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

2024-06-18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精选8篇)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 篇1

参加第三届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心得

Xxxxxx xxxx 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12月1日-12月2日河南濮阳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参会期间,我们参观了四所濮阳县小而美农村小规模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对我触动很大,它们丰富的特色课程,精彩的社团活动,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本次年会中,来自教育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作了许多场精彩报告,使我明白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走内涵发展。参加了本次年会,我作为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对自己所在的学校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计划。今后我将从以下几点,将我校打造成为一所小而美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一)、强化师德建设,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体教师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校和教师良好形象。

2、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和理论水平。学校要鼓励年青教师要虚心好学,保持着较强的上进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学校设立教师考勤记录制度。加强年轻教师培养,形成好学上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学校也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活动,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帮扶活动。

(二)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在常规教学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教研活动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教师们只有清楚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研究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根据县教体局的相关文件在教育活动上相应制定了相关方案,进一步完善教研方案,使得教研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开展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的课题研究。学校积极为教师搭建教研活动平台,学校组织定期开展公开教学活动,积极派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条件。

(三)、细化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少先队活动、手抄报、红领巾广播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保护环境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大力开展班风评比、学生学风评比,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教导处每周重点整治,包括仪表、迟到、早退等现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2.深入开展学校的特色活动,每次活动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如开展“孝道”、“帮扶活动”、“文明礼貌教育”等,要进一步细化要求,深化内涵。活动宜精不宜多,要在面上下功夫,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要在实效上做文章,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学校。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下学期,我们要继续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五)、强化校园环境的管理,保证校园洁净、舒适。

一是继续抓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少先队和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各种集会、班队会和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人人讲卫生,个个讲文明”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值周教师的作用,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的巡查,在每周升国旗时进行评比排名,以提醒全体同学。

二是重点抓校园卫生死角和教师宿舍卫生。卫生管理人员要抓校园卫生死角。如垃圾站及附近的环境卫生、男女厕所的卫生;抓好各科室的卫生、进一步完各科室的文化。时时刻刻保证校园洁净、舒适。

(六)、坚持规范办学,优化学校管理。

1.今后、学校继续按照课程计划,严格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开足课时,并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授课,保证任何学科不被侵占。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创新、完善阳光体育活动(七彩阳光广播体操、写字操、韵律操、丰富自由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书法兴趣小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象棋兴趣小组、轮滑兴趣小组)。下学期,学校计划利用现有的花园创建师生种植业实践区(种植各种花、草、树木),通过师生亲自动手种植观察,增长见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保证学生每天活动时间。

2.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个学生,提高学生及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

(七)、创新家校合作机制,打造开放式校园。学校及各班要进一步创新家校联系机制,践行展示、交流、指导模式的家长会。通过开展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主动融进校园,走进师生,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分享孩子的成果;走进班级,面对面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走进课堂,感受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生本课堂。通过打造开放式校园,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更好地支持教育。

2017年12月12日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 篇2

“复式教学一家亲”QQ群 (289848771) 由兰州大学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于2013年1月创建。复式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 该中心连续承办了数期“国培计划”—农村边远小规模学校教师短期集中培训, 有数百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了培训并相互结识。他们迫切希望在此后的工作中能够加强联系与交流, 不断在岗位上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中心考虑到广大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需求, 为他们搭建了“复式教学一家亲”QQ群这样一个方便高效的学习交流平台。

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而言, 需要的是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的交流媒介。QQ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 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QQ群, 它强大的群聊天、群邮件、群相册、群共享、群公告等功能, 极大地方便了成员交流讨论、交换信息、分享资料。在群里, 教师们可以就某个问题各抒己见, 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为教师带来灵感和启发。教师在遇到疑问时可以及时向大家求助, 相互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育资源。

在“复式教学一家亲”QQ群里, 教师们讨论的话题主要关于教学现状、学校管理、班级建设、学生学业问题、具体学科教学设计、教师培训进修以及教师待遇等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了解到其它地区、其它学校的教学情况,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遇到困惑、难题时, 能及时向同行请教, 尽快得到回复和帮助。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 在QQ群里, 集体智慧得以最大程度上的显现。截取“复式教学一家亲”QQ群的部分聊天记录, 以飨读者。

2013-02-24

江西鹰潭余晓丽 (420475576) 21:33:05

这是我的新教案, 有空能不能帮我看看行不行?

