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2024-05-29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共12篇)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1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60%左右的国家, 农村是国家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的基石,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深入, 农村审计工作也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同属东亚的韩国农村审计, 挖掘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启示, 对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践和理论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韩国农村审计监查

韩国农村审计体系主要由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构成。目前主要主要负责对农、林、牧、副、渔产品等流通市场以及农产品进出口等的监查工作。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检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及投资的效益。其农村审计的内容包括经济效益、投资效益、审计财务收支情况等等, 审计的方法主要通过查账和社会调查实现, 监查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根据监查政府投入农业资金数额的使用情况, 是否用于政府规定的必须投入的项目上;另外, 还负责监查农产品价格、农村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农村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关系利益情况等多个方面。农村审计监查根据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监查和特殊监查。一般监查主要是针对各个部门行业财政预算情况及政府投入资金数额的使用状况进行审计监查, 年限一般为每年一次;而特殊监查主要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重点部门展开审计监查。如对于农林、副产品、渔业等流通市场政府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查时。在监查工作中, 被监查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经济活动及其责任人的行为同样也受到监查人员的监查。

在监查工作中, 监查人员还到被监查部门或单位进行会计查账或者暗访等其他活动, 一旦发现被监查的责任人有问题, 视情况可以对被监查的责任人实行24小时以内的拘留、询问等。

二、我国农村审计情况分析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状况目前比较严峻, 20世纪9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在国家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得以确立和实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起步晚, 大规模的农村审计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 且全国三十多个省区的农村状况不均衡, 国家相关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缺位, 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只有一些地方性的规章制度, 因此法制建设很不健全, 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滞后的重要原因。此外, 审计操作不规范, 各地区农村经济审计业务各行其是, 与农业有关的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不够重视, 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不多。

三、中韩两国农村审计对照参鉴

第一, 农业资金审计。在农业投入方面中国的农业资金审计和韩国有些区别, 中国审计和韩国相似处是以农业贷款为主, 但是中国除了农业贷款为主外还包括对农业财政拨款、农业专项资金贷款、拨款进行审计, 而韩国仅仅通过农业专项贷款资金数额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二, 农村审计的范围。从审计的范围来看, 韩国主要是通过对使用国家投入贷款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相关的审计。而中国的审计主要是在农村国有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农业贷款、拨款等进行审计, 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行业。

第三, 审计结果的处理方式。韩国审计部门监查结果的处分方式有:身份处分、财政处分和行政处分。其中身份处分是指告发、警告、惩戒、职位解除、人事措施。财政处分指变相、退赔、回收、附加征收、追加支付、减额等等, 行政处分指施政、通报、改选等。韩国农村审计监查不但对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查, 而且还有包括罚款、查封、决定移送、收缴违规违法资金、决定暂缓拨款、停止拨款等在内的行政处理处罚权, 同时在审计执法过程中, 还包括将处理问题与追究个人责任相结合, 对其当事人进行处罚的同时还对与当事人相关的机关和上级主管负责人等追究其相应责任。一般在监查中对查出问题的责任人查处力度较大。往往将其送交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法律机关加以查处。韩国农村监查审计的这种行政执法性使韩国的国家审计权也具有行政执法和经济监督的特性。

第四, 农村审计监督。目前, 韩国农村审计已经具备良好的管理基础, 如韩国政府为了新村运动的实效, 制定出了村民监督制度、奖罚分明的新村建设考核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审计人员公务员管理等一系列科学的农村建设管理理制度, 并以年为期限, 监查院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从以上的方面进行严格的实绩考核评定, 并对评定的实绩结果进行奖励、惩罚, 或是晋升转任的主要依据, 韩国目前这种规范化的农村审计监查管理极大的督促、监查公务员, 以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自1992年以来, 韩国审计监查院对监察对象的各种统计资料、基本现状资料、研究报告书等进行了系统地收集和分析, 并派出机动监察小组进行工作, 之后对其工作量进行评价, 实行制度化、等次化管理, 通过这下方法使韩国监查的有效性和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以于农村审计监督, 应根据国情, 参考借鉴韩国的监督制度与措施。

四、结束语

通过借鉴韩国农村审计的经验与我国农村审计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并从职能、主体、范围、现有的基础、处理形式等方面提出了韩国农村审计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启示。韩国农村历史文化、经济起点与我国较为相似, 适当借鉴韩国农村农村审计的制度、法规和操作机制, 应用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可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审计工作、审计事业少走弯路, 加快提高。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阳新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3.

[2]、陈建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 2007 (27) .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2

中新网12月24日电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于1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了“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议上强调,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全力夺取明年全年好收成,巩固“十一五”好势头,实现“十二五”好开局,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增加供给、稳定价格总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新贡献。

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立足全年抗灾夺丰收,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实现粮食连续第7年增产,“菜篮子”产品稳定

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农村其他各业协调发展,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中央要求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为满足国内需求、管理好通胀预期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这5年,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机装备跨越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韩长赋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十二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主要目标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在1万亿斤水平上稳步提升;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韩长赋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必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要把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作为“十二五”时期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重点加强粮食产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大城市郊区农业区建设、东部沿海农业区建设、农垦经济区建设、草原生态经济区建设。谋划和实施一批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如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建设、现代种业、渔政渔港、新型农民培养、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积极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政策,继续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民补贴、完善农业补偿机制、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完善农村改革政策。

