民收入难以有较大的提高。从而影响主渠道投入的增长幅度。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 因此, 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农民增收变得越来越困难。表现之一是农民工返乡人数增加, 转移发生困难, 外出打工时间缩短。据调查, 往年农民工在过完元宵节以后就会外打工, 但在今年到了三、四月份仍有大批农民工滞留在乡村。据初步估计, 2008年下半年以来约有1/4农民工被迫返乡, 能够正常外出打工的人数约为金融危机前的4/5。二是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发生困难, 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许多企业被迫停产。据调查, 定襄县的法兰加工企业已有50%处于停产状态。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008年与2005年相比,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3.08:1扩大到3.20:1。四是由于煤炭企业结构调整, 许多煤焦企业和非煤矿的企业被关闭, 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据统计, 2009年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为821.36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0.48%。

(二) 存在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行为, 个别乡村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盖“小二楼”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县、乡领导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存在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 同时也存在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的问题。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理解不全面, 工作推进中存在重村容村貌建设, 轻产业发展的行为, 抑制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县乡干部甚至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盖高层房工程, 有的乡村干部在进村的公路旁划了一块宅基地让群众盖小二楼,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盖不起来, 就没收宅基地。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 资金需求大, 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 在一些地方存在举债建设的现象, 一些工程建设完工之后缺乏日常维护和运转资金。

(三) 历史文化名村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新农村建设缺乏历史传承和地方特色。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在三晋大地上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村。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 山西拥有3500个古村落, 其中保护完好的古村落为500个, 已经被文化部和建设部确认的历史文化名村为70个。这些历史文化名村是山西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遗产, 但在新农村建设中, 全省上下没有把这些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与保护列入议事日程。一些重点村、示范村在新村建设中缺少历史传承, 一个村子里, 一边是历史民居, 另一边则是西式小洋楼, 新村旧村两张皮, 没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还有的建筑缺少乡村特色, 与农民的生活习惯不够协调。一些有价值的四合院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

(四) 集体经济薄弱, 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缺少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在新农村建设中,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 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投资主体。但大多数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十分薄弱, 对于巨大的资金需求显得力不从心。重点村、示范村、推进村由于受到重点扶持, 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更多的普通村则变化不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集体经济搞得好的地方, 新农村建设就搞得好, 并且早已超越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如阳城县的皇城村, 平鲁区的西易村, 永济县的田营村, 左云县的上张家坟村等, 都是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乡村, 凡是集体经济搞得差的村, 新农村建设就进展缓慢和变化不明显。平鲁区有两个村, 一个是西易村, 一个是东易村。两个村都有大型煤矿, 但由于西易村走的是集体经济道路, 村民人人持有相同的股份。因而新农村建设搞得十分好, 如今“西易小区”被称为雁北的“华西村”, 家家有楼, 户户买车。东易村由于走的是“承包制”道路, 村子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但煤老板却身家几个亿, 在朔州市城区盖起了“四星级”宾馆, 在北京买了豪华别墅。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们要大张旗鼓的发展集体经济, 不能把“私有化”吹的神乎其神, 目前的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说都是私有化的结果。近几年, 在发展经济当中似乎“私有化”是改革唯一的选择, 并且美其名曰“民营经济”, 大搞能人“承包”。但“承包”以后企业大多数垮掉了, 又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三、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开拓思路, 完善措施, 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从根本上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重点是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的单打一的建设, 而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 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以县、市一级为单位搞好县属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各县的规划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县在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以村镇体系建设规划为基础, 按照扩张县城、发育集镇、建设中心村思路, 规划好大县城的核心布局, 小城镇的片区布局和中心村的基础布局。按照县域产业布局, 规划农村产业布局, 形成城乡互补融合, 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其次是完善县城公共事业建设布局, 推进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如农村公交、有线电视的发展要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布局。三是要健全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新农村建设是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共山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确保各级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设立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 逐步打破全省一个模式、一个标准的补助方式。加大对重点推进村建设和“五个全覆盖”工程投入力度, 确保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县为平台, 以项目为重点, 以新农村重点推进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载体, 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和省直管县范围, 把现代农业示范区覆盖的县纳入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把优势农产品基地县纳入省直管县范围。四是要创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投入机制, 加大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办法, 逐步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三社联动, 加大农信社支农惠农计划实施力度。落实国家有关奖励政策, 充分调动县域金融机构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 不断扩大涉农服务范围。五是要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机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成立负责“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协调部门, 核定编制、保证经费,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继续抓好典型示范, 总结一批建设模式, 树立一批学得来、易见效的典型, 加大宣传力度, 掀起新农村建设新高潮。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严格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 把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加强集体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深化集体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 努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经济。只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发展集体经济一是要政策支持, 各种新闻媒体和舆论工具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现阶段集体经济存在、发展壮大的法律依据和现实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法律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人, 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过程中, 不敢大张旗鼓地发展公有企业, 以为公有企业多了, 就是走了回头路。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前提是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没有集体经济, 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投资主渠道。因此,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既有法律依据, 又有现实根据和要求。二是要把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重塑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共同的集体经济, 由农民创造, 由农民出资, 在农村的土地上建起厂房, 大批农村劳动力走进车间, 但如何“反哺”农业成了比较困难的问题, 乡镇企业与农业应该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核算单位。为改变乡镇企业与农业关联度越来越低的现状, 首先是坚决反对制止乡镇企业的私有化。防止少数人借“改制”之机, 廉价拍卖和少数人持股。其次是要像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那样, 把乡镇企业改为农民户户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农民通过从乡镇企业分得的股红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因此, 对于一些资源性质企业, 应当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重新收归集体所有。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 把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润切实返还到农民手中。针对目前山西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与农户不是利益共同体的现状, 必须想办法制定政策和措施来维护农民的利益。借鉴国外经验, 为确保农产品加工利润能够留在农村, 返还到农民手中, 必须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也就是说一些大型龙头企业的股东必须是农民自己, 而不是投资商。因此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式的龙头企业最符合广大农民利益。四是要采取多种办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除了农民投资入股的形式外, 采取以地入股的办法也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即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不在于属于集体的成员办了多少集体经济, 只要在属于集体的土地上办起了企业, 不论企业归谁所有, 集体经济组织都能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收益。据对河曲县蚰蜒茆村的调查, 该村有7个企业, 都属于私人经营, 但村集体以地入股占有10%的股份, 从而使村集体可以获得100万元的年收入。

