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办学校

2024-07-25

农村公办学校(通用12篇)

农村公办学校 篇1

×初中是衢州市一所农村公办初中,主要招收7~9年级的学生。目前,学校有10个班级,共300多名学生,其中初一和初三年级各3个班级,初二年级4个班级,拥有教职工40余名。学校占地面积以及建筑面积与同类学校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教学楼、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教师办公室、餐厅、公寓、标准操场、实验器材、广播系统等一应俱全。另外,该校拥有较好的园林建设,空气清新,适宜学生生活与学习。

然而该校生源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流失现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严重的生源流失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源流失的原因关系着诸如学校教学质量,其他公立、私立学校的竞争,学生家长的选择偏好以及城镇化建设等诸多因素,而最为突出的还是农村公办学校教学质量问题。为此,结合×初中的实际对该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从制度层面帮助农村公办学校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维持乃至扩充生源的方法。

一、教学质量是决定生源是否流失的重要因素

“生源流失”,对于一所农村公办学校来说,应值得广泛关注与思考。有人会说,学生都流向了私立中学和一些城区的公办中学。那么,为何学生或其家长宁愿放弃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全免的优待而转向付费甚至高昂学费的私立中学或是宁愿选择交纳择校费而走向城区中学?无疑是对这些学校较高教学质量的青睐。摒除学生因素,单从学校层面考虑,影响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可从教职员工、学校目标、学校管理机制三个层面来考察。

×初中是一所公办农村初中,在早期仍聘任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新政策出台之后,原有的代课教师通过考试,合格的都划归为正式编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的文件精神,基础教育实行以县管理为主。因此,公办学校的教师任命及工资都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与发放。对比衢州市的消费水平与当前农村公办学校教师的工资状况,教师工资无论是从何层面来看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教师的工作信心及动力一部分源自于良好的外部激励,表现为大部分教师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师资力量上看,目前全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此外,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2]所提供的标准,农村初中的师生比率为1∶18左右,而×初中的师生比率仅为1∶7.5。因此,×初中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学生身上,学生所占有的教师资源也更为丰富。故此,从整体上分析,师资问题并非是造成农村公办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的决定性因素。

虽然使用了“学校目标”这一术语,但是很难说所有农村公办学校都有自己的目标。其所谓的目标大多涵盖在一些相关法律、规定中,大多数所谓的目标也都是上级主管部门强行施加的价值观。原因在于森严的科层制管理体系破坏了公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和独立性,由此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率。×初中亦是如此,每学期校长的工作也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教学质量、安全状况等各不相同。对毕业班也有相应的升学率指标,校长的考核内容亦在于此。教师也是如此,毕业班的教师考核工资直接与升学率、考上重点高中人数挂钩,非毕业班的教师则根据学生学期的学业成绩状况而定。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单一机械地完全按照上级的指标与规定执行任务,剥夺了校长与教师的自主性,学校也失去了独立性,仅仅成为公共代理机构。由于受到资金等发展的重要条件的制约,农村公办学校很难有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有也很难执行下去。当一所学校失去了自身要追求的目标时,何以使它成为有效率的组织,又谈何教学质量?

农村公办学校的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实践与科层制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及机制的科学制定与有效运行是衡量一所学校成败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也取决于外部干预的强度以及学校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学校的第一负责人或者处于领导地位的应该是校长,校长应该拥有领导学校必要的权力以及处理事务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但是,在科层制体系下的农村公办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得特别明显。校长仅仅是一个对公共机构负责的官员而已。频繁的校长轮岗制度,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存在着诸多影响。以×初中为例,短短十余年间该初中就有6名校长在此任职。加之很多农村公办学校的校长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学校的教学上,而局限在自身的事业上。科层制对教师的束缚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科层制要求下的教师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遵循那些强令且流于形式的规定,诸如按时汇报工作,写思想汇报、总结报告等。

可见,若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和保证它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学校自身制定并有效实施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二、提高教学质量所做的努力与不足

多数赞同加大资金投入的改革者都深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资金,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大打折扣。学校防止学生流失的最佳办法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唯有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才有可能留住学生。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在上文也已提及,为此,花费资金在这些影响因素上显得尤为必要,诸如完善物质基础设施,为师生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教师工资,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等。×初中亦是如此,在物质基础设施方面也做足了工作,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方面也由原来的一次期末考试教学奖调整为两次教学奖。但是,事实并非如所愿,这些举措并没有为农村公办学校留住生源,学生数量有减无增。相比一些优质的私立中学并不具备大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没有恢弘的图书馆和建筑物,但其何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资金并非是一些学校获得出色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也并不与资金投入存在必然的联系。

除了增加资金投入以外,加强管理也是改革者们惯用的方法以期能够改善学校教学质量的现状。为此,无论对教师抑或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责任上也落实了更严格的责任制。农村公办学校的管理压力来自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对农村公办学校提出升学率的要求,非毕业班级也有学业成就评定的相关办法,这些任务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绩效考核工资。因此,学校和教师为了得到上级的正面评价,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实践方式来迎合这些所谓的官方标准。他们呈现的教学活动的目的也直指考试。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使教师的教学充满了非人文的目的性,从而,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会无端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专注于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以致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最终不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定,但只为加强管理而忽视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不单单在学校中,家庭、社会、同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加强管理只恐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制度改进——农村公办学校发展的诉求

农村公办学校为防止生源流失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能泛泛而论。但是,无论是从教师专业素质、校本管理、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改进都逃脱不了制度的约束。对于之前学校业已实施的改进策略,大到整个外部制度,小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也无不局限在制度框架内。因此,不创新制度本身而仅仅局限在制度内部的相关要素上的改进,能一时改善局面,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此,从制度层面出发来为农村公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防止生源流失研究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成为必要与可能。

1.学校内部制度创新:多中心的学校管理体制

灵活的机制源自于对既往及现有制度的反思与考察。许多农村公办学校的管理体制僵化,缺乏主动性,纵使有着长期的办学经验和历史,有着政府的强大支撑也改变不了缺乏发展后劲的现状。我国现今的教育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加之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农村公办学校在这一体制下所获得的决策自主权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不难发现,也有不少农村公办学校能够在相同的制度环境下,通过内部管理制度的改进而发展成为优质学校。根据目前的教育管理现状分析,农村公办学校能够凭借有限的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创设出多中心的学校管理体制,使其兼容于集权的大制度背景中。“多中心”,顾名思义应与单中心相对,即权力、财富、关注点、群体等的分散,由原来的单一侧重转向多重侧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多中心理论也能泛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诸如考试结果的多中心分析、多中心取向的试卷分析、班级学生的多中心管理、教师绩效工资的多中心评定等,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学校外部制度改进:赋予农村公办学校多一些自主权

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沿用至今,与我国的政体、国情密切相关。因此,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很多情况下,农村薄弱公办学校能够得以维持也完全是由于政府的支持,一些优质农村公办学校能获得长足发展也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密不可分。完全摒弃当下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系,把学校从现有的体制下解放出来,换之以全新的公共教育体系只能成为设想。

一所学校是如何被组织,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所学校是如何被管理的。所有学校,不管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处于外部权力机构的管理之下。[3]许多私立学校能够在竞争中获得较好发展,一方面在于学校本身优效的管理制度,但最终还是得益于较弱的外部控制,有较大的独立空间和自主性。因此,政府力所能及能提供给农村公办学校的是给予农村公办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降低科层制对农村公办学校的约束与影响。诸如给予农村公办学校相应的代理权和财政权,有权决定何时、如何贯彻上级的宏观教育政策,有权决定相应资金的流向与分配,有权组建教师工作委员会,并享有一定的人事权力。同时,校长的角色也得以转变,由代理人转向学校的重要决策者。政府在此过程中只负责制定宏观教育政策和办学要求,发挥好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大力推广一些优质农村公办学校成功的宝贵经验,为农村薄弱公办学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2.