韩长赋指出,明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明朗,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各部门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要看到,明年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多、起点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难度加大,保持农产品总量与结构平衡难度加大,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的难度加大,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加大。此外,保障明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难度也很大。对明年形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充分认识,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在态度上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在工作上不能有须臾的放松。

韩长赋强调,要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开局。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全力夺取全年好收成。发展生产保供给,就是要立足抗灾夺丰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促进主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物价总水平稳定;提高效益增收入,就是要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升能力促转变,就是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安全,就是要坚持不懈强化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市场风险防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就是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调动地方和农民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更加有效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继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

韩长赋要求,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能力。农业系统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提高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协作,形成推动“三农”发展强大合力。

会议由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主持。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牛盾、高鸿宾、陈晓华,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等部领导,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党组书记薛亮,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副厅级以上农口厅(局、委、办)、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主要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3

【关键词】强化;农村;财务审计;经济发展

一、前言

我国社会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农村经济进行着积极的跟进工作,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的面临着挑战,所谓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指的是对农村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对资金流向进行监督,对整体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并予以评价。农村整体的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环环相扣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理念相互呼应、密不可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不足

从大方向上来看,我国是坚持生产资料共有性的,在任何集体中,凡是集体的财产,就必须遵守公开且共同拥有的原则,然而,在当下农村管理组织的现状来看,玩忽职守、吃空饷、铺张浪费、做超出职权范围内的事等现象屡见不鲜,所谓廉政就是做报告时候用的,这样一来,管理机制成了摆设,政策要领成了空话,财务管理混乱亏空现象逐年增多,腐败的长手逐渐伸向了广大农民安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改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使其健康运行,促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知晓财务状况,与国家发展新农村的政策相呼应。

2.提升农村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呈现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对于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从根本上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素质上的提升,按相关法律和具体要求严格把控财务管理岗位从业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对财务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严格规范,积极促进标准化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坚持严格运用财务审计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3.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方便百姓对于自身劳动成果和创造的社会价值进行仔细了解,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合理利用,真正做到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农村各项政策的正常运行,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在整体发展上缺少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农村经济管理上,相关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衡量,对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是不利的。

2.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缺乏较为完善的执行力度

我国农村对于各方面的工作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储存各类档案的完整系统,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很多资料都不完整,经常存在部分账单缺失的现象,导致后续工作没办法有效进行,根本解决不了任何财务方面问题,在任何地区,权威机构都是用来制约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但是,很多农村管理组织成员没有尽到一个领导者应尽的义务,玩忽职守,甚至有人是为了一己私利才任职的管理者,他们在任期间只谋求自身利益,不向上级汇报实情,不向百姓公布实情,这样人员的存在,这样薄弱且漏洞百出的执行力度,财务审计工作要想顺利进行任重而道远。

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差

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和教育条件,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都不是纯粹做财务方面工作的人才,素质比较低、相关知识不精通的人也可以担任,这些人对于财务工作的流程以及相关业务的处理都不够熟悉。这样进行审计工作质量偏低,意义也不大,无法与预期目标相吻合。

四、強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策略

1.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体系,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农村,审计工作要想高效顺利进行,就必须从根源上进行制度化管理和改革,提升财务审计团队的综合能力,改掉部分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懈怠、蒙混的态度,定期对相应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还要针对培训内容定期考核,以免培训过程流于形式,积极完善财务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充足的准备。

2.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法律保障

在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无法可依的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工作没办法顺利进行,只有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及时遏制不公平的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并加以惩戒。我国要加大力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推动整个财务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注重审计工作的细节

无论什么审计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施,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实物、现金、银行存款是进行财务资金统计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要保障高效率、高质量。谨慎编制相关数据,账目核对时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

五、总结

农村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财务审计是财务管理不可替代的部分,财务审计的工作要想顺利实施,必须全方位完善,多方面入手,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推动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我国构建社会主意新农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典范.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代竹焕. 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保障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1:31.

[3]钱利敏. 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的调查与思考——以嵊州市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3,06:36-38+60.

浅谈当前农村经济工作 篇4

目前农村经济学术届有这样一种趋势, 他们大力推行农村土地产权私有, 这样解决目前利用率比较低的农村土地的问题。但对这样的理论, 笔者持有反对意见, 农村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的最有力的保障, 如果农村土地私有化, 得益的是房地产商人, 这种商人会以很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买进土地, 然后进行所谓的开发, 他们是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的。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后, 只能打工或者做生意来谋生。农民知识水平比较低.缺少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很多农村投资后会不可避免的亏损, 一旦他们大规模的亏损, 整个社会可能会出现动乱。所以说土地是成为他们基本生存的工具, 是广大农民往城市发展的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如果土地私有化, 不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更不能解决广大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方法。我国目前农业发展进度缓慢, 依然以手工操作为主, 高度机械化目前只是在少部分地区实现。如果农村土地私有化, 土地会控制在少数人有钱有势力人手中。农村不能摆脱贫困, 农民除了钱就一无所有了。所以, 土地产权这个敏感的话题搁置。去借鉴国有企业的改革, 减员增效, 做大做强。用灵活的方式来搞活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探索

