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2024-06-21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共12篇)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1

一、隔代教育的基本情况

2007年4月, 垫江县教委与县妇联联合开展了“农村隔代教育”专题调研,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 对两所小学和两所中学共计656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整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 四所学校的平均隔代教育为25.48%。由此推算, 重庆作为劳务输出大市, 农村地区的儿童总计330万, 隔代教育中的“留守儿童”约有84万, 数量众多。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

1、隔代教育者观念陈旧。农村隔代教育者很多人由于年龄大, 思维方式陈旧, 思想保守,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把孩子的大胆探索和创新视为“调皮捣蛋”而横加阻止, 不利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发展。

2、隔代教育者能力不强。一是农村多数隔代教育者文化水平低, 无法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很多隔代教育者忽视孩子的安全、法制、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他们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四是隔代教育者把对孩子教育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老师身上。

3、隔代教育者精力不够。在广大农村, 多数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和繁琐的家务劳动, 还要参加频繁的社会活动 (如邻里帮忙、亲邻送礼、赶集等) , 有的老人本身年老多病, 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实施教育和管理。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4、隔代教育者心存顾虑。一些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分歧。年轻人在外打工挣钱照顾不了老人, 而老人却反倒要照顾孩子, 心里十分不情愿;把孩子管严了, 既怕子辈有意见, 又怕孙辈反感自己……因此, 在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上容易产生两种偏向:要么干脆让孩子放任自流;要么, 对孩子百依百顺, 忽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5、隔代教育者溺爱孩子。隔代教育者大都溺爱孩子, 由于祖辈的“包办”、父母的“宽容”, 他们的生活“一路春风”, 缺乏与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尤其是不敢面对挫折, 心理脆弱、敏感, 依赖性强, 独立生活能力差。

6、隔代教育有亲情代沟。由于年龄差距大, 祖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代沟。多数孩子对祖辈的信任程度差, 非常渴望父母的亲情。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他们缺乏安全感, 长期的亲情缺失, 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 产生心理闭锁现象, 甚至发生一些过激行为。

7、隔代教育“问题儿童”多。隔代教育中的“留守学生”中有许多孩子成了“问题儿童”:他们粗暴、任性、孤僻、懒惰, 花钱无节制。大一点的孩子吸烟、喝酒, 溜到城镇通宵上网、打游戏, 甚至进行赌博。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结伙打架、逃学、放学不回家等不良行为也时常发生。

三、采取的对策

(一) 探寻相关的政策措施

1、当地政府设置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及咨询机构。相关人员、经费及设施应当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计划及财政预算。

2、政府和教育部门针对“留守儿童”在入学难问题上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和均衡教育, 坚持按父母打工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 让农民工子女融入到城市学生中享受同等教育。

3、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引导家长就地创业、就近、就地打工, 这样既有利于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又有利于加强亲子教育, 避免孩子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4、政府牵头, 成立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专门组织领导机构, 各级关工委具体指导“留守儿童”工作。

5、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 创建“留守儿童家校乐园”。“留守儿童”住在学校, 很多教育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二)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学校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外工作小组。并利用当地的退休教师、退休职工和一些有影响的村社干部及有一定名望的在家人士成立隔代教育校外工作小组, 义务管理、监督、指导这些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

2、班级建立隔代教育学生档案。进行隔代教育学生情况及家庭情况调查登记, 建立“家校联系卡”, 全面掌握隔代教育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定期与学生父母通过电话、互访、书信、网络等形式联系沟通。

3、开展“我和老师是一家”结对子活动。教师多关照他们的学习、生活, 在工作中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恒心”, 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 把他们带到家里与自己的子女共享家的温暖。

4、由关工委与学校举办“隔代教育家长学校”, 开办“隔代教育家长培训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5、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学校要创立“爱心帮困教育基金”, 多渠道争取和提供资金, 对他们进行爱心资助, 让贫困家庭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三) 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1、开展“亲情展示”活动。学校组织开展孩子给家长打电话情境表演、“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给远方的父母写一封信, “迎佳节家校联谊”等活动, 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

2、开展“理想人生伴我成长”“四自”教育活动。让“留守学生”将实现其人生理想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过程装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通过日记、周记、交流、月评、期评等等方式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3、开设“二线一课一室一箱”, 即:“亲情热线”、“师长热线”, 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咨询室”, “知心姐姐信箱”, 有效地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开展“独立自强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理、自立、自护、自律、自强”,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穷国办大教育起步,中国政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由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跨越。在这一历史跨越中,我国农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农村义务教育走向全面普及。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下逐渐走向普及。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各地根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到XX年年底,完成“两基”验收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比例达到98.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

——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人口接受高层次教育需求的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拉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开始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发展。据统计,XX年年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33.3%,同时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非普通高中学校的也占一定比例。农村人口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有了较大提高,而且提高速度较快。

——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扫除文盲,中国政府致力于扫除文盲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扫除文盲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就。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20世纪90年代的扫盲目标: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中的文盲率降到5%以下。XX年《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显示,XX年至XX年,中国青壮年文盲已经控制在4%左右。

——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中小学危房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16%,且危房多数集中在农村。经过30年的建设,到XX年年底,全国农村初中和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81507万平方米,危房面积所占比例下降到3.6%。农村中小学体音美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数的比例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老三室”改造工作不断深化,“新三室”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在我国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据统计,XX年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达到高中阶段毕业及以上的学历、农村初中专任教师达到专科毕业及以上的学历和农村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到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99.0%、96.0%和81.2%。

——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采取了许多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东西部教育对口支援、城乡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等,有针对性地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

挑战

在新的发展观视野下,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教育要以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起点,不断梳理和研究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积极地迎接时代挑战,以期在更高层次上服从和服务于农村乃至国家发展的大局。

——农村教育体系迫切需要调整。农村教育体系,按阶段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和高中教育,按类型可以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从阶段上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农村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保证质量基础上稳步扩大规模的问题。从类型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许多地方出现了普通高中“一头热”的倾向。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成人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从宏观上看,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从县域看,农村教育资源在县城、乡镇和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县城和乡镇,村级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县城、乡镇和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不仅面临城乡间教育公平问题,而且面临县域内县城、乡镇和村不同层次间教育公平问题。农村教育资源的分布现状使城乡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内部教育公平的实现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农村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凸现。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在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的。农村大量劳动力以农民工的形式到城镇谋求生活和发展,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教育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农村儿童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身份,在农村和在父母所流入的城镇接受教育。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由于缺乏稳定的生活,并且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镇儿童差距悬殊,加之外界相应的支持措施不健全,流动儿童也面临很多心理和教育问题。

——农村教师发展与培训空间有限。由于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经费不足,加之农村教师工作时间紧,农村教师发展与培训空间有限。在许多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还有一些一师一校的小学,这些学校的教师要教一个或多个年级的所有课程。教师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即使有时间参加培训,也往往只能参加一个科目的培训,其他科目的培训限于教师本人的时间、精力、经费等而无法进行。这种情况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农村教师发展与培训的空间,给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农村课程相关性不强问题突出。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学生接受教育,是为建设农村,还是为流入城市,即“留农”和“离农”的问题,是农村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导致农村课程发展取向陷入在城市相关性和农村相关性之间难以抉择的两难困境。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农村毕业生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都可以直接为农村发展服务,“离农”和“留农”是统一的。但是,由于我们不能过早地对农村学生进行城市或农村定向教育,农村课程仍然要考虑城市相关性和农村相关性问题。相比较而言,在农村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课程的相关性较强,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课程的相关性较弱。总体来讲,农村课程相关性不强是农村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策

当农村教育的数量增长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后,中国农村教育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将成为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恒久主题和战略重点。为适应农村教育发展主题和战略重点的转变,农村教育需要从不同维度作出战略应答。

——在去二元结构思维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完善农村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在教育(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社会(农村经济社会与城市经济社会)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教育发展进行政策干预,重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框架,并在这一新的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更新、更系统、更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利于中国国家综合国力加速提高的具体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

