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填充(精选9篇)
一次填充 篇1
牙隐裂是口腔科临床诊治中的常见疾病,早期牙隐裂位置表浅,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和体征变化,故牙隐裂早期易误诊、漏诊,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因牙隐裂位置加深而致牙髓炎病变,即隐裂性牙髓炎[1]。隐裂性牙髓炎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导致牙纵折,严重时还可引起失牙,对患者生活、容貌等造成严重影响[2]。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牙髓炎治疗,并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根管治疗[3]。然而目前临床对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根管填充药物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本研究将Cortisomol糊剂应用于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传统糊剂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就诊的88例(95颗)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纳入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6例(49颗)和对照组42例(46颗)。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2~67(47.62±7.58)岁;急性牙髓炎19例,慢性牙髓炎27例;上颌第一磨牙22颗,上颌第二磨牙7颗,下颌第一磨牙10颗,下颌第二磨牙4颗,上颌前磨牙4颗,下颌前磨牙2颗。对照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1~69(47.80±7.66)岁;急性牙髓炎17例,慢性牙髓炎25例;上颌第一磨牙20颗,上颌第二磨牙8颗,下颌第一磨牙9颗,下颌第二磨牙4颗,上颌前磨牙3颗,下颌前磨牙2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牙髓炎类型、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患牙均常规拍摄X线片,了解患牙情况。两组患者均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治疗前重点调整定向叩击痛较为严重的部分咬合面和尖锐牙尖。局麻,采用正畸带环或者结扎丝将患牙固定,避免治疗过程中牙体隐裂加重,实施开髓和拔髓处理,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充分干燥根管,完成手动根管预备。观察组患者使用Cortisomol糊剂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根管充填,对照组患者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牙胶尖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根管充填完成后拍摄X光片,确认无欠填、超充。两组患者患牙均于根管填充1~2w,无明显反应后,行铸造冠或烤瓷牙冠修复患牙。开始治疗至做牙冠前,嘱患者避免使用患牙咀嚼,并降低患牙咬合。
1.3 临床观察指标
于术后7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反应程度,以VAS评分≥4分定义为疼痛反应。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治疗期间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等方面。以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和疼痛,患者易配合为非常满意;以治疗期间略有不适或疼痛,患者可忍受和配合为满意;以治疗期间具有明显不适、疼痛或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于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自述舒适感、咬功能、症状改善及X线片检查结果等方面评定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患牙无明显不适、疼痛,咬功能良好,无窦道形成,牙龈无红肿和叩击痛等症状,X线片显示根管充填效果好,严密合适;无效:患牙咬合略有不适或明显不适,存在明显疼痛,牙龈有红肿等症状或出现瘘管等状况,X线片检查提示出现新病变或原病变扩大。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80.43%(37/4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7d时疼痛发生率和满意率比较
术后7d时,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主要手段,但传统的根管治疗需多次复诊,疗程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较低,往往会有部分患者因未能及时完成后续治疗,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且由于治疗疗程长,隐裂牙发生折裂的风险增加,不利于后续治疗[4]。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适当省略根管消毒步骤,并通过应用密封材料充填根管,以隔绝根管、根尖周组织、瘘道,可有效降低根管再感染风险,同时减少了复诊次数、缩短治疗疗程,较传统根管治疗更易被患者接受[5~7]。在根管治疗期间,患者可出现疼痛、牙龈肿胀等不良反应,这与根管封闭的质量明显相关,而根管填充材料的选择是影响根管封闭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8]。
本研究选用Cortisomol填充糊剂为法国碧兰公司生产,其主要成为是低浓度的多聚甲醛、1.1%醋酸泼尼松龙、氧化锌、氧化铅及赋形剂。其中1.1%醋酸泼尼松龙属于糖皮质激素,可起到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及疼痛的作用;多聚甲醛具有强有效的杀菌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较好地起到持续性的根管消毒作用,同时多聚甲醛还具有牙组织修复作用,促进愈合[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43%,证实一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填充物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在近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糊剂。而在术后疼痛反应情况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d观察组疼痛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相比于传统糊剂,Cortisomol填充糊剂的止痛作用更佳,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本研究还对治疗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填充物可有效减轻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感有关。
综上所述,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填充物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可有效止痛,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糊剂,可作为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较为理想的根管填充材料。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填充材料对一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88例(95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49颗)和对照组42例(46颗)。观察组患者使用Cortisomol糊剂和牙胶尖根管充填,对照组患者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牙胶尖根管充填。于术后7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反应程度,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于术后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80.43%(3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作为根管填充物治疗隐裂性牙髓炎可有效止痛,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糊剂,可作为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较为理想的根管填充材料。
关键词:隐裂性牙髓炎,Cortisomol糊剂,疼痛
参考文献
[1]Shamimul Hasan,Kuldeep Singh,Naseer Salati.Cracked toot syndro me:Overview of literature[J].Int J Appl Basic Med Res,2015,5(3):164-168.
[2]李晓霞.78例牙隐裂伴牙髓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治[J].重庆医学,2015,44(22):3070-3071.
[3]谭咏梅,招少萍,闫文娟,等.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的比较[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3):277-280.
[4]Donald R.Nixdorf,Estephan J.Moana-Filho,Alan S.Law,etal.Frequency of Persistent Tooth Pain Following Root Canal Therapy: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Endod,2010,36(2):224-230.
[5]谭小尧,王蕾,萧雅一,等.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407-409.
