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模型

2024-10-08

填充墙模型(通用9篇)

填充墙模型 篇1

1 引言

填充墙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填充墙通常被做为非结构单元考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填充墙对框架的影响通常被忽视。历次震害表明,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破坏机制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于设计过程中未合理地考虑填充墙的影响,在地震中,填充墙引起建筑结构破坏严重,甚至倒塌,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惨重[1,2]。

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忽视填充墙的计算模型进行设计,很难准确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近几年来,大量学者开始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展开广泛的研究,但并没有对框架填充墙的计算模型进行系统总结及评价。本文将基于国内及国外的填充墙RC框架平面内性能研究现状,对填充墙框架的计算模型进行总结和探讨。

2 填充墙计算模型

填充墙是一种各向异性的非匀质的复合材料,并且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缺少合理而有效的计算模型,结构工程师通常忽视填充墙的作用,从而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引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短柱破坏”、“薄弱层破坏”及“扭转破坏”等。对于分析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的计算模型,不仅包括填充墙的计算模型,而且包括填充墙与框架之间连接界面的处理。目前,关于填充墙的计算模型主要包括两种:宏观模型及微观模型,其中斜压杆简化计算模型、匀质化连续有限元模型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是以上两种方法的典型代表。微观模型能较详细地模拟填充墙的情况,但是由于计算要求较高,很难应用于大型结构的分析。宏观模型在计算简化和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

2.1 斜压杆模型

1956年,Polyakov基于桁架理论最早提出了斜压杆模型,如图1所示,认为在平面内荷载作用下填充墙对框架的作用相当于一斜向压杆。然后,大量学者开始对该模型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试验及理论研究[3,4],提出了单杆及多杆等多种斜压杆模型及压杆的计算宽度公式,如图2所示,验证了该计算模型对于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性能分析是可行的,效率较高。但是,该简化模型只能模拟填充墙对RC框架整体结构的性能影响,不能评价填充墙的破坏机制,并且经验性较强。

2.2 匀质化连续有限元模型

匀质化有限元模型是一种宏观模型,将填充墙的块材及砂浆的性能均匀连续化,采用各项同性或各项异性的一种材料进行模拟。目前,普遍采用的商业有限元软件有ANSYS、ABAQUS、MARC等,填充墙通常采用壳单元模拟,填充墙的材料本构采用简化的砌体本构关系,目前,国内有较多研究人员采用此方法进行分析[5~8]。1995年,Lourenco提出各向异性的平面应力连续模型,受压采用HILL屈服准则,受拉采用RANKINE屈服准则,该宏观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填充墙的受力行为。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界面的模拟方法有很多种,如完全耦合、LINK弹簧单元及界面单元等模拟方法。其中,弹簧单元是由Mallick和Severn首先提出,弹簧单元将填充墙和框架由若干两个平动自由度的节点相连接。该种方式只能模拟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挤压及黏结力,如图3a所示。界面单元能更好的模拟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INTERFACE单元经历了仅考虑摩擦、考虑拉剪、考虑剪切膨胀及塑性接触等过程,如图3b所示。目前,该单元已能较好的模拟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作用,Mehrabi和Shing、Al-Chaar等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填充墙框架的模拟,得到了较好地计算结果。与斜压杆模型相比,匀质化连续有限元模型能更好地评价填充墙与框架的相互作用。

2.3 微观有限元模型

微观有限元模型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详细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3种单元,将填充墙的块材及砂浆分别采用连续单元模拟,块材与砂浆间界面采用非连续界面单元模拟,如图4a所示。该种方法计算效率很低,很难收敛。另一种方法是简化的微观有限元模型[9~11],块材采用连续单元模拟,砂浆及块材与砂浆间集成零厚度界面单元进行模拟,如图4b所示。该种方法需要有材料的试验数据,涉及的参数较多,计算效率比详细模型有较大提高,适合于小型结构的分析。1996年,Lourenco[12]对简化的微观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参数的选取给出了详细建议。

3 算例

上述3种填充墙的计算模型各有利弊,基于计算效率及数值模拟效果,本文将采用匀质化连续有限元模型,利用DIA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一单层两不等跨填充墙框架单元进行单调加载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本文分析的对象为,5.12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底层一榀框架单元,根据相似原理进行尺寸及配筋缩尺,缩尺比例为1/2,填充墙大跨满布,材料采用加气砌块,建立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其中,混凝土及填充墙采用8节点的CQ16M平面应力单元模拟,钢筋采用埋入式BAR钢筋单元,墙-框界面采用CL12I界面单元。混凝土采用全应变旋转裂缝模型模拟,受压采用Parabolic曲线,受拉采用Hordijk曲线。填充墙采用Rankine-Hill各向异性材料模型模拟,界面单元采用Combined Cracking-Shearing-Crushing塑性模型。另外,由于填充墙与框架间布置拉结筋,所以,法向及切向刚度取值稍大些,更易收敛。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到该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如图5所示,与试验骨架曲线吻合较好。另外,由图6及图7可见,填充墙与框架间产生了斜压效应,大跨边柱顶钢筋由于填充墙的作用最先屈服,并造成柱顶产生剪切破坏。由分析结果可见,该框架结构属于典型的强框架弱填充墙结构,填充墙可以充当框架结构的第一道抗震设防。综上,该填充墙框架模型能较好的评估结构的非线性性能,可为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4 结论

RC框架结构填充墙的计算模型主要包括3类,简化斜压杆模型、匀质化宏观有限元模型及精细化微观有限元模型。3种方法各有利弊,从计算效率考虑,斜压杆模型效率最高,其次是匀质化宏观有限元模型。从模拟效果考虑,精细化微观有限元模型最详细,匀质化宏观有限元模型次之。因此,对于大型结构,前两种方法比较适用,更利于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匀质化宏观有限元模型的计算效率较高,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计算模型能很好的评价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

摘要:为了使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总结并探讨了RC框架填充墙的计算模型。砌体填充墙计算模型主要包括斜压杆模型、匀质化连续有限元模型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及实例验证表明,填充墙采用匀质化连续模型,墙-框截面采用界面单元模型计算,能较好地评价RC填充墙框架的性能,应用于实际工程是可行的。

关键词:填充墙,RC框架,计算模型,有限元

填充墙模型 篇2

一、现场情况:

88户,存在贯通裂缝问题的约50-60户,东西墙较少,南北填充墙较多,裂缝位置大都在墙体的中间部位。

1、南卧室墙长4m,多数裂缝位于剪力墙和填充墙交接处。

2、客厅墙裂缝多数处于施工洞口处。

3、卫生间南北墙存在裂缝。

4、其他墙面也存在不规则竖向裂缝

二、17#楼施工情况: 1、2011年5月底主体封顶,二次结构施工在5、6月份开始施工,至9月9日砌体全部完成。因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有效的陈伏期(砌筑完成后最少七天)墙体上部所留填充缝宽度2--5cm,缝隙不符合标准规定(最小3cm,最大5cm)先填塞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塞木楔,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双面不对称施工,形成剪力。部分墙体填充缝填塞时与砌筑完成时间间隔很短且/ 6

