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2024-07-2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共11篇)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1

摘要:经济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对劳动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为顺应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当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步伐趋于缓和, 调整后的农村学校布局趋于合理,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学效益, 促进教育公平, 基本适应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 从根上来说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经济的不断发展, 党和国家与时俱进为顺应时代潮流, 适应经济发展而做的一项重大决策。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并采取措施, 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时至今日调整后的农村义务学校如雨后春笋充满生机, 正在培育着一代代的天之骄子。在我们看到布局调整后的累累成果时, 却不能忽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调整的深入,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 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当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带来的问题研究尤为重要, 只有联系当前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客观地分析调整后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提出切实有效地改善建议, 并为后来者提供经验。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翻阅近些年来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时, 多会研究引起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学校调整的原因或者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学校调整的驱动力是什么, 却极少会从产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的方向研究, 笔者希望结合相关文献和自己的切身实践来谈一谈农村义务学校布局调整后产生问题的看法。

问题产生于实践, 首先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过程中政府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 盲目的减少乡村学校, 甚至错误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就是学校数量上的减少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资金跟不上, 缺乏相关制度支持, 使得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百出。事情决策的不透明不民主, 在对农村义务学校进行调整的时候没能与当地学校, 群众进行很好的民主交流, 盲目进行指令性的改造。缺乏创造性, 有的地方根本不适合进行校布局调整, 但迫于国家政策压力还是进行学校的布局调整。其次学校盲目追求规模的大, 致使出现许多超大班的情况, 这严重影响教学水平。忽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忽视对教师成长的关怀, 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降低, 不利于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最后从当地群众来说, 虽然当地群众普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都不是很了解, 但对学校的调整还是比较支持, 因为他们普遍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能在良好的学校接受更好教育。但在农村义务教育进行调整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部分阻力, 学校财产的归属问题、学校选址问题,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利益纠纷。原本群众是支持学校布局调整的, 但因缺乏前期的沟通, 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当地群众与调整学校的利益纠纷, 使得学校布局调整举步维艰。

二、产生的突出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整合了一部分落后的乡村教育资源, 改善了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 极大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当今随着调整的深入, 愈来愈多的问题开始凸显, 并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1. 校园安全问题

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 在各类安全事故中交通事故占19.64%, 斗殴占10.71%, 校园伤害占14.29%。在冰冷的数字面前, 我们看到的是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2014年7月10日下午5时许, 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园车, 在送幼儿回家途中, 途径湘潭市交界的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时, 翻入水库, 此事故共致11人遇难, 包括8名幼儿和3位成人。这恐怕是近期内最严重的一起校车事故。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校布局调整后变得更加严重。当今校车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后, 学生离家路途变远, 而学校财政有限, 无力承担校车费用, 这就导致私改车辆当校车, 报废车做校车, 校车严重超载等情况的出现。另外一些学校的选址布局缺乏宏观科学考虑, 建在一些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地方, 泥石流, 塌方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安全。一些学校周围网吧, ktv等娱乐场所较多, 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 因为盲目的追求学校规模的扩大, 由于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相应的配套设施个跟不上, 疏于对学生进行管理, 使得校园暴力事件, 校园踩踏事件频发。

2. 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加强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在学校所需的设备、设施、仪器、等硬件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虽然就整个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来说, 调整后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学历有明显的提高, 但结合城乡来比较的话,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整体的教师学历偏低, 优秀教师多愿意到条件相对加好城市工作, 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2) 教师年龄构成严重失调, 新生力量缺乏, 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趋于明显, 新生一代的教师大多不愿呆在乡村任教, 而老教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 体力不支, 这对教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新生力量的缺失, 老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利于调整后农村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 (3) 教师学科结构不够合理, 体育老师, 音乐老师, 计算机老师数量较少, 学校中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学科”的老师数量极少, 有的甚至由别的非此专业老师兼任,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忽视对教师成长的关怀, 对教师的安置明显不足, 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

3. 校产的处置问题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 一些地区将空置下来的校舍改造用于当地的文化中心, 运动中心或将其进行拍卖处理等。但对许多农村地区来说, 校产的归属问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由于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有限, 许多小学多数是由村民集资修建而成。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 校产的处置成为群众与当地政府及学校的矛盾点。由于校产的归属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许多空置的校舍, 一些有用的教育资源在学校布局调整后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被闲置起来。许多地方的教学资源甚至由于长久不用得不到维修, 已经报废。此外一些调整后的学校校产由于相关制度缺失, 一些相关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 私自侵占学校财产, 或者低价变卖、转让学校校产, 使得调整后的农村义务学校资产流失较为严重。

三、相关建议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影响千家万户, 事关农村未来的发展, 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整工作, 减少或规避乃至消除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才能使调整后的学校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在2012年9月颁发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 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 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 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 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这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但在具体的落实中又该如何做呢?笔者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 政府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中充当着决策者的角色, 在统筹学校调整中既要做到民主, 又要做到科学的决策。具体来说,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加以重视, 许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当前政绩, 热衷于修路, 建厂房等, 而教育的投资是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程, 短期内很难看到绩效。而历任政府都希望能在短期内取得成绩, 这就导致了历任政府在自己的任期内缺乏对教育的重视, 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其次建立明确完善的规章制度, 针对一系列现存的问题, 比如校园安全问题频发, 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 校产归属不明确,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促进问题的解决, 使得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最后地方政府要敢于与创新, 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是死板的根据上级政策进行调整的, 而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国家出台农村义务布局调整政策是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不切实际, 盲目进行学校的撤并, 反而弄巧成拙不利于农村学校的发展。

2. 学校处理好内外部矛盾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中, 学校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要调整的是学校, 而决策权却在政府, 学校的一些内部矛盾以及一些和当地群众在土地等方面的利益纠纷矛头却又直接指向学校。学校布局的调整有赖于政府在决策, 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同时在调整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却是学校无力解决的, 使得学校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政府缺乏对学校的支持, 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直指学校。因此就学校内部来说在追求学生硬件配置方面, 更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年轻教师的加入,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奖惩激励制度, 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 注意学生人身安全的防护。将责任落到实处, 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对外, 在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在校产处理方面, 密切配合政府工作, 与当地群众做好沟通工作。对于校产的处理原则上遵循教育优先的原则, 将闲置的教育资源应用到调整后的学校。对于一些不动产比如土地, 校舍要根据本地情况, 遵循最佳利益的原则, 将其运用于村里的养老中心, 文化中心或将其拍卖等。对于争议较大的校产, 结合当地法律法规, 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3. 社会的广泛支持

决策于民, 决策为民,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旨在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因此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支持就尤为重要。在笔者的调查中显示, 大量的村民先期是不知道学校布局调整的, 当项目已经实施, 学校已经进行撤并的时候, 才知道学校布局调整的消息, 这使得在整个布局调整过程中遇到许多麻烦, 遭到人们的反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 要做好先期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通过电台, 报纸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让大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进行决策的时候, 广泛深入乡村进行调研, 了解村民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调整的合理意见, 进行社会听证等方式民主决策, 实现决策的透明化, 并要加强社会监督, 最大限度上的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而社会团体本身更应该自觉地配合和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 有能力的个人或团体可以对调整后有困难的学校进行帮助以促进学校布局调整的顺利进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调整, 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社会舆论及各方面的广泛支持, 以及学校具体实践的努力探索。搞好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我们一起努力。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2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常委会报告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县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高中2所,职校1所,初中12所,直属小学6所,特教学校1所,民办学校1所.农村共设8个学区,有完全小学50所(其中寄宿制小学34所),教学点163个(其中幼儿点43个).

正式教职工3798人,特岗教师311人,临时幼儿教师116人,代课教师85人,总计4310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9268人(其中小学生28222人,初中生11214人,高中(含职校)9959人,在校幼儿9873人).

二、四年来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上一次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是在208月的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布局调整工作的进展情况

年《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出台前后,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政策有较大调整,我县的布局调整工作的力度和进程也随之相应变化.

1、布局调整情况

20初中阶段黑山嘴中学与胡麻营中学合并组成窄岭中学(利用原窄岭高中校舍).

小学阶段主要涉及两处较大规模调整:

一是窄岭学区范围内的调整.黑山嘴镇利用原黑山嘴中学建起跨乡镇的寄宿制小学――窄岭实验小学,黑山嘴镇的厢黄旗小学、黑山嘴小学、窄岭小学、八间房小学,胡麻营乡的河东小学、塔前小学,石人沟乡头道营小学(部分)等六所小学并入窄岭实验小学;黑山嘴镇西两间房片的大兰营小学、小营子小学、三道沟门小学、五道沟门小学等四所小学合并到西两间房小学.石人沟乡头道营小学(部分)、东山神庙小学、官木山小学、凌营小学等四所小学合并到石人沟小学.上述合并的小学除厢黄旗和黑山嘴小学一至六年级合并到窄岭实验小学、本校建为幼儿园外,其它均为三至六年级合并,原小学变为含一、二年和学前的教学点.

二是大滩镇范围内的调整.大滩镇三扎拉、北梁小学五六年级合并到大滩小学,老羊圈、大下营、小北沟、南围子教学点全部撤并到大滩小学,二道河子、骆驼沟、大营子教学点一二年级以上撤并到大滩小学.

除上述两处较大调整外年还撤并学生数不足10人、校舍为危房的教学点6处:四岔口乡缸房营教学点,波罗诺镇文水沟教学点、汽海沟教学点,草原乡公宝同教学点、东窝铺教学点,五道营乡九道沟教学点.

2、2012年布局调整情况

2012年年初规划布局调整任务是:初中将黄旗中学撤并到扩建后的土城中学;小学将土城镇内除四间房以外其它各小学三至六年级合并到扩建后的土城小学.

2012年四、五月份网络和相关媒体开始报道和讨论一些地区由于过分强调集中办学,造成中小学生大量流失的情况,六月份教育部要求暂停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并开始了布局调整审计.九月《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文件下发.其主旨是布局调整要科学合理,兼顾提高教育质量与方便就近入学.与以往要求最大不同有两点:一是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撤并方案要逐级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二是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将造成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均不得强行撤并现有学校或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2012年的布局调整规划未能落实.