我们仿照美国, 英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实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 意图实现城市化过程,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 已经呈现出很多问题。首先农民工问题, 这样一个庞大的边缘群体其所长, 在农村常住户中, 东部地区外出务工劳动力3484万人, 中部地区外出务工劳动力4251万人, 西部地区外出务工劳动力2833万人, 总共接近1亿人群。他们因为买不起房, 虽然在城市干着个体经营等打工的事情, 但是又不是城市居住人口。但是他们常年在城市, 农村土地多数转包给别人, 要不就常年荒废, 他们也不是居住的农村人口。这样一个群体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我们国家的国情跟那些发达国家不同, 他们地多人少。中国是地少人多, 8亿农民城市有能力完全吸纳吗?仅仅依靠农民向城市转移来实现农村现代化吗?所以我觉得农业要想让八亿农民发展, 只能是实现农业本身的市场经济, 农民应该在农村本地实现其城市化, 而不是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转移, 而应该在农村发展农村的工业, 商场, 超市, 制造业还有服务业。城市对于农业发展提高人力和财力的帮助。而我们的政府则要把发展的视野倾向与农村, 在资金, 技术, 政策还有各方面提供扶持。只有农村实现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比率才会跟发达国家一样稳步上升。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是60%以上, 而中国一直徘徊在30%左右, 就是因为农村的城市化低。只有农村本地经济发展了, 达到小城镇水平了, 我们国家才会实现有一天富人住农村, 穷人住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房地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在实现农业非农化向城市转移的集中与分散转移 (异地转移) , 也要实现农业的就地转移。在农业内部发展吸收和吸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 因地制宜发展非农产业, 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三、政府公共财政的供给

农村改革关键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农业的机制。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补给, 因为首先我们要把农民变为市民, 把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 这两大任务, 都需要政府的极大地资金扶持。日本的农业80%建设由政府补给。

借鉴国有企业的改革, 减员增效, 做大做强。这种改革其依托是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农村中土地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作为重中之重。首先能够使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其次是制度要有安排, 即是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还有最低保障。其中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最难的, 而且主要是覆盖城市城镇职工的。而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前提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这些都需要政府花钱, 需要建立农村的公共财政供给制度。

农村今年来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的投资发展速度比以前有所下降, 农村的使用机械化率仍然很低, 农村几乎还是手工操作为主, 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不高。提高劳动生产率购买机械化的设备也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 如何让更多的闲散人员从农业的原始耕种中解脱出来, 投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也取决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国是8亿多农民, 占总人口的60%, 绝大多数是农民, 可是依然粮食生产率不高,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是30%的农民养活了70%的城市人口。

四、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 农业面临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 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 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特别是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制, 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 这些作物的农药用量会增加, 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 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很大。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应该建立如“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等。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 加强土地质量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加强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 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不能走城市建设的老路, 先发展经济造成污染后, 才投资人力财力来进行治理污染。农村在经济发展的决策中要高瞻远瞩, 比照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人民能安居乐业, 享受好的生态环境, 保证建设一个村容整治, 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村。只有这样, 农村才能集结力量来发展经济, 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与此同时, 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解决。生态农业建设如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劳动环境, 让老人和妇女也可以投入生产, 农村的劳动力便能进一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科尔曼:农业经济学前沿问题, 中国税务出版社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5

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法律化、规范化,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省各级农村集体经济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农村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的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执行、行政复议、审计档案管理。

第二章审计准备

第四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项目计划、群众信访举报、需要重点审计调查的事项、上级交办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第五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审计项目组成不少于二人的审计组并委任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审计项目的实施工作。农村审计人员应当根据组内分工各自履行工作职责,互相配合。

农村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审计单位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三)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审计人员的回避,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

第六条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机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基本情况;会计报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情况;与审计项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过去已审计过的档案资料。第七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之前,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预计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编制审计方案(见附件1)。

审计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是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方案的内容包括:(一)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基本情况;

(二)编制依据、审计方式、审计种类、审计项目、审计目的;(三)审计内容和范围;(四)审计组长、审计组成员名单及其分工;(五)审计起止时间,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时间;(六)审批人、编写人、审计组长签名和填写编制审计方案的日期。

审计方案应当由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批,重要事项审计方案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审批,然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重要事项是指上级交办的审计事项和群众集体上访要求审计的审计事项。审计方案实施中发现与实际不相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定及时调整。调整审计方案应向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说明调整理由,经审计组所在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农村审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审计通知书应在实施审计三日前由审计组填写并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送审计通知书要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见附件8)和《被审计单位概况表》(见附件2),并告知被审计单位及时填写和退回。审计通知书可直接送达或者邮寄。直接送达的被审计单位在送达回证上填写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收件人签收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根据需要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调查的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三章审计实施

第九条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出示工作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审计通知书副本。

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应向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说明审计意图,提出有关要求,听取审计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介绍内部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单位规模、工作范围、资产状况,财务管理和收支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等情况。

第十条 根据审计事项的需要,审计组在调取有关资料时,应填写《借用资料登记表》((见附件3),办理借用手续;归还时应办理归还手续。

第十一条 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分工,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帐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清查现金、实物;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审计重点应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审计种类确定,但一般应放在检查集体资产的真实、完整、保值、增值的环节上。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核实被审计单位填写的《被审计单位概况表》。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有关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

审计组发现不属于管辖范围或与审计项目有关的线索,应及时向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汇报并移送所辖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查处。

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有关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的,应当予以制止,并报告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必须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明材料。收集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有关证明材料时,填写《审计工作记录》(见附件4)。