[6]王静.一次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早期隐裂牙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168-5169.
[7]刘爽.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7):1014-1017.
[8]李宇飞,田慧颖,王晓霞.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率和影响因素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1):61-64.
[9]刘颖婷.Cortisomol糊剂用于感染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5):295-297.
[10]徐冬梅.3种根管充填材料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9):1029-1031.
一次填充 篇2
防水套管在安装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填充,填充物一般采用:沥清、麻丝、聚苯乙烯板、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密封膏、聚硫密封膏、聚胺脂密对膏等;套管穿墙处如遇非混凝土墙壁时,应局部改用混凝土墙壁,其浇注范围应比翼环直径(D5)大200,而且必须将套管一次浇固于墙内;穿管处混凝土墙厚应小于300,否则应使墙壁一边加厚或两边加厚,加厚部分的直径至少为
D5+200;套管的重量以L=300计算如墙厚大于300时,应另行计算。
防水套管的填充技术:
工程实际中常常发生防水套管堵塞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现浇楼板、柱内的穿梁套管在配合土建安装完成之后,可以确保后续设备安装有良好的施工环境。防止沙浆进入套管和接线盒引起堵塞。
2:为防止室外地下水或雨水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地下室,因此,地下室出外墙处防水套管除采用软性物封堵外,在防水套管预制加工时,应在套管一端端口采用钢板焊接封堵,待防水套管管道安装时再开启。
3:管道穿防水外墙,应随结构预埋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4:管道穿墙处、穿楼板处、穿屋面处应随结构预留洞,待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套管埋设,穿墙预留套管时两端一定要用胶布等密封好。
胶囊填充机填充部件的改造 篇3
药品市场上的剂型以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为主, 胶囊剂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且服用方便, 因此市场较大。
然而, 胶囊剂是通过胶囊填充机将药粉填充在空胶囊中而完成的。目前, 1500型胶囊填充机是我公司生产二部的主要设备, 自从2001年购置以来, 每年需更换大量的备件, 消耗费用较高。同时, 胶囊成品的内在质量也一直不高, 有时甚至会超出我公司的内控标准。
2 技术改造方案
在这种背景下, 我公司车间技术人员决定通过改进胶囊填充机来解决此问题, 使其适应胶囊剂的生产, 运行稳定。
2.1 问题的分析
我们分析造成充填部位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机器本身设计的问题。
主要填充部件如图1所示, 原机器充填部位其“导向铜盘” (图2) 是静止不动的, 而冲杆 (图3) 是运动的, 冲杆通过压簧固定在冲杆座上。冲杆座又固定在支架上, 通过主轴带动凸轮旋转, 凸轮带动连杆做往复运动, 连杆上安装的支架带动冲杆沿导向铜盘做往复运动, 其行程等于凸轮的远点与近点之差。运动中, 当冲杆接触到药粉, 由于弹簧的存在, 冲杆会相对冲杆座有一个微弱的位移, 其大小不到冲杆行程的1%, 可忽略不计。然后, 凸轮带动支架提升, 再下来, 如此往复运动。
每次提升, 导向铜盘下面的计量盘 (图4) 就会旋转60°, 这样将药粉压成粉柱。正是这样120次/min的往复运动, 导向铜盘相对于用2Cr13不锈钢制成的冲杆而言, 就易磨损, 导致导向铜盘的导向孔会逐渐变大, 其导向功能就会慢慢丧失。此种情况下, 冲杆向下运动的时候, 极易出现不直接进入计量盘的孔内, 而是碰撞在计量盘的边沿上, 计量盘和冲杆的材料是一样的, 硬碰硬的结果是二者都会损坏。不论是冲杆损坏还是计量盘损坏, 其结果都会造成胶囊的装量差异增大。
造成胶囊装量差异增大的原因主要是导向铜盘的磨损,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如何避免导向铜盘磨损。由于冲杆需导向, 所以导向铜盘不能去掉, 但同时也不能更换材质, 因为不论怎样更换材质, 只要冲杆与导向铜盘有相对位移, 那么就会出现磨损。
2.2 改造方案与实施
经过多次设计, 我们最终考虑:如果将导向铜盘和支架二者合而为一, 那么凸轮在运动时, 就会带动支架、导向铜盘和冲杆一起运动, 只有当冲杆压实药粉的时候, 冲杆才会相对导向铜盘有一个弹簧压缩时的位移, 这个位移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导向铜盘的磨损量就会极大降低, 设备也就稳定了。根据这个设想我们将导向铜盘和支架设计为合成体, 如图5所示。
同时, 其他部件也需进行相应改进。我们经过2个月的实践, 将需要改进的部件全部改完, 并组装在设备上, 图6为改进前后胶囊填充机填充部件对比图。
3 改造后的效果
我们通过对胶囊填充机填充部件的改造, 改变了原有充填方式, 延缓了部件磨损, 延长了备件的使用寿命。据估算, 每年每台设备可节约备件费用约4万元, 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当月按照调整后测试0.25 g阿莫西林胶囊的产品5批, 质量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我们按胶囊填充机填充部件改进后生产出的阿莫西林胶囊的装量差异, 质量稳定, 远远好于药典标准。
攻关完成后, 我们又生产了9批0.25 g阿莫西林胶囊, 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4 结语
通过对胶囊填充机填充部件的技术改进, 将需要几个部件合成完成的动作, 改造成一个部件整体完成, 减少了相对位移, 降低了磨损, 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经2年的考察, 我公司共生产0.25 g阿莫西林胶囊10亿多粒, 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我公司企业内控标准, 高于国家药典规定。而且, 充填部件没有丝毫磨损。
AutoCad图案填充 篇4
在绘制图形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绘制物体的剖面或断面时,需要使用某一种图案来充满某个指定区域,这个过程就叫做图案填充(Hatch),图案填充经常用于在剖视图中表达对象的材料类型,从而增加了图形的可读性。
在AutoCAD中,无论一个图案填充是多么复杂,系统都将其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图形对象,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各种操作。但是,如果使用“Explode”命令将其分解,则图案填充将按其图案的构成分解许多相互独立的直线对象。因此,分解图案填充将大大增加文件的数据量,建议用户除了特殊情况不要将其分解。
在AutoCAD中绘制的填充图案可以与边界具有关联性(Associative)。一个具有关联性的填充图案是和其边界联系在一起的,当其边界发生改变时会自动更新以适合新的边界;而非关联性的填充图案则独立于它们的边界。