3、后的情况

(1)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专项规划的制定情况

20按要求制订并逐级上报到省政府批准了《丰宁满族自治县――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初中阶段保留450人以上的八所学校,撤并不足400人的四所初中――白塔中学、南关中学、黄旗中学、外沟门中学.具体方案是:三中整体搬迁到一中原校址,白塔中学、南关中学合并到三中;黄旗中学合并到土城中学;外沟门中学苏家店乡学生分流到土城中学、草原乡学生分流到平安堡中学、外沟门中学与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阶段继续完成土城片的布局调整原规划,凤山镇将小川小学整体搬迁至凤山一中,其他农村小学在2013至20期间暂时保持不变.农村教学点根据生源情况动态调整,生源达到20人以上、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恢复教学点.

(2)规划实施情况

2013、土城镇内通过组织村干部、学生、家长参观土城小学、观看土城小学学生主题班会和文艺表演,开会宣传规模办学对孩子培养的好处,并采取自愿原则,最终张百万、三间房两所小学以及千佛寺小学部分三至六年级学生陆续合并到土城小学,土城镇布局调整基本完成,避免了扩建后的土城小学校舍闲置.白塔中学、南关中学因三中搬迁计划屡次变动未做调整,黄旗中学、外沟门中学的撤并因群众不同意而未能实现.

年丰宁一中即将整体迁至新校园,学校容量增加,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城新建的2400人规模的第六小学即将开工建设,该小学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县城小学入学压力;在原电影院位置新建第四幼儿园即将开工,明年将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使县城公办幼儿园达到五所.

4、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情况

在撤并一些生源少、条件差的教学点的同时,为提高教学点的办学水平,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教学点标准化工程”.2012年完成教学点标准化改造72处,2013年完成32处,到20全县危旧教学点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期间根据各地实际,恢复教学点(幼儿点)17处.中国教育报两次报道我县教学点标准化工作经验,省市媒体也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取得的成效

我县的布局调整工作一直是将上级政策和本县实际紧密结合、持续稳步推进的,总体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通过国家审计,基本上不存在调整过度问题.

1、窄岭区域的调整中,高中撤并到县城,初中利用高中校舍加以扩建、完善实现区域内四乡镇集中.小学利用初中校舍建起跨乡镇寄宿制小学,利用小学建起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的厢黄旗幼儿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以最小的投入使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办园条件普遍上档升级.大滩、土城的调整实现或基本实现了全镇集中,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2、窄岭实验小学、土城小学、大滩小学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管理规范精细,成为精品学校,在全县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规模办学效益得到较好体现.一是集中后的学校能够开齐课程,体、音、美、英语、信息技术课得到强化,学校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二是学校教师配备比较整齐,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能够正常开展,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规模学校所在地的城镇化建设尚不到位,排污和垃圾处理成为较大规模学校的难题.

2、寄宿制学校使用校车后交通安全得到保证,但由于受校车运行周期制约,农村学校只能采用上10天课休4天假的作息方式且各区域错时休假,对正常教学秩序有一定影响,尤其走读生家长意见很大.

3、几所小规模初中经费紧张、运转困难.

4、布局调整还不到位,但推进难度很大.

50所农村小学中300人以上的有16所,200―300人的12所,100―200人的17所,100人以下有5所,达到两轨制以上的只有10所.单轨制小规模学校过多,一是有十多所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二是教育质量很难提高.教师只能是“包班制”,教研活动难以有效开展,体音美等学科难以正常开课,学校活动课程难以开展,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布局调整必须“先建设、后合并”,新政策下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有学校建好后却调整不动造成资源闲置浪费的风险.布局调整工作处于“不规划怕误事、做规划难落实”的尴尬境地.

5、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处理没有具体规定,造成部分教育资产流失.

三、下阶段布局调整工作的思路

尽管布局调整工作推进困难,但仍应按照《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所提出的“兼顾提高质量和方便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谋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农村小学适度集中办学有利于办学条件的上档升级,有利于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我县实际,以每个乡镇设1至2所寄宿制完全小学,三年级以上集中或五六年级集中,同时办好一二年级加幼儿的教学点为理想的布局模式.

下阶段主要是谋求解决布局调整尚未完成的几个区域的小学布局问题.

(一)凤山镇区的布局调整

凤山镇区内现有高中一所(凤山一中)、初中一所(凤山二中)、小学一所(小川小学)、公办幼儿园一所(小川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五所.各学校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办学困难.

凤山一中女生宿舍楼是危楼,男生宿舍楼是八十年代中期所建的教学楼改建的,伙房餐厅面积不够,没有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等,如果使其办学条件达标预计需要资金至少一亿元.小川小学现有在校生1260人,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均与省规定标准相差甚远.应当设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和体育器材室,而小川小学只有科学实验和体育器材室;应当有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而学校只有60米长35米宽的操场,且校舍多为八、九十年代建的平房、破旧不堪.即使如此,也满足不了入学需要,13年暑期该校在校生为1180人,14年秋季开学已经增至1260人,15年秋季入学困难更大.公办幼儿园现有儿童430余人,在原来部队的破旧营房办,条件简陋,偏于一隅,接送孩子很不方便.另有5所民办幼儿园,共有340名儿童,在居民楼、普通民居内办园,不具备办园基本条件,安全隐患无法排除.凤山二中校园占地不足,建筑布局不合理,但没有改造空间.凤山镇区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条件落后于全县各乡镇,落后于凤山镇内其它各村.

提高凤山的办学水平,必须先调整学校布局,而解决凤山镇区学校布局问题最佳方案是撤并凤山一中,整合教育资源,建好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从当地的情况看,凤山镇区是老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重镇、大镇,特殊的历史和现实造成镇区内住宅密集、街道狭窄、寸土寸金.镇区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校址重建小学和幼儿园.国家的校舍建设和改造项目已接近收尾,如果不能尽快安排项目,将来即使解决了建校用地问题建设资金安排也可能出现困难,凤山的办学条件改善可能变得遥遥无期.另外,小川小学位于关帝庙西、凤山戏楼北,学校教学受相关活动干扰,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又受学校的限制.

从高中教育发展看,新一中容量为5000人,职校两校区容量可达6000至7000人,县城高中阶段总容量已经达到11000至1人.2015年初中毕业生总数为3387人,职教中心春季已招生341人,中考报名3034人,其中含职校幼师专业67人,实际高中生源还只有2967人.考虑到部分学生上中专、外地就读、不读高中等因素,光县城高中实际生源就已不足.根据现在初中、小学在校生数可以测算出,今后10年内县城高中规模都能满足需要.

另外,高中办学经费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没有转移支付.过去,高中学校的运转经费主要靠收费.随着国家收费政策的调整,收费越来越少,高中办学经费主要靠县财政解决.据初步测算,为维持学校运转丰宁一中每年需要县财政补贴经费1000万元左右;职教中心分校(原实验中学)每年需要县财政补贴经费350万元左右.凤山一中每年需要县财政补贴经费200万元左右.我县财政紧张,在能够满足基本入学需要的前提下,适度紧缩高中办学规模有利于高中整体发展.在此背景下,凤山一中继续办学将成为县财政的一个不小的而又不是十分必要的负担,其本身办学处于困境,勉强维持办学不会有好的前景,也势必拖累到高中的整体发展.

凤山一中校园现分为两个区域,教学楼、操场和男生宿舍楼为主校区,女生宿舍楼、伙房、运动场为另一个区域.小川小学除校园外和有一个六亩地的空闲地.如果将凤山一中撤并,其主校区足以满足小川小学办学需要.小川小学校园及空闲地加上凤山一中操场,除建两所高标准幼儿园外,经整合、置换还可用于扩大凤山二中校园,解决其发展空间不足问题.这样凤山镇的教育将迅速摆脱落后局面,人民群众将享受到优质教育.如果采取上述教育整体布局调整方案,经适当的土地调整、置换,也为凤山镇整体规划改造腾出了空间.

可见,凤山一中撤并问题,不仅是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凤山教育整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凤山一中不撤整个凤山教育成为一个难解的“死局”,凤山一中撤并凤山教育“满盘皆活”.同时还影响到凤山镇的整体规划,可谓一举多得,一策多利!

(二)大阁镇南片布局调整

大阁镇南片有林营、满堂、南三营、南辛营、南岗子五所小学,除南三营六年级在南辛营就读外,均为完全小学.最大的南辛营小学200人,最小的南三营为70余人,其余为100多人.办学过于分散,没有成规模、够档次的学校,办学条件都不达标,办学水平与其城关镇的地位极不相称,特别是与高新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北京公交站的设立很不匹配.应考虑在南三通附近建一所四轨制寄宿制小学,使南片各小学中高年级集中,并准备承接未来园区发展带来的生源.还应在南二营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使特教中心彻底独立,并顺应县城向南发展趋势.

(三)其它几个乡镇的布局调整

1、胡麻营镇的布局调整

利用原胡麻营中学校园建一所寄宿制小学,将胡麻营南片的塔黄旗、塔前、塔沟中高年级学生集中.

2、黄旗镇的布局调整

将幼儿园从黄旗小学迁出,择址新建,扩建黄旗小学使其办学条件达标.

3、选营乡的布局调整

将幼儿园从选营小学迁出,择址新建,重新规划校园内建筑布局,扩建选营小学使其办学条件达标.

