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12篇)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1
摘要:新农村体育事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是互动的关系, 应加强相关法规建设, 合理引导体育产业发展, 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增强农民体育事业意识和促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这对我国今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体育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事业,农村经济
一、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内涵
根据有关学者对体育事业内涵的界定, 体育事业可以分为广义的体育事业和狭义的体育事业。广义的体育事业是指体育事业已成为“人们从事的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的活动”;广义的体育事业不涉及这些体育事业单位及其活动的经济性质, 不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体育事业单位, 还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体育事业单位, 都属于广义的体育事业的范畴。狭义的体育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支出的不进行经济核算的体育事业单位, 是广义的体育事业的一部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事业工作的意见》中对体育事业工作的论述, 不难看出, 相关政府部门认为体育事业主要包括竞技体育事业、群众体育事业和体育事业产业三大部分。结合该体育事业“三分说”, 本文认为, 体育事业主要由竞技体育事业、群众体育事业、学校体育事业、体育 (事业) 产业四个部分组成。新农村体育事业实质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体育事业的简称, 它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 广大农民为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在农闲或劳作休息时所开展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体育事业娱乐活动;是以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事业活动;其发展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 并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与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相协调的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 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农村体育是一项农民群众喜爱、发展迅速的农村社会事业, 是农村群众素质和综合实力的象征, 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必将导致广大农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 越来越迫切。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 面对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 近年来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增加, 这些均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一项公共投资, 体育的投资效益主要以隐性的方式缓慢而持久地释放出来, 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农村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减少农村居民的发病率, 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减少医疗开支, 从而间接创造社会财富。从此观点出发,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
(二) 农村体育事业拉动农村体育消费, 推动产业发展
从我国农村发展历史来看, 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农村人群体育消费意识淡漠, 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理论上讲, 消费人口的规模决定着体育市场的规模。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 也就孕育着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随着新农村体育建设的推进, 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我国农民的体育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体育观念的改变加之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会大大推动新农村体育消费的市场发展。同时, 体育消费是一种发展型和享受性消费。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也将激发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欲望。因此, 体育消费的扩大, 将推动新农村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 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就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约着农村体育经费投入水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体育消费水平。调查表明,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体育发展水平, 经济状况决定着农民的体育需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也造就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目前,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江浙发达地区的农村, 从经济基础、个人意识到经济、社会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 已经变成一个开放性城乡融合的社会, 体育发展很快, 体育设施条件甚至超过了城市社区。经济的振兴、农民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 使得富裕农民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内生性的需求, 体育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活动内容和形式, 农村体育的运行机制开始从政府主导型向自发型转变。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开始从“劳动替代型”向“健康娱乐型、人际关系型”等多元方向转变。然而, 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经济的发展滞后, 农村体育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有些地区, 农民早有健身需求, 但客观条件迟迟不能跟进, 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有的地区, 农民体质健康状况欠佳, 却未意识到对锻炼的需求。
(四) 农民低收入水平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体育是增强人民健康、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形象的一项事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国家相应加大了对城市体育的投资, 城市体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可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 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势头, 但是发展很不平衡。
从总体上讲, 在占我国多数人口的农村, 平均经济水平依然很低。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城市下岗潮流的影响下, 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增幅随之下降, 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位居温饱线上的农民不可能去进行体育活动。当然, 并不是一切体育活动都需要资金消费, 正是这样, 农民的体育消费层次也就被限制在很低的层次了, 体育消费水平本身就是判断体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 体育的发展也相对较低, 虽然在校学生有相应的体育课, 但是由于当地经济水平限制, 不可能为学校拨出宽裕的资金, 用在体育设施上的投入就更少了, 在校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重, 不可能从学生身上筹集资金来建设体育设施。
由于农村缺乏有效的保障, 所以农民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时间不停的劳动来增加家庭收入, 至于体育, 对他们来说便成了一种奢侈品。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之间的差别也很大。在我国南部和东部地区, 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许多发展较好的农民有一些闲暇时间, 娱乐范围相当有限, 他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时间反而又投入到市场活动中, 以提高收入, 能够把体育作为生活必需的还很少。打牌、下棋、搓麻将也算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 但在某些地方却使其成为了赌博的消极行为, 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忙于解决温饱问题, 更不可能谈体育消费了。
三、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地方体育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是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化, 农村体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有的部分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体育发展的需要, 各种“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是不断健全法制。为此, 应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前提, 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和运行秩序, 明确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在发展体育事业和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基本权力、责任和义务。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治体”, 强化体育执法和执法监督检查, 完善体育执法监督体系, 严格执法程序, 把《体育法》和各项体育法规落到实处。为了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步伐,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为此, 各有关部门必须根据《规定》加强农村体育法规建设, 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规体系, 如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农村体育经费及建设资金的配套与管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骨干的培训与管理以及农村体育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立法都应加快研究, 使农村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普及化的方向良性发展。广泛开展体育法规的宣传, 创造良好的体育法制环境。以《宪法》为指导, 以《体育法》为龙头, 以行政法规为骨干, 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基础, 建立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体育法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执法监督及法律服务体系, 探索并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又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法律体系, 使群众体育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 合理引导农村体育事业产业的发展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 自然条件复杂, 加之改革开放程度不一, 边远地区与郊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 即使在同一省市、县、乡内, 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一样, 因此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产业在形式上必须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
首先, 因地制宜, 开展野外体育事业产业等特色项目。现代社会, 体育事业参与的场所出现了新趋向, 向自然挑战和在健身中享乐已成为一种时尚。于是, 野外体育事业便逐渐盛行, 与之对应的野外体育事业产业也呈现了勃勃生机。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 各地区、社区和郊区农村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 开发出登山、滑沙、攀岩、激流冲浪、蹦极、高山险走、山野马拉松、漂流等项目, 吸引城市居民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 体验挑战自然, 战胜自己的满足感, 又能加快当地体育事业附属设施的健全, 农民健身意识的增强, 从而通过农村居民的参与组织, 广大城市居民的参与, 加速体育事业产业更全面的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增加农民的收入, 从而提高农民参与体育事业消费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农民的体育事业消费需求, 增加农民参与体育事业消费的欲望。其次, 拉动体育事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是开发体育事业产业的宝贵资源, 由于郊区处于城市和农村的接合部, 在地理位置上更适合城市群体的各种休闲消费, 因此结合自身的人文、自然条件同时形成健身娱乐、竞技表演和体育事业旅游等娱乐形式充分发展有特色的体育事业产业。与农业生产特点相结合, 灵活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由于农村客观上存在场地设施少、时间难以协调等实际困难。因此, 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利用节日 (如元旦、春节、五四、端午、十一) 开展体育事业比赛和表演活动。活动和比赛项目也应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为主, 比如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等等, 在一些软硬件较好的乡镇, 可以逐步推广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加大经费投入, 多方筹措资金, 不拘一格培育农村体育事业市场。
(三) 加强体育事业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农村中发展体育事业, 最大的困难就是农民的健身意识尚不成熟、完善, 大部分人希望了解怎样进行科学锻炼, 怎样提高竞技水平。农村地区居民多、人员分散、需求多样化等特点, 仅靠乡镇极少数的体育事业专职人员开展体育事业指导工作是不现实的, 因此加强体育事业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体育事业主管部门应利用农闲时节开设体育事业指导员培训班, 培养农村体育事业骨干、体育事业指导员和积极分子, 真正起到指导农村地区能经常性地开展体育事业活动, 宣传体育事业科学知识, 传授体育技能, 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 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事业消费, 提高体育事业骨干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充分发挥其作用: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政府还应调配退役运动员, 引导和鼓励高校体育事业教育专业大学生到乡镇等基层组织就业, 可利用工作之余从事农村体育事业健身指导员工作, 进一步充实农村体育事业指导员队伍。做到村村有指导员, 村村有健身点, 实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化、网络化、科学化, 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事业人口。
(四) 加强宣传工作, 增强农民体育事业意识, 引导体育事业行为消费多元化
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进一步转变农民的健身观念。近年来,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民进城打工, 农民的收入、经济状况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 农民的社会地位、人口素质、经济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 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 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 农民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增多, 这使得农民在财力和时间上具备了追求物质消费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农村居民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逐渐改变, 农民的体育事业意识和对体育事业的价值认识将与现阶段的城市居民接近和靠拢。农民市民化后所具有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联结效应及融合效应将为进一步普及农村体育事业, 扩大农村体育事业人口发挥重要作用。
1.加大对新体育、新生活和全民健身的宣传。
充分利用一切新闻媒体, 如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讲座、宣传栏等进行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 体育普及程度的高低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讲究科学, 健康投资和健身消费成为富裕家庭生活支出的一部分。
2.促进农村各类性质健身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农村健身服务业仅靠国家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因此引入民间资本、发展多种性质的健身服务业对农村体育无疑是一种补充和促进, 以满足农村农民的体育需求。地方政府可在土地使用、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 并对企业的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 使其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 从而为农民提供各种公益、无偿的或低偿的、有偿的健身、康复、休闲、娱乐等体育活动。
3.建立和规范农村体育健身信息服务市场。
要建立农村体育健身服务的信息发布制度, 为市场和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同时规范各种健身从业资格和各种服务标准, 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健身服务, 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信息。
(五) 积极促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近年来, “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政策保护鼓励的力度, 逐步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距。如果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 他们就会渐渐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并参加体育事业锻炼, 最终使农村体育事业活动得到广泛的开展。
经济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经济状况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制约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生产的现代化, 农村的体育事业市场将会打开发展之门, 要彻底解放思想, 想方设法, 积极提倡、鼓励和扶持农村体育事业个体、专业户和社会组织, 指导、协助其成型和有序发展, 普遍形成农村体育事业“市场”内多方受益的局面。体育事业消费结构、需求层次等都会发生本质的改变。因此,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扩大农民的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
[本文系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G200806)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1532217) 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曹军, 于军, 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6) .
