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2024-06-16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共12篇)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1

学校专门开设体育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和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进行体育锻炼, 增进、增强学生体质, 这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体育课程是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组成部分,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 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 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可见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健康第一”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提出, 是具有其深刻社会背景的。2006年的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10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肥胖和近视比例升高, 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下降明显。据专家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 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 情况令人担忧, 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 以及对所在县的32个中小学的深入调查发现, 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教育体制评价系统存在问题, 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 存在片面性。教学质量高 (不包括体育教学) 就是好学校、好老师、好校长。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搞应试教育的一套。

2.场地不足, 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 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 经常被挪作他用, 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 或是用来开会, 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 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4.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 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 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 闲置不用, 造成散失或破损。

5.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 青年教师有所增加, 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 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达不到相应的水平。一些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 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 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 课程无进度, 教学无计划, 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针对以上的问题,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的状况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从根本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 开满体育课, 上足体锻课, 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 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教育投入, 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 在思想上积极引导, 举办科学理论讲座, 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 重教敬业。其次, 在业务上悉心培养, 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举行教学观摩, 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 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4.改善体育教师待遇, 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 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 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 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 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学校体育工作多作贡献。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2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地位

摘要:我们下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未来的`“三农”发展道路上,要不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构想以及预期.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进行较客观的分析论证.作 者:冯开文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期 刊:农村经营管理 PKU Journal: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N RURAL COOPERATIVE年,卷(期):2010,“”(2)分类号:

对农村信用社地位与作用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信社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仅2006年,松山区信用社贷款12亿多元,其中直接放到农户达90%以上,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资金需求的矛盾。2006年全区仅设施农业使农民人均增收220元。这里包含了信用社的贡献。

一、农村信用社的定位

随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我国农村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为解决三农问题,即解决农民生活贫穷、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问题,指明了方向。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成因,要想稳妥解决也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政府优惠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城乡居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必须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的实力。信用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样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松山区农村经济长期发展落后、积累不足,资金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二、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没有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

真正的合作经济,应该是消费者、农户或市场经济中实力较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各环节的垄断力量,结合成集团开展自我服务的经营形式。这种合作社,出资者与受惠者合一,门户开放,进出自由,民主管理,设定股息上限,盈余按与社员发生的业务量摊还。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合作金融恰恰是最薄弱的。传统体制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只是以合作为名的集体化措施,其实质,不是为社员服务,而是为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提供农业剩余。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更多表现出的是商业金融特性。自20世纪80年代要求“恢复合作金融性质”的信用社,十几年后依然如故。这种要求的无效,正说明它从来就没有过“合作”性质,更谈不上“恢复”。建国初期,农村信用社按照自愿、互助互利原则成立,几经历史变迁。已经脱离农民群众,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农民与农信社之间尚没有建立稳定的利益制约和共享机制。农村金融机构至今还没有摆脱行政化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痕迹相当突出。

(二)制度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金融的内部管理以自我为中心,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业务发展,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变化的形式和内容。农村信用社职工队伍的现状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都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人员素质较低,是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

(三)信用社资金不足且经营成本高

农村信用社资金主要来自于乡镇居民的储蓄。松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区,社会的资金量本就不多,各种非农建设吸走了部分资金,邮政储蓄又吸收了很大一部分资金,而这部分资金根本回不到农业上来,这是制约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主要矛盾之一。目前,资金的市场化流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障碍,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其服务对象是广大分散的农户。由于风险因素等造成资金的营运管理成本高,在农村地区,贷款利率大部分上浮幅度达到或接近最高限。据调查,2006年一季度,赤峰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1.5.2]的贷款额占全部贷款额的73.75%,浮动区间在[2.2.3]的贷款额占全部贷款13.90%;农村信用社贷款平均上浮幅度在90%以上;而城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平均浮动幅度在30%以内。农村地区贷款利率偏高,抑制了一部分低效益的贷款需求。农业生产本身属于弱质产业,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增加了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四)信用社和农民的双重高风险

目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既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那样的专门担保机构,大额农户贷款很难寻找到合规的担保保证人。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种田能手、种养业大户和民办(农民)的经济实体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削弱了信用社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本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农民则是弱势群体,其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尤其在赤峰地区,农业生产力还很落后,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还在自给自足阶段徘徊,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和种植业是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资金投入将血本无归。自然灾害不仅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而且使农村信用社投放的农业贷款沉淀增多,增加了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五)资金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

现阶段的农村经济,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人,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投入,加大对支柱项目、支柱产品、出口创汇产品的投人,加大对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支持。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即资金投入问题。尽管农村信用社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扶持,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但需求资金农户的比重在扩大,单个农户需求资金的额度也在扩大。贷款需要周期长,如畜禽养殖、大棚种植、荒山治理等,资金使用周期长,而贷款大多在1年以内。多年来,由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经营特点和资金实力所限,始终奉行“额小、面宽、分散”的信贷原则,对于规模化经营的农牧业专业户的支持,在额度上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专业户向深层次、高层次发展。

三、加强信用社金融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见解

农村信用社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农村金融的支柱,因此需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高其竞争力,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有效支持当地农业

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较快解决。

(一)积极组织资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资金后盾

一方面,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引进存款。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政策优势,努力协调当地政府关系,动员政府部门将涉农资金账户吸收到农村信用社,帮助组织存款、清收旧贷等,为农村信用社壮大资金实力,增强防范风险能力。当前农村金融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难、服务缺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松山地区尤为突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常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加大了资金筹集的难度。因此,没有外力介入,仅立足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模式无助于农村金融现状的好转。必须集中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贴息,解决农业地区的农信社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把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服务,积极探索“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联保贷款新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业务。如增加信息咨询服务,收集、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业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支持农业产业化,不仅要帮助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寻找致富门路、提供资金,还要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农村经济发展保险基金,通过专业理财手段帮助农民尽量规避经营风险。扩大票据使用和流通范围,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结算功能。推广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不断推进结算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开发适合农村实际、农民喜欢的金融结算服务品种,真正方便农民的非现金支付。进一步加大电子化建设的力度,畅通结算、资金汇划等渠道,尽量满足“三农”资金往来中的方便、快捷、安全等多种需求,让更多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各类金融服务。

(三)选准信贷投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贷支持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农村信用社应本着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拓展信贷服务领域,培育新的贷款增长点,不断扩大信贷投放领域,推动新农村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和带动力较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起来。

(四)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4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对湖南省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1 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1.1 学校体育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趣味性和娱乐性

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 虽然强调了语数外等主导学生的教育价值, 但也没有否定其他课程知识的教学意义。[1]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体育有他独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众多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 体育只是简单的身体活动, 体育课只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分数主义”的现代社会, 家长老师以分数论, 分数觉得一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 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2]。随着课改的实行, 体育课程的地位在学校中已建立, 小学必须每周三个课时, 中学两个课时。新课改的实行, 使课堂更加的丰富, 学生在锻炼的同时, 感受体育活动的趣味和魅力。

1.2 学校体育活动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在学生中形成正能量

体育课程不仅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 同时也还能拓宽知识面, 更好的联系生活。从我们接受学校教育开始, 体育一直伴随在我们的学习中。不管受何种条件的约束, 学校每年的田径运动会, 运动员奋力拼搏, 同学间相互鼓励, 形成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根据体育法的相关规定, 学校必须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3]。