康乐马忠龙 (83196829) 21:37:59

最好是相邻年级的复式。

江西鹰潭余晓丽21:39:21

我也考虑了, 但是我这里校长说四年级的老师换的太勤, 学生基础不好, 而且四年级的内容有点难。

此次聊天记录中, 江西鹰潭余晓丽教师在设计复式教学教案时遇到了些困惑, 请求同行帮忙, 康乐马忠龙教师指出在班级组合上最好是相邻年级, 但是余老师有她的顾虑。在QQ群中, 教师之间的交流、问题的解决可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是一个反复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更加促使了教师优化教学的意识。

由于渠道的不畅通,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教育政策、课程教学改革趋势, 也不方便查看浏览教育类核心期刊、专业网站。这种情况下, 可以通过QQ群向教学专家请教, 教学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为小规模学校教师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部教育世界的窗户。另外, 教学专家在做课题研究时, 也需要与一线教师长期保持联系, 但迫于时间、经费的限制, 不能经常下乡和一线教师面对面地交流, 这时便能通过QQ群这种便捷的方式和一线教师沟通。利用QQ群交流的一大好处还在于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心理、气氛, 教学专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大家是平等对话的主体, 可以自由交流、如实反馈。

2013-03-27

静宁古岔杨彦荣 (1348199778) 14:15:14

修改后的方案上传了, 请孙教授上线后指导, 静候。

兰州大学孙冬梅 (1483021800) 16:43:30

阅读后联系您。

2013-04-03

兰州大学孙冬梅 (1483021800) 10:43:27

静宁古岔的杨校长, 不知方案是否收到?只是建议, 仅供参考!!!

2013-04-03

静宁古岔杨彦荣 (1348199778) 10:48:41

收到了, 谢谢您。改得很详细, 我已执行。

2013-04-10

静宁古岔杨彦荣 (1348199778) 9:37:55

我校修订后的方案上传了!还有几张我校的图片, 望孙教授和各位同仁多多关注我们!我们才有发展的不懈动力!

此次聊天记录中, 静宁古岔小学的杨彦荣校长请兰州大学孙冬梅教授帮忙修改学校实施复式教学的整体方案。经过孙教授的指导, 杨校长公布了《古岔小学复式实施方案》, 并上传至群文件, 供大家下载分享。

身处农村边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教师, 平日里通常寄宿在学校, 逢周末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当孩子们放学了, 寂静的学校只剩下教师。“复式教学一家亲”QQ群可以使教师在遇到困惑时, 相互出谋划策;取得成绩时, 相互分享交流;寂寞空虚时, 相互沟通慰藉;每逢节日时, 相互问候祝愿。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学校, 随着农村适龄学童人数的减少,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还会长期存在, 它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 需要尽快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振兴计划, 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扶持和改造, 继续关注边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 不断为他们搭建更加实际、方便、廉价、高效的交流平台, 方便其学习生活、交流信息、分享经验。

摘要:近年来, 农村小规模学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类学校的教师甘于忍受清贫和孤独, 默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值得我们尊敬。然而, 教师也是普通人, 教师也有喜怒哀乐。以“复式教学一家亲”QQ群为例, 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精神生活, 积极为其营造倾诉的空间、搭建交流的平台,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 篇3

关键词 农村小规模学校 政策轨迹 分散办学 校际差异

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市民,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道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化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附着于人口流动的学龄儿童也被裹挟入城,带来城市学龄人口激增、城市学校规模扩大、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农村学校规模缩减等问题。由此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小规模学校”。在教育逐步向规模化、效率化发展的过程中,小规模学校因其与时代潮流相背离而受到经济理性主义的质疑,将其推入教育发展的边缘地带,成为教育政策扶持的盲点之一。小规模学校在我国主要集聚于农村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便成为我国小规模学校的代名词。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采取的集中化管理模式在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趋合理布局农村学校与逐步规范学校管理方面成效显著,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诸如并未显著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引发一系列学生安全问题、教育费用骤增、助长新一轮辍学潮、教育资源浪费、农村文化成锐减趋势等问题也为社会所诟病。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广泛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对于促进我国农村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1]。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任务

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2]。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非均衡发展现象突出,为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基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教育之间差距过大、农村教育整体滞后的基本事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布局调整成为重大举措。以经济价值观为主导的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越深入,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认识也便越深刻。

小规模学校在农村地区将长期存在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任务尤为重要。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三个基本任务:第一,为升学服务,有一批优秀的学生需要通过升学向上流动,这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三大任务之一,而非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唯一任务。第二,为城市化服务,有更多的同学最后进城打工,有些甚至高中都上不了。有大量的学生注定进入城市,农村小规模学校要为进入城市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维权服务、自我管理、人生规划等等。第三,为农村建设服务。有一部分同学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以后会回到农村,建设农村,农村小规模学校对这一任务有天然的担当。我们一个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为升学服务,但现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的教育从来都是为离农服务的。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轨迹