[2]陈斐, 康松.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对策[J].求实, 2006 (2) :83~85.
[3]陈梦周, 吕明元, 李实.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5 (4) :66-70.
[4]陈源.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J].行政与法, 2004 (8) :20-23.
[5]刘志民.丁燕华.我国小城镇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事业科技, 2003 (9) .
[6]李留东, 张文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15-17.
[7]李继伟.高希彬.体育事业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11) :20-23.
[8]靳贤胜.体育事业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 (3) :30-32.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2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
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
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
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
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转型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詞: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493-04[HS][HT9SS]
收稿日期:2014-11-1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4SJB234;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编号:1401008C。
作者简介:卞素萍(1973—,女,江苏扬州人,博士,讲师,从事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研究。E-mail:924382340@qqcom。
我国过去传统城镇化是传统工业化道路下的城镇化,牺牲了生态环境并使资源过度消耗,粗放式用地虽使空间得以扩张,但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没有提升。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忽略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社会矛盾积累并日益突出,它也是针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盲目扩展的城镇化方式而言的。因此,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它以人为核心,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强调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加快综合配套改革的步伐等。
1新农村建设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截至2013年年底农村人口还占463%,近63亿人口,可见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是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我国人均耕地仅01 hm2,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约06 hm2/户,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1]。
11二元制结构的存在及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城乡差距的扩大使城市内部形成新的二元化结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镇化是大量农业人口成为城镇人口,从事二、三产业的历史进程,因此就业成为核心。我国城镇化近年每年增长13百分点左右,每年相应增加1 800万城镇人口,而国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 200万个左右。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因文化层次低,缺乏专长,较多从事脏、苦、险、收入低的工作,虽生活在城市,但在身份、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消费水平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差异明显,由此形成二元结构问题。因农村人口多且人均耕地少,农产品价格受许多因素影响,所以仅靠农业生产不可能解决发展问题,因此,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既要扩大内需,又要以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增长为前提,坚持“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的方针。
12村庄规划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村庄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小而分散且历史悠久。现今的农村对生活环境和各类设施有了更高要求,包括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的改善等,但因区位、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例如,有些地区因低水平、低效益的各类产业占据了大量土地,土地使用不经济且侵占了宝贵的农业生产用地。此外,对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可以达到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村庄之间缺少区域间的统筹协调,一些村庄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盲目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甚至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引进房地产来带动村庄改造。村庄间对基础设施等公益性建设无人问津,如任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进行优化调整,则难度和成本都会加大。有些村庄远离交通干线或居民点规模较小,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大、效益低、建设难度大,未从区域统筹的角度来考虑村庄布局和发展方向。同时,村庄规划缺乏细致、集约的综合措施来应对量大面广又相对分散的村庄部分,尤其是规划深度不够。
13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点
城乡发展受自然界的环境容量、生态载力的严格制约,如果其运行和发展突破了极限,会导致整个城乡生态系统或其关键部分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不能恢复原状和平衡,其中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问题最为明显。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发展速度,追求城镇化率和地区生产总值,忽视城镇化的质量提高及农民的发展和素质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过度消耗。“土地财政”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扩展的城镇化方式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忽视了质量发展,甚至剥夺了农民的权益。此外,还与有关政府部门以城镇化率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有关。
14农村土地利用与乡村旅游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得到关注。乡村特征使乡村旅游业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特殊吸引力,但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减缓了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步伐,尚未形成统一规划、经营、特色鲜明的格局。另外,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生态环境等的不完善也影响其发展进程。乡村旅游业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显现,旅游项目的实施和基础、服务设施等的改造和完善需要一定比重的土地资源作为支撑,我国虽幅员辽阔,但人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最大化实现土地利用效益走集约化道路是重要课题。
15对新型城镇化内涵认识不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这强调了城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但过去对此认识不足。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同工业的交融与协调发展,使现代大工业为农业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和优良的物质技术装备,加快了农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是未来的趋势,逐步实现用工业反哺农业,通过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和制度方面的建设,才能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工农差别,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2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探讨
21多维度打破二元制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推进城乡融合过程中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多途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持续发展。例如,美国通过增加农业固定投资比重,法国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可见,加大财政投入可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帮助农民多渠道增收和加强农产品竞争力[5]。
政府要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中的不公正待遇,加强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改善他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其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市场真正成为一体化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组成。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围绕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从提升总量、层次、质态等方面入手,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多样的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机手培训、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技能和水平[1]。由图1可知,2009—2013年高邮市人均收入不断递增,农民可支配收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F(W10][TPBSP1tif][F]
[JP2]加快城鄉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将其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6]。
22村庄规划应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存在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且其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不能与市场有效衔接、抗风险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此外,农村第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较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且效率低下,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趋同[7]。我国村镇产业发展只有实行产业集群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产业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问题,从而有利于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及科学配置,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6]。加强分工和协作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8]。
村域规划应因时制宜、风格鲜明、重视基础,通过规划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社会文化事业,从而推进村域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村庄的整体规划,并与其目标、规模、年限相一致。统筹解决好村域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对外交通和产业空间布局等问题,包括农田保护和利用、科技农业及农业设施规划建设等问题。村庄的道路及市政设施规划的完备程度、运转情况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尺度,要做到经济适用、便于实施和使用。
村容村貌代表了其历史文化和整体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它的整治要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为基础,改善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注重乡村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延续,结合自然条件挖掘特色内涵,培育示范典型,突出重点,营造现代化新农村的特色面貌[9]。
23新型可持续健康的城镇化道路与经济转型
中国的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只有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对国家和世界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应我国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污染大等不可持续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低碳的、环保的、节约创新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过程。其转型发展还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和完善。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正积极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经济转型前进。它的地理、生态环境及交通都十分适合生态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打造好生态农业,继续加大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实现其品质、品牌、产业竞争力和市场拓展的全面提升;依托特色产业基地,致力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强化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对接,推动人才培养、新品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行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对外招商引资。例如,在第七届竹文化节中,太华镇承建的宜兴展示中心展出竹制品3 800余件,展示了太华镇形象及转型发展的能力与潜力(图2。
政府在转型发展中要发挥积极作用,如加强村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高效及低污染的城镇交通网络建立等,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平衡发展的模式,在此过程中须强调资源的节约及城镇的宜居度。只有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才能促进经济转型[10]。
[F(W11][TPBSP2tif][F]
24协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乡村旅游业
经济、社会和空间三大结构在城镇发展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合理的结构不会自发生成,市场机制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起重要作用,但完全靠市场机制也不能形成合理的结构[11]。村镇规划的主要职能正是安排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使之形成合理结构。重视我国小城镇发展在空间地域结构方面的问题: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数量不少,造成布局混乱和损失;第三产业用地和道路、绿化用地不足,城市交通紧张,生态建设滞后。因此,应加快城镇规划的改革步伐,强化城镇规划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职能,各专业规划应尊重它并与之协调。从空间角度来说,城市化又是土地用途转移的过程,其进程并非是减少对农产品需求,增加城市用地、商业用地,导致城市与农业用地的冲突,并涉及土地等一系列制度与政策改变。应使城市用地更集约,在有限土地上提供更多住房及工业、商业空间。村镇土地利用方式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坚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严禁村民在向镇区集聚过程中对土地重复占用;恢复退化的土地;逐步建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机制,形成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12]。
土地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开展要重视土地的集约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损耗及浪费,协调两者的关系成为关键问题,因为两者相互联系又互为驱动因素,因此要重视村庄专项旅游规划的编制。欧洲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基于村庄旅游资源的相关产业策划,政府也适时推出了支持计划和鼓励政策,使其成为村庄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通过村庄旅游业实现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宜兴市太华镇在推进旅游特色主题景区建设方面初见成效,通过旅游投资企业主动对接市场主体,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运动等为内容推进景区综合开发建设,探索独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围绕加快转型发展大局,按照“打造花海养生胜地,建设旅游特色名镇”的总体目标,致力把太华镇建成云湖景区的核心功能组团、宜兴旅游产业的新兴板块及国内一流、长三角著名的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实现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增强生态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该镇着力打造旅游元素(图3,不断加快功能性载体建设并为其留足空间。当城镇在其优势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时候,繁荣和增长的可能性才能发生,小城镇只有理解了影响它成功的因素及经济发展长远规划的价值时才能繁荣[13]。
