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2024-09-25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共12篇)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1

中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约9.8%的人群为慢性HBV感染者, 每年有近26.3万人死于HBV相关肝细胞癌或肝硬化[1]。既往, 急性乙型肝炎 (AHB) 仅发生在一些高危人群中, 如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患者、透析患者和同性恋者等。随着全国范围内儿童HBV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推广以及对献血源的筛查, 经输血传播HBV比例和儿童HBV携带率明显下降, 成人成为AHB的主要感染者睁引。中国慢性乙型肝炎 (CHB) 的HBV主要为B和C基因型, 特别是在中国东南部。然而, 关于AHB感染病毒基因型及其他病毒因素与病情恢复的关系研究很少, 本研究旨在明确成人AHB患者的病毒因素同疾病恢复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至2011年期间入住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的97例AHB患者纳入本研究。男83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为 (39.2±10.3) 岁。所有AHB患者既往无HBV感染史, 其中14例入院前半年内体格检查血HBsAg阴性, 均否认慢性HBV感染家族聚集史, 并排除其他肝炎病毒和致肝损伤病毒感染, 抗-HCV、抗-HAV、抗-HDV、抗-EB病毒、抗-CMV IgM均阴性。所有患者经肝脏B型超声或CT检查提示无肝纤维化改变。所有入选病例均定期采血进行生化检查, -80℃保留血清准备病毒学检测, 同时收集所有患者发病前流行病学资料, 且所有AHB病例随访24周。

1.2 方法

采用第三代ELISA法检测 (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抗-HAV、抗-H C V、抗-H D V I g M和H B V指标。荧光-定量P (强法检测血清H B V D N A水平, 操作按深圳匹基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H B V D N 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R o e h L i g h C y c l e) 。住院期间每周和随访期每月检测肝功能指标。应用特异性引物F:5 7—GGGTCACCATATCTTGGGAAC—3’, R:5'-CCCAAAGACAAAAGA—AAATTGGT—3’, 扩增HBV S区序列, 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 所得序列在基因库进行BLAST分析, 确定HBV基因型。测序工作由上海基康生物技术公司完成 (PE Applied Biosystems)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均数差异应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ALT为丙氨酸转移酶Tbil为总胆红素HBV为乙型肝炎病毒

注:ALT为丙氨酸转移酶Tbil为总胆红素HBV为乙型肝炎病毒

2 结果

2.1 病例基本特征

所有人选AHB患者均来自于大连和 (或) 辽沈地区。患者年龄<30岁16例, 30~39岁32例, 40~49岁30例。≥50岁19例, 男∶女为5.9∶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1例, 占1%;医源性感染4例, 占4.1%;异性性接触 (多性伴侣) 22例, 占22.7%;密切生活接触4例, 占4.1%;不明原因66例, 占68.0%。临床基线检查ALT为 (926.0±261.5) U/L, TBil为 (119.6±98.4) ptmol/L, HBVDNA为 (4.62±0.87) lg拷贝/m L。

2.2 成人AHB临床转归

97例AHB患者临床过程比较缓和, 83例患者随着肝功能恢复和临床症状缓解, 病毒载量也下降至检测下限 (<3 lg拷贝/mL) , 占85.6%, 且这些患者在临床恢复期均有自发的HBsAg和HBeAg血清学转换。14例AHB患者出现HBV感染持续趋势, 占14.4%, 即在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后, 持续有肝功能指标的波动和血HBV DNA持续阳性 (平均时间是发病后4周内) , 其中1例为免疫性疾病需长期激素治疗患者, 1例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 另3例年龄>50岁。14例出现HBV感染持续趋势的AHB患者中, 6例病程后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 8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展为持续HBV携带。

2.3 AHB临床转归预测因素

基线高HBV DNA载量与HBV感染持续趋势有关 (P<0.01) , 其他生化指标或免疫指标以及流行病学指标均未见与HBV感染持续趋势有明显相关性, 见表1。

2.4 不同病毒基因型AHB临床特征

97例AHB患者中有54例检测基因型, 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型和C型, 未见其他型别。两种主要病毒基因型AHB临床特征比较, 见表2。

3 讨论

HBV有8种基因型, 不同基因型有不同分布区域。中国是HBV感染高发区, 中国CHB病毒基因型分布为A型1.2%、B型39.3%、c型50.2%和D型8.1%[4,5,6,7]。最近的回顾性研究发现, 上海地区AHB的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2和C2, 且C2与AHB慢性化趋势具有相关性[2]。本研究中我们发现, AHB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型和c型, 但我们未发现病毒基因型和AHB病毒感染持续趋势有相关性。另一项中国台湾的研究结果同本研究结果相似, 未发现病毒基因型与AHB转归具有相关性[3]。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第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同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源不同有关, 因为流行病学研究无法精确地将AHB和CHB急性发作相区别。母婴传播曾经是HBV慢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但随着儿童HBV免疫接种的推广。尤其是从2002年起HBV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 HBV儿童携带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相反, 由于性暴露, 成人急性HBV感染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发现, AHB好发年龄组为30~50岁, 且两种主要病毒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自从阻断母婴传播措施实施推广后, AHB感染途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许多关于成人HBV感染途径的研究发现, 性接触传播、同性恋和静脉吸毒是成人AHB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引。本研究也发现成人AHB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 尤其是多性伴侣接触。医源性感染、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所占比例较少。此外, 我们也发现在不同病毒基因型AHB组之间感染途径无明显差异。理论上, 成人AHB转为HBV持续感染只发生在免疫缺陷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中。本研究中有14例患者出现HBV感染持续趋势, 其中2例在急性HBV感染时,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6例具有HBV感染持续趋势的患者, 分别接受不同的抗病毒治疗, 包括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和胸腺肽等, 所有病例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HBsAg血清转换。而另外8例拒绝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在随访的24周内持续HBsAg阳性。提示免疫缺陷人群或AHB病程中持续HBVDNA阳性者, 应接受及时抗病毒治疗, 以阻止HBV感染持续化。综上, 本研究发现成人AHB好发年龄组为30~50岁, 主要传播途径为异性性接触, 尤其是多性伴侣接触。AHB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型和C型, 两种基因型在临床特征或转归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及时抗病毒治疗是阻止HBV感染持续趋势的措施之一。