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关于农村教育发展几个重大政策的变更来探寻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轨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阶段大致可以作如下划分。

1.多种办学形式共存

随着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我国确立起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在该办学体制要求下,我国形成了乡、村分散办学,面大点多、规模偏小的办学格局。在第一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因办学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乡镇政府或者农民集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2]。

2.以精简人员为目的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1992年,国家教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农村地区的教师主体——民办教师进行精简[4]。教师数量过多与农村学校面大点多的布局有着密切关系,在该阶段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费不足等问题中央采取了精简教师队伍的举措,因教师队伍被压缩,被迫带来当时农村小规模学校萎缩。

3.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撤点并校”与“寄宿制学校”建设

2001年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此阶段开始大幅度被撤并。同时为弥补“撤点并校”政策的巨大缺陷,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提出“在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自此,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被打破,也加剧了地方政府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进程。

4.城镇化成为撤点并校的新动力

2008年以来,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多个省份制定了“以校扩城”方略,旨在以学校进城带动农村人口进城,推动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4]。大张旗鼓的“学校进城”与日渐凋敝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形成了鲜明对比。

5.后撤点并时代

2012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紧急叫停了“撤点并校”政策,我国正式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在该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过“十年撤点并校”的震荡之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在该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得以适当保留,同时部分地区开始恢复与重建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5]。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存在的争论

目前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依然是争论不断,争论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农村学校应采取“集中办学”还是“分散办学”;二是校际差距过大,谁应为此负责。

1.农村学校应采取“集中办学”还是“分散办学”

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分散办学能否得到应有的法理地位,对该问题的认识集中表现为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在学校布局调整问题中,学校和村民、村民和政府、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不同的方面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与利益观,进行着不同的博弈,因此各方面的协调是任务的关键之处。在所有的关系链中,政府作为引领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合适地协调各方面利益,了解各方面情况,制定合理的学校布局解决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但政府对在农村集中办学与分散办学的立场中无可辩驳地选择了集中办学,尤其是基层政府。“集中办学”被视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手段,具体论证过程是通过中心完小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比较来完成的,前者代表着“集中办学”,而后者则是“分散办学”的典型。究竟农村学校发展适合哪种办学形式,依然没有形成定论。

2.校际差距过大谁应负责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是不争之事实,目前我国教育差距逐渐演变为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四级差异,但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大规模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教育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在逐渐扩大[3]。农村小规模学校被纳入到统一的教育发展体系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均衡化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小规模学校被卷入了一种僵化的教育发展逻辑当中:把教育发展等同于硬件的提升和师资的更替。这种教育发展需要巨大的投入来支撑,这就带来区域之间因不同经济发展程度而出现的校际差距情况不一的现象。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县、市教育局长的调查,55.2%的市、县存在比较大或很大的校际差距。贫困地区的市、县比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间差距更大。面对国家提出的校际之间差异的标准与校际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谁来为此负责成为决策者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又一争论。

同时,近30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和城乡格局均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农村学校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学校形成了城镇地带的大班额、大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等三大类学校。在农村学校的三大类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处理与其他两者“强势”学校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类学校类型在历史中的担当问题也令人深思。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征

通过前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认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征的把握越发重要。具体而言,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在经历着由嵌入逐渐走向抽离、由有逐渐到无,农村教师与学生由固定向流动转变,这些转变构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特征。

1.农村小规模学校由嵌入走向抽离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国家和乡村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渐扎根于乡村。1950年中央政府公开宣称要在每个村庄建立一所民办小学[6]。“一村一校”格局之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嵌入在村庄社会当中的,在其中村庄和学校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联系。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开启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进程,农村初等教育原有的“一村一校”格局被打破。虽然2012年对撤点并校政策进行了紧急刹车,指出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7],但至少对中西部某些省份来说,撤点并校远未终结。“寄宿制”的引入被作为“撤点并校”部分后果的一个修补方案,在实践中,它却成为推动新一轮撤点并校的契机。撤点并校推动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消亡,也诱发了乡村教育的深层危机。这种教育发展的实质在于进一步清除学校教育当中的乡土特质,与“去地方化”相伴随的是,学校教育变得更加正式化和专业化——成为悬浮的孤岛。农村小规模学校与村庄社会的分离,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它的地方性特质,同时也摧毁了它的根基。