注意 如果对一个具有关联性填充图案进行移动、旋转、缩放和分解等操作,该填充图案与原边界对象将不再具有关联性。如果对其进行复制或带有复制的镜像、阵列等操作,则该填充图案本身仍具有关联性,而其拷贝则不具有关联性。
实例1 绘制轴承断面图
Step 1 绘制边界
(1) 根据“acad.dwt”模板文件创建一个新文件;
(2) 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 图标,以(10,10)为圆心,以10为半径绘制一个圆;
(3) 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 图标,依次在点(0,7.5)、(3,7.5)、(3,12.5)和(0,12.5)之间画线(不需闭合);
(4) 选择“Standard(标准)”工具栏中 图标使所绘图形全部显示在屏幕上;
(5) 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图标,将多余的线裁剪掉,结果如图6-7所示。
Step 2 绘制填充图案
(1) 选择“Draw(绘图)”工具栏中 图标,弹出“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如图6-8所示。
(2) 在“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中选择“Quick(快速)”选项卡,单击“Pattern(图案)”下拉列表框右侧的 按钮,弹出“Hatch Pattern Palette(填充图案调色板)”对话框。
(3) 在“Hatch Pattern Palette(填充图案调色板)”对话框中,选择“Other Predefined(其他预定义)”选项卡中的“STEEL”项,如图6-9所示。
(4) 单击OK按钮返回“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单击 按钮进入绘图状态,选择轴承断面边界中任意一点,这时该边界将显示为选中状态,如图6-10所示。
(5) 按Enter键返回“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单击Preview按钮查看填充图案的预览效果,可看到填充图案过于密实。因此将“Scale”项改为10,并按ok按钮完成填充图案的绘制(结果如图6-11所示),以“exam6-1.dwg”为名保存文件。
实例说明
1. 调用图案填充命令的格式为:
工具栏:“Draw(绘图)”→
菜单:【Draw(绘图)】→【Hatch…(图案填充)】
命令行:bhatch(或别名bh、h)
2. AutoCAD中的填充图案具有三种类型,在“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参见图6-8)的“Type(类型)”下拉列表框中给出了这三种类型:
(1) “Predefined(预定义)”
预定义填充图案是由AutoCAD系统提供的,包括69种填充图案(8种ANSI图案,14种ISO图案和47种其它预定义图案)。
选择“Predefined”项后,系统将在“Pattern(图案)”和“Swatch(样例)”下拉列表框中分别给出预定义填充图案的名称和相应的图案。用户也可单击“Pattern(图案)”下拉列表框右侧的 按钮,弹出“Hatch Pattern Palette(填充图案调色板)”对话框(参见图6-9)来查看所有预定义的预览图像。
对于“Predefined”选项,用户还可以通过“Angle(角度)”和“Scale(比例)”项来改变填充图案的角度(相对于UCS的X轴)和比例大小,从而得到更多样式的图案。
如果用户选择了ISO类的预定义填充图案,则系统激活“ISO pen width(ISO笔宽)”下拉列表,来确定ISO图案的笔宽。
(2) “User defined(用户定义)”
该类型是基于图形的当前线型创建的直线填充图案。选择“User defined”项后,用户可以通过“Angle(角度)”和“Spacing(间距)”项来控制用户定义图案中的角度和直线间距。
此外,选择该项后,开关“Double(双向)”将被激活。如果选择该开关,则将在用户定义的填充图案中绘制第二组直线,这些直线相对于初始直线成90度,从而构成交叉填充,
如图6-12所示。
(3) “Custom(自定义)”:使用自定义的填充图案。关于该部分内容详见第32章。
3. 在“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的“Advanced(高级)”选项卡中还提供了高级设置(图6-13),其中各项含义如下:
(1) “Island detection style(孤岛检测样式)”:
当填充区域内部存在一个或多个内部边界时,选择不同的孤岛检测样式将产生不同的填充效果。
“Normal(普通)”:该样式用于从外部边界开始向内交替填充,即从最外一 层封闭区域开始,第1、3、5…个封闭区域被填充,而其他区域不产生填充图案。
“Outer(外部)”:该样式用于填充最外一层的封闭区域,而其内部均不进行填充。
“Ignore(忽略)”:该样式将忽略所有内部对象并让填充线穿过它们。
(2) “Boundary type(边界类型)”:
如果用户选中了“Retain boundaries(保留边界)”开关,则在进行图案填充的同时将边界以多段线或面域的形式保存下来。
(3) 其他选项同“Boundary Creation(边界创建)”对话框。
4. 在“Boundary Hatch(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的右侧还提供了其他一些选项(参见图6-13),其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1) “Pick Points(拾取点)”:单击 按钮可返回绘图区,并通过指定填充区域内任意一点来确定填充区域。
(2) “Select Objects(选择对象)”:单击 按钮可返回绘图区,并选择需要进行填充操作的对象。
(3) “Remove Islands(删除孤岛)”:单击 按钮可返回绘图区,并选择需要删除的内部边界(孤岛),但不能删除外部边界。
(4) “View Selections(查看选择集)”:单击 按钮可返回绘图区,并显示当前已经定义的边界。
(5) “Inherit Properties(继承特性)”:单击 按钮可返回绘图区,并选择已有的某个图案填充对象,则新创建的填充图案将继承该对象的图案、角度、比例和关联等特性。
(6) “Composition(组成)”:选择“Associative(关联)”或“Nonassociative(不关联)”项以确定填充图案是否具有关联性。
说明 “bhatch”命令具有相应的命令行形式“-bhatch”。填充图案的可见性取决于“fill”命令的设置。
专家指点 AutoCAD不能创建由超过10000 条线段组成的填充图案。该限制是由注册表中的MAXHATCH设置来设定的。可以把它重新设定为100到10000000之间的任意值。
6.3.3 使用HATCH命令创建填充图案
在AutoCAD中还提供了“hatch”命令,用来创建非关联的填充图案。该命令的调用方式为:
命令行:hatch(或别名-h)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要求用户指定填充图案名称、比例和角度:
Enter a pattern name or [?/Solid/User defined] :
Specify a scale for the pattern <1.0000>:
Specify an angle for the pattern <0>:
然后提示用户选择用于定义填充边界的对象,或选择“direct hatch(直接填充)”选项来指定一个多段线的填充边界进行填充:
Select objects to define hatch boundary or
Select objects:
如果用户选择了直接填充的方式,则用户需要确定是否需要保留多段线边界,并可通过指定一系列多段线顶点的方式来定义一个填充边界:
Retain polyline boundary? [Yes/No]
