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2024-07-23

病毒性肝炎(精选12篇)

病毒性肝炎 篇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 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 成年鸭有抵抗力, 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 死亡率有所不同, 有的高达95%, 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 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一、流行病学

病鸭及隐形带毒成鸭是主要传染源, 在自然条件下, 本病只发生于雏鸭, 雏鹅亦可感染。主要是3周龄的鸭发病, 成鸭呈隐性感染。近年来, 发病日龄有增大趋势, 偶见1月龄的鸭发病, 病鸭群常在发病的2~3天达到死亡高峰, 死亡率可达90%以上。发病以5~6月和9~11月最高, 且多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曲霉菌、鸭霍乱等混合或继发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无垂直传播。母源抗体的高低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而环境因素对本病的发生也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 感染后第8周康复鸭仍可从粪便中排毒, 说明粪便对环境污染在鸭病毒性肝炎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饲养管理不当,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鸭舍潮湿拥挤, 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二、症状及病变

鸭病毒性肝炎潜伏期短, 发生和传播迅速, 死亡几乎均发生在感染后3~4天内。病鸭发病初期精神沉郁、厌食、眼半闭呈昏睡状, 以头触地, 不久即转为神经症状, 运动失调, 身体倒向一侧, 两脚痉挛性后蹬, 全身抽搐, 仰脖, 头弯向背部。有的在地下旋转, 抽搐10分钟至几小时后死亡。死时大多头向背部后仰, 呈角弓反张姿态。

病变表现为肝肿大、质脆, 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胆囊肿胀并充满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胆汁。脾脏充血, 心肌质软。急性病例最初的组织病变为肝细胞大量坏死、出血;慢性型则表现为肝脏的广泛胆管增生, 也可见肝实质增生, 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性变性, 并有不同程度的异嗜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出血, 脾组织呈退行性变性或坏死, 肾脏细血管和静脉腔充满红细胞。

经研究证实, 鸭脂肪肾综合征和胰脏局灶性坏死也是鸭病毒性肝炎另一方面的病理变化。典型的鸭脂肪肾综合征和胰脏局灶性坏死主要出现在1~2周龄的鸭, 也可发生于4~6周龄的鸭, 而且Ⅰ、Ⅱ、Ⅲ型鸭病毒性肝炎都可引起。临诊见肝脏肿大、苍白, 脾脏肿大呈花斑状, 肾脏肿大苍白, 胰脏肿大1~2倍。鸭脂肪肾综合征和胰脏局灶性坏死一般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除个别鸭脂肪肾综合征病例有典型的心脏肿大、出血外, 大多数出现小点状坏死, 脾脏小缘间胆管增生。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 可用病鸭的肝组织悬液或血液, 加抗生素处理后, 接种在9日龄鸡胚的尿囊腔内, 鸡胚在5~6天死亡, 死亡鸡胚的特征性病变表现为鸡胚生长停滞, 腿部和腹部水肿, 尿囊增大, 呈淡绿色, 卵黄囊缩小, 内容物变黏稠。肝脏呈淡绿色, 表面有淡黄色的坏死斑点。病毒的鉴定可用特异高免血清或康复鸭血清, 进行中和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或标准抗原的琼脂扩散实验进行鉴定。

本病应注意与禽霍乱和鸭瘟的区别。禽霍乱鸡和鸭均可感染发病, 且主要发生于成年鸡、鸭, 幼雏对禽霍乱有抵抗力。鸭患霍乱后, 常呈败血症经过, 缺乏神经症状, 肝脏涂片染色镜检, 可见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鸭瘟主要发生于成年鸭, 2周龄以内的雏鸭一般少见, 病变特征是黏膜、浆膜出血, 咽喉、食道、泄殖腔黏膜出现溃疡, 很多内脏器官都有出血病灶。

四、防治

1. 预防

目前已有氢氧化铝鸭肝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氢氧化铝鸭肝病毒鸡胚化弱毒灭活苗和氢氧化铝强毒灭活苗三种疫苗, 其中以弱毒灭活苗的保护率最高。在鸭病毒性肝炎流行地区, 可用弱毒灭活苗免疫产蛋种鸭。在种鸭开产之前2~4周, 肌肉注射0.5毫升未经稀释的胚液, 这样种鸭所产的鸭蛋中即含有多量抗体, 雏鸭于3周内可获得母源抗体保护, 因而能够抵抗感染。一般免疫期为6个月, 6个月后应进行第二次免疫。雏鸭在1日龄免疫弱毒疫苗, 3~7天可产生免疫力, 但母源抗体可影响免疫效果, 对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 采用口服免疫的效果优于注射免疫。

2. 康复病鸭的血清和高度免

疫血清中都含有能够中和病毒的抗体, 可用来治疗病鸭或作为被动免疫之用, 当鸭群开始流行病毒性肝炎时, 立即给每只雏鸭肌肉注射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0.5毫升, 能够防止传染发病, 降低死亡率。

病毒性肝炎 篇2

哪些人易得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儿童;饮食卫生条件差的人群;与甲肝病人密切接触者。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6周。HAV感染后,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少数感染者可出现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怎样传播的?哪些人是甲型肝炎的传染源?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目前认为,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由于亚临床感染者远较病人为多,又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故亚临床症状感染者是甲肝的主要传染源。一般在病前14—21天和病后2周粪便排毒,因此,甲肝病人的隔离期定为病后3周。