摘要:目的 明确病毒因素与成人急性乙型肝炎 (AHB) 病情恢复的关系。方法 2007年至2011年入住上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97例成人AHB患者纳入本研究, 随访24周。收集患者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和相关流行病学资料, 同时应用直接基因测序法对54例AHB患者血清HBV S区进行基因分型。组间均数差异应用t检验。结果 9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比较缓和, 83例在病程中发生自发的HBeAg和HBsAg血清学转换。14例患者出现慢性化趋势, 其HBVDNA较无慢性化趋势者高[ (6.17±1.04) lg拷贝/mL比 (3.86±1.85) lg拷贝/mL (χ2=5.95, P<0.01) , 其中6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 8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展为持续HBV携带。AHB的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型和C型, 两种病毒基因型感染者间流行病学和生化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高病毒载量是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2007年至2011年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成人AHB主要病毒基因型为B和C型, 病毒基因型和临床转归无明显相关性。基线高病毒载量同临床转归具有明显相关性, 适时抗病毒治疗可减少HBV感染持续率。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基因型,DNA病毒

参考文献

[1]Xia GL, Liu CB, Cao HL, et a1.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and C virusinfections in the general Chinese population.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cross-sectional seroepidemologicstudy of hepatitis A, B, C, D, and E virusinfections in China, 1992[J].Int Hepatol Commun, 1996, 5 (1) :62-73.

[2]Gotdstein ST, Zhou F, Hadler SC, et a1.A mathematical modeltO estimate global hepatitis B disease burden and vaccinationimpact[J].Int J Epidemiol, 2005, 34 (6) :1329-1339.

[3]王晓军, 张荣珍, 胡苑笙, 等.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 2004, 19 (8) :290-292.

[4]丁王静.上海市浦东新区2001~200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5, 17 (10) :473-474.

[5]徐红梅.上海市南汇区1990~2002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 (3) :279-280.

[6]Chu CJ, Lok AS.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B virusgenotypes[J].Hepatology, 2002, 35 (5) :1274-1276.

[7]夏国良, Nainan OV, 贾志远, 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血清亚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及其特点[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5) :348-351.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2

职业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刘玉玲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年龄的职业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HBV感染状况。方法采集4594名职业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将受检者分别按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健康体检者的乙肝感染率为403%,不同性别间乙肝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 005),但不同年龄组间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1~60岁年龄组HBV感染率最低,而其他各年龄组感染率较高。结论职业健康体检人群HBV感染率较高。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3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而超声检查胆囊声像图改变具有一定特异性。本文报告应用彩超观察进行病毒性肝炎200例早期胆囊声像图改变,胆囊的动态演变过程与急性肝炎的发病时间呈正相关,与病情严重程度、转氨酶高低、肝炎类型均无明显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帮助。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收治进行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均经血清学检查确诊,其中男147例,女53例;年龄21~39岁,平均29.4岁;其中甲型肝炎28例,乙型肝炎110例,戊型肝炎43例,乙、戊型混合感染19例,均为入院前后20天内彩超检查所见。

仪器选择及方法:采用GE730、飞利浦5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宽频探头,患者禁食水12小时后行彩超多切面扫查。

结 果

本组200例患者,发现胆囊异常改变169例(84.5%),胆囊正常31例(15.5%),其中胆囊异常又分为如下3种类型:①实变型39例(19.5%),超声表现为胆囊体积及不同程度缩小,轮廓欠清晰,胆囊腔变窄或完全消失,壁增厚回声粗糙不光滑。②水肿型59例(29.5%),表现为胆囊体积正常或缩小,壁明显增厚,>10mm,呈双边影显示。③单纯增厚型71例(35.5%),胆囊体积大多正常,壁增厚一般5~9mm。

另外,急性病毒性肝炎再起超声检查除发现胆囊异常外,部分病例尚有肝脏回声改变、肝大、脾大等改变,本组病例中肝大38例(19%),脾大16例(8%),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討 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等,缺乏特异性,尤其对于未出现黄疸或黄疸不典型病例。而超声检查胆囊改变尤其是水肿型和实变型,具有明显特异性,且本组观察发现胆囊异常声像图改变随病情好转而逐渐趋于正常,部分典型病例,超声科观察到胆囊由实变到水肿再到单纯囊壁增厚至正常的动态演变过程,提示胆囊的改变随病毒性肝炎的好转而自然好转,无需特殊治疗。另外观察还发现胆囊异常声像图改变程度及检出率与病情严重程度、转氨酶高低、肝炎类型均无明显关系,而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即发病越早,胆囊异常检出率越高,且改变越明显。有学者认为胆囊壁异常改变的机制是由于肝炎病毒对胆囊的直接损伤、肝炎时胆汁酸成分改变对胆囊的损伤及免疫因素的作用的结果。

虽然胆囊异常声像图改变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特异性,但尚需与肝硬化当囊壁水肿、胆囊炎、胆囊癌等疾病相鉴别。肝硬化时除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外,尚有肝回声粗糙、被膜不光滑、脾大、腹水等改变,结合病史不难鉴别,急性胆囊炎时,除了上述胆囊改变外,尚可有胆囊增大,胆囊结石等,结合寒战,右上腹痛,发热等病史亦能做出诊断,胆囊癌时,胆囊可轮廓不清,腔内可见弱回声团,亦可见胆囊壁增厚或不均匀增厚,但胆囊壁透声差,胆囊壁彩色血流不沿胆囊壁走行而是杂乱分布,结合患者消瘦、恶液质等可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观察胆囊改变,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治安,李建国,主编.临床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康斌,主编.骨骼系统疾病超声诊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