嵌填不实。有的墙面可能存在着在抹灰的同时,边填塞细石混凝土边进行缝隙木楔加固。2、2011年9月30日主体验收。砌筑时正直雨季,很多进场的加气块还冒着热气,就用于砌筑。进场加气块没有达到自生产出场到开始上墙砌筑不少于28天龄期的标准,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墙体可能淋雨,造成因吸湿而使含水率水分过大,立即开始抹灰施工,墙体中的水分未能充分挥发完毕,就在墙体外部抹灰封闭,待交付入住,供暖及通风不良带来内部应力过大,在墙体受力干缩最薄弱处(墙体中间部位)裂缝。

三、问题分析:

1、进场加气块淋雨,砌筑时含水量较大,抹灰后水分难以蒸发,经过冬天的供暖后急剧干缩形成开裂。

2、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

2、部分加气块进场时冒热气,材料龄期不足,砌筑时几何尺寸不稳定。

3、部分墙体砌筑完成后就填塞梁底沉降缝,墙体变形稳定未完成。

5、梁底沉降缝先填塞的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填充木楔,工序颠倒,部分木楔间距过大。

6、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两边不对称,墙体容易承受侧向剪力形成裂缝。

7、砌体完成后即抹灰,时间间隔太短。

四、处理、维修措施:

1、顺着裂缝剔凿出U型口,墙面口宽20mm,里面口宽5mm,深度剔进加气块5mm。将剔凿面刷水湿润,用膨胀石膏腻子填补时采用分两次向两边嵌压的方法填补,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 6

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抹压并用乳胶将第一道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无纺布)粘贴牢固,待乳胶干燥再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抗裂绷带粘贴牢固。

2、顺着裂缝每边宽出150mm,将抹灰层去除后补钉钢丝抗裂网,抗裂钢丝网应钉牢、抻平,重新抹灰刮腻子。

五、现场维修

1、材料准备:建筑膨胀石膏、腻子、锤子、凿子、橡胶硬质磙子、腻子刀、白乳胶、接缝带、建筑网格胶带(如图一所示)。

图一

2、在墙体裂缝处的上下两侧做出裂缝的位置记号,防止剔凿时将裂缝覆盖找不到具体位置(如图二所示)。

3、顺着裂缝剔除抹灰层并剔入墙体形成凹槽(剖面图如图三所示),抹灰层外表面剔成锯齿状。/ 6

图二

图三

4、将剔凿出的凹槽面用毛刷刷水湿润,表面灰尘清理干净,使凹槽面充分湿润(如图四所示)。

图四

图五

5、用膨胀石膏填充凹槽时,必须分两次分别从两边用力的抹压嵌入,使凹槽处的膨胀石膏填充密实(如图五所示),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 6

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最后的完成面比原墙面低5mm。

6、待石膏干燥凝固后用白乳胶粘贴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并用橡胶硬质磙子将其滚压粘贴平整,再用腻子刀将其压实。(如图六所示)。

图六

7、待接缝带贴完5分钟再用腻子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建筑网格胶带粘贴牢固,建筑网格胶带不得漏网格(如图七所示)。

图七

8、待修补处干燥后,对维修的整改墙面进行满刮腻子。

永祥苑17#楼已按照此方案维修3户样板间,有17户业主拒绝维修或持/ 6

观望态度。按照目前现场情况,维修处理后的效果良好,此维修方案很有可行性。真正的检验效果最好是等冬季供暖期时再观察维修处理的墙面是否再次出现裂缝问题。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原因及预防 篇3

摘 要: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是工程中常见问题,并给外墙面抹灰带来不便。文章重点对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裂缝进行了分析,并对填充墙裂缝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填充墙;裂缝;温度应力

中图分类号:TU7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146-01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经常会发生渗水、裂缝现象,常常为外墙面抹灰带来很多麻烦。文章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1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

框架结构填充墙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超长,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下面我们重点分析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产生原因:

①表面裂缝。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很大,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表面裂缝。②贯穿裂缝。填充墙混凝土降温时,由于逐渐降温产生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约束时,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就会产生贯穿裂缝,成为结构性裂缝,带来很大的危害。表面裂缝是不属于结构性裂缝,但是,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断面削弱而产生应力集中,促使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扩展。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d。这个阶段有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在这个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自生应力和约束应力两类。

3 控制填充墙裂缝产生的预防措施

①填充墙基层准备。在填充墙抹灰前,主要处理基层上施工时遗留下的的灰尘、污垢、油漆及其他杂物。将墙面清理完毕后,在砖墙上充分浇水浸润墙面,并且在砖墙和混凝土墙交界处,使用射钉枪钉牢固定钢丝网,要求钢丝网不小于300 mm宽。

②涂刷界面剂。将108胶水等界面剂以1∶4的比例混合成浓稠的糊状,并要搅拌充分;然后放置约5~10min;掺入少许水加以稀释,用泥板均匀涂到填充墙的基层表面。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界面剂的性能良好,调制而成的界面剂应最好在5 ~6h使用完毕。

③填充墙基层抹灰。在涂刷完界面剂约10~20 min后,应在填充墙的基层进行抹灰施工。抹灰中的底层砂浆保持5 mm的合适厚度。否则,如果砂浆抹得过厚,会因为对水的吸收速度不一致,容易产生裂缝,甚至造成墙面起鼓。

④涂刷第二层界面剂。界面剂的调制大致同前一步骤,即将界面剂以以1∶4的比例混合成浓稠的糊状,在充分搅拌均匀后放置10min,直到界面剂达到施工要求,然后涂刷到已经抹好的底层砂浆上。第二层界面剂应在底层砂浆七八成干的时候进行,可均匀反复涂刷,但不可使界面剂过厚。

⑤防水卷材铺贴。为了防止填充墙出现渗水的现象,可在墙面铺贴防水卷材。用剪刀裁剪防水卷材大小为300 × 1000 mm。其中150 × 1000 mm铺贴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另一半150 × 1000 mm铺贴在砖墙。防水卷材两个部分重叠控制在≥150 mm的范围。在铺设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在铺贴的同时用刮刀将防水卷材同步从一边向另一边刮平,以确保将气泡完全挤压出去,使防水卷材与墙面粘贴致密。

填充墙模型 篇4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 大地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沉降带, 距“5·12”汶川地震的震中汶川直线距离约50 km。该建筑为郫县某高校的一幢教学实验楼, 于2007年5月31日竣工验收, 总建筑面积6.5万m2, 为5层框架结构。墙体填充材料为烧结空心砖。受地震的影响, 框架主体结构破坏轻微, 但是填充墙出现了很多破坏征状, 虽不影响正常使用, 但也反映出了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的薄弱之处。本文从该教学实验楼的震害分析出发, 浅析多层框架结构填充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之处。