Specify start point:
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Length/Undo]:
Specify next point or [Arc/Close/Length/Undo]:
当用户结束某个多段线边界的定义后,还可继续定义新的多段线边界。在完成全部的边界定义后,可选择“apply hatch(应用图案填充)”选项来创建非关联的填充图案:
Specify start point for new boundary or :
说明 在指定填充图案名称时,用户可选择“?”选项来列出全部图案填充样式。或者在图案名称后跟随一个逗号和图案填充样式码来指定图案填充样式。图案填充样式码的具体定义见表6-1:
例如应用名为“ANSI32”的填充图案并使用“普通”样式时,可根据提示输入:
Enter a pattern name or [?/Solid/User defined] :ANSI32,n
注意 从“Draw(绘图)”下拉菜单中调用“Hatch…(图案填充)”命令实际上是调用“bhatch”命令而不是“hatch”命令。
《填充颜色》教学案例 篇5
“画图”单元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填充颜色》是“画图”单元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教材从打开上节课画好的作品入手,引入“用颜色填充”工具对图形填充颜色,并介绍了有关颜色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园”“探究屋”“讨论坊”呈现了颜色的调配和使用技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爱探究新鲜事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鼠标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对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对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但因为学生初学信息技术课程,对软件的操作还比较陌生,而且学生的基础也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用“打开”命令打开已经保存的作品;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更换颜料盒中的颜色;学会使用“放大镜”工具来帮助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编辑”菜单中“撤销”命令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练习使用“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已保存的作品,并熟练掌握该命令的使用;掌握工具箱中的“用颜色填充”工具涂色并能更换颜料盒中的颜色;尝试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小组评价交流,全班作品展示,乐于分享,学会肯定、赞赏他人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给图画填充颜色,加强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
行为与创新目标:能勇于创新和挑战,乐于交流与分享,善于评价与肯定,充分合理使用颜色进行搭配,体验并感受创造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基本颜色和自定义颜色的使用。
难点:各类工具的灵活运用,合理搭配颜色,美化作品。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课堂里来了两位伟大的探险家——卡尔和小罗。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呢?(播放视频,如图1)探险还在继续,这次他们来到了花果山,小罗还画了花果山的风景画。他想请同学们帮忙给这幅画涂上颜色,让花果山更漂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填充颜色”(如图2)。
设计意图:从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的片段导入并设置情境,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此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二来借助多彩的风景和气球,勾起知识结构中对色彩的认知,为之后的作品填色做铺垫。
2. 复习操作,区分命令
(1)启动“画图”,打开“花果山”文件
师:首先,我们要在画图软件中打开“花果山”文件。
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叙述过程。全班操作,同学互助。
(2)打开“新建”和“保存”命令,并比较
师:刚才的“文件”菜单中还有“新建”和“保存”命令,你们能区分它们吗?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边连线边复述。
师:现在我们开始给花果山填充颜色。
设计意图:进行旧知复习。出示任务后,学生通过讲解演示、独立练习、同学互助来巩固“画图”软件的启动和“打开”命令的使用,以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区分三个常用命令,有助于学生在其他程序中进行类似操作,而在电子白板上连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的专注度。
3. 分层探究,学习新知
(1)“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师:用计算机涂色比我们平时画画涂色简单很多,今天要用的工具叫“用颜色填充”,具体使用方法请大家认真观看微视频,并完成填空题(如图3)。
学生操作并完成填空题。
师:大家学会了吗?敢不敢挑战下一关?请快速给天空、太阳、草地、河流和花果山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放大镜”工具的使用
师:大家只要掌握“三步走”的方法,填充颜色很快就能完成。接下来挑战二星任务,请将小花、小草和小鸟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发现小鸟的嘴巴很小,没办法填充颜色。笔者提示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工具,帮助完成小鸟嘴巴的填色;再带领学生观察“用颜色填充”工具,发现填色时真正起作用的是颜料桶最下面的尖尖处,将尖尖处对着要涂色的区域,则整块区域被填色;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边线,不能随意改变边线的颜色,如果操作不当要及时撤销,重新填色。
(3)封闭图形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新工具“放大镜”,还学会了更精确地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相信三星任务一定难不倒你们,请为整棵苹果树涂上颜色。
学生发现问题,苹果一涂色,整棵树都变色了。笔者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工具找到问题苹果,并补上缺口完成填色任务,接着带领学生总结归纳:“用颜色填充”工具只能给封闭图形填色。
(4)自定义颜色