——在合理布局农村学校基础上促进义务教育高质公平发展。义务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农村人口的基本保障。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要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优化农村师资队伍,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内在活力,不断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深层次推进教育公平即推进教育质量公平。在此必须指出的是,教育公平水平的提高不但不会影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而且有助于国家经济社会均衡、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早已证明,贫困人口人力资源开发的的重要性要高于富裕人口。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会有效加速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在了解劳动力流向基础上提高农村职成教育的相关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职业定向的教育,必须考虑这些受教育对象未来流向的职业和工作地点(如城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战略上,可以变输出地教育为主导为输入地教育为主导,并与用人单位联合进行教育。这样一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象不仅获得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而且获得了输入地的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可以有效缩短他们的生活适应和工作适应时间,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具体而言,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要打破“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输入地政府、输入地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共同管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由国家、输入地政府、用人单位、职业学校学生共同分担教育费用。

——在做好教育需求分析基础上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有序发展。从农村高中阶段入学率和高等教育的生源需求看,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理论上的发展空间不等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现实空间。实际上,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农村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就是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需求的两个条件是需要并买得起。据调查,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应该是,在充分估计和形成农村对高中阶段教育有效需求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定扩大规模,从而实现有序发展。

技工学校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篇3

关键词:技工学校;困境;挑战;职业教育

我国的技工学校很多都是在建国初期对失业工人实行转业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要,在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将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工学校教育体系,然而在日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工学校也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挑战。

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因为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主流判断标准基本上仍然是学历的高低,再加上多年来所形成的“重学轻工”和“学而优则仕”观念所带来的影响,直接使得百姓形成十分强烈的“唯学历”意识。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社会上技能型人才紧缺的不争事实,但是现行的人才标准却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择业观念与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产生了十分严重的错位,特别是如今普高热、大学热的“大气候”使得職业教育的生源严重缩水。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虽然很少有人会说职业教育不重要,但是也不会有很多的人去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只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存。

2.技工学校存在边缘化的倾向

如今,我国的技工学校存在两大不足:一方面,技工学校所提供的职业教育是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而产生的,而技工学校也是在这样的大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职业教育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了技工学校存在着一些先天性问题。另一方面,技工学校的发展一直没有能够得到社会上的重视,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又存在着后天的不足。

3.技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群体,同时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因此,任何的教育改革最后都需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中。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技工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

专业教师数量也很欠缺,现在的教师执教能力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究其原因是因为技工学校中的教师基本都是接受的普通高等教育,而对于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和规律等都缺乏足够的理解。虽然现在的技工学校已经与企业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但是想要由

企业直接抽调人来学校中进行指导仍然有着一定的困难,而且企

业中的技术骨干在学校中很难享受到职称、待遇、评优等方面的

优惠。

二、技工学校的出路

1.技工学校的办学应该要转为面向社会办学

如今的社会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且民营、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很多的国有企业都已经转为私营,这就使得技工学校不能够再单一地面向国营企业。技工学校应该将整个校门面向整个社会打开,要致力于全民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当前就必须要积极地为那些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帮助他们进行再就业,这样技工学校能够有效地拓展自身的生源,同时还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感,为自己的技工教育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这样还能够形成一个“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良性循环。

2.办学要由单一技能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大多数技工学校的都是在培养单一技能的“中级工”,这样就使得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现在的要求。那些下岗后有能力进行再就业的人都是具有良好的基础素质、复合型技能和创业能力的人。而且从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来看,技校毕业生不仅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个人社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转岗转业能力、适应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因此,技工学校应该以培养这类人才为目标来开展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通用型人才”。

3.技工学校需要形成高效灵活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技工学校需要对当前的办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办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设置专业时要多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地使得人才的培养能够做到“产销对路”。但是要明白的是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不可能永远不变,这就要求技工学校的专业设置与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方法选择上,要适当地增加实践性环节的比重,但是也不能够忽略理论教育,要尽可能地使得培养对象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通过职业指导课来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在教学形式上也要尽可能的灵活多变。

国家已经步入“十二五”,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将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技工学校必须要抓住机会,突破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框架和模式。技工学校不仅仅需要自己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社会上下也应该要多关注,为技工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建康.浅谈技工学校如何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1.

[2]姚玮.改革创新是技工学校发展的出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技工学校)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4

1 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热情参与, 打破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一次大的改革[1]。大多数农村教师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不便, 信息闭塞, 制约了农村教师在信息资源上与外界的交流。对课改的认识只局限于学校发的几本书, 甚至只是口头倡导。没有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意识。所以要努力创造条件阅读课改读物, 加强认识:

1.1 农村生物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施素质

教育, 生物课程在知识结构、学分和学时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生物学科位置与化学和物理相当, 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这将为生物学科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而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

1.2 农村教师要认识到, 自身教育思想、知识结构与教学方

式的改变, 不仅影响的是几十上百个孩子未来的发展, 更影响到农村下一代的前途命运。

1.3 农村教师应该认识到,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中新课程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自身墨守成规, 不具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势必被学生、学校、时代所淘汰[1]。

2 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中学生物教师作为生物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 教材的使用者, 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课程的实施情况和课标的达成情况[1]。但是, 从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多数教师还在传统的“你听我讲”一言堂的教育观念下, 强调师生之间单一的知识传承, 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在的能动作用没有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点, 死记硬背,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性[2]。所以农村生物老师们要认真研读生物课程标准及与之匹配的读物, 对有关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标准乃至实施建议认真理解, 教育理念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改变以前为考试而教学的观念, 真正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和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 以及发展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1]。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起“只有差异, 没有差生, 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学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观;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意结果与过程并重、内容全面的评价原则, 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3 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现在的很多农村教师第一学历不高, 通过各种途径取得的学历往往也是所教非所学。加之理论学习机会少、投入时间不够, 尽管有很多教师通过学习提高了文凭, 但是专业知识更新滞后, 从事教学过程中, 往往捉襟见肘, 讲解教材内容时将会平淡无奇, 语言苍白, 知识业务能力不高。所以教学水平往往停留在经验型层面上, 与现代教育要求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有不小的一段距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就必须从自身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上入手。

3.1 知识日益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许多问题不是用一个

学科的知识所能解决或回答。例如, 如何看待转基因作物问题?要正确的评价它, 仅从生物学科知识评价是很片面的, 必须还要从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等角度来分析。因此, 依据教学内容, 综合地补充知识是教师特别是农村生物教师所必需的。教师只有自己首先在知识上融会贯通,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从而表现出对知识的处理与新课程理念的协调一致。

3.2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虽

然教材在编写时已经注意到知识的现代进展, 但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性特点, 使得有些内容在教材一出版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再加上农村学生对科技接触得少, 甚至没有接触。因此, 农村生物教师要多关注前沿性的知识, 有意识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 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 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3.3 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知识。一是挖掘、拓展教材中学生易

产生疑问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二是重视教材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我国是农作物经济大国, 生物资源丰富, 农村生物教师应利用这一有利的条件分析与拓展教材中的应用性知识[3]。

4 不断尝试新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研究, 发展探究精神的课堂模式, 抛弃“教师是主角, 学生是配角、听众”的教学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以“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模式[2]。但由于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不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活动中的应用, 一些农村学校已经配备了一些先进的教学仪器, 部分教师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仪器, 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陷入了:有, 不能用的状态;同时农村学生接触外界少, 知识面窄, 理解和接受的能力弱, 许多农村学校教师又回到了“你听我讲”的状态。同时很多农村教师以传统的教育目标定位自己的教育工作, 衡量一位学生的发展仅仅关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 而忽视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技能, 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所以, 农村生物教师:

4.1 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并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自身

资源, 从而帮助并引导学生走出教材, 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 使学生深刻明白课本与课堂并非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唯一渠道[3]。

4.2 尽量利用当地和学校的实验条件和资源开展探究性实

验,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1]。

4.3 必须建立灵活、多元化与多样性的新课程评价体系, 使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内容评价与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等。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注定要遇到各种矛盾, 作为农村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不断克服自身环境不足的局限, 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约束, 迎接各种挑战。改编一句流行的话说:是挑战, 更是机遇。农村教师只要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勇于挑战, 就一定能在今日之中国教育书上浓浓的一笔!S

参考文献

[1]包正艳.新课程新教材新挑战经验交流[J].2011-3-28.