(三)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现阶段, 山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抓紧抓好示范区建设和全省区域化、规模化的布局。通过项目、资金倾斜, 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 发挥示范区在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比较效益、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 构建优势区域、特色基地、示范园区衔接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体系。加大力度实施粮食高产创建、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抓好玉米、小麦丰产方建设, 采取综合措施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推进种植业向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标准化示范果园, 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6.67×104hm2 (100万亩) 设施蔬菜的目标, 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建设力度, 促进饲养方式转变, 加强市场调控和疫病防控, 稳步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加快实施133.33×104hm2 (2000万亩) 高产稳产旱作农田和133.33×104hm2 (2000万亩) 水浇地工程,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加快大灌区节水改造、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等建设, 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确保全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二是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正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土地规模经营不仅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而且可以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定襄县崔家庄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把133.33hm2 (2000亩) 土地通过组建5个专业合作社的方式, 实现了股份合作制下的规模化经营, 实行规模化经营以后, 农民不仅可以放心外出打工挣钱, 还可以凭借土地股份在年底分得红利。目前, 在全省400×104hm2 (6000万亩) 耕地中, 属于集体化管理的耕地大约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一些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民大多为承包大户。因此, 从全省来看还不能算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目前,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 完善法律条文, 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存在的隐患问题主要是利益纠纷。因此, 法律应明确规定出让方和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各地可以制定适合本地的流转的条例和办法。 (2) 大力培养农村土地市场,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土地市场, 首先是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介绍及市场调研的中介组织。其次是要建立市场调节机制, 防止土地使用过于集中和垄断, 从而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公平性竞争机制。 (3) 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在发挥市场调节职能的同时, 必须充分重视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因为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盲目性, 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 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应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要建立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当中要完善产权登记制度, 建立科学的农地资产评估体系, 同时要严格监视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后的使用问题, 凡是从事非农产业经营行为, 政府和村集体有权收回其承包权。

(四) 把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开发与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既定的目标和国策, 但是新农村并不等于洋农村, 也不等于“小二楼村”。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和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不能加以破坏, 而且要给予保护和维修, 从而使历史的文脉得以传承。但是由于许多有价值的古村落分布在偏僻的贫困山区, 改造和维护这些古民居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为古民居的维修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反过来通过古民居的维修、翻新、扩建形成新的庄园经济, 左权县发展庄园经济的作法和经验可供借鉴。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的新农村, 不仅是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需要, 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从山西的情况看, 首先要做好古民居和古村落的普查登记, 凡是有保护价值的村庄都要纳入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范围。目前入选的71个历史文化名村远远不能满足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普查入选登记范围。其次, 是要加强保护规划,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使新村和旧村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从建筑色彩到风格特点都要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不能搞成两张皮。一些质量较好的民居在内部装修上可以是现代化的, 但从外观上看又是古色古香的, 要坚决防止把新农村的建设搞成盖小二楼的运动, 因为我们搞的不是别墅建设。要切实注重农村特色和农民的生活习惯, 不论是传统的四合院还是窑洞, 都应当推陈出新, 发扬光大。三是要把古村落当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来看待。农村民居从财产权来说它是属于农村居民个人所有, 但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看, 它又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因此保护它是居民和政府的共同职责。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开发、继承之间的关系, 这些古民居就会成为我们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源。四是要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移民新村。移民新村是山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由于一切从零开始, 非常便于设计和规划, 便于体现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但是从目前情况看, 许多移民新村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因此, 今后的移民新村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搞好规划和设计, 如在西部吕梁山区可以建设一批“窑洞宾馆”式的移民新村, 在东部太行山区, 可以建设一批传统的“四合院”式的移民新村。

摘要:总结三年来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与经验;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

在我国, 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 农村是最大的社区, 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着内需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新农村建设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的推进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逐步实施,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学者们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经济与社会、农业与旅游业、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三对概念构建了一个新农村建设模式, 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问题

1.1 文化与经济

1.1.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对于文化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前者是指观念形态上的文化, 后者则涵盖了人的全部社会活动 (含物质和精神形态的活动) , 其渗透、贯穿于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文化和经济并不是两个外在的概念, 而是社会发展的两个内在的影响因子, 两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广义上看, 文化是上层建筑、载体、平台和手段, 经济是物质基础、目的、内涵和归宿, 这种相互关系是内在的、根本的、动态的、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没有文化的繁荣就难以有经济的发达, 而文化的发达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撑也难以持久。

1.1.2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把经济和文化两个概念具体化, 类似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较明显且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 而经济和文化互动关系的另一面, 即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却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被忽略了。一味强调经济的增长而忽视文化的建设, 甚至不惜牺牲精神文明以获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导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协调。

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因为农村之前的贫困使得村民没有能力且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因而在物质条件非常贫乏的时候只能保持对收入增长的强烈渴望。包括当地的村干部, 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极力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把单纯的经济增长当成了全村的整体进步, 从而忽视了对本土农村文化的保护, 忽视了文化和经济间的内在作用。这也是所有迅速富裕起来的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来说, 文化的进步要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它们的作用形式是:以一定阶段的经济增长带动文化的发展, 形成相应的文化阶段;再通过文化的反作用引导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的再增长, 使经济水平上升到另一个阶段;再由经济带动文化使其也达到更高的阶段, 如此螺旋上升 (图1) 。虽然文化的相应阶段要滞后于经济, 但总体上两者是同步向前发展的, 它们的发展阶段是连续不间断的, 前一阶段跟后一阶段之间并不会有清晰的界限, 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时刻进行的。经济与文化的共荣, 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农民本位与社区本位