2填充墙震害描述

2.1 填充墙局部破坏特征

经震害调查, 该教学实验楼框架梁柱基本完好, 填充墙的震害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同形式的荷载裂缝:

(1) 竖向裂缝, 填充墙与框架柱脱离分开 (图1~4) ;

(2) 水平裂缝;一般沿灰缝错开 (图5、6) ;

(3) 斜裂缝, 此种裂缝的出现率最高 (图7~11) 。斜裂缝出现的形式, 有的是沿灰缝出现, 即灰缝错开, 而空心砖未被拉断, 再有就是横穿过空心砖出现, 即灰缝未错开而空心砖出现破坏 (图12) , 或者两种破坏形式同时出现 (图13) ;

(4) 螺旋状裂缝 (图14) ;

(5) X裂缝 (图15~17) ;

(6) 楼梯间的裂缝 (图18) 。

2.2 填充墙总体破坏特征

从震害调查整体来看, 框架结构填充墙破坏的主要特征为:

(1) “下重上轻”, 该教学实验楼底层填充墙震害最为严重, 墙体斜裂缝和与框架梁柱搭接处的竖向裂缝同时出现;二层三层次之, 间或出现一种形式的裂缝;四层以上除设置伸缩缝处有面层的开裂, 均没有发现填充墙裂缝现象;

(2) 端墙、窗间墙及门窗洞口边角部位的破坏更为严重[1], 有两处端墙破坏比较严重无法正常使用。窗间墙震害裂缝的宽度可达完整墙体斜裂缝宽度的2倍~3倍。门窗洞边角部位一般出现延伸的斜裂缝, 宽度由边角部位最大逐渐延伸减小。

3填充墙震害原因分析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 填充墙与框架是同时作用的, 由于填充墙侧向刚度大, 故受到的地震作用较大, 而填充墙的抗剪强度又较低, 变形能力小, 所以填充墙的震害重于框架, 其破坏较早也较为严重。对于该教学实验楼, 填充墙震害产生的具体存在的原因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存在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3.1 设计方面

(1) 未考虑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在进行弹性变形演算时分项系数选取不合理, 弹性层间位移值偏大, 加之框架变形一般属于剪切型, 下部层间位移较大,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层间发生较大的错动并且产生较大的地震剪力, 填充墙发生破坏, 并且呈现“下重上轻”的现象;

(2) 在填充墙材料的选取上, 采用的是烧结空心砖, 这种材料刚度较大而强度较低, 在地震剪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引起脆性破坏。

3.2 施工方面

填充墙的砌筑质量以及与框架梁柱之间的拉结措施决定了本身的破坏程度[2]。

(1) 墙体施工质量差, 砂浆强度等级过低, 灰缝不够饱满。

只有当砌块的强度低而砂浆的强度较高, 砌体才会被拉断表面出现裂缝。如图 (12、13) 所示;

(2) 填充墙没有钢筋与框架拉结, 或者拉结不能满足地震时的要求。

填充墙用空心砖砌筑, 由于空心砖的竖孔的影响, 拉结钢筋无法设置在上下两层砖之间的砂浆内。

4填充墙抗震加强措施

通过该教学实验楼的震害考察和震害原因分析, 为了消除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 建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照以下措施进行加强。

(1) 验算结构刚度比, 刚度计算应包括实心、空心砖等填充墙刚度, 力求不要形成薄弱层, 如无法避免形成薄弱层, 应加强薄弱层的刚度[3];

(2) 在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 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规定的限值从严控制;

(3) 墙面抹灰的砂浆强度等级应与填充墙材料强度匹配;

(4) 施工时, 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 设置墙柱拉结筋;

(5) 确保与框架梁、柱交界处的砂浆饱满、密实。填充墙框架梁底的空隙, 应预停一段时间, 待填充墙沉缩基本完成后 (一般7 d左右) , 再用斜砖 (或块) 填实顶紧并确保砂浆饱满密实[4];

(6) 填充墙宜采用轻质、高强、耗能性好的墙板, 少用或者不用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刚度大、强度低的砌体材料填充墙。如果用到烧结空心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其含水量的控制及停放时间, 应严格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02) 的规定, 在湿度较大或者温度较低的环境下, 应该适当延长, 并且建议做配筋砌体。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以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雨天不宜施工。

摘要:本文在调查了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的郫县某高校一框架结构教学实验楼填充墙震害的基础上, 分析了震害发生的可能原因, 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多层框架结构填充墙的抗震加强的若干建议措施, 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填充墙,震害,裂缝

参考文献

[1]王则毅, 杨盛和.房屋结构抗震[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2]尹宝江, 黄世敏, 等.汶川“5.12”地震框架剪力墙结构震害调查与反思[J].工程抗震与加固, 2008, (4) :37-40.

[3]韩丽霞, 金德宝, 莫庸.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柱震害初步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 2008, (4) :41-44.

[4]何星华, 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控制技术 篇5

关键词:框架,填充墙,裂缝

随着人们对墙改的进步及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 人们对建筑墙体裂缝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当前大多现代建筑为框架结构, 其墙体为轻质砌体, 该种结构最大的缺点即墙体受温度、收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现该现象已成为该种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 并成为近年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控制措施

1.1 优化设计

高层框架结构基础型式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不均匀沉降, 尤其是进行人工处理基础的框架结构更应充分考虑不均匀沉降对框架变形的影响, 并应计算沉降量, 预计框架变形程度;同时应合理设计保温隔热层、合理设置门窗尺寸及材料、合理设置伸缩缝及沉降缝并应控制好框架的侧移变形;在框架与墙体间合理设置拉结筋, 并保证钢筋深入填充墙的长度符合要求;对高度超过4m的填充墙应在中间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 长度超过5m的墙体应在中间设置构造柱或在墙顶部与梁体交接部位设置拉结措施;在建筑外墙及顶层内隔墙与框架结构交接部位抹灰层内设置钢丝网片, 并保证其压过接缝不小于150mm, 并将其用梅花钢钉钉牢;对墙体上设置的孔洞等应预留, 不可随意开凿, 孔洞周围应填充密实, 若墙体需要开凿施工则应采用专用开槽工具并做好防裂措施。

1.2 材料控制

砌筑墙体施工材料应优先选用与框架结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相接近、吸水率较小、材料强度较高的砌块或砖, 一般应尽量采用黏土空心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以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1.3 砌筑控制

应严格控制砂浆和砌块质量, 使用品质良好、材质均匀的砌块, 砌筑砂浆应严格按照设计配比配制并充分搅拌均匀;应结合砌块特点对其进行浇水湿润, 但应避免因浇水量过大造成砌块含水量过大, 并应采取在砌筑过程中铺砂浆前在砌筑面上适量浇水的方法。