[2]教育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2.

[3][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6.

农村公办学校 篇2

篇一:公办学校教师辞职报告

尊敬的__________中学领导:

我于______年从______学院毕业,有幸来到______中学参加工作,在过去的______年多时间里,学校领导始终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上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学校为我个人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使我不断学习充实了自己,增加自己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学校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中,领导体谅下属,同事们勤奋敬业,在工作中有一股热火朝天的干劲,在生活中又相互关照,在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此我对于学校长期的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

______年初,我在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后,参加自治区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被______单位录取。为此我不得不离开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告别给我温暖和关怀的______中学。在此,向尊敬的领导提出辞职,非常感谢领导多年来对我的的关心和培养。最后祝愿______中学在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来新的辉煌!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二:公办学校教师辞职报告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

自从进入教师这个大家庭以来,我倍受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精神的鼓舞,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在各个方面得到好良好的发展。

今天我选择离开,有很多原因:

1、长期重复的上课,让我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似乎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再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有负面影响;

2、每月较低的工资收入,让我很难想象什么时候能在合肥买得起按揭的住房,倍感压力重大;

3、也许是能力有限,我认为我在教师这方面已经没有更大的发展机会了,基本上定型。因此,我决定选择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希望领导批准,敬请早些安排。

当然,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为教育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我为我曾经是教师而骄傲过。最后,诚恳地说声:对不起!也衷心地祝愿学校力挫群芳,永往直前!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篇三:公办学校教师辞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好!我是xxx。今天我郑重的向您提出辞职申请,希望您能批准并谅解!

自从xx年8月下旬我进入广博学校这个大家庭以来,我备受各位领导、同事长期对我工作、生活的帮助,支持,肯定及关心,在这里跟大家道声感谢!在这半年来我在为广博学校工作,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自身也在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现在正值广博学校逐渐步入正轨,各方面方针制度逐渐完善,将迎来大好发展的今天,我却选择离开,我内心也有很多留恋与不舍。因为这里是我刚毕业从学校出来社会工作的第一个舞台。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在广博学校我学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但是有些东西总不能如你所愿,之所以我选择离开广博学校,主要原因是父母想让我陪伴在他们身边,要求我回到家乡那边工作,他们不希望我一个女子独自一人在外面奔波劳碌,想在家乡那边找一个事业单位能安稳一点工作,安定地过日子。因此,很抱歉,我只能离开这个学校,这个让我终生难忘,迅速成长的地方。无论到何时,我回头来看看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在广博学校工作的这段时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并永记于心,感恩不尽。

这次辞职是我经过了深思熟虑并和家人充分商量之后做出的决定。在此,请您批准我的辞职申请,并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怀。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月x日

篇四:公办学校教师辞职报告

尊敬的xx校长:

您好!首先向您诚挚的说声对不起,正当我们学校开学之初缺少老师之际,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期望,向您提出辞职申请。

自从xx年9月进入xx中学这个大家庭以来,我备受各位领导、同事长期对我工作、生活的帮助,支持,肯定及关心,在这里跟大家道声感谢!这两年来我在为xx中学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在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正值xx中学迎来大好发展的今天,我选择离开xx中学,我内心也有很多留恋与不舍,因为这里是我三尺讲台生涯的头两个年轮,这里记录了我从一个准教师逐渐走向成熟教师的每一个脚印。之所以我选择离开xx中学,原因有很多:

一、离家太远,不能照顾年老父母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是我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工作,未能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我母亲常年有病在身,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年事已高的父亲要忙地里的农活,两个姐姐早已出嫁,且被生活所迫到沿海地区打工维持生计,没人照顾,所以我今年参加我们黔东南州内的事业单位考试,而且有幸考上,我想去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周末可以回家照料母亲。

二、方言不同,沟通困难

我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直到小学毕业老师都在用民族语言交流,来xx的这两年,我说话有很多时候别人都听不懂,挺尴尬的。我也有心在教育事业做贡献,很想跟陆校您申请担任班主任,可是想到要和学生家长沟通,我就犯难了,打退堂鼓了,写好的申请书没有交给您,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方言不一样,跟家长沟通起来真的好困难,有时候好事变坏事。

还有很多原因,这里我就不一一罗列出来,这次辞职是我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在平塘工作的这两年,我也与这片美丽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表达xx中学对我的恩情,我决定把我xx年上半年的绩效工资捐给xx中学,作为办公经费。我也为我这次辞职给教育局带来的麻烦,道声对不起!我愿意为当初来xx许下的承诺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祝x校及学校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幸福美满,事业顺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公办学校 办学机制 改革问题

对于公办学校改制来说,对于特定时期多渠道进行经费的筹措,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得学校教育资源朝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为法律法规方面不是特别健全,政策体系也有待完善,所以,在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地位问题

在国家相关法律对于办学人主体的限制上,并没有对公办学校不能够办民办学校进行相应的规定。但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却很明确的说明了公办学校也可以参与民办学校的举办问题。所以,对于公办学校改制来说,其合法地位貌似是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但是事实上,改制之后的学校其法律地位却是相当不明确的。改制之后的办学性质到底是属于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或者既不是公办学校也不是民办学,根本得不到很好的界定。

(二)教育公平问题

公办学校办学机制的改革会相应的加剧学生的择校的不良风气,也给新一轮教育乱收费现象提供了土壤。公办学校改制主要是想通过改制,在不会增加财政教育经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那些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进行改造,创造比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得基础性质的教育得到均衡的发展。但是实际上的状况并不是这样,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制基本就是把义务教育改革为高收费教育,相应的增加了教育的成本,这是以牺牲了比较多的人的利益作为改制的代价,用这些代价去培养小批精英,这跟义务教育的出发点相违背。部分经过改制之后的学校利用掌握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乱收费现象,使得本来就稀缺的公共资源形象于那些有钱人,对于家庭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来说,失去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平等竞争问题

经过改制之后的学校都依靠原有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资源,在师资力量以及管理模式上都有比较稳定的保障,办学的风险相对不高,基础也是相对牢靠的。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办学校就很难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两者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首先就是国家在办学资格上限制的比较严格,但是对改制之后的学校要求却比较放松,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对其进行改制;其次是在投入的成本上,就改制学校来说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经营成本比较低,在房子征地上直接是用原有的公办学校,或者是由政府进行担保,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甚至直接斥资办理民办学校,成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再次是在教师方面,跟公办学校的老师相比,民办学校老师的地位不高,而改制之后的学校可以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直接打着公办学校的旗号来引进教师资源,而且教师还有编制。民办学校因为自身问题,很难引进优质资源,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策略分析

(一)强化源头控制,做好清理规范

在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先关门,后治理”,全面停止需要改制的学校,对改制的学校进行综合清理。为了更好的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建立政府部门统一领导机制,可以由教育部门进行协调,设立相关责任部门,形成合力,使得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很好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大执政力度,在改制过程中要做到依法清理,各个教育行政部分要加大执行力度,增加公信度,保证国家办学改制问题得到很好的落实。要不断健全社会监督制度,形成问责制度,积极引导社会对公办学校机制改革问题进行积极的监督,要完善领导问责制度,建立相应的行政处罚机制。

