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2024-09-18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精选12篇)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篇1

■近几年来, 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关系党群和干群关系。农村财务审计作为农村集体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形式, 对于监督约束干部权力, 促进廉政勤政,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一) 财务制度健全程度不均衡, 执行不规范。目前在我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 由于地域的差异、信息的闭塞, 只有部分平原村镇、交通相对便利的村镇或有相对资源优势的村镇由于经济相对发达, 村委会掌握的资金相对较多, 村民的眼界和知识更为广泛,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在落后的山区村镇, 村委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扶贫款, 村委会根本没有支配资金的活动, 这就造成了个别村没有会计员、出纳员, 没有设立村财务支出审核小组, 财务支出村委主任或村支书“一枝笔”。虽然有些村建立了较完备的财务制度, 在实际操作中, 财权仍集中在村“一把手”手里, 执行极不规范。

(二) 账目设置不健全, 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当前村级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有的只有一个流水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村委会就一个村长、书记和会计, 人员配置不合理, 导致总账、明细账、保管账、现金账及各种报表资料都由一人负责, 自买自报;在贫困山区的村镇, 财会人员因不懂业务, 干脆不设账、不记账, 所有支出都是由村长的一句话来定, 村委会的账目就只有村干部自己知道。

(三) 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缺乏监督。我国西部农村在村务公开上首先是村干部自身不愿意公开, 即使公开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其次是村民对于公开的内容不感兴趣, 也不愿意去监督村务公开。

(四) 村干部素质不高。首先由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在本地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一般青壮年和相对有文化的村民都外出打工, 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 这就造成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其次是对于村干部贪污不能纳入我国公务员体制进行处理, “东窗事发”后最多就是退赃和撤职, 造成了许多村干部肆无忌惮;还有就是我国西部地区村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 村民的维权意识很弱;最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业务不断出现, 如集体土地开发、农村税费改革等, 原来的“老会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村级财务管理的需要, 但是几乎年年入不敷出的村级财务又不可能拿出一定的培训费用, 导致村级财会人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二、目前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现状

首先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贫困村镇所占的比重很大, 只是在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以后有一定的改善, 但仍然是许多村基本处在温饱线上, 村级财务收支极其有限, 几乎没有实行审计的必要;其次许多西部山区农村贫穷落后, 每年村级财务除了扶贫款就很少有收入来源, 几乎处于无账可审的状态;再次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其财务管理的方式大多还是沿袭自身民族习惯, 如用我国目前相关的审计法规对其进行审计具有很大的不适应性;最后我国西部农村审计目前主要是靠乡镇政府或经管站等一些部门的内设审计机构来执行, 他们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属于乡镇政府的内部审计, 缺乏政府审计的力度, 并且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财政经费的紧张, 审计经费无法保证, 这就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农村干部群众对审计工作认识有偏差。总的说来, 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 审计的力量还很薄弱, 在许多贫困山区乡镇甚至连审计机构都没有。我国西部农村审计虽然已经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还需要发展和深入。

三、加强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对策

(一) 加强对村级财务审计的宣传领导, 努力创造农村审计良好环境。

一方面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向农民介绍宣传有关村级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使农民了解村级财务审计并利用村级财务审计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要向各级领导宣传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他们认识到抓好农村村级财务审计, 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意义, 把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摆上农村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 关心支持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工作, 切实加强对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领导, 为深入开展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 加快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明确农村村级财务审计法律地位。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的经常性工作。在西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 必须结合西部农村村级财务的实际, 制定出不同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适应农村客观形势发展需要的专门农村审计法规。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 制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制度, 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部门必要的职权, 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的作用。还应明确农村审计机构人员的执法主体地位, 界定农村审计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相关单位的法律关系, 规定违规违法行为的要素标志和法律责任, 为深入开展农村审计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 加强农村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首先应为农村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 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将优秀的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充实到农村审计岗位;其次还要建立审计人员考核制度, 对审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 淘汰那些素质低、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 保证审计的质量;还要加大对审计人员培训的力度, 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技能水平和审计道德品质。

四、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的重点

我国西部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村级财务具有涉及面广、运行资金量小、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村级财务审计的重点环节和内容, 以达到减少工作量、促进“三农”问题更好更快解决的目的。

(一) 重点清查货币资金。

在清查村组货币资金时, 主要清查现金和银行存款。可以查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首先通过与余额的比对, 可以看出是否存在长款和短款的情况;其次可以与总账进行比对, 看日记账与总账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等。针对我国西部农村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现状和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 对于存在的白条抵库的现象, 在进行货币资金清查时一定要进行重点检查。

(二) 重点清查债权债务。

我国西部农村村级债权债务形成的时间长, 数额大, 成因复杂,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新的矛盾, 带来不稳定因素。在进行审计时必须集中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讲究工作方法, 要深入细致, 调查研究, 摸清债权债务底数, 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核对, 并得到当事人的认可, 实事求是核定债权债务, 如实向群众公示。与此同时, 我们要考虑到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不高的实际, , 在农村债权债务化解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不能把债务平摊到农户, 防止一些不合理的债务合法化;不能搞运动式突击清收农民历年欠款, 而是要帮助农户制定还款计划, 依照偿还能力自动、逐步还款。

(三) 重点清查收入支出账目。

在我国西部农村, 村级财务收入的来源有限, 主要来源于山林地承包费、矿产林业资源出让费和财政补助收入等。在进行审计时要重点对这几项主要收入来源进行重点清查, 看是否存在漏收、少收和隐瞒收入等问题。对于进行村级财务支出审计时, 主要是对虚假凭证的辨别。虚假凭证的日期、数量、单位、单价、品种、规格、收款人、填写不规范, 或干脆不填写, 金额一般为某个整数, 收款单位印章不清楚;凭证的日期与发票的连续号码不相称, 同一个单位开出的同一种发票, 日期在前的号码却在后, 日期在后的号码反而在前;各种补助费表上领取人签字的字迹差不多, 或一人代领多人。

(四) 重点清查专用款项。

由于国家每年用于西部地区开展计划生育的费用比较大, 在对其进行审计时主要查其专项款使用是否合理, 是否做到专款专用, 专户管理。由于西部农村的村务公开还未全面实行, 在审计扶贫款项时, 必须仔细认真, 督促村委会公开账目, 查是否足额入账, 是否及时发放到位, 是否存在贪污、挪用、截留、克扣现象。随着农村经济变化, 农村集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 如路面硬化、村办公楼、村教学楼、村办敬老院等基建项目增多, 审计时, 查这些资金来源如何, 怎样使用, 各类项目是否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过, , 工工程程实实施施是是否否公公开开竞竞标标、、工工程程竣竣工是否验收合格入账等。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篇2

第一条 为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使账目清晰、明了,收入支出有据可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自治能力,促进事业发展,结合本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社团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集体和个人两者利益的关系。