急性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潜伏期也不同。甲型肝炎:15~45天,平均30天;乙型6周~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26周,平均8周;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10~60天,平均40天;已、庚型肝炎尚无公认资料。急性病毒性肝炎根据临床症状是否出现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1)黄疸前期: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或呕吐,常有上腹部不适、腹胀、便泌或腹泻;少数病例可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或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尿色呈红茶样。肝脏可轻度肿大,伴有触痛及叩击痛。化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本期一般持续5(3~7)天。(2)黄疸期: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且逐日加深,多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黄疸出现后发热很快消退,而胃肠道症状及全身乏力则渐增重,但至黄疸即将减轻前即迅速改善。在黄疸明显时可出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心动过缓等症状。儿童患者黄疸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本期肝肿大达肋缘下1~3cm,有明显触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且有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改变明显。本期持续约2~6周。(3)恢复期:黄疸消退,精神及食欲好转。肿大的肝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约持续1~2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大多徐缓,临床症状较轻,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痛和腹胀,溏便等症状,多无发热,亦不出现黄疸。肝常肿大伴触痛及叩击痛;少数有脾肿大。肝功能改变主要是ALT升高。不少病例并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时被发现。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部分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例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目前,世界上病毒性肝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那么,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呢? 首先是要管理好传染源。甲肝、戊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病人。乙肝、丙肝、丁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疫情报告制度,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人,根据肝炎类别确定隔离治疗期限,病情基本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但不能做直接接触食物,食具,儿童的工作。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甲肝、戊肝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的,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等一般卫生措施就可以防止病从口入。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通过血液,密切接触,母婴传播的,主要预防措施首先在于严格进行献血人员的筛查,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以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其次是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进

行医疗器械的消毒,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对服务行业的公用茶具,面巾,浴巾和理发、修脚的刀剪等用具坚持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强饮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再次是保护易感人群。所有既往末感染过病毒性肝炎和未注射过肝炎疫苗者都是病毒性肝炎易感者。如果家庭中或单位中有人感染肝炎,必要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肝功能、“二对半”、甲肝抗原抗体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目前,对于甲肝、乙肝的易感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取得有效的保护:(1)被动免疫:近期接触过甲、乙肝患者的易感者分别注射丙种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达到短期预防的目的;(2)主动免疫:近年来对大规模人群接种的监测资料表明,我国研制的甲肝、乙肝疫苗以其免疫效果好,免疫力持久,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成为甲型、乙型肝炎的主要预防手段。

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怎样注意饮食?

病毒性肝炎“家谱”考等 篇3

甲型肝炎是肠道传染病,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1988年春,上海暴发甲肝,累计31万人患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系居民生食被甲肝病人粪便污染了的毛蚶所致。我国有7亿人感染过甲肝,北京等地的调查发现,2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甲肝主要侵袭对象,其中10岁以下者占71.1%,我国每年约有180万人患甲肝,国内甲肝减毒活疫苗已研制成功,于1987年开始在人群中试验接种。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注射途径和密切生活接触而传播。由于注入极微量(0.00004毫升)含病毒的血液即可受染,故被污染的血液制剂(血液、血浆、白蛋白)及消毒不严的医疗操作(注射针刺、各种手术)在传播中起重要作用。一项人群调查表明,夫妻如一方是乙肝带毒者,另一方可有14%受感染,而双方均不带毒者,其感染率仅为1.64%。我国有6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全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1200万例,每年因肝病死亡者约3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各型肝炎中危害人类健康的罪之魁首。经过几年的努力,乙肝疫苗已可用基因工程大批量生产,最近,卫生部决定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中。有关专家预言,如能切断医源性传播,对全体新生儿免疫接种,我国约需要25年左右即可望由乙肝高发区变为低发区。

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与乙肝类似。1989年美国首先成功地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中找到丙型肝炎病毒,此后对丙肝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外资料显示:急性肝炎中,约1/4是丙肝所致,丙肝比乙肝更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变甚至肝癌。丙肝潜伏期平均为52,1天,临床过程类似乙肝。北京等地对196例肝炎患者的调查发现,58.5%的丙肝病人在发病前半年内有注射、输血或手术史,单项转氨酶持续升高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丙肝所致。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仅美、日两国有丙肝特异性诊断试剂,估计1~2年内,国产丙肝特异性诊断试剂可望问世。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RNA病毒,须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才能复制,为了解丁型肝炎在国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意义,近来有关单位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2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丁型肝炎阳性率为1.7%。初步证明,我国丁肝感染率较低且呈明显的地方性散发。检测丁肝抗体的试剂正在研制中。

戊型肝炎在传播方式与临床表现上与甲肝类似,其特点是,发病多集中于青壮年,有的报告75%病例为16~35岁,孕妇患病后病情重,病死率可达10~40%,其潜伏期平均36天,一般无慢性肝炎发生。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已把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我们相信,通过我国医药卫生防疫人员的不懈努力,彻底征服病毒性肝炎的日子必将到来!