(二)实施分类指导,规范办学行为

针对具体的实际状况,对改制学校的办学进行区别对待,可以实施分类指导,一步步的推进。要制定改制学校的总体思路,分步骤实施,在特定时期内形成改革之后学校的“软着陆”。要把义务教育阶段跟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改革区分开来。对于义务学校办学机制改革要进行严格的限制。而非义务学校,就要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社会力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只有独立办学才能按照民办院校的资格进行学校招生工作,没有进行彻底的独立办学的学校要积极恢复公办学校的资格。

(三)公私多元办学,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首先,要对改制之后的学校性质进行明确,确定办学主体,做到公办、私办分明。第一是要积极转变公办学校运营机制,引进民营化机制,实施“公办民助”等形式的办学,但是还要明确公办的办学性质。第二是那些混合体制的改制学校,要明确其产权。对于这类学校来说,要积极引进新的举办者跟原来的举办者之间的联合,既不是国有体制,也不是单纯的民办体制。这类学校要明确其产权,可以通过股份制转让的手段让其民办化,落入民办教育的范围。第三是公办院校经过股份制改革,对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吸纳,充足学校资源,争取所有权跟经营权相分离,让学校取得民办办学资格。其次,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形成办学的多元化局面,可以让公办改制学校进行办学体制的摸索和创新,要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四)推进办学体制创新,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在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要保证其在机制改革的中的主导地位,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促使办学体制创新。政府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要给于改制学校充分的资金支持,对于那些回归公办性质的学校,要保证其正常运转,保证教师待遇问题。对于改制之后的学校,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都要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保证学生有學可上。

三、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办学校办学机制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公共学校办学机制改革过程中,强化源头控制,做好清理规范、实施分类指导,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办学体制创新,提升区域教育品质,还要多元办学,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建华.深化公办改制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2]方铭琳.从改制学校的强制规范透视办学体制改革[J].人民教育, 2012(10)

农村公办学校 篇4

一、河南省农村公办小学发展面临的困境表现

1.师资问题非常突出

好的教育要靠优秀的教师。如果一个学校的师资没有了活力和竞争力, 必然会失去家长的信任, 进而失去部分生源, 学校就会日益步入困境。从400份有效问卷反馈的数据来看河南省农村公办小学师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年龄普遍较大。

50岁以上的比例很大, 占到了62.5%, 有250人;40岁以下的仅有50人, 仅占12.5%。多数教学点的师资还是20年前的同一批教师, 比如笔者曾就读的小学原本有十来个教师近几年却接连退休, 仅剩2名教师也接近退休年龄。 “爷爷奶奶教小学, 叔叔阿姨教初中, 哥哥姐姐教高中”这句话生动说明了这一现实情况。

(2) 教龄长, 学历低。

20年教龄的老师有300人, 占到了75%;240人的学历是中师和高中, 占到了60%。也就是说20年、30年前的高中毕业生、中师毕业生一直是我们农村公办小学的主力军。单从这一点来看, 年轻的家长就有理由选择师资结构更年轻的私立学校。

(3) 缺少专职的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

中心校以下的各个教学点没有一名专职的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从总的数据分析来看, 全镇农村公办小学没有专职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的比例占到了77.5%, 82.5%, 80.0%和75.0% 。相比之下, 城市孩子不仅在学校里享有全面的、完整的教育, 周末和假期还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球类训练营、琴棋书画的特长班。教育是培养未来的, 这就必然决定了将来的城乡差距更大, 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 “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2.生源不断减少

(1) 平均班级学生人数偏小。

调查数据显示, 有一个班人数不足10人, 四个班人数不到20人, 另有四个班人数不到30人;班额在30人以上的主要在人数集中在中心校这一块。村级的教学点班额普遍在20人左右, 且往往是小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高年级人数更是少得开不成班。

(2) 生源分流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适龄儿童自然人数减少、私立学校的竞争和随打工父母到外地上学。从问卷的统计情况看选择“适龄儿童自然人数减少”的有90人, 占到22.5%, 这是一个客观原因;选择“私立学校竞争”的有170人, 占到42.5%;另有140人认为“随打工父母到外地”是主要原因, 占到35.0%。 适龄儿童自然人数减少是客观的, 孩子随打工父母到外地上学在寄宿制学校建好之前也可以说是客观的。但这一点又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寄宿制学校的建成就可以吸引部分或全部的外出上学的孩子。师资有活力了, 教学质量高了, 家长信任了, 农村公办小学就会步入良性循环。

二、当前形势下我们的对策

1.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农村公办小学的困境10年前就初露端倪, 也采取了下乡支教、培训等不少有帮助的措施。但人们相应地对这些措施也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

认识误区之一: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办学条件不足, 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投入, 下大力气改善农村教育的设施设备。其实, 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才是农村公办小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豫东H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但中小学的危房早已改造完毕。校园、校舍、桌椅、报刊室等都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和硬件相比, 农村公办小学的软件建设不仅更紧迫, 而且难度也更大。农村公办小学的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合格的教师、科学的管理、敬业奉献的氛围以及立足乡村、服务乡村的理念的形成与坚守等都需要更强的决心、更多的智慧、更新的措施和更大的投入。

认识误区之二:“现有的‘城乡 (学校) 结对’、‘名校帮扶’、‘下乡支教’以及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和经验, 大力推进‘定期轮岗’制度, 可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公办小学落后现状。” 应该承认这些措施都是有帮助的, 但问题在于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囿于传统的教育发展思路, 使得农村学校失却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从而处于基于消极等待的被动局面。应该看到, 办学水平的提升, 无外乎两个途径, 一是外力推助;一是自我成长。[1] 我国古代教育孔子曾说过富有哲理的话:“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农村学校有自己独有的发展历史、有自己赖于生长的地域 (乡村) 文化, 必须有自己年轻的、富有战斗力和竞争力的并且稳定的教师队伍。那种带有本土化特质的农村学校成长路径或模式更具有生命力和示范性, 而恰恰是这一点, 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关注与重视。[1]

2.改善师资

20年、30年前的高中毕业生、中师毕业生一直是我们农村公办小学的主力军, 他们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 教龄25年以上。国家对原来的民办教师在参考教龄的基础上陆续转为公办教师, 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 那么, 这些教师都是临近退休或者三五年之后退休, 谁来接替他们的岗位?能不能像省级示范性学校那样未雨绸缪构建老中青 (中青年教师占多数) 的师资结构?