第三条 财务管理的任务:依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审核项目活动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科学配置会内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本会财务状况。

第四条 会长担任财务主管,下设会计和出纳,一般情况下均由常委担任。

财务主管全面负责财务工作,主要核审发票是否属实,是否符合规定,如属实则签字报销;

会计负责掌管账簿,按序记账,简明扼要地注明资金用途,发票分类管理、粘贴,同时保管部分报销备用金。会计每月向常委会汇报财务开支情况一次。

出纳负责保管现金,具体属实地登记好每一笔现金去向用途,作好现金日记账。

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相互不能同班级、同寝室。

第二章 收入管理

第五条 收入是指本会开展调研,主办、承办论坛、讲座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本会收入包括:

1、会员会费(包括会员在社团中缴纳的其他费用)在收取会员费用时,须向会员开出收据,第一联存根联收款人保管,第二联副联交会计记账,第三联发票联加盖公章交会员保管。

2、上级主管部门拨款 上级主管部门所拨款项目归各社团作为社团活动经费,由校团委管理使用。

3、赞助 本会不得与赞助商进行纯商业性的经营活动,赞助费只能优先用于被赞助的活动,除从中提取5%给联系赞助商的工作人员作为奖励外,如有剩余则转入本会活动经费。

4、其它收入(如捐赠等)其它收入可由本会自行管理使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除外,并做好账目记录。

第六条 全会各部门各会员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除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和部分其他收入外的各项收入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必须全部纳入会内统一管理和核算,不得设置小金库。

第七条 各部门各会员以农研会的名义取得的收入必须及时、全额上缴财务入账核算。禁止截留、私存或挪作他用。

第三章 支出管理

第八条 支出是指本会开展调研,主办、承办论坛、讲座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本会支出包括:

1、日常管理支出 主要有办公室电费、办公用品,会员大会、换届费用,会内刊物出版等费用。

2、论坛讲座等学术性支出

3、实践性支出 主要是各项社会实践前期筹备工作的费用。

4、其他支出(如捐赠等)其他支出如一次总金额超过100元须经常委会审核。

除用于办公室的费用外,其他费用须由负责人向会计提交预算,实践性支出向常委会提交预算。

第九条 实行预算审批制。本会预算是指对某项活动的开支至少提前三天做出计划安排。项目活动的一切费用由相关负责人做出详细预算,经常委会或会计初步审核,再交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际开支与预算开支相差不大可按程序给予全部报销,无特殊情况超出预算由相关负责人自负责任。

第十条 预算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烟酒支出一律不可报销。

第十一条 大型活动或经费预算超过200元的活动可以向常委会或财务管理人员申请预支部分经费,预支额度为已审批的预算的60%。预支须开具借条,写明借款原因、借款时间、借款金额、借款人和经手人。

第十二条 预算内所有活动经费凭票据可找会计报销,报销凭证必须为正规发票,日常一次总金额小于50元的零星开支可用收据代替发票,但必须签有付款人完整姓名。

第十三条 所有报销凭证背面必须详细写明用途、时间和付款人,必须有财务主管和项目活动负责人同时签字同意后方可报销,并将报销凭证依次重叠90% 粘贴在同一张比报销凭证稍大的白纸上。

第十四条 对于购入的会内公共财产除按常规支出记帐外,还要标明其品种、数量、规格、价格等。

第十五条 每周一值班时间为固定报销时间,没有特殊情况其他时间不受理,经批准的预支经费可单独找出纳或会计处理。

第六条 每年1月10日至春季开学期间和6月20日至秋季开学期间财务封库,停止一切开支。

第十七条 财务交接后,上届未报销的费用需上届财务管理人员和活动负责人以及本届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审核批准后方可报销。

第四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十八条 专用基金是指本会按照规定提取或

接受其他来源的资金,设置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二十八条 现有专用基金由农研会发展基金。本会可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设置其他专用基金。

第二十九条 各项基金实行自主的管理办法。农研会发展基金由老会员联谊会秘书处专人管理。

第五章 财务监督

第二十一条 本会财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全体会员的监督,实行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种形式。可根据本会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监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督方式。

第二十三条 会计如实规范记账,然后总结、结出账面余额,每届的账簿要求至少保留三年,并且备案。换届时,财务要按照有关规定交接。

第二十四条 财务分析报告是反映本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本会一定时期收支情况分析、资金效益分析、财务管理情况等。

第二十五条 出纳与会计定期进行财务核对,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如有意隐瞒或纂改发票套取现金者,金额50元内追回现金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100元以上追回现金并上报校团委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六条 所有会员有权查阅本会会计账簿财和财务分析报告。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自第xx届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之日起施行。以前公布的相关规章制度中凡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完善农村财务信息化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农村;财务信息化;农村财务会计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引进“信息化”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约20年。在农村地区早期表现信息化建设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计算机在农业生产中使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建立了一批农业和林业的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信息产业起步要晚得多,欧洲和美国之间有较大的差距。然而,直到1996年,农村经济信息在农村地区一个明确的方向信息化建设前的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今天,我们的技术部门无论是在硬件建设上传播的信息高速公路,还是在农业信息平台和资源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刮目相看。

从中国政府提出实施农村财务资料已经过了十几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共有41287个乡镇全国范围内,街道,居委会等,有超过60万个行政村组织国内生产总值的农村经济组织创建了这些村庄GDP超过46%,因此,在上下文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财务信息管理组织的农村经济是由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对范围广泛的各行各业,至今应用财务信息,信息的县财政管理部门我们超过60%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金融应用和农村经济组织的比例已经接近10%,主要集中在长江和京津唐等发达地区的东南沿海,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财务信息也迅速蔓延到中国西部。

二、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软硬件设施落后

根据新农村建设农村财务信息涉及利用农村现代信息技术会计事宜,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配备计算机硬件,如计算机,打印机,存储卡及其它硬件,此外,因为需要确保会计功能的连续性,防止因为停电等原因中断,造成数据丢失会计等电脑应配备不间断电源,确保您的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2.思维观念的制约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了好几年的历史,有一十亿农村人口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乡村太大的影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根深蒂固。在中国农民的社会生活的底层,是最善良的社会阶层中的一个最勤劳,无论是农村还是农村贫困地区,发达地区一个层次,他们所提倡的“善良守本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它可以与一些的混合“家庭主义”,“饱腹弱智”,“短视与愚蠢”等文化在中国农村却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3.传统核算模式问题

在农村地区占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制约的运作模式,而操作的农村会计模式直接影响到会计,财务,会计管理的农村地区,以改善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财务信息全面提升。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1.完善农村财务信息化基础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农村财务信息化,推行完善的运行平台是必备条件。网络操作平台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相互连接的多个计算机系统,根据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全功能的软件集合网络协议。在网络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降低投入成本,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简单,灵活的结构运行的网络系统平台,出现信息“孤岛”,正是为了解决农村广阔而分散这些问题的农村经济是比较低的财务和会计信息的不平衡问题。关键是要规划网络系统更好的信息系统的实施,提高了软件的基础设施和设备。