25走四化同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CM(25]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CM][FL]
[F(W21][TPBSP3tif][F]
[FL(22]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区域、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坚持四化“统筹并举”,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如美国在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了粮食和原料的问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农产品的出口又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积累资金[14]。
为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区选址要考虑城镇整体空间布局、选址及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各种资源等,高效率利用资源,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一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装备投入。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拓展政产学研联合。实现资本、技术、市场和人才的优势互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引导重污染企业转型发展。研究开发少废、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以及废物资源化技术等。集中建设相近地域内的企业和废物处理设施[15]。三要做优做强优势产业,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要兼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6]。
高邮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突出镇域经济崛起。高邮市三垛镇、临泽镇、菱塘回族乡加快完善功能,增强承载能力(表1,重点解决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问题。如在中心市区推动开发区与马棚街道、龙虬镇融合发展,推动城南新区与高邮街道、车逻镇、卸甲镇互动发展;在湖西地区开展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光电园区与菱塘回族乡、送桥镇一体化发展;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强化产业立镇,汤庄镇着力发展特色工业、培育空港经济。[FL]
[F(W8][HT6H][J]表1高邮3个典型中心镇特色分析[HTSS][STB]
[HJ5][BG(!][BHDFG3,W6,W5。2,W39,W5W]中心镇面积(hm2人口数量(万人特色等级
[BHDG3,W6,W5。2,W39Q,W5W]三垛镇11 376650320家企业,其中3家过亿,形成四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纺织服装、消防器材、五金机械、精密制造江苏重点
[BHDWG12]菱塘回族乡11 810596中国绿色小康百家乡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百强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江苏重点
临泽镇5 300233产业集聚度高,鞋业、服装加工业、包装纸业、面粉业等产业配套链条完整,规模扩张快速扬州重点[HJ][BGF]
注:表中的数值根据《高邮统计年鉴》整理而成。[F]
[FL(22]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4
近年来,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措施。一方面, 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局面;另一方面, 在直接的政策扶持给农业带来表面繁荣的同时, 农业现代化滞后的矛盾却日渐突出。如:取消农业税后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缺位与农村村民自治的组织无序;部分征地过程中农民利益的“政府侵吞”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市场引导下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与农村持续增收的路径闭锁, 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认为, 农村合作组织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制度起因。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其意义愈发凸显, 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 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也就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2003年, 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税费改革启动, 至2006年, 各省、市、区均取消了农业税。与此同时, 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减轻乡村两级组织运转的行政成本, 各省、市、区又相继启动了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 通过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方式强化了基层政府组织的效能。从目前来看, 这些改革措施的效应已经显现。有学者认为, 乡村组织已经成为什么都不干, 只是维持自身运转的组织;也有人认为, 乡村组织开始转变策略, 在“实践中对自身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使自己处在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为了不与农民发生正面冲突, 就要少做事, 甚至不做事, 但乡村两级组织又不能不干事, 于是, 将原来的软指标当成硬指标来做, 也就是将软指标硬指标化, 成为了当下乡村两级组织职能转变中的一个现实选择”。[2]显然, 在缺少了重要财源的现实条件制约下, 不少基层政府的管理活动大为缩减。可以说, 在制度型权力弱化和村庄政治选举化的背景下, 乡村两级组织弱化其管理职能已成为当前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的现实图景。在原本就不够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环境下, 缺少了乡镇政府的指导, 很多地方的村民自治开始流于形式。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 这种“消极行政”的局面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 如何解决取消农业税后基层行政管理的有序运行、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治理服务是当前乡村治理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农村合作组织因其内生于农村社区且具有能够弥补乡村组织职能部分空白的优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乡村组织一样, 农村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它的出现有效地沟通了农户与政府, 可以更好地承接国家和社会的资源输入, 有利于基层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管理, 节约政府的治理成本。笔者认为, 在零农税背景下要更好地发挥乡村组织的职能、实现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最佳途径。
2.强化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机制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后, 我国农村社会的管理就再没有完全回归到政治体制的治理范围内。亨廷顿在其政治学名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在现代化国家, 政治参与扩大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就是农村民众开始介入国家政治。”然而, 从我国当前村民自治的实践不难看出, 农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不高。村民自治只限于管理自身的事务, 对于延伸至乡村的基层政府管理组织——乡镇政府, 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明显缺位的。村民自治法下的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指导关系也没有得到严格遵守与有效发挥。基层政权作为合法化的权威, 处与强势地位, 一旦有利可图, 就容易陷入行政干预困境。由于受到教育程度、信息收集能力的限制以及松散的组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身为多数的农民在影响乡镇政府决策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却存在着“数量悖论”。在传统的社会中, 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只知道排斥政治权利, “这一点表现的决不只是冷淡;冷淡至少还显示了一种政治利益和政治参与的可能。但在传统的系统中, 只有像独裁者或贵族这样的精英而不是广大的群众有权利参与政治。在传统社会里, 存在的毋宁说是一种政治的屏障, 就一般社会成员而言, 它是一种长久忍受的痛苦, 它使人们甘受命运的捉弄, 或者从来没想过把他们的愿望变成政治要求, 或者心无疑虑地把要这样做的念头窒息泯灭。”[3]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与义务是什么, 遑论去维护和履行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从我国《宪法》精神的角度看, 村民政治参与可以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 从而保障农民当家作主。而村民缺乏正当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现实却使得这种地位得不到保证。例如, 在新一轮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大量的失地农民在政府的利益侵吞面前表现出无能为力, 因而非正式的利益表达盛行, 其中尤以越级上访与群体上访较为流行, 暴力式利益表达也屡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合作组织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享有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的有效方式, 体现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 强化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机制需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3.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民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收入是首要目标。作为利益主体的社会个体或社会集团只有从经济上获得了生存的独立性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奠定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则为生活于这种制度下的社会个体提供了获得生存的基础与机会, 同时也给那些分散无序的个体带来了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我国农民尽管数量庞大, 但分散化程度很高, 且由于整体素质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去抵御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由于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市场谈判能力较弱, 难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实际上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在国内市场上, 农民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如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过猛, 农民的利益常常受到侵害。在国际市场上,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 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如在有关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谈判交易中“集体失语”, 不能有效应对高组织化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挑战, 使农民福利在农产品进口中受到巨大损失。[4]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也使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 在市场引导下的贫富差距两级分化格局中, 农民是最大的贫困群体。近年来, 在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多予少取”的财政政策的直接支持下, 我国农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 但与我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 城乡差距依然在扩大, 农民与其它阶层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很大悬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制度, 即在合作运动倡导者及积极分子的推动下, 将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弱者组织起来, 使其从中获得依存感和实现更多的公平和利益。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尤其是经济性组织, 可以克服生产、流通小规模经营的困难, 降低交易成本, 化解市场风险, 提高农民的经济福利。同时, 对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衍生的利益自主的社会个体, 在其面临各种权力的制约时, 就会以契约为基础自发地组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职业的等等之类的社会团体, 以保护个体或团体自身的利益, 免除政治与经济上的振荡。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正是内生于这一体制背景下的制度变革之一。可以说, 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农村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都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
1.我国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根本基础
农村合作组织的主体是农民。从历史角度来看, 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思想对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生产者性质也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封闭和狭隘的特征。因此, 成功的改革必须打破这一羁绊。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萌发的,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决我国广大农民温饱问题的同时, 也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性。伴随着这一历史变革的推进, 我国农民独立的利益意识也逐渐得以强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是集体所有, 农户只拥有经营使用权) 的制度创新显然不同于个体私营, 这种经济制度虽然不会出现大的土地兼并, 但却将农村社会转化为小农社会, 农业生产成了小农生产, 农民的弱势群体处境也未得到根本改善。有学者指出, “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的获得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5]农业合作组织正是农村中经济理性精神成熟的自由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为求生存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借助这一组织形式, 农民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不断接触到现代市场经济的精神内核, 即市场的竞争性促使广大农民在艰难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学习, 也就是说, 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主体基础。
2.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地位的明晰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场所, 缺乏完善的市场体制是我国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一直是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为农民自主经营、自由流动创造市场环境。事实上,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是农业生产市场化所决定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方面的改革任务。目前, 我国已建起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流通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性作用是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结的内蕴, 从这一点上讲,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实现农民农业经营利益的必然产物。此外, 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也为经济行为的理性化、社会行为的秩序化提供了保证, 其形成和发展都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并为农业合作组织化提供了一定的渠道和组织形式。可见, 明晰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我国近几年连续出台的重点关注农村发展的政策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利契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合作组织作为一个载体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安全阀和稳定器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办了超过15万个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但其法律地位却一直不明确。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第一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规范了财产制度和分配方式。这对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国务院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在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 长期以来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属性、利益分配与内部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范,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发展时机。