关于近视眼矫正术的简复

问:我是一名深度近视眼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发生诸多不便,工作亦受影响。听说,接受近视眼矫正术后效果较好,但仍然顾虑较多,举棋不定。一是不知何处能做此矫正术?二是担心治疗效果。请予回答为荷。

芜湖肖明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 篇4

1 病原

鸭肝炎病毒包含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星状病毒科和嗜肝病毒科3个病毒科的4种病毒。嗜肝病毒科的鸭肝炎病毒引起鸭乙型肝炎,其对鸭没有显著的致病性;星状病毒科引起Ⅱ型鸭肝炎,目前为止仅英国有发病报道;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主要引起Ⅰ型和Ⅲ型鸭肝炎。Ⅰ型和Ⅲ型鸭肝炎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类似,但中和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证实二者无共同抗原成分,且Ⅲ型鸭肝炎病毒的致病力不如Ⅰ型鸭肝炎病毒,对雏鸭的致病率很少超过30%。通常所说的鸭肝炎主要是指Ⅰ型鸭肝炎,其病毒致死性最强,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表现为发病急、死亡快,剖解病变特征主要为肝脏有明显的出血点、出血斑,是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危害。

1.1 Ⅰ型鸭肝炎病毒

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urs),病毒呈球形或类球鞋形,直径为20~40nm,为二十面体对称核衣壳,没有囊膜,衣壳上有32颗壳粒,胞浆内繁殖。其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该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对胰酶,硫酸铵等有抵抗力;对乙醚、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也有抵抗力;能耐pH3.0的酸性环境;耐热,56℃仍有部分病毒存活,62℃、30min可全部灭活;在自然环境中,病毒可在未清洗的污染孵化器内存活10周,在阴凉处的湿粪中可存活37d以上。在4℃条件下可存活2年以上,在-20℃条件下则可长达9年。对常用消毒剂也有明显的抵抗力;Ⅰ型DHV不能凝集任何动物的红细胞,也不具有红细胞吸附特性。可在鸭胚、鸡胚和鹅胚的绒毛尿囊腔内增殖,可在鸡胚组织中增殖,但不产生病变,在鸭肾细胞中增殖可以出现细胞病变。但不能在经胰酶消化过的组织上增殖;鸡胚致弱后的DHV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生长,而且犊牛血清对其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我国流行的DVH的病原为Ⅰ型DHV。但林世棠等发现我国也有1型变异株存在,其实验结果与Sandhu报道相似:该变异株可使雏鸭从7日龄开始发病,15~20日龄为发病高峰,病死率为30~40%,青年鸭多在15~45日龄发病,病死率为40~50%

1.2 Ⅱ型鸭肝炎病毒

Ⅱ型鸭肝炎病毒(DHV typeⅡ)属于星状病毒科(Astrovirus),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颗粒形状呈特征性的带有顶角的形状,直径约28~30nm。可耐受氯仿,pH3.0和50℃6min,甲醛等消毒剂对其有效。Ⅱ型DHV经尿囊腔接种鸡胚盲传几代后,可在鸡胚中增殖,但不能在鸭和鸡的细胞培养物中增殖。

1.3 Ⅲ型鸭肝炎病毒

Ⅲ型鸭肝炎病毒(DHV typeⅢ)在鸭肾细胞中呈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直径约30nm。Ⅲ型DHV同样耐受氯仿,pH3.0,但50℃6min能杀灭一定量的病毒。鸭胚初次接种,死亡无规律性,一般在接种后8~9d死亡,传代可是毒力增强,死亡时间缩短。被感染鸭胚绒毛尿囊膜水肿,比正常时增厚约10倍,病灶表面有干酪样物质,胚体发育不良,水肿皮肤表面出血,肝,肾和脾肿胀,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可以用于增殖病毒。

2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1 Ⅰ型DVH

在自然条件下,Ⅰ型DVH仅发生于雏鸭。即使在污染的环境中,成年的种鸭也无临诊症状,产蛋率不受影响。经研究又发现,在感染后出现症状未死的雏鸭直肠粪便和肝脏中未检测到DHV,而出现症状死亡雏鸭的肠道和肝脏均检出DHV,在感染后的雏鸭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出DHV。雏鸭从出现典型症状到死亡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因此认为被感染的雏鸭从出现症状即向外排毒。DHV强毒在肝脏中大量繁殖并损伤肝脏,经胆道进入肠道并排出体外,成为重要传染源。无论是接种或同居感染DHV强毒的成年鸭,在其直肠粪便和肝脏中均能测出DHV。这是成年鸭与雏鸭感染DHV的一个重大区别。认为DHV强毒对雏鸭有致病能力是因为病毒能进入雏鸭脑组织。成年鸭感染DHV强毒不发病是由于病毒不能进入脑组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雏鸭的发病率为100%,1周龄雏鸭的发病率可达95%,而1~3周龄的雏鸭病死率为50%或更低,4~5周龄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Toth等证实该病一般不经垂直感染。

2.2 Ⅱ型DVH

Ⅱ型DVH只能感染鸭,感染可通过口腔、泄殖腔和皮下注射发生。雏鸭感染后ld内死亡,幸存鸭感染后至少排毒1周。野禽、鸥和其它野鸟可能是其媒介。

2.3Ⅲ型DVH

Ⅲ型DVH不如Ⅰ型DHV感染严重,病死率很少超过30%。Ⅲ型DHV一般只感染雏鸭。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广泛流行的毒株绝大多数为DHV-1及其变异株和N-DHV,二者之间基本没有交叉保护,用于制作疫苗或抗体的毒株一般仍为DHV-1,可能是当前鸭病毒性肝炎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加之细菌病和病毒病并发的情况不断发生,鸭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养鸭比较集中的地区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威胁。