1.2.1 概念辨析。

本位主义原指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 是一种考虑问题时以小团体为中心, 无论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立场上, 缺乏大局观和全局意识的思想作风和行为。而农民本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以往的农村建设和项目发展中, 农民的利益往往被忽视, 以至于他们的地位长期处于弱势。但作者认为的农民本位, 不是绝对的完全顾及农民的利益、一味按照农民的意愿, 而是指要重视强调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长期被压制的背景下合理给予他们主导地位, 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社区本位则是一个与农民本位相对的概念。这里提出的“社区本位”中的“社区”并不是国外研究者所理解的社区, 而是符合我国实情的社区, 其广义上包括当地居民、政府组织、投资商以及游客等要素。在各要素中由于当地居民处于弱势, 其主体地位往往受到挤压, 他们被动参与旅游, 处于被决定、被包装、被展示、利益易被忽视的状态, 且由于生存需要, 在旅游发展中只能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法顾及生态和文化的保护。需要说明的是, 我国的社区内涵不会一成不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社区将向着当地居民占主导地位的方向发展, 而社区本位的含义也将随之改变, 这点将在下面阐述。

1.2.2 农民本位的必要性。

农民有国家宪法赋予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是各级党政机关的服务对象,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因此, 在观念上、政策上、措施上, 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三农”, 任何时候都要重视“三农”工作,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的美丽和谐, 珍惜土地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尤其对农民, 要以给予、服务为主, 而不能采取剥夺、掠夺的方法。也就是说, 新农村建设中要强调农民本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因为农民是新农村经济、文化、环境建设的承担者, 是农村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推动力, 只有了解农民的需求与疾苦, 尊重农民意愿, 重视并保障农民的利益, 才能调动起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建设符合农民需求、让农民幸福生活的新农村, 也才能够使农村长久保持魅力和吸引力, 继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3 社区本位的必要性。

首先, 社区本位是为了权衡农民本位的作用而提出。虽然党和政府很早就提出要重视农民本位, 但由于目前农民自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导致很多时候实际上是由发展意识相对较高的政府来指导, 也就是“服从政府的行政命令”。

其次,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需要政府来完成, 对于农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同样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虽然投资商和游客等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大部分情况下, 这些投入往往由政府利用各种项目资金来承担。

最后, 社区的内涵会随着社会和农村的发展而改变。当农民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文化、科技素质得到提升, 主体意识得以加强, 已经能完全决定自己和农村正确的发展方向时, 就必须给予他们主体地位, 而政府组织等则退居辅佐地位, 由“他组织”社区转变为“自组织”社区, 如一些沿海发达地区, “自组织”社区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和动员能力, 它会在感知共同利益或需求的情况下, 通过面对面的协商, 消除分歧、达成共识, 最终形成共同行动。在“自组织”社区阶段, 社区本位能充分实现农民个体的主体性和平等性并维护社区共同的利益和需求。

1.3 旅游和农业

1.3.1 旅游和农业的统一性。

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协同发展, 可以推动城乡经济互动和人文交流, 促进农业效益的提高, 使农村向更高、更好的阶段发展。同时, 乡村旅游和农业通过相互促进, 进而实现两者的融合, 形成了农业旅游或者旅游农业这种产业形态, 使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和联动, 达到“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1.3.2 旅游和农业的对立性。

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对立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如果农村只依靠农业, 农村的发展步伐将会非常缓慢;另一方面, 如果在农村只强调旅游开发而忽略农业发展, 必然会导致农业被边缘化, 农民主体被弱化, 将不再对旅游产生促进作用。农村的本质还是农业, 农民和耕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以森林、水、土、气、村、路、电为主体的农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基础, 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含菜篮子和米袋子) 和社会稳定。

由农业和旅游的对立统一性可以看出, 在农村我们对于农业和旅游必须给予同样的重视, 使其同步发展, 才能有效发挥它们的互促作用, 获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构建

2.1 模式构建

由以上新农村建设相关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看出,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经济和文化、农民本位和社区本位、农业和旅游是三组两两间相辅相成的因素。作者以这三组六要素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单元, 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三维立体模型 (图2) 。模型中心的球体代表了新农村建设, 球体的体积在外力的作用下会被拉伸, 而三组因素会在不同维对称作用于这个球体, 并往自己的方向拉伸这个球体。由此可见, 只有当每一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其他方向的作用力保持平衡时, 才能保证这个球体在每一个点都被相同的力作用, 因而能均匀变大, 保持着球体的形态稳定。作用力不均衡时, 球体因受力不均匀会变成非球体。只有球体形态才代表新农村建设处于发展的最好状态。

2.2 对于模式的进一步说明

(1) 之所以把这三组因素放在不同维是因为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概括和理解。他们之间有内容和范围的交叉, 所以各组因素两两之间又有相互的影响作用, 但是总体上是一种立体综合的作用, 不同于各组因素内部之间非此即彼的作用。如农业和旅游的不均衡发展 (轻农业重旅游) 可能会一时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最终会限制经济的增长 (见前文) ;在现阶段, “他组织”的社区通过强制性的命令限制了农民本位的作用 (如严格控制农民开发农家乐、发动农民集资投入环卫、教育等) , 使社区经济的增长变慢, 但却使社区文化达到了与经济相应的阶段, 继而能带来经济的更快发展;农业和旅游发展对社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 而经济和文化又可能反过来作用于农业和旅游的发展格局 (对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方法的更新使农业生产比重增加, 形成了新农村的新农业, 继而又能促进旅游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

(2) 各因素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各因素间的相对不平衡会造成球体的不规则变形, 这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出现了问题, 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各因素间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 各因素的作用力最终达到平衡, 使球体恢复其均匀形态, 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状态。同时球体在各因素的作用下向外扩展, 体积变大, 这意味着社区整体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当到达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佳状态时, 各因素不会停滞不前, 而会在已有基础上由内在矛盾驱动发展, 这必然又会带来新的不平衡, 再次导致球体发生变化, 此时就需要再采取新的措施来平衡各因素的作用, 并再次使球体恢复。因此, 模型中的球体时刻处于变形—恢复-变形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而在它每一次从非球体到球体的过程都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

3 结语

研究新农村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文献综述

本研究利用CNKI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 平台,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全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范围内, 截止到2 0 1 1年1 2月, 以“农村体育、新农村建设”为主题, 查阅相关的研究论文共359篇;并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对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农村体育发展史研究

对农村体育发展史的研究, 是我们认识农村体育的前提, 只有了解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 才能更好的认识当前农村体育所处的发展阶段, 才能把握农村体育今后发展的方向。当下对农村体育发展史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表1所示。

