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设计

2024-07-23

烟囱设计(精选8篇)

烟囱设计 篇1

钢烟囱具有较混凝土烟囱、砖烟囱直径小、高度矮、施工快等优点,在工厂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小生产线,且如采用抽力强排烟时,钢烟囱高度只要满足构造高度即可(钢烟囱的高度不小于20 m且要高于邻近建筑不小于5 m),另外钢烟囱自重小,柔度大,对地震作用有利。

1 钢烟囱形式的选择

钢烟囱包括塔架式、自立式和拉索式三种形式。高大的钢烟囱可采用塔架式,低矮的钢烟囱可采用自立式,细高的钢烟囱可采用拉索式。自立式钢烟囱设计可选用或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SG213-1钢烟囱(自立式30 m~60 m)。在玻璃厂中多数采用塔架式或拉索式,但拉索式往往因场地的局限,很少采用,一般采用塔架式,若烟囱高度在20 m~30 m左右且与周围的建筑不是很远时,可与周围的建筑拉结,不需另立塔架。

2 钢烟囱的设计

2.1 设计原则

1)设计的基准期为50年,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情况下,烟囱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烟囱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烟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

3)烟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4)横风向共振时,风荷载的总效应S由横向风振效应SC与对应临界风速时的顺风向荷载效应SA组合而成,即:

5)地基变形计算应采用准永久组合,即:

其中,γ0=1.0;γRE=0.8,其余各符号意义及取值见GB 50051-2002烟囱设计规范。

6)在设置“破风圈”范围内,烟囱体形系数取1.2,其余部分取0.6。

7)钢烟囱结构阻尼比按0.01考虑,可不考虑内衬对烟囱刚度的影响。钢烟囱计算中,风荷载往往起控制作用,计算风荷载各参数的取值一定要正确无误。钢烟囱的基本自振周期T1=0.013 h;特别注意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在不同高度处的取值。

2.2 材料选用

1)钢烟囱外壁及罩帽一般采用10 mm厚的Q235B低合金钢板,焊条E43。当烟气腐蚀性等级为中等及中等以上腐蚀,或环境相对湿度大于75%时,筒身采用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制作,材料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B钢;在70℃,50%硫酸腐蚀介质条件下,腐蚀速度不大于20 mg/(cm·h)。

2)钢烟囱内衬采用4 mm厚的Q235NH(耐候钢)制作,筒首部分宜采用4 mm不锈钢板(如OOCr17Ni14Mo2)制作(高度为1.5倍左右烟囱出口直径)。各节钢烟囱内衬均采用Υ18圆钢筋箍加强,钢箍间距1 500 mm。

3)法兰盘、加劲肋采用Q235NH制作;法兰盘螺栓采用5.6级普通螺栓;其他附属构件(爬梯、平台)采用Q235B钢制作。

4)外壁和内衬之间填充100 mm厚矿渣棉隔热。

2.3 烟囱的防腐蚀处理

制作钢烟囱的钢板基层除锈处理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T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a21/2除锈等级。筒壁防锈蚀涂料其长期耐热温度不应低于150℃,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候性,如涂刷QR83-1黑酚醛油漆两道,漆膜总厚度不宜小于200μm。其他附属构件(爬梯、平台)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

2.4 筒身间的连接

钢烟囱分成几节施工,每节不宜超过10 m,太长了不宜施工、安装。节与节采用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特别注意,法兰盘要开缺口,以减少冷桥,隔热效果更好,同时,连接螺栓要足够强,保证很好的传递上部风荷载在此处形成的弯矩、剪力。

3 支撑钢烟囱的塔架设计

1)钢塔架水平截面设计成三角形和方形,沿高度可采用单坡度或多坡度形式,塔架底部宽度与高度之比不宜小于1/8。对于高度较高,底部较宽的钢塔架,宜在底部各边增设拉杆。

2)计算简图处理及受力。钢塔架结构分析计算时宜对结构进行力学上的简化处理,使其既能反映结构的受力性能,又适应于所选用的计算分析软件的力学模型。计算塔架可采用PKPM钢结构部分三维建模先估算一下截面,而后建议采用美国CSI公司开发的SAP2000计算。注意用程序计算时地震信息打开,地震和风荷载共同作用在塔架上,计算钢塔架的风荷载时,先应根据PKPM估算的截面确定塔架的挡风系数,再根据《荷载规范》计算各节的风荷载。钢塔架的风荷载及钢烟囱的风荷载按节点荷载输入钢塔架的节点上。

4 钢烟囱、塔架与基础的连接

钢烟囱与混凝土基础连接采用预埋地脚螺栓,螺栓的直径根据受力的大小确定,且均匀布置,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30,塔架与混凝土基础的连接采用预埋钢板,塔架弦杆与埋件焊接连接,预埋件的锚筋受力应与地脚螺栓相当,不应太小。钢烟囱基础与塔架基础做成一筏板基础,整体性好。若与基础连接的烟道是地下烟道,烟道通过基础内时,应做好导热或隔热,一般采用空气导热,矿棉、黏土质耐火砖、保温砖隔热。混凝土的温度不要高于200℃。某厂钢烟囱及塔架立面及与基础的连接示意图分别见图1,图2,烟囱高45 m,塔架高35 m。

5 结语

钢烟囱及塔架设计主要考虑风荷载及地震荷载,风荷载按节点荷载作用在拼接点上,地震荷载与风荷载的组合作用,建议采用电算,选用合理的模型。通过计算满足受力要求同时要注意构造合理,构造上主要考虑施工、安装等的可操作性。同时要考虑钢材的选用及防腐蚀的处理。

摘要:主要通过分析钢烟囱及塔架的受力性能、结构设计及连接等,介绍了钢烟囱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中参数的取值,指出钢烟囱在构造上主要考虑施工、安装等的可操作性,同时要考虑钢材的选用及防腐蚀的处理,以使设计更加合理。

关键词:钢烟囱,塔架,设计,连接

参考文献

[1]GB 50051-2002,烟囱设计规范[S].