在砌筑前应绘制砌块排列图, 并应确定皮数杆及每层砌筑皮数、水平及竖直灰缝宽度, 砌块的搭接长度及不同规格砌块的使用位置等, 并应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及灰缝厚度, 砌筑过程中应确保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 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框架结构所用砌块体积较大、砌筑墙体与柱间设置拉结筋, 因此墙体灰缝厚度也应相应增加, 当一面墙体砌筑完成后其产生的自然沉降会逐步展开, 会导致墙体上部与柱体结构的接触部位产生裂缝, 因此在砌筑时填充墙与梁柱接触部位应预留一定空隙便于满足其自由沉降变形;

砌筑时在墙体高度、厚度等发生突然变化部位及门窗洞口一侧或两侧应设置竖向控制缝;

砌筑过程中应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不超过2m, 若墙体高度较大则可沿墙体高度每隔1.4m~2.0m设置一道6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带, 并在其内部配置3根直径为6mm的一级钢筋;

若墙体上门窗洞口宽度不大于1m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 若门窗洞口宽度超过1m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过梁, 门窗过梁搭接长度一般为240mm, 过梁端头砌块需咬槎而严禁出现通缝, 必要时应提高砂浆强度等级或增设钢筋网片;

应避免在砌块尤其是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上开凿洞口, 在进行管线埋设时应将管线直接固定在墙面上而应避免在砌块上开凿凹槽;若必须剔凿则应先按照管线走向在砌块上切割孔槽, 避免捶击敲打损坏砌块, 且严禁在砂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80%前切割或剔凿, 剔凿后的孔槽不应用碎块拼凑砌筑, 而应用细石混凝土或高强度砂浆堵塞密实;

填充墙砌筑到接近梁板底面时应预留一定空隙, 待整个墙体砌筑完成并间隔1~10d后, 墙体变形基本完成后用同砌体、同材料的实心砖斜砌挤紧, 其倾斜度应控制在45~60o以使砌体与梁底板紧密结合, 砌筑时应避免出现灰缝偏大或过窄导致墙柱连接不紧密, 墙体拉结筋必须设置在砂浆中, 若柱体预埋钢筋与灰缝错位则应将钢筋位置校正或在柱体上补焊拉结筋。

砌筑完成后应坚持洒水养护以减少砂浆的干燥收缩;

1.4 抹灰及粉刷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填充墙体抹灰时间, 只有待填充墙砌筑完毕1个月后方可抹灰以免因墙体收缩而引起抹灰层开裂;

墙体抹灰前应将砌块墙面的灰缝、孔洞、凹槽等填补密实、整平, 并将基层上因施工时留下的灰尘、污垢油漆等杂物清理干净, 墙面清理完毕后应在墙面上充分浇水湿润, 并在砖墙和混凝土墙交接部位用射钉枪钉牢固定钢丝网, 钢丝网宽度应不小于300mm以防止因收缩不均匀导致裂缝出现, 处理完毕后用1∶1水泥砂浆对墙体拉毛;

将界面剂以1∶4的比例混合成为糊状充分搅拌, 之后放置约5~10min, 并加入少量水加以稀释, 之后用泥板均匀涂刷到填充墙的基层表面, 为保证界面剂性能良好应在其调制完毕后5~6h内使用完毕;

界面剂涂刷完毕后约10~20min则应在填充墙的基层进行抹灰施工, 抹灰的底层砂浆应保持5mm的合适厚度, 避免砂浆过厚导致对水的吸收速度不一致而产生裂缝或导致墙面起鼓;面层施工前用界面剂做为墙面底层砂浆的分格条粘贴材料对分格条进行粘贴, 以保证其坚实可靠、防止变形, 面层施工前用水湿润前面底层砂浆后方可抹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施工完毕后第二天则可对墙体表面浇水保养。

2 裂缝处理措施

对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 应先用水将涂料层湿透, 并将其均匀刮掉, 之后清洗干燥, 之后用环氧树脂浆液注入缝隙, 后以环氧树脂浆液贴丙纶布, 对缝隙较宽的裂缝应将其两侧各20cm的粉砂层剥落至基底, 之后用清灰冲洗, 待其干燥后在砌块缝隙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 之后在其表面涂刷一层水泥浆, 并在处理后的裂缝两侧挂钢丝网, 之后按原粉刷砂浆配合比调配砂浆后对粉刷层进行找补粉刷;

对出现缝隙较为严重部位应将拉结筋松动并重新植筋, 并将砌块补砌, 所采用的砂浆内应适当掺加膨胀剂, 待处理后的部位干燥后应在其表面涂刷胶液, 之后罩白水泥, 待其干燥后进行打磨, 之后方可作统一的涂料面层处理。

3 结语

框架结构填充墙体裂缝随处可见, 为了有效对其控制应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并应贯穿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等阶段, 针对所用材料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方可从根本上解决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铁梦.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周建波.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裂缝防治施工及控制措施[J].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3.

填充墙渗漏水问题及防治 篇6

目前,大部分建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为了减轻钢筋砼框架、框剪结构楼体的荷载,填充围护墙多采用轻质砌块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容重轻、隔热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且能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因此,在框架、框剪结构填充墙中得到广泛应用。就河南省而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常出现外墙渗漏造成质量通病。每当大雨过后,外墙面上出现一片片的湿印迹,使外墙面层脱落开裂、空鼓,室内墙面变色、发霉、涂料起皮,面层起粉,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了业主对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产生不满情绪,给业主生活带来了烦恼与不便。这些渗漏水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施工技术人员,成为工程质量的通病。多年来在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反复探讨分析,从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初步找出渗漏水原因及其产生的根源。根据长期以来的施工质量监督经验,对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渗漏水通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只要满足必要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就能根除渗漏水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1 原材料质量方面造成渗漏水

1.1 原因分析

(1)外墙选材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的轻质砌块,砌块几何尺寸不标准,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块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mm。这样,极易造成抹灰砂浆厚度不一。如厚度大于25mm,则会形成自坠裂缝,墙体底层灰便会造成漏水隐患。

(2)砂浆强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就差,容易滲水。砂浆质量控制不严,用泥砂及细砂代替中砂拌制砂浆,粘性大、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砂浆的密实度更差。

(3)饰面砖质量达不到使用要求,存在外形歪斜、掉棱缺角、脱边、翘曲和裂缝现象,有的吸水率和干缩变形大,遇到风吹雨打日晒,容易开裂。

1.2 防治措施

(1)设计时外墙填充墙应优先考虑采用低吸水率的轻质砌块材料,如粘土多孔砖。

(2)轻质砌块的几何尺寸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外填充墙应采用标准的规格砌块,砌筑前先清除砌块表面污物。

(3)砌筑砂浆应选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严禁用泥砂、细砂砌墙。有条件的宜采用防水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

(4)饰面砖应向有资质厂家采购,要上等级、质量优的产品,保证表面光洁,四角方正,厚度一致,颜色均匀,边缘整齐,低吸水率,干缩变形小的面料。

2 砌筑质量方面造成渗水

2.1 原因分析

(1)施工时贪方便,砌块未经挑选,将缺棱掉角、翘曲变形的砌块用于外填充墙,而且反手砌筑,使外墙平整度差,造成表面凹凸不平,使外粉刷厚薄不匀,产生干缩应力,使外粉刷面开裂,有的起壳,雨水极易渗入砌体。