3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3.1 临床诊断

本病多发于1~3周龄雏鸭,以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典型的角弓反张死征和特征性的肝脏出血可作初步诊断。近年来,临床上出现在较大日龄鸭群或已免疫接种的鸭群发生本病时,常缺乏典型的病理变化,仅见肝脏稍肿大、瘀血,表面有末梢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而无严重的斑点状出血,易造成误诊漏诊,须经病原分离与鉴定来确诊。临床上诊断鸭病毒性肝炎还应注意与曲霉菌病、雏鸭副伤寒、禽霍乱等鉴别。

3.2 实验室诊断

3.2.1 病原分离

采病死雏鸭肝脏经处理后接种于10日龄鸭胚、14日龄番鸭胚、9日龄的鸡胚以及鸡鸭胚的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但是Ⅰ型DHV不能凝集任何动物的红细胞,在成纤维细胞中可以增殖又不容易引起细胞病变,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来确定是否分离到该病毒。

3.2.2 抗原检测

用于检测DHV抗原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电镜检测,该方法对病毒纯度要求非常高。可用梯度离心方法,把含病毒的尿囊液先1000rpm离心30min,取上清液再25000rpm离心90min,沉淀后用双蒸水重悬得到较高纯度病毒。此外,血清学方法也可以进行抗原检测,如ELISA、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体等。

3.2.3 抗体检测

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DHV抗体。秦智锋等建立了鸡胚中和试验和雏鸭中和试验,结果表明高免血清中和保护率为100%。周学利等(1998)利用SPA能与鸭血清中IgG分子Fc段结合的特点,用酶标SPA分别进行斑点免疫,斑点ELISA及鸡胚中和试验,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杨奎等采用过碘酸钠法将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纯化的DHV上,建立检测DHV抗体的Dot—ELISA法,该方法特异性好,与鸭瘟和小鹅瘟血清没有交叉反应,重复性高,与间接ELISA方法的符合率达100%。

4 防治

4.1 被动免疫

在此病开始发生时可用抗血清及卵黄抗体进行紧急被动免疫及治疗。抗血清可利用将屠宰的废鸭作二次免疫后采集。卵黄抗体来自高免种鸭所产的蛋的卵黄以生理盐水制成1:2的悬液。以上制品及供制造制品的鸭需严格检疫,以免制品带有病原微生物。

4.2 主动免疫

康复鸭具有坚强的免疫力,在一定时期内带毒。

4.2.1 弱毒疫苗

这类疫苗一般是将DHV通过鸡胚或鸭胚传代而使其对鸭的毒力减弱而成。当本病开始发生时,在抗血清缺乏的情况下,可将其用于紧急预防。弱毒苗有排毒现象。存在的问题是疫苗毒株通过雏鸭传代可使其毒力返强。

4.2.2 灭活疫苗

病毒性肝炎怎么护理 篇5

1、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2、重型肝炎: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3、淤胆型肝炎:黄疸持续不退大于3周,称为淤胆型肝炎。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又称为毛细胆管炎型肝炎。慢性淤胆型肝炎常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不易消退,常伴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升高。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篇6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患鸭主要表现死前发生痉挛,头向背部后仰,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本病传播迅速,常给养鸭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血清型,三型DHV无交叉中和或交叉保护作用。Ⅰ型DHV又称古典型,常发生急性病例,死亡率高达80%~100%,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比较典型。该病毒无囊膜, 单股RNA,病毒颗粒直径为20~40nm,呈二十面体对称,其病毒RNA具感染性。耐乙醚、氯仿、30%甲醇、硫酸铵等处理,抗胰酶,无血凝性。据报道,我国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为Ⅰ型DHV,而且可能存在Ⅰ型DHV变异株。Ⅱ型DHV仅英国报道发生过该型疾病。Ⅲ型DHV引起的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0%,仅见美国报道。

2 流行特点

目前认为Ⅱ型DHV只感染鸭,未发现野生宿主或媒介。Ⅲ型DHV可能只感染雏鸭,病死率不超过30%。Ⅰ型DHV主要感染4~6周龄以下的雏鸭,传播迅速,最急性者可于24h内死亡,成年鸭呈隐性感染,不影响产蛋率,但能长期排毒。DHV主要通过与病鸭的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病鸭的粪便、饮食等间接传播,没有证据表明能通过蛋垂直传播。鸭是本病的唯一天然宿主。

3 临床症状

鸭肝炎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4d,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眼半闭呈昏睡状,羽毛松乱,翅下垂,不能随群走动,缩颈呆立,食欲不振至厌食、绝食;发病12~24h即出现神经症状,病鸭全身性抽搐、运动失调、两脚痉挛反复踢蹬,身体倒向一侧或就地旋转,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故俗称“背脖病”,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数小时后死亡。也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

4 剖检病变

主要在肝脏,表现为肿大、质地脆弱,色泽暗淡或发黄,表面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斑状出血灶。1周龄以内的病鸭肝脏多为土黄色或暗红色,表面可见条纹状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块和出血点。此外,胆囊肿大,充满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的胆汁;脾脏有时肿大,呈斑驳状花纹样。肾脏常见肿大和树枝状充血,心肌质软,呈熟肉样。此外,常见部分病例的喉、气管、支气管有轻度卡他性炎症,气管环间轻度出血。脑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脑实质轻度出血、充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养鸭业中常见的病毒性疫病之一,对养鸭业的危害极大。