纳入标准:78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临床诊断标准[1]。

排除标准:药物性、自身免疫性、酒精性、代谢等因素所致肝炎, 合并心、脑、肺、肾、内分泌、血液、代谢及胃肠道严重原发病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酗酒者或药物滥用史者, 不能合作者。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其中包括干扰素、保肝以及抗病毒治疗, 并且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对能量不足的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 适当卧床休息。 (2) 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中医辨证治疗。以茵陈蒿汤加减, 药味及基础剂量为茵陈30 g, 生栀子15 g, 大黄8 g, 黄柏15 g, 车前子10 g, 茯苓15 g, 滑石30 g, 生甘草10 g。食少纳呆、大便溏稀的患者加以白术以及薏苡仁;肝郁气滞的患者加入延胡索以及郁金;恶性呕吐的患者加入姜半夏以及竹茹;发热和寒热的患者加入黄芩;每天1剂, 采取沸水煎服, 每天早上和晚上分别服用1次。另外, 对患者采取针刺疗法, 其主要穴位包括阳陵泉、足三里以及三阴交。对发热的患者加入外关穴以及曲池穴;肋痛的患者加入期门穴以及支沟穴;恶心、呕吐的患者加入内关穴以及内庭穴。穴位表面皮肤常规消毒以后, 采取提插捻转的手法, 留针30 min, 每天针刺1~2次, 4周1个疗程, 一共3个疗程。

临床观察指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给予详细记录,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详细记录, 并对比分析。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其相关症状完全消失, 肝脾大小正常, 肝功能恢复正常, 肝脏区域没有明显疼痛; (2) 有效:其相关症状有一定改善, 肝脏功能有明显改善; (3) 无效:其相关症状没有任何变化, 肝脏功能没有改善。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一般情况: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发病, 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以及体征, 血清总胆红素17.1~171μmol/L, 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 肝功能检测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男25例, 女14例。年龄12~53岁, 平均 (36.8±7.2) 岁;对照组男27例, 女12例。年龄16~56岁, 平均 (38.9±8.1) 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体重等相关临床症状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能够给予对比。病原学方面, 观察组甲型肝炎3例, 乙型肝炎31例, 戊型肝炎4例, 甲、乙型感染重叠感染1例, 对照组甲型肝炎5例, 乙型肝炎30例, 戊型肝炎4例, 两组间病原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之间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情况对比:临床治疗之前,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要比对照组低 (P<0.05) , 见表2。

讨论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从肝细胞性黄疸形成机理来看, 肝实质损害越加严重, 间接胆红素滞留越多, 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循环越多, 临床表现黄疸越深。所以, 通常来说黄疸越深, 病情越重。例如, 重型肝炎的血清胆红素大部分在10 mg以上, 并预后与血清胆红素定量有关。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医辨证理论当中属于“阳黄”范畴, 其发病机制属于瘟疫时邪、饮食不洁、脾失健运以及疏泄失常, 长期湿热熏蒸, 患者面部发黄。在临床当中对其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 这个药物可以使黄疸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使转氨酶明显降低, 使机体抵抗能力明显提高, 使肝细胞坏死以及肿胀明显减轻, 使肝脏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 进而对肝细胞再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针灸治疗可以充分扩张血管以及肝胆管, 使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 进而使免疫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明显提高。中医辨证选取穴位的原则为选取肝、胆、脾、胃经, 采取足三里、行间以及阳陵泉为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穴位。阳陵泉是人体胆经的合穴, 针刺可以起到利清肝胆的作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 具有健脾助运的作用。根据相关报道表明[4], 针刺疗法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明显改善, 并且可以使患者黄疸指数明显下降, 因此, 可以表明以上穴位具有利胆退黄之功效。

注:和对照组对比, *P<0.05。

注:和对照组对比, *P<0.05。

总之, 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采取中医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进而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春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40例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 2011, 41 (3) :70-71.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S].2003.

[3]宓余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J].天津中医药, 2011, 24 (1) :19-21.

病毒性肝炎宣传资料 篇5

哪些人易得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儿童;饮食卫生条件差的人群;与甲肝病人密切接触者。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6周。HAV感染后,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少数感染者可出现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怎样传播的?哪些人是甲型肝炎的传染源?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目前认为,甲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由于亚临床感染者远较病人为多,又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故亚临床症状感染者是甲肝的主要传染源。一般在病前14—21天和病后2周粪便排毒,因此,甲肝病人的隔离期定为病后3周。

急性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潜伏期也不同。甲型肝炎:15~45天,平均30天;乙型6周~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26周,平均8周;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10~60天,平均40天;已、庚型肝炎尚无公认资料。急性病毒性肝炎根据临床症状是否出现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1)黄疸前期: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或呕吐,常有上腹部不适、腹胀、便泌或腹泻;少数病例可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或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尿色呈红茶样。肝脏可轻度肿大,伴有触痛及叩击痛。化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本期一般持续5(3~7)天。(2)黄疸期: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且逐日加深,多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黄疸出现后发热很快消退,而胃肠道症状及全身乏力则渐增重,但至黄疸即将减轻前即迅速改善。在黄疸明显时可出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心动过缓等症状。儿童患者黄疸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本期肝肿大达肋缘下1~3cm,有明显触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且有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改变明显。本期持续约2~6周。(3)恢复期:黄疸消退,精神及食欲好转。肿大的肝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约持续1~2个月。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大多徐缓,临床症状较轻,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痛和腹胀,溏便等症状,多无发热,亦不出现黄疸。肝常肿大伴触痛及叩击痛;少数有脾肿大。肝功能改变主要是ALT升高。不少病例并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时被发现。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部分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例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目前,世界上病毒性肝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那么,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呢? 首先是要管理好传染源。甲肝、戊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病人。乙肝、丙肝、丁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疫情报告制度,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人,根据肝炎类别确定隔离治疗期限,病情基本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但不能做直接接触食物,食具,儿童的工作。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甲肝、戊肝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的,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等一般卫生措施就可以防止病从口入。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通过血液,密切接触,母婴传播的,主要预防措施首先在于严格进行献血人员的筛查,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以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其次是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进