三者对农村体育发展阶段的划分在前三个阶段都趋于一致, 只是在第三个阶段的表述上, 卢文云与李会增所提炼的“兴盛”发展阶段中的引号涵义, 与夏成前笔下“浮与沉”中浮沉辨证都异曲同工的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体育的发展特点。三者在阶段划分的差异之处在第四阶段, 卢文云与李会增二者以1992年为划分四、五阶段的时间节点, 而夏成前等以1985年为划分的时间节点, 前两位选择1992年的依据皆为“1992年初,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 我国体育事业也全面进入发展阶段。”后者划分依据是1984年12月20日, 国家体委颁布《关于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中提到:“优先发展经济比较富裕和体育基础较好的乡镇体育, 是带动和加快全县体育工作前进步伐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 也必然带来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

2 农村体育的理论研究

文章《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4], 中指出, “农村体育弱”是在“物质文化范畴”与“制度文化范畴”上进行的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事实判断。农村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某些“弱中之强”也同样能够得到证实。作者研究指出:能否充分利用农村体育的现存优势来逐步解决农村体育所蕴含的诸多问题,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确立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找准农村体育与文化的契合点、实施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导的区域体育协调战略等有关措施。天津体院的马桂霞从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角度[5]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经济要发展、思想观念要转变、管理和社会指导工作要提高、学校教育要加强。

3 农村体育的功能研究

农村群众体育具有教育、娱乐、健身等功能是获得学者们普遍认可的。近年来对于农村体育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也有所阐述。如《全民健身纲要》中明确提出, “……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6]。农村体育可以大大促进和提高亿万农民的体质, 更大的挖掘潜在的农业生产力;农村体育能够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农村体育可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周志俊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74.5%的人认为体育有健身功能、57.9%的人认为有医疗卫生功能、57.3%的人认为有政治功能、50.7%的人认为有娱乐功能[7]。夏洁的《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文研究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始终是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里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具体形势, 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 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也即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生活奔小康, 身体要健康”已经逐渐成为共识, 农民参与健身的需求将会大幅度提高。构建全新的农村体育体系, 也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开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8]。

4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的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一文, 作者王健等人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发展现阶段的农村体育,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体育”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研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于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必要性体现在:发展新农村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主体因素、政府投入力度因素、农民文化素质及农村贫困文化因素等。针对上述的制约因素, 作者提出相关的措施:大力促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 要建立农村体育长期发展的有效的机制, 另外还要多方面培育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等[9]。周卫东在《苏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研究表明:农民健身的思想意识淡薄、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缺乏、经费不足、体育场地设施简陋或缺乏、农村学校体育建设的力度不足等等都是制约江苏北部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发展的主要原因。推进苏北农村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是:一是强化农民体育健身的意识;二是要加快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三是要多方面多渠道筹集体育活动经费;四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体育法规体系;五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10]。

5 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情况;农村学校体育课课程设置、教学、教材方面;农村学生身体素质基本状况和体育观念;农村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情况;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配备情况等。王保亮在《新形势下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11]中指出: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更应该引起各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以文献资料为基础, 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 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提出了以促进农村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并进一步提出要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要切入点, 加快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6 结语

由于前人所处历史时期的局限性, 他们对农村体育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认识也必然带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的意境。现在我们站在新世纪的2012年能更清楚的认清农村体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结合表1农村体育研究的成果分析, 可见夏成前的划分更具有体育特征。然李会增第六阶段的划分, 在今天得到验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卢文云, 熊晓正.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 (4) :455~457.

[2]李会增, 赵晓红, 王向东, 等.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3 (4) :3~9.

[3]夏成前, 田雨普.新中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J].体育科学, 2007, 27 (10) :32~39.

[4]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0 (6) :14~19.

[5]马桂霞.二元社会结构与农村体育发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3 (1) :31~35.

[6]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6:151~158.

[7]周志俊.安徽省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5) :28~29.

[8]夏洁.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达州新论, 2007 (2) :41~43.

[9]胡庆山, 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 2006, 26 (10) :21~26.

[10]周卫东.苏北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纪桥, 2007 (12) :153~154.

研究新农村 篇10

近年来,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措施。一方面, 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局面;另一方面, 在直接的政策扶持给农业带来表面繁荣的同时, 农业现代化滞后的矛盾却日渐突出。如:取消农业税后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缺位与农村村民自治的组织无序;部分征地过程中农民利益的“政府侵吞”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市场引导下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与农村持续增收的路径闭锁, 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认为, 农村合作组织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制度起因。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其意义愈发凸显, 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 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也就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2003年, 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税费改革启动, 至2006年, 各省、市、区均取消了农业税。与此同时, 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减轻乡村两级组织运转的行政成本, 各省、市、区又相继启动了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 通过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方式强化了基层政府组织的效能。从目前来看, 这些改革措施的效应已经显现。有学者认为, 乡村组织已经成为什么都不干, 只是维持自身运转的组织;也有人认为, 乡村组织开始转变策略, 在“实践中对自身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使自己处在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为了不与农民发生正面冲突, 就要少做事, 甚至不做事, 但乡村两级组织又不能不干事, 于是, 将原来的软指标当成硬指标来做, 也就是将软指标硬指标化, 成为了当下乡村两级组织职能转变中的一个现实选择”。[2]显然, 在缺少了重要财源的现实条件制约下, 不少基层政府的管理活动大为缩减。可以说, 在制度型权力弱化和村庄政治选举化的背景下, 乡村两级组织弱化其管理职能已成为当前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的现实图景。在原本就不够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环境下, 缺少了乡镇政府的指导, 很多地方的村民自治开始流于形式。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 这种“消极行政”的局面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 如何解决取消农业税后基层行政管理的有序运行、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治理服务是当前乡村治理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农村合作组织因其内生于农村社区且具有能够弥补乡村组织职能部分空白的优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乡村组织一样, 农村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它的出现有效地沟通了农户与政府, 可以更好地承接国家和社会的资源输入, 有利于基层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管理, 节约政府的治理成本。笔者认为, 在零农税背景下要更好地发挥乡村组织的职能、实现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最佳途径。