对作为证明材料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复印、复制和现场拍照、录像。复印件要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签上提供者的姓名或盖上有关单位的印章。

收集审计证明材料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证明材料必须客观、相关、合法、充分;(二)证明材料要有被审计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情节,明确责任;(三)证明材料要有提供者的签名或单位公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四)调查取证时,审计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在场;填写《审计调查记录》(见附件5),要有调查人和被调查人签名;发函调查要进行登记,复函附贴在调查记录上,以便查对并作为审计证据;(五)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中,向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调查时,应出示工作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十三条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查证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问题,要按问题的性质分类,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见附件6)。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按照编制顺序可分为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和汇总工作底稿。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确定项目内容,逐项逐事编制形成,做到一项一稿或一事一稿。

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在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归集,综合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内容一般包括:(一)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事项的名称;(二)审计过程记录,包括: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及鉴定意见;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判断审计事项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初步处理意见及建议。

(三)索引号及页次。

(四)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签名及编制时间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一)标题:每个审计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要有明确的标题,一事一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项目内容名称;(二)日期:每页审计工作底稿应写明审计记录的具体时间;(三)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四)格式:审计工作底稿要用附件6统一的格式;(五)文字:审计工作底稿要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的钢笔书写,文字要简明扼要;(六)引证:审计工作底稿引证的资料要引用原话、原文,注明资料来源;(七)附件:审计工作底稿可附有说明或有关的原始证据、复印件、《审计工作记录》等,并在底稿上注明附件的件数和来源;

(八)签名:每页审计工作底稿要有审计人员和审计组长签名;(九)编号:每页审计工作底稿都必须按一定顺序编号;(十)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要与证明材料相适应,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要做到一稿一取证,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应根据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分类、归集。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程序:(一)各审计人员将取证材料按其性质和内容分类,归集形成系统性材料。(二)根据审计事实寻找适用性法律、法规依据。

(三)根据证据和法律、法规依据进行客观正确的定性分析。(四)作出审计结论(评价、建议或处理移送决定)。

(五)审计组长、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复核的内容重点是审查证据资料和引用依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处理决定的适当性。

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审计工作底稿一经确定,应对其进行归类整理,收入案卷,待审计工作结束后归入项目审计档案。

第四章审计终结

第十四条审计组就地审计完毕,应即对审计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于撤点后七天内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口头交换意见,如有特殊情况,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主管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十日。

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口头交换意见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特殊情况下,经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提出审计报告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三十日。

审计报告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和有关资料编写,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审计人员应当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经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审计机构负责人签发后,作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的附件同时发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通知书应以审计组名义对外发送,发送时应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被审计单位应在收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没有异议,审计组应当书面说明原因报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

被审计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审计组应充分考虑,重新核定事实并依据核定的结果修改审计报告。

审计组收到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回复意见之日起十日内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超过三十日。

第十六条审计组应将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和证明材料,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和对被审计单位意见核实的结果一并送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审核后,报所任职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审定审计报告。

审定审计报告要点如下:(一)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依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引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是否准确;(二)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恰当

(三)处理意见是否客观公正,审计建议是否切实可行(四)报告结构是否规范,文字表述是否清楚,措词是否恰当简练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是否进行了核实有没有根据核实结果修改审计报告

(五)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和复核人员提出的复核意见是否正确

(六)审计过程是否遵循法定程序。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如发现审计报告,中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均应责成审计组继续核实,修正和补充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审计报告后,按以下规定办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一)对被审计单位没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在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当指出其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并责令自行纠正,出具审计意见书。(二)对被审计单位有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除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外,还应当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三)对有必要提请有管辖权的单位或组织依法处理的事项应发出审计建议书。

下列情形应出具审计建议书: 1.被审计单位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相抵触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2.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认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或组织提出依法处理、处罚意见的;3.被审计单位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规定,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违法取得资产的行为之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或组织对负有责任的人员给予处理、处罚建议的。

以上所称组织是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审计建议书可以根据情况,发送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单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书由审计组依据经审定的审计报告代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草拟,经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负责人核稿后,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签发。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审计决定应抄送上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要附上《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并应当要求收件人签名、盖单位公章和填写签收日期后退回。

第十八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发现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违反《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触犯刑法的,应向司法部门发出移送处理书。、移送处理书应写明责任人员的违法事实,以及移送处理的理由,并附送有关证明材料。

第五章审计执行

第十九条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30日内,被审计单位应将执行结果报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计组应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或调帐帐簿、凭证复印件。第二十条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对被审计单位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可以作如下处理:(一)责令执行;(二)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章行政复议

第二十一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申请复议,应当自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60日内提出。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二十二条被审计单位对县或县级以上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其上一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被审计单位对乡镇人民政府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向其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被审计单位对政府交办审计事项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十三条负责复议的行政机关在收到被审计单位的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复议机关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四条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审计决定的有关材料或者证据,提出书面答复。逾期不答复的,不影响复议。

第二十五条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七章审计档案

第二十六条 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由审计组按有关规定装订成册,交档案室保管。第二十七条 审计文件材料按项目立卷,一个审计项目可立一个卷,不得将几个审计项目的文件材料合并为一个卷。

第二十八条 卷内文件目录(见附件7)按下列顺序排列: 第一单元结论性文件材料,按逆顺序结合重要程度排列:

1.向上级机关报送的有关本项目的审计情况报告;2.审计(含复议)决定或审计意见书;3.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及处理、处罚的情况报告或调帐帐簿、凭证的复印件;4.有关审计处理的请示,审计事项的报告及向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5.审计报告(含复议意见)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定审计报告(复议意见)的会议纪要或会议记录摘要;

6.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7.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的复议申请,对审计(含复议)决定的申诉材料;有关人员对审计(含复议)的决定的申诉材料;

8.封存有关帐册资料的书面回执;9.有关本项目的通报;10.移送处理意见书;11.审计建议书。第二单元证明材料,按其所证明的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先后次序排列:

12.审计证实问题总记录(证实审计报告所列问题的汇总文字或表格);13.审计证实问题分项记录(证实报告所列问题之一的原始凭证、审计工作记录及调查证明材料);

14.依法作出审计决定的法规目录或摘要,上级机关有关本项目问题处理的政策依据。

第三单元立项性文件材料,按文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15.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审计任务的批示部署意见;16.群众来信来访的记录;17.本项目的审计计划或方案;18.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九条审计案卷内文件之间的排列规则是: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指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原始性文件在后。

第三十条审计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不得迟于该审计项目结束后的次年6月底。第三十一条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按照项目审计案卷的保存价值确定,分为永久、长期(16年至50年)两种。永久保管的审计档案是指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档案;长期保管的审计档案是指一般审计事项的审计档案。

以上所称重要审计事项包括: 1.上级交办、群众集体上访的审计事项;

2.实施审计后,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审计决定,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当事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事项或出具审计建议书,建议村、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有关当事人给予处理、处罚的审计事项或作出移送处理书,将有关当事人移送司法部门处理的审计事项。

以上所称一般审计事项是指除重要审计事项以外的审计事项。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办理审计事项要使用规范格式的审计文书。第三十三条本规程自1999年12月1日起实行。

附件: 1.关于××单位××××审计方案

2.被审计单位概况表

3.借用资料登记表

4.审计工作记录之

1、之2

5.审计调查记录

6.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

汇总审计工作底稿

7.卷内文件目录

8.审计文书送达回证20

附件1

关于××单位××××审计方案

一、审计目的 ×××ׄ„

二、制定依据

主要是法律、法规、规章、审计计划或其他规定方面的依 据 ×××ׄ„

三、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般应写明全称或规范简称

四、基本情况主要是被审计单位建立时间、经济性质、机 构设置、主要生产或经营业务范围、资产及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 成果等简要情况以及其他认为需要说明的事项 ×××ׄ„

五、审计种类一般是指财务收支审计或资产、负债和损益 审计、农民负担审计等

六、审计项目审计项目名称 ×××ׄ„

七、审计方式一般是指就地审计或报送审计等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批人

: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6

会议指出,200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胜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效化解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冲击,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好成绩,农村发展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570亿斤,创历史新高,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700元,实际增幅8%左右,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是20多年来第一次。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

会议提出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

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要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扶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生产。推动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推动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不失时机出台调控措施,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改善进出口调控,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

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解决60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公路投资力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范围,加快农村安居建设。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予

以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措施,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抓紧制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具体办法,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推广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制度建设、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按照中央部署认真搞好全国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完善“三农”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试论农村经济审计的规范 篇7

一、农村经济审计的必要性

为加强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保护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经济审计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第一方面, 能有效化解干群矛盾,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村财务混乱是一直以来困扰农村财务管理质量的现实问题, 通过农村经济审计, 能让执法者以合法身份介入到农村经济活动中, 及时发现违法乱纪的人和事, 有效结合群众反映意见, 迅速给出可行性建议, 公示处理结果, 对村干部的日常财务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同时, 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民主意识, 完善了民主制度, 使得干群关系更为和谐, 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另一方面, 有利于推进农村财务公开, 避免财务混乱。审计就是要对农村财务的乱账、错账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对于后续的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不断完善财务制度, 以促进农村财务的公开、公正和规范化管理, 避免财务混乱的现象危害农村经济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农村经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为普遍, 极大的损害了村民利益,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调查取证难

近年来, 国家虽然颁布了《审计法》来不断规范农村经济审计,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一些村干部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对于审计工作不配合、不支持, 审计人员调查取证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给予支持, 一些乱账、旧账的处理一拖再拖, 最后不了了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导致农村经济审计无法有效实施的最根本原因。

2、审计人员专业素养缺乏

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作为基础, 任何工作的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 农村经济审计便是如此。目前, 很多农村经济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极为缺乏, 且大多为兼职工作, 上岗前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 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同时, 近年来某些审计人员利用职务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致使民众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质疑, 其危害影响深远。

3、经费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 经济违法行为更趋于隐蔽性、智能性, 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有效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 必然漏洞百出, 效率低下, 而由此带来的经费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规范农村经济审计的建议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困难重重, 要实现其规范化发展,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完善法律法规, 实现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化管理

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审计工作中的漏洞, 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性质和地位, 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行, 才能使得审计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 确保审计决议的执行

目前,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 很多农村的干部和群众对于经济审计缺乏足够的认识, 表现出在实际的工作中执行力难以保障。因此,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 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传单等多种形式的宣传, 让普通民众了解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 促进干群关系的改善, 从而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狠抓审计队伍建设, 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农村经济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对于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尤为关键。因此, 各农村资产管理部门要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 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 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同时, 在日常工作中, 要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树立专业的职业操守, 避免利用职务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4、加大投入, 促进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转型

当前的农村经济审计工作更多的需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的设备和方式来完成, 因此,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 促进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转型。

四、结论

加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审计中, 要始终抓住工作重点, 把握政策界限环节, 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 确保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普宏, 林海慧.浅析舒兰市农村经济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 (02) :37-38.