2.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在经历从有到无的历程

从“有”到“无”包含两层意义,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实质意义上的“消亡”,以及地理意义上的“撤并”。事实上,早在“撤并”之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就已经“消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提高,制度建设也日益完善,但是并未促进实质意义上的教育提升。在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内部,中心完小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一直处于不同的层级,这也使得中心完小的办学条件始终优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随着教育管理的理性化与规范化,国家对学校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涉及校园设施和教室、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方面。这也使得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中心完小的办学条件不断接近,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并未改善。与国家的教育改善措施相伴随的是一套新的教育发展话语,它为教育发展设定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成为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教育条件来说,无论是设备还是师资,在与中心完小的比较中,农村小规模学校都处于劣势。相当一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老师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小规模学校就是整个体系的末端。同时县城学校每年都通过招考的方式吸纳乡镇优质教师,农村小规模学校实际上更像是个教师训练场。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掏空,农村小规模学校无论从“形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在经历从有到无的过程。

3.农村的教师与学生正在发生着从固定到流动的转变

第一,农村教师从固定向流动转变。在之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多由当地教师担任,由于老师都是当地人,自然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熟人之间的社会纽带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约束性力量。但是在新的教师聘任体制下,教师的本地化程度实际上在降低。同时在全国普遍建立教师“县管校用”机制,“县管校用”改革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推进城区学校间及农村学区学校间的教师定期交流、实行县域内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引导并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或教学点工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备逐渐实现从固定到流动的转变成为历史趋势。第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以留守儿童为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日趋严峻。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主要集中在寄宿制学校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主要生源,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时学校教育往往无所作为。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为止农村小规模学校没有针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切实举措的现象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依然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运营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被消解。

五、反思

1.理清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思路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危机反映了现有教育发展思路的内在矛盾:把资源投入作为最终解决方案,但是又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支撑。最终,反而以拆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方式来支持其他层级学校的发展。就横向比较来说,农村小规模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源投入对学校运转的重要性。而从纵向比较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设施、师资总体上得到了改进,但是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秩序却几乎陷于崩溃,这也说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总体生态在不断恶化。概括来说,农村小规模学校被打造成一块教育飞地,脱离了农村社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就失去了原本可以利用的地方性资源,问题在于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去支撑新的运作模式。

2.着力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问题

一村一校时代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状况远不如今天,但是它依靠社区纽带弥补了资源上的缺陷,成为农村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原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老师大多是本村人,他们会受到社区舆论的约束。但是,在新的制度下,农村小规模学校老师缺乏有效的激励,这体现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如更高层级的学校,而在待遇与上升空间也同样处于劣势。2012年教育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气补齐“短板”,立足“底部攻坚”,将农村村小、教学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政策突破的重点。教育部提出“底部攻坚”的概念,确是切中要害,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进步,为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问题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有效路径。

3.善待农村未来的建设者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长大之后将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我们必须善待农村未来的建设者。需要认识到的是,小规模学校并非暂时现象和过渡状态,而将会长期存在。“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学校”,由于地理和人口减少等原因,不仅在我国农村,在发达国家的农村、山区和草原,也普遍存在小规模学校。放眼世界,在英国、德国、芬兰、日本这些教育强国,小学的标准规模即是150~180人,小班小校是一种普遍现实。这是因为小班小校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关注每一位学生,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小”有利于孩子就近入学,可以密切家校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安全和完备的关照。小规模学校建设不仅不是权宜之计,而且会是一种“新常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小规模学校可以建成小而强、小而美、小而特的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如果能够成为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化学校,那就不只为农村学校,也为城市学校的改革提供了示范。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关注力度,给予农村小规模学校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坚持以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为追求。

4.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我国由于长期存在对农村教育投入整体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硬件条件,难以吸引适龄儿童来此就学,我们须认识到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硬件条件改进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为此,要弥补农村小规模学校硬件短板,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运转,就必须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最为基本的、能够保障学龄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教育环境。在把握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这一基本条件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倡导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质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优势,着力探寻和发现学校和学生的既有优势、亮点和闪光点。同时,我们须认识到的是,区域内的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与改善,不能单独依靠区域内的一所超级大规模学校来完成,而是须提高区域内整体学校的办学质量,只有当这个区域的所有学校都成群结队地发展起来,形成真正的“优质学校群”,这个区域的学校教育才可能具有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阮成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J].教育研究,2013(7).

[2] 杨东平,王帅.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到撤点并校——徘徊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5).

[3] 张旭.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境[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4] 吴宏超,冯梅.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测评指标的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14(24).

[5] 佩珀.新秩序下的教育[M]//剑桥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 蔡澄.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与扩张[J].思想理论教育,2006(7).