2.强化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机制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后, 我国农村社会的管理就再没有完全回归到政治体制的治理范围内。亨廷顿在其政治学名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在现代化国家, 政治参与扩大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就是农村民众开始介入国家政治。”然而, 从我国当前村民自治的实践不难看出, 农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不高。村民自治只限于管理自身的事务, 对于延伸至乡村的基层政府管理组织——乡镇政府, 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明显缺位的。村民自治法下的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指导关系也没有得到严格遵守与有效发挥。基层政权作为合法化的权威, 处与强势地位, 一旦有利可图, 就容易陷入行政干预困境。由于受到教育程度、信息收集能力的限制以及松散的组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身为多数的农民在影响乡镇政府决策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却存在着“数量悖论”。在传统的社会中, 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只知道排斥政治权利, “这一点表现的决不只是冷淡;冷淡至少还显示了一种政治利益和政治参与的可能。但在传统的系统中, 只有像独裁者或贵族这样的精英而不是广大的群众有权利参与政治。在传统社会里, 存在的毋宁说是一种政治的屏障, 就一般社会成员而言, 它是一种长久忍受的痛苦, 它使人们甘受命运的捉弄, 或者从来没想过把他们的愿望变成政治要求, 或者心无疑虑地把要这样做的念头窒息泯灭。”[3]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与义务是什么, 遑论去维护和履行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从我国《宪法》精神的角度看, 村民政治参与可以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 从而保障农民当家作主。而村民缺乏正当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现实却使得这种地位得不到保证。例如, 在新一轮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大量的失地农民在政府的利益侵吞面前表现出无能为力, 因而非正式的利益表达盛行, 其中尤以越级上访与群体上访较为流行, 暴力式利益表达也屡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合作组织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享有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的有效方式, 体现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 强化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机制需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3.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民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收入是首要目标。作为利益主体的社会个体或社会集团只有从经济上获得了生存的独立性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奠定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则为生活于这种制度下的社会个体提供了获得生存的基础与机会, 同时也给那些分散无序的个体带来了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我国农民尽管数量庞大, 但分散化程度很高, 且由于整体素质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去抵御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由于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市场谈判能力较弱, 难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实际上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在国内市场上, 农民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如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过猛, 农民的利益常常受到侵害。在国际市场上,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 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如在有关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谈判交易中“集体失语”, 不能有效应对高组织化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挑战, 使农民福利在农产品进口中受到巨大损失。[4]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也使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 在市场引导下的贫富差距两级分化格局中, 农民是最大的贫困群体。近年来, 在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多予少取”的财政政策的直接支持下, 我国农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 但与我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 城乡差距依然在扩大, 农民与其它阶层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很大悬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制度, 即在合作运动倡导者及积极分子的推动下, 将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弱者组织起来, 使其从中获得依存感和实现更多的公平和利益。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尤其是经济性组织, 可以克服生产、流通小规模经营的困难, 降低交易成本, 化解市场风险, 提高农民的经济福利。同时, 对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衍生的利益自主的社会个体, 在其面临各种权力的制约时, 就会以契约为基础自发地组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职业的等等之类的社会团体, 以保护个体或团体自身的利益, 免除政治与经济上的振荡。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正是内生于这一体制背景下的制度变革之一。可以说, 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农村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都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

1.我国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根本基础

农村合作组织的主体是农民。从历史角度来看, 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思想对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生产者性质也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封闭和狭隘的特征。因此, 成功的改革必须打破这一羁绊。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萌发的,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决我国广大农民温饱问题的同时, 也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性。伴随着这一历史变革的推进, 我国农民独立的利益意识也逐渐得以强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是集体所有, 农户只拥有经营使用权) 的制度创新显然不同于个体私营, 这种经济制度虽然不会出现大的土地兼并, 但却将农村社会转化为小农社会, 农业生产成了小农生产, 农民的弱势群体处境也未得到根本改善。有学者指出, “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的获得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5]农业合作组织正是农村中经济理性精神成熟的自由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为求生存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借助这一组织形式, 农民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不断接触到现代市场经济的精神内核, 即市场的竞争性促使广大农民在艰难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学习, 也就是说, 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主体基础。

2.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地位的明晰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场所, 缺乏完善的市场体制是我国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一直是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为农民自主经营、自由流动创造市场环境。事实上,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是农业生产市场化所决定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方面的改革任务。目前, 我国已建起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流通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性作用是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结的内蕴, 从这一点上讲,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实现农民农业经营利益的必然产物。此外, 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也为经济行为的理性化、社会行为的秩序化提供了保证, 其形成和发展都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并为农业合作组织化提供了一定的渠道和组织形式。可见, 明晰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我国近几年连续出台的重点关注农村发展的政策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利契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合作组织作为一个载体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安全阀和稳定器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办了超过15万个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但其法律地位却一直不明确。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第一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规范了财产制度和分配方式。这对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国务院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在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 长期以来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属性、利益分配与内部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范,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发展时机。

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扭曲到回归、从忽视到重视的艰难制度变迁过程。尽管拥有了农民利益主体意识觉醒、市场发展完善、政府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因素, 但现阶段仍处在培育发展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

1.关于培育农村合作组织的现代化主体问题

社会经济的一切行动总是以个人为起点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农民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必然驱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去寻求和接受现代生产要素。因此, 农村合作组织的现代化主体培育也就是现代化农民的培育。即把新型农民作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的主体, 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又有专业技能、市场观念、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这既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为此, 必须要克服小农经济思想, 强化农民的市场观念, 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正如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所强调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 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现代性的转变, 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也就是说, 合作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农民的商业化” (或者是农民本身的现代化) , 即从不愿冒风险和“生存导向”的行为者转化为对部门间获利机会、市场价格、利润和财富积累敏感的“现代经济人”。[1]这即是说,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现代化视野和素质的农民来实现和支撑。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 而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决定贫富的关键。要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就是当务之急。