[2]姚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B/OL].2011, 2.

中国农村英语教学面临巨大挑战 篇5

袁夏香(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中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村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每年的高校招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原因是英语拖了后腿。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制约着绝大多数孩子走向成功,成为他们人生路上一块难以逾越的绊脚石!但是作为农村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国来说,要想尽快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必须明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深刻认识到制约农村英语教学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我,作为一位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十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现阶段农村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现列举如下:

一,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

英语是一门语言。加强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可忽视其语言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足以说明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农村的学校里懂英语的教师不多,学生们不能用英语与老师对话、交流;另外处在偏僻的乡村里,见到说“洋文”的地地道道的老外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直接和老外交谈的机会可以说是“零”!这样,在学生心目中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没有实用性!甚至个别教师也认为:以后不是要出国深造的话也可以不学英语!学生在家不敢读英语,不敢说英语,否则大人们会说他洋不洋、土不土的!还有更粗鲁的说法:说什么本国话没说好还放什么“洋屁”!本来农村孩子就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这样一来更不敢说英语了!这样的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极不利的,极容易扼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很好的语言环境,不能经常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所以学习后很容易忘记。即使学到一些英语,也是一种无声的英语,是一种不能用来说的语言!

二,农村英语师资缺乏。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但是农村里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师并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还是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而这种“满堂灌、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英语专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到外企打工去了,不愿意回到农村教书!不甘于这清贫的教学生涯。另外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使得新的词汇不断的增加。新的语言特点的产生提出了新课改,而教师却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现状,怎能赶上时代的脚步呢?

三,教学设备落后。

教学设备,简单而言就是指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学生直接、快速获取知识服务的,当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大城市里,教材里出现的事物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到,看不到的就到图书馆或是大型书店看一些直观的图片就可以。可是农村就缺乏这样的条件了,像在我生活的小镇上就根本没有图书馆,新华书店也是徒有其名,几家私家书店都是为考试而服务的,有的只是无尽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都是一些语言点的重复。再者就是学校有的只是一台简单的录音机(有的甚至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是一摆设,平时极少使用。个别学校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教师没精神,学生没兴趣,好则事倍功半,不好则无功无用。每一阶段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性格上极不稳定,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多数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到了初二年级(更有甚者初一下学期),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与他们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简单。

新一轮课改对教师可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教师的水平也要求更高。也许是因为教学设施的落后和农村师资的缺乏才会导致后一个制约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存在。再加上农村英语教师缺乏经常组织观摩教学录象,缺乏轮流选派外出学习和参加教研活动,学校教研组 也极少订一些英语业务报刊,很少组织学习与交流,几乎难以学到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外地的先进经验,从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老师如此,学生更不用说了。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仍处在重复教学阶段,句型要背,单词要默写。老师教、学生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老师看,节节相同,课课相似,简单重复,枯燥无味。老师教得厌,学生学得烦,老师费神,学生反感,师生对立,课堂成战场,教学纪律难以维持。何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正面临着以上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认识与应对这些挑战,适应课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有若干问题亟待思考与解决。面对广大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本人仅以自己的拙见以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行及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外人士能给出不同建议,共同把农村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只要我们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办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社会各个层次的潜力,提高师资整体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英语教学的氛围,那么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从而搬掉阻碍农村孩子走上成功的绊脚石,为社会、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四有”人才,进而达到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变。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6

一、学生成长面临的网络挑战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来了许多挑战。

1.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网络环境是开放的、复杂的,各色有用、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充斥网络。而作为学生,他们的身体和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这些信息的辨别和选择能力弱,好奇心重,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的传播也使道德价值趋于多元化,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判断,给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带来了困难。

2.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网络的神奇功能很容易让学生沉迷,尤其网络游戏对学生更有着无穷吸引力,极易使他们患上“网络综合症”,变得精神颓废,性格孤僻,沉迷网络世界,不愿与同龄人、同学交流,不愿与家长沟通。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信心,不能正确处理网络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能正视困难,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课。这些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连续长时间上网,吃饭、作息不规律,很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弱化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网络技术的发达混淆了人们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它在改变人们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网络文章的免费下载、剪贴、复制、拷贝,使许多学生在碰到一些难题时,直接上网找答案,而不是自己认真思考和解答。长此以往,会导致思维惰性,不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4.不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中的人们往往伪装自己的真实身份,用虚拟角色扮演另外一个自己。这样,他们就抛弃了现实当中的道德约束,变得无所顾忌,把网络当成自己情绪的发泄工具。比如用虚拟身份进行QQ聊天,进行诈骗;在各大论坛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抨击社会的不公。如果学生习惯了这种虚拟的网络交流,习惯了自己的虚拟角色,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就很容易对现实的情感产生冷漠,封闭自己而不与现实中的人进行交流,交往意识日渐淡薄,缺少朋友,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网络曾报道这样一则新闻,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母亲阻止其持续上网,竟残忍地将母亲杀害,随后直接去网吧连续上网三天,直到被警察找到。一个本该天真无邪的少年,竟然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这除了让人震撼,更让人痛心。发生这样的悲剧,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网络时代,向学校德育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1.净化网络环境,还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首先,要充分利用适合中小学生浏览的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网站,过滤网上色情、暴力、邪教等不良讯息,使学生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占领网络育人阵地。如中国少年雏鹰网、东方广电台、中国少年信息服务网等。特别是要重点建设好学校网络生活的桥头堡——校园网,并以此为落脚点和切入点,本着“主动出击,把握导向”的原则,了解并尊重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特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网络素质为核心,组织、引导青少年文明而有效地使用互联网。

其次,要强化网上文明行为规范。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范,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一方面,对于随意和网友会面、随意收发电子邮件而造成人身或信息危害的事件要做详细剖析,帮助学生防微杜渐,以免重蹈覆辙。

再次,要利用家访、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等途径渠道传授安全上网经验,确保学生健康安全上网。引导家长制定明晰的家庭上网规则,学会用不同工具、保护软件和访问权限选项来保证孩子健康正确上网。

最后,要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是学校德育的关键,为此,学校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最迫切的目标,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德育队伍的主体,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应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一方面应肩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学习利用网络,通过与学生的网上交流,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学生成长中遭遇的烦恼与问题。

3.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德育活动

网络不应是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应成为德育的有力手段。传统的德育活动载体往往是班级组织的班团队会,学校的各种大型的文体活动、庆典活动以及综合性的汇报展示活动,这当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德育功能。但这些活动往往无法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大多数学生成为被动的观众,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真正体现参与面广、操作性强和互动性高的活动特点。如教师可以结合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等抗战影片、电视片,带他们重温抗战历史,感受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以及坚强不息、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教育他们不忘国耻,热爱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4.构建社会、学校、家长总动员的一体模式

传统的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的德育网络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等条件制约,往往不能及时畅快地沟通,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互联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等特点,使真正的开放式德育立体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

(1)建立网络家长学校

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学校发展情况等上传其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也可把学生的表现、成绩、个性特长、获奖情况等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告知家长,及时沟通相关信息;还可把学生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的建议提供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让他们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长也可通过学校网站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或有益的建议即时向学校反馈,同时,学校网络平台也给学生家长提供了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依托学校网站,师生可共同建立班级网站,班主任可以在网站公告栏里,提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班级近况、发布相关信息等。而学生也可以设计自己的网络页面,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