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扭曲到回归、从忽视到重视的艰难制度变迁过程。尽管拥有了农民利益主体意识觉醒、市场发展完善、政府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因素, 但现阶段仍处在培育发展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
1.关于培育农村合作组织的现代化主体问题
社会经济的一切行动总是以个人为起点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农民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必然驱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去寻求和接受现代生产要素。因此, 农村合作组织的现代化主体培育也就是现代化农民的培育。即把新型农民作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的主体, 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又有专业技能、市场观念、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这既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为此, 必须要克服小农经济思想, 强化农民的市场观念, 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正如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所强调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 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现代性的转变, 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也就是说, 合作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农民的商业化” (或者是农民本身的现代化) , 即从不愿冒风险和“生存导向”的行为者转化为对部门间获利机会、市场价格、利润和财富积累敏感的“现代经济人”。[1]这即是说,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现代化视野和素质的农民来实现和支撑。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 而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决定贫富的关键。要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就是当务之急。
2.关于政府在农村合作组织中的定位问题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一种制度变迁, 这种制度变迁开始于农民利益意识觉醒下的非正式制度变迁。近年来, 中央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采取的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农业补贴等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就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组织载体上还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制度安排, 而大力扶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就是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在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 地方政府有着相对特殊的身份、地位、职能和行为。一方面, 它是国家上层建筑体系和国家行政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 又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样一种双重身份使得地方政府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民组织化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发展史, 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农业合作化高潮和人民公社体制的确定, 以及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破除以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建过程, 都始终存在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抑或无所作为相交织的矛盾。[4]在民主体制的制度下, “代表人民经济利益的合作组织, 自能发挥其民主的精神;否则, 整个政治经济体制如果是在独占、操纵、垄断的情形下, 则合作组织的民主精神往往被阉割, 合作运动的灵魂往往被出卖, 合作的效用, 亦就往往被变质地利用”。[8]笔者认为, 我国政府在农村合作组织中主要的作用是提供公共服务。然而, 尽管政府的扶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所需的必备条件, 但前提必须清楚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范围, 且政府的扶持应以尊重市场规律和不干涉农民组织的正常运营为前提。同时, 政府的职责还应表现在增加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强化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示范范围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合作组织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明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经济服务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 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业务指导和组织保障。
3.关于引导市场发挥扶持作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问题
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农业合作经济, 必然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而市场的信息是千变万化的, 刚刚起步的农村市场经济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发展瓶颈, 而农业合作的资金投入问题即是制约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 通过采取政策优惠等方式来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发达地区资本进行投资,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并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开展不同程度的农业合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鼓励和引导各类工商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来, 一方面, 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广泛吸纳企业资金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的建设,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 也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使企业可以与对应的农业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避免了与分散的农户进行一次性搏弈的恶果。同时, 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质量。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任务, 也是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的根本目的。从现阶段看,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农民增收, 国家相继出台了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善农村信贷环境、稳定粮食保护价水平、放开粮食市场、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振兴乡镇企业、疏通农民进城就业渠道等政策。但从长远看, 要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是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检视长期以来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 不难发现,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农民经济地位薄弱、增收难以持续的制度樊篱。对此, 各地应在“多予少取”的总体方针下, 借助市场的扶持作用, 促使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共同推动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 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的重点关注及政策的扶持也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总之, 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既需要维护农民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形成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也需要发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作用, 借助市场的有效方式, 形成强有力的外部推动力。只有通过外部推动力和内在驱动力的有机结合, 形成上下一致的动力机制, 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载体。
参考文献
[1][6]赵泉民.20世纪中国合作经济困境的比较经济社会学分析[J].学术研究, 2005, (08) .
[2]申端锋.指标的指标化——关于税革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一个解释框架[J].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2) .
[3] (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
[4][7]张红宇.对新时期农民组织化问题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 2007, (04) .
[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5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浙江安吉对竹子产业提出的理念是“吃干榨尽”,竹竿、竹根、竹叶、竹纤维中可以利用的种类有()种。A.1 B.2 C.3 D.4 2.以下哪种别称不符合产业特色原则?()A.彩椒之乡 B.毛竹之乡 C.京郊小西藏 D.民俗文化之乡
3.根据本讲,华西村三大魅力不包括以下哪个?()A.与时俱进的探索 B.先进科学的管理 C.共同富裕的理念 D.永不停息的追求
4.发展农业品牌建设要实现“三化”,其中的“三化”不包括以下哪项?()
A.安全化 B.高端化 C.礼品化 D.规模化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本讲提到,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农科村在经济上壮大()两大产业。A.农业旅游 B.传统农业
C.花卉、苗木、盆景 D.竹子
2.通过三次转型,西霞口村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A.海珍品的养殖 B.港口运作 C.国际海运 D.船舶修造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靠农业产量的提升是新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正确 错误
2.华西村的语录中包括: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正确 错误
3.根据本讲,现在很多发展比较好的村,包括华西村、西霞口村,都是村企合一的模式。正确 错误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物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12.5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意义重大。但在现阶段,与城市物流业相比,我国农村物流业整体上仍处在待发展阶段,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运输网络虽然发展较快,但铁路设施仍常年超负荷运行,公路运力不足。与城市相比, 我国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 有些边远山区还未做到村村通公路。在交通不便的农村,农民要将产品送到集市上去卖, 往往要早出晚归, 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收购难度, 也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山区还因此无法将名贵特产运至山外, 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较差的通讯、交通条件, 也让欲开拓农村市场的大型商企犹豫不决, 使城市的售后服务将农村地区长期拒之门外。
二是缺乏物流龙头企业,农村物流业正处于规模小,质量次,效益差。多数地区缺乏工贸一体化的物流龙头企业。根据 “国有资本有计划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的指示精神,经营困难的国有供销合作社组织正在逐步撤离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的经营主体变成零星分散的个体商业。个体商业力量相对较小, 无力促成农村物流的 “大进大出”, 也难以担当流通主渠道的角色。
三是农村物流技术水平不高,人才缺乏。在农村物流中,物流技术设备落后,人才缺口严重。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公布了一些物流环节上的标准,但在农村物流中, 各环节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 比如托盘、装卸工具等方面, 由于标准的不统一, 致使设备浪费, 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另外, 物流设备落后, 在运送农产品过程中, 大多使用敞篷卡车, 缺少冷藏、冷冻设备和技术, 使产品保鲜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据统计, 我国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中损失率达 25%--30%, 每年有总价值为 750 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变质损耗。与此同时, 懂管理又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根据 《中国物流统计年鉴 (2005) 》的数据,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 10 万人左右, 而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高达 600 万, 仅上海一地就有 50 万左右的缺额, 在农村物流人才上的缺口则更大。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物流的先进理念难以发挥出来, 运作效率低下。
四是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偏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对农村的不良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主要是家庭分散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国外较为盛行的订单农业、农产品定制化服务在国内数量不多, 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偏慢。
结合国际和国内某些地区的经验, 笔者以为, 要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物流, 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首先,制定适合国情的新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建议国务院尽快确定发展新农村物流的政府主管部门或牵头组织协调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其次,加大新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性投入是关键。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该重点列出专项资金,加强新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近期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着力改善与农产品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重点加大物流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科学总结和创新我国农村物流的运行模式。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针对国情、民情和消费习惯,在加强和提升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重点扶持超市化、连锁经营化以及各种专业型和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农村物流的运行模式,并逐步形成具体导向性政策,积极扶持和大力推广,实现农村物流理念、规模、层次、管理的整体提升和迅速扩张。
第四,大力加强新农村物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高达 600 万, 农村物流人才的缺口更大, 要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我国大量农村的物流人才还仅仅是停留在司机、搬运工和仓库保管员的阶段, 这样的人才素质不利于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为解决目前的困境, 应采取高校培养和现有人才培训“双管齐下”的方针。
第五,加快提高我国农村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在扶持已有农产品物流企业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同时,重点是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
第六,进一步加强现代农村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很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支撑,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复杂的农产品物流活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尽快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为我国农产品物流整体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可能和基础。
最后,进一步加强我国新农村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我国农村物流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理论和政策的定性分析阶段,供应链的各环节技术数量控制和管理还以经验为主,先进国家目前已经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上定量运用运筹学和线性规划理论进行统筹管理。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研究力度,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地区、产品、环节的划分等具体情况,保证出台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89-95.