1.3 通过活动给每个学生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心理补偿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 农村中学每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基本开展。自“阳光运动”开展后, 大课间活动已基本普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压力的增加, 我国农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所以对于小孩的照顾和教育, 主要是依靠学校和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寄住亲戚家, 所以产生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中学时期是一生中特殊时期, 再加上隔代教育的缺陷和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爱护, “网络病”在农村中学中也流行起来。而体育活动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 以此得到自信。

1.4 通过活动树立榜样形象, 让主流对象, 主流事件成为跟风对象

随国家一系列的富农和护农政策的实施, 使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到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各种信息的相互传播, 使潮流成为学生追捧的时尚。由此, 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 体育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首先农村学生没有城市学生的娇气, 对于大自然和生活有更贴切的认识。因此, 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提升自身的魅力, 使学校体育文化成为跟风的对象。

2 新课改视角下体育课程地位变化的原因 (背景)

2.1 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地位变化的原因

体育课程研究改革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呼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使我国过渡到“体育强国”的行列。中小学体育课程地位的变化是历史必然的。

首先, 农村中学体育课程地位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影响。改革是时代变化、前进的需要。课程改革自2009年开始一直进行, 吸收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是时代潮流背景下切实可行的改革。而体育作为必不可忽视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改革中也有些许多的变化。其次, 农村中学体育课程地位的变化是教师、学生和学校以及社会所需要和要求的。体育作为唯一一门学生时代接触最多的学科, 是学生、老师最为熟悉的, 是学校不可忽略的课程。

我国致权利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学科, 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2 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地位变化的内容

2.2.1 体育课程目标的变化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课程目标方面, 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方面具体的要求为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具体目标, 而不是单一的强调技能学习和进步的单一学习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更加的充分准备。

2.2.2 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不像其他课程只承担某一学科的任务, 而是承担着整个教育 (包括德智体美劳) 的一个方面的目的任务----体育的目的任务, 是一种教育性课程。更加的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强化。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简单的学生实践为主, 或者忽视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应以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结合实际活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践与生活想连接, 强调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2.2.3 体育课程内容的变化

体育课程比仅仅是身体活动, 更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素质的黄金时期。体育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 与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的综合学科, 让学生过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教学内容应简单易接受, 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如今的体育课不再是“一只哨子, 一个球”的放羊式教学, 素质教育贯穿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2.2.4 体育课程评价的变化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是重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忽略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 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是不公平和客观的。相对的, 学生, 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评价不重视, 一般学校都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状态, 体育评价也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而新课程改革下, 许多研究学者对于体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 另外, 在应试教育的当前社会下, 体育教学评价也纳入了升学的标准之中。因此, 各省市对于体育课程评价有不同的标准。

2.2.5 体育课程管理

现如今, 体育课程统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出版社的《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材, 将学生分成了六个水平。小学有三个水平, 中学三个水平。但是所使用的教材就是两本, 小学一本和初中一本。在《体育与健康》教材中, 囊括的知识比较宽泛。

体育在学校、社会的地位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根据教学时空的特殊性, 不仅各级学校都有体育课程, 且是各年级连续开设的唯一教学科目;体育课程不仅限于校内, 还延伸到校外。在社会范围中, 休闲体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终身体育的思想被广泛的接受。校园体育课程的延续,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被政府重视, 比如大课间操的实行, 丰富课余体育活动, 重视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发展, 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自我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再度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

3 改变后我们应对的措施和状态

3.1 体育课程地位改变后我们应对的态度

3.1.1 体育课程科研方面

在新课改的大潮流的背景下, 对于体育课程研究特别多, 特别是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不仅是科学研究者, 还是教师, 都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不仅是体育课程的宏观方面, 在课程的微观方面都有细致的介绍和研究。

3.1.2 教师方面

课程即是教学,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由此, 新课程的改革主要是对教师的改革。首先, 要求教师本身的改变。对于接收一个新的观念, 我们不是要摒弃过去的, 而是我们要保持我们优秀的, 接受新的思想, 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体育课在许多学校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比如在什么考试时期, 其他主科的教师可以随意占用课时, 或者是在专业体育教师缺乏的情况下, 其他任课教师代替上体育课程。但现在有具有的法律法规来规定了体育课程的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3.1.3 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程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阶段, 更是心理由幼稚向成熟的转变时期, 而因农村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 农村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会更为敏感。由此, 体育课程的作业不言而喻。并根据时代潮流的发展, 体育活动将会渗透到农村, 并被普及实行。因此学生是主要对象。

3.1.4 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方面

政府和领导是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坚强后盾和物质来源。体育课程需要场地器材的要求, 设备更完善, 体育课程的实施也就更有保障。国家《义务教育法》《全民健身运动》《阳光体育》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实施都是政府由下及下, 统一社会、学校的重要环节。

3.2 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地位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从意识上转变观念。体育作为重要的一门学科, 他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应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升学中, 要重视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是主要执行者, 要在熟悉新课改的前提下, 丰富专业知识, 提高个人素养。将新课改的的要求和标准联系到实际中。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课程教学, 杜绝“放羊式”和无所谓的可有可无的态度。另外, 学校应配合政府部门, 为学校体育提供条件。

中小学体育课程问题是专家学者们一直热议的话题, 虽然现如今, 体育课程的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还有许多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历史的根源和观念是一下很难转变的, 所以, 体育工作者还有许多要努力, 使体育课程成为让人无法忽视的学科, 真正认识体育, 甩掉“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仅仅就是跑跳的身体运动”的陈旧观念, 使体育课程符合时代的需要, 融其入实际生活中。

摘要:我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为教育目标, 在时代潮流的演变下, 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体育课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学科。现如今, 全民健身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着这潮流的趋势, 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学校作为学生接触体育最为频繁的场所, 是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工地”。因此, 时代的潮流要求学校体育地位的变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时代的演变进程中, 农村人口仍占一半的比重。农村教学是衡量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对研究农村学校体育教学, 有利于改变我国人才结构, 促进教学改革。中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 主要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课程知识学习环境, 让学生经过中学时期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早期教育理念里, 大多数教师仅注重于学生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教育, 并没有对体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造成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被埋没。新课标准则下, 体育课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被师生所认可。我国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受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统治阶级, 就编制出不同的体育课程。新中国的体育课程经历了三代五个时期的演变发展。第一代体育课程在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代体育课程以1992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志, 走向成熟, 但, 第二代体育课程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世纪之交, 素质教育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第三代体育课程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体育,课程,地位

参考文献

[1]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王华倬,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Z].1995.

[3]刘成涛, 章蓓.浅析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J].内江科技, 201: (4) :201-202.

[4]张旭.新课标准则下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J].中小学教参, 2011.29 (14) :32-33.

[5]赵晓红, 李会增, 张献辉, 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20-25.

[6]丁海勇, 冉强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 :83-86.