行医疗器械的消毒,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对服务行业的公用茶具,面巾,浴巾和理发、修脚的刀剪等用具坚持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强饮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再次是保护易感人群。所有既往末感染过病毒性肝炎和未注射过肝炎疫苗者都是病毒性肝炎易感者。如果家庭中或单位中有人感染肝炎,必要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肝功能、“二对半”、甲肝抗原抗体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目前,对于甲肝、乙肝的易感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取得有效的保护:(1)被动免疫:近期接触过甲、乙肝患者的易感者分别注射丙种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达到短期预防的目的;(2)主动免疫:近年来对大规模人群接种的监测资料表明,我国研制的甲肝、乙肝疫苗以其免疫效果好,免疫力持久,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成为甲型、乙型肝炎的主要预防手段。

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怎样注意饮食?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6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高危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月—2011年6月间在河南郑州、鹤壁两个地区中的三个市级医院收集62例妊娠中、晚期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经利凡诺尔引产的62例死胎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60例对照,孕妇除HBsAg阴性外,其余条件与观察组相似。

1.2 标本采集 胎儿娩出后,立即清洗其胸腹部皮肤,经胸壁心脏穿刺采集心血5ml,并抽取孕妇静脉血5—10ml,分离血清,置—20℃保存。

同时,采集胎儿肝脏标本10—20g置液氮保存。

1.3 方法

1.3.1 血清学检测 孕妇血清HBsAg、HBeAg及胎儿血清HBsAg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以P/N值≥2.1判为阳性。

1.3.2 HBV DNA Southern印迹杂交 ①DNA制备:孕妇血清DNA及胎肝DNA的提取参照王申五等方法;②HBV DNA全基因探针的制备及标记:从含HBV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中分离纯化制备探针,并用地高辛(Dig—11—dulP)标记(华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试剂盒);③DNA的酶解与Southern印迹杂交:10μgDNA样品加100μg EcoRI限制性内切酶37℃温育4—6h,将酶解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中电泳18—20h,电压1.5v/cm。分子量标志用λDNA/hindⅢ。用重组质粒PcplO酶切、分离纯化的HBV DNA(3.2kb)做阳性对照。

电泳完毕,凝胶经酸化、变性、中和处理,按王申五等方法将疑胶中的DNA真空转移到尼龙膜上。68℃预杂交lh,杂交(Dig—11—dUTP标记的探针)6h,室温洗膜两次,各15min,68℃洗膜两次,各15min。将膜于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显色体系中进行显色反应,当出现带时,终止反应,观察结果,照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法。

2 结 果

2.1 孕妇血清与胎心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 观察组62例HbsAg出阳性母血中,HbeAg阳性26例,HBV DNA HbsAg阳性44例;在62例胎儿中,HbsAg阳性9例,HBV DNA阳性10例。

对照组60例HbsAg阴性母血中,HbeAg阳性4例,HBV DNA检测结果均阴性:在60例胎儿中,HbsAg阳性1例,HBV 的DNA检测结果均阴性。

2.2 HbsAg阳性胎儿与母亲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关系。

2.3 胎肝HBV DNA整合状态及其与母亲血清HBV标志物的关系 62例HBsAg阳性母亲的胎儿中,10例胎肝细胞DNA用EcoR 1酶解,再与地高辛标记的HBV DNA探针杂交后,出现大于3.2Kb的HBV DNA特异杂交带。由于HBV DNA在细胞基因组中没有固定的位点,故表现出HBV DNA整合基因序列不同。

62例HBsAg阳性母亲,有44例检测出不同序列的大于3.2Kb的HBV DNA特异杂交带。观察组其他样本及对照组全部样本均未检测出HBV DNA整合带。

观察组HBV DNA阳性母亲的胎儿较HBV DNA阴性母亲的胎儿更易发生宫内感染。

胎儿肝细胞HBV DNA整合状态与母血清标志物的关系。在10例胎肝HBV DNA阳性中,其HBsAg均为阳性。

3 讨 论

关于HBV能否经胎盘感染胎儿,曾长期存在着分歧。但有研究证明妊娠期间患有急性乙肝的母亲易发生母婴传播。通过检测HBsAg阳性孕妇流产或引产死胎的胎肝或胎心血测到HBV感染标记物,国内外资料报道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宫内感染率达13%—44%。在我们的研究中,HBsAg阳性孕妇的胎儿HBV宫内感染率达14.5%,与对照组HBsAg陰性孕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证实了宫内感染的存在。

在决定母婴是否发生的母方因素中,母血HBeAg是否阳性是一个重要因素。HBeAg是HBV活跃的一个指标1。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胎儿感染HBV与母亲HBeAg有一定关系(P<0.05)。

HBeAg与HBV DNA是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任何一项阳性即可表示HBV在体内复制,传染性强2。因此,对HBsAg阳性孕妇检测HBeAg和HBV DNA,可估计其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措施,以降低HBV宫内感染发生率。