(1) 创新政策。

2011年夏天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了, 政策主要表现在是“两免一补” (免学费、免住宿费, 补发生活费) 和“服务十年”。 这项试点工作代表着国家的价值取向, 从他们的就业来看“哪里来哪里去”, 有的流向了省会、二级城市, 基本上都是区县一级的学校, 没有一个到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客观地讲, 让一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屈身农村显然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我们的建议就是:参照国家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省级的、重心更低的、完全面向农村乡镇的“免费师范生”政策。省级财政出资、教育厅推进一项新的政策, 让有农村背景的、有意愿长期服务农村教育的青年在所在城市的师范院校接受免费的师范教育, 毕业后到小学任教, 享受和县城小学公办教师一样的工资。在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这项政策更有吸引力。

(2) 从社会空间上看, 增强农村师资的根植性。

在师资招聘时, 把目标锁定在有农村背景或其个性、教育经验适合或者愿意生活、工作在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在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时, 为新来的教师提供人性化的指导, 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入门期;然后向他们提供费用低廉的大学远程教育课程来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继续教育, 获得新的职业技能, 有利于他们克服孤独感、获得安全感。在生活上, 为他们与有经验的同事和家长交往提供机会, 邀请新教师参加学校所在地各种活动, 以增强他们的社会根植性。[2]

(3) 做好教师培训。

曹慧英 (2007) 谈到“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的培训模式 , 即: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到农村小学 “顶岗实习”, 顶替准备来师范学院接受培训的教师的岗位。这些成人教师的学习有自己的特点, 他们自学能力强, 有实际工作经验。他们需要的是对自己经验的反思, 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欠缺有目的地进行学习。[3] 实施“学生顶岗实习, 师资置换培训”办法, 探索一种既可解决学生实习问题, 又可进行教师置换培训的合作模式。[4]

这一模式的优势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体现了“合作、 互利、 双赢”的原则;二是“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 的模式既具有英国 “以学校为基础” 的教师培训的优点, 又具有美国 “教师发展学校” 的特长。它不仅解决了师范生实习难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高校与中小学建立起“合作、互利、 双赢” 的新型关系。在培训内容上, 注重开展需求调研, 了解农村教师对培训内容的特殊需要, 切实体现农村小学教育特点。 按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依据乡村实际生活, 造就乡村学校教师” 的理念进行培训。

3.获得资金和政策的扶持

改善办学条件、引进刚毕业的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根本上讲都要靠资金。钱从哪里来?首先农村小学新进教师工资的资金不能从下面来——村民那里收取;又不大可能从上面——乡镇财政中来, 很多中西部农村没有相应的乡镇企业创造出足够的财政收入;也不大可能从县财政里面来, 一个县按20个乡镇算, 每个乡镇50名教师, 每位教师每人每年2万元待遇算就是2 000万。靠农业为主要收入的中西部县级财政能保证不拖欠现有工资就是目标了。

曲恒昌 (2003) 提出建立规范有效的政府间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法国的中央财政通过国民教育部把全国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直接划拨到教师个人账户, 从而承担了70%以上的义务教育经费;地方政府只需负担份额较小的基建和行政费, 同时辅之以政府间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对处境不利群体和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德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州政府承担, 它将教师工资直接划拨到教师个人账户, 约占义务教育经费的大约75%, 另有少量经费由州转移给市镇政府。英国、美国基本上也是如此。[5] 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 付可以有效地填补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可以保证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如果全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的工资都是由中央财政承担, 那么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局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三、结语

义务教育是对每一个人的发展进行的最起码的教育。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其公平的内涵就应界定为每个适龄儿童都获得相同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切实行动起来, 转变观念, 创新制度, 加大投入, 招募教师将会改变农村公办小学发展的困境。同时也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农村教育发展亟待三大突破[N].中国教育报, 2009-06-02.

[2]丘兆逸, 黄德凯.民族地区农村师资问题浅析———以核心-边缘理论为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122-125.

[3]曹慧英.高师院校参与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 (12) :9-10.

[4]张学仪.“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的实践与对策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5) :42-45.

重庆专科学校公办的有些学校 篇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始建于1965年,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农村公办学校 篇6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甘肃近日召开2012年省属民办学校(机构)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进修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民办学校将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社保等待遇。另外,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及户口办理等方面,享受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学生的同等待遇。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同样享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同样享受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所执行的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制度与公办高等院校学生一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同类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同等国家助学金优惠政策。

据新华网消息,新加坡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后将停止公布中小学阶段考试优生榜,但在所有全国性考试中都会列榜公布成绩最好的学生名单。据新加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停止公布此类榜单的考试包括小学毕业考试,中学完成4年教育之后分流学生的“N水准考试”,以及快班学生在中学第四年、普通学生在中学第五年结束后的“O水准考试”。新加坡教育部希望通过这种改变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过度注重学习成绩。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考试成绩完全不重要,该国学习好的学生仍会获得奖学金等奖励。

nlc202309031503

公办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 篇7

大量的中小学校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建设发展后, 都努力向社会展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比较常见的是宣传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的特色, 教学的特色通常是宣传学校在某种技能或专长的培养上的能力, 如计算机、艺术、数学、外语、体育等, 这些特点容易量化, 可以以数字方式表现出来, 如有多少人参与, 获得了什么成绩, 相对于同级学校有什么不同等, 都可以直观地向他人展示和宣传, 大部分学校都采用这种方法, 教育的特色则是强调对传统认知教学中空白的补足, 表明自己拥有更全面的五育教学内容, 如强调感恩教育、爱心教育的基础道德教学, 或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并行教育等, 这些特色不易量化, 主要还是依靠宣传和口碑, 实现起来比前者要困难些。这些特色显然只是某一方面的表现, 只是学校特色, 不是特色学校, 它是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阶段性目标的表现。在外部特征上比较像美国的“磁石学校”, 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磁石学校”项目是一个学校特色建设项目, 它希望的磁石学校是办学特点鲜明, 具有专长教育科目, 在教学方式, 生源资格、入学考试上都与其它学校有区别, 它是一种有特色的学校建设项目, 但还不是建设特色学校。而随后进行的“蓝带学校”项目才是一个普遍性的解决方案, 才更接近目前我国教育专家们所希望的“办出自有的特色”的要求。“蓝带学校”的特点是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学生核心和支持;学校组织和文化;挑战性的标准和课程;主动的教学和学习;专业社群;领导和教育活力;学校、家庭与小区伙伴关系;成功指标。这个特征体现方面和我国现阶段对特色学校考查方面基本是一致的, 只是蓝带学校的特色叙述是从社会层面, 而我国主要是从学校层面。这两个项目都是美国教育部门以外部激励和市场调控的手段促使学校形成明确的办学特色, 努力实现办学目标。它对办学特色并无一定之规, 而是指明目标任其自行发展, 以市场反应来表现对你发展目标的认同程度。学校的建设过程完全是自主的, 教育主管部门不会干涉, 它们对学校的建设只有辅助、评价等功能。