[2]孟华涛.强化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J].中国农业会计, 2013, (02) :12-13.

[3]李佳.加强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 2012, (18) :26.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8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内部审计具有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但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是为了检查内部账目、查找问题、应付上级的检查;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人员找种种理由回避审计。这样就根本不能发挥审计职能, 低估了审计作用。

(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处于基础审计阶段, 风险基础的审计还比较薄弱, 达不到对审计风险全面控制的目的。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审计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 以手工查账为主,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决策起不到监督检查作用。

(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不完善

目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集体资金使用等, 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较好地依靠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来引导和规范。

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一) 内部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的需要

1.农村集体经济所有者需要内部审计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资金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处置权都归全体村民集体所有。保护所有者利益成为需要内部审计的主要动力来源。

2.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内部审计来改善管理。内部审计成了管理者的“左膀右臂”, 村干部希望通过内部审计减少由于管理失控带来的损失, 监督和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 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 内部审计是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需要

农民群众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信息掌握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村民所需要的确认信息,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 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可以指导会计人员规范建账与核算。

(三) 内部审计是维护涉农财政资金安全和确保效益发挥的需要

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和评价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改善内部控制水平, 而且内部审计身处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 在信息的获取和监督的时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信息失真的首要途径。

(四) 加强内部审计是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需要

内部审计位于集体组织内部, 了解农村集体组织的决策, 内部审计工作做好了, 一定程度上将减轻国家审计工作的压力。

三、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 提高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 是经管部门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查处并遏制农村经济中侵占挪用、挥霍浪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和犯罪活动,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要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人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提高各级管理者的认识至关重要。

2.要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促使其他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审计, 扫清审计工作的障碍。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打造优秀的管理队伍。通过内部审计, 使村级财务人员素质有所提高, 村干部的法制意识得到加强, 财经知识有所增长, 为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 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审计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审计技能、专业知识掌握不多, 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内审工作范围狭窄, 审计事项单一, 仅停留在对会计凭证真实性的检查上;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的内部审计仍然以事后手工查账为主、依靠账务核对、盘点等方法来实施, 其监督力度难免要打折扣。尽管各乡镇在开展农村审计的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 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对象、审计事项, 农村财务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手段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2.审计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广, 业务量大, 而农村的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管理相对混乱。同时, 对内部审计工作经费预算较少, 审计人员不能够及时到专业机构学习充电, 无法及时掌握审计专业技能知识, 加大了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难度, 影响了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 才能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录强, 杨应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需求分析.现代农业, 2010 (6)

[2].赵淑华, 于艳红.论内部审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4)

如何做好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篇9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密切相关, 同时还与社会和谐和民生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 所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可以从根本上做到整合农村管理机制, 对农村经济生产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与调整, 从而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 这对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1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思想与传统农业生产思想结合起来, 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投入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 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增加, 还要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 加强对农民的管理约束性, 这就要求政府在行政监督、行政管理以及行政执法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三农”方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该突出表现在对农村机体财产的基础设施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层面上。这些工作都体现了党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 同时也体现出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改革的坚定决心。

1.1 强化审计职能, 改革财务管理机制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民主管理审计工作上, 使审计职能得到强化, 并促进农村委托代理制度的积极推行, 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积极改革, 保证农村资源要素的安全与合理流动。

1.2 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与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结合起来, 将经济管理与监督工作做好, 同时将农民负担的反弹防治工作做好。

1.3 在农村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

可以从提高农民进入农村市场的进入程度着眼, 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联系, 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 积极引进现今的合作经验, 促进经济资质专业合作的真正实现。

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途径

2.1 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理解认识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 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管理上, 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保证, 对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对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因为一些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了一定的阻碍[2]。所以, 应该加强村干部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工作

目前, 我国一些农村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果想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落后现象得到改变, 就要对这些落后现象进行充分认识, 对农村经济管理情况展开深入调查。特别是要深入探讨涉及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想将经济信息监测搞好, 就需要进行调查体系的改革, 对农民收入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为以后的经济调查奠定基础。这些工作的落实不仅为政府的农业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还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贯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要想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就要将政府和党委的相关要求落实好, 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相关工作要得到逐步的加强, 在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中展开培训工作。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使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得到真正实现。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乡镇地区, 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与当地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展开具体的工作, 合理编制经济管理人员, 实行定岗定员制度, 保证所有地区都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 大力推行农业技术推广办法。在经济管理财政预算中涵盖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3]。管理工作与行政监督工作应该由地方农村经济管理机构负责承担, 促进农村经济工作得到不断改善与强化, 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3 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加强不可以单纯地从某个角度或者某个层面去考虑, 应该从经济管理的大局出发, 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方针进行全面的、积极的认识, 进而更好地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加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总之, 只有取得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甚至达到赶超国外农业发展的速度, 才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益更高, 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中, 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文彬.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思路[J].神州, 2012 (32) .