2.关于政府在农村合作组织中的定位问题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一种制度变迁, 这种制度变迁开始于农民利益意识觉醒下的非正式制度变迁。近年来, 中央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采取的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农业补贴等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就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组织载体上还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制度安排, 而大力扶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就是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在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 地方政府有着相对特殊的身份、地位、职能和行为。一方面, 它是国家上层建筑体系和国家行政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 又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样一种双重身份使得地方政府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民组织化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发展史, 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农业合作化高潮和人民公社体制的确定, 以及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破除以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建过程, 都始终存在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抑或无所作为相交织的矛盾。[4]在民主体制的制度下, “代表人民经济利益的合作组织, 自能发挥其民主的精神;否则, 整个政治经济体制如果是在独占、操纵、垄断的情形下, 则合作组织的民主精神往往被阉割, 合作运动的灵魂往往被出卖, 合作的效用, 亦就往往被变质地利用”。[8]笔者认为, 我国政府在农村合作组织中主要的作用是提供公共服务。然而, 尽管政府的扶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所需的必备条件, 但前提必须清楚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范围, 且政府的扶持应以尊重市场规律和不干涉农民组织的正常运营为前提。同时, 政府的职责还应表现在增加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强化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示范范围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合作组织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明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经济服务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 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业务指导和组织保障。

3.关于引导市场发挥扶持作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问题

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农业合作经济, 必然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而市场的信息是千变万化的, 刚刚起步的农村市场经济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发展瓶颈, 而农业合作的资金投入问题即是制约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 通过采取政策优惠等方式来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发达地区资本进行投资,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并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开展不同程度的农业合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鼓励和引导各类工商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来, 一方面, 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广泛吸纳企业资金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的建设,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 也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使企业可以与对应的农业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避免了与分散的农户进行一次性搏弈的恶果。同时, 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质量。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任务, 也是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的根本目的。从现阶段看,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农民增收, 国家相继出台了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善农村信贷环境、稳定粮食保护价水平、放开粮食市场、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振兴乡镇企业、疏通农民进城就业渠道等政策。但从长远看, 要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是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检视长期以来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 不难发现,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农民经济地位薄弱、增收难以持续的制度樊篱。对此, 各地应在“多予少取”的总体方针下, 借助市场的扶持作用, 促使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共同推动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 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的重点关注及政策的扶持也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总之, 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既需要维护农民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形成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也需要发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作用, 借助市场的有效方式, 形成强有力的外部推动力。只有通过外部推动力和内在驱动力的有机结合, 形成上下一致的动力机制, 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载体。

参考文献

[1][6]赵泉民.20世纪中国合作经济困境的比较经济社会学分析[J].学术研究, 2005, (08) .

[2]申端锋.指标的指标化——关于税革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一个解释框架[J].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2) .

[3] (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

[4][7]张红宇.对新时期农民组织化问题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 2007, (04) .

[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研究新农村 篇11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 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站 创新

一、文化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公共事业健全、保障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

文化产业首先是一个产业,有经济效益,可以带来农民经济收入增长,有利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许多农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其次文化产业有利于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建设文明乡风,其发展对于新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现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电视互联网在农村逐步普及,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村居民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讲,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效益差,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呈现供需均不旺盛局面,亟待振兴。

(一)市场供给不旺盛

农村文化产业的供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各级文化站、博物馆等;另一方面是民间自发型文化企业。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传统以煤炭为主经营思路的影响,山西农村民间自发型文化企业大都表现为红白喜事演奏班子,需求有限、企业少、规模小、效益差。

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主阵地,但市场化程度差,经济效益差,地方政府缺少资金投入和经营热情,县乡级电影院基本不再营业,县乡村三级文化站功能大幅萎缩。地方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上做的较好的是吸引外来游客旅游文化产业,而对本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不太关注。但是农村旅游文化产业仍处于较低层次,以门票经济为主,经济效益有限。地方电视台是现在各级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的前沿阵地,但电视播出领域竞争激烈,地方电视台人财物有限,难以推出高质量的节目,好多地方电视台除当地新闻和转播过时连续剧以外,很少播放其他节目,文化宣传主阵地基本丢失。

(二)需求有限

第一个原因是北方农村文化中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需求不旺盛,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感觉无需再有任何努力,且安于现状,不能动力去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改革中一些负面因素对农民心理的影响。比如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难,农家子弟失去了前辈大学生以学历跳出农村捧上终生“铁饭碗”的机会。如今大学毕业生要靠自己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使得农村大学生感觉改变自身处境有困难。农民缺乏学习文化、提高文化素养的积极性。

(三)农村特殊发展时期带来的问题

近年,山西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土地经济”和“资源经济”,因此山西农村出现了出卖传统宅基地发家的“土地富豪”以及“煤炭富豪”。经济问题对于农民一直是天大的事,这些“土豪”的出现,使得许多农民认为“文化无用”,发家致富要靠运气,靠祖宗阴德庇佑。

农村新崛起的“土豪”由于自身文化素养所限,富裕以后不思回报乡亲,而是贪图个人享受,甚至为富不仁,欺压乡里。加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农村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农民在日子普遍好转基础上收入差距加大,农村治理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官员认为文化产业是高投入、低回报,且无短期政绩,看不到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以及文化素养提高对当地民风、宜居以及人才集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四)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一面在许多地区“死灰复燃”

农民收入提高后,也在谋求精神享受。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一面在农村“死灰复燃”。很多地方烧香拜佛、大修祖坟、重男轻女的封建迷信思想及活动盛行,赌博甚至卖淫嫖娼也有所抬头。与此同时权力崇拜,重面子、重关系、消费攀比、投机经营行为也愈演愈烈,一些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生产大量假冒伪劣农副产品,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五)农村教育质量差,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农村子弟的教育很大程度来自学校和社会。但是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实施多年的素质教育,在农村的效果不太显著,农村还是以功利性很强的应试教育为主。作为家长的农民自身,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方法也不是很得当,对子女起不到很好的示范教导。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近年来985所院校普遍呈现农村生源就学比重下降。

总之,农村文化产业现状不利于农村长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城乡一体,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产业化,农产品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证,生产过程环保安全。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高质量的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三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资金运作人才以及社会管理、电子商务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引进、留住都需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地方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文化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功能发挥。endprint

1、为文化企业营造良好环境

(1)人才引进

人才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地方政府可成立文化产业人才服务中心,专门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从培养、引进、留用等方面进行宏观管理。培养方面,支持呼吁地方院校增设相关专业,企业和相关院校专业达成协议,尽早动手,定向培养;建成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样有利于企业和人才相互了解,及时沟通。对于企业发展需要的有经验人才,可以组织各企业到文化产业发达地区进行集体招聘,企业也可以借助猎头公司等专业人才服务机构解决。