4、西官营乡的布局调整

在西官营乡北片何营小学、英首屯小学、千松沟小学三所小学中,选择一处合适的校址扩建,将这三所小学中高年级集中.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及出路 篇3

关键词 学校布局调整 村小 就远入学 重建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国家和乡村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渐扎根于乡村。这个过程始于政府对旧学校的接管和改造。1950年,政府公开宣称要在每个村庄建立一所民办小学[1]。“一村一校”格局之下的村小是嵌入在村庄社会当中的,在其中村庄和学校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联系。我国自2001年起,开启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进程,农村初等教育原有的“一村一校”格局被打破。2012年9月,国务院发文叫停撤点并校,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教育发展的实质在于进一步清除学校教育当中的乡土特质。与“去地方化”相伴随的是,学校教育变得更加正式化和专业化——成为悬浮的孤岛[2]。从时间上看,乡村社会变化在前,农村学校调整在后;从发生机制上看,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流动被视为一个“自然的经济趋势”,而学校布局调整则是发生在制度层面上的、一项有计划的“结构调整”。具体来说,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理解学校布局调整现象的重要结构条件:宏观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教育的整体功能设定的转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乡村“空洞化”,教育机构的撤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同时村小的危机又进一步成为取消村小的理由。相比于中心完小,村小在硬件和师资方面都存在差距,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又进一步扩大了这种教育差距。用“撤点并校”这一概念来描述村小和教学点消亡的过程,强调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也可以用“村小的消亡”来强调这是一个客观、自然的过程。

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我国学校体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神经不断萎缩,学校层级的底端不断上移,与此相关联的便是就近入学成为奢望,我们在不断追赶过程中被迫地选择了就远入学,同时被动的标准化又急剧地使农村学校沦落。为实现农村教育长足发展,我们应从最基本的村小层面进行探索,重建以村小为始基的农村教育体系,实现底部攻坚。

一、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的深刻影响

1.学校布局调整带来学校神经末梢的萎缩

目前的教育体系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它是一个脆弱的系统。流动性和层级是它的基本特征。村小作为学校体系的底端,村小的危机主要来源于优秀生源与师资的不断外流,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避免将自身陷入两难境地,而将取消村小作为缓解村小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取消学校的底端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是难以为继的,因为在一个相对闭合的学校体系中,取消原有底端意味着新的底端的产生,不断对学校体系高端的追求,并不能有效地促进整体学校质量提升,反而会因为学校底端的不断上移而给学校发展带来恐慌,最直接体现就是不断成为底端的学校“图存”成为最重要任务,而非育人[3]。在这个背景下,追赶是永恒的主题,换句话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心完小必然成为结构中的新末端。可以预见的是,追赶实际上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种结构本身就存在高度的不稳定性,相对于外部世界,县城本身也处于层级的底部。就师资来说,县城的优秀老师在向上层流动,它从下层抽取新的资源作为补充[4]。事实上,现在的这种发展方式在取消村小的同时,不断地侵蚀着乡村社会的根基。教育发展逻辑也折射了整体社会的发展逻辑。乡村是整个社会试图取消的末端。取消末端其实就是在取消自身的存在。

2.学校布局调整带来就“远”入学

现有的整个教育体系是层级化的,按照教学条件以及师资配备,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要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很多家长把孩子带到打工地,希望他们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但是现有的户籍制度仍然对打工子弟的教育选择施加了种种限制。尤其是高考与户籍的绑定,使得他们的教育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相比而言,让孩子在老家上学则保证教育过程的稳定性,也不必担心不同地区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学校教育体系内部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家长需要为优质教育付出巨大的代价。

现有的教育发展路径使得教育变成一种抽离性的力量。农村家长需要在不同层级的学校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即便是处于底层的村小数量在不断减少,基本生态也在持续恶化。须认识到,“租房读书”现象的部分成因正在于学校布局无法满足“就近入学”的要求。这种从农村到镇上上学的教育安排,实际上是一种被动选择。而学校布局调整的另一面是教育差距的持续扩大,这又构成了家长主动择校的动因。一是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分层,“重视教育”或者“有条件”的家庭离开,弱化了那些仍然依赖农业的家庭处境。二是加速传统的生活方式破产,与此同时对外部世界的依赖不断加强。在镇上上学直接意味着家长进一步脱离农业,这使得家庭经济对打工的依赖加强。

3.学校布局调整助推学校“被标准化”

大量的流动人口处于“城乡”之间,家庭经济功能与再生产无法在同一社会空间实现。事实上,乡镇社会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根源都在于整体的宏观社会结构。但在现实中,家庭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结构限制。无论是乡镇还是县城总体上都在不断与城市社会趋同。这种趋同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说明地方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带有发展的意涵,乡镇和县城整体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和消费也逐渐与外部世界接轨;另一方面,趋同也意味着地方社会在不断丧失自己的地方特质,不断卷入外部世界的过程也可能消弱自身的主体性,从而沦为被动的从属者。事实上,农村教育发展与城镇化的逻辑具有很大的共性。国家对村小的改造表现为把村小从村庄社会当中抽离出来的过程,一旦学校和村庄相分离,村小就丧失它的独特身份以及支撑其运作的地方性资源。当村小被置于一个标准化的教育体系时,它的所有弱点暴露无遗。这也使得村小不再代表一种地方性的教育机构,而是成为教育体系的最底层。无论是教育还是社会意义上的底层,最终难免被抛弃的命运。

二、农村布局调整的出路——强根固本

学校布局调整是由盲目的发展主义所驱动的[5]。现有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在不断摧毁社会的根基。而要想通过教育来修复社会,首先要解决教育发展本身所导致的问题,只有作出根本性的调整,才能使教育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讨论,最终要回答的不是“保留还是撤并”村小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明确村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村小,又如何实现这种设想。

1.改造村小的必要性

学校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村小是嵌入在农村社区当中的,这种嵌入一方面表现在村庄与学校之间的功能互补上,另一方面则是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学校是与社区和家庭共同协作的。事实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撤点并校”进程,共同破坏了原有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一个现实的趋势是,农村儿童的农业参与在减少,农村的空洞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社区体验。并且,学校教育的不断壮大本身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相比于传统的村小时代,现在的农村儿童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更长,学校教育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在增加,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儿童教育的主导力量,很多家庭甚至自愿成为学校协助者的角色。面对这样的状况,村小必须作出调整,在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上进行改革。其实国家已经对村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试图引入新的制度和规范,但是,改造并没有对村小起到改善作用。同时,社会条件的改变要求学校作出相应的调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成为现实,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正在不断趋同。总体来说,村小改造的最终目标是真正把它整合到教育体系当中,使它能够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教育机构。关键是确认村小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这样才能使教师安心在村小工作。当村小能够稳定地存在,并具有持续改善的前景时,它才有可能带动农村社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村小重建的路径选择

传统的村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所以这里所说的“重建”并不是要还原前一阶段的教育格局,也不是要让村小变回以前的样子。村小的重建依赖于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一系列的村小改造行动本意在于实现整体教育的提升,但是最终却以进步为名使得村小陷入全面危机当中。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话语中,师资和制度是教育提升的关键,因而现有政策首先从制度层面对村小进行了再造,但是地方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改善村小的师资。村小的危机反映了现有教育发展思路的内在矛盾:把资源投入作为最终解决方案,但是又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支撑。最终,以拆解村小的方式来支持其他层级学校的发展。就横向比较来说,中心完小和村小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源投入对学校运转的重要性。而从纵向比较来看,村小的设施、师资总体上得到了改进,但是部分村小的教学秩序却几乎陷于崩溃,这也说明村小的总体生态在不断恶化。根据这种诊断,我们将要讨论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延续现有的发展路径,但是增加对村小的资源投入。第二,调整教育发展思路,引入地方化的解决方案。所谓的思路调整,也就是把现实状况纳入考虑,在现有的教育投入格局下,村小的资源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比如,全县普遍缺乏英语教师的情况下,教育部门总是会选择优先配置县城与中心完小。我们不讨论这种选择的对错,而是把它确认为村小所要面对的基本现实。我们所提议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向后看,也就是从村小的历史中寻找答案。一村一校时代的村小,资源状况远不如今天,但是它依靠社区纽带弥补了资源上的缺陷,成为农村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国家对村小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村小的处境。村小由“民”转“公”的过程,不仅意味着教育出资主体的转变,还使得村小的日常运行脱离了社区监控。政府为村小引入了新的教学管理制度,试图替代原有的运行逻辑。但问题在于,新引入的制度并没有能够有效运作,这才是村小整体涣散的根源。具体来说,原来村小的老师大多是本村人,他们会受到社区舆论的约束。但是,在新的制度下,村小老师缺乏有效的激励,这体现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如更高层级的学校,而在待遇与上升空间也同样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当村小教师消极怠工、混日子的时候,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手段。面对这种状况,很多研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教师工资。可是,这个解决方案就又回到了资源投入的悖论当中去了。

就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来说,村小的消亡甚至是政策所追求的结果。我们已经论证了村小存在的必要性,所以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使村小重现生机的问题。我们所谓的地方化解决方案就是要把村小重新植入农村社区的土壤当中。具体来说,就是重建学校与社区的关联,借用地方性资源来弥补村小的资源压力。农村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村小也就意味着村小的生存危机得到缓解,当村小重新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机构时,它才有可能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些设想需要以一个重要条件作为前提:谁来引入这样的新秩序?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回到制度层面,只有村小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确认,并且它不再是作为“需要取消的末端”,而是作为政府“积极发展的重点”时,村小才有可能吸引到年轻、有抱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单丽卿.“强制撤并”抑或“自然消亡”?——中西部农村“撤点并校”的政策过程分析[J].河北学刊,2016(1).

[3] 单丽卿,王春光.“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5(3).

[4] 王帅,王祈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

[5] 叶敬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社会宏观背景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作者:曾炬(1965-),女,四川富顺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及出路 篇4

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我国学校体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神经不断萎缩,学校层级的底端不断上移,与此相关联的便是就近入学成为奢望,我们在不断追赶过程中被迫地选择了就远入学,同时被动的标准化又急剧地使农村学校沦落。为实现农村教育长足发展,我们应从最基本的村小层面进行探索,重建以村小为始基的农村教育体系,实现底部攻坚。

一、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的深刻影响

1. 学校布局调整带来学校神经末梢的萎缩

目前的教育体系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它是一个脆弱的系统。流动性和层级是它的基本特征。村小作为学校体系的底端,村小的危机主要来源于优秀生源与师资的不断外流,教育主管部门为了避免将自身陷入两难境地,而将取消村小作为缓解村小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取消学校的底端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是难以为继的,因为在一个相对闭合的学校体系中,取消原有底端意味着新的底端的产生,不断对学校体系高端的追求,并不能有效地促进整体学校质量提升,反而会因为学校底端的不断上移而给学校发展带来恐慌,最直接体现就是不断成为底端的学校“图存”成为最重要任务,而非育人[3]。在这个背景下,追赶是永恒的主题,换句话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心完小必然成为结构中的新末端。可以预见的是,追赶实际上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种结构本身就存在高度的不稳定性,相对于外部世界,县城本身也处于层级的底部。就师资来说,县城的优秀老师在向上层流动,它从下层抽取新的资源作为补充[4]。事实上,现在的这种发展方式在取消村小的同时,不断地侵蚀着乡村社会的根基。教育发展逻辑也折射了整体社会的发展逻辑。乡村是整个社会试图取消的末端。取消末端其实就是在取消自身的存在。