我国调查资料表明,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约40%在出生后3—6个月成为HBsAg携带者,其中80%可变成慢性携带者。这些人群不但是社会上为数众多的HBV传染源,而且可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成为原发性肝癌。因此,认识和阻断HBV宫内感染,对控制HBV的流行,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朱启榕等对携带HBsAg的孕妇于产前多次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可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兆文,王文启,主编.母婴传播疾病诊断技术与防治.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4~6月两所中学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3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纯使用中药的治疗组和单纯使用西药的对照组, 患者知情同意并接受所在组别的治疗。治疗组20例, 男14例, 女6例, 平均年龄 (18.15±1.34) 岁;对照组16例, 男11例, 女5例, 平均年龄 (17.62±1.36) 岁。两组年龄性别及治疗前肝功能总胆红素 (TBil) 、谷丙氨酸转移酶 (ALT) 、谷草氨酸转移酶 (AST)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中的标准。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肝胆湿热证及湿邪困脾证的中医辨证诊断参照1992年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试行) 》[2]和《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试行) 》[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甲肝患者36例, 并排除了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其他肝脏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

隔离患者, 以安静卧床休息及清淡又富有营养、易吸收饮食为主。

1.3.2 中药治疗

治疗组先辨证为肝胆湿热证, 以清热利湿法治疗, 第一方采用加味茵陈蒿汤, 方剂如下:茵陈30 g、栀子12 g、大黄6 g、板蓝根15 g、柴胡12 g、黄芩12 g、虎杖20 g、丹参15 g、车前子15 g、枳壳12 g、郁金15 g、山楂15 g、白术15 g、青皮8 g、甘草6 g。第四天再辨证仍为肝胆湿热证, 在原来治法的基础上调整方剂, 第二方为:茵陈20 g、栀子10 g、大黄3 g、板蓝根15 g、柴胡6 g、黄芩10 g、虎杖12 g、车前子12 g、枳壳10 g、郁金15 g、白术12 g、青皮8 g、甘草6 g。第11天经辨证为湿邪困脾证, 以温中健脾法治疗, 改为第三方:茵陈20 g、鸡屎藤20 g、藿香10 g、苍术12 g、茯苓15 g、桂枝10 g、白术15 g、炙甘草8 g、陈皮8 g、法半夏15 g、生姜10 g, 服药后再次辨证证型不变, 维持上方治疗至18天, 以上方剂每天1剂, 3次/天, 水煎服。

1.3.3 西药治疗

对照组予甘草酸二铵150 mg、门冬氨酸钾镁20 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 每天1次, 部分患者辅以硫普罗宁片、肝安片等口服治疗, 均为每天3次, 每次2片。

1.4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1.4.1 中医证候积分

评分标准参照《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试行) 》[3]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按症状体征的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以0、1、2、3分。参与评分症状有乏力, 纳差, 口苦口干, 厌油, 恶心呕吐, 头身困重, 尿黄;参与评分体征有身目黄染, 肝脾肿大, 肝区触痛, 肝区叩痛。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两天记录证候积分, 记录到治疗18天为止。

1.4.2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第6天、12天、18天测定肝功能TBil、ALT、AST等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肝脾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 肝区无扣痛、无触痛, 肝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肝脾明显回缩或稳定, 肝功能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后, 症状, 体征, 肝功能无改善或者恶化者。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 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t检验分析,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甲肝患者治愈率比较

两组甲肝患者治疗18天后, 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甲肝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第6天、第12天、第18天证候积分均有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第6天、第12天、第18天同期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甲肝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肝功能TBil、ALT、AS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8天后34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虽然是自限性疾病, 但为了尽快康复并减轻患者疾苦, 多辅助采用药物治疗缩短病程, 目前常规治疗方案有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两种, 但大多数报道经治疗病程约一个月[5,6], 本研究通过使用这两种方案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治疗18天总治愈率94.44%, 中药治疗组治愈率95%, 西药对照组治愈率93.75%, 治愈率没有显著差别 (P>0.05) , 两种方案均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高治愈率的原因与研究对象的病情轻且均为青少年有关。两种方案疗效相当, 但有待扩大样本量对疗效差别进行进一步研究。

由于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病情的变化而引起中医证型的改变,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常常采用分期辨证治疗的方法, 但是目前对于甲肝的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尚未见有相关报道。因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中医“黄疸”的阳黄范畴, 其病因病机关键在于湿热熏蒸, 瘀热内阻, 早期辨证多为肝胆湿热证, 治疗应清热利湿, 其代表方为茵陈蒿汤。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茵陈蒿汤醇提取物具有保肝护肝作用[7], 后世医家则在茵陈蒿汤的基础上根据病证加减药味积累了不少成功治疗阳黄疾病的经验。本研究的患者发病初期辨为肝胆湿热证, 以茵陈蒿汤为基础加减药味, 方剂中柴胡、黄芩疏肝理气, 除湿热;板蓝根、虎杖、车前子解毒利湿退黄;枳壳、青皮破气解郁;丹参、郁金凉血破瘀, 清热除烦;白术、山楂健脾燥湿, 理气开胃, 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利湿, 通瘀退黄之效。用药3天后视患者湿热消退情况在原方的基础上减量为第二方, 再用1周。此时大部分患者郁热已去, 而湿邪仍留滞于内, 经辨证为湿邪困脾证, 不宜再继续服用过于凶猛寒凉之药, 于是改用第三方, 以健脾燥湿、退黄为主, 方中茵陈仍为君药, 重用, 佐以藿香、苍术芳香化湿, 白术健脾燥湿、行气解郁, 半夏、陈皮升清化湿, 茯苓渗水利湿, 桂枝则因茯苓泽之利水, 方能入水以化气, 气行水走, 湿从气化, 鸡屎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诸药共用, 湿黄自退, 而脾胃中气不伤。这与钱小情等[8]提出肝病在没有湿热蕴结的症状时不宜用清热利湿解毒之法, 及李可[9]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保护脾胃元气为先, 不使苦寒败坏中焦气化”的治法相符。