参考“蓝带学校”是因为它的目标、评价方式和我们目前进行的特色学校建设有类似性, 但我们和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产生背景, 这个产生背景可以解释目前我们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大部分问题。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 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统一规划和管理, 各个地区的同等级学校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人事调配、财务运作上, 都按照统一计划设置运作, 这就形成了学校除了名字不同外, 其它方面基本是一样的, 同一地区的学校相似度更高。这种学校都以完成一定质量、数量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和现在不同的是, 学校只需要对主管部门负责, 不直接对市场和社会负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将教育体制和其它体制接轨, 逐步实现教育系统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将原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外部驱动方式, 改变为学校内部驱动适应市场的方式。而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就是希望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主动思考, 主动完善, 主动适应, 摆脱过去等指示的被动局面, 增强学校在新体制下的运作生存能力。但是许多学校还停留在计划体制思维模式中, 以为建设特色学校又是一个计划体制给予的生产任务, 因此它们学校的特色建设就不是我要建成什么特色学校, 而是我要怎么才能让人家认为我是特色学校。抓的不是内部建设, 而是外部表现, 用学校特色来代替特色学校, 期望尽快完成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 实现上级交代的任务, 实际上仍停留在外部驱动方式。它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不管自己愿意与否, 市场体制都在一步步改变它们在新的教育体制中的角色。很多学校希望主管部门能发个公文明确指明自己进行特色学校建设的方向、步骤, 任务。而完全忘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绝对因素是内部建设, 主管部门如果发文指明方向, 那特色学校就没有学校特色了, 只能表现出主管部门要求的地方特色。比如“五个校园”的建设计划也只会提出硬件要求, 不会在各自特色上做过多限制。特色学校建设不是目的, 它只是手段, 对学校自身而言是实现对市场化体制的运营转变过程, 是将原来适应计划体制的那一套管理方法转变为适应市场机制, 是尽快在体制转型期实现自身实力增强的方法。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 而只是将特色学校建设当成一项任务, 那公有制学校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 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这绝非危言耸听, 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已有大量公有制学校停办的例子, 参考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经验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后的这7年, 教育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公办学校之间哪种谁也不会被淘汰的体制内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教育体制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非公有制的学校已经由出现到普及, 不仅在中心城市随处可见, 而且在二线城市和农村也占了一席之地, 它们以更灵活, 更有力的方式在抢夺生源, 将市场体制的特点和作用带入到教育系统中。它们为了生存会细分生源类型, 考虑家长需求, 形成能吸引特定学生的特色, 它们可能在主观上并没有明确的想到要建成什么特色学校, 但生存的需要会使它对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响应和调整, 在客观上逐步变成了有特色适合存在的学校。如在中心城市的民办中学大都会将国际化、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特点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希望自己后代有更大发展空间的需求, 而在二级城市往往会以同等教学质量下, 更友好更全面的服务来吸引生源, 这就使非公有制的学校不仅在高端也在低端和公有制学校抢夺生源, 掠夺它们的生存空间。特色学校建设实际是学校健康发展继续生存的内部要求, 因此转变特色学校的建设思想是建设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能建立起自己地位和展现自己实力的学校就一定会由落伍走向淘汰。

建设特色学校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 涉及到很多方面, 粗略来看可以归为内外两个方面。在内外两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甚至决定性因素的就是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校长的职能和权力描述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 是一个内外因素的连接点。“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 (注:《陶行知文集》,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106页。) 这个观点就有了立足点, 原来的计划体制下学校, 校长只是执行者, 不是决策者, 所以在计划体制下这句话是不准确的。关于校长对特色学校建设的作用已经由大量文章讨论过, 辜伟节在他的《特色学校与校长个性》一书中更有详细的分析。这里也就无需重复了, 但还是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校长性质, 二是校长任期。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任免校长的方式已经逐渐由委任制为主转变为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和选任制并存的方式。非公有制学校大都采用聘任制, 公有制学校则会因为历史或地域的原因各个学校略有差异但都可以归入这四种方式。不管是那种方式在实践中都证明可以选出高素质适合学校的校。但是, 对公有制学校来说不管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同意。所以同样是校长的确立, 非公有制学校是以市场评价来左右经营者对校长的选择, 公有制学校则更多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地教育发展的判断。虽然都是自上而下, 但非公有制学校在做决定时会将利益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而利益的产生取决于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这就决定了非公有制学校的校长选择是市场导向的, 它们的运作方式更多时候是资本提供者和运营者的关系, 运营者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必须给社会提供有特色的服务和有吸引力的产品, 它不得不在市场压力下建设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生存。而公有制学校的校长是行政成分多过市场部分, 这点只需要注意到校长的行政身份就可以看出。特色学校的建设对所有学校虽然都一样, 但驱动力是完全不同的, 非公有制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是不得不进行的生存适应活动, 一旦失败就意味着经营者的实际利益的损失;而公有制学校运营者的行政身份, 使自己利益和学校利益联系并不紧密, 学校建设活动的失败一般不会或很少损失运营人的经济利益, 所以基本不存在生存压力。所以两种校长的根本性区别就是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官员, 在市场经济下商人的适应度毫无疑问是高于官员。所以公办学校的校长除了教学、管理能力外, 还需要具备市场适应能力。对校长的能力要求清楚后, 可能采用更多相关人员参与和多种方式综合使用方式来选拔。具体地说就是在“公平”原则下, 让直接和潜在利益方提出的候选人通过考试方式确定选举资格;在“公允”原则下, 采用选任制的手段进行再次筛选;在“公正”原则下, 借助利益方的统一意见来最终确定人选;要在“公开”原则下, 倡导任期届满评价制度以实行严格的管理成效监控。这种方式实际是弱化了主管部门原有的管理者角色, 将他们变成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参与者和服务者, 而将家长、学生、社会、教师等直接利益者的参与作用凸显出来。一个学校由确立特色方向到形成自有特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牵涉到诸多方面, 无论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特色出现都不易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 既然校长决定了学校的特色, 那现有的校长任期大都为3-5年是否合适就是一个问题了。耶鲁大学校长列文曾在中国大学校长上发言说, “我认为, 给大学校长的时间至少应该是10年。”虽然他谈到的是大学, 但正在进行学校转型建设的中小学又何尝不是如此。3-5年的任期恐怕只够校长完成特色学校的一部分建设工作, 形成有特色的学校, 10年时间可能也只是让学校初现特色, 而且给校长过短的任期, 可能还会导致校长不思进取, 注重短期利益, 急功近利, 难以按照办学规律办学。同样过于频繁的校长更换无疑会影响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稳定关系, 影响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形成合力及促进学校发展的能力。参考一下国外的情况, 可以看到任期限制并不是必须的, 如美国中小学校长在任期限的长短, 通常取决于对其进行评估后的结果。杰出校长任期不受年龄限制。德国小学校长任期各州无统一规定, 一般先由主管部门暂聘2年, 期满后, 再确定聘任年限;中学校长由选举产生, 选举办法和任期各州不同。法国教育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型行政管理体制。中小学校长的任期一般为3年, 但可以连任, 连任期数并无规定。因此在学校建设转型期应该给校长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建设上。

解读中国公办高等学校的法人制度 篇8

高等学校是我国社会有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对公办高等学校的改革,其改革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如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投资体制等几个方面的改革之后,逐渐向更加深化、细化的阶段迈进。现代高等学校制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主要目标具有以下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一方面,大学是自主的法人实体;另一方面,大学的治理结构是责、权、利并行。因此在公办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过程中,法人制度的完善需要在与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磨合中得到落实。

一、中国公办高等学校法人的基本含义

法人是团体型的组织。综合不同性质法人的共性特点,可以得出法人必须具备几条人格要素,即拥有独立的财产、思想与责任。在我国,法人的分类主要是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两大类,这其中非企业法人又可以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三大类。高等学校法人的定义是:根据《高等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社会团体组织、个人投资或合资公司的自主经营承担民事责任,并从事高等教育服务活动的特殊法人。另外,高等学校的法人具有非营利性法人、事业单位性质以及公务法人等三种法人性质,且他们还具有学术组织的特性。

二、中国公办高等学校的法人制度发展的矛盾及主要问题

(一)主要矛盾

在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为理论上的矛盾与冲突和实践中的矛盾与冲突,其中理论上的矛盾与冲突主要有:

1. 高等教育传统理论的现实碰撞

在中世纪的大学中,依照传统都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教学管理理念,行会组织形式是可以影响其内部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的最重要力量。在漫长波折的公办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之中,使高等学校设置变迁的主要路径就是借鉴外来的经验与制度,以“西学东渐”及“北大改革”等为代表的改革运动使得大学自治的高等教育传统在中国得以传播定根,虽然“大学自治”的实现由于集权思想和计划制度受到理论限制,但是其核心思想还是在本土得到扎根。

