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现状(共8篇)
农村学校现状 篇1
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现状浅析
长岭县腰井子学校李其娜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农村教师生活、居住之地较偏僻,长期深受当地经济文化影响,对外界信息的接受、传递或交流参与,多少受到一定条件限制;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明显地域特征;和城市教师相比,其思想、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自身素质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师素质亟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一、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
以我们周边乡镇的小学为例,小学教师整体上出现了队伍的“老龄化”现象,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因为这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大部分是接班补员和民办转公办教师,只有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教学可谓“老虎咬刺猪-无处下手”。
原因分析: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急需补给“新鲜血液”。然而却一时不能如愿。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实行计划生育、经济发展促成人口的自然移民(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高山向平坝、农村向城镇移民)等原因,逐步出现小学教师“超编”现象。编制的硬性规定把“进口”卡死,新教师难以充实。所以造成了,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很大改观。二是受经济基础、地域、文化层次、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的校长、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素质稍高的教师都会向往经济繁荣的大城市,相对贫穷落后的农村留不住人才,因而农村的教师队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的教师被调入重点学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人员结构显得不协调也不合理,老的、弱的教师多,年轻的、中年及男性教师少。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教学效果差。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大部分参加专科或本科的自考、函授,中老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高的不多。更为突出的是高学历低水平。专业水平12%左右的教师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工作,52%处于适应期教师,专业较好的教师占31%左右,骨干教师严重缺乏,仅占5%左右。
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观念陈旧,仍受传统思想束缚,主要是在传授书本知识,“一言堂”现象仍然较普遍。基本教学模式仍意识、问题意识,离开教材教参无法上课;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材料作用认识不清,理解不深,备课上课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缺乏,大部分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但大都以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要目标,对学生是否有真正的发展关注不够,“严而不活”、“灌而不思”、“教而不启”是大部分课堂的真实写照。
原因分析:①随着教师年龄增大,对继续教育缺少内在动力,因而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较慢或没有转变;②教学工作负担沉重,事务缠身成了大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农村小学一般按主干学科配置教师,一般来说语数教师都要兼任其它学科的教学工作,个别学校包班上课。备课、上课、批改、辅导以及应付各种提升专业为名的培训、考试,让很多教师疲于奔命,繁忙事物占据了教师大量时间,教师自主活动,自我发展时间欠缺。教师的日常事物又常常缺乏专业性,对教师专业自主性,专业判断要求较少,甚至根本不需要教师“像教师一
样思考”。在这些事务活动中,教师的专业决策、判断等专业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贬低和抑制,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③教师自己忽视了自身的发展。学校一直都被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日积月累,长期被当作工具的教师就真的把自己当作工具对待,把全副精力用在学生的学业上,忘记或忽视了自身同样有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就完全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意识和愿望,只能在外力的驱使下亦步亦趋。
三、教师业务素质低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高低。只有先进的观念,才能正确指导教师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当前许多教师认为教师队伍稳定,没有下岗压力,什么竞争上岗,什么全员聘任,那是遥远之事,教师这么缺,还怕没饭吃,素质教育、课堂改革都不过是摆摆花架子做给别人看,工作中检查表演是一套,平时教学另一套。老的思想、老的方法仍在占着绝对优势。
2、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知识是基础,是力量。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搏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知识。教师学习少了,这方面的知识自然就不够,导致工作盲目性大,效率不高。
3、教育能力不强。包括观察不细致不全面,没有了解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教育艺术,思维不敏锐不深刻,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教研能力差,不能把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不能独立完成教研任务。
4、教学环境不良。教师常期在一种缺少竞争,缺少危机感的环境中生活,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心理压力过大,整天想着如何改变工作环境,没有把主要精神用于教学,业务素质就不可能提高。教师主动发展专业意识淡薄。有些教师工作了一、二十年,长期养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性,对教师职业有倦怠感,一潭死水,不思进取,不思创新,不自我充电,知识陈旧老化,对工作敷衍塞责。据观察,部分农村教师业余没有花时间到学习上,不爱读书,不爱看报。白天凑在一起改改作业,聊聊天,晚上,不是打牌,看电视,就是聊天,很少钻研专业理论,探讨教学内容,对专业的东西知之甚少,说不出个所以然。教学上,机械地照搬照抄照套,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缺乏自己的理解。在工作岗位上,缺少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专业发展的压力使得教师重视自身专业发展,明确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的意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自身的心态和作为上因消极而制约了专业的成长。
四、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能力不高。