总之, 临床诊疗必须遵从“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的原则, 灵活变通, 不可拘泥。对患者不同时期用药进行辨证治疗, 要随证而治, 体现中医分期“辨证论治”之灵魂, 方能将中医之精髓发挥到极致。

摘要:目的 比较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与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甲肝) 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经辨证按证型分期先后分为肝胆湿热证和湿邪困脾证, 分别予清热祛湿方药和温中祛湿方药治疗18天, 对照组以单纯西药降酶退黄等治疗18天。结果 (1)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3.7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甲肝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与西医治疗相当, 但中医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

[2]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J].中医杂志, 1992, 33 (5) :39-40.

[3]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J].中医杂志, 1992, 33 (6) :53.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18.

[5]顾冲, 郑卫东, 吴剑华, 等.中医中药治疗黄疸型肝炎124例[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 (2) :95-96.

[6]胡世川, 盛刚.50例暴发甲肝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12) :98.

[7]曹宜, 董自波, 朱荃, 等.茵陈蒿汤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6 (1) :41-43.

[8]钱小情, 林绿冬.肝病治疗不可倚重清热利湿解毒法[J].浙江中医杂志, 2009, 44 (11) :789-790.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肝病科住院的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共72例, 均为早期至中期患者。其中男60例, 女12例, 年龄 (23~58) 岁。诊断符合2006年《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 并排除HAV、HCV、HDV、HEV、EBV及CMV重叠感染;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淤胆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 两组的基线状况, 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 (n=38) 和拉米夫定组 (n=34) , 两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于恩替卡韦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0.5mg/d和拉米夫定 (葛兰素史克公司) 100 mg/d进行抗病毒治疗, 病情好转出院的病人继续服用药物井做定期复查, 连续观察48周。

1.3 观察指标

对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清生化指标ALT、ALB、TBi I、PTA以及HBVDNA转阴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48周的生存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χ—±s) 表示,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BII与ALT的值明显下降, 而PTA与ALB的值明显升高, 说明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抗病毒可明显促进肝功能的好转。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相比较 (P>0.05, 表1)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的比较

恩替卡韦组治疗后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8.8%及96.6%, 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55.5%和70.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注:除去死亡病例, ETV组在治疗4、12、48周的病例数分别为32、30、29例, LAM组分别为27、25、24例

注:HBVDNA为乙型肝炎病毒, 与拉米夫定组比较*表示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48周内存活率的比较

恩替卡韦组38例患者存活29例, 存活率为76.3%;拉米夫定组34例患者存活24例, 存活率为70.5%, 两组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 在急性损伤因素的作用下, 短期肝脏功能急剧恶化井出现肝功能衰竭。在我国, 乙型肝炎再激话是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3]。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表达和机体免疫清除过于强烈, 是导致肝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病毒载量, 缓解过强免疫反应, 减轻病情, 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4]。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快速有效的抗病毒可明显改善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预后[5]。

本研究将7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和拉米夫定治疗组,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肝功能、PTA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恩替卡韦组HBVDNA降低速度及转阴率明显快于拉米夫定组, 其他指标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6]。本研究还比较了两种药物治疗48周时患者的存活率, 结果显示恩替卡韦组存活率为76.3%;拉米夫定组存活率为70.5%, 恩替卡韦略高于拉米夫定, 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中,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 二者均可使用。恩替卡韦抑制病毒的作用强于拉米夫定, 但在改善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方面未显示明显优势。

摘要: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 (38例) 和拉米夫定组 (34例) 。两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 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PTA、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4周及48周时恩替卡韦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8.8%及96.6%, 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55.5%和7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他肝功能主要指标、PTA及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 恩替卡韦抑制病毒的作用强于拉米夫定, 但在改善预后方面未显示出优势。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恩替卡韦,拉米夫

参考文献

[1]曹海燕, 蔡胜蓝, 张妍.不同核苷 (酸) 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23) :4027-4028.

[2]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 (9) :643-646.

[3]张福奎, 贾继东, 王思宝.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4) :235.

[4]宋美君, 任红.乙型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6, 2 (1) 55-57.

[5]舒欣, 许启桓, 张卡, 等.HBeAg阴性乙型肝炎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短期疗效[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8, 22 (6) :481-483.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病例纳入标准:确诊病毒性肝炎, 病史在3个月之内者, 患者均事先告知, 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排除标准

既往肝肾功能不全者, 患其他肝脏疾病者, 重症肺部感染及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 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分组

计120例,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60例, 甲型肝炎46例, 乙型肝炎14例, 对照组60例, 甲型肝炎46例, 乙型肝炎14例。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973, P>0.05) 。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基础, 包括: (1) 患者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病情; (2) 营养支持, 患者予低脂低蛋白饮食, 每日摄入热量维持每千克体重67~134KJ, 补充足量维生素; (3) 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 Tid口服, 平均口服3个月。出院后随访1年。

1.5 观察指标

患者的达标出院时间及治愈率。治愈标准参照《传染病学》中相关标准[1]: (1) 出院标准: (1) 隔离期满 (乙型肝炎不作此要求) ; (2) 主要症状消失; (3) 肝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 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 (4) 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 (2) 基本治愈:符合出院标准后, 随访半年无复发者 (乙型肝炎患者要求HBsAg转阴, 如HBsAg持续阳性, 肝功能正常者, 应诊断为HBsAg携带者, 肝功能异常者应诊断为慢性肝炎) 。 (3) 治愈:符合出院标准后, 随诊1年无异常改变者 (乙型肝炎患者要求HBsAg转阴) 。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 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达标出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为1~3.7个月, 平均 (2.3±0.8) 个月;对照组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为2.8~4.6个月, 平均 (3.8±1.1) 个月。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049, P<0.01)