[7]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杠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运学报, 2008, 25 (1) :103-105.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5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文章重点论述如何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

[作者简介]王才茂,中共长垣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4-0064-00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善于搞好统筹协调,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业仍然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使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的一个实际步骤。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平衡发展,防止和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中,要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通过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动力转移;通过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农副产品的消费和流通,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真正流动起来,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只有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通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手段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这是对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拓展和延伸,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这是能否取得建设成效的关键。

(一)必须做好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培育新型农民,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成全体农民的自觉行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党和政府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执行的农村政策。要想把这项政策长期、正确地贯彻下去,变成全体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做好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是要从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角度出发,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加以引导,深化农民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增强发展的自信心,提高自尊感,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现价值观的升华。尤其要重视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并紧紧围绕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循序渐进、讲求实效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6

一、同建村在发挥农村党员主体地位作用的具体实践

同建村位置在松江区叶榭镇东南部,位于奉贤、金山、松江三个区交界处,面积5.9平方公里,有30个村民小组,1102户人口,3675人,其中外来人口176Z名。党总支分老年、流动、企业和行政4个支部,共163名党员,村里以农业为主,有10余家企业。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新途径、新模式。2006年以来,同建村党总支先后被评为松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同建村被评为上海市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别文明村,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村容村貌呈现出新局面。

1、加强理论培训。增强农村党员主体意识。

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的要求,开展党员教育学习活动,提升党员主体意识。一是深化村中心组学习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6天,规定每周六上午为中心组学习日。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周有重点,月有专题,季有体会、评有等第”。采用“周学、月谈、季写”的学习模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细化党员教育制度。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对老年党员,进行学前辅导,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形式,帮助其理解内容;对流动党员,充分利用节假日集体培训;对年老体弱的特殊党员,充分利用“帮学小组”定期上门送教、送学。三是规范村民学校制度。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办学内容包括时事教育、普法教育、科普教育、文体教育,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学习与参观考察、自办和外请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并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模式,建立党员远教超市,为党员教育打造了新平台。

2、落实党内民主,保障农村党员主体权利。

以“三个机制”建设为抓手,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建立党务公开机制,保障党员知情权。在全镇率先开展党务公开,设置公开栏、意见箱和回音壁等党务公开载体,增加党总支的透明度,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晓率。二是完善党员参与机制,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党总支将村委会工作措施、实事工程、集体房屋租赁、土地流转、新型农民培育的对象等内容,通过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老干部代表等参加的议事会制度,形成统一实施意见,最后通过听证会制度将上述工作一一落实,做到公平、透明和公正,充分体现了民主原则,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三是规范干部测评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征求党员对党总支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党员干部之间的访谈、党政主要领导和一般党员干部之间访谈、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访谈。在此基础上,党总支每半年召开一次党支部大会,进行党员干部述职和测评。

3、搭建工作平台,提升农村党员主体地位。

积极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努力为提升农村党员主体地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确保全村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一是深化设岗定责制度。建立党建工作岗、政策宣传岗等11个岗位,每个岗位推荐2名岗位引领人,目前全村已有153名党员申报岗位,达到总数的95%,为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一个平台。如“扶贫帮困岗”引领人党员缪火军同志主动与村贫困户张兴天结对,在村小农场里辟出5亩土地,提供技术资金等,种植经济作物,使张兴天一家总收入二万余元,逐步走向富裕之路。另外每个上岗党员人手一份《党员岗位手册》,将岗位职责、履岗要求和完成情况一一记录在册,每季度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建议,每年两次发放意见征询表和测评表,公布评议结果。二是建立完善党员诉求站。成立了村党员诉求站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员志愿者队伍,增设诉求栏、诉求信箱和诉求电话,畅通党员利益诉求渠道,深化党内关怀互助机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做到了“五个必访”、“两个坚持”,即:党员患病必访、党员家中发生重大事情必访、党员有思想情绪必访、党员未参加组织生活必访、党员外出回村必访;坚持每年对55周岁以上党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坚持党员生日送上一张贺卡。三是推行“一、三、五”工作模式。“一”就是“村民一线工作法”,即政策在村民一线中宣传,干部在一线中服务,问题在村民一线中掌握,实事在村民一线中落实。“三”就是“三联系”,即村干部联系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村民。“五”就是“五满意”,即强村富民,村民对发展满意;改善环境,村民对居住满意;丰富文化,村民对精神满意;解决民生,村民对生活满意;凝聚民心,村民对干部满意。

4、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

为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村党总支把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破陋习、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率先带头,积极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普及率为100%,并在全镇推广此项活动。二是开展公开党员身份的亮牌活动。以党员家庭为单位,采用亮牌方式,公开党员身份,提出“亮党员身份,建和谐邻里”的具体要求,党员践行“一家有喜,大家分享;一家有难,大家相帮”承诺,和谐村组氛围,密切党群关系。三是开展“十星级党员”评选活动。以“政治坚定、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带头致富、扶贫帮困、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文明治家、弘扬正气”这10个方面作为“评星”标准,10颗星为优秀党员,8-9颗星为合格党员,6-7颗星为基本合格党员,5颗星以下为不合格党员。四是开展“星级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以“遵纪守法、环境卫生、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计划生育、好学重教、勤劳致富、关心集体、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10个方面为标准,具体有42项细化的评分指标,半年初评,一年总评,年终表彰。评选参与率98%。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在全村中出现了“六多六少”的可喜风尚,即崇尚科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讲和谐团结多了,闹矛盾纠纷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歧视、不赡养老人的少了;学技术、学文化多了,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少了;劳动致富多了,违章乱纪少了;关心集体多了,损人利已少了,有效

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二、同建村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是一个任重道远、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深入调研,同建村163名党员中目前比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为行政支部的党员,成为贯彻各项政策的积极宣传者、率先带头者和积极实践者;较好发挥主体作用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为老年党员,他们威信高、党性强,敢讲真话,乐于奉献;未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为流动党员和企业党员,集中体现为不太容易联系,不太容易集中。尽管如此,同建村党总支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尤其是一些首创性的探索,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1、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基础是培养主体意识。

农村党员最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较浅。在同建村调研过程中,我们充分了解到,农村党员以前在党内民主上确实存在“不愿民主、不会民主、不敢民主”的所谓“三不”现象,但通过理论培训后,农村党员的主体意识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必须培养农村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要注重引导,真学真用。党总支率先带头学、深入学,扎扎实实地学理论,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向村民宣传解释的时候底气也更足了。二是要针对实际,确保实效。目前农村党员情况复杂,让他们参加培训I、提升主体意识,难度是很大的。只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要通过实际行动,让农村党员体会到党内民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关心关爱,激发活力。农村党员与广大村民的关系正如同种子和土壤一样,民主的种子能否发芽,农村党员的主体作用能否发挥,最终还是要改良土壤,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让村民提高文化素质和更新观念,才能逐步推动党员树立主体意识。

2、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重点是保障主体权利。

很长一段时间,某些地区和部门借口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低或其他原因,忽视农村党员基本权利,甚至粗暴践踏农村党员权利,搞“家天下”、“一长制”,这往往是信访不断、基层不稳的主要原因。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保障农村党员的基本权利,增强农村党员的荣誉感。调研中发现,保障农村党员主体权利,首先必须保障知情权。2003年叶榭塘实施拓宽工程,同建村部分村民因土地镇保问题曾连续三年到区政府、市政府上访,成了令人头疼的“上访村”。为解决这个问题,村党总支一方面通过党务公开让村民了解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深入群众挨家挨户做工作,解开了村民心中的疙瘩,上访问题由此迎刃而解。其次,保障农村党员主体权利,必须保障参与权。实践证明,村民议事会、听证会很好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该村退休党员老盛,平时爱“放炮”,在群众中很有影响,但自从成为党员议事会成员后,一有空就往村民家和村里两头跑,反过来成为村干部的“好帮手”。最后,保障农村党员的基本权利,必须要保障监督权。作为村委会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公心”,敢于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2007年5月,村里一名党员通过电子信箱向党总支反映享受镇保后村民土地收回和年终分配问题,党总支及时回复并张贴在老年活动室和回音壁上,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好钢不怕火炼,只要是一心为公,就不怕别人提缺点和错误。党总支通过自己的行动最终赢得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好评,村党总支在党员和村民中的威信一天天提高了。