2. 学校布局调整带来就“远”入学

现有的整个教育体系是层级化的,按照教学条件以及师资配备,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要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很多家长把孩子带到打工地,希望他们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但是现有的户籍制度仍然对打工子弟的教育选择施加了种种限制。尤其是高考与户籍的绑定,使得他们的教育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相比而言,让孩子在老家上学则保证教育过程的稳定性,也不必担心不同地区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学校教育体系内部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家长需要为优质教育付出巨大的代价。

现有的教育发展路径使得教育变成一种抽离性的力量。农村家长需要在不同层级的学校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即便是处于底层的村小数量在不断减少,基本生态也在持续恶化。须认识到,“租房读书”现象的部分成因正在于学校布局无法满足“就近入学”的要求。这种从农村到镇上上学的教育安排,实际上是一种被动选择。而学校布局调整的另一面是教育差距的持续扩大,这又构成了家长主动择校的动因。一是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分层,“重视教育”或者“有条件”的家庭离开,弱化了那些仍然依赖农业的家庭处境。二是加速传统的生活方式破产,与此同时对外部世界的依赖不断加强。在镇上上学直接意味着家长进一步脱离农业,这使得家庭经济对打工的依赖加强。

3. 学校布局调整助推学校“被标准化”

大量的流动人口处于“城乡”之间,家庭经济功能与再生产无法在同一社会空间实现。事实上,乡镇社会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根源都在于整体的宏观社会结构。但在现实中,家庭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结构限制。无论是乡镇还是县城总体上都在不断与城市社会趋同。这种趋同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说明地方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带有发展的意涵,乡镇和县城整体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和消费也逐渐与外部世界接轨;另一方面,趋同也意味着地方社会在不断丧失自己的地方特质,不断卷入外部世界的过程也可能消弱自身的主体性,从而沦为被动的从属者。事实上,农村教育发展与城镇化的逻辑具有很大的共性。国家对村小的改造表现为把村小从村庄社会当中抽离出来的过程,一旦学校和村庄相分离,村小就丧失它的独特身份以及支撑其运作的地方性资源。当村小被置于一个标准化的教育体系时,它的所有弱点暴露无遗。这也使得村小不再代表一种地方性的教育机构,而是成为教育体系的最底层。无论是教育还是社会意义上的底层,最终难免被抛弃的命运。

二、农村布局调整的出路———强根固本

学校布局调整是由盲目的发展主义所驱动的[5]。现有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在不断摧毁社会的根基。而要想通过教育来修复社会,首先要解决教育发展本身所导致的问题,只有作出根本性的调整,才能使教育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讨论,最终要回答的不是“保留还是撤并”村小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明确村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村小,又如何实现这种设想。

1. 改造村小的必要性

学校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村小是嵌入在农村社区当中的,这种嵌入一方面表现在村庄与学校之间的功能互补上,另一方面则是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学校是与社区和家庭共同协作的。事实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撤点并校”进程,共同破坏了原有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一个现实的趋势是,农村儿童的农业参与在减少,农村的空洞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社区体验。并且,学校教育的不断壮大本身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相比于传统的村小时代,现在的农村儿童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更长,学校教育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在增加,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儿童教育的主导力量,很多家庭甚至自愿成为学校协助者的角色。面对这样的状况,村小必须作出调整,在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上进行改革。其实国家已经对村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试图引入新的制度和规范,但是,改造并没有对村小起到改善作用。同时,社会条件的改变要求学校作出相应的调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成为现实,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正在不断趋同。总体来说,村小改造的最终目标是真正把它整合到教育体系当中,使它能够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教育机构。关键是确认村小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这样才能使教师安心在村小工作。当村小能够稳定地存在,并具有持续改善的前景时,它才有可能带动农村社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 村小重建的路径选择

传统的村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所以这里所说的“重建”并不是要还原前一阶段的教育格局,也不是要让村小变回以前的样子。村小的重建依赖于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一系列的村小改造行动本意在于实现整体教育的提升,但是最终却以进步为名使得村小陷入全面危机当中。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话语中,师资和制度是教育提升的关键,因而现有政策首先从制度层面对村小进行了再造,但是地方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改善村小的师资。村小的危机反映了现有教育发展思路的内在矛盾:把资源投入作为最终解决方案,但是又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支撑。最终,以拆解村小的方式来支持其他层级学校的发展。就横向比较来说,中心完小和村小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源投入对学校运转的重要性。而从纵向比较来看,村小的设施、师资总体上得到了改进,但是部分村小的教学秩序却几乎陷于崩溃,这也说明村小的总体生态在不断恶化。根据这种诊断,我们将要讨论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延续现有的发展路径,但是增加对村小的资源投入。第二,调整教育发展思路,引入地方化的解决方案。所谓的思路调整,也就是把现实状况纳入考虑,在现有的教育投入格局下,村小的资源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比如,全县普遍缺乏英语教师的情况下,教育部门总是会选择优先配置县城与中心完小。我们不讨论这种选择的对错,而是把它确认为村小所要面对的基本现实。我们所提议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向后看,也就是从村小的历史中寻找答案。一村一校时代的村小,资源状况远不如今天,但是它依靠社区纽带弥补了资源上的缺陷,成为农村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国家对村小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村小的处境。村小由“民”转“公”的过程,不仅意味着教育出资主体的转变,还使得村小的日常运行脱离了社区监控。政府为村小引入了新的教学管理制度,试图替代原有的运行逻辑。但问题在于,新引入的制度并没有能够有效运作,这才是村小整体涣散的根源。具体来说,原来村小的老师大多是本村人,他们会受到社区舆论的约束。但是,在新的制度下,村小老师缺乏有效的激励,这体现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如更高层级的学校,而在待遇与上升空间也同样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当村小教师消极怠工、混日子的时候,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手段。面对这种状况,很多研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教师工资。可是,这个解决方案就又回到了资源投入的悖论当中去了。

就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来说,村小的消亡甚至是政策所追求的结果。我们已经论证了村小存在的必要性,所以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使村小重现生机的问题。我们所谓的地方化解决方案就是要把村小重新植入农村社区的土壤当中。具体来说,就是重建学校与社区的关联,借用地方性资源来弥补村小的资源压力。农村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村小也就意味着村小的生存危机得到缓解,当村小重新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机构时,它才有可能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些设想需要以一个重要条件作为前提:谁来引入这样的新秩序?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回到制度层面,只有村小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确认,并且它不再是作为“需要取消的末端”,而是作为政府“积极发展的重点”时,村小才有可能吸引到年轻、有抱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单丽卿.“强制撤并”抑或“自然消亡”?——中西部农村“撤点并校”的政策过程分析[J].河北学刊,2016(1).

[3]单丽卿,王春光.“撤点并校”的政策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5(3).

[4]王帅,王祈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5

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种大背景下,我校走完了前三轮学校布局调整的路程,回顾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认为,平安县“高中、初中教育向县城集中,小学教育向乡镇集中,学前教育向中心村适度集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

一、我校目前中小学布局现状

我校在前三轮的学校布局调整中,把方便学生上学、扩大办学规模、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相继撤并了(翻身、窑洞、帮业隆、瓦窑台)四个教学点、(仲家、新安、湾子、寺台、庄村)五所完全小学,经调整,本服务区内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学点3所、早教点1个。2011年秋季,又增设了三个早教点。在校学生701(小学生326人,中学生223人,学前早教幼儿148人)人,30个教学班,专任教师72名;早教志愿者8人;中心校住校生171人。

二、布局调整后所取得的成绩

第一,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益。调整前的学校基本上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限的资金过于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学校布局调整后,中心校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用来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就2011下半年到201

2年上半年近一年时间里,学校用于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10.6万元,用于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更新教学设备等,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这在布局调整以前是难以办到的。

第二,优化了教师队伍。调整前,由于教师结构性缺编,有的学校只能开出语、数两门课,甚至是一个教师包全年级的课程,没有专职的英、音、体、美教师,有的教学点的学生甚至没上过正规的音、体、美课,更谈不上享受什么优质教育了。调整后的学校首先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的教学科目,保障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然后优先聘用业务精、工作责任性强、教学理念新的优秀教师到教学一线任教,把年龄偏大的教师调整到后勤服务工作,优化了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第三,住校学生的自理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有部分学生年龄偏小,并且每天走十几里路上学的困境,学校想方设法,安排171名学生住校。这些学生在住校以前,在家里被家人宠着惯着,是“小皇帝”,通过在学校里的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他们学会了洗漱、叠被子、扫地、打水、打饭、购物、打电话等等,独立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的心理品格得到了锻炼,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这段经历,他们将受益终身。

第四,村小合并后,减轻了村办学的负担。农民不必再为改善村小办学条件、修缮校舍、添置设备等集资和投工投劳,孩子住校也让父母有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第五,幼儿早期教育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秋季,中心校利用

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建了4个早教点,3—6周岁岁幼儿入园(校)人数为148人,幼儿入园(校)率在90%以上。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唱歌、做游戏、画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孩子的智力得到了开发,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自理能力明显增强,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三、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客观、认真地思考。

问题一:布局调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承担的教育成本。因为学生需要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上学,比起从前,农民现在需要额外再支出交通费、生活费以及承担学生走读带来的安全风险等,加大了贫困家庭的负担。比如仲家村的孩子到寺台中心学校读书,学生每天早晚要走3公里路的路程,如搭车每天要二元钱,中餐要两元钱。一位初中生负担就更重了。如果读完九年义务教育,一名小学生就要花费近万元,这对有的农民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对于路途较远需要住校的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有的从6岁开始,离开父母,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又读3年高中,再读四年大学,一路走来,缺失的亲情,是无法弥补的。

对策:如果政府再给我校配备一辆校车,并落实校车运行的费用,对这些学生进行接送,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弥补了亲情的缺失,也降低了由走读带来的安全风险。

问题二:住校学生增多,学校管理压力大。布局调整后,尽管学

校提供了寄宿服务,但是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生活、安全、卫生、医疗等缺乏必要保障。

对策:其一,为年龄偏小,自理能力差的学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照管他们的生活;其二,配备专门的炊事员。目前我校171名住校学生,只有两名无资质的农民工为他们做饭,饭菜质量可想而知;其三,配备专职校医,为孩子们的卫生安全、医疗安全保驾护航。以上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四、对第四轮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