师:我发现大家的苹果都是红色,其实现实生活中苹果的颜色是有差别的,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画一个其他颜色的苹果呢?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案,学生在“画图”程序中单击“规定自定义颜色”,发现能获得更多的颜色。
师: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合理搭配色彩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每个小组评选出最出色的作品并参加全班的评比,师生共同点评。
(5)小结
师: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大家都收获不少。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老师把知识点编写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念一念吧。
让我们带上工具,用学过的本领去探寻更多更美的风景吧。
设计意图:新授分为知识和技能两条主线。知识线首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自学“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接着演示讲解了“放大镜”工具,最后让学生阅读学案,自学“自定义”颜色。技能线从“用颜色填充”工具的基本操作到它的精确操作、新工具的引入和使用,再到重点工具的熟练操作,在拓展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都自然穿插在知识线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能力,作品水到渠成。
4. 自选练习,巩固提升
师:两位探险家正为下一次旅行做准备,小罗设计出了气球和飞屋,但是他在颜色选择上犯难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你想用什么颜色填充?你准备设计气球还是飞屋?
学生先保存作品,再有选择地完成任务。(教师播放背景音乐)
小组评选出最美作品参加班级评选,教师从技能和艺术角度点评,并融入色彩搭配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选择合理的色彩完成作品。
5. 总结交流,再次激趣
师:旅行仍在继续,探险家们这次来到了无锡(课件动画),这是用“画图”制作的太湖美景,渐变的填充效果让画面美不胜收。刚才大家已经画好了气球和飞屋,那么能不能让气球带着飞屋飞到这里呢?其实,只要使用“画图”中另外一个工具就可以,具体操作在下节课中我们会一起学习,再见。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最后的拓展将前半节课和后半节课的作品结合,既前后呼应,保证了情境的完整性,又展示了具有渐变色效果的教师作品和课堂即时生成的学生作品,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为之后的学习埋下伏笔,让他们带着问题出课堂,并期待下节课的来临。
●教学反思
回顾课堂教学过程,笔者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1)以“飞屋环游记”创设了一个主题情境,并贯穿教学始终。笔者声情并茂地带着学生游走于色彩世界,又将教学任务巧妙融合,使整个课堂洋溢着童话般的氛围,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2)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交流,更多的生生互助可以促进他们多方面的成长。(3)在练习分层设计中,笔者设计了由简到难的操作,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从而更易接受知识,掌握知识。(4)对完成作品较快的学生,笔者准备了拓展训练,增大了课堂容量。还有一些细节,如针对工具操作编写的总结小诗、练习时的音乐,都让课堂增趣不少,教学效果较好。
填充:南京博物院二期改造 篇6
填充的操作应用于保留原有建筑外皮的既有建筑改造是非常合理的。保留下来的原有建筑外皮可以作为承载和约束填充物的外在物,而填充物的组成是十分复杂的,既包含有院落开放空间的填充、灰空间的填充和室内大空间的填充为代表的空间填充,也包括嵌入结构构件、嵌入采光面和设备面等等的实体填充模式。
填充“轴线、广场”
深层挖掘并发展当年的规划设计理念,在保持包括历史馆在内的南北向轴线的同时,改善轴线空间简单直白的氛围,增加艺术馆和柱阵所形成的次要轴线,以及新建综合楼与改建历史馆B区所形成的轴线。
结合轴线,由南向北依次设计有树广场, 柱阵广场和水广场,总体形式上呈现一种虚实相间并向历史馆渐进收缩的效果;突破历史馆作为轴线尽端的现有空间关系,完善这条南北向的主轴,使历史馆成为南北向轴线上最为重要的高潮节点,而不是结尾,这样更进一步强化南北向轴线对整个场地的统领,凸显历史馆的核心地位的同时,成为释放新馆空间的前奏。
填充“空间、结构”
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质量控制 篇7
1.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适用于框架或剪力墙结构的建筑, 砖墙在建筑的整体结构中一般不承重, 在功能上只是起到分隔或是围护作用;2.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性的特点, 混凝土表面完整性模板不易被破坏, 具有反复利用的特点;3.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相对工程的其它工序其技术含量不高;4.对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质量管理上存在监管漏洞。
二 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的工序和技术要点
(一) 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的工序
1.施工前的准备工序。
一是结构胶进场验收、安全储存、进行配胶;二是对钢筋进行除锈、除油和除污处理。
2.进行植筋。
对其进行植筋的工序主要包括:标定孔位、钻孔、清孔、注胶、植筋、固化和养护等。
(二) 主要工序的技术要点
1.标定孔位:
在植筋前必须要对孔位标定准确, 其关系到植筋是否到位, 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2.钻孔:
在植筋时必须要在准确的孔位上进行钻孔工序, 钻孔时要做到位置准确无误且深度符合标准。
3.清孔:
首先应先用空压机将钻孔内的碎碴和粉尘彻底的清除干净, 再用丙酮擦拭孔道, 并保持孔道干燥。
4.钢筋表面清洁:
对钢筋表面清洁工作主要是对其进行除锈、除油和除污, 对于有的钢筋端部在切断时有变形的情况, 在对钢筋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恢复原状, 对钢筋锚固区段要求用丙酮试剂擦洗至露出金属光泽。
5.双组份调配结构胶:
在使用双组份结构胶时, 必须现用现配, 具体的配胶比例参照说明书进行。
6.进行植筋工序:
在向钻孔内注入结构胶时, 要注意钻孔中不能留有空气, 灌注量应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为易。
7.固化和养护工序:
在钢筋植入锚孔后, 应进入固化养护期, 在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防止影响施工质量。
三 当前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单位缺乏监管
施工单位往往将工程承包给某个专业队后就不再过问, 专业队的施工工人自带工具、材料级设备等, 在各个工地完成植筋工作后, 上交一份检测报告就完成任务。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无人监管, 对于一些十分关键的工序也完全依靠操作工人的自律。