[7] 张开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河南省信阳地区的实证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15年8月7日--8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体局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扬州培训研修班。在这被称作“苏中门户,园林城市”的文化古都扬州,有来自甘肃省平凉市、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贵州省正安县、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及我们临洮县共计65名学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授课主题丰富突出,授课形式新颖独到,以参与式学习为主,授课教师水平高超,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学习时间,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这无疑是对我们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心灵的一次隆重洗礼。21世纪教育研究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这些讲座包括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的《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教师的沟通艺术》、《如何面对困境儿童》,教育培训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官员、“酷思熊”儿童哲学童话丛书作者庞建杰的《建立优秀的团队》,首届LIFE教育创新奖入选教师、教育培训师、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教师徐莉的《科学教育的魅力》,以及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岳乃红的《把文学带给儿童》等,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讲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映的还是讲师们上课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

印象最深的是徐莉老师和岳乃红老师。徐莉老师从教语文兼班主任到教“副科”,从质疑自己选错了行业到质疑“副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现状。在品德与社会中里学习完社区的相关知识,她和学生一起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去社区参观、采访。她将科学课、品德与社会课上因课程标准限制不能充分展开而学生们又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放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时空中去充分展开,召开专题辩论会、讨论会,另开专题做探究活动……她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好好去做。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真正的智慧的老师,才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徐莉老师的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岳乃红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更是新颖独到,一针见血。岳老师指出,班级读书应有一种“聊书”的感觉。教师要以读者的心态、读者的身份参与交流。今天我们在孩子心田里植下阅读的种子,明天定会给他们的人生涂抹上绚烂的底色。针对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求和兴趣,岳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坚持做到“日有所诵”。“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的营养,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是强健儿童的骨骼,也是丰满他们的血肉。既是给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所以,为了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坚持让孩子们做到日有所诵。

二、整本书阅读:大声朗读+自主阅读。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的略读,也就是所有适合儿童成长特点的课外书籍的阅读指导,尤其是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还很不够。而阅读时采取的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就是大声朗读和自主阅读。大声朗读是目前在国外运用范围较广、成效较显著的阅读方式。所谓“大声朗读”,就是大声读书给孩子听的意思。如果我们老师每天能坚持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大声朗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每周利用一节课对朗读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并指导孩子们完成一份阅读学习单,一个月下来孩子们就能听读一本约10万字左右的书。自主阅读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自己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

三、图画书阅读:打开一扇文化的窗户。让孩子们阅读大量图画书,不但能引起孩子们更强烈的阅读欲望,还能拓展孩子们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读写互动:从图画书学写话。我们从图画书中捕捉可供孩子们写作的教学点,让他们在阅读中反观自己的生活,在讲述中激发阅读的乐趣。于是,有了图画书的陪伴,孩子们的写作时间不再孤单。

捆绑联盟学校汇报 篇5

联盟捆绑工作汇报

在我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下,为了认真贯彻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搭建教师、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以共同发展远景为纽带。按照教育局工作安排,我校和昂额孜小学结成义务教育“捆绑”式发展联盟学校。,“捆绑”联盟一年多以来,增强各项整体实力,我校的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我校实行“捆绑”联盟后学校的变化。

一、自从我校和昂额孜小学实施“捆绑”联盟以来,我们每次取得成绩都与昂额孜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及学生的帮助分不开,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和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我要特别的感谢我们的盟主昂额孜小学。从“捆绑”的一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昂额孜小学就和我校就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了总体规划,实施“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优势互补,全面协作,共谋发展”的共同体办学理念,实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人员交流;互动教研、携手共进”的管理办法,开展了多次具有成效的教师交流活动,多次开展送优质的课到校。为我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学观摩、课题研讨等有很大提高。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研共进的目的,真正把昂额孜小学的更好的教育教学融入我校。

二、昂额孜小学与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实现捆绑联盟以来,两校共同努力、同心同德,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教学的活动,将联动捆绑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先后有两位名师亲自到我校开展教育教学帮扶活动,带领数学老师研讨,指点青年老师突破自身教学技能,在常规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研讨活动中不断引导探索总结,在老师中反响很大,我校青年教师的收获很多。当然,成绩的取得与努力密不可分,在骨干教师的指引下我校去年的内班考试成绩也很喜人。语文教学的带领下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大比拼活动,在活动中找不足,在课下研讨交流,指点青年教师授课的技巧方法,总结心得,反思教学的得失,指点青年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大胆革新,给老师留下的宝贵的教学财富,更为我校教学的长远发展赢得了老师的赞誉。从这些老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弯下腰来育人,潜下心来教书,教育教师好好备课,好好上课,好好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补缺补差。昂额孜小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方法,优质教学资源,特别是教师们积极、热情帮助我校开展的各学科教学教研活动,使我校教师老师在在名师的引领下不断的改革自身,改革课堂,融入昂额孜小学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我校和昂额孜小学的互动教研、携手共进,通过务实求真,丰富多彩的教研教学互动,真帮真学,我校的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并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随着捆绑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品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教育等富有特色的活动也在不断深入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见成效,真正体现和谐、互动、鼓劲、向上的校园特色文化氛围,凸显两校捆绑的作用和成果。