[2]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S].

[3]GB 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S].

[4]GB 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S].

[5]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6]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S].

新型组合式钢制临时烟囱设计 篇2

自20世纪60年代末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出现以来,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湿法脱硫已成为烟气脱硫技术中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脱硫前烟囱排烟温度均在120℃以上, 烟气中的SO2、SO3、HF、HCl等酸性腐蚀性气体基本不会凝结成酸液对烟囱进行腐蚀, 烟囱实际寿命远大于30年。烟气脱硫后, 排烟温度下降到酸露点以下, 湿烟气中残余的SO2、SO3等在烟囱内壁易形成PH值约为2的酸性强腐蚀性液体, 烟囱经过数年的使用, 会被烟气严重腐蚀, 因此必须对原有主烟囱进行防腐改造。主烟囱防腐施工工期较长, 改造工期一般需要2至7个月, 烟囱在施工期间无法正常使用, 如停炉施工, 对电厂生产影响很大, 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在主烟囱防腐改造期间机组可以正常运行, 业内通常采用建一个临时烟囱来代替原有烟囱, 因此需进行临时烟囱的建造和安装。

据统计国内脱硫湿烟囱约有1 000根, 其中有计划改造的烟囱约200根, 而实际需要改造的烟囱数量还会更高。另外, 国内每年新建烟囱还在以一定速度增加, 因此, 对临时烟囱的结构型式及安装方式进行设计、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临时烟囱现状

国内外在烟囱防腐改造中,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不同, 临时烟囱的安装方式主要有四种布置方式:临时烟囱布置于吸收塔顶部、净烟道上方、旁路净烟道上方、自立式。

1.1 临时烟囱设置于吸收塔顶部

临时烟囱设置于吸收塔顶部时, 临时烟囱底部根据需要做成和吸收塔顶部相配合的变截面圆筒, 临时烟囱筒体通过法兰固定在脱硫塔顶部。该方案一般用在同时进行脱硫改造的项目上, 吸收塔为新建项目, 吸收塔设计时即考虑临时烟囱的载荷。因为临时烟囱为高耸结构, 风载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和水平力, 以上荷载都需要全部传导到吸收塔壳体上。如果吸收塔设计时没有考虑顶部装设临时烟囱, 改造时需要重新校核临时烟囱增加的荷载, 需经过脱硫改造单位校核计算。如果不能满足, 就需要另外做加固处理, 加固方案会比较复杂, 并且每个工程的施工方案不可能一致。一般不新建脱硫塔的项目不采用该安装方式。

该方案利用现有的脱硫吸收塔增设临时烟囱, 具有筒体短、方案简单、直接投资较低等优点。其缺点在于塔顶开孔会对塔体抗弯能力削弱, 塔体与临时烟囱连接处产生过大应力, 易造成吸收塔变形, 导致防腐内衬龟裂。

1.2 临时烟囱设置于净烟道上方

对于临时烟囱安装在净烟道上方的工程, 一般是利用现有净烟道的支撑结构作为基础, 采用钢结构支架将临时烟囱支撑于净烟道结构柱上 (如图1所示) 。净烟道支撑结构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型钢桁架结构, 主要用于支撑净烟道自重。因此也需对现有支撑结构进行校核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该方案也具有筒体较短、方案简单、直接投资较低等优点。其局限性在于改造处必须有合适的烟道支撑可利用, 因电厂烟道布置差异性较大, 该方案烟囱直径受烟道截面制约, 不具通用性, 且人员不方便到达施工位置。

1.3 安装在旁路净烟道上

临时烟囱安装在旁路净烟道上时, 临时烟囱支撑需生根于原有旁路烟道支撑框架上部, 因临时烟囱筒体高度较高, 自重较大, 加上风载的影响, 必须对原有支撑框架进行加固改造, 在立柱顶部加埋铁等, 应经过核算确定原有框架基础是否能满足需要。

1.4 自立式

自立式临时烟囱是烟囱设置在净烟道侧面空地上 (如图2所示) , 筒体结构直接立于地面, 临时烟囱在侧面开口, 烟道从侧面接入临时烟囱。这也是较常用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由于筒体直接作用在地面上, 因此需预埋基础。该方案烟囱直径调整空间较大, 通用性强, 能用在满足空间要求的所有场合, 但是该方案烟囱占地面积较大, 土建施工量大, 且拆除时会留下永久地基, 现场施工工期长, 安装后不利于地面车辆通行。

综上所述, 目前使用的临时烟囱都具有一个共同的问题, 所有的临时烟囱都是针对单一工程, 筒体部分都是固定式的整体圆筒, 筒体现场制作, 现场焊接。这是因为圆筒部分直径是根据烟气流速和流量决定的, 圆筒直径一般都较大, 运输尺寸超限, 因此筒体只能现场施工。由于在现场制作, 施工工期长, 且需要较大的吊装空间, 一般电厂建成后, 现场余留场地有限, 给吊装作业带来一定难度。以往的临时烟囱拆除后即作废品处理, 资源浪费严重。针对现有临时烟囱存在的问题, 如果临时烟囱可以做成可以拆分的结构, 一个工程使用完毕后, 该临时烟囱可拆卸成单片结构发运下一个工地现场, 重新做防腐处理后, 即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构建节约性社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2 组合式临时烟囱