2.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通病
(1) 结构胶的质量差:如果让不合格的植筋结构胶流入工程建设中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单纯依靠检测报告是不准确的, 不能真正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2) 钻孔深度不够:钻孔深度不够往往是由于锚固的长度不符合标准,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钢筋的锚固力不足; (3) 孔位清理不彻底:孔中残留的灰尘等杂物会影响结构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果差, 对后植拉结钢筋的抗拔力有很大影响; (4) 没有采用正确的注胶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有些建筑工人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先向孔内注胶后插入钢筋, 从而导致结构胶粘结效果不好; (5) 后续的养护和保护不到位。
3.工程的施工工人的业务素质低、缺乏责任感
植筋施工具有作业面分散, 工作量大的特点, 这就对操作工人的业务素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施工工人受教育的程度一般都不高, 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水平都不高。如果在对工人监管力度不够, 任其自由发展, 势必很难保证施工质量。
4.监管单位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存在监管漏洞, 单纯靠检查植筋锚固拉拔力的检测报告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都是这样运行操作的。
5.没有施工审批手续而进行施工
很多的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都没有设计单位的正式手续和监理单位的审批方案, 施工单位依靠结构胶说明书来进行施工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将直接导致了施工质量无法严格控制的局面。
四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建议
1.对施工使用的材料进行提前加强验收
结构胶进场时, 施工单位同监理人员必须确认植筋结构胶的产品批号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 检查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测报告并进行标记保存, 对于各种文件不全的产品禁止进入施工场地。对于各种文件齐全的产品也要对其进行抽检复验, 特别是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耐湿热老化性能指标要进行严格检查。
2.要加强墙砌体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的审核
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是应当有设计文件和具体的施工方案的,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被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所忽略。因此,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后, 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岗位业务培训教育才能够进场进行施工。
3.加强对施工工人的业务培训和责任心的树立
施工工人是整个施工方案的执行者, 施工工人操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作为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业务培训教育, 特别是业务知识和安全知识, 并对一些工序定责到个人, 让施工工人树立责任心, 提高工人的业务素质, 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
4.加强每道工序的报验和隐蔽工程的验收
在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的过程中, 任何一道工序出错都会影响整个施工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对钻孔、清孔、钢筋表面清除、配胶、维护与保护等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 对于一些隐蔽工程更要加强监督管理, 加大抽查力度, 并经过监理单位验收后, 填写验收记录, 一经发现问题, 必须立即责令重新返工。
结语
混合填充采矿在生产中的应用 篇8
1 混合填充采矿概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 这就给采矿事业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难度和挑战。因此, 在目前的采矿工作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降低采矿事业中地质发生率, 采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的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一步步的完善了传统的采矿技术, 实现了混合填充采矿这一新技术, 进而增强了采矿作业安全效率。
1.1 混合填充采矿概念。
混合填充采矿技术是基于传统的填充采矿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采矿体系。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 常用的混合采矿主要包含有固相混合、固液混合、液相混合等。其中固相混合主要指的是不同采矿技术标准下的研究, 不同分类或者物性不同, 形状、大小以及颜色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是在工作中将有关技术标准综合形成的一种填充采矿体系。
1.2 混合填充采矿现状。
填充采矿在国内外采矿事业的应用中较早, 深受着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工作中为了控制采区的地表移动要求, 在应用中通常都是采用水沙填充采矿法、干充填充采矿法等。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一直未曾中断过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改进,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目前的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的应用中, 主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分为两个途径, 干式大体积废石填充材料和经过脱水选择出的厂区尾矿两种。其中在目前应用最多的便是干式大体积废石填充材料。在过去的填充采矿技术的应用中主要的方式有:废石干式充填工艺、高浓度充填工艺、膏体泵送胶结充填工艺等, 而所谓的混合填充采矿技术就是集这些技术为一体进行采矿的工作新技术、新方法。