3、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关键是提升主体地位。

调研中发现,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的基本流程是:加强理论培训,发挥干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改进党内生活,维护党员权利,提升党员地位。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强有力的抓手,真正使农村党员感到自己有地位、有施展拳脚的舞台。设岗定责制基本实现了党员渴望“有岗有责”、“有为有位”的愿望,这项规章制度配套完善,通过实践运作日益纯熟,为农村党员提供了服务群众、凸显主体地位的平台。党员诉求站是佛字桥居委会根据自己工作实践而形成的一项“创新动作”,同建村党总支进行了有益的借鉴,但并没有完全照搬照抄,他们还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发明“真、实、新”的工作方法,即在真情为党员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满足党员最新需求上下功夫,在人性化服务和人性化关怀上迈出了新步伐。“一、三、五”工作模式则为同建村根据自己的村情摸索出的工作方法,它既架起了党员和干部沟通的桥梁,更成为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正如一位村民所说,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我们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4、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最终目的是真正取得实效。

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真正取得实效,最终还是要靠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实践证明,亮牌公开党员身份的活动,既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又鞭策党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村里一位退伍军人党员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大家都不知道我是党员,渐渐地自己也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了,自从亮出身份后,我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谁家有困难我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十星级党员”的评比标准涵盖了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紧密结合农村党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从近几年来评比情况来看,要求非常严格,真正达到了弘扬先进、鞭策后进的实际效果。“星级文明家庭户”的评比标准既包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又为农村习俗所普遍接受,而且细化多达42个小项,通过评比挂牌,确实对提升村民素质、建设乡风文明大有帮助。调查中发现,村里年轻人相亲、恋爱,双方也把各自的家庭是否评为“星级文明家庭”作为对方是否“靠得住”、“信得过”的重要指标。以前村民办丧事中吹吹打打、大肆铺张甚至请巫婆神汉的现象几乎绝迹。通过实践,村党总支切实感受到,抓好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强保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前提;关心党员的工作、生活,提高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7

目前我国仍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就目前而言,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现阶段经济增长、体制改革、人民生活、经济结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对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国情、判断形势、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科学内涵具有重大意义。

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解读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使科学发展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由谁享有发展成果等发展的根本问题。

3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3.1 科学发展观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揭示了我国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我国体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体育运动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体育文化的协调发展,努力促进体育运动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城乡体育运动的协调发展和不同的项目产业的协调发展。

3.2 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3.2.1 农村体育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三点可以作为今后体育事业发展的总的指导方针,那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人民群众的体育事业,在我国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农村人口和农村经济在我国整体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农村体育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其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3.2.2 农村体育发展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

在农村体育经济的建设方面:一是努力实现体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农村体育运动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人民体育的道路,用社会社团化发展和产业化发展带动体育经济发展,推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促进农村体育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向社会发展的转变;由主要依靠城市社区体育运动向城市农村体育活动协调发展相互带动的转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格局。

在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方面:一是建设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运动发展的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建设和谐文化,在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体育人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三是深化农村体育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县、镇级体育文化产业,推进体育文化的创新,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体育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农村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体育文化产品。

4 结论

4.1 要深刻理解在农村体育事业中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统领各项工作,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运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4.2 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要确立和谐意识

近年来,党中央非常关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应当包括身体的健康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十余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这只局限于城镇方面,在农村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在现在阶段注重农村体育,也是对和谐社会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正确引导农村体育运动,在解决农村温饱的基础上发展健身运动,发展积极有益的体育运动,对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3 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

从目前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情况看,农村进展缓慢,远远滞后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规定,一些地方还仅仅停留在提倡与号召阶段。农村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从讲政治文明的高度来关心农民的身心健康,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必须促进城乡区域体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用体育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识,坚持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中形成的一个完整科学理论体系,首次全面准确地阐述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准则。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面临重要的转折和转型,在这种转折和转型的过程中,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是目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体育,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2]吕俊峰,王东侠.农村体育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思辨[J].山西体育科技,2008年12月.

[3]漆春亭.发展农村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01).

[4]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月.

[5]郭国举.加强农村体育建设的思考[J].发展,2010(01).

[6]张仲祥.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8

送电线路的电压一般都很高, 用户不能直接应用, 需要降压变电所的降压变压器降低到对用户适宜的电压, 再经配电线路供给用户使用。另外, 农村小电厂发电机发出来的电, 电压一般都很低, 不能输送到较远的用户那里去, 需要升压变电所的升压变压器把电压升高以后, 才能经过送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去。我们把这些不同电压等级的农村电力线路及其所连接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所称之为农村电力网 (或农村供电网) 。农村电力网仅包括线路和变电所。由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农村电力网和用户的用电设备共同组成的统一体, 我们把它称之为农村电力系统。农材变电所的具体作用和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1 汇集电能。将大电力系统和小火电厂、小水电站的电能, 汇集到变电所的母线上。

1.2 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

例如, 将35k V或63k V的电能, 通过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变成10k V的电压再由几条10k V的配电线路把电能分别送到不同的供电区去。

1.3 控制和调整电压质量。

例如, 调整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 装设调压器或电力电容器等, 使母线电压保持在规定的数值上。

1.4 通过隔离开关、断路器 (开关) 对线路、

变压器或其它设备 (调压器、电力电容器、消弧线圈等) 进行投入运行和退出运行的操作。

1.5 对供电范围内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

1.6 进行各种电参数 (电压、电流、功串、电能、功率因数等) 的显示和记录。

2 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要求

农村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电能的产、供、销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 在发电到用电的各个环节中, 假如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事故, 都将会造成损失。如果在电力网中发生重大事故, 不仅给电力企业的设备和人身造成损害, 还会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用电, 甚至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现在, 由于生产的发展, 对安全、连续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 运行人员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因此, 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运行人员在值班时, 要集中精力对待运行中的每项工作;要准时上班, 认真做好接班工作;接班前和值班中不喝酒, 当值、监盘时不打磕睡;在值班时不看电视、不阅读与值班无关的书报;不做与值班无关的事, 不离开工作岗位等。对变电运行人员在技术业务上的主要要求是:熟悉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和各种运行方式以及与本变电所有关的电力网及系统情况;熟悉本变电所内各种一、二次电气设备的规范、用途、特性;特别要熟悉哪些设备是一类, 哪些设备是二、三类, 一定要掌握二、三类设备的缺陷之所在;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各种运行规程的有关部分;会使用各种安全工具和电气测量仪表;掌握变电所的生产运行过程;能正确处理运行中常见的事故和日常业务工作。

3 变电所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

3.1 值班工作。

值班工作的第一项是交接班。交接班是上一班工作的总结和下一班工作的开始, 是搞好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交接者必须交得详细, 接班者必须接得消楚。交接班工作双方必须认真对待, 绝对不能马马虎虎。