[2]花永剑,姒建英.当前农村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财税对策分析[J].浙江统计,2006,3:32-33.
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发展与研究 篇7
一、广场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活动的自发性。
广场文化兼顾了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通过多种表现形式, 如舞蹈、太极、散步、电影、文艺演出等, 以休闲为目的, 自娱自乐, 寓教于乐, 雅俗共赏, 老少皆宜。每天傍晚在广场活动的人群热闹非凡, 自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2. 参与的广泛性。
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日益普及, 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不断丰富, 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广场文化具有开放性, 不受年龄、性别、地位、水平等限制, 不论是本地居民, 还是外来入住户, 谁都可以参加。大家寻求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 释放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
3. 管理的自主性。
广场文化活动团体基本上都是没有硬性约束的松散性自我组织, 在管理上有很大的自由。没有强迫命令, 没有利益驱动。许多人既是演员, 又是观众, 参与自然, 没有约束。这有利于大家自我展示, 但由于是自娱自乐, 缺少专业指导, 自然有不利于提高的一面。
4. 形式的灵活性。
广场文化形式可以不受任何拘束, 可以是演出, 可以是竞赛;可以是娱乐, 可以是健身;可以是节庆;可以是纪念;可以是观摩, 可以是交流;可以是宣传, 可以是讲座……广场文化活动既可以是自发的, 又可以是有组织的。
5. 内容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加, 广场文化越来越展示出其海纳百川的容量, 包括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人文文化、环境文化等。广场文化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二、广场文化的作用
1. 娱乐作用。
广场文化活动打破了行业、年龄的局限, 使任何有活动能力的人都可自由地参与进来。广场文化既给市民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广阔舞台, 又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其娱乐作用不可小视。
2. 和谐作用。
文化广场活动的开展, 使市民有了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活动, 打麻将的少了, 家庭闹别扭的少了, 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广场文化活动中, 人们的情绪得以调节, 身心得以放松, 情感得以沟通。
3. 促进作用。
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缩影, 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内容在广场文化上都可得到体现。广场文化促进了群众文化的不断深入。
三、目前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1. 广场文化建设有待重视。
街道领导要把文化广场建设作为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大事来抓, 建设好相应的配套设施, 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要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不要眼睛只盯着经济效益。要把群众口碑放在心上, 不要眼睛只盯着个人前途。
2. 广场文化开展有待平衡。
一是广场文化建设参差不齐, 有少数经济落后的社区没有像样的文化广场, 有的设施不到位。二是广场文化开展程度不均衡, 有些地方的广场文化只有跳舞, 形式过于单一。
3. 广场文化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除小区保安要加强监管外, 地方派出所也应加强巡逻, 以应对突发事件。二是各社区应配备文化专业人员, 加强指导, 使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
4. 广场文化内涵有待提高。
要使文化广场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文化广场质量与品位, 使文化广场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
四、广场文化建设的建议
1. 积极引导, 提高认识。
广场的群众性、流动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宣传效应和社会效益。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配合街道, 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 促进广大市民形成对广场文化的正确认识, 把广场文化引向活动自发与管理有序相结合、业余与专业演出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轨道。
2. 提供服务, 加强管理。
在建设广场时不仅要考虑广场的绿化, 更要考虑到广场的活动空间, 方便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街道文体中心要成为组织群众、鼓舞群众的得力助手, 在举办大型活动中成为具体组织管理者, 以新颖、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 大力扶持, 促进提升。
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投入, 街道要把广场文化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督促社区教育中心、文体中心等相关部门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思想, 扎实有效地开展广场文化建设工作。二是要重视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文化人才队伍的学习、培训制度, 提高文化设施的管理水平, 更好地提升广场文化建设的水平。
4. 发扬继承, 与时俱进。
从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着手, 进一步推进“广场文化”建设。一是要挖掘、收集、整理素材。社区教育、文化教育工作者, 要善于挖掘历史名人、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的事迹, 收集整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歌谣, 做好对历史遗存、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从而使“广场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二是要加强管理。要探索广场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新途径, 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长远发展。我相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秣陵街道广场文化设施会更先进, 布局会更合理, 活动会更频繁, 参与者会更多, 水平会更高, 它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只有踏踏实实, 使广场文化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才能引导广场文化向持续、健康、和谐、繁荣的方向前进, 并促其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广场文化恰恰能够满足多层面的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农村,广场文化,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鹏.广场文化对繁荣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作用.科学导报, 2013年6月8号.