2.构建适应新农村背景下的财务信息化模式

经营中国目前的模式下,农村会计的“村占村管”模式“村账户控制”模式,“会计委派”模型“会计代理”的模式,操作模式要么是阻碍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可以的无法满足财务信息农村发展的需要,从而建立和实施的村会计代理服务,财务和会计信息是各个流程的明确责任业务的综合模式,推动农村财务信息的必要手段的发展。

3.恰当处理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农村会计代理服务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政府的统筹管理,基层组织的有效利用,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要恰当处理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村会计制度的关系,实现代理服务的民主自治。村级会计代理服务的实施,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实施,是实现民主自治,保障农民的利益,让农民做自己的事情自己。会计机构只受托人,为农民群众的独立金融服务。

其次,农村会计代理服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要做到农村会计代理主导部门的服务工作-金融业,在将工作科学有效的程序的开发,农业部门的意见应该被广泛采用,林业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做到做好本职工作,同情的合作,协调工作,共同确保了广泛的应用,规范村级会计服务系统的运作。

最后,要妥善处理好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团结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的会计代理服务的实施,灵活性是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农村和其他因素的文化环境,在坚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一制度的实施,相应的调整,科学运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偏远地区,交通不方便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限额备用金,拖延报销时间,根据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而且要加以强调。

四、结论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促进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对我国实现农村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做出了系统的总结,通过对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蒋子春,霍春玲,张振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集体经济,2008,(2):11-13

[2]邓艳华.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11-16

[3]常树春,陈顺达.我国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问题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4):13-14

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4

1当前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现实状况

1.1乡镇经管站或其内设审计部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依据的是1992年5月农业部第11号令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 以及一些省区制定的本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来设置的。这是当前农村采取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审计模式。根据该条令的第四条规定,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建立审计机构的, 由其负责合作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审计机构的, 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审计机构 (以下简称乡镇经管站) 负责其审计工作。这种模式下, 乡镇经管站在完成日常经管工作的同时, 每年要安排一些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任务, 而且审计人员通常不设专职, 一般由经管人员兼任, 或者在经管站内下设审计站, 安排专人从事审计工作, 但其专设的审计站与经管站合署办公, 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因此这种模式从本质上讲是经管系统的内部审计, 它受上级农业经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

1.2乡镇政府内单独设置审计机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 设置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 它作为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 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 直接受乡镇政府领导, 与乡镇经管站等部门没有隶属关系。审计人员一般为专职人员, 人员配备也相对稳定。乡镇审计机构负责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单位进行审计, 从本质上它是乡镇政府的内部审计。在这种模式下, 由于实践中受到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等实际因素的限制, 使得其在实际中很少见。

1.3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章第二十六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应当实行民主理财制度。村民理财小组对村民委员会的收支账目进行审查监督并对村民会议负责。所谓农村民主理财小组, 就是在各村建立成员3至5人, 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的, 对本村财务管理情况实行监督和检查的组织。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 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重要财务事项, 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民主理财小组能够对村两委在村集体财务经营管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实践中, 由于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是由村长或书记指定, 并非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 因此, 在对农村财务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民主理财小组并没有起到实际的监督效果。

2理论界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

李玉平 (1997) 认为, 我国农村审计主体应是多元化的, 即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者各有侧重, 相互补充, 对农村经济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服务。农村政府审计由国家审计机关在各乡镇设的办事处或县审计局设的乡镇审计股实施, 审计范围包括乡镇政府各部门, 国家在乡镇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农村内部审计由乡镇政府设立的审计机构负责, 由乡镇政府领导, 审计范围是乡镇办的企事业单位, 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注会审计由县或乡镇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 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因委托单位而异。

蒋育燕 (1999) 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初探》一文中认为,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具有自己特色, 它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有相同之处, 也有明显区别。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的审计机构, 这与内部审计相同, 但它与审计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存在任何隶属或利害关系, 处于第三者地位, 这一点又与内部审计完全不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大部分是属于政府部门, 审计的工作人员是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员, 这一点与国家审计相同, 但是他们明显不是现有国家法律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机关工作人员。

桂建平 (2002) 提出了“乡镇审计”的概念, 他认为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国家共设五级人民政府, 其中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已经设立了审计机关, 但乡镇政府除外。按照现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体制和国有资产“分级行政管理”的方式, 财政收支隶属于哪一级政府财政, 则由哪一级审计机关管辖, 所以应当设立乡镇审计, 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地方政府审计。乡镇审计的对象包括乡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乡镇所属行政村以及乡镇和村所属的企事业单位。

廖桂蓉、田文军 (2003) 则提出农业审计手段、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农业经济监督的需要。根据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实际审计资源, 农业审计必须将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结合起来;将自行审计、委托审计和联合审计结合起来;将自觉审计与法定审计结合起来;将专业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马子力 (2004) 认为, 农村集体经济有可能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尤其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业务市场。与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相比, 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其独特优势:不占用编制, 不列入财政支出;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 素质比较高;审计地位更加独立, 更加客观公正可信。

刘罡 (2004) 提出国家审计机关派驻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国家审计机关派驻模式即是成立独立的乡镇审计站 (所) , 作为县级国家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 派驻到各乡镇, 对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范畴, 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成效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模式即是将审计机构植根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熟悉组织内部情况, 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

常茂松 (2007) 认为, 农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的确, 现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承担, 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多为站 (科) 级事业单位, 机构规格低, 任务重, 工作协调难, 落实难, 工作缺乏权威性;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审计经费无法保证, 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人员无编制, 均为农村经济管理员兼职, 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 造成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农村经济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王宝庆 (2008) 提出, 在县 (市) 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 各乡镇建立审计所, 县 (市) 政府、市审计局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农村审计的文件和制度, 此外, 政府立法部门要加强立法, 从法律上保障村监督委员会和审计中心的合法地位, 为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审计工作奠定法律基础。从而使农村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

宋雪莲 (2009) 认为, 农村审计的主体如由政府审计或社会审计承担, 理论上是可行的。因此应在继续发挥农业经管部门熟悉农村情况、具有多年农村审计经验的前提下, 逐步变直接审计为对外协调服务, 即作为农民的代言人,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日常监控, 另一方面代表村民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农村财务实行定期审计。在农村审计市场逐步规范后, 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协调角色也发生实质性改变, 应完全退出农村审计市场, 由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作为委托人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者实施审计。最终形成重大涉农资金审计应由国家审计机关承担, 农村财务审计以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作为农民的代言人委托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模式。

黄秋敏、满玉红 (2009) 认为, 2006年度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没有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国家审计的范畴, 国家审计介入村集体经济审计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由于目前农经站审计模式存在缺乏较高层次的法律依据、独立性差、不能有效地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经营者间信息不对称、审计的结果处理与运用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为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 规范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的程序, 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 对当前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进行整合, 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 社会审计为辅的一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体系。