(2)建立网络德育基地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网络德育基地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基地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德育工作更为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更强。目前,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一些网络德育基地已建立起来。如血铸中华:http://www.china1840-1949.net.cn;民族魂: http://www.chinaspirit.net.cn;“九一八”网:http://www.china918.org/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震撼力的优秀网站。除此之外,学校也可根据自身特色、德育资源和优势,建立本校的网络德育基地,让青少年学生在建设和“参观”过程中亲身体验并接受教育。

(作者单位:深圳市水库小学 广东深圳 518000)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7

平阳县下辖10个镇 (乡) 、600个行政村、36个社区, 2003年以来全县所有村社都实行了村账委托代理制, 建立了10个代理服务中心, 落实专职代理人员50名, 所有代理中心均采用电算化核算, 县、镇、村实现三级计算机监管网络。所有村社与镇 (乡) 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实行“五统一”、坚持“五不变”的管理方式。“五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五不变”即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以村为独立的基本核算单位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民主理财监督权不变。

平阳县县村集体经济薄弱, 截至2014年底, 村 (社) 资产总额达236 236万元, 负债总额161 043万元, 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525个, 1万元以下的空壳村有438个。通过近几年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以下简称“三资”) 规范化管理, 农村集体资产得到了进一步保值增值, 因村集体财务问题信访也大大减少, 农村社会稳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1,2]。

2 面临的挑战

虽然农村“三资”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2.1 委托代理模式受到质疑

现行的村账代理制对规范村级“三资”管理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随着代理制深入推行, 有人认为村账代理权限已经超出了委托代理协议的规定范围, 代理中心将政府的指导性意见作为工作的准则, 报销标准、报销程序要求过于严格, 如村干部报酬、办公费用、捐赞助等非生产性支出行为不仅要履行村级审批程序, 还要经过社区、镇 (乡) 分管领导或纪委的审批, 有些支出已经社员 (村民) 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却仍不能报销, 部分县 (市) 还强制要求将村集体现金直接纳入代理中心代管等。由于在推行村账委托代理之前, 只有极少数村有进行会计核算, 绝大部分村只进行流水账的登记, 票据保存及日记账登载都很不完整, 公开也很不透明、及时, 财务管理根本达不到群众的要求, 意见很大, 上访不断。政府在看到村级“三资”管理混乱对农村社会稳定的深刻影响后, 出资、出人、出场地、出文件, 一手推动村账委托代理, 建立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 并将此作为村级“三资”管理的工作准则。但随着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村账委托代理抵触心理也越来越严重, 部分人认为现有的委托代理已经违背了村民自治精神, 对这种“三资”管理模式产生强烈质疑[3,4]。

2.2 村级“三资”管理动力不足

对村干部经济或政治诉求没有给予合理解决,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无法保障, 村级基层组织动力不足, 不愿推动“三资”规范化管理。平阳县村级基层干部报酬待遇低, 除村书记、主任与村监会主任领取1万元不到的固定工作津贴外, 其他村两委成员、村报账员均没有固定报酬, 从选举一开始, 村民就质疑村干部竞选动机不良, 很多村干部也认为较低的津贴与自己的工作量根本不相匹配。村干部又没有转为事业单位人员或公务员的渠道。而随着城乡统筹进程加快, 村干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而对村干部廉政要求又越来越高, 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较低, 存在“软、懒、散”等情况, 部分村主要干部长期不在家, 票据签字不齐全, 财务屡催不报结, 重大经济事务无人主持, 甚至部分村干部为了在任期能捞得好处, 不惜铤而走险, 挪用或侵占村级资金资产。村级“三资”主要管理者村报账员没有固定报酬, 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部分报账员连最基本的日记账也不会登记, 资金管理较为混乱, 人员随意更换, 队伍不稳定, 积极性低, 无法满足村级“三资”管理的需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 会议、误工等补贴发放不到位, 社员 (村民) 代表会议难以召开, 重大事务履行程序不到位。村级基层组织的动力不足, 严重制约了村级“三资”管理的前进步伐。

2.3 监督效力不强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 (以下简称:村监会) 作用发挥不明显。村监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 村党组织书记又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 因此村监会对村级财务难以开展平级监督。部分村监会主任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自我监督效力弱。大部分村村监会只有村监会主任领取固定津贴, 村监会成员不参与村级事务监督, 导致村级监督没有履行集体决策。二是镇 (乡) 监管不到位。多方的压力常常让镇 (乡) “三资”中心会计监督不够独立。一方面来自村级压力, 部分村干部过分强调所谓“自治权”, 不将相关手续或附件补充完整, 拒不执行相关的财务规定, 而“三资”中心拿不出强制性惩罚措施;另一方面来自镇 (乡) 政府方面的压力, 镇 (乡) 一级大量的工作要由村级去实施完成, 村级财务一旦停报, 相关的工作任务就无法推进, 在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与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两者起冲突时, 镇 (乡) 里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受聘于镇 (乡) 政府的代理会计只能遵从。三是县审计监督力量薄弱。平阳县按照3年轮审任务, 每年至少要完成200个行政村审计, 群众反映强烈要求审计的村就不下10个。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服务站才配备专职审计人员2人, 现有的审计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审计任务。审计取证难,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有些疑问焦点无法取得相关证据, 只能出具有保留的审计意见。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差, 对于审计出来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处罚, 无法对村干部起到较强的威慑作用, 群众往往对审计处理结果不太满意。

3 对策

3.1 转变管理模式

村账委托代理本意是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差、会计监督不独立等问题, 但在观察中发现, 违反委托代理协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触犯村集体自治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此时若不深刻反思改变原有的代理模式, 村账委托代理制必将会步履维艰, 其效果也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逐步转变“三资”管理模式:一是充分尊重民主自愿原则。村集体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 由社员 (村民) 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 在村集体与代理机构相互协商的基础上, 订立书面委托协议方可施行。取消村集体代理率作为镇 (乡) “三资”管理的考核目标, 严禁强制代理, 协议期满后, 村集体可自行解除代理。二是管理为辅, 监督为主。村账委托代理制本是解决村级“三资”管理混乱的暂时权宜之计。一直让村集体“三资”被动接受代管, 村级财务制度建立、执行落实、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大包大揽对提高村级自身管理水平无益, 也不现实。笔者认为镇 (乡) 政府已经到了从村级“三资”管理主体逐步退出的时候, 应该更多考虑如何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监督, 对村民信访反映的热点、焦点“三资”问题进行深查, 对离任的村干部进行任期审计, 对违反法律的行为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促使村集体“三资”自主管理, 用法制化思维全面代替行政管理手段。三是建立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引入充分竞争机制, 引导民营资本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出租、发包、转让等重大资产处置及村集体股权转让、村集体重大工程建设等行为搭建一个信息畅通、高效完备、公平交易、充分竞争的平台。允许村集体委托代理公司、镇 (乡) 代理或自我核算等多种“三资”管理模式共存。

3.2 调动“三资”管理积极性

调动村级基层“三资”管理积极性关键是要解决好村干部合理的利益诉求问题, 针对本县的实际,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核定村干部 (含村账报员) 报酬标准。根据村人口数、村集体收入、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核定村干部基本报酬, 再将村“三资”管理的工作列入年终绩效考核, 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发放年终绩效奖。资金来源为县财政、村集体自筹。二是合理解决村干部政治诉求。每年全县事业单位或公务员人员考试中预留一部分名额给村主要干部, 对连续3年“三资”管理工作考核优秀的村干部给予加分。三是部分解决村干部的养老问题。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对任职期间村级“三资”管理稳定, 未出现“三资”违法乱纪行为的村主要干部 (含村账员) 养老保险进行补贴。四是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明确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范围和补助对象, 县财政每年对村集体经常性年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 补足到5万元。各村根据组织运转经费的预算方案列支, 确保各项“三资”管理活动议事程序到位。通过进一步理顺村级基层组织机制, 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调动广大村干部“三资”管理积极性。