组合式临时烟囱筒体能拆分成方便运输的安装单元, 各安装单元之间用螺栓连接。烟囱主要部件均在工厂加工完成, 现场只需要做组装、拆卸和防腐工作。考虑重复利用和运输的便捷性, 组合式临时烟囱应能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 直径和高度应能满足国内大部分电厂的需要, 因此组合式临时烟囱采用自立式结构, 净烟道从侧面通过临时烟道引入临时烟囱, 临时烟道以上部分, 为薄壁圆筒结构, 临时烟道以下部分为型钢制作的门架结构, 结构型式详见图3。组合式临时烟囱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筒体部分、门架、支腿、压重、烟道支撑、临时烟道。因为电厂烟道尺寸差异较大, 所以烟道和支撑针对单个工程特殊设计, 最终临时烟道和烟囱接口做成统一型式。临时烟道和烟道支撑和以往的临时烟囱基本一致, 因此不再另作介绍。

2.1 筒体部分

筒体部分和以往的临时烟囱结构相似, 均为薄壁圆筒结构, 组合式临时烟囱圆筒部分考虑运输和安装需要采用分段分片式结构。圆筒每段2~6 m, 每段圆筒分为数片, 片间与节间均采用螺栓连接, 单片结构如图4所示。

圆筒部分每段是标准结构, 具有互换性, 并且可以根据工地现场的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临时烟囱标准节的数量来调整烟囱的整体高度。圆筒部分下部和水平烟道连接, 在圆筒的底部设有导流板, 保证烟气可以顺利进入临时烟囱。

2.2 门架部分

临时烟囱临时烟道以下部分, 仅起到支撑载荷的作用, 因此采用型钢连接的门架结构。门架顶部以圆法兰型式与圆筒部分连接, 底部与支腿连接。门架也可拆分成方便运输的小单元。

门架结构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通过调整杆件的长度来方便调整框架的尺寸。另外门架结构不但风载较小, 而且能满足车辆通行的需要。

2.3 支腿部分

门架底部采用支腿加压重的形式和地面连接 (如图5所示) , 支腿为实腹式箱形梁, 用来降低地面比压。根据现场材料情况, 压重可灵活采用铸铁、混凝土或砂石材料制作, 现场仅需对4个支腿处的地面进行适当处理, 不需做混凝土基础。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对现场破坏小, 更适合重复利用。

3 技术特点

和以往的临时烟囱相比较, 组合式临时烟囱不仅能满足临时烟囱的使用要求, 还有如下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1) 组合式临时烟囱能方便运输安装, 可以重复利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了资源浪费, 节约了工程成本, 减少了现场施工工期。

2) 基础采用支腿压重式结构型式, 不用做混凝土基础, 对现场结构破坏小, 现场拆除后现场恢复方便。

3) 水平烟道以下部分采用桁架结构, 占地面积小、风载小, 保证了地面的通行能力, 工程施工完毕后不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营。

4) 能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 应用场合更广泛, 经营方式灵活, 可以采用自建方式, 也可以采用租赁方式供用户使用。采用租赁方式时, 可降低单个工程建设投资。

4 结语

组合式临时烟囱在烟囱本体及其支撑结构上均进行了优化、创新设计, 建设方式更加灵活。由于其采用拆分式结构, 部分部件可采用标准化制造, 增强了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组合式临时烟囱不仅能满足用户使用需要, 还能降低施工工期, 降低成本, 是未来临时烟囱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范艳霞.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改工程临时烟囱的设计[J].华电技术, 2008 (12) .

[2]赵礼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工程临时烟囱的设计[J].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0 (6) .

[3]朱国宇.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临时烟囱方案选择及应用[J].电力技术, 2010 (19) .

烟囱爆破常用方案 篇3

定向倒塌

定向倒塌的设计原理是在筒体倾倒一侧的底部,炸开一个大于周长1/2的爆破切口,如图4.1所示,或炸掉一部分支撑,使建筑物失稳倾斜,在本身自重作用下形成倾覆力矩,迫使其按预定的方向倒塌。图4.2表示底部剖面A-A受力状况,为爆破切口对应的圆心角,阴影部分为筒体的保留截面。1-1轴为保留截面的中性轴,2-2轴为形心轴。切口形成后,中性轴内侧受压,外侧受拉。当筒体外侧边缘的拉应力达到其抗拉强度时,开始出现裂缝,随着筒体倾斜,裂缝加剧并向受压侧延伸,从而使受压面积减小,压应力剧增,直至保留截面被压碎,丧失承载能力。当开口闭合时,建筑物重心投影应偏出支撑面,使其加速倾倒在一定范围内。

该方案的适用条件:必须有一定宽度的狭长场地,且其长度不小于其高度的1.0~1.2倍;宽度应不小于其最大直径的2.5~3.0倍。

若倒塌方向场地比较紧张,但是还不至于采用折叠式倒塌方案,可考虑采用提高开口位置的方法减少倾倒方向塌落范围,实现定向倒塌。折叠式倒塌

在周围场地狭窄,任何方向都不具备定向倒塌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折叠式倒塌方案。折叠式倒塌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交替折叠倒塌两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周围场地的大小,除在底部炸开一个切口外,还要在烟囱、水塔中部的适当部位炸开一个或多个的切口,使其从上部开始逐段朝相同或相反方向折叠倒塌。如图4.3所示。起爆顺序是先爆上部切口,后爆下部切口。当上部倾斜到20°~30°时,再起爆下切口,间隔时间约3s左右。原地倒塌

烟囱转向器的设计与改进 篇4

工业烟囱是石化、燃煤、纺织工业生产、工业加热的必备设备。烟囱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类似于流体流过细长体现象:在流体力学上,流体流过对称性钝体(Blunt Body,如圆柱或球体)后,在它的后方会形成涡漩(Vortex),涡漩交互影响会引起物体产生摆动现象[1],这种摆动不仅会对烟囱结构产生破坏性损伤,同时也对烟囱的排烟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在调研传统烟囱转向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烟囱工程设计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2],设计并改进了烟囱相关部件,改善了相关性能,通过应力分析,改进了部分设计。设计达到了工业需求和国家标准[3]。