(2)干砖砌墙,砌体质量较差。由于干砖易吸水,砂浆标号降低,造成砂浆与砖体粘结性差,从而在灰缝与砖之间有渗水缝隙,且肉眼看不到,不易修复,造成长期渗水。

(3)砌体组砌方法不当,形成通缝。砌体的水平缝、头缝及竖缝中的砂浆不饱满,在砌体中形成许多空隙,渗水机会多,流向复杂,难以查找。

(4)抹灰前基层处理不当,砌墙脚手洞、模板挑担洞、穿管洞等未按规定嵌补密实;砼墙体与砌块搭接处没有处理好,造成外墙渗水。

2.2 防治措施

(1)应提前做好砌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材,喷水湿润,砌块表面清污、盘角挂线工作,砌块应提前浇水,水应浸入块体内10~15mm。

(2)应重视砌体质量,把干砖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缝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好后,应经施工员及质检员检查,发现通缝亮点,应修补后,再进行外墙抹底灰。

(3)正确掌握组砌方法,注意砌筑的块型排列,不得产生通缝,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应达到90%。有条件的可在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和易性,提高抗渗性能。

(4)除不允许留有脚手洞等的砌体外,原则上尽量少留洞。抹灰前提前检查外墙面的空头缝和孔、洞,并做好记录,要专人负责清除缝、孔、洞的杂物和灰浆,并冲洗干净,然后按要求嵌缝、补洞、检查,把好外墙防水的第一关。

3 外粉刷处理不当造成渗水

3.1 原因分析

(1)砌体浮灰清理不干净,没有浇水湿润,砌块界面没有“毛化处理”,造成粉刷层空鼓、裂缝、脱落。

(2)突出墙面的腰线、门窗、阳台的滴水线处理不当;外墙饰面分格条采用木制分格条,宽厚不一或分格条变形。起条时间不当,起条方法不对,使分格条边棱受损,缝底没有用水泥砂浆勾平抹光,造成渗水。

(3)穿外墙管道周围砂浆堵塞不严,造成渗水。

(4)外墙抹灰时,两步脚手架接搓处处理不当,擀压不实,亦会留下渗漏隐患。

(5)外墙打底砂浆不管厚薄,均为一遍成活,造成开裂,砂浆标号太低,施工马虎。

3.2 防治措施

(1)在粉刷前应将砌体表面浮灰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并做好砌块界面的“毛化处理”,有条件的可在抹灰前用胶质水泥浆向砌体上刷1~2mm厚,以增强砌体表面与外粉刷的粘结性,随即开始抹灰。

(2)突出墙面的窗台,腰线应预留足够的高度,使流水线的坡度正常;滴水槽嵌条必须拉通施工,深度、宽度≥10mm,距外墙面≥20mm.外饰面分格条的规格应为宽度20mm左右,厚度12mm左右,最好采用铝合金或塑料制品。采用木条时,要保持不变形、干净、湿润。掌握好起条时间,刮清分格条面的多余砂浆,用小锤轻打分格条,使其与抹灰层分离后取出,注意不要损坏缝口。清除缝内灰浆,清扫干净,及时处理,防止沿缝渗水。

(3)穿外墙管道周边宜用干硬性砂浆分层堵实,外饰面做完后沿管周边注上玻璃胶或密封胶。

(4)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应在搓端抹实压平,定浆后,可用尺板压逼再用铁抹子切成反搓。当下层接搓抹灰前,应向搓口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再泼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接搓。这样便于衔接,不易出现斑痕,且接搓处密实,不会有缝隙。当墙体平整度差≥30mm,应分两次或几次预先

(5)外墙抹灰较厚部位应分2~3层施工,抹灰砂浆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调配成浆,不得偷工减料。

4 外墙饰面砖施工质量方面造成渗水

4.1 原因分析

(1)外墙面砖镶贴不牢,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

(2)面砖勾缝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或缝隙,遇到大雨会从毛细孔或缝隙渗入。

(3)面砖镶贴时压住门窗框,玻璃胶打得不严密,玻璃胶质量差,不到一年就老化,失去防水功效

4.2 防治措施

(1)外墙面砖镶贴要牢固均匀、整齐,面层施工前应检查基层抹灰层,遇有裂缝和空鼓处必须铲除处理,并修补后方可施工。

(2)面砖勾缝宜用1:1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压光。一般缝宜凹进3mm,形成嵌缝效果。拆架前应全部仔细检查。发现漏勾、压光不匀,立即修整,不留隐患。

(3)外墙面砖镶贴应离开门窗框5mm,缝隙内满打玻璃胶,严禁采用伪劣的玻璃胶。

5 温度裂缝和不均匀沉降造成渗水

5.1 原因分析

(1)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匀,产生开裂而渗漏。

(2)外墙门窗框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翘曲变形,使窗框与墙体间产生缝隙,造成渗水。

(3)框架、框剪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应力变化,在填充墙阴阳角或门窗洞口、窗下墙体及一些薄弱部位,产生水平或45°方向裂缝而渗漏。

(4)伸缩缝沉降缝未按要求处理,特别是水平缝和竖向缝交接处最易渗水。

5.2 防治措施

(1)砼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外墙交接处,沿高度方向每500mm高设2Φ6拉结筋,伸入砌体内不小于700mm,当砌块砌至最后一层时,在抹灰前可用砌块斜砌塞紧。有条件的可在交接处及一些薄弱部位贴一层≥300mm宽的铁丝网片,以避免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均而产生开裂。

(2)外门窗框的安装尽量采用先立框,后砌墙的方法,砌块与门窗框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在10~16mm之间,并用干硬性砂浆填实。如采用先砌墙后塞框的方法,则其缝隙应用掺入胶粘剂的水泥砂浆分层嵌

(3)伸缩缝、沉降缝应认真处理,做到既能伸缩、沉降自由,又能防水。

6 建筑构造不当造成的渗水

6.1 原因分析

(1)框架或框剪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防水未处理好,屋面积水从墙板交接处渗入。

(2)有些框架、框剪结构主裙楼交接处,裙房屋面防水处理不当,裙房屋面积水渗入主楼内。

(3)外墙立面装饰构件,如铝合金幕墙,不锈钢饰件等,与外墙面、女儿墙接触封闭不严造成渗水。

(4)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之间打胶不严密,打得太薄,有气泡、针眼或胶老化失去防水性能而渗漏。

6.2 防治措施

(1)屋面女儿墙采用砖混结构时,女儿墙与屋面板连接处宜做60°斜嵌砼;屋面防水卷材至挑沿下,做滴水槽;屋面女儿墙,当采用现浇砼时,施工缝宜留在屋面板向上300mm,做屋面防水时,防水卷材应卷上女儿墙250~300mm处,使屋面积水渗不出女儿墙。