3.3 加强监督效力

通过多层联合、提高管理手段来加强“三资”整体监督效力。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村级监督。保持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独立性, 建立向村民 (代表) 大会报告负责制, 依法依规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级工程建设、村务公开、村干部廉洁履职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严格执行“先理财、后审批、再入账”的村级集体财务工作流程, 定期向广大村民公示监督结果。经村民 (代表) 大会评议, 对认为未履行集体决议、监督不到位或故意刁难的村监会主任给予告诫、罢免并扣除相应津贴。二是加强镇 (乡) 监督。从近几年运转来看, “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仍存在着监督不独立情况, 可见直接代管解决不了问题。镇 (乡) 政府还是要监督上着力, 镇 (乡) 纪委、组织办、“三资”办、民政办等部门组成村“三资”监督小组定期开展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巡查, 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督促落实县级审计监督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抽调镇 (乡) 具有农村审计资格证的“三资”管理人员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问题开展专项审计, 查处相关责任人责任。三是加强县级监督。通过委托社会中介的方式来充实平阳县农村审计力量, 2015年平阳县已下拨财政预算69万元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经费, 按每年23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计划, 推进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工作, 审计结果向社员公布。委托社会中介审计大大加快了审计进程, 同时也打消了部分群众对县级审计监督部门不信任的疑虑。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纪检、检察、审计、农业、财政等部门, 组成农村审计联席会议, 建立问题移交、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结论一经核实要立即移交, 确保审计处理结果的落实。构成违纪的, 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四是加强监管创新。在原有县、镇 (乡) 两级联网的基础上, 开发村级报账平台, 建成县、镇 (乡) 、村实时数据交互三级联网平台, 不断延伸监督触角, 通过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实现“三资”管理及运行情况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实时预警、实时监管。建立村级财务公开网、有线电视公开等平台, 在村集体同意授权的前提下, 探索将村级原始凭证、日记账公开, 使村级财务公开完全透明, 切实让农民群众发挥好监督主体作用, 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实现“阳光管理”。

摘要:结合平阳县农村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平阳县农村“三资”管理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该县农村“三资”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挑战,对策,浙江平阳

参考文献

[1]伊秀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6) :353-354.

[2]吴亚娟, 戴俊.健全管理体系推进“三资三化”[J].江苏农村经济, 2013 (2) :41-42.

[3]来艳珍.实施“五个三”工程强化农村“三资”管理[J].河南农业, 2009 (21) :11, 35.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8

一、海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

(一)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措施

2006年底, 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 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2008年,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充分肯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明确, 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截至2010年5月底, 全国已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60家, 已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612家。2010年2月, 海南省政府出台《2010年金融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 决定组建3家村镇银行, 设立3~5家小额贷款公司。

(二) 海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发展情况

2010年4月, 海南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海口罗牛山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海南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实现零的突破。同期, 海南省委召开全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动员座谈会, 正式启动在海口、三亚和万宁三个试点市县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 由此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新路。2010年5月, 海南首批村镇银行文昌国民村镇银行和琼海国民村镇银行开业, 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海南正式诞生。海南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 并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享有独立法人地位。海南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和试点工作的开始, 标志着海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朝着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此外, 海南还将于2010年底在各市县陆续筹建11家村镇银行, 并启动3家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筹建工作, 逐渐形成较为完善和丰富的农村金融组织架构。

二、海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海南的发展是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 将进一步完善海南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并有利于规范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投向, 缓解“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促进海南农村多层次信贷供给体系的建立,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 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更大范围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 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海南是新生事物, 其未来的发展还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

在货币政策方面,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较为缓慢, 而存款准备金和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对涉农经济的调控并不明显, 给予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优惠, 不足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这会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在税收优惠和补贴资金等方面, 财政政策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如果难以持续, 那么将影响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 海南农村有关信贷和信用担保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 这将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 资金来源面临考验,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目前, 海南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和信用状况均不够成熟,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成立时间短, 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社会认可, 公众接受程度不够, 品牌知名度较低, 同时其规模小、营业网点少、揽储力度在初创时期显得不足和业务种类有限, 这些因素将会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面临“瓶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 其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问题上, 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 (如现金) 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 形成活期存款各种汇兑头寸较少, 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可持续的社会资金来源, 贷款投放规模将达不到一定的规模, 将难以依靠存贷利差收入来平衡成本, 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 如果资金周转不畅, 则有可能导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三) 业务发展能力不强, 竞争压力较大

目前, 海南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刚起步的小型金融机构, 还处于试点阶段。这与经营时间长、网点分布广的海南农信社、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等相比, 其规模小、网点单一、业务种类有限, 而且社会认同度较低。因此, 成立初期的海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缺乏与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实力, 而且在业务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此外, 农村地区贷款业务也大多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和可变现抵押物, 同时需要融资的项目也普遍缺乏信用评级, 海南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和利益约束机制, 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这将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风险和压力。

(四) 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双重考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扩张的同时, 将面临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挑战。系统性风险源于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行业, 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目前, 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不够完善, 系统性风险难以有效分散, 而新型金融机构的信贷手段无法控制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源于借款人故意违约, 海南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成立初期, 由于业务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等原因, 可能导致业务发展的审慎性不够, 使得容易发生道德风险进而导致贷款风险。

三、海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 海南正积极打造适应“三农”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从而切实解决当前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改革和完善海南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是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现实途径, 也是解决农村融资难的有效手段, 更是海南闯出有特色的农村金融新路的重要尝试。虽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海南的发展将长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不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机构精炼、业务发展灵活和资金运用效率较高等特点。因此只要从海南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 结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 扬长避短, 就能探索出发展的新路子。

(一) 多方协作, 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在法律、政策、资金、组织等方面提供充分支持, 为其稳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人民银行应充当好设计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监管部门应按有关要求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 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人民银行、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应合理打造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

(二) 完善制度安排, 鼓励资本投入

对于可能会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 海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完善制度安排, 优化持股比例, 鼓励资本投入, 拓展融资渠道。一是提高村镇银行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 并提高其他出资人的持股比例;二是使实力较强的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可以自由向资金互助社投入资本;三是使贷款公司既可以吸收股东资本和向投资人借款, 也可以适当吸纳公众存款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提高资金实力。

(三) 提高社会认知度, 增强竞争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向公众宣传和介绍设立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意义和目的, 介绍开展的相关业务, 提高其社会认知度和信任度;二是增设营业网点, 培养专业人才。应加快网点建设, 有效扩大业务辐射范围, 方便客户办理相关的业务。同时开展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指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实际, 推出合适的产品, 形成特有的比较优势,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提高抗风险能力

一是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 明确监管主体,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二是监管部门应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 帮助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独立市场主体;四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年志远, 马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J].经济纵横, 2009 (9) .

[2]张雪娥.发挥政策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J].市场论坛, 2009 (8) .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就是竞争, 市场与竞争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影响的关系, 有市场必然存在竞争, 如果没有竞争, 市场也就无意义可言; (2)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是建立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之上的, 这种体系包括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文化市场等; (3) 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公平性。正是市场经济的这些性质特点影响, 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并亟待解决。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育, 也格外重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培养与教育, 以最终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1) 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并不局限于学校这一个途径, 还有其他渠道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像网络、广播、电视以及公共文化等多种渠道, 都是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这些信息中, 有些对于学生们的德育影响是十分有价值的, 同样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这些信息中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们拓宽获取知识资源的途径, 但也有负面影响, 特别是一些网络游戏, 年轻人容易对其产生迷恋心理, 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学习, 还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这是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所致。

(2) 市场经济对教师工作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影响也是双重的, 特别体现在行为表现上。从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 在思想、道德准则、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 传统劳动观念的变化使得教师职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和情绪, 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前进目标。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 部分人产生职业自卑心理。

(3) 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使得交流和沟通更加便利。因而学校德育工作中, 很容易就受到外来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渗透与冲击, 这必然导致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观念的变化。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行为与教师行为表现的影响, 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在每一个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再难立足。