通过前三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我中心校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势资源,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积极作用比较突出,但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阵痛也不可避免。比如住校学生条件艰苦,食堂面积过小、设施不全,学生就餐不方便,用水存在一定困难,缺乏开水房与浴室;走读学生从家到学校路途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好在有些问题已经解决,有些问题现在正在解决。

在第四轮的学校布局调整中,我中心校计划把现有的三个教学点都合并到寺台中心校,把现有的四个早教点都合并到湾子早教点,成立中心幼儿园。但这个计划不是马上实施,而是要等到一切条件成熟,首先要充分考虑财力支付、校舍建设、食宿配套建设、学龄人口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制度、设施、人员配备等,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学习和生活设施,设立专门的后勤管理人员,确

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最终在我校服务区内形成“一校一园”(一所中心学校,一所中心幼儿园)的学校布局。

教育局在这一轮的布局调整中,撤并乡镇初级中学时,也应考虑县城学校充分具有了接纳这些学生的条件之后,再行撤并,反之,建议暂缓撤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6

一、“后撤点并校”时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重新反思

农村学校的“小微化”是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由于小微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带来办学成本高、学校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学校的撤并成为农村教育资源重组的必然结果。2001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启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撤点并校”的布局调整工程,这在当时对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率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的功利主义,这种撤并逐步演变为追求政绩和效率的重要目标。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2年,我国农村小学由468527所减少至155008所,减幅达66.9%,我国农村教学点由165374个减至62544个,减幅达62.2%。在政绩和效率的双重刺激下,有些地方政府过高、过快、过急地进行撤并,带来学生上学成本提高、家庭负担加重、路途安全隐患增多、辍学率上升,以及教育资源浪费等诸多社会问题。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标志着政府层面对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由鼓励撤并到叫停撤并的重要转变。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2012年后的恢复农村学校网点的行动,又沦为一场矫枉过正的政绩竞赛,撤并与恢复大起大落的现象背后,实质上遵循的仍然是政绩和经济效益至上的非理性逻辑,相当部分教学点恢复的背后,掩盖着当地功利化目的的推动。例如,为了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运转问题,2012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对学生数量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对于那些现在仍不必要的教学点也不愿意主动撤并,却又恢复了一些本不该恢复的教学点。在有的行政村,多数村民并不愿意送孩子去教学点上学,当地村委会却对申请恢复教学点非常积极,甚至把教学点恢复当作政绩,导致一些完全可以撤并的教学点得以恢复。为了得到更多的公用经费,教育主管部门、乡镇学区(中心小学)仍然坚持保留了那些学生人数过少、很难维持正常运转的教学网点。从表面上看,这虽然保障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权利,但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难以保证教育质量等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这部分群体对好的教育的需求更加难以满足。

上述情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一)学校布局过于分散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2012年的农村布局调整新政策是对以往非理性撤并行为的理性回归,但这绝非意味着学校布局调整就是完全否定“撤点并校”,更不意味着我们要回归到以前那种资源分散且效率低下的乡村教育时代。教育不能追求规模效应,但是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背景下,适度的规模仍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事实上,一个教学点不管人数多少,哪怕只有1个学生,至少也得聘请一位教师。以江西省为例,全省现有10人以下的教学点2635个,学生总数12205名,校均在校生数4.63人,师生比是标准数的5倍。中部某省的一个县级市,2014年10人以下的教学点共有178个,其中仅有“一生一师”的竟达14个。有的教学点随时可能因为没有学生而撤销,造成“建成即闲置”的状况。

(二)“托底”的农村布局政策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和交通等公共设施落后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农村学校,保留一些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对于保障学生享受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全国义务教育的入学普及率和巩固率均已超过90%的时候,教育公平更多地体现在普及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上,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诉求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也就是由“教育机会公平”转向“教育质量公平”。在办学成本过高、地方财政有限的状况下,“托底”政策的实施、低水平的维持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现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态下,只能保证他们获得公平的入学权,而难以保证他们在教育质量层面享有公平权利。然而,保障这部分学生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权利,关系到义务教育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因此,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调整农村网点布局政策,改变农村学校过于分散的现状,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新思路

当社会条件发生改变,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内涵也应该与时俱进,绝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学校的撤并。“上学距离”“服务半径”“覆盖人口”等作为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核心指标,一直是推动基层政府学校撤并的重要依据。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决策者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把握,绝对不能片面化、固定化地解读这些指标。学校网点布局本来就是一个动态过程,撤点并校只能是布局调整中的一种形式,绝不能将它与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完全画等号。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中,任何“一刀切”的思维模式都是不适宜的。撤点并校本身不仅仅意味着学校撤和留的问题,而是应该包含学校的重组、新建、拆分以及改造等多重行为。应当超越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方式,顺应新型城镇化大趋势,统筹农村人口变化趋势、地理环境、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等多重因素,坚持农村学校网点布局的动态调整,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适应新型城镇化大趋势,按照“适度集中”原则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村学校生源的持续下降,农村小规模学校将是农村学校的主流。但是,规模过小,不仅存在资源浪费问题,而且不利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要适应农村人口变化新趋势,合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网点布局,确保学龄儿童就近入学;同时加大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布局义务教育学校的力度。这实际上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应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向交通便利和服务成型的中心村、镇学校适当集中。尤其对于只有1~3名学生的微型校,除了有特殊原因确需保留的,应尽行撤并。针对可撤并的村小、教学点,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可由他们选择到中心学校或者邻近村小就读,让这部分“空心”小学自然消亡。同时,对撤并学校学生给予交通、家长看护等补偿,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成长,又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允许部分地方进行试点,扩大学生公用经费使用范围

如何才能防止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演变为地方政府对于功利的追求,防止政府在撤并学校过程中转嫁成本,这些问题是决定学校布局合理调整的关键。在制度设计上,应尽量防止基层的功利主义和效益主义。为了避免政策变化带来的震荡,可以鼓励地方以县为单位开展网点布局适度集中合并的改革试点,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被撤并学校学生的上学成本补偿工作。为了防止基层在撤并过程中因为教学点的公用经费而不愿意撤并的现象,可以按照某个年度(例如2014年)为准实行两不变,即学校网点数不变,财政对于所撤并的教学点公用经费拨款不变,让基层吃定心丸,解决因为钱而不愿意撤并网点的问题。建议省级政府、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部分调整有关政策,扩大学生公用经费的使用范围,允许公用经费用于补偿教学点学生因撤并到中心校寄宿,或租住房屋及管护,以及学生交通、低龄儿童家长陪读等产生的费用。如此既不增加学生家庭因撤并带来的上学成本,也可以遏制地方为争取教学点公用经费而不愿意撤并网点的问题。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定额核定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财政部颁发的《中小学财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方面,不允许用于人员经费和基建投资等方面的开支。事实上,当前基层有相当部分公用经费被用作聘请代课教师的做法,已经不符合现行政策规定。与其默认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如从政策上予以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建议扩大公用经费的使用形式,允许其使用于补贴学生交通成本、学生家长陪读、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适当的学校合并,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大量聘用代课教师的局面,减少教师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集中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增强其吸引力。

(三)加大乡镇中心小学的建设力度,完善寄宿制学校的设施与条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7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

所谓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是指在农村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条件下, 为了更好地集中利用以上诸种资源, 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撤点并校,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学效率的举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

2000年以前,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主要是以乡镇为主, 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大块: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乡镇财政拨款。而实际上, 由于乡镇财政状况普遍很不乐观, 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农村的教育集资。而在税费改革后, 随着农业税的废除, 农村教育集资也就自然废止, 农村教育经费随之紧张起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即“新机制”。“新机制”明确免除了农村学生的教科书费用, 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的所需资金;西部地区, 由中央和地方按照8∶2比例分担, 中部地区, 中央和地方按照6∶4比例分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 也就是“两免一补”政策。随着“新机制”的实施, 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投资和保障机制随之确立, 为广大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县为主”后, 乡镇一级的投资管理权随之被剥夺, 县服务管理的战线随之被拉长, 管理负担随之加重;另一方面, 县级财政很难照顾到“一村一校”办学格局的现实, 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往往是吃财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 如果搞“平均主义”则没有实质的意义与价值;如果重点发展某些学校, 则会制度性地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在此背景下, 不得不考虑对农村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办事效率, 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2. 教育公平的应然之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是一种资源充分供给、公平和优质的教育。[3]教育公平问题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问题。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孩子享受不到基本的国民待遇, 没有机会和条件接受优质的教育, 严重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政策, 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亵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苦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4]为此, 在全国范围内, 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别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够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政府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问题是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 而且在地区上也差异巨大。据有关专家调查发现, 省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程度甚至低于省际的均衡程度。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的强制性的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的教育, 要确实保障受教育者平等地接受优质的基础性、保障性教育。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首先在县域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缩小差距, 争取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 是落实《规划纲要》之精神所在, 也是各级党和政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 适龄儿童的锐减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到了2000年左右, 农村适龄儿童锐减, 有的村庄一个年级仅仅有3~5名学生。随着适龄儿童的锐减, 有的农村学校甚至出现了“空壳现象”, “空壳现象”是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适龄儿童的锐减, 使教师的工作量也同时锐减, 一部分教师出现了“待课”现象, 教师收入也受到影响。因此, 面对生源减少的客观事实, 不得不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4. 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追逐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广大农村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关注。然而, 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施严重落后、教学质量的低下等问题, 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择校——将孩子送到城里的优质学校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由此一来, 会带来农村家庭负担加重、孩子远离父母是否适应、城市学校班级容量不断扩大、整体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与其如此恶性循环, 不如让农村的孩子在当地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因此需要整合教育资源, 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足广大农村孩子接受优质基础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与标准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农村教育的量大面广、点多线长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同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问题, 必须有统筹全局的考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地理、地貌和交通状况以及农村教育价值及文化需求, 不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原则, 而应该采取“差异、多元”的标准原则, 以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

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初动力是国家投资办学管理体制的变革, 目的是为了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指向是学生, 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发展不仅包括教学质量的提升, 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的潜力。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工程, 它对人才的培养与影响是终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需要, 我们才会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避免只看眼前利益、不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尊重教育规律

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可以说农村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对传承乡土文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集散地”, 通过学校, 会广泛播下农村文明的种子。学校文化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特别是在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培养农村孩子的乡土认同感等文化根基方面作用巨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 有的农村特色就可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同时也会对教育的育人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个学校如果缺乏与之相紧密关联的文化根基, 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亦没有强烈的文化归属与文化认同感。