5 诊断要点

临床可见病鸭死亡迅速,食欲减退、废绝,表现扭头、转圈、抽搐,死后常保持角弓反张。剖检可见肝脏变性以及典型的出血性炎症。但是日龄较大的或已进行免疫接种的鸭发生本病的典型症状可能不明显,应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实验室可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确诊。

6 防控原则

隔离病鸭,群体消毒,鸭群抗毒消炎,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力。具体措施:雏鸭一旦发生病毒性肝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群体严格消毒,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此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6.1 紧急接种 采用当地康复鸭的特异性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每只雏鸭肌注0.5ml,保护率可达90%~100%。

6.2 注射鸭病康 每只1ml,连用3~5d,首次量加倍。

6.3 注射高免蛋黄 取免疫母鸭新产的蛋,无菌操作取出蛋黄,加生理盐水10倍稀释搅拌,每毫升加入青、链霉素各1000IU,拌匀即可应用。发病1~2d内治疗效果最佳,发病7d后治疗效果不好。高免蛋黄的治疗量可根据雏鸭的日龄大小、病程长短而定,方法是每羽在背部皮下注射1~2ml,防治效果较好。

6.4 注射灭活疫苗 对病鸭紧急注射灭活疫苗每只1.1~1.2ml,分点肌肉注射。

7 预防措施

由于本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疫区仅靠消毒措施难以保证不发病,对鸭病毒性肝炎还没有特效药物予以治疗,因此重在预防。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是:

7.1 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7.2 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即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或高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ml/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肉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篇7

一、病原

鸭肝炎病毒 (DHV) 。

二、流行特点

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 发病率可达100%, 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 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 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三、临床症状

患病鸭缩颈垂翅, 脚蹼发绀, 体温升高, 腹泻, 行走困难, 死前表现为仰脖弯头, 两脚后踢, 倒地打转。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为24小时左右。死雏鸭头向背弯曲和两脚向后伸, 角弓反张是本病死亡时的典型特征。

四、病理变化

患鸭病毒性肝炎死亡后, 肝肿大, 质脆, 表面散布大量的不规则的出血点或斑, 出血点呈鲜红色, 有的呈紫红色或暗红色。胆囊肿胀, 胆汁稀薄, 呈淡绿色或淡黄色, 部分病鸭脾、肾肿大, 并有小点样出血。

五、预防措施

1.种鸭开产前1月内接种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 间隔15~20天加强免疫1次, 这样后代雏鸭可获母源抗体保护。

2.1~7日龄雏鸭注射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 恩诺沙星可获得很好保护效果。

六、治疗方法

肉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篇8

1 病原

鸭肝炎病毒 (DHV) 。

2 流行特点

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 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 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 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3 临床症状

患病鸭缩颈垂翅、脚蹼发绀、体温升高、腹泻和行走困难, 死前表现为仰脖弯头、两脚后踢和倒地打转。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为24小时左右。死雏鸭头向背部弯曲和两脚向后伸展, 呈角弓反张状是该病死亡的典型特征。

4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鸭, 可见肝肿大、质脆, 表面散布大量不规则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出血点呈鲜红色, 有的呈紫红色或暗红色;胆囊肿胀, 胆汁稀薄, 呈淡绿色或淡黄色;部分病鸭脾、肾肿大, 并有小点样出血。

5 预防措施

(1) 种鸭开产前1月内接种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 间隔15~20天加强免疫1次, 后代雏鸭可获得母源抗体保护。

(2) 1~7日龄雏鸭注射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 可获得很好的保护效果。

6 治疗方法

当鸭群开始发病时, 可用2%黄芪多糖+板蓝根+生物因子或恩诺沙星+肌苷+ATP增效剂, 混合后肌肉注射, 病重者加倍或24小时后重复用药1次。同时用10%安普霉素+生物活性素饮水或瘟毒克拌料 (每100kg饲料添加100g) , 每天2次, 连用3天。重症病例剂量加倍。也可口服禽病消, 1次量为0.1~0.2g/kg体重 (即100g拌料100kg) , 每天2次, 连用3~4天。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篇9

1病原

(1) 鸭肝炎病毒, 为细小的RNA病毒, 呈球状, 直径为20~40纳米, 核衣壳为二十面立体对称, 无囊膜。病毒存在于病鸭的肝、脾、全身组织和血液中, 并可随粪便排出。病毒能在12~14日龄鸭胚或9~10日龄鸡胚中培养, 但初次分离以鸭胚为宜。接种后经6天死亡, 可见胚体发育受阻, 呈侏儒胚, 腹部水肿明显, 肝肿大呈绿色, 表面常有黄白色坏死灶。 (2)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在37℃下可存活3周, 在25℃下为4周。加热56℃1h仍可存活。在粪便中能存活37d, 在育雏室内可存活10周。在37℃的2%来苏儿溶液中能存活1h, 在0.1%甲醛溶液中能存活8h。