2 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的发展
我国采矿领域中常采用的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的发展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其中第一个环节主要指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这个时期的采矿技术主要是以废石干式填充技术和水力填充技术为主的。在这一阶段, 由于是利用废石填充为主, 其在工作中存在着人工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的现象, 根本无法满足当时的矿山生产要求, 于是就产生了第二阶段的发展与研究。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这个是阶段的采矿填充技术中, 主要是以原有的技术标准为基础, 采用尾砂凝结填充技术为主的, 是利用尾砂、天然砂作为主要的填充材料, 利用水泥为胶结剂来完成的。这种技术的利用存在着工作效率高、人工劳动量少的优势, 截至目前仍然有一部分采矿企业和单位沿用着这一技术方式。而混合填充技术发展的低三个阶段也就是上世纪末至今, 在这个时期的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研究中主要是以节能、环保、低耗为主进行的, 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原来采矿技术进行改革的一种新手段。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这种需求, 在目前的采矿技术中以回采工艺、环保公益为主对原来填充技术更新和完善, 从而实现了混合填充采矿技术模式。
3 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的应用优势
作为充填采矿技术所用到的充填体, 不仅能够支持围岩, 而且还能很好的对地压进行有效控制, 进而缓解或阻止围岩在采空区的移动。充填采矿技术多适用在深部开采时使用, 以及对一些自然倾向的矿床和水下建筑物进行开采。充填采矿技术能够在深部矿井开采过程遇到地压过高问题时, 对采场的不平衡应力进行传递与调节, 从而平衡原有的应力场, 解除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效率。充填采矿技术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 对矿体开凿选用凿岩台车进行, 随后安装锚杆和锚索等作为保护项, 目的是为了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随着科研资金的不断投入, 一些矿区已渐渐实现了充填料输送管路化与充填自动化, 胶凝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创新, 将水泥用高浓度的均质浆所替代, 增强了充填的强度, 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
4 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的未来发展现状
4.1 完善充填技术, 确保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目前很多采矿企业在对资源进行开采时, 并没有依据矿山自身的特点选用适合该矿山实际情况的充填工艺, 所选用的充填采矿技术较为落后, 已明显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采场的自身形状也会有形无形的对充填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设计时就存在不合理现象, 就会严重制约着后期的充填作业与矿石回采。因此, 面对这样的问题, 就要在实际开采之前, 充分收集与掌握有关该矿山的详细数据, 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制定合理的采场设计方案, 选择最优充填工艺。材料是施工的基础, 同时也是物质条件, 所以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 这样就能提高采矿质量。如果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无论以后充填技术的方法多么正确、多么先进, 也无法解除材料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材料方面是无可替代的。
4.2 加强新型高强度填充材料的研发。
因为充填采矿技术的施工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 施工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过程, 再加上采矿场的位置比较固定, 并且生产的流动和结构的类型不统一, 量的要求也不同, 没有固定的施工方法。因此, 采矿企业应该着力研发新型高强度的填充材料, 对其渗水度、抗压耐温、抗剪力学强度及可压缩性进行提高。目前使用率较高的是高水材料, 其优点在于能够迅速固结填充体, 填充料能够进行无重力排水, 避免井下污染与节约排水费用, 再者可以进行远距离低浓度传输。
5 结论
总而言之, 要想满足时代的要求, 采矿企业要不断完善采矿技术以及对采矿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 归纳总结采矿过程中充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对其进行修改和更正, 确保填充采矿技术切实可行, 提高采矿事业的工作效率, 满足新时期对充填采矿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 无废采矿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是采矿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混合填充采矿法为主进行采矿已成为提高矿物回采率、减少贫化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也是有效控制地压、防止内因火灾的主要方法。文章从混合填充采矿技术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 着重探讨了其有关工作要点, 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混合填充采矿,矿产,矿山,应用,生产
参考文献
[1]万海涛, 方勇, 肖广哲, 等.充填采矿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 2009 (11) .[1]万海涛, 方勇, 肖广哲, 等.充填采矿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 2009 (11) .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控制技术 篇9
关键词:框架,填充墙,裂缝
随着人们对墙改的进步及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 人们对建筑墙体裂缝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当前大多现代建筑为框架结构, 其墙体为轻质砌体, 该种结构最大的缺点即墙体受温度、收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现该现象已成为该种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 并成为近年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控制措施