1 烟囱转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烟囱转向器是在风向标的带动下转动,使烟囱排烟口背向来风方向,从而避免风压造成的倒呛烟,达到顺利排烟的目的。烟囱风向标及转向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几种不利现象:(1)风向标受其风力涡旋的影响产生形变;(2)风向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转向困难现象,直接影响排烟;(3)目前使用的风向标转向器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工艺繁复。因此,设计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转向器一直是工业烟囱的设计目标。

2 烟囱转向器改进设计

2.1 烟道改进设计

从制造简易程度对传统弧线型转向烟道进行优化设计。传统烟囱为了防止雨水倒流及倒呛烟等,会在烟囱尾部设计弧线形烟道。在烟筒拐弯水平部分,长度一般1m-1.5m,热烟气流流经此处的烟道,必然会产生一定阻力。为了使这个阻力最小,从理论上来说,它的距离应该尽量短,若取其极限,原本烟筒拐弯处应改为水平。图1(a)是风向标的常见结构,图1(b)为改进设计后的样例。改进后的烟道节约了近1米的钢材,且排烟更顺畅。

2.2 风向标及烟道出烟口改进设计

传统风向标为直板结构,在细风情况下,其受力较小,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为增大风向标的导向功能,在风向标尾端增加导向片。在风力微弱时,由于导向片增大了受力面,可以使转向器更容易转动。实际导向片的大小根据烟囱高度确定,一般导向片宽度为导向臂宽的1.3倍。

烟囱排烟与出烟口的设计密切相关。因此在出烟口方向上,经过仿真计算,把图1(b)中原本平直的出烟口改为45°,并去掉中间较长的风向标臂,改为短叶型,转向器改为折射型,详见图2。

2.3 转向器改进设计

传统风向标的转动是在烟道上专门做一个支架,在支架上使用滚轴装配风向标。正是这一设计导致风向标长期使用后产生形变,并最终导致转向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保证风向标转动灵活的同时,使其结构更紧凑,设计方法是:在转向器与烟囱结合处,利用烟囱筒体自身做轴,设计轴承转动结构,变为上下安装滚动轴承。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转动阻力大为减小。改进后的设计如图3所示。

3 计参数计算

风向标在2000N作用力下,使用COSMOS Xpress Study计算相关数据。COSMOS Xpress设计分析结果基于线性静态分析,且材料设想为同象性。线性静态分析设想:(1)材料行为为线性,与Hooke定律相符。(2)诱导位移很小以致由于载荷可忽略刚性变化。(3)载荷缓慢应用以便忽略动态效果。

3.1 计算使用参数

材料名称:[SW]耐热材料(烟囱工作条件下温度较高300°C~1000°C),质量:0.247143 kg体积:3.38552e-005m3;材料来源:所使用的SolidWorks;材料模型类型:线性弹性同向性;载荷和约束信息:两面受力情况相同,故采取一面分析的方法给予分析。第2面固定,在第1面应用法向力2000 N,使用均匀分布力方式。

3.2 算例属性

网格类型:实体网格;所用网格器:标准;自动过渡:关闭;光滑表面:打开;雅各宾式检查:4Points;单元大小:3.2361mm;公差:0.16181mm;品质:高;单元数:10298;节数:20943。

完成网格的时间(时;分;秒):00:00:07。弹性模量1.9e+011N/m2;泊松比0.26NA;抗剪模量7.8e+010N/m2;质量密度7300kg/m3;张力强度4.4808e+008N/m2;屈服强度2.4128e+008N/m2;热扩张系数1.5e-005/Kelvin;热导率38W/(m.K);比热440J/(kg.K)。

3.3 仿真结果

最小应力:0.408969N/m2(位置:2.35596mm,-47.644mm,-1.5mm);最大应力:6.80538e+009N/m2(位置:51.6129mm,3.28235e-015mm,0mm);URES最小合位移:0mm(位置:2.20732mm,-47.7927mm,0mm);URES最大合位移:41.7035mm(位置:150mm,47.8653mm,2mm)。

4 结论

在分析传统烟囱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烟囱烟道、风向标、转向器;对比设计了出烟口结构。使用COSMOS Xpress Study软件进行仿真计算。数据显示,经过改进设计的烟囱转向器、风向标符合工业要求的工作温度300°C~1000°C,应力作用2000N,达到了设计目标。该设计为改进传统烟囱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R.W.Fox,A.T.McDonald.Introduction to Fluid Mechanics[J].Wiley,6thed.,2004,Chap.9.

[2]Romashchenko V.A.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Thick-Walled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a Helical Reinforcement[J],Mechanics ofComposite Materials,2005,41(2):153-160.

现阶段单筒烟囱设计探析 篇5

单筒烟囱以其经济性、耐久性等优势长期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随着近几年来, 湿法脱硫技术的采用, 以及GGH装置的取消, 使得现阶段湿法脱硫后的烟气有如下特点:

1) 烟气中水分含量高, 湿度大。2) 烟气温度低 (大约在40℃~80℃之间) 。3) 烟气中含有少量的低温氟化物和亚硫酸, 对烟囱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较强的腐蚀性。4) 烟气中的酸液浓度低, 加上高湿运行工况, 属较难防范的低温稀酸腐蚀。

故而, 给广大烟囱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重加强。

2 材料本身的要求

2.1 混凝土

筒壁及其基础混凝土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 骨料应坚硬致密, 粗骨料应采用玄武岩、闪长岩、花岗岩、石灰岩等破碎的碎石或卵石, 粗骨料粒径不应超过筒壁厚度的1/5和钢筋净距的3/4, 同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0 mm, 细骨料应采用天然砂, 不得含有金属矿物、云母、硫酸化合物和硫化物。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S8。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混凝土规范要求。