三、解决对策

(1) 针对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要采用开放式的教育, 使学生能在思想和观念相互碰撞中坚定地形成他们正确的道德信念、理想以及在行为性格上的正确表现。这就需要在学生的辩证思维、鉴别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就市场经济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 因为经济因素作为最原始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因素, 其最终能够提高认识和规范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建设。

(3) 在解决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上, 学校首先要积极解决所存在问题,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 将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作为重点, 其次学校也应从内部方面来滋养和培育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 我们希望明天越来越好, 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那就需要我们能够更快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学校教育体制。

摘要:当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点的影响, 其对学校德育工作注入活力的同时, 却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文章就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挑战进行论述研究, 并针对问题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学校,德育,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丁国荣.高校德育低效原因探析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10

一、调研区域概况和样本选择

1. 区域概况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 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县、农民工输出大县, 三峡库区移民搬迁重点县。2009年开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10.69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22.8:44.3:32.8。现有农业人口138.43万人, 农村劳动力68.2万人,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41.6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61.0;耕地面积130.06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0.82亩。截止2009年6月底, 开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6×104公顷, 其中流转耕地面积1.83×104公顷, 3.33公顷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0.93×104公顷。

2. 调研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方法: (1) 将开县各乡 (镇)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成好、中、差三类; (2) 在各类乡 (镇) 中随机选择两个乡 (镇) ; (3) 在选中的乡 (镇) 中, 随机选择3个村的耕地面积有一定差异的农户群体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样本分别情况:按照样本的选择步骤, 笔者针对农户从事的不同行业类型选取了6个乡镇共计198户农户进行了调查研究, 详见表1。

单位:户

二、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发展的基本特征

1.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对198户农户的问卷分析表明, 在问及“您认为目前农民在银行或信用社贷款难吗?”的问题时, 有近80%的人回答很难从金融机构贷款, 可见当前农村金融很难满足农户需要。这一答案同时也被另一问题所佐证, 在“根据您目前的状态, 您对银行或信用社给您已有贷款的满足程度是多少?”的问题中, 有55.9%的人选择“不满意”, 33.5%的人选择“不太满意”, 选择“基本满意”的只有11.6%。这说明农户贷款需求满足程度不高, 许多农户有信贷需求, 但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发展农业, 就必须有资金的积累和投入, 但是在调查中, 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普遍反映, 农业融资难的问题, 已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服务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融资难、贷款难, 农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没有融资渠道,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急需贷款无法解决, 购置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融资无门。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吸收了一定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 由于制度障碍, 使得经营者融资困难。

农村金融失血的原因是金融机构盈利驱动, 受盈利压力影响金融机构大多只关注大城市、发达地区、大项目和批发项目, 不关注小额贷款。同时, 为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客观上存在着惜贷、惧贷现象, 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要求的“有效抵押物”成为为农户贷款的门槛。农民手里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林权, 但在银行看来, 这些都是难以评估、无法办理抵押登记, 或难以处置的。在这一背景下, 金融机构像抽水机一样, 不断在农村吸储, 将农村资金抽向大城市、发达地区和大项目, 而农村金融资源则出现失血。

2. 农户贷款意愿强烈

当前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户资金缺乏, 企业资金不足, 财政资金困难, 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在抽样调查的198户农户中, 有贷款意愿的174户, 占87.9%;如果允许自由把其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用于商业银行抵押贷款, 解决当前制约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资金问题, 有抵押土地贷款意愿的146户, 占73.7% (表2) 。问卷分析表明, 其中有63%的家庭目前急需资金, 且在被调查对象中, 有43%的农户将借钱的用途锁定在发展农业生产上, 这说明农民通过外部融资发展生产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信贷需求程度较高。上述数据表明, 当前农村对资金的需求是比较大的, 这不仅反映了农民对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强烈意愿, 也反映了农民对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强烈诉求。

单位:%

3. 渠道不畅暗流涌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一方面农民存在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但又因缺乏金融机构所认可的抵押物而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大门之外。在200份调查问卷中, 对“银行或信用社拒绝贷款的主要原因”的回答中, 有85%的人回答是因为“无抵押物又无关系而被拒绝”。农民所拥有的最大的资产“农地” (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 , 但是这两者都被现行法律法规所限制, 导致民间出现了以农地为抵押物的贷款“地下突破”。一些民间金融组织对于一些需要资金周转农户, 私下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作抵押, 从事房贷业务。当农户无力偿还贷款时, 则采取暂时收取其承包的土地, 转租给其他人耕种若干年, 以土地收益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后, 将土地归还贷款人 (即原土地承包人) 。这种“地下突破”虽违反了严禁农地承包人私自转让、抵押的规定, 但这种民间融资抵押案例为长期困扰农村金融发展的“抵押难”问题, 提供了一个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这也说明我国建立农地抵押制度是可行的、必要的。同样, 在开县这种“地下突破”现在也是屡见不鲜。调查200农户发现, 这种“地下突破”已经有14户左右, 占比为7%。

4. 先行试验积极推进

2008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下发通知, 决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通知要求“创新贷款担保方式, 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原则上, 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 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各省积极开展试点, 如河南省参与试点的就有18个县市, 江西省有12个县市, 湖南多达21个县市。

2008年, 中共开县县委、开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 (开委发[200829]号) , 从政策层面鼓励大胆探索业主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作抵 (质) 押向商业银行融资贷款, 开辟了一条便捷的融通商业资本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破解农村金融困局。据调查, 2008年开县182户专业种植大户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为抵押物, 获得金融机构贷款8540万元, 满足了种植大户“农时”贷款需求。

重庆市2010年11月24日召开了“全市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明确提出在全市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林权抵押融资。该市计划在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搭建一个金融平台, 通过金融创新, 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地投放到农村, 激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林权等禁锢资产。

三、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挑战

1. 制度创新突破难

在调查中, 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普遍反映, 影响农村土地抵押的第一制约因素是现行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规定不利于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有关规定,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可抵押的范围仅限于: (1) 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的“四荒地” (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土地使用权; (2) 乡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及使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单独的乡村企业集体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律的解释》 (法释[200516]号) 第十五条的规定“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 应当无效”。立法者严格限制农地抵押的意图是为了防止农民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被行使抵押权而丧失土地这一基本生活来源, 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土地用途的改变和农民生活失去保障、影响农村稳定。

2. 农民权益保障难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土地承包经营权担负的不仅仅是生产要素职能, 更重要的是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农民的生老病死主要依赖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 则当债权到期, 债务人又无力履行债务, 强制实现抵押权就会使农民丧失土地, 势必重演历史上农村两极分化, 出现大批无地少地农民的社会问题。

农户虽然有意愿用其经营的土地去抵押贷款, 但是大多数农户对失去土地承受能力还是比较低。在农村社会保障普遍缺失的情况下, 以均分土地为特征的平均主义农地制度在为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方面, 是一种对现金型社会保障的一种有效替代。土地不仅能够满足农户的生存需要, 而且能够提供就业机会, 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老保险的作用。因此, 对于仍有生存压力和事故风险的农民而言, 占有土地是一种基于生存需要的理性考虑, 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弱化了农户抵押土地贷款的意愿。

截止2009年底, 开县流转土地面积达3.36×104公顷, 涉及农村人口42.62万人。如何保障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回收成为开县农村土地抵押各方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近年来开县土地流转面积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 但这种人口流动基本属于就业流动, 农民在城乡之间季节性往返, 一旦遇到经济波动, 返乡务农仍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2008年的金融危机, 导致全国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 这个时候土地就成了他们的最后保障。将作为生存之本的土地用来抵押, 失地的风险让农民难以接受。