1.1 优化设计
高层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不均匀沉降, 尤其是进行人工处理基础的框架结构更应充分考虑不均匀沉降对框架变形的影响, 并应计算沉降量, 预计框架变形程度;同时应合理设计保温隔热层、合理设置门窗尺寸及材料、合理设置伸缩缝及沉降缝并应控制好框架的侧移变形;在框架与墙体间合理设置拉结筋, 并保证钢筋深入填充墙的长度符合要求;对高度超过4m的填充墙应在中间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 长度超过5m的墙体应在中间设置构造柱或在墙顶部与梁体交接部位设置拉结措施;在建筑外墙及顶层内隔墙与框架结构交接部位抹灰层内设置钢丝网片, 并保证其压过接缝不小于150mm, 并将其用梅花钢钉钉牢;对墙体上设置的孔洞等应预留, 不可随意开凿, 孔洞周围应填充密实, 若墙体需要开凿施工则应采用专用开槽工具并做好防裂措施。
1.2 材料控制
砌筑墙体施工材料应优先选用与框架结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相接近、吸水率较小、材料强度较高的砌块或砖, 一般应尽量采用黏土空心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以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1.3 砌筑控制
应严格控制砂浆和砌块质量, 使用品质良好、材质均匀的砌块, 砌筑砂浆应严格按照设计配比配制并充分搅拌均匀;应结合砌块特点对其进行浇水湿润, 但应避免因浇水量过大造成砌块含水量过大, 并应采取在砌筑过程中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方法。
在砌筑前应绘制砌块排列图, 并应确定皮数杆及每层砌筑皮数、水平及竖直灰缝宽度, 砌块的搭接长度及不同规格砌块的使用位置等, 并应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及灰缝厚度, 砌筑过程中应确保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 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框架结构所用砌块体积较大、砌筑墙体与柱间设置拉结筋, 因此墙体灰缝厚度也应相应增加, 当一面墙体砌筑完成后其产生的自然沉降会逐步展开, 会导致墙体上部与柱体结构的接触部位产生裂缝, 因此在砌筑时填充墙与梁柱接触部位应预留一定空隙便于满足其自由沉降变形;
砌筑时在墙体高度、厚度等发生突然变化部位及门窗洞口一侧或两侧应设置竖向控制缝;
砌筑过程中应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不超过2m, 若墙体高度较大则可沿墙体高度每隔1.4m~2.0m设置一道6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带, 并在其内部配置3根直径为6mm的一级钢筋;
若墙体上门窗洞口宽度不大于1m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 若门窗洞口宽度超过1m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过梁, 门窗过梁搭接长度一般为240mm, 过梁端头砌块需咬槎而严禁出现通缝, 必要时应提高砂浆强度等级或增设钢筋网片;
应避免在砌块尤其是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上开凿洞口, 在进行管线埋设时应将管线直接固定在墙面上而应避免在砌块上开凿凹槽;若必须剔凿则应先按照管线走向在砌块上切割孔槽, 避免捶击敲打损坏砌块, 且严禁在砂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80%前切割或剔凿, 剔凿后的孔槽不应用碎块拼凑砌筑, 而应用细石混凝土或高强度砂浆堵塞密实;
填充墙砌筑到接近梁板底面时应预留一定空隙, 待整个墙体砌筑完成并间隔1~10d后, 墙体变形基本完成后用同砌体、同材料的实心砖斜砌挤紧, 其倾斜度应控制在45~60o以使砌体与梁底板紧密结合, 砌筑时应避免出现灰缝偏大或过窄导致墙柱连接不紧密, 墙体拉结筋必须设置在砂浆中, 若柱体预埋钢筋与灰缝错位则应将钢筋位置校正或在柱体上补焊拉结筋。
砌筑完成后应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1.4 抹灰及粉刷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填充墙体抹灰时间, 只有待填充墙砌筑完毕1个月后方可抹灰以免因墙体收缩而引起抹灰层开裂;
墙体抹灰前应将砌块墙面的灰缝、孔洞、凹槽等填补密实、整平, 并将基层上因施工时留下的灰尘、污垢油漆等杂物清理干净, 墙面清理完毕后应在墙面上充分浇水湿润, 并在砖墙和混凝土墙交接部位用射钉枪钉牢固定钢丝网, 钢丝网宽度应不小于300mm以防止因收缩不均匀导致裂缝出现, 处理完毕后用1∶1水泥砂浆对墙体拉毛;
将界面剂以1∶4的比例混合成为糊状充分搅拌, 之后放置约5~10min, 并加入少量水加以稀释, 之后用泥板均匀涂刷到填充墙的基层表面, 为保证界面剂性能良好应在其调制完毕后5~6h内使用完毕;
界面剂涂刷完毕后约10~20min则应在填充墙的基层进行抹灰施工, 抹灰的底层砂浆应保持5mm的合适厚度, 避免砂浆过厚导致对水的吸收速度不一致而产生裂缝或导致墙面起鼓;面层施工前用界面剂做为墙面底层砂浆的分格条粘贴材料对分格条进行粘贴, 以保证其坚实可靠、防止变形, 面层施工前用水湿润前面底层砂浆后方可抹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施工完毕后第二天则可对墙体表面浇水保养。
2 裂缝处理措施
对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 应先用水将涂料层湿透, 并将其均匀刮掉, 之后清洗干燥, 之后用环氧树脂浆液注入缝隙, 后以环氧树脂浆液贴丙纶布, 对缝隙较宽的裂缝应将其两侧各20cm的粉砂层剥落至基底, 之后用清灰冲洗, 待其干燥后在砌块缝隙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 之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层水泥浆, 并在处理后的裂缝两侧挂钢丝网, 之后按原粉刷砂浆配合比调配砂浆后对粉刷层进行找补粉刷;
对出现缝隙较为严重部位应将拉结筋松动并重新植筋, 并将砌块补砌, 所采用的砂浆内应适当掺加膨胀剂, 待处理后的部位干燥后应在其表面涂刷胶液, 之后罩白水泥, 待其干燥后进行打磨, 之后方可作统一的涂料面层处理。
3 结语
框架结构填充墙体裂缝随处可见, 为了有效对其控制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并应贯穿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阶段, 针对所用材料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方可从根本上解决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铁梦.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周建波.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裂缝防治施工及控制措施[J].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