2.2 内衬

带企口烧结釉面耐酸耐火砌块, 容重不大于14.0 k N/m3, 导热系数不大于0.5+0.000 55T W/ (m·K) 。抗压强度不小于12 MPa, 自然吸水率不大于5%, 表面耐酸度要合格 (10%硫酸浸泡24 h, 釉面无脱落及起层) , 抗渗性强度大于1.5 MPa。

2.3 耐酸胶泥性能要求 (钾型)

耐酸度不小于96%, 抗压强度 (110℃×24 h) ≥15 MPa, 粘结强度不小于1.5 MPa, 初凝时间不小于45 min, 终凝时间不大于9 h, 抗渗等级不小于1.2 MPa, 该产品应选用国家电力公司归口管理定点厂家, 并持有“供货许可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为保证烟囱的耐腐蚀性, 釉面砖, 耐酸胶泥, 采购前须将样品及检测报告征得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内衬要边砌筑边用OM耐酸抗渗胶泥仔细勾缝, 横竖缝的勾缝深度均为5 mm~8 mm。勾缝应严密不漏气。

2.4 OM涂料+玻璃丝布

与混凝土粘结强度不小于1.5 MPa, 抗渗性不小于0.6 MPa, 耐酸性合格 (40%浓度的硫酸浸泡30 d无变化, 5%浓度的盐酸浸泡7 d无变化, 5%浓度的硝酸浸泡7 d无变化, 1%浓度的氢氟酸浸泡7 d无变化) , OM涂料需为正式原电力部鉴定通过的产品。

3 施工管理要求

施工、验收、烘干等严格按照GB 50078-2008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烟囱筒壁强度达到100%, 内壁混凝土含水率小于6%时, 封堵所有的模板穿孔, 检验合格后, 采用OM腻子打底刮光后, 涂刷OM偶联剂及界面剂, 然后做三布五涂OM防腐隔离层, 待防腐层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耐酸砖的砌筑。

2) 改进玻璃丝布的铺设方式, 原采用的环形铺设较难拉紧且容易掉, 设计改为竖向铺设方式, 严格按照上压下的方式, 每层布铺设的接缝错位。

3) 业主应高度重视烟囱防腐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监督、检查及验收等各项工作, 抓好影响烟囱防腐质量的各个环节。防腐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择优选择防腐材料供应商, 选择专业的防腐工程施工队伍, 注重其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避免抢工期、压缩工期的现象发生, 防腐供应商以总承包的方式采用专业队伍, 负责烟囱的防腐施工, 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4) 加强监督管理。目前出现的腐蚀渗漏问题, 多与施工质量有关。现行基建体制下, 如何保证防腐防渗设计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一是选择专业的队伍, 合格的材料, 适宜的环境, 严密的工序, 另外要加强监督管理, 如旁站监理、全程在线视频监控及录像等, 并保留逐日监控记录资料归档。

5) 加强质量检测, 采用超声波涂膜测厚仪等先进仪器检测OM防腐涂料的厚度, Positest等拉力试验仪器检测OM防腐涂料的粘结强度, 以及到相关权威试验室检测OM防腐涂料的抗渗等级等措施。

4 运行管理要求

通过对大量运行电厂调查发现, 很少有检修人员定期对烟囱进行全面检查, 有检查者也主要是在可视的表面, 难以深入到内部去查看腐蚀和渗漏状况, 以至于烟囱腐蚀渗漏问题被发现时, 已经很严重, 很难对其进行局部修复, 甚至危及烟囱结构安全, 这应引起业主的高度重视。应将烟囱作为排放烟气的设备看待, 将其纳入到脱硫设备的管理范畴, 定期进行检修维护。

5 牛腿处防腐加强措施

牛腿是整个筒壁防止酸性水渗漏的关键部位, 为防止牛腿处出现腐蚀或渗漏, 采取以下方案进行加强, 具体见图1。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本文结合现阶段广泛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现状, 分析了实现安全、可靠、适用的单筒烟囱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管理应予以关注

6.2 建议

1) 采用图1所示牛腿节点进行设计。2) 加强施工监理。每道施工工序完成以后须由设计、监理、业主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验收。3) 材料的选择严格把控质量关。4) 加强运行管理, 及时查缺补漏。

摘要:结合现阶段广泛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现状, 对单筒烟囱的防腐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总结了单筒烟囱在设计中应当予以注意的事项, 对今后防腐型单筒烟囱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烟囱设计 篇6

关键词:烟囱,雷击,引下线

烟囱的结构虽然简单, 但是作为一种建筑物, 其接地和防雷设施十分重要, 如果忽视了防雷装置, 不仅会使烟囱本身遭到毁坏, 其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也会受到影响。避雷针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击, 它能够对烟囱高度范围内的雷击起到保护作用。目前, 很多人对避雷针作用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他们认为只要在烟囱上安装了避雷针, 那么就可以保证所有高空烟囱设备避免遭受雷击的损害,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避雷针仅仅能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的袭击, 它在起到预防直击雷的过程中还会泄放大量的感应雷, 这些感应雷虽然不会严重威胁烟囱的安全, 但导线、馈线、避雷线和电源线都能成为感应雷的传输途径, 感应雷一旦被泄放, 就会迅速沿这些路径进入到烟囱的内部, 对烟囱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 避雷针仅仅是烟囱防雷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烟囱的防雷系统和避雷针相互配合、发挥作用才能彻底保证烟囱免遭雷击。