3.1.1 交接班的主要内容有:

a.运行方式要与操作模拟扳相核对, 了解与本变电所有关的系统运行方式;b.负荷及其变化情况;c.设备的交接、验收及缺陷情况;d.工作票的交接;e.各种表计及信号是否正确;f.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运行及变动情况;g.现场接地线组数及位置情况;h.各种记录簿的记录情况;i.设备的检修及作业情况;j.文明生产恬况。

3.1.2 接班后应注意的事项:

a.现场作业情况、设备缺陷情况和操作任务要清楚;b.根据本值运行方式变动、设备检修、设备缺陷处理、倒闸操作、气候变化等情况, 做好事故预想;c.如果在电气设备上有工作任务时, 值班员应严肃认真地审核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是否符合现场情况。

3.2 倒闸操作和填写操作票。

倒闸操作是变电所运行值班人员基本的工作任务, 要想正确安全地完成倒闸操作任务, 首先要正确填写操作票。倒闸操作必须履行操作票的填写、审查、预演、执行等手续, 并要认真执行监护制度。倒闸操作是变电所运行中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 所以要认真对待, 练好基本功, 避免误操作, 以实现安全运行的目的。

3.3 设备的正赏巡视和特殊巡视。

值班人员必须按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和本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认真进行设备巡视。巡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保证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行。假如不能及时发现缺陷将会威胁安全运行, 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就会发生, 小事故会变成大事故。所以, 运行值班人员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巡视工作。

3.3.1 正常巡视设备的主要内容:

a.设备各导电部分接点接触是否严密, 是否有发红发热, 有热气流和氧化现象;b.套管、绝缘子、瓷棒等瓷件是否有裂纹, 有无放电现象;c.变压器各部位运行是否正常, 无异音, 温度表指示是否正常。d.有油设备无渗油、漏油和喷油现象;油位是否合适, 油色是否正常, 带有呼吸器者矽胶是否变色;e.运行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放电声;f.导线有无断股, 有无挂落杂物, 导线弛度是否适当;g.架构有无倾斜、基础有无下沉;接地线是否符合规定;h.所有仪表、信号、指示灯是否正确;继电保护、直流装置、警报装置是否良好, 与正常运行情况是否相符。

3.3.2 特殊巡视设备的主要内容:

a.雪天巡视应注意:导线覆冰及设备端子、接头处的落雪有无特殊溶化, 套管、绝缘子上是否有冰溜, 积雪是否过多, 有无放电现象;b.大风巡视应注意:母线及引线的摆动是否过大, 端子是否松动, 设备位量有无变化, 设备上及其周围有无杂物;c.雷雨后巡视应注意;套管、绝缘子、避雷器等瓷件有无外部放电痕迹, 有无破裂损伤现象。避冒器、避雷线.避雷针的接地引下线有无烧伤痕迹, 并记录避冒器放电记录器的动作次数;d.雾露小雨及雨后巡视应注意:套管、绝缘子、母线有无放电现象, 设备接点处有无热气流现象;e.高蜂负荷巡视应注意:设备接点及导线有无发红过热现象及热气流现象;f.气温突然变化时巡视应注意:有油设备的油面和导线弛度有无变化, 变压器、油断路器 (开关) 、电容器的套管有无变化, 各开关电器是否在良好状态;g.断路器故障跳闸后巡视应注意:断赂器是否喷油, 油色、油位有无突然变化, 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或过热, 机械部分有无损坏现象。

3.4 正确执行调度命令。

农村变电所是电力网的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电力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必须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要顾全大局, 识整体, 绝对不许各自为政。值班人员接到调度命令, 要做好记录, 并复诵无误后执行, 任何形式的拖延和拒绝执行都是不能允许的。对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错误命令不能执行, 但必须申述理由, 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由上一级领导裁决。

3.5 监盘和抄表。

在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 监盘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的监盘心以通过各种仪表的指示来判断变电所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准确及时地抄表, 为编制安全经济运行方式提供了依据。根据记录可以开展运行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 以便及时改进;长期的运行记录资料, 还是编制计划和远景规划的重要依据。在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内, 也应按规定定期抄表。

3.6 做好保管工作。

值班人员要做好各种备品备件、安全用具、电气测量仪表的保管工作;正确填写各种记录簿和指示图表。

参考文献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9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进一步拉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城市的发展脱离农村是不能持久的, 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很重要的。农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乡土情结, 同时也担当着中国社会的缓冲器, 建国以来我们所遭受的各种危机正是通过农村的缓冲使得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当前农村的社会发展中作为农民土地的所有者, 同时在未来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农保”和“新医保”都提出了集体扶持, 这些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资金的筹集, 毫无疑问该组织应当担负起这些使命。这就迫切的需要我们对该组织的法律地位给予明确规定。综合文献研究, 该组织的定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企业化改造和基层社区组织, 笔者认为这些定位都不能完全反映该组织的真实情况, 应该把其定位为基层农村自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充分担负其应有的使命。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困境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渊源。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质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乡村治理中保留的集体经营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实体存在, 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对土地的统一管理进而达到乡村治理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权力通过经济的方式首次进入乡村社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人民公社的解体是息息相关的。其前身分别是1962年起建立的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

1982年时, 《宪法》规定, 农村建立乡、镇政府和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小组, 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分开设立。最初的想法是把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赋予给了乡镇人民政府, 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转变为村委会和村小组的自治组织。其经济职能希望通过合作组织来发展壮大。实际情况是基层政权和农村自治组织迅速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发展, 但是合作经济组织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国家在《宪法》里面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种提法, 实际上是想把该组织作为合作经济的实现方式, 但是实践中发展并不是很理想, 现实生活中主要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既无法作为经济实体进入市场, 也不能有效行使其村行政管理职能。正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不明确, 使得农村土地矛盾集中和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 给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财产权利的实现带来了很大障碍。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导致的问题。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三级所有制,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有三种集体经济组织, 分别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对应当前的实际权力行使主体分别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这种三级所有制是由我国历史发展所决定的, 但是这种组织方式的运行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同时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拥有者也无法担当起未来发展的重任。当前农村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二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权益的分配。

(1) 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合作经济的实现方式, 是当前农村集体财产权益的管理者, 应该是农村主要筹资渠道, 进而保障农村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但是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不明确, 三级所有制更是导致相互间推诿, 这种主体地位上的缺失使其应该履行的义务落空。农村的公共产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缓慢, 农田水利设施陈旧, 教育资源短缺, 农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集体经济组织该承担的义务由于其主体地位不明确而无法有效实现。

有学者认为,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 除了包括政府通过制度外财政进行的公共产品筹资以外, 还包括农村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为供给公共产品而采取的筹资方式。因为在中国农村, 除了政府以外, 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也有供给公共产品的职责。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是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重要力量。

农村公共产品主要包括硬件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软件方面的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例如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 明确提出集体扶持的义务,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法律上明确了集体所承担的义务。有学者指出, 集体筹资是农民生产所依赖的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医疗风险的社会保障责任分担, 这是集体经济组织当然的社会保障义务, 也是集体筹资的本质所在。 (2)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是离不开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根据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会在未来与城市接轨, 其收益在社会保障中的投入, 一些地方政府对此做出了规定, 规定有全部纳入和半数纳入和农村应得份额三种方式。比如成都市、广州市和烟台市, 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益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专项资金作出了具体规定。

从相关文献和我国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可以看出,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农村公共产品该有的权利。