[2]杨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浅谈.中国论文联盟.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8
改革开放后, 政府为了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现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仍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 特别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 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和中小企业谋求发展的融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加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 管理水平低下,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效果不理想, 农村金融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这就势必要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步伐。因此, 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对于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相较过去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范围扩大, 金融机构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 且我国贷款的农民在所有农民中占据着30%的比重。现阶段, 我国农村地区服务工作具体交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 该行资金雄厚且规模宏大, 向社会人群提供优质化服务。而且, 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1. 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单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健全, 金融工具单一, 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很少, 甚至连最基本的贷款服务都很少有能够提供。而且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内部主要是由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组织, 其他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受限, 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2. 农村保险政策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缺乏完善的担保机构, 一般来说, 大多农村居民贷款额度小, 这些人贷款走的是联保程序, 而对于那些有较大金融需求的中小企业或者个体养殖户, 他们贷款则主要还是以担保抵押的形式。由于农村企业一般规模小, 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因而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为其担保,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民保险意识差
一直以来, 我国农民受到“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加之受到的教育普遍较低, 文化程度较低, 因而思想偏于保守, 对于投保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 没有意识到投保对于风险的防范作用, 只是简单认为买保险就是花了冤枉钱, 没有意义, 因此, 农村保险业发展缓慢, 制约了农村创业活动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途径研究
1. 建立完善农村金融管制服务体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继续实施一些惠农支农的金融政策, 逐步拓展核心业务经营范围, 做到积极引导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大量机构网点的优势, 不断提升农业金融服务的水平;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应积极发挥小额信贷的功能, 拓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务, 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另外, 在农村还要允许民间各类资本创办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 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适度竞争, 促使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
2.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在农村建立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有利于金融政策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 促使农村信贷高效快速的运转。一方面应加强农村信用中介的建设。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信贷主要建立在关系借贷上, 多表现为口头协议的形式, 由于借贷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形式的借款合同, 一旦发生问题很难举证, 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造成一定的麻烦以及影响。因此, 必须要建立农村信用中介组织,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只有明确了双方的借贷关系后, 才能使融资活动持续性健康的进行。另一方面, 应加快农村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在农村建立村民、各类企业的公共信息平台, 将他们的信息公开、流通, 建立一个对不良信用惩罚的机制, 以此促进农村良好信用环境的快速形成。
3. 发展完善农村小额信贷
基于资金供给层面而言, 应不断拓展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 逐步满足农村居民、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在农村可以由当地政府出面, 依法成立小额信贷公司, 利用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把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 并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农村有金融需求的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去, 从而把民间资金引入小额信贷轨道。另外,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着违约风险, 因此, 必须要建立完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 有效防范违约风险。一方面在农村继续实行小额信贷联保机制, 降低农村中小企业借贷成本, 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实行“小额信贷+保险”的模式, 即在向农村中小企业发放小额信贷贷款时, 向这些企业推荐一种捆绑式的保险, 并将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作为受益人, 以此来规避市场风险。
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 通过政府的合理调控, 促进农村金融职能作用的发挥。首先, 政府应利用资金聚集效应大力开展支农项目工程, 通过与各类金融组织建立沟通协作, 引导资金流向优质的项目, 让广大农村居民从中受益;其次, 政府应制定实施一些优惠性的货币政策, 增强农村金融组织资金吸引能力, 提高农村投资的积极性;最后, 政府应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可以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资金, 用于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补偿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小额信贷损失。
四、结语
总之, 发展农村金融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 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新的形势下, 发展农村金融应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创新小额贷款及发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入手, 以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步伐, 促使农村金融现代化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9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 体育设施紧缺
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力水平落后, 各级政府部门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和改善社会的硬件的修建中去, 而对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少, 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 只是把原来比较偏僻和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 有限的资金用于修路和基础建设中, 使居住的地点交通比较便利, 改善了农民的住房和生活条件, 而对体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少之又少, 甚者有的还把原有的体育场地改作它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 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民的健身需求。因此, 贫困地区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是制约该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居住环境恶劣, 交通不便
贫困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在深山区、石山区等比较偏远和土地比较贫瘠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的原因, 该地区交通不便, 居住人口又比较稀少, 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跟不上,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素质相对落后, 思想意识封闭保守, 再加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认为人得生老病死都是神灵所赋予的, 根本由不了自己, 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把握不足。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贫困地区的农民还在为基本生活水平而努力劳动, 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生产劳做, 只能顾及到眼前的生活水平提高, 而无法顾及文化素质的进步, 更想不到锻炼身体。
1.3 体育参与意识欠缺
1) 贫困地区农民文化水平落后, 封建思想严重, 对自身的健康认识不到位, 认为平时的农活已经是一种体力锻炼了, 如果再去参加体育活动太不划算, 也没有必要。2) 贫困地区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比较落后, 文化贫困必然导致小农思想根深蒂固, 封建迷信活动滋长蔓延, 低劣文化乘虚而入, 多数农民的业余时间被用来看电视、聊天和赌博, 对体育娱乐的健身作用还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在贫困地区农村难以组织有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3) 受到经济的限制和当地各级政府领导的认识不到位, 只注重抓好硬的建设指标, 帮助农民修房子, 修院落, 修道路, 使新农村的村容整洁, 环境卫生改善而已, 并没有帮助农民修体育场, 购买运动器材增加体育设施, 来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因此, 新农村背景下贫困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少, 整体生活水平较低, 思想觉悟低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的根本因素[2]
1.4 参与群体不平衡
贫困地区耕地贫瘠, 农作物生产水平不是很高, 再加上交通不便, 生产的农作物销售不到远的地方去, 因而成本高收益小, 农民又没有其他收入, 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赚钱, 所以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赚钱去了, 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 (有的儿童还随父母一同外出打工) 。青壮年人本身就是精力充沛的人群, 现在大多数都出去打工, 形成了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人少的局面, 因此,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很少, 形成了体育活动组织不起来的状况。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对策
2.1 改变观念, 加强政府指导
农村体育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惠农政策的引导下, 各级政府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广大贫困地区农民的参与, 全民健身只是一句空话。时下, 如何能有效的开展贫困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 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应以政府行政行为为主, 体育文化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不但要发政策性的指导文件, 更应加强具体的落实情况, 并制定明确的指标任务与达标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将体育事业列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应纳入到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 利用农闲时间定期的组织村落之间的体育活动, 例如全乡的篮球、象棋、长跑、社火等比赛, 并将各村组织体育活动的有关工作内容进行量化, 便于更好的贯彻落实[3]。
2.2 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
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 导致其体育经费匮乏, 造成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场地不足, 器材紧缺, 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 因此, 应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根据新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和具体地理位置, 多渠道筹措体育经费。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 国家大量投资, 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 积极鼓励和动员行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捐赠和赞助, 结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的“雪炭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 在新农村村落建设小型实用的体育场所, 购置一些经济实用的体育器械, 来保证贫困地区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时有场地和器材, 为发展贫困地区农村体育事业创造有利条件
2.3 保证体育人口
贫困地区农村的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 贫困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比较恶劣, 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 就是有场地和器材想组织体育活动也不容易,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 原来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民, 形成了较为集聚的村舍, 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 相处和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 因此, 新农村建设为贫困地区的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人力资源。2) 新农村建设选址的村落都是环境比较好, 交通较为便利的, 交通的便利能使本地的农作物能运出去, 这样农民有信心种植农作物, 能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也使青壮年劳动力不再外出打工,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还保证了农村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3) 各级政府要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环境,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招商引资, 给投资者在用地、税收、水电费征收等方面以优惠待遇, 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广开财路, 多方筹集, 引进项目和吸引民间资本, 以此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让青壮年劳动力不再外出打工。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发展了地方经济, 改善环境,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保障了贫困地区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对发展体育事业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 提高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入有积极的作用。
2.4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农民体育意识
贫困地区农村体育能否开展和持续发展, 直接受制于农民的体育观念及其思想认识。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落后, 并且长期受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 大部分农民对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不是很了解, 在农村开展体育事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这种状况, 首先, 要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使其知道人得生老病死不是上天和神灵所主导, 要遵循自然规律, 文化体育职能部门做好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农民体育参与意识, 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及重要性。其次, 各级政府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力度, 如何解决农民的体育认识和体育观念, 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贫困地区农民对《纲要》和《体育法》和体育健身知识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够, 贫困地区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普遍较少, 并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还受农村低俗文化的侵蚀, 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各种形式, 通过各种渠道,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 积极推介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 让农民了解自身的体质状况, 懂的体育健身的方法和好处, 提高他们的健身自觉性和积极性
2.5 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和地方体育
不同的经济条件, 不同的文化素养, 同样存在不同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 在贫困落后的地区, 仍然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 把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挖掘整理并加以发展, 在贫困地区农村是很有生命力的。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激发农民参与的兴趣, 充分调动和吸引农民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例如:在春节、祭祀和庆祝节日举行社火、秧歌、高跷、鼓乐表演、登高、摔跤、打瓦、弹骨、抓子、撞个、拔河、斗鸡、秋千、毽子、跳方、放风筝、弹弓、摔跤、掐方、拔河、抽陀绍、俄尔多、打牛角、骑马等民族民间的体育活动。农民对传统的体育项目都比较感兴趣, 也能积极的参与其中, 不仅丰富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 增进其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移风易俗, 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
2.6 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
经济条件不允许, 更重要的是缺乏体育指导员, 很多体育项目农民仅仅在电视上看过, 在具体实践操作中, 又不懂该项技术要领, 这就是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没有很好开展的原因之一。因此, 体育行政部门专门培养一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特别要注意从贫困乡村选拔农村本土体育活动积极分子出来培训, 他们在接受培训后, 能学会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技巧, 再回到农村去, 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如果资金不允许的条件下, 政府部门可以和部分高校的体育院系领导沟通, 把农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基地, 这样政府省钱, 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体验政府对农民的优惠政策, 感受党的温暖, 一举多得。
3 结论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开展存在很多问题, 经济、地理条件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发达, 导致农村体育开展的滞后, 主要表现在体育基础设施紧缺, 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农村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欠缺等。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好体育活动, 必须提高领导意识, 筹资体育经费, 通过宣传力度, 增强农民体育意识, 挖掘民族民间体育, 健全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间开展体育活动, 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摘要: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对农村体育的开展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感召力, 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针对所面临的问题, 进一步阐述了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以期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梁日忠, 唐军, 梁春球.新农村建设中区域农村体育发展的生态学审视——基于桂西北地区农村的个案调研[J].体育科技, 2009, 30 (4) :5-6.