3. 农地市场发展难农地产权关系不明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所有的, 由村内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 (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根据这些规定,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归属是不明确、不统一的, 或归乡 (镇) 集体、或归村集体, 或归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权利模糊不清, 影响了农村土地市场配置的效率, 从而制约了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发展。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难。价格是市场的灵魂, 土地价格有其特殊性, 它是土地未来收益现值总和, 如何评估农地流转价格是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一个关键环节。国有土地多年来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定级估价办法, 但对农村土地认识不足, 农地定级估价基本上还是空白。与发达的城市土地评估机构相比, 农村土地价格评估机构和专业资质评估人员极为缺乏, 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化的流转。

四、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政策建议

1.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建设进展, 还存在着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状况。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实际情况, 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应以保障农民权益和改善农民生计为目标, 突出以下重点:首先,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是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法律基础, 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其次, 要尊重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权利, 尊重农民的意愿, 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再次, 要保证农民土地权利在经济上得到有效实现, 创造条件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和财产性收入。

建议积极推进地方立法,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权利, 强化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发展权。适当延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年限, 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财产抵押。取消原有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 属于用益物权性质, 农民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流转和收益等权利, 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 明确农民合法的土地产权可以抵押。并且这种土地产权应该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相一致和对等。在有关法律中应明确, 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 农民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以对其土地继承、租赁、赠予、拍卖、抵押、人股, 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 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 开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

破除农村土地用益物权抵押贷款制度障碍。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症结在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的规定无法适应农村金融面临的新问题。耕地是一种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是一种资产, 是有价格的。然而, 由于农村土地的不可融资性, 使土地资产难以通过抵押等方式得到信用融资。虽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但在农村集体的账面资产上并没有土地资产这一项, 集体土地不可抵押贷款、承包户只有土地使用权, 不能将土地的产权抵押。要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金融贷款良性流动, 必须推进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可进行交易的财产权和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

据调查, 2010年1月, 重庆市人民政府黄奇帆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开展农村土地、林权等生产要素抵押和涉农保险试点质押。消除城乡土地市场二元结构, 有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拥有同样的用益物权, 使农民的房产和城市居民的房产具有同等资产价值, 释放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融资功能, 搞活农村资本市场。

建议根据农民的实物财产和收益权, 建立适合农村土地的抵押登记管理办法, 对农户用以抵押的财产进行评估登记管理, 并将贷款的相关流程等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告, 阳光操作发放贷款。

3. 培育农村土地市场服务体系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处于探索阶段, 要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 避免出现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抵押贷款。

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 有助于推动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顺利进行。针对农村土地抵押中存在的信息不畅、价格不合理等问题, 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土地抵押信息交流、地价评估、权属审核登记、法律援助等服务体系。信息是抵押双方的桥梁, 建立信息交流、咨询平台, 对农村土地抵押供需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公布, 为供需双方的交易活动提供信息导向。价格是市场的核心, 合理的价格不仅能充分体现土地的价值, 而且可以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适时制定农村土地估价规范, 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构, 通过专业人员按一定的评估程序, 对影响地价的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合理的农村地价价格, 切实保障抵押双方的权益。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农村土地抵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土地在农村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角色, 而我国农村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严重不平衡, 农村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早在1987年就开始了的试点村社会养老保险现在还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目前我国农村仍有87%的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要完全自费负担医疗;农民享有卫生服务的比例也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仅仅局限于部分试点地区, 远没有在全国统一实行。可以说, 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民被排除在了现代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从而把土地不得不视为生存之本。现阶段, 农村土地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就是土地承载了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使国家和农民自己都视土地为生存之本, 为了减少农户进行土地抵押贷款时的后顾之忧, 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不足的有效途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发展具有三个特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农户贷款意愿强烈, 渠道不畅暗流涌动, 先行试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度创新突破难, 农民权益保障难, 农地市场发展难。为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 应当以保障农民权益和改善农民生计为目标,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更有保障的土地权利,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开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 培育农村土地市场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农地抵押,特征,风险,开县

参考文献

[1]潘林.反思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困境与思路[J].调研世界, 2009, (01) .

[2]王茜.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生成机理与发展趋势[J].调研世界, 2008, (02) .

[3]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 2010.

[4]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2) .

[5]冯玲玲, 邱道持, 赵亚萍等.重庆市璧山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 2008, (04) .

[6]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 (2004)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7]邱道持, 郎义华.城乡统筹试验区农地流转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6) .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11

关键词:学校管理;效益;发展;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31-03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越来越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可以预见伴随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会日益广泛,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大量信息技术设备的装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效能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学生的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在管理机制、人员培养等方面及时地给予重视,教育将会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一、 信息化建设体现的核心价值应是效益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知识经济旗帜的引领下,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学生计算机教室、班级多媒体、光纤接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完成,开拓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可否认,在信息技术建设的摸索过程中,追求面子工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些学校,在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尚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情况下,进行超前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了设备的闲置或开发不充分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如何面对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已经摆在了每一个学校管理者的面前。是继续以大量的资金投入,去紧跟信息化的发展;还是以效益为核心,认真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细致规划,需要管理者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和香港地区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凡去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的水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最好、最优的。而我们的经济水平尚不及这些地区,因此,不计成本、追求最好的建设原则,不应是我们所推崇的。

为此,我们应在以效益为核心的原则指导下,做到三“用”。

1.适用

信息技术的建设应该紧扣教育发展的脉搏进行,在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适度超前,而不可盲目紧跟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或者说,不能全盘紧跟。计算教育投入的成本与产出是适用的基础。例如:现在一种新的信息技术设备——白板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正在全国积极地试用。其好处就是在进行某些内容的教学时,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或者说有些教学内容不需要这样做,所以,在配备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一定数量的设备,如果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新的设备,则希望每个班级都要更新配置就完全没有必要。

2.使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所以,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要尽可能地使用。任何设备,即使是相对落后的设备,使用了才能出效益,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去引领教师,而不能只是整天抱怨设备不够先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地开发现有设备的功能,而不能盲目淘汰更新。

3.能用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既要重视硬件的建设,更要重视软件的建设。要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效益,既要提高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使设备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应培养一支维修队伍,或者外包一些维修的业务给专业公司,以使得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保证教师对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正常要求。许多时候,舍得花大钱更新设备,而舍不得花小钱解决保障的问题,使得学校的设备经常因为一些问题而得不到及时维修而搁置,产生不了效益,这是不可取的。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学校的阳光管理

在互联网这一第五媒体技术越来越融入我们生活的今天,在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互联网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例如:在做到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的同时,教师利用上班时间看股市信息、看电影,利用QQ聊天等事情常常引起学校管理者的烦恼,禁还是不禁,各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些问题还没有较好的办法解决的时候,又有个别人利用互联网上某些论坛,随意发布一些学校的信息,尤其是一些负面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有些可能是政府、学校管理中出现的真实问题,有些也可能是教师对某些情况不完全理解,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把这些信息放置在充满矛盾的社会背景中,常常会引起一些共鸣,给学校管理者或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些情况,都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也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危机处理能力。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学校管理必须阳光、透明的原则。在学校管理中着力体现:文化、民主等主题思想。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文化的管理。学校应该努力地建设积极进取的阳光文化,用文化来影响人,约束人。一个学校只有有了积极的学校文化,教师才能全身心地关注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自己的进步,就会减少了许多干扰,就不会有时间去看股市、看电影。当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学校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屏蔽等技术手段,在上班时间内,控制一些不必要事情的发生,这需要事先和教师们做好约定,讲清缘由,取得理解。

面对一些新情况的出现,学校管理者必须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去解决。应该看到,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社会、科学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民主管理的重要力量,因而不必为此惊慌失措,不能为此把教师划入对立的一面,不能采取专制的办法应对。

从整个社会来看,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全民参政议政、左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当奥运火炬在欧洲传递受阻时,是网络,是闪烁的“红心”,把民族的力量凝聚了起来,彰显了民族的空前团结,同样也是网络,监督了政府,监督了当权者,例如“久耕事件”等。民众舆论的监督,让社会走向清明,就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也从网上了解民意、重视民意、关乎民意、解决民生,何况我们基层学校的管理者呢?