1 引下线的选择和布置

在引下线选择方面, 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对其有相关的规定, 即:“建筑物利用钢筋混凝土柱、梁和基础钢筋作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 不可另设专门引下线。”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和接地引线与钢筋连接的部位应该在钢筋的底部或者顶部, 此时, 金属烟囱是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来起作用的。专门敷设引下线时, 装设在烟囱上的引下线, 其尺寸一般为圆钢直径不小于12 mm;扁钢截面为100 mm2;扁钢厚度为4 mm。引下线布置方式为沿四周均匀排列或者对称排列。钢筋之间要相互连接, 利用钢柱或钢筋作为防雷装置连接。如果建筑物的高度超过了20 m, 那么要在面以上垂直每隔不大于20 m处, 接板应与连接各引下线的水平环形导体连接。另外, DL/T620—1997, 1997年版规定:“防雷装置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要尽量远离电气设备的接地点, 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小于15 m, 以减少雷电反击危险。”

在引下线材料选择上, 铜质材料最为适宜, 其截面也要足够大, 应当不小于58 mm2, 重量不小于558 g/m, 还要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在地面以上2.4 m之内的空间要设置专门的保护管来保护引下线, 以防止引下的移位或被机械损坏。一些烟囱直接把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 而不专门设置引下线, 或者将引下线设置在烟囱内部, 这主要是为施工提供便利。

2 接地装置

2.1 对接地体的要求

接地体不能紧挨着建筑物, 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空隙, 一般以超过1.5 m为适宜, 要采用2根或者2根以上的导体与人工接地体相连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根导体都要有自己的连接点。人工接地体的敷设方式不同所采用的材料也不相同, 如果是水平敷设, 要采用扁钢或圆钢;如果是垂直敷设, 则要采用角钢或钢管。在对接地体的土沟进行回填时, 回填土必须干净, 不能有垃圾或石块的夹杂。

2.2 接地线的连接

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对接地线连接处进行连接。在采用搭接方式进行焊接时, 搭接的长度要足够, 一般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 (单面焊接为圆钢直径的12倍) , 在不适宜采取焊接的情况下可采用螺杆连接, 使用螺杆连接时, 要做好防锈和紧固的工作。接地线为钢管, 要设置完善的电气连接在钢管的连接处, 还要在其两侧焊接跨接线。对接地体和接地线均应加以保护措施, 涂刷防腐防锈漆, 严格禁止一条接地线上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设备。

2.3 与接地网的连接

引下线、钢内筒、混凝土墙内部钢筋均要与接地网连接, 沿烟囱基础外围环绕一圈敷设接地网, 并设置相应的集中接地极以降低接地电阻。接地引上线引出地面后与离±0.000地面1 m高的水平环形接地导体及接地板连接, 采用螺栓线卡连接, 以便临时断开检测接地电阻。地面上部分接地线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混凝土烟囱内部各设备均就近与接地系统相连, 不专设接地引下线, 各连接以最短路径实现。所有接闪器与引下线、水平环形导体、接地板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 以保证其稳定可靠的电气连通性。焊接的长度、面积及表面处理均应符和相关的标准。

2.4 计算好接地的电阻

利用建筑物基础中的金属结构件作为接地体的称之为自然基础接地体。值得一提的是, 当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时, 在构件和接地体基础内必须用焊接的方式来连接钢筋。另外, 电阻值问题也很关键, 一般情况下, 周围环境、土壤电阻率、湿度等都会对电阻值有影响, 因此,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使电阻值达到一定的标准。

3 烟囱顶部避雷针的选择和布置

混凝土烟囱顶部避雷针宜采用耐酸不锈钢材料, 圆钢直径不小于20 mm, 钢管直径不小于40 mm。避雷针要沿着混凝土烟囱外墙体布置, 在避雷针的中、下部有2点定在混凝土墙内侧上。在避雷针底端混凝土墙内, 布置1圈环形扁钢或圆钢, 与混凝土内利用作引下线的坚直钢筋相连接。

4 烟囱防雷系统与钢筋的连接

烟囱的外墙需要布置几层水平的环形导体, 这些水平的环形导体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各个水平环都要与引下线相连接, 与混凝土墙内钢筋预留的接地板至少有6处相连接, 为了减少连接的头数, 往往采用十字接头和T形接头,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各导体的连贯性。各个水平环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2 m, 用抱箍将水平环固定在预埋件上, 固定件采用不锈钢材料。混凝土内部钢筋宜焊接或绑扎连接, 以满足电气连通性。底部、顶部和各层水平环形导体处引出至6块接地板, 接地板与水平环形导体和接地线形成等电位的连接。

5 钢内筒烟囱防雷系统的连接

每个钢内筒在顶层平台与避雷针底端环形导体至少有2处进行柔性连接, 以避免钢内筒晃动对接地导体连接有影响。其与各层钢平台至少有2处柔性连接;在底端其与地下接地干线至少有2处相连。其他金属体如爬梯等也与平台保持良好的电气通路。

6 针对不同雷击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6.1 防直击雷的措施

直击雷的袭击面广, 需要保护的建筑物以及风帽等都要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这就必须要设置独立的避雷针或者架空避雷线网。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还要涉及到放散管、呼吸管等管口外的以下空间, 因为这些管很可能是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排放途径, 但是, 如果通风管和安全阀排放的这些气体达不到爆炸浓度时, 可以仅仅把管帽或管口至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6.2 防感应雷的措施

烟囱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内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较大的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 都应该接到防雷电感的金属装置上。对于长形金属物 (平行铺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 来说, 必须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存在与这些金属物之间, 这个净距离一定要大于100 mm, 如果距离过小就要设置金属跨接, 每两个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0 m。

6.3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地下线路部分为了防止雷电波的侵入, 要使用金属铠装的电缆或者有塑料外皮的电缆, 让电缆穿过金属管而直接埋入地下, 在入户端处把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7 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影响烟囱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烟囱的防雷问题十分复杂, 在对其防雷装置进行设计安装时, 要严格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 结合烟囱自身的建筑材料、大小、用途等来进行, 这样才能建造出实用、有效的防雷装置。

参考文献

[1]梅围群, 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6.