今后的联盟学校的交流思路,进一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巩固交流平台,加强不断学习的力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各校教研课题开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通过优秀教师示范课、送课到校等活动。密切学校间的往来,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开展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为各类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搭建成长平台,全面促进各层次教师教学整体再上新水平。打造人人争做课堂教学先锋的良好氛围,促使教师教学全员上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卓越品牌。使我校的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哈拉峻乡哈达塔木小学

联盟学校公物管理制度 篇6

学校公物是指学校内所有的公共财物,是教书育人的硬件环境。“爱护公物”这一良好品质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社会素养之一,为了更好的加强学校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校风,为确保学校公物免招人为损坏而使其发挥最大功能特制定公物管理制度。本细则共分为赔偿原则、赔偿办法、各室保管制度及问责制度几个方面。

一、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宋兵

副组长:刘胜建

组员:陈立建何适陈敏谢洪春杨 斌谭春天

李勇卫蒋桂秀胡楷陈小龙谢禄平李仲良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公物的发放、维护、评估和仲裁工作。

二、公物管理实行问责制

学校公物主要由班级财产、各功能室财产(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实验器材、美术器材、各实验室器材、图书室、多功能室等)和公共设施设备三部分组成,实行“谁使用,谁保管;谁保管,谁负责;谁损坏,谁赔偿”的问责制度。班主任是班级财物管理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级的所有公物直接负责;各功能室、专用场室的管理者第一责任人;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由相关责任人负责。爱护公物的职责具体落实到个人,谁的工作职责谁负责。公物的登记和维修由总务处 1

具体实施,政教处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公物爱护的考核评价工作。

1、各班教室桌凳、门窗、玻璃、锁、日光灯、风扇及开关、插座、黑板、多媒体设备等室内公物及该班教室楼道附属设施设备,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教室防盗门钥匙原则上每学年期末结束时交后勤人员谢禄平处保管,中途如有工作变动应及时完善交接手续。对于住校生寝室内的公物保管责任到各寝室,由班主任和生活教师共同负责,如需赔偿各占50%。

(1)教室公物被损坏,该教室责任人(班主任)有责任及时报修,并按规定及时做出赔偿。

(2)因自然老化耗损等因素而应报损的公物,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学校,由学校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鉴定证实后由学校负责报修。

2、办公室内的桌椅、门窗、日光灯、风扇、饮水机、插板、电脑等一切公物由使用教师、办公室部门负责人管理。

(1)凡人为损坏公物的,由损坏者作出相应赔偿。

(2)因自然老化耗损等因素而应报损的公物,由学校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鉴定证实后由学校负责报修。

3、各功能室财物由相关负责人负责管理,并对所属公物作好明细帐册和上架。对损坏公物作好登记并由损坏者作出相应赔偿,因自然老化耗损等因素而应报损的公物,由学校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鉴定证实后由学校负责报损。

4、外来人员损坏公物的,由损坏者本人负责赔偿。门卫为第一责

任人,负责具体赔偿事宜。若当天赔偿有困难的,交物品抵押金(或由本校教师担保)。以实物赔偿或维修的,原则上在三天之内完成,完成后由后勤人员验收合格方算赔偿完毕。

5、寒暑假期间损坏公物由小卖部负责按价赔偿。

三、赔偿原则

1、赔偿总原则为谁损坏谁赔偿,如查无具体损坏者,由相关责任人负责赔偿,班级公物由该班级集体负责赔偿,由班主任具体执行,但金额不得超过学校规定。

2、无意损坏,按原价或规定金额赔偿;

3、赔偿原则上应在当天一次性缴清赔偿钱款,最迟不得超过7天。赔偿金由学校专人管理并出示收据;

4、以实物抵偿的,原则上三天之内办完,不得拖延。实物赔偿,按原物、原样、原价赔偿。

5、对故意损坏学校公物的班级和个人,视其情节轻重按赔偿金额的2-5倍赔偿,并根据认错态度给予必要的处分。对举报有意损坏公物者的学生个人,学校予以通报表扬或一定的现金奖励(5-50元)。