2流行病学

(1) 本病主要发生于1~4周龄的雏鸭, 成年鸭和其他动物不感染。病鸭和病愈带毒鸭 (一般可持续排毒1~2个月) 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 但也可通过呼吸道。 (2) 本病流行无严格的季节性, 但以初春季节较多发生。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 育雏室湿度过大, 饲养密度过高等都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3) 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有关, 一般随日龄增长而减少。10~14日龄的雏鸭发病率最高, 但死亡率则以10日龄以内的最高, 可达80%~95%;17~25日龄的雏鸭发病较少, 死亡率为16%~50%;4周龄以上的雏鸭则很少发病, 死亡的更少。

3症状

潜伏期为1~4d。雏鸭突然发病, 病程急剧, 在几小时内即不能走动, 食欲废绝, 眼半团呈昏睡状态, 有时有腹清泻, 随后即出现神经症状, 运动不协调, 双脚痉挛, 呈游泳样运动, 头向后仰, 翅下垂, 呼吸困难, 不久即行死亡。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 无任何病状表现。病程约3~10h, 病雏多数死亡, 耐过康复的生长迟缓。

4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为肝肿大, 质地松软, 极易撕裂, 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色泽随患病雏鸭年龄而有所不同, 2~5日龄病鸭呈褐黄色, 10~30日龄病鸭呈浅黄到淡红色。有些病例, 还可见肝实质中有坏死灶。胆囊肿大, 充满胆汁。脾有时略肿大, 外观可看到斑纹, 被膜下有小的出血点。肾肿大, 充血。心肌质软, 呈熟肉状。肺郁血。肠黏膜肿胀、充血, 覆有粘液。脑充血、水肿、软化。

5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 发病急剧, 传播快, 死亡率高, 病鸭有明显神经症状, 剖检肝肿大、变性或出血等特征性病变, 根据以上特点常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5.1鸭胚接种取病鸭肝组织悬液, 加抗菌素处理后, 接种于12~14日龄鸭胚尿囊腔内, 经5~6d死亡, 可见到胚体发育受阻, 呈侏儒胚等病变。取尿囊液接种2日龄雏鸭, 接种后第4天出现曲型病状死亡, 即可确诊。

5.2病毒鉴定可作病毒中和试验, 利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或康复鸭血清, 通过鸭胚和雏鸭, 与病毒作中和试验, 这是本病较为有效的确诊方法。

6类症鉴别

主要与鸭瘟相区别。鸭瘟主要发生于成年鸭, 病变表现与本病不同的, 主要为食道和泄殖腔黏膜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7防治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治疗 篇10

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收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男56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其中肝硬化患者7例,二次入院患者8例,我们改变以往的单纯的健康宣教,采取责任医生一对一的制定计划,并监督实施,收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1 患者住院时为计划治疗饮食。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1 首先,责任医生要了解环境因素在治疗饮食中的意义

患者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地位、职业、以前是否患过疾病、是否做过手术、是否有药物过敏情况;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每天食物的摄入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营养价值。

1.2 保证饮食治疗的效果饮食治疗一定要与药物治疗,护理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1.3 实施治疗饮食前及实施过程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食物治疗时,饮食应按照原则的要求计划食谱、选择食物、并听取患者的反映;凡是刺激较强的食物和治疗上需要限制的食物,应事先向患者说明,使他能乐意配合治疗计划。

1.4 出院后的营养治疗出院后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案应有利于家庭、亲属的护理。

1.5 具体执行计划时应注意的事项营养治疗用的饮食配置应常常改变花样和烹饪方法,保证其营养充分,质量良好;治疗用的膳食,不但应注意减轻患者的器官的工作或使它得到一定得锻炼,而且也应该注意它对整个机体引起的作用;注意患者总热量的消耗;在指定营养治疗时必须对患者解释营养治疗的目的,使患者相信为他配置的饮食的合理性与遵守这种饮食制度的重要性。

2 具体实施方案

2.1 供给质优、量足、产氨少的蛋白质蛋白质对保护肝细胞、增强肝脏抵抗力均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维持氨平衡和血浆蛋白水平,防止腹水、水肿、贫血的发生,但是蛋白质如超量可引起血氨升高,成为肝昏迷的潜在诱因,一般主张蛋白质供给量每日每千克体重1.5~1.8 g,每日供给量在80~100 g为宜。当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昏迷倾向时应改为低蛋白饮食,饮食中应大量易消化的糖类和维生素,如蔗糖、蜂蜜、果汁、菜泥等。

2.2 热能的供给量应适量适量的热能对肝脏组织的细胞再生和恢复功能有利,但是过量会加重消化机能障碍,影响肝功能恢复,反而延长病程,一般每日热能供给量在2000~2500,千卡为宜,肝硬化患者的每日脂肪供给量为40~50 g。

2.3碳水化合物要适量,一般可占总热能的60~70%。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尤其是过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会影响患者食欲,加重胃肠胀气,使体内脂肪贮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给主要应通过主食。

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一般每日供给量以300~400ml为宜,要少量多餐,一般在三餐之外可加两次点心,每次食量不宜过多,以减轻肝脏负担,对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者,可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戒烟酒。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除了选择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种维生素制剂。供给充足的液体。适当多饮果汁、米汤、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注意烹调方法,增进食物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忌油煎、炸等及强烈刺激性食品,限制肉汤、鸡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以减轻肝脏负担。

2.4 有腹水或水肿的患者,应采取限盐、限水的措施,每日钠盐摄入量必须限制在500 mg以下。

2.5 对于肝硬化的患者应强调饮食烹调,避免给患者生硬、渣滓过多和有刺激性的饮食,防止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禁食。