2. 教育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困境

虽然在理论上,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比较明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市场经济承认并且允许团体或者个人通过有序的竞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会造成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失去本应有的效果。

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举步维艰

新制度经济的核心是产权理念,在当今学校产权的问题上,对学校和政府之间界限的划分并不是很清楚,处于一种模糊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高等学校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财产都是在国家进行大量投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而,高等学校的资产应该归学校所有。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新制度经济学要求建立权责利比较明确,产权也较清晰的产权关系,并且一直作为高等学校法人制度与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基础,但是现实中的困境与制度的缺陷却总是使之举步维艰。

(二)主要问题

目前针对高校中的法人制度治理结构,大多数的学术界研究人员将其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指的是由大学内部的管理层或者是在校的师生组成的;而外部的治理结构则是指由政府、社会以及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外部结构。中国公办高等学校的法人制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要缺陷引起的,主要有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缺陷与外部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

1. 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主要缺陷

国家高校中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对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高等教育的管理机制产生的影响而引起的。基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我国高校的法人制度的内部治理结构的本质是由中共基层党委的领导在高校中实施校长分工负责制度,此制度主要包括了针对政治、行政、学术以及师生个人权利四个方面的内容。

(1)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了公办高等学校的管理体系必须要贯彻施行党委决策、校长执行、纪检监督三方相互制约平衡监督的方针,但是又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区分党委和校长之间的区别,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会受到我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的影响,这些局面都会造成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对于学校的领导、政策的执行以及监督方面的配置出现严重失衡的局面,且治理效率也十分低下。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深入,社会环境对高校造成的压力和问题变得愈发的多元化以及复杂化,并且对于资金和人才的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传统的校长单方管理模式对现在的高校管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行政权责与学术权责不协调。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得以发展的根本,但是由于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管理太过严重的现状,使得学术研究之中的自主性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限制。通过对国外高校成功管理经验的借鉴,可以得知,若一所高校想要在学术方面获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必须要注意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并且传承学术的研究成果。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要确保学术交流的自由化。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寻求改革创新,但是在高校中普遍还是利用行政权力对学术管理进行干涉,甚至是包办所有的学术事务。在我国公办高等学校中行政权责与学术权责之间不协调的主要表现是弱化学术权力、制约学术的自主性以及不够重视学术地位等等。

2. 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

目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是在我国各地公办高等院校中普遍施行的管理制度,在这个管理制度中,校长以及副校长的人选由政府直接干预任命,同时政府还承担了高校教育政策以及高校办学宗旨的制定责任。在高校的管理中,不存在自主性,自主性形同虚设,校长只在其中起到报告传达的简单作用,这样的管理方式在本质上是政府通过控制校长来对学校进行直接管理。尽管在法律上,高校独立的法人资格早已确定,但是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之中,这种主体资格并不健全,政府仍然通过使用行政的手段干涉高校管理工作,使高校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权很小,无法根据自身的发展制定出适合的管理制度。同时,又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特殊性的影响,使公办高等学校的经济来源非常单一,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拨款为主,这也造成了高校的发展受到现阶段其与政府之间不稳定的财政关系的影响,十分有限的拨款使得高校经济能力不足。

三、建议

(一)对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1)对治理结构中的权利结构进行完善,并且必须对三方之间的制衡制度进行强化,在这个基础之上,明确分离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相关团体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且明确关系网络中各个环节的权利与责任,真正地做到三方制衡的局面。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变,学校作为管理的主体,社会积极参与,并且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自我定位,制定相关章程,切实保证制度的透明以及确认各方的地位,保证高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2)明确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必须对学校中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分工,不能够同时兼任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两方面工作,并且需要清晰地明确学术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界限,双方之间不能够相互干预;完善学术组织的职权以及运行机制,发挥学术权力在各个方面中的主体作用。

(二)对外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政府和高校两者的权利责任管理必须要进一步地明确与改善,政府必须将权利移交给高校,使高校拥有自主的经营管理权。在不违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之下,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高校需要自主设置办学的方向、学科建设以及学术研究等。在符合政府对高校的教育规划的前提之上,形成具有民主性且学术氛围十分浓厚的高校法人管理治理结构。

结束语

高等学校是一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有机体”,现代的社会已经对现代高等学校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给予了极大地重视。对高等学校关注程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要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同步改观。高等学校法人制度正是在关注高等学校发展与建设的现实需求下展开的。高校的法人地位在我国的法律中得到了确认,并且对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权利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但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在所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中,核心就是认识和协调“大学自治”和“政府控制”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效地推进其在体格合理的法律框架中进行推进。必须建构一种合理的关系模式,确切双方的权责范围,努力寻求之中的均衡。

摘要:目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由旧管理制度向着法人制度演变过渡。尽管处于这个特殊时期,我国法人制度的建立仍然受到政府集权式管理制度的惯性影响,在高等学校的自主管理办学权利与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利之间依旧存在着矛盾与冲突。阐述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的内在含义,指出在其建立与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分析这些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符合当前我国高校法人制度发展趋势的建议。

关键词:公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办学自主权

参考文献

[1]张涛.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2.

农村公办学校 篇9

(一) 入学机会不平等

1.缴纳费用高

目前, 大多数城市的学校收费仍然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双轨制”的歧视性政策。此外, 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课本费及杂费外, 公办学校的隐性费用高。因此, 农民工子女往往被高费用的“门槛”挡在了校门外。

2.入学条件高

农民工子女入学还存在非经济因素障碍。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要办理繁琐手续, 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而且未必能够顺利办成。如果没有这些手续, 当地公办学校则以此为由拒绝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二) 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

1.教育形式不同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少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重点学校就读的比例 (9.2%) 远远低于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 (72.2%) [1]。并且, 有些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 人为地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基于家庭背景对学生群体进行强制性分类, 实行“同城隔离”的分校教育或“同校隔离”的分班教育, 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难以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

2.教学和评价的不平等

有幸插班到混合班的农民工子女, 和城市学生在同一时空下学习, 面对同一教师, 理应享受平等的教育。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并且, 在评奖评优、参加竞赛和课外活动中也受到限制, 无法和城市学生享受平等的机会。

(三) 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平等

进入公办学校的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 由于学习基础差, 加上教学环境改变, 教材进度和难度的差异, 教学方法的不同, 影响其学习效果。与城市学生相比, 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并且, 由于我国现行的是“户籍管学籍”的升学制度, 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升学问题。受到非户籍身份的限制, 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 往往不得不回到原籍所在地继续升学。

二、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变迁

1.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美国社会学家帕金 (Frank Parkin) 认为, 任何社会都会建立一套程序或规范体系, 使得资源和机会为社会上某些人享有而排斥其他人。排斥方式有两种:“集体排他”和“个体排他”。[2]我国的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排他”性的屏蔽制度, 阻止农村人口总体与城市人口总体分享某些机会和资源。天然的制度身份差异导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享受“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不同国民待遇。在“户籍管学籍”的属地管理体制下,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 户口成为他们在城市中平等接受教育的“瓶颈”。

2.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

社会转型以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 劳动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但是, 义务教育体制的调整滞后于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目前, 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的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城市普及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市、区教育财政负担, 教育经费按户籍学生数下拨。因此, 一些学校和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城市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 对于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仍持排斥态度。可见,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的问题实质上是“政”的问题, 是中央与地方, 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的表现。