四、具体赔偿细则

1、损坏防盗设施、消防设施按实价赔偿。

2、损坏铝合金窗玻璃按大小50—80元/块,黑板50-200元/块。

3、刻画课桌凳赔10-20元/处,损坏凳子50元/根,损坏课桌赔100元/张。

4、损坏电器开关赔偿10元/个,日光灯5元/支,插座10元/个,调速器20元/个、电扇20-100元/个,饮水机5-50元/个,网线5—50元/条。

5、损坏水龙头赔偿5元/个,损坏水管的,按实价赔偿。

6、损坏各实验仪器,设备等,按实价赔偿。

7、损坏体育器材、图书等物品按实价赔偿。

8、损坏贵重物品如照像机、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收录机、乐器等,由于管理不善(或指导不当)造成损失时,由班主任(或责任人)赔偿。

9、玷污或毁坏墙壁、雕塑、运动场、宣传牌等公共设施者,视其具体情况赔偿或限期修复。

10、对于未尽公物的赔偿由学校公物管理考核小组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赔偿要求和解释。

五、公物管理考核及奖惩方案

1、教职工如需赔偿根据金额10元/分从每期绩效考核中师德师风得分中扣除,但不超过10分;

2、班主任考核总分为每期100分,实行加减分,根据班级公物赔偿金额5元/分从总分中扣除,如该班学生检举他人经查实根据赔偿金额加1—5分/次,该项加分不超过10分,被检举的学生根据5元/分扣除对应班级的得分;对于学校发放的清洁用具根据发放标准节约的加0.5—2分/件,该项加分不超过10分,超过标准的扣除0.5—2分/件。总分计入班主任绩效考核。

3、根据班主任考核总分多少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为一、二

名、三名,分别奖现金100元、70元、40元,但扣分项目超过40分者不得评奖。

4、每期扣分项目超过20分者,该班级和班主任在参与学校的评优活动中,如在同一等次则降低一个等次考核。

5、凡是自动修复还者视为无损坏。

学校是我家,师生都应爱护它。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努力营造“爱护公物光荣,损坏公物可耻”的良好氛围,相信损坏公物的不良现象将会逐步减少,相信我们联盟学校的育人环境将会更加美丽、温馨、和谐!

联盟学校

2013年5月7日

联盟学校公物管理补充条例

一、清洁用具允许消耗数量

背篼每学年1个;水桶每学期1个 ;铁铲每学年2个;小扫把每学期教室4把,有公区另加6把,对于公区面积大的同时可领大扫把6把。对以上用具超出或节约的量根据体格情况使用加减分计入综合积分进行考核。每件公物积分换算:背篼3分,水桶1.5分,扫把、铁铲、火钳各1分。但各班必须保证用具的正常使用,或者因此产生的不良影响由班主任自己负责。

二、课桌椅在正常使用下允许自然损耗数量

对于新桌椅的班级 35人以下可允许2套,45人以下3套,课桌、椅不相互抵数。旧桌椅的班级可增加2套。自然损耗是指轻微的松动、自然的启层或脱落,少量的掉漆等,不包括人为的刻画、敲打、摔、踩等。对于人为破坏的公物必须出照价赔偿外,还应来严加教育。

三、凡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上缴完公物赔付款的可不计入积分扣分。

四、对未尽事宜,由学校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解释和仲裁。

学校公物管理考核领导小组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 篇7

据临洮县教体局人事股长张星明介绍,截至目前,临洮县有完全小学195所,其中100人以下完全小学135所,20~60人的60所;教学点172个,其中40~50人的2个 ,20—30人的10个 ,10~20人的17个,6~9人的36个,5人以下的78个,0人的29个。全县在校小学生人数3.02万人,其中教学点在校生人数1040人,仅占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3.3%; 172个教学点现有教师268人,占在职小学教师总数的10%……”对于学生的自然、大幅减少 ,临洮县八里铺王家大庄小学校长李永平深有感触,他说10年前自己刚到王家大庄小学时,学生真的很多,校园里很是热闹,现在校园建设得这么好,却没有多少孩子,看到校舍闲置,他的心里非常难受。

生源锐减给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谈到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临洮县教体局分管小学教育的副局长董世禄告诉记者,这些小规模学校不但在校学生人数少,教学难度大,质量提升慢,而且也给全县推广实施的高效课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的初步完成,临洮县的小学教育的着力点现在放在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抓上, 县上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局里通过多次调研,积极采取强校帮、项目扶、制度撑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和帮扶。”董世禄说。