阳光的管理需要管理者能真正地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使其当家作主;能充分利用教代会、校长接待日、校长电话、信箱等沟通渠道,畅谈民意,能充分听取教师的积极建议改进学校工作;能尊重教师,平等地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真正取得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能真正关心到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工作都能在阳光下进行,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不同声音,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作自我反省:决策是否有不当之处。有则迅速改之,不能一意孤行,放不下面子;没有,应该迅速查找问题的症结,积极寻求对策,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广大教师宣传说明,和教师进行真诚的沟通,换位思考,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三、 信息技术终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在看到信息技术长处的同时,我们要防止过分夸大其作用,以至于本末倒置。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于整合资源,不在于过分强调独创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走过了相当长的历程,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工作是通过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在海量的信息和已有的信息库中,寻求到有用的信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进行整合,进而帮助学生学习。学校管理者切忌不能要求全体教师都能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停地去学习新技术,如:动画技术出来学动画,网页技术出来学网页。然后,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去制作相应的课件。其实,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绝大多数教师无法相对独立地完成课件制作的工作,无论是从精力上还是技术上。教师能够充分地整合优秀的资源为我所用,就是最好的了,不能过分强调独创性。

2.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于恰如其分,不在于过分追求高技术

信息技术使用的标准在于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合的媒体辅助自己的教学。在信息技术使用的问题上,我们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技术的高超、画面的精美,其实大可不必。教师过分地把精力放在辅助手段的追求上,忽视了对教材的研读,对学生状况的研究,那是不可取的。比如:在教师的课堂上,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子,更多的是使用声、像来体现,其实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作用,不应一概排斥,能用传统媒体的,还应该要用。比如《翠鸟》一文的教学,用影像显示翠鸟的形象和飞行,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如果在课堂上呈现翠鸟的标本,让学生用手轻轻地抚摸,学生的感受就不是影像所能替代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多器官的参与体验。再如,在科学课上,一些实验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现场试验,采取观摩录像的办法,也是可行的。如果条件能够允许,教师就一定不能图省事,而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才能有深切的感悟。

目前,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大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运用PPT辅助教学,这是非常可行而且实用的。

3.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习,不能替代学生的体验和思维

《学记》上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充分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资源,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在学生需要阅读、思考的时候,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足够的启示,而是用直观的影像展示,替代了学生的思维,这是很可怕的。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不能受到很好的训练,这样的教学习惯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懒惰。学生没有思维的艰辛,就不会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如《草原》一课,老舍用了很多美好的词语描绘大草原的美,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重点词句。教师教学时,如果不能带领学生充分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意境,只是简单地用大草原的影像让学生欣赏,则失去了教学的本真意义。

世界总是在矛盾中前行。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促进了学校管理在“矛盾”中走向更为有效的境界。

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篇12

2001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 被称为“撤点并校”。在一定程度上, 撤点并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是, 撤点并校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此政策在实施10年之后, 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明确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 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 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 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以及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督查。2012年11月, 教育部要求各地暂停撤点并校, 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也即学者所言的“后撤点并校时代”。

二、“后撤点并校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暂停了撤点并校, 但是西部农村学校所面临的困境依然存在, 10来年的“撤点并校”所带来的弊端依然突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育资源差距扩大

1. 教学设施差距。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了保障城镇学校和较大规模教学点的设施条件,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政策倾斜, 尤其是针对年级不完整和学生数量锐减的农村小学, 在近几年几乎没有教学设施的投入。此外, 以前投入的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 使用率低且得不到维护, 损坏严重。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城乡差距扩大。

2. 教学质量差距。

农村学校由于学生数量减少, 班级不成规模, 年级不完整, 导致教学计划难以顺利完成。同时, 这一现状对乡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提高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笔者通过调查走访, 发现大多数教师因学生数量太少, 不能跟学生产生互动, 明显影响了教学质量。

3. 师资力量差距。

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大部分呈现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以及自主学习积极性差的特点。教师同时兼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备课任务重, 仅侧重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 其他课程长期得不到重视, 不能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教学指导。

(二) 学生安全隐患加大

1. 食品卫生安全

撤点并校后, 有寄。条件的学校虽然解决了家长接送学生的问题, 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 如何保障食品的营养和安全就成了焦点问题。虽然有营养早餐发放, 但是食物品种单一, 营养价值低, 就餐过程得不到保障, 长此以往, 学生出现偏食、厌食现象。在西部大部分欠发达地区, 没有安全卫生的沐浴条件, 很多学生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洗一次澡, 个人卫生条件得不到改善。

2. 校园安全。

大多数寄宿制学校, 目前还没有配备校车接送学生, 上学路途遥远, 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校园里面因学生数量增多, 监管不到位, 因冲动而造成的摩擦很容易引起大事故;对于走读生而言, 每天往返几公里山路, 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 未成年学生发生车祸、被拐卖、遭到绑架和强奸的事件每年都在增加。

3. 身心健康。

撤点并校后, 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与发展基本都落到了校方。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 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 学生长期得不到家庭温暖心里压力增大, 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不到养成, 亲子关系紧张, 学生性格孤僻、内向, 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三) 农村人口流失加剧

1. 学龄儿童流失。

近些年, 学龄儿童流失严重。一方面, 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迁移到外地;另一方面,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都到城镇“择校”上学。更加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教育成本的增加, 上学路程变远及适应能力差等造成的辍学流失, 直接或间接地与撤点并校有一定联系。

2. 陪读家长增多。

由于大部分家长不放心学生的成长, 无论是择校生还是寄宿生, 只要家庭条件允许, 尽可能地都会在城镇周围租住房屋陪读。由于家庭负担增加,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陪读家长多以妇女和老人为主。一方面, 陪读家长再就业难度增加;另一方面, 对孩子过分溺爱, 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不良影响。

3. 空巢家庭增加。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 由于学生寄宿、家长外出务工等造成的空巢家庭每年都在增加。经走访调查, 大部分农村一半以上的人口常年不在家, 村中仅剩孤寡老人独守空巢, 还有部分农村, 举家搬迁, “空心村”随处可见, 屋舍破败、田园荒芜。

(四) 乡村文化逐渐衰落

1. 乡村文化断代。

一般而言, 在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是日常劳作生活, 以庙宇中心的祭祀活动是其精神生活, 学堂是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农村学校的撤点并校加剧了学校文化的“离农”倾向, 更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落。代际交流对于农村文化的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人口的流失, 家庭教育的缺乏及村社文化的衰微, 最终乡村文化也将随着下一代的流失而断代。

2. 文化活力衰落。

学校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抽离了乡村社会意义的存在, 远离了乡土社会整体文化的支撑, 家庭的代际交流对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动力功能也在无形中被弱化。撤点并校后, 学生数量减少了, 文化发展的动力自然会减弱, 随之而来的是乡村文化活力的衰落。

3. 乡土认同缺失。

学生在农村出生、成长, 长期培养了对家乡和故土的热爱, 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和生灵的尊重, 撤点并校割断了学生与乡土之间的联系, 慢慢缺失了对乡土的认同。同时, 也会影响成人对“乡愁”的理解和感悟, 随着老者离世, 少者长成, 渐渐断了与现实的联系, 使得乡土文化将荡然无存。

三、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无论从保障学龄儿童就近入学的角度, 还是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 农村小规模学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撤点并校时代”应该定义为“设点并校”, 即在原农村小学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和设置一至二年级或者一至三年级的农村教学点, 在基础设施完善、安全有保障及师资力量充足的农村,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合理并校。无论是国外的经验, 还是国内其他地方的实践,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必然选择。

此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2013年选择百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调研, 得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报告》显示, 经费短缺、教学设施条件落后、教师待遇差和师资水平低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以上问题采取措施, 为西部农村学校早日摆脱困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国华, 吕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十年考[J].中小学管理, 2013 (2) :14-16.

[2]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9) :36-38.

[3]邬志辉.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140-149.

上一篇:价值链研究管理会计下一篇:开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