(二)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 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执行角度解读现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 发现它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第一, 合法性不高。教育政策只有被利益相关人所接受、认可, 才具有了合法性, 并能够有效地执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流入地政府需要对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利益重新做出调整和分配, 这必然将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平衡而引起利益冲突。同时, 有些流入地政府担心会产生“盆地效应”, 难以接受、认可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 其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第二, 政策资源的不充足性。任何政策的执行, 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没有新资源支援, 面临经费、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流入地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不高。第三, 欠缺必要的明确性。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 是政策执行者的依据[3]。但是,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缺乏明确性。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出现政策失真问题也就不可避免。

(三) “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下的学校教育

农民工子女入学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和教育资源短缺, 给学校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带来一系列问题, 因此公办学校为维护自身利益, 以各种借口来少收或拒收农民工子女, 致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入学机会上不平等。对于受教育过程机会不平等和取得学业成功机会不平等的原因, 下文将运用一定的社会学理论加以探讨。

冲突论教育社会学创始人韦伯认为, 社会成员之间或因经济状况, 或因权利地位或因文化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身份集团, 这些身份集团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公民划分为制度身份等级不同的“乡下人”和“城市人”两大利益集团。城市居民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占有上处于绝对优势, 使得城市居民形成了身份优越感和对农民的排斥、歧视的文化心理。如今, 城乡二元结构变为了城市内部的城市居民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隐性二元结构, 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由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制造”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和社会排斥、歧视, 加之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乃至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差别。一些城市教师和学生以“城市人”的优越感自居, 误解、歧视、排斥来自群体之外的“他者”——农民工子女, 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了不平等待遇。

(四) 弱势状况的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

据有研究调查表明, 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家庭中, 可以用来帮助子女获得教育机会或较好学业成绩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 体力劳动者三方面的资本都相对较少[4]。相对于城市家庭, 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处于弱势状况, 强化了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

1.弱势的经济资本及其影响

面对公办学校各种名目的收费, 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 家庭经济资本低下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平等的重要障碍。并且, 经济资本的弱势状况, 限制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由于缺乏学习的物质保障和学习场所, 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业成就的取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弱势的文化资本及其影响

布尔迪厄认为, 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1) 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期望来自惯习, 是人们对客观可能性的主观内化和领悟。每一个个体的选择行为是考虑其社会阶级客观机会结构的结果, 他们把自己从某种教育机会中排除。但有调查显示, 与城市学生的父母相比较,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相对比较低[5]。农民工子女关于教育的抱负又深受父母的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 不利于他们取得学业成功。

(2) 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耐用品拥有量可以反映出家庭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状况。有调查结果显示, 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电子设备和图书、报刊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低于1999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的农村儿童的情况[6]。显然, 与城市家庭相比, 农民工子女家庭拥有的客体化形态文化资本则更处于劣势状况, 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物质资源。

(3) 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据某项调查显示, 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文化程度有约半数左右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 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少, 具有大专以上高学历者只占较小比例, 且仍有一定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7]。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他们对其子女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弱势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

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外部的社会资本和内部的社会资本。家庭外部的社会资本主要指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主要指亲子关系。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在与城市居民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表层性[8]。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交往上呈现出油水不沾的分离状态, 这将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与教师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难以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 不利于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时, 作为家庭内部的社会资本重要构成的亲子互动对学生学业成有重要影响。但是,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整日为生计而奔波, 无暇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 致使亲子关系疏远, 甚至对立, 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对策

(一) 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实行就近入学制度

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就是要求取消黏附在户口上的利益差别, 逐步建立“自由迁徙、自主定居、籍随人走、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打破二元社会格局。依据新《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 农民工子女具有在法定监护人的工作或居住地就近入学的权利。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常住人口取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 实现受教育权利由“身份制”转化为“公民制”。

2.从法律、政策上明确教育责任主体, 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修订现行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法律、政策, 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针对流入地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 实施问责制, 督促流入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并且, 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为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 国家的公共财政应该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给予支持, 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 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 农民工在流入地履行了纳税人义务, 流入地政府应该承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 可以从农民工交纳的税额中按一定原则和培养费用比例转拨给教育部门, 以补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不足。

(二) 构建平等、多元、无歧视的学校教育

1.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求”的教学和课程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 既要在行动上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更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子女, 构建平等、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 一视同仁地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同时, 应该包容和尊重农民工子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 研究具有接纳性、适切性的教学内容, 编制符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校本课程, 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要”的差异教学。

2.采取多元化评价和灵活的管理办法

教师应该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实行多元化评价, 发现农民工子女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同时, 学校在制度层面上也要取消在评优奖励、参加竞赛等活动中的身份限制, 实现平等的教育评价。并且, 学校应该尽量简化入学手续, 实行灵活多样学籍管理和收费制度, 以适应农民工子女的特殊需求。

3.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教育辅导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促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交往, 结成“一对一”的伙伴关系, 增强城市学生对农民工子女的理解和接纳, 改变农民工子女交往的封闭性。并且, 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后出现的学习、心理适应性等问题, 采取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措施, 促进农民工子女更好地适应、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三) 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

1.改善家庭的经济资本

政府和社会需要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 尊重和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清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且, 对农民工实行教育关怀, 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改善其经济生活状况。从而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上学难”的问题,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物质教育环境。

2.提升家庭的文化资本

农民工应该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 从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 社会支助系统尤其是社区、学校, 应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促进其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合理化。此外, 应该整合社区、学校的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 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共文化资源、活动设施和场所, 来弥补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3.加强家庭的社会资本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访和组织家长会,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改善亲子关系;家长也应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这既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理解, 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形成教育合力, 对农民工子女采取一致的持续性教育行为,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前, 城市公办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要途径。但是, 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取得学业成就等方面均存在机会不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落后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 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欠缺, 以城市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的弱势状况。要解决教育平等问题, 必须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平等、多元、无歧的学校教育;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

参考文献

[1]邹泓, 等.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 2005 (2) :3.

[2]Frank Parkin.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53-58.

[3]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91.

[4]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162.

[5]周序.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J].国家教育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 :74.

[6]关颖.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天津市青年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 2002 (5) :11.

[7]吴恒祥.关于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状况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 2003 (8) :34.

农村公办学校 篇10

这份《关于推进县 (区) 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 用3至5年实现县 (区) 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 以达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

根据中央部署, 我国到2020年, 将率先在县 (区) 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对绝大多数地区而言, 主要是在县 (区) 域内操作。

意见指出, 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 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近年来, 城乡间、学校间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差异已成为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 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的择校难题。教育部支持鼓励各地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农村公办学校 篇11

在文汇新市民小学支教一年,感受颇多。这里的老师质朴,工作踏实,在待遇不高的现状下能沉下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值得“老师”这个称呼;这里的学生单纯,学习想上进,但苦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这里的管理者更多的像是经营企业,而不是让老师在这个平台能发展什么,让学生能得到什么。这也是新市民小学的一个普遍现状,如何让文汇这样的新市民小学的德育工作能有零的突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

一、学习迁移,构建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文汇小学在支教老师进驻之前,德育工作可以说是空白,学校没有总的德育工作目标和计划,老师在教育教学时也没有明确的德育意识。鉴于此,支管老师借鉴卢实的成功做法,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工作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务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就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