地方政府要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留用提供多种便利条件。比如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专业型人才开办专业服务公司,解决文化企业对上下游供应链服务的需求。

(2)资金支持

创意性文化产业有特色有创新,利润优厚,市场生命周期长,但是投资大,见效慢,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前些年煤炭、房产利益诱人,很少有资本愿意投入创意性文化产业,政府对于有特色有市场前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在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牵线搭桥,通过税收减免和优惠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3)坚持市场化运作,疏堵结合行政管理

自由竞争市场环境是农村文化企业最好的成长平台,除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外,政府要坚持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不干涉企业日常经营和决策,打造一个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文化产品,打击不公平竞争的运行环境。

在具体行政管理上疏堵结合。对于符合规定要求的文化经营单位,发放经营许可证,而不是吃、拿、卡、要,查处封建迷信、赌博、非法音像制品等不健康文化用品营业场所,吊销企业执照并且加重罚款。

(4)提高企业家素质

第一种方式是鼓励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到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广东江苏等地学习取经,也可以去韩国、英国、美国、法国等国进行考察。第二种方式是请进来,邀请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学者或企业家来山西进行讲座、座谈,开展咨询等,使山西农村文化企业领头人能够开阔视野,了解行业机会把握商业机遇,正确决策,引导企业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前进。

(5)发展经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山西农村居民收入有限,用于文化消费的比例低,绝对金额少,“仓廪实而知礼节”,要提高农民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热情,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目前山西农村非常突出的贫富悬殊问题,使农民有能力消费文化产品,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消费。同时提高文化产业意识,以文化市场开拓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达的广东地区,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不只是投入,更是产出,政府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现在是广东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值高收益大。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功能发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农民接受文化熏陶的最好场所,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明确文化站运营目标和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社会作用,重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功能发挥。

(1)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各县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重大文体设施体系,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乡镇则要强化文化站功能,组建集图书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村级则主要根据方便实用原则,建设农用书图书馆、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等[2]。 针对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创新机制,秉承“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

(2)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开发适合农民的文化产品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村文化干部的工作,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提高文化干部待遇,同时从农民中选拔文化骨干,吸引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能的农民加入文化站,稳定壮大农村文化队伍。

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的文化产品,催化培育发展农村文化市场[3],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深入农村、接近农民,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村实际,创作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引导农民思想转变,提高农民素质。

(二)文化企业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文化企业是市场化经营主体,不但要传承宣传文化,而且要追求经济效益。

1、树立长期经营思想,做好经营规划

现阶段山西农村文化企业以复制性为主,投入少,见效快,山西农村文化企业要转变过去不愿投入创意创新的短期经营思想,树立长远发展观念,转向创意创新性文化产业,无论传承型历史文化企业还是新型文化企业都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企业要分析自身内外部经营环境,明确自身经营目标,做好长远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2、走市场化道路,深入调研目标客户群

走市场化道路对企业最大考验也是最好的机会。对于山西农村文化企业来讲,其目标市场分为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市场化要求企业全面分析市场,分析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明确自己目标消费群,研究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农村市场消费水平低,需要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贴近现实生活,强调“生活艺术化”;城市市场要求有特色有亮点,强调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时尚性、创新性。

3、挖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注重高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

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取得突破,必须注重挖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根据目标消费群性格环境文化倾向,开发新产品,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让产品始终保持对顾客的新鲜感,具有市场感召力。比如针对游客不满足于观光旅游的心态,山西武乡八路军文化园,运用现代声、光、电、机械等先进载体,推出了“反扫荡”,“太行游击队”等精品实景剧生动再现历史场景,同时,搭建了参与体验平台,游客可参与“当一天八路军”的角色扮演活动,穿军装、照军像、扛步枪、吃小米饭、住老区炕、唱抗战歌曲、看抗战戏剧等,深度体验八路军文化,身心全都回到抗战年代[4]。

(三)提高教师待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农民子弟的素质,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文化事业现在和未来。针对现阶段农村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首先要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回乡就业,同时统筹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开办家长学校,鼓励家长多看书,看好书,为孩子做榜样,同时学习教育心理等知识,引导家长了解儿童心理,放弃简单粗暴的打骂恐吓教育方式,而是去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欣赏孩子。

参考文献:

[1]360百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http://baike.so.com/doc/53

75933.html,2013—11—11

[2]中国台州网.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http://www.taizhou.com.cn,2007—12—11

[3]疏仁华,胡松年.安徽农村居民文化生活调查与建设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2007(3):56—59

[4]纵横中文网.山西武乡八路军文化园,现已正式开园[N].http://comic.zongheng.com/news/5046.html,2011—09—07

[5]汪振军.广东文化产业崛起的启示[J].新闻界,2012(4):37—40

〔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山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研究新农村 篇12

随着社会转型,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率有了明显增长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 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福建省一些地方派出所的数据显示, 在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 有60%是农村留守孩子;四川眉山市下属某县2003年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人23人, 其中农村20人, 农村留守学生12人。综观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特点如下:

(1) 从犯罪性质看, 侵财和暴力犯罪突出。如在临邑县检察院近年所办理的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 罪名涉及盗窃14人, 占所有涉嫌罪名的42%;抢劫11人, 占所有涉嫌罪名的33%;侵财型占犯罪类型总数的94%。施暴程度不断加重。

(2) 性犯罪呈上升趋势。涉及农村未成年人性犯罪的案件呈逐年增长趋势。案犯年龄段主要分布在15~17岁之间。主要作案对象是自己熟识的同学、邻居, 作案手段大多以诱骗、威胁为主。

(3) 从犯罪年龄看, 逐渐趋向低龄化。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由3年前的18、19岁逐渐降低到14~17岁, 这一年龄段占了犯罪总人数的60.2%。