(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收益的冲突。作为农民财产性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三种权利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已经明确规定为物权。这些财产权利被法律认可后, 首先可以对农民财产性权利的有效保护, 其次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物权的流转问题。而在流转中的收益是全部归农民个人所有, 还是应该保留必要的份额归集体所有, 在集体和个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些权利行使的过程中, 作为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如何处理同农民的利益冲突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集体扶持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物权化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实现更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所有权主体来处理同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冲突。但是这些都需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这个逻辑起点上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未来流转中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是很关键的,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是完全市场化归农民个人所有, 还是赋予集体参与该分配。集体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力量, 集体占有份额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集体经济组织担当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收益分配的角色, 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农民土地使用权收益的矛盾, 需要给予明确的立法保障。我国没有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专门立法,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 《宪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和国有土地所有权并存的所有权制度。物权法的颁布又创造性的提出了用益物权, 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三项用益物权, 这三项权利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以上三项财产性权利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 改变了我国单纯用债权制度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状况。 (3) 使农民的权益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 但是集体经济组织外的村民想要获得这项权益还是有法律障碍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的限制正在逐步开放, 一些地方政府率先在这方面做出规定, 比如广州、成都和烟台等地已经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作出具体规定, 尤其是广州市的相关配套设施更是全面。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仍被法律所禁止,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条第4款规定“本法所称房地产开发, 是指依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直接从法律上排除了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 当前小产权房的存在就是其具体表现形式。笔者认为随着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建立, 集体土地使用权将会逐步得到完善。宅基地使用权作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的一种特殊权利, 这种配置有其背后的无奈, 此项使用权无多少自由可言, 但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在物权法草案的修改过程中有学者提出, 国家为了解决农村房屋流转与宅基地使用权不得随便流转的矛盾, 开出了“房屋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 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 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药方。 (4) 虽然在最后立法中没有对此加以禁止, 采取了对这个问题回避的态度。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 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实质上是把宅基地使用权限制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流转, 这种流转在实践中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排除其集体经济组织外成员市场交易的可能性。本着对农民利益的切实保护, 宅基地使用权在缴纳一定的出让金后可以赋予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法律地位。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将有可能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这就回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问题,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何在集体和农民之间达成有效的平衡。笔者认为国家对此收取相关的税费后, 这部分土地使用权的收益应该留下固定的比例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使其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收入, 进而担负起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重任。同时使农民重要的财产性权利获得法律保障, 增加农民的收入和融资渠道, 更大限度的解放农村生产力。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选择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规制, 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企业化改造之路。

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民事主体的一种, 据此,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应属于独立的企业法人, 同时主张将其进行企业化改造, 应该纳入民法的调整范围。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民法调整, 首先它应该是一个组织, 而且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性的社会, 任何盈利性组织在这个社会中展开竞争, 都得面临失败的风险, 我们就不得不为此设立完善的退出机制, 作为一个商主体在获得巨额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是只能获利而不能破产退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 这种安排是不现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破产退出将会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笔者认为不能把整个农村从一开始就看成一个经济人, 把农民的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投资。农村应该是一个社区, 农民可以参加政治, 经济, 文化, 体育等其他各种生活方式, 应该享受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不是一出生就得成为经济主体的一部分, 参与市场竞争, 这是行不通的。最后笔者认为通过企业化改造独立的企业法人道路是行不通的。持这种意见的学者主要是看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没有看到该组织承担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重大历史使命, 同时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 承担着部分乡村管理职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企合一的特殊性不能忽视, 因此用民法来加以规制是很困难的。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社改造道路。

农业部、监察部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村、村民小组的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据此, 部分学者认为, 集体经济改革所创新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也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此有学者 (孙淑云) 指出, 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是农民和集体以集资入股形式创立, 其成员权以股金为基础。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籍为依据。二者产生的基础就不同, 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和当前的合作社经济组织混同, 比如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社和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笔者认为, 合作经济只能是农民自愿基础上的互助合作, 不能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组建各种合作社, 合作社的范围不应限制在一个村内, 应该是有相同生产作物之间的合作, 或者一种农村服务机构的合作。以一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社是不科学的, 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

学者已经达成共识, 农业创造的财富是远低于工业的, 所以当前的法律导向是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 而不是进一步让农村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无论是合作经济组织还是企业化改造都只能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手段, 但绝不能等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社区型组织改造道路。

有学者提出目前我国农村突出的问题是基层管理弱化, 导致相关问题凸显, 现有制度的设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提出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位为社区型组织, 作为基层社区管理单位, 笔者认为还是有不妥之处。首先, 这种社区改造还是不够明确, 因为这里直接忽视了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扮演的角色, 基层治理更加混乱。其次, 基层社区组织当前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完全可以承担这个职能。我们立法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的相关法律进行改造是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仅仅承担基层社区组织的职能, 那么村集体的资产管理以及收益如何解决又成了一个问题, 社区型改造笔者认为还是欠妥的。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法对策。

经济法主要是调整国家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问题。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进而达到市场的稳定发展, 从表面上看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关联, 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也不是市场主体。但是经济法的调整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那就是村委会如何调控本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谁来负责制定相关规定促进村内经济的发展, 村委会更多履行的是相关行政职能, 对村内经济发展的关注较少, 更何况村内主要的财产性权利掌握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手中。基于上述的分析, 笔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方式之一,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使其在维护农村公民财产权益的基础上同时调控村内经济。我们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一部分, 由村民自己管理, 自己经营, 同时明确其为村委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 选出有效的治理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作为村委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专人管理和经营。这种设计既能保障农村公民的财产性权利不受侵犯, 同时又能为农村公共产品筹集资金, 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确立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是混同的, 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处于虚无状态, 在村内经济发展中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权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方式实质上是用村行政手段调整农民切身的土地经济利益 (对土地发包权的调整就是具体表现) , 这种调控方式是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为了乡村治理能更加和谐, 社会稳定, 本着切实保护村民财产权益的目的, 笔者认为应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给予明确的界定, 规定其为村民自治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逐步取消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概念。

我们都知道乡镇政府是从人民公社演变而来的, 人民公社是行政管理机构同时也是集体经济组织。国家82宪法建立了乡镇政府, 这就使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有了明确的主体, 但其经济职能就被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替代。当前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基本被乡镇政府代为行使。这种制度设计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首先乡镇政府是国家的基层政权, 是一级人民政府, 但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是整个乡镇集体土地的实际所有者。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 基层人民政府管理整个乡镇的集体土地, 我们知道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是并列的两种土地所有形态。这种基层政府管理集体土地的状态是不符合逻辑的。因此乡镇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将来的立法中完全可以取消。

2.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治机构地位。

我们知道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地位是和集体经济成员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同时作为村内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和监管者。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的改变,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将是未来大势所驱, 首先, 随着《物权法》的出台, 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这三项重要的权利已经被确定为一种物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获得最初的使用权已经被固定为物权。其次、在当前的土地政策中我们仍然贯彻着“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政策, 表明国家不愿过多的干预农地的调整。最后、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二款“前款规定的承包期届满, 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集体土地使用权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物权, 国家对物权的流转是持肯定的态度。国家为将来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大规模流转在制度上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农村相关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谁来管理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中收益如何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配?毫无疑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土地所有人应该担负其应有的职责。明确其主体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尽可能减少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整土地, 转而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分成来调整土地的分配不均问题, 我们要避免用政策来调整农民的财产性权利, 而要引导用经济的手段来调整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的分配问题。这样才能减少当前人地矛盾的冲突, 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是从宏观上管理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利益干涉, 处在农村土地纠纷的最前线。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是村委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 是村民自治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四项重要职能:一是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分配达到调整土地分配不均的目的, 二是管理除集体土地外其他财产性权益, 三是指导村内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是对村内的经济方面的问题作出宏观性规划, 同时搭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法律地位安排, 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 避免和农民利益发生直接冲突, 还能维护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农村居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界定, 二是取消村居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称谓, 三是土地使用权流转中集体的收益应确定足够的份额支持基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3. 立法建议。