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标准多元”

目前各地在布局调整过程中为了追求规模效益, 贪图政绩工程, 在布局调整上犯了盲目的“一刀切”、标准单一的错误。学校布局调整的本质是利益调整, 学校撤并标准是布局调整政策的核心要素。合理的学校撤并标准有助于整合社会各方利益, 促进教育有序发展;反之, 不合理的学校撤并标准必将激化社会矛盾, 阻碍教育健康发展。[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复杂, 在布局调整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各地在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 综合考虑, 避免简单把“学校规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视为学校撤并的核心指标, 更应该从教育的人文价值上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教育质量、设施状况、学生的上学距离、上学时间、交通便利度、区域文化及民族融合等因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系统过程, 标准单一的学校布局调整, 非但起不到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一些地方的、民族的紧张与冲突, 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对教育的发展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使农村教育、农村社会变得更加凋敝。

4.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终极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保障人民群众“学有所教”, 同时保障教育公平;在满足资源供给和教育公平的基础之上, 提高教育质量, 使受教育者学有所获, 学有所用。[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然之义。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滞后, 农村孩子无法获得和城市孩子一样优质教育的现实, 必须促使我们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办让老百姓满意的优质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应该始终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终极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三、反思

1. 利益本位到教育本位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本质上是利益整合的过程。布局结构调整从经济学上讲, 就是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 当涉及学校布局调整, 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利益本位应该让渡于教育本位。农村学校的文化传承与承载功能, 农村学校的辐射与影响功能, 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在布局调整后面临的上学远、安全心理调适等问题, 都必须在布局调整中涉及, 而不应该以利益本位优先。

2.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充满了利益博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为防止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新的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200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再次强调“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简单撤点并校。撤点并校要十分慎重,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防止‘一刀切’和‘一哄而起’”。然而, 尽管国务院和教育部三令五申, 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 仍然出现了很多“一刀切”和“一哄而起”的盲目短视行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落后地方的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教育投资的经济压力, 而不得不把经济效益作为学校布局调整首要动力。如此, 为了实现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与调整, 中央应充分考虑到地方特别是贫困县市的经济压力, 创新机制设计, 为地方的教育投资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基金项目: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国家重点课题“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立项编号:AFA080006。

参考文献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1、5.

[2]万明钢.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我国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隐患[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4) .

[3][6]徐志勇.公共教育的普惠性与宏观政策取向[J].中国教师, 2008 (3) .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8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选取重庆市四所学校进行, 四所学校都是面临撤销的村校, 其中小学和初中各两所。调查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77份, 有效问卷275份;回收率92.3%, 有效率99%。调查问卷分两部分, 共有26道题目。此问卷经过2次试测和修订后定稿。另外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调查数据经过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对“撤校”和“将来准备就读的学校”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显示, 约34%的学生对撤销现在所读学校和进新学校读书感到高兴, 约27%的学生反对, 近40%的学生无明显态度。调查中发现, 现在将撤销的部分村校甚至没有合格的操场, 更不用说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 (每班配备电脑和网络) 、新式教具等。这些教育设施直观地影响着孩子们对自己学校的印象。同时, 村校教师们对自身地位的悲观看法也影响着他们的敬业精神;村校生源质量也影响着学风和校风。诸多因素使教育质量的集中表现———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与周围其他学生较多的学校 (各级示范学校或城市学校) 差距较大, 这些通过社会传媒和教师及家长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对自己学校的情感和态度。此态度可从学生对“将读的学生更多的学校”的乐观看法反衬出来:教育设施比较完善, 学生更多更有趣, 教师的教育水平更高。撤校后使学生可能进入教育设施和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就读, 未来发展可能更有前景, 这是学生赞成超过反

筅重庆长江师范学院贺芬

对的根本因素, 也是政府撤校得到学生支持、得以实施的最合理原因。虽然学生们总体支持撤校, 但近80%的学生也希望政府能多考虑自己的想法, 并对交通费或住读费予以一定的优惠和帮助。

2. 学生对“撤校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显示, 撤校后学生认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受影响大的占48% (非常大占20.7%和比较大占27%) , 远高于没有影响的29.4%。撤校后, 学生去新学校读书最担心的依次是“不适应新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学不方便”、“不适应新学校的同学”。认为将读的农村新学校上学可能会不方便 (“不太方便”和“很不方便”) 达到63.3%, 不方便带来的担心和影响依次体现在“上学所花的时间更多”、“上学更不安全”、“上学所需的路费更多”。和现在的学校相比, 绝大多数学生 (76.3%) 认为“去新学校上学所花的时间更多”;76.4%的学生认为“去新学校上学的路费”可能会增加。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认为, 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其中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方法对缺乏自学能力和分辨能力的中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 同伴群体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感、社会性和智能的发展。

3. 学生对“撤校后校车配备及其要求”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显示, 约47% (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 的学生赞同政府为学生配备校车, 而反对者仅11%, 可见由于撤校后学生去新学校上学普遍更远, 坐车上学无疑成为学生们的普遍愿望。以前没有校车, 社会车辆的种种隐患学生们体会深刻, 所以他们特别期望校车在安全性、费用、站点设置和车况方面具有社会车辆不具备的优势。校车费用方面, 以每月平均上学20天, 每天早晚共乘车2次来计算, 60%的学生希望每月校车费用在40元以下, 每天大约2元, 合1元筑次;约25%的学生希望每月校车费用在60元以下, 每天大约3元, 合1.5元筑次;约15%的学生愿意每月校车费用在60元以上, 每天超过3元, 合高于2元/次。由于该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居民2011年收入人均5200元筑年[1], 可见家庭收入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车费的承受程度, 另外车费的多少也与孩子居住地离学校远近密切相关, 20~50元筑月属于大多数家庭和孩子的费用承受范围。

4. 学生对“撤校后在将读的农村学校住读”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显示, 约33%的学生赞同在将读的农村学校里住读, 约27%的学生不愿意住读, 两者相差不大, 而近40%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进一步调查发现:“愿意住读的原因”选择最多的是“有老师辅导学习 (33%) ”和“上学不用来回跑路 (18.5%) ”;而对“愿意住读的学校的期望”最多的是“课余生活更丰富多彩”、“总体费用不高”以及“人身财产更安全”。“不愿意住读的原因”选择最多的是“舍不得离开亲人 (34.5%) ”和“学校没有好伙伴 (15.3) ”以及“学校管得不自由 (9.1%) ”, 选择“伙食 (住宿) 没有家里好”和“没有电视 (电脑) ”的也有一定比例。至于“父母愿意给予的住读费用”, 选择100元筑月以下、200元筑月以下、300元筑月以下的学生几乎各占1筑3, 另15%的学生选择300元以上。初中男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强, 他们愿意选择住读;而很多女孩子, 情感上对家人和玩伴的依恋更多, 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顾虑较多, 所以不轻易选择住读。对有父母 (两个或一个) 在身边的孩子, 即非留守儿童 (约4成) , 他们对自己的父母相当依恋 (特别是对母亲) , 一般而言他们也不愿住读。

三、讨论与建议

1. 政府“撤校”政策审慎实施, 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影响

“撤校”基本符合学生追求享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愿望, 但支持者略多于反对者, 说明“撤校”的学生基础并不牢固, 尤其对小学生和女生而言。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学生就读便利性角度考虑, “撤校”政策应审慎施行。“撤校”最好从一年级停止招生做起, 待高年级逐一毕业后自然进行, 不宜中途过激实施。可以先从学生年龄稍大的初中做起, 衡量实施结果后再决定小学是否撤校。如果必须中途撤销, 若有可能, 可以尝试将学生和教师整班并进新的学校构成新的班级, 减少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不适感。“撤校”后改变学习环境对年龄较小、见识不广、适应能力较差的中小学生而言影响较大, 因而“撤校”时应充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通过家长会、教师、学校等做好教育组织工作, 从物质、经济、心理、就读等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抚慰和照顾。制定充满人文关怀的“撤校”补偿实施条例, 对学生的车费、住宿费给予一定补偿, 对学生选择学校、选择班级尽量予以满足。在新学校应注重对转校学生的关心和教育, 防止其受歧视或被忽视, 防止其学习落后而产生巨大心理落差, 从而对“撤校”政策和政府产生埋怨情绪。

2. 政府为学生配备校车是大势所趋

政府为学生配备校车早已在发达国家成为制度。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更加重视, 政府为学生配备校车也正呼之欲出。城市由于学校距离家较近以及公交系统相对发达, 所以相对而言配备校车的重要性远没有农村迫切。按照教育法律法规, 政府应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就近入学”。但“撤校”使孩子们“就近入学”的希望落空, 另外还增加了很多负担, 如入学时间、车费、住宿费、亲情甚至人身安全风险等;而“撤校”后政府缩减了学校数目, 减少了教育支出, 提高了教育效益, 节省的教育经费应该、也有能力给予学生和家长们一定补偿。既然教育具有公益性, 自然校车也应具有公益性, 因而费用自然应该比社会车辆低。站点设置方面, 尽量多设站点, 为学生乘车方便服务;车况方面, 力保做到整洁卫生、一人一座、宽敞舒适。如此安全、优惠、卫生、便利的校车, 学生和家长们没有理由不欢迎。

3. 审慎施行农村学校学生住读政策

从调查来看, 赞成住读的学生比例略高于反对的学生。但从理论和现实来看, 农村学校学生住读政策应缓行。由于近年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步, 如果有校车接送, 孩子在本镇或邻镇学校上学所需时间大部分能控制在30分钟内, 所以住读的必要性不大;其次对农村学校而言, 住读管理是新生事物, 管理经验和相应设施非常缺乏, 对于学生人身安全、丰富课余生活、伙食卫生等与城市学校成熟的住读管理相差甚远, 容易使住读的负面效应超过正面效应。国外研究发现, 年龄过小、心智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最好在家庭里随父母亲人一同生活, 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社会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当然, 少数初中高年级的学生 (如毕业班) 因为学习任务重, 可以遵循自愿的原则, 尝试住读管理, 以解决小部分纯留守儿童祖辈管理不力、学习无法辅导、上学过远等问题。一旦学生住读, 相关学生的生活、娱乐设施必须配套, 管理措施须细致、人性化并有专人负责, 以确保住读学生的学习、安全、生活和情感顺利发展。应借鉴城市学校成熟的住读管理经验, 避开住读管理“军事化”或“放羊式”的误区, 使住读政策真正促进孩子发展, 使家长们放心。