(2)施工裙房屋面时,防水卷材应卷上主楼外墙外皮300~500mm,不让裙楼屋面积水渗入主楼室内。

(3)铝合金幕墙、不锈钢饰件等一些装饰构件,与外墙面、女儿墙压顶部位的连接,应充分考虑到变形的影响,凡接头及螺栓周边均应打上优质玻璃胶或密封胶,确保接缝的密封。

(4)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之间打胶应确保厚度,打胶要严密、顺直,并应选用优质胶,确保使用年限

7 其它方面因素造成的渗水

7.1 原因分析

(1)室内靠外墙的厨房,卫生间地面未作防水或防水不严,室内积水沿楼面与外墙交接处渗出。

(2)外墙脚手架连墙杆,悬挑脚手架拆架时只用氧乙炔割除,有一截留在墙内形成渗水通道。

(3)现浇砼外墙,固定模板用的螺杆孔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

(4)外挑预制空调器洞与墙交接处处理不好及空调洞内泛水不明显。

(5)建筑施工井架口,上人电梯口,塔吊附墙处预留施工洞封闭不严,留下渗水隐患。

(6)住户进行室内装饰时破坏了外墙面,形成渗漏。

7.2 防治措施

(1)室内厨房、卫生间应做好防水处理,室内地面防水应卷至四周墙面300~500mm。

(2)外墙脚手架连墙杆、悬挑脚手架拆除时,将墙内钢管全部割除再按要求堵洞。

(3)现浇砼外墙拆模后,立即将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孔凿成喇叭口用掺入膨胀剂的砂浆堵好。

(4)挑出外墙的空调器洞应在抹灰前安装好,与墙交接处蒙上一层300宽铁丝网与墙面同步抹灰。

(5)外门窗洞口位置留置应正确,大小适中,一般每边大20mm,窗框塞缝要求定入位,塞缝前应将杂物、浮灰清理干净,窗顶滴水、窗台泛水应明显。

(6)建筑施工井架口,上人电梯口等施工洞口处理应严格按程序施工,不留施工隐患。

(7)住户装修应由专业单位施工,严禁在外墙上私自乱凿洞口。

8 结语

综上所述,轻质填充外墙渗漏水通病,应着重从砌块材料,砌筑,粉刷,镶贴及构造处理等每一个环节来消除外来水源浸湿外墙面而渗水的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加强现场全面质量监督管理,认真执行有关砌体的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按工序道道把关,控制细节,就能够基本杜绝框架、框剪结构填充外墙渗漏通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志缙, 应惠清.建筑施工.第4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林克辉.新型建筑材料及应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主体填充墙砌筑施工技术方案 篇7

该工程地下部分填充墙采用MU10非黏土烧结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墙厚有240 mm;地上部分填充墙采用200 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凝土砂浆砌筑,图注100 mm厚的隔墙均为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板墙。隔墙均砌筑至梁或板底,除轻质隔墙外的墙体洞口设置过量。不同材料墙体交接处均加铺一层宽200 mm的编制铅丝网与墙体钉牢,以保证饰面质量。

2 施工准备

具体有以下两方面:①根据施工现场狭窄的情况,做好加气块、非黏土烧结实心砖的进场安排,加气块、非黏土烧结实心砖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②做好夏季砌筑的养护工作,现场准备水箱和水管。

3 主要施工技术

填充墙拉结筋、混凝土板带、圈梁、过梁采用植筋的方法:①成孔:按设计要求钻取植筋孔,深度一般为钢筋直径的12~15倍,但不应小于7 cm,植筋孔的直径应大于钢筋直径2~4mm;②清孔:用钢丝刷、气泵、棉丝等工具清除孔内粉末、泥灰、水分,用丙酮洗孔至清洁;③钢筋处理:使用钢丝刷除去钢筋锈痕、杂质,用丙酮擦试干净;④配胶: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制;⑤填胶: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将调好的胶黏剂填入孔中,填充量为孔深的1/2~2/3,调好的胶要在20 min内用完;⑥植筋: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中,转动、提动数次后,固定4 h不扰动。

填充墙洞口过梁选用标准图集03G322,均为矩形截面,荷载等级为一级,支撑长度为每边300 mm,过梁宽同墙宽,遇柱或剪力墙时改为现浇过梁,并采用植筋的方式和原剪力墙(构造柱)相连接。在填充墙上遇水电等洞口宽度大于300 mm时在洞口上部加3Φ8钢筋,每边伸入墙内300 mm。

填充墙的砌筑要依据各楼层水平面上的线为准(留15~20 mm的抹灰层),先进行地面清理、浇水,然后再进行排底砌筑。

砌体下部要砌250 mm高的机红砖,然后再砌加气块,加气块的灰缝控制在8~12 mm以内,且随砌随修缝,做到灰浆饱满,灰缝顺直、均匀。半块的砌块要用锯子切割,确保棱角整齐,砌体在构造柱处要留马牙槎,在距构造柱300~1 000 mm范围内沿墙高度留设支模用的担木洞(下部距地200 mm)。

砌体到墙顶斜砌部位后,要停止砌筑,一星期以后再用机红砖补砌,斜砖上下要灰缝饱满,砖体上下要顶紧。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加气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实心砖为8~12 mm,加气块水平砌体灰缝和竖向灰缝厚度分别为15 mm和20 mm。

填充墙沿高度方向每隔500 mm设2根Φ6.5通长钢筋,按砌块高度调整,两端加弯钩,伸出墙外皮500 mm,砌墙时墙内通长钢筋与之搭接。

为了保证门窗的稳定性、牢固性和耐久性,在门两边预埋混凝土木砖块。木砖设置原则:每边共设置3个,沿洞口上下200 mm各设置1个,中间居中设置。

砌体用砂浆要随拌随用,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 h,同时要注意节约砂、水泥等材料。

砌体验收:垂直度不大于5 mm,平整度不大于5 mm,轴线位移不大于10 mm。

正压通风管井内要随砌随用水泥砂浆抹面,在各楼层梁的上下接缝处,要加钢丝网后再抹面,上下宽度不小于200 mm。

4 质量保证措施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增强质量意识,确保填充墙分项工程达到最优;②坚持“三交底”制度,在交任务的同时交质量、交安全,做到任务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到人,层层把关,确保砌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③坚持样板引路,先组织技术力量较强的瓦工砌样板墙,加气块、实心砖全部砌出样板墙。待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后再大面积推广;④坚持贯彻“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⑤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重复施工造成质量问题,特别是安装工程的墙上埋管,一定要做到先画线再切割,横平竖直,有规则,不得乱凿乱刨,并做到凿完清场;⑥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提高成品保护意识;⑦消除质量通病,杜绝构造柱烂根、跑模、胀模等质量通病,确保填充墙砌筑的工程质量。

摘要:从主体填充墙砌筑的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坚持“三交底”制度。在交任务的同时交质量、交安全,确保砌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提高成品保护意识,遵循“谁破坏谁修复,谁负责谁保护”的原则,确保填充墙分项工程达到优良。