原因分析:①农村学校教研组工作瘫痪或教研实效低,没有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或缺少相应的指导,个别学校几乎没什么教育科研活动。有些学校即使有教研活动,也只是组织教师在校内上公开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因为理论水平不高,所以评课也常流于形式,学校有教研课题,但研究力度不够,不深入,出不了真正的成果,教研活动缺乏实效,教师积极性也不高。②教研工作氛围不浓厚,流于形式。农村学校班生数少,教师数也少,往往一个年段二至四个班,一个学科才一二个教师,很难营造热烈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很难有效地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形成多家争鸣的互动局面,达到教学相长,优势互补的成效。教研组组织公开课只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草草了事,应付检查。校本教研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教而不研,研效甚微,没有深层次的东西,难以提升教
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阅读的空白。没有反思的习惯,种种原因,教师没有参与阅读或阅读很少,科研意识、捕捉教研问题的意识能力便随之弱化。③另外,教师群体中弥漫着一种明显的保守主义文化,教师职业在许多农村教师眼中是一个安定的、平稳的缺乏挑战性的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的职业。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重复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却很少分析自己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信念和价值观,更淡不上对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④经费紧缺,由于保障制度的改革,加之学校“普九”时的举债建设,经费紧张,校长分之无术,无法保障教研经费。⑤缺乏农村教师展示的舞台。
五、教师群体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教师参与各项比赛常被视作是教师个体的事,群体协作意识与能力不强。
原因分析:教师群体中流行着一种中庸的潜规范。许多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教师之间的竞争,而对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他们所期望的并非超过同事,而是不要被同事落下。与此同时,他们更希望同事群体停留在与自己相当的层次上,所以教师群体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有待加强。
六、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
由于经济、信息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师外出听课、培训的机会较少。教师专业培训时机疏少,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员培训成效低,上交一定数量的钱,购买一定课时证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谈不上提升专业的意义。偶有的一些培训,只是少数骨干教师参与,大部分教师望尘莫及。走出去听课的机会少,更不用提能听上名师的课,请名师走进学校、课堂了。除了县里组织的主题构建、新课程培训等全员培训外,外出听课、参加培训的教师是极少数。对于外出听课与培训,较多的中老年教师显得无所谓,反正听完课、培训完回到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他们用的大多还是旧方法、老经验。但大多数中青年老师和部分老教师对培训与听课较为赞成,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农村教师们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比较需求和渴望。
农村学校现状 篇2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 与教师写作知识的多少、深浅等有直接关系。我们借助教师集中培训的机会, 用笔试检测的方式先后对1836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知识进行量化评析。我们的试题包括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新课程中有关写作及写作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结果是:90分—100分的占3%, 80分—89分的占10%, 70分—79分的占17%, 60分—69分的占26%, 50分———59分占24%, 40分—49分占16%, 40分以下占4%。其中, 在56%的合格率中, 小学教师占17%, 中学教师占39%。
2、教师写作水平调查
教师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 教师的写作水平高,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相对高一些。我们先后对1606名培训学员以考试检测的方式进行量化评析。我们所出的考题是:根据自己所教年级, 写一篇“下水”文;根据自己的特长, 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这是极具开放性的试题, 也是完全可以发挥教师写作水平的试题。测试结果如下:
90分—100分的占6%, 80分—89分的占17%, 70分—79分的占15%, 60分—69分的占34%, 50分———59分占21%, 40分—49分占7%, 其中, 在72%的合格率中, 小学教师占28%, 中学教师占44%。
3、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写作教学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实践性活动, 这种专业性既需要教师的写作知识与写作水平来体现, 更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技能来支撑。写作知识与写作水平只有通过写作教学的实践, 才能发挥其“教学”作用。我们去学校调研时, 向382名教师提出进入课堂观摩写作教学的请求, 结果有257名教师拒绝了我们的请求, 理由很简单:不会上。我们观摩了125名教师的写作教学课, 结果是合格率为72%, 优秀率为18%, 其中, 小学教师的合格率占35%, 中学占37%。
4、教案编写状况调查
有专门教案的为9%, 与阅读教学的教案合在一起编写的占73%, 没有教案的占18%。其中, 有教案的82%中, 详细教案的占37%;坚持每次写作教学都有教案的占29%。村级学校的教师大都没有写作教学教案。
5、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 农村学校的写作教学实在不尽人意, 其主要原因是:
1、写作教学无“本”之援
阅读教学尚有“本”可依, 写作教学却无“本”之援。写作与写作教学都是极富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 农村教师却因为缺乏创造能力而对写作教学有束手无策之感。他们渴望写作教学也有专门的教材, 但这种渴望是不现实的, 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是生活的必需,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写作也就应该五彩缤纷, 因此很难出版一套适宜于不同区域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教材。国家虽然改革了课程的形式, 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同时出现, 以实现课程的互补性和实用性, 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难以编纂质量上乘的校本课程。从现行的教材看, 写作教学缺少应有的系统性, 缺乏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
2、教师专业水平偏低
常言说, 打铁还需本身硬。写作教学不尽人意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低下。从调查结果中看, 农村教师写作知识的储备量偏少, 写作水平偏低, 写作教学的技能缺乏。写作教学课堂上, 很多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说”, 不注重“学生的写”, 更不注重“自己的写”。指导写作的教师自己不会写, 这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我们在调查中看到:许多教师分析学生作文时, 或欣赏得津津有味, 或批评得淋漓尽致。然而, 一旦要自己动笔写一篇文章, 却不知所措。一辈子教语文, 而终身不动笔写一篇文章的教师, 大有人在。不会写作的教师, 怎能教得了写作呢?