陈建萍、朱朝晖 (2009) 认为, 农经站审计模式是政府在特定的背景下对农村这一特殊领域的审计采取的一种措施。作为目前农村审计主要模式的农经站审计在村集体经济不够发达、民主政治很不健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体制的所产生的独立性不强、审计力量有限、审计透明度不高等问题的存在, 作者认为, 体制上的问题只有从体制根源上进行改革才能根本解决。应该纠正原有的审计制度上的偏差, 使其重回政府审计的轨道上来, 列入政府审计的审计域。

由于国外发达农业国家与我国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不同, 因此可以借鉴的国外农村财务审计的资料与经验都十分有限。

3评述

(1) 农村财务审计主体比较混乱, 应重新界定。

在性质上农村财务审计应属于内部审计, 其主体是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 它与审计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处于第三者地位, 因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内部审计。由于地方法规、规章授权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农村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 既要对政府负责又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负责, 其性质又属于政府审计范畴, 同时, 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受委托开展的审计活动, 并且还要收费, 又具有社会审计的性质。

(2) 农村财务审计独立性较差。

乡镇经管站熟悉农村集体经济的情况, 便于开展审计工作, 且多年来, 在促进廉政勤政,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村账乡管”的财务核算模式下, 经管站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方面独立性则变得较差。首先, 按照农业部对乡镇经管站的职能划分, 乡镇经管站要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让经管站行使审计职责, 既充当管理者经营者又充当监督人, 违背了独立审计的独立“三角关系”, 这样势必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其审计结论也可能违反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其次, 经管站负责大量的繁重的日常经管工作也必然冲击审计业务的开展;第三, 农村财务审计的双重领导体制也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3) 农村财务审计执行力度小。

基于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成为乡镇政府附庸的现实, 乡镇政府会出于各种考虑或利益权衡, 会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严格, 或干脆不处理, 束之高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领导者, 他们作为“经济人”在决策时, 往往也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但是分析现行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由于受到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法定强制力、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易受到乡镇行政干预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是无法通过提高腐败被查处的概率和加大惩罚力度来提高腐败成本, 从而遏制违法违纪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以上文献为理论界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从内容上看, 都是基于农村集体经济提出的审计模式, 没有考虑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出台, 落实到农村的财政涉农资金审计的问题;从模式架构上看, 虽然理论界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研究为改良现有的农村财务审计模式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但是总体而言, 这些研究重在探讨现有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问题, 对新审计模式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念, 大多是泛泛而谈, 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玉平.谈农村审计的主体[J].山东审计, 1997, (6) .

[2]蒋育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初探[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 (10) .

[3]桂建平.乡镇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 2002.

[4]廖桂蓉, 田文军.刍议农业审计模式[J].农村经济, 2003, (4) .

[5]马子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55-57.

[6]刘罡.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7]常茂松.关于注册会计师参与农村财务审计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5) :45-47.

[8]王宝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模式研究——基于浙江实践[J].审计月刊, 2008, (4) :16-18.

[9]宋雪莲.农村审计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9, (5) :44-45.

[10]黄秋敏, 满玉红.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整合研究[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9, (8) :56-57.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加强 篇5

1、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找准审计监督的切入点

一要加强涉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涉农部门领导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农民利益的直接维护着。通过对领导干部涉及“三农”问题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履行责任。同时,要把任中审计作为开展涉农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把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涉农资金项目的决策依据、程序集其效益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决策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揭示各级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涉农资金运行中的经济决策问题,增强领导干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意识和本领,从根本上保证涉农资金科学、有序的管理和使用。

二要加强财政审计,不断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县乡财政是涉农资金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关系最密切的单位,通过对县级财政决算审计,摸清国家和省、市对县级转移支付涉农资金、财政改革政策落实及效益,揭露和查处涉农资金使用质量不高、执行各项财政改革政策不到位,违反国家财政纪律等问题。结合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渔业、农机、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办等各有关部门管理使用涉农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督,揭示涉农资金和项目管理混乱,资金投入分散,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促进深化县级财政政策改革,理顺各部门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财政保障。同时要加强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和村级财政的监督,提出规范管理的建议,消除不稳定因素,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服务新农村建设。

三要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神经,注重政府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农业基础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围绕新农村建设,国家将加大投入力度,用于农田水利、防护林体系、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审计机关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中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一定意义上讲也与农业工程项目审计的质量和效果相关。审计机关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投入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作出不懈努力。要坚持重大农业工程项目必审制,调整项目建设点,以旧报新、账实不符、开发工程量造价不真实、高估冒算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

2、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审计监督的重点

一要加强对投入规模大,涉农面广的重点专项资金审计。要紧紧围绕这些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以及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开展审计,促进管好用好资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一是农业投入方面要紧抓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建立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重要任务。审计机关要关注农业投入,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审计,促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农业发展方面要继续开展粮农生产资金及相关补贴审计。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出支撑。如通过对粮食资金的审计,监督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关注对粮食生产县的奖励政策是否得到落实。三是农村发展方面要全面关注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相关资金审计。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一,审计机关要从农村社会事业的多方面开展工作。如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审计机关应关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农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以及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等问题。

二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改革政策和措施落实情况审计调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一个最具特点和特殊性的行业。国家队农业和农村的经营活动,通过政策制度进行支持和保护。对“三农”资金的审计,一方面围绕资金审计的主线,检查总体投入情况、投向变化和投入构成是否合理合法、资金使用管理是否真实合法。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而更重要的方面就是监督检查国家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为此,审计机关要紧密围绕推进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构建新型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体系等改革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要立足宏观研究农业问题,密切关注农业政策的执行情况,从制度上、机制上分析农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涉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要加强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多种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建设新农村,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在政策扶持上,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农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审计机关要在维护农民利益问题上敢于坚持原则,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维护财政经济秩序,加强对扶持救灾、农村医疗保险、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生活补助、征地补偿等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这些资金真正用到农民身上,从而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四要跟踪财政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并提高效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涉农资金的投入将不断增加,占财政支出比例会继续提高。审计工作应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对涉农资金的审计监督,并跟踪财政支付的程序和效果,促进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机制,达到合理使用,提高效益的目的。审计机关要从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加大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城市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监督力度,跟踪使用效益。要把监督关口前移,在事前选项、事中跟踪等方面把好审计监督关,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 财务信息化 对策

1 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内涵

农村财务会计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农村财务信息化就是要将财务信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农村会计进行核算。首先,要贯彻执行农村会计制度,完成农村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会计的相关流程;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计算机技术管理农村的融资过程、资产运作、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利润的分配等不同方面,尽量做到农村的会计信息资源的相对共享。