关键词:拉结筋,填充墙,施工技术,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厉和城乡建设部.JGJ/T17—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203—20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防治 篇8

1.1 设计构造和施工不当造成裂缝。

对于设计构造和施工不当造成的墙体开裂现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第一, 选用的砖块的外形尺寸不规范或者砖块的砌筑规格与墙体的尺寸不相匹配时, 墙体难以被完全填满, 使得墙体和框架结构的梁板柱之间存在太大的空隙而开裂。第二, 如果应力集中区门窗洞等部位没有采取有效的拉结等加强措施时, 容易导致墙因为撞击振动而开裂。第三, 砖块的养护龄期不能达到要求的28天, 或者在阴雨天的时候进行砌墙, 这样都会使砌砖的过大收缩变形而导致墙体开裂。第四, 设计和施工的时候未能考虑顶层气体的砂浆强度, 将顶层的墙体砂浆强度尽量降到最低。据相关检测鉴定结果显示, 顶层砌筑砂浆强度应该采用M2.5, 而实际施工却未达到M1.0, 导致屋面热胀引起推力而使墙体开裂。

1.2 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砌块产生收缩。

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砌块是两种含水的硅酸盐制品, 其产生是一个水分减少的过程。一方面, 这两种砖块都经过带水的养护, 从含水量较高逐渐降低到含水量平衡, 并随着水分的减少而出现制品的收缩。另一方面, 水化硅酸盐是一种不稳定的热力学物质,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接触能进行碳化反映, 释放出水化产物中的水, 也造成了制品的收缩。新型墙体的砌筑用这两种砖块, 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收缩现象, 使墙体的两端都受到约束, 造成墙体的收缩。于是, 墙体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 并且呈现两边拉应力小, 中间拉应力大的现象。当墙体和柱子之间的连接强度大于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时, 墙体的中间位置就会出现裂缝;反之, 当墙体和柱子之间的连接强度小于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时, 墙体的边界处就会出现裂缝。

2 蒸压加气混凝士砌块墙开裂现象及防治

在墙体开裂现象中, 以加气混凝土砖块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主要为墙体中部竖向或八字形裂缝和柱侧裂缝。出现这种裂缝主要归因于砌墙的材料收缩性大和墙体与混凝土框架结构受温度线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出现温度变形差。虽然在维修的过程中, 我们也采用了粘结无纺布或加钢板抹灰的办法, 但是未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还是会存在一定比例的重新开裂现象。经分析发现, 主要存在以下原因:第一, 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加多的气孔, 容易受空气湿度的影响, 导致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收水分膨胀或者脱水收缩, 引起填充墙体的反复变形。第二, 水泥制品具有较长的收缩期。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利用环氧树脂粘钢筋的方法来对墙体开裂进行处理, 按前述方法在裂缝部位沿水平方向切槽粘结钢筋, 钢筋间距200mm, 长度从裂缝处起每边宜超过500mm。实践证明, 这种修补的方法具有成功率高、工期短和墙面破损小的优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身特点和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 造成了墙体的容易开裂现象。因此, 需要在设计和施工的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2.1 增大砌筑砂浆的强度。

由于有一些小型砌块填充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比普通粘土砖砌体低, 必须加强小型砌块墙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为此, 在砌块强度已定的条件下, 增大砌筑砂浆的强度, 就能增强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砌筑砂浆不仅要有较高的强度, 还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和合适的凝结时间。建议混凝土空心砌块砌筑采用M5混合砂浆, 膨胀珍珠岩水泥砌块砌筑采用Ml0混合砂浆;为增强砌体的刚度及稳定性, 在适当的位置增加钢筋混凝土构造异形柱。为防止在门洞处因砌块局部承压能力低而造成开裂, 设置钢筋混凝土圈过梁, 以增强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并约束墙体干缩和温度变形。

2.2 控制砌筑质量。

在控制砌筑质量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在砌筑前要进行适当的浇水, 过少会降低砌筑的强度, 而过多则会使得砖块膨胀, 容易产生干缩变形。第二, 选择的砂浆要具有良好的性能, 具有不容易被砖块吸走水分的优点, 以保证强度的正常增大。第三, 要对砖块的组砌进行合理安排, 如砂浆的饱满度水平缝要大于90%, 竖向缝要小于60%;又如砌块搭接缝应该为砖块的1/3长, 且必须按照“孔肋相对, 错缝搭接”的要求来进行砌墙。第四, 每天的砌筑高度应该根据砖块和砂浆的材质、气温、风压等条件来进行确定, 以防因为连续砌筑而导致墙体的不均变形或者裂缝。如晴天的日砌高度应该为1.8米, 而雨天的日砌高度应该为1.2米。如果砌到板底或者梁底的时候, 应该隔日再进行砂浆夯实, 只有当砌体的变形稳定之后, 才能进行斜砌和挤紧工序。第五, 在砌墙时, 不得进行随意的凿槽或打洞。即使在进行凿槽敷管时, 也要将管道表面低于墙面4—5m m, 而且管道和墙面的敷设应该水平, 不能有任何的松动和反弹。同时, 严禁在刚砌筑墙体的时候进行开眼凿槽。

3 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维修及防治措施

对于出现的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现象, 一般出现在楼宇顶部2—3层出现, 具体表现为:第一, 外墙开裂现象多于内墙开裂现象;第二, 裂缝现象早上不明显, 在晴天的午后变得格外明显;第三, 梁底容易出现水平裂缝;第四, 柱边或填充墙中部容易出现竖直裂缝或八字形裂缝。在维修时, 曾先后采用过两种方法:一是在抹灰基层上, 用白乳胶将100mm宽无纺布粘贴于裂缝上, 再刮腻子恢复面层;二是沿裂缝将抹灰层剥掉200mm宽, 安装钢板网片后, 再抹灰恢复面层,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在钢板网或无纺布边缘, 往往叉出现新的裂缝。

通过对上述各种墙体开裂的现象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屋面的框架结构由于受到午后阳光的暴晒, 出现屋面上下气温的温差加大, 导致框架梁和柱由于温差而变形。由于填充墙为刚性结构, 不能产生与框架梁和柱的同步变形, 于是, 产生墙体的裂缝。第二,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石结构之间存在膨胀温度线系数的差异, 遇到温度的反复变化后, 会产生墙体的竖向裂缝。对于已经完工的墙体砌筑, 我们无法再杜绝或减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变形, 只能尽量使填充墙和框架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墙体裂缝后的维修过程中, 我们主要采取环氧树脂粘钢筋的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的方法为:第一, 对填充墙面进行横向和竖向方向切槽, 横向槽应该拉通墙面并覆盖两侧柱子的表面, 竖向槽应该从楼板底到地面。槽的深度应与墙体表面保持20mm的深度, 20m m的宽度, 槽之间的具体根据墙面裂缝的大小应该保持在400—600m m, 并且成网状排列。第二, 经常对槽面进行清理, 以保持槽面的清洁和干燥。第三, 对于市场上出售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照说明进行适当调配, 用毛刷将树脂在槽内涂匀, 并且也对除锈后中6钢筋通长进行涂抹。然后, 将通长中6钢筋压进槽里, 用预先调好的1:1干硬水泥砂浆对中6钢筋进行固定, 以使其不被移动。最后, 用<15124mm PVC管将砂浆压实, 且稍微低于大墙面, 便于墙面的恢复。施工时, 应该先对竖向钢筋进行粘贴, 在对横向钢筋进行粘贴。第四, 砂浆干燥后用小锤敲击来检查墙面是否有空鼓, 然后在恢复墙面的装饰层。外墙用“黑豹”水泥基防水涂膜来做防水措施。