参考文献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9

1 研究区域概况

淮土乡位于北纬26°11′, 东经116°28′, 地处宁化县西南部。淮土乡东邻方田乡, 南接江西省石城县的罗家乡, 西与江西省石城县的朱坑乡、横江镇交界, 北连石壁镇。境内总面积10.6km2。

淮土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5℃, 最高气温36.6℃, 最低气温-7℃。无霜期为239天。年平均降雨量1584mm。境内有长溪、寨下溪流经, 森林覆盖率较低, 水土流失严重, 土质主要为紫色土和红壤两种, 耕地以段田为主,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和冰雹。

淮土乡辖有21个行政村, 2012全乡总人口3.2516万人。改革开放以来, 淮土乡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31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17280万元, 农业总产值9051万元。

2 本研究的基础分析

2.1 数据来源分析

本文所涉及数据有三类。一是社会、经济数据, 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数据和宁化县2011年统计年鉴里的相关资料;二是空间数据, 主要来源于2009年宁化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三是规划预测数据, 主要来源于《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 (2006—2020年) 》、《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及相关专项规划。

对于实地调查数据, 我们是根据居民点调整意向、布局模式等主题设计调查访问卷;对统计年鉴数据则是根据PSR模型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加工汇总;对于空间数据, 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提取、迭加分析;对规划预测数据, 则是在分析结论时作为参考依据。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选用“压力—状态一响应”模型 (PSR) , 该模型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等部门所发展的一项反映可持续发展机理的概念框架。其中压力表示造成土地不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状态表示土地利用过程中资源环境在压力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响应表示人类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上所采取克服压力、调整状态的对策,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构成一条直接反应具体问题的指标链。本文结合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构建了宁化县淮土乡农村居民点可持续性评价PSR框架 (详见图1) 。

2.3 本研究的PSR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分析, 我们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可持续性评价体系, 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具体包括压力指标体系、状态指标体系和响应指标体系3个子系统, 共12个指标因子 (见表1) 。

3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可持续性的PSR评价计算

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中, 各指标对可持续性的影响不同, 存在着正相关或负相关两种形式。然而, 可持续性越高的指标称为正指标;可持续性越低的指标称为负指标。由于各指标的现状值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必须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功效函数, 将各指标值与预测的目标值比较得出指标的标准化值, 公式如下:

式中:U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Ni为指标的实际值;Mi各项指标的目标值。

3.2 评价因子的权重与得分计算

以淮土乡21个行政村为样本, 以其各项因子的标准化数据为变量构建矩阵,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计算机运算得出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方差贡献率, 根据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选择主成分并得到因子提取结果和因子回归系数。由于各主成分所包含的信息量不一致且信息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并且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反映了该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 然而, 其值越高, 说明因子的重要程度越高。故本文用所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 将各个因子得分进行综合, 得出每个样本行政村的综合指标得分 (见表2所示) 。公式如下:

式中, Ui为第i行政村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主成分综合指标得分;Wj为第j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即权数) 。

3.3 评价指标的协调度计算

基于以上基础, 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可持续性评价中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 每个子系统中的因子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居民点整治安置区的可持续性的情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的布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只能通过反复管理调控实现优化调整的目标。根据PSR模型原理分析, 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是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的过程, 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偏颇都会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布局的综合效益产生影响。所以, 这种协调关系在评价中表现为样本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应相互均衡。本文拟用协调度函数评价3个子系统之间的共生发展关系 (见表2所示) 。计算公式为:

式中, P为协调度指数;X为压力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分;Y为状态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分;Z为响应系统的评价指数得分。

4 结论与分析

评价等级的确定是对评价的结果的科学表述。根据对各行政村的可持续性评结果, 结合Arc GIS对淮土乡农村居民点可持续性发展环境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地, 以协调度指数为基础划分评价等级为4级:即P≥0.8为农村居民点可持续状态;0.6≤P<0.8为农村居民点初级可持续状态;0.4≤P<0.6为农村居民点可持续起始状态;P<0.4为农村居民点非可持续状态。由表2可看出, 大部分村庄的协调度集中在0.4~0.6范围内, 表明淮土乡居民点总体生态环境良好。但是, 近年来, 淮土乡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人口压力不断增大, 由于当地政府和群众还没有及时地对这种变化做出积极的响应, 导致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的布局存在着诸多不合理, 整治安置区布局还处于分散状态 (见图2) 。

关于农村居民点整治安置区调整的模式, 许多学者做过研究, 如按作业方式不同可分为农村城镇化、自然村缩并、中心村内调、异地迁移等模式;按组织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土地所有者主导型、规划主导型;按资金筹集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地方政府投资主导、“留地于民”与城乡居民联合开发、市场化运作融资模式等;按用地适宜性划分为城镇化扩建、农村居民点拆旧、建设中心村缩并自然村、农村居民点内部改造模式。本文从村域环境状态差异角度提出“卫星式布局、组团式布局及沿交通线布局”也不失为一种山区居民点调整布局的尝试。

对处于可持续状态 (含可持续起始状态) 的淮阳、桥头、竹园等3个村及处于非可持续性状态的田背、寒谷、隘门、周坑、五星和罗坑等6个村, 一般要通过集聚整合安置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来强化辖区对拆旧区居民的吸引力, 整合的方式可采用向集镇或中心村据点布局模式, 前者等同于就地安置优化区;后者等同于飞地安置优化。

对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大王、际下、吴陂、青平、凤山、赤岭、孙坑、仕边、梨树等9个村, 因地处山区, 且规模较小, 可选择持续性好的区域或区域内的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为齐全的村庄作为中心村, 进行集中安置, 配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组团布局模式。

对个别分布于交通沿线的村庄, 尽管研究区域内交通线路等级低, 但沿线集中紧凑布局仍是一种重要方式。在淮土乡境内, 有两条线路, 一条是过境的307支线, 另一条是正在建设的石-淮线 (石壁镇至淮土乡) , 沿线分布的村庄主要有水东与禾坑两个村。因此, 这两个村的安置区可采用沿交通线逐步聚集居民点, 通过交通线形成串珠状居民点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和山, 陈本清, 许德伟, 等.基于PSR模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J].台湾海峡, 2012, (03) :420-428.

[2]陈士银, 周飞, 吴雪彪.基于绩效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06) :5.

[3]曾晓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研究——以衡南县廖田镇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2009:23-24.

[4]张艳艳, 陈美球, 黄景伟.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对策探讨——以江西省石城县小松镇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 26 (4) .

[5]黄艳平, 伍世代.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研究:以福清市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2 (1) :60-67.

[6]马锐, 韩武波, 吕春娟, 等.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2 (3) :68-7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篇10

笔者以为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多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一定存在着某些共性。撤点并校政策是由中央政府针对全国统一颁布的, 不同区域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执行的效果以及政策执行中和执行后出现的问题一定有着共性的方面。然而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 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教育发展有着明显差异。同样的教育政策在不同区域实际的执行会受到当地经济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不同区域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情况应有所不同。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一些共性情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区域。同时若能发现不同区域在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差异性, 这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状况, 对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弥补政策的一刀切带来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文拟以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和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这四个内容来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异同情况。需要说明的是:

(1) 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减幅= (2010年农村小学数—2000年农村小学数) ÷2000年农村小学数。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幅计算方法与此类似。

(2) 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 指的是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之比, 反映出农村小学减幅和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的一致性程度。

(3) 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区域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区域农村小学学校数, 由它可知道一个区域平均每个学校的学生数, 这可以反映出每个区域的学校规模。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0~2010年) , 通过整理收集了农村小学学校数,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 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这三组原始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农村小学减幅、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幅、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和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四组数据。

3. 区域划分

为了对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 按照一般政府年鉴里常用的区域划分标准, 将31个省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共11个省 (市) ;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共8个省 (区) ;西部区域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 共12个省 (区) 。

二、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区域对比研究结果呈现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变化情况

本部分拟通过对收集到的不同区域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和教学点数进行对比研究, 试着去发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和教学点数的数量变化的异同。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从2000年到2010年, 三个区域农村小学数都在下降, 且下降速度也较为接近。从2000年到2010年, 中部农村小学数量一直最多, 西部次之, 东部小学数量一直最少。三个区域的农村小学数量差距略有减小。从农村小学数的变化情况来看, 不同区域差异性不大, 表现出了较强的共同性。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东中西部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数较2000年都下降了不少。总的来看, 三个地区除了呈现出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都下降了的共性外, 也呈现出从2002年到2010年西部教学点数减幅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这样的差异性。三个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差距逐渐变小。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情况

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实际上就是比较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哪个更大。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从农村小学减幅来看, 东部减幅最大, 西部次之, 中部减幅最小。与此同时, 我们看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幅由高到低也是东部、西部、中部。而如果将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一致性进行考察, 则发现农村小学相对减幅上则是中部最高, 然后是西部和东部。

3.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变化情况

地方政府在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中通过撤点并校, 将原本较为分散的农村小学合并为一个规模更大的小学。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这有利于节约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实现教育规模效益。但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合并后的农村小学规模扩大也导致了诸如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教师工作任务变重, 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试着将不同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的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人数这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的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 从2000年到2010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都有所上升, 但总体看来,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上升较为缓慢。从三个区域对比来看, 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增加速度较慢, 这两个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一直相差不大。而东部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较中部和西部增加幅度稍大些。总的来说, 从2000年到2010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变化情况较为相似, 差异性不大。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区域农村小学从2000年到2010年在布局调整中一些共性的情况。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也很突出。

1. 共同性方面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普遍减少,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普遍增大