3、写作教学的管理评价不尽科学
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 篇3
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尽管近年学校体育在发展,但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现状还是令人担忧。教育观念落后、体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最主要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引言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接受基础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教育进展的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他们今后对从事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有近3/4的人口,农业人口中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3。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便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以及各项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学校体育事业仍然发展缓慢,体育经费不足、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观念落后、体育师资贫乏等这些现象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普遍的现象,笔者根据农村学校的现实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进一步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事业。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省农村学校体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以及湖北教育年鉴、湖北体育年鉴等有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湖北18个县市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问卷118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为108份,有效率为85%。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小学达到90%,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达到80%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开课率已达70%左右。这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5%左右,其中完全中学达80%左右,村教学点为50%。在课余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成绩在提高,说明体育活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51.8%。体育教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比前些年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近一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农村学校体育的不足之处
1.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清除。重智力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着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得不到保障,经常被挪作他用,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已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滞后的体育观念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师争论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体育教学体系,学生的体育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教师心中没有把握。同时,专职体育教师缺乏,对于是否开设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显得较为随意,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效果。
2.体育师资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
调查显示,体育教师师资缺乏的表现首先是数量不足,其次是兼职比例过高。(见表1)
表1、湖北省乡镇中小学体育教师专兼职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有66.36%的农村体育教师思想不够稳定,并有转行,跳槽的愿望和思想。其原因是: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得到了普遍提高,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还是缺乏足够的理解,认为体育教师是“孩子王”,这严重伤害了体育教师的自尊心。2)在偏僻的农村,体育教师与其它任课教师在生活福利上存在着不平等现象。3)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差,生活艰苦,待遇较低。通过调查,月收入在500—700之间的体育教师占75.54%。加上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认识不足,分配不公等因素是导致农村体育教师师资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3.体育经费严重不足造成体育场地器材贫乏和短缺
文献资料对湖北省18个县市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状况调查显示,体育场地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育场地数量不足;二是体育场地质量不高;三是体育场地被占用或挪作他用的现象比较严重。(见表2)文献资料调查显示,湖北省18个县市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严重不足(见表3)
表2、湖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情况(%)
表3、湖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农村学校体育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与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建议
1.以人为本以终身体育为导向,全面协调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提高农村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格健壮动者的需求。因此必须改变“体育无用论”和“唯考试分数论”的错误思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小型竞赛和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真正现以人为本,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全面协调发展。保证学生每周体育课课时,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就当前的教育形式,做到这一点很难。不能说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应该是体育教育管理根源问题,或者说是体育教育导向问题
2.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运动项目内容的改造,创造条件,努力开发新型运动项目,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依靠农村的自然条件,开发自然资源。同时,各级教育厅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筛选已存在的优质资源,还要开发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资源送到农村学校,并鼓励学校也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必须认真贯彻《教师法》。稳定农村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体育教师工作和逐步提高其待遇,使其安心搞好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多途径全方位的拓宽培训渠道。在某些偏僻的农村学校,一个教师要兼好几门课程,好几个年级的教学。根本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质量十分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其与城镇学校的联系,特别是城市教育部门可派出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下乡指导,帮助当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根据农村学校现状,采用支教的形式,让一些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大专生下乡支教一二年时间。这样即可以缓解农村缺少体育教师的矛盾,又可给大学生提供锻炼和实习的机会。
4.增加经费投入
中央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经费应占教育经费的1%。到2010年,随着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学校体育人均经费也将逐步得到提高。预计中学生达到5.80元,小学生达到2.60元。然而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过于单薄,欠帐过多,光靠从教育经费中挤出更多部分用于发展农村学校体育还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因此,政府部门还应把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作为整个体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多途径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筹集体育经费。比如把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一部分用于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的添置。农村的乡镇也可以采用自筹资金以及给学校和运动场冠名获得捐赠的方式来改善当地体育教学条件。此外,农村学校也可以自己动手,因地制宜组织教师和学生开辟场地,自制器材,弥补短缺,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M.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
[2]王勇,马晓军.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J.师范学院学报,2002(5).