教育帮扶让小规模学校有了提升自己的空间

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临洮县教体局制定实施了城区校帮扶农村校, 中心校帮扶教学点的制度,并实行捆绑考核。城区9所小学与26所农村较大规模小学结成对子, 发挥城区小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优势,从教研、资源、信息、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诸多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在于班子和师资 , 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有好的设施, 还需要有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在谈到如何搞好教育工作时,临洮县教体局局长张国旗如是说。

农村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单薄, 不具备教研能力。为了提升当地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各学区较大规模完全小学通过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并实行捆绑式考核。每学期, 中心小学派骨干教师到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进行示范教学,举行片区教学教研活动,联合举办学生活动等,而小规模学校则积极探索复式教学“垂直互动”教学模式,这达到了资源共享、理念更新、教学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项目实施让小规模学校有了发展自己的空间

对于贫困山区学校来说, 项目的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009年 ,临洮县争取到了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实施的“复式教学”教师培训项目,在部分农村学校大规模地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2012年,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专家到临洮县调研农村小学教育, 抓住这一契机,县上又争取到了为期三年的“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教师培训公益项目。

该项目在2013年11月启动,得到了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专家的支持,全县9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复式教学“垂直互动”教学模式培训。12月,18个学区对近300名教学点教师和600余名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2014年 ,“垂直互动”教学模式得以在县内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尝试运用。

教育项目的有效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改进了教学理念,改善了教学状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

“县教体局打算在2014年10月期间 ,通过学区初赛、分片复赛和全县竞赛等形式,把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和项目实施的评估有机结合起来, 把复式教学的实施向纵深推进。”临洮县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毛朝辉告诉记者。寄宿制学校的创办让小规模学校的生源自然流转

临洮县大多数乡镇处于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幅员辽阔,许多地方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 广大农户住所分散, 造成学龄儿童上学路途遥远,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县上在有条件的乡镇办起了寄宿制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创办,既方便了学生上学,有效控制了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也为农民务农、务工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目前,临洮县有20所小学寄宿制学校,寄宿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峡口学区杜天虎老师说,峡口是临洮县较早实行寄宿制的学区之一, 寄宿制学校的创办,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当地很多农村孩子愿意在寄宿制学校学习,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利于学习,小规模学校学生出现了自然流转现象。

政策支撑让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有了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临洮县采取了硬件和软件两手抓的策略。

在硬件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班班通”工程等,加快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步伐,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全县311所小学(教学点)装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拥有卫星收视设备437套,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在软件建设方面, 建立了向农村学校倾斜的制度。实施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轮岗支教制度;教师评定中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新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三年内不得调动;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组织城区和乡镇中心小学每校结对帮扶一所山区小学,对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捆绑考核。此外,县上决定,县委县政府每年在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时,向农村学校倾斜,教体局在评选教学质量进步奖时,也面向农村小规模学校。

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 篇8

一、重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专业的知识素质提升。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俗话说:“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该具有一桶水!”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与时俱进。这包括学科知识和经验知识,前者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答,能够娴熟的讲述书本上的内容并准确的传授给学生,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还应该掌握其他学科必要的知识,不能仅限于课本,还要多多阅读课外读物,例如报纸、杂志和周刊等。还要求教师经常关注网络、电视等途径,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后者指的是经验知识,经验的积累主要源于实践,所以教师还应时刻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施教,因材施教,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从而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素质中最主要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本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性情稳重、大方不易急躁、活泼开朗、为人和气、情绪稳定、不易激变、保持稳定的情绪、办事认真、在与学生的交谈与讲解和问答等细节方面,要细致而有耐心并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和乐观面对困难。不能因为学生的没完没了的发问而厌烦,不能因为学生的“不明事理”而暴躁,不能因为学生的没言没语的沉默而气馁。教师的榜样作用很重要,在学生的学习当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创新管理模式,激励教师成长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管理,关键是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科学有效的激励是学校领导调动教师积极性,全面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构建激励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激励方式方法,尽量满足教师适当合理的需要,持续激发教师积极工作动机,驱动引导教师个体自我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重视校本培训,为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

提升综合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这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校本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以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变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学习的价值;同时,通过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相激励,比学赶帮,建设会学习的教师群体,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产品,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此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全过程。引领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引领教师不断的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五、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尽量为教师提供方便。从师德、师风、专业素养、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为教师的成长不断创造条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积极订阅报刊杂志,主动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增强自身素质。通过培训,让教师理解培训的实际含义。

上一篇:动感地带广告策划分析下一篇:影视创意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