2 我国农村当中财务信息化的作用

现在的农村财务信息化与传统的农村财务制度相比,转变了农村传统财务的处理流程、处理对象、处理形式、监督体系及组织等,信息化的发展会在提高政府的职能、提高农村财务信息的质量、解决农村矛盾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①促进农村财务工作规范化进而提高效率。传统手工操作中容易出现不规范、疏忽等现象,而实施财务会计信息化后,要求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财务标准的程序操作,客观解决了这一问题。

②加大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进而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农村的财务工作在实行信息化之前,财务核算工作中,无论是全面性、系统性、及时性还是准确性方面不是对政府的需要很好的满足,运用会计信息化后,使大量的信息及时准确并按使用者的需要提供、统计、整合分析。

③改变农村管理思想观念进而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农村的会计工作,实现农村财务信息化,就是为农村现代化管理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农村财务管理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思想观念落后,这个问题解决后,农村会计发展就会逐步进入轨道。

3 新建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所以也得到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农村在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①基础建设薄弱造成的软硬件设施落后。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对基础的硬件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如电脑、打印机、存储卡等硬件。此外,农村财务信息化网络系统设施也同样重要。但因我国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地农村在发展财务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设施和网络系统严重失衡。实现农村财务信息化除应有的硬件外,配套的会计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会计软件的问题,农村财务信息化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②农村财务人员素质较低造成的思维观念的制约。在广大的农村,轻视科学教育的风气依然严重。农村群众科学素质低下必然是农村财务信息化的一大障碍。农村管理层人员如村乡镇的支持在财务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我国大部分村里的干部们仍然是一些缺少管理理念的低教育水平村领导,在改革创新上以经验判断为主,通常忽视数据理论的分析。农村会计人员要实现农村财务信息化就必须具备必要的会计专业技术,还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让财务会计信息化得以发挥功效。

4 完善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随着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的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三大方面来采取措施。①完善农村财务信息化基础建设。我们需要开发适合农村财务信息化的计算机软件专用性农村财务信息应用软件,其功能模块应包括账务处理、账务分析模块、财务管理模块、财务监督模块、信息管理模块等。有了财务信息化软件的模块配合,通过对财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实现数据和信息归集发布。②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以适应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国家应当尽量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向农村输入新的血液,可以通过提高待遇,给予对应权限等方式吸引大学,农村财务信息化系统包含了现代传输技术。培养合格的财务信息化工作人员就成为了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另外,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会计代理服务中从业人员素质建设,还要有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管理部门配合我们的服务人员和大学生,培养出懂信息技术、农业、懂经济、懂财务的“四懂”人才,为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③构建财务信息化模式。在我国农村会计的运作中包括“村账村管”模式、“会计委派制”模式、会计代理制、“村账乡管”模式模式,这四种在经验中形成的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为了促进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全面建立和推行“村级会计代理服务”的会计运行模式成为必然。首先,要以《会计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建设和规范会计代理服务制度,切实加强农村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农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工作。科学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会计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岗位的任务和责任,做到权责分明。同时加强财务审计监督的工作,以保证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常树春,陈顺达.我国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问题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4):13-14.

[2]龚秀芝.浅析会计电算化在我国村级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经信息网,2011(2):21-23.

[3]步芬清.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装备技术,2010(8):32-34.

[4]赵伟,邢志良.关于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的调查研究[J].农村观察,2009(4):12-15.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篇7

1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常常会涉及其他领域的内容,也需要关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农村财务管理会受到账簿、凭证等不规范问题的影响。例如,部分地区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理念落后,时有发生账簿设置不清晰、不完整的现象,给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带去了威胁。某些农村地区开具的出款单、收款单等票据缺少统一规范,账目支出也没有正式发票对应,给后期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等不良现象。另外,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专业的人才作保障。但是,农村财务管理较之繁华城市在制度建设上存在一定差距,对财务人员的规范、约束力度不足。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为谋取私利而弄虚作假、谎报账目等,严重影响了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使得相关领导的决策失效。同时,专业人才匮乏是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少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质以及法制观念表现较差,其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2 深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的健康、快速发展,深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势在必行。作者结合上文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项深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健全制度建设

健全制度是规范与约束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行为的有效手段。各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转变工作思想,积极指导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在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农村财务管理有关部门应当深入了解各农村地区面临的制度规范问题,从票据、账簿设置等细节入手,由浅入微、循序渐进地规范财务管理操作,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方式以及职责等。与此同时,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还应该体现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及要求,建立与之相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及时给予职工合理的奖励或处罚,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律。此外,对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应在国家及政府的政策指导下,重组内部人员结构、细化财务内控制度、健全资金审批流程等,从而改善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环境,保证将每一项专项资金都能用到实处,为促进农村发展多做贡献。

2.2 完善监督体系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多项内容,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才能保证其预期目标的实现。财务部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着重要的资金流向监督职能,并能够在履行日常资金核算职能的同时,监督每一笔资金的流向,认真审核资金投入收益比,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各地方农村财务管理单位或部门则应该健全内部人员组织结构,设立独立的财务监督行政机构,并由专人负责财务监管相关事宜,深入了解农村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查找财务管理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改革,在不断地总结探索中寻求发展。在专项资金划拨之前,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各个财务主管人员进行商榷、研讨,保证资金支配的科学合理性,寻得最优方案之后,会后向领导者汇报会议情况,请求审批。领导人则需要以认真负责的姿态处理财务审批事务,严防“先花钱,后报批”的不良现象出现,切实按照章程办事。

2.3 提升资产运行

在当前我国资产运行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单位机构负责人应该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并认真思考和探讨整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相应管理资产需求前置、固定资产处置顺序规范、可披露资产信息共享等方式,以此来改善农村专项资金的运行环境;其次,有关单位还应该进一步细化资产管理中的购置、审批等程序,从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将各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设立内容翔实的账套,遵循实时登记的原则,把财务管理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再次,科研单位应该采用岗位责任制,根据相关制度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需求,积极采购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最后,要紧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借助于政府的能力,帮助农村地区建立资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与国有资产相关的实时查询服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与衔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化。

2.4 加强人才培训

人才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关键要素,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现直接影响了此项工作实效。因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中必须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而言,农村财务管理相关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详细的改革与发展规划,合理地分配运营资金,适当加大对工作环境的投入力度,从而改善用人条件,以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到此任职。与此同时,相关机构还应该通过培训等多种途径,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及时更新它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不单是某一机构单方的责任,其更多的是依靠农村财务管理内部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为此,农村乡政府部门还应该认真分析时下的经济走势,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为相关人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他们自主进行学习。而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则需要谨遵国家政策精神的指导,时刻注意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严格按照工作制度、标准以及程序等要求自己,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本职工作中。

3 结论

总而言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有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而且这是一项注重实践的工作。因此,作者希望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加入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研究行列中来,并提出更多的建议。而农村财务管理有关部门则应该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加快工作改革与优化步伐,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官丽莎.农业财务管理监督弱化的危害与解决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5(7).