[2]张雪原.接触网线路避雷器不同安装方式的防雷效果[J].电气化铁道, 2010 (5) :35-38.

[3]刘先云.建筑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及避雷问题分析[J].广东科技, 2008 (8) :60-61.

[4]张成荣, 周敏.水塔、烟囱防雷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气象, 2004 (3) :32-32.

烟囱设计 篇7

工业废气对我们的环境影响巨大,因此对工厂烟囱的一些数据的测量也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设计了一个非接触式的温度检测装置,而且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远程监控。为烟囱排出的废气成分多了一个分析依据。

2 设计的组成

烟囱内部的物理化学环境非常恶劣,对各种检测装置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设计主要由微控制器,传感器以及CAN通讯线路组成。微控制器负责读取传感器信息并打包处理,通过CAN总线发送到远程设备上。在远程设备上可以随时监控和记录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

2.1 传感器的选择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都必须是接触被测物体,接触式测温只能测量被测物体与测温传感器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所以响应时间长,且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烟囱内部环境十分恶劣,普通的接触式的传感器很容易损坏。因此不能够选用常规的传感器。而红外测温是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不与被测物体接触,却可以影响到被测物体温度分布场,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测温范围广、稳定性好等特点。这里选用MLX90614ESF-DCI远距数字非接触红外测温传感器。

这款红外非接触温度传感器金属封装里同时集成了红外感应热电堆探测器芯片和信号处理专用集成芯片。由于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17位模数转换器和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使得高精度和高分辨度的温度计得以实现。

该传感器工作在5V电压下,工作模式下功耗2MA,可以实现低功耗设计,与微控制器连接可以通过串行通讯或者IIC通讯,使得设计使用变得非常简单。传感器工作的温度范围在-40~+125℃,虽然这个温度范围不够大,但是该传感器使用的是非接触式测量,可以不必放置在恶劣环境中,或者采用加装保护壳等方法使传感器处于一个较为温和的环境中。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70~+380℃,如果工作在0到50℃范围内,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5℃。

此模块测量物体距离比为19:1,即当发热物体为半径1CM大小时,测量最远距离为19CM。超过这个距离就会使得检测平面会有其他物体红外辐射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准确度。

2.2 微控制器选择

控制核心采用增强型51单片机c8051f040芯片上有1个12位多通道ADC,2个12位DAC,2个电压比较器,1个电压基准,1个32k B的FLASH存储器,与MCS-51指令集完全兼容的高速CIP-51内核,峰值速度可达25MIPS,并且还有硬件实现的UART串行接口和完全支持CAN2.0A和CAN2.0B的CAN控制器。

2.3 CAN通讯设计

CAN总线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已经在很多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当通讯线路长度达到10km时,CAN总线的传输速度还可以达到50kbit/s。CAN通讯线路的物理层不同于普通数字电路,数字电路传输的是1和0的信号,当线路过长时就会出现信号衰减,使得1和0不能区分就会出现通讯错误。而CAN总线上的物理层使用的差分信号。通讯线路有两条导线它们的名字命名是CANH和CANL,而且还要使用双绞线。通过两条线路上信号的差值区分传输的数据,这样使得通讯更加稳定,不易出错。而且通讯两端不需要共地,仅仅使用CANH和CANL两条线路就可以实现双向通讯。因此,CAN总线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汽车、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C8051f040内部的CAN控制内核是一个支持完整CAN协议的模块,而且还支持标准格式和扩展帧,这里只需要利用CAN通讯中的数据帧。发送一帧数据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先初始化C8051f040内部的CAN模块,然后才能发送数据。CAN初始化一般步骤是:首先将SFRPAGE寄存器设置为CAN0_PAGE。其次再设置相应的时钟为CAN通讯的速率提供精准的时钟。最后设置ID和初始化必要的中断事件。这里特殊强调一下ID的设定,在标准帧下C8051f040内CAN的ID寄存器是一个32位寄存器,其有效位是18到28位,如将一个11位的标准ID放入寄存器就要先将数据左移18位,并且将无效位全置1才可以放入ID寄存器。C8051f040的CAN通讯有32个消息对象,这些消息对象都可以作为接收或者发送,选定一个消息对象之后,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该对象对应的缓冲区,启动发送标志就可以完成一帧数据的发送。

可以自定ID防止ID与其他设备冲突,从而可以和工厂内其他CAN总线共用一条数据线。使用UART串行口将温度数据读出,在本地显示的同时,并使用CAN总线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

C8051f040集成了CAN总线的控制器但是没有集成电平转换模块,需要外加电平芯片将输出的TTL电平信号转化成CAN总线的电平。转化电路如图1所示。

3 设计总结

本设计采用红外测温传感器来测量温度,可以实现非接触测测量,可以避免被测物体恶劣环境对检测装置的影响,在本地显示测量结果的同时,可以设定与现有CAN总线上不冲突的ID,与工厂现有的CAN总线并网。可以免去设计新的通讯线路。而且利用CAN总线自有的纠错仲裁机制,完全不会对已有设备造成任何影响,新设备也可以稳定运行。实现对现场更好的检测和分析。

参考文献

[1]Data Sheet SJA1000,Philips Semiconductors.

[2]Eisele,H.and JO咬hnk,E.:PCA82C250/251 CAN Transceiver,Application Note AN96116,Philips Semiconductors,1996.