2.2 临床疗效比较

经随访1年, 治疗组0例未愈, 对照组中13.3%的患者未愈, 转为慢性肝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0.0231, P<0.05) (表1) 。

3 讨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为一种自限性疾病, 经早期诊断及治疗后, 大多数病人能够在3~6个月内自愈, 少数转为慢性肝炎。研究中观察到,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治愈率更高。

熊去氧胆酸 (3α, 7β-二羟基-5β-胆烷酸) 是一种二羟基胆酸, 药理研究提示, 本药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分泌, 减少重吸收;拮抗疏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 保护肝细胞膜;溶解胆固醇性结石, 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常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少见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报道。本研究中观察到本药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良好。

推测熊去氧胆酸治通过两方面达到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一是保肝作用。本药可促进内源性胆汁酸排泌, 抑制肠源性胆酸的重吸收, 拮抗疏水性胆酸对细胞毒作用, 保护毛细胆管, 稳定肝细胞膜。通过抑制组织相溶性复合物I (MHC I) 在肝细胞膜表达, 从而减少肝组织中的活性化T细胞, 抑制了细胞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还能抑制氧自由基释放, 增加肝细胞谷胱甘肽和含巯基蛋白的水平。近年来有研究熊去氧胆酸尚能延缓肝细胞凋亡[1]。病毒性肝炎的一大重要临床特征就是转氨酶升高, 尤其以ALT升高为主, 提示肝细胞的损伤。临床观察证实熊去氧胆酸可使肝病患者胆红素、AST、ALT均下降, 提示本药确有保肝作用。第二方面是利胆作用。有报道用彩色B超检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胆囊, 并与正常人胆囊对比, 发现前者有胆囊病理改变, 提示病毒性肝炎会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 而胆汁成分的淤积又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熊去氧胆酸可通过其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来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4 结语

熊去氧胆酸对早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10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病。该病传染性强、病情重、消化道反应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恶化或转为急性重症肝炎,或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如治疗及时得当,则此时期病毒最易被清除,也最可能使肝炎完全治愈。笔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7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33例,其中,男93例,女40例;年龄11~65岁,平均30.5岁;病程3~10 d,平均5.4 d;急性甲型肝炎69例,急性乙型肝炎6例,急性戊型肝炎64例。将133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甲肝35例,乙肝3例,戊肝30例)和对照组65例(甲肝33例,乙肝3例,戊肝2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疾病分类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全部患者均急性起病,有明确的肝区隐痛不适、乏力、纳差、厌油、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叩痛等症状、体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0 IU/L,总胆红素≥17.1μmol/L。诊断符合2000年在西安召开的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PTA≤40%的患者;(2)既往慢性肝病史患者;(3)药物、酒精等所致肝损害;(4)其他病毒所致的肝炎。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静脉应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强力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232.5 mg/5 ml,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0~20 ml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20 d。

1.4 观察内容

肝功能生化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主要观察ALT、AST和TBIL的变化。

1.5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肝脾回缩至正常,复查肝功能ALT及胆红素均恢复正常(不要求甲肝或乙肝血清标志物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脾较前回缩,肝功能各项指标较前好转,但均未达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内容比较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ALT、AST和TBIL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本组病例治疗结束后依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断,并比较两组治愈率。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两组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侵入体内引起整个肝脏实质和间质广泛变化,既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再生,又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2]。病毒感染激发的机体免疫反应,在免疫效应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体内毒性代谢产物以及内毒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参与下,使肝细胞受损,致肝细胞对血清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运输和排泌功能障碍,从而发生黄疸和导致肝功能损害[3]。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脏损害的共同病理变化为肝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受损,膜磷脂的丧失导致肝细胞坏死及功能丧失。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是从大豆中高度浓缩提取的一种磷脂精制而成,主要活性成分为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或多聚乙酰卵磷脂,是构成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卵磷脂相同,但因它含有丰富的多种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所以在功能上比体内的磷脂更卓越[4],可将人体内源性磷脂替换,结合并进入膜成分中。这种取代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增加膜流动性,同时还可以维持或促进不同器官及组织的许多膜功能,包括可调节膜结合酶系统的活性;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的含量及活性,减少自由基;可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口服或静脉使用后主要聚集于肝脏,通过淋巴或血液途径最先到达肝脏,并渗入细胞和亚细胞膜内,以整个分子主动地和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变成生物膜的一部分,从而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等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改善血液和肝脏的脂质代谢[5]。大量的动物实验显示,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无中毒的潜在危险,因此该药被认为是安全无毒的植物药物之一[6,7]。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病例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在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促进胆红素代谢障碍的恢复,加速黄疸的消退,使得临床症状缓解和肝功能指标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8(6):324.

[2]杨绍基.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28.

[3]罗端德.传染病讲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0-392.

[4]张孝秩,贡德曼,巫善明,等.复方多稀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4(1):29.

[5]李俊红,陈新月,钟崇芳,等.必需磷脂(易善复胶囊)治疗脂肪肝随机对照研究[J].传染病信息,2000,13(4):180.