2.6 肝硬化患者应忌食秋刀鱼、青花鱼、金枪鱼、沙丁鱼。以免引起血小板减少造成出血。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篇11

【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雏鸭大多为突然发病。病初,雏鸭精神萎顿,缩颈垂翅,随群行动,迟缓式离群,呆滞,眼睛半闭,常蹲下打瞌睡,食欲废绝。部分病鸭出现眼结膜炎,几小时后即出现神经症状,发生全身性抽搐,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头向后仰,角弓反张,两脚呈痉挛性运动。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内死亡,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鸭群感染后3~4天内全部死亡,绝大多数在第2天死亡。有些发病很急的病鸭往往突然倒毙,看不到有任何症状。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制度。确保从健康种鸭场引进种鸭、种蛋和雏鸭,特别是对引进的种鸭至少要隔离观察半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查是否携带肝炎病毒,待确定其健康后再合群。舍内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洁净的空气、干燥的网面及垫料,清洁水面和放牧区,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2)坚持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平时要坚持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首先要禁止外人进入场区参观,场区门口和鸭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场内环境和门口常用2%火碱消毒,特别是场内环境要根据地面情况用足量的消毒液消毒。平日饮水用具要经常刷洗,一般1~2天刷洗1次,然后选用百毒杀、特效碘等消毒。鸭发病时所污染的场地、饲养用具等更应彻底消毒。

(3)注射疫苗。成年种鸭开产前皮下注射2次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每次1毫升,每次间隔2周,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如果附近鸭场有病毒性肝炎病发生,要对3~4周龄的小鸭再注射1次疫苗,直到出售。

(4)严格处理病死鸭。大型养鸭场最好建焚尸炉来焚烧病死鸭,一般的鸭场要固定地点深埋病死鸭,千万不要到处乱扔,以免造成新的传染病源。发病的鸭群不准外运或上市出售,以免损害人的健康。

【治疗方法】

(1)注射免疫蛋黄匀浆,每只鸭皮下注射1毫升。

(2)注射鸭病毒肝炎高免血清,每只鸭肌肉或皮下注射0.3~0.5毫升。

(3)注射康复鸭血清,10日龄内每只鸭肌肉或皮下注射0.5毫升,10~20日龄每只鸭注射1毫升。注射鸭病毒性弱毒灭活疫苗0.5~1.0毫升。

(4)用0.01%病毒唑、0.01%恩诺沙星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稀释数倍的电解多维,连用3~5天。

(5)中草药不仅能增强鸭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而且对该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板蓝根、黄芩、蒲公英、地丁各100克,茵陈、地骨皮、夏枯草各120克,连翘80克,柴胡、升麻各70克,苍术、白术各40克,共同粉碎后,按每只鸭每日3克加入饲料中饲喂,连用5~7天,效果良好。

(黑龙江省哈尔滨家畜繁育指导站 刘景霞 邮编:150069)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篇12

1病原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成员, 病毒粒子大小为20~40 nm, 对红细胞无血凝性。其对乙醚和氯仿能耐受, 并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在自然界中能存活较长时间, 其在污染的育雏室内至少能存活10周, 在阴湿的粪便中能存活37 d, 鸡胚液中的病毒在2℃~4℃冰箱内700 d仍保持活力。

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 即Ⅰ、Ⅱ、Ⅲ型。Ⅰ型肝炎病毒 (DHV-Ⅰ) 可引起三周以下的小鸭出现临床症状, 且其发病病程短, 死亡率高, 称古典株;Ⅱ型肝炎病毒 (DHV-Ⅱ) 致死率较低且一般少见;Ⅲ型肝炎病毒 (DHV-Ⅲ) 亦称变异株, 可引起60%的发病率和20%的死亡率。以上三型病毒在血清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且彼此无交互免疫性。

2流行情况

雏鸭病毒性肝炎, 番鸭、绍兴麻鸭、杂交鸭均可发生, 其发病多集中在3~15日龄间。

2.1本病呈暴发性流行,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其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和地域性。一旦某地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 周围的雏鸭群会很快发病和死亡。该病病程短, 一般在4~10 d左右。

2.2鸭病毒性肝炎的易染性、致病性不仅局限于20日龄的雏鸭, 30~60日龄的鸭也可感染发病。

雏鸭日龄越小, 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成年蛋鸭患病后仅呈隐性感染, 对产蛋无明显影响。

2.3雏鸭感染后的发病率、死亡率与发病日龄及饲养管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日龄小, 饲养条件差, 密度高, 鸭棚潮湿、拥挤, 其致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3临床症状

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自然条件下, 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死亡.一般, 鸭多在感染后2~4 d出现症状。

病鸭起初呆滞、厌食、拱背、缩颈、离群, 眼半闭呈昏睡状态, 有时腹泻。发病半日至1 d后即出现特异性的神经症状, 表现为抽搐, 身体倒向一侧, 脖子歪向后背, 仰颈, 两腿阵发性蹬踢, 有的在地上旋转, 抽搐约十分钟至数小时后死亡。死亡时大多数呈角弓反张姿态, 这是本病的典型特征。

4病理解剖

由于病毒与肝脏有特殊的亲和力, 因此本病的主要病变集中在肝脏和胆囊。

肝脏呈粉红色或土黄色, 肿大、发脆, 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深紫色出血点及出血带或出血斑, 部分严重病例肝脏有刷状出血带。胆囊肿大, 胆汁充盈, 充满绿色胆汁, 并有程度不同的黄染。脾与肾脏充血、肿大, 心耳瘀血明显。