农村学校教学现状忧思和对策探讨 篇4
作
者:
单
位:新密市来集镇二初中日
期:二
马 国 强
00九年三月 农村学校教学现状忧思和对策探讨
摘 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交学杂费”的政策等等,对农村家长来说,减少了生活开资。按理说,农村学校办学趋势应是蒸蒸日上,其实不然。农村学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
关键词:
小国寡民的思想
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变,继而对教育也较以前重视了。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交学杂费”的政策等等,对农村家长来说,减少了生活开资。按理说,农村学校办学趋势应是蒸蒸日上,其实不然。农村学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
一、农村学校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奇缺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已被广大农民理解并接受,目前农村家庭大多为一个孩子,多则两个。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农村经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家庭已经摆脱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供应孩子上学没多大问题,多拿些学费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是众多家长的 愿望。在他们的观念中,城市学校比农村强;大城市的学校就比小城市的强。虽然农村学校免了学杂费、书作业费、桌登费、住宿费,甚至还有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可是他们视这些于不顾。仍旧通过各种门路掏高价把孩子送进城市学校。事实上,在教室、宿舍、学生生活、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样一来,留在农村中学的学生一部分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一部分是素质低成绩差难管教的(在家长看来这些孩子没希望了),这是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的想法。因此,城市学校倍受青睐,农村学校倍受歧视,生源一年比一年差。
2、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1)农村学校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农村学校的部分教师是学校没办法情况下而外聘的,教育方法不当,不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生,致使学生因为不能被理解而产生逆反心理,负气辍学的现象比比皆是。
(2)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优秀的教师
虽然教师的待遇提高了,但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吃住在校,住宿、生活条件差。每天五点多钟就起床,十一点才睡觉,真是起的比鸡还早睡得比犬都晚。从周日入校到周五下午离校,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在校期间,他们既要搞教学,又要搞教研,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还要进行繁重的教学管理;学生活动或者饭间或者就寝他们必须像幼儿园阿姨一样紧跟着,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农村学校的双差生有一部分 特别难管,为了防止他们出问题,学校实施联学承包制度,把教师和学生绑在一块。繁重的管理任务和频繁的考试排队更使使老师们身心疲惫。相对而言,城市学校学生走读,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住宿、生活条件好,待遇也好。城市学校,家长对学生重视,学生的素质高,相对好管理。因此,农村的部分年轻教师、优秀教师都向往城市学校,想方设法往城市学校跑,留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一些年纪大、功底比较差的、年轻没有教学经验的,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3、部分领导在管理缺乏艺术性
对于学校而言,管理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然而,不正之风的存在,使我们的一些中小学校长,一天到晚忙于应酬,忙于处理与上级,甚至与上上级的关系,精力根本不在工作上。个别校长,一个星期有三天时间在学校,就算是很不错了,名副其实的“走读校长”。个别校长,还存在着小国寡民的思想,把学校看成自己的家,把自己视为一家之长,视为土皇帝,学校的一切,也好象都是他家里的事,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大小事务,自己说了算,别人即使有意见,也只是装模作样地听一听,以示自己的民主。可是,在真正决策的时候,还是自己个人的意见第一。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管理艺术。这样以来,教师发展的空间极其狭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有着“双发展”的目标。所谓的“双发展”,指的是学生和老师的发展。认为新时期的学校,既能让学生有所发展,也能让教师有所发展。可是,当前我们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却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对教师,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要求多多,却很少考虑怎样使教师的素质有新的提高,怎样使教师的知识得到更新等问题。总之,部分领导在管理方面缺乏艺术性。
4、校园生活太死板、太单调、气氛不够活跃
学生整天绝大部分时间是读书、作业,很少有参加其他活动发挥特长的机会,体会不到校园生活的乐趣。觉得回家闲玩要自在得多,于是便辍学回家。一些学校,整天只知道按课表给学生上课,甚至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和每周日的下午都安排上课,很少开展集体活动。这样以来,学生天真无邪的天性被扼杀了,创新的特点也受到限制。在学校上述的教育管理环境中,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原因是不会做),看不完老师的白眼,听不完老师的训斥,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凭什么还要在学校苦熬?那就辍学。
5、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
在学校管理方面上,素质教育虽然提出多年,但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暗里考试不放松,除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外,还要进行月考;考后就要排队评比,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就打时间战。增加课时、缩短吃饭、活动休息时间,牺牲双休日时间,给学生补课。有些大型活动怕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常常在课余时间进行。既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真实可悲啊!