[2]李森.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4) :80-82.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10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存在问题,困境,方法
一、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三农”问题, 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这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解决这些问题中, 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 只有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发展农村经济。因此,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非常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 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在成人教育中, 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 对成人教育认识不足
在认识上还认识不到位, 对农村成人教育认识比较弱化。第一, 思想上不够重视, 只重视成人教育的普及率, 而对其质量却考虑的甚少, 也不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 只是对上面应付差事, 至于效果和作用一概不管。第二, 工作上没有去真正去抓农村成人教育, 对农民的教育不去真正落实, 工作力度不够, 不去挖掘成人教育的内涵。第三, 觉得农村中的成人教育可有可无, 认为他们没有文化知识, 照样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 根本用不到多少知识, 所以, 对农村成人教育就当做是一种形式, 只是走走过场。
(二) 没有良好的环境政策
在市场经济中, 农村成人教育在法律和法规上明显不够。第一, 在对其保障上, 没有设有专门的法律和法规。第二,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 对其责任界定不清楚, 所以, 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三) 没有足够的经费
在经费上, 农村成人教育没有确定的来源, 没有一定的保障。在农村成人教育中, 其经费不能超过教育经费的5%, 但是, 由于挪用等原因, 这些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 甚至连2%的经费都保障不了。
(四) 农村成人教育在体制上不够健全
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 所以就使得在作用上发挥得不够流畅, 也使教育机构和机制不协调。现在的体制一般都是注重目前的发展, 没有长远的规划, 所以目标就非常模糊, 使农村成人教育处于混乱状态。
(五) 农村成人教育硬件缺失且陈旧
教师队伍比较老化, 学历不高, 教学设备老化, 而且教学的地方非常狭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缺乏, 教师在性别上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很多教师年龄偏大, 对新鲜的事物不愿意接受, 墨守成规, 总是按照老旧的方法去教学, 思想上不更新, 理念上不创新, 这就使教学存在明显的缺陷。另外, 农村在教学资源上比较缺乏, 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 一些农民在接受起新鲜事物上显得非常保守。对农民进行培训, 只是“走过场”, 农民一知半解, 甚至就是在课上交谈或者睡大觉, 根本起不到作用。
二、解决方法
要解决以上的困境离不开政府和官员的支持, 同时农民也要改变思想, 积极主动接受教育, 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参与到教学中, 即进行参与式教学。接下来具体说明该怎么做。
(一) 用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同时带动农村的成人教育
如今城市发展越来越快, 应该反过来带动农村发展, 在成人教育方面城市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的教学, 不管是资金方面还是人才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贡献, 为农村成人教育带去先进的设备或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这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作出规定
我国的很多法律都存在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在成人教育的有关法律中, 要明确指出受教育的主体和负责的主体。不至于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该找谁负责, 这会让这个机构陷入很尴尬的局面。
(三) 增加投入的教育经费
政府适当增加投入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 让农村成人教育能够完善教育设备, 美化教学环境, 丰富教学方式, 从而对农民更加有吸引力, 有了政府的支持, 也更加有说服力, 让想加入的农民不再犹豫, 扩大受教育群体。
总之, 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受教主体即农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 农民要及时改正并提高积极性, 否则再好的政策和设备都是白费, 只有农民接受这种教育, 教育才能得以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 曾青云, 赵清良.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 2012, 29 (4) :73-7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11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农业对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13-02
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是为了应对石油农业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追求人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生态农业以其高效、可持续的特点被世界各国确认为21世纪首选的农业发展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历来被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成效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就明确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又受石油农业的影响,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在当前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把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才能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巴彦淖尔市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为巴彦淖尔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退化的农村生态环境等种种问题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化经营为动力的现代生态农业,真正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又受到环境、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落后
巴彦淖尔市农田基本建设水平较低,目前仍有近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灌排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低下;农牧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机械化措施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农业发展仍然受到水土流失、异常气候、盐渍化等多种威胁。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全市现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百多个,但其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作用发挥不明显。规模化生产与土地使用权分散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仍然偏低。
(二)农业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
巴彦淖尔市地处西北地区,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自然植被稀疏,气候时空差别大,再加上近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当地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风沙化、盐碱化和地力退化成为三大主要生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同时,农牧业高速发展产生的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日趋加重。当地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投资不足、措施不到位、治理达标率低等问题。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巴彦淖尔市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与加工发展不协调。当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企业加工能力的扩大往往以低水平的扩张方式进行,表现在精深加工少,粗初加工多,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农畜产品加工业效益未能与产量同步提升。二是生态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当地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产业化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产业化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些特色名牌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牧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综合功能还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四)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巴彦淖尔市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尤其在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动植物防疫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使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五)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建立完善各项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巴彦淖尔市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财政支农机制不规范,资金筹措与投入不足、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不够深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endprint
三、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农业理念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生态农业理念,感受到生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有效推广和普及。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生态农业知识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问题等内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和广大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自觉性,为生态农业建设创建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组织与领导,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体系,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及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方位、多元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最后,要根据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现状等自身条件,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研究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等,营造有利于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扶持环境,吸引个人、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投身巴彦淖尔市的生态农业建设。
(三)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和防疫保护等服务体系。巴彦淖尔市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加快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生态农产品;要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等科技培训,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有利支撑。其次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加快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能力,指导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并引导消费,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健全市场流通体系,优化调整农畜产品贸易市场布局,规范农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带头人、批发大户和运输大户的作用,大力开拓生态农畜产品国际市场。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使生态农业与现代市场更好地对接,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延伸、循环,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巴彦淖尔市首先应当引导企业加入到生态农业领域,重点扶持和培育在当地已具有一定特色和基础的粮油、蔬菜、瓜果、绒毛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绿色产品品牌战略,增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带动能力。同时围绕粮油、番茄、脱水蔬菜、瓜籽、乳制品、肉羊、绒纺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五)加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巴彦淖尔市首先要加强河套平原农区的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降低种植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量,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农畜产品加工污染防治力度。同时要重视资源生态保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拉特草原、乌兰布和沙区、阴山、乌梁素海等资源是河套农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源生态保护力度,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边疆.进一步搞好生态农业县建设[J].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2002,8(1):22-25.
〔2〕金鉴明,卞有生,田兴敏.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聪.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4〕骆世明,卢永根.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山东农业,2006,1(3):4-6.