(4) 从犯罪主体看, 辍学、失学少年人数居多, 且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

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1)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极化与排斥。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根源是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极化与排斥。哈姆尼认为:“ (社会极化是一种) 社会分布的变化, 是从统计上的正常状态或者鸡蛋形的分布向底部和顶部相对地或者是绝对地增大过渡, 而牺牲中间部分的过程。”这种定义揭示了社会极化的内核:收入差距会产生贫富阶层分化。在社会转型中, 农民是最大利益受损群体, 他们对财富的占有很少, 社会阶层分化会形成激烈的社会矛盾, 这种社会紧张折射到农村未成年人身上会形成心理失衡, 在得不到及时调适和自我控制能力低下的情况下, 容易走向犯罪。

社会排斥是指由于社会公正失衡导致的个人、团体和地方等被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社会排斥大致可以分为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福利制度排斥、教育排斥和文化排斥等。农村未成年人在各种社会排斥下难以得到经济、制度、文化的支持, 最终由于经济压力或心理压力而走上犯罪道路。

(2) 家庭。父母的基本素质低下、冰冷的家庭气氛、紧张的夫妻关系等不良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难以泯灭的影响。由于受文化限制, 很多农村未成年人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失当, 自身行为不检点, 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残缺的家庭结构或者父母经常吵架, 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以上因素会使未成年人产生认识上的偏离, 造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异常, 走上犯罪道路。

(3) 学校。学校教育的缺失可能导致社会成员违背现行社会规则。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 追求“升学率”, 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农村学校法制教育落后, 缺乏专业老师和灵活的教育形式, 不能使学生形成与法律规范相适应的价值观, 约束好自己的行为。

(4) 农村社区文化。当前农村社区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文化设施落后, 群众文化生活单调, 有些地方封建迷信等愚昧活动盛行, “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泛滥, 一些负面传媒文化, 如“黄色”光盘、淫秽图书、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农村, 对农村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很容易诱发犯罪动机。农村道德的滑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也使得不良的农村社会风气给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造成了“污染”。

2.2 主观因素

(1) 文化程度的低下。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落后, 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 农村学龄儿童失学辍学现象严重, 相当一部分农村未成年人不能接受更多的现代教育。由于文化程度低下、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一定的社会技能, 农村未成年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日益被边缘化, 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中农村未成年人被隔离和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产生的社会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越强烈, 越容易导致其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 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受历史、社会和家庭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些农村未成年人往往不能接受比较完整的文化教育, 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文化素质的低下加上生活面的狭小, 造成这些人法律意识淡薄。

(3) 价值观扭曲。价值观念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和人格核心部分, 未成年人所建构的价值体系是否正确, 关系到未成年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能否做出积极有效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等不良价值观和“黄、赌、毒”等不健康文化, 严重地冲击和腐蚀着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 使其易被诱惑实施犯罪。

3 新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控对策

3.1 促进社会制度变革, 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推动户籍制度和迁移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融合。我国在进行户籍和迁移制度改革时, 必须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体系, 建立统一的国民待遇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上使农村未成年人不应受到来自制度性的社会排斥, 使城乡能得到同一的国民待遇。

(2) 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稳定。公正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增强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 消除或者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缓解社会矛盾。因此,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将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延伸到农村。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统一确定基本生活支出, 财政支付低保资金, 全省23万生活困难农民与3万城市贫民共享这项权益。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阶层偏见和社会歧视, 缩小社会差距, 使农村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进一步的制度保障。

3.2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强化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防线

(1) 优化家庭文化环境。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环境、增强家庭的教育和“过滤”功能, 对于农村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的形成起着基础作用。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主要依靠父母的文化素养、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教育子女的方式、内容以及亲子之间的关系等。

(2) 优化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包括学校周边环境和校园文化。有关部门应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 对于学校周边的网吧、书店、饭店、娱乐场所等进行严格管理。当前农村学校应重视培养校园文化, 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模式, 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

(3) 优化社区文化环境。社区是社会细胞、社会的元素,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控离不开农村社区的积极参与。社区预防的重点在于社区文化环境的塑造, 因而要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3 加强自我预防, 提高预防犯罪意识和能力

(1) 及早关注可能犯罪农村未成年人。根据调查,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主体有以下几种: (1) 学校流失学生。流失生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而不在学校的青少年群体。有的学者就把流失生“誉为”———未成年犯的后备军。 (2) 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人。近几年来, 随着家庭离婚率的上升以及其他意外事件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数量日渐增多。 (3) 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近年来, 流动在大中城市的农村未成年人数量增长较快, 除了随其在该市打工的成年亲友以外, 有些是因厌学、失学而滞留的。要引导以上未成年人正确面对社会, 预防犯罪。

(2) 加强文化道德教育。提高农村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普遍程度, 重视其道德教育, 养成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性, 从而有利于控制犯罪的产生。农村未成年人在初中毕业后即丧失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有的甚至未能完成义务教育, 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较弱化, 必须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

(3) 提高心理素质。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地加强情绪和意志锻炼, 培养心理素质, 提高适应社会、防范风险的能力。心理素质培养分为: (1) 抗挫折心理。事先对未成年人进行挫折教育, 可以有效抑制其受挫折后的消极心理,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2) 自立心理。帮助未成年人克服紧张情绪和依赖性, 使未成年人能独立自主地适应并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3) 正确的竞争心态。社会中各类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要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对竞争抱平常心态。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 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家庭教育的缺失, 缺乏道德约束, 留守儿童违法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及早关注留守儿童, 也是研究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中之重。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 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在乡镇已经基本建成, 但新农民、新风尚还有所欠缺,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迅猛增长就是其突出表现。它关系到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新农村的真正实现,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新农村,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王宗飞.留守孩子”令人担忧[N].中国青年报, 2004 (9) :13

[2]王健, 刘宗胜.农村青少年犯罪——社会无法承受之痛[J].小康生活, 2005 (8) .

[3]王立明, 张兆利.迷途羔羊令人忧——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透视[J/OL].检察日报正义网, http://www.jcrb.com/zyw/n265/ca254786.htm.

[4]金其高.论犯罪研究的基本角度[J].犯罪研究, 2004 (4) .

[5]Hamnett.C., 1998, Social Polarisatio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Welfare Regimes, in Musterd, S.and Ostendorf, W., Urban Segreg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6]曾群, 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 2004 (3) :11-17.

[7]文小勇, 石颖.三农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J].中国社会学网.

[8]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预防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8) .

上一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下一篇: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