6、家长因素
农村学校学生的家长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少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平时能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能主动参加家长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漠不关心,不与老师沟通交流,学生在校学什么样就什么样,学生在校一切应有老师负责。
(3)部分素质低的学生家长,孩子在校与学生、老师发生矛盾时,不是给老师积极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想法为自己孩子开拓,严重者辱骂教师,更有甚者大打出手,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4)部分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素质低难管教,但年龄小在家怕惹事,把孩子送到学校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让老师照管,把学校当成了幼儿园。确切点说,是推卸责任,继而给整个社会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7、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人在教室心在外。每天学习无计划,无目的。甚至是得过且过,学习成绩对他(她)们来说,已经无所为。
(2)厌学。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各门功课毫无兴趣,不用心学习,成绩低劣。年级越高学习压力越重,厌学情绪越浓,辍学率越高。这是学生辍学的自身原因的主要方面之一。
(3)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比比皆是 ①早恋。有的是单相思,有的是双双频繁交往,整天想入非非,情绪不能稳定,无法安心读书,中途辍学,严重者离家出走。
②偷、摸、抢劫、打架斗殴,有的形成流氓团伙,被派出所刑事拘留的也有先例。
③沉迷与网吧。沉溺于上网和电子游戏,无心思读书,导致成绩直线下降,中途辍学。这是学生辍学的自身原因的又一主要方面。如某中学生原来成绩为优等,后来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旷课玩电子游戏,成绩很快下降为劣等,家长将他从游戏机室拖出后,气得将该生带回家不让其再踏入校门。
(4)过不惯学校的艰苦生活,承受不住过重的学业负担,觉得学校生活太苦,太累,中途辍学。
(5)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①受辍学学生影响,看到别人辍学在家自由悠闲,一不吃苦,二不受累。于是,就有了不想学的念头,甚至恶化到辍学。
②受经济浪潮冲击,看到别人文化水平不高照样下海挣大钱,便辍学下海挣钱。
③看到有钱(权)人家的孩子不认真读书照样上好的学校,找好的工作,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看破红尘,中途辍学。
8、政策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学生留级复读、家长学校无权剥夺孩子的读书权,这导致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始终赶不上,最后放弃学习混日子。不管成绩如何,最终还是毕业。部分差生素质极低,不谈学习,在校混日子,还时常与同学打架顶撞老师,屡次违犯校纪,多次教育无效,学校却无可奈何,因为政策不允许开除,上级主管部门还要考查学生的流失等等情况,使有些学生钻了政策的空子,越陷越深,直至堕落。
9、教科研方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生产力的先导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众多地区和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口号。但相对而言,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教育科研的意识不强。教研搞形式,虽然教研会定期开,有详细的记录,但多是为了应付检查,大多数老师认为是增加负担。
(2)教育科研的手段落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但是农村一些学校最基本的办学经费都难以保证,致使一些学校的图书资料室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寥寥无几,教育理论杂志没有几本,连学科教学杂志也不订阅。虽然有电脑室,但没钱交网费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研手段。这就给科研信息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检索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些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方法了解甚少,不能恰当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自然不大。
(3)教育科研的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下,具体表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教育基础理论和科研基本知识缺乏。一些教师对从事教育科研必需的教育科研理论,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知之甚少。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不强。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论证能力,科研计划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研究过程的监控和协作攻关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教师甚至对课题申请书的填写、研究论文报告的撰写都不够规范。课题的选择不是过大就是过时,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三是开拓创新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不够。大多数教师受农村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约,思想狭隘,创新意识不强,科学求实的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二、解决农村教学现状的对策
1、加强农村学校硬件建设,更新办学理念。首先政府要把改变办学条件作为重要任务。其次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尤其是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与魄力、号召力里。让校长安下心来抓学校管理,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甚至优于城市学校。最后能够留得住教师和学生,确实减轻百姓负担,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2、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及办公条件、学习条件。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成才的宝地,才能吸引广大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从而使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和 教育科研上。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3、家校联系,架起沟通的桥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多与家长沟通交流,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教师要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正确引导,防止学生误入歧途,以免后患。
4、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利用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理想、诚信、文明礼仪、感恩等教育。召开班会时忌空洞说教,一定要结合典型案例或者事实。不能占班会的时间讲课,磨刀不误砍材功,只有把思想工作做在平时,做得到位,学生的思想才不致于出问题。每位教师都做到了,整个班集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继而也会有良好的校风。
5、改变学校的管理方式。学校领导要把精力放在加强教学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问题学生上。而不能把精力放在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上。当出现问题时要帮助师生分析问题的原因,不要只会批评,只能给教师排队。总之,要想把学校办好,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
6、改变办学模式,实施分层管理。要办特色学校,一切事情都
不可能 一刀切,对于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办一些特长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把他们放在一个班级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学,显然不合情理。这只能使差生更差。最终成为问题学生。逐步增设劳动技术课,或在九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或试办农村初级职业中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有所提高。学生安定了,学生的管理也就轻松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会很快走上正规。