[6]刘梅,卢伦根,曾民德.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脏,2006,11(1):43-45.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1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及因HBV感染而导致的乙型肝炎,是国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国人人群能查到有过HBV感染证据的个体达10%以上。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能够有效治疗HBV感染的药物,因此有效的预防几乎成了避免HBV感染危害的唯一措施。确定HB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HBV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鉴于目前对HBV的传播途径中还有许多令人困惑不解之处,诸如有众多的乙型肝炎患者不能查询到有“传统的血液传播理论”的证据。HBV是如何进入到机体内的、HBV可由何种途径排出至机体外等等问题有待回答解疑,因此,对HBV的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通过实验室手段和人群调查统计的综合结果,对口腔途径能否传播感染HBV作出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检测唾液标本中是否存在HBV一DNA,用以判别唾液能否传播HBV。对“经常受宴请共餐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血液标本中存在HBV-标志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用以比较这两种人群受HBV感染情况的差别。通过对实验室结果、调查问询结果、文献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口腔是否是HBV传播感染的一个途径。

1.2 标本来源:唾液标本来自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计108人份。“经常受宴请人群”来自某机构的集体体检者,计83人份。“几乎不受宴请人群”来自某学校的新生集体体检者,计157人份。对此两个人群中HBsAg指标阳性结果者,再进一步检测HBV-DNA。

1.3 实验方法:检测HBsAg用酶联免疫学方法,HBsAg试剂盒由科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提供,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PcR-HBV试剂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中美合资,洛阳)提供,扩增片段为270bp,循环参数为:预变性94℃45S,35次循环,变性条件94℃45s,退火条件55℃45s,延伸条件72℃45S,最后延伸条件72℃300S,操作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每批PCR-HBV实验均设阳性对照、水与裂解液两份阴性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108人份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的唾液标本,PCR-HBV检测结果为:唾液HBV-DNA阳性结果的有59人份,占54.63%(59/108)。此108人中,每周受宴请≥2次者82人,每周受宴请≤1次者26人,两者经卡方检验(x2test),X2=24.038,P<0.001。

两个体检人群受HBV感染的情况分别为:83人份的某机构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39人,HBV-DNA阳性结果有22人;157人份的某学校新生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12人,HBV-DNA阳性结果有7人。两个群体的阳性结果经卡方检验(x2)HBsAg之间x2=47.902,P<0.001,HBV-DNA之间:X2=22.812,P<0.001。

所设的阳性对照均为阳性结果,所设的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果。

2.2 讨论:由于人体内不能存在有游离状态HBV一DNA,而且HBV-DNA只存在于HBV的核心部位,因此,如果检测出有HBV-DNA,即表示存在有HBV、有HBV的感染。于唾液中检测到有HBV-DNA,说明唾液中存在有HBV。由此表明,HBV可以由口腔途径传播。

比较“经常受宴请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HBV感染情况,两组的阳性率有着极显著性差别,说明“经常受宴请的人群”感染HBV的机率显著大于“几乎不受宴请的人群”,提示HBV可能通过污染食物与器具经口腔途径传播感染。实验与调查结果还提示,HBV的感染率-尤其是现感率(HBV-DNA阳性结果者)与参加宴请频率呈正相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HBV感染率较高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共餐习惯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提示着HBV的传播感染与口腔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口腔是人体最易受损的部位之一,HBV进人口腔后可以由破损部位入血而造成感染。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接收并治疗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51例, 女性患者33例, 年龄16~64岁, 平均年龄 (39.2±4.3) 岁, 84例患者中, 有41例为甲型肝炎, 26例为戊型肝炎, 9例为甲型、戊型混合感染, 8例为重叠感染, 患者均出现乏力、纳差等症状。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及肝功能检查后确诊。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类型及其他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护肝退黄综合治疗, 使用药物包括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类及能量合剂, 5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 剂量为20~50 m L/次, 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减, 与5%葡萄糖混合静滴, 1次/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住院时间进行记录, 并观察两组患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不良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实验室检查及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有效:患者不良症状明显改善, 体征明显恢复, 病原体部分清楚;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5 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t检验,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16例, 有效23例, 总有效率为92.86%, 对照组显效11例, 有效20例, 总有效率为73.81%,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ALT、AST、TBLL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肝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观察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4.76%, 经对症治疗后恢复, 对照组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14.29%, 主要为轻微水肿及过敏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病症之一, 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研究显示[3], 黄疸型肝炎的病理特点主要是由于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充血、肿胀、坏死, 从而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障碍, 胆汁淤积, 胆栓形成;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肝微循环障碍, 加剧肝细胞的损伤、坏死, 造成黄疸进行性加临床治疗缺乏特效疗法, 病情反复发作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 (或) 肝硬化,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中, 对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护肝退黄综合治疗方法, 但相关资料显示, 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且对于肝功能调节作用不明显, 复方甘草酸苷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酸 (甘草甜素) 为主要成分, 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 文献报道还具有诱导产生干扰素的作用[4]。美能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 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 使得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受到抑制, 从而起到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膜、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损害、提高肝细胞对化学损害的抵抗力、促进胆红素代谢等作用[5]。相关研究表明, 已知的甘草酸有2个差向异构体, 即A-甘草酸和B-甘草酸, B-甘草酸对补体经典途径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而对旁路途径无抑制作用, 故复方甘草酸苷可选择性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 从而直接发挥抗炎作用[6]。该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LT、AST、TBLL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肝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7]。综上所述, 在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过程中, 采用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肝功能, 促进患者恢复, 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建德.苦参碱联合异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28) :191.

[2]顾生旺, 刘欢, 蒋兆荣, 等.大剂量异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泼尼松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1例[J].肝脏, 2014 (2) :165-166.

[3]孙经利, 张龙跃.异异甘草酸镁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10) :388.

[4]曾珺, 郑丹, 王萍, 等.利巴韦林治疗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 25 (2) :110-112.

[5]陈曙红, 邵剑锋, 何灿明, 等.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49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11 (10) :1686-1687.

[6]赵宇.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附46例报告) [J].临床医学, 2011, 31 (6) :50-51.

上一篇:ERP计算机系统下一篇:P2P金融