[2]李健华.加快实现农业财务工作的“三个转变”[J].中国农业会计,2012(1).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研究 篇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进行, 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村财务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指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是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是农民关心的热点和农村工作的难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有利于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化解农村矛盾, 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 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规范,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已经成为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稳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认识不足部分农村干部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经济发展上, 疏于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部分农村干部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是会计个人的事情, 不重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财经法纪、管理制度很难得到贯彻落实。

一些村干部认为村一级没有必要搞预算、决算, 只要自己不贪污, 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 怎么用都没有关系, 致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资金收支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缺乏参与村级组织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 认为村级财务管理是村干部的事情, 跟自己无关,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2、财务制度不健全, 基础工作不规范农村财务人员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基本的财务规章制度, 设立账簿。

原始凭证不规范, 普遍存在白条抵库, 收支一条线, 坐支现金。村里的一切开支都由村领导“一支笔”审批, 自收自支, 自批自报的现象严重, 村领导的审批权限不明确。农村财务账簿的设置不齐全, 所有的账务由一个人处理, 会计核算工作简单, 部分农村只设现金账, 或者只设总账, 没有明细账、债权债务账, 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混乱。会计档案保管不善, 部分村不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 会计资料不进行交接, 谁管的账谁带回家, 造成会计资料严重受损、丢失甚至人为销毁。

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发展中部分农村忽视了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忽视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许多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文化偏低, 接受过国家正规教育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或者拥有会计初级职称的人员较少, 对村集体经济和组织会计制度不熟, 业务不熟练, 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违反财务管理制度, 对财务活动没有及时下账, 公款私存, 难以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 个别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任免随意性大, 更换频繁, 致使部分会计人员不安心工作, 不坚持原则。在会计人员交接时, 模糊不清, 导致责任不明确, 影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4、监督监管不到位监督监管不到位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多数农村, 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公开没有落实到位。

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由村主任提名, 村委会批准产生, 使民主理财失去作用。部分理财小组成员不懂财务知识, 不熟悉财务工作, 对违规违纪的收支单据仍然签字同意, 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过场、公开不彻底、假公开, 导致群众不了解本村的财务状况, 无法进行理财和监督。同时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导致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视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 各级领导应该克服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 真正把财务管理作为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密切干群关系、保护集体财产的重要措施。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 强化广大农民和干部的农村财务管理意识, 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农村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把财务管理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2、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财务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制度, 保证农村财务工作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

建立完善账簿系统, 包括现金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分类账及各种物资备查登记帐, 做好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规范会计核算,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不得坐支现金。各地农村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细则, 如财务审计制度, 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民主理财监督制度等来完善补充细化, 是财务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体化, 更容易贯彻执行。

3、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 要实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

会计和出纳之间不得互相兼职, 村干部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该村的财务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认真做好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参加培训班, 业务知识讲座以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以农村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业务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 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趋势, 实施会计电算化有利益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增强会计核算规范性、正确性。实行会计电算化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其具有会计电算化操作的资格, 正确合理的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认真组织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学习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 教育和督促财务人员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原则, 爱岗敬业。

4、强化财务监督审计力度农村财务审计是乡镇级农经管理部门对农村财务管理的一种有效监督手段。

乡镇农村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 成立专门的村级财务审计部门, 按年度制定审计计划,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 加大审计力度, 扩大审计面。定期开展对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 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筹资和支出, 杜绝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坚持审计结果公开制度, 审计结果公开要与村级财务公开并举进行, 要让群众知道审计出的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问题, 对严重的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部门, 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 提高农村理财监督小组的业务水平, 小组成员要依法、及时、有效的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对财务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务收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真正发挥农村财务监督的职能。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大局, 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体系。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 促进和加强农村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 落实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推行财务公开, 保证农村经济强有力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各项事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有助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财务,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锋.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河南农业, 2010, (5) :65-66.

[2]、马春艳.完善财务管理, 促进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业, 2010, (6) :58-59.

[3]、邓真贵.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审计思考[J].现代审计, 2008, (6) :54.

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研究 篇9

一、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含义

农村财务会计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 其行使职能的双重性决定了其核算不同性质的资金。其一, 行使经济管理职能, 如经营管理集体资产, 由此决定了生产经营资金的核算与管理;其二, 行使村民自治的管理职能, 即为农户服务、兴办集体福利事业以及社区行政管理如代乡镇和有关部门收取政府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向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发放优抚金、救济款等, 由此决定了非生产经营资金的核算与管理。

农村财务信息化是基于财务会计信息化之上的, 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村会计核算, 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管好用好集体财产, 帮助政府行使好社会职能, 处理好各个农村组织的关系。具体来说, 其初步就是要贯彻执行农村财务会计制度, 实现农村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一记账、算账和报账;进一步就是要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农村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几个环节的管理, 达到农村会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各级政府, 各个基层农民都能及时获取全面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 农村农民认知水平低下, 制约了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在某些地方现代教育面临着尴尬局面的阶段, 有的农村小孩甚至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的普遍低下, 成为了农村财务信息化推广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二, 适应农村财务信息化的会计运作模式有待改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制约着农村会计的运作模式, 而农村会计运作模式直接影响着农村会计核算、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提高, 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我国目前公认的农村会计运作模式主要有“村账村管”模式、“村账乡管”模式、“会计委派制”模式、“会计代理制”模式四种。这四种农村会计运作模式的政策与制度往往来源于政策制度制定者的习惯, 然后付诸实践的, 这显然违背了“理论来源于实践”。

第三, 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的运行平台不完善。我国由于地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致使全国各个地方农村在发展财务会计信息化时, 选择和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时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阻碍了财务会计信息化在农村的普及。

三、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第一, 改善农村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环境。首先, 要强化对各基层单位的村报账人员的管理。村报账员在经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后, 及时向农村会计代理服务机构报批备案, 再经过一定程度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财务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 一经确认上岗, 不得随意更换, 除违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其次, 要加强对农村会计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管理。聘用的农村会计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还要熟悉具体的农村财务工作, 而农村会计代理机构负责人更应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专门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再次, 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农村会计代理服务机构对新任用的村报账员和中心工作人员, 必须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 在后续工作中, 还要定期对各村报账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代理会计、资金会计进行后期教育。最后, 要重视相关电算化人才培养。

第二, 改进村级会计代理服务运作模式。我国现行的农村会计运作模式或阻碍了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 或不能满足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因而全面建立和实施村级会计代理服务的会计运行模式, 是明确财务会计信息化各个流程的责任。村级会计代理服务机制的实行, 一是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在农村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出来, 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 使村民能够对村财务进行民主管理, 实现村集体资产的有效配置, 缩小干部群众矛盾, 增强基层农村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促进现代新农村的建设, 而且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运营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 推行和谐农村的建设。二是将取消各农村基层组织的银行账户和相关会计岗位, 由村民、村干部和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共同管理农村财务, 能有效维护农村税费改革, 阻止农村农民负担再次反复。