7、加强师资培训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要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城市学校的先进经验。还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以便在网上探讨教育教学,以此来带动其他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懂电脑,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以便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也给教师们提供网上教育教学互相交流的平台,百利无一害。
农村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5
摘 要: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存在办学思想不端正、教学设备条件差、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后进生面较大等现状。要扭转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加强协调管理;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农村生活中丰富的数学资源;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农村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学校因种种原因,成为整个教育链条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凭借本人多年来在农村任教的经验,我觉得目前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首先,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当前农村学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的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极为严重。由于农村家长的素质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很多农村学校较为普遍地把教育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多上几个高中就算是功德圆满,而周围的群众也把这个做为学校好坏重要志,种种因素都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直接导致广大教师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提高;于是,为了面对各种困难和上级的要求,农村教师对课改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上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时应付了事,落不到实处。
其次,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条件较差。从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加以改善。一是教学设备差,使用率较低。二是许多农村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设备管理人员,多由图书管理员、卫生员、勤杂工兼管仪器,管理较为混乱,仪器完好率很低。三是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太少或根本没有。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不到位,许多实践操作活动难以开展,这一切都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另外,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或较明显的差异,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是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后进生面较大。由于前期教育的多种因素影响,后进生的数学、语文、英语基础知识较差;思维不够活跃;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还是总想着老师来引导讲解,凑在一起干别的事,没能把注意力很好地转移到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上来。
二、解决农村数学教学现状的途径与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与培养跨世纪人才背道而驰,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要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陈规陋习,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体的学生观。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顺应潮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真正走进新课程,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
(二)教师的个人认识要到位。每一位教师对课改应有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融入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要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存之于心、出之于情、敢放敢收。在教学中要以此为指导,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调动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去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完后,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以此组织课堂教学,并相机解决其他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收放自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引导、培养学生探究习惯。新课改不能只停留在上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搞表面工作、业绩工程。要深入到课堂教学,有系统的、有目的的制定探究计划。
(三)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农村生活中丰富的数学资源。记得在新课程培训时,吴正宪老师曾说过“农村学校虽然教学仪器缺乏,但农村学生有着丰富的数学后动经验。”本人深有同感,农村学校也有城关学校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身边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十分丰富,不一定按课本的情境来进行,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实际出发,从学校及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不能盲目照搬一些城镇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案。教师要事先准备,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引起共鸣。只要利用好生活资源,照样可以上好数学课,这正是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正魅力所在。
(四)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模拟仿真,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所以虽然农村学校受各方面限制,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但只要有机会、有条件我们都要尽力争取多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煅炼,也是给农村学生一个开拓眼界的机会。
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篇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村人口在我国占了很大的比例。在科技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二十一世纪,科教兴国已经成了很多国家的共识。作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国家的中国,其教育亦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是很多亚洲国家学习的典范。在新时期中国的教育要培育符合时代的潮流人才。所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农村的教育问题,农村学校管理的问题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湖北省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农业大省。我这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孩子师范毕业后又回到山村的学校任教,在十五年的一线教育工作中感受、参与、受影响并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当地的教育,体会到这里学校的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以下是以我所任教的学校为主要着眼点,结合了我通过调查了解的其他农村学校的情况,经过共性总结分析,谈谈我对农村教育管理的现状的认识及解决之见。