〔5〕童年成.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6〕张冰欣.铁力市生态农业建设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7〕张小明.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篇12
(一)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类型及做法
1.第一类: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该合作社经银监部门批准并颁发金融许可证。这种类型的组织安徽省仅有1 家,为太湖县小池银燕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该省唯一按照银监会的新规则组建,并经国家银监会批准转型成立的正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其运作相对比较规范。目前,互助社共有1 061 股,其中,自然人股1 060 股,法人股(银山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 股,涉及农户412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5%。互助社开业至今运营良好,从根本解决了当地发展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在资金互助社的帮助下,相继成立了银山村蚕业合作社和养殖合作社。资金互助社、蚕桑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身处山区的银山农民纯收入明显高于小池镇的平均水平。
2.第二类: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行“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所设立的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由扶贫办和财政部门负责管理。2006 年,安徽省改革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投入资金530 万元,在贫困村建立村民生产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以霍山、太湖、金寨三县进行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为开端。互助资金项目以合作组织为平台,建立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决策机制以贫困农民需求为导向,把过去无法细化到户的财政扶贫资金转变为贫困农民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资金,显著提高了扶贫资金入户率。通过互助资金的扶持,也增强了农民的信用意识,为其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更高额度贷款打下了很好基础。
3.第三类:未经银监部门许可,既有民间自发组织设立的,也有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加挂农民资金互助社牌子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这类农民资金互助社多数是由地方政府支持、推动,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在主营业务范围内增设资金互助业务。这类组织设立门槛比较低,发展较快,但监管相对缺位。
4.第四类:在合作社内部设立资金互助部或单独建账,开展资金互助业务,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2011年,安徽省农委将安庆市作为整体推进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试点,按照信用合作的基本原则,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从资金筹集、使用、风险防范到收益分配的运行机制。
(二)安徽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绩效分析
1.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具有效率优势。农民合作社通过信用合作,拓展了服务功能,提升了统一服务能力,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从现实农民的财产分布情况看,农户的财产被金融机构接受作为抵押品的可能性极小。而资金互助组织运转成本和不良资产一般均较低,在互助资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也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了农户零星、小额的资金需求,填补了农村正规金融的不足。从借款用途看,有生产性借款、生活性借款和投资性借款。
2.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有序竞争。由于农业具有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产业特性,难以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填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其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信用社构成竞争,让农村信用社感到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改善服务机制、完善组织结构和强化风险控制等,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3.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是建立在镇村的熟人社区内,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信用合作贷款手续简便,大大简化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及抵押担保等诸多环节,增加了互助社和社员收入,确实起到了互帮互助的作用。
4.有利于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化解农村信贷资金风险。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是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形成的,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和补充,是农民的“自家银行”,有效破解了农村融资难题。信用合作扎根农村,人际关系紧密,服务对象固定,完全了解使用资金农户的信用状况和资金用途,能有效防范因信用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资金风险。
5.有利于正确引导民间借贷活动。农户有了交易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对民间不规范的金融交易行为是一种排挤。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出现,有利于民间借贷行为由地下转为地上,将为民间融资行为提供可行的组织化通道。
二、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定位与合法性问题
一是市场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按照有关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对由社员股金、积累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但实践中这一定位并不十分合适,资金互助组织作为弱势金融组织,盈利并不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局限于社员内部。互助组织如果没有合法身份,相关业务就得不到国家政策和法律保护,在产生债权债务纠纷时,互助组织没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政策稍一“从紧”,就容易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机构。二是合法身份有待进一步明确。银监会于2007 年初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其对互助社的设立条件(注册资本金、任职资格和经营场所)设置了过高的门槛。《暂行规定》对互助社认定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造成了大量资金互助组织的“非法”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
(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一是组织机构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部分资金互助组织存在一股独大局面,可能导致管理者或者大股东的“独裁”现象;有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内部管理制度还比较粗糙,执行也不够到位。二是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经营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处在农村且经营规模小,难以吸引合格的金融人才,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导致较高的操作风险。资金互助组织的客户主要是分散的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经营的业务具有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比例相对较大,因而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三是准入门槛较低,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差。较低的准人门槛使资金互助组织的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风险系数较大,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经营合规性问题
一是不同组织之间存贷款利率相差大。为保证互助资金持续运转,资金互助组织存贷款利率原则上参照国家基准利率,具体标准由理事会自行确定。利率收入按照3:3:4 的比例一部分用于必要的运行费用、公益事业、分红及风险金,另一部分转作基金。为解决资金来源不足问题,许多资金互助组织纷纷提高存款利率。调查显示,已登记注册的资金互助组织的年存款利率在大多3%—5%之间,如果存款金额大,则利率还可以上浮,而未获正式批准的合作社吸收存款的利率则更高。灵活的利率显然极大地挤压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空间,构成不正当竞争。二是缺乏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产品。目前金融机构短周期、高利率的金融产品,与合作社的生产需求难以衔接,大部分合作社成员数量有限,出资量小,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四)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是贷款风险防控问题。农业保险发展还比较滞后。部分地区农民对水稻、棉花、油菜等种植业保险还不是很了解,参保的积极性不高。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后,从风险角度考虑,对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拆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比如,前期拆借资金到期而未按时偿还的,考虑到资金风险,其他金融机构普遍对其要求给予了拒绝。在季节性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下,资金互助组织有可能出现资金短缺,从而导致信贷风险。二是缺少必要的退出机制。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市场退出,是指互助组织因市场经营需要或市场行为严重失范,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合并、解散、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从局部区域性金融市场退出的一种市场行为。资金互助组织作为农村民间金融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市场退出的实现,若不能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这种市场行为可能会引起经济和社会不稳定。
(五)监管机制建设问题
一是缺乏监管主体。到目前为止,银监部门一直对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持保留态度。由于缺乏监管主体,“谁监管、监管什么、如何监管”这些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对农村资金互助社来说,缺乏一套系统的规范、监督和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不够规范。二是缺乏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在培训上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在规范上没有专业的指导机构,在与政府的沟通上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在管理上没有专门的咨询机构,导致部分农村资金互助社经营管理者合作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严重制约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法律和政策环境
1.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建设。为规范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康发展,应尽快制定出台 《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农业保险条例》、《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法》等支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地位性质,并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市场风险防范、转移和补偿机制,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市场环境。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康发展。一是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人政策,通过适当降低门槛,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监管部门在审批新机构的过程中要加强申报条件的审核,让真正有志于服务“三农”的机构走进来。二是建立财政扶持、税费减免、融资担保、农业保险等政策集成支持机制,帮助打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渠道,鼓励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对接,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三是加快成立相关服务机构,开展对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从业人员培训、业务指导、沟通协调、发展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互助社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完善业务运作方式,提高资金互助能力。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一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资金互助组织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资金投入方式,如可以由政府财政按社员缴纳的互助金总额的一定比例配套资金入股,并随着互助金总额的变动进行调整,实现扶持壮大资金互助社的目的;加快建立起风险补偿基金,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二是注重财政贴息手段的使用。对互助组织进行息差补贴符合现阶段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心理特征,可以吸引更多社员的加入。同时,也应通过财政贴息手段,支持资金互助组织向银行或信用社融资。
(二)进一步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促进金融市场充分竞争
1.实现抵押担保方式创新。一是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户、农村集体组织以土地承包权和林权以及水面、荒山、荒滩使用权等进行抵押。二是扩大动产担保范围,改善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金融部门可以尝试与农村信合组织建立行之有效的担保机制,给予农村信合组织优惠利息贷款,以切实推动农村信合组织的发展,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提高利率调节弹性。资金互助组织发展需要利率市场化,这样,一方面可使地下资金借贷转变成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正常业务,使民间资本不仅可以进入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参与到其他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中来;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正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金融业的有效竞争和发展。
3.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准许信贷资金进入资金互助组织,再经由资金互助组织,达到单个农户的手中,可有效对接资金供给和需求。可以采用转贷、联合贷款、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考虑到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成员的承受能力、银行和信用社等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盈利要求等,适当运用财政贴息政策,对互助组织的贷款利率给予财政贴息;资金互助组织也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捐助资金来壮大资金实力。
4.探索存贷保险方式。从借贷两方面来考虑政策设计。由保险公司开办贷款担保业务,其保险对象可以是农户或资金互助组织。可以由借款方合资组建担保合作社以分散借贷风险;也可以探索成立政策性存款保险公司,其保险对象主要针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资金互助组织),以降低金融机构破产的负面效应。
5.完善信贷管理制度。资金互助组织不可以对外提供担保,且要杜绝大额贷款的发放。严格控制股东和内部关系人的关联授信,关联授信应报理事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同意,且不得超过其对金融机构的投资金额。积极建立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特点和微小企业相匹配的信贷管理制度,实行审慎、规范的风险资产管理分类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1.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仿效正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资金互助组织风险拨备制度;二是建立明确的风险补偿和呆账核销制度。对因大病、大灾等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损失,应允许冲销或豁免。
2.加快建设人才队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在村镇范围内培养有一定文化背景、熟悉当地情况、具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员作为资金互助组织的信贷员,以村为切入点,让村委会成为银行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建立一种简便、安全的贷款模式。同时,可以从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富余人员中吸收有经验的人员,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资金互助组织的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
各级监管机构要积极引导合作金融组织调整、充实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并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的行业自律。通过建立自律性组织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行为,对农村合作金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处理。重点加强监管农村合作金融资产质量、盈亏状况和内控机制,督促农村合作金融坚持“三农”服务方向,加强核算,改善经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督促落实。
参考文献
[1]陈彤.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战略研究[J].经济界,2009,(5).
[2]董鹏,黄志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5,(4).
[3]陆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回溯与重构[J].21世纪经济报道,2014,(6).
[4]王曙光.普惠金融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农业合作社,2014,(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荐阅读: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09-06
抢抓机遇快发展 奋力建设新农村09-24
《县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07-20
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07-03
加快农机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07-1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策略08-29
弘扬延安精神 加快新形势下农村的发展07-03
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05-15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0-05
五凤镇小凤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