首先、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增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是农村集体经济委员会章节, 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乡村自治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调控村内经济的发展。其次、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 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法律保障。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实现的主体, 对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是管理未来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二是筹集资金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但是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使得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对此学界关于其主体地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 分别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化改造之路和作为农村基层社区的管理主体。这两种认识都有其自身的缺陷, 不能正确反映该组织的法律地位。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作为农村自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村民委员会的下属机构, 方可有效解决上述冲突。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土地使用权,企业法人自治机构

参考文献

[1] .丁关良, 周菊香.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00

[2] .王利明.物权法论[M] (.修订版)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 .王铁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完善——民法典制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法学, 2003 (2)

[4] .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5] .伦海波“.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法学解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3 (5)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10

关键词:农村地区,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地位

一、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相关概念界定

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涵义的界定

合作经济是一种以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为联合, 并共同形成的经济模式。合作经济是所有权层面的概念, 规定涉及到财产的属性。这是和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外国投资经济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合作的组织形式的一种, 也是经济合作有效载体的中的一个。

中国的经济界, 对合作社的定义是:以合作的工作为形式, 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及寻求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宗旨, 在按照自愿, 民主, 平等, 相互受益的原则上设立的一个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

2.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类型及特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类型和组织模式。在我国的实践中, 根据不同的主要类型, 分为农业行业协会, 农村地区专业协会, 农民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

农业行业协会所属的为中介组织范畴, 是农产品的主要市场活动主体, 包括生产, 加工和销售,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其目标是保持并提高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共同利益。

农村专业协会是以种殖和水产养殖产品为纽带, 由农民自发组织, 生产技术服务部门为主导的技术服务, 广泛实施合作生产和加工, 并发挥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是两个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组织。

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突出特点是:农民作为生产的主要因素, 实行民主决策, 根据从剩余资金中提取的成员交易额, 并与合作社在分配之间进行贸易和提取公积金等等。

股份合作社是合作制和股份制的组合。由公司, 农业技术推广单位, 供销合作社等基层机构作为股东, 然后吸收少量资本的成员存量资金, 并参照股份制企业成立的治理结构。其特点是:统一管理, 民主管理, 按股分红, 利益共享。合作社注册为企业法人。

二、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定位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法律定位的现状:混乱而模糊

经修订的2002年12月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顺应时代的要求, 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如农业行业协会, 农村合作企业, 也可作为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这一规定使得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具有合法地位, 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却从来没有明确的立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只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出原则性规定, 并没有明确给出他们的民事主体身份。

而且, 基于对“当地规则”的性质, 很多地方立法往往只能提供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行政区域的法律保护, 然而, 全国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却没有明确的规范法人类属, 只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法律”地位,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尴尬的问题。此外, 其他许多地方也纷纷推出针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的支持政策, 但缺失了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的规定, 法律效力低, 大多是发布的建议和通知, 无法令人信服。

总而言之, 这是混乱和模糊的表现, 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相关的法律规范, 也混乱不齐, 因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模糊, 造成实际运作局面的混乱, 更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

2. 法律定位现状模糊引发的法律问题

(1) 影响了本身的规范发展和良性运作

例如供销合作社, 有人认为它是企业, 有人认为它是转型的股份制或有限责任公司, 有人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是私营合伙关系, 有人认为是集体所有经济, 有人认为是农民自愿联合的社会团体法人。

一方面是这些错综复杂的界定, 使合作社混乱的外部身份不清不楚, 相关权益被常过多的行政干预。在改革进程中, 供销合作社, 由于其法律性质尚不清楚, 很多地方仍然是“官不官, 民不民, 商不商”。在另一方面, 法律性质不清在合作经济组织内的导致了责任, 权利不明确, 运作机制也很不规范, 有采取法人治理结构的, 有实施行政管理的, 再有就是专人经营的, 都不符合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结构的要求。

(2) 致使合作经济组织与非合作经济组织的界限划分不清

一些真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由于缺乏专用名称的法律地位, 却变得有实无名。同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使其缺乏国家的激励和支持, 特别是在税收上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此外,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融资机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的资金, 可以是从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但它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扩展运作上的需要。

(3) 使得设立登记障碍重重, 管理混乱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记录, 向登记机关申请注册, 是为各类组织登记的必要程序, 也是国家机构监督和管理的必要手段。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应该到哪一个登记机关登记, 却没有统一的规定。由于缺乏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规定, 也没有明确的登记机关, 造成如今注册的局面非常混乱。

综上所述, 中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模糊, 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这一切都需要尽快将其法律地位, 进行合适的定义和归类, 以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进程。

三、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建议

1. 借鉴域外立法经验, 界定其法律地位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基本经验, 便是着眼于法治, 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1) 注重立法保护

例如, 德国最早设置的农民和穷人在共同向外贷款的合作, 是1862前后成立的信用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运动起源于1876~1877年。在这个时候, 普鲁士国通过了《经济合作和私人身份法》 (1867年) 。1871年, 德国统一后, 此法成为了整个德意志帝国的法律, 该法经历了几十次变化修改, 但基本框架不变。目前的德国合作社法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合作社, 包括农业, 信贷, 供销, 生产, 消费, 住房合作社等等。

目前, 我们最迫切的是要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明确其法律地位, 规范其相关法律, 保障政府和合作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法律关系, 依法保护合伙组织的资本收益不被侵犯等等。

(2) 明确组织原则

国外农村合作组织已经坚持了民主自治的运作原则, 即对农民群众的农村合作组织的机构, 其宗旨是服务, 保障农民的利益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存在的根本目的。但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否服务于入社农民, 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需求为目的。

(3) 规范操作模式

就如西方发达国家一般, 农村合作组织是基于家庭农场或农户的基础上成立, 合作组织的所有制性质不变, 农民或家庭农场仍然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单元, 其土地成员的财产, 其他生产资料都仍然属于农民私有, 并没有改变财产关系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中, 农户或家庭农场仍然有完全独立的操作性, 不受合作组织的干扰, 合作组织不具备领导和控制功能, 而是通过向有利于利益自身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服务, 从而保证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2. 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合作组织间的关系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调整的合作经济组织, 是巨大数量的社会和经济组织, 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笔者只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合伙企业, 股份制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探索讨论, 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主要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 阐明不同类型合作经济组织中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区别。

(1) 建立宗旨不同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常是结合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存在价值在于相互合作, 实现自我服务;合伙制企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按照投资协议成立的企业组织, 其目的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分担利润和损失;股份制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 投资者在资本的利益, 不是以特殊服务目标对象;集体经济组织是基于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的形成的目的是向着更先进的国家所有制转变。