第三, 规划完善好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硬件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不同的经济组织应该根据其未来的发展目标、经济实力大小和管理要求等因素规划好硬件设备的购置计划, 对计算机的硬件档次、网络结构等外部设备做出原则性的规划, 力求做出合理的长远安排, 避免资源浪费。农村财务信息化是以促进农村财务信息化的有效发展为目的, 遵循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好硬件设施。统一的原则就是以政府为引导统一制定硬件设备规划的标准, 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尽量选择统一的、高性能高技术的服务器配置、客尸端配置、存储设备、备份设备等, 以满足农业部门未来的发展需求, 而且由于农村财务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 因而应尽可能地将硬件设施规划的兼容性更强、可靠性更高、更容易维护。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财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农村农民认知水平低下, 适应农村财务信息化的会计运作模式有待改进以及农村财务信息化的运行平台不完善。然后文章重点论述了加强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包括改善农村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环境, 改进村级会计代理服务运作模式以及规划完善好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

关键词:农村会计,财务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知林.农村财务信息化影响因子分析与策略创新[J].商业研究, 2007 (3) .

[2]、牛艳芳, 曲吉林.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因素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9 (6) .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篇10

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村级组织既要履行自主管理村务职能, 也要协助基层政府进行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 村级组织的状况, 特别是财务管理状况, 直接影响了基层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 制约了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发展。

1.1 村级财务的报账人员素质低

目前村级报账员素质普遍低下, 工作不够勤奋, 不能坚持原则, 粗心大意。存在着对各类原始凭证不进行初审或不能严格把关, 对白条抵支、大小写金额不一致等要素不全的原始凭证不能在报销时及时更正和处理现象;也有的报账员不按规定填写各种票据, 随时随地报销支出, 公私款不分等现象。

1.2 财务机构不完善

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主体不明确, 管理力量薄弱,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现象, 导致集体资产被贪污、挪用。实行的镇经发办集中代理村社财务, 村级设的是报账员, 监督和控制的力量相对削弱, 如不加强管理, 就很容易出现现金支出把关不严, 不按规定程序大额现金支出;收入款不及时存入账户, 坐收坐支, 不是报账员的人也制作财务原始凭证, 也从事现金收支, 且长期或不及时进行清理结算;有的村级对现金收支情况不明, 很容易造成收入不开票或“大头小尾”, 隐瞒或截留收入, 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导致出现财务问题。

1.3 执行制度力度不足

有些地方财务制度形同虚设, 违法乱纪案件较多。多人收钱, 多人管钱, 多人用钱, 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等现象存在严重。甚至, 有的村干部直接从事现金收支, 买了东西开了票, 拿回去让报账员报账。

1.4 原始票据 (凭证) 管理也不规范

收钱不开正式收据, 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 多以白条入账, 并无经手人签章;干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账单, 基建工程无合同、无验收、无发票, 以收据代发票入账等现象极为普遍。

1.5 财务透明度不够

有些村级的财务公开是走形式的, 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事情能公开的就公开, 不能公开的就不公开;也有的财务公开内容表述不清, 内容不详, 条理不明, 群众很难读明白。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缺乏群众监督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 形成了家庭经营, 导致村民对集体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所有的民主管理和监督都形式化, 让一些不廉洁的干部有了可乘之机。

2.2 缺乏内部监督

村级报账员是由村级干部任用, 所以有的村级报账员对村干部的经济违法行为不敢监督, 发现财务问题不敢纠正。

2.3 缺乏管理意识

许多干部对报账凭证根本没有认真审查, 认为村级没有必要搞预、决算, 只要自己不贪污, 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 怎么用都没关系;报账员也往往错误地认为, 自己仅仅是保管好票据, 管理好提回的现金, 能够向单位领导交上差, 也能向核算中心报账了事, 就是查出违纪违规问题, 也与本人无关, 自己认为不负任何责任。

2.4 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一些村级的财务管理制度与现行实际情况不适应、不配套, 出现脱节, 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这就给有不良动机人员借机伪造、变造凭证, 甚至篡改账目, 贪污挪用开启了方便之门。

2.5 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偏低

很多村级书记一上任就换村级报账员, 报账员频繁的变换, 导致了报账员的工作只对某个领导负责, 难以起到监督管理财务的作用;也导致了村级报账员素质不高。存 (下转P105) (上接P112) 在着许多农村基层报账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也没有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 素质低。

3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要提高村干部对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村干部要端正思想, 要把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度放在密切政府和群众的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上来认识。领导要重视建设新农村中的财务工作, 积极支持财务工作, 帮助解决些实际问题, 严格执行财务纪律, 增强法制观念。

3.2 规范实行农村财务代理机构

根据各村实际, 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度, 规范农村财务工作。由镇政府公开招聘村级报账员, 经培训考核, 择优录用, 坚决杜绝由村级书记“任人唯亲”的行为。

3.3 要加强对村级财务代理制度工作的监督检查

加强落实农村财务代理制度, 由乡镇党委政府牵头, 组织相关部门, 定期、不定期对村级财务工作进行检查。对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村级报账员和村干部严厉惩罚, 并追究其相关的刑事责任。

3.4 提高村级报账员的素质

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度, 加强村级报账员的资格考核, 对村级报账员定期进行培训, 加强会计法规教育。将一批政治可靠、素质高、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人员选拔到村级报账员的岗位上来, 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代理制度有效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条件的村镇可以实行村财务的轮岗制度, 提高村级报账员素质, 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

3.5 完善农村财务代理制度

实行农村财务代理制度, 完善村级财务制度, 来规范财务工作, 规范资金操作流程。实行不定期抽查制度, 对村级财务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加大监督力度;对村委人员的离任要进行离任经济考核, 做到严惩不贷。

总之要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财务代理制度, 并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村级报账员队伍素质, 稳定村级报账员队伍, 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上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明辉, 会计委派制读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

[2]战树毅, 开拓创新, 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 2005, (3) .