由图1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量减幅和速度略有差异, 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看到撤点并校政策颁布后, 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学的普遍减少, 不同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在减少农村小学数量上步调较为一致。事实上, 不管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农村教育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人为因素, 还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因素, 抑或是农村学龄人口减少这样的自然因素, 这些因素在我国农村各个区域都是存在的, 并非某个区域独有。由此看来全国各个区域农村小学的减少是必然的。以撤点并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通常做法是撤掉学生人数过少的学校, 将原本几个规模很小的学校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小学, 因而也导致了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平均学生人数的增大, 小学校均规模普遍增大。但从纵向历史变化来看, 从2000年到2010年各个区域农村小学平均学生人数增幅有限, 这似乎与不少研究者指出布局调整之后出现了巨型学校的研究结果有矛盾之处。笔者以为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笔者计算的是每个区域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平均值, 平均值反映的是数值的集中趋势但却难以反映出极端情况。二是许多撤点学校的学生进入到县镇小学读书, 县镇小学学生人数可能激增, 而农村小学平均人数却保持了稳定。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减幅都超过了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都大于1, 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学减幅超过了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幅。笔者以为, 随着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减少, 农村小学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但二者的减幅应基本相同, 换言之, 相对减幅接近于1比较合理。相对减幅实际上也体现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力度, 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可以讲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过大了。这也充分说明除在校生人数减少这个因素导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外, 还有其他的因素导致了农村小学减幅的增大。有研究者指出政府追求效益、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源减少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三大原因。[2]笔者以为, 追求办学经济效益可能是农村小学减幅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通过减少农村小学数以降低教育事业费、教育基本投资, 从而减轻自身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压力。撤点并校政策似乎成为了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减压阀”, 运用这个“减压阀”地方政府盲目快速减少农村小学, 促成了学校减幅均超过了农村小学生人数减幅的状况。

2. 差异性方面

(1) 与东部和中部相比, 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一直在逐年快速减少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 经过十年的布局调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都有了一定的减少。在撤点并校政策颁布的2001年, 三个区域教学点急剧下降。但是东部和中部从2002年开始,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减少速度明显放缓, 中部在2004年到2006年还略有上升。笔者以为这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政策颁布的2001年已经撤掉了绝大多数明显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农村小学, 余下的农村小学中大多数是需要保留的, 这自然造成了从2002年起农村小学减幅有限。二是2001年农村小学的急剧减少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担忧, 教育部也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0年印发文件, 要求各地避免盲目撤并学校。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远低于中部和东部, 农村居民较为分散, 因而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远比东中部多, 撤点并校的工作重点恰恰是撤除学生人数过少的教学点。再加上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等原因, 西部除了在2002年减少速度稍小外, 其他年份一直在较快减少。通过计算, 西部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少了53464个, 占西部农村小学减少总量的60.88%。这也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小学的减少主要是教学点的减少。相比较东部和中部, 我国西部有较多的山区和偏远农村, 农村小学教学点的大幅度减少使得这些地区农村儿童上学路途变长, 造成上学困难。有学者指出“在西部贫困山区那些尚无条件举办寄宿制学校的地方, 不合理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难, 从而出现了诸多‘教育真空地带’。”[3]

(2) 与东部相比, 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相对减幅较大

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都在下降。但有研究者指出“从演进趋势上看, 学校数与在校生数减少不同步, 学校减幅远远大于在校生减幅。”[4]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农村小学在校生数由85037137下降到53502198, 减幅为37.1%。我国农村小学校数由440284所下降到210894所, 减幅为52.1%。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地区的农村小学减幅都大于在校生减幅。但如果进行差异性对比, 我们也发现了中西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大于东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中西部农村小学减幅和在校生数减幅不一致程度超过了东部。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相比较中西部而言, 东部农村小学减少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造成的。而相对于东部而言, 中西部农村学校数减少显然除了在校生人数减少这个原因外, 还有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从2001年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这使得县一级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与东部相比, 中西部许多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能力薄弱,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加大了这些县财政压力, 这也导致中西部有更多的县级政府通过撤点并校以达到节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缓解财政压力的目的。

四、总结与建议

目前国家已经强制暂停了农村义务学校的撤并, 这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已有的现状分析对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1. 严格控制布局调整的速度, 不能盲目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

透过2000年到2010年三个区域农村小学减幅和相对减幅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区域农村小学的减少速度都十分快, 尤其以中西部为甚。事实上, 由于农村小学过快地减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小学服务半径过大造成部分学生辍学, 部分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遭受人身安全损伤, 调整后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增大等等。笔者以为任何教育政策都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教育政策的颁布应立足于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各个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为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而一味快速撤并农村小学。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 是为了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水平差距, 是为了使农村小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因地制宜, 以保证当地学生能就近入学为前提进行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严格控制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速度, 不能光追求教育的效率而忽视了教育的公平。

2. 西部放慢教学点减少速度, 适当恢复保留必要教学点

根据前文分析得出三个区域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一个较大差异:与东部和中部相比, 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一直在逐年快速减少。小学教学点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乡村, 是为了方便这些偏远地区低年级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学校, 它保证了偏远地区的农村儿童能靠近家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对于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而言, 偏远地区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小学教学点有效地照顾到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教育, 这对于农村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笔者以为西部小学教学点过快的消失可能会使得本就落后的西部农村教育雪上加霜。西部必须要放慢教学点减少速度, 同时在某些地区适当恢复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上学路程、人身安全、学生年龄这些因素下决定教学点的撤或留。对于保留下来的教学点要努力提高其教育质量,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 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采用不同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从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来看, 中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个现象值得政策制定者高度关注, 中西部县级政府为了节约农村义务节约经费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对农村小学进行了撤并, 由此造成的农村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家庭教育成本的上升、部分农村巨型学校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加剧其与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笔者以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县一级政府财政能力相对较强。故东部可以采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东部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其相对落后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而中西部地区不少县级财政能力薄弱,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故中西部可以采用“以中央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省级和县级政府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模式有助于保证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有充足的经费来源;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入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中;有助于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 以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地发展。

摘要:基于2000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 对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小学数都大幅减少, 农村小学减幅已经超过了在校生人数的减幅,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普遍有所增大这三点共性。同时也发现西部农村小学中教学点较东部和中部减少较快, 中西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高于东部两点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

参考文献

[1][4]邬志辉, 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 2011, (07) :22~30.

[2]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 2006, (1) :26~29.

浅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篇1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各级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 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 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 实现办学规模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一) 布局调整规划不科学, 撤并农村学校工作不规范

部分县布局调整未制定统一规范的学校撤并标准和程序, 规划实施带有随意性, 采用划定学校办学规模、制定撤并学校数量目标等办法推进学校撤并工作, 未征求规划撤并学校所在地的群众意见。伴随撤并农村学校的同时, 一些学历高、年轻的教师由基层向乡镇、县城流动, 造成基层年轻骨干教师短缺。部分农村学校及教学点没有专门的音、体、美等专任教师, 出现专任教师教授多门专业问题, 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 县城学校学生急剧增加, 班容量增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意识的进步, 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成了每个家长的愿望, 适龄农村儿童少年迅速向县城集中, 造成县城中小学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如个别县城所在地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平均班额达到72人以上, 其中最大的班额达到116人。班容量过大, 造成教室过于拥挤, 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防灾避险带来不便, 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条件简陋, 管理、服务能力有限

一是生均住宿面积不达标, 住宿挤占其他教室。二是宿舍内水、电、取暖、卫生设施欠缺, 给学生带来不便, 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三是食堂硬件不达标, 条件简陋, 有的学校的生均食堂面积不足1平方米, 学校没有学生餐厅。四是教职员工中工勤人员所占比例甚微, 造成专职负责管理学生课外集体活动、生活、医疗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 管理、服务保障能力有限。

(四) 布局调整造成部分学生上学距离增加, 交通安全风险增大, 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增加, 出现辍学现象

1、学校撤并造成校均覆盖人口范围的扩大及服务半径的

增加, 造成部分学生就学距离增加, 学生上学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调查发现, 三年级以下学生大部分需要家长接送, 四年级以上学生大部分骑自行车上学, 客观上增加家长负担, 同时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2、部分寄宿学生上学伙食费用增加。

经布局调整后, 一些农村小学被撤并, 部分被接收进入一些县镇寄宿制学校就读。根据政策规定, 可免缴住宿费。但对于定额的伙食费用客观上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3、因布局调整出现的“上学远、上学贵”的困难, 引发了学生辍学现象。

调查走访部分辍学学生和家长发现, 其中有家庭经济困难、就学费用负担过重而辍学的, 也有就学距离过远而辍学的。

三、原因分析和建议

(一) 原因分析

1、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片面简单, 布局调整

规划带有短期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渐近的、逐步调整的系统化工程, 非短期内完成的任务。部分县将布局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撤并”、“减缩”, 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错误地等同于在五年内 (甚至在短期内) 撤减一大批农村中小学, 因而导致布局调整工作的简单化、形式化与“一刀切”。

2、县城与其他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大。

经过布局调整, 部分地区撤并了部分农村学校和教学点, 并在县城镇新建、改扩建了一批规模适当、设施相对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的初中和小学。

3、当前的教师工资管理体制, 挫伤了年轻优质教师下基层的积极性。

优秀的老师下基层, 待遇上未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实行的绩效工资仍以资历、学历、职称而论, 这样的“大致均衡待遇”, 挫伤了年轻优质教师下基层的积极性。这种“动人不动编”的管理模式, 使得新进教师无法改变“编外身份”, 影响了年轻老师的教学热情。

(二) 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1、加大当地财政的教育投入, 保证教育支出的合理性。

一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中的各项收费优惠政策。二是科学制定政府投资教育规划, 继续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三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 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四是用足用好有限的教育建设资金, 努力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加快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寄宿制学校发展为广

大农民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 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 切实解决了优质教育和均衡教育发展的矛盾。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寄宿的条件, 积极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

3、采取有力措施, 着力解决义务教育的大班额问题。

在现有学校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的基础上, 要对学前适龄儿童、在校毕业生等进行调查摸底, 从学生上学距离、当地的交通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入手, 制订出科学的变动的招生政策, 防止农村学生涌向县城镇。

4、根据县内实际情况重新核定编制, 提高农村任教老师的福利待遇,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建立流动机制鼓励教师下乡。建立有差别的工资福利待遇及评优评先机制, 调动年轻优质教师下基层的积极性。

5、要切实解决布局调整后出现的交通安全问题。

针对农村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问题, 建议地方政府要把交通安全当成布局调整的配套工程来抓, 加强对农村道路的建设, 使得镇村之间、村际之间道路畅通, 确保学生上学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由地方政府出资, 为中心学校配置校车, 免费接送学生往返学校, 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让群众真正支持布局调整工作, 并享受到中央惠民政策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2001

上一篇:六力论文下一篇:责任制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