[2]刘雪丽.如何有效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学, 2013 (11) .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10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按照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则,有序加以化解。

二、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审计工作农村经济 篇11

[关键词] 经济政策指令;国家宏观调控;科学与效率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

1 引 言

1.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纵观近年来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增长状况,总体上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农业经济增长总体环境良好,这为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前景。第二,农业生产稳产增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基础性、稳固性的作用。第三,投资仍将稳定增长。第四,消费迈向新台阶。

由这四个特征,可以明显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能简单明了地判断出农业发展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作出的贡献与其发展潜力。

1.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农村地区经济在党和国家统一指挥和领导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农产品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发展之重要性能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第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自古以来提供人类所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料以及发展其他产业的先决条件。第二,农业发展是社会整合与分工,国民经济及其他各生产部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给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2 农业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本地区部分农村实际工作的总结,目前家庭生产经营的模式,政府若再延续以往指令的做法明显不再奏效。作为指令性工作典型的工作方法之一——乡镇工作者喊口号抓工作,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面临难以为继的境地。可谓“明知已非计划经济却计划性地抓,明知已变市场经济却不好好抓市场。”

笔者具体分析一下指令性做法所表现的四个方面。

2.1 不当指令

首先,从基本经济政策方面,用计划经济已经过时的方法抓市场经济。比如:在年初偏强制性地下达种植某种特定农作物的指令,或者要求一年度达到一定数量的农作物产量,但农民或户主往往更倾向于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利益决定生产方向,这样政府所下达的政策指令最后变成了无效口令。这样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户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本应该在农户中所应有的威信,一旦涉及更加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事件,政府指令却失去了效力。

2.2 缺乏效力的中间环节

这一问题根据客观现实来看,往往出现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指令与政策的下达环节。处于这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因为各方面原因往往过多地注重对上级部门负责,一方面又忽视了对农户个体的责任,导致原本偏离科学性的指令更加远离效率与针对性,同时因为中间传达环节不同程度上缺乏合理规划与有效组织,最终使得到达农户手中的指令缺失该有的效力。

2.3 跟风跑的不良风气

在现实案例中却出现了政府部门忽视必要自然条件,单纯追求生产效益而盲目跟风开展农业生产。这在根本上是不科学,违背正常农业发展规律,并最终损害农民利益以及影响农业经济的最终发展的。

2.4 缺乏头绪的工作方法

纵观目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现阶段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步入一个面向市场,注重实际经济效益,寻求领域内结构最大优化与实际运作效率化的阶段。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来,如何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地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有步骤性地转变到发展现代化市场农业,科学化现代农业,效益化生态农业的轨道上来。这显然是我国各个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区域都面临的最优道路与挑战。而现实情况却是,面临有着强大发展机遇同时包含强大内部结构的现代化产业,如何下手,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下去,以及如何牢牢抓住其正确的发展方向,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从开始转变到最终顺利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欠缺一个科学性、前瞻性与利益长久化并重的发展计划。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以上所列出的问题,经过客观的分析和考虑,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不难发现。

3.1 政府政策的转变

首先,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政府各方面职能持续转变,政府机关各部门也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改革与改良。不同程度上政府部门对农业生产原有的干涉性与指导性削弱,各项行政指令以及审批步骤业已减少或者取消。原来个体农户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大大减小。而农户因为普遍上的个体化存在导致对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地获取,加之农民专业知识的缺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科学专业的农业生产与上市等信息的流通,使得各种有效的生产方法不能被有效地吸收采纳。

3.2 现有制度的必然结果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它代表着我国近年来全面改革开放在农村经济中的有力成果。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体农户单单注重个人家庭经济,而忽视集体经济利益,这样使得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户组成的农村经济区域体难以整合已有的资源,难以规模化的实现整个区域宏观上经济的发展进步。

4 解决措施

以上我们系统化地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工作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所产生的原因。下面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现实与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尝试着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与措施。

4.1 政府政策科学性

首先我们从政府政策方面着眼,政府政策作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指令性手法,通常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作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决策,往往能从一开始就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前提与稳固的保障。要成功地做好政策规划与调整,首先应当充分做好对市场前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动态。其次应当有机地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专业科学理论知识使政策科学化。同时也应当注重农业与各个其他产业的结合,形成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优化与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农业经济与其他经济领域互相促进吸收的格局。

4.2 沟通与理解

同时,我们应当考虑以往政策指令下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变单向指令为客观建议,让政府工作人员融入农民群众之间,切实体会弄明利益,与农民群众共同商讨,共寻良方。把区域宏观经济目标变为个体农户所能理解接受,并能积极采纳的实际行动。

4.3 专业知识的培养

从知识技术方面看来,我们并不缺较为先端的专业农业研究成果。我们所要做的事一方面大力发展各项农业研究,培养更为尖端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使得科技成果及时,有针对性地传达到农民群众手中。

4.4 注重交流与服务

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仍然在于上级政府与下级民众沟通的过程。我们政府与各级工作人员应当从各个途径,变“管理强制”型为“服务交流”型。只有政府部门与群众间切实做到了和谐的沟通与双向的交流互动,政府的优良政策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功效,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切实地体会到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果。只有群众个体获得了自身利益,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才能富有效率,卓有成效地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晓颖,高翠敏.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296.

[2]王庆国.论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D].郑州:郑州大学,2002.

[3]陈东旭.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刘瑾. 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3(12).

[5]程晓梅. 农村经济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9).