烟囱设计 篇8

一、工程概况

程潮铁矿球团厂烟气脱硫工程项目是对球团厂烧结机烟气进行SO2脱除处理, 消减SO2排放总量, 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该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石脱硫系统, 烟气量为35万标m3/h, 烟气温度150℃/50℃, 含水量4.35%, 烟气中SO2浓度为3912mg/Nm3 (干态) , 脱硫后SO2浓度小于100mg/Nm3, 脱硫效率达到97.5%。该烟气脱硫工程位于鄂州市程潮铁矿球团厂厂区内, 主要建、构筑物为脱硫综合楼及石膏库、脱硫塔、事故浆液箱、烟道支架等。

二、钢脱硫塔的核算要点

自立式钢脱硫塔由于是悬臂构件, 塔底部受力最大, 因此合理的结构形式是上小下大的截头圆锥形以及由此演变的其他形式 (见图1) 。

按工艺专业要求, 本工程采用带过渡段圆筒外形 (见图2) , 钢材采用Q235-B。脱硫塔底部标高±0.000m, 总高80m, 第一段从0.000m~11.700m, 外径为8.2m, 为浆液区;第二段从11.700m~31.020m, 外径为6.5m, 其中过渡段11.700m~16.520m布置烟气入口, 直筒段16.520m~31.020m为吸收区, 布置三层喷淋层和两层除雾器;第三段从31.020m~80.000m, 外径为3.4m, 为钢烟囱部分。脱硫塔全高设置玻璃鳞片树脂防腐内衬。

自立式钢脱硫塔所受荷载与作用主要包括永久荷载 (包括自重、设备重等) 、可变荷载与作用 (包括风荷载、液体压力、烟气温度作用、平台检修荷载等) 和地震作用等。由于钢烟囱自重比混凝土烟囱和砖烟囱小得多, 地震力比较小, 一般情况下风荷载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地震作用, 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由于钢烟囱结构阻尼较其他材质烟囱要小得多, 发生横向风振时结构动力响应很大, 除了顺风向风荷载起控制作用外, 有时横风向风振也起控制作用。可见, 风荷载是主要的可变荷载, 对自立式钢脱硫塔烟囱的计算复核, 不仅要考虑顺风向风荷载效应.还要考虑横风向风振效应。

三、风荷载计算

1. 顺风向风荷载计算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年版) 7.4.1条规定, 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和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大跨度屋盖结构, 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注:由于本工程建设时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尚未实施, 风荷载计算依据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年版) 执行) 。

通过结构分析软件SPA2000有限元建模计算, 得到结构第1自振周期: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本工程所在地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为0.35k N/m2, 地面粗糙度为B类, 计算结果见表1。

2. 横风向振动产生的原因

当风以一定速度吹向圆形截面物体时, 风在圆形物体背后的两侧周期性交替地形成旋涡并以相当确定的频率从筒体表面上脱落, 在尾流中有规律地交错排列成两行, 形成卡门漩涡 (见图3) 。漩涡的出现导致圆形物体发生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振动, 也称风的诱发振动。在何种情况下产生漩涡与物体的外形尺寸、风速等有关, 可以在雷诺数上得到综合反应。当漩涡脱落的频率等于或接近于任一振型的固有频率时, 便会引起物体的共振。横向风振根据雷诺数的大小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当Re<3×105范围内即亚临界范围, 漩涡形成有规则, 并作周期型脱落;当3×105≤Re<3×106范围内即超临界范围, 漩涡为不规则运动;当Re>3×106范围内即跨临界范围, 漩涡又逐步变得有规则运动起来, 出现周期的确定性振动。

3. 横风向风振的校核

(1)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7.6.1条:

结构顶部风速

由此判断, 可发生跨临界的强风共振;

(2)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第5.2.4条, 对于第1振型横风向风振, 当烟囱顶端设计风压值ωh, 满足 (5.2.4-1) 式时, 烟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仍由顺风向设计风压控制, 否则, 横向风振起控制作用:

由此判断, 发生跨临界的强风共振, 横风向风振起控制作用, 应采取必要的防振措施。

4. 防止横风向风振的措施

钢烟囱发生横风向共振现象在实际工程中有所发生, 当临界风速出现, 涡流脱落的频率与烟囱的自振频率相同 (或几乎相同) , 烟囱就要发生横风向共振。在设计中, 应尽量避免出现共振现象。如果调整烟囱的刚度难以达到目的时, 在烟囱上部设置破风圈是很有效的方法, 破风圈能够破坏旋涡脱落的规律性, 可以避免发生共振。

在脱硫塔烟囱顶部30m范围内设置螺旋板型破风圈, 螺旋板厚度8mm, 板宽340mm, 三道, 沿圆周均布, 螺旋节距17m。设置破风圈范围的烟囱风荷载体型系数考虑表面粗糙情况取, 调整后的顺风向风荷载计算结果见表2, 脱硫塔顺风向荷载简图见图4, 各段风荷载标准值Pk将分配到SAP2000结构计算模型的受荷节点上。

四、地震作用计算

五、结构计算分析

因排放弱腐蚀性烟气, 设计计算时, 钢板厚度应留有2mm腐蚀厚度富裕, 本工程自立式钢脱硫塔筒壁钢板厚度在计算结果上增加2mm (图7为沿筒身分段壁厚和加劲布置简图) 。

六、结语

通过计算分析, 确定自立式钢脱硫塔分段壁厚及加劲布置, 得出在荷载组合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和结构位移, 并在烟囱顶部设置螺旋板型破风圈来防止横风向共振的发生, 计算结果满足结构规范要求和工艺提资要求, 可作为工艺专业设计自立式钢脱硫塔的参考。脱硫塔正常工作状态下塔内存在一定的负压, 因压力不大, 结构计算时未考虑, 由工艺专业设计时考虑。

上一篇:病毒性肝炎下一篇:自适应均值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