5诊断

5.1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结合细菌学检查、真菌培养、抗菌药物的试治可作出初步诊断。

取典型病死鸭的心血、肝脾组织涂片、镜检及用肉汤琼脂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 结果均未检出致病菌。

取病鸭的肺、气囊和气管分泌物分别接种于豆饼培养基试管内, 置37℃环境培养36~48h, 结果未检出烟曲霉等致病菌。

对病鸭用各种抗菌素试治, 结果多无疗效。

5.2动物接种

将1~7日龄无母源抗体的易感雏鸭等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皮下注射1~2 m L鸭肝炎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24 h后两组同时接种经无菌处理的病料悬液或分离到的病毒。

注射抗体组80%~100%存活, 而未免疫组80%~100%发病死亡。

5.3病毒分离

鸭胚与鸡胚接种:无菌操作, 将病死鸭的肝脏研磨后, 用无菌生理盐水作1∶100倍稀释, 制成悬浮液, 每毫升悬液加双抗1000单位后2 000转/min离心30 min。

取上清液, 经培养, 镜检无菌后按每个胚蛋0.2 mL, 分别接种于14日的鸭蛋和10日龄的鸡胚尿囊腔中, 并于孵化箱内继续培养。

将接种24 h内死亡的污染胚胎弃去, 结果接种鸭胚多在3~5 d内死亡。鸭胚死亡率40%, 鸡胚死亡率20%, 对照组无死亡。

死亡胚胎病变明显, 其肝脏肿大、出血, 尿囊液呈黄绿色, 胚颈部出血和水肿, 心耳瘀血明显。

6防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可用蛋黄抗体或血清进行治疗, 但这仅限于自用, 不能作商品供应。

具体可用该病病毒的培养液利用产蛋鸭 (最好是老母鸭) 或与患病雏鸭接触过的种鸭制作免疫蛋黄。方法是取患鸭病毒性肝炎致死的鸭的肝、脑组织一份捣碎, 加生理盐水10份搅匀, 静置10 min后置于离心机内, 以2000转/min离心30 min, 随后取上清液, 每毫升加入青、链霉素各1000单位。

间隔14~21 d对鸭进行三次基础免疫、强化免疫和高度免疫。将半个月后的免疫鸭所产蛋收集起来, 先将“高度免疫蛋”用0.05%~0.1%的新洁尔灭热水溶液浸洗干净并干燥后, 逐个打开蛋壳, 除去蛋白, 取其蛋黄。蛋黄用生理盐水按1∶3比例稀释、打浆后充分搅匀。每500 mL蛋黄稀释液中加入青、链霉素各100万单位, 再加入0.01%柳硫汞作防腐处理, 随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处理后的蛋黄液。将过滤后的蛋黄液再分装入经过严格消毒的瓶内, 并加塞压盖贴签后立即放进冷冻室备用。

使用方法:发病雏鸭每只皮下注射该蛋黄液0.8~1 mL, 其内可适量加入利巴韦林、地塞米松、VK3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饲料和饮水中应用雏鸭康、感毒清等抗病毒药物, 用安络血、VK3粉防止出血。

应用中草药方剂治疗该病也可收到疗效, 现供方剂二则, 供参考。

验方1:茵陈1000g、板蓝根500 g、大青叶500 g、龙胆草300 g、栀子300 g、白头翁300 g、苍术300 g、木通300 g、泽泻300 g、茯苓300 g、甘草300 g, 分两次水煎成10kg药汁, 1剂/d, 连服三剂。该量供2 000只雏鸭饮服。

验方2:龙胆草80 g、黄连80 g、菌陈70 g、黄柏70 g、金银花60 g、柴胡60 g、白术60 g、厚朴60 g、陈皮60 g、苦参50 g、栀子50 g、甘草30 g, 共三剂, 日服一剂。煎汤成汁, 按药∶水为1∶9的比例全天饮用。

上述方剂中的板蓝根、大青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龙胆草、茵陈属清肝利胆之要药, 栀子、黄连、黄柏、金银花为清热泻火之品。

7小结

7.1鸭病毒性肝炎是以雏鸭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根据疫情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人工复制可以确诊。

7.2用强毒免疫产蛋鸭, 将其所产免疫蛋制成蛋黄注射液用于紧急防治, 其制作简便、成本低, 是防治本病的可行方法。

7.3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隔1~2年为一个发病周期, 这可能是因当年发生该病后, 被强毒感染的康复鸭产生了抗体, 母源抗体经卵黄抗体传递给雏鸭, 使孵化出的雏鸭在15 d内保持一定的被动免疫力, 这是来年所产雏鸭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缘故。 (可取鸡胚中繁殖的病毒胚液给产蛋前2~4周的母鸭肌注0.5~1 mL, 这种母鸭所产的蛋含有更多的抗体) 。

7.4养鸭户在苗鸭进场后要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 注意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并尽早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抗病毒和增强抵抗力的药物。

7.5本病主要发生于孵化季节, 其可在雏鸭群中迅速传播。病毒常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引起感染。

饲养管理不良、饲粮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鸭舍潮湿、拥挤是引发该病的诱因。

上一篇:研究新农村下一篇:烟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