4 结论

目前填充墙体存在多种墙体开裂现象, 为了杜绝和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除了要对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外, 还要在设计和施工等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有效预防和解决。本文通过对填充墙墙体开裂的原因的原因进行分析, 探讨了各种墙体开裂现象, 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逐渐增多, 房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墙体开裂现象。本文对填充墙墙体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具体分析了蒸压加气混凝士砌块墙开裂现象及防治和房屋顶层墙体开裂维修及防治措施, 以期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填充墙,墙体开裂,防治

参考文献

[1]GB50292.1999,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2]GB/T5034, 1.-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3]王泽.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成因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何星华, 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框架填充墙的渗漏原因及防治 篇9

①砌块外观和尺寸不符合要求。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因, 造成砌块表面膨胀、松软、分层或伴有会团空洞、暴烈以及贯穿面临的裂缝等。②砌体浇水湿润不够。砌块浇水润湿程度要视砌块的材料而定。如粉煤灰硅酸盐砌块, 浇水湿润需要较长时间, 否则会影响相互间的黏结和砂浆的强度。③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砂子偏细、含泥量过多和砂浆稠度太低等, 造成灰缝不密实而影响施工质量。④材料膨胀系数不同产生裂缝。砌块在空气中CO2的作用下发生碳化, 引起砌块的体积收缩。在一般情况下, 如果采用没有适当存放期的砌块, 砌块收缩值大, 而砂浆因龄期不足, 没有达到一定强度, 砌体的抗剪强度较低, 因此很容易在灰缝中产生裂缝。⑤砂浆配合比不好, 收缩率过大。特别是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 收缩值更大。如果竖向灰缝过小, 又因为砂浆是后浇灌, 缝中灌不实, 成了空心缝或瞎缝, 雨水容易透过抹灰层和墙体造成漏水。⑥砌块间黏结不良, 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 造成灰缝不密实;砌筑实心砌块时, 因支撑面较小, 采用退楔法砌筑, 砌体就位使用的木楔面高出砂浆面, 砌筑时砌块就位校正后, 经碰撞、撬动等, 影响砌块之间的黏结性, 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期裂缝。⑦抹灰层出现裂缝、起壳, 或抹灰层太薄, 特别是在山墙面积较大, 施工接缝较多, 受气候影响较大, 这是墙体防水的薄弱环节。⑧外墙门窗框处不密实产生渗漏。外墙有许多裂缝产生在门窗框四周。由于温差使门窗框于墙体间的裂缝始终存在, 在加上密封胶质量不佳或密封不规范, 极易产生渗漏水现象。墙窗台没有做出流水坡度也容易造成渗水。⑨窗台、阳台、遮阳板、雨蓬等凸出外墙面馆的水平构件没有做好流水坡度, 造成倒反水和积水。⑩施工中, 固定脚手架的钢丝洞、脚手洞等填塞不实, 落水管的铁、悬挂灯具的扒钉、电线绝缘插家伙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密实。 (11) 对有分格要求的外墙面, 分格线如在砌体灰缝处, 或靠近灰缝, 或外墙抹灰完成后, 没有用水泥砂浆勾缝, 都容易造成渗漏。 (12) 镶贴块材的墙面黏结砂浆不饱满, 勾缝砂浆不饱满、不光滑, 致使墙体积水。

二、预防措施

①要认真做好砌块、水泥、石灰膏、砂子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在砌筑中, 外观和尺寸不合格的砌块要剔除。控制砂浆配合比, 砂浆稠度以5~7cm (抹灰砂浆稠度为8~10cm) 为好, 同时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砂浆应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应在初凝之前用完, 混合砂浆也应在4h之内用完, 不得使用隔夜砂浆。砌块砌筑前应有适当的存放期 (30~50h) , 以减少砌块在砌体中收缩引起的周边裂缝, 砌块使用前1~2天要多次浇水, 直到表面充分润湿。②门窗框四周镶缝应在室内外抹灰之前进行, 而且要待固定门窗铁脚的砂浆 (或细石混凝土) 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镶缝时应先清理门窗洞周围墙体, 并充分润湿, 在用1∶ (2~3) 的水泥砂浆 (或掺少量纸筋灰的和合砂浆) , 分层镶填门窗框四周缝隙。铁门窗框之间需要用拼装时, 应预先在拼合处镶满油灰, 再用螺栓拼接, 对缝应平直、密实。③镶砌窗台 (或安装预制窗台) 前, 必须清理窗洞的垃圾, 并浇水润湿, 在坐灰砌筑窗台 (或安装预制窗台) ;如果坐灰厚度过大 (一般不超过30mm) , 要提前用细石混凝土找平。④抹灰前, 对砌块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他工具清理墙面。如果砌块表面被废机油污染严重, 尚需用10%碱水洗刷, 在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抹灰前1~2天视气候情况适当浇水润湿。⑤抹灰前应先检查墙面平整度, 将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 修补脚手洞, 并把穿过墙面的管线和固定于墙面的预埋件填塞密实。对于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 应提前用水泥浆分层修补平整, 以免局部抹灰过厚, 造成干裂缝或局部起壳。⑥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时, 砌体上部得留脚手眼, 可采用里脚手或双排立柱外脚手。⑦堵好脚手眼。堵眼影在抹灰前2h进行。应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 两侧立缝及上缝均用勾缝镏子填满砂浆, 直至密实为止。⑧窗台、阳台、遮阳板、雨蓬等应用水泥砂浆抹出流水坡度, 以避免侧泛水或积水;同时, 还要做好滴水线槽, 以避免水流到墙面上。⑨要确保镶贴黏结砂浆饱满度, 浆厚以5~8mm为宜, 黏结砂浆宜用细砂, 内掺801胶 (占水泥量15%~20%) , 均匀拌合。⑩对有分格要求的墙面, 弹分格线时应尽量避开墙体灰缝, 使灰缝和分格线错开;卧镶分格条时应采用水泥浆, 抹灰完成后细心地取出分格条。 (11) 砌体之间、接触雨水较多部位、砂浆密实度较差的部位或抹灰前砌体出现裂缝的部位, 应用水泥砂浆勾缝。

三、治理方法

上一篇:教学组织能力下一篇:中西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