一、农村学校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对于农村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现状,我主要归结为:管理的硬性设施学校的现状;管理的主体学生,以及与学生管理密切相关的家长的现状;教师自身的现状和管理者校长及其管理方式和理念的现状三个方面谈谈。
(一)学校构成复杂 现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其学校构成仍旧较为复杂,对于从未接触过农村教育的人来说很陌生。在这里,有教学点,有中心校,有九年一贯制的中心校,小学初中合为一体。虽然人数仍然不多,但是和纯初中纯小学的学校相比,无形中已经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难度。初中小学作息时间不同,但是同校同资源,小学生没有晚自习和早自习,所以该睡觉的时候不能睡觉,不该起床的时间又被吵得不得不起床;你初中上课的时间我小学是自由的,所以我可以吵可以闹;你小学生放学的时候我初中生可以浑水摸鱼旷课混出校外。加之相关的责任划分的制度不完善,老师们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是睁只眼闭只眼。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隐患很大。
(二)家长观念落后
1.家长素有的学习无用论对学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在农村地区,由于其地理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封闭落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学习的意义只是停留在能认识几个字,会算简单的加减乘除,能出去打工不被人骗就满足了,而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他们觉得连研究生都去农村教书了可见工作有多么难找了),到头来还不如农民工吃香,这更加深了他们学习无用的思想。在这样的家长的熏陶教育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很低。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无所谓导致学校管理工作陷入僵局,成了学校单方面的独角戏。2.家长对孩子的宠溺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现在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实行的也很到位,农村独生子女也不占少数。家长对学生的过分关注和宠爱,使得学生经常因为诸如感冒的小病请假,有的甚至装病也不愿意去上学;学校的老师管的严了,家长会到学校质问老师;加上当地人的排外和欺生心理使得老师尤其是外地的教师对于管理学生既伤心又无奈。诸如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阻碍,学校安全工作受到威胁,并增加了很多相应的负担,学校管理工作也容易陷入困境,进入恶性循环。3.家长自身的个人文化素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制约
农村学校的学生基础大多比较差,又没有家长的辅导或其他帮助的方式,高中老师怪初中老师,初中老师怪小学老师,小学老师怪家长,家长又反过来怪老师;学生逆反心理很强,厌学情绪较深。
总之,生源起点低,难管教;家长不配合、信不过;领导期望高,工作量繁重,社会竞争压力大。这就是学校管理学生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三)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在农村学校的教师中间,年龄趋向老龄化,但是他们有多年的从教经验,对学生的心理及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心得体会,对一些教育规章环节程序比较清楚,在这些方面他们表现的比较成熟;而年轻老师虽然有高学历但是经验不足,做事又容易鲁莽行事,有勇无谋。在工作的安排上,占少数的年轻老师多承担着高年级的课程任务,课时较多,压力可想而知,但工资却因为工龄等原因与老教师差距很大;而占多数的老教师却大多承担低年级的教学工作,与年轻教师相比,课时少,任务轻,工资却很高。
这样教师们在课堂上很难从学生那里得到成就感,在家长那里很难得到尊重感,在工作中这种不公平的感觉又伴随始终,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其工作热情普遍较低,容易应付了事拖沓成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同时拉帮结派现象较多,工作互相推诿,坏事互相效仿。
对待这样教师群体和工作状况,学校的管理工作要顺利、有效、快速的发展,势必很艰难。
(四)校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负责制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在校长负责制强调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负责。校长负责制是多年来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保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作为农村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断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提升自己的领导魅力。
在农村这个地区,校长因为多是本地人,而学校的老师也大多数是本地人,大家左牵右扯的总能拉上点关系,所以校长在用人上的巧合及日常工作中对个别人的照顾就难免让人产生任人唯亲的嫌疑。讲服从多,讲自主少;讲义务多,讲权利少。农村学校的管理体制,在各方的关注和努力下,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制度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具体到执行就显现出问题来。
(五)、学校财务拮据,办公经费难保证
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7
一、博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
1. 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根据原国家教委的规定, 高中教师应具有本科学历, 初中教师应具有专科学历, 小学教师应具有中专或专科学历。但是从调查的数据来看, 博白的农村体育教师75%以上没有达到学历要求,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有它的客观原因: (1)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由于国家培养的体育教师数量跟不上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大批体育基础较好的高中毕业生被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代教体育。 (2) 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缺乏体育教师, 很多中专学历的毕业生被分配到乡镇中学担任体育教学任务。 (3) 一些学校将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来担任体育教学任务。这样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 因而导致了体育师资质量不高, 严重影响农村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 体育教师的环境与待遇
目前, 博白农村体育教学课和业余训练几乎都在户外, 而且随着国家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义务教育的不断扩大, 使农村学生的就读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就导致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工作环境非常辛苦。然而即使这样, 有很多的学校还存在着体育教师和文化课专业教师的待遇不等的现象。这是因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认为体育锻炼不就是玩吗, 体育课可以随便上。因此, 使得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相对低下, 经济收入与其他科教师出现较大的反差, 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 场地、器材的缺乏
近年来, 随着博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面比以前有所扩大 (以前大部分只有篮球, 现在增加了排球和足球;甚至有些学校还增加了武术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 , 这是比较好的现象。但相对来说, 农村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面还比较狭窄, 因为农村学生本身的环境原因, 对新事物的接触机会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太少, 于是他们渴望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新的物体, 以满足自己对各种运动带来的新体验。然而, 现在设置开展的体育项目学生从小到大一直比较熟悉, 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容易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 缺乏挑战过去和创新未来的意识。这是使得博白农村的体育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制约。
4. 重视、管理不够
据调查, 目前有15%的博白农村学校把体育成绩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条件, 有20%的把体育成绩作为升学的必须条件, 而大部分的学校没有把体育成绩作为评定“三好学生”和毕业升学的必须条件。这说明了这些学校是将体育课视为可有可无的科目,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学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力, 表现在体育课时有被挤占, 受其他课程的冲击, 体育教学与生产劳动概念混淆, 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 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5. 体育经费的不足