(一)落实制度,确保德育有章可依

在学期工作会议上,支管领导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教务处和德育处,并就该处室的具体工作向老师们详细说明,让老师们明确,在一个机构健全的学校该如何开展各项工作。然后,在班主任培训会上,德育处负责人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让老师们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班主任老师能否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的,并落实到班级教育中,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支管老师和办学人反复商议,反复考量,最终由德育处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老师进行评优评先,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事实证明,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比以往更甚,而且也稳定了一支育人队伍。

(二)激励考核,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考核细则从酝酿、制定出台到实施,班主任老师的态度也从观望、等待到竞争,可以看出,《班主任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每月一次的主题板报,班主任精心设计;每月一次的家长沟通交流会,班主任认真筹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讲话,班主任悉心辅导。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积极宣传,认真组织;每天两次的课间出操,班主任认真指导。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量已经与我们本部的班主任基本相当。

三、改变观念,团结科任老师德育力量

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力量,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环境建设,体现学校德育初步成果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文汇新市民小学在校长室建议下,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宣传栏、阅览室,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面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中高年级轮流进行主讲,主题鲜明,常常引得校外百姓驻足观看、聆听。另外,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图书漂流活动,广播操比赛、家校联系等,这些环境布置与活动,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多方整合,初步形成学校德育网络

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长了解了新市民学校在支管老师的引领下,学校的办学思路逐渐与公办学校靠近,逐渐认可新市民学校老师的工作。社会实践活动与公办学校的同步开展,让家长认识到新市民学校的收费日趋规范。来源于社会力量的防火安全讲座,让家长看到了新市民学校活动的丰富。

农村公办学校 篇12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办,职业学校,主力军作用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文件颁布以后,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学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级政府都开始重新为发展职业教育作规划、定目标、提措施、增投资,这是好事情。《决定》给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注入了强心剂,也给公办职业学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这个压力就是公办职业学校如何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浪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想法。

我这里所说的“公办职业学校”指附带中职办学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公办职业学校)。

公办职业学校近几年来不能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原因分析

公办职业学校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培养的学生大多都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中坚,一些到现在还是单位的顶梁柱和领导。然而世事难料,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原来招生稳定,办学红火的大多数公办职业学校发生了招生难的问题,不少学校关的关、并的并、升的升。当前仅存的公办职业学校除极少数恢复元气、得到发展外,大多数公办职业学校还处在求生存的艰难境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构建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出现偏颇是导致公办职业教育滑坡的根本原因。国家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大肆扩招;大学的扩招又引发了高中的扩招;公办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取消了包分配的政策,结果是学生和家长都把“上好小学——上好中学——上好大学”作为奋斗的目标。在大学扩招的同时,也引发了中专学校的合并热和升格潮。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一味地追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顾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而采取高收费、乱收费,结果导致了高校大学园区建设中的圈地运动,导致了今天穷人的孩子更加上不起学。如今社会的尴尬局面是一方面大学生难以就业,而技能型人才又严重匮乏,国家不得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又出现公办职业学校鲜有人上的困境。

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是导致公办职业教育滑坡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接受了三四年职业教育或四年本科教育的人在就业上还不如有关系的人就业来得快。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参加一次就让学生和家长伤心一次,大学生就业尚且如此艰难,中专生和技校生的就业可想而知。上学和不上既然差不多,那还不如读完中学就去打工挣钱便成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心态,也就成了中专和技校招不来生的实际原因。

允许公办、民办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承担相同使命是导致公办职业学校招生难和难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是穷国办大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民办教育和县级职教中心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现在的情况是现有的一批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相当完备的公办职业学校招生情况已然不容乐观,可我们却对当前人口在逐年减少、无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事实认识不足,允许公办、民办、县级职教中心一起上,搞职业教育和培训。这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县级职教中心无论是从办学的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无法与公办职业学校相提并论,但在县办职教刚性政策的要求下,还得硬着头皮办学。于是乎就发生了行政长官强令本县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保证给本县职教中心送多少学生,否则问责等现象。这种生源地方保护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和经验、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具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具有优秀师资队伍的公办职业学校年年招生难,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于国于民,大为不利。

公办职业学校自身管理体制落后、办学机制不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办学特色不鲜明等也是导致公办职业学校招生难和难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就难以增强,办学潜力就难以挖掘,人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主力军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政府调研主导,发文明确公办职业学校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004年6月份,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同志曾在宝鸡召开的全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作……在进一步分析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总量、在校生人数以及2004年的招生数量后,他还指出“事实上,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拥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资源,仍然是而且还将继续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体力量,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完全可以说,在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承担起主力军的任务是完全有基础和条件的”。教育部领导的讲话在10年前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只在讲话中明确还不行,必须印发文件,紧抓落实,有对公办职业学校实实在在的支持,才能使其真正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以公办职业学校为主的多元办学格局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的精髓和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样,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加快发展,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理清思路,理顺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并使其在同一片蓝天下持续、和谐、稳定的发展。

1. 要理顺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关系,就必须遵循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做到有序竞争,科学发展,避免职业教育打混仗的局面。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对教育资源情况进行摸底。一是对全国所有职业教育学校的现状和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进行全面的摸底,摸清楚所有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办学机构的实际办学质量和办学能力,然后根据摸底的结果确定发展谁,鼓励谁,限制谁;二是要对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资源进行摸底,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是“十二五”期间乃至“十二五”以后接受职业教育的资源,然后确定要建设多少所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并明确哪里建,谁去建,什么时间建。这样,就可以整合教育资源,避免盲目建校、重复建校、分散资金、浪费资金等问题。

2.要理顺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关系,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做到有主有次,分阶段、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建议做到:在财力的分配和师资培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支持和考虑公办职业学校和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的县级职教中心;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上要切实落实“招生数量大体相当”的比例要求;在招生政策上要严令禁止地方生源保护,让学生有充分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在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上要整顿社会力量办学,根据地域资源情况,精心筹措,切忌重复建设;在人才招聘时要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才能促进国民素质普遍化提高。

公办职业学校要加快内部改革步伐,切实承担起主力军的重担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因此职业教育主力军地位不是靠别人赏赐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办学实力体现出来的。公办职业学校要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势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就要努力做到:

1.转变办学思想,强化技能培训。

当前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学校要围绕如何能够让学生尽快掌握一种安身立命的生存技能开展教育,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在传授适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走出学校即可胜任工作。

2.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办学模式。

专业结构调整速度慢是一些公办职业学校不能迅速走出困境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家急需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公办职业学校要把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放在急需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固守原来的学校性质而不调整专业结构,在办学的模式上也要灵活应变,不能固守单一的办学模式。

3. 引进民办机制,突破体制束缚。

民办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其机制灵活,决策速度快,条条框框少。在当前公办学校不能突破体制约束的情况下,只能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引进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人事管理上,可以实行公开招聘和自主临聘相结合的办法;内部分配上,可以学习借鉴民办学校的分配办法,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4. 舍得花钱投资,扩大对外宣传。

公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钱,因为缺钱就不愿意花钱作宣传;另外总认为自己社会声誉好,原来的社会知名度高,不用作宣传。殊不知当今社会“酒好也怕巷子深”。因此,公办学校还是要拿出适当资金进行社会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时时向社会各界提醒自己的存在。

5. 招生就业两手抓,以就业带动招生。

招生就业两项工作是各个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两手抓、两不误,而且要把就业放在与招生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只有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让家长感到孩子有前途、致富有希望,才可能进一步带动招生,从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完成政府赋予公办学校主力军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期。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

上一篇:建筑工程桩基质量控制下一篇:生育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