(2) 财产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不同

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 旨在获得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接入的服务, 但这服务不会改变其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以承认所有会员加入的私有产权为前提;合伙制企业通过合作伙伴关系, 合伙人对该公司清偿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股份制公司是资本的共同拥有人, 是资本的集中, 通过联合民间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 股东不一定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调的是财产的集体所有制, 其往往忽略成员的私有产权。

(3) 操作模式的不同

合伙制企业是在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收益或亏损的经营模式;股份制公司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运作模式, 适应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通过家庭团结和统一的集体分权管理的运作模式和集体管理相结合的双层操作模式。

为此, 需要为不同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分别赋予其合法地位, 使其具有在农村市场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3. 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构的健康发展, 是新型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协调健康发展的前提。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一些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机构不健全, 对于最高和最终的决策权, 合作组织往往把重点放在组织内的很少人中, 社员是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 监事会作为董事会的装饰, 而且许多成员并不关心组织的发展, 合作意识不强。

笔者认为, 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是科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 应建立健全“三会”制度, 明确规定成员 (选举代表) 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所有成员都可以对重大问题投票。例如, 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 通过或修订了规章, 选举或罢免董事、监事, 检查资本变动, 组织合并、分立、解散, 批准利润分配方案或批准的决定问题, 都应该由广大社员一起管理进行。

为了简化进行, 应由大会选出的 (当选代表) 机构理事会成员和监事, 执行机构的理事会成员 (会员大会) 代表委员 (当选代表) 大会处理事务的日常管理。委员会可委任经理人, 作为理事会的代理人, 管理内部事务, 律师代表公司对外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权利。监事会履行主要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其行为不得损害会员的利益。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理事会和监事会的人数的数量应有限制。

4. 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治体系

笔者认为, 不能简单地将农村合作社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混淆在一起,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社,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农村合作社只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组织单位, 只属于调整范围的特定区域法律, 只适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组织不能被应用到其他法律属性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问题, 不能代表全部合作经济的法律支持体系。

从我国国情上看, 推动中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应该由业界采取结合行业市场, 进行全面立法的做法, 除了全面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不同发展程度的各类农村地区也应进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区域立法, 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 界定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之间, 成员之间和成员权之间法律地位的权利和义务, 内部治理结构, 分配制度, 对活动进行政策支持指引方式, 提供融资权和必要援助的规则等等。同时, 要对现有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操作系统, 农产品及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曹阳.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86.

[2]孔祥智.聚焦/三农 (上) [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 2004:295.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篇11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原则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以健康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三、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1.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則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

2.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3.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制订锻炼计划,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若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但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是与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其特殊的作用,每个学校均可根据自己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的爱好,选择一两项运动,长期开展,使之形成传统。总之,每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形成一种气氛,一种氛围,形成一种传统,一种特色。

课外活动的另一种特点是在满足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发挥个人专长方面,比体育课有更大优越性。因此,课外活动对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具有自己的优势。

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 篇12

1.创设情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发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由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热情。

例如, 在研究线段条数于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与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梅山车站业务员小李准备对该站的公交线路进行一次调查, 其中有一个这样的课题:“已知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客车依次停靠20个小站,请问客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一路上乘客总共可有多少种不同的乘车路线? ”

师:假如你是小李,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讨论起来。教师趁机点拨。

师:如果我们把行车路线画成线段,每个车站都看做线段上的点,那么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由此引出课题:“线段的条数的规律探究。”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内部动力,通过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出新课,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强烈, 从而促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与教师一起步入知识的殿堂。

2.尝 试在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国国文课程的改订》中谈到,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了解,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 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利的帮助和鼓励。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传统的数学课先讲后练的模式,把学生的思维培养成纯模仿式的思维,缺乏创造性。笔者特别提倡先探索后解答的学习方式,在许多知识的学习上,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如新教材《数学》七年级(下)第8页例4:解方程3(x-2)+1=x-(2x-1)。解这个方程必用到的知识 :去括号、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已经学过 ,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出方程。所以 ,笔者采取让学生先尝试, 再讲评的方式, 请有能力的学生做“小老师”,把解题方法传授给另一部分学生 ,这样全体学生都会得到更大的收获。首先,对于学得好的学生,能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提高研究兴趣;其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在潜意识里能给他们激励,激励这部分学生预习;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新旧知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完旧知识,可以研究出新知识。

3.抛 砖 引 玉

教师讲课的最精彩之处,不是自己分析得头头是道,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对于知识的传授,要深入浅出,给学生留下可发展的空间,从而悟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在讲授“平移”这一课时,华东版课本《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六页“做一做”:

如图在纸上画△ABC和两条平行的对称轴m、n,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1B1C1, 再画出△A1B1C1关于直线n对称的△A2B2C2.

观察△ABC和△A2B2C2,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操作后发现:△ABC平移后得到△A2B2C2。我再设置一个问题:平移的距离是多少? 能找到什么规律吗?

经过不断探索、讨论、求证,学生得出结论:平移的距离是直线m、n之间距离的2倍。

我再提问:对所有的图形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吗?

学生再分析、再讨论,得到肯定的答案。结论:作一个图形关于两条平行的直线的轴对称, 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一样,这样的图形也可以由原来的图形平移得到,平移的方向与对称轴垂直,平移的距离是两直线间距离的2倍。

4.反 问质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能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 不是完全正确的解题设想,需要师生不断加工提炼,才能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若教师直白地讲解,那么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次师生交流的机会,甚至会打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直接回答,而是由其他学生进行判断并提出质疑,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生A提出问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能不能像方程一样通过验算确定它是否正确?

生B答:当然可以,你只要把解集中取一个值代入不等式中验算,就可以知道不等式的解集是不是正确了。

师:是吗? 同学们请验算x>2是不是不等式2(x-2)+1>x-3的解集?

学生利用前面的验算方法,居然验算出错误的答案x>2是不等式2(x-2)+1>x-3的解集。

师: 请同学们讨论不等式和方程的解的验算方法能一样吗? 不一样的话,到底该怎样验算?

学生经过讨论发现:不等式的验算应该分为两步,首先验算分界点是否正确,然后再验算不等号是否正确。如:验算x>0是不是不等式2(x-2)+1>x-3的解集应分两步进行:1验算x=0是方程2(x-2)+1=x-3的解,2取x>0中的任意数代入2(x-2)+1>x-3中 ,看不等式是否正确。如取x=1代入不等式中得左边=-1,右边=-2,-1>-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学生思维的 “灵感”并不都是正确的,教师如果能合理地引导,如反问质疑,师生共同经历质疑求证的探索过程, 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5.延 迟评价

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由于受知识水平的制约, 也可能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够细致、深入,因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不必急于亮观点、下结论,而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找出错误的原因。如在进行平行线识别的教学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如果∠____=∠____,根据可得AB∥CD。

大部分学生能得出正确答案, 即如果∠BAC=∠ACD,那么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也有部分学生理解为:如果∠DAC=∠ACB,那么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或者如果∠BAC=∠ACD,那么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CD。这些都是错误的结果,在教学中我没有急于评判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而是让学生把他们的分析过程讲出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讨论甚至争辩。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1已知两直线平行,如何正确找到角的关系;2已知一组角的关系,如何正确找到两条平行线;3在书写过程时,如何处理两条直线平行与角的关系的前后顺序。结果表明,学生对这节课有深刻的印象,这部分知识掌握尤其牢固。

上一篇:建模案例下一篇:中职篮球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