[3]夏旭, 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 新东方, 2006, (08) :8-10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 14025/j cnki.jlny.2016.10.020

1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能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基层干部在农村工作中往往利用职权对集体资产进行侵占,存在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另外农村的一些财务管理存在账目混乱、报结不及时、缺少记录、乱收乱支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进行审计,这些问题往往就被掩盖而不能发现,长期积累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通过审计工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这些问题,促进干部依法、守法进行基层工作。

1.2 能有效促进农村财务公开

农村的财务公开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正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能让村民了解并掌握村集体财务的真实情况,了解村集体的发展程度,对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建立都十分有利,能够促进农村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但实际管理中,很多农村的财务都没有公开,有的虽然公开,也只是小部分公开或者公开一套账,而实际还有另一套账。通过审计工作,能定期对农村财务进行核查,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让农村财务管理真正公开透明。

1.3 促进有效使用农村集体资金

多年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地方都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随意性较大,由于村干部往往借职权之便,对农村集体资金完全凭个人意愿进行支配,缺乏规划,非常性支出过大;另一方面,乱挪、乱占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资金难以发挥作用。通过审计工作,能更好地规范农村的财务管理,使集体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在整体上进行规划使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有积极的作用。

1.4 有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我国的农村财务人员总体上素质不高,而且年龄较大,专业能力不强,有许多地方的财会人员都没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工作,导致账目处理混乱,账务的处理也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而通过对农村财务的审计,能有效促进农村财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实现农村财务管理,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账目规范,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专业程度。

2 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2.1 完善审计制度.加强考核

制度的落实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完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县级、乡(镇)的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的健康开展。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和监督工作,因为对于审计工作来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及政策水平,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2.2 努力克服困难。改善审计工作环境

农村的财务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地位较低、财务相对困难的状态,这种局面十分不利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而且审计工作也不是单单一个部门的努力就能达到效果的,需要监察、纪检等权威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起作用。过去在执行审计结果时,由于多方面的阻力,审计部门往往对于一些热点难点,虽然有结果,但却无力进行纠正,不了了之的情况时有发生,缺少其他部门的配合,所以要通过多方努力,争取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改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环境,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2.3 严格审计纪律.树立审计权威

审计的质量决定着对农村财务的监督效果,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这样才能打开审计局面,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树立审计的权威性,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审计效果,在具体的问题处理时,审计人员要按章办事,不循私情,对账簿审计要全面细致,对于是否的定性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偏听偏信,核查手续要严密,不留漏洞,这样才能加强审计结果的执行,要广泛联合其他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为审计工作树立权威性。

2.4 加强审计力度.不断拓宽审计范围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力度,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另外要大力拓宽审计范围。将审计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集体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拓宽到现在的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等。

3 结语

农村财务审计研究 篇12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利弊

一、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初见成效与问题显现

1998年, “村级会计委托乡镇代理制”由浙江省上虞市首次推行并取得成功。该模式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自愿原则, 在保证村级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利不变的前提下, 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 与乡镇设立的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签订委托记账协议, 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此模式的实施, 能够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 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实施。

“村级会计委托乡镇代理制”模式推行以来, 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进入“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阶段,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弊端。农村财务基础薄弱, 影响财务人员对财务的整理审核。农村历来都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问题, 导致县与乡、乡与村、村与民之间形成一条债务链, 出现“断头账”, 导致乡级会计中心接管村级财务时无法理顺, 弄不清财务状况。特别是拉开会计记账与会计经济活动的距离, 容易出现会计职能被架空, 出现账实不符、集体资金外运或账外账现象。此种管理形式把村级经济控制过死, 有的地方甚至开支要经过乡领导审批, 导致村级经济运转不灵, 没有活力。

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一) 财务管理模式的内涵

财务管理模式即财务管理方面的责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 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变化, 集体经济也在经济转型中迅速发展, 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 农村社会经济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矛盾日益凸显, 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主要表现为现金管理混乱无序、集体资金拖欠严重、财产物资管理失控、各项开支缺乏约束、财务公开制度流于形式等。随着法制观念增强, 财务公开化的呼声愈来愈响, 上访量增加。同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大, 原有的村集体财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近些年中国逐渐向农村推行会计电算化, 双代管、农村会计委托乡镇代理制和农村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制等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二)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中的利弊

1.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中的“利”。

(1) 农村财务“双代管”, 在不改变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的前提下, 将村一级账务和资金统一由乡镇经管站代为管理的一种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双代管”把村级民主理财与审计监督规定为必经的程序, 由事后审计变成事前审计, 强化对村级财务的监督。 (2) 农村会计委托乡镇代理制, 在不改变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 将村集体的财务会计账目, 收支等财务核算业务, 委托给通过社会公开招标确定的中介机构管理, 并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 利用中介结构的特异性, 实现村行政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分离, 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透明化和制度化, 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 (3) 农村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制, 解决村级组织决策程序不科学的问题, 又可以解决村民因专业知识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很难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监督的难题, 从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并降低管理风险。同时, 乡 (镇) 政府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村委进行监督, 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源头。

2.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中的“弊”。

(1)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发展初期, “村账村管”模式出现, 但弊端很明显。第一, 决策程序不科学;第二, 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水平低下, 监督效果差;第三, 村民缺乏有效监督手段, 导致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管理混乱, 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干部群体矛盾激化。 (2) 与之相比, 随后出现的“村账乡管”模式缺陷也不少。第一,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悖, 该法第5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第二, 把村级经济控制过死, 削弱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第三, 容易造成乡镇领导利用职权挪用村集体资金;第四, 容易形成“账外账”。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深入, 又出现多种财务管理模式, 但依然暴露很多问题。例如, 农村会计委托乡镇代理制、农村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制等模式。 (3) 农村会计委托乡镇代理制模式缺陷:第一, 有违国家相关法律条款, 《会计法》第36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业务的需要, 设置会计机构, 或者在有关机构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 应委托经批准, 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第二, 委托人员的职能有限;第三, 委托人员与原单位人员责权划分所产生的矛盾。 (4) 农村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制模式缺陷:第一, 缺少对乡镇拨付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第二, 缺少惩罚规定;第三, 农村会计代理中心地位不明等;第四, 该模式虽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管理制度, 中介机构又作为第三方实行外部监管, 但是也有可能发生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中介机构合谋, 同时此模式对制度的健全性、执行程度、业务素质、文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就限制此模式的推广范围。

三、改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对策研究

(一)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财务工作的规章制度, 如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 通过制度来规范财务工作。将财权分离, 由一个人掌握变成多人掌管, 避免财务开支暗箱操作, 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管制度, 内部外部两手抓, 坚决杜绝违规操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实行会计电算化, 提高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是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提高财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二) 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

1.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从业人员应遵循的职业行为和规范。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 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能够自觉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提升道德修养, 抵制不良风气, 有效抑制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2.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

针对农村会计从业人员的特点, 要逐步对农村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 要注意培训内容, 确保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会计手段越来越发达, 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素质, 才能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证。

(三) 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根据《会计法》等相关法规要求, 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合理调整会计凭证传递程序, 严格加强票据管理和会计档案管理, 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对会计业务流程的各个程序都要认真、仔细的完成, 即初审、签字、审核、入账等都要有专人负责, 严把关、把严关。

(四)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财产管理职责、权限、范围、以及财产清查组织程序应当明确。重视事后监督, 在会计部门常规性核算基础上, 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 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五) 群众监督与民主理财并举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 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 定期如实进行公布, 接受公民监督, 财务公开的内容要细致、明确。公开的账目要真实, 每次公开后, 要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作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 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给予采纳。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参考文献

[1]李莉, 祝素.不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0, (8) .

[2]张彦清.完善农村财务管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 2011, (9) .

[3]刘荣锋.浅谈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4) .

上一篇:一次填充下一篇: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