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体育经费的不足, 体育起初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 学生只能根据体育器材和有限的体育场地选择活动项目, 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体育爱好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从我们调查博白农村学校来看, 多数学校的体育器材资源很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博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策
第一,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 与校长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虽然教育部早已制定和推行法规性文件, 强化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 但在基层学校贯彻落实中总是不到位。因此,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把体育工作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到实处, 结合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 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和学校的年度工作目标制定考核、教学督导等各种评优评先挂钩, 把评价校长成绩与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挂钩, 还可以考虑建立校长负责制, 制定出正确的地方政策导向, 保障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 积极鼓励农村体育老师的学习和进修, 努力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和知识水平;加强体育老师的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使他们尽快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将最新的体育科学知识带给农村的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勇于探索, 科学创新, 大胆质疑, 善于提问。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运动, 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第三, 针对农村经济比较薄弱的现状, 在体育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一些既经济又实用的体育项目。比如, 跳绳、踢毽子、打沙包、跳石头等;这些项目的器材在农村可以随地制作, 并且这些项目又不受场地的限制。同时也可以增加健美操、武术、田径等项目, 这样, 既解决了经费短缺的问题, 又解决了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单调的片面问题, 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增强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潜在地推进我们农村体育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篇8
一、农村人才观念滞后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由于地处农村,文化、经济相对落后的客观因素,人才观念上的差异与文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孩子们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信息闭塞、交通不畅的农村,他们很难想象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甚至不远的城市人的观念。尽管说现在有发达的通讯,世界有“地球村”的美誉,但由于区域观念局限和“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让他们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都存在偏颇。学校德育教育该如何突破局限?如何改变孩子们的观念?
二、隔代教育现象普遍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地处西部的农村也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更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家庭教育重任就留给了年迈的老人,由于老人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异,使“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之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思想鸿沟——老人说孩子不听话,孩子说老人思想顽固守旧。孩子缺少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增添了教育的难度。如何消除占学生总数的40%~50%的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代沟?让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思考的大问题。
三、由学校独立承担德育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它却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学校面对本应由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的德育思想教育,让孩子成为合格的新人已有些力所不及了,可以说学校独立承担德育工作不堪重负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从小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学后,在学校接受教育(小学、中学),学校有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还有学科配合思想教育,但离开学校由谁来承担这段时间的教育?孩子离开校门就在社会中走着,他们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四、形成合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作出了要求,学校必须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方针,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境界,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为争创德育达标学校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1.重抓德育主阵地
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
2.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
“广播站”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主要阵地。(1)学校建立起“红领巾广播站”,从而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长学生课外知识。(2)培养一批优秀的小主持人、小记者,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生力军。(3)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台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榜样,宣传校园新风尚,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4)利用墙壁张挂教育標语,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3.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使之成为我校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大有力支柱,组织好一年级新生、六年级毕业生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2)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导航。为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要矫正偏颇的家庭教育,要消除社会的不良影响,要以楷模为榜样,对工作对象要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孜孜不倦。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白庙小学校)
【农村学校现状】推荐阅读:
农村职业学校现状08-27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现状08-27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09-01
农村学校校长管理学校08-09
农村学校教学06-24
农村公办学校07-25
农村学校德育08-18
农村高中学校09-23
湖南农村学校09-30
农村学校布局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