基于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思考 篇12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涉及到了农村的方方面面, 属于第三产业的经济调查。农村的统计工作对于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同时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也对农民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农民根据政府公布出来的数据适时改变种植及生产模式, 以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收益。另一方面农村实际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通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反映出来的, 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农户生产种植的规模, 基层的农村干部在农村工作的成效, 这些都需要通过农村统计工作来反馈的, 所以农村统计工作能够对优化农村的生产经营模式提供重要参考意见。再者农村经济政策的出台都是依靠农村经济统计做为基础, 每一项经济政策都必须参照农村经济统计数据, 这样颁布的政策才符合中国农村的国情。从长远角度来看,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农业在进行改革过程中的错误, 保障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

2.1 农村生产规模小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远, 历史传承下来的农业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民, 关于种植的经验都是依靠传统理论, 使用的农业器具也较为落后, 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生产效率, 在如此低生产力水平下, 农户只能小规模种植作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城市与农村之间二元格局并没有被打破, 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处于偏低状态。而我国农村耕地面积较大, 但由于中国人口多, 所以使得人均占地面积少, 大量农民聚集在耕地有限的农村, 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 农户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农民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可能性较低, 只能小规模种植, 这就牵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使得农民的增收困难, 严重影响了农业经营和发展。

2.2 农村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村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发展离不开科学, 对于农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一个有力的组织加之科学有序的发展规划将对推进农村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走向市场化也是我国一直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然而阻碍农村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一个阶段性进展, 也最终形成一个共识, 那就是市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被社会各界的人士所认可。而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企业与农民很难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 这就影响到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使得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大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3 我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统计工作人员不完善

在我国农村, 乡镇机构领导人员调动的频率很高, 随意调换统计人员的现象非常普遍, 甚至在一些农村地方没有专门的进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 有的地方虽然名义上设有这个部门, 但任职人员都非本专业, 有的甚至是政府请的兼职人员。可以说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队伍鱼龙混杂, 一些基层的统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有的不了解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 没有系统的对统计报表的编制进行掌握, 有的单单凭着一点儿财会知识, 对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指标体系核算不了解。这样统计队伍的业务水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致使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即使有的地方勉强进行统计工作, 结果也是差强人意的。加之领导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不重视, 致使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出现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没能及时解决, 直接影响到了统计队伍接下来工作的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问题、生活工作方面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他们, 将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2 数据收集存在难度

我国农村经济统计收集的数据范围广、指标总类多, 包括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数据收集, 我国农村经济收益数据的收集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点, 包括农民的收支数据、农村经济收益数据。对于各经济组织的经济情况要实地调查, 然后对他们的数据进行收集。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较多, 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复杂多样,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数据收集的难度。另一方面, 地方数据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有的政府人员为了达到政绩, 对农村经济统计的数据收集进行行政干预。农村农业产物的产量和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考量当地政府业绩的一个关键, 也是衡量这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这个同样关乎着政府人员的升迁问题。农业生产必然遵循自然规律, 收益有上升和下降都属正常现象, 然而政府官员一旦进行行政干预, 数据始终都是处于上升的状态, 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数据的收集得到的是不准确的反馈, 从而使得统计工作走进一个误区。

4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几点方法和措施

4.1 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要加强认识

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要有足够的认识, 有关部门要将其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中。各部门领导要积极地开展工作, 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统计任务分配下去之后, 应及时进行检查, 严格把关好每一个工作流程。农村各级政府要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积极配合, 有利于统计工作开展的措施要及时的发布, 统计工作中的经费和业务方面支出要予以大力支持, 让统计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另一方面, 负责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部门也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 多方面努力争取政府部门对他们工作的重视, 并使他们积极配合农村统计数据的收集。同时, 统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将本职工作做到最好。

4.2 定期抽查, 保证统计质量

参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人员要有危机意识, 统计数据不仅反映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 还关乎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所以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一定要有所保证,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这些数据来作为依据, 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调查力度, 对收集到的数据要及时进行分析。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实地去农村访问, 给进行统计的人员创造机会, 让他们多与农民沟通交流, 这样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真实有效。统计人员要对农民不规范的记账方式进行指导, 对于农村的发展情况要有所了解, 要对农村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 对于在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数据的收集, 这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的质量。

4.3 利用现代设备进行统计工作

如今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也要进行必要的升级, 去适应信息化的进程, 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不能仍旧依靠过去传统方式来进行, 单纯的依靠人力去考察农村经济变化是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它的准确率也不是非常高。所以有必要借助高科技设备来辅助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 将之与统计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样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 还可以提高了工作效率。

5 结束语

我国的三农问题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就是将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情况反映给国家, 为国家一些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实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影响着农村的发展进程, 所以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一定要予以重视。统计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科学与实效并重, 不断创新统计工作思路, 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我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在长时间的摸索中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有些地方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 在行政干预、方式老旧、统计项目复杂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改进。总之, 为了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必须迎难而, 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科学。

摘要:我国的三农问题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就是将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情况真实地反映给国家统计部门, 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也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实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影响着农村的发展进程, 所以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一定要予以重视, 在统计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科学与实效并重, 在统计中要不断创新统计工作思路, 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关键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裴玉梅.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2) .

[2]范明好.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

[3]梁春侠.浅析农村经济统计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9) .

上一篇:统筹建设下一篇:新财务会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